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

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

一、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浩[1](2020)在《多智能体在银保监会检查分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保监会检查分析系统是银保监会为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检查分析而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目前的检查分析系统对于许多监管人员来说,是不易于使用的。为了使检查分析系统更为广泛和有效地应用于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市场准入等监管工作中,就必须为使用人员提供更大的便利。本文围绕多智能体在银保监会检查分析系统中的应用开展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多智能体的检查分析系统,使银保监会检查分析系统表现出更为智能的特征,更好地满足使用系统的监管人员的需求。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1)利用面向Agent软件开发方法中的Gaia方法,通过识别系统中的角色、建立系统的交互模型、精化角色模型、创建主体模型、创建服务模型和创建熟人模型等步骤,对检查分析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建模。(2)开展基于多智能体的检查分析系统设计,并利用基于目标的Agent结构,开展系统中各Agent的结构设计,包括制定任务Agent、监管部门Agent、模型运行Agent、模型设计Agent、疑点核查Agent和结果评价Agent。(3)基于JADE平台开展基于多智能体的检查分析系统仿真研究。应用研究表明,多智能体技术可以提升检查分析系统的易用性,为使用系统的监管人员带来操作上的便利,从而更好地开展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市场准入等监管工作。

武焕焕[2](2020)在《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软件开发向抽象化层次更高的方向发展,不同软件开发方法产生的原因是研究人员站在不同视点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程序和文档进行组织,实质上是对软件所包含的数据和算法以某一方式进行组织。软件的使用是从抽象世界到现实世界的转换过程,但由于目前软件结构(抽象世界)在运行过程中的固定性,不能适应应用环境(现实世界)的不断变化性。本文从智能科学立场来看软件,计算机智能主要体现在程序的自动执行上;人类智能主要体现在软件的开发上;人工智能主要体现在程序的自动生成上。希望软件能够具有感知变化和知识学习的能力,使软件可根据当前状态为实现目标而自动生成程序并执行,以达成目标且从中积累经验。首先,本文针对人类智能的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再根据人类智能的结构和组成来研究软件的结构和组成。根据唯识学相关理论中人类智能的本质,得出人类智能具有四大特性,即自我意识性、动态性、模糊性和互表性。本文利用唯识学中人类智能理论对软件开发主体的智能结构进行研究,形成具有自我意识性的知识组织和更新的结构(Ego)。Ego主要由信念、能力、愿望、规划、执行和行为控制机制六部分组成,对人具有的知识及思维活动进行表示。其次,将软件开发主体结构与软件组成结构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组成理论的基本思想。将运行中的软件看作是具有自我意识性的实体—Ego,以Ego的各个组成部分去组织软件中的知识,如利用信念和能力对软件包含的描述性知识、过程性知识进行表示,即程序的当前状态。建立了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组成形式化模型,初步设计了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描述语言,为进一步实现软件智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开发方法以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组成理论为基础,面向由计算机自动开发软件为最终目的,将软件开发看做是Ego的知识获取和表示过程。本文设计了基于自我意识的建模语言—EML(Ego Modeling Language)和软件开发过程。EML采用图形化方式对软件知识进行表示,支持软件的自我认知过程以及复杂问题域的建模与分析。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描述性知识初始化阶段、过程性知识初始化阶段、程序综合阶段、动态演化阶段。该开发过程将传统软件生命周期间的界限进行模糊化,各阶段是相互融合的。最后,利用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组成模型设计了可进行简单四则运算的原型系统,初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合理性。

刘哲[3](2018)在《自主机器人软件控制模型及开发框架研究》文中指出自主机器人是一类运行在开放环境下的复杂机器人,其需要与环境持续交互并在无需人类指导的情况下自主且理性地执行任务。软件是自主机器人的核心。这类软件的开发和运行面临着以下挑战:首先,自主机器人软件应该提供怎样的机器人控制模型与软件实现模型来满足自主机器人在开放环境中运行的需求;其次,应该提供怎样的软件开发框架来支持自主机器人软件模型的实现,并简化自主机器人软件的开发过程。针对上述挑战,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相关成果。首先,本论文以自主机器人伴随行为为研究基础,提出了面向自主机器人软件的D-SMPA双环路控制模型。该控制模型具有双控制环路与多源反馈的特点,并通过提供相关机制实现了自主机器人不同行为之间的交互需求,进而提升了自主机器人软件对于环境和变化的感知能力,同时也为机器人任务规划和行为调整提供了有效支持。此外,本论文还为双环路控制模型设计了基于多Agent系统的软件实现模型。其次,为了支持基于上述软件实现模型的自主机器人软件工程化开发,本论文为自主机器人软件平台AutoRobot开发了一款自主机器人软件开发框架。该开发框架提供了不同种类Agent的模版,并封装了一系列不同Agent行为,可以有效支持双环路控制模型的实现。同时本论文还通过为该开发框架提供自主机器人软件开发支持工具来协助开发人员简化自主机器人软件的开发过程。最后,本论文针对老年人看护应用中的三个场景,基于自主机器人软件开发框架和双环路控制模型,设计和实现了相关自主机器人软件,并通过该软件检验了双环路控制模型的有效性以及自主机器人软件开发框架对于自主机器人软件开发的可行性。

胡景钧[4](2016)在《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的现状与挑战》文中研究说明面向Agent软件工程是当下软件工程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这种系统结合了Agent理论和技术,同时将软件工程的思想、原理和原则相结合,为基于Agent系统的开发提供工程化手段。最近几年,随着Web应用在Internet上的发展,同时加上软件开发社会化的需求,基于Agent的软件工程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面向Agent软件工程的产生和发展背景,面向Agent软件工程的研究内容,面向Agent软件工程的研究现状,最后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于佳琳[5](2016)在《基于Agent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软件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将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关键。然而,国产机器人在市场占有率和研发水平上,与国外机器人还有较大差距。除国产机器人起步晚、核心硬件主要靠进口等客观原因外,系统软件可靠性、开放性以及软件构架创新性等方面的不足也是其重要原因。本文将对机器人系统软件的开发进行重点研究。本文对现有工业机器人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总结其原因,继而提出了基于Agent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软件开发方法。Agent作为“主动的活动对象”,具有主动性、反应性、自治性等特性,已在机器人等领域得到一定研究与应用。本文根据Agent理论,并针对一般工业机器人的系统功能需求,分别对工业机器人系统中的各功能Agent、Agent运行机制以及Agent间的通讯机制进行设计,最终设计出适合工业机器人的系统软件构架。同时以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的六轴通用型机器人为平台,并借助Windows CE操作系统、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C++编程语言等开发工具,最终实现了系统软件的开发。此外,针对原系统软件轨迹规划不够完善的问题,本文对机器人运动学和轨迹规划的相关理论进行探究,提出基于新型Bezier算法的轨迹圆滑过渡方法,并予以实现。最后,本文巧妙设计实验,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及程序运行结果,最终证明了系统软件满足工业机器人的作业要求,同时也验证了轨迹规划及圆滑过渡算法有效可行。

陈君[6](2015)在《软件开发方法的创新发展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软件工程理论的基础和关键内容的软件开发方法,对于软件行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以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两种比较成熟的软件开发方法为例对软件开发方法的创新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在对两者创新发展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软件开发方法创新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即本文将要研究分析的软件开发方法创新发展过程的四个重要环节。

杨永健[7](2013)在《面向Agent软件工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文章首先对面向Agent软件工程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分别从方法理念、核心概念、开发过程三个角度对目前几种主流的面向Agent软件工程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曹江,毛新军,王怀民,卢锡城[8](2012)在《复杂自适应多Agent系统的模型驱动开发方法》文中研究说明自适应系统是一类复杂系统,如何有效地支持此类系统的工程化开发,一直是软件工程领域的关注焦点。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模型驱动软件开发方法,试图将主流软件工程中的MDA技术与软件Agent技术相结合,从而为高效、高质量地开发复杂自适应多Agent系统提供方法学指导。该方法将基于组织抽象和ODAM+方法学所建立起来的模型视为平台无关模型,将基于SADE平台的实现模型视为平台相关模型,通过建立这两个不同抽象层次元模型间的映射关系,来实现从平台无关模型到平台相关模型以及最终代码框架的转换。介绍了集成MDA和Agent技术的软件方法学ODAM+,阐述了复杂自适应系统模型驱动开发的一组关键技术,包括不同层次的元模型以及它们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转换规则和模型转换算法,最后分析了相应的支撑软件工具和应用验证情况。

毛新军,常志明[9](2011)在《面向Agent的软件设计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设计模式针对一类在特定上下文中反复出现的问题给出了通用解决方案,模式的提取和重用有助于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其思想和方法已在面向对象软件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和验证。我们认为同一问题采用不同的实现技术往往具有不同的设计形态,不同软件开发范型也有其各自不同的设计模式。作为一种新颖的软件开发范型,近年来面向Agent软件工程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如何提高软件Agent技术实用性,发挥其技术潜力,扩大其应用范围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模式思想引入到面向Agent软件工程,针对软件Agent技术的特点,从组织结构、交互协作和个体Agent体系结构三个视点提出了一组面向Agent的软件设计模式,以支持多Agent系统的设计;并进一步给出了面向Agent设计模式的描述框架,进行了典型设计模式和应用案例的分析。

姚春宝[10](2011)在《基于Agent的机器人哨兵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年来,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代表的安防系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布设完成后,由于摄像头被固定,因而只能监视特定区域,容易形成监控死角。此外,视频监控系统由多个摄像头组成,值班员同一时间需要监看多个视频画面,容易造成捕捉信息不全。因此,如何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解决上述问题成为视频监控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现有安防系统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自适应、灵活和智能化视频监控的思想,借助于面向Agent软件开发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设计和实现了机器人哨兵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详细分析了现有工作和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探究了造成缺陷的原因。2.针对部队在实际工作中的需要,提出了自适应、灵活和智能化视频监控的思想,构思了基于该思想的机器人哨兵系统。3.借助于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方法学ODAM,对机器人哨兵系统的需求进行了高层的建模和分析,定义了系统的组织场景,角色交互模型,角色行为模型和角色变迁模型。4.借助于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和思想平台SADE,设计和实现了机器人哨兵系统的部分功能,开发出了相应的软件原型。模拟应用演示表明了该技术和原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智能体在银保监会检查分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工作
    1.4 本文组织结构
2 相关理论及背景知识
    2.1 Agent及多Agent系统
        2.1.1 Agent概念
        2.1.2 Agent结构与通信
        2.1.3 多Agent系统
    2.2 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方法
        2.2.1 软件开发思想
        2.2.2 方法概述
        2.2.3 Gaia方法
    2.3 JADE平台
        2.3.1 JADE平台简介
        2.3.2 JADE提供功能
    2.4 银保监会检查分析系统
        2.4.1 系统简介
        2.4.2 从EAST1.0到EAST4.0
        2.4.3 应用基础
        2.4.4 应用思路
        2.4.5 风险建模
        2.4.6 银行合规管理
3 基于Gaia方法的系统需求分析与建模
    3.1 系统需求
    3.2 需求分析与建模
        3.2.1 识别系统中的角色
        3.2.2 建立系统的交互模型
        3.2.3 精化角色模型
        3.2.4 创建主体模型
        3.2.5 创建服务模型
        3.2.6 创建熟人模型
4 基于多智能体的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框架
    4.2 系统各Agent内部结构
        4.2.1 制定任务Agent的结构
        4.2.2 监管部门Agent的结构
        4.2.3 模型运行Agent的结构
        4.2.4 模型设计Agent的结构
        4.2.5 疑点核查Agent的结构
        4.2.6 结果评价Agent的结构
    4.3 系统动态结构
5 基于JADE平台的系统仿真实现
    5.1 数据库设计
    5.2 基于JADE平台仿真
        5.2.1 制定任务Agent
        5.2.2 监管部门Agent
        5.2.3 模型运行Agent
    5.3 与现行系统相比
        5.3.1 现行检查分析系统操作界面
        5.3.2 在模型运行上的对比
        5.3.3 基于多智能体的检查分析系统优势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2)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工智能理论
        1.2.2 自我意识理论
        1.2.3 软件开发理论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基于唯识心理学的人类智能组成理论
    2.2 基于唯识心理学的自我意识理论
    2.3 AORBCO描述语言
    2.4 软件相关理论研究
        2.4.1 软件组成理论
        2.4.2 软件结构理论
        2.4.3 软件开发方法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组成理论
    3.1 运行中的软件—Ego(我)
    3.2 软件间的通信与交互
    3.3 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组成模型
    3.4 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描述语言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开发方法
    4.1 面向Ego的方法学框架
    4.2 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总体结构描述
    4.3 建模语言和建模活动
        4.3.1 信念建模
        4.3.2 愿望建模
        4.3.3 能力建模
        4.3.4 规划执行
    4.4 分析和设计过程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组成模型的验证实验
    5.1 实验目的
    5.2 方案及相关技术
        5.2.1 实验方案
        5.2.2 相关技术
    5.3 实验过程
        5.3.1 描述性知识初始化
        5.3.2 过程性知识初始化
        5.3.3 程序综合
        5.3.4 动态演化
    5.4 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3)自主机器人软件控制模型及开发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主机器人及其软件的特点
        1.1.2 自主机器人软件开发和运行面临的挑战
    1.2 自主机器人软件应用案例
    1.3 拟解决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贡献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介绍
    2.1 自主机器人控制模型
        2.1.1 领域相关控制模型
        2.1.2 反应式控制模型
        2.1.3 自适应控制模型
    2.2 自主机器人软件实现技术
        2.2.1 基于构件的软件实现技术
        2.2.2 基于多Agent系统的软件实现技术
    2.3 机器人软件开发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主机器人软件的双环路控制模型及实现模型
    3.1 问题描述
    3.2 现有工作基础
    3.3 控制模型设计考虑
    3.4 D-SMPA双环路控制模型及其特点
    3.5 双环路控制模型所提供的机制
        3.5.1 行为交互机制
        3.5.2 行为伴随模式
    3.6 基于多Agent系统的自主机器人软件实现模型
        3.6.1 多Agent系统软件特点
        3.6.2 基于多Agent系统的软件实现模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主机器人软件开发框架
    4.1 设计考虑和相关基础技术
        4.1.1 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框架JADE
        4.1.2 ROS机器人操作系统
        4.1.3 AutoRobot自主机器人软件平台
    4.2 自主机器人软件开发框架整体架构
    4.3 可重用软件开发包
        4.3.1 多Agent系统包
        4.3.2 交互机制包
        4.3.3 行为包
    4.4 自主机器人软件开发支持工具——CodeGenerator
    4.5 自主机器人软件开发框架与其他机器人软件开发框架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实现与分析
    5.1 案例实现平台
        5.1.1 硬件平台
        5.1.2 软件平台
    5.2 软件架构设计与实现
        5.2.1 软件架构设计
        5.2.2 软件实现
    5.3 案例场景实现
        5.3.1 案例场景设计与演示效果
        5.3.2 案例实现细节
    5.4 案例评估与分析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基于Agent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软件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工业机器人发展与现状
        1.1.1 工业机器人概述
        1.1.2 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1.2 机器人控制器概述
        1.2.1 机器人控制系统分类与特点
        1.2.2 基于开放式结构的机器人控制器
    1.3 课题研究内容
        1.3.1 课题研究背景
        1.3.2 课题解决方案
        1.3.3 行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六自由度通用型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仿真
    2.1 引言
    2.2 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2.3 机器人正运动学求解
    2.4 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
    2.5 机器人运动学仿真与验证
        2.5.1 Robotics工具箱介绍
        2.5.2 六自由度机器人仿真
        2.5.3 机器人运动学的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六自由度通用型机器人轨迹规划
    3.1 引言
    3.2 速度控制
    3.3 空间轨迹规划
        3.3.1 直线轨迹运动
        3.3.2 圆弧轨迹运动
        3.3.3 Bezier曲线轨迹运动
    3.4 圆滑过渡
        3.4.1 基于改进Bezier的圆滑过渡算法
        3.4.2 连续轨迹的圆滑过渡算法
        3.4.3 仿真与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框架设计
    4.1 引言
    4.2 Agent理论
        4.2.1 Agent特点
        4.2.2 Agent分类
        4.2.3 Agent结构与通讯
    4.3 工业机器人系统功能需求
    4.4 软件框架设计
        4.4.1 Agent运行机制
        4.4.2 各职能Agent的设计
        4.4.3 Agent间通信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开发与实现
    5.1 引言
    5.2 控制系统开发平台
        5.2.1 固高运动控制器
        5.2.2 Windows CE操作系统
        5.2.3 开发环境
    5.3 界面Agent的实现
        5.3.1 主界面的实现
        5.3.2 配置界面的实现
        5.3.3 示教界面的实现
        5.3.4 作业界面的实现
    5.4 规划Agent实现
    5.5 控制器Agent实现
    5.6 其他模块实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验证及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验证
        6.2.1 直线插补与S型加减速实验验证
        6.2.2 连续轨迹规划与圆滑过渡实验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面向Agent软件工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面向Agent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比较
    1. Agent与对象的比较
    2. 面向Agent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比较
三、目前主流的面向Agent软件开发方法
    1. MASE方法
    2. Tropos方法
    3. Prometheus方法

(8)复杂自适应多Agent系统的模型驱动开发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集成MDA和Agent技术的软件方法学ODAM+
3 模型及映射
    3.1 平台无关模型
    3.2 平台相关模型
    3.3 元模型映射
4 模型转换算法
    4.1 从ODAM+模型到SADE模型
    4.2 从SADE模型到代码框架
5 支撑工具和应用验证
6 相关工作对比分析

(9)面向Agent的软件设计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面向Agent软件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3 一组面向Agent的软件设计模式及其分类
    3.1 组织结构型模式
        (1) 共享资源计数器:
        (2) 适配器模式:
        (3) 门面模式:
    3.2 交互协作型模式
        (1) 竞争模式:
        (2) 目录模式:
        (3) 主从模式[6]:
        (4) 协调者模式:
        (5) 合同网模式[4, 7]:
        (6) 环境媒介模式:
    3.3 个体Agent的模式
        (1) 环境感知模式:
        (2) 状态模式[3]:
        (3) 单件模式[3]:
4 面向Agent软件设计模式的描述模板
5 典型模式及其应用分析
    5.1 典型模式分析
    5.2 典型应用分析
6 相关工作对比分析
7 结束语

(10)基于Agent的机器人哨兵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成果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面向Agent 的软件开发技术
    2.1 面向Agent 的软件开发方法学ODAM
        2.1.1 面向Agent 的软件开发方法学概述
        2.1.2 面向Agent 的软件开发ODAM
    2.2 面向Agent 的软件开发平台SADE
        2.2.1 面向Agent 软件开发平台概述
        2.2.2 JADE 平台
        2.2.3 SADE 平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器人哨兵系统的需求建模及分析
    3.1 系统需求概述
    3.2 系统需求模型
        3.2.1 组织场景模型
        3.2.2 角色交互模型
        3.2.3 角色行为模型
        3.2.4 角色变迁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器人哨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基于Agent 技术的机器人哨兵系统
    4.2 系统的总体结构
        4.2.1 系统框架
        4.2.2 组织结构
    4.3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4.3.1 角色类的设计和实现
        4.3.2 自适应Agent 的设计与实现
        4.3.3 自适应策略的设计与实现
    4.4 知识库的创建
        4.4.1 数据库的创建
        4.4.2 规则库的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原型和案例模拟演示
    5.1 系统原型
    5.2 案例模拟演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智能体在银保监会检查分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杨浩. 郑州大学, 2020(02)
  • [2]基于自我意识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D]. 武焕焕.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4)
  • [3]自主机器人软件控制模型及开发框架研究[D]. 刘哲.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4]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的现状与挑战[J]. 胡景钧. 信息通信, 2016(12)
  • [5]基于Agent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软件研究与开发[D]. 于佳琳.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软件开发方法的创新发展过程研究[J]. 陈君.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5(07)
  • [7]面向Agent软件工程方法研究[J]. 杨永健.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3(11)
  • [8]复杂自适应多Agent系统的模型驱动开发方法[J]. 曹江,毛新军,王怀民,卢锡城. 计算机科学, 2012(02)
  • [9]面向Agent的软件设计模式[J]. 毛新军,常志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1(06)
  • [10]基于Agent的机器人哨兵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姚春宝.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