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将如何对大陆实施“先发制人”和“反制”行动?

台湾将如何对大陆实施“先发制人”和“反制”行动?

一、台湾将如何对大陆实施“先制”“反制”作战?(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新[1](2020)在《浅析台购美“鱼叉”系列导弹的作战能力及运用》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10月,美国公布了包括两型"鱼叉"导弹在内的多项对台军售项目。虽然台军多年前就已采购了舰射和潜射型"鱼叉"导弹,但此次的"鱼叉"系列导弹无论在攻防性质上,还是在作战性能上都大幅突破,因此引起外界广泛关注。那么,这些"鱼叉"系列导弹究竟性能如何?台又将如何部署和使用呢?

白园园[2](2018)在《互动与博弈,冷战时期中国在南海的武装反制手段研究 ——以中越海战为例》文中指出反制,顾名思义,即是对敌方人物或势力对我方侵犯、干扰的行为进行回击的一种有效作为和手段。众所周知,历代以来我国都与南海周边国家,尤其是越南结有深厚的邦交之谊,南海周边渔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而能够安居乐业。然而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和改变,进入了表面看似稳定,实际上暗潮汹涌的“冷战时期”,这一时期以美苏为首两国展开军备竞赛,各自圈地,占领势力范围,而其他亚非拉国家或是刚刚独立,或是势单力薄,均被迫卷入美苏两国的拉锯战,不得不选择其中一方以求存国和发展,而南海问题也因美苏两国侧面影响和介入变得空前纷繁复杂。另一方面,随着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在南海勘察出油气资源的存在,再加上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更是成为了利益相关方侵犯和掠夺南海的催化剂,使得他们对南海的觊觎之心暴露无遗,于是20世纪在70、80年代便掀起大规模侵占南海岛礁的浪潮。在这其中,中国和越南争议最大且争议最久的区域就是南海区域,并且越南多次侵占我国岛礁,对我国南海主权造成了创伤性的威胁。本文立足这一背景,通过以中越在南海的两次海上冲突为切入点,来研究我国在维护南海主权过程中采取的逐渐升级的反制手段。为实现研究目标,笔者采用了概念鉴定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数据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思考总结,对我国冷战时期在南海问题实施的反制手段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南海问题其实由来已久,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的领土争夺,而我国自始至终都不曾放弃在南海岛礁的话语权。只是在初期反制手段相对比较温和,只停留在对外宣示主权的层次,而面对越南、菲律宾的不知悔改,大肆占据我国岛礁的局面,我国亦沉着应战,从未承诺放弃武力收回南海岛礁的可能。为了让论文更具直观性的说服力,笔者主要以博弈理论及相关模型作为研究方法,以南海争端发生的动态博弈作为研究内容,从中探查出我国在南海反制的原因、过程、手段和规律,反思我国在维护南海主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引荐的经验和需要深思的历史教训,以期为推动我国南海问题的破解提供参考和启发。

马千里[3](2013)在《冷战后日本大战略调整研究 ——基于结构压力与战略文化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大战略行为引起了广泛学术关注,同时也给学者们带来了很多困惑。针对冷战后日本的大战略调整问题,本文试图以新古典现实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建立“结构压力—战略文化”分析框架来进行考察,主要围绕冷战后日本大战略究竟发生了哪些调整,影响其调整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以及这些调整是否明智等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工作。本文共分四章,外加导论和结论。导论部分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变量选取情况、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等。重点是发掘已有研究的尚待发展之处,并论述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现实主义。第一章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结构压力—战略文化”这一日本大战略调整的分析框架,认为结构压力通过战略文化的“过滤性”干扰对国家大战略调整起决定性塑造作用。然后论证日本大战略运行的国际体系坐标及其战略文化。第二、三、四章主要依据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在亚太国际体系中所受结构压力的变化来考察其大战略调整情况,据此划分了三个阶段。每章对应一个阶段,在首先从“结构压力—战略文化”分析框架出发对日本大战略调整情况作出预期之后,通过分析日本对战略环境的认知,对亚太国际体系中其他大国的安全政策及自身军事政策的调整情况来进行实证检验。结论部分对以上各章进行研究总结,并分析日本的大战略走向与中国的对策。冷战后日本的大战略发生了多次调整。虽然日本在冷战结束初期确立“普通国家”大战略目标后一直向此目标迈进,但从战略手段上看,它首先由冷战时的追随美国战略调整为带有挑战成分的推卸责任战略,1996至2006年又回归追随美国战略,2006至2009年曾出现短暂的推卸责任倾向,2010年至今则逐步深化追随美国。影响冷战后日本大战略调整的最关键因素是结构压力和战略文化。在国际体系中,结构压力鼓励国家依己之力寻求更多的国际权力以更好地保障自身生存,明智的大战略就必须按结构压力预期行事以最有效地增进本国国际权力。冷战后,日本一直谋求增进国际权力,这符合结构压力预期,不过在如何增进的问题上,其行为由于受自身战略文化的干扰而呈现出有时与结构压力预期一致,有时又违背结构压力预期的现象。通过对冷战后日本大战略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规律的剖析,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把握日本的大战略动向,更具针对性地制定对日政策。另外,冷战后日本大战略的调整情况也例证了新古典现实主义的理论观点,即结构压力对国家行为起决定性塑造作用,但在中短程时期内,由于国内相关因素对国家政治精英认知的干扰,国家可能会采取偏离甚至违背结构压力预期的行为。其借鉴意义在于,国家政治精英在制定大战略时要按照结构压力的预期行事,尽量克服战略文化中消极战略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干扰。

杨晓杰[4](2010)在《近年来台湾军队建设情况评析》文中认为当前,在岛内实现"二次政党轮替"后两岸关系趋缓的情况下,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台军以大陆为唯一假想敌的敌对性没有变,倚靠和借重美日不断强化台军防卫能力的策略没有变。因此,把握台军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完成反"独"促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银河[5](2008)在《解析台湾空军对大陆的远程打击能力》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后,台湾民进党和陈水扁上台,其推动"台独"路线的行动更加明朗化,"台湾正名"、"去中国化"以及"入联公投"等危险活动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台独分子为了提高其所谓的"防卫"能力,大量从国外购入先进武器装备,以便实现其"以武拒统"、"以武求独"的目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台湾提出了"先制防御、纵深打击"、"决战境外"的战略构想,企图将战场转移到台湾本岛之外,叫嚣在台海发生战争时将对北京、上海、香港等重要城市以及大陆的核电站、三峡大坝等重要民生设施实施打击,从而影响大陆对台作战的决心和战争的进程。凭借着现代化水平高、机动灵活、反应迅速的特点,空军成为台湾推行"先制"战略、对大陆进行远程打击的主力。台湾空军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陆续完成了由二代机向三代机的换装后,主战飞机在整体战技术性能方面有了极大提升,而且还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引进了一系列机载对地攻击武器。对大陆而言,深入分析台空军的远程打击能力十分必要。

余合虎[6](2007)在《“阿扁二炮”浮出水面》文中研究表明10月8日,台"国防部长"李天羽表示,原计划在"双十"节露面的"雄风-2E"巡航导弹因故不再展示,改由"天弓-3"及反舰导弹出场。此举再度引发了人们对台湾当局研发地对地导弹的关注。

王卫星[7](2007)在《未来两年的台湾军事(上)》文中提出 陈水扁从2000年执政以来,岛内变化最大的,除政权结构外,就是台湾军队建设和美台军事关系的发展,二者的变化超过了过去任何时期。目前,台湾军队建设整体上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一是台军自身建设在转型,二是台美之间军事合作在深化,三是台日之间军事合作在升温。这些转型大多将在陈水扁第二任期内完成,使台军整体战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无疑,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发展,对我来讲都是务必要高度警惕的。一、台湾正在大力推进军事转型台湾军事转型,主要是体现在军事事务革新案的具体落实上。这是自1949年国民党逃台以来。台湾进行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次军事改革。改革内容涉及防卫构想、战略指导、军力结构、编组模式、指挥体制与运作机制、装备建设、兵役制度等各个方面。

王卫星[8](2007)在《台军转型盯着北京奥运》文中研究指明台军新一轮军事转型自陈水扁2004年连任成功后正式启动,第一阶段已于2006年完成,计划于2009年前完成第二阶段改革。这一时间表不仅与陈水扁的任期及“公投制宪”进程环环相扣,而且与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间紧密相连——

刘红[9](2005)在《台美军事合作的新特点和影响》文中认为 在台美关系中,军事关系处于特殊的地位,军事关系中军售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在对台问题上,政治上美国能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急独",在军事上更多的则表现对"台独"的纵容,一再对"台独"屡屡发出错误的信号。如果说政治上限制"急独"主要表现为"政治表态层面"的话,那么在军事上纵容"台独"则更多的表现为具体的军售和直接的行动。因此,美国限制"急独"固然对台湾当局有一定约束力,但是双方军事关系的畸形发展则被"台独"势力视为"以武拒统"的本钱。与台美"断交"后的20年相比,近4年多来的台美军火交易呈现不同的特点和影响。

郑剑[10](2004)在《最后的疯狂——对陈水扁“境外决战”战略的再认识》文中研究指明 "台独分子"疯狂了近来.岛内分裂势力明显加快了推进"台独"的步伐。陈水扁当局接连抛出"中华民国国号"简称"台湾"、驻外机构更名"台湾"、撤销"陆委会"等"台独"举措,采取各种手段、大小动作在岛内激发民众的"台独"意识,在国际上推销"台湾独立主权国家"理念,直至大力推动以实现台湾"法理独立"为基本目标的"宪改"

二、台湾将如何对大陆实施“先制”“反制”作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将如何对大陆实施“先制”“反制”作战?(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台购美“鱼叉”系列导弹的作战能力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台购美“鱼叉”系列导弹的情况
    防卫制海(1997年)
    先制慑阻(2008年)
    固守反制(2020年)
台购美“鱼叉”系列导弹的性能分析
    “鱼叉”Block 2反舰导弹
    增程型“斯拉姆”(SLAM-ER)空地导弹
编成与部署
    火力编成
    部队部署
作战运用
    以岸制海
    远程反制
    隔海先制

(2)互动与博弈,冷战时期中国在南海的武装反制手段研究 ——以中越海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于南海反制的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理论概述与方法论阐述
    2.1 理论概述——反制篇
        2.1.1 何谓“反制”
        2.1.2 维护海洋权益的反制概念及其特点
    2.2 方法论概述——博弈篇
        2.2.1 “博弈”的概念
        2.2.2 博弈模型的的均衡性分析——纳什均衡
3 冷战时期南海地缘政治格局对南海问题发展演变的影响
    3.1 南海问题演变史
        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3.2 冷战时期南海争端爆发原因
    3.3 冷战时期南海地缘政治分析
        3.3.1 冷战初期南海问题下的世界格局
        3.3.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南海问题下的世界格局
        3.3.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海问题下的世界格局
4 中越南海博弈分析
    4.1 中越南海岛礁博弈史
    4.2 1974年西沙海战博弈分析
        4.2.1 战争背景及过程
        4.2.2 西沙海战博弈分析
    4.3 1988年南沙“赤瓜礁”海战博弈分析
        4.3.1 南沙海战概况
        4.3.2 南沙海战博弈分析
        4.3.3 赤瓜礁海战后,中国没有乘胜出击的原因
    4.4 海战对南海局势的意义
5 结语
    5.1 对中国南海武装反制之路的反思
    5.2 对未来中国南海反制之路的展望
6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冷战后日本大战略调整研究 ——基于结构压力与战略文化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的贡献与可发展之处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基础
        二、 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与结构安排
        一、 论文创新点
        二、 结构安排
第一章 日本大战略调整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 大战略与大战略调整
        二、 结构压力与战略文化
    第二节 “结构压力—战略文化”分析框架
        一、 结构压力与大战略调整
        二、 战略文化与大战略调整
        三、 因果关系的明晰
    第三节 日本大战略运行的国际体系坐标及其战略文化
        一、 日本大战略运行的国际体系坐标
        二、 日本的战略文化
第二章 带有挑战成分的推卸责任战略(1991-1995)
    第一节 日本大战略调整预期
        一、 日本所受结构压力逐步增大
        二、 带有挑战成分的推卸责任战略
    第二节 日本初步确立新的大战略目标
        一、 日本对相对位置提升和结构压力增大的认知
        二、 “普通国家”初步成为新的大战略目标
    第三节 日本调整大战略手段
        一、 对美既维持表面同盟又谋求平等地位
        二、 对俄保持低调的敌意
        三、 积极发展对华关系
        四、 军事政策由“专守防卫”向“主动先制”过渡
第三章 追随战略与短暂的推卸责任(1996-2009)
    第一节 日本大战略调整预期
        一、 日本的结构压力不断减小
        二、 追随战略与推卸责任的可能性
    第二节 日本确定新的主要战略威胁
        一、 日本重新认知结构压力
        二、 日本逐步视中国为主要战略威胁
    第三节 日本再次调整大战略手段
        一、 对美先追随后谋求自主
        二、 以有效干预地区安全事务为目的调整军事政策
        三、 对华先战略牵制后推卸责任
第四章 深化追随战略(2010 年至今)
    第一节 日本大战略调整预期
        一、 日本的结构压力显着减小
        二、 深化追随战略
    第二节 日本明确主要战略对手
        一、 日本对结构压力的再认知
        二、 日本明确中国为主要战略对手
    第三节 日本重新调整大战略手段
        一、 深化对美追随
        二、 以确保海洋安全为重心调整军事政策
        三、 强化对华遏制
结论
    一、 研究总结
    二、 日本的大战略走向与中国的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4)近年来台湾军队建设情况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军事战略由
二、台军建设指导向“小而强”、“小而美”的方向发展
三、、防卫作战总体构想重点由“联合截击”转为“国土防卫”
四、全面改进政战教育, 重新恢复台军传统价值观念
五、台美、台日军事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9)台美军事合作的新特点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售台武器出现“四个突破”
    (一)突破“性能和数量上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水平”的规定
    (二)突破《8·17公报》关于对台军售额“逐年递减”的规定
    (三)突破“仅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的规定
    (四)突破国际间流行的武器价格
二、台美军事合作出现“五类升级”
    (一)双方军事“实质关系”升级
    (二)军事技术合作升级
    (三)美军培训台军官兵升级
    (四)军事演习合作升级
    (五)实战指导升级
三、美军关于台海军事部署有“三种冒进”
    (一)对台防卫上冒进,表示要“协防台湾”
    (二)军事盟友上冒进,把台湾提升为“盟国”
    (三)战略行动上冒进,筹划“共同作战体系”
四、台军战略出现“三大幻觉”
    (一)军事战略上幻想对大陆实施“三战”
    (二)军事理论上幻想能够“先制攻击”
    (三)军事战术幻想落实“武力拒统”
五、台美军火交易遇到“三大麻烦”
    (一)部署上的麻烦
    (二)经济上的麻烦
    (三)政治上的麻烦
六、美国“双轨制政策”难有成效
    (一)美国对华政策的“两条底线”
    (二)“两条底线”与“两种政策”

四、台湾将如何对大陆实施“先制”“反制”作战?(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台购美“鱼叉”系列导弹的作战能力及运用[J]. 王继新. 兵器知识, 2020(12)
  • [2]互动与博弈,冷战时期中国在南海的武装反制手段研究 ——以中越海战为例[D]. 白园园. 海南大学, 2018(08)
  • [3]冷战后日本大战略调整研究 ——基于结构压力与战略文化的考察[D]. 马千里. 中国政法大学, 2013(09)
  • [4]近年来台湾军队建设情况评析[J]. 杨晓杰.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02)
  • [5]解析台湾空军对大陆的远程打击能力[J]. 银河. 舰载武器, 2008(02)
  • [6]“阿扁二炮”浮出水面[J]. 余合虎. 环球军事, 2007(20)
  • [7]未来两年的台湾军事(上)[J]. 王卫星. 西南民兵, 2007(01)
  • [8]台军转型盯着北京奥运[J]. 王卫星. 环球军事, 2007(01)
  • [9]台美军事合作的新特点和影响[J]. 刘红. 台湾研究, 2005(03)
  • [10]最后的疯狂——对陈水扁“境外决战”战略的再认识[J]. 郑剑. 兵器知识, 2004(12)

标签:;  ;  ;  ;  ;  

台湾将如何对大陆实施“先发制人”和“反制”行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