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家小儿体质差,三暖三凉有讲究
- 答:《小儿病源方论》中的“养子十法”提到: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
三暖
1.背暖
中医认为,人的背部是阳气汇聚之处,喜温恶凉,寒、风之邪最易侵犯而致病,所以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机会。
2.肚暖
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就是保护脾胃。孩子脾胃功能较弱,如果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孩子就会肚子痛,从而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无法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
特别是夜晚阴气重,阴夜间从中医阴阳角度说属于“阴中之阴”,盖子应该穿个背心睁好
3.足悉迹铅暖
脚部是阴阳经穴交汇之处,是阴经走得最多的地方,而且神经末梢丰富,对外界最为敏感。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所谓“寒从脚下起”,就是这个道理。
三凉
1.头凉
头部喜凉恶热,因为人所有的阳气都汇聚在头上,而阳是要发州运散的,是要动的,你捂着它,发散不了,就会头昏脑涨。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 由头部发散,头热则会心烦、头晕,所以头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更是头先热。
2.心、胸凉
“心属丙火”,穿着过厚,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肺为华盖”,肺就像两片叶子,让它正常撑展,才能发挥“宣发”、“肃降”的功能。
3.下神凉
孩子在十岁之前,血气都很旺盛,但是阴气不足,此时他们下身的衣服宜薄不宜厚,如果下身过于温暖,则有碍于阴气的生长。
问:心惊简介
- 答:目录芦态闷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心惊的穴位
2 治疗心惊的方剂
3 治疗心惊的中成药
4 心惊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心惊
1 拼音
xīn jīng
2 英文参考
cardiac terro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心惊为病证名[1]。脏腑惊证之一[1]。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惊风,颜面红赤。肝血虚不能养心所致的惊证。治宜养血安神之法。《石室秘录·本治法》:“心惊非心病也,乃肝血虚而不能养心也。方用白芍五钱、当归五钱、熟地五钱、生枣仁一两、远志一钱、茯神三钱、麦冬五钱、北五味一钱、人参二钱、水煎服。”
参见惊:惊为病证名[2]。遇闭碧事易惊或无故自惊的简称[2]。出《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亦称喜惊、惊伤[2]。《张氏医通·神志门》;“夫惊虽主于心,而肝胆脾胃皆有之。惊是火热烁动其心,心动而神乱也。若因内气先虚,故触事易惊,或卒然闻响大声,目击异物,遇险临危,皆陪弯使人有惕惕之状也……宜温胆汤加熟枣仁。如远志丸、妙香散、平补正心丹、龙齿清魂散皆可选用。”若因大惊而病者,宜黄连安神丸;由肾虚而惊者,宜人参、黄芪、当归、白术、玄参、陈皮、黄柏;由胆虚而惊者,宜人参、枳壳、肉桂、五味子、枣仁、熟地、枸杞子、柏子仁;由肝胆俱虚者,宜酒化鹿角胶,空服下五钱;或由心气不足,神不定而惊者,宜妙香散;由肝虚受风,卧若惊状者,宜珍珠母丸;由血虚而惊者,宜朱砂安神丸;由痰盛而惊者,宜加味定志丸;由思虑过度而惊者,宜清心补血汤;由气血俱虚而惊者,宜养心汤(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六》)[2]。
4
问:我国痘疹温补学的创始人是谁
- 答:我国痘疹温补学的创始人是陈文中。
陈文中撰有小儿病源方论四卷戚笑卖,并附望诊图,论述小儿病证诊治及护理高逗。认为小儿病中痘疹最为重病,因取家藏验方,集为小儿痘疹方论(一作婴幼摄养痘疮疹方)一卷,详备有法,临症多验。其治痘多采温药托里、疏通和营卫之法。
>陈文中,字文秀,宿州符离(今安徽宿县)人,金、南宋间儿科医家。后居涟水(今属江苏)十五年。官和安郎判太医局,兼翰林升瞎良医。精大小方脉,善治小儿疮疹。悉心救治贫病,被尊为“宿州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