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新农药防治棉铃虫效果田间对比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认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刘刚,靳春香,宗雷,鹿令军,路向雨,张岩,康熙龙,杜立群[2](2020)在《我国芝麻用农药登记现状、研究进展及建议》文中指出我国芝麻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为害严重,农药防治仍然是主要控制措施.鉴于目前我国芝麻用农药存在批准登记种类少、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滞后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芝麻用农药登记、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等情况,综述了近年来杀菌剂在防治芝麻病害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我国在芝麻用病虫害防治方面使用的农药品种,并提出几点建议.本文对芝麻病虫草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许亚岚[3](2020)在《不同波长LED灯对五种农业害虫的田间诱捕效果分析》文中指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oschler)、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 和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害虫。本研究于2017年在河南新乡和河北廊坊比较了 4种波长(375 nm、385 nm、395 nm和405 nm)LED灯对五种农业害虫的诱捕效果。在此基础上,2018年在室内研究了棉铃虫成虫对上述4种波长的趋性行为反应,并于2019年在河南新乡进一步比较研究了 385nm、395nm两种波长的LED灯和对照黑光灯(365±50 nm)对五种农业害虫成虫的诱捕效果,同时探明了五种害虫成虫的夜间活动节律。主要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2017年,4种测试波长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在河南新乡差异不显着:在河北廊坊,385 nm的LED灯诱捕棉铃虫成虫总数是最高的,但与405 nm间差异不显着。2018年室内385 nm和395 nm的单波长光对棉铃虫雌雄成虫的吸引性均显着高于375nm和405nm。2019年385 nm的LED灯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显着高于395nm的LED灯和对照黑光灯,且385 nm的LED灯与黑光灯上棉铃虫成虫的诱捕高峰均出现在20:00~22:00。(2)在河南新乡及河北廊坊两地,2017年均是385 nm的LED灯诱捕的粘虫成虫总数最高。2019年385 nm的LED灯对粘虫成虫的诱捕效果显着高于395 nm的LED灯和对照黑光灯,且385 nm的LED灯与黑光灯上粘虫成虫的诱捕高峰均在22:00~24:00。(3)在河南新乡,2017年385nm、395nm、405nm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诱捕效果显着高于375nm。2019年的诱捕结果表明,385 nm的LED灯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诱捕效果显着高于395 nm的LED灯,且385 nm LED灯与黑光灯上二点委夜蛾成虫的诱捕高峰均在20:00~22:00。(4)对于铜绿丽金龟,2017年在河南新乡,395 nm的LED灯诱捕数量最高,但与385nm间差异不显着;在河北廊坊,385 nm的诱捕效果要显着高于其他三种波长。2019年385nm的LED灯的诱捕效果显着高于395 nm的LED灯,且385 nm LED灯与黑光灯上铜绿丽金龟成虫的诱捕高峰均在20:00~22:00。而对于暗黑鳃金龟,2017年在河南新乡,395nm的LED灯的诱捕数量最高,但与385 nm、405 nm间没有显着差异;在河北廊坊,385nm的LED灯对目标害虫的诱捕效果显着高于其他3种波长。2019年,385 nm的LED灯对暗黑鳃金龟成虫的诱捕效果显着高于395 nm的LED灯,且385 nm LED灯与黑光灯上暗黑鳃金龟成虫的诱捕高峰均在20:00~22:00。以上研究分别明确了LED灯对棉铃虫、粘虫、二点委夜蛾、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诱捕效果较好的波长以及这五种害虫的夜间活动节律,为研发单一波长的害虫灯诱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邢健[4](2016)在《防治花生田三种食叶害虫高效药剂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山东是我国花生的主产区。食叶害虫是危害花生的主要害虫,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本文测定了 12种药剂对花生上棉铃虫、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3种夜蛾科食叶害虫幼虫的毒力,比较了3种害虫对药剂的敏感性差异,并用代表性药剂对3种害虫做了田间防效试验,为花生田食叶害虫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2种药剂对3种害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对棉铃虫3龄幼虫,茚虫威、甲维盐和氟铃脲的毒力最高,LD50分别为0.912μg/g、1.106μg/g和1.132μg/g;其次是灭多威、虫螨腈、虫酰肼和多杀菌素,LD50分别为1.805μg/g、3.365μg/g、4.146μg/g和4.382μg/g;氯氟氰菊酯和顺式氯氰菊酯的毒力次之,LD50分别为5.655μg/g和7.621μg/g;毒死蜱、丙溴磷和辛硫磷的毒力均最低。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以虫螨腈的毒力最高,LD50为1.453μg/g;甲维盐、多杀菌素、茚虫威和氟铃脲次之,LD50分别为1.705μg/g、2.632μg/g、4.325μg/g和7.064μg/g;虫酰肼、顺式氯氰菊酯和氯氟氰菊酯毒力较低,LD50分别为24.137μg/g、34.082μg/g和37.327μg/g;灭多威、毒死蜱、辛硫磷和丙溴磷的毒力最低。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以甲维盐、虫螨腈和茚虫威的毒力最高,LD50分别为1.325μg/g、1.683μg/g和3.783μg/g;氟铃脲和氟啶脲的毒力次之,LD50分别为8.673μg/g和9.042μg/g;毒死蜱、辛硫磷、虫酰肼、多杀菌素、丙溴磷、氯氟氰菊酯和顺式氯氰菊酯的毒力都较低。2.10种药剂对斜纹夜蛾3龄和5龄幼虫的毒力比较表明,甲维盐和茚虫威两种药剂对5龄和3龄幼虫毒力都高,5龄和3龄幼虫的毒力比值均为1.1;虫螨腈和氟铃脲虽对5龄和3龄幼虫毒力均较高,但毒力比值分别达1.5和2.1,即对3龄幼虫较对5龄幼虫更敏感;毒死蜱、丙溴磷、辛硫磷、虫酰肼、氯氟氰菊酯和顺式氯氰菊酯对斜纹夜蛾对5龄和3龄幼虫毒力都较低,且幼虫龄期越大,药剂的毒力越低。3.11种药剂对棉铃虫、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比较表明:茚虫威、甲维盐、氟铃脲、虫酰肼、氯氟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和丙溴磷对棉铃虫毒力均大于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其毒力比值均小于1.0;虫螨腈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毒力大于棉铃虫;辛硫磷、丙溴磷和毒死蜱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最低,表明药剂在不同虫种间表现出显着的的毒力选择性。4.不同药剂对花生3种食叶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茚虫威、甲维盐对棉铃虫的防效最高,药后7d虫口减退率达85.1%~92.3%;其次为氟铃脲和多杀菌素,药后7d虫口减退率也在80%以上;丙溴磷、虫螨腈、灭多威、氯氟氰菊酯、辛硫磷和毒死蜱处理,药后1d~7d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均达56.0%~75.9%,药效较低。虫螨腈、甲维盐和茚虫威对甜菜夜蛾的防效最高,药后7d虫口减退率达83.8~93.8%;氟铃脲、氯氟氰菊酯、多杀菌素和丙溴磷对甜菜夜蛾的防效较高,药后7d虫口减退率达71.3~76.5%;毒死蜱、灭多威和辛硫磷药后7d的防效仅为56.7%~62.3%,药效较低。甲维盐和茚虫威对斜纹夜蛾的防效最高,药后7d虫口减退率达90%以上;虫螨腈斜纹夜蛾的防效较高,药后7d虫口减退率为88.9%;氟铃脲、多杀菌素、丙溴磷、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和辛硫磷药后7d虫口减退率为62.5%~76.2%,药效相对较低。
刘瑞红,喻峰华,张建萍[5](2014)在《石河子地区棉铃虫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和灌溉方式的调整和气候的变化,引起棉铃虫发生规律的改变。通过3年定点、定量、定时用杀虫灯、杨枝把、性诱剂诱集,以及喷雾法进行化学药剂田间药效比较,研究了棉铃虫在石河子的发生规律,比较了3种诱集技术对棉铃虫的诱集效果,筛选了适宜本地大田使用的药剂,为当地棉铃虫及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石河子地区,越冬代成虫羽化始期在5月上旬,高峰期在5月下旬。1代成虫6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高峰期为6月22日—7月2日,2代成虫羽化期在7月中下旬,羽化高峰期7月22日—8月3日。通过3种诱集法比较,越冬代性诱剂监测、1代成虫用性诱剂监测用杨枝把防治,2代成虫用杨枝把监测,杨枝把和灯光诱集防治效果更好。田间化学药剂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美除及NPV等生物制剂对棉铃虫防治效果较好。
王凤龙,任广伟,张成省[6](2012)在《烟草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告综述了近两年来我国烟草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在烟草病理方面,对烟草与病原物互作、重要病害病原物变异进行了研究,研发了重要病害的分子检测技术,并对生产上发生的新病害种类进行了鉴定。在烟草昆虫方面,开展了重要害虫控制基础及抗药性研究,明确了B型烟粉虱与其它昆虫的种间竞争关系,初步明确了茉莉酸甲酯在烟草诱导抗虫性方面的作用,开始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烟草及有害生物的影响。以生物防治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病虫害防治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分离鉴定、筛选评价了大量优良生防菌株,优化了拮抗菌株的生产工艺。部分天敌的保护和商品化生产日益成熟,并在生产中成功应用。以农药减量控害、节本增效为目标,从农药、药械和施药方式等方面入手,开展了精准高效施药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日趋完善,制定了一批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明显提升。农药大田对比试验网络进一步健全,农药管理更加规范,使用技术更趋合理。本报告还讨论了国内外烟草植物保护技术存在的差异,分析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重点研究方向。
李明[7](2010)在《临沂烟草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烟蚜和烟青虫是临沂烟区的两种主要害虫,对烟叶的产量、质量有严重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临沂烟区烟草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发生动态,探讨天敌昆虫及生物农药对烟蚜和烟青虫的控制作用,筛选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为临沂烟区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查明了临沂烟区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临沂烟区烟蚜田间种群消长为单峰型曲线,蚜量高峰期在5月底~6月初,高峰期过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烟蚜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烟田烟青虫和棉铃虫混合种群的幼虫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以后危害,可见两个明显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一般在6月底~7月初,第二个高峰期一般在7月底~8月初,并且第二个高峰期的数量一般高于第一高峰期数量。烟田害虫天敌主要包括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两大类。捕食性天敌种类主要有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寄生性天敌主要为烟蚜茧蜂和寄生于烟青虫/棉铃虫幼虫的棉铃虫齿唇姬蜂。以异色瓢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瓢蚜比对烟蚜的控制效果,瓢蚜比越大,对烟蚜的防治效果越好。不同的瓢蚜比均可在5d后达到90%以上的防治效果。田间释放瓢虫时,应根据不同的目的确定最佳的释放时期、释放虫态以及释放数量,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田间验证了蓖麻油酸.烟碱、除虫菊素对烟蚜的防治效果以及苦参碱、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对烟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这5种生物农药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在7d以上,总结了5种农药的使用要点。比较了三种诱捕器对烟田棉铃虫的诱捕效果。其中笼罩诱捕器的诱蛾量最大,且诱捕效果比较稳定,水盆、盘式诱捕器诱蛾量差异不显着,笼罩诱捕器更适合用于大面积诱捕及作测报工具。
徐遥[8](2010)在《新疆棉区Bt棉花对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生态效应》文中提出近年来,新疆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靶标、非靶标害虫及天敌昆虫的影响受到重视。本文针对当前转Bt基因棉田生态安全评价中关注的问题,运用分子生物学、昆虫种群、群落生态学原理,于2002-2009年在南、北疆通过酶联免疫法研究了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在此基础上通过田间调查结合室内生物测定以及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靶标、非靶标害虫及天敌昆虫的影响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两个转Bt基因棉花品种比较结果表明,南、北疆在整个棉花生育期,大部分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差异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SGK321各生育期各器官毒蛋白含量均整体高于GK-19。蕾期不同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南疆表现为顶叶显着高于棉蕾,北疆总体无显着差异。花期、花铃期和铃期不同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南、北疆趋势基本一致,即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各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顶叶在各生育期的杀虫毒蛋白含量随棉花生长呈逐渐下降趋势;棉蕾、花瓣、花柱和花苞叶在各生育期杀虫毒蛋白含量随生育期进程上下波动,差异显着。不同年度转单价基因棉和转双价基因棉在南、北疆大部分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变化很大,差异均达到显着和极显着水平。研究表明,新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有显着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取食转Bt基因棉花的幼虫各龄期发育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达显着水平;3龄以后体重和蛹重均显着低于对照;各龄期幼虫存活率均显着低于对照,转Bt双价基因棉花对棉铃虫毒杀作用更显着。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南疆种植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抑制作用随着棉花生育期逐渐减弱。转Bt基因棉花对第2代棉铃虫的抗性很强,完全适合于控制南疆棉铃虫。三种密度情况下,转Bt基因棉花和对照的百株落卵量均无显着差异,但百株幼虫数量差异显着。研究表明,转Bt基因棉花对棉蚜体重没有直接影响,转Bt基因棉花各处理田与对照田棉蚜、棉蓟马、棉叶螨种群数量没有显着差异,表明南疆转Bt基因棉花对等非靶标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未产生显着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田相比,转Bt基因棉花对蜘蛛类、多异瓢虫和食虫蝽类种群数量没有显着影响。取食转Bt基因棉花上和常规棉花上的蚜虫后多异瓢虫幼虫各龄期及预蛹、蛹的发育历期均无显着差异,多异瓢虫各虫态发育历期在地区间、棉花品种间均无显着差异。取食转Bt基因棉花花粉后,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中肠各细胞器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改变,表明转Bt基因棉花花粉没有对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中肠上皮细胞产生明显影响。群落研究结果,转Bt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的亚群落个体总数、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在整个调查期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季节动态波动明显。转Bt基因棉田对棉田节肢动物的害虫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和天敌昆虫亚群落的个体总数、物种数等,总体没有明显改变,转Bt基因棉田对棉田节肢动物的总群落多样性指数、总群落均匀度指数及总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等指标,总体没有明显影响,对棉田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也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在多年数据的基础上,明确了新疆独特的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动态。明确了新疆独特的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靶标害虫的控制作用,以及对非靶标害虫和天敌的影响效应。本文所得结果丰富了国内外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区转Bt基因棉花生态安全评价的内容,为新疆棉区将转Bt基因棉花纳入棉花害虫防控技术体系,实现新疆棉花害虫可持续治理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熊丽霞[9](2006)在《植物粗提物联合毒力及作用方式的研究》文中指出利用单一植物提取活性成分可以单独作为杀虫剂直接加工用于害虫防治,但对于大多数具有杀虫作用的植物来说,由于其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直接加工利用防治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化学农药的实际水平,使其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我国植物源杀虫剂的登记规定,以主成份作为活性成份的登记名称,目前的植物源杀虫剂一般都不是单一活性成份,而是多种活性成份的混合体,且多数植物源杀虫剂又使用了多种植物提取物,由于植物源杀虫剂经过混配增效后,具有杀虫广、高效低毒、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等特点而引起广泛关注。 本研究以棉铃虫和甜菜夜蛾为试虫,分别研究了8种植物粗提物的生物活性和不同植物粗提物进行复合组配后的生物活性。 供试8种植物粗提物对棉铃虫和甜菜夜蛾2龄幼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处理24h后校正死亡率大于60%的有5种,以川乌粗提物的毒杀效果最好,处理24h的校正死亡率达96.67%;对棉铃虫2龄幼虫除川乌粗提物处理24小时后的校正死亡率为63.33%外,其余的校正死亡率均低于50%,表明供试植物粗提物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毒杀效果强于对棉铃虫2龄幼虫的毒杀效果。 以8种供试植物粗提物对棉铃虫和甜菜夜蛾4龄幼虫进行抑制生长作用测定,结果发现:8种植物粗提物对棉铃虫和甜菜夜蛾4龄幼虫均有较好的抑制生长作用,抑制率都在40%~95%之间,以川乌和川楝的粗提物对两种试虫的抑制生长作用最为明显。 将8种植物粗提物按一定比例进行两两混合,测定对棉铃虫和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联合毒力,运用Mansour法评判,以共毒系数≥+20判定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20判定为拮抗作用,共毒系数在-20~+20之间,判定为相加作用,结果表明:对甜菜夜蛾表现出增效作用的组合有7个,分别是苍耳+川乌、苍耳+刀豆、川乌+刀豆、川乌+醉鱼草、川乌+癫茄、川乌+博落回和川乌+川楝,以川乌+苍耳、川乌+刀豆和川乌+博落回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共毒系数达90.0以上;而苍耳+川楝、醉鱼草+川楝和苦参+川楝的共毒系数分别为-6.7、6.7和-13.3,其共毒系数均在-20~+20之间,表现出相加作用;其余粗提物组合的共毒系数≤-20,表现为拮抗作用。 植物粗提物两两混合后对棉铃虫2龄的联合毒力作用相对较弱,全部组合中除了川乌+醉鱼草的共毒系数为26.7,表现为增效作用外,其它的组合均表现为相加或拮抗作用。 以棉铃虫和甜菜夜蛾4龄幼虫为试虫,测定8种植物粗提物的两两组合的抑制生长作用的联合毒力,结果显示:8种植物粗提物两两混合后对棉铃虫4龄幼虫和甜菜夜蛾4龄幼虫几乎都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生长作用,且不同植物粗提物两两混合后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抑制生长作用更强。
余建坤[10](2006)在《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持续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生物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生物技术来支撑,如何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规范和引导生物技术的发展,从而找到一个生物技术与可持续农业的有效结合点,这是本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1.系统阐述了各类型农业生物技术的内涵、研究进展和成效。现代生物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群,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酶(蛋白质)工程等4大工程技术。对农业4大生物工程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以转基因作物类型为重点),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为构建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2.根据农业生物技术的生态安全性的要求,建立了其安全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1)水平基因转移。评价了GMOs(转基因生物)在自然环境中水平基因转移的可能途径及其研究方法;(2)非靶标效应。阐述了转基因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通过食物链产生的间接影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鸟类的影响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有害生物抗性的产生与发展。重点阐述了对Bt的抗性及治理策略;(4)转基因植物的入侵能力。阐述其主要途径是通过生物群体的自身繁衍与扩散和通过基因渗入向野生种群扩散;(5)目的基因的重组与稳定性。主要是目的基因特别是病毒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位移、重组和稳定性产生的影响;(6)对哺乳动物的影响。主要是转基因植物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和转基因食品中的过敏原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需要进行潜在风险总体评估和人体安全专项评估,分析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上述指标主要为定性指标,对具体的生物技术产品,组织针对这六个方面的试验,只要其中一项指标达不到要求,即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则不考虑对其进行进一步综合评估和应用推广。同时,结合典型事例,对农业生物技术生态安全性评价各指标进行了分述。 3.构建了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以转基因作物为对象,借鉴国内外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的方法,本着简明、实用和可操作性原则,从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构建一个能够比较科学的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生态评价是在农业生物技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农业生物技术
二、几种新农药防治棉铃虫效果田间对比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新农药防治棉铃虫效果田间对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我国芝麻用农药登记现状、研究进展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芝麻用农药登记情况 |
2我国芝麻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情况 |
3我国近年来在芝麻用农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
3.1杀虫剂 |
3.2杀菌剂 |
3.3除草剂 |
4我国在芝麻病虫草害防治中使用的农药品种 |
5建议 |
5.1高度重视芝麻有害生物化学防治研究工作 |
5.2加快新型高效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登记 |
5.3及时制(修)订芝麻生产标准 |
5.4制订更多农药在芝麻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
5.5加强芝麻有害生物抗药性风险监测和农药科学使用指导 |
(3)不同波长LED灯对五种农业害虫的田间诱捕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昆虫的趋光行为 |
1.1 昆虫趋光行为学研究 |
1.2 波长对趋光行为的影响 |
1.3 性别对趋光行为的影响 |
1.4 其他因素对昆虫趋光行为的影响 |
1.5 昆虫趋光行为节律 |
1.6 昆虫趋光行为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 |
2 五种害虫的趋光行为研究进展 |
2.1 棉铃虫 |
2.2 粘虫 |
2.3 二点委夜蛾 |
2.4 铜绿丽金龟 |
2.5 暗黑鳃金龟 |
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田间不同波长LED灯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虫源 |
1.3 试验装置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4种不同波长LED灯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 |
2.2 棉铃虫成虫对4种不同波长光的趋性行为反应 |
2.3 2种不同波长LED灯和黑光灯对棉铃虫成虫诱捕效果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田间不同波长LED灯对粘虫成虫的诱捕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4种不同波长LED灯对粘虫成虫的诱捕效果 |
2.2 2种不同波长LED灯和黑光灯对粘虫成虫诱捕效果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田间不同波长LED灯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诱捕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4种不同波长LED灯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诱捕效果 |
2.2 2种不同波长LED灯和黑光灯对二点委夜蛾成虫诱捕效果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田间不同波长LED灯对金龟成虫的诱捕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4种不同波长LED灯对金龟成虫的诱捕效果 |
2.2 2种不同波长LED灯和黑光灯对金龟成虫诱捕效果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防治花生田三种食叶害虫高效药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花生地上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
1.2 花生田三种食叶害虫的防治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物理防治 |
1.2.3 生物防治 |
1.2.4 化学防治 |
1.3 本研究立项依据和研究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虫及饲养 |
2.2 供试药剂及仪器 |
2.2.1 供试药剂 |
2.2.2 供试仪器 |
2.3 几种药剂对花生三种食叶害虫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2.3.1 棉铃虫幼虫室内毒力测定 |
2.3.2 甜菜夜蛾幼虫室内毒力测定 |
2.3.3 斜纹夜蛾幼虫室内毒力测定 |
2.4 几种药剂对花生三种食叶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
2.4.1 试验田概况 |
2.4.2 试验方法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杀虫剂对花生田三种食叶害虫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3.1.1 12种药剂对棉铃虫幼虫的室内毒力 |
3.1.2 12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 |
3.1.3 几种杀虫剂对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 |
3.1.4 斜纹夜蛾3龄和5龄幼虫对10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 |
3.1.5 3种夜蛾科食叶害虫对10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比较 |
3.2 几种药剂对花生三种食叶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
3.2.1 几种药剂对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
3.2.2 几种药剂对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
3.2.3 几种药剂对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
4 讨论 |
4.1 防治花生三种食叶害虫的药剂筛选 |
4.2 合理用药在花生食叶害虫防治的重要意义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石河子地区棉铃虫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地点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铃虫的发生规律 |
2.2 3 种成虫诱杀方法的比较 |
2.3 几种药剂田间防治棉铃虫幼虫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6)烟草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烟草植物保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
(一) 烟草植保技术网络平台进一步完善 |
1.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网 |
2.农药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网 |
(二) 烟草病理研究进展 |
1.烟草与病原物互作研究 |
2.病原物寄主适应性变异与致病力分化 |
3.烟草病害分子检测技术 |
4.烟草病害防治策略的创新发展 |
5.烟草新发生病害研究进展 |
(三) 烟草昆虫研究进展 |
1.烟夜蛾与棉铃虫控制基础研究 |
2.B 型烟粉虱与其它昆虫的种间竞争 |
3.茉莉酸甲酯对烟草的诱导抗虫性 |
4.烟草主要害虫抗药性监测与治理 |
5.全球气候变化对烟草及有害生物的影响 |
(四) 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1.害虫天敌保护和利用 |
2.昆虫性信息素利用 |
3.昆虫病原与病害拮抗微生物 |
4.诱导抗病性 |
5.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和利用 |
(五) 农药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
四、国内外烟草植保技术研究进展比较 |
1.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
2.有害生物综防技术集成与创新需进一步加强。 |
3.有害生物基础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尚需加强。 |
五、烟草植保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
1.加强基础研究, 突破综合治理瓶颈。 |
2.发展生防技术, 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
3.应用高新技术, 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
4.服务现代烟草, 完善植保标准体系。 |
(7)临沂烟草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1.3 近年我国烟草病虫害发生概况 |
1.4 害虫生物防治的概念 |
1.5 烟草害虫生物防治进展 |
1.5.1 烟草害虫的天敌资源 |
1.5.2 天敌的保护与利用 |
1.5.3 生物农药的应用 |
1.5.4 性信息素的应用 |
1.5.5 转基因抗虫育种 |
1.6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烟草主要害虫及天敌发生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烟田烟蚜发生动态调查 |
2.1.2 烟田烟青虫/棉铃虫幼虫发生动态调查 |
2.1.3 烟田主要害虫天敌发生动态调查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烟田烟蚜发生动态 |
2.2.2 烟田烟青虫/棉铃虫幼虫发生动态 |
2.2.3 烟田主要害虫天敌发生动态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瓢虫对烟蚜的控制效果及释放技术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不同瓢蚜比例对烟蚜的控制效果 |
3.1.2 瓢虫田间散防技术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瓢蚜比例对烟蚜的控制效果 |
3.2.2 瓢虫田间释放技术 |
3.3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农药对烟蚜、烟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田基本情况 |
4.1.2 供试药剂 |
4.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1.4 药效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蓖麻油酸.烟碱乳油防治烟蚜试验 |
4.2.2 除虫菊素乳油防治烟蚜试验 |
4.2.3 苦参碱水剂防治烟青虫试验 |
4.2.4 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治烟青虫试验 |
4.2.5 1.8%阿维菌素乳油防治烟青虫试验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三种性信息素诱捕器对烟田棉铃虫的诱捕效果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诱芯 |
5.1.2 诱捕器制作方法 |
5.1.3 试验设计及调查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新疆棉区Bt棉花对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索引 |
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转Bt基因棉花的抗虫性 |
1.1.1 转Bt基因棉和Bt杀虫剂的抗虫机理 |
1.2 转Bt基因棉花抗虫性的时空动态 |
1.2.1 Bt杀虫毒蛋白表达量 |
1.2.2 转Bt基因棉花的抗虫效率 |
1.3 转Bt基因棉花对鳞翅目害虫的影响 |
1.3.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影响 |
1.3.2 转Bt基因棉花对红铃虫的影响 |
1.3.3 转Bt基因棉花对斜纹夜蛾的影响 |
1.3.4 转Bt基因棉花对甜菜夜蛾的影响 |
1.3.5 转Bt基因棉花对其他鳞翅目害虫的影响 |
1.4 转Bt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影响 |
1.4.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蚜的影响 |
1.4.2 转Bt基因棉花对盲蝽蟓的影响 |
1.4.3 转Bt基因棉花对烟粉虱的影响 |
1.4.4 转Bt基因棉花对棉叶螨的影响 |
1.4.5 转Bt基因棉花对其他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影响 |
1.5 转Bt基因棉花对天敌昆虫的影响 |
1.5.1 转Bt基因棉花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 |
1.5.2 转Bt基因棉花对寄生蜂的影响 |
1.6 转Bt基因棉花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1.7 结语 |
1.8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目的意义 |
1.9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棉花品种 |
2.1.2 棉花种植与管理方法 |
2.1.3 取样方法 |
2.1.4 酶联免疫生测试剂盒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品种间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2.2.2 同一生育期不同器官中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2.2.3 同一器官不同生育期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2.2.4 同一品种不同年度间杀虫毒蛋白的含量比较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棉花品种 |
3.1.2 棉花种植与管理方法 |
3.1.3 取样方法 |
3.1.4 酶联免疫生测试剂盒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品种间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3.2.2 同一生育期不同器官中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3.2.3 同一器官不同生育期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3.2.4 同一品种不同年度间杀虫毒蛋白的含量比较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抗虫效果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4.1.2 供试棉花品种 |
4.1.3 试验处理 |
4.1.4 室内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观察 |
4.1.5 田间抗虫性调查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幼虫的毒杀效果 |
4.2.3 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田间抗虫效果 |
4.2.4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抗虫效果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2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抗虫性的季节变化 |
4.3.3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田间抗虫效果 |
4.3.4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影响 |
第五章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非靶标害虫的影响效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棉花品种 |
5.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
5.1.3 处理设置 |
5.1.4 调查方法 |
5.1.5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转Bt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
5.2.2 对棉蚜体重的影响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效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6.1.2 供试棉花品种 |
6.1.3 处理设置 |
6.1.4 试验方法 |
6.1.5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转Bt基因棉花对主要捕食性天敌发生数量的影响 |
6.2.2 转Bt基因棉花通过棉蚜介导对多异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6.2.3 转Bt基因棉花花粉对多异瓢虫中肠细胞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转Bt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
6.3.2 转Bt基因棉花通过棉蚜介导对多异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6.3.3 转Bt基因棉花花粉对多异瓢虫中肠细胞的影响 |
第七章 新疆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处理 |
7.1.2 调查方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亚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7.2.2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7.2.3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生物群落均匀度的影响 |
7.2.4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总群落优势集中性的影响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
8.1.2 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
8.1.3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影响及抗虫效果 |
8.1.4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非靶标害虫的影响 |
8.1.5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天敌昆虫的影响 |
8.1.6 新疆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植物粗提物联合毒力及作用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
2.1 杀虫植物资源及其有效成分 |
2.1.1 楝科植物 |
2.1.2 卫矛科植物 |
2.1.3 杜鹃花科植物 |
2.1.4 瑞香科植物 |
2.1.5 柏科植物 |
2.1.6 菊科植物 |
2.2 作用方式与机理 |
2.2.1 胃毒作用 |
2.2.2 触杀作用 |
2.2.3 忌避和拒食作用 |
2.2.4 麻醉作用 |
2.2.5 昆虫表皮形成抑制剂 |
2.2.6 昆虫生长抑制剂 |
2.2.7 昆虫性行为干扰剂 |
2.2.8 蜕皮激素及保幼激素类 |
2.2.9 其他作用 |
2.3 植物源杀虫剂的剂型加工与开发利用 |
2.4 植物源杀虫剂的优缺点 |
2.4.1 植物源杀虫剂的优势 |
2.4.2 植物杀虫剂的局限性 |
3 农药混剂的研究进展 |
3.1 农药混配的优点 |
3.1.1 新的增效作用 |
3.1.2 能够防止和克服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延长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 |
3.1.3 节省劳力,防治及时 |
3.1.4 减少用药次数,降低成本 |
3.2 农药混配的基本原则 |
3.2.1 科学原则 |
3.2.2 合理原则 |
3.2.3 安全原则 |
3.3 农药混剂的研究进展 |
3.4 农药混配的联合毒力评价方法 |
4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单一植物粗提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
1 本实验所选杀虫植物概述 |
1.1 苍耳概况 |
1.2 川乌概况 |
1.3 刀豆概况 |
1.4 醉鱼草概况 |
1.5 苦参概况 |
1.6 癫茄概况 |
1.7 博落回概况 |
1.8 川楝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植物样品 |
2.1.2 主要仪器及溶剂 |
2.1.3 供试虫源 |
2.2 实验方法 |
2.2.1 植物粗提物的制备 |
2.2.2 供试植物粗提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
3 结果分析 |
3.1 单一植物粗提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
3.1.1 毒杀作用 |
3.1.2 抑制生长作用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植物粗提物的组合毒力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植物样品 |
1.1.2 主要仪器及溶剂 |
1.1.3 供试虫源 |
1.2 实验方法 |
1.2.1 供试植物粗提物组合后对棉铃虫甜菜夜蛾的生物活性测定 |
1.3 结果统计与分析 |
1.3.1 Mansour法(1966) |
1.3.2 Sun.Y.P法(1960) |
2 结果分析 |
2.1 供试植物粗提物两两混合后对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生物活性测定 |
2.1.1 毒杀作用 |
2.1.2 抑制生长作用 |
2.2 对其中效果较明显的混合物进行最佳配比研究 |
2.2.1 毒杀作用 |
2.2.2 抑制生长作用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植物粗提物杀虫作用方式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植物样品 |
1.1.2 主要仪器及溶剂 |
1.1.3 供试虫源 |
1.2 实验方法 |
1.2.1 触杀作用 |
1.2.2 胃毒作用 |
1.2.3 拒食作用 |
1.2.4 抑制生长作用 |
2 结果分析 |
2.1 触杀作用 |
2.2 胃毒作用 |
2.3 拒食作用 |
2.4 抑制生长作用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
1.2.2 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
1.2.3 调节经济、科技与资源、环境良性关系的需要 |
1.2.4 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需要 |
1.3 研究概况 |
1.3.1 “可持续性”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前沿 |
1.3.2 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研究概况 |
1.3.3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业生物技术的主要类型和研究进展 |
2.1 基因工程 |
2.1.1 转基因植物 |
2.1.1.1 转基因水稻 |
2.1.1.2 转基因小麦 |
2.1.1.3 转基因玉米 |
2.1.1.4 转基因大豆 |
2.1.1.5 转基因棉花 |
2.1.1.6 转基因烟草 |
2.1.1.7 转基因马铃薯 |
2.1.1.8 转基因油菜 |
2.1.1.9 转基因蔬菜 |
2.1.1.10 转基因果树 |
2.1.1.11 转基因花卉 |
2.1.1.12 转基因牧草 |
2.1.2 转基因动物 |
2.1.2.1 转基因鼠 |
2.1.2.2 转基因兔、猪和羊 |
2.1.2.3 转基因牛 |
2.1.2.4 转基因鸡 |
2.1.2.5 转基因鱼 |
2.2 细胞工程 |
2.2.1 植物细胞工程 |
2.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研究应用 |
2.2.1.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 |
2.2.2 动物细胞工程 |
2.2.2.1 动物细胞培养 |
2.2.2.2 试管动物 |
2.2.2.3 胚胎移植 |
2.2.2.4 克隆 |
2.3 微生物工程 |
2.3.1 微生物农药 |
2.3.1.1 微生物农药的种类及其应用现状 |
2.3.1.2 微生物农药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
2.3.2 微生物肥料 |
2.3.2.1 微生物肥料开发利用的现状 |
2.3.2.2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
2.3.2.3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前景 |
2.3.3 饲料微生物 |
2.3.3.1 具有生产重要性的饲料微生物 |
2.3.3.2 微生物饲料的生产与发展 |
2.3.4 环境微生物 |
2.3.4.1 “三废”的生物处理 |
2.3.4.2 生物修复 |
2.3.4.3 环境微生物制剂的开发研究 |
2.3.4.4 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技术与方法 |
2.4 酶(蛋白质)工程 |
2.4.1 酶工程与农产品加工 |
2.4.1.1 制糖工业 |
2.4.1.2 啤酒发酵 |
2.4.1.3 蛋白制品加工 |
2.4.1.4 果蔬加工 |
2.4.1.5 稻米深加工 |
2.4.1.6 乳品工业 |
2.4.1.7 食品保藏 |
2.4.2 酶工程与饲料加工 |
2.4.2.1 饲料用酶的主要种类及作用特点 |
2.4.2.2 酶制剂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
2.4.3 分子酶工程的研究进展 |
2.4.3.1 酶的基因克隆和异源表达 |
2.4.3.2 酶分子的定向改造和进化 |
2.4.3.3 融合蛋白与融合酶 |
2.4.3.4 酶的人工模拟 |
2.4.3.5 端粒酶 |
2.4.4 蛋白质工程 |
第三章 农业生物技术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
3.1 水平基因转移 |
3.1.1 自然转化介导的植物向微生物的水平基因转移 |
3.1.1.1 裸露的重组DNA的存活期 |
3.1.1.2 自然条件下的感受态 |
3.1.1.3 异源DNA在细菌中的稳定性 |
3.1.1.4 异源DNA在细菌中的表达 |
3.1.1.5 细菌转化子的筛选 |
3.1.2 植物向细菌的水平基因转移 |
3.1.2.1 DNA序列比对 |
3.1.2.2 从试验样品中筛选转化子 |
3.1.2.3 水平基因转移直接的试验证据——模式系统 |
3.1.3 植物向其它相关生物的水平基因转移 |
3.1.4 其它条件下植物向细菌的水平基因转移 |
3.1.4.1 昆虫肠道 |
3.1.4.2 哺乳动物肠道 |
3.2 非靶标效应 |
3.2.1 概述 |
3.2.2 转基因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3.2.2.1 粉媒生物 |
3.2.2.2 观赏或经济昆虫 |
3.2.3 转基因植物通过食物链产生的间接影响 |
3.2.3.1 对天敌的影响 |
3.2.3.2 表达Bt毒素转基因植物对天敌的影响 |
3.2.3.3 表达蛋白酶抑制剂转基因植物对天敌的影响 |
3.2.3.4 表达凝集素转基因植物对天敌的影响 |
3.2.4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2.4.1 Bt毒素在土壤中的存活期 |
3.2.4.2 植物性状的未预期变化 |
3.2.4.3 对土壤中降解有关生物的影响 |
3.2.4.4 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2.5 转基因植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
3.2.6 转基因植物对鸟类的影响 |
3.2.7 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3 转基因植物的入侵能力 |
3.3.1 生物入侵概述 |
3.3.2 花粉扩散与基因流 |
3.3.2.1 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扩散距离 |
3.3.2.2 杂交后代的形成 |
3.3.3 存活能力 |
3.3.3.1 转基因油菜的存活能力 |
3.3.3.2 抗虫转基因植物的存活能力 |
3.4 有害生物抗性的产生与发展 |
3.4.1 抗性的产生 |
3.4.2 昆虫对Bt的抗性 |
3.4.2.1 转基因植物种植后对Bt抗性产生的风险 |
3.4.2.2 对Bt毒素和Bt生物杀虫剂的抗性 |
3.4.2.3 昆虫对表达Bt基因植物的抗性 |
3.4.2.4 对其它生物中Bt毒素的抗性 |
3.4.2.5 昆虫对Bt抗性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食物链因素 |
3.4.2.6 对Bt抗性的治理策略 |
3.4.3 对其它转基因植物的抗性 |
3.5 目的基因的重组与稳定性 |
3.5.1 目的基因在目标植物中的稳定性 |
3.5.2 转基因植物中病毒的重组 |
3.5.2.1 病毒与目的基因重组的风险 |
3.5.2.2 病毒/目的基因交换外壳蛋白 |
3.5.2.3 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的重组 |
3.6 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
3.6.1 概论 |
3.6.2 直接影响 |
3.6.2.1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3.6.2.2 对哺乳动物的毒性 |
3.6.2.3 植物有毒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 |
3.6.2.4 转基因植物目的基因在肠道中的代谢 |
3.6.2.5 哺乳动物肠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移 |
3.6.3 间接影响 |
3.6.3.1 劳动保护 |
3.6.3.2 过敏原 |
第四章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4.1 国内外农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研究评述 |
4.2 评价的内容、原则及方法 |
4.2.1 评价内容 |
4.2.2 建立评价体系的原则 |
4.2.2.1 整体性原则 |
4.2.2.2 可操作性原则 |
4.2.2.3 针对性原则 |
4.2.2.4 动态性原则 |
4.2.2.5 简明性原则 |
4.2.3 评价方法 |
4.2.3.1 离差法 |
4.2.3.2 系统分析法 |
4.2.3.3 简明综合法 |
4.3 评价体系的构建 |
4.3.1 评价对象及系统范围 |
4.3.2 指标准则层 |
4.3.2.1 生态准则层 |
4.3.2.2 经济准则层 |
4.3.2.3 社会准则层 |
4.3.3 指标的构建与分析 |
4.3.3.1 指标的构建 |
4.3.3.2 指标的分析 |
4.3.4 指标的计算方法 |
4.3.4.1 简明综合法 |
4.3.4.2 层次分析法 |
第五章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及对策 |
5.1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
5.1.1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的概念 |
5.1.2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的原则 |
5.1.3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的主要内容 |
5.1.4 案例评析——以转基因棉花为例 |
5.2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政策研究现状及问题 |
5.2.1 生物安全管理政策 |
5.2.2 食品安全管理政策 |
5.2.3 投资管理政策 |
5.2.4 对外贸易政策 |
5.3 对策和措施 |
5.3.1 健全完善法规体系 |
5.3.2 明确发展方向 |
5.3.2.1 要大力优先发展的领域和类型 |
5.3.2.2 要注意规避某些问题的类型 |
5.3.2.3 必须限制发展的类型 |
5.3.3 建立技术层面与政治层面协同的管理体制 |
5.3.4 在重视研发与应用的同时,加强风险评测和监督约束 |
5.3.5 促进纵深发展 |
5.3.5.1 与循环经济发展相结合 |
5.3.5.2 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 |
5.3.5.3 促进海峡两岸的农业生物技术合作 |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几种新农药防治棉铃虫效果田间对比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我国芝麻用农药登记现状、研究进展及建议[J]. 刘刚,靳春香,宗雷,鹿令军,路向雨,张岩,康熙龙,杜立群. 植物医生, 2020(04)
- [3]不同波长LED灯对五种农业害虫的田间诱捕效果分析[D]. 许亚岚. 扬州大学, 2020(04)
- [4]防治花生田三种食叶害虫高效药剂的筛选[D]. 邢健.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4)
- [5]石河子地区棉铃虫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J]. 刘瑞红,喻峰华,张建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7)
- [6]烟草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A]. 王凤龙,任广伟,张成省. 2010年—2011年烟草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2012
- [7]临沂烟草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 李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6)
- [8]新疆棉区Bt棉花对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生态效应[D]. 徐遥. 浙江大学, 2010(10)
- [9]植物粗提物联合毒力及作用方式的研究[D]. 熊丽霞.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
- [10]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研究[D]. 余建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