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图分析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付益帆[1](2021)在《基于村民认知的乡村聚落营建策略研究 ——以建德新叶村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城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研究村民的主体性和意象认知对于保护乡村景观、提升村民生活舒适度、传承历史文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营建历程,引入认知地图理论,总结并思考村民对于乡村意象认知程度与意象的影响关系,提出针对于传统村落的营建策略,以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选用中国传统村落——建德新叶村作为研究对象。简述村落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背景,总结聚落空间的布局模式、演变过程、发展趋势等,并对新叶村现状进行详细剖析和研究。其次,通过将“意象认知”理论进行本土化应用,根据实际情况将新叶村的村落意向分为物质要素和情感要素两大类。通过对村民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绘制认知地图绘制、参与式观察等,得到村民的认知地图,并通过对村民基本属性、活动空间的领域差异、意象地图差异的分析,探寻村民的行为特征及产生认知差异的根本原因。最后,分别利用空间意象的道路、边界、区域、地标节点四要素,探讨村落的营建与发展策略,并针对于村落中的街巷网络、公共节点、建筑资源、水体空间、绿化景观、生产景观六大方面提出优化空间的营建策略,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梳理现阶段村落的营建方式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我国村落规划方式的演变及特征的研究,得出以村民为主体的建设方式才能使得聚落空间更契合村民的生活习惯,在营建中应更强调村民意愿,更考虑村民的生活需求。(2)新叶村村民对村落具有非常强的荣誉感,对于旅游核心区域的重要资源和节点都有着相对较强的记忆和感知,不同学历、年龄、收入的村民对村落资源、空间和活动场所存在认知差异,但对于旅游发展的看法具有相对一致性,总体上持乐观和赞成态度。(3)物质性要素中的地标节点要素和道路要素比其他要素具有更明显的意象识别价值,对村落意向识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其次,传统村落的营建应将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综合考虑,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两者的协同发展是保持村落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深入探讨了村民对村落意象的认知程度,并得出以上结论和营建建议,以期为村落营建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余子萱[2](2021)在《基于服务效率评价的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中国各大城市的规模都已经发生扩张,同时城市内部不同类型的中心发生分裂,其规模在空间上向外不规则的扩展。从城市整体发展来说,近年来在科技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单中心为适应城市整体发展,其内部不断向多核心、复杂化且无序的方向发展。因此,为研究城市中心体系则首先需要研究各个中心的空间特征。目前研究城市中心空间特征时主要从用地规模、建筑总量、业态功能等静态要素入手,而忽视了重要的人为因素。根据规划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服务效率的角度出发,分析特大城市的城市级商业中心的服务效率以及依据服务效率特征对其空间进行优化,进而推动城市级商业中心的更新与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级商业中心,为分析城市级商业中心则归纳了基础理论,包含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中心论、产业集聚理论与商业中心发展演替理论;对既有的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方法与技术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以调研资料为基础的定性研究区划方法、后期美国学者经典的墨菲指数方法、依据墨菲指数而改进的公共服务指数指标量化的区划方法、应用开源数据等多种区划方法。并且归纳了不同学科针对服务效率评价指标及其构建思路,为后文研究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的服务效率评价指标构建提供经验。在对既有城市级商业中心区划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网络开源商业服务设施数据以及各类数据的权重指标,构建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的区划方法。同时,从用地布局、道路网络结构、业态设施构成、城市设计要素、人群使用时空特征来研究城市级商业中心的特征。通过构建城市级商业中心的服务效率评价指标,同时对服务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总结,为了将城市级商业中心的服务效率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即将同心圆结构模式作为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研究基础,通过圈层分析法计算出各圈层上服务效率评价结果,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城市级商业中心的问题及其影响机制,为后期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的优化提供基础依据。并且基于服务效率评价对城市级商业中心进行分析而总结出城市级商业中心优化方向以及优化的控制要素,针对西安市不同类型的城市级商业中心提出优化内容,最后对城市层面上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整体发展和规划提出优化建议。本文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多种网络开放数据,提出了城市级商业中心区划方法,并西安市商业中心为例进行了实证,提出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进而将指标进行定量计算后指出城市级商业中心的问题及其影响机制,最终基于服务效率评价对城市级商业中心进行优化。
郭媛媛[3](2021)在《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坏境、提升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等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城市规划思想的不断丰富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公园作为居民可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空间环境之一,其布局和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西安市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未专门提出针对社区公园布局及周边环境规划的措施,社区公园往往依附于城市公园绿地之中进行布局,缺乏对社会发展、社会公平等的考虑,也常常忽略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等因素在社区公园布局中的重要意义,故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优化空间。与此同时,从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耦合角度出发揭示区位的多维空间规律和价值的“微区位”研究逐步兴起,并逐渐应用于探求城市各类生活场所的区位布局规律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措施等方面。因此,研究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布局特征及优化策略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微区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析,旨在对西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社区公园的分布及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进行分析和问题总结,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和建设提供一定的优化建议。主要研究框架和内容如下:首先,以西安市中心城区内的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居住小区和城市道路的分布,对中心城区内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扎根理论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筛选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包括区位可达性、地点实体特征、区位可视性和地点周边环境共4个要素层因子及11个类型因子,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搭建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模型。再次,依据所构建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研究范围内的9座社区公园为研究样本进行微区位分析和评价。最后,基于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布局层面和微区位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和基于微区位因子体系的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其中布局优化策略包括:(1)补充建设空白,构建布局体系;(2)丰富参考因素,优化服务供给;(3)改善交通可达,提升使用效率。微区位优化策略包括:(1)优化外围人行条件,增加可达性;(2)营造复合功能空间,强化实体特征;(3)提升开放空间活力,凸显可视性;(4)注重周边环境互动,提升协调性。
陈辰[4](2021)在《基于高校学生校园行为的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以大连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素质教育越来越普及,既有高校开始迅速扩张来适应时代发展,但是在这种背景下,既有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自身也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基础配套设施的不足。国内外学者现对高校规划与建筑形式的研究比较全面,但是对于高校内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和指标配比研究较少,服务设施是学生日常所需,影响着学生日常用时、生活品质,对于学生生活、学习影响重大。本课题选取既有高校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环境行为学方法进行研究,为高校服务设施规划、空间布局以及数目量化配比提出一定的理论支撑。以校内学生行为特征作为出发点,选取大连市三所具有代表性的既有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点观察法和地图标注法分析学生在校内路径流线和热力分布等等,并实地调研服务设施且在地图上进行标注,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得出学生对服务设施现状满意度和服务设施布局的想法,并用SPSS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影响服务设施布局的影响因素和不同“院系”、“性别”前提下不同因素的差异性,将行为特征与服务设施分布进行比较,找出服务设施布局存在的弊端;通过空间句法建立三所学校的模型,分析服务设施周边道路可达性、空间整合度和视线可见元素等,找出适宜服务设施布局的位置基于前四个章总结出的学生行为特征、设施布局影响因素以及适宜布局位置,归纳分析出以下特征:(1)学生校内行为特征:不同院校中,学生在教学区停留时长与教学区和生活区距离呈正相关,且停留时长超过3小时,女性所占比例略高于男性;学生对于教学区服务设施净需求与性别有关,且女性对于设施净需求高于男性。(2)空间句法模型:三所既有高校可理解度采用回归系数R2都不高,在0.20左右,代表既有高校校园之中建筑较多,相互遮挡所以视线通透性并不强,校园中视线可见元素程度较低,代表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学生进行服务设施的获取;校园中部区域道路整合度通常较高,然后整合度向四周逐渐递减,生活区、教学区服务设施数目上都较为充足,但是在两个区域过渡区域则容易出现道路空间整合度与服务设施分布耦合关系匹配度低的现象,这些区域服务设施数目、种类通常不足。(3)服务设施量化配比:将三所高校调查问卷进行归纳分析后发现,生活服务类设施数目约占15.00%左右;配套面积约占25.00%,餐饮零售类设施数目约占70.00%左右;配套面积约占30.00%,自助学习类设施数目约占15.00%左右;配套面积约占45.00%。最后第五章对三所既有高校分别提出基于现状补充设施和改变现状布置设施两种可行性策略,且采用环境行为学方法对大连理工大学令希图书馆标准层交通空间进行实地观察,提出服务设施内部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蔺阿琳[5](2020)在《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指出人类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已使得现代生活变得舒适环保,尤其在应对当今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方面,太阳能在其能源转化领域发挥着突出贡献,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人口高度聚集、用电需求量多、建筑密度大等特征,城市太阳能利用由此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基于城市环境现状及能源需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和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缺失等研究背景,以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有序、高质量开发建设为目标,挖掘城市规划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作用机理,揭示空间尺度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并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评估主城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全文在“理论研究-机理解析-模型构建-空间评估-规划实施”的技术框架下展开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城市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关系和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此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结合能源景观和能源规划理论、空间规划相关理论和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对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有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设计框架进行归纳,为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在机理解析层面,阐述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和制约因素。通过实地踏勘、公众和专家问卷访谈、视觉Q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安装现状、使用偏好、视觉景观影响以及地理空间、行政空间和用地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总结我国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可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指标选取等方面的支持,并为模型构建奠定基础。在模型构建层面,以评估目标框架为指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构建-评估模型解析”的思路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综合关键词频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与可转换主观评价量化法等方法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结合概念内涵、设立依据、衡量标准以及描述方法建立评估指标的评价标准。最后依据空间应用尺度划分评估模型为三个子模型,分别是城市整体尺度下的宏观层级子模型、城市分区尺度下的中观层级子模型和单体建筑尺度下的微观层级子模型。通过探究城市空间要素、主观感知偏好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在空间评估层面,论文以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为基础,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借助Arc GIS工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评估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其中宏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城市整体尺度借助规划数据的评估,适用于整体城区;中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分区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微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单体建筑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通过宏观和中观层级评估结果的耦合,从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视角得到太阳能可利用空间适宜性评估结果,从而形成规划框架。同时,通过微观层级评估结果,归纳形成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规划引导。在规划实施层面,从控制性和引导性两个维度提出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根据宏观和中观层级耦合结果提出控制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出不同空间类型的管控策略,以及实现新旧城区重点性布局。同时,探索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根据微观层级结果提出引导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升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开发质量。通过规划重点区域,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质量提升的措施;同时通过协调建筑个体太阳能利用形式来促进景观风貌的保护,结合创新设计用以提升公众的视觉审美。此外,为了保障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实施还应该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与法定规划衔接,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为了应对当前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开发失序以及与城市规划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问题,通过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将太阳能利用空间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塑造有机结合。通过控制建设范围、提出建设要求、规划建设时序等手段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作为一个评估方法将空间规划与能源规划相结合,是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补充,也是对空间规划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安天一[6](2020)在《基于气候特征分析的沈阳浑河滨河空间界定研究》文中认为在新发展理念下,城市滨水区的绿色开发与有机更新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景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人们对滨水区的尺度范围仍缺乏较为明确的定义,而简单的滨水区范围界定往往使滨水区的开发与改造忽略了滨水环境的生态效应。因此,合理的范围界定方式是滨水空间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滨水区生态修复的首要任务。据此,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沈阳市浑河两岸滨河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气候地图相关研究方法分析与评估气候环境,进一步提出了气候要素主导下的沈阳浑河滨河空间范围界定方法。第一,本文通过对区域现状的分析,从地理空间与气候环境两方面归纳了滨河空间要素信息,解析了空间要素的基本特征。同时借助Arc GIS、Phoenics、ENVI等软件分别构建了用于空间分析及气候分析的技术平台。确定了平台内的要素构成及分析方法,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第二,本文在气候地图研究框架下,首先从风热环境视角出发,归纳了研究要素所对应的形态指标与气候参数,建立了相应的气候评估体系。其次,运用地表温度反演与CFD模拟方法探究不同季节滨河空间气候变化规律,发现河流水体能够有效降低周边地区的热负荷,改善通风质量,并且这一效应存在影响边界。与此同时,水体的气候效应在夏季较为明显,在冬季则不显着。研究进一步从热负荷与通风潜力两方面对影响气候的空间形态因子开展量化研究,获取热负荷与通风潜力评估结果。最后,研究将以上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整合,绘制了滨河空间气候地图。并通过图集中的气候分析图与气候评估图描述气候环境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特征,挖掘水体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效果。研究同时对空间气候环境进行等级评估,判断适宜性气候区等级标准,并根据不同等级区提出差异化的改善建议。第三,本文结合气候地图分析成果,将区域划分为四类气候区,并据此以河流生态影响区为参照,界定了滨河空间范围。同时结合传统界定方式,提出了基于多要素分析的滨河空间综合界定方法,构建了由气候分区、物理障碍、空间格局、可达性及感知意象五方面组成的范围综合界定体系。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体系内各因子权重,进而通过加权叠加的方式综合确定空间范围。研究进一步依据空间形态构成将界定范围划分为自然共生区、生态共享区、宜居共融区三个空间层级,并对界定结果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初探,提出具有精准性的优化导控策略。
马盟雨[7](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黄媛媛[8](2019)在《基于空间句法的开放式住区商业设施布局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封闭式住区问题的不断显现,成都市首先提出了“小街区制”的规划概念,中共中央、国务院也都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继而有大量的开放式住区在住区规划中落地,成都市作为国家省级城市,也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对国家政策作出了响应,提出9个“小街区”示范片区,且也建设了一批开放式住区。总而言之,开放式住区无论从城市建设、社会需求方面都成为了成都市未来住区发展规划的主流。开放式住区对住区规划提出新的要求,住区商业作为影响城市、住区活力的重要因素,其发展模式以及布局应是未来开放式住区的规划建设中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但是目前成都市对于开放式住区,尤其是开放式住区上商业设施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了住区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型,梳理了成都市住区演变的过程,将成都市住区发展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并总结了成都市住区的现状特征;通过对住区商业的文献研究及案例分析,总结了成都市开放式住区商业的发展模式(住宅底商、入口集中商业、商业街相互结合的发展模式)及其特征规律;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空间句法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方法,以说明其在开放式住区商业布局规划中应用的合理性。其次,笔者根据一定的样本选取原则,结合成都市开放式住区的现状,针对不同空间形态选取了格网形、带形、树形4个成都市开放式住区的样本,以及三个不同组构模式开放式住区对标案例。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从住区空间形态、商业人流、商业空间环境、商业空间的交通组织以及业态这5个要素对样本现状进行基础研究,并且通过问卷分析各样本住区商业现状。然后选取将空间句法的连接值与住区形态、深度值与商业区位、整合度与交通组织、协同度和可理解度与人流动态相互关联,运用空间句法Depthmap分析软件进行句法分析,以总结开放式住区商业的特征及规律。最后,笔者从前文总结的开放式住区商业特征及规律出发,从空间形态、提升业态、改善交通和吸引人流四个方面提出了成都市开放式住区上商业布局的优化途径,且根据句法分析结果,在句法语境下总结出不同空间形态(格网形、带形、树形)的开放式住区内商业设施的组织方式,以及具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朱嘉[9](2019)在《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 ——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在过去四十年增长迅速,随之而来的城市建设也表现出尺度大、蔓延快、特色缺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各大城市陆续开展总体城市设计或类似的大尺度实践项目,以此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风貌。但大尺度的城市设计面临着从内容到技术上的新挑战,而以GIS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有鉴于此,本文将以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开敞空间布局、景观视廊导控、高度分区等三个关键技术环节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思路框架以期对总体城市设计导控提供理性路径和操作思路。本研究由两个部分组成:1、上篇工程报告: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宏观层面,以新思路、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为支撑,重点从中心城区的特色格局、城市形态、开敞空间、景观风貌4大空间系统入手,实现大尺度城市整体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塑造和导控。中观层面,以武夷山市历史演进及特色解析为基础,划分各类城市风貌区,并按类别编制各风貌区的导控图则。微观层面,遴选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地段,展开概念式城市设计和重点空间形态以供参考。2、下篇研究报告: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总结当前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主要应用特征,梳理总体城市设计发展概况,通过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方式总结当前GIS技术与总体城市设计结合的优势与不足。以此为基础,探讨GIS技术在开敞空间布局、景观视廊导控、高度分区等三个总体城市设计核心环节中的应用。开敞空间布局方面,构建“开敞空间分级-指标体系建立-理想模型建构-理想模型修正-系统建构与分级导控”的思路框架,在优化现状及规划开敞空间的布点的同时为开敞空间系统构建提供基础。景观视廊导控方面,构建“基于现状景观资源评估的景观点确定-基于ArcGIS可视域分析的视点与视廊遴选-基于ArcGIS三维可视分析的视廊控高”的思路框架,建立城市眺望体系并为彰显城市特色提供有效实施路径。高度分区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理想模型建构-理想模型修正-上位规划反馈”的思路框架,在优化现状及规划建设高度控制引导的同时,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三维空间形态。最后,将本研究为开敞空间布局、景观视廊导控及高度分区所构建的普适性思路框架应用于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项目之中。
张策[10](2019)在《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物理环境交互沙盘集成分析与空间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水平不断升高,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深化,我国城市的空间规模和建设容量仍在逐步扩大。大范围的城市化转变一方面提高了市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同时加重了物理环境负担。以往对城市外部空间的物理环境研究集中于单一城市物理环境(风光热等)实测与模拟以及内在关系研究,但由于城市物理环境是包含众多因子的一个整体,单一方面的优化可能会带来顾此失彼的效果,以致于物理环境的优化迟迟进入到可持续规划工作中来。因此,以集成综合的思维对城市外部空间的物理环境模拟与评价并探讨其与空间形态的交互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部分,本文基于对城市物理环境相关研究的系统性梳理,提出了城市物理环境交互沙盘的概念,明确了其研究对象——三大核心城市物理环境因子(风环境、声环境与热环境),并提出了其内涵特征:近地空间、综合集成、主客兼顾与交互优化。随后以南京市新街口中心区作为样本进行实测,以街区为研究单元进行物理环境模拟与数据空间集成,并通过主客观兼顾的赋权方法对平均风速、平均等效声压级与PET人体等效温度三个指标进行了空间集成,由此得到了南京市新街口中心区的综合城市物理环境评价。在主观赋权方法中,不单考虑到了不同个体对各城市物理环境因子的舒适度偏好,还考虑到了不同功能区对个体偏好的影响。第二部分,本文从城市空间形态指标与城市物理环境情景单元两个角度探讨城市中心区物理环境与城市空间形态指标的交互机制。从城市空间形态指标的角度,将平均高度、建筑密度、最高高度、围合度、建筑错落度等空间形态指标作为自变量,将各项物理环境评价数据以及综合物理环境评价数据作为因变量,探寻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从城市物理环境情景单元的角度,将样本中心区街区单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物理环境评价与风、声热环境组合方式作为分类依据划分为11种不同的物理环境情景类型,并筛选出22个典型单元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进一步分析物理环境情景与空间形态的交互机制。由此归纳出各项城市物理环境因子之间的设计共性与矛盾性,并对南京市中心区各典型单元提出空间优化策略。相较于以往自上而下的理想单元城市物理环模拟研究,本文的优化策略更具本土性与针对性。全文正文共89502字,插图51幅,表格39幅
二、地图分析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图分析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村民认知的乡村聚落营建策略研究 ——以建德新叶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乡村发展状况 |
1.1.2 国外乡村发展的经验启示 |
1.1.2.1 欧盟乡村建设 |
1.1.2.2 日韩乡村建设 |
1.1.2.3 印巴乡村建设 |
1.1.3 我国乡村建设现存问题 |
1.2 重点概念解析 |
1.2.1 乡村聚落 |
1.2.2 主体与主体性 |
1.2.3 认知 |
1.2.4 乡村意象 |
1.3 相关研究概况 |
1.3.1 乡村聚落空间 |
1.3.2 村民主体性 |
1.3.3 空间认知 |
1.3.4 主体认知与空间聚落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村民主体视角应用于聚落空间的探索 |
2.1 村民主体视角的确立 |
2.1.1 乡村聚落的基本认识 |
2.1.1.1 乡村聚落的基本构成 |
2.1.1.2 乡村演进的特征 |
2.1.1.3 乡村营建的参与者 |
2.1.2 主体视角的确立 |
2.1.2.1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博弈 |
2.1.2.2 村民主体立场的明确 |
2.2 村民主体视角下的认同参与模式 |
2.2.1 基于认同的参与逻辑 |
2.2.1.1 群体认同 |
2.2.1.2 角色认同 |
2.2.1.3 个人认同 |
2.2.2 认同性参与的持续性产生 |
2.3 研究对象的具体化 |
2.4 作为个案的新叶村研究思路 |
2.4.1 研究对象选择 |
2.4.2 研究对象解读 |
3 新叶村概况及村民认知意象分析 |
3.1 新叶村概况 |
3.1.1 历史发展 |
3.1.2 村落规划 |
3.1.2.1 村落格局 |
3.1.2.2 村落理水 |
3.1.2.3 建筑形制 |
3.1.2.4 文化资源 |
3.1.3 经济与人口概况 |
3.1.3.1 经济发展 |
3.1.3.2 人口概况 |
3.1.4 现存问题 |
3.1.4.1 住宅与洋房的矛盾 |
3.1.4.2 保护与修缮的问题 |
3.1.4.3 新叶历史风貌的破坏 |
3.1.4.4 发展限制与空心化趋势 |
3.1.4.5 保护与发展资金问题 |
3.2 调研区域 |
3.2.1 核心区域 |
3.2.2 村落外溪房派 |
3.3 认知地图数据 |
3.3.1 物质地图 |
3.3.2 情感地图 |
3.3.3 两种认知地图的结合 |
3.4 认知主体属性 |
3.5 新叶村认知地图要素解读 |
3.5.1 道路 |
3.5.1.1 认知地图结果统计 |
3.5.1.2 对外交通意象 |
3.5.1.3 内部街巷意象 |
3.5.1.4 村落水道意象 |
3.5.2 边界 |
3.5.2.1 认知地图结果统计 |
3.5.2.2 边界发展历程 |
3.5.2.3 村民边界认知 |
3.5.3 区域 |
3.5.3.1 认知地图结果统计 |
3.5.3.2 古建筑群意象 |
3.5.3.3 农田意象 |
3.5.3.4 水域意象 |
3.5.3.5 活动广场意象 |
3.5.4 地标节点 |
3.5.4.1 认知地图结果统计 |
3.5.4.2 公共服务设施意象 |
3.5.4.3 村落遗址节点意象 |
3.5.4.4 微节点意象 |
3.6 本章总结 |
4 新叶村聚落空间营建策略 |
4.1 聚落空间营建的影响因素 |
4.1.1 主体要素 |
4.1.1.1 村民与旅游产业的共生 |
4.1.1.2 村民与游客的共生 |
4.1.1.3 村民与管理者的共生 |
4.1.2 客体要素 |
4.1.2.1 自然生境要素 |
4.1.2.2 经济生产要素 |
4.1.2.3 居住生活要素 |
4.1.3 发展规划 |
4.1.3.1 村落保护 |
4.1.3.2 旅游开发 |
4.2 营建策略 |
4.2.1 街巷网络的提升策略 |
4.2.1.1 门户空间 |
4.2.1.2 道路交通设计 |
4.2.1.3 街巷铺装设计 |
4.2.1.4 道路设施设计 |
4.2.1.5 活动节点设计 |
4.2.2 公共节点的提升完善 |
4.2.2.1 习惯性节点 |
4.2.2.2 广场空间 |
4.2.2.3 其他活动场地 |
4.2.2.4 废弃庭院 |
4.2.3 建筑资源的保护规划 |
4.2.3.1 既有建筑整治 |
4.2.3.2 尊重风水观念 |
4.2.3.3 发挥自主营建能力 |
4.2.3.4 强调村落符号 |
4.2.3.5 采用乡土材料 |
4.2.4 水体空间的生态营造 |
4.2.4.1 生活型水景生态营造 |
4.2.4.2 生产型水景生态营造 |
4.2.4.3 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
4.2.4.4 消防需求 |
4.2.5 绿化景观的美化提升 |
4.2.5.1 总体规划 |
4.2.5.2 庭院绿化 |
4.2.5.3 道路绿化 |
4.2.5.4 水旁绿化 |
4.2.5.5 村旁绿化 |
4.2.6 生产景观的美化提升 |
4.2.6.1 地形地貌的合理利用 |
4.2.6.2 农作物的合理选择 |
4.2.6.3 乡土材料的合理选择 |
4.2.6.4 鼓励村民积极参与 |
5 结语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记录 |
附录B 推荐植物名录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历 |
致谢 |
(2)基于服务效率评价的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7 相关概念 |
2 相关理论与既有研究方法借鉴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不同学科背景下的中心地理论 |
2.1.2 产业聚集效应理论 |
2.1.3 商业中心发展演替理论 |
2.2 既有的商业中心范围区划方法 |
2.2.1 定性区划方法 |
2.2.2 指标量化区划方法 |
2.2.3 基于开源数据支撑的区划方法 |
2.3 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2.3.1 公共基本服务设施服务效率评价指标 |
2.3.2 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率评价指标 |
2.3.3 公共中心服务效率评价方法 |
2.4 小结 |
3 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与实证研究 |
3.1 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方法构建 |
3.1.1 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理论依据 |
3.1.2 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的数据类型与采集方法 |
3.1.3 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方法 |
3.2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的实证研究 |
3.2.1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发展历程 |
3.2.2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区划数据验证 |
3.2.3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实证结果 |
3.3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特征分析 |
3.3.1 用地开发强度 |
3.3.2 道路网络结构 |
3.3.3 业态设施构成 |
3.3.4 城市设计要素 |
3.3.5 人群使用时空特征 |
3.4 小结 |
4 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评价研究 |
4.1 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服务效率评价的影响因素 |
4.1.2 服务效率评价指标选取约束条件 |
4.1.3 服务效率评价指标的定量化 |
4.2 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评价方法与分析模型构建 |
4.2.1 服务效率评价方法 |
4.2.2 服务效率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4.2.3 服务效率评价空间分析模型的构建 |
4.3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
4.3.1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评价的空间分析模型 |
4.3.2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评价指标计算 |
4.3.3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分析 |
4.3.4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机制 |
4.4 小结 |
5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优化研究 |
5.1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优化路径 |
5.1.1 优化目标与优化原则 |
5.1.2 优化方向 |
5.1.3 优化要素 |
5.2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规划优化 |
5.2.1 钟楼城市级商业中心的规划优化 |
5.2.2 小寨、曲江城市级商业副中心的规划优化 |
5.2.3 高新城市级商业副中心的规划优化 |
5.2.4 胡家庙城市级商业副中心的规划优化 |
5.2.5 张家堡城市级商业副中心的规划优化 |
5.2.6 韦曲、土门城市级商业副中心的规划优化 |
5.3 城市层面下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整体规划优化 |
5.3.1 政府引导下商业中心空间优化 |
5.3.2 商业中心业态设施的调整与优化 |
5.3.3 基于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空间优化 |
5.4 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图表目录 |
附录Ⅱ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用地汇总 |
附录Ⅲ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指标量化表 |
(3)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背景 |
1.1.2 社会发展背景 |
1.1.3 城市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城市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
1.3.2 社区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
1.3.3 区位和微区位的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
1.4.1 研究区域 |
1.4.2 研究对象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社区公园 |
1.5.2 微区位 |
1.6 研究内容 |
1.6.1 基于Arc GIS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研究 |
1.6.2 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
1.6.3 西安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特征及认知评价研究 |
1.6.4 基于微区位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优化策略 |
1.7 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及实践案例研究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公平正义理论 |
2.1.2 微区位理论 |
2.1.3 扎根理论 |
2.1.4 有机更新理论 |
2.1.5 环境行为理论 |
2.2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实践案例分析 |
2.2.1 俄罗斯圣彼得堡Jaanila社区公园 |
2.2.2 广东省东莞市“小山小湖”社区公园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分析 |
3.1 新旧版本城市公园绿地分类标准对比 |
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现状概况 |
3.2.1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识别 |
3.2.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数量 |
3.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及特征 |
3.3.1 研究方法 |
3.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 |
3.3.3 社区公园的空间集聚特征 |
3.3.4 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密度特征 |
3.3.5 社区公园的最大服务覆盖范围 |
3.3.6 社区公园的交通可达性 |
3.4 存在问题剖析 |
3.4.1 部分区域内存在建设空白 |
3.4.2 二环外服务供给普遍较低 |
3.4.3 未形成完整的社区公园空间布局体系 |
3.4.4 外围社区公园交通可达性不高 |
3.5 本章小结 |
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及评价模型构建 |
4.1 微区位因子筛选及评价流程 |
4.2 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构建 |
4.2.1 基于扎根理论的微区位因子初选 |
4.2.2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体系阐述 |
4.2.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权重的计算 |
4.2.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体系的构成 |
4.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解析 |
4.3.1 区位可达性 |
4.3.2 地点实体特征 |
4.3.3 区位可视性 |
4.3.4 地点周边特征 |
4.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评价模型搭建 |
4.4.1 评价方法选择 |
4.4.2 评价方法概述 |
4.4.3 评价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样本分析与评价 |
5.1 样本社区公园的选取及公园概况 |
5.1.1 样本社区公园选取 |
5.1.2 样本社区公园概况及典型性概述 |
5.2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分析 |
5.2.1 区位可达性 |
5.2.2 地点实体特征 |
5.2.3 区位可视性 |
5.2.4 地点周边环境 |
5.3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 |
5.3.1 问卷调研及回收 |
5.3.2 区位可达性 |
5.3.3 地点实体特征 |
5.3.4 区位可视性 |
5.3.5 地点周边环境 |
5.3.6 综合评价分值 |
5.4 存在问题剖析 |
5.4.1 步行可达性较弱 |
5.4.2 内部功能欠丰富 |
5.4.3 开放性有待提升 |
5.4.4 与周边协调欠佳 |
5.5 本章小结 |
6 微区位视角下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布局的优化策略 |
6.1 优化原则 |
6.1.1 区位引导与规避原则 |
6.1.2 供需差异与匹配原则 |
6.1.3 要素响应与配置原则 |
6.2 优化目标 |
6.3 优化策略 |
6.3.1 布局优化 |
6.3.2 微区位优化 |
6.3.3 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高校学生校园行为的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以大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校基础设施不足 |
1.1.2 服务设施不便民 |
1.1.3 校区功能开放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服务设施规划分布与空间布局案例 |
1.4.1 规划分布案例 |
1.4.2 空间布局案例 |
1.5 研究框架 |
2 调研概要 |
2.1 调研地点 |
2.1.1 大连地区高校 |
2.1.2 调研高校选择 |
2.1.3 调研区域范围 |
2.2 调研对象 |
2.2.1 学生属性 |
2.2.2 服务设施 |
2.3 调研方法 |
2.3.1 调研计划 |
2.3.2 调研方法介绍 |
3 校内外学生行为和服务设施分布 |
3.1 校内外学生基本特征 |
3.1.1 热力分布特征 |
3.1.2 路径选择特征 |
3.1.3 停留时长特征 |
3.1.4 活动区域特征 |
3.1.5 服务半径特征 |
3.1.6 小结 |
3.2 高校服务设施状况 |
3.2.1 校内外服务设施使用现状 |
3.2.2 校内外服务设施布局 |
3.2.3 校内外服务设施满意度 |
3.2.4 小结 |
4 学生校内外行为特征与服务设施耦合关系 |
4.1 耦合关系 |
4.1.1 耦合关系概念 |
4.2 学生行为与服务设施相关性分析 |
4.2.1 SPSS相关性概念 |
4.2.2 停留时长相关性分析 |
4.2.3 停留区域相关性分析 |
4.2.4 服务半径相关性分析 |
4.2.5 设施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
4.2.6 设施净需求相关性分析 |
4.2.7 小结 |
4.3 空间句法与设施可达性分析 |
4.3.1 空间句法整合度、空间深度 |
4.3.2 空间句法可视性、可理解度 |
4.3.3 轴线整合度与设施分布匹配度 |
4.3.4 空间整合度与设施分布匹配度 |
4.3.5 可视性关系与设施分布匹配度 |
4.3.6 小结 |
5 校园服务设施规划分布与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
5.1 高校服务设施存在问题 |
5.1.1 规划布局融入性弱 |
5.1.2 服务设施差异性弱 |
5.1.3 交通路网可达性低 |
5.1.4 校园周边环境混乱 |
5.2 高校服务设施提升性策略 |
5.2.1 空间分布 |
5.2.2 量化配比 |
5.2.3 交通路网 |
5.3 三校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可行性策划 |
5.3.1 基于现状增设 |
5.3.2 集中分散结合 |
5.3.3 内部空间布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服务设施及公共服务区规划”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环境危机及其能源需求 |
1.1.2 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 |
1.1.3 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诉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太阳能与太阳辐射 |
2.1.2 城市太阳能利用 |
2.1.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 |
2.2 相关理论支撑 |
2.2.1 能源规划相关理论 |
2.2.2 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
2.2.3 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 |
2.3 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研究 |
2.3.1 城市规划对太阳能利用的影响 |
2.3.2 太阳能利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
2.4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基础 |
2.4.1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框架 |
2.4.2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1.1 基础调研阐述 |
3.1.2 实地调研阐述 |
3.2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
3.2.1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
3.2.2 行政空间分布特征 |
3.2.3 城市用地分布特征 |
3.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
3.3.1 太阳能安装情况分析 |
3.3.2 太阳能使用偏好分析 |
3.3.3 太阳能视觉影响分析 |
3.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 |
3.4.2 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 |
3.4.3 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 |
3.4.4 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建立 |
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目标框架 |
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评估指标筛选与指标层构成 |
4.2.3 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 |
4.2.4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评价标准建立 |
4.3.1 评估指标的数据来源与等级划分 |
4.3.2 可利用条件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3.3 可利用程度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3.4 可持续效果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构建 |
4.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总模型构建 |
4.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研究思路 |
5.1.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原则 |
5.1.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研究框架 |
5.2 哈尔滨市宏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3 基于可持续效果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4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宏观布局 |
5.3 哈尔滨市中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3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区布局 |
5.4 哈尔滨市微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4.1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4.2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微观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 |
6.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目标指引 |
6.1.1 保障城市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 |
6.1.2 对接城市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 |
6.1.3 推动规划统筹协调与一体化发展 |
6.2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控制性规划策略 |
6.2.1 空间布局的差别化管控 |
6.2.2 新旧城区的重点性布局 |
6.2.3 时序策划的渐进式发展 |
6.3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引导性规划策略 |
6.3.1 优化重点区域实现质量提升 |
6.3.2 协调建筑个体促进风貌保护 |
6.3.3 加强创新设计提升视觉审美 |
6.4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的保障实施策略 |
6.4.1 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体制 |
6.4.2 建立与法定规划衔接的技术路线 |
6.4.3 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气候特征分析的沈阳浑河滨河空间界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尚显模糊的滨水区空间界定 |
1.1.2 亟待修复的滨水区生态功能 |
1.1.3 多学科融合的滨水区空间研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
1.4.1 滨水区界定相关研究 |
1.4.2 滨水区气候相关研究 |
1.4.3 城市气候地图相关研究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2 相关理论概述及研究基础 |
2.1 基本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相关理论概述 |
2.2 传统城市滨水空间范围识别方法 |
2.2.1 基于物理障碍的滨水区范围识别 |
2.2.2 基于空间格局的滨水区范围识别 |
2.2.3 基于可达性的滨水区范围识别 |
2.3 滨河空间要素与城市气候环境的关联 |
2.3.1 滨河空间要素构成 |
2.3.2 滨河空间自然要素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
2.3.3 滨河空间人工要素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
2.4 城市气候地图构成要素及评价方法 |
2.4.1 城市气候地图的基本构成 |
2.4.2 城市气候地图的研究要素 |
2.4.3 城市气候地图的评估方法 |
2.5 研究技术支撑 |
2.5.1 基于Arc GIS的空间分析 |
2.5.2 基于Phoenics的气候模拟分析 |
2.5.3 基于ENVI的遥感数据分析 |
2.6 小结 |
3 滨河空间信息库与分析平台构建 |
3.1 研究区域概述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历史发展脉络 |
3.1.3 相关规划解读 |
3.1.4 研究范围界定 |
3.2 滨河空间总体格局分析 |
3.2.1 空间结构分析 |
3.2.2 生态系统分析 |
3.2.3 文化特色分析 |
3.2.4 活力格局分析 |
3.2.5 空间类型分析 |
3.3 地理空间要素信息库与分析平台构建 |
3.3.1 地形高程 |
3.3.2 用地布局 |
3.3.3 道路网络 |
3.3.4 建筑肌理 |
3.3.5 GIS空间分析平台 |
3.4 气候环境要素信息库与分析平台构建 |
3.4.1 区域热环境 |
3.4.2 区域风环境 |
3.4.3 区域降水环境 |
3.4.4 遥感反演分析平台 |
3.4.5 数值模拟分析平台 |
3.5 小结 |
4 滨河空间气候特征分析与气候地图构建 |
4.1 气候环境研究系统设计 |
4.1.1 指标参数选定 |
4.1.2 评估体系构建 |
4.1.3 基本流程梳理 |
4.2 气候环境基本特征分析 |
4.2.1 冬季热环境特征分析 |
4.2.2 夏季热环境特征分析 |
4.2.3 冬季风环境特征分析 |
4.2.4 夏季风环境特征分析 |
4.3 气候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
4.3.1 热负荷因子分析 |
4.3.2 热负荷评估分析 |
4.3.3 通风潜力因子分析 |
4.3.4 通风潜力评估分析 |
4.4 气候地图绘制与气候评估 |
4.4.1 气候地图绘制 |
4.4.2 气候特征综合分析 |
4.4.3 气候环境综合评估 |
4.5 小结 |
5 滨河空间范围界定与空间优化策略 |
5.1 基于气候分区的空间范围界定 |
5.1.1 空间气候区划分 |
5.1.2 范围边界划定 |
5.1.3 范围比对分析 |
5.2 基于传统方法的空间范围界定 |
5.2.1 基于物理障碍的滨河空间界定 |
5.2.2 基于空间格局的滨河空间界定 |
5.2.3 基于可达性的滨河空间界定 |
5.2.4 基于感知意象的滨河空间界定 |
5.3 基于多要素的空间范围综合界定 |
5.3.1 综合界定基本原则 |
5.3.2 综合界定因子筛选 |
5.3.3 综合界定因子权重 |
5.3.4 综合界定结果分析 |
5.4 基于界定范围的空间优化策略 |
5.4.1 自然共生区优化策略 |
5.4.2 生态共享区优化策略 |
5.4.3 宜居共融区优化策略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沈阳浑河滨河区意象调查 |
附录 B 专家咨询打分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
1.3 概念辨析 |
1.3.1 城市 |
1.3.2 山水 |
1.3.3 城市山水系统 |
1.3.4 营造思想 |
1.4 研究范畴 |
1.4.1 时间范畴 |
1.4.2 空间范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相关研究 |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实地调查研究 |
1.6.2 系统分析方法 |
1.6.3 地志、舆图分析 |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
导言 |
2.1 环境基础 |
2.1.1 中国地理环境 |
2.1.2 宁波地理环境 |
2.1.3 小结 |
2.2 相关理论 |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
2.3 系统析要 |
2.3.1 建构思想 |
2.3.2 系统特质 |
2.3.3 诠释方法 |
2.4 系统组成 |
2.4.1 山水本底体系 |
2.4.2 山水建构体系 |
2.4.3 山水意象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
导言 |
3.1 发展脉络 |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
3.1.6 小结:脉络梳理 |
3.2 发展动因 |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
3.3 本章小结 |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
导言 |
4.1 营造传统 |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
4.2 文化体现 |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
4.3 本章小结 |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
导言 |
5.1 象位 |
5.1.1 城市选址 |
5.1.2 秩序呼应 |
5.1.3 间架构建 |
5.2 量度 |
5.2.1 水利骨架 |
5.2.2 耕地区划 |
5.2.3 聚落单元 |
5.3 场域 |
5.3.1 支撑型场域 |
5.3.2 政权型场域 |
5.3.3 教化型场域 |
5.3.4 利济型场域 |
5.4 焦点 |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
5.5 共感 |
5.5.1 意象格局 |
5.5.2 城市“八景” |
5.6 本章小结 |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
导言 |
6.1 启示 |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
6.2 传承 |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余论 |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
7.2 创新点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基于空间句法的开放式住区商业设施布局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街区制”发展理念的提出 |
1.1.2 开放式住区的发展 |
1.1.3 住区商业发展及其重要性 |
1.2 相关概念 |
1.2.1 住区 |
1.2.2 开放式住区 |
1.2.3 住区商业 |
1.2.4 空间句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住区形态及其商业空间布局的演变 |
2.1 国外住区发展研究综述 |
2.1.1 国外住区形态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
2.1.2 国外住区商业布局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
2.2 国内住区及商业发展研究综述 |
2.2.1 国内住区形态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
2.2.2 国内住区商业布局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
2.2.3 小街区制下开放式住区及其商业布局的发展 |
2.3 成都市住区商业发展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
2.3.1 成都市住区形态的演变 |
2.3.2 成都市住区现状及特征 |
2.3.3 成都市开放式住区的发展及类型 |
2.3.4 成都市开放式住区商业布局发展 |
2.4 空间句法及其在商业布局中的适用性 |
2.4.1 空间句法在住区形态的应用 |
2.4.2 空间句法在住区及商业中的应用 |
2.4.3 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 |
2.4.4 空间句法的适用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都开放式住区商业样本选取及基础研究 |
3.1 样本选取 |
3.1.1 样本选取原则 |
3.1.2 对标案例选取原则 |
3.2 样本确定 |
3.3 样本概况 |
3.3.1 住区形态分类 |
3.3.2 样本住区形态 |
3.4 样本商业基础研究 |
3.4.1 商业交通组织 |
3.4.2 商业空间环境 |
3.4.3 业态分布 |
3.4.4 商业人流 |
3.5 问卷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都开放式住区商业样本句法分析 |
4.1 样本空间形态 |
4.1.1 轴线密度 |
4.1.2 连接值 |
4.1.3 视线连接值对比分析 |
4.1.4 成都市开放式住区空间形态特征总结 |
4.2 商业区位与句法深度值分析 |
4.2.1 拓扑深度值 |
4.2.2 同类型住区拓扑深度值对比分析 |
4.2.3 成都市样本住区拓扑深度分析 |
4.2.4 视线深度值对比分析 |
4.2.5 成都市开放式住区商业区位特征总结 |
4.3 商业空间交通组织与整合度关联分析 |
4.3.1 车行交通 |
4.3.2 人行交通 |
4.3.3 同类型住区整合度值对比分析 |
4.3.4 成都市样本整合度值对比分析 |
4.3.5 视线整合度对比分析 |
4.3.6 成都开放式住区商业空间交通组织特征总结 |
4.4 商业人流动态及句法关联度分析 |
4.4.1 人流界面与协同度 |
4.4.2 可理解度与可识别性关联分析 |
4.4.3 同类型住区人流动态对比分析 |
4.4.4 成都开放式住区人流动态特征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都市开放式住区商业规划设计策略 |
5.1 优化途径 |
5.1.1 空间形态 |
5.1.2 提升业态 |
5.1.3 改善交通 |
5.1.4 吸引人流 |
5.2 基于句法分析的商业空间设计策略 |
5.2.1 空间形态与商业模式 |
5.2.2 商业区位 |
5.2.3 商业空间交通组织 |
5.2.4 不同聚客力类型业态与整合度值互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的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 ——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工程报告 |
第一章 总体背景分析 |
1.1 设计背景 |
1.2 设计范围 |
1.3 设计框架 |
第二章 现状资源评析 |
2.1 特色格局评析 |
2.1.1 自然生态空间格局评价 |
2.1.2 历史人文空间格局评价 |
2.1.3 现代风貌空间格局评价 |
2.1.4 特色格局叠合评析——“山水城文”特色 |
2.1.5 特色格局整合归纳——形态整合分析 |
2.2 城市形态评析 |
2.2.1 现状空间结构分析 |
2.2.2 现状改造难度分析 |
2.2.3 现状高度分区 |
2.3 开敞空间评析 |
2.3.1 现状生态资源评价 |
2.3.2 现状生态敏感性评估 |
2.4 景观风貌评析 |
2.4.1 现状景观资源评估 |
2.4.2 现状眺望视廊梳理(点状资源-眺望视廊) |
2.4.3 现状天际线梳理(线性资源-天际线) |
2.4.4 现状观景路径梳理(线性资源-观景路径) |
2.4.5 景观风貌总体特征 |
第三章 城市设计思路 |
3.1 设计概念 |
3.1.1 总体概念 |
3.1.2 特色控制 |
3.2 设计重点 |
3.3.1 宏观层面(全域覆盖) |
3.3.2 中观层面(分类覆盖) |
3.3.3 微观层面(重点覆盖) |
3.3 设计思路 |
第四章 总体空间优化 |
4.1 特色格局优化 |
4.1.1 自然生态特色格局优化 |
4.1.2 历史人文特色格局优化 |
4.1.3 现代风貌特色格局优化 |
4.1.4 总体特色格局规划 |
4.2 城市形态优化 |
4.2.1 基于空间意象认知的城市形态优化 |
4.2.2 高度区划引导 |
4.3 开敞空间优化 |
4.3.1 城市开敞空间布局的适宜性评价 |
4.3.2 开敞空间系统规划 |
4.3.3 开敞空间分级引导 |
4.4 景观风貌优化 |
4.4.1 依山而立:完善山体眺望体系 |
4.4.2 临溪而城:优化滨水景观界面 |
4.4.3 畅览四方:构筑景观认知路径 |
第五章 风貌分区导控 |
5.1 城市风貌分区 |
5.2 风貌分区导控 |
5.2.1 站前商贸综合风貌区 |
5.2.2 风貌分区导控汇总 |
第六章 重点城市设计 |
6.1 崇阳溪沿岸城市设计 |
6.1.1 地段概况 |
6.1.2 系统规划 |
6.1.3 总体格局 |
6.2 梅溪沿岸城市设计(赤石—杜坝段) |
6.2.1 地段概况 |
6.2.2 系统规划 |
6.2.3 空间意象 |
下篇——研究报告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总体城市设计的实践已呈现出从新兴走向普遍的演化趋势 |
1.1.2 大尺度的总体城市设计面临着从内容到技术上的新挑战 |
1.1.3 GIS技术为大尺度城市空间风貌的导控提供了有效的应对路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符合数字化设计的趋势 |
1.2.2 符合城市设计成果落实的需要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方面 |
1.3.2 总体城市设计方面 |
1.3.3 相关研究综述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采集方法 |
1.5.2 研究分析方法 |
1.5.3 技术路线(见图1-4) |
1.6 研究创新 |
1.6.1 研究成果的普适性 |
1.6.2 研究手段的定量化 |
第二章 GIS技术和总体城市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GIS |
2.1.2 城市设计 |
2.1.3 总体城市设计 |
2.2 GIS技术的应用概述 |
2.2.1 GIS的基本功能 |
2.2.2 GIS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 |
2.3 总体城市设计的发展概况 |
2.3.1 阶段一:古代城市设计(公元前1900 年—1760 年代) |
2.3.2 阶段二:近代城市设计(1760 年代—1956 年) |
2.3.3 阶段三:现代城市设计(1956 年至今) |
2.4 结合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概述 |
2.4.1 总体城市设计的数字化背景 |
2.4.2 结合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案例 |
2.4.3 结合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案例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 |
3.1 操作路径设计 |
3.1.1 国内外开敞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
3.1.2 设计思路 |
3.2 指标体系建立 |
3.2.1 开敞空间分级 |
3.2.2 指标体系建立 |
3.3 理想模型建构 |
3.3.1 建立GIS数据库 |
3.3.2 单因子分级赋值评价 |
3.3.3 多因子叠加综合评价 |
3.4 理想模型修正 |
3.4.1 同现状条件的校核 |
3.4.2 同上位规划的衔接 |
3.4.3 开敞空间的增补 |
3.4.4 服务半径校核 |
3.5 系统建构和分级导控 |
3.5.1 开敞空间系统规划 |
3.5.2 开敞空间分级引导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景观视廊导控 |
4.1 操作路径设计 |
4.1.1 国内外景观视廊相关研究综述 |
4.1.2 设计思路 |
4.2 基于现状景观资源评估的景观点确定 |
4.2.1 现状景观资源分类 |
4.2.2 现状景观资源评估 |
4.2.3 现状景观点确定 |
4.3 基于ArcGIS可视域分析的视点与视廊遴选 |
4.3.1 提取景观点制高点 |
4.3.2 叠合现状建设条件 |
4.3.3 理想可视域计算 |
4.3.4 视点与视廊遴选 |
4.4 基于ArcGIS三维可视分析的视廊控高 |
4.4.1 确定景观点保护范围 |
4.4.2 基于地形的基本视线范围 |
4.4.3 基于可视范围的单元可建设高度 |
4.4.4 确定用地可建设高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高度分区 |
5.1 操作路径设计 |
5.1.1 国内外高度分区相关研究综述 |
5.1.2 设计思路 |
5.2 指标体系建立 |
5.2.1 影响因子遴选 |
5.2.2 指标体系建立 |
5.3 理想模型建构 |
5.3.1 建立GIS数据库 |
5.3.2 单因子分级赋值评价 |
5.3.3 多因子叠加综合评价 |
5.3.4 理想等级划分 |
5.4 理想模型修正 |
5.4.1 基于现状评估的修正 |
5.4.2 基于在编成果的修正 |
5.4.3 基于强制因子的修正 |
5.5 上位规划反馈 |
5.5.1 已批控规的高度校核 |
5.5.2 建设高度指标引导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空间风貌导控实践: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
6.1 应用实践背景 |
6.1.1 设计背景 |
6.1.2 设计范围 |
6.1.3 技术创新 |
6.2 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 |
6.2.1 指标体系建立 |
6.2.2 理想模型建构 |
6.2.3 理想模型修正 |
6.2.4 系统建构与分级导控 |
6.3 城市景观视廊导控 |
6.3.1 基于现状景观资源评估的景观点确定 |
6.3.2 基于ArcGIS可视域分析的视点与视廊遴选 |
6.3.3 基于ArcGIS三维可视分析的视廊控高 |
6.4 城市高度分区 |
6.4.1 指标体系建立 |
6.4.2 理想模型建构 |
6.4.3 理想模型修正 |
6.4.4 上位规划反馈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框架构建 |
7.2 研究结论 |
7.2.1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 |
7.2.2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景观视廊导控 |
7.2.3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高度分区 |
7.3 创新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国内将GIS技术运用到总体城市设计中的文献统计 |
附录B 国外将GIS技术运用到城市设计中的文献统计 |
作者简介 |
(10)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物理环境交互沙盘集成分析与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严峻的城市物理环境问题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2 紧凑与高密度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趋势 |
1.1.3 人们对外部环境的重视赋予城市空间形态新的使命 |
1.1.4 城市物理环境分析成熟,但实践效果不佳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框架 |
1.3.1 研究理论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物理环境交互沙盘的构建 |
2.1 城市物理环境的理论研究演进 |
2.1.1 研究方法演进:从实地监测到数值模拟 |
2.1.2 研究内容演进:从内部变化规律到外部耦合关系 |
2.1.3 研究范围演进:建筑与区域尺度到城市空间 |
2.1.4 研究应用路径:宏观-中观-微观 |
2.2 城市物理环境交互沙盘理论构建 |
2.2.1 相关概念演进 |
2.2.2 本文对物理环境交互沙盘的定义 |
2.3 城市物理环境交互沙盘技术构建 |
2.3.1 空间底盘模块 |
2.3.2 数据模拟模块 |
2.3.3 集成评价模块 |
第三章 基于南京新街口中心区的样本实测 |
3.1 研究对象界定 |
3.1.1 城市中心区概念 |
3.1.2 城市中心区物理环境交互沙盘的意义 |
3.1.3 样本特征与中心区界定 |
3.2 新街口中心区城市物理环境交互沙盘构建 |
3.2.1 研究数据来源 |
3.2.2 研究限定条件与维度 |
3.2.3 模拟结果 |
3.2.4 街区划分与数据统计 |
3.2.5 城市物理环境模拟特征 |
3.2.6 城市物理环境评价特征 |
3.3 新街口中心区城市物理环境集成评价 |
3.3.1 城市物理环境各指标权重计算 |
3.3.2 城市物理环境集成评价 |
第四章 城市物理环境与空间形态指标的交互分析 |
4.1 城市物理环境与城市空间形态的交互性研究 |
4.1.1 城市物理环境与城市空间形态交互机制概述 |
4.1.2 城市空间形态关联指标概述 |
4.2 街区单元城市物理环境与其空间形态指标的耦合 |
4.2.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
4.2.2 城市物理环境评价及指标因子的统计 |
4.2.3 多元线性回归耦合分析 |
第五章 新街口典型物理环境情景单元讨论 |
5.1 新街口中心区物理环境情景单元分类原则 |
5.1.1 优、中、差等级综合评价的划分 |
5.1.2 物理环境组合的分类说明 |
5.2 “优”等级物理环境情景单元的空间形态分析 |
5.2.1 均衡型物理环境情景单元空间形态分析 |
5.2.2 突出型物理环境情景单元空间形态分析 |
5.2.3 短板型物理环境情景单元空间形态分析 |
5.3 “中”等级物理环境情景单元空间形态分析 |
5.3.1 均衡型物理环境情景单元空间形态分析 |
5.3.2 突出型物理环境情景单元空间形态分析 |
5.3.3 短板型物理环境情景单元空间形态分析 |
5.4 “差”等级物理环境情景单元空间形态分析 |
5.4.1 均衡型物理环境情景单元空间形态分析 |
5.4.2 突出型物理环境情景单元空间形态分析 |
5.4.3 短板型物理环境情景单元空间形态分析 |
5.5 南京市新街口中心区典型空间类型解析 |
第六章 基于城市物理环境交互沙盘的空间优化讨论 |
6.1 物理环境各因子优化策略一致性分析 |
6.1.1 热环境与声环境设计一致性 |
6.1.2 热环境与风环境设计一致性 |
6.1.3 风环境与声环境设计一致性 |
6.2 物理环境各因子优化策略矛盾性分析 |
6.2.1 热环境与声环境设计矛盾性 |
6.2.2 热环境与风环境设计矛盾性 |
6.2.3 风环境与声环境设计矛盾性 |
6.3 南京市新街口中心区典型街区优化策略 |
6.3.1 均衡型典型单元空间优化策略 |
6.3.2 风突出型典型单元空间优化策略 |
6.3.3 声突出型典型单元空间优化策略 |
6.3.4 声短板型典型单元空间优化策略 |
6.3.5 风短板型典型单元空间优化策略 |
本文创新点及后续工作展望 |
本文创新点 |
后续工作展望 |
索引 |
附图与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地图分析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村民认知的乡村聚落营建策略研究 ——以建德新叶村为例[D]. 付益帆.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基于服务效率评价的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优化研究[D]. 余子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郭媛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高校学生校园行为的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以大连地区为例[D]. 陈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蔺阿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气候特征分析的沈阳浑河滨河空间界定研究[D]. 安天一.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7]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基于空间句法的开放式住区商业设施布局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黄媛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 ——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D]. 朱嘉. 东南大学, 2019(05)
- [10]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物理环境交互沙盘集成分析与空间优化研究[D]. 张策. 东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