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家出走并不浪漫(论文文献综述)
赵慧敏[1](2021)在《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视域下《白骨花环》(节选)的汉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切斯特曼翻译规范(Translation Norms)为指导理论,以《白骨花环——印度流浪儿童研究报告》(A Garland of Bones:Child Runaways in India)为翻译案例,分析了本次翻译过程中译者所遵循的翻译规范及采用的具体翻译策略。由于本翻译材料属于纪实性报告作品,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因此在翻译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使译文既能忠实地传达信息,又能保持源文本的语言风格和情感基调。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认为,一个文本只有遵从了当下的翻译规范,才能被委托人或目标语读者认定为合格的“翻译”。遵循规范的翻译则被视为正统,而违反规范的翻译则被视为错误,或根本不能被视作是“翻译”。尽管具体的规范应根据原文的特点和对译文的期望而定,但所有的翻译仍要遵循特定的规范。本文将《白骨花环》的汉译过程置于切斯特曼提出的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和关系规范三种专业规范的框架下进行深入分析,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翻译实例进行考察。通过分析,译者发现译文要符合各项翻译规范的要求,就必须经过各种转换和变化,如词性转换、语言单位转换、译者可见性变化等。本文认为,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能在翻译过程中为译者提供特定的翻译思路和技巧,从而使译文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李淑春[2](2021)在《生存困境与伦理重构:任璧莲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Gish Jen,1955—)出生于美国纽约。2009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着名文学评论家、女权主义理论家伊莱恩·肖瓦尔特称任璧莲为美国历史上八位最伟大的女性小说家之一,把她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和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大奖及数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等作家齐名。任璧莲虽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崭露头角,却以其对美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悉,作品中展现的睿智观点,以及幽默的叙事技巧而获得了一系列的奖项和荣誉。任璧莲在小说中对美国社会表现出广泛的关切,伦理、消费社会、性别、创伤、种族和宗教等都是任璧莲小说关注的焦点。任璧莲的小说展示美国少数族裔移民,特别是美国华裔移民的生存困境和伦理困境,提出自己具有创意的、灵活的伦理重构前景。本文由如下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概述任璧莲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梳理国内外任璧莲作品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探讨任璧莲小说所展示的在消费社会中华人两性的生存困境,以及如何通过主体间性实现性别伦理的重构。首先,本文关注任璧莲小说中华人男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美国身份建构与自我异化。符号消费是消费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消费者通过符号,实现社会身份的建构。在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佬》中,华人男性正是通过服饰、汽车和别墅等一系列的消费符号来建构美国身份和追寻“美国梦”。然而,在消费社会中,“美国梦”精神内涵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行。正是因为如此,华人男性的“美国梦”终成幻影。消费社会价值观使新教伦理和儒家伦理逐渐走向双重崩溃的境地,美国沦落为“一片自由的荒野”。其次,父权制与消费社会的共谋使华人女性成为欲望客体,导致她们主体性的缺失和生存困境。任璧莲在小说中展现了一群华人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她们从依附蜕变为自立,开始打破沉默,与性别不平等进行抗争。在小说中,华人颠覆白人主流社会的“性别刻板印象”,实现两性主体性的建构;通过性别平等和性别对话,完成华人性别伦理重构。第二章聚焦任璧莲小说中呈现的由战争、暴力、恐怖事件以及种族歧视和偏见等引发的创伤记忆,以及由此导致的少数族裔移民的生存困境和伦理困境,关注小说中重构家国伦理的尝试。首先,在任壁莲的长篇小说《世界与小镇》中,美国柬埔寨华裔深受移民美国前亲历的柬埔寨红色高棉创伤记忆的困扰。他们遭受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痛苦,导致夫妻伦理错置。不仅如此,由父爱缺失导致创伤代际传递,致使华裔少年无法顺利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从而引起青少年犯罪的频发。其次,在长篇小说《爱妻》、《典型的美国佬》和《希望之乡的梦娜》中,任璧莲描述了种族歧视和偏见引起的创伤记忆,以及族际伦理困境。这些创伤记忆使华人移民极力阻止他们的子女与白人的婚姻,导致异族婚姻成为不被祝福的婚姻。在新时代,种族偏见出现新模式,各族裔因为种族差异而互相歧视;异族婚姻导致身份认同困惑。最后,任璧莲提出身份自由流变的构想,认为身份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族裔少年因此实现身份的自我建构。各种族之间通过爱的救赎和种族融合,最终实现家国伦理重构。第三章探讨任璧莲小说中由宗教原教旨主义导致的生存困境,以及如何重构宗教伦理。宗教是美国文化的底色。由宗教引发的问题一直是多种族、多文化及多宗教信仰的美国社会的痼疾,也是近年来世界上暴力恐怖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宗教是当代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小说的主题之一,世界各大宗教在她的小说中都有广泛涉及。在长篇小说《世界与小镇》中,任璧莲的秉承她对美国重大社会问题关注的创作风格,呈现美国多元复杂的宗教信仰及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小说展现了由原教旨主义引起的宗教偏执对家庭和社区伦理的僭越。作者提出通过对话和潜对话重构家庭和社区伦理的期许。根据世界宗教界的观点,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通过对话重构宗教伦理是非常重要的。结论部分综合全文,提出任璧莲小说的伦理目标是通过平等、融合和对话,建构一个性别、种族、文化和宗教多元共生、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
胡贝克[3](2020)在《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伦理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伦理学是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的学问,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则是伦理学视角下进行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和伦理学对人的共同关注构成了两个学科的交叉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模式。以伦理为批评视角的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旨在通过文本中道德人物面对利益采取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折射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伦理的认知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学的“德治”支持,并在为惊悚小说正名的同时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文学的学术研究。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讨惊悚小说如何通过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及其利益不受侵害的伦理叙事形成其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该选题研究重在小说人物的善恶行为及其相应后果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观点和以人的行为后果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观点,阐释其揭露和抨击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阴暗面的社会批判和人的本质弱点批判精神,探讨其伦理取向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德治借鉴意义及其对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促进作用。该选题研究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认知视角,将惊悚小说置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背景下,从相关伦理学观点出发,探讨人的善恶行为根源和善恶评价准则,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以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为伦理叙事对象而形成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将小说人物置于具体社会环境中分析其伦理取向以及人在本质上存在的弱点;既肯定了惊悚小说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意义,同时又找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论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在主体部分对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总体论述基础上,分别从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利益形成的人际伦理、性别伦理、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三个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并借助相关文学理论分析了惊悚小说作品形式的创新和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生成机制。绪论分别对研究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况、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与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框架做了陈述与论证。选题研究认为,惊悚小说的兴起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形成、大众读者和专业作家群体的形成、西方伦理学发展史及其现代转向、其他类型小说对惊悚小说的影响具有直接关系。该选题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出发,探讨了惊悚小说作品中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物的人性和以“反主流伦理”思维模式下惊悚小说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探讨了该选题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教诲意义和促进当代大众文化时代通俗文学发展与批评的学术意义。第一章分别从贵族阶级伦理和中产阶级的焦虑、性别伦理与职业精英伦理叙事、惊悚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三个方面入手,从总体上论述了惊悚小说的基本伦理取向。研究结果发现,惊悚小说的“反主流”伦理叙事体现出马基雅维里“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和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后果论善恶的价值判断准则,而惊悚小说作品中崇尚的“善”仅聚焦于特定社会阶层的范畴内,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类幸福论”的伦理学观相去甚远。第二章分别从财产与伦理、惊悚小说的利益关系叙事、小说的私有财产观三个方面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基于新贵族和中产阶级所崇尚的伦理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惊悚小说通过不同作品、从不同角度、以“悬疑”和“惊悚”为主要艺术形式,揭示出新贵族和中产阶级对财产和地位的文化焦虑;小说对人物基于贵族财产的道德行为书写形象化地表达出惊悚小说对善恶的判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第三章从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取向对维持贵族阶级伦理秩序的意义。在分析性别伦理起源的基础上,该议题研究以作品中不同类型的性别人物为例,揭示出贵族阶级男性至上的传统性别伦理取向,论述了男权社会中性别伦理的非公平性,结论是:“性”的差异位于生理的自然属性层面,“性别”则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后者是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所关注的主要层面;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既有神学伦理学的根源,又有历史和经济的影响因素;作品中男性人物的身份决定家庭财产所有权的性别伦理叙事印证了恩格斯基于家庭关系的性别伦理观;而性别越界现象的性别伦理叙事则体现出惊悚小说的“反传统”态度,表达出惊悚小说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伦理取向。第四章分析了维多利亚时期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背景下惊悚小说对法律精英和医学精英维护社会公正的职业伦理取向。惊悚小说既从正面肯定了其维护社会公正的积极作用,又从反面讽刺和抨击了其违背职业伦理及其对社会公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所谓的“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的理念,进而构建起惊悚小说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第五章从惊悚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的创新及其逆主流传统的伦理取向内涵创新。研究中发现,“悬疑”和“惊悚”是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创新的集中体现。此外,故事人物同时又是故事叙述者的叙事方式、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性和小说开篇对主题思想的直白表述方式等也均为惊悚小说在作品形式层面的创新;与现实传统伦理观相悖的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的深层内涵以及“行善者”与“作恶者”并非泾渭分明的“模糊地带”,体现出惊悚小说在人性反思的内容层面上的创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和皮亚杰的结构主义方法论是惊悚小说作品研究的有力支柱:前者揭示出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的伦理互映关系;后者从惊悚小说文本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出发,阐释了该类型小说通过不同“类别”的小说人物划分开始,最终形成了惊悚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在伦理层面上的整体性。形式创新形成了该类型小说的文艺美学价值,而深刻的伦理思想内涵则构成了政治伦理的美学价值。新颖的文本形式与伦理内涵的独特表达方式相结合是形成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决定性因素。结论部分在各章分别就不同层面的伦理取向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惊悚小说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伦理取向虽然与主流伦理相悖,但在法制基础上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人和睦相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惊悚小说对构建和谐社会而形成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化作用。该结论从伦理层面推翻了早期批评界对惊悚小说的负面评价,形成了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的发展与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又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形成了以史为鉴的社会实践意义。惊悚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发现,艾布拉姆斯将“文本”与“世界”设定为单向关系是有一定缺陷的,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两者的关系应是双向的,因而对其做了修正,其修正的意义在于惊悚小说创作源于维多利亚现实世界,而后又以作品的文本形式影响现实世界。该选题研究在充分肯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时,发现惊悚小说又存在某些层面上的局限性:第一,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视而不见,而仅将特定社会阶层作为其伦理反思的场域,其维护的也仅是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伦理秩序和利益,对构建人类和谐社会而言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二,惊悚小说对贵族财产的来源描写甚少,似乎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财产都是以合法手段获得的;第三,惊悚小说的幸福观并非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而是局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内,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最高善”幸福观相去甚远,因而在伦理的普遍性层面上形成了惊悚小说幸福观的局限性。尽管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存在这些局限性,但总体而论,惊悚小说中惩恶扬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的正向价值还是其主要层面。
许仟[4](2020)在《论路翎四十年代小说的漂泊者形象》文中提出路翎四十年代小说中存在大量的漂泊者形象,他们作为横截面展现了四十年代动荡的社会现实以及个体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论文第一章以身份和漂泊动因作为划分标准,将路翎四十年代小说中的漂泊者形象分为知识型漂泊者和底层漂泊者两大类。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因袭了传统的重负。不过,知识型漂泊者的出走带有更多的躁动心理和浪漫主义气质,底层人物的漂泊往往是被动的离土行为。论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重在分析漂泊者流浪在外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历程。第二章漂泊者的个性色彩为关注点,分析路翎四十年代小说中充满个性意识的漂泊者,以及追寻自我后所面临的个体困境。第三章着重分析漂泊者的回归色彩。总体上,漂泊者以精神返乡的方式得到了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慰藉。路翎也通过书写底层漂泊者的实际返乡行为和知识型漂泊者的忏悔意识表现出他们对家和亲情的渴念。最后一章,结合四十年代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和独特的创作理念,分析漂泊者形象书写的意义,进一步揭示路翎复杂的精神内涵,即对个性解放和家文化的价值重估以及对两者关系的理性认识。
孔瑞[5](2020)在《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是美国当代戏剧界重要戏剧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涉足剧坛,戏剧创作生涯一直贯穿到21世纪,一生共创作50多部戏剧。谢泼德通过戏剧的创伤叙事言说身心痛苦,肩负社会责任,反思历史灾难,践行创伤见证,寻求疗愈途径。创伤叙事源于对历史长河中芸芸众生悲剧性生命存在的关怀和悲悯,以总结反思灾难之后的经验教训和探寻疗愈创伤之道为使命。基于此,从创伤叙事视角研究谢泼德的戏剧作品可以说是基于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社会道德和情感伦理的关注,以及对探寻疗愈创伤之道的使命和责任。本研究以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叙事视域下谢泼德戏剧中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文本特征以及舞台艺术等,创伤叙事既是戏剧主题思想和人物言说的表现内容,也是戏剧文学和舞台演剧的艺术手法,这四个方面错综交织,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共同成为构建谢泼德戏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要素。本研究首先基于发生学理论探究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的创作成因,即戏剧家和戏剧的创伤叙事之间的关系。继而从家庭、历史和文化三个主题维度研究谢泼德戏剧中的创伤叙事内容,家庭创伤主要包括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以及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同时谢泼德在戏剧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创伤相结合,关注殖民扩张、西进运动、工业现代化、移民大潮等历史创伤主题,以批判、反思和冷峻的风格践行创伤叙事的艺术见证功能。文化创伤主要从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两方面分析谢泼德戏剧中的战争书写和恐怖袭击。家庭创伤展馆中的沉沦堕落的父亲、疏离冷漠的母亲和暴力怨愤的儿子成为典型家庭人物群像,不同家庭戏剧人物在叙事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角色叙事功能。谢泼德以幽灵形象承载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赋予与幽灵人物身份相配的行动特权,幽灵人物具有干扰叙事进程的身份功能。无论是创伤主题的表达,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必须依托戏剧家高超的文学手法和舞台艺术。谢泼德在戏剧中精心部署戏剧文本结构,运用互文本和元文本的跨文本叙事特征来升华创伤主题,丰富人物形象,拓展表征创伤层次。同时谢泼德运用语言的意绪言说和幻想文本来模拟创伤记忆,凸显创伤心理和焦虑情绪。谢泼德戏剧魅力不仅在于戏剧文本中内涵深刻的文学性,更是从文本到舞台,从案头到演剧,展现了意象丰饶、诸感通汇、声光交融、引人入胜的舞台演剧效果。谢泼德运用丰富的舞台意象外化人物内心创伤,用看得见的道具象征看不见的创伤心理。同时,谢泼德通过舞台演剧艺术来丰富渲染创伤氛围,增强舞台上声、光、色的感官刺激,直接抵达观剧者感官功能,引起强烈共鸣,激发观众思考。谢泼德还设置意蕴丰富的舞台场景来隐喻创伤,彰显戏剧形式独特的舞台表现力和剧场艺术魅力。本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戏剧艺术美学研究,更有益于激发对于人类苦难生命和生存境遇的思考。
张雨柔[6](2020)在《常新港儿童成长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常新港的儿童成长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文本的解读和分析,探究其小说创作的主题、意象内涵及创作特色。本论文包括绪论和结语部分在内,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首先对常新港从八十年代以北大荒少年为主要创作对象的写实小说到新千年之后以都市少年为对象的幻想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其次通过对常新港儿童文学创作相关情况的分析,发现目前对其研究多集中于审美风格、叙述方式、作家生平等方面,缺少对其成长小说的研究,即使有的涉猎到了成长小说,也只是对其主题的分析,研究缺乏整体性。最后,通过对“成长小说”基本特征的分析,发现常新港的创作具有成长小说的特征。因此本文试图从常新港的儿童成长小说入手,力求全面客观的对其小说创作的主题、意象内涵和创作特色进行分析。第一章将常新港的儿童成长小说的主题书写进行了分类,分为成长之痛、生命意识和少年情感三部分,通过对少年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死亡、孤单与疼痛的书写,展示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遭受到的疼痛与情感伤害,以这种疼痛书写呼唤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来看待的重要性,进而展示出常新港的创作对于儿童文学的独特意义。第二章主要对常新港作品中的意象内涵进行分析,将其分为自然意象、人文意象与仪式象征三部分。每类意象中选取几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意象,讨论意象所隐含的深意。在常新港的小说中意象的选取并不复杂,而正是这些简单而意蕴深刻的意象让他的作品透露出独特的审美意蕴。第三章则主要对常新港的审美特色进行的分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常新港作品中的悲剧书写进行了分析,从时代和人性两方面入手来分析少年的成长悲剧,探索这种悲剧书写对当今儿童文学的价值与意义。其次对其儿童成长小说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认为其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创作风格的变化而逐渐变化。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其成长小说中对少年儿童成长问题的关注,通过对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性别角色期待的分析,表现常新港对少年儿童成长问题的密切关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结语是对常新港儿童成长小说创作的总结,认为作家本人在进行成长小说创作的同时自己也在伴随着时代不断成长,其“真实”的写作对当下儿童文学界是有独特意义和力量的。
王书琴[7](2020)在《论《春桃》》文中研究指明《春桃》是里程碑式的成果展现,是作家的巅峰之作。因此,研究《春桃》不仅是在于存量基础上的认识,而更是一个动态学习过程。“怀疑论者”许地山终其一生都在为人们的精神依托寻找一个“好去处”。他的思想和主张,投射在人物中形成其宗教世俗化观念的发展轨迹。宗教世俗化是他思想的精髓,是他用来保家卫国、拯救人性信仰缺失的凭借。所以,春桃包含着作家一系列人物的前世今生,没有她们(尚洁、惜官等)就没有春桃;她也是作者在现实人生跌宕起伏后,痛定思痛的转变,对时势、命运的反抗宣言。《春桃》是作者的“落花生”精神与宗教世俗化思想的结晶,寄托着作者对家国梦想、理想人性的美好设想。因此,春桃形象具有多层次的历史、人性和生活的意义蕴含。春桃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女人,其次才是某人的妻子。所以,她有平常人的喜怒悲欢、爱憎情怀、理想追求,甚至有自己的“小算盘”、怯懦、纠结;她有异于常人的理智、果敢、独立,还有更为少见的事业心——她不是妇女解放的丰碑式人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逞强扶弱,与命运做义无反顾的抗争的弱女子。本文从春桃人生前后际遇的落差、与其他同类作品人物对比等方面入手,剖析春桃在底层生活的战斗中形成的“蝼蚁哲学”——在困苦压迫的环境里,如何保存、实现自我。她的顽强生存、乐观向上在两性婚姻、情感、生活上的表达,成为引领两个男人走出人生困局的旗帜。她不仅是娜拉们出走后的“第三条路”,还可以是在黑暗中摸索的青年们的鼓励和曙光。春桃被赋予的坚韧、独立、仁爱的品质和民族的传承,被冠予“中国女人”的名号,带着“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决和宗教式深沉,却是时代和历史所需要的力量。来自劳动人民不屈灵魂的呐喊,是超越了两性情感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浸润着普世的生活智慧。她站在人性的高度讲述人生的态度和方向,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清醒慎独。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虽然《春桃》不是冲锋的号角,却是人性深处守望的灯塔,指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迷航。
林玮婧[8](2020)在《时代与自叙的哀歌 ——庐隐创作哀感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庐隐是“五四”新文学拓荒时期的重要女作家,是文学研究会第一批成员中唯一的一位女性,是接受男权话语启蒙而最早觉醒的现代女性作家之一。庐隐身处感伤的“五四”时代,感染了时代的悲伤情调,其大学时期又适逢新文学运动,亲身经受了“五四”文化思潮的洗礼,对“五四”新文化感同身受。庐隐响应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启蒙”号召,是以问题小说创作登上文坛,因此她的文学创作之路与“五四”时代的影响分不开。庐隐在小说中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塑造了一系列在时代思潮感召下成长起来的“五四”新女性形象,写出了女性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所遭受的不幸与悲苦,因此其作品中大都弥漫着浓厚的哀伤情感。为了能够更加深入解读庐隐,了解庐隐创作中的时代感伤情调与意义,本文以哀感为审美视角,审视庐隐的创作历程与作品,试图探究如下问题:庐隐是如何被“五四”浪潮推动,一步步走上文坛而成为新文学第一代女作家的?她如何感应“五四”时代诸多社会与文化风潮,又为何加入“问题小说”创作队伍?她的作品如何书写“五四”新文化运动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男性启蒙中抒写女性?其作品与“五四”文化的契合度如何?又具有何审美特点?笔者认为:1.作为新文学第一代作家,她的创作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旨归相一致,与“五四”新文学书写的整体性相契合,是“五四”问题小说与女性书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也感染了“五四”文学悲凉的哀伤气氛。2.其创作与“五四”文学女性解放与言说相一致,加上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与女性自我感受,她的作品既具有自叙传自我感伤书写的悲悯,又成为时代哀伤呐喊的哀歌。围绕以上问题,论文将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结合“五四”文坛的悲剧氛围以及沉郁的悲剧意蕴,试图还原庐隐所处的成长环境,以探寻她如何被时代风潮感应走上文坛,及其作品如何反映时代风潮等等问题。此章以庐隐早期发表文章的报刊《小说月报》为视窗,探寻“五四”文坛的哀歌性以及文学研究会对庐隐价值观、文学观的影响。第二章以“五四”情爱小说写作传统为切入点,通过庐隐自身坎坷的爱情经历及其作品中的性爱叙事等,探究庐隐爱情的自叙性色彩与时代哀歌性之间的关联性。第三章从情绪的悲哀美、意象的凄清美以及语言的古典美三个方面解读庐隐作品的独特悲剧审美品格,并探讨其审美的悲剧品格与“五四”时代新文学悲剧审美氛围的关系。
徐靖姗[9](2020)在《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的当代美国“新史诗”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兔子四部曲”作为约翰·厄普代克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向我们全面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图景,被学界公认为“美国人、基督徒、小城镇和中产阶级”的史诗型长篇小说。值得关注的是,“兔子四部曲”中,厄普代克已摆脱了传统史诗性小说的创作模式,构建起一部以私人体验为核心、以反英雄为叙事主人公和以抒情诗歌为风格的美国“新史诗”性长篇小说。约翰·厄普代克将“性”作为进入美国社会、透视中产阶级生存现状的切入点,因此小说中的性不仅是一个重要主题,更是展现美国中产阶级生活以及文化矛盾的一种方式。此外,小说中的主人公“兔子”哈利虽然被塑造为反英雄的形象,但是他的一生展现给我们的同样是一个不断传递着美国中产阶级传统价值观念的成年人。“兔子四部曲”正是通过展现20世纪后半期人物自我与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反映出约翰·厄普代克对这一时代美国中产阶级文化变迁和灵魂困境的忧虑与思考。
刘秀珍[10](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二、离家出走并不浪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家出走并不浪漫(论文提纲范文)
(1)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视域下《白骨花环》(节选)的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
1.3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4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Norm Theory |
2.2 Andrew Chesterman’s Translation Norms |
2.2.1 Expectancy Norms |
2.2.2 Professional Norms |
2.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nder Chesterman’s Translation Norms |
2.4 Chesterman’s Translation Norms and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The Accountability Norm |
3.1.1 Literal Translation |
3.1.2 Calque/Loan |
3.1.3 Visibility Change |
3.1.4 Explicitness Change |
3.2 The Communication Norm |
3.2.1 Abstraction Change |
3.2.2 Distribution Change |
3.2.3 Illocutionary Change |
3.2.4 Information Change |
3.3 The Relation Norm |
3.3.1 Transposition |
3.3.2 Unit Shift |
3.3.3 Sentence Structure Change |
3.3.4 Converses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2)生存困境与伦理重构:任璧莲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任璧莲:“当代美国文学景观中的一朵奇葩” |
二、任璧莲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问题、对象、思路、方法 |
第一章 消费社会对人的异化与华人性别伦理重构 |
第一节 华人男性在消费社会中的异化 |
一、符号消费:华人男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美国身份建构 |
二、拜金主义:在消费社会中华人男性“美国梦”的幻灭 |
三、自由的荒野:华人男性在消费社会中的异化 |
第二节 父权制与消费社会的共谋:华人女性的生存困境 |
一、主体性的缺失:父权制传统对华人女性的规训 |
二、消费规训:华人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生存困境 |
第三节 主体间性:华人性别伦理重构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华人女性主体性的建构 |
二、颠覆“性别刻板印象”与“美国梦”醒:华人男性主体性的建构 |
三、主体间性:华人性别伦理重构 |
第二章 创伤记忆与家国伦理重构 |
第一节 红色高棉创伤记忆与家庭伦理困境 |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错置的夫妻伦理 |
二、创伤代际传递:父爱的缺失与迷途的少年 |
第二节 种族创伤与族际伦理困境 |
一、种族创伤记忆:异族婚姻困境 |
二、族际互为“他者”:身份认同困惑 |
第三节 身份自由流变与家国伦理重构 |
一、身份自由流变:族裔身份自我建构 |
二、爱的救赎与种族融合:家国伦理重构 |
第三章 宗教偏执对人伦的僭越与宗教伦理重构 |
第一节 “理想社会”式微:宗教偏执对家庭伦理的僭越 |
一、原教旨主义之殇:多宗教美国社会困局 |
二、“理想社会”式微:宗教偏执对家庭伦理的僭越 |
第二节 “意义之网”的虚妄:宗教偏执对社区伦理的悖逆 |
一、为宗教而宗教:“意义之网”的虚妄 |
二、睦邻伦理的失衡:宗教偏执对社区伦理的悖逆 |
第三节 对话与潜对话:宗教伦理重构 |
一、对话与潜对话:家庭与社区伦理重构 |
二、宗教共同体:宗教伦理重构 |
结语 平等·融合·对话:任璧莲小说的伦理旨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
第四节 理论框架: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一章 惊悚小说的总体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伦理秩序与中产阶级的焦虑 |
第二节 性别伦理和职业精英伦理叙事 |
第三节 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 |
第二章 贵族阶级财产引发的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财产的伦理叙事 |
第二节 贵族阶级的私有财产伦理观 |
第三节 贵族财产层面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三章 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家庭成员的性别伦理观 |
第二节 男性人物的性别伦理取向 |
第三节 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四章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一节 法律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二节 医学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三节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反思 |
第五章 作品形式与伦理取向的关系 |
第一节 伦理叙事的形式美学创新 |
第二节 政治伦理美学价值的生成 |
第三节 艺术创新与伦理取向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4)论路翎四十年代小说的漂泊者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漂泊者的形象类型 |
第一节 底层漂泊者:被抛掷的离家者 |
第二节 知识型漂泊者:躁动出走的“逆子” |
第三节 共性:奴役创伤下的反抗 |
第二章 漂泊者的个性色彩 |
第一节 张扬的个性意识 |
第二节 两极对立的关系 |
第三节 追寻“自我”的困境 |
第三章 漂泊者的回归色彩 |
第一节 漂泊者的精神返乡 |
第二节 “逆子”的忏悔意识 |
第三节 漂泊者的归乡之旅 |
第四章 漂泊者形象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对个性解放的再认识 |
第二节 对家文化的再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创伤叙事探因 |
第一节 谢泼德戏剧概述 |
第二节 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探因 |
一、父子矛盾的创伤记忆 |
二、暴力滋生的创伤书写 |
三、创伤时代的使命担当 |
四、创伤主题的戏剧传承 |
小结 |
第二章 创伤叙事的主题维度 |
第一节 家庭创伤 |
一、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 |
二、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 |
三、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 |
第二节 历史创伤 |
一、西进史上的血腥:印第安土着之挣扎 |
二、工业化中的驱逐:西部农场主之失家 |
三、现代化下的变异:生态环境之危机 |
四、美国身份的困境:移民寻梦之梦碎 |
第三节 文化创伤 |
一、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 |
二、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 |
小结 |
第三章 创伤人物及其叙事功能 |
第一节 创伤人物的家庭群像 |
一、沉沦堕落的父亲 |
二、疏离冷漠的母亲 |
三、暴力怨愤的儿子 |
第二节 创伤人物的幽灵群像 |
一、驱之不散的《神圣幽灵》:创伤记忆的赋形 |
二、为情所困的《情痴》:创伤过往的附魅 |
三、《已故的亨利·摩斯》的复活:创伤他者的复归 |
四、《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创伤幽灵的徘徊 |
五、《震惊》的战争创伤:死亡之地的幽灵 |
第三节 创伤人物的叙事功能 |
一、家庭人物的角色功能 |
二、幽灵人物的身份功能 |
小结 |
第四章 创伤叙事的文本特征 |
第一节 创伤叙事的互文性特征 |
一、《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的互文改写 |
二、《已故的亨利·摩斯》:创伤叙事的互文性 |
第二节 创伤叙事的元戏剧特征 |
一、理性和反思:自我指称 |
二、埋葬与重生:戏中典仪 |
三、批判与探求:关涉现实 |
第三节 创伤文本的语言特征 |
一、意绪言说外化创伤 |
二、幻想文本凸显焦虑 |
小结 |
第五章 创伤叙事的舞台艺术 |
第一节 外化创伤的舞台意象 |
一、《饥饿阶级的诅咒》的羔羊:献祭之挽歌 |
二、《被埋葬的孩子》的玉米:乱伦之暗恐 |
三、《地狱之神》的盆栽植物:焦虑之投射 |
四、《饥饿阶级的诅咒》的门:被破坏的家园 |
五、《被埋葬的孩子》的门廊:被遮蔽的通道 |
第二节 渲染创伤的声光效果 |
一、变异与警示:《地狱之神》的声光交错 |
二、囚禁与逃离:《情痴》的声声撞击 |
三、压抑与复现:《被埋葬的孩子》的蓝色雨帘 |
第三节 隐喻创伤的舞台场景 |
一、《地狱之神》的阈限空间与身份危机 |
二、《徒劳》的荒原场景与精神救赎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谢泼德戏剧作品资料年表 |
附录 B 谢泼德戏剧剧照选集 |
附录 C 国内研究成果相关统计表 |
附录 D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常新港儿童成长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常新港的艺术世界 |
二、常新港创作研究综述 |
(一)对小说审美风格的研究 |
(二)对小说主题的研究 |
(三)对小说叙述方式的研究 |
(四)对作家创作经历的研究 |
三、研究理论基础及框架 |
第一章 常新港儿童成长小说的主题书写 |
一、成长之痛的书写 |
(一)荒野少年的成长历程 |
(二)成长旅途中的“孤独者” |
(三)权威的反抗与对立 |
二、生命意识的书写 |
(一)向死而生的死亡表达 |
(二)少年成长的主体性建构 |
三、少年情感的疗愈与复归 |
(一)自然的治愈力量 |
(二)幻想世界里的精神疗愈 |
第二章 常新港儿童成长小说的意象内涵 |
一、自然意象 |
(一)青草与雪:理解与温暖 |
(二)鱼和狗:抗争与伤害 |
二、人文意象 |
(一)梦:拯救与希望 |
(二)船与瓶:隔膜与孤寂 |
三、成长的仪式象征 |
(一)尖叫与痛哭 |
(二)狂奔与出走 |
第三章 常新港儿童成长小说的创作特色 |
一、悲剧:成长的另一种书写 |
二、独特的叙述语言:从深沉平实到冷凝酣畅 |
三、行走的思想者:成长问题的深度求索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论《春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和创新点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许地山与《春桃》 |
第一节 他的信仰 |
一、宗教学者的宗教观 |
二、逐步成长的宗教观 |
第二节 宗教世俗化的践行者 |
一、宗教世俗化 |
二、“人的文学”与宗教世俗化的殊途同归 |
第三节 春桃的落花生精神 |
一、落花生精神的实质 |
二、《春桃》的落花生精神 |
第二章 《春桃》与春桃 |
第一节 “为人生”的解答 |
一、超凡入圣和超现实 |
二、“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三、生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 |
四、第三条路如何走下去? |
第二节 她的性格 |
一、她的倔强 |
二、她的洒脱 |
三、她的“逞强” |
第三节 她的爱情 |
一、夹缝中的爱情 |
二、爱情“初学者” |
三、她的“女儿心” |
第四节 她的理想 |
一、怎样才算是个“人”? |
二、战斗的梦想 |
第三章 希望的呐喊 |
第一节 人性的光辉 |
一、人性与人心 |
二、后“穷则独善其身”时代 |
第二节 真正的解放 |
一、“活着”和“生活” |
二、话语权 |
第三节 精神的引领 |
一、强大的精神力量 |
二、破与立的重大意义 |
三、会燎原的星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时代与自叙的哀歌 ——庐隐创作哀感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庐隐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二、庐隐创作哀感论研究的基本设想 |
第一章 初涉文坛与感染时代的哀歌 |
第一节 时代的哀歌与“五四”问题小说 |
第二节 感应时代的哀歌:庐隐与文学研究会 |
第三节 回应时代的哀歌:《小说月报》与庐隐初涉文坛 |
第四节 续写时代的哀歌:同声相应的文学观与问题小说创作 |
第二章 庐隐情感经历与爱情叙事的哀歌 |
第一节 “五四”时代情爱叙事风尚 |
第二节 庐隐自身恋爱的曲折与悲哀性 |
第三节 庐隐爱情叙事的自叙性与哀歌性 |
第三章 庐隐哀歌的悲剧审美品格 |
第一节 庐隐哀歌的情绪悲哀美 |
第二节 庐隐哀歌的传统古典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的当代美国“新史诗”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兔子四部曲”的“新史诗”构成原理 |
第一节 史诗与史诗性长篇小说 |
一、史诗内涵演变简述 |
二、史诗性长篇小说 |
第二节 “新史诗”性长篇小说之新 |
一、私人体验核心 |
二、反英雄叙事模式 |
三、抒情诗歌风格 |
小结 |
第二章 以“性经验”为主题的美国“新史诗”建构 |
第一节 《兔子,跑吧》中的性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社会 |
一、《兔子,跑吧》的“新史诗”建构 |
二、性压抑与美国社会困境 |
第二节 《兔子归来》中的性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 |
一、《兔子归来》的“新史诗”发展 |
二、性革命与美国社会危机 |
第三节 《兔子富了》中的性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社会 |
一、《兔子富了》的“新史诗”延续 |
二、性放纵与美国社会衰退 |
第四节 《兔子歇了》中的性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社会 |
一、《兔子歇了》的“新史诗”终结 |
二、性救赎与美国社会“神话” |
小结 |
第三章 以反英雄为主角的“新史诗”形象建构 |
第一节 “兔子”——经典的反英雄形象 |
一、对英雄成长历程的反叛 |
二、对英雄品格的反叛 |
第二节 “兔子”——美国中产阶级价值观的代言人 |
一、中产阶级白人“美国梦”的复归 |
二、黑人和妇女权力运动的否定书写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离家出走并不浪漫(论文参考文献)
- [1]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视域下《白骨花环》(节选)的汉译研究[D]. 赵慧敏. 兰州大学, 2021(02)
- [2]生存困境与伦理重构:任璧莲小说研究[D]. 李淑春.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D]. 胡贝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论路翎四十年代小说的漂泊者形象[D]. 许仟. 暨南大学, 2020(04)
- [5]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D]. 孔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常新港儿童成长小说研究[D]. 张雨柔.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论《春桃》[D]. 王书琴.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2)
- [8]时代与自叙的哀歌 ——庐隐创作哀感论[D]. 林玮婧.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的当代美国“新史诗”建构[D]. 徐靖姗.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10]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