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棚栽培凯特杏的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曹光杰,刘吉[1](2019)在《凯特杏大棚栽培表现及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凯特杏适应性强、耐低温阴湿,适宜保护地栽培。多年来,山东省沂水县果农对凯特杏的保护地栽培管理不够科学,影响了经济效益。2012年春,我们进行了凯特杏大棚栽培试验。现将凯特杏的大棚栽培表现及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果农参考。1 试验园概况试验园位于在沂水县诸葛镇下古村,属鲁中南低山丘陵,棕壤,弱酸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3℃,极端最低气温-20.2℃,极端最高气温39.2℃,平均年降水量792.1毫米,日照时数242
万吉锋,曹希荣[2](2016)在《高台县凯特杏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高台县凯特杏的试验地基本情况及其引种栽培表现,从建园、土肥水管理、幼树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晚霜冻预防等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王鹏[3](2014)在《杏树高产高效设施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目前设施栽培条件下杏树主要栽培品种解除休眠的需冷量、光合特性、提高座果率及设施环境调控技术等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且根据多年来杏树设施栽培的研究成果,总结制定出配套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旨在解决目前杏树设施生产中的扣棚升温时间、光照条件和气体条件的调控等重点、难点问题,为设施杏树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有利的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杏树低温需求量研究应用杏树花枝水培、设施内盆栽试验等方法,得出了不同杏树品种的自然休眠结束期,在此基础上,根据0℃-7.2℃积温模型并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测算出杏树不同品种的需冷量为860小时—1100小时。这为不同地区合理地确定最佳的设施扣棚升温时间提供了科学有利的依据。2、杏树的光合特性科学系统地对杏树在设施条件下的光合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设施条件下的日变化规律,应用关联度分析得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是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测算出不同杏树品种的光与CO2的饱和点、补偿点,为杏树的设施环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3、杏树的设施栽培提高座果率研究采集7个果实发育期较短且已经进入盛果期品种的铃铛花为试材进行研究;结果得知采集的授粉花粉最好现采现用,如果需要进行花粉贮藏时,可在15℃25℃的环境下贮藏,时间不宜过长。利用蜜蜂对设施内的杏树进行传粉,经济省时简单有效,在生产中可以推广应用;对花期时的温度范围作了界定,应在6℃16℃范围内,不要超过18℃;绝大多数杏的国内品种几乎都自花不育,国外引进的比如凯特杏有一定的自花结实率,但是异花授粉可以提高杂交优势,因此,建造杏园的时候,必须选配花期一致的授粉树。4、杏树高产高效设施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总结制定了杏树高产高效设施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园地选择、设施建造、杏园建造及管理、设施环境调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内容科学、全面,可操作性、实用性强,在生产实践中易于推广应用。
古力娜[4](2014)在《优质杏品种(系)的引进表现与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杏为落叶乔木,是李属李亚属植物,其果肉、果仁均可食用。杏品种很多,按用途可分以肉用杏类、仁用杏类、加工用杏类3种。2011年,课题组根据新疆气候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引进肉用型杏品种7个,在玛纳斯试验种植。现将引进杏品种引进表现与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引进品种(系)引种的肉用型杏品种(系)有:金太阳、凯特杏、红丰杏、大棚王、红太阳、凯特2号、黄金玉杏,其中
杜聿钧,刘飞飞,冯骦,徐志勤[5](2011)在《凯特杏在宁夏吴忠市的引种表现及大棚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吴忠林场于2006年秋季引进凯特杏。通过2007—2010年的试验研究,初步探明了设施栽培凯特杏的综合配套技术,栽后第2年只有少量结果,第3年平均株产4.8 kg,折合单产893 kg/6672m。
梅小洪[6](2010)在《森林食品凯特杏的大棚栽培与经营》文中提出项目组于2001年从山东引入优良杏品种凯特杏,第3年始果,第4年始行大棚设施栽培管理,避免花期冷空气的侵袭和大风、阴雨等不良气候的影响,显着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每667m2产量达2000kg以上,比露地栽培提前30天成熟,增值3倍。
王娜[7](2010)在《温室栽培环境下杏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试验以杏树品种凯特杏为试材,对其在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下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测定温室环境因子对杏树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露地栽培相比,日光温室栽培始花期比露地提早40 d左右,温室花期持续天数9 d,露地5 d,花期较露地延长了4 d。温室栽培凯特杏成熟期较露地提前了30 d左右。2)日光温室栽培凯特杏杏叶片干鲜重比、比叶重下降,相对含水量增加,新梢显着加长,单叶面积显着扩大。温室条件下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紧致度减小,叶片气孔密度下降,气孔长度、宽度均小于露地,气孔长度不存在显着差异。3)新梢速长硬核期,温室栽培凯特杏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233.3μmol·m-2·s-1和45.5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282,露地栽培凯特杏的LSP和LCP分别为1387.5μmol·m-2·s-1和87.5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317,温室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表观量子效率均低于露地凯特杏,光饱和点下降11.1%,补偿点下降48%,表观量子效率下降11%。4)新梢速长硬核期,温室栽培凯特杏的CO2饱和点(CSP)和CO2补偿点(CCP)分别约为1090.8μmol·m-2·s-1和80μmol·m-2·s-1,露地栽培凯特杏的CSP和CCP分别约为1522.5μmol·m-2·s-1和87.5μmol·m-2·s-1,温室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CO2饱和点和补偿点比露地的CO2饱和点和补偿点都要低,CO2饱和点平均下降28.4%,补偿点平均下降8.6%。5)在硬核期和果实膨大期,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凯特杏两个时期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了双峰型曲线,峰值在10:00和15:00左右,温室栽培比露地栽培分别降低了32.3%和35.9%;但叶绿素含量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叶绿素总量温室栽培比露地栽培升高了50%,叶绿素a、b含量分别升高了44%和69.8%,叶绿素a/b的比值降低。6)研究表明,PAR与Pn日变化呈显着正相关,空气CO2浓度和温度通过调节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影响Pn的日变化,且Gs和Tr与Pn都表现为极显着正相关。通过中午放风,能够有效的缓解环境因子对Pn的抑制作用,避免出现‘光合午休’现象。7)Pn季节变化表明,在果实发育期内温室和露地栽培凯特杏Pn分别在4月份果实膨大期和5月份硬核期达到最大值10.02μmol·m-2·s-1和13.36μmol·m-2·s-1,温室杏Pn明显低于露地,且Pn总体水平降低,可能与光照强弱有关。8)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试验结果表明:温室南部具有较低的Tr和较高的WUE,说明南部适应能力较强;与露地栽培相比,温室栽培Tr和WUE均下降,说明温室栽培对高温干旱等逆境环境适应性较差,生产上应加强温室栽培杏的水分管理。9)丙二醛(MDA)的含量在温室和露地栽培下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成熟期最高。温室内叶片MDA含量高于露地,可能由于初春低温和土壤缺水等原因导致温室MDA含量升高,应及时加强温室的保温和浇灌工作,避免使温室杏处于低温和干旱逆境下。10)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温室低于露地,在硬核期达到最大值,成熟期略微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可溶性糖相同,温室明显低于露地,但一直呈上升趋势。二者含量均表现为温室低于露地,可能也与光合强弱有关,而可溶性糖在果实成熟期下降,可能由于此时生殖生长旺盛时期,叶片光合产物用于果实发育而叶片积累较少。11)研究了几种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POD、SOD活性温室均低于露地,温室南部高于中部和北部;但CAT活性则相反,温室则高于露地,温室南部低于中部和北部,其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胡喜来,王娜,张惠梅[8](2010)在《日光温室内外杏叶片光合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以凯特杏为试材,研究了日光温室内外杏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凯特杏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光补偿点和饱和点以及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均低于露地。温室内不同部位的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和饱和点、CO2补偿点和饱和点也存在明显差异。净光合速率绝对值、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饱和点南部高于北部和中部;CO2补偿点北部高于中部和南部。水分利用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南部、露地、北部、中部。
李新华,郝蓬莱[9](2010)在《凯特杏大棚早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进行了凯特杏冬暖式塑料大棚栽培试验,效果较好。果实成熟期提早至5月1日,坐果株率100%,平均单株结果36个,株产5.13kg,大棚产杏1385kg,折合666.7m2产量1770kg,按16元/kg计算,产值2.83万元。主要栽培技术是采用纺锤树形整形修剪,应用多效唑控冠促花,花期放蜂,配方施肥,调控好温度、湿度和光照,进行病虫害防治。
冯磊[10](2009)在《杏树保护地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就杏树品种需冷量、保护地条件下光合特性、环境因子调控技术,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等展开系统深入研究,旨在解决杏树保护地栽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制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验应用花枝水培、盆栽试验等方法,测算出不同杏树品种的需冷时间为860—1100小时,确定出杏自然休眠结束期为12月底至1月初。系统的对7个杏品种在保护地条件下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其光合日变化规律,测算出光与二氧化碳的饱和点、补偿点。得出如下结果:1.凯特杏当年植苗、当年扣棚、翌年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探索和总结出新建幼园杏树和利用盛果期老资源杏树进行保护地栽培的综合配套技术,使杏树当年植苗、当年扣棚、翌年产量可达到919kg/666m2,提出1年生杏树的促花壮树技术。2.杏树低温需求量的研究应用花枝水培、盆栽试验等方法,确定出杏自然休眠结束期为12月底—1月初,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和0-7.2℃积温模型,测算出不同杏树品种的需冷量为860-1100小时,为科学合理地确定适宜扣棚时间提供了依据。3.杏树光合特性研究通过对杏树光合特性的测定的研究,根据保护地杏树的光合日变化规律,应用关联度分析找出了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是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测算出光与二氧化碳的饱和点、补偿点,为果树保护地栽培的环境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4.大棚杏提高座果率试验硬核初期为杏落果高峰期,提高坐果率的各种措施、方法应在硬核初期前进行。幼果膨大期喷0.1%硼酸、15—25ppm的GA3与KH2PO4、蔗糖、葡萄糖的混合液及300倍防落增色剂能提高坐果率。硬核初期喷100ppmB93000倍必多收可防止后期落果。
二、大棚栽培凯特杏的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棚栽培凯特杏的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凯特杏大棚栽培表现及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园概况 |
2 保护地栽培表现 |
2.1 果实经济性状 |
2.2 生长结果习性 |
2.3 物候期 |
2.4 适应性和抗逆性 |
3 大棚栽培技术 |
3.1 温湿度管理 |
3.2 定植 |
3.3 土肥水管理 |
3.4 树体和花果管理 |
3.5 病虫害防治 |
(2)高台县凯特杏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 引种栽培表现 |
2.1 植物学特性 |
2.2 果实经济性状 |
2.3 物候期 |
3 栽培技术 |
3.1 建园 |
3.2 土肥水管理 |
3.3 幼树管理 |
3.4 整形修剪 |
3.5 花果管理 |
3.6 病虫害防治 |
3.7 晚霜冻预防 |
(3)杏树高产高效设施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杏树设施栽培现状、低效低产原因分析 |
1.1.1 杏树设施栽培现状 |
1.1.2 杏树设施栽培低效低产的原因分析 |
1.2 果树的低温需求量研究进展 |
1.2.1 诱导芽休眠的因素 |
1.2.2 果实成熟早晚与需冷量的关系 |
1.3 国内外果树光合作用研究概述 |
1.3.1 国内外果树的光合特性研究 |
1.3.2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
1.3.2.1 内部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2.2 外部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3 设施杏光合特性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设施杏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
1.4.1.1 栽培品种方面 |
1.4.1.2 产量和质量方面 |
1.4.1.3 设施方面 |
1.4.1.4 栽培技术方面 |
1.4.2 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
1.4.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杏树低温需求量的研究 |
2.1.1 花枝采集 |
2.1.2 花枝水培 |
2.1.3 萌芽率统计 |
2.1.4 自然休眠结束期及需冷量确定 |
2.2 杏树在设施内的光合特性研究 |
2.3 杏树设施栽培提高座果率研究 |
2.3.1 杏树不同品种花粉萌芽率的测定 |
2.3.2 泰安水杏的花粉生命力测定 |
2.3.3 应用蜜蜂进行传粉 |
2.3.4 人工授粉 |
2.3.5 蜜蜂传粉+人工点授 |
2.3.6 自花授粉 |
2.4 杏树高产高效设施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 |
2.4.1 制定的依据原则 |
2.4.1.1 适用性 |
2.4.1.2 先进性 |
2.4.1.3 长远性 |
2.4.2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内容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杏树低温需求量的研究 |
3.1.1 水培杏花枝物候期的测定 |
3.1.2 不同采条期、不同品种的花芽萌发率 |
3.1.3 杏休眠结束期的确定 |
3.1.4 杏需冷量的计算 |
3.2 杏树在设施内的光合特性研究 |
3.2.1 光强不同对设施杏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2 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3 日光合速率变化 |
3.2.4 光合影响因子关联度分析 |
3.3 杏树设施栽培提高座果率研究 |
3.3.1 杏树不同品种花粉萌芽率的测定 |
3.3.2 泰安水杏花粉的生命力 |
3.3.3 利用蜜蜂进行传粉 |
3.3.4 人工授粉 |
3.3.5 蜜蜂传粉+人工点授 |
3.3.6 自花授粉对坐果的影响 |
3.4 杏树高产高效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
3.4.1 范围 |
3.4.2 设施建造地的选择 |
3.4.3 设施的建造 |
3.4.3.1 日光温室 |
3.4.3.2 塑料大棚 |
3.4.4 杏树栽植 |
3.4.4.1 品种选择 |
3.4.4.2 授粉树的配置 |
3.4.4.3 定植密度 |
3.4.4.4 定植时间 |
3.4.4.5 定植方法 |
3.4.4.6 栽后管理 |
3.4.5 现有的杏园设施地的利用 |
3.4.6 温室和大棚的扣棚升温与人工预冷技术 |
3.4.7 杏树管理 |
3.4.7.1 幼树管理 |
3.4.7.2 扣棚后的管理 |
3.4.7.3 去膜时间 |
3.4.7.4 去膜后管理 |
3.4.8 杏树的设施环境调控 |
3.4.8.1 温度调控 |
3.4.8.2 湿度调控 |
3.4.8.3 光照调控 |
3.4.9 采收、分级和包装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系统地对杏树的低温需求量进行了研究 |
4.2 系统地对杏树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 |
4.3 系统对杏设施栽培提高坐果率进行了研究 |
4.4 制定了杏树高产高效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优质杏品种(系)的引进表现与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进品种 (系) |
二、不同品种 (系) 生长特点及引种表现 |
1.凯特杏 |
2.金太阳杏 |
3.红丰杏 |
4.大棚王杏 |
5.红太阳杏 |
6.黄金玉杏 |
7.凯特 2 号 |
三、栽培技术 |
1.定植前准备 |
2.移栽建园 |
3.苗期管理 |
四、试验结论 |
(5)凯特杏在宁夏吴忠市的引种表现及大棚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园概况 |
2 引种表现 |
2.1 适应性 |
2.2 生长结果习性 |
2.3 大棚栽培物候期 |
2.4 生长结果及产量 |
2.5 果实经济性状 |
3 大棚栽培技术 |
3.1 定植 |
3.2 扣棚及温湿度管理 |
3.3 整形与修剪 |
3.4 授粉与疏果 |
3.5 病虫害防治 |
3.6 采后管理 |
(6)森林食品凯特杏的大棚栽培与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1 棚址选择 |
1.1 地形条件 |
1.2 土壤条件 |
2 杏园建立 |
2.1 栽植密度和方式 |
2.2 栽植时期 |
2.3 栽植后的管理 |
3 大棚设施 |
4 扣棚时间 |
5 整形修剪 |
6 树体管理 |
6.1 新建幼杏园的树体管理 |
6.1.1 幼树促长促花技术。 |
6.1.1.1 除萌、防折、防病虫。 |
6.1.1.2 肥水管理。 |
6.1.1.3 化学促花。 |
6.1.1.4 摘心促成形。 |
6.1.1.5 拉枝。 |
6.1.2 控制树冠。 |
6.1.2.1 适当加大栽植密度。 |
6.1.2.2 适当浅栽。 |
6.1.2.3 起垄栽培。 |
6.1.2.4 容器限根栽培。 |
6.1.2.5 垫根栽植 |
6.2 盛果期杏园的树体管理 |
6.2.1 加大夏季修剪力度。 |
6.2.2 修剪根系。 |
6.2.3 使用多效唑 (PP333) 控冠。 |
6.3 扣棚后的管理 |
6.3.1 花果管理。 |
6.3.1.1 通风锻炼。 |
6.3.1.2 使用生长调节剂。 |
6.3.1.3 疏花疏果。 |
6.3.2 肥水管理。 |
6.3.3 新梢管理 |
6.4 树体越夏管理 |
6.4.1 加强夏剪。 |
6.4.2 控长促花。 |
6.4.3 加强肥水管理。 |
6.5 树体秋季管理 |
6.5.1 早施基肥。 |
6.5.2 叶面喷肥 |
6.5.3 加大秋季修剪量 |
7 温湿度调控 |
7.1 温度调控 |
7.2 湿度调控。 |
8 有害气体控制 |
9 土壤盐渍化预防 |
10 病虫害防治 |
(7)温室栽培环境下杏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杏树概述 |
1.2 设施果树栽培历史与现状 |
1.2.1 国外果树设施栽培概况 |
1.2.2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概况 |
1.2.3 果树设施栽培模式及设施类型 |
1.2.3.1 栽培模式 |
1.2.3.2 设施类型 |
1.3 设施环境因子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1 设施条件下植物的光照生理 |
1.3.1.1 设施的光照特点 |
l.3.1.2 设施光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
1.3.1.3 设施光照调节 |
1.3.2 设施条件下植物的温度生理 |
1.3.2.1 设施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
1.3.2.2 设施温度调节 |
1.3.3 设施其他环境条件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
1.3.3.1 气体对植物的影响 |
1.3.3.2 空气湿度对植物的影响 |
1.4 设施果树生物学特性研究 |
1.4.1 需冷量 |
1.4.2 物候期 |
1.4.3 生长发育特性与生长调控 |
1.4.4 果实产量与品质研究 |
1.5 设施果树光合特性研究 |
1.6 设施果树生理学特性研究 |
1.7 我国设施杏研究现状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物候期观察 |
3.2.2 叶片与茎组织形态结构的测定 |
3.2.2.1 叶片干鲜重、比叶重、相对含水量和新梢生长量测定 |
3.2.2.2 叶片解剖性状测定 |
3.2.2.3 茎解剖性状的测定 |
3.2.2.4 气孔的测定 |
3.2.3 环境因子的测定 |
3.2.3.1 大气温度的测定方法 |
3.2.3.2 光照度的测定方法 |
3.2.4 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 |
3.2.4.1 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测定 |
3.2.4.2 光合速率季节变化的测定 |
3.2.4.3 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
3.2.4.4 光合速率-CO_2 响应曲线的测定 |
3.2.5 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3.2.5.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2.5.2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3.2.5.3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3.2.5.4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2.5.5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3.3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日光温室栽培对凯特杏物候期和果实发育的影响 |
4.1.1 日光温室栽培对凯特杏开花物候期的影响 |
4.1.2 日光温室栽培对凯特杏果实发育的影响 |
4.2 日光温室内外叶片及茎组织形态结构的研究 |
4.2.1 日光温室栽培对凯特杏枝叶生物量的影响 |
4.2.2 日光温室栽培对凯特杏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 |
4.2.3 日光温室栽培对凯特杏茎组织结构的影响 |
4.2.4 日光温室栽培对凯特杏叶片气孔特性的影响 |
4.2.4.1 日光温室栽培与露地栽培凯特杏叶片气孔特性比较 |
4.2.4.2 日光温室内不同部位凯特杏叶片气孔特性比较 |
4.3 日光温室内外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 |
4.3.1 日光温室气温日变化 |
4.3.2 日光温室光照强度日变化 |
4.3.2.1 日光温室内外不同部位光照强度日变化 |
4.3.2.2 日光温室内外光照度日变化 |
4.4 日光温室内外凯特杏的光合特性研究 |
4.4.1 日光温室对凯特杏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2 日光温室内外凯特杏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 |
4.4.3 日光温室内外凯特杏净光合速率(Pn)的季节变化 |
4.4.4 日光温室内外凯特杏光合参数日变化 |
4.4.5 各项光合参数相关性分析 |
4.4.6 日光温室内外凯特杏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 |
4.4.6.1 日光温室内不同部位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 |
4.4.6.2 日光温室内外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及表观量子效率 |
4.4.7 日光温室内外凯特杏净光合速率对CO_2 的响应 |
4.4.7.1 日光温室内不同部位光合速率-CO_2 响应曲线 |
4.4.7.2 日光温室内外光合速率-CO_2 响应曲线 |
4.4.8 日光温室内外光照强度和CO_2 响应参数 |
4.4.9 日光温室内外凯特杏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水分利用效率 |
4.5 日光温室内外杏叶片生理生化动态变化研究 |
4.5.1 日光温室对凯特杏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4.5.2 日光温室对凯特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5.3 日光温室对凯特杏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5.4 日光温室对凯特杏叶片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5.4.1 日光温室对凯特杏 SOD 活性的影响 |
4.5.4.2 日光温室对凯特杏 POD 活性的影响 |
4.5.4.3 日光温室对凯特杏 CAT 活性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日光温室栽培对凯特杏物候期和果实发育的影响 |
5.2 日光温室内外凯特杏叶片与茎组织形态结构的研究 |
5.3 日光温室内外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
5.4 日光温室内外凯特杏光合特性研究 |
5.5 日光温室内外凯特杏生理生化动态变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8)日光温室内外杏叶片光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光温室内外杏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比较 |
2.2 杏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比较 |
2.3 杏叶片净光合速率与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比较 |
2.4 杏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10)杏树保护地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杏树设施栽培现状、低产原因及发展前景 |
1.1.1 杏树设施栽培现状 |
1.1.2 杏树设施栽培低产的原因 |
1.1.3 发展前景 |
1.2 杏树低温需求量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果树光合作用研究概述 |
1.3.1 国内外果树光合特性研究 |
1.3.2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
1.3.2.1 影响果树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 |
1.3.2.2 影响果树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
1.3.2.3 果树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 |
1.4 大棚杏提高座果率试验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杏树低温需求量实验材料 |
2.1.2 杏树光合特性的研究材料 |
2.1.3 大棚杏提高座果率试验研究材料 |
2.1.4 杏树当年植苗、当年扣棚、翌年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材料 |
2.2 试验概况 |
2.3 试验方法 |
2.3.1 低温需求量实验 |
2.3.2 光合特性的研究 |
2.3.3 提高座果率 |
2.3.3.1 人工授粉 |
2.3.3.2 自花授粉 |
2.3.3.3 水杏花粉的生命力测定 |
2.3.3.4 利用蜜蜂传粉对坐果率的影响 |
2.4 当年植苗、当年扣棚、翌年丰产栽培技术试验 |
2.4.1 建园 |
2.4.2 树形培养 |
2.4.3 肥水管理 |
2.4.4 大棚管理技术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杏树低温需求量的研究结果 |
3.1.1 杏花枝水培法测定的需冷量 |
3.2 杏树光合特性研究 |
3.2.1 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2 CO2 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 提高座果率试验研究 |
3.3.1 不同品种花粉的萌发率结果分析 |
3.3.2 泰安水杏花粉的生命力 |
3.3.3 利用蜜蜂传粉对坐果率的影响 |
3.3.4 人工授粉对杏坐果影响 |
3.4 保护地栽培试验 |
3.4.1 保护地栽培的效益 |
3.4.2 保护地栽培试验 |
4 结论与讨论 |
4.1 凯特杏当年植苗、当年扣棚、翌年丰产栽培技术 |
4.2 杏树低温需求量 |
4.3 杏树光合特性 |
4.4 大棚杏提高座果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大棚栽培凯特杏的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凯特杏大棚栽培表现及技术[J]. 曹光杰,刘吉.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9(04)
- [2]高台县凯特杏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万吉锋,曹希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7)
- [3]杏树高产高效设施栽培技术研究[D]. 王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4)
- [4]优质杏品种(系)的引进表现与栽培技术[J]. 古力娜. 农村科技, 2014(11)
- [5]凯特杏在宁夏吴忠市的引种表现及大棚栽培技术[J]. 杜聿钧,刘飞飞,冯骦,徐志勤. 宁夏农林科技, 2011(01)
- [6]森林食品凯特杏的大棚栽培与经营[J]. 梅小洪. 中国林副特产, 2010(04)
- [7]温室栽培环境下杏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研究[D]. 王娜. 河南农业大学, 2010(07)
- [8]日光温室内外杏叶片光合特性研究[J]. 胡喜来,王娜,张惠梅. 北方园艺, 2010(09)
- [9]凯特杏大棚早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 李新华,郝蓬莱. 落叶果树, 2010(03)
- [10]杏树保护地丰产栽培技术研究[D]. 冯磊.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