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外布尔什维克陶行知的人生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曾嘉怡[1](2021)在《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渊源及特质》文中认为桃李满天下,爱亦满天下,这是陶行知毕生投身于中国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作为学贯中西、广受赞誉的伟大人民教育家,"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感成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创生和教育办学实践探索的动力源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有机融合,为这一教育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渊源,在陶行知致力于为中国教育探索新出路的不懈努力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意义。探析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渊源及特质,有助于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的大爱精神。
吴长龙[2](2021)在《论行知精神的红色基因及其传承》文中认为从自觉跟党走是行知精神的政治品格、始终心向人民是行知精神的根本宗旨、勇于创新求真是行知精神的思想品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行知精神的价值追求四个方面着力分析行知精神的红色基因。新时代青年传承行知精神的红色基因需要做到:秉承家国情怀,做有理想的追梦者;坚持行动为先,做新时代的实践者;勇于创新实践,做社会发展的改革者。
刘来兵,吴丽萍[3](2019)在《陶行知政治救国活动综论》文中提出陶行知一生为寻求中华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他的救国理想经历了四次大的阶段性转变,即医药救国理想、文学救国理想、政治救国理想和教育救国理想。他既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杰出的政治活动家。陶行知在政治上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和共产主义战士。他热爱人民,追求真理,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奋斗终生。陶行知长期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命运,始终以极大的政治热情积极参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历次拯救中国命运的政治活动,贡献卓着。
张大冬[4](2019)在《陶行知与新安小学》文中指出在古老的大运河边,坐落着新安小学。这是新安旅行团的母校,她创办于1929年6月6日,是陶行知亲自创办的一所实验学校,始终坚持实践他的生活教育思想。这所学校的创建源自徽商们的新安会馆财产之争,也源自陶行知普及民众活动,是他四个"一百万"宏伟目标中的一个。对这所学校,他倾心倾力,特别是对新安旅行团修学旅行、宣传抗日的壮举,他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关怀。他因此被新安的孩子尊为"陶太师"。
徐蕾[5](2018)在《汪达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汪达之(1903—1980),安徽黟县人,中国近现代着名的人民教育家。在生活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他一生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当今的教育留下了很多的借鉴和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他所创办的新安小学和新安旅行团,对于教育和生活的结合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这使汪达之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汪达之的一生经历了早年的思想启蒙时期、晓庄学校的求学生涯、主持新安小学、筹组及发展新安旅行团、晚年参与新教育体制建设等时期。他很早便经受了一定的社会历练,产生了最初的思想激荡,并因此开始接触革命思想。这使他远离了传统的学业路径,进入晓庄学校求学。这一经历使他接触、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并与陶行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汪达之得以被派往晓庄学校的特约中心校新安小学任校长,获得了独立展示才华的舞台。他一方面应对各种困难,努力维系新安小学的发展;同时又系统实践生活教育思想,并进一步深化了自身对于教育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创建并发展了新安旅行团,将新安小学的办学理念传播至大江南北,其个人也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进入晚年阶段后,他逐渐成为了既有体制的一员,开始以体制性的方式长期持续开展教育工作,创造性活动趋于减少。在这一阶段,他积极主持推进了恢复晓庄学校、推广普通话等工作,并在教育部、广东民族学院等单位任职,为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其个人也经历了一番荣辱浮沉,并完成了人生的最终谢幕。汪达之不到30岁即开始独立主持教育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其实践的足迹遍及了诸多具体的教育领域,实践的对象涵盖各类人群,从而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同时,他自身也在教育思想上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通过人生早期的社会历练,他开始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不适应。通过在晓庄学校的学习,他对生活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主持新安小学的经历则使其逐渐产生了较为独立且系统化的教育思想。如开始从创造好生活以营造好教育的角度来看待生活教育,从而更加强调劳动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并带有一定的激进化色彩。此类主张又为其筹组新安旅行团,开展旅行修学活动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而通过新安旅行团的创建及发展,其思想更趋均衡化,并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感受和思考。进入晚年之后,他开始更多地思考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宏观教育问题,提出了要积极普及综合技术教育的想法。同时,在多年的实践与思考中,汪达之也与诸多人士产生了相当程度的交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交流关系网络。这也使他的经历成为折射近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典型范例,并使他成为近代“乡村知识分子”式人物中的代表者。同时,这一经历也使汪达之完成了对于教育事业的理论探究及思考,从而使之成为理论与实践并存的教育家。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与考察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汪达之的生平经历、思想变迁,剖析其成长、发展与大时代之间的互动关系,发掘其思想的演变过程。同时深入挖掘与分析其不同历史阶段对于教育事业所具有的作用及意义,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凌文[6](2016)在《党外布尔什维克——陶行知》文中研究说明陶行知是党外民主人士,较早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与李大钊、陈独秀都曾共事;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作为国民外交使节出访英国时三次瞻仰马克思墓并题诗一首;经共产党人吴玉章、田汉的介绍,他读过《列宁传》和《资本论》;在重庆,他与毛泽东同志亲切交谈,并带领育才学校的学生亲自到九龙坡机场送毛泽东同志回延安;他经常到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与周恩来会晤,回来后告诉夫人吴树琴说:"去时腹中空,回来力无穷。"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在革命圣地延安推广,当时边区政府把延安中学改为行知中学。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在上海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去世,周恩来在给中央的电报中称陶行知是一位"一直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追悼会,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致悼词,号召"我们共产党员也要把他当成模范来学习"。
王文岭[7](2013)在《陶行知政治思想历史探原》文中指出在政治上信奉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在教育上坚守平民主义是陶行知政治思想的特色。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下,陶行知的这一政治主张和坚守与他一生致力于追求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躬亲于平民教育是一致的。
王琼芳[8](2013)在《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爱国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同时也是我国民主教育思想的先行者。民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又能反映当前最新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掀起了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热潮,可谓是硕果累累。然而,陶研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对他的民主教育思想进行系统而深入研究的甚少。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重新检视其民主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主要内涵、逻辑结构、当代价值,并探讨其民主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下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快民主建设进程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当前在构建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时代主题下,更加强调自由平等的民主理念,更加需要张扬个性、发展全面的当代人才,缘此,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研究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阐释,希冀对当前民主、和谐国家的构建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为教育的科学发展尽绵薄之力。本文研究内容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主要介绍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其中形成原因主要从陶行知的社会背景、求学经历、思想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介绍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民主教育与教育民主的区别,马克思的民主教育观,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逻辑结构;第四部分主要介绍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包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启示了当代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取向、增益于公民的民主意识,加快民主建设的进程、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第五部分是结束语。
刘大伟[9](2013)在《承继与嬗变:陶行知研究的学术谱系》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一直以来都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诸多学者的推动下,陶行知研究一度成为当时的显学,各类成果不断涌现。但陶研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研究内容重复化、研究成果碎片化、研究队伍分散化等等,这些问题成为了陶行知研究在新世纪进一步深化与发展的桎梏。为了能够帮助后人迅速进入这一研究领域,研究分析前辈学人的思想发展历程,学人群体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对整个陶行知研究学术史分源别派、考镜源流就不仅是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了。在陶行知研究学术发展史上,形成了一批具有相似的学术起源,类似的话语结构与知识体系,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构成的学人共同体。这一学术群体有着明确的研究纲领、旗帜性的引领人物,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学术谱系。这一学术谱系不仅有着传承核心学术理念的功能,而且还会不断地对核心理念加以阐释嬗变,以助于谱系的开枝散叶、开疆拓域。以中国传统治史方法“学案体”,并加以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陶行知研究中形成的学术谱系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达到分源别派、考镜源流的学术史功效,还可以充分了解学术谱系内部学人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特别是在这其中社会结构对学人学术研究产生的重要影响。通过借鉴谱系学、知识社会学等理论分析陶行知研究中出现的学人群体可以发现,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学术素养、知识传承流派以及个人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学人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学术群体。可以说,对陶研学术谱系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史的功用范围以内,而是深层次的考察了社会对学术、对知识的重要影响。除了绪论与余论以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学术谱系的先行理解”,阐释了谱系与学术谱系、学术史与学术谱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纷繁杂乱的陶行知研究学术史中抽丝剥茧,勾勒出陶行知研究中已经形成的谱系群体。第二章“吾爱吾师:‘亲缘’陶研学人群体”,归纳出一批与陶行知有着师徒“亲缘”或历史渊源上有着“亲缘”关系的学人群体,即形成的紧密型“亲缘”学人和松散型“亲缘”学人两个不同群体。通过对“亲缘”学人群体的陶研分析可以发现,紧密型“亲缘”学人虽然有着护师心切的研究心态,但对陶行知研究的推动以及松散型“亲缘”学人的研究都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松散型学人则在此基础上糅合了新的跨学科理论知识,将陶行知研究回归至学术本身。第三章“行是知之始:华东陶研学人共同体”,是一群强调“行”的研究学人群体。他们突出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实观照,强调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来解决现实教育问题,体现出极强的实践取向。华东区域的学人因为文化和地域的原因,注重以综述性研究入手,走向实践性操作,在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之间游走,体现了陶行知研究的时代需求与内在张力。第四章“不要金银只要心:陶研华中学派”,重点研究了陶行知研究中出现的极有影响的师承性学派——华中师范大学陶研学派。通过对这一学派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代学人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学派中的学人完全是因为被陶行知的个人魅力所感染,强调为研究而研究。此外,由于师承的缘故,三代学人的研究相互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学术血脉联系,突出强调学术的逻辑性,在研究结论上层层递进。在研究方法方面,他们打破了陶行知研究中较为陈旧的研究范式,从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史学、比较史学等多个维度重新阐释了陶行知的历史世界。第五章“丈夫志在探新地:海外陶研学人的个案分析”,具体探讨了海外较有影响力的陶研学人。通过对日本、欧美、港台地区六位学人的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海外的陶行知研究由于各国研究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成长路径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研究的缘起和结论也不尽相同。日本强调主体性,欧美强调民主性,港台则强调教育思想与宗教思想,这一研究走向体现出了海外陶研的多元化趋势。余论部分,在总结陶研学人谱系的基础上,借助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进一步分析后指出,之所以形成不同的研究群体、学派,除了谱系学所谓的知识起源这一重要影响因素之外,学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变迁历程,学术场域的内部斗争都成为左右每一位研究者思想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借助考察陶行知研究学术谱系这一个案,不仅对陶行知研究史起到了分源别派、考镜源流的作用,也揭示了知识与社会之间的重要内在联系。
夏德清,武素月[10](2012)在《董纯才谈陶行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79年,我在北京参加比较教育讲习班,认识了董纯才。次年,他以"请来的客人",借调我到中央教科所协助他研究陶行知,直到1981年暑期。在这两年间,我们多次约谈关于陶行知研究的一些问题。有人认为,董纯才是陶行知学生,又与陶行知同事六、七年,以后又从事普通教育、科普活动,直至终生。在省部级以上干部中,董纯才对陶行知的研究是比较深的。遵照当时的规定,谈话的记录可以带走,整理的稿子一律存档。当时约谈
二、党外布尔什维克陶行知的人生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党外布尔什维克陶行知的人生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渊源及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思想渊源 |
(一)陶行知“爱满天下”的儒家“仁爱”思想渊源 |
(二)陶行知“爱满天下”的墨家“兼爱”思想渊源 |
(三)陶行知“爱满天下”的道家“道爱”思想渊源 |
二、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核心体现 |
1.教育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
2.心系民众的“爱人如己”情怀 |
三、陶行知“爱满天下”的特质 |
(一)海纳百川的包容之爱 |
(二)玉洁冰清的纯洁之爱 |
(三)躬行实践的教育之爱 |
(四)历久弥坚的刚毅之爱 |
(五)不求回报的奉献之爱 |
(2)论行知精神的红色基因及其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一、行知精神的内涵 |
二、行知精神的红色基因 |
(一)自觉跟党走是行知精神的政治品格 |
(二)始终心向人民是行知精神的根本宗旨 |
(三)勇于创新求真是行知精神的思想品质 |
(四)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行知精神的价值追求 |
三、新时代青年传承行知精神的红色基因的着力点 |
(一)秉承家国情怀做有理想的追梦者 |
(二)坚持行动为先做新时代的实践者 |
(三)勇于创新创造做社会发展的改革者 |
(3)陶行知政治救国活动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时而动:休学返乡参加辛亥革命地方起义 |
二、深度参与:领导南京五四爱国运动 |
三、立场倾斜:拥护“八一宣言”,主张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
四、勇纾国难:作为国民外交使节赴欧美争取抗战外援 |
五、急流勇进: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 |
(4)陶行知与新安小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宏愿:四个“一百万” |
二、立校:借馆办起了新学校 |
三、倾力:儿童旅行团在上海 |
四、倾心:新安旅行团在风雨中坚持 |
五、结语:他无愧于“陶太师”的称号 |
(5)汪达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资料、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汪达之的早年经历 |
第一节 家世背景与求学经历 |
一、出生与家世 |
二、学业经历 |
三、初入社会 |
第二节 早期的社会历练与思想启蒙 |
一、初到上海与人生轨迹的奠定 |
二、革命思想的启蒙 |
第三节 晓庄学校的岁月 |
一、缘结晓庄 |
二、艰难筹备 |
三、入学波折 |
四、就读经历 |
小结 |
第二章 汪达之主持新安小学与教育理念的实践 |
第一节 新安小学的艰难起步 |
一、新安小学的创办 |
二、苦撑危局 |
第二节 困顿中的坚守 |
一、晓庄学校封闭的冲击 |
二、矛盾纠纷的持续 |
三、生产自救的开展 |
四、生活教育的实践者 |
第三节 新安小学的结束与回响 |
一、经费的困顿与学校的结束 |
二、最后的回响 |
三、对生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新安旅行团与汪达之的人生高峰(上) |
第一节 对旅行修学的初步探索与尝试 |
一、创办儿童旅行团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
二、儿童旅行团的筹备工作 |
三、儿童旅行团的旅行经过 |
第二节 汪达之与新安旅行团的早期发展 |
一、新安旅行团的经费与组织准备 |
二、新安旅行团旅行修学生涯的开始 |
第三节 华东之旅 |
一、辗转江浙 |
二、挺进上海 |
小结 |
第四章 新安旅行团与汪达之的人生高峰(下) |
第一节 大后方的奋斗 |
一、大西北之旅 |
二、奔走在武汉、长沙 |
三、桂林岁月 |
第二节 转战根据地 |
一、告别国统区 |
二、根据地岁月 |
三、新安旅行团的结束与汪达之的身份转变 |
小结 |
第五章 汪达之的晚年生涯 |
第一节 新体制的建设者 |
一、边区经历 |
二、晓庄学校的恢复 |
三、教育部生涯 |
第二节 在海南的沉浮 |
一、主政广东民族学院 |
二、政治的风雨中 |
三、人生的谢幕 |
四、晚年思想中的升华与坚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汪达之年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党外布尔什维克——陶行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陶行知的宗教信仰 |
二、陶行知与李大钊、陈独秀的合作 |
(一) 陶行知与李大钊等人一起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宣言 |
(二) “安徽三杰”与“壬戌学制” |
三、在献身中国的教育事业中陶行知与中共成了亲密战友 |
(7)陶行知政治思想历史探原(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8)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之处 |
2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形成 |
2.1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 |
2.1.1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 |
2.1.2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3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形成的思想基础 |
2.2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 |
2.2.1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萌芽时期(1910 年-1916 年) |
2.2.2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形成时期(1917 年-1935 年) |
2.2.3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发展时期(1936 年-1944 年) |
2.2.4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成熟时期(1945 年-1946 年) |
3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渊源及基本内容 |
3.1 民主教育与教育民主 |
3.1.1 民主教育及教育民主的含义 |
3.1.2 民主教育与教育民主的关系 |
3.2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教育思想 |
3.2.2 毛泽东的民主教育思想 |
3.2.3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民主教育思想 |
3.3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
3.3.1 平民的教育 |
3.3.2 民主的教育 |
3.3.3 和谐的教育 |
3.3.4 创造性的教育 |
3.4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 |
3.4.1 民主教育的宗旨:教人做主人 |
3.4.2 民主教育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以民为贵 |
3.4.3 民主教育的特征:创造的民主和民主的创造 |
3.4.4 民主教育的方向:民有、民治、民享 |
3.4.5 民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教学做合一 |
3.4.6 民主教育与科学教育 |
4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4.1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教育公平观 |
4.1.2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全面发展观 |
4.2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启示了当代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取向 |
4.2.1 “以民为贵”的民主教育思想揭示了教育为谁服务的本质 |
4.2.2 “教学做合一”的民主教育方法,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
4.2.3 “培养创造性”的民主教育思想指出了素质教育的灵魂 |
4.3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增益于公民民主意识,加快民主建设进程 |
4.3.1 把少数人的民主呼唤变为民众的共识 |
4.3.2 提高了全体公民的民主意识,加快民主建设进程 |
4.4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
4.4.1 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持社会稳定 |
4.4.2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承继与嬗变:陶行知研究的学术谱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一) 将人置于历史的中心 |
(二) 梳理出陶研主流思想 |
三、研究现状 |
(一) 学术史研究现状 |
(二) 陶行知研究学术史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学术谱系的先行理解 |
一、概念与方法 |
(一) 谱系与学术谱系 |
(二) 口述与叙事 |
二、视域与体系 |
(一) 当代学术何以成史 |
(二) 学术史·学术谱系·学人 |
三、脉络与谱系 |
(一) 陶研历史脉络 |
(二) 陶研谱系鸟瞰 |
第二章 吾爱吾师:“亲缘”陶研学人群体 |
一、紧密型“亲缘”陶研学人 |
(一) 刘季平 |
(二) 方与严 |
(三) 张劲夫与张健 |
(四) 戴伯韬 |
(五) 方明 |
(六) 戴自俺 |
(七) 王琳 |
(八) 胡晓风 |
二、松散型“亲缘”陶研学人 |
(一) 郭笙与储朝晖 |
(二) 朱小蔓、杨东平、梅汝莉与姚文忠 |
(三) 晓庄学人的研究贡献 |
三、“亲缘”学人的思想传承 |
第三章 行是知之始:华东陶研学人共同体 |
一、开拓期华东学人 |
(一) 张文郁与张癸 |
(二) 胡国枢 |
(三) 童富勇 |
二、探索期华东学人 |
(一) 金林祥 |
(二) 金门弟子的贡献 |
三、华东学人共同体的思想流变 |
第四章 不要金银只要心:陶研华中学派 |
一、革故与鼎新:第一代华中陶研学人 |
(一) 董宝良 |
(二) 章开沅与唐文权 |
(三) 夏德清 |
二、形塑与再造:第二代华中陶研学人 |
(一) 周洪宇 |
(二) 余子侠 |
(三) 喻本伐 |
(四) 熊贤君 |
三、启新与拓域:第三代华中陶研学人 |
(一) 胡志坚 |
(二) 蔡幸福 |
(三) 陈竞蓉等人的贡献 |
四、华中学派的学术传承 |
第五章 丈夫志在探新地:海外陶研学人的个案分析 |
一、日本:斋藤秋男与牧野笃 |
(一) 斋藤秋男 |
(二) 牧野笃 |
二、港台:何荣汉与曹常仁 |
(一) 何荣汉 |
(二) 曹常仁 |
三、欧美:黄冬与姚渝生 |
(一) 黄冬 |
(二) 姚渝生 |
四、海外群体的特点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四、党外布尔什维克陶行知的人生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渊源及特质[J]. 曾嘉怡. 生活教育, 2021(12)
- [2]论行知精神的红色基因及其传承[J]. 吴长龙.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1(05)
- [3]陶行知政治救国活动综论[J]. 刘来兵,吴丽萍.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9(05)
- [4]陶行知与新安小学[J]. 张大冬. 生活教育, 2019(05)
- [5]汪达之研究[D]. 徐蕾. 扬州大学, 2018(12)
- [6]党外布尔什维克——陶行知[J]. 凌文. 中国纪念馆研究, 2016(01)
- [7]陶行知政治思想历史探原[J]. 王文岭.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8]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研究[D]. 王琼芳. 广东海洋大学, 2013(S1)
- [9]承继与嬗变:陶行知研究的学术谱系[D]. 刘大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
- [10]董纯才谈陶行知研究[J]. 夏德清,武素月. 生活教育, 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