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孙艳芳[1](2021)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相应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崂山和西海岸三院区疼痛诊疗科门诊,明确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186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包含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问卷和疾病特征问卷2个自行设定问卷以及简明疼痛强度量表(Brief Pain Index,BPI)、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the Pain Beliefs and Perceptions Inventory,PBP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和SF-36简明健康生活质量量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4个信效度较好的通用量表。问卷回收后,数据录入SPSS26.0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总分是(42.77±7.69)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72.6±23.1)分,各维度得分与全国常模存在差异,P<0.05。各维度得分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一般健康状况(50.00±9.04)分>生理机能(49.53±11.18)分>社会功能(45.44±11.14)分>精神健康(45.44±9.21)分>精力(43.83±9.35)分>躯体疼痛(43.70±10.47)分>情感职能(32.44±10.77)分>生理职能(31.80±11.87)分。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4小时内疼痛最厉害程度NRS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为(7.20±1.14)分、24小时内疼痛最轻程度评分为(3.98±0.96)分、24小时内疼痛最平均程度评分为(6.40±1.30)分、目前疼痛的程度评分为(6.55±1.50)分。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信念PBPI总分中位数为2.00,P25和P75分别是-7.00和8.00,四分位间距是15.00,总体呈现负性疼痛信念。疼痛信念在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效果量14.67%。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负性情绪HAD得分为(20.33±9.51)分。焦虑组量表得分为(8.69±6.43)分,焦虑阳性检出率为48.9%,抑郁组量表得分为(11.63±5.52)分,抑郁阳性检出率为78.0%。负性情绪总分服从偏态分布,总分的中位数是20.50,P25和P75分别是12.00和28.00,四分位数间距是16.00。5.对影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病程时限、有无合并其他疾病、目前疼痛程度、自责感、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影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病程时限、目前疼痛程度、自责感、焦虑和抑郁进入回归方程。生活质量评分P=63.788+(-1.631)*年龄分级+(-0.466)*教育程度分级+0.685*家庭月收入分级+(-1.368)*病程时限分级+(-0.783)*目前疼痛程度分级+(-1.561)*自责感分级+(-0.647)*焦虑分级+(-2.293)*抑郁分级,能解释86.72%的生活质量方差变异,F=144.449,P<0.05。7.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疼痛信念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显着负相关(r=-0.282,P<0.05);负性情绪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显着负相关(r=-0.724,P<0.05);疼痛信念得分与负性情绪得分呈显着正相关(r=0.233,P<0.05)。8.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对生活质量影响的总效应为-0.355(P<0.05),直接效应为-0.303(P<0.05),疼痛信念在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效果量为14.67%。结论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病程时限、自责感、焦虑和抑郁是影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抑郁情绪和病程时限对其影响较大。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强度以中重度疼痛为主。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总体呈现负性疼痛信念。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存在严重的负性情绪问题,焦虑和抑郁的阳性率高。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疼痛信念在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医务人员需全方位综合考虑制定诊疗护理方案,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裴菊红[2](2021)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明确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及特定维度现况特点;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及特定维度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个体化、与特定维度相匹配的最具成本效益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方法,按照统一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20日至11月20日在甘肃省兰州市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收治的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收集表、疼痛灾难化量表(PCS)、生活质量问卷(SF-36)、牛津膝关节评分(OKS)、疼痛数字评定法(NRS)、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LOT-R)。采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的统计学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描述性、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总分平均为(24.92±12.38)分;反刍维度得分平均分为(9.00±4.04)分;夸大维度得分平均分为(5.08±2.91)分;无助维度得分平均分为(10.83±6.31)分。采用疼痛灾难化量表中总得分≥38分作为临床相关的“临界值”,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达疼痛灾难化水平的发生率为19.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目前是否有薪酬、费用支付方式、年龄、躯体功能、牛津膝关节评分、休息时和活动时膝关节疼痛程度、焦虑和抑郁13个因素与疼痛灾难化的一个或多个维度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的主要因素按照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焦虑、受教育程度、躯体功能和活动时膝关节疼痛程度,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51.2%(F=95.149,P<0.01);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反刍维度的主要因素按照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焦虑、受教育程度、活动时膝关节疼痛程度、躯体功能和居住地,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40.9%(F=50.713,P<0.01);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夸大维度的主要因素按照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焦虑、受教育程度和躯体功能,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46.3%(F=104.343,P<0.01);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无助维度的主要因素按照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焦虑、躯体功能、受教育程度和活动时膝关节疼痛程度,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46.9%(F=80.366,P<0.01)。结论(1)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思维发生率较高,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患者术前执着于对疼痛感受的过分关注。(2)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主要影响因素是焦虑、躯体功能、受教育程度和活动时膝关节疼痛程度,其中居住地也是反刍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及时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灾难化水平,重点关注来自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低、躯体活动障碍明显、膝关节疼痛严重的患者,及时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和焦虑、抑郁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维度的高危因素及时制定科学、个体化地与特定维度相匹配的最具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从而帮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改善术前疼痛灾难化状况。
刘韦辰[3](2021)在《聚焦解决模式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在了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聚焦解决模式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为后期开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横断面调查研究2020年6月~2020年12月便利抽取江西省某三甲医院入住疼痛科病区的21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将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视觉模拟评估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用均值、标准差、例数、构成比描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现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第二部分:聚焦解决模式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从横断面调查研究中选取66例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32例,试验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疾病的诊疗与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开展常规心理护理与聚焦解决模式干预。运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视觉模拟评估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第一部分: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纳入的212例研究对象中有12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所占比例为58.02%,患者焦虑评分为48.16±10.21分;有110例患者存在抑郁情绪,占研究人数的51.89%,抑郁评分为48.72±9.45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强度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有差异(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程、疼痛强度是患者焦虑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病程、疼痛强度与疼痛持续时间是患者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干预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接受不同心理干预措施后,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干预后组间比较: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主要受病程、文化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与疼痛强度的因素影响。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疾病治疗,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多种方式缓解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2.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可显着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疼痛,增强患者愉悦生活的能力。
刘克温[4](2021)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现状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以期为优化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承德市某两所三甲医院骨科住院待手术的340名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PBPI)、医院焦虑抑郁测量表(HADS)、脊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LS-DSD)、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改良ODI量表进行调查。应用SPSS 22.0软件分析收集的数据,主要的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本次研究共发放34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40份,回收率为97.7%。调查对象女性较多(55.6%),年龄在22岁~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77±12.59)岁。2.疼痛信念现状: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信念总分为(3.35±8.95)分。其中感到疼痛很神秘得分最高(2.34±2.96)分,认为会持续疼痛得分最低(-1.11±3.42)分。3.负性情绪现状: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焦虑得分为(5.67±3.41)分,焦虑阳性率为26.18%,抑郁得分为(6.39±3.59)分,抑郁阳性率为31.76%。4.生活质量和功能障碍现状: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74.68±15.50)分,躯体功能得分为(22.02±5.02)分、生理功能得分为(25.72±6.51)分、心理功能得分为(12.76±3.48)分、社会功能得分为(14.18±2.96)分;功能障碍得分为(28.43±9.91)分。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居住地、文化程度、医疗支付方式、疼痛时间模式、疼痛时间、疼痛程度的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24小时疼痛最严重程度、疼痛信念总分、焦虑、抑郁和功能障碍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疼痛信念及其各维度、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在0.110~0.795之间。结论:1.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水平均较差。2.通过提高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相关知识水平,降低疼痛程度、负性信念水平、焦虑抑郁水平和功能障碍程度,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宋雨晴[5](2021)在《基于ICD-11疾病分类疼痛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调查》文中认为目的:调查分析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统计2019年05月至2020年0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门诊患者,筛选出慢性疼痛(疼痛时间大于3个月)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通过7条目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评估患者焦虑情况,采用9条目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评估患者抑郁情况,由临床医生依据患者主诉、病史及检验检查资料,参考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ICD-11)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6组:慢性术后及创伤后疼痛;慢性继发性骨骼肌肉疼痛;慢性继发性内脏痛;慢性继发性头痛或颌面痛;慢性病理性疼痛;慢性原发性疼痛。比较这六组疼痛疾病的患者焦虑患病率、抑郁患病率、GAD-7焦虑评分、PHQ-9抑郁评分,并分析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及焦虑抑郁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251名患者的焦虑检出率63.35%,抑郁检出率74.50%。不同疼痛疾病类型的患者焦虑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抑郁发生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慢性术后和创伤后疼痛抑郁患病率(93.33%)、慢性继发性内脏痛抑郁发生率(90.32%)显着高于其他疼痛疾病类型的抑郁患病率。在GAD-7分值方面,慢性术后及创伤后疼痛(9.17±5.66)和慢性继发性内脏痛(9.13±6.19)高于其他疼痛疾病类型患者的焦虑评分。在PHQ-9分值方面,慢性继发性内脏痛(12.26±6.88)高于其他疼痛患者的抑郁评分。影响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的其他因素,VAS评分通过Pearson线性相关检验示其GAD-7评分、PHQ-9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卡方检验提示性别及疼痛持续时间非患者焦虑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极高,显着高于健康人群中焦虑抑郁的患病率。不同的疼痛疾病类型、疼痛强度及疼痛持续时间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影响较大。而性别、年龄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影响较少。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注意疼痛患者是否合并焦虑抑郁问题。并针对焦虑抑郁患者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孙文江[6](2020)在《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与非特异性颈腰痛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传统观念认为非特异性颈腰痛是软组织损伤导致的躯体性疾病,不够重视其心理及社会影响因素,因而缺乏评估及干预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本研究以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其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度与患者疼痛强度及病程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颈腰痛的生理-心理-社会综合防治模式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对象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和骨科门诊患者,从中筛选出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220人。2、方法(1)定量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220名,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人口学特征信息,同时评估疼痛强度、病程、社会支持度和心理压力4个临床指标。重点分析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疼痛强度、病程与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度之间的相关性。(2)定性研究本研究采用结构式访谈法,组织来自骨科、医学心理科、康复医学科共5名专家和7名不同病情的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了解他们对非特异性颈腰痛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的看法。3、统计学分析(1)定量研究用EXCEL2016录入原始数据,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和病程分别与一般人口学特征做单因素分析,统计方法包括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个独立样本均数的方差分析等。相关性分析: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和病程分别与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度做相关性分析,统计方法包括Pearson简单线性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多因素分析: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疼痛强度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病程的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2)定性研究根据专家及患者的访谈记录,采用归纳法,逐步把访谈对象的经验和观点由具体向抽象转化,归纳出有意义的访谈结果。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收回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为92.3%。BMI(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平均值为(22.7±3.5);疼痛强度 NRS(numerical rating scale,数字评分法)平均值为(3.9± 1.9);病程不超过一个月占比29.6%;一个月到不超过3个月的占比23.6%;3个月到不超过12个月的占比17.7%;12月及以上的占比29.1%;心理压力CPSS(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平均值为(26.7±5.6);社会支持程度 SSRS(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平均值为(40.1±6.1)。2、访谈结果:专家认为当前颈腰痛的治疗还是以打针吃药为主。临床上依旧存在久治不愈的慢性颈腰痛患者。探索颈腰痛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具有积极意义,可为制定科学的颈腰痛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化防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患者认为虽然接受过不同的临床治疗,如口服止痛药、药物注射治疗等,但是缺乏来自医生对患者心理和社会问题的关心;工作或家庭压力会影响看病,亲朋好友的理解和支持有助看病;愿意接受有关心理及社会支持的评估。3、疼痛强度的单因素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疼痛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BMI、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度。疼痛强度NRS与心理压力CPSS(r=0.469,P<0.001)呈中度正相关;疼痛强度NRS与社会支持度SSRS总分(r=-0.632,P<0.001)呈中度负相关,与主观支持度(r=-0.760,P=0.047)高度负相关;疼痛强度NRS与年龄(F=7.381,P=0.010)之间有统计学意义。4、疾病病程的单因素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病程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BMI、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度。其中病程与心理压力大小(r=0.209,P=0.003)呈轻度正相关;病程与社会支持度SSRS总分(r=-0.240,P=0.001)呈轻度负相关。5、疼痛强度的多因素分析:年龄、BMI、病程、心理压力大小CPSS、社会支持度SSRS是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疼痛强度NRS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与疼痛强度NRS呈正相关的是年龄、吸烟史、病程、心理压力CPSS;与疼痛强度NRS呈负相关的社会支持度SSRS。6、病程的多因素分析:病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OR=1.921,P<0.05)、BMI(OR=1.231,P<0.05)、心理压力 CPSS(OR=1.673,P<0.05)、社会支持度SSRS(OR=0.484,P<0.05)。其中年龄、BMI和心理压力为病程的危险因素(OR>1);社会支持度为保护因素(OR<1)。研究结论1、年龄、BMI、吸烟史、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度是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疼痛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越大,超重,吸烟,心理压力越大,患者的疼痛强度越大;社会支持度越大,患者的疼痛强度越小。2、年龄、BMI、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度是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病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越大,超重,心理压力越大,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病程越长;社会支持度越高,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病程越短。3、对策建议:临床医生应根据实际需要评估并干预不良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制定非特异性颈腰痛的生理-心理-社会综合防治方案。
吴康顺,于卫华,戈倩,许可彩[7](2020)在《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偏瘫肩痛作为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容易被脑卒中偏瘫的症状所掩盖而忽视。国内外多数研究报道针对偏瘫肩痛患者的疼痛调节与适应,但鲜见提及疼痛时患者的功能性活动状态。目的探讨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合肥市滨湖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76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于每日7:00和16:00,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静止时偏瘫侧肩关节疼痛,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疼痛指导和康复锻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VAS评估时进行Bobath握手,采用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对活动的限制等级进行评定,并进行疼痛指导和康复锻炼。分别于入组时(干预前)、出院时(干预后),采用VAS、简明疼痛程度量表(BPI)和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兴趣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睡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与他人关系、生活兴趣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后伸被动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后伸被动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动性疼痛评估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疼痛管理质量提高。
吴君[8](2020)在《接纳承诺疗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epy,ACT)在中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以期提升中老年PHN患者的疼痛接纳程度、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探讨PHN患者在不同疼痛持续时间内的心理变化特征及需求。(2)对ACT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1.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利用目的抽样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从疼痛应对方式、遭受疼痛所带来的需求、疼痛造成的心理和生活改变为主要侧重点访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0例,采用Colaizzi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2.应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进行便利抽样,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疼痛科就诊的中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35例采用ACT干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中文版简易慢性疼痛接受问卷、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健康调查简表等评估工具对患者的疼痛接纳程度、疼痛程度、焦虑抑郁情绪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值、心率值和睡眠时长。结果:1.通过对10例PHN患者的质性访谈,根据PHN疼痛持续时间不同,划分出3个阶段,共提炼出5个主题特征:当疼痛持续时间≤3个月时,患者对疼痛的应对方式为无奈忍受,不愿意接纳疼痛,强烈需要缓解疼痛的方法。当疼痛持续时间≥6个月时,患者产生自我感受负担,焦虑等负性情绪明显,伴随长时间睡眠时长减短,患者生活质量出现下降,使得患者自身对疾病知识、应对疼痛方面的健康教育需求增加。当疼痛持续时间≥1年时,患者自身学会一些应对疼痛的方法,积极应对疼痛。2.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疼痛接纳程度、疼痛程度、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方面总评分、血压值、心率值及睡眠时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疼痛接纳程度、疼痛程度、焦虑抑郁情绪方面总评分及睡眠时长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中,观察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各维度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HN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征与需求,会根据疼痛持续时间出现变化。疼痛初期患者以忍受疼痛为主,尽快缓解疼痛是最直接的需求。随着疼痛持续时间增加,受罪感等负性情绪成为重要组成部分,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慢慢凸显,但对疼痛的不接纳情绪仍存在,使得患者对健康教育产生需求。当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年以上者,反而转变消极态度,积极应对疼痛。提示在心理干预中,不同疼痛持续时间,患者应对疼痛的态度不同。疼痛初期要重视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接纳疼痛,了解患者缓解疼痛的需求。针对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下降的情况,可在疼痛初期进行干预,使患者可以更早的积极应对疼痛。2.接纳承诺疗法、常规心理护理均能提升中老年PHN患者对疼痛的接纳程度,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疼痛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接纳承诺疗法对提升疼痛接纳程度、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疼痛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效果更佳。接纳承诺疗法内容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可以作为临床疼痛管理的一种心理干预疗法进行应用。
黄伟恩[9](2020)在《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心理干预辅助治疗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被重视,身心健康是现代医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本研究采用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探讨患者治疗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76例,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干预组运用中医腰椎旋转复位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运用中医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隔天一次,治疗7次为一个疗程。在第1次治疗前应用调查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志状况、疼痛程度、相关临床体征、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然后分别在治疗第3次、第7次后再次对相关项目进行评分,疗程结束后1个月,再次行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调查表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与临床症状体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数字疼痛评分表、JOA下腰痛评分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观察完成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两组的治疗结果;最后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相关知识对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结果与理论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数字疼痛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第3次后两组患者的数字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7次后及疗程结束1个月后的数字疼痛评分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第3次后和治疗第7次后的S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患者的S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的SAS评分与对照组的SAS评分对比亦有显着差异(P<0.01),干预组的SA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3.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第3次后和治疗第7次后的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患者的SD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对比中,干预组的SD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4.在治疗第7次后对两组患者再行JOA下腰痛评分,计算治疗改善率,结果显示:干预组中改善率≥60%的12人,改善率≥25%的22人,改善率<25%的3人;对照组改善率≥60%的4人,改善率≥25%的25人,改善率<25%的9人;两组改善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5.疗程结束后的1个月对两组患者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组内自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干预组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1.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与单纯旋转复位手法都能够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下腰部功能,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的效果优于单纯旋转复位法。2.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伴有的焦虑、抑郁状态。3.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高效果优于单纯的旋转复位手法治疗。4.心理干预作为辅助手段可以提高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王金平[10](2020)在《睡眠对乳腺癌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及相关炎性因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威胁全球女性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攀升,并成为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最重要的部分,控制术后急性疼痛可加速乳腺癌术后近期和远期的康复。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佳增加患者术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抑制胃肠功能的恢复、延缓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降低患者满意度、且增加患者远期术后慢性疼痛的风险。随着疼痛产生机制研究的愈加深入,处理术后急性疼痛的药物和方法亦越来越多,但这并没有极大改善术后疼痛的现状,术后疼痛依然是世界范围的问题。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影响因素众多。近20年来,睡眠对疼痛的影响引起普遍关注。最初大量研究证实睡眠与慢性疼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在睡眠与疼痛的相互关系中,睡眠为最主要的启动因素。睡眠障碍可加重已有的慢性疼痛,甚至诱发新的慢性疼痛,如慢性头痛和慢性肌骨痛。健康人体试验证实,睡眠剥夺可引起痛阈降低,疼痛敏感性增加。睡眠和疼痛均有复杂的产生过程和精细的调节机制,诸多系统共同参与了睡眠对疼痛的调节。目前睡眠对疼痛影响的确切机制并不清楚,但现有研究表明炎性系统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既往睡眠对慢性疼痛影响的研究较多,而关于睡眠对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尚缺乏研究证据。研究显示,癌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约为普通人群的2倍,以乳腺癌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最高,主要与癌细胞引起机体的改变有关。据报道30%~75%的乳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已存在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如睡眠效率低,入睡困难及梦魇,而在合并乳腺疼痛的患者中,这一比率可达88%。那么,乳腺癌患者术前睡眠状态是否影响其术后急性疼痛程度和术后镇痛药的需要量,以及炎性因子在其中的作用如何,目前未见相关报道。1978年Wood首次报道了乳腺切除术后慢性疼痛,表现为在乳腺切除术后,手术侧胸壁、腋窝、上臂以及肩部的一种麻木、烧灼、和刺痛感。1984年Granek提出了乳腺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PMPS)的概念,即乳腺切除术后由于肋间臂神经在术中损伤所导致的一种具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特点,且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和感觉异常。PMPS常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增加政府的医疗支出和乳腺癌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据国外流行病学统计PMPS的发生率约为25%~68%,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抗抑郁及抗癫痫药,但以上药物均不能达到满意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众所周知,明确疾病的影响因素对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作用。目前PMPS影响因素的诸多相关研究尚未得到统一结论,除腋窝淋巴清扫是PMPS确切独立的危险因素外,其余影响因素如年龄、BMI(body mass index)和术后放化疗等在不同的文献报道中仍存在争议。因此,探讨影响PMPS的可控因素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有关睡眠对PMPS的影响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睡眠对乳腺癌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为乳腺癌术后急、慢性疼痛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对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及相关炎症机制,研究内容为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睡眠质量评分,观察不同术前睡眠质量度术后急性疼痛评分和镇痛药需要量的影响及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第二部分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探讨术前睡眠质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评分,慢性疼痛发生率和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内容为对第一部分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随访,比较术前不同睡眠质量的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不同时点的睡眠质量评分、PMPS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疼痛评分和健康水平。第一部分术前睡眠质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目的探讨术前睡眠质量对行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的患者术后48h急性疼痛评分、镇痛药物用量的影响及相关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期间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行择期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术前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questionnaire,PSQI)量表对纳入患者的睡眠进行评分。根据PSQI评分进行分组,PSQI<5为睡眠正常组,PSQI>5为睡眠不良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法并由同一组外科医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术后即刻、2h、6h、12h、24h及48h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镇痛药物的需要量。在患者入室后、手术结束及术后24h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血清浓度。结果108名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纳入试验,根据术前PSQI评分,睡眠不良组55名(51%),睡眠正常组53名(49%),两组术后均有三名患者拒绝随访。睡眠不良组患者的NRS疼痛评分在术后2h[2(2,2.75)vs.1.5(1,2)]、6h[3(2,5)vs.2(2,3)]、12h[4.5(3.25,6.0)vs.3(3,4)]、24h[4.0(3.25,6.0)vs.3(3,4)]及48h[2.0(2,3.0)vs.3(2,4)]均高于睡眠正常组(P<0.05);术后48h重度疼痛发生率亦高于睡眠正常组(26.9%vs.8%,P<0.05)。睡眠评分预测重度疼痛的ROC曲线表明睡眠评分预测术后重度疼痛的准确性较高,睡眠质量评分的cut-off值为9分,预测重度疼痛的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85%。在术后镇痛所需药物方面,虽然两组需要术后镇痛药的总比例没有差异(76%vs.85%,P>0.05),但睡眠不良组需要奈福泮一级补救镇痛(52%vs.22%,P<0.05)和吗啡二级补救镇痛(23%6%,P<0.05)的比例均高于睡眠正常组。睡眠不良组患者在术前 IL-6(20.4±4 vs.6.4±1.2)ng/L、TNF-α(9.2±3.2 vs.6.7±1.2)ng/L和IL-10(11.7±2.2 vs.5.6±1.3)ng/L的水平均高于睡眠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的IL-6、TNF-α和IL-10的水平在手术结束和术后24h逐步升高,组间、组内比较均有差异(P<0.05)。IL-1β的水平在术前(11.4±1.7 vs.11.5±2.7)ng/L和手术结束(11.6±1.6 vs.11.7±2.7)ng/L两组相比均无差异(P>0.05);而术后24h睡眠不良组高于睡眠正常组(39±4.6 vs.21.5±3.7)ng/L(P<0.05)。与睡眠正常组比较,睡眠不良组术后PONV发生率(27%vs.8%,P<0.05)和术后发热发生率(21%vs.7%,P<0.05)均明显升高,住院时间(7.7±1.2 vs.8.7±1.3)天(P<0.05)亦明显延长。结论术前睡眠不良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急性疼痛敏感性增高、镇痛药物需要量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其可能与睡眠不良引起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增高有关。第二部分,术前睡眠质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睡眠及慢性疼痛综合征的影响目的探讨不同术前睡眠状态的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内不同时点睡眠质量的变化、PMPS发生率、慢性疼痛评分及整体健康水平,为PMP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对完成第一部分试验的两组乳腺癌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利用PSQI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以及第12个月的睡眠质量,统计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PMPS的发生率,并计算两组患者术后1年PMPS总体发生率。利用简版McGill疼痛量表和SF-36健康水平评价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疼痛评分和健康状况。结果组内比较: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PSQI评分均明显升高(睡眠正常组:8.11±2.08 vs.3.35±1.26;睡眠不良组:13.33±2.02 vs.8.21±2.68)(P<0.05);睡眠正常组术后第3个月的PSQI评分恢复到术前水平(3.65±1.67 vs.3.35±1.26,P>0.05),而睡眠不良组术后第3个月PSQI评分依然高于术前(10.36±2.21 vs.8.21±2.68,P<0.05),至术后第 6 个月降至术前水平(8.54±1.87 vs.8.21±2.68,P>0.05)。组间比较:与睡眠正常组相比,术前睡眠不良组在术后第1个月(13.33±2.02 vs.8.21±2.08)、第 3 个月(12.35±2.21 vs.3.65±1.67)、第 6 个月(10.04±1.87 vs.3.46±1.41)和第12个月(8.51±2.55 vs.3.21±1.50)的PSQ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个月的PMPS发生率无差异(24%vs.21%,P>0.05);而睡眠不良组PMPS发生率在术后第6个月(49%vs.25%)、第12个月(33%vs.15%)及术后1年内PMPS总体发生率(65%vs.33%)均高于睡眠正常组(P<0.05),且疼痛分级指数[9(3.5,12.5)vs.5(2,8.5)]、VAS[2(1,4)vs.1.1(0,2)]、现有疼痛强度[1(0,2)vs.0(0,1)]等简版McGill疼痛评分亦高于睡眠正常组(P<0.05)。睡眠不良组的健康评分在生理功能(80.41±9.62 vs.87.40±7.64)、生理职能(60.71±19.09 vs.69.27±18.04)、情感职能(42.81±22.54 vs.71.48±16.85)、躯体疼痛(70.84±16.30 vs.81.75±11.11)、精力(56.22±12.81 vs.70.52±8.52)、一般健康(71.08±8.82 vs.79.71±9.22)、精神健康(72.33±6.05 vs.81.58±4.35)及社会功能(63.02±9.55 vs.74.74±7.94)等八个方面均低于睡眠正常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睡眠质量普遍下降,且术前睡眠不良的乳腺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更差,PMPS发生率较高、疼痛评分较高、整体健康水平较差。
二、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现状 |
2.1 PHN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2.2 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 |
4 研究意义 |
5 操作性定义 |
5.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5.2 疼痛信念 |
5.3 负性情绪 |
5.4 生活质量 |
6 理论基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 |
2.2 研究工具 |
2.3 统计方法 |
3 质量控制 |
3.1 研究设计阶段 |
3.2 研究实施阶段 |
3.3 数据分析和整理阶段 |
4 伦理原则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PHN患者的一般资料特征 |
1.1 问卷回收情况 |
1.2 PHN患者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 |
1.3 PHN患者疾病特征 |
2 PHN患者生活质量、疼痛强度、疼痛信念、负性情绪得分情况 |
2.1 PHN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
2.2 PHN患者疼痛强度得分情况 |
2.3 PHN患者疼痛信念得分情况 |
2.4 PHN患者负性情绪得分情况 |
3 PHN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1 PHN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3.2 PHN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
4 PHN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5 PHN患者疼痛信念在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中的中介效应 |
讨论 |
1 PHN患者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及疼痛强度特征情况分析 |
1.1 PHN患者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情况 |
1.2 PHN患者疾病相关特征情况 |
1.3 PHN患者疼痛强度特征情况 |
2 PHN患者生活质量、疼痛信念和负性情绪情况分析 |
2.1 PHN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
2.2 PHN患者疼痛信念情况 |
2.3 PHN患者负性情绪情况 |
3 PH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讨论 |
4 PHN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5 PHN患者疼痛信念在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2)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灾难化的研究现状 |
1.1.1 疼痛灾难化概念 |
1.1.2 疼痛灾难化的认知行为特征 |
1.1.3 疼痛灾难化的发生机制 |
1.1.4 术前疼痛灾难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
1.1.5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样本量计算 |
3 资料收集工具 |
3.1 一般资料收集表 |
3.2 疼痛灾难化量表 |
3.3 健康状况 |
3.4 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 |
4 资料收集过程 |
4.1 伦理原则 |
4.2 人员培训 |
4.3 预调查 |
4.4 问卷调查方法 |
4.5 质量控制 |
5 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
5.1 数据录入与整理 |
5.2 数据分析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2 研究对象术前疼痛灾难化现况 |
3 研究对象的其它变量得分 |
3.1 躯体功能 |
3.2 牛津膝关节评分 |
3.3 休息和活动时疼痛程度 |
3.4 焦虑和抑郁 |
3.5 乐观悲观人格取向 |
4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 |
4.1 疼痛灾难化总分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4.2 反刍维度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4.3 夸大维度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4.4 无助维度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分析 |
2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现况分析 |
3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影响因素分析 |
3.1 一般人口社会学因素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关系 |
3.1.1 性别 |
3.1.2 年龄 |
3.1.3 受教育程度 |
3.1.4 婚姻状况 |
3.1.5 民族 |
3.1.6 居住地 |
3.1.7 费用支付方式和目前是否有薪酬 |
3.2 疾病因素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关系 |
3.2.1 躯体功能 |
3.2.2 牛津膝关节评分 |
3.2.3 疼痛程度 |
3.3 心理因素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关系 |
第五章 结论 |
1 本研究的结论 |
2 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
3 本研究的创新性 |
4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灾难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聚焦解决模式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HN患者心理干预研究现状 |
1.2.2 聚焦解决模式干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理论依据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相关概念 |
第2章 PHN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剔除标准 |
2.1.4 样本量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工具 |
2.2.2 资料收集 |
2.2.3 质量控制 |
2.2.4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 |
2.3.1 PHN 患者的一般资料 |
2.3.2 PHN患者焦虑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3 PHN患者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4 讨论 |
2.4.1 PHN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 |
2.4.2 PHN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章 聚焦解决模式对 PHN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1.3 剔除标准 |
3.1.4 样本量 |
3.2 研究方法 |
3.2.1 分组方法 |
3.2.2 研究工具 |
3.2.3 干预方案 |
3.2.4 观察指标 |
3.2.5 资料收集 |
3.2.6 质量控制 |
3.2.7 伦理学要求 |
3.2.8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 |
3.3.2 聚焦解决模式对 PHN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评价 |
3.4 讨论 |
3.4.1 聚焦解决模式可缓解PHN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3.4.2 聚焦解决模式可减轻PHN患者的疼痛 |
3.5 结论 |
3.6 本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
3.6.1 创新性 |
3.6.2 局限性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Abbreviation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 |
2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和功能障碍现状 |
3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4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5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
2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信念现状 |
3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负性情绪现状 |
4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
5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部分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慢性下腰痛患者疼痛信念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ICD-11疾病分类疼痛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研究工具 |
2.2.1 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 |
2.2.2 疼痛评估量表 |
2.2.3 焦虑抑郁评估量表 |
2.2.4 抑郁评估量表 |
2.3 统计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慢性疼痛患者一般情况 |
3.2 疼痛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结果 |
3.3 不同疼痛疾病类型患者焦虑抑郁患病情况 |
4 讨论 |
本文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疼痛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况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与非特异性颈腰痛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技术路线 |
六、基本概念 |
第一部分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对象 |
二、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三、统计学方法 |
四、质量控制 |
第二部分 调查与分析 |
一、基本情况 |
二、情况分析 |
三、访谈情况分析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对策与建议 |
一、实施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的评估 |
二、开展心理减压和社会支持的宣教 |
三、加强心理社会不良因素干预 |
第四部分 总结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颈腰痛与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7)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工具 |
1.2.1. 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1.2.1.2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Functional Activity Score,FAS) |
1.2.1.3 VAS |
1.2.1. 4 简明疼痛程度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 |
1.2.1. 5 肩关节被动活动度 |
1.2.2 干预方法 |
1.2.2. 1 对照组干预方法 |
1.2.2. 2 干预组干预方法 |
1.2.3 资料收集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
2.3两组干预前后BPI评分比较 |
2.4 两组干预前后肩关节被动活动度比较 |
3 讨论 |
3.1 活动性疼痛评估提高了偏瘫肩痛患者的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和改善了患者的疼痛困扰 |
3.2 活动性疼痛评估联合常用疼痛评分更利于提高疼痛管理质量 |
3.3 疼痛管理的质量应结合专科指标进行评价,建议建立专科化疼痛管理流程 |
(8)接纳承诺疗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词缩略表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研究目的 |
第一部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心理变化特征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
1.研究背景及目的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二部分 接纳承诺疗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研究结果 |
5.讨论 |
6.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样本的选择 |
1.2 诊断、评价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研究过程中的剔除标准 |
2 调查量表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与数据收集 |
3.2 中医旋转复位手法操作 |
3.3 心理干预 |
4 质量控制 |
5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 |
1 调查结果 |
1.1 前期调查结果 |
1.2 纳入对象的一般资料 |
1.3 干预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 |
1.4 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 |
1.5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 |
2 治疗的效果 |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数字疼痛评分比较 |
2.2 治疗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比较 |
2.3 治疗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比较 |
2.4 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的影响 |
2.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 |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治疗 |
3 中医对焦虑、抑郁症的认识 |
3.1 焦虑、抑郁症与脏躁症的关系 |
3.2 焦虑、抑郁与中医郁证的关系 |
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焦虑、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
4.1 现代医学对焦虑、抑郁症的认识 |
4.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伴焦虑抑郁状态的现状 |
5 对旋转复位法的认识 |
5.1 旋转复位法的历史与发展 |
5.2 旋转复位法的相关临床应用 |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心理治疗的必要性 |
6.1 正念疗法的认识及应用 |
7 研究结果分析 |
7.1 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7.2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7.3 治疗的结果分析 |
8 手法与心理干预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机理分析 |
8.1 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 |
8.2 正念疗法的作用机制 |
8.3 中医对旋转复位法配合正念心理干预机制的探讨 |
9 总结 |
10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心理变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睡眠对乳腺癌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及相关炎性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术前睡眠质量对乳腺癌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表图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术前睡眠质量对乳腺癌术后睡眠及慢性疼痛综合征的影响 |
1 前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图表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一 |
英文论文二 |
四、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孙艳芳. 青岛大学, 2021
- [2]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 裴菊红. 兰州大学, 2021(11)
- [3]聚焦解决模式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研究[D]. 刘韦辰. 南昌大学, 2021(01)
- [4]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D]. 刘克温.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5]基于ICD-11疾病分类疼痛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调查[D]. 宋雨晴.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6]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与非特异性颈腰痛的相关性研究[D]. 孙文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7]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吴康顺,于卫华,戈倩,许可彩. 中国全科医学, 2020(33)
- [8]接纳承诺疗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D]. 吴君.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9]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D]. 黄伟恩.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睡眠对乳腺癌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及相关炎性因子的研究[D]. 王金平. 山东大学, 2020(09)
标签:神经痛的症状论文; 睡眠状态论文; 抑郁情绪论文;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论文; 抑郁状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