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干公司高能紫外激光器的进展

相干公司高能紫外激光器的进展

一、美国相干公司的高能紫外激光器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尚建力,王君涛,彭万敬,刘航,汪丹,马毅,付博,于益,冯昱骏,张黎,阮旭,靳全伟,易家玉,叶先林,孙殷宏,王伟平,高清松[1](2022)在《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研究进展和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高能激光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科学研究、空间碎片清除、军事应用等领域。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具有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全电驱无限弹仓的特点,近年来,各类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围绕着同时实现高功率、高效率、高光束质量这一总目标发展迅速。详细综述了国内外高平均功率块状固体激光、高功率可见光波段激光、高峰值功率激光、高功率光纤激光、碱金属蒸气激光等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朱孟真,陈霞,刘旭,谭朝勇,黎伟[2](2021)在《战术激光武器反无人机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肇事事件的日益增多,对国防和社会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其防控已成为世界性难题。由于常规武器的局限性,难以对其实施有效防御。战术激光武器技术日趋成熟,在反无人机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文中梳理了战术激光武器反无人机的进展和现状,并对包括高能高功率激光器和光束合成技术的高能激光源、跟瞄发射、高效毁伤三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了优缺点,明确了发展方向,为激光防御低慢小目标的发展提供借鉴。

张小民,胡东霞,许党朋,王静,程鑫彬,刘军,韩伟,李敏,李明中[3](2021)在《浅论强激光系统的物理受限问题》文中指出输出能力和光束质量是研制强激光装置时追求的两个核心性能,通常受制于增益能力、光束品质、热负载、功率负载、通量负载受限条件。对于具有不同应用目标、不同运行机制、不同技术途径的强激光装置或系统,5类受限条件对输出能力和光束质量的影响权重是不同的。其中,解决增益能力与光束品质两类受限问题是研发连续强激光和脉冲强激光装置的共性问题;对于连续(或准连续)强激光,破解热负载受限是核心问题;对于脉冲强激光,破解功率负载受限是核心问题。深入研究5类受限机理、基本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融合近期发展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对积极推进以高峰值功率、高能量(高平均功率)和高重复频率激光(简称"三高激光")为基本特征的先进强激光装置或系统具有积极意义。

王艺[4](2021)在《10kW矩形光斑空间非相干合束器设计及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大功率激光器及其辅助设备的实用化,将先进激光技术与各类大型设备的零部件表面强化与改性技术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激光金属材料表面热处理技术作为金属材料表面强化和改性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光纤传输横截面为矩形的激光光束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激光热处理的效率,而且能够在狭小的零部件内部实施柔性激光热处理。高功率激光系统中的光学透镜因吸收高能量密度激光能量而在其内部产生较大温度梯度时,光学透镜将会发生热变形,透射率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高功率激光系统的激光传输质量,因此合束器的光机热集成分析显得格外重要。本文按照矩阵平行排列18束光纤输出的972 nm半导体激光束,通过光束准直和空间非相干合束,获得了具有矩形光斑特征的10 kW级合束激光。在理论分析准直激光束的半径、相邻光束间距与合束激光的光斑搭接率之间变化规律、采用光学设计软件建立合束器结构模型及光学仿真软件模拟合束激光光斑能量分布的基础上,完成10 kW级18×1的矩形光斑激光合束器的研制。在200 mm的合束长度内实现了具有单一矩形光斑形貌、最大合束功率10.249 kW、焦斑尺寸31 mm×11 mm、中心波长972.34 nm、谱线宽度2.27 nm的合束激光输出。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矩形光斑激光合束器的光学透镜建立有限元热分析模型,利用热成像仪对10 kW激光合束工作时的窗口镜温度实施测量,获取符合实际情况的空气对流热交换系数测量值,对有限元热分析模型进行修正,从而获得10 kW合束激光照射200 s时矩形光斑激光合束器中所有光学透镜的温度场、形变及热应力模拟仿真数值。光学透镜的最高温差仿真值为89.131℃,最大形变仿真值为1.21×10-6m,对应的4.74×106Pa最大热应力仿真值小于60×106Pa紫外融石英光学玻璃的热损伤阈值,验证了所有光学透镜不会产生热应力损伤。在此基础上,利用Zernike多项式作为有限元分析软件与光学设计软件的接口工具,将有限元分析得到的镜面面型带入到光学设计软件中,获得矩形光斑激光合束器中所有光学透镜通光面曲率半径的变化量。10 kW合束激光照射200 s时,光学透镜通光面曲率半径的最大变化量为0.1光圈,小于±1光圈的光学透镜加工公差,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合束器的工作可靠性与结构稳定性。

张津[5](2021)在《极紫外光学频率梳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极紫外光学频率梳(以下简称“极紫外光梳”)不仅是精密测量物理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诞生也为强场超快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在精密测量物理领域,利用极紫外光梳可以开展类氢或类氦离子的1S→2S跃迁的精密光谱测量(如He+的1S-2S跃迁位于60.8nm,Li+的1S-2S跃迁位于41nm),有助于在更高精度上检验束缚态量子电动力学理论;而基于钍-229原子核能级跃迁的精密光谱测量(位于150nm附近),将为新一代时钟——“原子核钟”的实现奠定基础。在强场超快科学领域,利用极紫外光梳平台开展极高重复频率下的强场物理实验,能够大大提高实验信噪比与采样率,为研究以往受信噪比限制而难以观察到的强场物理效应提供便利。例如,利用极紫外光梳平台开展的角度分辨的光电子能谱测量(ARPES),不仅有助于将时间分辨率提高到阿秒量级,还可以缓解空间电荷效应的影响,有效提高实验信噪比;此外,基于极紫外光梳平台的阿秒脉冲产生,可以为下一步实现兆赫兹以及更高重复频率的阿秒瞬态吸收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鉴于此,我们自主设计并建立起国内首台极紫外光学频率梳,旨在开展极紫外波段的精密光谱测量以及高重复频率下的强场超快科学研究,主要工作成果包括:1.千瓦级飞秒共振腔的研制。由于缺乏合适的激光增益介质,极紫外光梳需要通过高次谐波辐射过程实现光梳波长从红外到极紫外的转化。高次谐波辐射过程所需求的峰值光强很高(>1013 W/cm2),而目前商用红外光梳的单脉冲能量普遍较低(<1μJ),因此我们搭建了一台飞秒共振腔来实现红外驱动光梳的放大。实验上,我们优化了飞秒共振腔的模式匹配,并且通过Pound-Drever-Hall(PDH)技术实现了腔长的精确锁定,锁定时间超过一小时。当入射光功率为27W时,我们实现腔内平均功率达到6.08kW,对应增强倍数为225倍。我们估算了腔内焦点处的峰值功率密度约为4.8 × 1013W/cm2,该结果已经达到高次谐波辐射过程所需的光强。2.极紫外光学频率梳的实现。通过结合飞秒共振腔技术与高次谐波辐射过程,我们实现了光梳波长从红外到极紫外的转化。当氙气作为高次谐波辐射过程的工作介质被注入到腔内焦点处时,我们观察到了最高19阶谐波(波长约55nm)的产生,并测得产生的11阶谐波(约94nm处)功率为115.9μW,对应的谐波产生效率约为2.5 × 10-8。通过三次谐波的光学外差拍频实验,我们证实了产生的高次谐波具有良好的时间相干性。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搭建的这台极紫外光梳已具备开展原子分子精密光谱测量的潜力。3.高重复频率条件下氮气分子辐射机理研究。利用极紫外光梳平台,我们进行了 100MHz重复频率下氮气分子337nm辐射机理的研究。通过研究337nm辐射的强度随氮气流量和驱动光偏振的变化关系,我们讨论了氮分子激发三重态(C3Πu态)的激发机制。我们的结果排除了解离再结合机制是C3Π-u态布居的主要途径,并且认为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非弹性碰撞激发过程是C3Πu态布居最有可能的路径。另外,我们还讨论了飞秒共振腔中产生的稳态的等离子体对C3Πu态布居的影响。综上所述,我们在实验室搭建的这台极紫外光梳,不仅已经具备开展精密光谱测量实验的潜力,并且能够在前所未有的高重复频率下研究强场超快科学问题,在许多基础物理前沿研究领域中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子琦[6](2020)在《飞秒激光与低维材料及介电晶体相互作用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激光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科研、工业、医疗、国防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按照工作模式进行划分,激光可以分为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得益于锁模技术的发展,在时间尺度上激光单脉冲的持续时间可被压缩到飞秒量级。相较于传统的连续激光,飞秒激光具有脉冲宽度极短、峰值功率极高以及覆盖频谱范围极广等特点。飞秒激光脉冲与凝聚态物质的超快相互作用,为解决当代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领域内的重大挑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飞秒激光与低维材料的相互作用为探索自然界的不同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途径。随着电子被限制在纳米尺度范围内运动,低维纳米材料,包括例如零维纳米颗粒、一维纳米管和二维层状材料等,表现出了三维体材料所不具备的反常物理性质。飞秒激光泵浦探测技术可以在飞秒量级实时地观测低维凝聚态系统中非平衡态的时间演化,其中包括载流子动力学、声子动力学、电荷密度波和自旋能谷特性。飞秒激光Z扫描光谱可以得到低维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参数(如饱和强度、调制深度),对脉冲激光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飞秒激光与介电晶体材料的相互作用打开了通向微型、多种功能集成光学器件的大门。作为集成光子学系统中的基本元件之一,光波导是由高折射率区域被低折射率区域包裹所构成的微结构通道,光信号在其中可以实现无衍射传输。作为波导器件的重要基质材料,介电晶体由于其具有种类丰富、功能多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固态激光、非线性光学、量子光学等领域。近年来,利用飞秒激光对介电晶体进行直写从而制备光波导的研究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的关注。在飞秒激光与透明光学材料晶体相互作用过程中,飞秒激光脉冲的能量通过非线性吸收过程沉积到进入材料内部,引发局域性折射率改变,结合飞秒激光加工系统的优势,可以制备出不同类型的三维光波导结构。低维材料与介电晶体光波导的巧妙结合可以形成新型集成光学器件,如波导脉冲激光器。它们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透射模式结合,另一种是通过倏逝场吸收来实现结合。由于在波导结构中,入射光被限制在微米量级的空间范围内传输,因此波导脉冲激光器具有高效率、体积小、可集成、稳定性高等优点。结合不同种类激光晶体、不同类型光波导和不同维度纳米材料,可以实现基于波导平台的不同光波段(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和不同工作模式(调Q与锁模)的脉冲激光器,扩展了波导激光的应用范围。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飞秒激光研究低维纳米材料的超快非平衡态动力学过程;利用飞秒激光研究低维纳米材料的非线性吸收性质;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直写光波导结构;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在介电晶体材料中合成金属纳米颗粒以及光波导结构与低维纳米材料结合实现波导脉冲激光的产生。根据实验技术和选用纳米材料种类的不同,可以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总结如下:半导体中的准粒子激发和多体相互作用是理解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的基础,在光子技术中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在石英基底上制备出大尺寸、高质量的二硒化钯(PdSe2)薄膜。通过超低波数拉曼实验,发现了 PdSe2具有与其他二维材料相比不同的反常层间的相互作用。通过飞秒激光脉冲触发PdSe2的非平衡态,观测到A激子的能带重整化效应,激子共振峰改变量达到了 180 meV。利用多体微扰理论,解释了飞秒激光激发的载流子诱导能带减少的物理规律。此外,利用飞秒激光脉冲相干地驱动PdSe2层间和层内的太赫兹(THz)量级原子振荡。其中,诱导的层内原子振荡频率为4.3 THz,层间相干声子振荡频率为0.35 THz。结合自由载流子的能带重整化效应,实现了对能带的4.3 THz的超高重复频率调制。通过宽带泵浦探测技术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构建了电子-声子、激子-声子耦合的直观的微观图像,揭示了层内和层间两种不同的相干声子与不同类型电子激发的耦合规律。利用低能银离子注入技术,在钒酸钇(YVO4)晶体内部制备球形银(Ag)纳米颗粒。通过截面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线性吸收谱,证明了嵌入式纳米颗粒的成功合成以及其具备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基于飞秒激光瞬态吸收实验,揭示了 Ag:YVO4复合结构在可见光到近红外范围的载流子动力学过程。基于飞秒激光Z扫描光谱,证明了嵌入银纳米颗粒的复合结构在近红外波段具有优异的饱和吸收特性,可被应用于超快光开关。利用飞秒激光与YVO4晶体的相互作用,我们首次在Nd:YVO4晶体中制备了类光子晶格包层光波导,且波导区域的荧光特性得到了完好的保留。基于嵌入式纳米颗粒与光波导结构,实现了1μm波段调Q激光的产生,其峰值功率达到298 mW。具有高重复频率,特别是重复频率在1 GHz以上的锁模激光器在很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比如精密计量学、超快非线性光谱学和高速光通信等。利用飞秒激光与YVO4晶体的相互作用,我们在Nd:YVO4晶体中制备了圆形的包层光波导结构。利用石墨烯、MoS2和Bi2Se3三种典型二维材料作为可饱和吸收体,在808 nm激光泵浦下的Nd:YVO4晶体光波导中实现了 6.5 GHz超高基频重复频率调Q锁模脉冲激光输出,三者信噪比均大于50 dB,最短脉冲宽度达到26 ps。探索具有优异非线性光学特性的新型二维材料将有助于提高波导脉冲激光的性能。基于新型的石墨烯/WS2异质结结构和飞秒激光直写的Nd:YVO4晶体光波导,我们实现了工作波长为1064 nm的高效被动调Q波导激光器,最大输出功率为275 mW,斜效率为37%。与相同条件下单一石墨烯或WS2饱和吸收体相比,基于石墨烯/WS2异质结的波导脉冲激光输出具有更高的脉冲能量和更高的斜效率;借助金属纳米颗粒对二维材料进行修饰,可以提升其光学性质和器件性能。利用激光液相烧蚀法在石墨烯表面合成了 Ag2S@Ag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飞秒激光Z扫描光谱,Ag纳米颗粒修饰的石墨烯的非线性光学性能有了显着的提升,饱和强度降低了 56倍,调制深度增大了 19倍。基于更高的调制深度和更低的饱和强度,我们将其应用在Nd:YVO4包层光波导平台中,得到了更短的锁模脉冲;从理论和实验上系统性地研究了新型二维材料二硒化铼(ReSe2)的物理性质,并通过超快Z扫描技术发现其相比其他二维材料具有更低饱和强度和调制深度,这表明ReSe2更易于在波导平台中实现连续锁模脉冲。实验上,我们进一步实现了基于ReSe2被动连续锁模波导激光器,产生了脉宽为29 ps,工作频率为6.5 GHz的超高重复频率连续锁模脉冲激光。利用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偏硼酸钡(β-BBO)晶体中制备出微米量级不同尺寸的圆形包层光波导结构。基于端面耦合系统,测量了各个波导在400 nm与800 nm波长的传输损耗及近场光强分布。研究发现基于β-BBO晶体的包层光波导在400 nm与800 nm波长的TM偏振方向显示出良好的传输特性。在800 nm波长下,最小传输损耗为0.19 dB/cm,并且共聚焦显微拉曼技术展示出波导区域的物理性质得到了较好的保留。使用Rsoft(?)软件,模拟了光波导在400 nm与800 nm波长下的传输特性。利用全飞秒激光微加工的方式,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晶体中制备出不同类型的脊型光波导,包含了分支角度不同的Y分支型光波导器件。实验表明,全飞秒激光制备的脊型光波导同时支持TE和TM偏振传输,且具有较低的传输损耗。基于MoSe2作为可饱和吸收体,将Y分支器件与单片波导脉冲激光器件相集成,实现了 1 μm波段的调Q锁模脉冲输出,重复频率高达7.7 GHz。

王钊,贺创业,赵保真,高智星,张骥,田宝贤,席晓峰,李静,吕冲,孟祥昊,刘秋实,班晓娜,胡凤明,张晓华,徐永生,张绍哲,马田丽,刘伏龙,路建新,陆泽,张海峰,李业军,向益淮,王雷剑,梁晶,戴辉,王华,郭冰,姜兴东,王乃彦[7](2020)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激光技术发展及其在核科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激光是受激辐射放大光,其方向性好、单色性好、相干性高,且能量在空间高度集中。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器成为继加速器和反应堆之后研究核科学的一种新手段。本文回顾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激光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准分子激光技术、冲击波物理、超快超强激光技术、强场激光、激光核物理和光谱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展望了"超级天光"综合激光装置、基于大型激光装置的物理工作和中小型特色激光器在核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宋纪坤[8](2020)在《光纤激光相干合成主动相位控制算法研究》文中认为光纤激光器凭借其较高的转换效率、良好的光束质量以及紧凑的系统结构,在激光加工、医疗美容和军事国防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光纤增益介质的非线性效应和器件热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单根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是有限的。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是能够突破单根光纤激光器的功率极限获得高光束质量高功率激光输出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光束相位的快速准确控制技术是实现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相干合成技术工程化应用。本文以基于主振荡放大(MOPA)方案的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系统为研究框架,以相干合成主动相位控制算法为重点研究对象。对传统的主动相位控制算法——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深度学习中的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改进,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SPGD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在相干合成系统中的有效性。本论文的工作为实际相干合成系统的的设计和算法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对光纤激光光束合成技术和主动相位控制技术进行了回顾与分析;介绍了光纤激光光束合成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比较了光纤激光相干合成和非相干合成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相干合成主动相位控制方法,并对各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确定SPGD算法作为本论文的重点研究对象。其次,通过建立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系统理论模型,定量分析了填充因子、相位误差、强度误差以及偏振误差等对相干合成效果的影响。通过理论研究相干合成阵列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传输特性(平均光强和闪烁效应),分析了湍流大气对相干合成效果的影响。二、建立了SPGD算法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理论模型。通过静态模拟验证了SPGD算法在相干合成系统中的可行性。通过动态模拟研究了相位噪声扰动幅度和频率对SPGD算法相干合成系统合成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干合成系统控制带宽与合束数目以及扰动幅度之间的关系。另外,利用计算生成的旋转的相位屏模拟大气湍流,研究了湍流大气对SPGD算法相干合成系统校正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大气格林伍德频率的增加,系统的合成效果变得越来越差,算法的迭代速度越快,系统对湍流大气的校正效果越好。三、针对传统SPGD算法在系统校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增益系数方面,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增益系数的SPGD算法——Ada SPGD算法。通过对Ada SPGD算法相干合成系统的静态和动态仿真,研究了自适应增益调节因子对SPGD算法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自适应增益调节方法可以有效提高SPGD算法的收敛速度。从梯度估计方面,结合物理学中动量的思想,提出一种带有动量项的SPGD算法——Mom SPGD算法。通过静态和动态数值模拟验证了Mom SPGD算法在相干合成系统中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动量项对SPGD算法的影响。本文提出的动量法能够提高SPGD算法的收敛效果和抗干扰能力。进一步,将自适应增益调节方法和动量法相结合,提出综合改进算法——Adm SPGD算法。静态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Adm SPGD算法能够提高相干合成系统的收敛速度和校正效果,并且基于Adm SPGD算法的相干合成系统对湍流大气的校正效果较为显着。四、建立了光纤激光目标在回路(Target-in-the-loop,TIL)相干合成系统,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SPGD算法和Adm SPGD算法在系统中的有效性;分析了目标特性对系统闭环控制效果的影响。为了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搭建了光纤激光相干合成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SPGD算法及其改进算法能够被应用于相干合成系统中;改进的SPGD算法能够提高相干合成系统的收敛速度和校正效果;非合作扩展目标下系统的相位控制算法可以被有效执行。最后对论文进行总结,对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系统以及主动相位控制算法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分析。

杨镇[9](2020)在《双光子泵浦碱金属蓝光激光研究》文中认为蓝光激光在水下激光通讯、荧光激发及高密度信息存储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目前存在的几种产生蓝光激光的方法中,采用双光子激发及四波混频原理可以实现由泵浦光到蓝光激光的直接转化,近年来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本论文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在对铷原子52S1/2→72S1/2的双光子激发(TPE)及四波混频效应(FWM)的研究中,发现在共振位置附近存在着显着高于经验值的宽谱共振情况,据此现象首次分析并提出了双光子共振增强下的超拉曼效应(HRE)对铷高能级体系的可能影响,并给出了激发态上能级为72S1/2时得到的420.3nm及421.7nm两种四波混频激光输出及其强度调控情况。然后,在对铷原子52S1/2→62D3/2及52S1/2→62D5/2的研究中,发现在荧光信号中存在着波长显着长于泵浦激光波长的部分,据此现象首次分析并提出了 Energy-pooling效应对铷高能级体系的可能影响;同时,在体系温度为1 85℃时,首次观测到了 62D5/2→62P1/2这一反常跃迁现象,进一步证实了双光子共振增强下的超拉曼效应(HRE)对铷高能级体系的可能影响;此外,本实验还首次实现了 358.7nm、359.1nm、420.3nm及421.7nm的蓝光及紫外激光输出并对其强度进行了调控。

刘欣[10](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二、美国相干公司的高能紫外激光器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相干公司的高能紫外激光器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研究进展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二极管泵浦的高平均功率块状固体激光
    1.1 板条激光
    1.2 平面波导激光
    1.3 薄片激光
    1.4 直接液冷浸入式激光
    1.5 小结
2 高平均功率光纤激光
    2.1 高功率宽谱光纤激光器
    2.2 高功率窄线宽保偏单纤激光器
    2.3 多纤功率合成
    2.4 小结
3 碱金属蒸气激光器
    3.1 优势和难点
    3.2 发展概况
    3.3 小结
4 高功率绿光激光器
    4.1 内腔倍频
    4.2 外腔谐振倍频
    4.3 腔外单通倍频
    4.4 小结
5 超高峰值功率激光
    5.1 高功率大能量超短脉冲激光
    5.2 ns级巨脉冲激光
6 结论

(3)浅论强激光系统的物理受限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增益能力受限问题
    2.1 基本问题
    2.2 脉冲固体激光的储能效率受限
    2.3 脉冲固体激光的储能抽取效率受限
3 光束品质受限问题
    3.1 基本问题
    3.2 高功率激光装置空域质量的受限问题
    3.3 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时域质量的受限问题
4 热负载受限问题
    4.1 基本问题
    4.2 破解热负载受限的基本思路
5 功率负载受限问题
    5.1 基本问题
    5.2 高功率激光的功率受限问题
    5.3 高能光纤激光的功率受限问题
6 通量负载受限问题
    6.1 基本问题
    6.2 亚阈值运行条件下的通量受限问题
    6.3 跨阈值运行条件下的通量受限问题
7 结 论

(4)10kW矩形光斑空间非相干合束器设计及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功率光纤传输激光器发展现状
    1.3 高功率激光致光学元件热畸变的国内外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功率激光空间非相干合束技术研究
    2.1 空间非相干合束系统研究
        2.1.1 偏振合束
        2.1.2 波长合束
        2.1.3 空间合束
    2.2 矩形光斑合束器的光学设计
        2.2.1 矩形光斑合束方案
        2.2.2 准直单元的光学设计
        2.2.3 合束单元的光学设计
    2.3 合束器的研制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激光照射光学透镜的有限元分析
    3.1 有限元分析方法
    3.2 热分析理论基础
        3.2.1 热传导理论分析
        3.2.2 热传导中温度场的数学描述
        3.2.3 热应力应变的数学描述
    3.3 光学透镜仿真模型研究
        3.3.1 合束器窗口镜的实际温度研究
        3.3.2 仿真模型的基本参数
        3.3.2.1 材料参数的设定
        3.3.2.2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3.3.2.3 时间步长的设定
        3.3.2.4 热源模型
        3.3.3 对流换热系数对温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矩形光斑合束器热分析
    4.1 矩形光斑合束器建模
    4.2 光学透镜热分析
    4.3 受激光辐照光学元件的温度分布规律
    4.4 受激光辐照光学元件的应力分布规律
    4.5 光学元件热畸变对合束系统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极紫外光学频率梳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光学频率梳
    1.2 极紫外光学频率梳
    1.3 国内外极紫外光梳的研究现状
    1.4 极紫外光梳的主要应用
        1.4.1 在精密测量物理领域的应用
        1.4.2 在强场与阿秒物理领域的应用
        1.4.3 在其他交叉领域的应用
    1.5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高次谐波辐射过程
    2.1 单原子响应
        2.1.1 强场电离
        2.1.2 经典“三步”模型
        2.1.3 基于强场近似的量子模型
    2.2 宏观效应与相位匹配
        2.2.1 单通高次谐波辐射
        2.2.2 腔内高次谐波辐射
第3章 驱动光梳与飞秒共振腔
    3.1 高功率红外驱动光梳
    3.2 飞秒共振腔
        3.2.1 腔的精细度与增强倍数
        3.2.2 高斯光束在腔内的传播与模式匹配
        3.2.3 腔内色散
        3.2.4 锁定腔长
        3.2.5 输出耦合镜
    3.3 真空腔体
    3.4 小结
第4章 极紫外光梳的搭建
    4.1 高功率飞秒共振腔的搭建
    4.2 腔内高次谐波的产生与耦合输出
    4.3 极紫外光梳相干性测量
    4.4 小结
第5章 高重复频率强激光驱动氮气分子荧光研究
    5.1 实验装置
    5.2 实验结果
    5.3 分析与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飞秒激光与低维材料及介电晶体相互作用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
    2.1 低维纳米材料与介电晶体材料
    2.2 飞秒激光与低维纳米材料的相互作用
    2.3 飞秒激光与介电晶体的相互作用
    2.4 基于光波导平台的紧凑型激光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二维材料的准粒子超快动力学研究及太赫兹能带调制器
    3.1 二维层状二硒化钯材料的制备及基础表征
    3.2 飞秒激光诱导能带重整化及太赫兹相干声子振荡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嵌入式金属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质及在近红外光开关的应用
    4.1 离子注入制备嵌入式金属纳米颗粒及光学特性研究
    4.2 基于嵌入式纳米颗粒与飞秒直写光波导的波导激光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飞秒激光写入YVO_4包层光波导及超高重复频率激光性能研究
    5.1 基于石墨烯、MoS_2、Bi_2Se_3饱和吸收体的6.5 GHz调Q锁模波导激光
    5.2 基于WSe_2饱和吸收体的6.5 GHz调Q锁模波导激光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新型二维材料的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及在波导激光中的应用
    6.1 Graphene/WS_2二维异质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及其在调Q激光中的应用
    6.2 Ag纳米颗粒修饰对Graphene的非线性光学响应增强及其应用
    6.3 基于ReSe_2新型可饱和吸收体的连续锁模波导激光器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飞秒激光写入Nd:YAG晶体光波导及在脉冲激光器中的应用
    7.1 基于Nd:YAG包层波导与新型二维材料PtSe_2的8.8 GHz脉冲激光器
    7.2 飞秒激光烧蚀制备Nd:YAG脊型光波导及在波导激光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飞秒激光写入β-BBO晶体包层光波导的研究
    8.1 实验过程
    8.2 结果与讨论
    8.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主要创新点
    9.3 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得的奖励
    学术论文
    发明专利
    参加的国内及国际会议
    获得的荣誉、奖励:
附三篇已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激光技术发展及其在核科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自主建成“天光一号”高功率KrF准分子激光器并开展冲击波物理研究
    1.1 电子束泵浦准分子激光装置的研发
    1.2 高功率准分子激光的时空参量调控
    1.3 太瓦超快脉冲准分子系统研发
    1.4 激光驱动冲击波物理研究
        1) 高压状态方程
        2) 高速飞片发射
2 自主建成百太瓦超快超强激光系统并开展强场激光物理研究
    2.1 百太瓦超快超强激光装置的研制
    2.2 超快激光振荡器的研制
    2.3 激光加速的理论模拟研究
3 激光光谱技术
4 展望
    4.1 “超级天光”综合激光装置
    4.2 基于大型激光装置的物理研究
        1) 激光核物理
        2) 激光粒子加速
        3) 激光驱动空间碎片
    4.3 中小型特色激光技术及应用
        1) 激光光谱技术
        2) 全固态纳秒/飞秒激光器及应用
5 总结

(8)光纤激光相干合成主动相位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光束合成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干合成技术
        1.2.2 非相干合成技术
    1.3 主动相位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1 外差法
        1.3.2 抖动法
        1.3.3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基本理论
    2.1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理论模型
        2.1.1 相干合成的基本结构
        2.1.2 相干合成的数学模型
    2.2 相干合成影响因素分析
        2.2.1 填充因子
        2.2.2 相位误差
        2.2.3 强度误差
        2.2.4 偏振误差
    2.3 湍流大气对相干合成的影响
        2.3.1 折射率起伏功率谱模型
        2.3.2 随机介质光束传输理论
        2.3.3 湍流大气中阵列光束的平均光强
        2.3.4 湍流大气中阵列光束的光强闪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相位控制技术
    3.1 SPGD算法
        3.1.1 算法的基本原理
        3.1.2 SPGD算法的收敛性分析
    3.2 SPGD算法相干合成静态仿真分析
        3.2.1 可行性验证
        3.2.2 算法的参数优化
    3.3 SPGD算法相干合成动态仿真分析
        3.3.1 相位噪声
        3.3.2 系统控制带宽分析
    3.4 SPGD算法对湍流大气校正效果研究
        3.4.1 相位屏仿真方法
        3.4.2 湍流大气对SPGD算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进的SPGD算法相位控制技术
    4.1 自适应增益SPGD算法
        4.1.1 算法的基本原理
        4.1.2 算法的收敛性分析
        4.1.3 自适应增益SPGD算法相干合成仿真分析
    4.2 带有动量项的SPGD算法
        4.2.1 算法的基本原理
        4.2.2 算法的收敛性分析
        4.2.3 带有动量项的SPGD算法相干合成仿真分析
    4.3 AdmSPGD算法
        4.3.1 算法的描述
        4.3.2 AdmSPGD算法相干合成仿真分析
    4.4 AdmSPGD算法对湍流大气校正效果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目标在回路相干合成技术
    5.1 目标在回路相干合成系统的数学模型
        5.1.1 光束传输模块
        5.1.2 目标散射模块
        5.1.3 回波接收模块
    5.2 目标在回路相干合成仿真分析
        5.2.1 有限目标
        5.2.2 扩展目标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相位控制算法的实验研究
    6.1 两路光纤激光相干合成实验研究
        6.1.1 实验方案
        6.1.2 硬件介绍
        6.1.3 系统参数对合成效果的影响
        6.1.4 无湍流环境下相干合成实验研究
        6.1.5 湍流环境下相干合成实验研究
    6.2 多路光纤激光相干合成实验研究
        6.2.1 实验方案
        6.2.2 三路光纤激光相干合成
        6.2.3 四路光纤激光相干合成
        6.2.4 相位控制单元对相干合成效果的影响
    6.3 目标在回路相干合成系统实验研究
        6.3.1 实验方案
        6.3.2 多路光纤激光目标在回路相干合成
        6.3.3 目标特性对系统闭环控制效果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完成的工作
    7.2 论文创新工作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指导教师简介
作者简历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双光子泵浦碱金属蓝光激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蓝光激光的典型应用
    1.3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1.3.1 二极管泵浦碱金属蒸气激光器
        1.3.2 双光子泵浦碱金属蓝光激光器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光子泵浦铷原子基本理论
    2.1 铷原子基本性质
        2.1.1 简介
        2.1.2 物理性质
        2.1.3 化学性质
    2.2 非线性光学现象及三阶极化率
    2.3 四波混频效应及双光子激发
    2.4 超拉曼效应
第三章 7S能级双光子泵浦碱金属蓝光激光实验
    3.1 能级分析及实验装置
    3.2 结果与讨论
        3.2.1 7S能级的最佳共振位置
        3.2.2 7S能级与5D能级的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6D能级双光子泵浦碱金属蓝紫光出光研究
    4.1 能级分析及实验装置
    4.2 共振位置确定
    4.3 荧光信号测量
        4.3.1 谱线测量及标定
        4.3.2 跃迁机理分析
        4.3.3 Energy-pooling过程
    4.4 四波混频信号测量
    4.5 FWM峰强度随泵浦光波长变化
    4.6 FWM峰强度随泵浦光强变化
    4.7 FWM峰强度随体系温度变化
    4.8 420nm及421nm FWM峰强度比较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美国相干公司的高能紫外激光器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研究进展和展望[J]. 尚建力,王君涛,彭万敬,刘航,汪丹,马毅,付博,于益,冯昱骏,张黎,阮旭,靳全伟,易家玉,叶先林,孙殷宏,王伟平,高清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2(01)
  • [2]战术激光武器反无人机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分析[J]. 朱孟真,陈霞,刘旭,谭朝勇,黎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07)
  • [3]浅论强激光系统的物理受限问题[J]. 张小民,胡东霞,许党朋,王静,程鑫彬,刘军,韩伟,李敏,李明中. 中国激光, 2021(12)
  • [4]10kW矩形光斑空间非相干合束器设计及热分析[D]. 王艺. 西北大学, 2021(12)
  • [5]极紫外光学频率梳的研制[D]. 张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6]飞秒激光与低维材料及介电晶体相互作用及其应用[D]. 李子琦. 山东大学, 2020
  • [7]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激光技术发展及其在核科学中的应用[J]. 王钊,贺创业,赵保真,高智星,张骥,田宝贤,席晓峰,李静,吕冲,孟祥昊,刘秋实,班晓娜,胡凤明,张晓华,徐永生,张绍哲,马田丽,刘伏龙,路建新,陆泽,张海峰,李业军,向益淮,王雷剑,梁晶,戴辉,王华,郭冰,姜兴东,王乃彦.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S1)
  • [8]光纤激光相干合成主动相位控制算法研究[D]. 宋纪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1)
  • [9]双光子泵浦碱金属蓝光激光研究[D]. 杨镇.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10]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相干公司高能紫外激光器的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