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bc广播电台音频局域网的组建(论文文献综述)
杨大荣[1](2019)在《调频广播监测与区域定位系统设计及实施》文中指出无线电频谱安全关系到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无线电监测是无线电频谱管理的基础。在调频广播频段,“黑广播”干扰正常的广播系统,也扰乱其他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尤其是航空和应急服务所使用的通信系统。本文研究了人工智能辅助的调频广播监测和未知发射机的区域定位方法,并进行了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和监测结果展示的整个流程,实现了调频广播频段自动化、智能化的无线电监测。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由谱传感节点、服务器和数据可视化层三部分构成的监测系统架构。谱传感节点的设计用到了边缘计算和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在监测地获取原始监测数据并对数据计算处理后将监测结果传送到服务端;服务端对监测数据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和存储;数据可视化层直观的展示了监测信息。(2)研究了授权与非授权调频广播信号的判别。分别对频谱和音频数据进行调频广播信号检测的研究。对频谱数据分别比较了设置门限值、聚类分析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检测调频广播信号,前两种方法易受噪声和直流峰值等的影响而有误检测和漏检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将频谱转化为图像进行识别,能避免噪声的影响以实现准确检测。对音频数据研究了将音频文件转化为声谱图,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分类进行调频广播信号检测的方法。检测出频段中所有调频广播信号频点后,通过与台站数据库比对和频点合并归类以实现信号的授权与否的判别。(3)研究了校园中发射机的定位。使用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位置指纹数据库定位,在校园部署3个谱传感节点并把校园划分为12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发射调频广播信号构建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指纹数据库,把区域定位问题转为分类问题,用机器学习方法实现区域定位。确定区域后,路测采集接收信号强度进一步的对发射机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监测系统的调频广播监测功能已在实验室和云南省红河州实际使用,相关技术已申请专利。
俞灵灵[2](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提出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徐俊[3](2017)在《基于信息融合的用户收听日志分析与融媒体广播应用设计的研究》文中指出茶与水融合,人儿品:一人是寂,两人有味,三人是趣。理论与实践参差错落,领域学科覆盖:一二领域韵味深沉,三五领域品味色彩,六九领域融味精致。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光明日报2014]。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专门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没有物质,就什么都不存在;没有能源,就什么都不会发生;没有信息,就什么都没有意义[Oettinger1965]。作为三大资源之一的信息,对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具有深远的影响。面对如此丰富且独立成体系的信息,如何才能高效地进行信息处理,分析信息的内在结构与内涵规律,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信息融合IF(Information Fusion)。媒体资源(Media Resources)作为信息领域基本的研究对象,是从资源的角度对媒体及其本身所存在的状态给予的重新认识与高度概括。综合利用各类有效的信息融合技术来提高媒体资源本身的质量、增强媒体信息的利用效率成为媒体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媒体资源的多元化融合作为信息融合领域的重要方面,移动互联网应用作为融媒体广播应用的重要基础,这两者相结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探讨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将信息融合理念引入广播领域媒体资源的多元化融合,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1.借鉴信息融合理论中“态势评估”理念,结合地质学中地质断层的概念,提出数据断层的理论体系,并基于数据断层的数据融合算法完成了上海“动感101”频率用户收听日志的态势评估。2.借鉴信息融合理论中“状态转换”理念,结合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提出了数据融合的主成分转换方法,进行多元、多变量状态简化为较少综合变量描述状态的转换,并完成了对“动感101”用户收听日志的分布式主成分转换方法的运用和模型验证。3.借鉴信息融合理论中“效能评估”理念,结合物理学和分子动力学中的“能量”和“碰撞”概念,构建了数据对象融合的能量和碰撞模型和基于能量与碰撞的效能评估方法,并运用于用户收听日志中媒体资源融合的效果优化。4.借鉴信息融合理论中“想定设计”理念,提出了针对融媒体广播应用的“基于融合想定的设计”方法,并应用到上海广播全媒体融合平台@Radio的采集、汇聚、分发、安全等板块的具体设计中,勾画出上海融媒体广播“多源采集、内容共享、多媒体制作、跨媒体分发”的融合想定蓝图。本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是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实际项目支持下进行的,并取得了三方面的重点突破:1.首次借鉴军事学领域的“信息融合”理论来探索广播媒体资源的融合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断层的态势感知和态势评估体系、基于主成份分析的状态转换方法、基于能量碰撞的数据对象融合体效能评估过程和基于融合想定设计的融媒体广播应用平台建设模式,形成了探索广播媒体资源融合的新方法、新思路。2.首次比较全面完整地提出数据断层理论体系,理清了宏观数据断层和微观数据断层、原生数据断层和次生数据断层、结构性数据断层和内容性数据断层、数据显断层和数据隐断层、数据间断层和数据内断层等的层理关系,成为至今为止最为详尽的数据断层理论体系架构表述。3.首次比较全面地描述上海融媒体广播应用的融合想定设计架构,分别从“制订完整、统一的融合方案”、“注重媒体产品的内容建设”、“实现用户的综合服务与开发能力”和“加大对技术的投入”等方面就建设“融媒体广播应用”明确了任务,细化了目标。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实践,能够从信息融合的角度对广播领域所积累媒体资源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探索相关的逻辑、路径、模式和策略,为传统广播领域本身的深化,以及向新媒体融合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思路,具有很强针对性、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苏超[4](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林阳[5](2013)在《浅谈数字音频工作站在广播电台中的应用及维护》文中认为随着广播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音频工作站在广播电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音频工作站通过强大的音频信号处理,实现对广播电台各种音频节目的录制、播放、管理等,提高了音频节目的制作质量和管理效率。基于此,本文从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基本功能出发,对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应用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就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维护问题进行介绍。
朱羽[6](2013)在《基于MSTP技术组建广播远程直播系统》文中研究指明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是指基于SDH的多业务传输平台,能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并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任务节点。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家庭用户宽带也迅速普及,随着IP数据、VoIP、VOD视频点播等新业务的开展,带宽问题逐渐成为新业务继续拓展的瓶颈。城域网作为话音、数据等传统业务的主要载体,在日益增长的新业务需求背景下,必须提升其在容量以及接口的处理能力,由此,新的传送技术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应运而生。本文首先对MSTP技术进行介绍,并深入分析其原理及其以太网业务。其次将MSTP传输技术与其它多种传统音频远程传输技术进行对比,通过多方面比较,突出MSTP技术在音频、数据传输方面的优势。在工程实例运用中,结合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在苏州交警指挥中心搭建远程直播室的工程案例,对基于MSTP技术的远程音频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运行测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系统实际运行的结果表明,在保证不间断、低延迟的远距离音频传输解决方案中,MSTP技术具有很好的实际使用价值。
刘幸[7](2012)在《DAS、NAS、SAN、CAS存储技术在电台的应用——以福建广电新大楼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2009年至2011年为期两年的福建广播电台音频制作网络建设为背景,深入研究DAS、NAS、SAN、CAS存储技术在电台的应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根据电台的发展趋势,建设了制作子系统、媒体资料子系统、内外网互联子系统、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伴音采集子系统。各子系统对存储需求的不同,部署的存储结构也不相同。本文根据福建省电台各种存储结构互相融合的实际情况,探讨各种存储技术在电台制作网络中的合理应用。
周蓉芳[8](2012)在《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优化广播网络技术改造方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广播电视媒体三网合一、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提出,“全媒体”的概念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南京广播网络系统从2003年建造至今,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优化。然而,广播频率的增加、广播安全播出要求的提高、广播业务面的扩张、新媒体的发展等,都与日益落后的网络和设备相矛盾,因此,急需进行一次全面的升级改造,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此次改造包括广播办公文稿网络系统升级、广播音频播出网络系统改造、广播音频节目制作网络平台建设和音频工作站系统升级。从播出安全和节目制作等角度来看,广播办公网和音频网都对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网络形态上,选择了双星型拓扑结构,并配置VRRP,在保留原有可用设备的情况下,以新设备为主、旧设备为备的形式,实现核心部分的全冗余热备方案;通过动态VLAN的划分,实现局域网内用户灵活分组;选择H3C相关核心、接入交换机,通过配置安全策略,实现用户管理、用户上网行为监控等。此外,在办公网与音频网之间建立音频制作服务平台,通过存储镜像系统实现两网存储平台上音频资源文件及目录结构的互为镜像和备份,使“内外网”互通。在此次改造过程中,围绕新建网络的结构、设备等变化,向对音频工作站软件的提供商提出更高的需求。作为软件使用方,组织进行软件用户的功能测试。测试结束后,对测试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对软件提供商提出整改建议,以此软件测试作为软件验收的依据。改造后的办公网、音频网,以及新建的音频制作服务平台已进入试用调试阶段,从安全性和稳定性来看,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升级后的音频工作站系统也已基本通过软件测试,进入试用阶段。
刘强[9](2012)在《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文中提出人类传播的历史证明,每一次传播媒介技术的改进和革新,尤其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既会对现有的某些思想观念造成强大冲击,同时也会对新思想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基于中国实际不断调整优化的传播、实践和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握时代的特征,总结了中国独特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与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随着新媒体传播模式的不断更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开始进入"E-science"时代。互联网已经被公认为继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手机媒体也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新媒体所具有的数字化、互动性以及个性化等特点,使其更适应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如今包括手机报、手机电视、移动博客、微博、轻博、网络流媒体(网络电视、视频直播)、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网摘、社会化书签等内容聚合方式(RSS)、社会网络(SN)等新媒体的兴起和信息空间的拓展,新媒体的传播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模式、政治格局、意识形态、乃至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同时也给作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论文首先通过对新媒体技术下媒介形态的具体分析,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其传播模式为前提,解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模式及其模式下的受众细分,并以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成功经验为借鉴,重点探讨了手机新媒体和政务微博新媒体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群众路线”,日益彰显出新媒体实践的民族品格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国特色,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普及中有序渐显其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使理论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接受并深刻理解,充分利用新媒体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服务,为大众化服务。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现实需要,又是历史使命,同时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挑战是全方位的,不仅直接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某些基本内容,还强烈地冲击着意识形态传统的传播观念、传播体制和传播手段。论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传播学、新闻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视角,在论述新媒体技术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着重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媒体冲击、挑战下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危机,借鉴和利用当代先进的新媒体传播理念、技术手段和各种社会资源等条件,探索了新媒体技术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路径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措施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与大众千差万别的多样化需求相衔接,从而使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继续成为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指南、精神力量和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保证,期望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和改进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鲍方旭[10](2011)在《广播电台局域网的组建和优化配置》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浪潮的推进,社会方方面面正飞速向前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引领历史发展的先锋和主导,同时广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要想构筑新世纪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平台,广播电台必须拥有所有具有竞争力的新技术。结合实际,针对广播电台局域网的组建和优化配置进行了论述。
二、Abc广播电台音频局域网的组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bc广播电台音频局域网的组建(论文提纲范文)
(1)调频广播监测与区域定位系统设计及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架构及实现 |
2.1 系统的架构 |
2.2 系统的硬件组成 |
2.3 架构设计关键技术 |
2.3.1 边缘计算 |
2.3.2 软件定义无线电 |
2.4 系统的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频广播监测及关键技术 |
3.1 数据采集 |
3.1.1 频谱信号的获取 |
3.1.2 音频信号的获取 |
3.2 调频广播频点归类方法 |
3.3 基于频谱的调频广播信号识别 |
3.3.1 设置门限值 |
3.3.2 聚类分析 |
3.3.3 卷积神经网络 |
3.3.4 实验和结果 |
3.4 基于音频的调频广播信号识别 |
3.4.1 音频分类 |
3.4.2 实验和结果 |
3.6 系统展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射机的区域定位及关键技术 |
4.1 基于位置指纹数据库的定位 |
4.2 位置指纹定位匹配算法 |
4.2.1 支持向量机 |
4.2.2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 |
4.2.3 多层感知器 |
4.3 实验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3)基于信息融合的用户收听日志分析与融媒体广播应用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人名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信息融合时代化的需求 |
1.1.2 媒体融合多元化的支撑 |
1.1.3 论文研究综合化的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1.2.1 研究的积淀 |
1.2.2 成果的展示 |
第二章 核心问题的概述 |
2.1 信息融合问题 |
2.1.1 高层信息融合的七大挑战 |
2.1.2 态势评估与态势感知 |
2.1.3 状态转换与数据融合 |
2.1.4 信息管理与效能评估 |
2.1.5 基于想定的设计 |
2.2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问题 |
2.2.1 传统媒体的转型需求 |
2.2.2 融媒体与融媒体广播 |
2.2.3 融媒体的安全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断层的态势评估 |
3.1 数据资源与地质断层 |
3.1.1 数据资源的非均质性 |
3.1.2 地质断层的基础知识 |
3.1.3 数据资源与地质储层的关系 |
3.2 数据断层的基本界定 |
3.2.1 数据断层的发展现状 |
3.2.2 数据断层的系列定义 |
3.2.3 数据断层的相关分析 |
3.3 原生数据断层理论和次生数据断层理论 |
3.3.1 基本定义 |
3.3.2 原生数据断层的态势感知与态势评估 |
3.3.3 次生数据断层的态势感知与态势评估 |
3.4 宏观数据断层理论和微观数据断层理论 |
3.4.1 宏观数据断层的基本态势 |
3.4.2 微观数据断层的基本态势 |
3.4.3 数据显断层与数据隐断层的转化 |
3.5 基于数据断层理论的用户收听日志态势评估 |
3.5.1 用户收听日志来源 |
3.5.2 用户收听日志态势评估 |
3.6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分布式的主成分分析状态转换 |
4.1 数据空间与数据标准化 |
4.2 主成分分析法 |
4.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转换方法 |
4.4 分布式的主成分转换方法 |
4.5 分布式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用户收听日志状态转换 |
4.5.1 基于Lambda架构的广播收听日志准备 |
4.5.2 基于Lambda架构的广播收听日志转换 |
4.6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基于能量与碰撞的效能评估 |
5.1 数据对象融合前的能量描述模型 |
5.1.1 数据对象的能量描述 |
5.1.2 数据对象融合体的能量描述 |
5.2 数据对象融合时的碰撞模型 |
5.2.1 数据对象融合的碰撞描述 |
5.2.2 孤立点数据对象的碰撞描述 |
5.3 数据对象融合后的能量描述模型 |
5.3.1 数据对象融合体的形式化描述 |
5.3.2 数据对象融合体生成前后的对应关系 |
5.4 数据对象融合后的效能评估过程 |
5.5 基于能量与碰撞的用户收听日志效能评估 |
5.5.1 用户收听日志数据对象的准备 |
5.5.2 用户收听日志数据对象的初步融合 |
5.5.3 初步融合的基本分析 |
5.5.4 应用示例的效能评估过程 |
5.5.5 应用示例评估结果的分析 |
5.6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融媒体广播应用的融合想定设计 |
6.1 对融媒体广播应用的基本认识 |
6.2 融媒体广播应用的基本实践 |
6.2.1 实践的现状与存在的困难 |
6.2.2 基于融合想定的建议 |
6.3 上海融媒体广播应用的实际需求 |
6.3.1 上海融媒体广播应用的渊源 |
6.3.2 上海融媒体广播应用的需求 |
6.3.3 上海融媒体广播应用的设计 |
6.4 @Radio广播电视融合生产平台的具体设计 |
6.4.1 @Radio的融合想定设计 |
6.4.2 @Radio的系统落地设计 |
6.4.3 @Radio的基本框架实现 |
6.5 融媒体广播内容采集的具体实现 |
6.5.1 @Radio Reporter(移动采访)的具体实现 |
6.5.2 @Radio微信采集器的具体实现 |
6.6 融媒体广播内容汇聚的具体实现 |
6.6.1 @Radio QB(内容汇聚快览)的具体实现 |
6.6.2 多屏幕融合的具体实现 |
6.7 融媒体广播内容分发的具体实现 |
6.8 融媒体广播应用的安全问题 |
6.8.1 安全隧道物理链路的设计与实现 |
6.8.2 安全隧道数据传输系统iTask的设计与实现 |
6.9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论文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的创新性 |
7.2 论文工作的延展性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非中文) |
参考文献(中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本文相关的论文 |
致谢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浅谈数字音频工作站在广播电台中的应用及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 广播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基本功能 |
1) 编辑功能 |
(1) 非线性编辑 |
(2) 可视化编辑 |
2) 保证音频的处理质量 |
(1) 保证数字声音的质量 |
(2) 对音频特技的处理 |
3) 管理功能 |
2 广播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应用 |
1) 安全设计 |
2) 节目制作管理 |
3) 磁盘管理 |
4) 多样化的功能 |
3 广播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基本维护 |
1) 音频文件维护 |
2) 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 |
3) 播出系统的维护 |
(6)基于MSTP技术组建广播远程直播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基于MSTP技术组建广播远程直播系统的背景 |
1.1.2 基于MSTP技术组建广播远程直播系统的意义 |
1.2 国内同行发展现状 |
1.2.1 广播电台远距离音频回传产生的背景 |
1.2.2 国内广播电台远距离音频主流传输方式比较 |
1.3 本文的研究思想和主要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2 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技术研究 |
2.1 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技术介绍 |
2.1.1 什么是MSTP技术 |
2.1.2 MSTP技术的发展历程 |
2.1.3 MSTP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点 |
2.2 MSTP关键技术 |
2.2.1 虚级联 |
2.2.2 链路容量调整方案LCAS |
2.2.3 通用成帧规程GFP |
2.2.4 智能适配层 |
2.3 MSTP业务介绍 |
2.3.1 MSTP的业务种类 |
2.3.2 以太网专线EPL |
2.3.3 以太网虚拟专线EVPL |
2.3.4 以太网专网EPLAN |
2.3.5 以太网虚拟专网EVPLAN |
2.4 本章小结 |
3 MSTP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 |
3.1 城域网 |
3.1.1 城域网的介绍 |
3.1.2 城域网分层结构 |
3.1.3 城域网关键技术分析 |
3.2 MSTP技术在城域网中的运用 |
3.2.1 MSTP技术运用于城域网建设的背景 |
3.2.2 MSTP在城域网中的运用现状 |
3.2.3 MSTP在城域网中运用的趋势 |
3.3 本章小结 |
4 运用MSTP技术组建广播远程直播系统 |
4.1 项目需求分析 |
4.1.1 立项背景 |
4.1.2 立项目的 |
4.1.3 需求分析 |
4.2 远程直播系统设计方案 |
4.2.1 传输网络设计 |
4.2.2 传输系统设计 |
4.2.3 设备与软件选型 |
4.3 系统运行测试与故障排查 |
4.3.1 系统音频指标测试 |
4.3.2 故障排查 |
4.4 项目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DAS、NAS、SAN、CAS存储技术在电台的应用——以福建广电新大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目前主要的几种存储技术 |
三、SAN存储技术在广播节目制作子系统中的应用 |
(一) 制作子系统建设背景 |
(二) 制作子系统存储结构设计 |
1. 可实现大容量存储设备数据共享; |
2. 可实现高速计算机与高速存储设备的高速互联; |
3. 可实现灵活的存储设备配置要求; |
4. 可实现数据快速备份; |
5. 数据具有高可靠性能和高安全性能。 |
四、CAS存储技术在广播音频资料库子系统中的应用 |
(一) 音频资料库建设背景 |
(二) 音频资料库存储结构设计 |
五、NAS存储技术在内外网互连子系统中的应用 |
(一) 内外网互联子系统建设背景 |
(二) 内外网互联子系统存储结构设计 |
1. 以工业级制造为标准, 通过采用嵌入式的主板、cpu、Linux操作系统, 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2. 设备操作简单易懂, 不需要掌握复杂的技术; |
3. 节能, 耗电只有文件服务器的1/3, 对环境没有严格的要求。 |
六、DAS存储技术在广播和电视节目采集子系统中的应用 |
(一) 节目采集子系统建设背景 |
(二) 节目采集子系统存储结构设计 |
七、结束语 |
(8)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优化广播网络技术改造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背景 |
1.2 项目建设目标 |
1.3 项目建设原则 |
1.4 论文所做工作和本人工作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广播网络系统的现状及改造的必要性 |
2.1 广播网络系统现有网络结构分析 |
2.1.1 办公文稿系统改造前网络结构 |
2.1.2 音频编播系统改造前网络结构 |
2.2 广播网络系统现有业务功能分析 |
2.2.1 办公文稿系统业务功能 |
2.2.2 音频编播系统业务功能 |
2.3 办公文稿系统改造优化的必要性 |
2.4 音频编播系统改造优化的必要性 |
2.4.1 制播分离的实施 |
2.4.2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播网络系统改造需求分析 |
3.1 总体改造规划及项目内容 |
3.2 各网络系统改造需求 |
3.2.1 办公文稿系统改造需求 |
3.2.2 音频播出系统改造需求 |
3.2.3 音频制作系统改造需求 |
3.3 广播网络系统综合布线设计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播网络系统改造中的相关技术应用 |
4.1 SAN技术 |
4.2 虚拟局域网 |
4.2.1 静态VLAN |
4.2.2 动态VLAN |
4.3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VRRP) |
4.4 CLIENT/SERVER结构 |
4.4.1 C/S结构 |
4.4.2 B/S结构 |
4.4.3 C/S结构与B/S结构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播网络系统改造具体规划方案 |
5.1 办公文稿网网络系统具体规划方案 |
5.1.1 办公文稿网网络总体设计 |
5.1.2 办公文稿网设备选择 |
5.1.3 办公文稿网升级割接方案 |
5.2 音频播出网网络系统具体规划方案 |
5.2.1 音频播出网网络总体设计 |
5.2.2 音频播出网设备选择 |
5.2.3 音频播出网系统转移方案 |
5.3 音频制作服务平台具体规划方案 |
5.3.1 音频制作服务平台构架设计 |
5.3.2 音频制作服务平台实现与运行 |
5.3.3 音频制作服务平台关键模块 |
5.4 广播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 |
5.4.1 广播网络系统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
5.4.2 广播网络系统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播音频网音频工作站软件测试 |
6.1 音频工作站软件测试目的 |
6.1.1 软件测试目的 |
6.1.2 软件系统描述 |
6.1.3 软件测试步骤 |
6.2 音频工作站软件测试环境 |
6.2.1 软件测试硬件环境 |
6.2.2 软件测试软件环境 |
6.3 音频工作站软件测试内容 |
6.3.1 播出站软件测试内容 |
6.3.2 编辑站软件测试内容 |
6.3.3 制作站软件测试内容 |
6.3.4 媒资管理系统软件测试内容 |
6.4 音频工作站软件测试结果 |
6.5 音频工作站软件测试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广播音频工作站软件测试结果 |
(9)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新媒体基础概述 |
一、新媒体的涵义及特征 |
(一) 新媒体的涵义 |
(二) 新媒体的特征 |
二、新媒体的发展与趋势 |
(一) 新媒体发展的主要类型 |
(二) 新媒体目前的发展现状 |
(三) 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新媒体技术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 |
一、新媒体技术的传播模式 |
(一) 新媒体技术传播的本质内涵 |
(二) 新媒体技术传播的基本模式 |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模式 |
(一)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本质内涵 |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本模式 |
三、传播模式中的受众分析 |
(一) 新媒体技术传播的受众分析 |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受众分析 |
第三章 传统媒体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实践应用 |
一、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概况 |
(一) 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 |
(二) 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用 |
二、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成果 |
(一) 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成果 |
(二) 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成果 |
三、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经验 |
(一) 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实际革命相结合 |
(二) 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
(三) 时代特色: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多种传播手段相结合 |
第四章 手机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实践应用 |
一、手机新媒体概述 |
(一) 手机新媒体的概念内涵 |
(二) 手机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运用手机媒体的现状 |
(一) 马克思主义传播运用手机媒体的形式 |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运用手机媒体的成绩 |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运用手机媒体的挑战 |
三、马克思主义传播运用手机媒体的发展 |
(一)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手机媒体新队伍 |
(二) 构筑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手机媒体新阵地 |
第五章 政务微博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实践应用 |
一、微博新媒体概述 |
(一) 微博的产生背景和功能 |
(二) 微博的传播特征和意义 |
二、政务微博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特点与趋势 |
(一) 政务微博在党委政府部门应用的特点 |
(二) 政务微博在党委政府部门应用的趋势 |
三、政务微博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问题与途径 |
(一) 政务微博在党委政府部门发展的问题 |
(二) 政务微博在党委政府部门发展的途径 |
第六章 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实分析 |
一、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概况 |
(一) 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发展 |
(二) 网络文化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
二、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机遇和挑战 |
(一) 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机遇 |
(二) 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挑战 |
三、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问题 |
(一) 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中存在的问题 |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七章 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路径探索 |
一、优化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形象 |
(一)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
(二) 理论工作者应密切贴近群众生活 |
(三) 传媒工作者应提升传播理论素养 |
二、推进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 |
(一) 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传播 |
(二) 重点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传播 |
(三) 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的传播 |
三、更新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念 |
(一) 实现传统大众传播的人本化 |
(二) 坚持网络舆论传播的导向化 |
(三) 加强理论教育教学的实践化 |
(四) 推进学术研究发展的纵深化 |
四、整合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结构 |
(一) 以政治文明为导向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目标指向 |
(二) 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物质平台 |
(三) 以文化繁荣为核心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实内容 |
(四) 以社会稳定为保障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和谐环境 |
(五) 以生态文明为目标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公民意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广播电台局域网的组建和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音频网络系统 |
1.1 应用软件的选择 |
1.2 网络结构和可靠性设计 |
1.3 声卡、操作系统及PC机 |
1.4 综合性能的检测 |
2 互联网应用系统 |
四、Abc广播电台音频局域网的组建(论文参考文献)
- [1]调频广播监测与区域定位系统设计及实施[D]. 杨大荣. 云南大学, 2019(03)
- [2]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3]基于信息融合的用户收听日志分析与融媒体广播应用设计的研究[D]. 徐俊. 上海大学, 2017(06)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5]浅谈数字音频工作站在广播电台中的应用及维护[J]. 林阳. 音响技术, 2013(03)
- [6]基于MSTP技术组建广播远程直播系统[D]. 朱羽.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7)
- [7]DAS、NAS、SAN、CAS存储技术在电台的应用——以福建广电新大楼为例[J]. 刘幸. 东南传播, 2012(10)
- [8]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优化广播网络技术改造方案[D]. 周蓉芳.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1)
- [9]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D]. 刘强. 兰州大学, 2012(05)
- [10]广播电台局域网的组建和优化配置[J]. 鲍方旭.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