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外遇:看上去很美?(论文文献综述)
孟亮亮[1](2021)在《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文中提出
滕小娟[2](2020)在《废墟审美 ——与中国城市电影的现代性建构》文中指出
梁朝娟[3](2019)在《方位词成分“内”“外”不对称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外”是一组表示空间方位相反的方位词,“内”表示在某一空间内,“外”表示在某一空间外。方位成分“内”“外”表示的也是相反的含义,二者存在对称的现象,如“内因”与“外因”“十米内”与“十米外”;同时也存在不对称的现象,如存在“内疚”却不存在“*外疚”,我们可以说“两天内”却不能说“*两天外”等。论文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内”“外”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进行了分类描写,并从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对“内”“外”的不对称现象进行解释。文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将“内”“外”主要分为“内+X”与“外+X”和“X+内”与“X+外”两种情况,分别探讨其对称与不对称的情况。“内+X”与“外+X”的不对称主要反映在词汇层面,“X+内”与“X+外”的不对称主要反映在短语和语用层面。同时还根据储泽祥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分类讨论了方位构式“X在Y内”与“Y在X外”的转换情况,发现方位构式“X在Y内”与“Y在X外”是不能够相互转换的。在对方位成分“内”“外”不对称现象分析的基础上,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两方面分析了产生方位成分“内”“外”对称不对称现象的原因。在表示的空间方位义时,“内”“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对称的,这是由“内”“外”的基本义决定的;在表示隐喻义时,隐喻范围的不对称造成“内”“外”的不对称。同时,构词因素的制约以及人们认知的差异、语言表达的习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都会造成方位成分“内”“外”的不对称。
李栋[4](2017)在《格非“江南三部曲”的悲剧性探析》文中认为“悲剧性”作为一种美学范畴,是笔者理解和思考格非“江南三部曲”(1)的精神意蕴和艺术价值的方法论和理论选择,笔者试图勾连和呈现格非小说中的乌托邦主题、人物的精神气质和艺术表达的重要价值,揭示出格非对自己的创作转型、对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对知识分子的精神勘探所做的努力。力图揭示出格非“江南三部曲”的思想维度、精神维度和艺术维度等不同维度的独特思考和特殊贡献。具体而言,该论文以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为文本,主要采用了文本细读和理论探究等方法对“江南三部曲”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和阐释。以“悲剧性”为理论视角,具体从悲剧意识、悲剧精神、悲剧意蕴等方面阐释格非对“乌托邦”、“知识分子”、“革命与爱情”等问题的认识和反思。全文从四个方面来探讨“江南三部曲”的“悲剧性”美学价值。绪论部分交代了该题的研究缘起、“江南三部曲”的研究现状和该论题的研究价值。第一章是从悲剧意识的主题呈现的角度指出“江南三部曲”的“乌托邦”和爱情主题的书写,揭示出“三部曲”浓郁的“幻灭意识”和“宿命意识”。第二章是从悲剧精神的人物展现的维度,以“陆秀米”“姚佩佩”“庞家玉”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人物形象为代表揭示悲剧人物所蕴含的悲剧精神,同时揭示出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轨迹和现实困境下的思考与反抗。第三章从悲剧意蕴的艺术表现的角度,从艺术表达的方面揭示“江南三部曲”独特的悲剧蕴含,具体从梦境叙事、反讽艺术、意象书写三个方面展现了纷繁复杂的悲剧冲突、荒诞不经与悲喜交织的悲剧情境、苍凉哀婉的悲剧氛围。
于颖浩[5](2016)在《冯唐的“异”与“野” ——冯唐小说创作论》文中指出本文以冯唐的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异质性进入文坛、异质的叙述技巧、冯唐小说的意义等方面来分析冯唐小说的审美异质性,同时体会冯唐小说中野性的魅力。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以冯唐的传奇经历为依据,对其进入文坛的异质性行了简要的归纳,分为消除内心肿胀、消磨和打败时间、探求人性的幽微之火三个阶段。第二章,重点分析了冯唐小说中包含的异质的叙述技巧,分别是从转换的叙述视角、奇特的叙述策略、冒犯性的语言力量三个方面来体现出其中的技巧。其中,奇特的叙述策略又着重从碎片化的情节与绵密的闲笔、异质的人物形象和对性的反写和拆解来表现异质。第三章,以一般“70后”的创作特点作为比较对象,对“70后”创作的普遍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与冯唐的小说比较得出区别,并总结出冯唐今后的创作的独特魔力与可借鉴之处,同时也指出冯唐小说的创作困境与不足。最后,结语部分指出冯唐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小说家,对于他的评判应当交还给历史。
王冰雪[6](2015)在《都市映像:新世纪华莱坞电影媒介景观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华莱坞电影作为阅读都市的一种方法,从新世纪电影工业的全球化想象与跨地实践入手,思考“全球化语境下华莱坞电影如何展开对都市空间的影像描摹?”这一核心问题。研究者认为,媒介景观是都市研究的重要维度,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将媒介景观与都市研究相结合的讨论,特别是放置在都市化进程与产业化发展的双重背景下的考量尚未得到更为具体的分析与探讨,然而在都市空间与电影媒介共同发生巨变的今日,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讨论则显得愈发重要。因而围绕本文研究核心问题,以阿帕杜莱“景观理论”为切入,在全球化理论、城市研究相关理论框架中,将新世纪作为研究时间,华莱坞电影作为研究空间,媒介地理学作为研究视阈,通过对华莱坞电影影像文本、数据信息及文献资料的梳理,经由华莱坞电影所描摹的都市映像,解析全球化时代华莱坞电影媒介景观的都市传播图景。研究从四个部分,六个章节展开。第一部分,绪论。围绕研究关键词“华莱坞电影”、“媒介景观”从全球化语境及相关研究文献分析切入,提出研究问题,展开对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价值等内容的梳理论述,辨析并界定相关概念,明晰研究对象与范围,搭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第二章。电影作为阅读都市的一种方法见证了全球化时代都市的发展与变迁。新世纪以来华莱坞电影所绘制的光影地图包含两个分析层面,一方面立足地理学视角剖析新世纪以来华莱坞电影都市样本的选择倾向及呈现特点;另一方面通过对影像文本的梳理,分析新世纪华莱坞电影的都市阶梯及其成因。第三部分,第三、四章。对新世纪华莱坞电影都市空间的景观化想象及其呈现进行讨论,重点分析都市空间中的地理景观与电影虚拟空间的互动;探讨全球化时代电影想象与都市生活情感空间的多样景观,并结合个案研究具体分析都市交往空间中的电影传播景观,剖析其传播规律、景观特点、产业作用等深层因素。第四部分,第五、六章,结合新世纪华莱坞电影传播与实践的互动景观,探寻在全球化的外部传播环境与商业化的内部生产机制交互作用中,华莱坞电影工业的都市传播困境,以此延伸对华菜坞电影工业进行整体性思考,提出从本土到全球的华莱坞电影传播路径。
李丽[7](2015)在《对抗与转向—管虎电影叙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对抗与转向"的角度,试图把管虎的电影叙事放入"第六代导演"的框架下进行探讨和解读。通过分析其影片拍摄的社会环境和电影叙事中共同呈现的对抗与转向的叙事结构,本文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随着政治和商业对管虎的收编,管虎的先锋精神和对抗意识逐渐发生转向,并走向终结。本文的第一部分从银幕外的围困与和解角度对管虎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找出管虎产生对抗情结的原因,并为其从异端的姿态到走"特殊品质商业化道路"这一转变提供依据;第二部分从银幕内的故事入手分析影片中内含的对抗结构:作为对抗主体的个人,以摇滚、性/爱情、寻梦为仪式展开对抗,但最终以悲剧告终,体现为逃不出的围困。第三部分从电影语言角度探讨管虎电影美学从先锋到和解的发生过程:从以米兰·昆德拉"在路上"的行走色调讲述青年人精神历程的青春自叙传,到走向隐喻和象征的历史叙事,其中呈现出狂欢的语言特色。
钱文亮[8](2013)在《艺术之“心”与中国人文精神的接骨术——当代湖北诗歌的一个脉络》文中提出在幅员广阔的中国各省份中,除了曾经具有"千湖"美誉的独异地理优势之外,"九省通衢"的湖北在地域文化方面却并无鲜明的特点。例如在近年诗歌界热议的看上去很美的"南方诗学"/"南方精神"
吴鑫丰[9](2013)在《国际节展与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文化“软实力”日益开始取代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的焦点。基于国家“软实力”战略的高度,电影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产业,也不仅限于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而成了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通过具体影像所展示的故事、人物、社会风貌和传达的价值观念,树立本国在其他国家民众中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进而对一个国家在各个方面的活动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电影要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的重要载体,必须首先要具备在海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理论起点和价值所在。本文的研究主要以地域上涵盖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为对象,以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为切入点,采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总结中国电影通过国际电影节平台实现海外传播这种方式的成功经验及失利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反思进一步拓展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进路。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的论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文化同源性的角度对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进行整合的可能性及其所蕴含的理论视角;二是国际电影节之于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及电影生态本身的意义。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对中国电影获奖概况的梳理,并通过与美国及其他亚非拉国家电影获奖情况的比较分析,进一步理清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视野中的地位与重要性。第四章的论述主要聚焦于获奖中国电影在创作和制作层面的跨国(区)性特征和表现,及其对电影节获奖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实施方式。第五章主要是从题材和人物角色形象的角度对获奖影片进行分析,总结出获奖影片在上述两个方面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国际电影在选片、评奖环节的偏好。第六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具体从电影文化建构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思考提升中国电影海外传播能力的对策。
梁辰[10](2012)在《80年代以来大陆改编自小说的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80年代以来,大陆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在大众领域和学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1981—1999年19届“金鸡奖”最佳影片的评选中,有12部电影作品是根据小说改编的。而第五代导演在国际上的异军突起更是与小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进入新世纪后,小说改编对于大陆电影依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据《201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在2010年度内地票房前三十名的国产影片中,虽然只有两部改编自小说(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姜文执导的《让子弹飞》),却分别获得了冠亚军的殊荣。尽管小说对于大陆电影的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推动作用,但学界却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现存的类似问题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对某一部或某一类小说改编电影的个案分析,或对该问题某一部分进行探讨,显然没有做到系统性的归纳与总结。本文运用现象学、解释学和简单枚举法的研究方法,对80年代以来大陆电影在小说改编方面的创作规律进行动态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大陆小说、大陆电影二者发展轨迹的梳理,探寻二者在文化内涵、创作理念等方面的共通之处,并详细论述小说“文化寻根”、“新现实主义”等审美形态在改编过程中对大陆电影的渗透。本文主要以叙事视角的沿革、故事取材两方面,来重点论述大陆电影在叙事策略上的演变趋势。与之相印证,通过对改编形态的转变,深入研究改编策略的多元化发展。电影的主要任务是叙事。小说为电影的叙事欲求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本文认为,对于影视和小说的关系应采取一种开放性的对话的立场和态度: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小说对于大陆电影在叙事上的借鉴作用,吸收小说中深邃的文化底蕴、思想内涵,提升电影自身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小说在与电影的合作中,借助电影在大众文化领域巨大的号召力,在影响力和经济上都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讨论电影与小说的合作之道,首先要认清二者在艺术本质上的差异性,才能打破改编壁垒,达到双赢的目的。由于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空间和改编方式依然有巨大的潜质,因此利用小说资源仍旧是大陆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精神外遇:看上去很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神外遇:看上去很美?(论文提纲范文)
(3)方位词成分“内”“外”不对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内”“外”的对称 |
第一节 “内+X”与“外+X”在结构形式上的对称 |
一、意义对称 |
二、意义空缺 |
第二节 “X+内”和“X+外”在结构形式上的对称 |
一、意义对称 |
二、意义空缺 |
第二章 “内”“外”的不对称 |
第一节 “内+X”与“外+X”在结构形式上的不对称 |
一、“外+X”形式空缺 |
二、“内+X”形式空缺 |
第二节 “X+内”与“X+外”在结构形式上的不对称 |
一、“X+外”形式空缺 |
二、“X+内”形式空缺 |
第三节 “X在 Y内”与“Y在 X外”不对称 |
一、“内”“外”表示的主客体关系 |
二、“内”“外”表示的主客体的关系不可转换 |
第三章 从语言内部看“内”“外”的不对称性 |
第一节 词义的影响 |
一、“内”“外”的基本义 |
二、“内”“外”的隐喻义 |
第二节 构词因素的影响 |
一、“里”型方位词的选择 |
二、X的选择 |
三、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 |
第四章 从语言外部看“内”“外”的不对称性 |
第一节 认知因素的影响 |
一、认知拓扑语言学 |
二、图形与背景 |
第二节 经济因素的影响 |
一、“内”是有标记项,“外”是无标记项 |
第三节 文化因素的影响 |
一、宗法制度影响下的“内”“外”不对称 |
二、距离远近影响下的“内”“外”不对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状况 |
(4)格非“江南三部曲”的悲剧性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江南三部曲”悲剧意识的主题呈现 |
第一节 幻灭意识与理想悲歌 |
一、桃源迷梦——革命乌托邦的溃败 |
二、山河梦魇——工业乌托邦的幻象 |
三、梦尽江南——现代乌托邦的困境 |
第二节 宿命意识与恋爱悲剧 |
一、“不伦之恋”——陆秀米与张季元 |
二、“迟暮”之爱——谭功达与姚佩佩 |
三、以“诗”之名——谭端午与庞家玉 |
第二章 “江南三部曲”悲剧精神的人物展现 |
第一节 陆秀米之救赎精神:从革命的迷惘到日常的回归 |
一、少女启蒙时期——悲剧的起点与革命的萌芽 |
二、普济革命时期——革命的出场与意义的审问 |
三、阁楼禁语时期——激情的退场与日常的回归 |
第二节 姚佩佩之反抗精神:“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
一、个性悲剧:对世俗官场的反感 |
二、家庭悲剧:对寄人篱下的反叛 |
三、生命悲剧:对遭受凌辱的反抗 |
第三节 庞家玉之超越精神:祭台上的“牺牲者” |
第三章 “江南三部曲”悲剧意蕴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梦境叙事与悲剧冲突 |
一、预言之梦:成与败 |
二、憧憬之梦:幻与真 |
三、勾连之梦:得与失 |
第二节 反讽艺术与悲剧情境 |
一、情节反讽与宿命循环的悲剧情境 |
二、情景反讽与悲喜交织的悲剧情境 |
三、角色反讽与荒诞滑稽的悲剧情境 |
第三节 意象书写与悲剧氛围 |
一、“冰花”:哀婉而凄凉 |
二、“紫云英下的阴影”:静谧而哀伤 |
三、“江南”意象:从古典的诗意到现代的颓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冯唐的“异”与“野” ——冯唐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异质性进入方式——别样的创作轨迹 |
第一节 消除欲望之下的身体与精神的肿胀——十七岁不哭 |
第二节 消磨和打败时间——细碎的离地半尺的快乐 |
一、记录在北京的毫发毕现的成长记忆 |
二、进入历史虚构 |
第三节 寻人性的幽微之火——风定却闻香 |
第二章 异质的叙述技巧 |
第一节 转换的叙述视角——不定视角与多重视角 |
第二节 奇特的叙述策略 |
一、碎片化的情节与绵密的闲笔 |
二、异质的人物形象 |
三、对性的反写和拆解 |
第三节 冒犯性的语言力量——冯式腔调 |
一、野趣味道 |
二、文学幼功 |
第三章 冯唐小说的意义 |
第一节 冯唐的雅与痞 |
第二节 冯唐与王朔、王小波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都市映像:新世纪华莱坞电影媒介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综述 |
1.1.1 “全球-本土”语境中的新世纪电影工业 |
1.1.2 华莱坞电影作为一种视野 |
1.1.3 电影,阅读都市的方法 |
1.2 概念辨析 |
1.2.1 景观、奇观、意象与风景 |
1.2.2 媒介景观:日常生活世界的影像描摹 |
1.2.3 媒介地理学视域中的华莱坞电影媒介景观 |
1.3 研究框架 |
1.3.1 问题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内容结构 |
1.3.4 创新价值 |
2. 绘制光影地图 |
2.1 在电影中构筑都市 |
2.1.1 作为文本的都市 |
2.1.2 以光影记录生活 |
2.2 新世纪华莱坞电影的都市阶梯 |
2.2.1 全球城市 |
2.2.2 主要城市 |
2.2.3 边缘城市 |
2.3 全球化想象中的跨地景观 |
2.3.1 电影传播中的跨地流动 |
2.3.2 在跨国拍摄中展示全球化 |
2.3.3 个案研究:唐人街,跨国想象中的独有景观 |
3. 光影都市的景观化想象 |
3.1 都市空间中的地景呈现 |
3.1.1 地标建筑:建构都市“存在感” |
3.1.2 家居景观:居住空间中的都市变迁 |
3.1.3 街道网络:都市生活的展演舞台 |
3.1.4 交通工具:穿越城际的移动媒介 |
3.2 都市生活中的多样景观 |
3.2.1 青春景观 |
3.2.2 爱情景观 |
3.2.3 家庭景观 |
4. 都市交往与互动的传播景观 |
4.1 技术控制下的都市生活 |
4.2 作为社会实践的电影事件 |
4.2.1 电影事件:情感动员与消费选择的关联 |
4.2.2 个案研究:杜汶泽事件引发的观影实践 |
4.3 被忽略的都市危机 |
4.3.1 “风险共同体”的启示 |
4.3.2 全球风险中的都市想象 |
4.4 都市观影驱动下的票房景观 |
4.4.1 重复与模仿中的电影生产逻辑 |
4.4.2 粉丝驱动下的明星效应 |
4.4.3 作为本土电影试验品的“综艺大电影” |
5. 华莱坞电影景观实践中的反思 |
5.1 新世纪以来都市传播的困境与焦虑 |
5.1.1 繁盛后的低迷 |
5.1.2 走出家门的迷失 |
5.1.3 喧嚣背后的危机 |
5.2 从本土到全球的传播之路 |
5.2.1 挖掘本土电影传播力 |
5.2.2 找寻多样生存空间 |
5.2.3 延伸动力与拓展维度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参考电影简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和研究成果 |
(7)对抗与转向—管虎电影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言说的诱惑—银幕外的对抗与转向 |
1.1 异端是一种姿态 |
1.2 集体转向:特殊商业化道路 |
1.2.1 说与不说都是错 |
1.2.2 渴望观众 |
1.2.3 有意味的形式 |
2 始于对抗终于和解—银幕内的自述 |
2.1 对抗的主体:是谁在说话? |
2.1.1 女性作为对抗者 |
2.1.2 个人作为对抗者 |
2.1.3 疯子作为对抗者 |
2.2 对抗的指向:象征的仪式 |
2.2.1 摇滚即对抗 |
2.2.2 性/爱情即对抗 |
2.2.3 寻梦即对抗 |
2.3 对抗的转向:逃不脱的围困 |
2.3.1 漂浮在半空中的寻找 |
2.3.2 走向世俗的悲剧 |
3 先锋与回归—银幕美学的转向 |
3.1 从现实走入历史 |
3.1.1 从诗意青春到沧桑历史 |
3.1.2 从恣意地活到无奈地死 |
3.2 从纪实走入隐喻 |
3.2.1 我的摄像机不撒谎 |
3.2.2 寓言与狂欢 |
4 结语:先锋的终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国际节展与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电影”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际电影节展与中国电影海外传播 |
第二章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概况 |
第一节 所获奖项分析 |
第二节 获奖时间分析 |
第三章 中外电影获奖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美电影获奖比较分析 |
第二节 中国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电影获奖比较分析 |
第四章 获奖中国电影的跨国(区)性分析 |
第一节 跨国(区)性与中国电影 |
第二节 获奖中国电影的跨国(区)合作分析 |
第三节 跨国(区)合作与电影节获奖 |
第五章 获奖中国电影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获奖中国电影的题材分析 |
第二节 获奖中国电影的人物角色分析 |
第六章 反思与启示 |
第一节 中国电影文化的建构 |
第二节 拓展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进路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80年代以来大陆改编自小说的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2 探索:80 年代前期大陆电影与小说的合作 |
2.1 大陆电影与小说的合作契机 |
2.1.1 80 年代大陆文化背景 |
2.1.2 “精神偶像”的重塑 |
2.2 80 年代前期小说改编契机:精神内核的契合 |
2.2.1 大陆小说创作理念的变迁 |
2.2.2 个案分析:谢晋电影的小说改编特色 |
3 繁荣:在小说助力下崛起的大陆电影 |
3.1 从试探到突破:“寻根”思想在大陆电影的体现 |
3.1.1 “寻根”思想的小说起源 |
3.1.2 “寻根”思想对大陆电影的渗透——以电影《棋王》为例 |
3.2 从喧嚣到沉淀:“新现实主义”题材的盛行 |
3.2.1 社会文化背景分析 |
3.2.2 从小说原型到电影改编——以电影《有话好好说》为例 |
4 嬗变:大陆电影对于小说在改编策略上的沿革 |
4.1 叙事角度的沿革 |
4.1.1 从单一到多元 |
4.1.2 从全知到隐喻 |
4.1.3 富有象征意义的叙事角度 |
4.2 故事取材的演变 |
4.2.1 民俗寓言题材:历史的思辨 |
4.2.2 现实主义题材:物欲与权欲的影射 |
5 冲斥:新世纪大陆电影改编小说的新趋势 |
5.1 背景研究 |
5.1.1 外部影响 |
5.1.2 内部演变 |
5.2 大陆电影对小说改编的态度转变 |
5.3 编剧形态的转变 |
5.3.1 大陆早期编剧形态的历史回顾 |
5.3.2 导演中心制的改编形态 |
5.4 新世纪大陆改编策略研究 |
5.4.1 “个人化”书写的改编策略 |
5.4.2 实用主义改编策略 |
5.4.3 迎合大众文化的改编策略 |
6 反思:重估小说改编对于大陆电影的价值 |
6.1 历史沿承与现实意义 |
6.2 打破改编壁垒:从“强力阅读”到平等对话 |
6.2.1 “个人理解”的误区 |
6.2.2 艺术本性的差异化论证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精神外遇:看上去很美?(论文参考文献)
- [1]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D]. 孟亮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废墟审美 ——与中国城市电影的现代性建构[D]. 滕小娟. 南京大学, 2020
- [3]方位词成分“内”“外”不对称性研究[D]. 梁朝娟.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4]格非“江南三部曲”的悲剧性探析[D]. 李栋. 广西师范学院, 2017(02)
- [5]冯唐的“异”与“野” ——冯唐小说创作论[D]. 于颖浩.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6]都市映像:新世纪华莱坞电影媒介景观研究[D]. 王冰雪. 浙江大学, 2015(12)
- [7]对抗与转向—管虎电影叙事研究[D]. 李丽. 浙江大学, 2015(07)
- [8]艺术之“心”与中国人文精神的接骨术——当代湖北诗歌的一个脉络[J]. 钱文亮. 新文学评论, 2013(02)
- [9]国际节展与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研究[D]. 吴鑫丰. 浙江大学, 2013(12)
- [10]80年代以来大陆改编自小说的电影研究[D]. 梁辰. 重庆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