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贴近实战需要抓好新年度军事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张友琪[1](2020)在《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化空袭武器的快速发展、空袭手段的增多使得空袭行动在隐蔽性、快速性以及突然性等均得以提高。从而对人防疏散的指挥、组织等各方面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完备的防御体系是国家人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袭战争中可以大幅度提高民众的生存率。因此,各国都特别重视人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建立健全城市人口疏散体系。人防疏散效率直接关系着被疏散群众的生命安全,以更高的疏散效率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是人防疏散的核心宗旨。提高人防疏散效率有助于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有利于形成灵活机动、便捷高效的应对体系,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安全、国家安全。本文结合通辽市人民防空的疏散效率,借鉴国内外有关提高人防疏散效率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围绕组织指挥体系建设、预案修订、训练演练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讨论通辽市人防疏散体系建设的方法与内容。应用文献研究法,将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法规条例、学术论文、报纸期刊、外文文献、学术着作进行梳理总结,为分析研究提供科学借鉴与理论支撑。运用对比分析法,结合国内外各种提高人防疏散效率建设模式的相关经验,通过各影响因素改善前后的结果对比,为提高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提升人防疏散效率问题的成就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其提升的对策方法,探讨了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意义,并分析了当前制约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的障碍和矛盾,如:组织指挥机构组合滞后、预案编辑脱离实际、群众参与度不高、保障措施不完备等,针对其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多主体分析缩短人防疏散时间,研究提高人防疏散效率的对策,丰富相关理论。总结人防疏散的发展方式,以疏散效率为出发点不断演进和改善,从而建立高效的人防疏散体系。
王政[2](2020)在《周期训练与超量恢复理论在军事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军队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提升战斗力为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根本手段之一就是提高军事体能训练水平。内容体系不完善,训练实施不科学等都是我军体能训练存在的现实问题,而竞技体育领域涵盖了体育活动的多个过程:竞技比赛、训练管理和运动恢复等;以及科学新颖的训练方式:心理、智能、体能、技术和战术训练;研究领域涉及基础理论学科、社会学科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等多维空间,逐步实现了科学、精准、有效的训练方式。因此,结合竞技体育中周期训练与超量恢复理论指导军事体能训练,将有利于改善战士训练观念、优化军事体能训练方案、提高军事训练效率、减少训练损伤。从而促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最终实现我国强军梦想。本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将现今军事体能训练现状、周期训练和超量恢复理论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再通过专家访谈法确定受训战士各项身体素质的测试内容,然后通过周期训练与超量恢复理论设计出完全贴合我军一线士兵的体能训练计划并进行实施,最后通过数理统计法对集训战士前后的各项身体素质水平进行科学的对比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常规军事体能训练手段单一、战士训练积极性不够、缺乏基础体能训练设施和专业组训人才。2.周期训练与超量恢复理论指导常规军事体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士兵身体形态、减少军事训练伤、显着提高士兵的背力、握力、立定跳远、3000米、100米、坐位体前屈、象限十字跳、闭眼单足站立的测试成绩。3.体育与军事具有很强的交融性,对两种理论进行深度剖析和实践验证,周期训练与超量恢复理论指导军事体能训练具有可行性。
付廷选,何姜鹏,刘玮琦[3](2019)在《扎实推进民兵应急分队实战化军事训练落实》文中研究指明民兵应急分队,是国防动员系统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民兵应急分队实战化训练,一要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实战化训练导向;二要聚焦职能使命,拓展实战化训练内容;三要坚持效益至上,创新实战化训练方式;四要优化整合资源,加强实战化训练保障。
张敬辉[4](2019)在《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战斗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位于地球的东半球北半部、亚欧大陆的东南部、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处,地处东亚季风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造成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地域分布广、频率发生高、直接损失大,应急救援任务繁重。自然灾害事发突然,现场惨烈,环境恶劣,应急救援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条件艰苦,对人的心理、生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遂行应急救援任务中发挥精神力量显得尤为重要。战斗精神作为精神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军人必胜信念、支配军人行为、决定任务完成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总结借鉴国内外关于战斗精神培育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武警交通部队参与完成的应急救援行动的典型案例,研究了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战斗精神的内涵外延,以参加过应急救援行动的官兵为调查对象,设计了战斗精神培育的调查问卷并确定实施方案,根据调查结果,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个体层面、任务层面分析了制约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战斗精神培育的各个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培育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战斗精神的方法途径。
陈睿虎[5](2018)在《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紧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趋势,着眼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从国家战略高度就科技兴军作出一系列深刻阐述和战略部署。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是我们党接力运用科技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对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展开研究。从国际大势、国内现实基础以及我军自身建设三个维度来看,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是深深扎根于所处时代,是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产物。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科学系统、内涵丰富,可以概括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加快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武器装备体系、培养造就高素质军事科技人才队伍、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调整优化、大力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创新六个方面。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此同时,推动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指导实践是一个重大现实课题,需要各级在落实、深化和具体化上下功夫,不断开创强军兴军的新局面。
周雨亭[6](2018)在《部队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主席强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人才培养重地。推进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是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的题中之义,是培养军政兼优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部队聚焦备战打仗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基层部队建设全面发展的有力举措。因此,研究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论文通过解构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的内涵及其外延,界定了换岗锻炼的基本内涵,明确换岗锻炼的主体、客体、方法途径和目标等基本组成要素。以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军事人才成长与发展理论、人员流动理论和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军队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为实践依据,展开对换岗锻炼的进一步研究。其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时期我军军政主官换岗锻炼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通过深入基层部队进行调研实践,总结出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践调查,立足部队建设实际,提出了全面推进换岗锻炼的几点对策建议:一是准确把握做好换岗锻炼工作的原则要求;二是合理确定换岗锻炼的时机、范围、对象和比例;三是跟踪抓好换岗锻炼期间的培养帮带;四是建立健全推动换岗锻炼的长效机制。
赵俊业[7](2018)在《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军队院校正在按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要求,深化教育训练改革,逐步推进教育训练与实战一体化,军队院校呈现出了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的良好势头。但军队院校教育人才培养距“聚焦实战、靠拢部队”和“能打仗、打胜仗”的战略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培养的生长军官素质并不能完全符合部队需求。开展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理清教育、训练、实战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准提高军队院校教育水平的着力点,打通其实现途径是主动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当前院校毕业人才“水土不服”现实难题的重要课题,更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论文从梳理国内外关于院校教育训练实战化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分析和界定了“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研究了其发展历程、内在规律,奠定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数理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宏观和微观、内在和外在等多视角对“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策略、新思路以及“文韬”与“武略”的新关系进行分析,优化了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型,并从打造晓于实战的师资队伍、构建实战化的教学训练体系、健全配套长效机制、优化教学训练条件建设、完善战斗力标准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罗跃全[8](2018)在《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文中提出新军事变革冲击了传统的军事理念和军事安全观念,未来战争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新材料等会聚发展并应用于军事领域,使得新边疆、高边疆、生物微边疆成为新的主权概念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面对新军事变革和新技术革命这一发展浪潮,我国安全风险呈累积态势。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加快陆军转型发展。战争形态的改变和陆军职能任务的深化拓展,对战斗力生成转化模式提出了全新命题,使得担负战斗力维护任务的军队卫勤从幕后走向台前,对卫勤建设在为战斗力提供科学性、系统性和效能性保障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大挑战。卫勤建设理念也在发生转型,由伤亡可承受性向“低伤亡”甚至“零伤亡”方向发展,战救技术由保“命”向保功能、保生活质量等“全健康”方面发展。随着未来高技术战争可以实现对致伤手段、打击范围、毁伤程度等多因素的可控,卫勤任务也将从救治能力向战斗力的提升及预先保护等方面转变,向有利于提高、更新战斗力保障机制发展。如何在新一轮变革中实现卫勤保全效能最大化是本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对全新作战理论和医学科技发展背景下“卫勤保全”思想的深化拓展,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指导卫勤实战化建设,提高战救技术的发展突破和有效运用。陆军师级医院是我军卫勤体系中的核心力量,是执行我军战救、教学、训练、医疗和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多样化任务的主要平台,在分级诊疗体系中处于卫勤要素涵盖最全的关键节点,是全面实践和发展卫勤保全理论的理想切入点。课题着眼陆军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与任务,探索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为实现实战化条件下的卫勤组织指挥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本文系统运用管理学、军事学、运筹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深入分析了“卫勤保全”理论相关概念、核心内涵及应用前景,结合专家论证和建模分析,分析了卫勤保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基于卫勤保全理论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借鉴引用军事建模中“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和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设计建设实战化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开展能力体系建设实践并通过开展联合作战军事演训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卫勤实践进行建设效果的实证研究,最后对加强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进行了思考和展望。现状及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外军和我军卫勤建设的基本概况、相关理论和发展优势;以既往实战卫勤保障任务为对象进行个案调查与类比分析,归纳军队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经验和问题不足。探索新形势下,特别是现代战争条件下陆军师级医院进行卫勤保障时的时间点、伤情特点、救治要点等新情况新问题;对卫勤保全、军队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等概念进行阐明,对卫勤保全与外军卫勤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对卫勤保全理论应用的新特点、新形势进行研究。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研究部分,通过情报分析、专家访谈、座谈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深入了解新时期陆军转型发展战略、职能任务拓展以及新质作战力量建设布局。以此为基础和框架,根据广泛的文献研究情况和专家访谈意见,设计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调查问卷,采用Delphi法对全军相关单位管理、医学、生物、军事、工程等领域的60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完成对卫勤保全理论构成要素、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等核心内容的问卷调研,采用层次分析法、探索性因子分析、熵值法分析等数学建模方法,研究确定了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指标及权重体系。结果显示:效能型卫勤能力、主动型卫勤能力、科技型卫勤能力关系紧密、缺一不可,是推动卫勤保全改革的核心要素。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部分,以能力体系为依据,聚焦基于卫勤保全理论的“效能型卫勤能力、主动型卫勤能力、科技型卫勤能力”三大领域,以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任务为牵引,运用“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进行资源到任务的科学配置,创新引入“卫勤蓝军”概念,指导建设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形成循序渐进、优化整合的现场急救、转运后送、综合战救、野战手术、重症监护、控制评估等虚拟仿真合成训练资源集合。综合应用医学模拟、计算机仿真等技术,开展伤情不可预知的、对抗性的卫勤战救模拟训练,探索实战条件下的生理和心理适应、团队综合协作意识、复杂伤情处置技能、战救基本技能、战救思维等战救能力生成;通过“网络学习、模型操作、虚拟仿真场景演练”等手段,对机动卫勤分队进行“多任务场景仿真”的全维全程“对抗性训练”,创新“单元式、组合式、模块化”的组训模式,探索和实践满足新质作战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需要的卫勤保全能力体系建设。实证研究部分,采用“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依托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功能模块齐全、高度贴近实战的训练资源集合,对本单位受领的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医学救援行动、中外联合卫勤实兵演习、高原联合作战实兵演练等实战卫勤任务进行系统设计、科学组训和资源调度,形成优化的卫勤保障方案并加以模拟演练和实际运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科学验证能力体系建设效果并不断完善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生成模式。最后,本研究站在陆军使命任务历史性拓展、科学把握战略主动以遂行未来多样化军事行动的角度,特别是从满足陆军战斗力新生成模式的卫勤保全能力体系建设需求出发,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实现卫勤效能的可持续性;二是建立作战牵引的卫勤支持机制,发挥主动卫勤的专业决策作用;三是重构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助推先进科技在军事卫勤中的应用,为新时期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快速向卫勤保全转型创造条件。
沈震[9](2018)在《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研究》文中认为“强军先强体,强军必强体”,在军事训练实战化的牵引和带动下,军人体能训练的内容设置及考核标准较以往相比,正逐渐向实战靠拢。实战化训练意味着训练的强度更大、训练的标准更高、训练的方法更活、训练的环境更恶劣以及训练伤病发生的概率更高,因此,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如何提升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水平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分析和梳理科学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军人体能训练的实际,提出了现阶段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应具备安全性、有效性、规范性、实战性和激励性等五个基本特征。在对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的特征和过程等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将诸多影响因素归结于不同层次参与者的职能表现中,并依据系统论相关知识构建了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对象职能表现系统,即:管理层职能表现系统、组训层职能表现系统和受训层职能表现系统,并且认为,军人常态化体能训练可以通过施控对象职能表现系统的共同作用来逐步实现科学化。通过对施控对象职能表现系统构成的分析,提出了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的施控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加强训练前期控制,实现体能科学化训练的整体施控;2.注重训练同期控制,实现体能科学化训练的动态施控;3.抓好训练反馈控制,实现体能科学化训练的持续施控;4.重视训练预防控制,实现体能科学化训练的应急施控。四个方面施控对策的提出,更加有助于实现施控对象在军人常态化体能训练过程中的有效控制,使得整个训练过程更加的趋向科学,并最终达到科学化。
左联信[10](2017)在《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培育问题研究 ——以武警×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武警机动师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机动力量,常态遂行多方向、多样化任务艰巨而繁重,对官兵处变不惊战斗精神提出了最现实、最直接的考验。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对战斗精神的概念、内涵、特性进行了阐述,进而对武警机动师战斗精神的概念、内涵进行了论述,并重点对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特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遂行多样化任务实践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围绕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培育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方法途径四个方面,对贴近武警机动师任务和建设实际加强处变不惊战斗精神培育的方法路子进行了研究探索。本文以武警机动师作为研究对象,从组织文化的视角出发观察分析问题,梳理总结了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三个维度,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特别是在当前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提高武警机动师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现实指导作用。
二、贴近实战需要抓好新年度军事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贴近实战需要抓好新年度军事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人防疏散 |
2.1.2 人防疏散体系 |
2.1.3 人防疏散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2 有机疏散理论 |
2.2.3 公共治理理论 |
3 通辽市提升人防疏散效率的现状分析 |
3.1 通辽市提升人防疏散效率目前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制约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的主要因素 |
3.2.1 指挥机构组合滞后 |
3.2.2 预案编辑脱离实际 |
3.2.3 群众参与度不高 |
3.2.4 疏散群众进入疏散场所时间较长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指挥体系组合时间延长 |
3.3.2 城市开发建设速度加快 |
3.3.3 居安思危观念不强及政府宣传力度不足 |
3.3.4 疏散场所位置规划不合理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提高疏散效率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提高人防疏散效率建设概况 |
4.1.1 德国: 出台《民防计划》 |
4.1.2 以色列: 强化民防建设 |
4.2 国内其它地区提高人防疏散效率概况 |
4.2.1 赣州市: 提高人口快速疏散能力 |
4.2.2 大连市: 建设防空防灾一体化的人口疏散体系 |
4.3 经验借鉴 |
4.3.1 加快人防指挥信息系统发展 |
4.3.2 疏散预案覆盖所有突发事件 |
4.3.3 规范训练演练与宣传教育 |
4.3.4 加强疏散保障 |
5 进一步提高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对策分析 |
5.1 建立高效指挥体系 |
5.1.1 实现多种指挥设备相互连通 |
5.1.2 建立“现场指挥官制度” |
5.2 修订完善疏散预案 |
5.2.1 动态制定疏散预案 |
5.2.2 建立“一事多案、一案多变”机制 |
5.3 提高参与积极性,加强日常训练演练 |
5.3.1 建立居安思危观念 |
5.3.2 加强群众人防知识技能学习 |
5.4 强化保障措施 |
5.4.1 合理规划疏散场所 |
5.4.2 加强疏散场所与疏散专业队伍联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周期训练与超量恢复理论在军事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军人体能训练的高标准需求 |
1.1.2 竞技体育训练的科学化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军事体能 |
2.1.2 周期训练理论 |
2.1.3 超量恢复理论 |
2.2 国内军事体能训练研究 |
2.2.1 军事体能训练方法的研究 |
2.2.2 军事体能训练内容原则的研究 |
2.2.3 军事体能训练中运动损伤的研究 |
2.3 国外军事体能训练研究 |
2.3.1 美军 |
2.3.2 俄军 |
2.3.3 日韩军队 |
2.4 周期训练理论研究现状 |
2.4.1 周期训练理论的产生 |
2.4.2 周期训练理论的争论 |
2.4.3 周期训练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
2.5 超量恢复理论研究现状 |
2.5.1 超量恢复理论的产生 |
2.5.2 超量恢复理论的争论 |
2.5.3 超量恢复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
2.6 周期训练与超量恢复训练理论向军事体能训练迁移的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运动与军事战争关系密切 |
4.1.1 本质上的一致性 |
4.1.2 表现形式的相似性 |
4.1.3 战术的相同性 |
4.1.4 哲学的互通性 |
4.2 周期训练与超量恢复理论指导军事体能训练的原因分析 |
4.2.1 国外相关研究的成功案例 |
4.2.2 周期训练理论分析 |
4.2.3 超量恢复理论分析 |
4.3 理论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
4.3.1 国家政策许可 |
4.3.2 部队体能训练条件能够满足应用要求 |
4.3.3 部队急需军事训练人才 |
4.4 实践方面的可行性验证 |
4.4.1 体能对比分析 |
4.4.1.1 两组士兵身体形态对比结果 |
4.4.1.2 两组士兵力量素质对比结果 |
4.4.1.3 两组士兵爆发力对比结果 |
4.4.1.4 两组士兵酎力素质对比结果 |
4.4.1.5 两组士兵速度素质对比结果 |
4.4.1.6 两组士兵柔初素质对比结果 |
4.4.1.7 两组士兵灵敏素质对比结果 |
4.4.1.8 两组士兵平衡能力对比结果 |
4.5 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扎实推进民兵应急分队实战化军事训练落实(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高思想认识, 端正实战化训练导向 |
二、聚焦职能使命, 拓展实战化训练内容 |
三、坚持效益至上, 创新实战化训练方式 |
四、优化整合资源, 加强实战化训练保障 |
(4)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战斗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概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应急救援 |
2.1.2 战斗精神 |
2.2 培育战斗精神的重大意义 |
2.2.1 落实习主席强军思想的实际举措 |
2.2.2 深化备战打仗的内在需要 |
2.2.3 武警交通部队重构重塑的现实要求 |
第三章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激发战斗精神实践 |
3.1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实战案例 |
3.1.1 四川汶川抗震救灾 |
3.1.2 青海玉树抗震救灾 |
3.1.3 四川芦山抗震救灾 |
3.1.4 尼泊尔跨境抗震救灾 |
3.1.5 浙江丽水山体滑坡抢险救援 |
3.1.6 广东深圳光明新区特别重大滑坡事故抢险救援 |
3.2 实战案例激发战斗精神的有益启示 |
3.2.1 用上级的指示精神聚气 |
3.2.2 持续跟进宣传造势鼓气 |
3.2.3 科学组织成功处置提气 |
3.2.4 伴随任务心理疏导顺气 |
3.2.5 领导带头率先垂范正气 |
3.3 实战案例影响战斗精神生成的原因教训 |
3.3.1 能力素质不过硬是最根本的原因 |
3.3.2 信息联络不畅通是很关键的因素 |
3.3.3 文化活动不开展是极重要的成因 |
3.3.4 心理教育训练不落实是很大的软肋 |
3.3.5 救援装备体系不够完善是重要症结 |
第四章 影响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战斗精神培育的问卷调查 |
4.1 问卷设计及调查实施 |
4.1.1 问卷制作过程 |
4.1.2 调查实施方案 |
4.1.3 调查对象分析 |
4.2 各制约因素对比分析 |
4.2.1 社会层面存在的问题 |
4.2.2 组织层面存在的问题 |
4.2.3 个体层面存在的问题 |
4.2.4 任务层面存在的问题 |
4.3 影响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战斗精神培育的原因 |
4.3.1 社会层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2 组织层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3 个体层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4 任务层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第五章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任务中战斗精神培育策略 |
5.1 社会层面的培育对策 |
5.1.1 舆论引导营造爱军崇武环境 |
5.1.2 做好优待提升军人荣誉感 |
5.1.3 完善保障措施解决后顾之忧 |
5.2 组织层面的培育对策 |
5.2.1 坚定理想信念孕育 |
5.2.2 浓厚强军文化熏陶 |
5.2.3 严格军事训练催生 |
5.2.4 加强心理准备稳固 |
5.2.5 借助优质装备助推 |
5.2.6 丰厚经济待遇激励 |
5.3 个体层面的培育对策 |
5.3.1 认清使命增强打仗意识 |
5.3.2 主动学习训练提升能力 |
5.3.3 理性对待解决现实困难 |
5.4 针对任务特性的培育对策 |
5.4.1 坚强组织激发血性 |
5.4.2 科学组织救援行动 |
5.4.3 领导以身作则带动 |
5.4.4 氛围鼓劲典型引领 |
5.4.5 积极心理疏导解压 |
5.4.6 畅通信息密切联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1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战斗精神开放式问卷调查提纲 |
附录2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战斗精神座谈(访谈)提纲 |
附录3 影响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战斗精神培育的制约因素调查问卷 |
(5)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提出的时代背景 |
2.1 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 |
2.1.1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 |
2.1.2 世界新军事革命正在加速推进 |
2.2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的坚实基础 |
2.2.1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科技兴军提供强劲经济支撑 |
2.2.2 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为科技兴军提供坚实基础和动力 |
2.3 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
2.3.1 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军建设发展和战斗力提升的突出矛盾 |
2.3.2 “两个差距很大”“两个能力不够”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
第三章 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
3.1.1 科技创新是推动战斗力基本构成要素变革的决定力量 |
3.1.2 信息技术是现代战斗力生成的主导因素 |
3.1.3 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是打赢现代化战争的核心支撑 |
3.2 加快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武器装备体系 |
3.2.1 坚持作战需求的根本牵引 |
3.2.2 坚持体系建设思想 |
3.2.3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
3.2.4 坚持质量至上 |
3.2.5 坚持实战化运用 |
3.3 培养造就高素质军事科技人才队伍 |
3.3.1 加紧集聚大批高端科技人才 |
3.3.2 突出抓好急需军事科技人才培养 |
3.3.3 着力提高官兵科技素养 |
3.4 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调整优化 |
3.4.1 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 |
3.4.2 优化兵力规模构成 |
3.4.3 以技术发展驱动编成创新 |
3.4.4 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 |
3.5 大力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
3.5.1 抓好基础性、通用性技术研究 |
3.5.2 加强关键性、核心技术突破 |
3.5.3 加快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 |
3.5.4 抓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 |
3.5.5 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
3.6 通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创新 |
3.6.1 推动搞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 |
3.6.2 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 |
3.6.3 推动军地合力培育军事人才 |
3.6.4 推动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 |
第四章 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及实践要求 |
4.1 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4.1.1 习近平强军思想重要组成部分 |
4.1.2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技术思想 |
4.1.3 继承和发展了我党科技强军思想 |
4.2 贯彻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的实践要求 |
4.2.1 牢固确立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指导地位 |
4.2.2 把提高官兵科技素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
4.2.3 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创新发展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 |
4.2.4 加强科技运用,聚力打造精锐作战力量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部队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内涵及理论依据 |
2.1 概念内涵 |
2.1.1 部队基层单位 |
2.1.2 基层军政主官 |
2.1.3 换岗锻炼与军官交流 |
2.1.4 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 |
2.2.2 军事人才成长与发展理论 |
2.2.2.1 军事人才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
2.2.2.2 军事人才成长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
2.2.2.3 军事人才成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 |
2.2.3 人员流动理论 |
2.2.3.1 库克曲线的创造力理论 |
2.2.3.2 卡兹曲线的组织寿命理论 |
2.2.3.3 勒温的场动力理论 |
2.2.3.4 中松一郎的目标一致理论 |
2.2.4 激励理论 |
2.2.4.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2.2.4.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2.3 我军军官交流的法律法规依据 |
2.3.1 军事法律 |
2.3.2 军事法规 |
2.3.3 军事规章和政策制度 |
第三章 我军军政主官换岗锻炼的历史回顾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3.1.1 土地革命时期 |
3.1.2 抗日战争时期 |
3.1.3 解放战争时期 |
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3.2.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
3.2.2 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时期 |
3.2.3 “文化大革命”时期 |
3.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3.3.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
3.3.2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 |
3.3.3 党的十八大以来 |
第四章 部队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的现状分析 |
4.1 主要情况 |
4.1.1 基层军官换岗积极性普遍较高 |
4.1.2 不同军兵种面临困难有所不同 |
4.1.3 不同军兵种执行情况有所不同 |
4.2 存在问题 |
4.2.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
4.2.2 政策贯彻执行不够 |
4.2.3 培养帮带措施单一 |
4.3 原因分析 |
4.3.1 宣传教育引导不够 |
4.3.2 专业壁垒阻碍换岗 |
4.3.3 相关配套机制欠缺 |
第五章 全面推进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的对策建议 |
5.1 准确把握做好换岗锻炼工作的原则要求 |
5.1.1 聚焦打仗,培养干部 |
5.1.2 积极稳妥,讲求实效 |
5.1.3 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
5.1.4 激发动力,形成常态 |
5.2 合理确定换岗锻炼的时机、范围、对象和比例 |
5.2.1 合理确定换岗锻炼的时机 |
5.2.2 合理确定换岗锻炼的范围 |
5.2.3 合理确定换岗锻炼的对象 |
5.2.4 合理确定换岗锻炼的比例 |
5.3 跟踪抓好换岗锻炼期间的培养帮带 |
5.3.1 认真搞好针对性学习培训 |
5.3.2 注重加强经常性指导帮带 |
5.3.3 充分利用重大任务锤炼 |
5.4 建立健全推动换岗锻炼的长效机制 |
5.4.1 完善军事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 |
5.4.2 完善换岗锻炼管理机制 |
5.4.3 完善基层军官福利保障制度 |
5.4.4 完善基层军官教育培训制度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军队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访谈问卷 |
附录 B 军队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调查问卷 |
(7)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驱动 |
1.1.3 研究旨趣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是遵循人才兴军战略的必然要求 |
1.2.2 是践行强军目标的实际举措 |
1.2.3 是对接部队发展的有效途径 |
1.2.4 是回归军事教育训练本质的历史遵循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军队院校教育训练模式改革发展现状的研究 |
1.3.2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 |
1.3.3 军队院校教学训练环境建设革新问题的研究 |
1.3.4 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2.1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
2.1.1 基本概念 |
2.1.2 主要特征 |
2.1.3 指导思想 |
2.1.4 基本原则 |
2.2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
2.2.1 战争牵引下的发展历程 |
2.2.2 继承中的创新发展 |
2.2.3 新世纪的改革创新 |
2.3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指针特性 |
2.3.1 坚持与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相适应 |
2.3.2 坚持以打造一支晓于实战的教员队伍为支撑 |
2.3.3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
2.3.4 坚持以优良的作风为保证 |
第三章 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
3.1 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
3.1.1 世界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新形势 |
3.1.2 强军目标指引下提出了新要求 |
3.1.3 院校调整改革下树立了新标准 |
3.1.4 部队建设发展下注入了新活力 |
3.2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教育教学上作战牵引的发展定位还不精准 |
3.2.2 训练实战上聚焦作战的军事特色还不突出 |
3.2.3 学科专业布局上对接部队需要还不明显 |
3.2.4 学员能力素质上与岗位任职需求还有差距 |
3.3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科学文化与军事教育之间的矛盾 |
3.3.2 共性要求与优势特色之间的矛盾 |
3.3.3 学历教育与岗位任职教育之间的矛盾 |
3.3.4 实战化需求与教学训练保障条件所存在的差距 |
第四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
4.1 确定军队院校功能定位是前提 |
4.2 树立实战化新理念是根本 |
4.2.1 根本标尺——“能打仗、打胜仗” |
4.2.2 育人导向——“更新观念、能力为本” |
4.2.3 本质要求——“教战一致、训战一体” |
4.2.4 教改焦点——“面向战场、面向部队” |
4.3 把握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重点 |
4.3.1 突出“教”环节的系统性、实战性 |
4.3.2 突出“训”环节的针对性、实效性 |
4.3.3 突出“战”环节的真实性、职业性 |
4.4 优化培养目标模型是抓手 |
4.4.1 从内涵结构上着眼练兵备战思想的培育,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
4.4.2 从本质特点上着眼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
4.4.3 从标准要求上着眼面向实战的职业能力的获得,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
第五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策略 |
5.1 把谋打仗以习惯之举培育,主要精力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神 |
5.1.1 以坚定信念为根本,注重打牢谋打仗的思想基础 |
5.1.2 以使命感召为牵引,注重强化谋打仗的价值理念 |
5.1.3 以强化血性为重点,注重砥砺谋打仗的精神意志 |
5.2 把能打仗当作本能强化,教学中心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能 |
5.2.1 强化问题意识 |
5.2.2 更新教学训练内容 |
5.2.3 改善教学训练条件保障 |
5.3 把打胜仗当作生命看待,作风建设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力 |
5.3.1 在抓教风上始终突出一个“实”字 |
5.3.2 在抓学风上始终突出一个“深”字 |
5.3.3 在抓研风上始终突出一个“真”字 |
5.3.4 在抓管风上始终突出一个“严”字 |
第六章 “文韬”与“武略”的新关系 |
6.1 科学文化教育的新定位 |
6.1.1 提供关键技术智力支撑 |
6.1.2 服务科技转化战斗力 |
6.1.3 打牢必打胜仗的科学思维方法 |
6.2 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新职能 |
6.2.1 练兵备战思想的贯彻 |
6.2.2 血性虎气精神的培育 |
6.2.3 军事实战能力的培养 |
6.2.4 岗位任职需要的对接 |
6.2.5 创新军事文化的传承 |
6.3 科学文化教育与军事基础训练的新关系 |
第七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
7.1 打造晓于实战的师资队伍 |
7.1.1 从源头上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教员队伍新体系 |
7.1.2 从机制上落实教员下部队加钢淬火——拓展教员实战视野 |
7.1.3 从导向上突出作战问题研究——提高教员教战能力 |
7.2 构建实战化的教学训练体系 |
7.2.1 构建多维互动、形式多样的教学训练模式 |
7.2.2 调整教学训练内容设置 |
7.2.3 创新实战化教学训练方法 |
7.3 健全配套长效机制 |
7.3.1 完善学员实战化管理制度 |
7.3.2 建立人才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体系 |
7.3.3 优化运行工作机制 |
7.4 优化一体化教学训练条件建设 |
7.4.1 完善院校营区内教学训练条件 |
7.4.2 构设功能齐全的野外综合教学训练场地 |
7.4.3 充分发挥共享资源优势 |
7.5 完善战斗力标准评价体系 |
7.5.1 改进考核形式 |
7.5.2 构建科学合理的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发展现状研究 |
2.1 外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现状 |
2.2 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现状 |
2.3 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 |
小结 |
第三章 卫勤保全理论及其应用前景研究 |
3.1 相关概念及卫勤保全核心内涵研究 |
3.2 卫勤保全与国外卫勤保障理论的比较分析 |
3.3 新形势下卫勤保全理论应用前景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
4.1 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模型的假设 |
4.2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实践研究 |
5.1 用卫勤保全理论引领核心卫勤能力建设方向 |
5.2 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统领卫勤保全战救研训资源构建 |
5.3 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的特点与应用 |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效果实证研究. |
6.1 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医学救援行动 |
6.2 中外联合卫勤实兵演习 |
6.3 高原联合作战实兵演练 |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思考 |
7.1 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实现卫勤效能的可持续性 |
7.2 建立作战牵引的卫勤支持机制,发挥主动卫勤的专业决策作用 |
7.3 重构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助推先进科技在军事卫勤中的应用 |
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卫勤保障的影响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承担课题及获得奖项 |
致谢 |
(9)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流程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流程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相关理论认知 |
2.1 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的认知 |
2.1.1 科学化相关理论认知 |
2.1.2 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的特征 |
2.1.3 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的环节 |
2.1.4 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的必要性 |
2.2 施控相关理论的认知 |
2.2.1 系统、职能、施控的释义 |
2.2.2 施控的目的 |
2.2.3 施控的构成要素 |
2.2.4 施控的途径 |
2.3 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的认知 |
2.3.1 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释义 |
2.3.2 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的基本结构 |
2.3.3 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的基本条件 |
第三章 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的特征因素分析 |
3.1.1 安全性 |
3.1.2 有效性 |
3.1.3 规范性 |
3.1.4 实战性 |
3.1.5 激励性 |
3.2 影响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的过程因素分析 |
3.2.1 准备过程 |
3.2.2 实施过程 |
3.2.3 评价过程 |
3.3 影响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的人员因素分析 |
3.3.1 管理层 |
3.3.2 组训层 |
3.3.3 受训层 |
第四章 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对象职能表现系统的构成 |
4.1 管理层职能表现系统构成 |
4.1.1 强化训管意识 |
4.1.2 确定训练目标 |
4.1.3 明确考核标准 |
4.1.4 把握训练方向 |
4.1.5 审核训练计划 |
4.1.6 完善训管机制 |
4.1.7 落实训练监管 |
4.2 组训层职能表现系统构成 |
4.2.1 制订训练计划 |
4.2.2 落实训练制度 |
4.2.3 把握训练周期 |
4.2.4 控制训练负荷 |
4.2.5 设置器材场地 |
4.2.6 监控训练过程 |
4.2.7 调动训练热情 |
4.2.8 健全成绩档案 |
4.2.9 评价训练效果 |
4.3 受训层职能表现系统构成 |
4.3.1 清晰任务目标 |
4.3.2 服从训练管理 |
4.3.3 调整训练状态 |
4.3.4 自我医务监督 |
第五章 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的施控对策 |
5.1 加强训练前期控制,实现体能科学化训练的整体施控 |
5.1.1 提升管理层科学训练意识与方向把控能力 |
5.1.2 健全各类训练管理与科学化训练监督机制 |
5.2 注重训练同期控制,实现体能科学化训练的动态施控 |
5.2.1 提升组训层科学组训与动态纠偏能力 |
5.2.2 强化受训层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 |
5.3 抓好训练反馈控制,实现体能科学化训练的持续施控 |
5.3.1 拓宽相关训练参与者的有效信息反馈渠道 |
5.3.2 注重训练环节过程的科学评价与合理修正 |
5.4 重视训练预防控制,实现体能科学化训练的应急施控 |
5.4.1 提高管理层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制订水平 |
5.4.2 强化组训层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处置能力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10)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培育问题研究 ——以武警×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现实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1.1 关于战斗精神 |
1.2.1.2 关于处变不惊战斗精神 |
1.2.1.3 关于战斗精神的培育途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2.1 关于战斗精神 |
1.2.2.2 关于处变不惊战斗精神 |
1.2.2.3 关于战斗精神的培育途径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概述 |
2.1 战斗精神概述 |
2.1.1 战斗精神的概念 |
2.1.2 战斗精神的内涵 |
2.1.2.1 忠诚的政治本色 |
2.1.2.2 坚定的战斗意志 |
2.1.2.3 顽强的战斗作风 |
2.1.2.4 严格的纪律观念 |
2.1.3 战斗精神的特性 |
2.1.3.1 无形性 |
2.1.3.2 政治性 |
2.1.3.3 目的性 |
2.1.3.4 能动性 |
2.1.3.5 反复性 |
2.1.3.6 传递性 |
2.1.3.7 软约束性 |
2.2 武警部队战斗精神概述 |
2.2.1 武警部队战斗精神的内容 |
2.2.2 武警部队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内涵 |
2.2.2.1 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 |
2.2.2.2 顾全大局的战略视野 |
2.2.2.3 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
2.2.2.4 忍辱负重的爱民情怀 |
2.2.2.5 智勇双全的过硬本领 |
2.2.2.6 律令如铁的法纪观念 |
2.3 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 |
2.3.1 个体因素 |
2.3.2 组织因素 |
2.3.3 外部环境因素 |
第三章 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培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培育现状 |
3.2 存在问题 |
3.2.1 能力素质不强阻碍着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发挥 |
3.2.1.1 应急心理素质不够过硬 |
3.2.1.2 政策法规把握不够准确 |
3.2.1.3 核心军事能力不够托底 |
3.2.1.4 敢战必胜信念不够坚定 |
3.2.2 组织效能不佳制约着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提升 |
3.2.2.1 指挥决策不够高效 |
3.2.2.2 协同配合不够紧密 |
3.2.2.3 内部风气不够纯正 |
3.2.3 外部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削弱了官兵处变不惊的战斗精神 |
3.2.3.1 不良媒体的炒作 |
3.2.3.2 社会认同的淡化 |
3.2.3.3 福利待遇的缺位 |
3.3 原因分析 |
3.3.1 从个体因素分析 |
3.3.1.1 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官兵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思想基础有所淡化 |
3.3.1.2 多元的社会形态使官兵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行动自觉有所弱化 |
3.3.1.3 繁重的使命任务使官兵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保持激发有所软化 |
3.3.1.4 深刻的军事变革使官兵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信心意志有所退化 |
3.3.2 从组织因素分析 |
3.3.2.1 危机管理研究运用滞后于形势任务需要 |
3.3.2.2 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滞后于官兵现实需要 |
3.3.2.3 纯净政治生态构建滞后于部队建设需要 |
3.3.3 从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3.3.3.1 自媒体时代官兵所处环境高度透明 |
3.3.3.2“黑点效应”使部队形象受到较大冲击 |
3.3.3.3 军人社会延续性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
第四章 加强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培育的方法途径 |
4.1 把提高官兵素质作为培育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基础 |
4.1.1 要在实战化训练中锻造 |
4.1.2 要在心智培养中提升 |
4.1.3 要在重大任务中磨练 |
4.2 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培育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关键 |
4.2.1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
4.2.2 加强内部风气建设 |
4.2.3 加强危机管理研究 |
4.3 把优化外部环境作为培育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支撑 |
4.3.1 净化舆情环境,加强正面引导 |
4.3.2 深化国防教育,增强社会认同 |
4.3.3 完善保障体系,激发内在动力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案例背景 |
5.2 主要做法 |
5.2.1 深入思想发动,打牢处变不惊的思想根基 |
5.2.2 加强专项准备,提高处变不惊的能力依托 |
5.2.3 强化组织功能,夯实处变不惊的领导核心 |
5.2.4 牢记根本宗旨,营造处变不惊的社会环境 |
5.3 几点启示 |
5.3.1 培育处变不惊战斗精神不是一时之功 |
5.3.2 培育处变不惊战斗精神不是一己之力 |
5.3.3 培育处变不惊战斗精神不是一成不变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战斗精神培育调查问卷 |
四、贴近实战需要抓好新年度军事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对策研究[D]. 张友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2]周期训练与超量恢复理论在军事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 王政.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扎实推进民兵应急分队实战化军事训练落实[J]. 付廷选,何姜鹏,刘玮琦. 国防, 2019(04)
- [4]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战斗精神培育研究[D]. 张敬辉.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5]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研究[D]. 陈睿虎.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6]部队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研究[D]. 周雨亭.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7]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 赵俊业.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8]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D]. 罗跃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9]军人体能科学化训练施控研究[D]. 沈震.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8(12)
- [10]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培育问题研究 ——以武警×师为例[D]. 左联信.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