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嫩平原生态建设与农牧业持续发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田俊峰[1](2020)在《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转型概念提出以来,伴随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及土地变化科学的形成,以探讨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重要议题。土地利用转型包含着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的改变。但是,当前研究仍存在对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关注不足、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割裂、在政策制度性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方面认识不清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探索。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地经济社会转型与生态变革过程,国土空间利用过程中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为表征的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且日益突出,形成对深化与发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迫切需求。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突显,土地利用问题突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安全保护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政策作用下的典型区域,其土地利用转型呈现出显着的政策主导特征。探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对解决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基于土地变化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重要基础理论,提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构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以东北三省为例,对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过程、机制进行系统解析,并基于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以及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与新挑战,从政策系统的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路径与措施,形成系统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范式。论文为综合解读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问题提供分析范式与分析路径参考;此外,论文将远程耦合理论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破除了既有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存在的区域与尺度局限性问题,发现了土地利用转型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下外生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补充与拓展了土地利用转型相关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科学模拟与预测区域土地利用演化过程,并通过对政策的合理优化以引导区域土地利用向可持续方向演进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也可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方向参考与决策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八章,主要观点与内容如下:1.在中国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经济社会发展受政策作用显着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一种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即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其实质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政策性因素的直接作用以及政策性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呈现出―空间冲突——低级协调——冲突加剧——高级协调‖的―渐进上升式‖演进过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阶段性、外部性与外生性、复杂性与系统性、趋向性与不稳定性。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应从土地稀缺与土地集约化、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现代化与城镇化、市场化与全球化、人口增长与迁移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解析。2.基于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过程、经济增速、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可将东北三省1995—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1995—2005年);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2005—2010年);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2010—2015年)。伴随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东北三省发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3.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包含显性形态转型与隐性形态转型的综合过程。显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先降后升,耕地内部水田占比持续上升,耕地增长来源由林地与草地向未利用地转变,耕地的空间扩张集中于三江平原地区;林地、草地、水域呈―下降—趋稳—再下降‖的转折性变化,三种用地类型向耕地的大规模转出导致区域生态用地数量减少;未利用地向耕地转出规模持续扩大,导致未利用地面积加速下降,未利用地的减少亦集中发生于三江平原地区,且其范围逐渐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加速增长,建设用地内部非农建设用地占比持续上升,建设用地增长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市—城市带与沿海沿边地区—哈长城市群核心区‖的转移路径。4.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核心在于功能转型,其土地利用功能可划分为发展支撑功能、发展动力功能、生态基础功能三大核心功能。其中,发展支撑功能包含农业生产与农村稳定两个子功能,发展动力功能包含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子功能。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功能结构演进方面,区域土地利用功能以发展动力功能为主导,存在―多元化特征—单一性突出—再趋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在功能水平时空演化方面,区域土地发展支撑功能呈―缓慢退化—恢复提升—提升加速‖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由―西高东低‖向―北高南低‖转化;发展动力功能呈―缓慢退化—高速提升—缓慢提升‖的剧烈变化过程,功能两极分化日益明显;生态基础功能呈―缓慢退化—趋向稳定—加速退化‖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在功能间协调关系方面,区域土地农业生产功能与农村稳定功能间协调性―由降转升‖,但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协调性―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日益凸显;区域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间关系失调严重,但呈由退化转向改善的过程,―东强西弱‖的空间特征逐渐显现。5.对于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受多重政策影响作用明显、经济市场化程度低的欠发达地区,其土地利用转型是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是一个远程耦合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远程耦合系统中,区域外部土地利用系统与全球系统构成发送系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为接收系统。发送系统以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物质流为主要载体,以全球化、远程连接、宏观统筹为主要形式作用于接收系统。在发送系统的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交互作用,形成主导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的两大路径,即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供给,―引导‖区域及个体土地利用行为,―约束‖并形成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基本框架,决定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决定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速度与强度。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远程耦合框架内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变化诱发路径交互耦合与拮抗的结果,以市场环境与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区域外生性过程是两大路径交互的关键过程。6.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土地空间冲突与功能冲突加剧恶化的―新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的直接目标、控制目标和最终目标,并从国土空间治理、土地管理政策优化与制度创新、城镇化政策设计、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优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促进区域土地利用有序转型。
邢策[2](2020)在《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指出粮食问题是我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既要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保证有效供给,又要确保粮食的质量安全。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逐年递增,2015年实现“十一连增”,粮食总量达到12428.7亿斤。但是,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出版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一书中的测算:到2020年,按总人口数量为14.3亿、粮食消费人均平均水平为409~414公斤计算,我国人口对粮食的总需求量将达到58487~59202万吨,基于我国现在的粮食生产能力,国内粮食的供给缺口将达到4000~5000万吨左右,可以看出,粮食缺口问题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背后面临着粮食供给的脆弱平衡、强制平衡和紧张平衡。因此,要解决“十三五”期间粮食缺口问题,不仅要通过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供需结构,更要通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并进一步提升粮食产出能力。黑龙江省作为国内商品粮食净调出的重要商品粮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发展环境下,黑龙江省如何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商品粮主产区为实施主体,依托各项措施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商品粮净调出量,为解决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提供支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当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尤为关键。首先,从农业圈带理论、农业区域专业化理论、空间规划理论入手,对粮食主产区、商品粮主产区概念的进行剖析,并比较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主产区的异同;从投入产出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入手,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可以将自然产出能力、要素投入能力、科技支撑能力、政策保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风险抵御能力作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要素;将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粮食生产效率、商品粮净调出量、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表征要素。因此,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要素角度出发,归纳并总结了现行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发现,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现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在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并提升商品粮净调出量等的情况下,仍需要突破瓶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借助于演化博弈分析,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论证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借鉴了国内外重点粮食生产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理论分析、经验借鉴,选择出适合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发现,所选择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在依据路径选择的目标和路径选择的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分为内生路径、外生路径及多重相关路径。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所选择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实施效果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所选择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可以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实现商品粮主产区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商品粮净出口量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再次,提出了保障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措施。从粮食主产区共有和商品粮主产区特有的特点出发,提出应从建立耕地保护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反哺机制等方面给予保障。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初步构建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选择的理论框架,建立了适合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包括内生路径,外生路径和多重相关路径。其次,根据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及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的特点,构建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效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首次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所选择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的运行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
杨洪涛[3](2019)在《盐碱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特征及优化调控》文中认为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草原受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草原的水热条件较好,加之地势平坦,适合发展机械化的畜牧业。该地区草原物种丰富度高,在高覆盖度的草原植被下,发育了肥力较高的黑土,盛产多年生优质牧草(羊草)。然而,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草原位于闭流区,地下水矿化度高,导致盐渍土与黑土接壤,因此,这里是环境敏感区与生态脆弱带。松嫩平原西部草原受过度放牧、过度开发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退化与盐碱化。草地生产力低已成为制约当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水盐动态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以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盐碱化人工草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土壤水盐动态、紫花苜蓿的水盐阈值进行研究,同时对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人工草地的灌溉制度进行优化。主要的研究结果有:1)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电导率(EC)和总碱度(TA)的强空间变异性主要是受气候与成土母质的影响,而土壤pH与土壤质量含水量则是受结构性因素与随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影响。2)盐碱化人工草地生物量(干重)与土壤pH显着相关,并可用Y(DM)=2699.73-276.496 pH(R2=0.403,7.17<pH<9.92),即紫花苜蓿的对土壤pH的耐受上限为9.92。3)中度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容积含水量最高;此外,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pH和SAR随种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轻度与重度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EC和TA穗种植时间而呈增加的趋势。4)土壤盐碱化通过影响紫花苜蓿叶片数量对人工草地的生产力产生影响,即减少紫花苜蓿的叶片数量,进而对盐碱化人工草地减产同时降低牧草品质。5)在返青期、分枝期与花期中,分枝期是紫花苜蓿对水分亏缺最敏感的生长阶段,此时期缺水将明显降低盐碱化人工草地牧草产量。6)灌溉可提高中度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容积含水量约10%;此外,0100 cm土壤EC、SAR和TA分别降低了182345μS cm-1、8.959.00(mmolc/L)1/2和3.294.65 mmolc L-1。7)灌溉可有效提高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在各水分处理中,I5(在分枝期进行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I1(返青期+分枝期进行灌溉)处理下的水分利用效率。8)在综合考虑吉林西部地区的气候特点、地下水状况与土壤盐碱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在紫花苜蓿的分枝期进行灌溉,灌水定额以满足紫花苜蓿各阶段蒸散量(236.5 mm)为准。
刘宇舒[4](2018)在《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城镇化正经历一个严峻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城市扩张与建设的突飞猛进,在获得巨大经济成效的同时,环境与社会问题凸显,引发多个层面的思考与反省,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发展政策与战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以及发展观与城镇发展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乡村(村镇)作为城镇化的另外一极,同样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和发展的抉择,“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美丽乡村”“乡愁”“农民工”等无不反映出“三农”问题不仅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首要难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根基的核心问题。论文立足于村镇空间发展的政策背景及国际经验,以生态服务测度为切入点,侧重于空间视角,建立生态服务视角下村镇空间解析框架,讨论村镇自然生态空间、农林牧生产空间、人居生活空间的生态服务属性及其构成,进而从“宏观认知-价值审视-系统优化-实现途径”的研究范式展开黑龙省村镇地域的空间研究。“宏观认知”——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生态基础及绿色发展诉求,为村镇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的方向与目标提供战略指引。以国家宏观背景与政策为导向,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人口与资源、产业发展、空间体系、生态格局等层面形成黑龙江省村镇发展与建设现状的宏观认识与基本理解,并指出当前村镇发展建设的困境与矛盾症结所在,进而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区域规划与建设要求、地方居民诉求提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村镇空间发展的多层次目标体系。“价值审视”——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及其解析,为村镇空间分析与比较提供量化方法及标准平台。立足于“生态服务”视角,从人类福祉与需求角度解析村镇空间,构建村镇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和“单位服务功能价值法”进行基础模型的构建及检验,从标准当量价值、当量因子、功能异质性系数、经济社会系数、资源稀缺系数多个维度进行修订,形成适应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地域特征的测度模型,并进行多指标、多层次的空间格局测度。据此,建立应用生态服务测度结果解析村镇空间的框架,包括面向区际平衡的村镇空间均衡性评析、面向区内协调的村镇空间耦合度评析、面向效率提升的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评析,以及面向功能优化的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4个层次。“系统优化”——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实格局测度及优化格局建构,形成村镇空间结构与布局的解析与优化格局。一是,从“区际平衡”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均衡性进行测度,分析各县(市)单元生态、生产、生活及其综合空间价值的差异强度、类型,主要来源(区际或区内)及其贡献率。并从省域、片区二个层次分别提出了村镇空间均衡发展的优化格局;二是,从“区内协调”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协调度进行测度,结合村镇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分析各县(市)单元村镇空间(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解析其发展滞后的关键影响所在,进而提出村镇空间协调发展的优化格局;三是,从“效率提升”的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各县(市)单元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以及综合空间利用效率水平的梯度变化,结合地理分区解释村镇空间价值的数量结构与空间结构。继而从空间发展格局、农业生产格局、生态安全格局3个层面,构建村镇空间利用效率的优化格局;四是,从“功能优化”视角,构建村镇空间功能的评价模型,结合空间效率水平、差异水平、协调度水平在省域及片区范畴的位序及优势度,确定各县(市)单元的主导功能类型及其特征,并进行功能区划,以优化村镇空间功能格局。“实现途径”——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的目标、途径及其保障体系构建。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引申讨论,着眼于评价结果所凸显的核心矛盾问题的应对,确立与之匹配的价值提升战略目标,总体策略、空间体系规划策略。进而,从数据库构建与应用、绿色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绿色专项研究的技术应用、规划编制与表达方面构建价值提升的规划技术体系,并从统筹公共政策、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评价体系、完善公众参与方面提出支撑其实施的保障体系。论文面向特殊发展时期的村镇空间发展与转型问题,明确其绿色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要求,其内涵包括多层次的战略意义、美好愿景、政策与技术、空间环境与形态,而广域尺度的村镇地域研究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基于此认识,论文开展黑龙江省域范畴的村镇空间研究,以期在理论层面,完成支撑绿色村镇空间体系构建及其技术方法的拓展,提升村镇规划编制的质量与水平,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实践方面,增强村镇规划建设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推动黑龙江省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的开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路昌[5](2018)在《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现阶段配置土地资源、落实土地管理制度、实现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经历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现行规划编制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可以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差异化利用和区域协调化利用。近年来不论是在政策规定方面还是实践案例方面,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均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出现了如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京津冀协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案例,重要性日益突出。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老工业基地,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编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效果明显,较好地完成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分配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较低、规划实施区域协调性偏低、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等问题,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现行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2017年10月,十九大提出“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进入了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东北振兴对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通过规划调整推动区域土地资源实现协调、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因此,通过开展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探讨,推动东北地区区域土地资源实现差异化利用和区域协调化利用,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实施效果评价或环境影响评价、创新“多规合一”的协调机制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思路和方法的研究。粮食主产区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地区,其土地利用特点、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但是现有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践案例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粮食主产区的关注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实现土地利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基本理论基础,首先对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构建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理论框架;其次,以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结果和基于三生空间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作为切入点构建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然后,以土地利用“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作为规划的区域划分方案,依据差异化的土地发展战略确定不同类型区各项规划指标的调控策略;最后,选取松嫩平原北部农牧粮食生产区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验证构建的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可为国内其他粮食主产区编制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规划编制相关理论基础,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念确定为:以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为基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为核心,针对不同类型分区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方向和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得到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方案,通过对区域整体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整体“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2)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至2015年的总体评价得分仅为79.52,等级为“一般”,规划整体实施效果处于一般水平,规划实施和编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较好地完成了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提高了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着建设用地现实需求与规划控制指标矛盾突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偏低、规划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重视不足、规划的社会意识度亟待加强等问题。(3)1995~2015年间,东北地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581持续下降至0.575,研究期间东北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生产用地持续增加、生态用地持续减少和生活用地持续增加,前期剧烈后期趋缓;三生用地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各类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研究期间辽宁省较为发达、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较为落后的区域差距格局依然存在,研究后期则有所缓和。(4)以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作为切入点构建了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共有18项指标,其中保留现行规划指标体系中的12项指标,将现行指标体系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林地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3项指标调整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开发强度,新增水域面积、生态用地比例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3项指标。新的指标体系在较好的兼顾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以及公平和效率的同时,也清晰地反映了土地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等各个方面。(5)构建的土地利用“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清晰地反映粮食主产区土地利用的自然本底条件、开发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特征,其中土地发展潜力相关指标的选取不应只单纯反映经济效益,应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考虑在内,综合反映土地资源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方面潜在的发展潜力。(6)东北地区可划分成3种类型共12个分区,各分区之间土地利用条件、开发程度、发展潜力均存在明显地域差异,由北向南基本上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经济发展区是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水平整体较高,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适度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粮食生产区是农业生产集中区域,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少量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适度增加林地面积;林农生态区是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水平整体较低,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适度增加林地面积,保持耕地面积稳定,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7)在构建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约束下,利用多目标规划法得到了松嫩平原北部农牧粮食生产区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其中,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7.51%、6.14%、6.35%。优化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分别为2303.97亿元、526.84亿元、487.17亿元、3317.98亿元,优化方案全面优于现行规划方案。优化方案较好地实现了粮食生产区“优先满足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需求,其次满足生态安全需求,协同平衡经济发展需求”的整体土地利用发展策略。本研究构建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框架,并针对东北地区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基于不同类型分区构建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框架,最终得到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验证了理论框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补充,通过编制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区域(市、县)级别通过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制定差异化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侧重方案,进而在地区(全国、省)级别最终实现统筹满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陈藜藜[6](2018)在《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文中认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是科学把握区域耕地安全状态的有效途径,既可掌握耕地系统安全运行存在的优势条件,为保障耕地系统安全可持续提供支撑,又可以预先发现耕地系统未来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成因,为提前实施预防耕地系统安全风险和化解警情的措施提供依据,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黑龙江省耕地面积丰富,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7%,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和粮食总量丰富,但部分地区耕地土壤污染、耕地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以及农药和化肥施用过量等问题凸显,且2015年黑龙江省中、低等产田面积高达1580.49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99.69%,耕地质量令人堪忧。因此,准确识别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状况并及时地做出科学预警,既保持区域的优势条件,保障耕地系统安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又准确识别出耕地系统安全问题区域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耕地系统安全调控途径和措施,对于保障全省耕地系统安全运行,实现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共同可持续至关重要。已有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方面的相关研究,多从单一空间尺度,针对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简单组合进行预警研究,缺乏系统性的多尺度预警研究;对于预警现状评定和预警预测结果精度都较低,无法准确把握区域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状况,更缺少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机理的探究,且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多为宏观对策建议,缺乏定量的、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调控方案。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基于其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以及耕地利用相关数据,引入生物免疫机理,从系统角度构建省、市和县域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体系,并运用主客观赋权法和数值转化方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评定模型,同时引入Elman神经网络模型,科学识别研究区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系统性把握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状态;分析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分析权重大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确定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阐明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的作用机理;分别通过调控预警直接影响因素和预警根本驱动因素,以定量的分区情景模拟和耕地格局优化的方式分别对市和县域(与斑块相结合)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进行调控,并结合省级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定性的宏观调控对策,构成研究区不同尺度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方案。研究结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从系统的角度尝试性地提出了耕地系统和耕地系统安全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理论分析框架,并分别从政策推动调控、分区情景模拟调控以及耕地格局优化调控方式构建了省域、市域和县域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理论分析框架。(2)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和Elman神经网络模型可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评定和预警预测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改进突变级数模型揭示了不同尺度下近20年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结果,更能凸显评价对象之“优、劣”特征,更符合客观实际,且该方法是针对传统突变级数模型本身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具有普适性;Elman神经网络模型揭示了未来20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结果,测试拟合精度高,误差小,预测结果可靠。(3)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整体耕地系统安全警情较高,耕地系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合理有效调控。①省域尺度下1995~2014年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警度由“无警(安全或较安全状态)”上升至“轻警”,再至“中警”,且在当前警情发展态势下,2015~2034年预警警度处于“轻警”与“中警”之间;②市域尺度下1995~2014仅有2个市域处于较安全状态,3个处于重警状态,其他7个处于轻警和中警状态;且在当前警情发展态势下,2015~2034年12个地市中都有出现预警值降低的阶段,但整体上最终都呈现预警值升高的趋势,即各地市耕地系统安全警情还将有所增加;③县域尺度下2014年全省72个县域中,有69个县域处于预警状态,约为县域总数94%,处于轻警、中警和重警状态的县域分别为28、32和9个,仅有3个县域处于较安全状态。(4)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显着。①省域尺度下 1995~2014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呈现较剧烈的波动特征,且在当前发展趋势下,2015~2034年将呈现与历史研究时段相一致的变化特征;②市域尺度下1995~2014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值呈现一定的波动特征,且在当前发展趋势下,12个地级市中,除伊春市和绥化市外,其他10个地级市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都具有时间序列上的持续性,在未来将主要延续各自在近20年内的历史变化,大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最终略有升高的趋势;重警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的鸡西市和双鸭山市,以及西部的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轻警区(安全和较安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黑河市、伊春市和牡丹江市等中北部和南部地区;③县域尺度下2014年西部县域预警水平最高,东部次之,南北轴带地区(包括中部)最低。预警值高-高型和低-低型以“组团”形式凸显,聚集性较强;预警值低-高型和高-低型县域较少,且零星分散。(5)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科学有效实现了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的识别。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灾害指数、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单位耕地面积废水负荷量和森林覆盖率是1995~2014年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除森林覆盖率与预警值呈显着负相关外,其他4个驱动因素呈显着正相关;②科学有效的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应逐步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模型选择、工具变量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否则将可能产生伪回归现象。(6)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现了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的关键性驱动因素作用大小的空间化。①高程、坡度和年均气温3个自然因素和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地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土协调度、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和路网密度6个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有着显着的影响,且影响的空间差异较为显着:高程和坡度对预警的作用呈现西北向东南递减规律;年均气温则是对西部和南部作用高,东部和北部作用低;水土协调度对预警作用呈现由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和路网密度对预警作用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②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空间可视化,回归系数随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充分考虑了各县域空间异质特征,能够精准地刻画各因素的空间变化特征,可为研究区耕地系统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7)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是省域、市域和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的共同关键驱动因素,亟待改变以增加农业三废的施用量提高粮食产量的恶性增长方式;在自然变化、区域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效益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发展—耕地经营方式—耕地效益—耕地系统安全”循环互动过程,是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动态变化的内在驱动机理,为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及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提供了更丰富的有效信息。(8)在省域尺度,从减少耕地系统“隐患”、增强耕地系统“免疫”、缓解耕地系统“压力”和提高耕地系统“响应”四个方面提出了整体性、宏观政策性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措施;在市域尺度,分别设定3区(松嫩平原经济发展区、三江平原综合发展区和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最优分析情景,通过调控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直接影响因素,未来20年(2015~2035年)市域耕地系统安全状态将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县域(与斑块相结合)尺度,通过调控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根本驱动因素,从优化耕地格局的角度,引入FLUS模型,设定不同模拟情景,确定了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调控情景下耕地格局最利于缓解耕地系统安全警情。
花锦溪[7](2017)在《基于MODIS时间序列的松嫩平原盐碱地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盐碱化是一种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土壤盐碱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面积荒漠形成和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且直接影响当地畜牧业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恶化,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区域农业和经济的发展。而松嫩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化土壤分布区之一,盐碱土总面积占平原面积的19.4%。土壤盐碱化问题十分突出,也是农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因此,对该区域土壤盐碱化状况的监测迫在眉睫。本文以松嫩平原为研究对象,以2001、2008、2015年期间的MOD13Q1为数据源,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蓝光波段(B)、红光波段(R)、近红外波段(NIR)、中红外波段(MIR)。利用TIMESAT软件对NDVI时间序列数据应用高斯函数拟合并获取十一个物候参数(Phenology,PH),包括:植被生长季开始期(SOS)、生长季结束期(EOS)、生长季长度(LOS)、基值(BOS)、生长季中值(TOMS)、生长季NDVI峰值(POS)、NDVI时序曲线振幅(AOS)、NDVI时序曲线左导数(ROG)、NDVI时序曲线右导数(ROS)、NDVI时序曲线小积分(GSG)、NDVI时序曲线大积分(NSG)。利用ENVI软件有效综合多时相光谱信息,光谱统计特征包括年平均值(MEAN)、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结合2015年左右的Landsat8 OLI影像及2015年4月上旬盐碱土实地采样数据选取研究区七种主要土地覆盖类型(耕地1、耕地2、林地、草地、沼泽、水域、建筑用地)以及轻度、中度、重度盐碱土样本。以盐碱土表面光谱反射率及植被物候参数作为分类变量,应用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方法确定像素归属类别,比较光谱、物候及两者相结合特征对盐碱地的分类效果,得到2015年盐碱地分布状况。并将此分类方法应用于2001、2008年盐碱地信息提取中,得到近15年来松嫩平原盐碱地分布状况,从而研究其实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壤中植被物候特征存在差异,表明物候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对盐碱化程度有指示作用。(2)经过不同时间序列特征组合分类对比可知,盐碱地分类精度的关系为:光谱+物候>光谱>物候。单一光谱反射率对盐碱地的分类效果优于物候参数,物候特征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单一光谱特征对盐碱地的分类精度,尤其是对于盐碱化程度较高的中度、重度盐碱土分类精度有明显提高。而轻度盐碱土分类精度不高,主要是由于其容易与部分低产田混分。(3)根据分类统计结果,盐碱地主要分布于平原西南部。近15年间中度盐碱地迁移距离最远,轻度、重度盐碱地迁移距离较短;盐碱地重心整体朝着西南方向迁移。土壤盐碱化总体上呈现好转趋势,各类盐碱地面积显着减少,盐碱地减少总面积为15724.38km2,减少速度为1048.29 km2/a。研究区内盐碱程度减轻,且20002008年间好转速度较快,是盐碱地恢复最主要、最关键的时段。由于盐碱化程度较重的区域改良较为困难,此区域盐碱地面积相对变化率小于全区域,盐碱地变化速度相对较慢。
关胜超[8](2017)在《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松嫩平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牧业基地,也是世界三大苏打盐渍土分布区之一。由于近年来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日益加重,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寻求低价高效易操作适用范围较广的盐碱地改良方法,我们以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和裸碱斑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四个长期实验,分别为利用铺设秸秆,制沟,筑台的方法恢复裸碱斑植被,以及覆沙造旱田,研究这些方法的改良效果。研究发现:1.铺设秸秆并没有显着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土壤pH和电导率的影响在年际间亦有不同。然而,在裸碱斑上铺设秸秆有效的促进了植被的恢复,尽管在不同的数量和铺设方向间并没有显着的差异。同时,恢复的植被组分和不同处理间衡量植被恢复的指标的趋势亦随着年际变化。2.垄沟系统土壤含水率在表层10cm从垄顶到沟底呈现出显着增加趋势,在深层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秋季,垄沟系统的土壤含水率整体高于春季。在垂直方向上,表层10cm土壤的pH是最低的,各处理在2013年pH从垄顶到沟底呈现出下降趋势,2014年pH从垄顶到沟底的趋势不一致。2013年秋季0-10cm pH各处理显着低于对照,而处理间的差异不显着。电导率总体上在垄顶和大部分垄坡呈现随深度降低的趋势,而在沟底呈现出随深度增加趋势,0-20cm内,电导率从垄顶到沟底呈现出下降趋势。2013年,各处理的不同深层和系统整体的平均电导率均显着低于对照,而处理间的差异不显着。和对照相比,我们发现建造垄沟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促进裸碱斑植被的恢复,然而,不同处理间植被恢复效果差异不显着。植被在垄沟各位置的分布在年际间有较大差异,衡量植被恢复的指标在不同年际间亦有较大的变异3.垄台系统台面和台侧的点,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上整体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而台底以及沟内的点,含水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从台面到沟底,在三个季节中,表层10cm的土壤含水率整体上呈现出显着的上升趋势,台面以及台侧上的点的含水率与台底及沟内的点之间有显着差异。各处理间平均含水率整体上差异不显着。pH随深度增加并没有体现出一致的趋势,从台面到台底亦没有明显的规律。2013年秋季,h20与对照差异显着,2014年,所有垄台平均ph均显着低于对照,而不同垄台系统间差异不显着。秋季所有处理的ph较夏季略有降低。几乎所有处理的电导率在台面和台侧上半部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台底和沟内的电导率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台的下半部则因季节而异。从台面到沟底,电导率整体上呈现显着降低的趋势。各处理间h30的电导率最低。从春季到秋季,各处理的电导率均显着上升。2014年秋由于干旱影响,各处理的台面上和台侧的电导率和2013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上升。垄台系统整体上呈现积盐趋势。和对照相比,垄台系统促进了裸碱斑植被恢复。整体上台侧和台底的植被生物量高于台面(2012年除外),并且不同位置植被组成略有差异,台面上的植被碱蓬所占比重更大。同一年内,不同处理间植被各指标的差异整体上不显着。植被恢复状况在年际间具有较大差异,受降水和土壤属性影响较大。4.覆沙对于土壤水分具有显着影响。土壤含水率随降雨变化,降雨时所有处理含水率均上升,且差异减小,干旱时所有处理含水率下降,且差异增大。含水率在土壤剖面内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在沙碱土交界处达到最大,表层土壤表层含水率与沙碱土交界处差异显着。0-20cm内,含水率随覆沙厚度增加而呈降低趋势,且t10含水率与其它各处理差异均显着。20cm下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土壤ph和电导率亦受到覆沙的显着影响。垂直方向上,ph和电导率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且沙土层中的ph和电导率显着低于碱土层。表层土壤ph和电导率总体上显着低于沙土层最底部(沙碱土交界处),碱土层中ph和电导率随深度稍有增加,但变化不显着。在0-40cm内,相同深层内土壤的ph和电导率随覆沙厚度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且t10和t30,t40间差异显着。种植不同植物之间土壤ph和电导率略呈现出豆科牧草>对照>作物的趋势。三年内覆沙对于玉米和向日葵的生长和产量均有显着影响。总体来讲各项指标均随覆沙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玉米,t20-t40的产量显着高于t10,对于向日葵,t40的产量显着高于t10和t20(2011年除外)。然而覆沙对于玉米的影响要大于对向日葵的影响,即随覆沙厚度增加,玉米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向日葵。覆沙对于苜蓿的产量亦影响显着,苜蓿产量随覆沙厚度先增加,t30产量最高,然后略有降低,而对黄花草木樨的产量影响不显着。我们推荐在覆沙地种植玉米和苜蓿,种植玉米至少需要覆沙20cm,而种植苜蓿最佳的覆沙厚度为30cm。
徐慧[9](2012)在《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行为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户作为盐碱地土地利用的主体,其行为选择对土地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松嫩平原西部、伊犁河谷地区为研究区域,在理解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内涵的基础上,以盐碱地产权安排为切入点,从农户决策行为入手,借鉴相关计量经济学模型,讨论了盐碱地产权制度安排、农户行为响应与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全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盐碱地产权安排与农业持续利用作用机理分析。在对土地产权理论、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了农地产权和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的内涵,并根据国内外实践和研究成果,提出了本研究的前提假设,并进一步分析了盐碱地产权与农业持续利用的作用机理。(2)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耕作行为响应分析。基于Tobit函数,在农户层次上,建立了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土地经营行为响应模型。从区域整体分析:①盐碱地产权安排对农户土地经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权的稳定性、流转安全性以及由产权制度安排所引起的土地细碎化程度和人地资源协调度等方面。产权稳定性每提高1个单位,将会使农户流入耕地面积占家庭经营总面积的比例(以下简写为y1)增加15.8%;流转安全性指标每提高1个单位,y1绝对值将会增加0.156;农户家庭人均责任田耕地面积每增加1%,y1会降低16.8%;而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责任田田块数量每降低1%,则会引起y1增加的绝对量为0.198。②影响y1的农户自身因素按照显着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户收入结构>户主年龄>耕种意愿>劳动力数量>教育水平。其中,农户收入结构、劳动力数量、农户对盐碱农用地耕种意愿、户主教育水平等因素与y1正相关,而户主年龄与之负相关。③农业保险与yl正相关,而土壤盐碱化程度和农业补贴等因素与y1负相关。从区域差异性分析:①垦利县、镇赉县土地种植结构单一、复种指数低,分别为单季棉和单季稻。察布查尔县熟化盐碱地采取水旱轮作的方式,种植结构相对多样,而新增盐碱地以水田为主,撂荒现象严重。总体看来,以耐盐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规模种植为主,特种耐盐植物、耐盐饲草等先锋作物比重很低。②垦利县农户盐碱地规模经营最明显,镇赉县次之,察布查尔县最低。维护产权稳定、减少田块数量、增加单个地块面积有利于提高垦利县农户耕作意愿。镇赉县宜通过盐碱地改良技术示范、推广,通过货币、政策、实物等多样化的技术补贴,提高农户耕种规模。察布查尔县则宜根据盐碱地改良的不同阶段,采取差异化、步进式补贴方式。(3)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培肥行为响应分析。基于有序Probit函数,在田块层次上,建立了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改良性培肥行为响应模型。分析表明:①从整体样本数据分析,影响农户改良性培肥行为选择(以下简称为y2)的盐碱地产权因素按照其显着性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产权类型>产权的稳定性>农户对产权的认知水平>农户盐碱地产权抵押的意愿。盐碱地产权越稳定,农户对产权的认知水平越高,农户土地抵押意愿越强,农户越倾向于选择盐碱地改良性培肥行为。与责任田和转包地相比,农户更倾向于在自家开荒地上进行盐碱地土壤改良投资。除了盐碱地产权因素之外,是否有肥料补贴、农户种地意愿强度、盐碱地改良技术及配套程度、田块土地利用类型等农业政策及服务体系、农户特征和土地利用特征与y2关系均较为密切。②根据分区县样本分析,盐碱地产权因素对y2的影响差异较大。第一,在垦利县,影响y2的产权指标按照显着性从大到小依次为:产权安全性>土地调整频率>产权类型>农户对产权的认知水平等;其次,田块面积与y2正相关,而户主受教育水平、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则与y2负相关。第二,在镇赉县,影响y2的产权指标主要有产权类型和产权抵押意愿2个指标。而田块指标和农户自身特征对因变量影响突出,其中,土地盐碱化程度、户主受教育水平、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农户盐碱地农业开发及耕种意愿等指标与y2负相关,家庭耕种土地总面积与y2呈现正相关关系。第三,在察布查尔县,农地产权因素对y2的影响并不明显,而肥料补贴、土地利用类型、农户盐碱地农业开发及耕种意愿、农户对产权的认知水平以及盐碱农用地利用技术及配套完备程度等则是主要驱动因素。根据回归结果,信贷的便利性以及土地产权抵押意愿也是影响y2的重要因素,但与之负相关。(4)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水资源利用行为响应分析。基于二元Logistic函数,在农户层次上,建立了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水资源利用行为响应模型。以农户是否采取盐碱地农业水资源利用行为为因变量(以下简称y3),区分农田水利设施是否涉及耕地占用和调整两种情形(如果是,记为情形Ⅰ;如果否,记为情形Ⅱ),分别进行定量模拟。分析表明,①全部样本数据模拟结果中,盐碱地资源利用及产权因素、水资源利用因素、农户特征及政府补贴等外部支持因素对y3均有密切影响。第一,耕地规模与y3正相关,并且在情形Ⅱ下,影响程度显着增强:土地越细碎化,土地调整越频繁,农户合理性灌溉行为选择意愿越弱。第二,水资源保证率越低,水费在农业生产总投入的比重越大,农户合理性灌溉行为选择意愿越强,并且在情形Ⅱ下,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备度也成为影响y3的因素之一,并与之正向关联。第三,家庭劳动力和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等农户特征与y3负相关,而政府对于水资源利用方式和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补贴则对农户的行为选择起到了催化作用。②在情形Ⅰ下,分县样本数据模拟结果表明,在垦利县,影响y3的因素按照显着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补贴≥土地产权稳定性≥耕地规模>水资源短缺程度>水利工程设施的完备程度,政府补贴越多、盐碱地产权越稳定、水资源越短缺、水利工程设施越完备、农户经营耕地规模越大,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合理性灌溉行为;镇赉县影响y3的因素按照显着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土地利用类型>地块数量>户主教育水平>水资源短缺程度>政府补贴,水田面积比重越大、地块总数量越少、户主受教育水平越高、水资源越短缺、政府补贴比例越高,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合理性灌溉行为;察布查尔县影响y3的因素按照显着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土地利用类型>水利工程设施的完备程度≥劳动力数量>耕地总面积。③在情形Ⅱ下,方程拟合优度较好,但各地区影响农户灌溉行为选择的因素显着性不明显,并且区域间差异较大。(5)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根据公共政策供给与需求理论,结合我国典型地区盐碱农用地利用实践,以盐碱地产权制度为切入点,区分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新增土地和存量土地,按照盐碱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思路,提出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管理方式集成方案。①针对新增国有盐碱农用地建议采用政府主导的开发与整治方式,采用市场主导的经营方式;②针对存量国有盐碱农用地建议在遵循原经营主体意愿的前提下,采用政府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盐碱地改良与经营;③针对新增集体盐碱农用地建议采用村集体主导方式进行开发整治与经营;④针对存量集体盐碱农用地建议采用中低产田改造等国家立项与村集体主导相结合的方式,综合采取补贴、信贷、保险等措施,促进盐碱地持续利用。在此基础上,对垦利县、镇赉县和察布查尔县等典型地区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管理从盐碱地开发、农业利用与土地资源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和保障体系。
袁磊[10](2010)在《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基础,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土地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不但承担着生产与承载功能,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调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土地利用方式能映射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也是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的直线型经济发展模式,客观的造成了土地利用方式的粗放化,建设用地扩张的高速化和土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同时根据德国乌柏研究所(Wuppertal Institute)前任主席魏兹舍克提出的四倍数效应,若不改善技术,全球有限资源50年内将以每年2.8%的速度下降,所以资源生产力必须在50年内提高四倍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所以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普遍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相继展开了循环经济的研究。循环经济以物质闭流循环为特征,强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本着减量化、再循环与再利用的“3R”原则发展经济,它不但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变革,其基本理念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理念的革新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也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本文正是从循环经济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导向作用出发,以黑龙江省为例,全面展开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边陲,耕地、林地等农地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处在全国的中游水平,主要以粮食生产和重型工业为主。全省13个地市区中资源型地市就有7个,长时期的资源开发与重型工业发展造成黑龙江省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高,城镇工矿等建设用地扩张较快,农村居民点用地较为粗放,农用地利用的干扰因素较多,土地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本文立足于循环经济理念在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中的导向作用,从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出发,一方面通过基于循环经济理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建立,具体分析评价1996—2007年间黑龙江省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另一方面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并对未来一段时期内黑龙江省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近而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重点、模式及相关的调控机制与关键措施。本文的研究目的一是通过分析评价认清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情况;二是结合循环经济理念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三是对未来一段时期内黑龙江省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以利于黑龙江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制定。本文首先根据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对研究区1996-200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与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特点是建设用地、耕地、其他农用地和林地的面积呈增加趋势,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有所减少。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来看,其土地利用整体处在发展期。而土地利用信息熵呈现先上涨后下降的趋势,土地利用多样性也呈现一种先提高后有序调整适度集中的趋势。在11年间,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39.12亿元,年均减少3.56亿元,年均减少率为0.07%,同时,人均生态承载力也略有下降。在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自然、社会经济、政策和技术等方面对研究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分析中可见,在短期内社会经济因素还是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结合土地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将循环经济理念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从社会经济发展、土地资源投入减量化、土地污染废弃物减量排放、土地资源再利用和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五方面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同时,采用物元可拓模型,因素贡献率评价,障碍因素诊断和DEA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1996—2007年土地综合可持续利用情况和农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价。1996—2007年间,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综合可持续利用情况良好,评价等级都在基本可持续等级水平,同时,农地可持续利用等级也都在基本可持续等级水平,而且两者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分别年均提高11.0和3.8个数量级。从因素贡献水平来看,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再利用的因素贡献率基本保持稳定,土地污染废弃物减量排放和土地资源安全保障的因素贡献率趋于下降,土地资源投入减量化的贡献率有所上升;在农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面,农业经济发展和农地资源再利用的因素贡献率有所提高,农地资源投入减量化和农地资源安全保障的因素贡献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从障碍因素诊断来看,现阶段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单位城镇建设用地第三产业产值、单位耕地农药使用量和农民人均收入等是制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通过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经济投入产出的DEA分析发现,1997—1999年,2001和2002年黑龙江省建设用地的投入产出没有达到综合技术效率有效;而1991、1993、1994、2005和2006年黑龙江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耕地面积的投入冗余。同时,全省各地区基于循环理念的土地可持续情况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哈尔滨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结果相对较高,其次为大庆市,较低的是佳木斯市、七台河和双鸭山市,其他地市评价情况处在中游水平,但整体水平不高;鸡西市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农地可持续利用在全省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齐齐哈尔和黑河两地市农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较省内其他地市较低,其它各地市的农地可持续利用的水平总体相差不大。在对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多目标规划方法,借助WINQSB2.0软件,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分析优化,分别得到了以生态建设与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兼顾、耕地适度增长和耕地开发与生态建设四个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土地利用结构方案,并通过综合效益的评定,选取耕地开发与生态建设方案作为2020年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最优方案。根据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通过灰色预测和趋势推算等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关因素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2010、2020和2030年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农地可持续利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是不断提高的,2010年处在基本可持续利用水平,2020年和2030年将达到中可持续水平,到2030年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主要障碍因素也向土地资源投入减量化和土地污染废弃物减量排放方面转移;农用地评价结果与土地综合评价结果基本类似,随着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度的不断下降,农地资源减量化投入和农地资源再利用的障碍度有所提升。在对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诊断、预测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根据黑龙江省农地资源丰富,土地利用结构多样等特点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土地灾害面积较大,治理困难等问题,以循环经济理念为统领,构建了基于循环农业的农地利用战略,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建设用地结构优化战略,土地整理复垦战略和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战略等土地利用战略模式,并相应提出了农地用养结合,以地养地和易地开发等保障机制和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制定适合的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全省的土地循环再利用体系和建立土地灾害治理的制度化体系等保障措施。
二、松嫩平原生态建设与农牧业持续发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嫩平原生态建设与农牧业持续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
1.1.2 转型变革新时代,对深化相关研究提出新要求 |
1.1.3 土地利用过程中政策制度因素影响作用日益凸显 |
1.1.4 东北三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与归纳分析 |
1.4.2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
1.4.3 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方法 第2章 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土地利用转型内涵与理论 |
2.1.2 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转型特征 |
2.1.3 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
2.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相关概念 |
2.2.1 土地利用形态 |
2.2.2 土地利用转型 |
2.2.3 概念辨析 |
2.3 基础理论 |
2.3.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
2.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3.3 远程耦合理论 |
2.3.4 土地扩张与土地集约化理论 |
2.3.5 土地节约与反弹效应理论 |
2.3.6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
2.4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内涵 |
2.4.1 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 |
2.4.2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解析框架 第3章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条件与背景 |
3.1 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 |
3.1.1 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 |
3.1.2 发展历史 |
3.1.3 功能分区 |
3.2 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 |
3.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
3.2.2 人口变化 |
3.2.3 城镇化进程 |
3.2.4 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特征 |
3.3 国家及区域政策环境与背景 |
3.3.1 国家宏观政策演变 |
3.3.2 区域发展政策的演进与解构 第4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显性形态转型过程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
4.2.1 类型规模及内部结构变化 |
4.2.2 类型间转化规模与转化方向变化 |
4.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
4.3.1 类型分布与类型转化空间变化 |
4.3.2 土地利用重心空间迁移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过程 |
5.1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核心表征——功能形态相关问题 |
5.1.1 土地利用功能与多功能内涵 |
5.1.2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解构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1 评价指标选取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数据来源 |
5.3 土地利用核心功能分析 |
5.3.1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
5.3.2 发展支撑功能演变特征 |
5.3.3 发展动力功能演变特征 |
5.3.4 生态基础功能演变特征 |
5.4 土地利用子功能分析 |
5.4.1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2 农村稳定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3 经济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4 社会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5 土地利用子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5.1 发展支撑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5.2 发展动力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
6.1 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分析模型 |
6.1.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6.1.2 分析模型的选取与原理 |
6.1.3 分析模型选择结果 |
6.2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 |
6.2.1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 |
6.2.2 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 |
6.2.3 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 |
6.3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
6.3.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总结 |
6.3.2 转型路径与转型机制探索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 |
7.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7.1.1 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7.1.2 土地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 |
7.1.3 耕地的不可持续利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
7.1.4 耕地粗放低效利用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 |
7.2 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新要求、新挑战 |
7.2.1 国家宏观背景 |
7.2.2 新一轮东北振兴:新政策与新要求 |
7.2.3 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 |
7.2.4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
7.3 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建议与措施 |
7.3.1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目标 |
7.3.2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政策优化路径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
(2)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参照系: 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商品粮 |
2.1.2 粮食主产区 |
2.1.3 商品粮主产区 |
2.1.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1 商品粮主产区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2 投入产出理论 |
2.2.3 公共物品理论与外部性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
2.3.1 演化博弈的前提假设及指标设定 |
2.3.2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演化策略分析 |
2.3.3 演化博弈分析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现实参照系: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分析与借鉴 |
3.1 国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分析 |
3.1.1 美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1.2 法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1.3 印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1.4 荷兰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1.5 以色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 国内产粮大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分析 |
3.2.1 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2 山东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3 江苏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4 内蒙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5 新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3 对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启示 |
3.3.1 积极推进耕地保护及土地规模化经营提升自然产出能力 |
3.3.2 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提升要素投入能力 |
3.3.3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
3.3.4 积极出台支持政策提升政策保障能力 |
3.3.5 引导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提升组织管理能力 |
3.3.6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4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评价 |
4.1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 |
4.1.1 粮食生产自然产出现状 |
4.1.2 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现状 |
4.1.3 粮食生产科技支撑现状 |
4.1.4 粮食生产政策保障现状 |
4.1.5 粮食生产组织管理现状 |
4.1.6 粮食生产风险抵御现状 |
4.2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出及商品粮净调出现状 |
4.2.1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情况 |
4.2.2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出结构分析 |
4.2.3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商品粮净调出情况 |
4.3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
4.3.1 DEA的基本原理 |
4.3.2 DEA的基本模型 |
4.3.3 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因素的评价指标选取 |
4.3.4 基于DEA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
4.3.5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瓶颈分析 |
5.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要素投入总量及效率仍需提升 |
5.1.1 粮食数量提升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日益趋紧 |
5.1.2 实行耕地流转及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机制不完善 |
5.1.3 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依然偏低 |
5.1.4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依然存在短板 |
5.1.5 农业科技衔接机制不畅 |
5.1.6 财政政策支农力度仍显不足 |
5.1.7 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滞后 |
5.1.8 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护与调动不足 |
5.1.9 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不平衡 |
5.2 实现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存在差距 |
5.2.1 粮食结构调整过程中保产增收的压力不断加大 |
5.2.2 粮食产业链融合深度不够 |
5.2.3 粮食去库存缺少完善的利益补偿与发展互助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6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及仿真模拟 |
6.1 路径选择的目标 |
6.2 路径选择的原则 |
6.3 内生路径选择 |
6.3.1 坚守耕地当量红线 |
6.3.2 提高耕地质量等级 |
6.3.3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
6.3.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6.4 外生路径选择 |
6.4.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4.2 提升财政支农政策效率 |
6.4.3 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
6.4.4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6.4.5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 |
6.5 多重相关路径选择 |
6.5.1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2 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
6.5.3 实施粮食生产全球化战略 |
6.6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仿真模拟 |
6.6.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6.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6.6.3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6.6.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6.6.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仿真模拟 |
6.6.6 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保障措施 |
7.1 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机制 |
7.1.1 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 |
7.1.2 建立耕地保护联动机制 |
7.2 强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实效 |
7.2.1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及粮食主销区互助资金 |
7.2.2 促进粮食三项补贴改革的落实 |
7.3 搭建现代化的粮食流通网络 |
7.3.1 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
7.3.2 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管理 |
7.3.3 积极打造立体化的粮食物流网络 |
7.4 充分调动粮食生产主体积极性 |
7.4.1 建立促进粮食生产主体增收的长效机制 |
7.4.2 优先发展商品粮主产区教育事业 |
7.5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7.5.1 扩大公益性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 |
7.5.2 促进经营性服务体系内粮食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
7.5.3 提升专项服务体系支撑作用 |
7.6 完善粮食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 |
7.6.1 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 |
7.6.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7.7 完善配套支持体系 |
7.7.1 积极推动商品粮主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7.7.2 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
7.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盐碱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特征及优化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松嫩平原土壤盐渍化与利用方式 |
1.2 松嫩草地概况 |
1.3 松嫩草地的退化 |
1.4 人工草地的重要性 |
1.5 人工草地牧草品种的选择 |
1.6 紫花苜蓿的耐盐碱性与耗水规律 |
1.7 盐碱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8 草地盐碱化治理研究 |
1.9 空间变异理论研究 |
1.10 土壤水盐动态研究 |
1.11 松嫩平原土壤水盐动态规律及调控 |
1.12 人工草地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优化 |
1.13 国内外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水盐与牧草生物学-生态学空间变异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
3.1 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特征 |
3.2 盐碱化人工草地牧草生物学参数的空间变异特征 |
3.3 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理化性质与牧草生物-生态学特征关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盐碱化程度人工草地土壤水盐动态及牧草生物学特征 |
4.1 不同盐碱化程度人工草地土壤理化性质 |
4.2 不同程度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容积含水量 |
4.3 不同程度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化学性质动态特征 |
4.4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对人工牧草生理和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
4.5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对人工牧草Na/K的影响 |
4.6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对人工草地牧草产量、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分调控对中度盐碱化人工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
5.1 水分调控对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
5.2 水分调控对紫花苜蓿生理-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
5.3 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盐碱化人工草地灌溉制度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村镇与村镇空间 |
1.3.2 村镇生态系统 |
1.3.3 生态系统服务 |
1.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理论方法与研究基础 |
2.1 村镇空间研究理论支撑 |
2.1.1 乡村振兴等相关理论 |
2.1.2 空间均衡网络理论 |
2.1.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1.4 空间格局优化理论 |
2.1.5 三生空间优组理论 |
2.1.6 空间信息系统理论 |
2.2 生态服务理论及方法 |
2.2.1 生态服务的基本特征与内涵 |
2.2.2 生态服务的资源禀赋与价值属性 |
2.2.3 生态服务价值分类方案与测度方法 |
2.3 村镇空间生态服务属性与关联影响 |
2.3.1 村镇空间生态服务属性与构成 |
2.3.2 村镇空间及制衡机制 |
2.3.3 村镇空间整合及优化 |
2.4 理论思辨与技术工具选择 |
2.4.1 理论思辨与视角选取 |
2.4.2 技术工具比较与选用 |
2.4.3 生态服务视角下村镇空间优化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调查 |
3.1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概况 |
3.1.1 省域村镇建设基本概况 |
3.1.2 省域村镇绿色发展基础 |
3.2 黑龙江省村镇绿色发展诉求 |
3.2.1 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定位 |
3.2.2 区域层面规划与建设要求 |
3.2.3 地方层面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需求 |
3.3 基于发展诉求的村镇空间调研设计 |
3.3.1 调查目标与思路 |
3.3.2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3.4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特征及问题 |
3.4.1 区域发展失衡 |
3.4.2 空间发展无序 |
3.4.3 资源利用低效 |
3.4.4 生态环境恶化 |
3.4.5 绿色技术缺失 |
3.4.6 规划管理滞后 |
3.5 村镇空间优化的目标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及解析 |
4.1 县域尺度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构建 |
4.1.1 面向空间优化的生态服务指标体系构建 |
4.1.2 基于当量因子法的指标项测度 |
4.1.3 基于功能价值法的指标项测度 |
4.1.4 生态服务测度模型构建及检验 |
4.2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 |
4.2.1 对接测度的村镇土地利用类型的重划定 |
4.2.2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测度模型修订 |
4.2.3 黑龙江省村镇生态服务测度及空间格局 |
4.3 基于生态服务测度的村镇空间解析框架设计 |
4.3.1 面向区际平衡的村镇空间均衡性评析 |
4.3.2 面向区内协调的村镇空间耦合度评析 |
4.3.3 面向效率提升的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评析 |
4.3.4 面向功能优化的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生态服务测度的黑龙江省村镇空间格局 |
5.1 村镇空间格局的目标方向 |
5.1.1 空间功能协调共生发展 |
5.1.2 空间利用效率整体提升 |
5.1.3 空间主导功能强化发展 |
5.2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 |
5.2.1 基于基尼系数的优化思路 |
5.2.2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测度 |
5.2.3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优化 |
5.3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 |
5.3.1 基于耦合度模型的优化思路 |
5.3.2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测度 |
5.3.3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优化 |
5.4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 |
5.4.1 基于价值指数的优化思路 |
5.4.2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测度 |
5.4.3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优化 |
5.5 村镇空间功能格局 |
5.5.1 基于多维分析的优化思路 |
5.5.2 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及区划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路径及策略 |
6.1 村镇空间优化的战略指引 |
6.1.1 以村镇空间为支撑的区域协调与城乡一体化格局 |
6.1.2 以生态服务价值提升为导向的三产融合发展体系 |
6.1.3 以生态服务底线为保障的区域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
6.1.4 对接城镇经济网络的村镇三生空间特色功能提升 |
6.2 村镇空间优化的总体策略 |
6.2.1 省域四大地域片区功能的协调发展 |
6.2.2 重要空间节点职能结构调整与优化 |
6.2.3 区域村镇空间联系通道网络的完善 |
6.2.4 各生态分区城镇化发展的有序推进 |
6.2.5 核心片区空间协调与组织模式优化 |
6.3 村镇空间优化的技术支撑体系 |
6.3.1 村镇数据库构建与应用 |
6.3.2 绿色资源的分析与评价 |
6.3.3 绿色专项研究的技术应用 |
6.3.4 村镇规划编制与表达 |
6.4 村镇空间优化的规划设计体系 |
6.4.1 省-县(市)双层村镇空间规划体系建立 |
6.4.2 城乡空间规划整合与协调指引 |
6.4.3 绿色导向下的村镇空间重构 |
6.5 村镇空间优化的实施保障体系 |
6.5.1 统筹公共政策 |
6.5.2 创新管理机制 |
6.5.3 优化评价体系 |
6.5.4 完善公众参与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国情背景 |
1.1.3 区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
1.5.2 两维图论聚类法 |
1.5.3 多目标规划法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1.7.1 构建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 |
1.7.2 构建了基于“三生空间”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 |
1.7.3 构建了“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评价指标体系 |
第2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基础和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2.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
2.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 |
2.1.4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区位理论 |
2.2.2 地域分异理论 |
2.2.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
2.3.1 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 |
2.3.2 规划编制理念 |
2.3.3 规划编制原则 |
2.3.4 规划编制流程 |
2.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
2.4.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
2.4.2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2.4.3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
2.4.4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
2.4.5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环境条件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条件 |
3.1.3 水文条件 |
3.1.4 土壤条件 |
3.2 社会经济情况 |
3.2.1 人口条件 |
3.2.2 经济发展 |
3.2.3 粮食生产 |
第4章 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
4.1 数据来源与评判标准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评判标准 |
4.2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指标体系确立 |
4.3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1 指标的标准化 |
4.3.2 权重的确定 |
4.4 规划实施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1 规划实施综合评价 |
4.4.2 规划实施成效分析 |
4.4.3 规划实施和编制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
5.1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5.1.1 数据来源 |
5.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1.3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5.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规划指标体系的发展 |
5.2.2 现行规划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5.2.3 规划指标体系的确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确定 |
6.1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目的和原则 |
6.1.1 分区目的 |
6.1.2 分区原则 |
6.2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过程 |
6.2.1 分区思路 |
6.2.2 指标体系构建 |
6.2.3 数据来源 |
6.2.4 指标数值空间分布 |
6.2.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6 两维图论聚类分析 |
6.3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 |
6.3.1 经济发展区 |
6.3.2 粮食生产区 |
6.3.3 林农生态区 |
6.4 各分区土地利用战略 |
6.4.1 经济发展区土地利用战略 |
6.4.2 粮食生产区土地利用战略 |
6.4.3 林农生态区土地利用战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
7.1 案例选择及数据来源 |
7.1.1 区域位置概况 |
7.1.2 自然环境条件 |
7.1.3 社会经济概况 |
7.1.4 数据来源 |
7.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7.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7.2.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7.2.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7.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调整 |
7.3.1 现行规划控制指标存在的问题 |
7.3.2 规划控制指标调整策略 |
7.3.3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
7.3.4 规划控制指标预测 |
7.3.5 规划控制指标调整方案确定 |
7.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7.4.1 决策变量设置 |
7.4.2 多目标函数建立 |
7.4.3 约束条件设置 |
7.4.4 优化方案分析 |
7.5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7.5.1 法律手段 |
7.5.2 行政手段 |
7.5.3 经济手段 |
7.5.4 技术手段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6)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多学科相结合方法 |
1.5.2 典型调查法 |
1.5.3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1.5.4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1.7.1 构建了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识别体系 |
1.7.2 实现了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关键驱动因素的识别 |
1.7.3 构建了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框架 |
1.7.4 探索了省-市-县多尺度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方案 |
第2章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理论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耕地系统安全 |
2.1.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
2.1.3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控制论 |
2.2.3 地域分异理论 |
2.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理论分析框架 |
2.3.1 生物免疫机理应用于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的可行性分析 |
2.3.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内容 |
2.3.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目标 |
2.3.4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结构流程 |
2.3.5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功能模块 |
2.4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理论分析框架 |
2.4.1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思想 |
2.4.2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主体 |
2.4.3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原则 |
2.4.4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目标 |
2.4.5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内容框架 |
2.5 总体理论分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3.1.3 耕地资源安全现状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第4章 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
4.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抗原(Ag) -抗体(Ab)框架模型 |
4.2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模型构建 |
4.2.1 改进的突变级数模型 |
4.2.2 现状评定模型的构建 |
4.2.3 预警评判标准 |
4.3 基于Elman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模型构建 |
4.3.1 Elman神经网络原理及学习算法 |
4.3.2 预测模型的构建 |
4.4 省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
4.4.1 省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
4.4.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结果及分析 |
4.4.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结果及分析 |
4.5 市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
4.5.1 市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
4.5.2 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现状结果及分析 |
4.5.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结果及分析 |
4.6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
4.6.1 县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
4.6.2 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现状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 |
5.1 省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
5.1.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特征 |
5.1.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发展趋势特征 |
5.2 市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 |
5.2.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特征 |
5.2.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发展趋势特征 |
5.2.3 不同时段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格局特征 |
5.3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特征 |
5.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及原理 |
5.3.2 县域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特征 |
5.3.3 县域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 |
6.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
6.1.1 驱动因素的选取及分析 |
6.1.2 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6.1.3 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 |
6.2 省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
6.2.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作用大小 |
6.2.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作用比较分析 |
6.3 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
6.3.1 单位根检验 |
6.3.2 协整检验 |
6.3.3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
6.3.4 组间异方差、序列相关和横截面相关检验 |
6.3.5 内生性检验 |
6.3.6 不同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比较及驱动因素作用分析 |
6.4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
6.4.1 OLS模型估算结果 |
6.4.2 GWR模型估算结果 |
6.4.3 驱动因素的空间差异分析 |
6.5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
6.5.1 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关键性驱动因素比较 |
6.5.2 自然生态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
6.5.3 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
6.5.4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框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
7.1 省域尺度下基于政策推动的耕地系统安全总体调控 |
7.1.1 总体调控体系构建 |
7.1.2 基于政策推动的调控内容 |
7.2 市域尺度下基于情景分析的耕地系统安全分区调控 |
7.2.1 分区调控原则 |
7.2.2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
7.2.3 分区结果 |
7.2.4 分区调控情景设定 |
7.2.5 基于情景分析的各分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趋势分析 |
7.3 县域尺度下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
7.3.1 耕地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
7.3.2 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原理及模型 |
7.3.3 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技术框架 |
7.3.4 基于FLUS模型的耕地格局情景模拟 |
7.3.5 不同调控情景下耕地在不同地形上分布的耕地系统安全警情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7)基于MODIS时间序列的松嫩平原盐碱地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土壤盐碱化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1.2.1 盐碱地提取中常用数据源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MODIS数据盐碱地分类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盐碱土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区盐碱土特点 |
第3章 研究区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3.1 MODIS影像数据集 |
3.2 数据预处理 |
3.3 时间序列光谱特征提取 |
3.4 物候参数提取 |
3.5 样本选取 |
3.5.1 野外实测 |
3.5.2 TM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松嫩平原盐碱地信息提取方法 |
4.1 物候参数可分性验证 |
4.2 决策树模型的建立 |
4.3 光谱、物候参数盐碱地分类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2001~2015 年松嫩平原盐碱地时空变化规律 |
5.1 近15年松嫩平原盐碱地空间变化特征 |
5.1.1 松嫩平原盐碱地空间分布特征 |
5.1.2 松嫩平原盐碱地重心迁移特征 |
5.2 松嫩平原各类盐碱地面积、速度变化规律 |
5.2.1 松嫩平原各类盐碱地面积变化特征 |
5.2.2 松嫩平原各类盐碱地变化速度 |
5.3 松嫩平原土壤盐碱化程度变化特征 |
5.4 松嫩平原盐碱地空间分异格局 |
5.4.1 松嫩平原盐碱地面积变化区域分异 |
5.4.2 松嫩平原盐碱地速度变化区域分异 |
5.5 松嫩平原盐碱地修复驱动力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文献综述 |
1.2.1 水利工程措施 |
1.2.2 物理措施 |
1.2.3 化学措施 |
1.2.4 生物措施 |
1.2.5 综合措施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铺设秸秆恢复裸碱斑植被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地概况 |
2.2.2 实验设计 |
2.2.3 植物取样与测量 |
2.2.4 土壤取样与测量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秸秆的状态 |
2.3.2 土壤有机碳 |
2.3.3 pH和EC |
2.3.4 植被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沟恢复松嫩平原裸碱斑植被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地概况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土壤取样与测量 |
3.2.4 植物取样与测量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沟的特征及变化 |
3.3.2 土壤含水率 |
3.3.3 pH |
3.3.4 电导率 |
3.3.5 植被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筑台恢复松嫩平原裸碱斑植被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地概况 |
4.2.2 实验设计 |
4.2.3 土壤取样与测量 |
4.2.4 植物取样与测量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垄台的外形变化 |
4.3.2 土壤含水率 |
4.3.3 土壤pH |
4.3.4 土壤电导率 |
4.3.5 植被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覆沙造旱田利用松嫩平原盐碱地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地概况 |
5.2.2 实验设计 |
5.2.3 植物播种和田间管理 |
5.2.4 土壤取样和测量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土壤含水率 |
5.3.2.土壤的pH |
5.3.3 土壤电导率 |
5.3.4 作物和牧草的生长情况以及产量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9)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行为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中文图名索引 |
英文图名索引 |
中文表名索引 |
英文表名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农业利用潜力巨大 |
1.1.2 盐碱农用地利用中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明显 |
1.1.3 现行盐碱地产权制度对盐碱地利用主体采用持续利用行为激励功能减弱 |
1.2 研究进展 |
1.2.1 农地产权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
1.2.2 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与农户行为 |
1.2.3 盐碱地产权制度改革 |
1.2.4 研究方法 |
1.2.5 述评 |
1.3 研究意义与切入点 |
1.3.1 丰富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体系 |
1.3.2 为盐碱农用地高效持续利用产权制度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
1.3.3 拓展行为地理学应用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章节安排及逻辑关系 |
第2章 盐碱地产权与持续利用:作用机理和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2.1.1 盐碱地产权理论 |
2.1.2 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理论 |
2.1.3 盐碱农用地利用农户行为理论 |
2.1.4 研究假设 |
2.2 盐碱农用地利用中农户行为特征 |
2.2.1 集体行动的合作性 |
2.2.2 个体行动的外部性 |
2.3 盐碱农用地利用中农户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农户特征因素 |
2.3.2 自然环境因素 |
2.3.3 经济社会环境 |
2.3.4 盐碱农用地利用制度与政策 |
2.4 盐碱地产权与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的作用机理 |
2.4.1 盐碱地产权在农业利用系统中的功能 |
2.4.2 盐碱地产权与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耦合机理 |
2.4.3 盐碱地产权对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的作用途径 |
2.5 分析框架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研究区域范围 |
3.2 盐碱土形成机理 |
3.2.1 垦利县 |
3.2.2 镇赉县 |
3.2.3 察布查尔县 |
3.3 盐碱农用地利用 |
3.3.1 垦利县 |
3.3.2 镇赉县 |
3.3.3 察布查尔县 |
3.4 盐碱地产权安排 |
3.4.1 垦利县 |
3.4.2 镇赉县 |
3.4.3 察布查尔县 |
3.5 研究区域差异分析 |
第4章 盐碱地产权的农户经营行为响应及分析 |
4.1 农户持续性经营行为界定 |
4.2 研究区域农户经营行为分析 |
4.2.1 农户基本概况 |
4.2.2 农户盐碱农用地利用状况 |
4.3 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耕种行为响应 |
4.3.1 影响农户耕种行为选择的指标体系 |
4.3.2 建立模型 |
4.3.3 数据模拟 |
4.4 结果分析及政策启示 |
4.4.1 结果分析 |
4.4.2 政策启示 |
第5章 盐碱地产权的农户培肥行为响应及分析 |
5.1 盐碱地农户土壤培肥行为类型 |
5.2 研究区域农户盐碱地改良性培肥行为概述 |
5.2.1 研究区域现状 |
5.2.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3 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改良性培肥行为响应 |
5.3.1 影响农户改良性培肥行为选择的指标体系 |
5.3.2 建立模型 |
5.3.3 数据模拟及结果分析 |
5.4 政策启示 |
第6章 盐碱地产权的农户水资源利用行为响应及分析 |
6.1 盐碱地农户水资源利用行为类型 |
6.2 研究区域农户水资源利用行为概述 |
6.2.1 研究区域现状 |
6.2.2 农户水资源利用行为统计分析 |
6.3 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水资源利用行为响应 |
6.3.1 影响农户水资源利用行为选择的指标体系 |
6.3.3 建立模型 |
6.3.4 数据模拟及结果分析 |
6.4 政策启示 |
第7章 基于产权安排的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管理方式 |
7.1 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管理方式集成路线 |
7.1.1 基本原则 |
7.1.2 集成路线 |
7.2 基于产权视角的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管理政策需求与供给 |
7.2.1 我国典型地区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的政策需求 |
7.2.2 现行产权制度安排下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管理方式实践及评价 |
7.3 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管理方式集成 |
7.3.1 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管理政策手段及评价 |
7.3.2 管理方式集成 |
7.3.3 不同地区管理方式优化 |
7.4 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管理方式运作的保障体系设计 |
7.4.1 法律手段 |
7.4.2 行政手段 |
7.4.3 经济手段 |
7.4.4 社会手段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10)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数据来源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1.7.1 研究难点 |
1.7.2 研究重点 |
1.7.3 研究创新点 |
1.8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方法 |
1.8.2 技术路线 |
2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基础理论 |
2.1 循环经济基础理论 |
2.1.1 循环经济的原则 |
2.1.2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
2.1.3 循环经济的属性 |
2.1.4 循环经济的层次性 |
2.2 土地可持续利用基础理论 |
2.2.1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特征 |
2.2.2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
2.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尺度 |
2.2.4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念 |
2.3 土地领域引入循环经济理念的必要性 |
2.4 循环经济理念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导向作用 |
2.4.1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导向 |
2.4.2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观念导向 |
2.4.3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导向 |
2.5 研究的其他理论基础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5.3 生态经济理论 |
2.5.4 资源循环利用理论 |
2.5.5 发展战略学理论 |
3 土地利用变化与过程分析 |
3.1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 |
3.2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
3.2.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分析 |
3.2.2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
3.2.3 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
3.3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3.4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3.4.1 土地利用区位熵 |
3.4.2 土地利用信息熵 |
3.5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 |
3.6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承载力的变化 |
3.7 黑龙江省土地资源的特点 |
3.7.1 土地资源人均数量较多,但生产力水平较低 |
3.7.2 农用地分布相对集中,但受高纬度限制明显 |
3.7.3 土地自然肥力较高,但呈下降趋势 |
3.7.4 后备土地资源较多,但开发难度不断加大 |
3.8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8.1 土地灾害较为严重 |
3.8.2 建设用地扩张较快 |
3.8.3 生态服务价值不断下降 |
3.8.4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 |
4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自然环境因素 |
4.1.1 资源丰度 |
4.1.2 资源环境容量 |
4.2 人口因素 |
4.3 城镇化的发展 |
4.4 经济因素 |
4.4.1 国内生产总值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4.4.2 固定资产投资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4.4.3 产业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4.4.4 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4.5 政策制度因素 |
4.6 技术因素 |
4.7 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 |
4.7.1 主成分分析 |
4.7.2 灰关联分析 |
5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
5.1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利用情况分析 |
5.1.1 土地资源投入减量化分析 |
5.1.2 土地污染废弃物减排分析 |
5.1.3 土地资源再利用分析 |
5.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原则 |
5.2.1 综合性原则 |
5.2.2 区域性原则 |
5.2.3 层次性原则 |
5.2.4 科学性原则 |
5.2.5 可行性原则 |
5.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
5.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2 各项指标说明 |
5.3.3 评价标准的建立 |
5.3.4 评价方法说明 |
5.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5 障碍因素诊断 |
5.5.1 障碍因素诊断的方法 |
5.5.2 障碍因素诊断结果及分析 |
5.6 有效性分析 |
5.6.1 经济投入产出有效性分析方法 |
5.6.2 黑龙江建设用地投入产出分析指标选取 |
5.6.3 结果分析 |
5.7 区域差异性分析 |
5.7.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7.2 标准化及权重的确定 |
5.7.3 评价结果分析 |
5.7.4 各地区建设用地投入产出的DEA 分析 |
6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农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6.1 农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结果分析 |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1.2 评价等级及权重的确定 |
6.1.3 评价结果分析 |
6.2 障碍因素诊断 |
6.3 农用地投入产出的经济有效性分析 |
6.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地区差异性分析 |
6.4.1 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
6.4.2 标准化及权重的确定 |
6.4.3 评价结果分析 |
6.4.4 各地区农用地投入产出的DEA 分析 |
7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7.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系统分析 |
7.1.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涵义 |
7.1.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系统原理 |
7.1.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原则 |
7.1.4 循环经济理念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导向 |
7.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 |
7.2.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的选择 |
7.2.2 变量设置 |
7.2.3 目标函数的构建 |
7.2.4 约束条件的构建 |
7.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分析 |
7.3.1 模型求解 |
7.3.2 优化方案的比较 |
7.3.3 优化结果分析 |
8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趋势预测 |
8.1 土地可持续利用趋势预测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
8.1.1 趋势预测的基础理论 |
8.1.2 趋势预测的方法 |
8.2 土地可持续利用趋势预测指标体系及指标测算 |
8.2.1 趋势预测指标体系 |
8.2.2 指标预测 |
8.3 土地可持续利用趋势预测结果及分析 |
8.3.1 综合层面的趋势预测结果及分析 |
8.3.2 农地层面的趋势预测结果及分析 |
9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 |
9.1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特性 |
9.1.1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的时代性 |
9.1.2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地域性 |
9.1.3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的阶段性 |
9.2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核心 |
9.2.1 优化调整农用地的结构与布局 |
9.2.2 不断优化建设用地的结构与布局 |
9.2.3 充分利用存量土地,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
9.2.4 强化土地整理,提高土地的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 |
9.2.5 加强土地复垦和土地灾害的治理,提高土地再利用水平 |
9.2.6 突出生态性用地的保护,构建合理的生态格局 |
9.3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模式 |
9.3.1 基于循环农业的农地利用战略 |
9.3.2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建设用地结构优化战略 |
9.3.3 土地整理复垦战略 |
9.3.4 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战略 |
9.4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实施的调控机制 |
9.4.1 农地用养结合机制 |
9.4.2 以地养地机制 |
9.4.3 易地开发与异地代垦机制 |
9.4.4 建设用地优化调整机制 |
9.5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实施的关键措施 |
9.5.1 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制定适合的土地利用规划 |
9.5.2 建立全省的土地循环再利用体系 |
9.5.3 完善土地收购储备体系 |
9.5.4 规范和完善城乡土地市场 |
9.5.5 统筹优化各类园区和开发区的建设 |
9.5.6 建立土地复垦整理长效机制 |
9.5.7 建立土地灾害治理的制度化体系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松嫩平原生态建设与农牧业持续发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D]. 田俊峰. 吉林大学, 2020(08)
- [2]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D]. 邢策.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3]盐碱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特征及优化调控[D]. 杨洪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01)
- [4]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D]. 刘宇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5]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D]. 路昌. 东北大学, 2018(12)
- [6]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D]. 陈藜藜. 东北大学, 2018(12)
- [7]基于MODIS时间序列的松嫩平原盐碱地动态变化研究[D]. 花锦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8]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D]. 关胜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10)
- [9]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行为响应研究[D]. 徐慧. 南京大学, 2012(06)
- [10]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 袁磊.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