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生菌根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邱贵萍[1](2021)在《不同磷素水平下玉米根际与根内微生物组成变化及响应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虽然有大量报道研究了玉米根际微生物,但同时分析玉米根际和根内微生物组成及基因功能还未见报道。本文在课题组建立的从植物转录组数据挖掘内生菌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内生菌功能基因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下玉米根际与根内微生物组成变化,同时对微生物代谢及磷循环相关功能基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分离培养技术对微生物功能进行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磷素水平下玉米根际微生物分析显示:细菌含量最多达95%,其中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占~70%;真菌含量在3%以上,其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占60~97%;病毒和原生动物各占约0.5%。高磷素水平根际标志性微生物为酸杆菌目等,低磷水平根际标志性微生物为亚硝基苯菌目等。2.玉米根内生菌以真菌为主,占60%以上,含量最高的两种是根内球囊霉和玉米大斑病菌。根际微生物共检测到5470种,根内生菌检测到819种,其中756种由两者共享。中磷素水平下,玉米根内可能有一些益生菌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导致玉米大斑病菌等病原菌含量低。3.根际微生物代谢通路分析表明低磷素水平下主要与抗生素类合成相关;高磷素水平下与氨基酸合成或代谢相关。对磷养分活化、磷吸收和磷缺乏响应调控等三大类微生物磷循环功能分析显示,在高磷和中磷水平下磷活化相关基因的含量显着上升。4.开发建立了从植物转录组数据中分析内生菌基因功能的技术,完善了植物内生菌功能分析方法。代谢通路分析表明玉米根内生菌中磷素水平下主要与肽聚糖生物合成相关;低磷素水平下抑制碳代谢途径导致生长受阻,抑制异喹啉生物碱合成等代谢通路,导致易感染一些病原菌。5.从玉米根际和根内分离到细菌408株,按照来源分类接种玉米种植后发现,中磷水平下外接根际细菌显着增加了玉米根系干重。
许立[2](2021)在《亚热带20个树种细根功能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细根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器官,由于细根生长快、寿命较短,在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碳循环和养分归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地上相比,土壤等地下的生态环境更为复杂,细根为适应土壤物理阻力、水分、养分获取等方面需求,其功能性状特征(functional traits)与叶片明显不同。根系生态学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便已出现,近年来在细根分级基础上,对解剖结构、形态、养分含量等性状特征进行了研究。但是,把细根的菌根侵染、系统发育谱系整合在一起,分析不同树种细根功能性状的差异还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在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的天然次生林中采集20个常见树种的细根,对细根进行分级,测定1~3级细根的的细根功能性状,包括形态指标、解剖结构特征、养分含量以及菌根侵染程度等。对其功能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皮尔森相关性以及系统发育独立对比。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不同菌根类型不同根序的各指标参数,分析它们各性状的种间变异规律;研究菌根真菌与物种营养吸收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20个代表树种功能性状与其系统发育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根的功能性状在不同树种和根序间具有显着差异。随着根序的增加,根C含量、根直径、根组织密度、皮层厚度和中柱直径显着增加,而根N含量、比根长、根比表面积和菌根侵染率显着减少。将物种按照菌根侵染真菌类型分成外生菌根(EM)树种和丛枝菌根(AM)树种,表现为EM树种各级细根的根C含量、平均直径、平均比根长、平均根比表面积以及根皮层厚度均低于AM树种,两者的根N含量相近,EM树种各级细根的根组织密度和中柱直径高于AM树种;(2)中柱直径与EM和AM树种的菌根侵染率均无相关关系。AM树种的菌根侵染率与根N浓度、根直径、皮层厚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根C含量、C/N比、比根长、比表面积、根组织密度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EM树种的菌根侵染率与比表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与根组织密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3)根系功能性状在不同的系统发育谱系位置间有差异。化学性状与形态性状之间几乎无显着相关,与解剖性状以及菌根真菌侵染显着相关;形态性状与解剖性状之间呈现极显着相关,但与菌根真菌侵染不相关;许多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在去除系统发育信号后显着性减弱甚至消失。根N含量与直径、比根长还有皮层厚度这类属于资源获取策略的性状之间均无显着相关性;直径或皮层厚度在1级根时表现出了比1-3级根时更强的显着系统发育信号,表明这类性状受系统发育的约束,别的性状系统发育信号不显着;(4)功能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有三个主要的维度,第一个维度上主要分布的是资源获取-保存策略的性状,如比根长、比表面积、皮层厚度、菌根侵染率,第二维度则是直径和根组织密度,养分在第三个维度上。
刘兵[3](2020)在《桉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桉树(Eucalyptus)速生人工林大面积集约化种植,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林业用材的有力保障,然而部分研究认为桉树种植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如植物功能群丧失,土壤肥力衰退,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林下生境恶化以及植物生产力降低等。这些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桉树推广种植的质疑和争论,甚至抵制。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同地上林分结构、森林营养库的大小、养分的可利用性、生物多样性乃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桉树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对揭示桉树与真菌之间的互作关系以及其在养分循环中的调控机制,以及评价桉树生产力、提升桉树人工林抗风险能力及桉树人工林近自然管理和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基地(广东湛江)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凭祥)两处典型桉树种植区为试验地,以不同桉树林龄(一年和多年)、不同桉树树种(赤桉、尾巨桉和粗皮桉)、不同连栽代次桉树纯林(巨尾桉一代林和二代林)以及不同连栽代次的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人工林为例,利用高通量测序结合FUNGuild分析、荧光微孔板技术及实时定量PCR,通过研究桉树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真菌营养模式和参与碳、氮、磷、硫等循环的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总量(包括真菌、细菌数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探讨桉树林分结构、土壤真菌和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植物和土壤真菌在调控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的作用,进而揭示土壤真菌对林分结构变化的响应机制和反馈作用,从机理上探讨植物与土壤真菌在调控生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林间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分析发现:随着桉树林龄的增长,林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土壤有机质矿化速率呈下降趋势,土壤肥力得到一定的恢复。桉树不同树种对土壤肥力水平影响效应不显着,但对参与碳、氮循环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葡萄糖苷酶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酶活性效应显着。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显着改善和恢复土壤肥力水平和物理结构,参与碳循环的外切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而参与磷循环的酸性磷酸酶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连栽后肥力水平和有机质矿化速率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连栽后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真菌细菌比的显着下降可部分抵消连栽对土壤肥力的负面效应。2)通过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对林分结构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表明:林龄、固氮树种混交和连栽代次是林间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变化重要的林分结构驱动因子。随着桉树人工林林龄的增加,真菌群落的丰富度指数显着增加,而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着下降,子囊菌门(Ascomycota)及其门下的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散囊菌目(Eurotiales)和刺盾炱目(Chaetothyriales)真菌相对丰度显着降低,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及其门下的伞菌目(Agaricales)、蜡壳耳目(Sebacinales)、鸡油菌目(Cantharellales)和红菇目(Russulales)以及子囊菌的柔膜菌目(Helotiales)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被孢霉属(Mortierella)真菌相对丰度显着增加。桉树树种对真菌的alpha多样性没有显着效应,但对寄主偏爱或特异性高的伞菌目、小鬼伞属(Coprinellus)和豆马勃属(Pisolithus)等真菌进行选择富集。固氮树种混交显着提升了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恢复了土壤肥力,进而抑制了担子菌的生长,从而使子囊菌占主导地位。二代巨尾桉纯林林间土壤相较一代纯林真菌丰富度指数有上升趋势;二代林整体上相较一代林林间土壤担子菌门真菌相对丰度显着下降,子囊菌门和被孢霉门真菌相对丰度显着上升,且连栽后种植年限的延长可以抵消连栽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退化的负面效应。3)通过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表明:土壤环境因子主要通过驱动参与碳、氮循环的真菌类群改变真菌群落结构。土壤有机碳含量作为关键的土壤环境驱动因子,主要是通过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的数量和质量变化驱动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土壤全氮含量则主要通过调节具有硝化反硝化能力的真菌类群以及正向或反向选择腐生型真菌驱动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4)通过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结构对林分结构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表明:相较桉树树种和固氮树种混交,林龄和连栽代次是桉树人工林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类群结构变化更为重要的林分结构驱动因子。随着林龄的增长,林下生境的稳定和连续,林下植物和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得到恢复,进而导致林间土壤苔藓寄生型真菌、昆虫寄生型真菌和动物致病型真菌相对丰度的增加;同时,桉树多年林林间土壤中较多的化感物质以及较高丰度的被孢霉属和内生真菌可有效拮抗植物致病型真菌。尾巨桉(E.urophylla × E.grandis)对较高平均寄主特异性指数的伞菌目、小鬼伞属和未定义腐生型真菌的富集,充分证明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群落结构之间高度的相关性。随着固氮树种混交和连栽桉树种植林龄的延长,林下植物和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得到一定的恢复,进而导致粪便腐生型真菌、地衣寄生型真菌和藻类寄生型真菌在固氮树种混交林和二代林林间土壤中的富集。同时,土壤环境因子对不同真菌群落功能类群产生不同的驱动选择,土壤全氮含量对腐生型真菌(包括未定义腐生型真菌、土壤腐生型真菌和枯落物腐生型真菌)与共生型真菌(包括外生菌根和杜鹃花科菌根)产生相反的驱动选择。固氮树种混交后树种的增加以及连栽后桉树林龄的延长,粘帚霉属(Clonostachys)、被孢霉属和内生真菌相对丰度较高,会有一定的植物病原菌调节能力。综合上面主要研究结论发现:桉树林龄和连栽代次对真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和功能的影响效应分别比桉树树种和固氮树种混交更为显着。同时,土壤有机碳、全氮等环境因子也是桉树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变化重要的驱动因子,可通过碳、氮养分循环直接影响真菌群落和功能特征。此外,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变化引起的碳、氮养分循环的改变,又会反馈和影响地上桉树的生长状态;桉树人工林近自然管理经营措施,如延长种植年限和固氮树种混交,可增加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的稳定性。
魏晓帅[4](2020)在《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特性及根内真菌群落特征》文中提出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是我国“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绿化造林树种之一,但存在长势衰退、枝叶枯黄、病虫害爆发和更新障碍等严重的衰退问题。根内真菌是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重要媒介,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在樟子松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本研究以呼伦贝尔沙地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3个龄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和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沙地樟子松林土壤理化和酶活性特征,以及根内真菌群落和功能群结构,最终为沙地樟子松林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沙地樟子松林土壤含水量、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在近熟林中最高,土壤养分含量在成熟林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积累;四种酶活性在近熟林中的活性最低,天然林中转化酶活性最低,脲酶活性最高,在天然林中土壤氮素循环效果较好;脲酶、磷酸酶和转化酶均与土壤含水率表现出显着相关性(P<0.05),过氧化氢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没有显着相关性。(2)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根尖样品共获得520个真菌OTUs,隶属于5门87科197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较高,分别为54.98%和39.27%。Alpha多样性指数在成熟林中最小,中龄林中最大。成熟林根内真菌Pielou均匀度指数显着小于其他林龄(P<0.05),成熟林根内真菌群落分布比例不均衡;双子担子菌属与土壤有机质和脲酶相关性较强,乳牛肝菌属与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速效磷的相关性较强。(3)共生营养型在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相对丰度在成熟林中最大,天然林与近熟林共生营养型真菌所占比例较为接近;部分真菌在不同林分的生态策略存在差异,在天然林中表现出较多的生态策略;病理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与土壤全磷和土壤p H表现为显着相关性(P<0.05),腐生营养型真菌与土壤有机质为极显着正相关(P<0.01),共生营养型与土壤特性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性。
禹飞[5](2020)在《灰肉红菇多组学特征分析及其与根际微生物的互作》文中认为灰肉红菇是一种食药用外生菌根菌,可与栲、栎等壳斗科树种共生形成菌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林下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目前还不能实现人工栽培。本研究以野外采集新鲜的灰肉红菇子实体及灰肉红菇根际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灰肉红菇进行二代加三代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了解灰肉红菇基因组成及其潜在的功能;对灰肉红菇不同部位进行转录组测序和代谢组分析,了解代谢物积累和相关的基因在不同部位的差异表达,揭示其相关的营养代谢和共生机理;对灰肉红菇根际土壤开展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合土壤理化性质,筛选有益的菌根辅助菌及生长因子;选择典型样地土壤开展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分析与其生长相关的菌群及相应的功能,探讨灰肉红菇和根际微生物的协同共生机制。本研究利用多组学技术,对灰肉红菇进行多方面研究,旨在了解灰肉红菇的潜在功能、营养和药用价值及其共生机理,为灰肉红菇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灰肉红菇基因组组装得到471个scaffolds,基因组大小为64.81 Mb,GC含量为49.41%,共获得16128个蛋白编码基因。灰肉红菇基因组中存在大量与营养代谢、药用功能等相关的基因,还存在与共生相关的降解植物、真菌、细菌细胞壁酶等碳水化合物酶基因。基于灰肉红菇与已公布基因组的大型真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开展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灰肉红菇与所对比物种中红菇目的异担子菌和毛韧革菌为近缘物种。从灰肉红菇基因组中组装出灰肉红菇线粒体基因组,发现灰肉红菇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60995bp,编码53个基因,其中包含14个蛋白编码基因。(2)不同组织部位(菌根、菌柄、菌褶和菌盖)转录组测序总共获得到17911条基因,代谢组共检测到709个代谢物,其中多个基因和代谢物与灰肉红菇及其宿主共生体系的形成相关。推测Gene04979和Gene07798以及代谢物D(+)-无水葡萄糖、甘露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与共生过程中细胞壁降解和合成寡糖相关,能被宿主植物识别并激活通用共生信号通路;Gene01852及代谢物对香豆酰五羟色胺己糖苷和阿魏酰色胺可能与生长素合成相关,它能抑制宿主植物主根生长,诱导宿主植物侧根的生成。(3)灰肉红菇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均比非根际土壤多样性低;灰肉红菇根际土壤真菌青霉属(Penicillium)、弯颈霉属(Tolypocladium)、棉革菌属(Tomentella)和茎霉属(Chaunopycnis)显着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细菌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Paraburkholderia)、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Roseiarcus属、Candidatus_Xiphinematobacter属、堆囊菌属(Sorangium)、酸杆菌属(Acidobacterium)和Singulisphaera属显着高于非根际土壤,推测这些菌可能为菌根辅助菌,协助灰肉红菇与其宿主共生体系的形成。灰肉红菇喜好酸性土壤,土壤p H为3.99-4.55,根际土壤中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及大部分根际土壤的有机碳的含量显着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有效磷和海拔对灰肉红菇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有显着影响;土壤p H、有机碳、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对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有显着影响,特别是p H和有效氮。利用PICRUSt对土壤细菌进行KEGG功能注释,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细菌主要存在的功能为双组分系统、细菌趋化性、细菌分泌系统、酪氨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这些代谢通路的活性显着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4)灰肉红菇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宏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细菌在根际土壤中占主导地位,真菌及古菌等占比较少。灰肉红菇根际土壤微生物在能量转换、信号传导、物质运输代谢、降解植物及真菌细胞壁等功能方面显着高于非根际土壤,这也从功能方面说明根际微生物菌群可能协助灰肉红菇与其宿主共生体系的形成。土壤p H和AK对KEGG代谢通路有显着影响,土壤SOC和AN对CAZys有显着影响。
徐菲[6](2019)在《《园艺科学》(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园艺,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节约资源、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些园艺方法具有不科学性,甚至会破坏环境。国外一些国家在园艺方面有较为先进的经验介绍,因此对科学的园艺方法汉译显得十分必要。本翻译实践报告的原文选自《园艺科学》,出版于2018年,属于科技类文本,具有信息性和可读性的文本特征。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园艺科学》为翻译实践,从词汇、句法以及篇章层面探讨了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本报告共分为四个主要章节:第一章是对翻译任务的描述,包括背景信息、翻译意义、文本选择理由以及文本特征;第二章是对翻译任务过程的描述,详细介绍作者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质量控制;第三章案例分析是报告的核心和主体部分。作者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对节选的翻译文本分别从词汇、句法以及篇章层面来进行案例分析。第四章是对翻译实践的总结,概述了作者在此次翻译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经验和感悟,并指出翻译任务中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此次翻译实践,作者对科学的园艺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个人的翻译能力,尤其在科技英语方面。此外作者还希望此类文本的翻译可为园艺爱好者以及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陈洁[7](2019)在《点柄乳牛肝提高樟子松枯梢病抗病性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东方红林场地处沙地上,樟子松普遍感染枯梢病。以其为样地对樟子松枯梢病(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shoot blight)立地条件调查。根据分级标准调查病害的发病率和感病指数,同时记录立地条件。在对不同林分密度的调查中发现随着林分密度的缩小,土壤含水率越低,植株发病率逐渐增加,呈差异显着水平(P<0.05)。但当造林密度大于6 m×6 m时,造林密度与发病指数不显着性差异,当造林密度大于一定面积时,对于33龄左右的樟子松之间竞争压力不大,对林木自身影响差异不大。水分是樟子松枯梢病重要影响因素。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一定程度上水分含量影响樟子松枯梢病。樟子松林内土壤真菌与菌根际真菌定出12、14个属,一共19个属。分布较为广泛的为青霉(Penicillium spp.)、木霉(Trichoderma spp.)、拟青霉属(Paecilomyces spp.)、曲霉(Aspergillus sp.)、毛霉属(Mucor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枝顶孢属(Acremonium sp.)。在同样的前提下,樟子松菌根根际土壤真菌与非根际土壤真菌在数量上有较大的差别,在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群存在明显差异。为探究点柄乳牛肝菌的生长最佳条件、生长周期。对点柄乳牛肝菌进行分离,经鉴定(登记号MG027689.1)。培养基单碳、单氮、组合试验、温度筛选试验得到适合点柄乳牛肝菌生长的培养基。每5 d测定发酵液菌丝干重。测定结果表明:点柄乳牛肝菌丝体最大日生长量出现的时间在28~32 d。蔗糖和葡萄糖为最佳碳源,对于碳源利用率,二糖>单糖>多糖>无糖,并呈显着性差异(P<0.05)。酵母浸粉为最佳氮源。组合试验中,葡萄糖与酵母浸粉的组合菌丝体生长最好,最大直径达到58.75 mm。葡萄糖、酵母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且最适温度为25℃。发酵菌丝体生长量复合Logistic生长曲线,Logistic 曲线方程 Y=1108.9/[1+4.32559283×EXP(-0.136617433t)]。拟合度 R2 为0.975,拐点日龄(1nB)/K=10.7 d。因此,转折点存在于约10 d,菌丝生长进入快速生长期,这是发酵培养的重要时期。为了研究外生菌根菌提高寄主抗病性的机理,以3年生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实生水分是樟子松枯梢病重要影响因素。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一定程度上水分含量影响樟子松枯梢病,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樟子松枯梢病原菌(Sphaeropsis sapinea)侵染对接种点柄乳牛肝菌(接SG×接菌组)与不接种点柄乳牛肝菌(接菌组)和单独接种点柄乳牛肝菌(接SG组)3个处理组的病情指数、叶绿素质量浓度、抗病相关酶(CAT、PPO、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点柄乳牛肝菌根可以有效提高樟子松叶绿素质量浓度、PPO和SOD活性,降低樟子松枯梢病的病情指数及CAT活性,且大部分指标达到差异显着水平(P<0.05)。在枯梢病病原菌的作用下,点柄乳牛肝菌根能够正向调节樟子松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而提高樟子松对枯梢病的抗病性。接种点柄乳牛肝菌能够提高樟子松枯梢病抗病性,减少植株发病率,为防治枯梢病提供基础,同时也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高亚敏[8](2019)在《AM菌根真菌、PGPR促生菌与根瘤菌的互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植物根际促生菌(G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和根瘤菌在植物根际间的互作关系,本研究通过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从祁连山高寒退化草地委陵菜根际筛选AMF,经过形态学和18s rRNA测序法鉴定,并用盆栽法扩繁。以燕麦和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分别设12个处理:CK(接灭活菌种)、VAF1(AMF1 Rhizophagus intraradices)、VAF2(AMF2,本研究筛选)、R(燕麦盆栽试验为生防菌Phyllobacterium ifriqiyense,苜蓿盆栽实验为根瘤菌Ensifer fredii)、PGPR(Azotobacter sp.、Pseudomonas sp.、Bacillus mycoides混合菌系)、VAF1+PGPR、VAF2+PGPR、VAF1+R、VAF2+R、PGPR+R、VAF1+PGPR+R、VAF2+PGPR+R。在燕麦、苜蓿苗期60 d时测定其农艺性状、根系形态、根系生理生化、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并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和聚类分析分类结合来初步定义AMF—PGPR或AMF—PGPR—根瘤菌在燕麦、苜蓿根际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分离筛选出一株含量最多的丛枝菌根真菌(AMF2),经形态学和基因测序鉴定AMF2为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GenBank序列号MK311327。(2)燕麦盆栽试验发现,单、混合接种AMF和PGPR后,对燕麦苗期生长影响各异。接种AMF2、PGPR混合菌系和生防菌后与与其余11处理相比对燕麦生长促进作用最优;与对照CK相比使燕麦株高增加了16.05%,但降低植物干物质积累;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分别降低2.29%、25.66%和15.99%;同时,对根系生理生化影响显着,使根活力、淀粉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可溶性蛋白和糖分别提高了2.19、2.61、0.86、0.15、4.5和0.85倍,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和纤维素含量显着降低37.37%、58.58%、64.06%、27.71%;AMF2、PGPR混合菌系和生防菌是促进燕麦生长的最佳菌株组合。(3)苜蓿盆栽试验发现,单、混合接种AMF、PGPR菌系和根瘤菌后对苜蓿苗期生长有不同程度抑制;其中接种AMF1、PGPR混合菌系和根瘤菌后与对照相比,使苜蓿苗期株高和茎粗分别降低26.07%、12.40%,但促进根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同时还降低苜蓿根系生理生化指标,使根活力、转化酶、丙二醛、纤维素、可溶性蛋白和糖分别降低了36.68%、58.97%、3.15%、3.86%、1.33%、16.00%。与其余处理相比接种AMF1、PGPR混合菌系和根瘤菌后对苜蓿苗期生长抑制作用最弱。(4)(单、混合)接种AMF、PGPR对燕麦和(单、混合)接种AMF、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际土壤影响各异,但整体表现出促进土壤改良的趋势。其中燕麦试验发现:接种AMF1、PGPR混合菌系和生防菌与对照CK相比效果最显着,使土壤速效养分和酶活性增加,其中速效N、P、K和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9.81%、59.31%、26.36%、3.59%、112.79%、24.33%。苜蓿试验发现:接种AMF1、PGPR混合菌系和根瘤菌与对照CK相比对土壤改良效果最优,增加土壤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和酶活性,使全K、N和速效P、K分别增加3.59%、20.33%、16.39%、8.41%,还使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分别增加38.69%、60.49%和32.96%。(5)燕麦试验36个测定指标经PCA分析发现5个处理的综合得分高于对照,且接种AMF2、PGPR菌系和生防菌处理得分最高,与对照相比提高29.21%,表明在燕麦根际AMF2、PGPR菌系和生防菌能够相互作用,促进燕麦生长。经聚类分析发现对照处理和接种AMF1、AMF2、PGPR、AMF1+PGPR处理在同一级上,表明AMF1和PGPR混合菌系在燕麦根系上互作关系弱;其余处理发现AMF2和PGPR混合菌系、生防菌在燕麦根际存在相互抑制作用。(6)苜蓿试验35个指标经PCA分析发现混合接种AMF1、PGPR混合菌系和根瘤菌或单独接种AMF处理的得分均高于对照得分,分别提高9.20%、33.05%和64.63%;其中混合接种AMF1、PGPR混合菌系和根瘤菌得分最高为34.72。经聚类分析发现AMF1+PGPR+根瘤菌处理在第一级,单独接种AMF在第二级,其余处理在第三级,表明AMF2与PGPR混合菌系、根瘤菌在苜蓿根际存在一定相互抑制作用。综上所述,菌根真菌(R.intraradices)和促生菌(Azotobacter sp.、Pseudomonas sp.、Bacillus mycoides混合菌系)在燕麦根际相互作用促进燕麦生长,AMF2、PGPR混合菌系和生防菌是促进燕麦生长的最佳菌株组合;AMF2、促生菌系和根瘤菌(Ensifer fredii)在燕麦根际存在抑制作用,其中AMF1、PGPR混合菌系和根瘤菌是促进苜蓿生长的最佳组合。
杨岳[9](2018)在《内蒙古八个树种根围土壤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内蒙古地区青杄(Picea wilsonii Mast.)、青海云杉(P.crassifolia Kom.)、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Kuzen.var.principis-rupprechtii(Mayr)Pilg.)、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黑桦(B.dahurica Pall.)、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的根围土壤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s,ECM)真菌群落结构,本研究选取了赤峰市黑里河、赛罕乌拉以及阿拉善盟贺兰山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域,采集各树种根围土壤,利用Illumina Mi Seq测序平台对真菌扩增子ITS1区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结果可以反映实际情况。筛选出ECM真菌并进行统计,得到优势ECM真菌群落结构。结合测定的土壤理化性质钙Ca、镁Mg、钾K、钠Na、全碳(total organic carbon,TC)、全氮(total nitrogen,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和p H,探讨造成同一树种不同采样地间及同一采样地不同树种间ECM真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所研究的8个树种的根围土壤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在属水平上都呈现出“少数优势属,多数稀有属”的基本特征,且真菌组成都以Basidiomycota,Agaricomycetes为主。2.赛罕乌拉青杄根围土壤ECM真菌序列划分为264个OTU,隶属于2个门,6个纲,12个目,24个科,34个属,绝对优势属有丝膜菌属Cortinarius与红菇属Russula。3.贺兰山青海云杉根围土壤ECM真菌序列划分为316个OTU,隶属于2个门,5个纲,11个目,23个科,29个属,绝对优势属为Cortinarius。4.贺兰山、黑里河道须沟及黑里河大坝沟华北落叶松根围土壤ECM真菌序列划分为436个OTU,隶属于2个门,6个纲,12个目,26个科,41个属;贺兰山南寺与黑里河道须沟的群落结构更相似,绝对优势属有锁瑚菌属Clavulina和Russula,主要是p H与Mg对二者的群落结构造成正相关影响;黑里河大坝沟的绝对优势属为阿太菌属Amphinema,主要是K与Ca对其群落结构造成正相关影响。5.贺兰山南寺、贺兰山北寺及黑里河油松根围土壤ECM真菌序列划分为408个OTU,隶属于2个门,5个纲,11个目,25个科,38个属;贺兰山北寺与黑里河八沟道的群落结构更相似,绝对优势属有丝盖伞属Inocybe和Russula,主要是p H、K与TC对二者的群落结构造成正相关影响;贺兰山南寺的绝对优势属有乳牛肝菌属Suillus和Cortinarius,主要是Ca、Mg、TN与TP对其群落结构造成正相关影响。6.黑里河与赛罕乌拉蒙古栎根围土壤ECM真菌序列划分为260个OTU,隶属于2个门,5个纲,11个目,23个科,32个属;二者的ECM真菌群落结构在总体的ECM真菌丰富度与多样性和优势ECM属的多样性方面相似,而优势ECM属的丰富度赛罕乌拉>黑里河,绝对优势属的类型存在差异:黑里河为Cortinarius,赛罕乌拉为Russula。7.贺兰山、黑里河与赛罕乌拉白桦根围土壤ECM真菌序列划分为404个OTU,隶属于2个门,6个纲,11个目,25个科,38个属;赛罕乌拉与黑里河的群落结构更相似,二者的绝对优势属有Russula和Clavulina,主要是p H与Na对其群落结构造成正相关影响;贺兰山的绝对优势属有Cortinarius和蜡壳耳属Sebacina,主要是Ca与Mg对其群落结构造成正相关影响。8.黑里河与赛罕乌拉黑桦根围土壤ECM真菌序列划分为379个OTU,隶属于2个门,6个纲,12个目,24个科,38个属;二者的群落结构相似,绝对优势属为Cortinarius。9.黑里河与赛罕乌拉山杨根围土壤ECM真菌序列划分为407个OTU,隶属于2个门,6个纲,12个目,26个科,35个属;二者的群落结构相似,绝对优势属为Cortinarius。10.在贺兰山、赛罕乌拉与黑里河每个地区分布的树种总体基本以根围土壤ECM真菌Cortinarius与Russula为优势属。在贺兰山,以TP与TC为呈正相关作用一组与Ca、Mg、K和p H构成的呈负相关作用的一组,是造成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油松和白桦根围土壤ECM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在黑里河,p H与Ca对蒙古栎、黑桦和山杨ECM真菌群落结构造成正相关影响,而对华北落叶松造成负相关影响,p H、Na和TC对白桦和黑桦造成正相关影响,TP和Na对华北落叶松造成正相关影响,而对蒙古栎、黑桦和山杨造成负相关影响;在赛罕乌拉,Na和K对青杄、蒙古栎、白桦、黑桦和山杨的ECM真菌群落结构造成正相关影响,而Ca、TP与TN对其造成负相关影响。
龙东风[10](2017)在《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CM)是特定的土壤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互利共生体,能有效促进宿主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以及提高宿主的抗逆性。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一种典型的外生菌根针叶树种,广布于中国北方温带森林,其适应性强、菌根发达,是林业上用作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对西北、华北以及东北南部干扰生态系统修复和区域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油松ECM真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在整个油松分布区密集采样,运用形态学分类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ECM真菌进行鉴定,系统的研究了油松ECM真菌多样性;根据油松林的地理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4个具有明显空间和环境异质性的地理区域(东部、中部、南部和西北部区域),利用α多样性、优势种(属)、共有种―特有种、指示种等指标分析不同地理区域油松ECM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分布特征;进一步从整体和局部两个空间尺度上分析了环境和地理因素对油松ECM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并揭示了油松ECM真菌多样性的维持机制。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从中国北方9省15个油松林区的4226个ECM中获得1254条ITS有效序列,在97%的相似度水平上划分成331个ECM真菌OTUs,其中262个OTUs隶属于担子菌门,69个OTUs隶属于子囊菌门;油松ECM真菌群落由少量优势类群和大量的稀有种组成,其中,Tomentella、Cenococcum和Sebacina是优势属,土生空团菌(C.geophilum)是最重要的一种ECM真菌。2.四个地理区域之间的油松ECM真菌α多样性表现出差异,其中,东部区域的ECM真菌丰富度显着低于其他三个区域;南部和中部区域的Chao2预估丰富度指数显着高于东部和西北部;中部、南部和西北部区域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均显着高于东部区域。东部、中部、南部和西北部区域ECM真菌群落中重要值最高的物种分别是Clavulicium sp.1、Amphinema sp.1、C.geophilum 2和C.geophilum 1;特有种―共有种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达257个OTUs(占总数的77.6%)只存在于单一油松地理分布区域,而4个区域都能检测到的OTUs数仅有5个;指示种分析显示东部、中部、南部和西北部区域ECM真菌群落中指示种的数量分别是2、5、7和8个;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和多因素方差分析(PERMANOVA)分析显示各区域之间ECM真菌群落组成具有显着的差异。3.在整个分布区尺度上,油松ECM真菌丰富度与经度、纬度、海拔、pH、电导率(EC)、有机质(SOM)、全磷(TP)和全氮(TN)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纬度、pH、TN和EC是油松ECM真菌丰富度主要的影响因素,它们的独立效应依次纬度(14.8%)>pH(14.6%)>TN(7.6%)>EC(4.5%)。在各个地理区域尺度上,ECM真菌丰富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pH和年均降雨量(MAP)分别是东部和中部区域油松ECM真菌丰富度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纬度、海拔、EC、年均温度(MAT)和MAP是西北区域ECM真菌丰富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其影响强度EC(36.7%)>海拔(23.8%)>MAT(21.6%)>纬度(7.1%)>MAP(4.6%)。相关性分析显示25个ECM真菌属多度与至少一个环境变量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Clavulicium和Clavulina属的ECM真菌更适合在低海拔东部区域生存,而Geopora、Choiromyces、Wilcoxina和Tricholoma更适宜栖息在干旱、低温和高pH的环境中;Laccaria、Piloderma、Tylospora、Hydnum和Lactifluus适合在肥沃的(高氮、高有机质)的低纬度森林土壤中;Amphinema、Tuber、Suillus和Tomentella对环境依赖性并不明显。4.在整个分布区尺度上,Mantel test显示油松ECM真菌群落组成与地理距离、MAT、MAP、海拔、pH、EC、SOM、TN、TP和碳氮比(C/N)有显着的相关性,多元距离矩阵回归(MRM)分析显示ECM真菌群落组成受到地理距离,MAP,pH和TN共同影响,四者对群落组成总变异度的单独贡献量分别是6.8,4.5,9.8和1.5%,说明ECM真菌群落组成受扩散限制和环境选择共同作用,而且环境选择起主导作用。在各个地理区域尺度上,中部、南部和西北部地理区域油松ECM真菌群落同时受扩散限制和环境选择共同影响,而且扩散限制起主要作用。
二、《外生菌根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生菌根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磷素水平下玉米根际与根内微生物组成变化及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室验材料 |
2.1.1 供试基质 |
2.1.2 玉米材料 |
2.1.3 基质及肥料处理 |
2.1.4 玉米种植及生长条件 |
2.1.5 培养基及营养液配方 |
2.2 样本采集 |
2.2.1 玉米株高、根长的测量 |
2.2.2 土壤微生物量检测样品采集 |
2.2.3 分菌样品的采集 |
2.2.4 土壤理化指标检测样品的采集 |
2.2.5 宏基因组测序样品的采集 |
2.2.6 转录组测序样本的采集 |
2.3 土壤的pH值,N、P、K含量的检测 |
2.4 土壤宏基因组分析 |
2.4.1 土壤宏基因组DNA的提取 |
2.4.2 土壤宏基因组测序 |
2.4.3 土壤宏基因组数据分析 |
2.5 玉米根系转录组测序及内生菌组成挖掘 |
2.6 创建植物转录组数据中内生菌功能基因分析及定量技术 |
2.7 微生物磷循环功能基因差异分析 |
2.7.1 微生物磷循环功能基因查找 |
2.7.2 微生物磷循环功能基因 |
2.8 土壤微生物量的检测 |
2.9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 |
2.10 菌种鉴定 |
2.11 分离菌株接种玉米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磷素水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3.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3.3 植物转录组数据中内生菌功能基因分析及定量技术的创建 |
3.4 磷对玉米根系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3.4.1 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效果 |
3.4.2 数据质控 |
3.4.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4.4 根际微生物组成分析 |
3.4.5 不同磷素水平下玉米根际标志性微生物 |
3.5 玉米根内微生物分析 |
3.6 玉米根内与根际微生物组成差异 |
3.7 不同磷素水平下玉米根际微生物代谢差异 |
3.7.1 宏基因组组装结果 |
3.7.2 磷素水平不同对根际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影响 |
3.8 不同磷素水平下玉米根系内生菌代谢差异 |
3.9 微生物磷循环相关功能基因差异 |
3.9.1 根际微生物磷循环相关功能基因差异 |
3.9.2 根内微生物磷循环相关功能基因差异 |
3.10 土壤微生物分离及统计 |
3.10.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统计 |
3.10.2 土壤微生物分离结果 |
3.10.3 根际与根内微生物菌种鉴定 |
3.11 微生物接种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培养基配方表 |
附录B 霍格兰营养液配方表 |
作者简介 |
(2)亚热带20个树种细根功能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细根功能性状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细根的定义 |
1.2.2 细根的功能性状 |
1.3 细根功能性状与系统发育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M与EM树种1-3级细根的功能性状比较 |
3.1.1 细根形态性状的比较 |
3.1.2 细根解剖性状的比较 |
3.1.3 细根化学性状的比较 |
3.1.4 细根菌根真菌侵染情况的比较 |
3.2 AM与EM树种细根的养分获取策略比较 |
3.2.1 不同菌根类型树种的根功能性状的比较 |
3.2.2 不同菌根类型树种的菌根侵染率与其他根功能性状的关系 |
3.3 不同树种之间细根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及相关性 |
3.3.1 20个亚热带树种一级细根功能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2 20个亚热带树种的系统发育结构及主成分分析 |
4 讨论 |
4.1 AM与EM树种1-3级细根的功能性状比较 |
4.2 AM与EM树种细根的养分获取策略比较 |
4.3 不同树种之间细根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及相关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桉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土壤真菌和植物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相互作用 |
1.1.1 土壤真菌与森林林分结构的关系 |
1.1.2 固氮树种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作用 |
1.1.3 土壤真菌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 |
1.2 桉树人工林研究进展 |
1.2.1 桉树人工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2 桉树人工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3 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 |
1.2.4 桉树人工林林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 |
1.2.5 桉树近自然化经营管理 |
1.2.6 桉树人工林病害 |
1.3 土壤真菌在桉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中的研究趋势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东湛江)种苗示范基地概况 |
2.1.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凭祥)哨平实验林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不同林龄和树种桉树人工林处理试验设计 |
2.2.2 固氮树种混交和连栽桉树人工林处理试验设计 |
第三章 桉树人工林不同林分结构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 |
3.1 试验与方法 |
3.1.1 土壤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3.1.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1.3 土壤生物学性质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桉树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3.2.2 桉树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微生物量影响 |
3.2.3 桉树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酶活性影响 |
3.2.4 桉树林间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量的关联分析 |
3.3 讨论 |
3.3.1 桉树林龄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 |
3.3.2 桉树树种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 |
3.3.3 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 |
3.3.4 桉树连栽代次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桉树人工林不同林分结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特征 |
4.1 试验与方法 |
4.1.1 土壤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4.1.2 土壤真菌ITS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高通量测序整体概况 |
4.2.2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 |
4.2.3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OTUs分布 |
4.2.4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优势分类单元 |
4.2.5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差异分类单元 |
4.3 讨论 |
4.3.1 桉树林龄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4.3.2 桉树树种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4.3.3 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4.3.4 桉树连栽代次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以及驱动因素分析 |
5.1 试验与方法 |
5.1.1 土壤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5.1.2 土壤样品相关指标测定 |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桉树不同林分结构变化下的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
5.2.2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联模型 |
5.2.3 桉树土壤真菌主要分类单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2.4 桉树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酶活的关联模型 |
5.2.5 桉树土壤真菌主要分类单元与土壤酶活的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桉树人工林不同林分结构下土壤真菌群落功能响应特征 |
6.1 试验与方法 |
6.1.1 土壤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6.1.2 土壤样品相关指标测定 |
6.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桉树林间土壤优势真菌群落功能类群 |
6.2.2 桉树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类群差异 |
6.2.3 桉树不同林分结构变化下的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类群结构 |
6.2.4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联模型 |
6.2.5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类群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4)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特性及根内真菌群落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理化特性研究 |
1.2.2 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
1.2.3 根内真菌研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土壤 |
2.6 植被 |
2.7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沙地樟子松林土壤环境特征 |
3.1.2 沙地樟子松林根内真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 |
3.1.3 沙地樟子松林根内真菌功能群特征 |
3.2 研究方法 |
3.2.1 野外调查与样地布设 |
3.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3 样品分析 |
3.3 技术路线图 |
4 沙地樟子松林土壤特性 |
4.1 沙地樟子松林土壤理化特性 |
4.2 沙地樟子松林土壤酶活性特征 |
4.3 土壤因子之间相关性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 |
5.1 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组成 |
5.2 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多样性 |
5.3 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组成差异与相似性 |
5.4 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
5.5 讨论 |
5.6 小结 |
6 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生态功能群特征 |
6.1 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生态功能群 |
6.2 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营养型相对丰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灰肉红菇多组学特征分析及其与根际微生物的互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灰肉红菇的研究概况 |
1.2 大型真菌全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
1.3 大型真菌转录组的研究进展 |
1.4 大型真菌代谢组的研究进展 |
1.5 外生菌根菌与宿主植物共生机制 |
1.5.1 降解细胞壁 |
1.5.2 共生信号识别 |
1.5.3 外生菌根真菌分泌蛋白对菌根形成的影响 |
1.6 外生菌根菌与菌根辅助菌的互作分析 |
1.7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及技术路线图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3 技术路线图 |
2 灰肉红菇基因组及比较基因组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收集地概况 |
2.2.2 基因组DNA提取与测序 |
2.2.3 基因组质控与评估 |
2.2.4 基因组组装与预测 |
2.2.5 基因组注释 |
2.2.6 比较基因组分析 |
2.2.7 线粒体基因组组装及分析 |
2.2.8 原始数据上传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灰肉红菇测序及组装结果 |
2.3.2 灰肉红菇基因组注释及比较分析 |
2.3.3 灰肉红菇的转运蛋白研究 |
2.3.4 灰肉红菇共生相关通路 |
2.3.5 灰肉红菇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灰肉红菇转录组与代谢组的多组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收集地概况 |
3.2.2 样品处理 |
3.2.3 转录组测序 |
3.2.4 代谢组分析 |
3.2.5 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 |
3.2.6 原始数据上传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灰肉红菇转录组分析 |
3.3.2 灰肉红菇代谢组分析 |
3.3.3 与共生相关的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灰肉红菇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2.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4.2.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4.2.4 统计学分析 |
4.2.5 原始数据上传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理化性质 |
4.3.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4.3.3 环境因子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3.4 属水平上根际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3.5 土壤细菌群落的功能预测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灰肉红菇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选择 |
5.2.2 土壤宏基因组分析 |
5.2.3 统计学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宏基因组测序深度评估 |
5.3.2 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
5.3.3 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物种与功能差异分析 |
5.3.4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
5.3.5 根际微生物核心功能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园艺科学》(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Source of the text |
1.2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task |
1.3 Rationale of the text selection |
1.4 Features of the text |
Chapter 2 Task Procedure |
2.1 Preparation for translation |
2.2 Time arrangement |
2.3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
3.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3.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
3.3 Translation at textual level |
Chapter 4 Summary |
4.1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
4.2 Problems to be solved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Ⅱ: Source Teat |
作者简历 |
Acknowledgements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点柄乳牛肝提高樟子松枯梢病抗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樟子松枯梢病 |
1.1.1 分布与危害 |
1.1.2 症状 |
1.1.3 病原菌研究 |
1.1.4 发病规律 |
1.1.5 防治 |
1.2 外生菌根菌 |
1.2.1 外菌根菌研究进展 |
1.2.2 菌根菌研究意义 |
1.3 菌根根际及根际真菌 |
1.3.1 根际 |
1.3.2 根际真菌 |
1.4 点柄乳牛肝菌 |
1.5 外生菌根菌与植物病害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病情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发病指数调查与供试材料的采集 |
2.1.3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2.1.4 ITS序列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林分密度对感病指数的影响 |
2.2.2 林分密度与土壤含水率 |
2.2.3 病原菌鉴定 |
2.3 本章小结 |
3 点柄乳牛肝菌菌根根际真菌组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土壤样本采集 |
3.1.2 菌根根际真菌分离 |
3.1.3 非菌根根际真菌分离 |
3.1.4 菌种鉴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生菌根的形态学特征 |
3.2.2 稀释平板法菌根根际真菌与非根际真菌数量情况 |
3.2.3 根际与非根际菌落的种群组成 |
3.3 本章小结 |
4 点柄乳牛肝菌分离及培养条件初探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种分离与纯化 |
4.1.2 ITS序列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 |
4.1.3 不同碳源的筛选 |
4.1.4 不同氮源的筛选 |
4.1.5 培养基配方优化 |
4.1.6 不同温度的筛选 |
4.1.7 发酵液的制备 |
4.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菌种分离与鉴定 |
4.2.2 不同碳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4.2.3 不同氮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4.2.4 培养基配方优化 |
4.2.5 不同温度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4.2.6 点柄乳牛肝菌液态生长曲线的测定 |
4.3 本章小结 |
5 樟子松菌根苗对枯梢病的抗病能力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菌剂制备 |
5.1.2 试验处理 |
5.1.3 菌根苗构建 |
5.1.4 樟子松枯梢病接种 |
5.1.5 病情指数测定 |
5.1.6 叶绿素质量浓度的测定 |
5.1.7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5.1.8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点柄乳牛肝菌对樟子松枯梢病病株病情指数的影响 |
5.2.2 点柄乳牛肝菌对樟子松枯梢病病株叶绿素的影响 |
5.2.3 点柄乳牛肝菌对樟子松枯梢病病株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 |
5.2.4 点柄乳牛肝菌对樟子松枯梢病病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5.2.5 点柄乳牛肝菌对樟子松枯梢病病株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5.2.6 点柄乳牛肝菌对樟子松枯梢病病株多种酶活交互效应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AM菌根真菌、PGPR促生菌与根瘤菌的互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菌根概述 |
1.1 丛枝菌根真菌种类 |
1.2 丛枝菌根真菌的筛选、鉴定与扩繁 |
1.2.1 筛选 |
1.2.2 鉴定 |
1.2.3 扩繁 |
1.3 丛枝菌根真菌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
1.3.1 增产方面 |
1.3.2 改善品质方面 |
1.3.3 增强作物抗性方面 |
1.3.4 改善土壤质量方面 |
2 菌株互作研究进展 |
2.1 丛枝菌根真菌与PGPR互作 |
2.2 PGPR与根瘤菌互作 |
2.3 AM真菌和PGPR互作的应用前景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4.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AM菌根菌的筛选及鉴定 |
1 试验材料 |
1.1 采样地概况 |
1.2 样品采集 |
2 测定方法 |
2.1 AMF侵染检测 |
2.1.1 根系制片 |
2.1.2 AMF侵染率 |
2.2 AMF分离扩繁 |
2.2.1 AMF分离 |
2.2.2 AMF扩繁 |
2.3 AMF鉴定 |
2.3.1 形态学鉴定 |
2.3.2 18 s RNA测序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MF侵染观察 |
3.2 孢子扩繁结果 |
3.3 AM真菌的鉴定 |
3.3.1 形态学鉴定 |
3.3.2 18 s RNA测序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4.1 讨论 |
4.2 小结 |
第三章 AM菌和PGPR对燕麦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宿主植物 |
1.3 供试土壤 |
2 实验方案与方法 |
2.1 实验方案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1 生长指标 |
2.2.2 根系指标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M菌和PGPR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AM菌和PGPR对燕麦株高的影响 |
3.1.2 AM菌和PGPR对燕麦茎粗的影响 |
3.2 AM菌和PGPR对燕麦生物量的影响 |
3.2.1 AM菌和PGPR对燕麦地上地下鲜重的影响 |
3.2.2 AM菌和PGPR对燕麦地上地下干重的影响 |
3.3 AM菌和PGPR对燕麦光合色素的影响 |
3.3.1 AM菌和PGPR对燕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AM菌和PGPR对燕麦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4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形态的影响 |
3.4.1 AM菌和PGPR对燕麦总根系形态的影响 |
3.4.2 AM菌和PGPR对不同根直径下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的影响 |
3.5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3.5.1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活力的影响 |
3.5.2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酶活力的影响 |
3.5.3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5.4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5.5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5.6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糖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4.1 讨论 |
4.1.1 AM菌对燕麦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1.2 PGPR对燕麦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1.3 AM菌和PGPR对燕麦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 小结 |
4.2.1 AM菌对燕麦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2 PGPR对燕麦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3 AM菌和PGPR对燕麦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四章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宿主植物 |
1.3 供试土壤 |
2 实验方案与方法 |
2.1 实验方案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株高的影响 |
3.1.2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茎粗的影响 |
3.2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生物量的影响 |
3.2.1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地上地下生物量鲜重的影响 |
3.2.2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地上地下生物量干重的影响 |
3.3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光合色素的影响 |
3.3.1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3.4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形态的影响 |
3.4.1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总根系形态的影响 |
3.4.2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不同根直径下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的影响 |
3.5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3.5.1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活力的影响 |
3.5.2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酶活力的影响 |
3.5.3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5.4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5.5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5.6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糖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4.1 讨论 |
4.1.1 AM菌对苜蓿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1.2 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1.3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 小结 |
4.2.1 AM菌对苜蓿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2 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3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五章 AM菌和PGPR对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 |
2 测定方法 |
2.1 pH值(pH仪)和电导率(电导率仪) |
2.2 土壤全量养分 |
2.2.1 全氮(凯氏定氮法) |
2.2.2 全钾(NaOH熔融-火焰光度计法) |
2.3 土壤速效养分 |
2.3.1 碱解氮(碱解扩散法) |
2.3.2 有效磷(NaHCO_3~-钼锑抗显色法) |
2.3.3 速效钾(NH_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 |
2.4 土壤酶活性 |
2.4.1 碱性磷酸酶(氯代二溴对苯醌亚胺比色法) |
2.4.2 脲酶(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 |
2.4.3 蔗糖酶(DNS比色法) |
2.4.4 过氧化氢酶(高锰酸钾滴定法) |
2.5 土壤球囊霉素(考马斯亮蓝G-250 比色法)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 pH 值和电导率的影响 |
3.1.1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 pH 值的影响 |
3.1.2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3.2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
3.2.1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2.2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
3.3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3.3.1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3.2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3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4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1 AM 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4.2 AM 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4.3 AM 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4.4 AM 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过氧化氢活性的影响 |
3.5 AM 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球囊霉素含量的影响 |
3.5.1 AM 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总球囊霉素的影响 |
3.5.2 AM 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易提取球囊霉素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4.1 讨论 |
4.1.1 AM菌对燕麦、苜蓿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4.1.2 PGPR对苜蓿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4.1.3 AM菌和PGPR对苜蓿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4.2 小结 |
4.2.1 AM菌对燕麦、苜蓿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4.2.2 PGPR对燕麦、苜蓿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4.2.3 AM菌和PGPR对燕麦、苜蓿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第六章 AM菌 PGPR和根瘤菌的互作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M真菌和PGPR在燕麦根际的互作 |
2.1.1 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 |
2.1.2 主成分提取、特征向量及主成分得分计算 |
2.1.3 聚类分析及等级划分 |
2.2 AM真菌PGPR和根瘤菌在苜蓿根际的互作 |
2.2.1 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 |
2.2.2 主成分提取、特征向量及主成分得分计算 |
2.2.3 聚类分析及等级划分 |
3 讨论与小结 |
3.1 讨论 |
3.1.1 AM真菌和PGPR在燕麦根际的互作 |
3.1.2 AM真菌PGPR和根瘤菌在苜蓿根际的互作 |
3.2 小结 |
3.2.1 AM真菌和PGPR在燕麦根际的互作 |
3.2.2 AM真菌PGPR和根瘤菌在苜蓿根际的互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内蒙古八个树种根围土壤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菌根及外生菌根 |
1.2 基因组测序 |
1.3 外生菌根与土壤理化性质 |
1.4 采样树种概况 |
1.5 各树种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青杄 |
1.5.2 青海云杉 |
1.5.3 华北落叶松 |
1.5.4 油松 |
1.5.5 蒙古栎 |
1.5.6 白桦 |
1.5.7 黑桦 |
1.5.8 山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地概况 |
2.2 采样方法 |
2.3 高通量测序 |
2.3.1 总DNA提取 |
2.3.2 PCR扩增的条件与程序 |
2.3.3 PCR产物混样与纯化 |
2.3.4 文库制备、库检与上机测序 |
2.4 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检测 |
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6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公式及方法 |
2.7 优势类群的划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总测序结果及有效性检验 |
3.2 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 |
3.3 各树种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华北落叶松、油松、白桦外生菌根真菌优势属群落结构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 |
3.3.1 青杄 |
3.3.2 青海云杉 |
3.3.3 华北落叶松 |
3.3.4 油松 |
3.3.5 蒙古栎 |
3.3.6 白桦 |
3.3.7 黑桦 |
3.3.8 山杨 |
3.4 影响同一采样区域的各个树种间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产生差异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 |
3.4.1 贺兰山 |
3.4.2 黑里河 |
3.4.3 赛罕乌拉 |
3.5 未获得注释的OTU系统发育分析 |
4 讨论 |
4.1 各树种根围土壤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 |
4.2 华北落叶松、油松、白桦优势外生菌根真菌、采样地及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 |
4.3 影响同一采样区域的各个树种间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产生差异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 |
5 结论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外生菌根 |
1.1.1 外生菌根的概况 |
1.1.2 外生菌根真菌的功能多样性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的研究方法 |
1.2.2 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
1.2.3 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的驱动机制 |
1.3 本文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样地设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理分布区域划分 |
2.3 样地设置及采样策略 |
第三章 油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形态分型 |
3.2.2 分子鉴定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ECM的形态分型 |
3.3.2 ECM的分子鉴定结果 |
3.3.3 ECM真菌的重要值 |
3.3.4 ECM真菌的预估丰富度 |
3.4 讨论 |
第四章 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地理分布特征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ECM真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 |
4.2.2 ECM真菌优势度分析 |
4.2.3 ECM真菌群落共有种-特有种分析 |
4.2.4 ECM真菌群落指示种分析 |
4.2.5ECM真菌群落相似性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不同地理区域内油松ECM真菌α多样性 |
4.3.2 不同地理区域油松ECM真菌群落优势种 |
4.3.3 不同地理区域油松ECM真菌群落特有种-共有种 |
4.3.4 不同地理区域油松ECM真菌群落指示种 |
4.3.5 不同地理区域油松ECM真菌群落组成的差异 |
4.4 讨论 |
第五章 油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气候数据的建立 |
5.2.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5.2.3 ECM真菌丰富度与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
5.2.4 ECM真菌各属多度与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整个分布区油松ECM真菌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
5.3.2 不同地理区域油松ECM真菌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
5.3.3 油松ECM真菌各属多度与环境的关系 |
5.4 讨论 |
第六章 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维持机制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分析 |
6.3.1 整个分布区油松EC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
6.3.2 不同的地理区域油松EC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油松外生菌根真菌分子鉴定 |
附录2 66个样地的气候与土壤数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外生菌根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磷素水平下玉米根际与根内微生物组成变化及响应机理研究[D]. 邱贵萍.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亚热带20个树种细根功能性状研究[D]. 许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桉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的影响[D]. 刘兵.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4]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特性及根内真菌群落特征[D]. 魏晓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5]灰肉红菇多组学特征分析及其与根际微生物的互作[D]. 禹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园艺科学》(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徐菲.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7]点柄乳牛肝提高樟子松枯梢病抗病性研究[D]. 陈洁.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8]AM菌根真菌、PGPR促生菌与根瘤菌的互作研究[D]. 高亚敏.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9]内蒙古八个树种根围土壤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研究[D]. 杨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10]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研究[D]. 龙东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