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商务下物流业的发展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马里克(Sidibe Malick)[1](2021)在《基于价值链的苏宁易购物流成本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企业物流成本的不断增加,使得产品市场价格竞争力有所减弱,因此,要深入研究分析、管理和控制企业物流成本的技术方法。企业物流成本与商品市场价格及竞争力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因此,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有效管理非常重要。本文以苏宁易购为例,系统分析了其物流成本管理问题,通过价值链理论,对苏宁易购的外部价值链与内部价值链进行探讨,得出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本文基于价值链相关理论、物流成本管理相关概念以及管理企业物流成本的目标和方法,在分析苏宁易购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说明苏宁易购物流的业务板块、作业流程以及配送模式。同时对外部和内部价值链进行成本控制分析,提出针对性控制建议,并基于企业价值链的视角对中国电子商务系统企业的电子物流运营成本风险控制策略提出了重要建议。基于内、外两个价值链维度,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系统分析,使企业明确物流成本管控侧重点,并提升物流成本管控效果。对一个企业外部供应商品牌信誉、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选出优质企业供应商,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对企业顾客按一定价格标准进行分类,并且有针对性地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基于横向价值链,对比自身与竞争对手在物流成本管控上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内部价值链分析从采购、运输、仓储、销售和逆向物流等环节展开,明确五个流程中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控制物流成本。本文共有图26幅,表18个,参考文献50篇。
张建军[2](2020)在《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及协调演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众多零售企业优先通过线上渠道开展零售业务,而物流服务是影响线上渠道销售量和消费体验的重要因素。由于电子商务削弱了流通渠道的规模经济效应,导致B2C电商环境下物流需求的分散化和碎片化,这种“化整为零”的物流需求为B2C物流服务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单个物流企业难以凭借自身有限的物流资源来应对,迫切需要具备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的物流服务集成商(LSI)通过整合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FLSP)来更好满足零售商线上渠道的物流需求,由此形成了两级物流服务商(LSI和FLSP)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在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中,存在由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的产品供应链(PSC),也存在由LSI与FLSP构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鉴于整个供应链系统内企业之间业务联动及竞合关系的复杂性,因而如何实现其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下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问题。首先,PSC与LSSC中的每个企业都是彼此独立的决策主体,均会采取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决策主体之间必然存在多方博弈与利益冲突;同时,相关研究表明,在这个复杂的供应链系统内也面临产品质量与物流服务质量控制的挑战和问题;此外,整个供应链系统也存在企业间合作关系不稳定、欠深入的问题,这将对供应链中各企业的利益、供应链系统的质量及其协调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整个供应链系统存在围绕决策优化、利益协调、质量控制以及合作关系演化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其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为系统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整个供应链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最优决策及协调演化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实现整个供应链系统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与贡献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研究了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单渠道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及利益协调,对比分析不同决策模式下的最优决策,明确了零售商的最优局部合作策略,分析价格外生性及相关敏感系数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发现局部合作决策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供应链利益协调,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是局部合作决策模式下的占优战略,均衡策略为双方采取Nash博弈。分散决策模式中,产品批发价格外生性可提高各决策主体的利润,而物流服务销售价格外生性降低LSI的利润;以上两个变量的外生性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供应链利润结构优化。围绕分散决策模式的特点,设计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的混合契约,基于合作博弈理论设计两种利润分配满意度协调机制,发现基于平衡满意度的利益协调机制可实现不同决策主体利润分配满意度的相对均衡、而基于联盟满意度最大化的利益协调机制可在考虑各决策主体重要程度的同时实现联盟满意度的最大化。围绕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模式的特点,设计了收益共享契约和过渡协调模型实现供应链利益协调。(2)围绕线上线下服务水平竞争以及消费者搭便车两种竞争情形,研究了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及利益协调。发现两种竞争情形下零售商的最优局部合作策略与单渠道供应链一致,PSC集中决策可提高线下综合体验服务水平、线上和线下产品需求量;而LSSC集中决策可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线上产品需求量,降低线下产品需求量。服务水平竞争下,线上、线下产品零售价格敏感系数的相对大小对FLSP的利润产生不一致的影响;搭便车下的决策优于服务水平竞争下的最优决策,且随搭便车程度的增大而减小。围绕分散决策模式的特点,设计跨越收益共享契约、二部制契约和基于三种讨价还价能力系数的改进剩余利润共享协调机制,发现基于Nash谈判模型讨价还价能力系数的改进剩余利润共享协调机制更具优势。围绕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的特点,设计考虑风险态度及讨价还价能力的利益协调机制、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共担契约,发现成本共担契约可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利益协调,但无法实现单渠道供应链系统利益协调;而收益共享契约既可实现单渠道也可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利益协调。(3)研究了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质量激励机制。结合供应链质量的特殊性及不同供应链渠道的需求规模,既设计了单阶段的静态质量激励机制,也设计了多阶段的动态质量激励机制。在静态激励方面:重点设计了个体单独质量激励和个体单独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质量激励,同时分析了考虑代理企业质量收益以及互惠性偏好对质量激励的影响,发现零售商对制造商以及LSI的团队激励并未使得制造商与LSI提高质量努力水平,因此,零售商缺乏提供团队激励的积极性。在动态激励方面:重点设计了合同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质量激励、基于演化博弈的奖惩结合质量激励、重复博弈的质量激励以及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发现相比静态激励而言,动态激励可提高制造商、LSI的质量努力水平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零售商可通过改变激励强度调节系数来激发声誉效应、弱化棘轮效应,从而平衡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与整个供应链系统质量努力水平最大化的目标。(4)围绕合作关系稳定性以及合作关系深入发展的内在机理等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了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内决策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演化机制;结合交易成本理论、组织间关系理论等创造性的提出了决策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决策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相对均衡更有利于各方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成员之间的活动量既可直接也可间接通过友谊信任程度来影响成员之间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下供应链系统内部合作关系将经历由低级的“弱”合作关系、“点”合作关系、“线”合作关系、“面”合作关系,再到高级的“网”合作关系和“生态”合作关系的递进发展过程,其中“生态”合作关系更有利于实现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目标。论文共有图78幅,表18个,参考文献287篇。
赵萌[3](2020)在《“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力推动下,“城乡二元”结构正向“城—镇—乡”三元结构转变,使得村镇与城镇作为联通城乡、连接工业与农业,承接二元双向物流的桥梁地位更加突出。城市在产业升级、成本高企、空间制约及交通拥堵等压力条件下,一方面推动城市物流向平台化的高端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推动物流实体产业向外迁移。而农村物流在缺乏有效的要素支撑以及物流基础设施支撑情况下,开始寻求向上构建资源更加丰富、市场更加接近的村镇物流平台。另外,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分离,使村镇物流摆脱了地理区位、市场距离、资源禀赋等传统限制而发挥成本洼地优势,促进“城—镇—乡”三元物流形态与物流空间重构,从而真正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本文选取村镇物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揭示村镇物流在时代发展中作用和地位的变化,本文从村镇物流系统内部演化研究入手,通过比较分析法在第三章构建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架构,通过系统理论、种群生态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等成熟的理论方法,在第四、五章研究分析村镇物流系统的生态演化方向、演化路径和演化机制等,第六章通过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进行验证。经过本文研究,论文取得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成果:(1)本文经过多种方式研究,构建了一个“三要素、四生态流、双层圈”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架构。架构包含村镇物流核心要素、村镇物流支持要素、村镇物流环境要素三类主体要素Agent;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人员流四类生态流;“链环—功能”为基础层,“平台—模块”为主导层的两个层圈。其中,平台处于顶层,模块动态组合成柔性链条,功能融合于平台及模块化柔性链环之中。同时该架构也是由“生态元—生态链—生态网—生态群—生态圈—生态系统”组成的生态体系。(2)本文结合生态理论和系统理论研究,揭示出村镇物流生态演化机理、路径与方向。其中,三类主体要素的生态元变化是演化基础;技术依赖、制度依赖、关系依赖是平衡态演化路径;生态流是推动村镇物流演化的动力机制;共生机制与竞争机制引起生态位变化是演化的传导机制;“耦合—协同”是演化的放大机制;“链环—功能”主导模式到“平台—模块”主导是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的演化方向。(3)通过本文的研究内容得出一个重要的管理启示,“双向双网—双层平台”是城乡一体化物流生态体系的演化架构。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物流加之区域化分工所带来的大流通,共同交织形成农村和城市两大市场网络。农村物流寻找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向上建构物流平台;城市物流一方面向高端升级发展以形成信息化为主导的虚拟网络平台,一方面向低端挤压通过快捷配送的替代方式和经济成本调节方式将物流实体平台向外推移。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城市化的顶层虚拟平台和村镇化的物流实体平台分离,形成“双向双网—双层平台”的城乡一体化生态架构,平台与网络通过现代化的“集送/配送”连接。论文在取得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如下的研究性结论:(1)本论文通过采用改进的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处理2009-2013年村镇物流服务节点投入产出数据,通过对“链环—功能”进行效率评价得出,2012年后由于互联网技术迸发形成“平台—模块”主导的电商双边市场使村镇物流服务主体的运营效率由发散转向收敛。(2)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结合收益矩阵和复制动态方程对村镇电商平台的运营主体、平台使用主体与政府三者之间合作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是“平台—模块”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同时网络平台还推动了城乡物流的产业升级以及空间重构,论文使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之后得出同样的结论。(3)本文基于非平衡力学构建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部更新分形机制,通过理论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生态流”对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时空结构具有分形影响,村镇物流空间结构变化是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基础,内部“生态流”作用空间分异是系统演化的本质。(4)本文运用SOM神经网络模拟预测“生态流”作用发现,外部环境稳定情况下,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空间自组织缓慢生长。2012年以后,在城镇化政策推动下,村镇物流空间环境巨变,进入新维度的空间重构和规模增长,使整个演化过程具有典型跨越性,但物流规模扩张仍滞后于村镇建成区面积扩张。(5)本文以村镇物流环境子系统2006-2026年历史数据及发展预测为依据,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三种互动情景推演出,提高教育经费和物流技术投入能够促进环境子系统整体“耦合—协同”状态改善,但从效果看,政策对经济和社会子系统效果明显,对资源和环境作用较弱。
谌志鹏[4](2020)在《我国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高速运转,越来越凸显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区域物流发展质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现代化进程及综合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但是物流发展质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其影响因素和内容将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本文以区域物流发展质量作为研究主题,选取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综述法、组合赋权法、物元分析法、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省级层面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进行测度和分析。通过梳理区域物流发展的相关研究,对区域物流质量进行了必要的概念界定和涵义解析。在遵循指标构建原则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指标体系和组合赋权物元测度模型。从产业要素质量维度、产业结构质量维度、产业运行质量维度、产业环境质量维度和产业信息化质量维度等五大维度对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进行考察,并构建了以产业规模、产业效率、产业结构、发展潜力、服务能力、自然环境、营商环境、信息化投入、信息化发展为一级指标的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指标体系,并构建了22个二级指标来反映一级指标。再次,以物元分析法为基础,分别选用主观赋权法(AHP法)和客观赋权法(熵值法)解得各项指标的主客观权重,运用最小信息熵原理引入Lagrange乘子构建组合权重模型,求解得组合权重。收集201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计算省区层面区域发展质量指数。最后,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物流发展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研究发现:(1)从组合权重模型计算结果可以分析出,按影响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程度分,产业要素>产业运行>产业信息化>产业环境>产业结构。在一级指标中,产业的信息化发展、发展潜力和产业效率是影响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的关键因素。(2)从各省区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结果来看,利用2013-2017年间各省区的指标数据,通过组合物元评价模型计算出历年各省的物流发展质量指数及五维度指数。对各项指数的相关统计分析表明:省区间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产业要素质量、产业结构质量、产业运行质量、产业环境质量和产业信息化质量差异亦较大。2013至2016年间,中下物流发展质量的省区占大多数,约占50%-60%,到2017年,中上物流发展质量省区数占比明显上升,达到36.7%,中下物流发展质量的省区数占比从2013年的60%下降至2017年的36.7%,省区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3)从空间统计分析结果来看,我国物流发展质量总体平稳,稳步提升,发展基本面向好。从局部来看,我国物流发展质量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各省区物流发展质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空间关联。物流发展质量较高的区域多集中于先导地区省区,物流发展质量较低的区域多集中于潜力地区省区和部分中坚地区省区。呈现出先导地区>中坚地区>潜力地区的分布格局。
戴盼倩[5](2020)在《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文中提出过去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乡商品配送以一种零散、间歇性、小范围的方式存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与不稳定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以及城乡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新的适应现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迫在眉睫。同时,鉴于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能否真正建成与顺畅运转的关键在成本,当前亟需以成本为导向进行网络构建与运作,以期探索出低成本、高效率与高效益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但实现该目标还有一些关键科学问题没有解决,如:网络规划模型构建,网络运作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协调机制设计,保障网络运行的对策思考等。据此,本文在成本管理理论、城乡融合理论、物流网络规划理论、精益运营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博弈论与运筹学建模、系统动力学仿真等方法,开展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进行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理论研究。首先,根据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总结发现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还存在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对接困难、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其次,提出了成本导向,这既是一种目标导向,强调系统成本最优,又体现了事前规划的战略思维。最后,分析了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明确成本的发生点与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成本决策理论、成本领先战略、精益运营理论等分析了成本导向的具体要求,认为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构建与运作应具备系统科学性与高智能水平,符合规模化、组织协调化趋势。(2)构建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规划模型。首先将网络形态定义为多枢纽单分配二级混合轴辐式网络,结合轴辐网络建模方法建立了一种以运输成本、环境成本、生鲜农产品损耗成本和枢纽节点建设成本加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枢纽节点选址、指派关系、直通路径规划为决策变量,包括混合轴辐网络约束、单分配约束、枢纽节点数量约束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模型,并设计了禁忌搜索算法求解。然后,将该模型应用到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网络模型能够给出适应分散需求的、经济的、具体可行的网络构建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为网络的构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3)设计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作方案。这部分主要研究了以成本导向运作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其一,提出了一种1+N聚合运作模式。该模式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通过一个核心网络运营企业与N个相关主体的多级协同来实现N种资源的集中调配与N个任务的统一决策,进而扩大网络运行效益,其本质是一种主体与资源的集聚整合。其二,设计了综合考虑成员边际贡献、资源投入效率、风险承担情况、综合实力和任务完成质量的二阶段利益分配机制,来协调网络核心运营企业与聚合的N个小微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盟关系。其三,运用共同代理理论构建了城、乡物流需求方合作与不合作两种情形下的激励机制模型,来协调两类异质需求方与网络运营方之间的共同代理关系。其四,研究了如何进行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改造,给出了具体的云物流平台体系架构、运行原理和运行流程。(4)仿真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通过对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系统分析和SD模型构建,仿真了处理工业品与处理生鲜农产品两种情景下的网络运行过程,验证了网络运作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网络运转效率、物流供给短缺、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成本、网络核心运营企业与需求企业发展、网络构建、网络运作等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共同决定了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状态。其中,网络运转效率是最关键的因素,若运转效率较低,则会产生物流供给短缺,并由此增加物流成本与阻碍相关企业增收。运作方案对网络运行结果的影响,也是通过改善网络运转效率,进而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减少物流供给短缺来实现。(5)提出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的保障对策。为保障网络构建与运作方案的落地及优化城乡物流的发展环境,提出从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奠定建设基础,培育壮大城乡物流主体、提高自生能力,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业务瓶颈,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城乡物流需求、增强运行动能五个方面建立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保障体系。
张曦予[6](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金象物流有限公司运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推动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力量。当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未来物流企业的发展必然与互联网相融相通。“互联网+”的发展潜力无限,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有利于物流企业技术管理体系的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也可能出现物流企业难以适应新技术的迅速变化,最终被新兴的物流模式所取代。当前,物流企业只有紧紧抓住“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准确把握“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将其融入到企业的运营模式中,才能实现“互联网+”与物流企业互利共赢。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选择相适应的运营模式,加快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现代物流企业需要面临的重要选题。本文以现代物流发展前沿为导向,以物流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为支撑,以金象物流公司运营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物流企业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趋势及特点,结合金象物流公司运营状况,分析得出该公司运营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有:运营生产范围受限、服务质量明显偏低、电商平台发展缓慢、管理模式不够科学。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定位不尽合理、客户需求认识不到位、信息平台建设重视不足、专业运营管理人才缺乏。针对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即:利用互联网现代化技术,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打造共享物流;完善电子商务平台,打造电商物流;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打造定制物流;依托自贸区优势,打造跨境物流等运营模式提升公司运营水平;同时要加快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物流决策支持系统、优质的电商发展环境、全方位的公司监管制度等保障措施确保运营模式落地见效。
杨代君[7](2020)在《“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业正突破原有的生产经营方式,成为平台卖家将货物直接运至消费者的重要媒介。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有利于物流企业加强对生产经营的管理,促进了产业融合朝着更紧密的方向发展。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分析消费者特征,适应了市场对物流行业提出的新要求。虽然我国物流业,尤其是快递业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社会物流总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居高不下,以及我国物流运价偏低等问题,影响我国物流产业整体盈利水平,限制行业再投资规模,阻碍了物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首先在对“智慧+共享”涵义进行界定,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在“智慧+共享”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共享能力、协同能力、竞争风险五个角度,建立了“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物流业利用“智慧+共享”背景促进产业升级提供了研究工具。其次,通过情景分析法,评估行业产值对不同参数变化的敏感度,并根据模型模拟结果提出产业升级的路径建议。通过利用我国物流业发展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模拟及情景分析得出结论:(1)我国物流业生产总值在模拟期间呈上升态势,前期增长缓慢,后期增长迅速,其发展周期为6、3、5、6年,年均增长率为10.2%;(2)在情景分析法下,物流企业应以提高技术水平为重点,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完善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比增加研发投入更有利于提高行业生产总值增速;(3)价格竞争对行业生产扩大化的制约作用不利于发挥物流行业的规模经济效益;(4)共享物流情景下的物流业生产总值要远远高于智慧物流情景,但略低于“智慧+共享”情景,即共享能力在产业升级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对行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具有“催化剂”的作用,物流行业应在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重视共享物流的发展,利用共享物流技术提高行业内外的协同能力,从而实现“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的升级。
龚雅玲[8](2019)在《“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传导路径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复合性、延伸性的支柱型产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然而我国物流业大而不强、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对我国物流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顺应世界各国推进“互联网+”行动,我国物流业亟需以“互联网+”为驱动力,实现物流业高质量的创新发展。在缺乏“互联网+”对产业创新发展作用机制研究的背景下,分析“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提出科学的物流业创新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的主要工作在于:首先介绍文章的理论基础和选题意义、界定主要概念,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及总结,确定研究命题、逻辑起点。其次,构建“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传导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互联网+”的“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协同化”作为切入点,分层展开分析,揭示“互联网+”驱动物流创新发展的替代效应、渗透效应、学习效应、协同效应。再次,构建单一路径下和复合路径下的数理模型,证明“互联网+”通过发挥替代效应、渗透效应、学习效应、协同效应促进物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的存在性,然后运用面板协整、GMM估计等计量方法,测度与比较“互联网+”替代效应、渗透效应、学习效应、协同效应的方向、大小,从实证上验证“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的有效性和客观性。最后,基于“互联网+”的四个效应,分析具体物流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实践,并给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是以互联网设施、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平台为中间体,通过资本替代、技术渗透、思维学习、平台协同的传导机制,共同作用于物流业,发挥“互联网+”的替代效应、渗透效应、学习效应、协同效应,驱动我国物流业创新发展。其中,“互联网+”的技术应用和人力资本投入依然是驱动我国物流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互联网+”的设施投入和平台建设对物流业产值增长和物流管理增效的作用在逐年增大、不容忽视。具体而言:(1)在单一路径下,本文通过构建增长核算模型、技术进步偏向模型、理论模型、协同度模型分别从数理上证明了四条传导路径的存在性。研究认为,“互联网+”实现了物流设施网络化,通过互联网设施资本投入对物流基础设施资本投入的替代,产生替代效应,优化了要素投入结构,提升了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有效地释放了物流业的资本及人力投入,改变了物流活动的生产方式与产出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潜在的产出能力,即提升了其对物流业产值的贡献度;“互联网+”实现了物流技术智能化,通过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业组织结构、服务对象、运输方式、配送方式、服务内容、服务过程、物流管理等方面,产生渗透效应,优化物流业组织方式和业务流程,提升物流运作管理水平,信息分享和倍增的同时,推动物流业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和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互联网+”实现了物流服务智慧化,通过互联网思维学习创新物流企业运营、服务及管理等理念,产生学习效应,促使物流从业者学习、消化和吸收成熟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物流业创新能力和产出能力;“互联网+”实现了物流管理协同化,通过互联网平台集聚供需双方需求信息,产生协同效应,促使组织间知识共享、协作,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组织效率,促进互联网平台与物流组织管理的协同。在复合路径下,本文综合考虑四种效应共同发挥作用构建Hamilton优化模型,通过FBA分析及其数值模拟证明了“互联网+”替代效应、渗透效应、学习效应、协同效应的发挥,可以促进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及自身推进积累,最终促进物流业产值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物流业绿色化、高质量创新发展。(2)采用计量模型以及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互联网+”的不同效应和综合效应,即在加速要素资本积累、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组织效率及其综合作用下,“互联网+”能够降低物流业成本,促进物流业产值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研究认为:(1)“互联网+”替代效应十分明显,表现为互联网设施投入对物流业产值增长的贡献,其对物流业产值的贡献率均值达到49.4%,随着“互联网+”与物流业的不断融合,其平均贡献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互联网+”渗透效应表现为互联网技术对我国物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互联网资源水平和互联网普及水平对我国物流业技术进步均有正向影响,短期内互联网资源水平对物流业技术进步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长期内互联网普及水平对物流业技术进步有负向影响,原因在于互联网资源水平和普及水平发展不协调而造成物流业技术进步的停滞。(3)“互联网+”学习效应表现为互联网思维学习对物流业绩效的影响,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能够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促进物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然而这种学习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未滞后与滞后一阶、滞后二阶的物流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具有差距,滞后二阶之后的作用更为显着,即“互联网+”学习效应前期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后期会表现出更显着的推动作用。(4)“互联网+”协同效应表现为互联网平台与物流组织管理的协同度,其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协同水平不高,协同的正面效应不大;相比互联网平台系统能力,物流组织管理系统能力较弱的。(5)我国物流业发展规模增长幅度缓慢,产业效率在不同省份的效率值和分布态势不同,环境和随机因素是阻碍区域物流业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基于此背景,我国物流业应借助资本优化、理念创新、技术改造升级、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方式,推行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策略和空间规划体系,从而有效引导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通过描述性统计以及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得出“互联网+”综合效应对物流业创新发展成本、规模、质量均有显着影响,其通过互联网设施、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人力资本、互联网平台的共同作用,促使物流业成本降低、产值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此外,政府支持度和环境因素对物流业产值和全要素生产率也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互联网+”能够降低环境污染,需连同物流业绿色化运行,一并实现我国物流业低成本、高规模、高质量的创新发展。(3)运用上述数理和实证分析结论,分析具体物流服务企业的创新实践,发现“互联网+”是物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认为,在“互联网+”替代效应、渗透效应、学习效应和协同效应的影响下,顺丰速运公司在资源建设、技术应用、人才培育以及组织管理方面以重资产运营、信息化运营、人力资源优势、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实现创新发展,其中,“互联网+”学习效应和协同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和表现。为实现顺丰进一步降本增效,提高盈利能力、成长能力,需加大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育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以更高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服务消费者,进一步推动以“互联网+”为驱动力的物流业创新发展。现有“互联网+”与物流业的关系研究,主要运用定性分析,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单一要素或物流业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等某几个方面,基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单个作用机制展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互联网+”内生化为物流业创新发展的驱动力,综合考虑多个作用要素,运用数理分析和实证分析,在单个路径、复合路径下分别构建数理模型和计量模型,以此研究“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传导机制。最后,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案例分析,为我国物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因此,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本研究在以下三方面有所创新:一是扩大了“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研究视角,突破了“互联网+”的研究范式,从设施网络化、技术智能化、服务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四个视角出发,关注“互联网+”与物流业的深度联系,探索“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现有的研究大部分关注“互联网+”本身或“互联网+”在具体行业、具体产业的某一方面的影响,本文提出“互联网+”驱动创新的研究除了关注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外,还需要关注互联网设施,以及互联网平台。结合我国物流业实践,系统地研究了“互联网+”作为驱动力对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二是构建并求解了Hamilton优化模型,深刻揭示了“互联网+”促进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传导机制。本文通过将“互联网+”的替代效应、学习效应、渗透效应和协同效应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框架,构建促进物质资本累积的替代效应方程、促进技术创新的渗透效应方程、提升人力资本累积的学习效应方程和“互联网+”累积推进的协同效应方程,联立后建立Hamilton优化模型并进行FBA求解及数值模拟,从数理上证明了“互联网+”驱动物流创新发展的路径的存在性。三是厘清了“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替代效应、渗透效应、学习效应和协同效应,实证上选取多维度指标测度了四个效应的方向、大小。现有的研究仅是本质内涵界定与定性分析,实证研究几乎没有。本文指出“互联网+”渗透效应和学习效应对物流业创新发展规模、质量的绩效弹性显着,“互联网+”替代效应对物流业产值贡献在逐年增大,而且“互联网+”协同效应对物流管理效率的提升作用不容忽视,最终共同作用于物流业创新发展,从实证上验证了“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的有效性和客观性。
何俊鹏[9](2019)在《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一体化模式研究 ——以嘉鱼县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城市电子商务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国家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向农村拓展电子商务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也是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发展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政策和方式。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无论是板块模式还是建设方式,都要解决农村物流运输方面的问题,物流作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重要的基础服务内容,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降低农产品成本、保证农产品质量、方便居民购买农产品,和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通过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运输平台,进而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根据国内外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来看,物流和电商协调共同发展是大势所趋,本文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如何在我国农村建立一个电商和物流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以此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本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对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1)分析中国农村物流和电子商务的现状,通过收集数据了解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需求率以及分析我国电商与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中找到电商背景下现代物流的发展模式,建立一个一体化模式,与不同商业模式结合起来,展开研究。(2)以嘉鱼县为具体研究对象,收集各种相关政策、道路基础设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村镇布局、信息化发展现状、物流运力与运量等条件进行调查,获取基本的信息与数据以及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规划的相关资料,然后通过收集嘉鱼县各种相关文献,了解当地物流服务站和网络化的建设情况,尤其是农村服务站的建设,服务站在农村电商和物流网络承担着包裹运输、中转的作用,是展开新模式研究的重点内容。(3)对该一体化模式在嘉鱼县的使用情况利用增长率法和回归分析法进行预测,具体有农村经济发展预测、农产品需求预测、以及总体趋势。重点是针对一体化模式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全国不同地区电子商务销售额与物流运输运力与运量分析,提出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改变农村村民的传统消费习惯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行为。利用现代物流的发展模式,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创新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的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模式。
董红艳[10](2016)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山西省物流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物流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给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很多地区把发展物流产业作为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又迎来的新的机遇。但是,山西省以煤炭业为基础而兴起的物流业,已适应不了现代物流业更为严格的要求。如何使物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以及确保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山西省政府必须要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中,多以物流产业为基础,分别从区域物流的概念与结构、区域物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法、区域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等角度认识区域物流竞争力。本文以竞争力理论以及研究模型为基础,结合电子商务,区域物流、竞争力等有关理论,依据区域物流的自身特点及建立评价体系的原则,并根据电子商务发展对物流业的影响,构建了电商环境下区域物流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其中评价体系分为竞争实力以及竞争潜力两个部分,共包括21个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首先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对山西省物流业竞争力进行了纵向分析,依据山西省2009年至2013年的综合竞争力熵权灰色关联值,发现在2009-2011年大致不变的状态后,经历了2012年的下降时期,在2013年开始步入提升期,且存在加速上升的趋势。接着运用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市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区域物流竞争力做了横向实证研究,得出山西省在竞争实力的排名为14,在竞争潜力的排名为21。根据得分矩阵表法得出山西省属于竞争实力较高但竞争潜力不足的省市。根据纵向研究中电商环境下山西省物流业竞争力各项指标的熵权灰色关联值,针对山西省电子商务物流业在物流人员培养、经济增长速度、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关注物流业从业人员、提升山西省经济实力、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以及实现物流业的信息化管理等合理的建议。接着根据横向研究31省市竞争实力以及竞争潜力的排名,发现山西省除去以上问题之外,还存在电商环境下物流规模较小,政府投资少以及物流绩效不稳定的问题。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壮大电子商务物流业规模、政府加强对电子商务物流业的管理以及保持物流绩效水平建议。
二、电子商务下物流业的发展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商务下物流业的发展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价值链的苏宁易购物流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之处 |
1.5 论文结构 |
2 价值链相关理论 |
2.1 价值链概念界定 |
2.1.1 价值链的概念 |
2.1.2 价值链的类型 |
2.1.3 价值链的特点 |
2.1.4 价值链成本控制的优势 |
2.2 价值链物流成本控制理论 |
2.2.1 理论介绍 |
2.2.2 控制对象 |
2.2.3 控制内容 |
2.2.4 控制步骤 |
2.2.5 控制意义 |
2.3 基于价值链的物流成本控制方法 |
2.4 价值链理论相关应用 |
2.4.1 价值链分析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
2.4.2 价值链分析在竞争优势评估中的应用 |
3 家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以苏宁易购为例 |
3.1 苏宁易购物流的简介 |
3.1.1 苏宁物流建设现状 |
3.1.2 苏宁易购物流的业务板块 |
3.1.3 苏宁易购物流的作业流程 |
3.1.4 苏宁易购物流的配送模式 |
3.2 苏宁物流存在的问题 |
3.2.1 企业缺乏对物流成本价值链的全局分析 |
3.2.2 物流配送问题 |
4 基于外部价值链的苏宁易购物流成本控制分析 |
4.1 外部价值链的构成 |
4.1.1 纵向价值链 |
4.1.2 横向价值链 |
4.2 外部价值链的物流成本控制分析 |
4.2.1 纵向价值链中供应商层面 |
4.2.2 纵向价值链中顾客层面 |
4.2.3 横向价值链中竞争对手层面 |
4.3 控制效果评价及建议 |
4.3.1 控制效果评价 |
4.3.2 完善控制建议 |
5 苏宁易购内部价值链的物流成本控制分析 |
5.1 内部价值链的构成 |
5.2 内部价值链的物流成本控制分析 |
5.2.1 采购环节 |
5.2.2 运输环节 |
5.2.3 仓储环节 |
5.2.4 销售环节 |
5.2.5 逆向物流环节 |
5.3 控制效果评价及建议 |
5.3.1 控制效果评价 |
5.3.2 完善控制建议 |
6 完善价值链视角下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建议 |
6.1 通过内部价值链优化各环节的物流成本控制措施 |
6.2 提高整合价值链物流成本控制效果 |
6.3 从外部价值链物流管理角度,建立综合有效的成本控制框架 |
6.4 完善信息系统降低价值链物流总成本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及协调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利益协调的研究 |
1.2.2 产品服务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利益协调的研究 |
1.2.3 双渠道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利益协调的研究 |
1.2.4 供应链质量控制及激励机制的研究 |
1.2.5 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竞合关系及演化的研究 |
1.2.6 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重要概念辨析 |
2.1.1 产品供应链(PSC) |
2.1.2 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 |
2.1.3 供应链系统 |
2.1.4 协调演化机制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组织间关系理论 |
2.2.3 博弈与演化博弈理论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及协调发展问题 |
3.1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 |
3.1.1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下供应链系统的产生 |
3.1.2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及特点 |
3.2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协调发展关键问题分析 |
3.2.1 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内在逻辑关系 |
3.2.2 决策优化问题 |
3.2.3 利益协调问题 |
3.2.4 质量控制问题 |
3.2.5 合作关系演化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单渠道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及利益协调 |
4.1 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
4.1.1 问题描述 |
4.1.2 模型构建 |
4.1.3 研究假设 |
4.2 不同决策模式下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对比分析 |
4.2.1 系统集中决策模式 |
4.2.2 PSC分散/LSSC分散决策模式 |
4.2.3 局部合作决策模式 |
4.2.4 不同决策模式下供应链最优决策对比分析 |
4.3 价格的外生性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分析 |
4.3.1 产品批发价格的外生性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分析 |
4.3.2 物流服务销售价格的外生性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分析 |
4.4 单渠道供应链系统的利益协调机制设计 |
4.4.1 PSC分散/LSSC分散决策模式利益协调机制 |
4.4.2 基于Nash博弈的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模式利益协调机制 |
4.5 数值分析 |
4.5.1 不同决策模式下的最优决策及利润模拟分析 |
4.5.2 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模式下不同权利结构最优决策对比 |
4.5.3 价格内生与外生对最优决策影响的对比分析 |
4.5.4 不同决策模式下的利益协调机制设计分析 |
4.5.5 敏感系数对利益协调机制设计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及利益协调 |
5.1 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
5.1.1 问题描述 |
5.1.2 模型构建 |
5.1.3 研究假设 |
5.2 服务水平竞争情形下的最优决策分析 |
5.2.1 系统集中决策模式 |
5.2.2 PSC分散/LSSC分散决策模式 |
5.2.3 PSC分散/LSSC集中决策模式 |
5.2.4 PSC集中/LSSC分散决策模式 |
5.2.5 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模式 |
5.2.6 零售商与LSSC合作决策模式 |
5.2.7 服务水平竞争情形下不同决策模式最优决策对比分析 |
5.3 消费者搭便车情形下的最优决策分析 |
5.3.1 系统集中决策模式 |
5.3.2 PSC分散/LSSC分散决策模式 |
5.3.3 PSC分散/LSSC集中决策模式 |
5.3.4 PSC集中/LSSC分散决策模式 |
5.3.5 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模式 |
5.3.6 零售商与LSSC合作决策模式 |
5.3.7 消费者搭便车情形下不同决策模式最优决策对比分析 |
5.4 两种竞争情形下最优决策对比分析 |
5.4.1 系统集中决策模式中两种竞争情形最优决策对比分析 |
5.4.2 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模式中两种竞争情形最优决策对比分析 |
5.4.3 分散决策模式中两种竞争情形最优决策对比分析 |
5.5 两种竞争情形下的利益协调机制设计 |
5.5.1 服务水平竞争情形下的利益协调机制设计 |
5.5.2 消费者搭便车情形下的利益协调机制设计 |
5.5.3 数值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质量激励机制 |
6.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6.1.1 概念模型 |
6.1.2 研究假设 |
6.2 单阶段静态博弈质量激励机制设计 |
6.2.1 个体单独激励下的质量激励契约 |
6.2.2 个体单独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质量激励契约 |
6.3 多阶段动态博弈质量激励机制设计 |
6.3.1 合同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质量激励机制 |
6.3.2 基于演化博弈的奖惩结合质量激励模型 |
6.3.3 重复博弈的质量激励机制 |
6.3.4 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7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内部合作关系演化 |
7.1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内部合作关系稳定性分析 |
7.1.1 PSC与 LSSC合作关系演化博弈模型 |
7.1.2 PSC与 LSSC合作关系稳定性分析 |
7.2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内部合作关系深入发展机理 |
7.2.1 合作关系的Homans-Simon模型构建 |
7.2.2 合作关系深入发展的内在机理 |
7.3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内部合作关系演化路径 |
7.3.1 PSC分散/LSSC分散的“弱”合作关系 |
7.3.2 PSC集中/LSSC集中的“点”合作关系 |
7.3.3 PSC集中/LSSC集中的“线”合作关系 |
7.3.4 PSC集中/LSSC集中的“面”合作关系 |
7.3.5 PSC集中/LSSC集中的“网”合作关系 |
7.3.6 PSC集中/LSSC集中的“生态”合作关系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
1.3.1 技术路线 |
1.3.2 内容安排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范畴界定 |
2.1.1 村镇概念范畴 |
2.1.2 村镇物流概念范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种群生态理论 |
2.2.3 演化博弈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产业链与价值链研究 |
2.3.2 系统演化与产业链演化研究 |
2.3.3 村镇物流发展研究 |
2.4 文献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3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建构 |
3.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涵及构成 |
3.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涵 |
3.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要素 |
3.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CAS结构 |
3.1.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层次与功能 |
3.2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
3.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 |
3.2.2 “链环-功能”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
3.2.3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
3.2.4 “链环-功能”升级至“平台-模块”主导模式的生态圈形成 |
3.3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平衡性 |
3.3.1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稳定性前提 |
3.3.2 实现系统层级平衡的关键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平衡机理 |
4.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演化 |
4.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内涵 |
4.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维度 |
4.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测量及演化 |
4.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演化 |
4.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网络特性 |
4.2.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共生机制 |
4.3 “链环—功能”不平衡诱因实证研究 |
4.3.1 “链环-功能”效率评价理论基础 |
4.3.2 效率评价指标选取和样本选择 |
4.3.3 “链环—功能”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
4.4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机制 |
4.4.1 平台服务型双边市场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4.2 “运营主体-使用主体-政府”三方协调演化模拟 |
4.4.3 平台服务型双边市场主体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分形 |
5.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 |
5.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基础 |
5.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远离平衡态需求 |
5.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非线性过程 |
5.1.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外涨落驱动 |
5.1.5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涌现 |
5.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分形机制 |
5.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流作用力 |
5.2.2 生态流驱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非平衡相变 |
5.2.3 生态流触发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结构时空分岔 |
5.2.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部更新分形机制 |
5.3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模拟 |
5.3.1 SOM神经网络法模拟系统演化的适用性 |
5.3.2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实证及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6 村镇物流生态环境子系统仿真测度与优化 |
6.1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协同”驱动机制内涵 |
6.1.1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关联理论 |
6.1.2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关联内涵 |
6.1.3 协同学分析环境要素子系统的耦合性 |
6.2 村镇物流环境子系统序参量筛选 |
6.2.1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设计 |
6.2.2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构建 |
6.2.3 序参量指标筛选方法 |
6.2.4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筛选 |
6.3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测度与优化 |
6.3.1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测量模型 |
6.3.2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动力学仿真 |
6.3.3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动力学情景分析 |
6.3.4 环境子系统情景互动调控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2 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我国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区域物流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区域物流研究现状 |
2.1.2 物流发展评价研究现状 |
2.1.3 区域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2.2 模糊物元分析应用研究现状 |
2.3 时空分异应用研究现状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系统论 |
2.4.2 区位论 |
2.4.3 可持续发展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评估体系及其测度模型构建 |
3.1 测度指标选取原则 |
3.2 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评估体系的建立 |
3.2.1 测度指标的初选 |
3.2.2 测度指标的筛选 |
3.2.3 指标体系检验 |
3.3 基于模糊物元和组合赋权的测度模型 |
3.3.1 组合赋权的权重确定 |
3.3.2 模糊物元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省级面板数据 |
4.1 数据来源 |
4.2 研究区域 |
4.3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模糊物元综合横向测度 |
4.3.1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物元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2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复合模糊物元的建立 |
4.4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指标组合权重的确定 |
4.4.1 物流发展质量指标AHP权重计算 |
4.4.2 物流发展质量指标熵值法权重计算 |
4.4.3 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指标组合赋权权重计算 |
4.5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及五维度指数综合分析 |
4.5.1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等级划分 |
4.5.2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差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
5.1 时序变化分析 |
5.1.1 整体分析 |
5.1.2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的差异性分析 |
5.2 空间分异分析 |
5.2.1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
5.2.2 全局空间统计分析 |
5.2.3 局域空间统计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的发展建议 |
6.1 针对物流发展质量指数较低地区发展建议 |
6.2 针对物流发展质量指数较高地区发展建议 |
6.3 针对物流发展质量指数差异大地区发展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 |
1.3.2 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 |
1.3.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 |
1.4 研究方案设计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 |
2.1.1 物流网络 |
2.1.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界定 |
2.1.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特殊属性分析 |
2.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 |
2.2.1 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基本构成 |
2.2.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分析 |
2.2.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构成 |
2.2.4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与运行成本的控制方法 |
2.3 理论基础 |
2.3.1 成本管理理论 |
2.3.2 城乡融合理论 |
2.3.3 物流网络规划理论 |
2.3.4 精益运营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理论分析 |
3.1 我国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1.1 主要问题 |
3.1.2 问题成因分析 |
3.2 成本导向的提出与思想内涵 |
3.2.1 成本导向的提出 |
3.2.2 成本导向的思想内涵 |
3.3 成本导向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的要求 |
3.3.1 系统科学 |
3.3.2 规模化 |
3.3.3 组织协调 |
3.3.4 高智能水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 |
4.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形态设计 |
4.1.1 物流网络的基本形态 |
4.1.2 轴辐式网络的适用性 |
4.1.3 多枢纽单分配二级混合轴辐式网络形态 |
4.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模型构建 |
4.2.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4.2.2 符号说明 |
4.2.3 网络模型 |
4.3 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模型求解 |
4.3.1 模型求解算法选择 |
4.3.2 禁忌搜索算法设计 |
4.3.3 模型求解流程 |
4.4 应用实例——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 |
4.4.1 宁镇扬区域的城乡物流基础与物流需求分析 |
4.4.2 宁镇扬区域的备选城市节点评价 |
4.4.3 宁镇扬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成本最优构建方案决策 |
4.4.4 成本最优的宁镇扬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方案分析 |
4.4.5 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方案的现实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作 |
5.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1+N聚合运作模式 |
5.1.1 1+N聚合运作模式的提出 |
5.1.2 1+N聚合运作模式构想与创新 |
5.1.3 1+N聚合运作模式的潜在逻辑 |
5.2 1+N聚合运作模式下多物流服务商的关系协调 |
5.2.1 问题描述 |
5.2.2 1+N聚合运作模式下多物流服务商的合作博弈模型 |
5.2.3 多物流服务商联盟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4 多物流服务商联盟的二阶段利益分配机制设计 |
5.2.5 算例分析 |
5.2.6 多物流服务商的关系协调措施 |
5.3 1+N聚合运作模式下网络运营方与物流需求方的关系协调 |
5.3.1 问题描述 |
5.3.2 建模假设与主体期望效用函数确定 |
5.3.3 城、乡物流需求方不合作情形下的激励机制 |
5.3.4 城、乡物流需求方合作情形下的激励机制 |
5.3.5 最优激励机制的数值模拟 |
5.3.6 网络运营方与城、乡物流需求方的关系协调措施 |
5.4 基于云计算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1+N聚合运作 |
5.4.1 云计算技术对1+N聚合运作的支撑作用 |
5.4.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云物流平台搭建 |
5.4.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业务流程数字化改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仿真 |
6.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分析 |
6.1.1 仿真目的与系统边界说明 |
6.1.2 因果关系分析 |
6.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SD模型构建 |
6.2.1 流量存量图 |
6.2.2 变量说明 |
6.2.3 动力学方程 |
6.3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SD模型检验 |
6.3.1 参数估计 |
6.3.2 模型检验 |
6.4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仿真结果分析 |
6.4.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转效率情况 |
6.4.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成本情况 |
6.4.3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效益情况 |
6.5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作方案有效性验证 |
6.5.1 引入关系协调机制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
6.5.2 采用云物流技术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
6.5.3 实施1+N聚合运作模式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保障研究 |
7.1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奠定建设基础 |
7.1.1 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
7.1.2 完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 |
7.1.3 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
7.2 培育壮大城乡物流主体,提高自生能力 |
7.2.1 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
7.2.2 增强小微物流企业活力 |
7.3 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业务瓶颈 |
7.3.1 鼓励云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 |
7.3.2 鼓励绿色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 |
7.3.3 鼓励生鲜农产品包装技术创新与应用 |
7.3.4 鼓励多温共配技术创新与应用 |
7.4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 |
7.4.1 统一城乡物流操作标准与技术规范 |
7.4.2 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营的监督管理 |
7.4.3 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用地与资金支持 |
7.5 扩大城乡物流需求,增强运行动能 |
7.5.1 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 |
7.5.2 促进物流上游产业发展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禁忌搜索算法程序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6)“互联网+”背景下金象物流有限公司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 |
2.1.2 现代物流 |
2.1.3 物流企业运营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第三方物流理论 |
2.2.2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三章 金象物流公司运营模式现状 |
3.1 公司运营情况 |
3.1.1 发展历程 |
3.1.2 业务范围 |
3.1.3 服务网点 |
3.1.4 人员情况 |
3.1.5 设施配备 |
3.1.6 信息化应用 |
3.1.7 经营业绩 |
3.2 “互联网+”对公司运营模式的影响 |
3.2.1 经营业务逐步扩大 |
3.2.2 市场效益逐年提升 |
3.3 金象物流公司运营模式的主要特点 |
3.3.1 运营模式的主要特点 |
3.3.2 形成的特色模式 |
第四章 金象物流公司运营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1.1 运营生产范围受限 |
4.1.2 服务质量明显偏低 |
4.1.3 电商平台发展缓慢 |
4.1.4 管理模式不够科学 |
4.2 原因分析 |
4.2.1 市场定位不尽合理 |
4.2.2 客户需求认识不到位 |
4.2.3 信息平台建设重视不足 |
4.2.4 专业运营管理人才缺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象物流公司运营模式优化及保障措施 |
5.1 模式优化 |
5.1.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打造共享物流 |
5.1.2 完善电子商务平台,打造电商物流 |
5.1.3 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打造定制物流 |
5.1.4 依托自贸区优势,打造跨境物流 |
5.2 保障措施 |
5.2.1 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 |
5.2.2 建立现代化的物流决策支持系统 |
5.2.3 建立优质的电商发展环境 |
5.2.4 建立全方位的公司监管制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7)“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物流产业的定义 |
2.1.2 产业升级的内涵 |
2.1.3 “智慧+共享”背景的定义 |
2.1.4 “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升级理论 |
2.2.2 协同理论 |
2.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4 系统动力学应用于物流产业升级路径研究的可行性 |
2.3 文献综述 |
2.3.1 物流产业升级相关文献综述 |
2.3.2 智慧物流相关文献综述 |
2.3.3 共享物流相关文献综述 |
2.3.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
3.1 “智慧+共享”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
3.1.1 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
3.1.2 “智慧+共享”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
3.2 “智慧+共享”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
3.2.1 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
3.2.2 技术水平的影响因素 |
3.2.3 共享能力的影响因素 |
3.2.4 协同能力的影响因素 |
3.2.5 竞争风险的影响因素 |
3.3 “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1 模型的系统特征 |
4.1.1 模型的整体性特征 |
4.1.2 模型的开放性特征 |
4.1.3 模型的预测性特征 |
4.2 模型的多重反馈关系 |
4.3 模型的构建 |
4.3.1 模型的系统分析与系统边界 |
4.3.2 模型的因果分析与结构分析 |
4.3.3 模型的存量流量图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检验 |
5.1.1 模型数据来源及处理 |
5.1.2 模型检验 |
5.2 模型模拟分析 |
5.3 模型不同情景设计与分析 |
5.3.1 未来创新能力情景设计与分析 |
5.3.2 未来技术水平情景设计与分析 |
5.3.3 未来共享能力情景设计与分析 |
5.3.4 未来协同能力情景设计与分析 |
5.3.5 未来竞争风险情景设计与分析 |
5.3.6 模型综合情景设计与分析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
6.1 推动物流行业标准的制定 |
6.2 鼓励共享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 |
6.3 提高物流行业的协同能力 |
6.4 保持或稳定增长研发与基础设施的投入 |
6.5 允许适当的企业兼并,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传导路径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来源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架构 |
1.6 本章小结 |
2 主要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
2.1.1 “互联网+”的界定 |
2.1.2 物流业的界定 |
2.1.3 物流业创新发展的界定 |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互联网+”的相关文献研究 |
2.2.2 物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文献研究 |
2.2.3 “互联网+”与物流业关系的相关文献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与传导路径 |
3.1 “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1 互联网经济理论 |
3.1.2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 |
3.1.3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
3.2 “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外在表征 |
3.2.1 “互联网+”→物流设施网络化 |
3.2.2 “互联网+”→物流技术智能化 |
3.2.3 “互联网+”→物流服务智慧化 |
3.2.4 “互联网+”→物流管理协同化 |
3.3 “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传导路径 |
3.3.1 基于“互联网+”资本替代传导机制的路径 |
3.3.2 基于“互联网+”技术渗透传导机制的路径 |
3.3.3 基于“互联网+”思维学习传导机制的路径 |
3.3.4 基于“互联网+”平台协同传导机制的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传导路径下“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数理分析 |
4.1 单一路径下“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求证 |
4.1.1 “互联网+”替代效应的增长核算模型构建 |
4.1.2 “互联网+”渗透效应的技术进步偏向模型构建 |
4.1.3 “互联网+”学习效应的理论模型构建 |
4.1.4 “互联网+”协同效应的协同度模型构建 |
4.2 复合路径下“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求证 |
4.2.1 “互联网+”综合效应的模型假定 |
4.2.2 “互联网+”综合效应的Hamilton优化模型构建 |
4.2.3 “互联网+”综合效应的社会最优均衡FBA |
4.3 本章小结 |
5 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互联网+”不同效应的实证检验 |
5.1 基于增长核算模型的“互联网+”替代效应的分析检验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
5.1.3 互联网设施对物流业产值增长的替代效应检验 |
5.2 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模型的“互联网+”渗透效应的分析检验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
5.2.3 互联网技术对物流业技术的渗透效应检验 |
5.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互联网+”学习效应的分析检验 |
5.3.1 模型设定 |
5.3.2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
5.3.3 互联网思维对物流业人力资本的学习效应检验 |
5.4 基于协同度模型的“互联网+”协同效应的分析检验 |
5.4.1 模型设定 |
5.4.2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
5.4.3 互联网平台对物流业管理的协同效应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互联网+”综合效应的实证分析 |
6.1 物流业发展诊断分析 |
6.1.1 物流业规模分析 |
6.1.2 物流业效率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 |
6.2 “互联网+”对物流业创新发展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互联网发展的统计分析 |
6.2.2 社会物流总费用的统计分析 |
6.2.3 “互联网+”→物流业成本降低的统计分析检验 |
6.3 “互联网+”对物流业创新发展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模型设定 |
6.3.2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
6.3.3 面板单位根检验 |
6.3.4 “互联网+”→物流业产值增长的计量分析检验 |
6.4 “互联网+”对物流业创新发展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6.4.1 模型设定 |
6.4.2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
6.4.3 面板单位根检验 |
6.4.4 “互联网+”→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计量分析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效应的案例分析 |
7.1 基于顺丰速运公司的创新发展环境分析 |
7.1.1 外部环境分析 |
7.1.2 内部环境分析 |
7.2 “互联网+”驱动顺丰速运公司创新发展的效应分析 |
7.2.1 替代效应分析 |
7.2.2 渗透效应分析 |
7.2.3 学习效应分析 |
7.2.4 协同效应分析 |
7.3 “互联网+”驱动顺丰速运公司创新发展的经验总结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大“互联网+”的设施投入加快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 |
8.2.2 加快“互联网+”的技术融合推动物流技术进步 |
8.2.3 创新“互联网+”的思维学习完善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
8.2.4 整合“互联网+”的平台资源创新物流管理模式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一体化模式研究 ——以嘉鱼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3.1 内容与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和农村物流的现状分析 |
2.1 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
2.1.1 农村电子商务含义 |
2.1.2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问题 |
2.1.3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 |
2.2 农村物流现状分析 |
2.2.1 农村物流含义 |
2.2.2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
2.2.3 我国农村物流未来发展趋势 |
2.3 农村电商和物流发展的主要目标 |
2.3.1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 |
2.3.2 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农村电商与物流运输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
3.1 电子商务与物流一体化 |
3.1.1 电子商务物流一体化的含义 |
3.1.2 介绍电商和物流的关系 |
3.2 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业的发展模式 |
3.2.1 农村物流发展模式介绍 |
3.2.2 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业的特点 |
3.2.3 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
3.3 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一体化发展模式 |
3.3.1 城乡物流运输组织一体化模式 |
3.3.2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一体化模式 |
3.3.3 电商平台信息共享一体化模式 |
第4章 实证研究——以嘉鱼县为例 |
4.1 嘉鱼县概况 |
4.1.1 经济发展概况 |
4.1.2 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发展现状 |
4.2 构建嘉鱼县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一体化模式 |
4.2.1 发展目标 |
4.2.2 模式方案 |
4.2.3 发展重点 |
4.2.4 发展预测 |
4.2.5 实施保障 |
4.3 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发展需求分析 |
4.3.1 预测的思路与方法 |
4.3.2 农村经济发展预测 |
4.3.3 农村电子商务需求预测 |
4.3.4 农村物流需求预测 |
4.3.5 预测分析与评价 |
第5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电子商务环境下山西省物流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流业竞争力定义的研究 |
1.2.2 物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研究 |
1.2.3 物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4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水平的研究 |
1.2.5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产业竞争力 |
2.1.2 区域物流产业 |
2.1.3 区域物流竞争力 |
2.2 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学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3 国家竞争力理论 |
2.3 物流产业竞争力模型 |
2.3.1 钻石模型 |
2.3.2 九因素模型 |
2.3.3 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 |
3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1 山西省物流业发展现状 |
3.1.1 物流业规模的发展 |
3.1.2 物流企业的发展 |
3.1.3 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 |
3.1.4 物流业的人才建设现状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3 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竞争力的影响 |
3.3.1 电子商务对物流产业竞争实力的影响 |
3.3.2 电子商务对物流产业竞争潜力的影响 |
3.4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4 电子商务环境下山西省物流业竞争力的纵向研究 |
4.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4.1.1 熵权灰色关联模型 |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 电商环境下山西省物流产业竞争力分析 |
4.2.1 山西省市物流产业竞争实力分析 |
4.2.2 山西省市物流产业竞争潜力分析 |
4.2.3 山西省市物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
4.3 电商环境下山西省物流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 |
4.3.1 物流产业竞争力的有利因素 |
4.3.2 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
5 电子商务环境下山西省物流业竞争力的横向研究 |
5.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5.1.1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 |
5.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 各省市物流产业竞争实力分析与评价 |
5.2.1 物流产业竞争实力因子分析 |
5.2.2 物流产业竞争实力评价 |
5.3 各省市物流产业竞争潜力分析与评价 |
5.3.1 物流业竞争潜力因子分析 |
5.3.2 物流业竞争潜力评价 |
5.4 物流产业竞争综合力分析与评价 |
5.4.1 物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
5.4.2 物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
6 政策建议 |
6.1 纵向研究对策建议 |
6.1.1 关注物流业从业人员 |
6.1.2 提升山西省经济实力 |
6.1.3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
6.1.4 实现物流业的信息化管理 |
6.2 横向研究政策建议 |
6.2.1 壮大电子商务物流业规模 |
6.2.2 政府加强对电子商务物流业的管理 |
6.2.3 保持物流绩效水平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电子商务下物流业的发展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价值链的苏宁易购物流成本控制研究[D]. 马里克(Sidibe Malick).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及协调演化机制研究[D]. 张建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D]. 赵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我国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D]. 谌志鹏.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5]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D]. 戴盼倩. 江苏大学, 2020
- [6]“互联网+”背景下金象物流有限公司运营模式研究[D]. 张曦予.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路径研究[D]. 杨代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8]“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传导路径及其效应研究[D]. 龚雅玲. 江西财经大学, 2019
- [9]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一体化模式研究 ——以嘉鱼县为例[D]. 何俊鹏.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 [10]电子商务环境下山西省物流业竞争力研究[D]. 董红艳.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