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微波防止飞机结冰(论文文献综述)
谢槟泽[1](2021)在《基于电磁仿真与机器学习的飞机积冰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积冰问题是飞行器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飞机在积冰之初不易被察觉,但达到一定厚度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本研究旨在利用电磁散射理论和机器学习方法对飞机飞行环境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如下:(一)积冰翼型的气动系数仿真表明相比于洁净翼型,积冰翼型的失速迎角和升力系数均减小,阻力系数均增大;上下表面的不同位置对升力系数的影响不大,但阻力系数明显增大且在失速后上表面积冰的阻力系数更大;前缘的轻微积冰即可使翼型阻力系数显着增大;楔形冰在失速前的升阻系数与洁净翼型相似,双角冰和混合冰的升阻比在任意迎角下都极低。(二)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多种积冰粒子(群)的散射特性。根据散射截面特征将七种雪花粒子分为平板型雪花、枝杈型雪花和中间型雪花。结果表明粒子群的后向散射截面均大于球形粒子的简单相加结果,不同电磁波入射方向和偏振方向会导致不同的后向散射截面。雪花由固态融化成液态的过程中,后向散射截面不断增大。过冷水(冰)滴的后向散射截面随(等效)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与入射频率的变化无明显规律。(三)基于风云卫星、毫米波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的观测数据,利用云的宏微观特征定性分析积冰环境。卫星数据完成对流层中上层主要积冰风险区域的初步判断;三种不同权重的模糊逻辑算法表明退极化比对分类结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神经网络算法不仅能够精确区分积冰粒子是否存在,也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小尺寸粒子,但对于大尺寸的粒子则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四)基于我国现有的积冰分区和积冰指数,分析了不同积冰区的多站点的积冰指数和降雨降雪过程前后的东北和华东地区积冰指数的变化,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高度的积冰分布差异极大。东北地区夏季降雨前的4km至6km高度存在积冰威胁且强度可能与降雨量有关,东部地区冬季地面积雪易造成低空积冰且强度较大。运用多种机器学习和统计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诊断飞机积冰环境,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高方程显着性且将数据中的噪声进行了剔除,聚类分析可将积冰样本占比提高,两种神经网络的诊断结果相似,但难以定量计算积冰指数。
王国民[2](2020)在《适用于多工况环境下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冷却液的研制》文中提出随着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有源组件的小型化、集成化、高频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功率元件的组装密度、功耗和热负荷也随之大幅度提高。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工作,极易导致电子元器件可靠性降低,严重影响雷达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等。如何处理好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的热平衡,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高效、可靠的冷却系统,成为解决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热平衡技术的关键点。而与冷却系统配套使用的冷却液,是提高有源相控阵雷达冷却系统强化传热技术的关键之一。它被要求具有冷却性、热稳定性、抗穴蚀、抗锈、防腐性、抗泡性、防冻性、以及防垢等性能。因此,研究及开发适合新型相控阵雷达系统使用、具有长的换液周期、组分稳定、环境友好的雷达系统冷却液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本文针对研制冷却液的基础液性能要求,对常见的乙二醇、丙二醇、二甲基亚砜的理化性能作了详细的分析对比,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数学模型,选用质量分数为50%乙二醇和质量分数为50%二甲基亚砜复合,作为冷却液的基础液。其次,对现有的冷却液功能添加剂和非功能添加剂进行分析对比,运用均匀设计,进行了对应的复配试验,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法,并结合MATLAB软件,确定了癸二酸、苯甲酸、对叔丁基苯甲酸以质量比4∶1∶1复合作为铸铝缓蚀剂;苯并三氮唑、2-羟基咪唑、4-甲基咪唑以质量比1∶1∶2复合作为铜及铜合金缓蚀剂;马来酸酐、2-乙基己酸以质量比2∶5复合作为缓冲剂,并进行了相应的感受性实验。再其次,运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了10组全配方方案,根据全配方实验结果,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利用数据变换的综合评价理论,最终确定方案3作为全配方的最佳原理性基础配方方案。最后,对所选配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冷却液具有良好的冷却性、抑沸性、热稳定性、缓蚀性、防锈性、抗泡性,可以满足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使用要求。
黎德霖[3](2020)在《环保型防冻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筋混凝土不仅价格较低而且自身机械性能较强,因此应用在道路铺设、桥梁结构及水坝建设等许多方面。但混凝土设施的应用存在一些安全问题,比如混凝土道路、桥梁、水坝等设施的结冰和腐蚀情况。许多研究人员根据荷叶现象,想通过制备超疏水表面来缓解混凝土道路、桥梁、水坝等设施的结冰的问题。融雪剂对于环境的危害较大,会破坏混凝土结构、污染河流水体以及饮用水、污染绿化带土壤中等,因此寻找一种既能缓解道路的结冰问题又能减小对环境破坏的相对环保的办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利用低表面能物质与水滑石材料结合制备一种表面超疏水环保型的防冻涂层,将其运用在混凝土路面在缓解道路结冰的问题同时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并延长混凝土设施的使用寿命。本研究的环保型防冻涂层以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和钙铝水滑石(Ca-Al-NO3LDHS)为主要材料。制备过程是,先选用共沉淀法来制备Ca-Al-NO3LDHS,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表面进行疏水改性;然后将RTV、正硅酸乙酯、异辛酸铋、正已烷、LDHs以100:5:1:10:20的比例混合刷涂在试块上,待其表面固化后喷涂120号溶剂油,选择使涂层表面水接触角最大的喷涂量,喷涂量为110g/m2,干燥后即可制得超疏水防冻涂层。通过SEM表征分析120号溶剂油的喷涂量与改性Ca-Al-NO3LDHS暴露量的关系;通过接触角测试,最大水接触角151°;对防冻涂层进行性能测试并分析,防结冰性能测试中,涂层表面水滴结冰时间延缓至43min,冰与混凝土试块表面的附着力在-25℃时仅为11N;不同浓度防冻涂料的凝固点测试中,凝固点最低为-9.7℃;防腐蚀性能测试主要是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实验和碳钢的腐蚀率,刷涂防冻涂层的混凝土试块在28次冻融循环后没有质量损失,刷涂防冻涂层的碳钢腐蚀率为0.10mm/a;防冻涂层的耐久性测试通过模拟道路车辆碾压来评价,一个月后,还具有150.2°的接触角,水结冰时间还能延缓至40min,耐久性较好。
王子仪[4](2018)在《磁选粉煤灰制备电磁功能集料与砂浆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以混凝土为代表的水泥基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土木工程材料,具有诸多优点,在过去多作为结构材料使用。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各种工程应用对水泥基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不再满足于仅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而是被赋予一定的功能,使之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然而目前针对多功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多是将功能相掺入水泥等胶凝材料中,功能相仅存于水泥石中所占体积十分有限,且被相对“惰性”的集料隔开,无法在整个体系中均匀分布,限制了其性能的提升,如能赋予占据大部分体积的集料以相应功能使之功能化,则将大幅提高水泥基功能材料的相应性能。西南地区粉煤灰铁氧化物含量高,通过磁选能够将该高铁组分富集并分离出来,可利用其独特的电学、磁学性质制备相应的功能集料,由此增加功能相在水泥基材料中所占体积进而提高水泥基功能材料性能。论文从磁选粉煤灰中高铁组分的自身性质出发,首次研究利用磁选粉煤灰烧结制备电磁功能集料并研究其性能,特别关注其导电性能与微波吸收性能,利用该电磁功能集料制备导电功能砂浆、热电功能砂浆以及微波吸收功能砂浆,并对功能砂浆的相应性能进行研究,为水泥基功能材料性能的优化与在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通过收集全国代表性地区的粉煤灰,并在分析其化学组成的基础上,针对磁铁矿的电学与磁学性质以及易被氧化等特点,选择在还原气氛下烧结得到导电功能集料,在惰性气氛下烧结得到微波吸收型电磁功能集料。探究了烧结气氛与烧结温度对电磁功能集料表观密度、吸水率、孔隙率以及电阻率的影响,导电型电磁功能集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还原气氛中1150°C下,微波吸收型电磁功能集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惰性气氛中1150°C下;利用QXRD、显微图像分析等方法探明导电功能集料的导电相为铁单质,其导电相在集料基体中分布均匀相互搭接形成了完整的导电网络,为导电集料提供了极高的导电性能;微波吸收型功能集料的主要微波吸收相为磁铁矿,利用电磁参数测试手段探明其引起的微波损耗主要以磁损耗为主,且随铁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其微波损耗能力越强,受到微波辐照后升温速度越快;功能集料的粒径对其升温速度有较大影响,粒径在2.36mm左右时其发热效果最佳。利用烧制的导电型功能集料制备了具有优良导电性和稳定电加热能力的导电功能砂浆。通过探究龄期、碳纤维掺量以及导电集料掺量对导电功能砂浆导电性能的影响,发现当导电功能砂浆的导电性较差时,随龄期增长其电阻率迅速增大,至28d后变化趋势变缓,而当其导电性优良时,龄期对电阻率影响很小;导电集料体积掺量在30%40%时为最佳值,超过该范围时导电功能砂浆的电阻率急剧下降,在该范围内时仅掺入极少量的碳纤维就可得到具有优良导电性的导电功能砂浆;在同样的碳纤维掺量下,掺入导电功能集料的功能砂浆电阻率要远低于掺入普通细集料的砂浆;在同样的导电集料掺量下,掺入碳纤维的砂浆其电阻率要远低于未掺碳纤维的导电功能砂浆,碳纤维对于功能砂浆的导电性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导电功能集料由于存在较多的玻璃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导电功能砂浆的强度;制备得到的导电功能砂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以及电加热稳定性,在8V直流电源作用下经过60min加热其表面温度可达90°C以上,且经过多次电加热循环后其电阻与电热能力未发生明显变化,该导电功能砂浆在交流电源作用下可获得优于直流电源下的温升表现。研究了功能集料掺量对热电砂浆的塞贝克效应以及掺入金属氧化物粉末对热电砂浆塞贝克效应的增强,结果显示该热电功能砂浆具有相对较高的塞贝克系数和电导率,掺入金属氧化物粉末为体系提供了新的载流子并且提高了载流子的有效质量,使热电功能砂浆的塞贝克系数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同时掺入金属氧化物并不显着降低其电导率,获得了拥有较高功率因数PF的热电功能砂浆。选取具有P、N两种不同半导体性质的金属氧化物热电砂浆串联成一组热电转换装置,在35°C温差下获得了1.97V的开路电压。此外,利用导电功能砂浆的电热性能与热电功能砂浆的塞贝克效应,设计并制备了一套发热-感知自响应系统,可实现测温-加热-控温过程的一体化。最后,利用电磁功能集料制备了微波吸收功能砂浆,探究了集料掺量、复掺其他吸波介质对功能砂浆温升速度、除冰时间的影响,微波吸收功能砂浆的微波吸收能力随集料掺量增加而增加,其表面平均温度亦随之上升,因此其除冰时间也随集料掺量增加而下降,此外除冰时间主要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冰层厚度对此影响不大;复掺钢纤维能够提高微波吸收功能砂浆所引起的电损耗从而提高其微波吸收能力,而掺入碳纤维则增加了功能砂浆的反射率从而造成其除冰能力下降;针对功能砂浆受到微波辐照后热均匀性差的问题掺入石墨与氧化石墨烯以提高其热均匀性。
王旭康[5](2017)在《一种高稳定度微波辐射计体制研究》文中认为微波辐射计属于一种无源的微波测量装置,它只是被动地接收目标及其周围环境辐射的随机噪声,自身是不会发射微波信号的。同有源的微波遥感相比较,微波辐射计的优点是重量轻、功耗省、体积小、成本低等,并且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地进行遥感工作。以上这些优点使其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受定标源的限制以及辐射计系统增益和本机噪声波动的影响,辐射计任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如长期稳定性、高灵敏度(温度分辨率)、高绝对测量精度等。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能消除系统增益和本机噪声波动影响的新体制辐射计,设计了试验样机,并对其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同时,也对目前常用飞机积冰预报方法和应用微波辐射计测量飞机飞行潜在积冰区积冰的原理进行了论述。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将近年来微波辐射计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详细的阐述。2.分析了微波遥感的原理。3.介绍了与飞机积冰相关的知识,并详细分析了以微波辐射计为基础的综合预报系统。4.详细分析了新体制辐射计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单通道试验样机,其中包括如何选取微波开关和参考噪声源,以及接收机高频前端和低频电路的设计等。5.详细介绍和分析了新体制辐射计试验样机的测量结果和性能指标。
孟凡丹[6](2016)在《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前缘开主副孔成膜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世界气候剧烈变化这个大环境下,频繁的出现极端天气,如果所处地区海拔比较高并且环境比较湿冷,风力机的叶片是非常容易结冰的,叶片结冰后会改变气动性能、降低风力机效率,所以研究风力机叶片防、除冰的方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以燃气轮机气膜冷却技术为基础,提出一种气膜加热法来进行风力机叶片的防、除冰研究。本文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进行叶片的防、除冰设计研究。首先对二维无孔翼型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双流管模型用MATLAB编程,将得到的风能利用系数与叶尖速比的曲线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曲线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在主流与射流速度比值不同的情况下,对建立的弦长与气膜孔直径比值不同的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其压强系数、失速特性及气膜加热有效度等,并将开孔模型与无孔模型进行了对比,以使不同的模型在降低开孔对气动性能影响的同时保证良好的加热效果。在研究中发现弦长与气膜孔直径比值不同的情况下,翼型处于不同相位角时,叶片开孔对翼型的气动性能影响不同,同时在主流与射流速度比值过低时,对翼型气动性能影响较大。最后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以主气膜孔与副气膜孔相结合的方式数值模拟分析了三种不同工况下叶片表面形成气膜的效果,发现当主孔直径与副孔直径之差为1毫米,主孔与副孔中心间距为1.83倍的主孔直径时,叶片可以形成比较好的热气膜。
王升[7](2014)在《吸波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波除冰雪具有环保、快捷、除冰雪彻底等优点,是近些年来研究者们提出的一种新型道路除冰雪技术。但是由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对微波的吸收发热效果不好,导致微波除冰雪效率低,不能在实践中应用。本文提出将对微波具有极强吸收发热能力的磁铁矿石替代沥青混合料中石灰岩集料,以提高沥青路面的吸波发热能力,从而提高微波除冰雪效率。通过粘附性试验,发现磁铁矿和石灰岩与沥青的粘附性等级均为5级,但是在冻融循环和延长加热时间后,磁铁矿表面的沥青剥落明显比石灰岩的严重。磁铁矿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也不如石灰岩沥青混合料,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消石灰能够改善磁铁矿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消石灰掺量视磁铁矿含量而定。通过路用性能试验,发现未加消石灰时,磁铁矿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优于石灰岩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明显降低,低温抗裂性有所降低;掺加消石灰后,磁铁矿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都明显提高,低温抗裂性无明显变化。通过微波加热试验,发现微波加热30s后沥青温度升高0.6℃,矿粉温度升高17.1℃,石灰岩集料温度升高16.5℃,磁铁矿集料温度升高210.6℃。磁铁矿集料的发热速率是石灰岩集料的12.8倍,集料的粒径对发热速率无影响。通过软件仿真模拟,得出:磁铁矿集料含量越高,微波除冰时间越短;环境温度越低,微波除冰时间越长,结合处温度上升速率越快;冰层厚度对微波除冰时间的影响不大,平均每增加0.01m厚的冰层,微波除冰时间延长0.3s。
马国佳[8](2013)在《钛合金表面疏水的等离子体改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但由于具有较高的表面自由能,显示为亲水性,不具备自清洁性能,长期在潮湿空气中会发生腐蚀现象,并且一些装备中的钛合金部件容易产生结冰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钛合金的进一步应用。自然界中以荷叶为代表的生物表皮超疏水和自清洁现象给了我们重要启示,研究发现荷叶自清洁功能是由表面疏水的蜡状低表面能材料和微纳复合结构的乳突共同引起的,如果能够按照这种疏水原理研发出超疏水表面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钛合金等金属材料上,则可以起到自清洁、抑制表面腐蚀和氧化,增强防潮和防冰功能。目前除日常用品外,一些行业也急需长寿命超疏水表面技术,如航空领域,发动机进气道口处的防冰,用以防止发动机性能损失及可能引发的故障,另外还可用于大气数据传感器及机翼前缘等处的防冰,用以解决阻力增加等问题,而在电子元器件及医疗器械领域这种需要也很明显。目前,超疏水涂层多采用化学法制备,虽然工艺简单、易操作,但是制备的涂层结合力差、不耐冲击、环境适应性差,常面临涂层粉化、起泡、开裂以及疏水功能下降等失效行为。类金刚石膜(Diamond Like-carbon, DLC)具有优异力学性能,但是由于其表面能较高,因此疏水性能较差,如果通过元素对DLC薄膜的掺杂,将其表面能降低,在提高其疏水性能的同时,保障其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使用寿命,将大大提高其可应用性,本文中将主要进行金属Ti和非金属F元素掺杂DLC薄膜研究,以揭示元素掺杂对薄膜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注意到超疏水和良好综合性能表面的获得,通常是低表面能材料和粗糙表面形貌协同的结果,因此本文还研究了以超音速火焰喷涂(Supersonic Flame Spraying, HVOF) WC和纳秒激光制造的微盲孔为底层微结构,然后用低表面能掺杂DLC进行修饰的仿生疏水表面,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微波电子回旋共振(Microwave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MW-ECR)等离子体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制备Ti-DLC薄膜,研究了薄膜的化学结构及成分变化,重点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薄膜力学性能和疏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的薄膜被证明是-种TiC纳米晶镶嵌的纳米复合结构薄膜,其纳米硬度最高达到33GPa,磨损量最小达到12μm3,临界载荷最大达50N,水接触角达到最大值106.5。,分析结果显示Ti-DLC膜的表面能随着Ti元素百分比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分析表明薄膜疏水性能的改善,主要是由于化学键结构和成分发生了变化。(2)采用微波ECR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F-DLC薄膜,主要研究不同能量、不同百分比的F元素掺杂对薄膜表面形貌和组织结构的影响,重点调查在此种变化下薄膜的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表明薄膜主要包含C-Fx(x=1,2,3)和C=C(F,H)交联结构,这种化学键结构导致其力学性能变差,如:纳米硬度一般在2-3GPa之间,临界载荷最高可达31N,而疏水性能大为提高,在优化工艺参数下,F-DLC薄膜最高水接触角可达159.2°。 F元素原子百分比含量对薄膜表面能有重要影响,含量的增加将使其逐渐降低,当含量为32.6%时,表面能降到最低(14.74mJ/m2)。(3)采用离子轰击、超音速火焰喷涂及纳秒激光加工三种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面微纳结构的制造,研究了不同形貌对样品疏水性能的影响,同时将微纳米结构制造与低表面能薄膜沉积工艺复合,制备了具有微纳二级结构的超疏水表面。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束轰击作用下,钛合金基体的接触角随轰击能量的增加,总体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超音速喷涂WC涂层为底层的系列样品接触角,随样品表面形貌复杂化的提高而不断升高,对WC涂层样品进行F-DLC修饰后,水接触角达到最高166°;周期性微盲孔为底层微结构的系列样品接触角变化趋势与WC涂层类似,F-DLC膜修饰后,水接触角达到165.60。(4)基于分形几何理论,采用投影覆盖法,利用Matlab软件,对以WC涂层为底层微结构的样品进行实际表面积和分形维数模拟计算,并对样品的实测接触角和模拟接触角进行对比分析。基于Wenzel和Cassie理论,建立了周期性微盲孔的数学物理模型,用于实际表面积和接触角计算,重点分析了微盲孔结构对钛合金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上述两种微结构可以提高样品表面的实际表面积和分形维数,从使其疏水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张娜[9](2012)在《渤海海冰预报及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渤海海域冬季海水温度较低,每年都会结冰。冰情严重时会导致海冰灾害,给人类在海上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通过卫星遥感获取海冰资料,结合气象条件深入研究海冰生消演变规律,利用数值模型模拟海冰演化,建立和完善海冰预报模型,对于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获取更为精确的海冰预报基础资料,本文采用CART决策树方法从MODIS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海冰,同时对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多波段进行自动分类计算,有效消除了传统阈值法反演高悬沙等特殊海洋环境时出现的海冰误判。反演结果采用高分辨率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A/1B)进行校验,确保了海冰预报基础资料的精度。根据本文遥感反演的6个冬季辽东湾海冰面积,结合锦州与营口两个气象观测站的实测气象资料分析,可以认为辽东湾海冰面积增长主要受低气温影响,其中低温天气时发生的离岸向大风累积次数直接影响年度海冰面积极值。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低于-5°C的累积冻冰温度与冻冰阶段的海冰面积具有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基于最小二乘法开发了辽东湾海冰面积的长期和短期两种预报公式,长期预测公式只需提供气象条件即可进行预报。短期预报公式在预报下一期海冰面积时除需给出气象条件外,还需给出上一期的海冰面积观测值。拟合及预测结果表明两个公式均能实现较为准确的海冰面积预报。通过进一步引入非线性逼近能力更为强大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开发海冰预报模型,预报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最后通过提出适合渤海特点的模型参数,考虑海洋-海冰耦合的海冰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将基于有限体积算法的非结构化网格FVCOM三维海洋模型用于20032004年冬季渤海海冰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水动力、温盐以及海冰面积和厚度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均较好,所建立的三维海冰数学模型输入参数合理,适合用于渤海中长期海冰数值模拟,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FVCOM所采用的非结构化网格模型可实现对复杂岸线的准确描述及重点区域的局部加密,与气象预报相结合,未来可实现海冰的精细化模拟与预报。
李艳[10](2012)在《临界电流防止输电线路覆冰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是输电线路覆冰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上美、加、法、俄、日、韩等也都是频遭冰灾袭击的国家。另外,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及全球极端气象的不断出现,输电线路覆冰问题将会更加凸显,其给电网造成的运行安全问题与经济损失将会更加巨大。因此,研究覆冰机理,解决覆冰问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首先概述了关于导线覆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动态,总结了现有研究不足,并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其次介绍了导线覆冰的成因与条件、影响因素、物理性质、理论预测模型、电流防冰除冰的方法及覆冰导线舞动与防治。再次分析了影响导线覆冰的各种因素,确定其中主要因素,研究单位时间、单位长度导线的各项传热计算,建立液固耦合的传热模型,求解与气象参数、导线几何参数、导线电性参数相连的导线能量守恒方程式。观察了导线覆冰存在的气象条件与特点,分析导线在此条件下的传热与流动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临界电流的数学模型(通电导线的能量守恒方程式)。接下来,根据含有过冷却液滴空气横掠导线对流换热实验结果,计算获得Nu关联式,拓展了空气横掠圆柱体对流换热研究的领域,为对流换热补充了新的知识。最后,利用人工环境室,产生本实验所需要的覆冰自然环境工况,根据临界电流理论计算结果在冰风洞中对试件通电加热,进行临界电流防覆冰实验,得到临界电流随风速、温度、液态水含量LWC等气象参数的变化规律,临界电流随空气温度降低而增大,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随液态水含量LWC变化缓慢,然后修正理论结果,得出临界电流计算的关联式。因此,本文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意义:为使用临界电流防止导线覆冰提供理论支撑。
二、用微波防止飞机结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微波防止飞机结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电磁仿真与机器学习的飞机积冰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积冰飞行试验研究 |
1.2.2 积冰飞行环境研究 |
1.2.3 数据反演算法研究 |
1.2.4 防/除冰系统研究 |
1.2.5 积冰仿真计算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飞机积冰危害分析 |
2.1 绪论 |
2.2 流体力学模型 |
2.2.1 空气运动的一般模型 |
2.2.2 飞行状态的飞机受力 |
2.3 翼型的力学仿真 |
2.3.1 计算流体力学与软件简介 |
2.3.2 积冰翼型升阻特性仿真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积冰粒子的探测 |
3.1 绪论 |
3.2 雪花粒子(群)的后向散射截面 |
3.2.1 雪花粒子的谱分布 |
3.2.2 软件计算可靠性 |
3.2.3 网格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3.2.4 非球形单粒子散射计算 |
3.2.5 球形粒子群散射计算 |
3.2.6 非球形雪花粒子群的散射 |
3.2.7 粒子和粒子群的空间取向分析 |
3.2.8 融化雪花的散射 |
3.3 过冷水(冰)滴的后向散射截面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积冰粒子的识别 |
4.1 绪论 |
4.2 基于风云卫星数据的云宏观特征分析 |
4.3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积冰粒子分类 |
4.3.1 算法介绍 |
4.3.2 案例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积冰环境的诊断 |
5.1 绪论 |
5.2 我国的积冰指数分布 |
5.2.1 积冰指数的时空分布 |
5.2.2 降水过程对积冰指数的影响 |
5.3 雷达数据与积冰指数的关系 |
5.3.1 数据来源 |
5.3.2 算法介绍 |
5.3.3 可行性分析 |
5.3.4 线性回归分析 |
5.3.5 聚类分析 |
5.3.6 基于雷达数据的积冰指数诊断 |
5.3.7 诊断的讨论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研究工作和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适用于多工况环境下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冷却液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控阵雷达发展历程 |
1.2 雷达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
1.2.1 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 |
1.2.2 雷达的分类 |
1.2.3 相控阵雷达工作原理 |
1.3 相控阵雷达冷却系统及工作原理 |
1.3.1 雷达冷却技术简介 |
1.3.2 雷达系统的冷却方式 |
1.4 常见有源相控液冷天线冷却系统 |
1.4.1 机载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 |
1.4.2 舰载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 |
1.4.3 车载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 |
1.5 雷达系统冷却液简介 |
1.5.1 雷达系统冷却液性能要求 |
1.5.2 雷达系统冷却液的作用 |
1.6 雷达冷却液的最新发展趋势 |
1.6.1 无水冷却液 |
1.6.2 纳米流体冷却液 |
1.6.3 离子液体冷却液 |
1.7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
1.7.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7.2 课题来源 |
1.7.3 研究目的 |
1.7.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控阵雷达冷却液基础液的选择 |
2.1 冷却液基础液的选择 |
2.1.1 乙二醇 |
2.1.2 二甲基亚砜 |
2.1.3 丙二醇 |
2.2 基础液性能比较 |
2.3 应用PCA法对基础液的选择 |
2.3.1 基础液的选择 |
2.3.2 PCA子模型 |
2.4 研制冷却液的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控阵雷达冷却液添加剂的选择 |
3.1 缓蚀剂的选择 |
3.2 常见缓蚀剂的分类 |
3.3 常用缓蚀剂及作用 |
3.4 缓蚀剂复配研究 |
3.4.1 铝缓蚀剂研究 |
3.4.2 铝缓蚀剂感受性实验 |
3.4.3 铜及铜合金缓蚀剂研究 |
3.4.4 铜缓蚀剂感受性实验 |
3.5 雷达冷却液缓冲剂的选择 |
3.5.1 缓冲的作用原理 |
3.5.2 雷达冷却系统金属的布拜图 |
3.6 其他添加剂选择 |
3.6.1 抗泡剂的选择 |
3.6.2 稳定剂的选择 |
3.7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冷却液配方优选 |
4.1 配方方案设计 |
4.2 全配方实验结果 |
4.3 基于数据变换的冷却液配方优选 |
4.3.1 建立数据变换矩阵 |
4.3.2 评价矩阵统一趋势化与标准化 |
4.3.3 基于数据变换的综合评价模型 |
4.4 具体的MATLAB运行程序 |
4.5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研制冷却液的性能测定 |
5.1 性能测定实验仪器 |
5.2 实验过程概述 |
5.2.1 抗泡沫性实验 |
5.2.2 盐雾试验 |
5.2.3 沸点试验 |
5.3 研制冷却液标准依据 |
5.4 研制冷却液的理化性能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3)环保型防冻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路面的防冻和腐蚀现状 |
1.2 防冻技术分类 |
1.2.1 涂层除冰 |
1.2.2 其他方式除冰 |
1.3 防冻涂层分类 |
1.3.1 疏水防冻涂层 |
1.3.2 超疏水防冻涂层 |
1.3.3 牺牲性防冻涂层 |
1.3.4 其他防冻涂层 |
1.4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
1.4.1 模板法 |
1.4.2 刻蚀法 |
1.4.3 气相沉积法 |
1.4.4 溶胶-凝胶法 |
1.4.5 电化学法 |
1.5 超疏水涂层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5.1 超疏水涂层的应用 |
1.5.2 超疏水涂层的研究现状 |
1.6 水滑石材料的概述 |
1.6.1 水滑石的结构与性质 |
1.6.2 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
1.6.3 水滑石的应用现状 |
1.7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1.7.1 研究的意义 |
1.7.2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与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样品的表征方法与原理 |
2.2.1 X射线衍射(XRD)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3 静态接触角(CA) |
2.3 混凝土试样的制备 |
2.4 氯离子浓度的测定 |
2.5 防冻涂层性能测试方法 |
2.5.1 防冰性测试 |
2.5.2 冰点的测试 |
2.5.3 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能测试 |
2.5.4 碳钢的腐蚀率测试 |
2.5.5 防冻涂层耐久性测试 |
第3章 Ca-AlLDHs的制备及其疏水改性 |
3.1 引言 |
3.2 Ca-AlLDHs的制备及表征 |
3.2.1 Ca-AlLDHS的制备 |
3.2.2 Ca-AlLDHs的 X射线衍射分析 |
3.3 Ca-AlLDHs的疏水改性 |
3.3.1 疏水原理 |
3.3.2 改性过程 |
3.4 Ca-AlLDHs对氯离子的吸附 |
3.4.1 室温下的吸附 |
3.4.2 低温下的吸附 |
3.5 Ca-AlLDHs的冰点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防冻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
4.1 引言 |
4.2 防冻涂层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
4.2.1 防冻涂层的制备 |
4.2.2 防冻涂层SEM分析 |
4.2.3 防冻涂层接触角表征分析 |
4.3 防冻涂层的防冰性能 |
4.3.1 结冰形貌 |
4.3.2 结冰时间 |
4.3.3 冰在混凝土上的附着力 |
4.4 防冻涂层材料的凝固点测试 |
4.5 防冻涂层的防腐蚀性能 |
4.5.1 防冻涂层对氯离子的吸附 |
4.5.2 防冻涂层对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能 |
4.5.3 碳钢的腐蚀率测试 |
4.6 防冻涂层耐久性测试 |
4.7 防冻涂层的环保性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磁选粉煤灰制备电磁功能集料与砂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水泥基复合功能材料与集料功能化 |
1.2 磁选粉煤灰的性质与特点 |
1.3 导电功能混凝土 |
1.3.1 导电功能混凝土的基本理论 |
1.3.2 导电功能混凝土的导电机理 |
1.3.3 导电功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4 热电转换功能混凝土 |
1.4.1 热电效应的基本理论 |
1.4.2 热电转换效率的衡量 |
1.4.3 水泥基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微波除冰功能混凝土 |
1.5.1 道路融雪除冰技术研究现状 |
1.5.2 微波融雪除冰基本理论 |
1.5.3 微波融雪除冰技术研究现状 |
1.6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试验及测试方法 |
3 电磁功能集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
3.1 集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基本性能 |
3.1.1 原材料的预处理 |
3.1.2 功能集料的试制 |
3.1.3 烧结气氛对电磁功能集料性能的影响 |
3.1.4 烧结温度对电磁功能集料基本性能的影响 |
3.2 导电型电磁功能集料的导电机理研究 |
3.2.1 导电型电磁功能机料的微观形貌 |
3.2.2 导电相在导电型电磁功能集料中的分布 |
3.3 微波吸收型电磁功能集料的微波吸收机理研究 |
3.3.1 电磁功能集料的电磁参数 |
3.3.2 电磁功能集料的微波生热效率 |
3.4 本章小结 |
4 导电功能砂浆导电性能及电加热性能 |
4.1 导电功能砂浆的制备 |
4.2 导电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4.2.1 龄期对导电功能砂浆导电性能的影响 |
4.2.2 碳纤维掺量对导电功能砂浆导电性能的影响 |
4.2.3 导电集料掺量对导电功能砂浆导电性能的影响 |
4.3 导电功能砂浆用作电加热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
4.3.1 导电功能砂浆的力学性能 |
4.3.2 导电功能砂浆的电热效果与电热稳定性 |
4.3.3 导电功能砂浆的交直流电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热电功能砂浆Seebeck效应探究及发热-感应自响应系统的设计 |
5.1 热电功能砂浆的Seebeck效应及其增强 |
5.1.1 热电功能砂浆的Seebeck效应 |
5.1.2 金属氧化物粉末对热电功能砂浆Seebeck效应的增强 |
5.1.3 利用热电功能砂浆制备温差发电器的探究 |
5.2 发热-感应自响应系统的设计 |
5.2.1 设计思路 |
5.2.2 感应元件的选取 |
5.2.3 发热-感应自响应功能的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6 微波吸收功能砂浆除冰性能研究 |
6.1 微波吸收功能砂浆的制备以及融冰机理的探讨 |
6.2 微波吸收功能砂浆微波除冰性能研究 |
6.2.1 集料掺量对微波吸收功能砂浆除冰性能的影响 |
6.2.2 其他吸波介质对微波吸收功能砂浆除冰性能的影响 |
6.2.3 微波吸收功能砂浆热均匀性与融冰效果的探讨 |
6.3 对微波吸收功能砂浆除冰性能的优化 |
6.3.1 石墨与氧化石墨烯对微波吸收功能砂浆生热速率的影响 |
6.3.2 石墨与氧化石墨烯对微波吸收功能砂浆热均匀性的影响 |
6.3.3 石墨与氧化石墨烯对微波吸收功能砂浆除冰效果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5)一种高稳定度微波辐射计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提高微波辐射计灵敏度和稳定性的研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微波辐射计的理论基础 |
2.1 微波辐射测量基本原理 |
2.1.1 辐射的量子理论 |
2.1.2 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 |
2.1.3 功率-温度对应关系 |
2.1.4 非黑体辐射 |
2.2 接收机的等效噪声温度 |
2.2.1 等效噪声温度 |
2.2.2 噪声系数和等效输入噪声温度 |
2.2.3 衰减器的噪声特性 |
2.2.4 辐射计的等效系统噪声功率和噪声温度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波辐射计在飞机积冰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
3.1 飞机积冰强度分析 |
3.2 飞机积冰的预报 |
3.2.1 统计预报法 |
3.2.2 动力增温法 |
3.2.3 霜点法(亦称-8D法) |
3.2.4 积冰强度计算法 |
3.2.5 数值预报模式输出法 |
3.2.6 以微波辐射计为基础的综合预报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积冰预报系统中微波辐射计体制选择 |
4.1 系统样机体制选择和工作特点 |
4.1.1 系统样机体制选择 |
4.1.2 系统定标 |
4.2 噪声相加比较式辐射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噪声相加比较式辐射计试验样机设计 |
5.1 引言 |
5.2 噪声相加比较式辐射计接收机设计 |
5.2.1 微波开关的选择 |
5.2.2 参考负载和附加噪声源的选择 |
5.2.3 接收机高频前端设计 |
5.2.4 低频单元电路设计 |
5.3 样机组成单元指标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噪声相加比较式辐射计实验数据分析 |
6.1 灵敏度测试 |
6.2 辐射计长期稳定度测试 |
6.3 辐射计系统增益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前缘开主副孔成膜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垂直轴风力机基本介绍 |
1.2.1 国外垂直轴风力机研究状况 |
1.2.2 国内垂直轴风力机研究状况 |
1.2.3 垂直轴风力机类型 |
1.2.4 垂直轴风力机优点 |
1.3 风力机叶片结冰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风力机叶片结冰的危害 |
1.4 风力机防、除冰方法 |
1.4.1 目前使用的方法 |
1.4.2 气膜加热法 |
1.5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2 垂直轴风力机相关理论 |
2.1 基础知识 |
2.1.1 翼型几何参数 |
2.1.2 气动特性相关概念 |
2.2 垂直轴风力机相关模型 |
2.2.1 单流管理论模型 |
2.2.2 多流管理论模型 |
2.2.3 双向多流管理论模型 |
2.3 计算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流体流动基本方程 |
2.3.2 湍流模型 |
2.4 商用CFD软件应用 |
2.4.1 前处理软件 |
2.4.2 Fluent软件 |
2.4.3 后处理软件 |
3 风力机二维数值模拟 |
3.1 无孔翼型数值模拟 |
3.1.1 建立几何模型和划分网格 |
3.1.2 Fluent设置 |
3.1.3 验证模型 |
3.1.4 计算结果分析 |
3.2 开孔翼型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3.2.1 不同c/d值压强系数分析 |
3.2.2 不同c/d值剪切应力分析 |
3.2.3 不同c/d值失速特性分析 |
3.2.4 不同c/d值涡量分析 |
3.2.5 不同c/d值翼型附近流场温度分析 |
3.2.6 不同c/d值翼型表面附近成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风力机三维数值模拟 |
4.1 三维计算模型 |
4.1.1 建立风轮三维计算域 |
4.1.2 网格划分 |
4.1.3 边界条件设置 |
4.2 不同工况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2.1 工况一模拟结果分析 |
4.2.2 工况二模拟结果分析 |
4.2.3 工况三模拟结果分析 |
4.2.4 工况三一个周期内单个叶片气膜加热有效度 |
4.3 工况三流场分析 |
4.3.1 速度场分析 |
4.3.2 压力场分析 |
4.3.3 涡量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吸波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除冰雪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道路微波除冰雪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与性能分析 |
2.1 原材料的技术性质 |
2.1.1 磁铁矿石的技术性质 |
2.1.2 石灰岩的技术性质 |
2.1.3 沥青的技术性质 |
2.1.4 矿粉的技术性质 |
2.2 石灰岩、磁铁矿与沥青粘附性研究 |
2.2.1 粘附性试验 |
2.2.2 磁铁矿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比较 |
2.3 抗剥落剂的选择 |
2.3.1 添加剂的选择 |
2.3.2 消石灰的作用机理研究 |
2.3.3 消石灰最佳用量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级配设计及路用性能 |
3.1 级配组成设计 |
3.1.1 级配的设计 |
3.1.2 最佳沥青用量 |
3.2 磁铁矿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3.2.1 高温稳定性 |
3.2.2 低温抗裂性 |
3.2.3 水稳定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及微波加热集料 |
4.1 微波及微波加热技术 |
4.1.1 微波与物质的作用形式 |
4.1.2 微波加热原理 |
4.1.3 微波加热技术特点 |
4.2 石灰岩、磁铁矿温升效率均匀性研究 |
4.2.1 微波加热沥青及矿粉 |
4.2.2 微波加热集料 |
4.3 结论 |
第五章 微波除冰模型分析及计算 |
5.1 冰层的粘附特性 |
5.2 微波除冰理论分析 |
5.3 微波除冰仿真模型 |
5.3.1 参数测定及计算 |
5.3.2 软件简介 |
5.3.3 模型建立 |
5.4 微波除冰仿真模拟 |
5.4.1 不同磁铁矿含量的模拟 |
5.4.2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模拟 |
5.4.3 不同冰层厚度的模拟 |
5.5 结论 |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主要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钛合金表面疏水的等离子体改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钛合金的特点 |
1.1.2 钛合金应用中的疏水功能需求 |
1.2 材料润湿性能基本概念及内涵 |
1.2.1 表面能及表面张力概念及内涵 |
1.2.2 固体表面润湿性能概念及衡量 |
1.2.3 固体粗糙表面的润湿性能理论 |
1.3 材料表面疏水性能主要影响机理 |
1.3.1 表面能对疏水性能影响机理和规律 |
1.3.2 表面形貌对疏水性能影响机理和规律 |
1.4 超疏水功能表面研究现状 |
1.4.1 普通化学法及与刻蚀等复合法 |
1.4.2 等离子体沉积法及复合刻蚀法 |
1.4.3 疏水功能表面研究中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试验及测试 |
2.1 试验样品制备及沉积装置 |
2.1.1 原材料及样品制备 |
2.1.2 试验设备 |
2.1.3 试验有关材料及试验方法 |
2.2 样品性能分析方法 |
2.2.1 样品成分及化学结构分析 |
2.2.2 样品疏水性能测试 |
2.2.3 样品表面能分析 |
2.2.4 样品表面形貌测试 |
2.2.5 样品力学性能测试 |
3 金属掺杂DLC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金属掺杂DLC薄膜的相关机理及理论 |
3.3 金属掺杂DLC薄膜的制备工艺 |
3.4 薄膜化学键结构与成份分析 |
3.4.1 拉曼光谱分析 |
3.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4.3 X射线衍射分析 |
3.4.4 透射电镜分析 |
3.5 薄膜表面形貌分析 |
3.6 薄膜力学性能分析 |
3.6.1 纳米硬度测试及分析 |
3.6.2 膜基界面结合力测试及分析 |
3.6.3 摩擦磨损测试及分析 |
3.7 薄膜疏水性能检测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F掺杂DLC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F掺杂DLC薄膜的相关机理及理论 |
4.3 F掺杂DLC薄膜的制备工艺 |
4.4 薄膜化学键结构与成份分析 |
4.4.1 红外光谱分析 |
4.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5 薄膜表面形貌分析 |
4.6 薄膜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
4.6.1 纳米压痕测试及分析 |
4.6.2 摩擦磨损测试及分析 |
4.6.3 膜基界面结合力测试及分析 |
4.7 薄膜疏水性能测试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表面形貌对疏水性能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不同表面形貌的制造工艺 |
5.3 离子束轰击制造的表面形貌 |
5.3.1 表面形貌分析 |
5.3.2 疏水性能测试分析 |
5.4 物理气相沉积制造的表面形貌 |
5.4.1 表面形貌分析 |
5.4.2 疏水性能测试分析 |
5.4.3 分形理论及沉积涂层的分析方法 |
5.4.4 沉积涂层的分形分析及与疏水性能相关性 |
5.5 纳秒激光制造的表面形貌 |
5.5.1 表面形貌分析 |
5.5.2 疏水性能测试分析 |
5.5.3 纳秒激光制造的微盲孔形貌分析及与疏水性能相关性 |
5.5.4 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附录A Matlab程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渤海海冰预报及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冰预报方法 |
1.2.2 海冰遥感监测及反演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2.1 海冰遥感监测概述 |
1.2.2.2 国外海冰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1.2.2.3 国内海冰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1.2.3 海冰经验公式 |
1.2.4 海冰数值模拟 |
1.2.4.1 冰-海耦合模型的发展 |
1.2.4.2 海冰本构模型的发展 |
1.2.4.3 我国海冰数值预报的发展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海冰的遥感反演 |
2.1 海冰遥感数据介绍 |
2.1.1 MODIS 卫星数据介绍 |
2.1.1.1 MODIS 数据的特点 |
2.1.1.2 MODIS 的数据产品类型 |
2.1.1.3 MODIS 卫星的 1B 级数据简介 |
2.1.2 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数据介绍 |
2.1.3 海冰反演流程 |
2.2 数据预处理 |
2.3 海冰面积遥感反演原理 |
2.3.1 MODIS 阈值法反演原理 |
2.3.2 CART 决策树方法反演原理 |
2.3.3 不同方法反演的 MODIS 海冰对比 |
2.4 辽东湾海冰面积的反演 |
2.5 辽东湾海冰面积的反演精度检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辽东湾海冰面积经验公式的拟合及预报 |
3.1 辽东湾海冰面积演化规律 |
3.1.1 2003~2004 年冬季冰情 |
3.1.2 2005~2006 年冬季冰情 |
3.1.3 2006~2007 年冬季冰情 |
3.1.4 2009~2010 年冬季冰情 |
3.1.5 2010~2011 年冬季冰情 |
3.1.6 2011~2012 年冬季冰情 |
3.1.7 海冰面积演化规律总结 |
3.2 辽东湾多年海冰面积与气温的相关关系 |
3.3 辽东湾海冰面积的经验公式拟合及预测 |
3.3.1 公式拟合原理 |
3.3.2 归一化数据处理 |
3.3.3 误差分析方法 |
3.3.4 只考虑累积温度影响的公式拟合及预报 |
3.3.5 考虑其它气象条件的公式拟合及预报 |
3.3.6 海冰面积短期预测公式的拟合及预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海冰面积预报研究 |
4.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4.1.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
4.1.2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特点 |
4.1.3 人工神经网络发展简介 |
4.1.4 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分类 |
4.2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4.2.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选择 |
4.2.2 BP 算法简介 |
4.2.3 BP 神经网络设计 |
4.2.3.1 隐层节点数的选取 |
4.2.3.2 传输函数的选取 |
4.2.3.3 训练算法的选取 |
4.3 BP 模型预测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冰模拟的数学模型 |
5.1 FVCOM 模型简介 |
5.2 数值模型的基本方程 |
5.2.1 基于笛卡尔坐标系的 FVCOM 三维原始方程 |
5.2.2 海冰热力学的控制方程 |
5.2.2.1 冰面太阳辐射 |
5.2.2.2 长波辐射 |
5.2.2.3 感热通量 |
5.2.2.4 潜热通量 |
5.2.2.5 净热通量 |
5.2.2.6 海水结冰 |
5.2.2.7 海冰融化 |
5.2.2.8 海冰冰内温度的变化 |
5.2.3 海冰动力学的控制方程 |
5.2.4 海冰传输方程 |
5.2.5 海冰本构方程 |
5.3 数值计算方法 |
5.3.1 海冰数值计算方法概述 |
5.3.2 有限体积算法 |
5.3.2.1 有限体积算法的基本思路 |
5.3.2.2 控制体单元的构造方法 |
5.3.3 数值离散方法 |
5.4 三维垂向坐标系 |
5.4.1 z 坐标模式的特点 |
5.4.2 ρ坐标模式的特点 |
5.4.3 σ坐标模式的特点 |
5.4.4 s 坐标模式的特点 |
5.5 关于潮间带的处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海冰数值模型的应用 |
6.1 渤海潮波的数值验证 |
6.1.1 地形、初值与边界条件处理 |
6.1.1.1 地形图 |
6.1.1.2 初值与边界条件处理 |
6.1.2 模型稳定性准则及参数设置 |
6.1.2.1 时间步长选取 |
6.1.2.2 模型参数设置 |
6.1.3 天文潮数值结果的验证 |
6.1.4 加风后的潮波数值结果的验证 |
6.2 渤海温盐场的数值验证 |
6.2.1 初值与边界条件处理 |
6.2.2 模型输入条件 |
6.2.3 温盐计算结果的验证 |
6.3 渤海海冰的数值验证 |
6.3.1 初值与边界条件处理 |
6.3.2 模型输入条件 |
6.3.3 海冰模型参数讨论与选取 |
6.3.3.1 冰厚度分类规则 |
6.3.3.2 临界冰厚 |
6.3.3.3 热传输系数 |
6.3.3.4 短波辐射透射率 |
6.3.4 计算结果验证 |
6.3.4.1 海冰模拟时间步长设置 |
6.3.4.2 海冰冰盖及冰面积模拟结果验证及分析 |
6.3.4.3 海冰冰厚模拟结果验证及分析 |
6.3.4.4 海冰冰速模拟结果验证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关于今后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临界电流防止输电线路覆冰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除冰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防冰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导线覆冰的几个基本科学问题 |
2.1 导线覆冰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
2.1.1 导线覆冰的成因 |
2.1.2 导线覆冰的影响因素 |
2.2 覆冰的物理性质 |
2.2.1 外观 |
2.2.2 冰的密度 |
2.2.3 粘附力 |
2.3 覆冰的理论预测模型 |
2.4 覆冰的危害 |
2.5 电流融冰与防冰技术 |
2.5.1 国内外典型的防除冰方案 |
2.5.1.1 国内方案 |
2.5.1.2 国外方案 |
2.5.2 电流融冰防冰技术 |
2.5.2.1 电流融冰技术 |
2.5.2.2 电流防冰技术 |
2.6 覆冰导线舞动与防治 |
2.6.1 舞动机理 |
2.6.2 防舞基本措施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临界电流防冰的理论研究 |
3.1 覆冰热力模型 |
3.1.1 导线覆冰过程传热分析 |
3.1.2 表面温度的确定 |
3.1.3 覆冰增长模式判据 |
3.1.4 临界电流的计算 |
3.2 影响因素 |
3.2.1 收集系数 |
3.2.2 对流换热系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界电流防冰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台架 |
4.2.1 实验基本原理 |
4.2.2 实验设备 |
4.3 收集系数 |
4.3.1 收集系数实验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3 收集系数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 对流换热系数实验研究 |
4.4.1 对流换热系数实验 |
4.4.2 对流换热系数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临界电流实验研究 |
4.5.1 实验方法 |
4.5.2 实验步骤 |
4.5.3 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临界电流防冰的实验结果分析 |
5.1 空气温度对临界电流的影响 |
5.2 风速对临界电流的影响 |
5.3 液态水含量对临界电流的影响 |
5.4 过冷水滴直径对临界电流的影响 |
5.5 导线直径对临界电流的影响 |
5.6 实验公式 |
5.7 误差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四、用微波防止飞机结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电磁仿真与机器学习的飞机积冰环境研究[D]. 谢槟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适用于多工况环境下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冷却液的研制[D]. 王国民. 广西大学, 2020
- [3]环保型防冻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黎德霖.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4]磁选粉煤灰制备电磁功能集料与砂浆性能研究[D]. 王子仪. 重庆大学, 2018(04)
- [5]一种高稳定度微波辐射计体制研究[D]. 王旭康.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6]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前缘开主副孔成膜特性研究[D]. 孟凡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5)
- [7]吸波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升. 长安大学, 2014(01)
- [8]钛合金表面疏水的等离子体改性及其机理研究[D]. 马国佳.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5)
- [9]渤海海冰预报及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 张娜. 天津大学, 2012(06)
- [10]临界电流防止输电线路覆冰的实验研究[D]. 李艳. 长沙理工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