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刘俞鑫,闫瑞苹[1](2021)在《现代设计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以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该文从三个方面描述现代设计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首先,通过时代背景解读现代设计思想的起源、现代设计思想的体现以及现代设计思想的特点;其次,以诺曼·福斯特的建筑作品为例,分析现代设计思想在诺曼·福斯特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最后,分析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给人们带来的启示和影响。
夏峻嵩[2](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提出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林慧颖,张悦[3](2020)在《瑞士再保险大楼的生态与技术设计的探索》文中指出资源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绿色生态建筑的探索是解决该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着名的设计师诺曼·福斯特所设计的瑞士再保险大楼在生态与节能建筑的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本文从生态和技术两方面对瑞士再保险大楼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分析,进而总结诺曼·福斯特的主要设计理念,并基于此提出在今后设计中我们可借鉴的设计方法和理念,以期为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方法探索提供一定思路和方法。
周晓哲[4](2020)在《旧建筑改造中异质共生设计理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以说在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后工业化时期里,主流的建筑思想发展一直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二元对立中曲折前进。但随着社会变迁,多元价值观共生的时代里,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竞争的行列,不同的文化在碰撞中寻觅对话与合作,并在与西方主流文化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话语权并取得共生,共同建立新的全球秩序。异质共生思想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并不断向各个领域渗透。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中国,大量的城市空间和老旧建筑需要适应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新变化,广泛存在的旧建筑为建筑师们提供了实践自己理念的土壤。异质共生思想对处理当代中国建筑呈现的混乱的场面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将异质共生思想与旧建筑改造相结合是丰富创作理念的途径之一。异质共生思想既不是扬弃二元论的辩证统一,也不是寻求超越二元论的同一原理。异质共生本质上是流动的多样性的原理,不断的否定和吸收异质的非主流文化,对主流的思想和制度并非一味的否定,而是批判的同时有所借鉴。本文通过递进式的分析来探讨旧建筑与异质要素的共生关系。首先,在物理空间层面探讨异质要素构图的形式美;其次,在物质自身属性层面分析异质要素的作用;最后,在差异生成意义的层面来发现异质要素加入后场所的氛围变化。这种从单一结构向深层结构的推进,也符合从认识论到存在论的转变。由于建筑的边界和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建筑师也必须丰富和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理论储备。旧建筑不仅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和历史,也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在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中求同存异,异质共生思想表达的是文化不存在高低之分,要以创新求竞争,以竞争求共生。
赵蕊[5](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李进[6](2019)在《贝聿铭建筑“庭”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全球建筑界都在倡导对地域化、民族化的回归,中国当代建筑也不例外。“中国式”建筑虽由来已久,但至今复古和仿古现象仍然层出不穷。作者经过梳理发现贝聿铭针对他设计的建筑放弃了大屋顶和装饰符号,提出了“虚(院落)空间”理论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性并在其创作中表现出新时代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本文选取了贝聿铭若干作品,以其中庭和庭院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虚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还原这一要素在他建筑中扮演的角色和造型,分析其构成元素与演变过程;其次结合历史和文化,考量地域差异性,解析贝聿铭不同建筑中“庭”空间的意境表达和营造手法;再则通过与其他国家及本土建筑师作品的对比,进一步分析和阐述贝聿铭建筑的中庭和庭院的设计手法以及它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并评价其得与失。最终为贝聿铭建筑对中国本土建筑的营造价值进行评估,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创作做出新的尝试与解答。作者通过比较与分析不同研究对象的特点后,发现贝聿铭建立了一套以“庭”为核心的完整设计逻辑,并在自然与历史的结合下可针对不同语境以现代建筑语言进行灵活变化,不足的是其“庭”空间设计元素和手法同质现象较为严重。所以贝聿铭依据中国传统所提出的现代“虚空间”理论是有局限性的,但其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启示意义仍然不可忽视。
许扬帆[7](2019)在《基于典型案例图解的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的研究早已算不上是一个新鲜的论题,然而,在众多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的学术研究中,大部分仍然还是基于对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原真性与可读性、保护与再利用等较为宏大的命题中进行论述,却鲜少有对优秀的改造案例本身进行深入剖析的相关研究。事实上,正是这些经典的实践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优秀设计理念及改造方法才更加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通过解读精英建筑师是如何在具体的实际建造中对原有建筑的空间、材料、构造等方面的再组织再设计,理解一栋历史建筑如何才能转变为成功的当代建筑。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基于对典型改造案例细致入微的作品解析,从中获得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的具体策略及方法。在对大量改造案例及相关理论的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笔者选取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典型改造案例作为论文重点剖析的对象,并通过深度的文本解析,阐述了建筑师设计方法的形成及其对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的态度。同时,将案例本身的剖析作为了全文的重点,运用了“图解”的思维方式,通过绘制建筑模型、轴测图、分析图等,以最直接的建筑语言图解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的方法和策略。此外,论文对同一改造策略下的其他典型案例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析,以形成较为完整地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的对策体系。通过对国内外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的相关理论与实例进行研究,旨在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建筑改造方法,希望能够引发对历史建筑更新改造领域更多的思考。
楚琦[8](2018)在《诺曼·福斯特:感到幸福的建筑人生》文中提出2018年10月10日,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简称RIBA)在伦敦隆重宣布了2018年度全英建筑最高奖——斯特林奖(StirlingPrize)的得主,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彭博伦敦总部大楼脱颖而出。耗资10亿英镑的办公大楼为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建筑生涯再次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此刻,出生于1935年的诺曼·福斯特先生已经80多岁高龄了,灿烂而自信
李欣[9](2017)在《枢纽机场航站楼系统性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用航空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全行业航线网络深入调整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枢纽机场建设的不断竞争。作为枢纽机场最重要建筑之一的航站楼,其现阶段设计方法的缺失造成了当前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诸多问题:设计方法不系统导致的建设实践巨大浪费;外部构型不科学导致的规划脱节与发展瓶颈;内部组构不合理导致的功能、流线混淆与空间、视线离散;综合评价不完善导致的方案选取主观化与随意化等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枢纽机场航站楼为研究对象提出系统性设计方法研究。这对于解决目前航站楼设计理论缺失极具参考价值,对于解决建设实践盲从极具指导意义。在“一带一路战略”及“民航强国战略”宏观背景下,期望为我国枢纽机场航站楼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支持。鉴于上述航站楼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功能流程的集聚性以及判断依据的复杂性,本文从系统与环境、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三者的辨证关系出发,运用系统思维下的模块理论、空间句法与层次分析三大方法,分别对枢纽机场航站楼外部构型、内部组构及评价体系三个阶段进行研究:1.通过模块理论的研究,确立了航站楼外部构型的组织方法。从大量的枢纽机场航站楼建筑案例入手,运用归纳的方法总结出航站、空间与时间三大基本模块,从而得到了航站楼外部构型的分解要素。再通过演绎的方法,将航站模块与空间、时间双重维度下的环境模块进行组合,探讨航站楼对外部条件所做出的动态应变。最终,得出了基于模块理论的航站楼外部构型分解模式与组合模式。2.通过空间句法的研究,确立了航站楼内部组构的认识方法。从空间句法的角度对枢纽机场航站楼功能设施、平面流程与竖向流程进行分析,实现对其内部要素的拓扑抽象。用一种图解分析的方式,从航站楼使用主体--旅客的视角来阐述难于理解的枢纽机场航站楼内部复杂结构与组织过程。最终,得出了基于空间句法的航站楼内部组构流线策略与视线策略。3.通过层次分析的研究,确立了航站楼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通过枢纽机场航站楼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的梳理,从陆侧性能、空侧性能与航站性能三方面总结出航站楼综合评价的指标层、因素层、准则层及目标层等若干评价因素,并利用相关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对枢纽机场航站楼的评价体系。最终,得出了基于层次分析的航站楼综合评价概念体系与方案体系。为了验证上述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与适用性,以笔者所设计的甘肃兰州中川机场T3航站楼作为实践检验案例。上述研究建立起“基于模块理论的航站楼外部构型模式”、“基于空间句法的航站楼内部组构策略”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航站楼综合评价体系”三大系统性设计方法措施;同时,确立了“还原整体”的认识论和“分析综合”的方法论,即枢纽机场航站楼的系统性设计方法要做到将还原与整体结合起来,在整体关照下进行还原;从分析与综合的矛盾运动中实现整体上的问题还原;最终完成整体与还原、综合与分析的辩证统一.
杨凯雯,江滨[10](2016)在《诺曼·福斯特 绿色高技派建筑大师》文中研究表明每个项目都必须与场地周边环境相结合,体现出特定地点的场地特色和时代特征。建筑应该对城市环境起到一种积极的作用和社会影响,为其中的居民服务,并承载一部分的城市记忆。[1]—诺曼·福斯特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图1)[2]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成就的着名建筑师之一,是199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提起他,人们总会将
二、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设计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以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现代设计思想 |
二、现代设计思想在诺曼·福斯特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 |
1. 英国伦敦市政厅 |
2. 瑞士再保险总部大厦 |
3. 伦敦千禧桥 |
三、论现代设计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以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为例 |
1. 设计应源于自然 |
2. 设计应具有创造性 |
3. 设计应具有人文关怀 |
4. 设计应具有和谐性 |
(2)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
1.1 绪论 |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2.3 研究的方法 |
1.2.4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回顾总结 |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致谢 |
(3)瑞士再保险大楼的生态与技术设计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诺曼·福斯特设计思想 |
2 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的设计手法 |
2.1 外观设计 |
2.2 生态设计 |
2.2.1 生态节能的设计理念 |
2.2.2 自然光 |
2.2.3 自然风 |
2.2.4 楼宇花园 |
2.3 技术设计 |
2.3.1 设备 |
2.3.2 材料 |
3 设计启示 |
3.1 建筑与环境融合 |
3.2 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 |
3.3 楼宇花园 |
3.4 地下空间的光导采光 |
4 结语 |
(4)旧建筑改造中异质共生设计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异质共生理论发展的时代氛围 |
1.1.2 旧建筑改造当前的历史处境 |
1.1.3 异质共生理论应用于旧建筑改造的意义 |
1.2 研究基础与内容 |
1.2.1 旧建筑相关概念的阐述 |
1.2.2 旧建筑改造理论发展动态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异质共生理念的逻辑建构 |
2.1 异质共生理念的发展脉络 |
2.1.1 机械时代的现代主义 |
2.1.2 狭义后现代主义的困局 |
2.1.3 后工业时代多元共生的思想 |
2.2 异质共生理念的核心价值观 |
2.2.1 生命时代的建筑 |
2.2.2 差异-意义生成 |
2.2.3 非主流文化的重要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旧建筑改造中异质要素共生的基础 |
3.1 异质要素共生的条件-中间领域 |
3.1.1 中间领域的概念 |
3.1.2 中间领域的特征 |
3.2 旧建筑改造运用异质要素的原因 |
3.2.1 旧建筑的原真性与可读性 |
3.2.2 新旧建筑的交替演绎 |
3.2.3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3.3 异质要素共生的基本原则 |
3.3.1 对比与协调 |
3.3.2 抽象与象征 |
3.3.3 场所与记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旧建筑改造中异质共生理念的设计表达 |
4.1 空间形态的表达 |
4.1.1 并置 |
4.1.2 包裹 |
4.1.3 间隙 |
4.1.4 叠加 |
4.1.5 粘合 |
4.2 差异关系的表达 |
4.2.1 异质差异 |
4.2.2 同质差异 |
4.3 场所氛围的表达 |
4.3.1 断裂 |
4.3.2 和谐 |
4.3.3 包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旧建筑改造中的异质共生理念实践 |
5.1 旧建筑改造的操作过程 |
5.1.1 旧建筑解析 |
5.1.2 结构与技术 |
5.1.3 置换或扩建 |
5.1.4 新旧的共生 |
5.2 旧建筑改造实践——长沙岳麓区科技新城提质改造 |
5.2.1 旧建筑现状初步梳理 |
5.2.2 旧建筑改造施工过程 |
5.2.3 抽象与象征—异质要素的共生 |
5.2.4 开放与流动—场所氛围的表达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致谢 |
(5)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3.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
2.1.1 地位从属阶段 |
2.1.2 自我独立阶段 |
2.1.3 主动表达阶段 |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
2.3.1 生态美学 |
2.3.2 构成美学 |
2.3.3 意象美学 |
2.3.4 感知美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
3.2.1 仿生叙事语言 |
3.2.2 自然叙事语言 |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
3.3.1 适应性原则 |
3.3.2 高效原则 |
3.3.3 生态审美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
4.1.1 分层构建 |
4.1.2 体块穿插 |
4.1.3 肌理塑造 |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
4.3.1 中心消隐秩序 |
4.3.2 逆抽象秩序 |
4.3.3 无序的有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
5.1.1 人文为根 |
5.1.2 艺术为邻 |
5.1.3 自然为居 |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
5.3.1 相似性机制 |
5.3.2 聚合性机制 |
5.3.3 延续性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贝聿铭建筑“庭”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庭”空间在贝聿铭建筑中的角色及演变 |
2.1 贝聿铭的建筑环境哲学 |
2.1.1 基于城市全局的设计思想 |
2.1.2 建筑与环境的联通互融 |
2.2 “庭”空间的角色 |
2.2.1 作为建筑构图的中心 |
2.2.2 流动空间与通用空间 |
2.2.3 作为视线焦点 |
2.3 中庭空间的演变——从内庭到光庭 |
2.3.1 东方文化的启示 |
2.3.2 引入光线的“缝隙” |
2.3.3 让光线充满中庭 |
2.4 庭院空间的演变 |
2.4.1 中西结合 |
2.4.2 几何化倾向加强 |
2.5 中庭与庭院的空间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3 贝聿铭建筑“庭”空间的构成要素 |
3.1 造型与边界 |
3.1.1 中庭的两种“空间模型” |
3.1.2 “雕塑性”与“透明性”兼顾 |
3.1.3 第五立面的营造 |
3.1.4 变化多端的“墙” |
3.2 中庭空间元素 |
3.2.1 交通元素 |
3.2.2 自然元素 |
3.2.3 空间点缀物 |
3.3 庭院空间元素 |
3.3.1 水与桥 |
3.3.2 木与竹 |
3.3.3 亭与“山” |
3.4 光影与视线 |
3.5 考究的材料与精湛的技艺 |
3.6 本章小结 |
4 贝聿铭建筑“庭”空间的文化表达与意境营造 |
4.1 意境的概念辨析 |
4.1.1 意境的释义 |
4.1.2 建筑意与建筑意境 |
4.2 贝聿铭眼中的历史与传统 |
4.2.1 建筑是城市历史环境的延续 |
4.2.2 历史是创造新建筑的基础 |
4.3 “庭”空间意境的生成——元素与构景 |
4.3.1 多元素复合——组景式 |
4.3.2 单一元素——点景式 |
4.3.3 借景于内——观景式 |
4.4 西方“庭”空间的意境营造 |
4.4.1 从古罗马万神庙到现代中庭 |
4.4.2 动感空间——多变的形态与界面 |
4.4.3 纪念性——超尺度与纯粹几何 |
4.4.4 浪漫奔放——光影的神秘变幻 |
4.5 东方“庭”空间的意境营造 |
4.5.1 天人合一——传统自然观的表达 |
4.5.2 虚实相生——合院与空灵意境 |
4.5.3 含蓄美——留白与虚无之境 |
4.5.4 传统符号的语境表达 |
4.6 “庭”空间意境的文化差异与趋同 |
4.7 本章小结 |
5 对比视角下贝聿铭建筑“庭”空间的得与失 |
5.1 现代中庭的开拓者——赖特与约翰·波特曼 |
5.2 多样文化下的“庭”空间发展——国外 |
5.2.1 印度庭院传承者——查尔斯·柯里亚 |
5.2.2 高技术中庭——诺曼·福斯特 |
5.2.3 多元共生——黑川纪章 |
5.3 庭院空间的本土实践——国内 |
5.3.1 王澍与“再造园林” |
5.3.2 张锦秋与唐风庭院 |
5.3.3 李兴钢与绩溪博物馆 |
5.3.4 从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到万科“第五园” |
5.4 再看贝聿铭建筑“庭”空间 |
5.4.1 三“得” |
5.4.2 三“失”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贝聿铭以“庭”空间为核心建立了独特的建筑设计体系 |
6.2 贝聿铭建筑以“庭”空间为支点建立自然和历史结合下的现代表达 |
6.3 贝聿铭的“庭”空间设计与中国传统“虚空间”理论的局限性 |
6.4 贝聿铭的“庭”空间对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成果 |
附录二 图表目录 |
(7)基于典型案例图解的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 |
1.1.1 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4 研究方法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3 国内外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的发展概况 |
1.3.1 国外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的发展 |
1.3.2 国内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的发展 |
1.3.3 对解析案例的选择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历史层级中的“离析”与“并置” |
2.1 卡洛·斯卡帕设计方法的自然生长 |
2.1.1 设计实践之最初形式 |
2.1.2 展厅设计方法之初露端倪 |
2.1.3 历史建筑改造方法之成熟之光 |
2.2 维罗纳古堡博物馆改造方法探析 |
2.2.1 “建筑痕迹”的密码之“可度量”的时间 |
2.2.2 “诗意的空间”之“建筑可以是诗” |
2.2.3 “接缝的艺术”之“微观的建构” |
2.3 上海1933 老场坊的重生 |
2.3.1 项目的历史背景 |
2.3.2 老场坊改造内容及方法探析 |
2.4 其他相关案例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蓄的“介入”与简约的“几何” |
3.1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思想的解读 |
3.1.1 设计思想的本源 |
3.1.2 波普艺术与极少主义的影响 |
3.2 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改造方法探析 |
3.2.1 发电厂的生命转换 |
3.2.2 简约的“几何”与匀质的“光” |
3.2.3 建筑中的“城市空间” |
3.2.4 对表皮与材料的理性探索 |
3.3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再次发电” |
3.3.1 “存与续”的抉择 |
3.3.2 空间的漫游 |
3.3.3 建筑师的呐喊 |
3.4 其他相关案例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颠覆中的“冲突”与“碰撞” |
4.1 伯纳德·屈米建筑风格的形成 |
4.1.1 对传统建筑学的批判性思考 |
4.1.2 解构主义的影响 |
4.1.3 伯纳德·屈米的叙事空间 |
4.2 法国费雷斯诺国家当代艺术中心改造方法探析 |
4.2.1 以问题为起点的探索 |
4.2.2 “大屋顶”之下的新旧并存 |
4.2.3 “夹缝策略”之“叠置空间” |
4.2.4 空间、事件、运动 |
4.3 德累斯顿军事博物馆的“破”与“立” |
4.3.1 玻璃楔形体的嵌入 |
4.3.2 变化的空间视角 |
4.4 其他相关案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激进与精美并存的“高技” |
5.1 诺曼·福斯特的现代本土化 |
5.1.1 早期的建筑之路 |
5.1.2 以更少而获取更多 |
5.1.3 诺曼·福斯特的“高技生态技术” |
5.2 德国国会大厦改造方法探析 |
5.2.1 一座改写世界历史的建筑 |
5.2.2 改造后的重生 |
5.2.3 “高技”的运用 |
5.3 比林斯盖特市场改造设计 |
5.3.1 项目的历史背景 |
5.3.2 改造设计的切入点与内容分析 |
5.4 其他相关案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历史建筑更新改造方法的总结 |
6.2 新的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9)枢纽机场航站楼系统性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学术意义及实用价值 |
1.2.1 学术意义 |
1.2.2 实用价值 |
1.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总结 |
1.4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机场 |
1.4.2 枢纽机场 |
1.4.3 航站楼 |
1.4.4 枢纽机场航站楼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航站楼系统性设计方法建构 |
2.1 建构目标 |
2.1.1 系统基本概念 |
2.1.2 系统基本原理 |
2.1.3 整体原理 |
2.1.4 优化原理 |
2.1.5 层次原理 |
2.2 航站楼设计 |
2.2.1 枢纽机场形成机制 |
2.2.2 航站楼设计特点 |
2.2.3 航站楼设计内容与阶段 |
2.3 系统性方法沿革与理论 |
2.3.1 模块理论 |
2.3.2 空间句法 |
2.3.3 层次分析 |
2.4 航站楼系统性设计方法建构 |
2.4.1 航站楼系统性设计方法 |
2.4.2 基于模块理论的航站楼外部构型模式 |
2.4.3 基于空间句法的航站楼内部组构策略 |
2.4.4 基于层次分析的航站楼综合评价体系 |
小结 |
3. 基于模块理论的航站楼外部构型模式 |
3.1 模块理论 |
3.1.1 模块化定义 |
3.1.2 航站楼基本构型 |
3.1.3 航站楼模块化的缘起与思考 |
3.1.4 航站楼模块化设计 |
3.2 航站楼外部构型分解模式 |
3.2.1 航站模块 |
3.2.2 空间模块 |
3.2.3 时间模块 |
3.2.4 分解列表 |
3.3 航站楼外部构型组合模式 |
3.3.1 H型组合 |
3.3.2 C型组合 |
3.3.3 T型组合 |
3.3.4 I型组合 |
3.3.5 组合模型 |
小结 |
4. 基于空间句法的航站楼内部组构策略 |
4.1 空间句法 |
4.1.1 空间构形定义 |
4.1.2 空间构形表达 |
4.1.3 空间构形语言 |
4.2 航站楼内部组构要素 |
4.2.1 功能设施 |
4.2.2 竖向流程 |
4.2.3 平面流程 |
4.3 航站楼内部组构策略 |
4.3.1 天津机场概况 |
4.3.2 流线策略 |
4.3.3 视线策略 |
小结 |
5. 基于层次分析的航站楼综合评价体系 |
5.1 层次分析 |
5.1.1 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5.1.2 构造判断矩阵 |
5.1.3 相对重要度计算 |
5.1.4 一致性检验 |
5.1.5 单层因素权重向量 |
5.2 航站楼综合评价要素 |
5.2.1 指标原则 |
5.2.2 指标因素确立 |
5.3 航站楼概念评价体系 |
5.3.1 评价体系模型 |
5.3.2 评价体系计算 |
5.3.3 评价体系确立 |
5.4 航站楼方案评价体系 |
5.4.1 评价体系模型 |
5.4.2 评价体系计算 |
5.4.3 评价体系确立 |
小结 |
6. 航站楼系统性设计方法实践—甘肃兰州中川机场T3航站楼设计 |
6.1 设计背景 |
6.1.1 兰州概况 |
6.1.2 中川机场概况 |
6.1.3 本期航站区规划 |
6.2 外部构型 |
6.2.1 空侧模块 |
6.2.2 陆侧模块 |
6.2.3 运行模块 |
6.2.4 扩建模块 |
6.3 内部组构 |
6.3.1 流线策略 |
6.3.2 视线策略 |
6.4 综合评价 |
6.4.1 概念阶段调研 |
6.4.2 概念阶段计算 |
6.4.3 方案阶段调研 |
6.4.4 方案阶段计算 |
6.5 设计方案 |
小结 |
7. 结论 |
7.1 还原整体论与分析综合法 |
7.2 论文创新点 |
7.2.1 创新点一: 基于模块理论的航站楼外部构型模式 |
7.2.2 创新点二: 基于空间句法的航站楼内部组构策略 |
7.2.3 创新点三: 基于层次分析的航站楼综合评价体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目录 |
附图 |
四、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设计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以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为例[J]. 刘俞鑫,闫瑞苹. 美术教育研究, 2021(09)
- [2]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02)
- [3]瑞士再保险大楼的生态与技术设计的探索[J]. 林慧颖,张悦. 四川建材, 2020(06)
- [4]旧建筑改造中异质共生设计理念研究[D]. 周晓哲. 湖南大学, 2020(08)
- [5]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贝聿铭建筑“庭”空间研究[D]. 李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基于典型案例图解的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研究[D]. 许扬帆.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诺曼·福斯特:感到幸福的建筑人生[J]. 楚琦. 艺术与设计, 2018(12)
- [9]枢纽机场航站楼系统性设计方法研究[D]. 李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10]诺曼·福斯特 绿色高技派建筑大师[J]. 杨凯雯,江滨. 中国勘察设计,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