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节本增效主要在于机械化(论文文献综述)
侯玉龙[1](2021)在《资源约束和价格竞争压力下新疆棉花生产降成本》文中指出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近些年,国内棉花生产成本快速增长,速度远高于美国、印度等主要棉花生产国家。中国棉花受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较大,棉花生产成本与价格呈现互相矛盾的趋势很难突破,高成本与低价格的双向挤压下,植棉农户的赢利空间逐步收窄。目前新疆棉花生产在资源约束价格竞争压力下背景下面临的高成本-低收益,高进口量-高库存量,高价格等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通过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升棉花产业竞争力无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新疆棉花产业生产环节的视角,探讨降成本路径,以此达到棉花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目的,研究重点在于棉花生产要素在种植规模变动下的不同植棉规模下的投入产出规律及生产要素的规模报酬,分析棉花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不同植棉规模下生产要素对棉花产量增加的贡献程度,破解棉花高成本—高价格-低收益的困境,以此合理规划要素投入组合,以及棉花生产降低成本的依据,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指导。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新疆及兵团棉花面积产量与规模变化情况,棉花生产资源约束环境,棉花的高成本、高价格压力与困境;以及运用Eviews8.0软件,定量分析户均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不同植棉规模要素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度,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产成本最低收益最佳的植棉要素投入组合。在此中间发现棉花生产投入边际报酬递减的要素,探讨投入较低,收到较高的要素,寻找降低成本的依据。研究得出结论:(1)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成本收益变动趋势符合规模经济原理;棉花生产效率总体下降,从2005年以后,出现棉花生产要素成本增加幅度较大,2015年以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促进了棉花产量的增加,不合理的生产要素投入,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棉花的成本。(2)新疆农户棉花单位面积收益存在适度种植规模;户均4.67~5.33公顷为新疆农户棉花单位面积收益最优规模区间,植棉面积与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越大,棉花生产效率越高,植棉面积与生产效率为正比;(3)农户棉花种植规模达到3.56公顷后,单位面积成本呈上升趋势,为成本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表明户均植棉面积3.56公顷是新疆农户棉花成本的最优种植规模。(4)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规模经济特征明显;不同植棉规模要素投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差异明显,在新疆农户棉花生产要素投入中,土地费用、雇工费用、化肥和水电费、机械作业费投入所占成本比重大。(5)三种农业投入要素中,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最大,表明决定收入水平最为关键的要素是土地投入,拥有土地面积的优势也就有了发展棉花适度规模种植的优势。户均棉花种植规模在2.5~4.5公顷时,土地费用、机械作业费、水电费、雇工费用投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大;户均棉花种植规模在7~10公顷时,化肥投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大。而农药、地膜、滴灌带、种子等物质要素投入未反映出适度规模的趋势。(6)棉花成本受资源环境约束严重;新疆棉花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较高,土地租金高、雇工费用及机械作业费高;化肥施用量大,棉田灌溉水电费用高,是降成本的生产要素减少的途径。研究得出新疆棉花生产主要降成本路径有:(1)提出棉花降成本国际经验借鉴;中美棉花生产成本差异及降成本借鉴、延缓或避免成本差异继续扩大的经验借鉴、减少成本差异较大的技术需求。(2)不同植棉规模降成本方案;不同植棉规模的棉花要素增减降低成本、节本增效的最适植棉规模、新疆户均植棉成本最低的植棉规模确定。(3)农户棉花生产环节成本降低方案选择;棉花田间管理方案;推广无人机喷药降低人工喷药成本方案;降低棉花采收阶段成本方案;精准智能水肥投入降低物化成本方案;优化耕地布局方案、产生棉花生产的空间集聚效应。提出棉花生产降成本的政策建议,一是从优化植棉规模,优化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户进行适度规模种植;二是提高机械使用效率,降低棉花生产成本;三是加强市场监管,保持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价格稳定;四是“棉花补贴+价格保险+期货”多举措稳定棉农收益;五是完善我国棉花价格市场形成机制等政策建议。最后提出五项政策建议及农户视角的棉花生产对策,降低棉花生产环节成本,提高收益,以增强棉花的价格竞争力,缓解棉花种植面积萎缩的压力,为棉花种植户的生产决策提供参考。
孙文文[2](2021)在《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其对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展服务型规模经营与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更高质量阶段,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后一三产业相互融合的产物,能够为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提供高效的服务,在解决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老龄化、兼业化等问题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差异大、不均衡,传统或半传统半现代生产经营方式广泛存在,生产资源投入结构不合理,因此,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适合甘肃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提振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高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主线有以下几点:一是归纳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与发展问题,并利用熵值法评价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总体和分项服务水平,按照服务属性将农业社会化服务进行分项并进行发展水平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正在稳步提升,其中带动作用最大的是产中的技术推广应用和机械化等服务。二是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分项发展水平得分与农业生产效率评价得分之间做灰色关联排序。分析了甘肃省农业社会化分项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影响,得出产中技术指导与机械化服务和金融保险服务对农业生产率的关系度最强,产后加工、运输、销售服务和组织化与社会公共服务次之,产前农业生产生资提供服务最弱的分析结论。三是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研究,通过对谷丰源公司与甘州区水肥托管项目在实践层面的归纳总结,得出要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集成与推广,重视不同主体间的协作配合的发展经验。根据实证与案例分析结论,提出加大政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建设投资力度,优化各地区资源配置,建立更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路径等政策建议。
张康洁[3](2021)在《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长,农业综合产能快速提升。与此同时,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严峻的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安全问题。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农产品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引导其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农户绿色生产实施程度并不高。产业组织模式作为联结农户与产业组织间关系的利益分享方式,可通过引导、规制等多种途径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有可能成为改善农业绿色生产的内在动力。农户如何做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不同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如何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绿色生产如何进一步影响农户收入?深入开展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益借鉴。论文以稻农为研究对象,以湖北、安徽、黑龙江和吉林四省1487户调查数据和多案例资料为基础支撑,以稻农减肥减药的绿色生产行为为研究主题,将绿色生产行为界定为对商品有机肥、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病虫农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采纳行为,通过建立“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绿色生产行为—收入效应”系统分析框架,探究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机制及其对收入的影响。首先,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探究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并阐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对绿色生产作用过程。其次,遵循“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生产行为”分析思路,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探索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用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程度及差异;基于多元处理效应和Ordered Logit模型,引入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进一步揭示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OLS模型、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探究稻农进行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以及绿色生产采纳度对稻农收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最后,从产业组织角度,采用案例分析,从实践层面剖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的驱动成效和保障。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为应对水稻生产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挑战,绿色化、精准化和组织化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第二,水稻种植面积、参加水稻技术培训次数、信息获取难易程度等交易特征和周围有水稻合作社、周围有稻米加工企业等市场环境是影响稻农选择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重要因素,且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主要通过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对稻农绿色生产发挥作用。第三,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纳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存在内部差异性;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既可以直接驱动稻农实施绿色生产,还可以通过强化绿色认知实现间接驱动,政府宣传对稻农绿色认知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第四,实施绿色生产会促进稻农增收,在反事实假设下,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未实施,其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低9.2%;未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实施,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高107.7%;绿色生产采纳度对水稻收入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对低收入稻农的增收效果优于高收入稻农;因此,实施绿色生产不仅能提高稻农收益,还有利于缓解稻农内部收入差距。第五,利益联结、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外部资源整合是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据此,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二是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三是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四是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彭晓宗[4](2021)在《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与减施潜力研究》文中提出氮素对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水稻生产中氮肥施用强度高,氮肥利用率较低,这会增加氮损失从而产生环境隐患。东北单季稻区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区,虽然土壤肥力较高,区域施氮量较低,但由于寒地冷凉条件下土壤前期供肥能力差,肥料养分释放缓慢,同样存在肥料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利用恰当途径合理的进行氮肥减施,对于提高东北单季稻区水稻生产效率,降低环境风险,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和区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农户调查、培养试验和大田试验,明确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研究区域间氮肥减施潜力和减施途径,形成东北单季稻区氮肥减施增效和精准施用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通过种植户施肥生产情况调研显示,由南至北,东北单季稻区基肥氮投入比例逐渐降低,基肥施用时间逐渐提前。整体来看,东北单季稻区施氮强度由南至北呈现下降趋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稻区平均施氮量分别为243.7 kg·hm-2、162.8 kg·hm-2和142.8 kg·hm-2,平均经济产量分别为9485.7 kg·hm-2、8185.7 kg·hm-2和7629.4 kg·hm-2,平均作物需氮量分别为193.3 kg·hm-2、156.4 kg·hm-2和133.2 kg·hm-2,理论适宜施氮量分别为183.6~203.0kg·hm-2、148.6~164.2 kg·hm-2和126.5~139.9 kg·hm-2。辽宁稻区理论减氮潜力较高,吉林稻区理论施氮量与当前区域平均施氮量非常接近,黑龙江稻区还有部分理论减氮空间。(2)东北单季稻区土壤本底供氮能力。采集东北单季稻区12个典型水稻种植区的耕层土壤,通过土壤有机氮矿化培养和土壤微生物学分析,明确土壤本底对区域间施氮差异的贡献。结果显示:经过56 d的氮素矿化培养,东北单季稻区各点位土壤矿化速率均呈现由快到缓的趋势,试验终点时各点位土壤矿化氮总量在10.1~14.2 mg·kg-1之间,远低于初始矿化氮量。冗余分析显示,土壤碱解氮、C/N与氮矿化能力相关性显着。AOA是东北单季稻区土壤氨氧化过程的主导菌群,AOA与AOB之间存在抑制关系;nir K是东北单季稻区NO2-还原为NO的主导基因。各稻区间土壤矿化量和矿化潜势没有明显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没有明显空间异质性。(3)东北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对辽宁稻区内典型生产区——辽河三角洲稻区的调研数据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结合大田试验,研究缓释肥减量替代化肥对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辽河三角洲稻区当前施氮量均值为294.5 kg·hm-2,理论适宜施氮量为182~202 kg·hm-2,有30.5%~38.3%的理论减氮空间。各缓释肥减氮处理相较区域平均施氮量减氮28.7%~38.9%,能够维持水稻产量和作物吸氮量,保证了作物氮素供应,提高了5.7%~18.7%的氮肥回收率(NRE)、4.6~11.5 kg·kg-1氮肥农学效率(NAE)以及13.9~21.3 kg·kg-1的氮肥偏生产力(NPFP),维持了土壤地力,有效降低田面水中氮素含量以及氮素平均浓度,减少施肥次数,降低人工成本,每公顷可增收541.4~5816.6元,实现节本增效。(4)东北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减氮条件下缓释肥和侧深施肥对东北北部寒地单季稻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寒地稻区氮肥施用量较低,减氮空间较小,在常规撒施方式直接减氮难以保证水稻生产。与常规化肥处理(NPK)相比,减氮15%的条件下,80%基肥侧深施缓释肥配合20%分蘖盛期追施尿素(DT)能有效维持水稻产量和作物吸氮量,保证了水稻中后期养分供给,提高了8.0%~15.6%的氮肥回收率(NRE)、1.6~4.5kg·kg-1氮肥农学效率(NAE)以及5.5~8.4 kg·kg-1的氮肥偏生产力(NPFP),有效控制水稻全生育期田面水TN和NH4+-N浓度,降低了田面水氮素峰值及高峰持续时间,减少了4.63%~21.25%水稻生育期NH3排放量和0.9%~5.92%的氨挥发氮肥损失率,提高了土壤TN和土壤Olsen-P含量,维持合理的氮素盈余量,每公顷能增收497.20~1235.58元,实现节本增效。综上,运用合理的肥料种类、施肥方法和氮肥运筹模式,在东北单季稻区可以实现理论适宜施氮量下的高产高效。
陆帅[5](2021)在《基于价值链分析的A家庭农场价值增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农场作为我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从各级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到资金、技术等措施的实施,为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河北省家庭农场发展迅速,2019年注册的家庭农场达到41000家,是2014年的5.25倍,但目前河北省家庭农场普遍存在产业链不长、盈利水平不高、价值创造能力不强等问题,如何针对自身情况找准实现价值增值的方向是许多家庭农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A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为家庭农场找到价值增值路径、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提供参考。本文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运用案例研究、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对A家庭农场的价值增值问题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首先,对家庭农场价值增值特性进行分析,根据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对家庭农场内部和外部价值链的构成进行划分,分析A家庭农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运用A家庭农场2017-2019年的调研数据,从家庭农场的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两个方面,计算A家庭农场内部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节约率和收入增长率指标,分析A家庭农场价值增值的薄弱环节;再次,运用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数据,从家庭农场外部行业价值链和两家竞争对手价值链两个方面,计算A家庭农场外部价值链上游和下游生产环节的成本节约率和收入增长率指标,阐述竞争对手的成本收益变化情况,分析A家庭农场的外部价值增值环节;最后,针对A家庭农场内部和外部价值链增值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对价值链进行整合,优化部分粮食生产环节和进一步延伸价值链条,扩大价值网的覆盖范围等对策建议。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家庭农场价值增值研究缺乏的现实,以A家庭农场为典型案例,从家庭农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两个角度,分解家庭农场的价值增值环节,寻找价值增值的关键点,为找出家庭农场价值增值关键制约因素提供了参考;运用成本节约率和收入增长率作为价值增值指标,测算和分析家庭农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主要环节价值增值的变化,解决了家庭农场价值增值难以计量的问题,为家庭农场推广价值管理、提高价值增值能力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白梦呤[6](2021)在《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河北省作为“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项目实施的13个示范省之一,从项目实施起,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模式,研发出多项适合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到底给区域经济带来了哪些影响,又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目前对这类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尚未有明确的标准,给项目社会效益评价带来困难,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一直以来都是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本文以河北省水热资源区小麦玉米两熟节水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典型案例来探索评价科技重大项目社会效益的指标和影响,为科学评价项目的社会效益提供参考。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福利评价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为指导,对河北省水热资源限制区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阐述了河北省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项目概况,对评价对象的立项背景、建设目标和项目特点进行了描述;其次是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设计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依据评价对象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从项目实施对保障农业基础地位作用、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的作用和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的作用三个层面构建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最终选取了9个指标对项目实施的带来的社会效益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三是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项目社会影响度评价模型,对项目各评价指标影响社会效益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找出影响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最后得出评价结论,并针对该项目实施中的不足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该项目的实施对保障河北省农业基础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项目预期的社会效益目标,产量提升对社会效益的影响最为显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评价理论,针对评价项目特点,从对保障农业基础地位作用、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的影响和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的影响三个方面构建了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二是以项目实施的核心示范县为样本,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分析各指标对社会效益的影响度,找出了所评价项目影响社会效益的关键指标。本项研究为科学评价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社会效益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提供了可参考案例。
徐北春[7](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刘斐[8](2020)在《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谷子生产与消费国,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占世界的80%与85%左右,相对于其他大宗农作物而言,谷子这一产业尚属于起步发展阶段,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难题,为此,引入产业发展新方式提升谷子产业发展质量,激发经营主体市场活力是当前谷子产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采取传统产业发展思路难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而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对于谷子这种传统农业产业来说,可以克服谷子产业传统发展的弊端,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可将区域资源禀赋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支撑,为产业范围扩展带来新的路径。当然,产业融合持续推进需要政府力量介入,但实施效果取决于农户的理性决策行为。因此,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有效地促进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以及提升参与效应就成为促使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实行谷子产业融合发展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那么,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会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又是透过什么样的机制在发挥作用?以上问题的回答是理解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作用机制的关键,对提高谷子产业融合效应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产业融合理论、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理论的指导,采用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山东等9省(区)1058户谷子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对样本区域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选择合适的代理变量,构建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特征与效应,采用中介效应、主成分分析、双栏模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倾向得分匹配等多种数理模型及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技术效应、生产效应、市场效应以及收入效应的内在作用机制,并提出了促进谷子种植户积极参与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中国谷子产业更好更快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谷子产业链延伸、谷子产业多功能拓展、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谷农增收、产业提质增效、就业与脱贫等6个方面来构建谷子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综合排名来看,山西、河北、河南3省的融合水平综合得分位居全国前列,广西、湖北、云南3省的综合得分位于全国最低水平;整体来看,谷子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就各个子系统的全国平均值的大小来看,产业提质增效的得分最高;谷子产业在不同区域融合的水平呈现出“东北-华北-西北-南部”逐渐减弱的态势。(2)由调研样本统计显示,在1058份有效样本中,关注过产业融合相关政策的谷农为771户,占样本总数的72.87%;从未关注过产业融合相关政策的谷农为287户,占样本总数的27.13%,表明多数谷农通过各种途径对产业融合及其相关政策有一定的关注。谷农对产业融合有着较强的参与意愿,谷农完全不愿意参与产业融合的人数非常少,仅为52户,占样本总数的4.91%;谷农比较以及非常愿意参与产业融合的样本数为859户,占样本总数的81.19%。谷农认为参与产业融合风险非常大的样本数仅有12户,占样本总数的1.13%;谷农认为参与产业融合风险比较大的样本数为55户,占样本总数的5.20%,表明多数谷农认为参与产业融合的风险比较小。(3)从参与行为、参与程度、参与模式、参与环节以及参与绩效这5个维度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进行测度,较为系统与全面地反映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的基本特征。样本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性与整体融合参与意愿较高,政策认知、价值认知、风险认知均对融合行为有显着的直接影响,政策认知与风险认知除了直接影响融合行为外,还通过融合意愿间接影响融合行为。从参与环节、参与主体、参与渠道、参与深度以及参与效度等多个维度构建了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谷农有效参与程度呈两极分化现象。将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的模式划分为:散户为主型、家庭经营型、合作经营型与企业经营型等4种模式。将谷子种植户参与融合的环节划分为参与“产前及生产环节”、“生产+加工”环节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等3类。(4)通过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技术效应实证检验发现,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分别对其是否采纳轻简高效技术、技术投入与技术采纳项数有显着影响,其中,对技术的是否采纳和采纳数量的影响为正,对技术投入的影响为负。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对5种轻简高效技术的采纳率均通过显着性检验,表明参与产业融合可以提升谷农对这5种技术的采纳率。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的程度对技术1、技术4与技术5的影响均通过显着性检验。谷农参与不同融合模式的技术采纳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散户为主型<家庭经营型<合作经营型<企业经营型。谷农参与产业融合模式显着正向影响其技术采纳率,表明随着融合模式的逐步完善谷农会越来越多的采纳新技术,尤其是会增强轻简高效技术的采纳。参与产业融合环节变量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分别对轻简高效技术投入与技术采纳数量有正向影响,对技术1、技术2、技术4与技术5的影响均通过了10%的显着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明谷农参与融合环节越深入,对这4项技术的采纳率越高。(5)通过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生产效应实证检验发现,产业融合变量显着正向影响谷农生产效率,表明参与产业融合有助于谷农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融合程度的加深,生产效率的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不同融合程度均显着正向影响谷农生产效率,表明随着融合程度的加深,谷农生产效率的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不同融合模式生产效率均值由小到大依次为散户为主型<家庭经营型<合作经营型<企业经营型。在9个不同分位点上,产业融合对谷农生产效率的影响系数均通过显着性检验,且伴随分位点数值的不断提升,产业融合变量的系数也随之增大,对谷农生产效率的影响也随之加深。融合参与环节对谷农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不显着。(6)通过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市场效应实证检验发现,参与产业融合可显着减少谷农交易成本中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以及执行成本。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进入能力的3个代理变量均有显着影响,表明参与产业融合可以提升谷农整体的市场进入能力。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留住能力的3个代理变量均有显着影响,表明参与产业融合可以提升谷农整体的市场留住能力,明显提高谷农市场参与化程度,有效促进谷农的标准化生产。(7)通过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收入效应实证检验发现,参与产业融合谷农的平均家庭人均总收入比未参与融合的谷农高56.18%。从不同收入结构来看,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家庭人均经营性与工资性收入均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融合对谷农收入差距的贡献度为27.13%。不同融合程度对谷农家庭人均总收入、经营性与财产性收入均通过显着性影响,但对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不显着。谷农参与产业融合不同模式对其家庭人均的总收入、经营性、工资性与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均通过显着性检验,但对家庭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显着。融合环节对谷农家庭人均的总收入、经营性、工资性与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均通过10%的显着性检验,且方向为正。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增强产业融合政策宣传,提高谷子种植户参与意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产业融合经营体系;强化教育培训,提升谷子种植户融合参与能力;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谷子种植户参与融合收益;遵循产业融合发展规律,科学做好产业融合预测与规划;加强科技支撑,提升谷子产业发展效率;强化品牌建设引导消费,延伸谷子产业链条;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提高补贴的精准性。
庄静,闵思桂,倪艳云,郭万胜[9](2020)在《高邮市种植业绿色高质高效模式考察综述与转型发展对策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为走在解放思想前列,聚焦破解"三不"问题,以新实践、新担当、新作为展示思想大解放新成效,深入推进高邮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四性"(战略性、针对性、前瞻性、指导性)要求,基于"四全、四新"(全环节、全过程、全链条、全县域,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新业态)视野纬度,采取深入基层、全面考察、验证研究、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技术模式、服务模式、推广模式、综合种养模式、规模经营模式、链式开发模式、品牌创立模式等进行深层次调研、体系化考察、系统性思维,寻求举绿色之旗、打高质之牌,走高效之路的全程解决方案,为未来农业工作超前谋划、决策部署提供支撑依据。
袁珅[10](2020)在《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水稻生产面临劳动力短缺和生产成本过高等一系列挑战的重大转型时期,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收,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采用节本栽培管理方式并用成本低的常规稻品种代替成本高的杂交稻品种来应对这些挑战。有研究表明在资源投入充足的高产栽培管理下,杂交稻一般比常规稻具有更高的产量。但是在节本栽培条件下,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产量及其他农学特性表现孰优孰劣,前人研究的较少。此外,关于我国水稻生产能量分析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常规稻和杂交稻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能量利用效率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以常规稻黄华占(HHZ)和杂交稻扬两优6号(YLY6)为供试材料,在移栽条件下,比较了在对照(当地农民习惯栽培)和五个节本栽培:减氮、节水、长秧龄、低密和综合低投入(包括全部四个单项节本栽培)处理中两个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氮素利用效率、能量平衡和经济效益。该试验旨在明确是常规稻还是杂交稻更适合于节本栽培管理,这一结果将为优化水稻生产布局,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YLY6在6个栽培管理条件下的平均产量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16.9%和5.9%,差异均达显着水平。YLY6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和千粒重比HHZ分别高出12.9%、24.3%和34.7%。此外,YLY6的产量在不同栽培处理和年份之间差异较小,表现出比HHZ较高的稳产性。在对照和节本栽培(5个节本栽培处理的平均)条件下,YLY6的产量分别比HHZ高11.9%和10.8%,说明杂交稻品种在节本栽培条件下仍然表现出与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致的产量优势。不同的节本栽培管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减氮和综合低投入降低了水稻产量,节水和低密处理对产量没有显着的影响,而长秧龄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产量。与对照相比,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大幅度降低是减氮和综合低投入减产的主要原因,而长秧龄处理产量的提高是因为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增加。同时,节本栽培管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品种间差异。具体来看,与HHZ相比,YLY6在减氮处理中相对于对照的产量降幅更低,但是其在综合低投入处理中的产量降幅更大。HHZ在长秧龄处理中相对于对照的产量增幅高于YLY6。(2)从6个栽培处理和2个年份的平均值来看,YLY6的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比HHZ高11.2%、6.4%、5.5%和6.0%。不同栽培处理间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主要受氮肥用量的影响,降低氮肥用量能够显着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与对照相比,减氮处理和综合低投入的氮肥用量降低了50%,显着提高了这两个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节水和低密处理对氮素利用效率没有显着的影响,长秧龄处理仅显着提高了HHZ的氮素利用效率。(3)与对照相比,由于氮肥、灌溉、种子或/和劳动力投入的减少,节本栽培处理(除长秧龄处理外,4个节本栽培处理的平均)的能量投入降低了0.8-32.3%。能量投入在YLY6和HHZ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而YLY6的能量产出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20.1%和5.0%。因此,YLY6的净能量和能量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HHZ。在对照和节本栽培条件下,YLY6的能量利用效率分别比HHZ高10.5%和9.3%。与对照相比,减氮、节水和综合低投入处理均显着提高了YLY6和HHZ的能量利用效率,而长秧龄处理仅显着提高了HHZ的能量利用效率。(4)由于YLY6的种子、农药和劳动成本高于HHZ,YLY6在各个栽培处理下的平均生产成本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16.2%和17.3%。YLY6的农药和劳动成本高于HHZ是因为其作物群体更大导致农药用量和打药次数增加。然而,YLY6和HHZ的经济产出没有显着的差异。HHZ在2014和2015年的净收益分别比YLY6高27.2%和41.8%。HHZ在2014和2015年的产出投入比分别是1.40和1.88,分别比YLY6高10.2%和22.9%。与对照相比,节本栽培降低了生产成本(长秧龄处理除外),并提高了水稻生产的净收益和产出投入比(减氮处理除外)。在对照和节本栽培条件下,HHZ的净收益分别比YLY6高39.0%和35.9%,HHZ的产出投入比分别比YLY6高15.4%和17.5%,说明常规稻品种在节本栽培条件下仍然表现出与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致的经济效益优势。综上所述,除减氮处理外节本栽培没有显着降低水稻产量,但是节本栽培减少了资源投入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能量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节本栽培条件下,杂交稻的产量表现、氮素利用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仍然优于常规稻,因此从水稻高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看,杂交稻比常规稻更适合于节本栽培。但是从节本增收和提高农民种粮效益的角度出发,利用节本栽培技术种植常规稻比杂交稻更有优势。
二、农业节本增效主要在于机械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节本增效主要在于机械化(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约束和价格竞争压力下新疆棉花生产降成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降成本研究概述 |
1.2.2 棉花降成本研究概述 |
1.2.3 棉花成本及收益研究概述 |
1.2.4 棉花生产要素投入效率研究概述 |
1.2.5 棉花生产资源约束条件和价格竞争力压力研究进展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规模效益 |
2.1.2 边际报酬规律 |
2.1.3 资源约束 |
2.1.4 价格竞争 |
2.1.5 改革成本 |
2.2 相关理论支撑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规模报酬理论 |
2.2.3 成本收益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分析法 |
2.3.2 深度访谈法 |
2.3.3 问卷调查法 |
2.3.4 定量分析法 |
第3章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
3.1 棉花主产国棉花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
3.1.1 世界棉花主产国棉花产业政策差异 |
3.1.2 世界棉花主产国植棉成本差异 |
3.1.3 中国棉花进出口及国内棉花供需分析 |
3.2 新疆棉花产业植棉规模及产量变化 |
3.2.1 新疆与全国植棉规模及产量变化 |
3.2.2 新疆各地区棉花生产布局 |
3.2.3 兵团各师市植棉规模及产量变化 |
3.3 新疆棉花生产资源约束条件分析 |
3.3.1 新疆水资源约束分析 |
3.3.2 耕地资源约束分析 |
3.3.3 劳动力成本上升约束 |
3.3.4 环境和效益约束分析 |
3.3.5 新疆水土资源约束与农业经济发展分析 |
3.4 棉花产业价格竞争压力 |
3.4.1 棉花国外进口价格与国内价格差异 |
3.4.2 国内棉纺企业购买棉花进口棉意愿更强 |
3.5 棉花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降成本的必要性 |
3.5.1 需求增长与种植面积萎缩的困境 |
3.5.2 高进口量与高库存量并存的困境 |
3.5.3 高成本低收益困境 |
3.5.4 国内棉纺企业购买棉花的困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疆棉花生产高投入-高成本-低收益原因实证分析 |
4.1 农户问卷调查及样本数据分析 |
4.1.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1.2 样本数据分析 |
4.2 新疆棉花生产高投入—高成本原因分析 |
4.2.1 新疆棉花生产成本构成及成本要素分解 |
4.2.2 单位植棉面积的生产成本分解分析 |
4.2.3 棉花生产成本投入时间变动分析 |
4.3 棉花生产高成本—低收益的形成原因 |
4.3.1 植棉成本与种植规模的变动情况 |
4.3.2 农户收益与植棉规模的变动情况 |
4.3.3 棉花产量与种植规模分析 |
4.4 要素投入对棉花成本及产量的影响及贡献实证分析 |
4.4.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
4.4.2 户均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
4.4.3 不同植棉规模要素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度 |
4.5 生产成本最低收益最佳的植棉要素投入组合 |
4.5.1 棉花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
4.5.2 模型估计与调整 |
4.5.3 实证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降低成本的路径选择 |
5.1 棉花降成本经验借鉴 |
5.1.1 中美棉花生产成本差异及降成本借鉴 |
5.1.2 延缓或避免成本差异继续扩大的经验借鉴 |
5.1.3 减少成本差异较大的技术需求 |
5.2 不同植棉规模下降成本方方案 |
5.2.1 不同植棉规模的棉花要素增减降低成本 |
5.2.2 节本增效的最适植棉规模 |
5.2.3 新疆户均植棉成本最低的植棉规模确定 |
5.3 农户棉花生产环节成本降低方案选择 |
5.3.1 棉花田间管理方案 |
5.3.2 推广无人机喷药降低人工喷药成本方案 |
5.3.3 降低棉花采收阶段成本方案 |
5.3.4 精准智能水肥投入降低物化成本方案 |
5.3.5 优化耕地布局方案、强化集聚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新疆水土资源严重约束农业经济发展 |
6.1.2 新疆农户棉花成本构成受农业自然环境约束 |
6.1.3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成本收益变动趋势符合规模经济原理 |
6.1.4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成本收益随种植规模变化 |
6.1.5 成本最优规模和产量最优规模存在差异 |
6.1.6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存在最适的种植规模 |
6.2 降低棉花生产成本的政策建议 |
6.2.1 优化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户进行适度规模种植 |
6.2.2 提高机械使用率,降低棉花生产成本 |
6.2.3 加强市场监管,保持农业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稳定 |
6.2.4 “棉花补贴+价格保险+期货”多举措稳定棉农收益 |
6.2.5 完善我国棉花价格市场形成机制 |
第7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1 创新之处 |
7.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研究 |
3.2 关于生产效率的研究 |
3.3 文献评述 |
4 研究内容、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5 创新与不足 |
5.1 创新点 |
5.2 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 相关概念界定 |
1.1 农业生产 |
1.2 生产性服务 |
1.3 农业生产效率 |
1.4 农业社会化服务 |
2 相关理论 |
2.1 专业化分工理论 |
2.2 服务产业理论 |
2.3 农业产业链理论 |
第三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逻辑分析 |
1 农业分工与农业社会化服务 |
2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演进历程 |
3 分工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4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机理 |
4.1 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服务主体的纵向分工 |
4.2 政策制度变迁实现利益的再次分配 |
5 小结 |
第四章 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及评价分析 |
1 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现状 |
1.1 农业发展基础 |
1.2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
1.3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优劣势分析 |
2 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评价 |
2.1 模型构建 |
2.2 指标选取 |
2.3 数据处理 |
2.4 实证分析 |
3 小结 |
第五章 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分析 |
1 农业生产效率的测度 |
1.1 测度方法的选择-DEA |
1.2 模型构建 |
1.3 结果分析 |
2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分析 |
2.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2.2 指标选取 |
2.3 数据来源 |
2.4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灰色关联分析 |
3 小结 |
第六章 典型案例 |
1 甘肃省谷丰源农工场模式 |
1.1 基本情况 |
1.2 运营模式 |
1.3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途径与成果 |
2 甘肃省甘州区水肥技术托管服务项目 |
2.1 基本情况 |
2.2 甘州区施肥存在的问题 |
2.3 化肥减量增效的途径与成果 |
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1 研究结论 |
1.1 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 |
1.2 甘肃省内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 |
1.3 农业的专业化分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
1.4 分项服务水平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联度存在差距 |
2 政策建议 |
2.1 加大政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建设投资力度 |
2.2 优化各地区资源配置 |
2.3 建立更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2.4 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3)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绿色发展是适应生产端和消费端变化的客观要求 |
1.1.2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持久动力 |
1.1.3 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 |
1.1.4 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绿色生产行为研究 |
1.3.2 产业组织模式与绿色生产行为 |
1.3.3 绿色生产行为、产业组织模式与收入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样本情况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稻农 |
2.1.2 产业组织模式 |
2.1.3 绿色生产技术 |
2.1.4 绿色生产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2.4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解构的总体逻辑 |
2.3.2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解构过程 |
2.3.3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框架的建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新趋势 |
3.1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种植情况 |
3.1.2 化肥农药投入情况 |
3.1.3 成本收益情况 |
3.1.4 产业组织发展情况 |
3.2 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3.2.1 水稻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凸显 |
3.2.2 新型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有限,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率较低 |
3.2.3 产业组织发展良莠不齐,农户组织化参与度较低 |
3.2.4 受粮价“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农户增收乏力 |
3.3 水稻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3.3.1 绿色化 |
3.3.2 精准化 |
3.3.3 组织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制度安排 |
4.1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4.1.2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4.1.3 研究方法 |
4.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5 稳健性检验 |
4.1.6 结论与启示 |
4.2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分析 |
4.2.1 事前控制 |
4.2.2 过程控制 |
4.2.3 结果控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 |
5.1 产业组织模式对不同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
5.1.1 理论分析框架 |
5.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1.4 模型构建 |
5.1.5 实证分析 |
5.2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 |
5.2.1 理论分析框架 |
5.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2.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2.4 研究方法 |
5.2.5 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分析 |
6.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6.3 研究方法 |
6.3.1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
6.3.2 OLS回归模型 |
6.3.3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
6.4 结果及分析 |
6.4.1 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 |
6.4.2 绿色生产对稻农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绿色生产的驱动机制:基于案例分析 |
7.1 探讨的关键问题 |
7.2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7.2.1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7.2.2 案例选择的依据 |
7.3 案例概况与分析 |
7.3.1 案例概况 |
7.3.2 案例分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 |
7.4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的保障 |
7.4.1 注重与稻农的利益联结 |
7.4.2 注重对稻农生产过程的控制 |
7.4.3 注重整合外部资源强化产业组织模式稳定性 |
7.5 基于多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再检视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 |
8.2.2 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 |
8.2.3 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 |
8.2.4 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与产业组织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与减施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 |
1.2.2 稻田系统氮素损失途径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1.2.3 土壤氮转化的微生物机制 |
1.2.4 氮肥用量推荐方法与氮素管理指标 |
1.2.5 减少氮肥损失的途径 |
1.2.6 东北单季稻区生产背景与种植区划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和减氮潜力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区域施肥产量调查 |
2.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东北单季稻区基本耕作情况 |
2.2.2 东北单季稻区养分施用现状 |
2.2.3 东北单季稻区施氮强度和产量空间分布特征 |
2.2.4 东北单季稻区施肥管理差异 |
2.2.5 东北单季稻区水稻需氮量 |
2.2.6 东北单季稻区氮肥生产效率评价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东北单季稻区土壤本底供氮能力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3.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初始矿质氮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土壤氮矿化量和矿化特性拟合 |
3.2.3 土壤氮素矿化能力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3.2.4 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特征 |
3.2.5 土壤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特征 |
3.2.6 土壤AOA和AOB丰度空间分布特征 |
3.2.7 土壤nirS和nirK基因空间分布特征 |
3.2.8 土壤氮转化微生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东北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区域施肥产量调查 |
4.1.2 田间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辽河三角洲稻区施氮现状 |
4.2.2 辽河三角洲稻区水稻需氮量 |
4.2.3 减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2.4 减氮对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5 减氮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6 减氮对田面水中氮素的影响 |
4.2.7 辽河三角洲稻区缓释肥减氮的经济效益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东北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5.1 寒地稻区缓释肥施用下的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讨论 |
5.2 寒地稻区侧深施肥条件下的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基于价值链分析的A家庭农场价值增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与思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测算 |
2.1 相关概念 |
2.1.1 家庭农场 |
2.1.2 价值增值 |
2.1.3 价值链 |
2.1.4 企业价值增值基本原理 |
2.2 家庭农场价值链 |
2.2.1 家庭农场价值链的界定 |
2.2.2 家庭农场价值增值的特殊性 |
2.3 家庭农场价值链增值的测算 |
3 A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分析 |
3.1 A家庭农场的基本概况 |
3.1.1 A家庭农场的基本信息 |
3.1.2 A家庭农场的基本作业流程 |
3.2 A家庭农场的SWOT分析 |
3.2.1 A家庭农场的竞争优势 |
3.2.2 A家庭农场的竞争劣势 |
3.2.3 A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机会 |
3.2.4 A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威胁 |
4 A家庭农场内部价值链的价值增值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A家庭农场内部价值链构成 |
4.3 A家庭农场内部价值链分析 |
4.3.1 A家庭农场内部价值链基本活动分析 |
4.3.2 A家庭农场内部价值链辅助活动价值增值分析 |
4.4 A家庭农场内部价值链的增值分析 |
5 A家庭农场外部价值链的价值增值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A家庭农场外部价值链构成 |
5.3 A家庭农场外部价值链分析 |
5.3.1 A家庭农场行业成本节约率计算 |
5.3.2 A家庭农场竞争对手价值链价值增值分析 |
5.4 A家庭农场外部价值链的增值分析 |
6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A家庭农场内部价值链增值的对策建议 |
6.2.2 A家庭农场外部价值链增值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赵县粮食(小麦、玉米)生产经营情况调查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 |
2.1.2 社会效益 |
2.1.3 社会效益评价 |
2.1.4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社会福利评价理论 |
2.2.3 公共物品理论 |
3 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基本情况 |
3.1 项目实施的背景 |
3.2 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 |
3.3 项目的主要特点 |
3.3.1 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 |
3.3.2 以技术集成和示范为核心 |
3.3.3 以人才培养为支撑 |
4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4.3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分析 |
4.3.1 对保障农业基础地位的作用 |
4.3.2 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的作用 |
4.3.3 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的作用 |
5 社会效益总体评价及影响度分析 |
5.1 社会效益总体评价 |
5.1.1 项目对保障农业基础地位作用的评价 |
5.1.2 项目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作用的评价 |
5.1.3 项目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作用的评价 |
5.2 项目社会效益影响度评价 |
5.2.1 评价方法选择 |
5.2.2 评价模型构建 |
5.2.3 评价指标赋值及说明 |
5.2.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6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
6.1 总结 |
6.2 政策建议 |
6.2.1 从影响因素和项目区域两个方向建立倾斜的政府扶持政策 |
6.2.2 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
6.2.3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力度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评述 |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
1.3.5 相关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清洁生产 |
2.1.2 农业清洁生产 |
2.1.3 农业技术扩散 |
2.1.4 农户异质性 |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
2.2.1 研究范围 |
2.2.2 研究对象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农户行为理论 |
2.3.2 技术扩散理论 |
2.3.3 信息扩散理论 |
2.3.4 社会网络理论 |
2.3.5 系统工程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4.1.1 研究假说 |
4.1.2 模型设定 |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样本分析 |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5.1.1 研究假说 |
5.1.2 模型设定 |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样本分析 |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 |
1.3.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1.3.3 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研究 |
1.3.4 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融合的内涵界定 |
2.1.2 谷子产业的内涵界定 |
2.1.3 谷子种植户的内涵界定 |
2.1.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内涵界定 |
2.1.5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效应的内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
2.2.3 产业组织理论 |
2.2.4 交易成本理论 |
2.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过程、动力机制及其效应分析 |
2.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过程分析 |
2.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2.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效应的分析维度 |
2.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谷子产业发展现状与融合评价分析 |
3.1 谷子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1 谷子产业发展历程分析 |
3.1.2 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 谷子产业融合综合评价分析 |
3.2.1 谷子产业融合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
3.2.2 谷子产业融合评价分析 |
3.3 谷子产业融合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3.3.1 谷子产业链短、窄、薄,价值链深陷低端“锁定” |
3.3.2 市场开发创意不足,致使产销脱节、营销渠道狭窄 |
3.3.3 谷农“小而全、小而散”,在产业融合中处于不利地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测度与特征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样本谷子种植户个体基本特征 |
4.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测度 |
4.2.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作用机理 |
4.2.2 模型构建 |
4.2.3 变量选择 |
4.2.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4.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特征分析 |
4.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基本特征 |
4.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程度 |
4.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模式 |
4.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环节 |
4.3.5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绩效 |
4.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4.4.1 谷农对产业融合内涵认知存在偏差 |
4.4.2 谷农对产业融合价值认知有待提高 |
4.4.3 谷农个体面临诸多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 |
4.4.4 谷农对产业融合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技术效应分析 |
5.1 理论分析 |
5.1.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带动其技术采纳的机理 |
5.1.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带动其技术采纳效果的组间差异 |
5.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择 |
5.2.3 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轻简高效技术采纳的影响 |
5.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程度对其轻简高效技术采纳的影响 |
5.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模式对其轻简高效技术采纳的影响 |
5.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环节对其轻简高效技术采纳的影响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生产效应分析 |
6.1 理论分析 |
6.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6.2.1 模型设定 |
6.2.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谷子种植户生产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6.3.2 基于Tobit模型的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 |
6.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程度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 |
6.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模式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 |
6.3.5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环节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 |
6.3.6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生产效率水平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市场效应分析 |
7.1 理论分析 |
7.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能力的影响分析 |
7.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交易成本的影响分析 |
7.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销售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 |
7.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销售渠道的影响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收入效应分析 |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8.1.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 |
8.1.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结构的影响 |
8.1.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差距的影响 |
8.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8.2.1 模型设定 |
8.2.2 变量选择 |
8.2.3 描述性统计 |
8.3 实证结果分析 |
8.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分析 |
8.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结构的影响 |
8.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差距的影响 |
8.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不同维度对其收入的影响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谷子产业发展历程曲折,谷子产业融合水平逐步提升 |
9.1.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特征 |
9.1.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技术效应 |
9.1.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生产效应 |
9.1.5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市场效应 |
9.1.6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收入效应 |
9.2 政策建议 |
9.2.1 增强产业融合政策宣传,提高谷子种植户参与意识 |
9.2.2 培育新型经营农业主体,建立产业融合经营体系 |
9.2.3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谷子种植户融合参与能力 |
9.2.4 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谷子种植户参与融合收益 |
9.2.5 遵循产业融合发展规律,科学做好预测与规划 |
9.2.6 加强科技支撑,提升谷子产业发展效率 |
9.2.7 建设品牌引导消费,延伸谷子产业链条 |
9.2.8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提高补贴的精准性 |
9.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高邮市种植业绿色高质高效模式考察综述与转型发展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纬度种植模式“三效”对比与高质高效潜力分析 |
1.1 不同纬度种植模式“三效”对比分析 |
1.1.1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
1.1.2 粮豆轮作种植模式 |
1.1.3 设施蔬菜绿色栽培模式 |
1.2 不同层次高质高效潜力分析 |
1.2.1 模式创新潜力 |
1.2.2 品牌创建潜力 |
1.2.3 融合发展潜力 |
1.2.4 技术创新潜力 |
1.2.5 提质增效潜力 |
1.2.6 品种调优潜力 |
1.2.7 平衡增产潜力 |
1.2.8 省工节本潜力 |
1.2.9 规模经营潜力 |
1.2.1 0 防灾减灾潜力 |
2 不同层次瓶颈制约因素梳理剖析 |
2.1 资源瓶颈 |
2.2 技术瓶颈 |
2.3 效益瓶颈 |
2.4 人力制约 |
3 战略性调整与适应性转型方向选择与对策方案思考 |
3.1 总体思路 |
3.2 对策方案 |
(10)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前言 |
1.1 中国水稻生产的发展与现状 |
1.1.1 水稻生产的发展变化 |
1.1.2 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 |
1.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 |
1.3 栽培管理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3.1 氮肥管理和氮素利用效率 |
1.3.2 水分管理和水分利用效率 |
1.3.3 秧龄 |
1.3.4 移栽密度 |
1.4 能量分析和经济分析 |
1.4.1 能量投入和能量利用效率 |
1.4.2 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生育进程 |
2.4.2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2.4.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4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2.4.5 能量投入-产出与能量利用效率 |
2.4.6 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 |
2.5 数据处理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条件 |
3.2 作物生育进程 |
3.3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3.1 节本栽培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
3.3.2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稳定性分析 |
3.3.3 常规稻和杂交稻在各处理中的日产量 |
3.3.4 节本栽培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5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4 常规稻和杂交稻干物质积累、收获指数和干物质转运特性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4.1 常规稻和杂交稻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特性 |
3.4.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
3.4.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干物质转运特性 |
3.4.4 干物质积累、转运以及收获指数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
3.5 常规稻和杂交稻群体特征对节本栽培的响应差异 |
3.5.1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茎蘖动态 |
3.5.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成穗率 |
3.5.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单茎叶面积 |
3.5.4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叶面积指数 |
3.5.5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作物生长速率 |
3.6 常规稻和杂交稻氮素积累、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6.1 常规稻和杂交稻不同时期氮素浓度和氮素积累 |
3.6.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氮素转运特性 |
3.6.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氮素利用效率 |
3.7 不同栽培管理对能量投入和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
3.7.1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投入 |
3.7.2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产出 |
3.7.3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利用效率 |
3.8 不同栽培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8.1 不同栽培处理的经济投入和产出 |
3.8.2 不同栽培处理的净收益 |
4.讨论 |
4.1 常规稻和杂交稻农学表现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2 常规稻和杂交稻氮素利用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3 常规稻和杂交稻能量平衡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4 常规稻和杂交稻经济性状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5 研究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农业节本增效主要在于机械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约束和价格竞争压力下新疆棉花生产降成本[D]. 侯玉龙.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关系研究[D]. 孙文文.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3]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D]. 张康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与减施潜力研究[D]. 彭晓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5]基于价值链分析的A家庭农场价值增值研究[D]. 陆帅.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6]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 白梦呤.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7]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8]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D]. 刘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9]高邮市种植业绿色高质高效模式考察综述与转型发展对策思考[J]. 庄静,闵思桂,倪艳云,郭万胜. 北方水稻, 2020(04)
- [10]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D]. 袁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