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宋月[1](2021)在《马克思实践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实践观实际上是用以解决现实世界存在的各种问题,最终实现改造世界的目标以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以马克思实践观的角度看待现实社会的发展,可以发现历史是具有可承接性以及逻辑性的,运用马克思实践观对社会发展进行影响和指导,可以有效的规避历史中曾经发生的错误,马克思实践观一经问世就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不仅影响着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影响着西方哲学界。马克思实践观的本质意义在于实践与人的关系、实践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实践与历史之间的关系。通过梳理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过程,深入剖析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脉络,以掌握其思想来源以及归处,马克思实践观经历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和成熟时期,通过深刻解读马克思实践观的实质内涵,重点研究马克思实践观在中国的发展,与此同时,剖析马克思实践观是如何指导和影响中国社会、并帮助解决中国问题的。马克思实践观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石,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以及全面性,学习并应用马克思实践观,可以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可以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通过五个部分对马克思实践观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阐释了国内外学者对于马克思实践观的研究,研究所用到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从马克思实践观相关概念界定、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清晰的概念界定作为研究逻辑起点;第三部分剖析了马克思实践观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总结了马克思实践观在中国的发展;第五部分做出了研究的结论,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作为研究的价值判断。基于此,以马克思实践观为理论研究核心,探索马克思实践观在中国的运用以及对中国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林沈丹[2](2021)在《马克思实践观研究》文中提出哲学史上关于实践观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实践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各个时期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对实践思想的不同界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实践观。在古希腊时期,主要形成了苏格拉底关于善的实践思想、柏拉图的理念论实践观、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实践理论,他们都将实践视为善的行为与德性活动,实践被局限在伦理范围内,从而形成了突出的伦理道德实践观。十七世纪与十八世纪主要有培根的实验论实践观与霍布斯的功利论实践观,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对实践的认识视域由伦理道德领域转移到实验科学领域与世俗领域,从而形成了从经验出发的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哲学家们像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都在社会领域中从主体精神出发理解与把握实践,从而形成了显着的唯心主义实践观。但总的来看,无论是伦理道德实践观还是旧唯物主义实践观抑或是唯心主义实践观,它们都在历史领域内将实践看成人的主观思维的产物,因而,实践只能沦为抽象的实践、形而上学的实践、片面的实践,我们可称其为“哲学的实践”。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逐渐形成阶段、正式确立并深入推进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批判性继承与超越了以往哲学家的实践思想成果,特别是吸收了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实践观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实践观中的合理成分。马克思认为不能仅仅从主体方面理解对象世界,也不能仅仅从客体方面理解对象世界,而应该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将主体与客体结合起来理解与把握对象世界。马克思实践观认为哲学的本真意义在于从实践出发改变世界,成功转向“实践的哲学”,创建了新唯物主义哲学也即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进而实现了哲学革命。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完成。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对象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也是自然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从实践出发看待与理解对象世界,也即是从现实的人以及历史发展出发理解与把握对象世界。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思维辐射轴心与“普照之光”,实践的思维方式辐射于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其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人与人自身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而形成了全新的自然观、历史观、人学观、自由观等等。在马克思实践观视域中,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实践地理解与把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实践观实质上是具有世界观意义的科学实践观。马克思实践观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在人与世界的各个领域实现了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是根本性的,也是全面的、彻底的。本文旨在通过阐释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实践的历史观、实践的人学观、实践的自由观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与重大意义来理解与把握马克思实践观,体现马克思实践观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以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全面性与彻底性。其一,自然观是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切入点,正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马克思逐步确立起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认为自然不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也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马克思立足于实践,从实践出发理解自然,自然实质上是与人紧密相连的人化自然,历史的自然,从而形成实践的自然观。本文通过对实践的自然观的阐述不仅可以懂得马克思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也能从中体会到马克思实践观的重大意义。其二,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不仅产生了历史,也造就了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认为不能单纯从客体性思维方式出发将历史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不能单纯从主体性思维出发将历史看作是精神的产物。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历史不仅具有规律性,而且具有目的性,历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过程,这就形成了科学的、合理的历史观。在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视域下,历史的生成、历史的发展、历史的规律无不体现着实践性特征。只有从实践出发理解历史,历史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其三,实践是人的实践,人是实践的人,马克思实践观与人学观相互作用,紧密相连。马克思不仅通过对人学思想的阐释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同时也正是以实践为基础,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出发形成了对人的正确理解。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由于受到片面性思维方式的限制,人要么成为思辨的人,要么成为抽象的人。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从实践出发全面审视与考察人,人成为现实的人,进而形成了全新的、科学的人学观。其四,本文将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联系起来进行阐释,因为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不是相互分离的外在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的内在关系。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贯穿在马克思实践观中的主线条与终极价值,同时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也不能离开实践。实践的过程也即是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人类追求自由的活动也即是人的实践活动。将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联系起来不仅可以理解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革命性意义,也有利于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革命性变革。根据以上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分析与解读,本文最终从其中得到些许启示或警示。首先,我们要促进实践的规范化发展;其次,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再次,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最后,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张小雪[3](2021)在《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在我国展开,这道思想的闪电划破历史的天空,不仅是我国哲学界的大事件,而且为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供了思想准备,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改革开放后,我国各项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在实践标准大讨论的思想启蒙下,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热潮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界兴起。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让学界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的着作和思想中,这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视野,打破了过往传统教科书体系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维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式。但是随着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有关观点的看法难以达成一致,有的甚至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实践唯物主义研究逐渐陷入困境。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取得的历史成果毋庸置疑,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不断深思和研究,这将为持续推动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向纵深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指导新时代新征程的深广实践做出应有的理论贡献。
王哲[4](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样态及存在状态,是对其外在形象的描述与内在根据的揭示,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形态研究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有着重要而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根据,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学科基础性、前提性问题的再认与反思,是一个学科“自我发现”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既是对学科基础理论中一个重要但被遮蔽领域的探索与开拓,同时该问题也具有元理论性质,涉及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起源等问题的反思和批判,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和深化产生影响。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这一核心问题,论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概念及其研究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和遵循。基于词源学方法对中西方语境下“形态”一词基本含义的考察,可知形态不仅是关于对象外在样态的描绘,而且是内部结构与存在状态的表征,是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借鉴、归纳既有其他学科形态学理论,可知形态学是对对象形态进行系统性、学理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于特定视角进行分析性结构考察与综合性历史考察是形态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形态概念的出场语境和基本含义特别是社会形态理论为研究范例,为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提供了借鉴,即善于把握对象内核本质、分析功能要素与结构表征、注重发展性过程性研究,把握好具体与抽象、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概念界定,并引入视域概念,明确研究者的视域与研究对象的形态呈现具有内在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具有多维性、层次性、关联性等特征,同时与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本质、模式等概念既相互关联而又彼此区分。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与研究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研究的出场语境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研究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理路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该方法内含从具体到抽象的前提规定,从一个简单的抽象规定性出发,在历史与逻辑的互释生成中使对象“在思维的行程中具体地再现”。基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理路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具有过程和维度的双重契合性。这一逻辑理路的具体展开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架构,包括研究思路与叙述思路两个层面,是对论文结构与体系安排的主张与澄明。理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依据在于划定研究边界、体现研究对象的基本矛盾和要素方面。第三章,结构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指在特定社会结构中具体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上来分解研究和系统解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形态包括渗透在其他社会要素或活动中的潜隐形态以及以相对独立面貌呈现的显形态;后者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可分为要素构成、运作实现、内核本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观的现象层面,主要包括人的要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物的要素——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方面;第二层次是要素间相互关联作用即运行层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时空场域(主要指具体的微观空间),目标依据、过程环节等方面;第三层次是深层的内在核心,主张基于社会关系与秩序的建构和维系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这三个层次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可划分为构件形态、运作形态、内核形态三种形态。构件形态可从主导性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划分;运作形态基于具体的空间环境、不同的目标导向、实现的方式依托、整体的过程环节等角度来区分;本质形态则依据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形态。第四章,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指在宏观历史过程中作为人类社会一般文化现象意义上把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从本体存在的角度考察其产生发展、过程状态与演进规律。通常来说,阶级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场域,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是主张统治阶级利益与诉求、维系阶级统治的一种思想上层建筑。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视域看,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有其消亡的时刻;与之相应,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建构和维系方式,与阶级社会相适应的阶级形态也只是其宏大过程中的一种形式,由此生发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非阶级形态的逻辑推论,主要包括原始社会原发-形成中形态与共产主义社会自觉-本真两大形态,这二者是从存在论角度对阶级形态何以可能与终极走向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在人类社会整体视域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完整序列呈现出一定的演进规律,主要表现为边界扩展、聚合统一、否定回归等;从更为深层的角度讲,这些规律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熔铸于并伴随人类自我超越自我确证的解放历程,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充分彰显和集中体现。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问题归依与价值旨趣。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研究的落脚点与目的所在。就理论本身而言,对该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等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实现“思维抽象”向“思维具体”的第一次跃升;从现实指向来看,在“思维具体”的基础上从理论回归现实,对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加以考量是思维行程的第二次跃升。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方位及特征,当下我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处于一种过渡形态,对这种过渡形态的研究分析有助于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意味着扬弃,意味着继承、批判与发展,在描述现状、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探寻改进方向、谋划策略与方式,从而探索尝试构建出精准思政、日常思政、嵌入-融合思政、“非常态”思政等符合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
郑鑫[5](2021)在《马克思实践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块整钢”,而科学实践观就是贯穿这一整体理论的逻辑主线。本文意在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经典文献中关于实践观点的相关论述,凝练出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和理论特征,并把这些关于实践的思想纳入一个统一的逻辑体系之中,以便清晰地展现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成过程和内在规定性,探究马克思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意义。具体内容如下:马克思实践观有其特定的思想渊源及发展历程。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三分法”到伊壁鸠鲁的“精神形态的实践哲学”,从康德的“道德实践”、费希特的“绝对自我的行动”到黑格尔的“以自由为根本目的的有意识的中介活动”,从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鲍威尔的“自我意识的精神活动”到赫斯的“自由行动”等思想观点,构成了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渊源。本文第二章结合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境遇,以经典文献为依据,回顾各个重要时期马克思对“生活实践”的不同理解,追寻马克思实践观的初步探索、历史性变革、深化运用和理论拓展的发展轨迹。马克思在批判、吸收、借鉴前人实践观的基础上建构起贯穿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改变世界”的新实践观。马克思实践观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定性和理论特质。它涵盖了“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异化)劳动生产”和“(变革现实的)革命活动”等向度。本文第三章在利用系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着作,厘定出马克思实践观的相关概念,系统研究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语义下实践观点的深刻内涵。具体从哲学层次的实践、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实践和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实践三个维度对马克思实践观进行了系统性的阐释。实践的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的纽带。本文第四章从实践观是支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理论基石、是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是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等三个维度论述实践观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纽带作用。
冯慧[6](2020)在《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及当代价值》文中指出马克思的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贯穿于各类思想之中。马克思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认识论,在与旧哲学划清界限的基础之上概述了自己新的世界观,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立足点与生长点。而且经过数百年的实践行动证明,马克思的实践观始终贯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所在。纵观马克思实践观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是以社会现实为背景,以人的现实活动为出发点,深刻的揭示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论证了物质生产实践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所在。本文通过整理学术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整体性研究方法、文本和历史解读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对马克思实践观进行梳理和解读。首先,通过了解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去探寻实践思想的最初派生,再通过对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思想的研究,综合确定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来源;其次,是主要彰显马克思实践思想在前中后期的不断变化,重点探索以马克思现实生活为中心的实践思想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发展;而后回归到马克思经典文本手稿、提纲以及形态中,将实践思想以理论形式呈现出来,逐步确立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发展脉络;再从个人、社会、自然三重角度延伸理解,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最后,结合我国社会现实情况,论述马克思实践观在社会历史的前进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和有助于唯物史观的建构,才能以更科学的视角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凸显了实践观的重要理论价值;同时,重视人民群众思想,肯定人学立场的主体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体现实践观的实践价值,将理论付诸于行动,才能彰显马克思实践观的双重价值,马克思实践观的确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成为可能,使我们人的自由发展和解放成为可能,也使人与万物同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发展成为可能。
张佳佳[7](2020)在《马克思实践观的感性向度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形成的逻辑起点。对实践观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探究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实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而“感性活动”是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关键,是马克思能够实现哲学变革的重要概念,所以基于“感性向度”理解马克思实践观对于我们正确的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内涵,体会马克思实现思维方式变革的伟大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主要是揭示了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两大理论基础(对费尔巴哈思想和黑格尔思想的批判继承和超越)和其在《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内涵,第三、四部分具体阐述了基于“感性向度”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必要性及其具体内容。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基于“感性向度”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郭建斌[8](2020)在《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玛克辛·格林(Maxine Greene)系美国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被媒体称为“当今美国卓越、杰出的教育哲学家”“在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写作者和讲授者之一”。她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杜威主义和欧洲存在主义的交织与融合。格林在学生时代就极为关注劳工问题,基于“左派”立场在批判的基础上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变革。集教育改革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格林,坚持以坚定的批判意识审视特定历史情境中的文化与社会变迁,探究以改变社会为己任的教育。本文旨在对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缘起。如果说美国动荡的时代背景和格林自我成长的峥嵘岁月奠定了其“左派”的立场,那么,格林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吸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社会批判思想的借鉴,则奠定了其思想的实践底色和批判的思维方式,使实践成为格林思考社会问题、教育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式。在此过程中,也反映了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对批判教育哲学和美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传统的继承。第二,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点。格林的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一个基点是人的自由及其实现问题。格林认为人本自由,人的自由在实践中获得。然而,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多重显现,却使人的自由在实践中弱化,甚至消失,继而导致了个体的自我困境,这是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二个基点。为着人的解放,格林将目光聚焦到教育,试图揭示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唤起人们的意识,通过全面觉醒的教师来培养全面觉醒的个体。由此,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三个基点应运而生。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四个基点是基于自我实现的民主社会建构,这也是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最终诉求。第三,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内在关联的三个方面,即批判教育的探索、想象教育的构思与阐释以及实践教育哲学观的建构。就批判教育的探索而言,格林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和弗莱雷的批判教育哲学思想,以及阿伦特所描述的“黑暗时代”的背景,通过批判教育致力于自由的实现和对多元性的追求。在格林看来,批判教育可以释放教师的想象力,可以让教师听到对正义和平等的反复呼吁。而具有批判教育思想的教师,则能让年轻人对所处的生活世界形成自己的理解。同时,格林对想象教育进行了阐释,分析了作为想象教育内容的文学和艺术,进而探索了作为想象教育实施方式的对话教学。在此基础上,格林建构了自己的实践教育哲学观,那就是走向自由实践的教育、实现对人性的洞察和美好的社会愿景、承载双重启蒙的教育使命,追求知识的本真意义并探寻通向真理的民主教学法。第四,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特征。历史性的研究脉络、实践性的理论指向、辩证性的观点表达、整体性的研究视角是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特征。历史性的研究脉络体现在格林的实践教育哲学思想来自于对哲学史、文学和艺术史、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史的研究;实践性的理论指向表现为格林对所处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和批判,在分析现实问题时,格林选择了实践的思维方式,也表现出了彻底的实践性。辩证法既是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形成的方法论,又是其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格林在她的实践教育哲学中,将对象作为整体去把握,从而实现了主体与客体,历史、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彰显出整体性的研究视角的特征。第五,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启示。基于对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缘起、基点和核心内容的探究与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求启示。其一,教育与实践关系的多维理解。格林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把握整体的教育,从作为教育本体的实践、作为教育目的的实践、作为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内容的实践、作为教育方式的实践这五个方面理解教育与实践的多维关系。其二,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内在关联。格林通过实践,赋予教育构建理想社会、培养理想“新人”的使命,以实践为纽带将教育、人和社会关联在一起。其三,教师反思的评价之维。格林的实践教育哲学将教师反思作为一种评价,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反思能力的教师。教师反思的本体是评价,作为评价的教师反思是教育者对教育的评价、是走进教育过程的评价、更是立足于教育质量形成的评价。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教师反思的专业化、有意化和常规化。其四,实践教育哲学的理解和诠释。格林将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相结合,体现了历史性、实践性、辩证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彰显了其教育哲学的实践底蕴。
王雪蒙[9](2020)在《西方哲学史视域下马克思实践观研究》文中认为在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实践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以其为主题的哲学思考呈现出多维度态势。马克思打破了用哲学来解释世界的常规认知,以“哲学是用于改变世界的”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以实践作为其哲学体系的逻辑基础,在理论演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最终建立了独特而新颖的实践观。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建立在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继承中的,传统哲学中的实践观是建构在以纯粹的思辨建立起来的纯粹哲学,他们仅仅是在对实践做着逻辑和思辨的理论演绎,而忽视了实践活动本身的作用。而马克思实践观则是建立在现实之中,他是从社会现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状的批判中发展起来的,它不是对实践概念、范畴的逻辑演绎,他将实践渗透在其哲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并通过实践使人类社会从人化的自然,从压迫、剥削和奴役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实践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是为了实现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实践观对后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不仅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更为人们改变世界提供了方法。本文首先以西方哲学史上实践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为出发,以此来拷辩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渊源。通过对马克思各时期着作中的实践概念的梳理,来理顺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其次,通过对传统哲学中实践观的批判与继承,实践观的基本要素的分析,来呈现马克思实践观的全貌。通过马克思实践观对“抽象存在”的扬弃,对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回归与改变来厘清马克思实践观与传统实践观的区别。最后,以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为落脚点,以期用马克思实践观来指导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生产实践的开展。本文力图从整体性上来把握马克思实践观,从马克思自然观,认识论及历史观为出发点,来探寻实践观与三者的内在联系。从现实问题出发,来探寻马克思实践观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从而揭示出马克思实践观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我们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的难题,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李豪坤[10](2020)在《毛泽东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实践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中国传统知行观,立足中国国情基础上高度凝练的理论成果。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体系,还为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提供了哲学依据和理论武器。毛泽东实践观内涵丰富,其蕴含的理论力量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同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毛泽东实践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在的契合性是毛泽东实践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实现深入结合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和发展的前提性条件。毛泽东从实践的内涵和外延出发,界定了实践主体的范围并对实践主体的阶级性和能动性做出了进一步的说明。在认识论方面他以现实的实践活动为基础阐明了人的认识活动过程及其认识规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细化和发展。关于实践与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的探讨贯穿毛泽东实践观思想体系的始终,毛泽东同志也正是在把握两者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完成了自身实践观体系的建构。毛泽东实践观的基本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的政治方向、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主客体的能动性发挥、教育方法的高效运用、教育效果的评价等内容具有相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应当从毛泽东实践观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这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思维拓宽思路,力求从毛泽东实践观这一哲学思想中获得针对性的启示。论文以毛泽东实践观的研究作为基础,从毛泽东实践观的核心观点出发来研究毛泽东实践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结合,审视毛泽东实践观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的获得毛泽东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启示。本论文主要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难点、创新点。正文则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正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毛泽东实践观的基本内涵。这部分主要包括毛泽东实践观的渊源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则主要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概念,历史发展,成绩和问题。第三部分论述毛泽东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从毛泽东实践观出发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政治引领功能、主客体能动性发挥,方法运用,内容更新,效果评价方面的发展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实践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创新性及不足 |
第2章 马克思实践观相关概念概述 |
2.1 马克思实践观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实践概念的界定 |
2.1.2 实践观和马克思的实践观 |
2.2 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过程 |
2.2.1 马克思实践观的萌芽时期 |
2.2.2 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时期 |
2.2.3 马克思实践观的成熟时期 |
第3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
3.1 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
3.1.1 对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的批判 |
3.1.2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
3.1.3 人的劳动本质 |
3.2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 |
3.2.1 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
3.2.2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
3.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3.3.1 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实践思维 |
3.3.2 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 |
第4章 马克思实践观在中国的发展 |
4.1 马克思实践观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
4.1.1 毛泽东思想中的实践观 |
4.1.2 邓小平理论中的实践观 |
4.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实践观 |
4.1.4 科学发展观中的实践观 |
4.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实践观 |
4.2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
4.2.1 马克思实践观的政治价值 |
4.2.2 马克思实践观的经济价值 |
4.2.3 马克思实践观的文化价值 |
4.2.4 马克思实践观的社会价值 |
4.2.5 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态价值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马克思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实践观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古希腊时代的实践观 |
一、苏格拉底的善即实践 |
二、柏拉图的理念论实践观 |
三、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实践观 |
第二节 十七、十八世纪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
一、培根的“实验”实践观 |
二、霍布斯的功利实践观 |
第三节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实践观 |
一、康德的实践观 |
二、费希特的实践观 |
三、黑格尔的实践观 |
四、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初步探索阶段 |
一、《博士论文》初步探讨哲学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
二、《莱茵报》时期开始关注物质利益与现实问题 |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逐步形成阶段 |
一、《德法年鉴》时期的革命实践与解放全人类思想 |
二、《手稿》建立起实践思想雏形 |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最终确立阶段 |
一、《神圣家族》中实践观确立的准备阶段 |
二、《提纲》中实践观的正式确立 |
三、《形态》中实践观的深入发展 |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 |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的多重解读 |
一、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
二、辨证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
三、实践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
四、三种解读模式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对旧哲学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
一、马克思实践观对唯心主义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
二、马克思实践观对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
三、马克思实践观革命是一场世界观革命 |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本质内涵 |
一、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
二、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 |
三、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相互作用 |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重要特征 |
一、实践的自然性 |
二、实践的社会性 |
三、实践的目的性 |
四、实践的规律性 |
五、实践的历史性 |
第四章 实践的自然观 |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对两种片面性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
第二节 劳动实践是生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的基础 |
一、劳动实践形成人与自然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
二、人与自然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对象性关系 |
三、劳动实践生成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
第三节 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
一、自在自然 |
二、人化自然 |
三、构建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间的对象性统一关系 |
第四节 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 |
一、自然的历史 |
二、历史的自然 |
三、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的统一 |
第五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重要意义 |
一、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理论意义 |
二、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现实意义 |
第五章 实践的历史观 |
第一节 片面的历史观与实践的历史观 |
一、纯客体性思维方式下的历史观 |
二、纯主体性思维方式下的历史观 |
三、实践的历史观的合理性 |
第二节 历史的实践性 |
一、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二、历史生成的实践性 |
三、历史发展的实践性 |
四、历史规律的实践性 |
第三节 实践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
一、劳动实践是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逻辑起点 |
二、实践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 |
三、实践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基础 |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重大意义 |
一、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理论意义 |
二、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现实意义 |
第六章 实践的人学观 |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与旧哲学人学观 |
一、从思辨的人到抽象的人 |
二、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主要内容 |
一、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存在 |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本质 |
三、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发展 |
第三节 实践与人的对应关系 |
一、自在实践与自在的人 |
二、异化实践与异化的人 |
三、自由自觉的实践与全面发展的人 |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重大意义 |
一、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理论意义 |
二、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现实意义 |
第七章 实践的自由观 |
第一节 旧哲学自由观与实践的自由观 |
一、唯心主义哲学自由观 |
二、旧唯物主义哲学自由观 |
三、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自由观 |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主要内容 |
一、劳动与自由 |
二、实践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力 |
三、自由是自由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统一 |
四、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自由的历史发展 |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当代意义 |
一、从根本上为实现人类自由与解放指明了现实道路 |
二、有利于抵制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错误思潮 |
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
第八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促进实践的规范化发展 |
一、实践的双重效应 |
二、处理好实践中的复杂关系 |
三、树立实践的整体性观念 |
四、要建立起反映实践需求的价值观念体系 |
第二节 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
一、要扬弃人类中心论立场 |
二、要扬弃自然中心论立场 |
第三节 对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启示 |
一、建设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
二、建构具有全球化意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四节 对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示 |
一、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平等 |
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后记 |
(3)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取得的成就 |
1.1 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色 |
1.1.1 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哲学实现的真正变革 |
1.1.2 科学实践观的概念转变:由从属性上升为关系全局 |
1.2 加深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的认识 |
1.3 推动了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改革进程 |
1.3.1 教科书体系过于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化,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功能削减了 |
1.3.2 教科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理论框架的安排在层次和逻辑等方面,忽视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不能真正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 |
1.4 推动了回到马克思的研究热潮 |
1.4.1 区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术思想的差异 |
1.4.2 推动了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 |
1.5 加强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当代西方哲学思潮研究对话 |
第2章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对实践的理解存在泛化的现象 |
2.2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理论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
2.3 存在着全盘否定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现象 |
2.4 没有正确理解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
第3章 继续推进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意义 |
3.1 继续推进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理论意义 |
3.1.1 有利于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 |
3.1.2 有利于推动人学研究的发展 |
3.1.3 有利于推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革命性的深入理解 |
3.1.4 深化和拓展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理解 |
3.2 继续推进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现实意义 |
3.2.1 有利于自觉地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 |
3.2.2 有利于推动人类生存危机问题的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形态和形态学 |
(一)形态概念内涵及辨析 |
(二)形态学理论及方法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形态 |
(一)马克思主义形态概念的出场语境和基本含义 |
(二)研究范例: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形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及其研究 |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 |
(三)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与研究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理路 |
(一)“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的基本规定 |
(二)“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适用性 |
(三)“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中的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架构 |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起点 |
(一)凝结为理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为逻辑起点的依据 |
第三章 结构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定位与潜隐形态 |
(一)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定位 |
(二)渗透在其他社会要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潜隐形态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与构件形态 |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构成 |
(二)基于要素的思想政治教育构件形态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运行与运作形态 |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运行和实现 |
(二)贯穿于整体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运作形态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内核形态 |
(一)始基于社会关系和秩序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
(二)反映本质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核形态 |
第四章 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
一、阶级社会基本场域与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 |
(一)阶级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时空场域 |
(二)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的历史呈现 |
二、人类历史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逻辑论证 |
(一)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的前提追问与时空扩展 |
(二)原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推论 |
(三)共产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推论 |
(四)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完整序列 |
三、人类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演进规律 |
(一)边界扩展、否定回归与聚合统一 |
(二)熔铸于人类自我超越、自我确证的解放历程中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问题归依与价值旨趣 |
一、理论反思:形态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
(一)形态研究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重要理论工具 |
(二)形态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的再认识 |
(三)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回归和跃升 |
二、现实观照: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定位 |
(一)当代中国发展的时空方位和特征 |
(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形态 |
三、形态研究视域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守正创新 |
(一)发展现状、问题及原因 |
(二)改进方略、原则及路径 |
(三)新形态的探索、尝试与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马克思实践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思想来源 |
(一)古希腊时期的实践观点 |
1.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理论、实践和创制 |
2.伊壁鸠鲁的“精神形态的实践哲学” |
(二)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观点 |
1.康德的“道德实践” |
2.费希特的“绝对自我的行动” |
3.黑格尔的“以自由为根本目的的有意识的中介活动” |
(三)青年黑格尔派的实践观点 |
1.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 |
2.鲍威尔的“自我意识的精神活动” |
3.赫斯的“自由行动” |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演进 |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初步探索 |
1.“博士论文”时期追求自由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 |
2.《莱茵报》时期的政治批判实践 |
3.《德法年鉴》时期作为物质力量的革命实践 |
4.《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语义下的实践 |
5.《神圣家族》中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 |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革命性变革 |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
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体系下的物质生产 |
(三)马克思实践观的运用和深化 |
1.《共产党宣言》中阶级斗争的实践 |
2.《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雇佣劳动下的生产活动 |
三、马克思实践观的内在规定性 |
(一)马克思在哲学视阈下对“实践”的阐释 |
1.实践是感性的物质活动 |
2.实践是能动的对象性活动 |
3.实践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 |
4.实践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扭曲成异化劳动 |
(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视阈下对“实践”的阐释 |
1.雇佣劳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实践方式 |
2.剩余价值源自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实践 |
(三)马克思在科学社会主义视阈下对“实践”的阐释 |
1.革命活动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实践 |
2.共产主义是消灭资本主义的实践 |
四、马克思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的纽带 |
(一)实践观是支撑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 |
1.实践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分化与统一的前提 |
2.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基本的观点 |
3.社会历史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 |
(二)实践观是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 |
1.从劳动出发剖析资本主义社会 |
2.实现物质生产关系和实践活动的内在统一 |
3.消灭雇佣劳动实现自由劳动 |
(三)实践观是构建与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 |
1.科学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
2.科学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及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本文主要内容及重难点 |
(二)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来源 |
一、古希腊哲学家的实践思想 |
(一)苏格拉底:打破自然哲学的束缚 |
(二)柏拉图:理念之下的常识性实践 |
(三)亚里士多德:德性的实现活动 |
二、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实践思想 |
(一)康德的实践理性观 |
(二)黑格尔的唯心实践观 |
(三)费尔巴哈的感性实践观 |
注释 |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产生与内涵 |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
(一)从科隆到巴黎:面对社会现实而摆脱唯心主义枷锁 |
(二)从巴黎到布鲁塞尔:在社会发展中获得实践哲学的新生 |
(三)从布鲁塞尔到伦敦:唯物史观的确定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 |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发展脉络 |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实践 |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实践哲学的内涵解读 |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理论哲学的超越 |
三、马克思实践观的三重维度 |
(一)从自然的实践到实践的自然 |
(二)从社会的实践到实践的社会 |
(三)从个人的实践到实践的个人 |
注释 |
第四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价值 |
(一)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完善和前进 |
(二)有利于建构唯物史观的基本体系 |
(三)能够科学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实践价值 |
(一)凸显了人学立场的主体地位 |
(二)有助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三)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马克思实践观的感性向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2 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理论来源及基本内涵 |
2.1 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理论来源 |
2.1.1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批判继承和超越 |
2.1.2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继承和超越 |
2.2 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内涵 |
2.2.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实践观的内涵 |
2.2.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实践观内涵 |
3 基于“感性向度”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合理性 |
3.1 “感性向度”的含义 |
3.1.1 “感性”即“对象性” |
3.1.2 马克思实践观中的“感性向度”就是指“感性活动” |
3.2 “感性活动”之于马克思实践观的意义 |
3.2.1 “感性活动”对“感性存在论”的超越 |
3.2.2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实践观建立的逻辑起点 |
4 “感性向度”中马克思实践观的具体内容 |
4.1 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是“现实主体” |
4.1.1 “感性活动”创造了“现实主体” |
4.1.2 “感性活动”是“现实主体”的存在方式 |
4.1.3 “感性活动”表征了人的现实存在 |
4.2 马克思的实践客体是“感性客体” |
4.2.1 从“主体人的实践”来理解“感性客体” |
4.2.2 人与社会的本质在“感性客体”中得以确证 |
4.3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人”的现实活动为主体 |
4.3.1 “现实的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4.3.2 “现实的人”的现实活动创造发展了社会历史 |
5 基于“感性向度”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
5.1 基于“感性向度”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意义 |
5.1.1 有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
5.1.2 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
5.1.3 实现了哲学功能的转变 |
5.2 基于“感性向度”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应用价值 |
5.2.1 为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
5.2.2 为中国的革命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
5.2.3 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理论指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玛克辛·格林的成长经历与学术生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一)格林的学术定位 |
(二)格林的哲学思想 |
(三)格林的民主社会思想 |
(四)格林的教师哲学思想 |
(五)格林的课程哲学思想 |
(六)格林的学习哲学思想 |
(七)格林的教育影响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缘起 |
1.1 美国动荡的时代背景 |
1.2 马克思实践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 |
1.2.1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借鉴 |
1.2.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 |
1.3 批判教育哲学和美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传统的继承 |
1.3.1 批判教育哲学的继承 |
1.3.2 美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继承 |
1.4 小结 |
第二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点 |
2.1 基于实践的人本自由 |
2.1.1 人本自由的理解 |
2.1.2 人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自由 |
2.2 基于社会问题的自我困境 |
2.2.1 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多重显现 |
2.2.2 社会问题导致的个体自我困境 |
2.3 基于意识唤起的全面觉醒 |
2.3.1 基于意识的现实揭露和批判 |
2.3.2 基于批判性反思意识的现存幻象 |
2.3.3 全面觉醒的教师培养全面觉醒的个体 |
2.4 基于自我实现的民主社会构建 |
2.4.1 理性与道德并重的自我实现 |
2.4.2 正义的民主社会建构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
3.1 打破沉默:批判教育的探索 |
3.2 想象教育的阐释与构思 |
3.2.1 关于想象教育的阐释 |
3.2.2 聚焦文学与艺术的想象教育 |
3.2.3 发展于对话教学中的想象教育 |
3.3 实践教育哲学观的建构 |
3.3.1 走向自由实践的教育 |
3.3.2 洞察人性与理想社会愿景的实现 |
3.3.3 承载双重启蒙的教育使命 |
3.3.4 追求知识的本真意义 |
3.3.5 探寻通向真理的民主教学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特征 |
4.1 历史性的研究脉络 |
4.2 实践性的理论指向 |
4.3 辩证性的观点表达 |
4.4 整体性的研究视角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启示 |
5.1 教育与实践关系的多维理解 |
5.1.1 作为教育本体的实践 |
5.1.2 作为教育目的的实践 |
5.1.3 作为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 |
5.1.4 作为教育内容的实践 |
5.1.5 作为教育方式的实践 |
5.2 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内在关联 |
5.2.1 培养理想社会的理想“新人” |
5.2.2 以实践为纽带的三维关联 |
5.3 教师反思的评价之维 |
5.3.1 教师反思的本体是评价 |
5.3.2 教师反思之评价的立足点 |
5.3.3 教师反思之评价功能的实现 |
5.4 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关系的理解与诠释 |
5.4.1 历史视野中的实践及实践哲学 |
5.4.2 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的联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格林学术成果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西方哲学史视域下马克思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的内容 |
2. 研究的方法 |
(四)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 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理论渊源及演化历程 |
(一) 西方哲学史上实践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
1. 古希腊哲学时期的实践观念 |
2. 中世纪及近代哲学时期的实践观念 |
3.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实践观念 |
(二)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过程 |
1. 实践概念的萌芽 |
2. 实践概念的发轫 |
3. 实践概念的深化 |
4. 实践概念的确立与展开 |
二、 马克思实践观的内涵 |
(一) 马克思实践观的传统哲学构架与突破 |
(二) 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要素 |
1. 实践的主体 |
2. 实践的客体 |
3. 实践的中介 |
4. 实践的目的 |
5. 实践的结果 |
(三) 马克思实践观的三重意蕴 |
1. 马克思实践观是对“抽象存在”的扬弃 |
2. 马克思实践观对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
3. 马克思实践观对“现实世界”的回归与改变 |
三、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
(一) 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二)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的自由解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毛泽东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毛泽东实践观基本内涵 |
2.1 毛泽东实践观的渊源 |
2.1.1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2.1.2 批判和超越中国的传统知行观 |
2.1.3 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总结凝练 |
2.2 毛泽东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
2.2.1 实践活动的定义、本质与基本形式 |
2.2.2 实践主体的范围及主体的阶级性和能动性 |
2.2.3 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过程及规律 |
2.2.4 实践对于认识的来源、目的、动力作用 |
2.2.5 实践、人民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和主体 |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概念 |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历史发展 |
3.2.1 酝酿发展与初步探索阶段 |
3.2.2 恢复发展和加强改进阶段 |
3.2.3 积极开拓阶段 |
3.2.4 全面创新发展阶段 |
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取得的成绩 |
3.3.1 育人理念不断与时俱进 |
3.3.2 基础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日益成熟 |
3.3.3 队伍建设的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
3.3.4 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 |
3.3.5 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开拓创新 |
3.3.6 学生素质和社会实践进程得到整体发展 |
3.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存在的问题 |
3.4.1 政治引领功能仍需进一步加强 |
3.4.2 主客体能动性的发挥不够充分 |
3.4.3 工作方法的运用效果有待提升 |
3.4.4 内容更新环节的现实针对性不足 |
3.4.5 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
第4章 毛泽东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启示 |
4.1 从实践主体的阶级特性出发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 |
4.1.1 将政治性置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首要位置 |
4.1.2 将人民立场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始终 |
4.2 从实践主体的范围与能动性出发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作用 |
4.2.1 正视实践主体的范围以发挥受教育者的实践主体性 |
4.2.2 辩证的理解和探索教育者作为实践主体的新功能 |
4.2.3 依托思政课教学实践来强化教育双方的能动作用 |
4.3 从认识活动规律出发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实效性 |
4.3.1 重视直接经验的价值实现理论灌输和实践锻炼的统一 |
4.3.2 注重认识的循序渐进以保证工作方法运用的全程性 |
4.4 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出发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4.4.1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源头充实教育内容 |
4.4.2 坚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不断突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 |
4.5 从真理的检验标准出发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评价体系 |
4.5.1 坚持实践标准着重突出评价的政治性与实践性 |
4.5.2 充分发挥群众性主体在效果评价中的积极作用 |
4.5.3 坚持真理的相对性以动态的视野把握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实践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D]. 宋月.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马克思实践观研究[D]. 林沈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D]. 张小雪.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D]. 王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马克思实践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意义[D]. 郑鑫.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及当代价值[D]. 冯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马克思实践观的感性向度探析[D]. 张佳佳. 大连海事大学, 2020(12)
- [8]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 郭建斌. 山西大学, 2020(12)
- [9]西方哲学史视域下马克思实践观研究[D]. 王雪蒙.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10]毛泽东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研究[D]. 李豪坤. 新疆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