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文丘里循环 A 型心房扑动

交替文丘里循环 A 型心房扑动

一、心房扑动伴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论文文献综述)

熊望琼,沈丽萍[1](2020)在《房室连接处双层阻滞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房室连接处双层阻滞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821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27例房室连接处双层阻滞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结果:27例中13例存在交替性文氏现象,14例存在非交替性文氏现象。25例获临床治愈或好转,2例死亡。非交替性文氏现象疾病凶险,4例演变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伴束支传导阻滞者有黒蒙或晕厥,其中6例需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结论:交替性文氏现象多见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非交替文氏现象中尤其是B型合并束支阻滞时,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安装永久性起搏器。

马东亮,魏世涛,孔丹蕾[2](2016)在《房性心动过速伴B型交替性文氏现象一例》文中研究指明1例女性高血压患者行左房室瓣置换术后,出现心悸、气短,检查后诊断为房速伴交替文氏现象,随后给予胺碘酮治疗,患者心悸、气短恢复。

沈丽萍,熊望琼,徐春红[3](2016)在《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与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表现,将这13例患者分为A、B两型。结果 13例患者中10例患器质性心脏病,3例为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0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有7例经胺碘酮或普罗帕酮复律转为窦性心律时,仍存在一度房室阻滞或二度Ⅰ型房室阻滞,提示此7例交替性文氏现象多为病理性阻滞;3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有2例(肺炎、创伤性颅脑损伤)恢复窦性心律未见房室阻滞,提示为功能性阻滞。所有患者均获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为房室结双层阻滞,B型略多于A型。该现象如果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多数存在房室阻滞,提示可能为病理性阻滞。如果为病理性阻滞,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适当减量,以免发生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

干艳捷,田少江[4](2016)在《房室传导分层阻滞误诊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分层阻滞是因为心脏传导系统的不同层次存在不同不应期和传导性,所以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传导障碍,心脏传导系统横向或水平分离,出现分层阻滞现象。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房室交界区,房室传导分层阻滞现象在心电图上十分少见,易与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相混淆。我院近期诊治房室传导分层阻滞1例,心电图误诊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现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男,85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加重1周

杨奋,郭亚涛,马一鸣,卢喜烈,石亚君[5](2014)在《心房扑动伴A型交替性文氏现象1例》文中提出1临床资料患者,男,83岁,2013-04-01以头晕10个月,突然抽搐意识不清来院就诊。体检:神志不清,瞳孔正常,心率81/min,节律不整,血压158/9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部未闻及干、湿啰音,四肢肌力近端5级、远端4级,双侧下肢病理征阳性。患者家属诉其有高血压病史50余年。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急诊查颅脑核磁共振(MR)和24 h动态心电图。MR示左侧枕叶亚急性-慢性期脑梗死,初步临床诊断:脑梗死,原发性高血压。动态心电图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振幅基本相等的"F"波,F波频率

张丽丽,董李梅,顾法霖[6](2012)在《窦性心动过速合并A型交替文氏传导一例》文中认为患者男性,32岁。风湿热。Ⅱ导联R2、R3与R5、R6及R8、R10、R12、R22均为窦性激动下传心室,其余R波为结性或室性逸搏激动,梯形图示A型交替文氏传导。V1导联前两个R波及最后两个R波均为逸搏激动,中间连续的11个R波均为窦性QRS波群,窦性激动2∶1交替下传,梯形图示A型交替文氏周期。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合并A型交替性文氏传导。

夏斌,黄小红,徐江祥,徐保朝,王霞[7](2010)在《房室交接区多层传导阻滞(附4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房室结上部(房结区)2∶1传导,结区文氏型传导为A型交替性文氏传导,最终以3个连续未下传的心房激动而终止该文氏周期。下部(结-希区或希氏束远端)2∶1阻滞为B交替性文氏周期,最终以1个或连续2个未下传的心房激动而终止该文氏周期。房室交接区3个或4个水平层面的传导阻,因各层面的阻滞程度有

梁红武,梁红柳,顾法霖[8](2010)在《A型交替文氏周期的心房扑动伴交替性室内差异传导一例报告》文中提出患者,男,72岁,因消瘦、心悸、乏力、厌食、神志淡漠,腹泻半月于2007年10月3日入院,既往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年。查体:甲状腺二度肿大,双肺底小水包音,心率约190次/min,呈室性二联律,无明显杂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

倪爱珍,孙丽华,唐丽娟[9](2005)在《心房扑动伴A型文氏现象1例》文中研究表明

石束超[10](2005)在《心房扑动伴交替文氏现象QRS波与F波不同时相重叠致QRS振幅明显变化》文中提出

二、心房扑动伴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房扑动伴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论文提纲范文)

(1)房室连接处双层阻滞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房室连接处双层阻滞分型
2 结果
3 讨论

(2)房性心动过速伴B型交替性文氏现象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简介
2 讨论

(3)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与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房室传导分层阻滞误诊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2.1 发生机制
    2.2 心电图分析
    2.3 误诊原因分析及鉴别诊断

(5)心房扑动伴A型交替性文氏现象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6)窦性心动过速合并A型交替文氏传导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讨论

(7)房室交接区多层传导阻滞(附4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2.1 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
    2.2 B型交替文氏周期:
        2.2.1 房室交接区3层阻滞现象:
        2.2.2 房室交接区4层阻滞现象:

(10)心房扑动伴交替文氏现象QRS波与F波不同时相重叠致QRS振幅明显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讨论

四、心房扑动伴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论文参考文献)

  • [1]房室连接处双层阻滞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J]. 熊望琼,沈丽萍.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0(02)
  • [2]房性心动过速伴B型交替性文氏现象一例[J]. 马东亮,魏世涛,孔丹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24)
  • [3]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与临床分析[J]. 沈丽萍,熊望琼,徐春红.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03)
  • [4]房室传导分层阻滞误诊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分析[J]. 干艳捷,田少江. 临床误诊误治, 2016(06)
  • [5]心房扑动伴A型交替性文氏现象1例[J]. 杨奋,郭亚涛,马一鸣,卢喜烈,石亚君.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4(01)
  • [6]窦性心动过速合并A型交替文氏传导一例[J]. 张丽丽,董李梅,顾法霖.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05)
  • [7]房室交接区多层传导阻滞(附4例分析)[J]. 夏斌,黄小红,徐江祥,徐保朝,王霞. 吉林医学, 2010(18)
  • [8]A型交替文氏周期的心房扑动伴交替性室内差异传导一例报告[J]. 梁红武,梁红柳,顾法霖. 中国医师杂志, 2010(04)
  • [9]心房扑动伴A型文氏现象1例[J]. 倪爱珍,孙丽华,唐丽娟.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06)
  • [10]心房扑动伴交替文氏现象QRS波与F波不同时相重叠致QRS振幅明显变化[J]. 石束超.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5(03)

标签:;  ;  ;  ;  ;  

交替文丘里循环 A 型心房扑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