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地产开发选址

上海房地产开发选址

一、上海房地产开发的区位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刚[1](2019)在《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中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支柱性产业,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房价虚高、投资过热、市场秩序混乱、供求结构失衡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很多学者展开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房地产金融和房地产实务等方面,对房地产领域的产业组织问题较少涉及。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基于中观产业层面,综合运用西方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等多种理论,致力于研究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组织优化问题,期待通过产业组织优化的方式促进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参考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有效竞争”模式作为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并结合中国房地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包含八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对文中所涉及的房地产、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概括介绍,阐述了论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做了简要说明。第二章,相关基本理论概述。本章首先介绍了房地产领域的相关理论,如房地产供求理论、地租理论、土地价格理论和区位理论等,同时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做了归纳分析,介绍了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和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学术观点,并对国内外有关房地产产业组织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三章,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市场结构的分类及相关量化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全国和区域房地产市场的角度测算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运用广告密度法考察了中国房地产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业处于中等产品差别水平;在进入壁垒方面着重分析了中国房地产业的经济技术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和政策制度壁垒,客观描述了中国房地产业的进入壁垒现状。第四章,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竞争行为研究。本章从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种不同的竞争方式入手,探讨了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行为特征。价格竞争方面,本章运用伯川德(Bertrand)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企业间的价格竞争过程,对房地产企业的垄断定价、价格歧视和价格合谋等市场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非价格竞争方面,本章运用豪泰林(Hotelling)线性城市模型和萨洛普(Salop)圆形城市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企业间的区位差异化竞争,运用鲍利(Bowley)模型和多夫曼-斯坦纳(Dorfman-Steiner)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企业间的广告竞争关系;最后对上述两种竞争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房地产企业的非价格竞争偏好。第五章,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本章介绍了评估市场绩效的常用量化指标,并运用三种不同方法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重点考察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利润总额及利润率变化情况,运用利润指标对中国房地产业的收益性市场绩效进行了评估;其次,测算了全国及各省级行政区房地产市场的勒纳指数,对中国房地产业的竞争性市场绩效进行了评价;最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房地产业的综合市场绩效进行了测度。第六章,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本章分别介绍了古典经济学和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产业组织优化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有效竞争”的内涵、特征及相关评价标准,最后结合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提出了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第七章,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对策研究。本章根据前面各章的研究结论,结合中国房地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围绕产业组织优化这一具体目标,提出了促进中国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理顺供求关系、优化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改善市场绩效及强化宏观调控五个方面。第八章,结论及展望。本章对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做了梳理和总结,并对论文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做了研究工作展望,期待通过未来的不断努力,使本文的相关研究取得深入进展,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赵云毅[2](2019)在《基于城市空间权利的我国大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和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愈来愈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2012年国务院专门发布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同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设立重大项目,研究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优先发展的制度设计问题,一些学者已从公共交通产权和外部性的视角展开研究,也有学者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分析香港发展公共交通的经验。本文是这一研究思路的进一步深入和展开。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物质化在城市空间结构和道路结构中的城市空间权利制度安排怎样决定了人们出行的交通方式选择。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对三个与该问题相关的理论进行研究,探求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即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生产和空间冲突理论,福柯关于建筑空间结构体现权力关系和全景敞视建筑使权力自动发挥作用的理论,以及科斯关于权利(产权)制度安排的理论。这三种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空间问题,但与列斐伏尔不同,科斯在分析空间冲突问题时,更多是从资源配置的视角,从产权安排的角度提出解决思路。与福柯不同,科斯分析的不是某种具体建筑式样所体现的权利关系,而是涉及更大空间维度的权利安排问题。科斯虽然没有把空间作为他的研究对象,但他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所讨论的几乎所有权利(产权)安排的案例,都是由空间邻近性导致的相互影响,都与空间权利的制度安排有关。因此,借助列斐伏尔和福柯对空间问题的研究,科斯关于权利制度安排的理论可以拓展到解决城市空间权利的制度安排问题。科斯关于解决“外部性”或“有害影响(harmful effects)”问题的方式,同样适用于解决空间冲突,或由空间邻近性导致的相互影响问题。这就是,“避免对乙的损害将会使甲遭受损害。必须决定的真正问题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科斯的解决思路对研究城市公共交通的空间权利制度安排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启示。论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核心命题:权利的制度安排不仅体现在法律条文中,而且体现在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中。城市空间结构和道路结构不过是在更大空间尺度上重现福柯全景敞视建筑体现的权利关系,因而能够使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群体的交通便利性权利和空间便利性权利得到自动实施和强化,从而决定着人们的出行方式选择。这一分析能够从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或城市规划的视角,而不仅仅是城市交通本身出发,看待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制度安排问题,而且能够解释一些经济学教科书不能解释的经济现象。一些经济学教科书把公共交通作为收入弹性为负值的低档品。但这种说法不能解释的经济现象是:在人均收入水平远高于北京的东京,小汽车的出行比例远低于北京,而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远高于北京。本文构建出一个交通出行方式选择模型,说明物质化在城市空间结构和道路结构中交通便利性权利和空间便利性权利安排,决定着人们对不同交通出行方式的需求曲线和出行方式选择。这一理论分析可以解释北京与东京在出行结构上的差异,可以验证本文的分析结论。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进一步分析,说明城市空间资源或城市空间结构和道路结构是怎样把交通便利性权利和空间便利性权利配置给公共交通出行群体的。三个典型案例分别是:在轨道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条件下,日本的站城一体化在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上怎样把交通便利性权利和空间便利性权利配置给轨道交通出行群体;在道路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条件下,巴西的库里蒂巴的带型城市在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上怎样把交通便利性权利和空间便利性权利配置给地面公交出行群体;在特大城市面临严重交通拥堵的情况下,韩国首尔的以路中央公交专用道为核心公交改革怎样把交通便利性权利和空间便利性权利配置给公交出行群体。从而论证了本文的核心命题,通过物质化在城市空间结构和道路结构上的城市空间权利配置,能够使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

曹琪铭[3](2019)在《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大坪片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城市形态转变,商业持续发展,老城区商业热度逐渐减弱的多重背景下,研究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老城区商业空间持续、健康发展及更好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文献研究,本文综合采用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探讨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过程,明晰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并以重庆市大坪片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基于集聚力与扩散力,本文探讨了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分散变化——集聚变化——扩散变化”的变化过程;其次,结合文献研究及专家访谈法,识别出影响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的12个因素,并论证空间分布变化的形成机理;再次,对不同变化阶段下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行阐述;随后,以重庆市大坪片区为例,结合大众点评POI数据及GIS空间分析,从数量、业态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三个层面,研究2016年底至2017年底,整体、餐饮、零售及生活网点空间分布变化情况;继而,采用空间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最后,从政府、市场、本底条件出发,提出老城区商业空间良性发展的三条建议。研究发现,大坪片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呈现以下规律:第一,片区整体网点数量大幅增加,其中,餐饮及零售网点增长较为明显。第二,以餐饮、零售为主导的业态结构进一步形成,商业多样性指数微降。第三,整体商业网点空间分布特征呈现集聚及方向性变化,不同业态变化各异。餐饮网点与整体变化类似,集聚变化程度稍弱于零售及生活网点;零售及生活网点变化较为相似,但零售网点沿交通干道方向性变化相对明显。此外,研究得出影响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的因素呈现一定规律:首先,在“集聚”变化阶段下,空间滞后因素、商业综合体、人口数量、房价、道路长度、重点学校或三甲医院、建筑密度共同产生作用力,正向影响老城区整体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其次,老城区整体及不同业态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再次,不同业态影响因素各异,其中餐饮业态影响因素的本地化特征相对明显;轨道交通可达性与零售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相关;空间滞后因素与商业综合体对生活网点空间分布变化产生相对更重要的作用。最后,受集聚、竞争机制影响,商业综合体对不同业态的影响不同,相比零售业态,商业综合体是餐饮及生活网点空间分布变化主要的影响因素。

游悠洋[4](2019)在《中国高铁发展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高速铁路建设是近十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一项重大工程。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2.5万公里,在全球高铁市场中,中国中车1占据最高市场份额,占比将近全球七成,基本建成四纵四横的高铁运输网;至2025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形成八纵八横的高铁运输网。高速铁路建设使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显着降低了劳动者的通勤成本和搜索成本,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扩大了各区域市场的规模,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及其知识技术在各区域间传播,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地区之间各方面联系会因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而增强,要素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使得分工精细化、专业化,产业不断集聚,有利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高质量发展。但是,现有研究更多地关注高铁建设对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空间集聚的影响,很少文献研究高铁建设对房地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房地产业与制造业等最大的区别是位置固定性和产品不可移动性,高铁建设究竟如何影响房地产业空间格局变化?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区域政策是否需要做调整?现有文献尚未有系统研究,因此本论文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房地产就业人数代表房地产投资规模,间接反映房地产行业规模。通过极品时刻表和盛名时刻表挖掘2007-2017全国列车班次数据表,综合整理得到我国高速铁路出发-到达两两城市之间的G车D车C车运行距离,费率,运行时间,单向运行频率,双向运行频率,据此构建高铁建设影响的评价指标--高铁开通城市的节点强度和市场潜力。以节点强度和市场潜力为主要解释变量,通过理论机理分析和统计分析、普通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等实证计量研究,系统分析论证了高铁建设对房地产投资的空间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区域政策思路。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高铁建设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的机理是:高铁带来了地区间人员出行的便利性,斯密定理阐述到“市场范围限制劳动分工”2,而市场容量取决于运输条件,那么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可望带来分工程度的提升。此外,由于高铁对房地产业存在区位强化效应、市场结构效应和要素整合效应,随着高铁网络日益完善、运输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不断下降,高铁的建设开通显着改善了高铁开通城市的区域内和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若区域内商品由于运输基础设施改善而提高的需求大于由于税收而降低的需求时,区域内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将吸引企业流向这个区域。对于区域内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越大,区域间的交通情况也越好。如果在相对贫穷的区域,区域内基础设施改善了,区域外的企业由于区域内产生的高需求,将流动至这个区域。在跨区域运输基础设施发达的情况下,产业也更容易利用到新的运输基础设施而重新选择企业的地理位置。房地产投资效用与人口、经济、市场潜能等因素存在正向相关关系。若高铁发展导致人口、经济向核心城市(高铁沿线的大城市)空间集聚,使得集聚地区(核心城市)市场潜能扩大,引起房价与租金的上涨,便会引起核心城市房地产投资的增加,表现为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的产业规模向核心城市集聚。反之,若高铁发展导致人口、经济的空间溢出,市场潜能在空间上溢出,引起高铁沿线中小城市房价与租金的上涨,便会引起沿线中小城市房地产投资的增加,表现为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的产业规模由核心城市向中小城市溢出。集聚与溢出是一个动态过程。核心城市聚集到一定程度,核心城市将面临土地资源稀缺的瓶颈,必然要出现向中小城市溢出。在房地产发展一定阶段,向核心城市聚集与向中小城市溢出可能同时发生。正如Krugman(1999)指出的,运输成本降低对产业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不仅促进产业的集聚,而且也会使得产业分散。第二,通过对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一是2007年至2017年十一年时间,我国房地产业的空间异质性在减弱,无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还是房地产就业人数,按省域计算都是逐步均衡。二是代表高铁开通区位强化效应的城市节点强度指标和代表高铁开通市场结构效应的城市市场潜力指标,都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和房地产就业人数呈现出显着正相关,从实际经验数据上证实了高铁枢纽城市带动房地产投资的事实。三是按照房地产经济学区域经济三部门模型,城市人口规模、制造业规模与房地产业应该有正相关关系。统计模型研究表明,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和房地产就业人数与高铁开通城市人口规模以及制造业规模呈现显着的正相关。验证了本文第三章中关于高铁建设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格局变化的理论分析,可以将节点强度、市场潜力、城市人口规模、制造业规模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深入研究高铁发展对房地产投资的空间效应。第三,在房地产经济学区域经济三部门模型基础上,将高铁因素加入模型,构建了普通面板数据模型。采用混合回归、聚类标准误回归、固定效应、双向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异方差修正回归共六种模型分别估计并筛选模型效果,通过变换自变量指标对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进行检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表明: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和房地产就业人数与高铁开通城市节点强度和市场潜力都呈现正相关,表明从网络结构分析的高铁开通城市节点强度和市场潜力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另外,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和房地产就业人数也与城市人口规模、制造业规模显着正相关。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第三章的部分机理,即房地产投资效用与人口、经济、市场潜能等因素存在正向相关。高铁发展导致人口、经济向高铁沿线城市空间集聚,市场潜能扩大,促进房地产投资沿高铁站点城市集聚。同时,也从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第四章的观测与统计分析结果。高铁因素应该是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模型的重要解释变量。第四,本文采用SARAR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和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并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通过模型分析计算证明,高铁开通对房地产投资存在空间集聚和空间溢出,验证了本文第三章有关高铁开通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的机理研究结论。在高铁影响下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究竟表现为集聚或溢出,取决于高铁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效应”和“本地效应”。高铁开通导致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具有“网络效应”,即本地房地产投资和从业人数的增加有助于促进人流和贸易往来,从而进一步促进其他相邻地区房地产投资和从业人数的增长。同时,高铁开通导致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还具有“本地效应”,即本地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加会将周边地区的人力和资本等要素吸引到本地,从而对周边地区地级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带来不利的影响。若本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具有的“本地效应”小于“网络效应”,相邻地区的高铁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本地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的正向溢出效应超过了负向溢出效应,表现为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就业规模由核心城市向中小城市溢出。若本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具有的“本地效应”大于“网络效应”,相邻地区的高铁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本地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的负向溢出效应超过了正向溢出效应,表现为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就业规模向核心城市集聚。这是一个动态过程,正如Krugman(1999)指出,运输成本降低对产业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不仅促进产业的集聚,而且也会使得产业分散。高铁发展正在促进房地产业由集聚向分散转化,从而改变房地产业的空间格局。进一步研究发现,房地产业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不同,一是房地产业是高度依赖土地的产业,一般土地支出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总成本的30%左右。一、二线城市等核心城市虽然市场潜力大于中小型城市,但随着产业和人口集聚,土地资源稀缺性日益严重,导致土地成本大幅上升,房地产总成本大幅上涨,迫使一部分房地产企业到高铁沿线、发展条件好的中小型城市拿土地和发展,导致房地产业先行于其他产业向部分条件优越中小城市扩散和集聚。二是核心-边缘理论认为,产品差异化是促进集聚的强大推动力。而房地产业的产品差异化远没有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那么显着,相反房地产业普遍存在产品同质化趋势,因此高铁发展及运输和交易成本降低带来的房地产产品价格竞争加剧,很难通过产品差异化来缓解,也是促使部分房地产企业到高铁沿线、发展条件好的中小型城市扩散发展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国高铁快速发展,总体上促进了房地产业空间格局由集聚向分散转化。第五,根据研究结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政策启示:一是房地产业作为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随着我国城市化步入中后期,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也应该做适当调整。应该用好高铁发展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格局变化的机遇,选择西部部分重点城市进行房地产业和配套实体产业(包括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重点扶植,将房地产宏观调控与落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打造西部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发挥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应改变国家对房地产采取按一、二、三、四线分类城市调控方式,研究制定按照城市群调控的政策,确保城市群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并针对核心大城市和边缘中小城市统筹制定一体化的调控房地产供求平衡的政策措施。三是加强高铁沿线中小城市房地产投资溢出的宏观规划与管控,积极引导制造业、第三产业等实体产业向这些城市集聚和匹配发展。四是调整扩大国家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战略重点,除了大力发展住房供求矛盾突出的核心大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外,应加强研究制定高铁沿线具有优越旅游、休闲资源的中小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政策,为候鸟型居住群体提供租赁住房服务,减少因大量候鸟型购房对这些城市土地资源的过度占用和资源浪费以及住房空置,提高住房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第六,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1、以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房地产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研究高铁发展如何影响我国房地产业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内在机制,并提出调整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区域政策思路,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2、本文通过高铁班次表挖掘高铁班次频率,测算高铁网络节点强度和市场潜力作为高铁影响的核心解释变量,以此为基础构建系列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深化了对高铁效应的认识和理解,在方法论上有所创新。本研究只是高铁建设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研究的一个初步成果,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深化。比如,今后需要进一步划分城市等级和不同城市群类型,研究高铁站点开通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高铁开通对沿线部分中小城市房地产投资“过度溢出”问题以及可能形成的金融风险和防范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高铁开通对沿线某些中小城市可能产生的房地产投资净“负溢出”及其对该类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这是作者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李菁[5](2018)在《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开发投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的空间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空间配置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由1998年的4661.5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7337.61亿元。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和交通网络的延展,无疑对支持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区域配置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优化房地产投资的空间配置,必须调整优化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配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房地产市场的研究,在宏观层面主要偏重于讨论房地产与我国经济增长、城市空间、城市化进程及房地产价格泡沫等问题;在微观层面则偏重于对房地产开发商行为与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例如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等。已有文献在探讨基础设施与房地产间关系时大部分都集中在房地产价格影响方面,较少注重房地产开发投资领域,如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区域配置等。本文围绕在深入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动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变动的影响、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区际间区位结构变动的影响以及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城市内部区位结构变动的影响,以期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本文除了导论和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外共分六章:第一章,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对本文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确定文章研究边界,阐述相关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地租理论,空间结构理论,集聚、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第二章,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动影响的机理分析。首先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土地租、城市工资收入、专业化分工以及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揭示交通基础设施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内在机理;其次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动的三条路径;再次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动的效应。第三章,交通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发展演化及空间格局分析。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发展演化过程进行梳理,同时运用历史数据剖析它们的发展特征及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分析交通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动的共性与差异,找出二者的现实关系。最后,运用莫兰指数对1998-2017年间交通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非常规集聚程度进行测度。第四章,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变动影响。利用2002-2016年30个省级(西藏数据缺失)面板数据构建panel-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panel-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交通基础设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程度,运用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的时间效应。第五章,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区际间区位结构的影响。运用我国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按照官方划分方法将我国31个省级区域首先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构建动态差分GMM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区际间区位结构的影响。其次,分华东、中南、华北、西南、东北与西北六个大区,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再次,运用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维空间权重下空间杜宾模型,引入交通基础设施二次项来控制其非线性影响,实证研究本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其他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溢出效应,以及本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其他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产生的“挤占效应”。第六章,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城市内部区位结构变动的影响。以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站点周边二手住宅市场为例,分别从距地铁站点不同距离范围及影响程度和分市场及影响程度两方面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城市内不同区域结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是显着存在的,并且有着明显的时间效应,主要表现为:长期内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的影响十分明显,但是交通基础设施短暂性变动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的影响并不显着。(2)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区际间区位结构影响显着。不同省份间、不同城市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区位结构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依赖于后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整体改善程度而非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即依赖于交通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改善的边际效应,边际效应越大,影响程度越大,反之则否。(3)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了负空间溢出效应,且二者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外省交通基础设施每增加1%会使本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减少0.898%—12.266%,即外省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会抑制本省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基于地理位置0-1空间权重估计下外省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扩大会促进本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但基于人口密度空间权重估计结果却相反,这与我国人口单向流动事实相符,各类要素通过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会优先进入发达地区,从而约束本地区发展。(4)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体规模扩张和区域结构失衡逐渐演变成一种非常规的空间集聚现象。房地产开发资本非常规空间集聚已成为诱导房地产结构性过剩的重要因素。(5)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城市内部区位结构变动影响显着。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价格梯度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倒“U”形结构。主城区与郊区市场间房价梯度的演化取决于两个市场对交通基础设施响应程度的差异。本文的创新主要包括:(1)本文运用地租理论,空间结构理论,集聚、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系统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动的内在影响与机理,分别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区际间区位结构以及城市内部区位结构三个方面揭示了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动影响的传导机制。(2)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及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动的影响程度和时间效应。此模型不仅有着传统的var模型的优点,且在加入面板数据后允许模型存在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能更好的反映各变量间的内在联系。(3)本文运用莫兰指数对交通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非常规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并进一步运用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维空间权重下空间杜宾模型,引入交通基础设施二次项来控制其非线性影响,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房地产开发投的溢出效应。即本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其他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以及本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其他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产生的“挤占效应”。(4)本文采用结合地理加权回归的特征价格方法,以武汉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为例,随机搜集了 589个二手房屋交易数据,按照武汉市行政区域的划分,将其分为中心城区与主城区两个市场,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城市内部区位结构变动的影响。

张立新[6](2018)在《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开发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8年启动住房实物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着近23%以上的年均增速,远远超过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约19%的增长水平。在高速增长的背后,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差异特征。至2016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6.86%、23.52%和19.62%。2002-2016年间,全国15个副省级规模城市和4个直辖市的房地产投资占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开发总投资的年平均比重为79.2%,占全国总投资的年平均比重为43.4%。中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在空间分布上主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聚集,在城市层面上主要集中在少数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且空间聚集程度相当高。在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出现非常规聚集的同时,不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供求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一种是大城市(主要是一线城市和少数核心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政府不断出台严厉的调控措施控制需求,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另一种则是大多数三四线中小城市启动住房供给侧改革,出台宽松政策刺激需求,并通过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手段来化解房地产高额库存。这表明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供需错配问题。这种市场供需空间错配不仅影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立足于中国实际,研究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演变过程及现状特征,厘清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机理,探讨优化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对策和房地产业长效发展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采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相结合、比较研究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除导论与结语外,本文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在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主要阐述房地产市场供求理论、城市化理论、城市规模决定与分布理论、经济区位理论。二是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演变历程及分布特征。在考察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化过程的基础上,运用全局Moran’s Ⅰ指数和局部Moran’s Ⅰ指数对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空间分布进行测度,评估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和聚集结构,揭示空间分布的特征。三是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主要从不同区域、不同物业类型、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以及房地产存量和流量上的供给与需求空间错配等四个方面,阐述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失衡带来房地产供需空间错配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以及对政府、企业和居民造成的不良影响。四是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演变机理。重点分析人口城市化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城市空间扩张水平、城市产业发展水平、城市房地产价格水平等六大影响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因素,并从房地产业整体发展、城市规模等级变动、城市增量规划带来的虹吸效应、大城市空间外溢以及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调控政策差异等方面探讨驱动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演变的机理。五是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化的核心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全国不同区域(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影响因素的差异。六是中国城市规模等级变化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关联性的实证分析。主要检验城市规模等级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是否存在关联性,以及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七是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优化的理念与基本思路。在阐明优化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意义的基础上,重点从中央政府顶层设计、城市协调发展和市场主体行为规范三个层面分别探讨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优化的基本思路及具体措施。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强烈的空间聚集特征,并且空间聚集的周期性变化和宏观经济波动、调控政策等变化有着较强的一致性。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沿着经济热点区域带状分布、从东往西阶梯式分布、核心区域聚集式分布三大特征。第二,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在不同区域、不同物业类型、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以及房地产存量和流量上存在供给与需求的错配。这些问题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及其他产业、对普通购房者和投资者带来诸多影响。第三,驱动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演变的机理主要存在于五个方面:房地产业整体发展驱动、城市规模等级变动驱动、城市增量规划带来的虹吸效应驱动、大城市空间外溢驱动以及不同规模等级城市调控政策差异驱动。第四,从全国整体而言,在所有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动的影响因素中,人口城市化水平、房地产价格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四个因素最显着,其中,人口城市化水平影响程度最大。城市空间扩张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动的影响不显着。从不同区域上看,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动的影响因素不完全一致,对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城市影响都显着的因素是人口城市化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对三个区域城市影响都不显着的因素是城市空间扩张水平。第五,城市规模等级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存在关联性,城市规模等级对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产生正向影响,且随着城市规模等级的下降,城市规模等级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逐步衰减。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中央政府顶层设计、城市协调发展和市场主体行为规范三个层面探讨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优化的基本思路。在中央政府-顶层设计层面,要保持顶层设计的战略定力,弱化房地产投资的“政策工具属性”;逐步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为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优化提供需求动力;促进城市区域均衡发展,为空间分布优化创造良好条件;推进房地产“供给侧改革”,为空间分布优化排解现有难题。在城市协调发展层面,要根据城市规模等级管控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持续改善收入水平,提升城市居民对房地产的有效需求支撑;转变房地产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控制投资过度扩张;因地制宜推进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合理转变;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配置效率。在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层面,要规范投资主体行为,弱化“羊群效应”;强化对购房群体的预期管理。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现有文献对房地产需求端的研究较多,而对房地产供给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缺少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问题的相关研究。本文的研究立足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视角探讨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问题,研究视角有一定的创新。二是研究方法的应用创新。在常规时序数据的基础上,引入空间信息数据,借助空间自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全局Moran’sⅠ指数和局部Moran’sⅠ指数,测度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聚集的存在性和分布聚集结构,揭示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空间分布特征。三是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对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通过对中国城市规模等级进行划分,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对城市规模等级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问题进行探索。

张莉[7](2018)在《中国城市绿色住宅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发展绿色住宅是提高住房供给有效性和供给质量、促进房地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城市宜居性的关键。虽然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绿色住宅发展,但绿色住宅在新增住房供给中的占比依然有限。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绿色住宅发展的动力机制,为促进中国绿色住宅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策略指引。论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分析绿色住宅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框架和模型。利用多维度数据从市场驱动、政策推动、信息助推三方面,对绿色住宅溢价和参与者经济可行性、绿色住宅供给的影响因素与规律、以及信息对绿色住宅需求的助推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绿色住宅在中国新房市场上享有6.9%的溢价;该溢价足以补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绿色增量成本;居民支付该溢价不仅是出于运行费用节约的考虑,还体现了对居住环境品质提升的需求;政府的绿色认证有效地发挥了市场信号作用;影响绿色住宅溢价的因素显着促进了绿色住宅供给的增加,其中与节能潜力相关的因素对高星级绿色住宅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政府与土地相关的激励政策和对购房者的财政补贴,对供给的推动作用最为显着;面向开发企业的补贴则有助于实现城市绿色住宅供给从无到有的突破,以及促进高星级绿色住宅供给;政府在保障性住房项目中的绿色实践产生了显着的示范和溢出效应。(3)缓解信息不对称对提升居民的绿色住宅需求和支付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反馈住宅运行现状对比指标可使非绿色住宅居民对绿色住宅的支付意愿提升34%,宣传绿色住宅的运行费用节约和舒适健康效益可使居民的支付意愿提升28%37%,其中舒适健康信息更受居民关注。论文的主要政策建议有:(1)在整体偏紧的调控政策下,通过差异化的金融、税收和交易管制政策,促进绿色住宅市场各参与者经济可行性的实现,激发市场发展的内生动力。(2)将有限的财政资源优先用于激励居民租购绿色住宅,支持绿色住宅成套技术研发,支持开发企业进行运行阶段的绿色认证申报。(3)改善绿色住宅市场的信息透明度,以对比反馈和宣传教育等形式的信息干预,助推居民绿色住宅需求。(4)增加保障性住房项目绿色示范以引导绿色住宅供给,提升绿色住宅居住环境品质以引导绿色住宅需求。

吴亚娟[8](2018)在《我国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品住宅价格的稳定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及社会大众的安定生活有重要影响,因此一直是政府、开发商、消费者及学者等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商品住宅价格经历了十几年的突飞猛涨,高企的房价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且由于我国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商品住宅价格呈现显着的区域差异性。目前关于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是集中于某个城市,对于城市间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的差异性认识较少,导致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往往忽略空间效应的影响,调控效果微弱。因此充分认识我国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政府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控,促进商品住宅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我国296个城市2006年-2015年的商品住宅价格为例,首先通过空间数据可视化、Moran’s I和LISA聚类图等方法分析我国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规律,然后通过文献分析法确定此次分析的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指标,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估计,最后从局部的角度考虑,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性,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我国各城市间商品住宅价格具有显着的正向自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进,关联性先逐渐增大后减小,且随着邻近区域距离的增大,自相关性逐渐减弱。(2)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城市,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陕西省、湖南省等中部城市。(3)我国各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变化受到邻近城市房价溢出效应的影响,且空间效应逐年增强。(4)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等因素对商品住宅价格具有显着的正向推动作用,且第三产业占比的影响越来越大;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对价格具有显着负向影响,而常住人口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不显着。(5)根据地理加权回归结果发现,各影响因素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异性,且影响作用随着时间发生转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对商品住宅价格进行合理调控,促进商品住宅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张德利[9](2017)在《制度视角:转型期成都市五类居住用地及其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城市化和转向市场机制的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资本、人员、物流等加速向城市集聚,大陆城市的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中心繁荣”和郊区化并存的现象。基于制度视角,以制度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博弈论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等理论为依据,本文以成都市为例,将当前我国大陆混合制度背景下的城市居住用地分为单位房、商品房、保障房、拆迁安置房、自建房用地五大类,在分析其总体格局的基础上,分类探讨不同类型居住用地的格局、演化及其动力机制,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区范围为成都市主城区,即三环路覆盖的城区范围。相关资料和数据源于笔者较长时间的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以及成都市的相关部门、街道居委会提供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街道范围等方面的相关资料。作为中国西部典型的中心放射型平原城市,成都市居住用地分布和扩展呈现出圈层蔓延的变化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统计分析、核密度模型、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笔者了研究区居住用地的相关数据库,随后分析了不同类型居住用地的空间模式。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共分八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在全球化、城市化和转型背景下,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期基于制度视角的居住用地分类等问题,构建了论文研究框架等。第二部分为我国大陆城市基于混合制度的理论模式的建构,包括基于混合制度设计的五类居住用地的来源、性质、演化模式等内容。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包括第三至第七章,对应我国在住房市场化过程中的制度设计,探讨了成都市五类居住用地的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第四部分为论文的结论、创新点、研究不足与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我国大陆住房制度体系的现状,可将住房/居住类型分为单位房改房,(完全市场化的)商品房、拆迁安置房、保障房、自建房等五种类型。每一类都表征了大陆城市在住房市场化过程中所对应的不同的住房制度设计,其空间格局和变迁过程具有明显的制度路径依赖特征。(2)大陆城市的五类居住用地的空间格局和变迁是政府、市场、单位和市民共同博弈和作用的结果。土地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制、建设用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管理体制以及政府代表国家管理土地的权力,使得政府在土地的管理和出让过程中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这样,我国土地管理形成了一级和二级两个土地市场。其中,土地的“一级市场”的行动者或博弈主体大体为政府和开发企业,而土地的“二级市场”的行动者或博弈主体实际上为政府、开发商/企业、单位和市民四者。由于对权力、资本的拥有程度不同,开发商、政府相对于弱势群体,在土地的“二级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通常具有较高的话语权,两者也结成了“增长联盟”。(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陆城市打破了传统的单位房主导的居住空间格局,单位房、商品房、拆迁安置和保障性住房等居住用地都呈现出快速变化的特征,尤其是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加速了旧城改造和郊区化过程。相对应,居住用地的扩张以占用郊区农田为主,而且工业外迁后的工业用地往往也大部转化为商品性的居住用地。我国城市已形成了商品房、单位房、拆迁安置及保障房镶嵌分布的格局,并影响着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例如,成都市等大陆城市的居住用地变迁具有中心区繁荣和郊区化的双重特征,主要表现为旧城更新和居住郊区化扩张两个方面。在五类居住用地的变迁过程中,单位型的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内,密度分布最大的为城市中心区;商品型的居住用地呈现出明显的郊区化趋势,同时也表现为中心区的繁荣景象;拆迁安置和保障型的居住用地的重心变化和拓展方向以郊区化为主,且距离城市中心区越来越远。(4)单位制是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特有产物。改革开放以来,单位房(单位大院)开始适应市场化改革进程,开启了自身的转型进程。单位房居住用地的区位选择和变化过程是政府、市场及居住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制度依赖特征。当前,单位居住用地依然可分为机关单位居住区、事业单位居住区、企业型单位居住区。1998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停止福利分房,单位制逐渐走向解体,但单位型居住用地依然存在,并在市场化过程中分化出不同的类型,如完全市场化、部分市场化和单位所有等。转型期,单位型居住用地居住主体由单一性逐渐走向杂化,并呈现新单位社区特征。(5)我国大陆城市的商品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大量商品房的建设迅速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郊区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空间重构。商品房用地的扩张体现了资本和权力在空间生产生产中的结合过程。政府主要以挂牌、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土地,而开发上通过支付土地出让金获取用地的使用权。随着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土地成本在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价格及其供给的垄断特征日益显着的背景下,中国的土地市场制度和价格制度共同决定了商品房用地的分布和居住选择。在不同区域,其价格,规模和配套设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别墅、高档商品房、普通商品房构成了典型的居住分异。(6)拆迁安置型和保障型的居住用地是政府在市场化过程中为拆迁安置和低收入人群建设的住宅区,通常面对的是中低收入和弱势群体。转型期,在典型的“市场机制驱动+政府行为推动”的双重内在机制模式的推动下,我国城市的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性质的居住区通常越来越远离中心区或老城区,即此类居住区的郊区化趋势十分明显,这导致了城市弱势群体居住用地的外迁趋势。(7)依然存在的数量极少的自建房属历史遗留性的住房,是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基于土地制度、住房制度下的少数合法住房,一般分布于市中心的边缘地区,居住区面积小,建筑层数低。在市场化过程中,随着居住主体的继承或变化,以及房屋的自然老化,自建房的数量一直在逐渐减少,并可能将彻底消失。

杨智勇[10](2016)在《台湾房地产投资决策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房地产是经济成长的火车头,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房地产投资市场更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综观国际局势,房地产市场在总体经济环境、投资条件与法规背景等因素的支持下,受到全球投资人的喜爱。台湾在2008年受到金融风暴影响,使得股汇市金融惨遭重创,进而导致房地产市场乏人问津。2009年政府调降遗产税,造成台商鲑鱼返乡,资金回流台湾,以及全球经济逐渐走出谷底,使得股市全面大涨。再加上两岸关系的改善以及外资热钱来台炒作房地产,台湾房地产市场交易热络,而持续攀升的高房价使得政府祭出多项打房政策来抑制房价,这些政策对台湾的房地产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房地产兼具消费财与投资财特性,台湾人在「有土斯有财」的固有観念及鼓励长期持有的土地税制诱因下,房地产成为主要资产投资标的,愈来愈多的投资人、企业对房地产投资兴趣大增,相较於金融商品、衍生性金融商品等投资项目,房地产投资似乎有更大的吸引力。即便台湾政府针对房地产价格亲涨提出许多政策,例如:奢侈税、实价登录制度、房地合一税制等。随着台湾房地产景气日趋复苏,建筑商品的推案也不断的扩增,建筑开发决策者如果可以掌握完整的资讯,满足消费需求与掌握推案畴效,就能够创造企业营运绩效。房地产开发标的物的评估与决策是建筑业中,商品规划时首要面对的作业流程。然而要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将所有的评估指标在专家的思考模式中进行评选,使得整体的建筑案效益达到最佳化,则是房地产开发人员所必须要考量的。然而,房地产开发、投资评估作业涉及的因素以及细部程序繁多,除了业者专家的「经验」及「直觉」判断之外,.如何更精准和更有效的进行房地产开发评估,需要有一套科学、客观之评估模式。此外,房地产业具有高附加价值,投资房地产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收益,但是投资房地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因此,进行房地产投资之前,要谨慎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所以如何在资讯「不完整性」及「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益的房地产开发及投资,在实务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传统的决策方法多采用由主事者或少数决策者在既有资讯下,以经验法则做出方案决策,由於个人决策方式主観意识强烈,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若仅从经验层面考虑评估,可能会有所偏失而导出错误决策,因此可以藉由科学研究量化的探索,提供参考性的决策支援系统,进而强化决策的方向性及正确性。而实际上在进行房地产投资时,往往要考虑多个指标,所以本研究结合模糊德菲法、网络分析法替房地产投资者提供一种较为科学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方法。本研究先针对房地产投资文献进行探讨及整理,再访谈3位专家整合成33个指标评估,而后透过德菲法访谈15位房地产相关产业的资深主管,包含建筑师、建设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房地产代销业界仲介商及学者等,将33个指标减化取得12项房地产投资的指标。此外,也根据33个指标设计出第一次问卷,并将第一次问卷采立意抽样的方式发放给高雄市建商公会、高雄市建筑经营协会的会员填写,问卷共回收1000份,再根据模糊德菲法筛选出评估12个房地产投资指标,其内容也跟德菲法一致,都是12项指标,包含:交通便利、邻近公共设施情形(例如:公园、绿地)、投资报酬率、投资风险、产权状况、生活机能、总价(平均单价)、建物登记坪数、有无车位、通风、公设比高低及邻近重大发展计画等12项。本研究又根据廖敏志、周建志(2011)以及访谈主管,将12个指标分成经济、环境、房屋等3个大构面。最後,考虑到在进行房地产投资时,评估指标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所以运用网络分析法,将评估指标的相互影响关系纳入决策考量过程中,进而协助个案公司评选出最佳的住宅地产投资方案,整合个案公司3位决策者的意见,其投资方案分别排序为旗山、左营、前镇,而个案公司决策者也根据此结果进行投资决策,结果发现以旗山区的整体效益的确为最佳的,因此也符合投资方案的验证结果。。

二、上海房地产开发的区位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房地产开发的区位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房地产
        1.2.2 房地产业
        1.2.3 房地产市场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概述
    2.1 房地产业基本理论
        2.1.1 房地产供求理论
        2.1.2 地租理论
        2.1.3 土地价格理论
        2.1.4 区位理论
    2.2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2.2.1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
        2.2.2 产业组织理论的学术流派
    2.3 房地产产业组织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2.3.1 国外房地产产业组织研究
        2.3.2 国内房地产产业组织研究
第3章 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3.1 市场结构的类型
    3.2 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
        3.2.1 市场集中度
        3.2.2 产品差异化
        3.2.3 进入和退出壁垒
    3.3 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3.3.1 全国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研究
        3.3.2 区域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研究
        3.3.3 全国及区域房地产市场集中度综合分析
    3.4 中国房地产业产品差异化分析
        3.4.1 房地产广告的基本特征
        3.4.2 中国房地产业的广告密度
    3.5 中国房地产业进入壁垒分析
        3.5.1 中国房地产业进入壁垒的量化指标
        3.5.2 经济技术壁垒分析
        3.5.3 规模经济壁垒分析
        3.5.4 政策与制度壁垒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竞争行为研究
    4.1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价格竞争行为
        4.1.1 伯川德(Bertrand)模型分析
        4.1.2 房地产企业的垄断定价
        4.1.3 房地产企业的价格歧视
        4.1.4 房地产企业的价格串谋
    4.2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非价格竞争行为
        4.2.1 区位差异化竞争
        4.2.2 广告竞争
    4.3 房地产企业两种竞争行为的比较分析
        4.3.1 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的比较
        4.3.2 房地产企业的非价格竞争偏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
    5.1 市场绩效的常用评价指标
        5.1.1 利润率指标
        5.1.2 勒纳指数(Lerner index)
    5.2 中国房地产业收益性市场绩效评价——基于利润率指标
    5.3 中国房地产业竞争性市场绩效评价——基于勒纳指数
    5.4 中国房地产业综合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
        5.4.1 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介绍
        5.4.2 变量选择
        5.4.3 DEA实证分析
        5.4.4 中国房地产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
    6.1 产业组织优化的理论目标模式
        6.1.1 古典经济学的产业组织优化目标模式
        6.1.2 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产业组织优化目标模式
    6.2 有效竞争的内涵、特征及评价标准
        6.2.1 有效竞争的内涵
        6.2.2 有效竞争的基本特征
        6.2.3 有效竞争的评价标准
    6.3 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
        6.3.1 有效竞争: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
        6.3.2 中国房地产业有效竞争的目标模式
        6.3.3 中国房地产业有效竞争的相关标准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对策建议
    7.1 理顺供求关系、提升社会福利
        7.1.1 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需求
        7.1.2 加快调整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结构
    7.2 优化市场结构、加强资源整合
        7.2.1 加快房地产业内部整合、改善资产结构
        7.2.2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行业监管
        7.2.3 改进土地出让制度、减少行政垄断
        7.2.4 推动品牌建设、优化市场结构
    7.3 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公平竞争
        7.3.1 强化监督、规范开发商价格行为
        7.3.2 维护市场秩序、整顿房地产企业广告行为
        7.3.3 引导房地产企业改进产品和服务、开展差异化竞争
    7.4 改善市场绩效、实现均衡发展
        7.4.1 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房地产业现代化
        7.4.2 引导资源流向,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7.5 强化宏观调控、促进产业发展
        7.5.1 以房产税为切入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7.5.2 规范金融市场、控制房地产金融风险
        7.5.3 完善市场信息系统、稳定房地产价格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2)基于城市空间权利的我国大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本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的问题
        1.2.1 经济现象
        1.2.2 经济学问题
    1.3 研究的范围
        1.3.1 研究的范围设定
        1.3.2 研究涉及的理论
    1.4 研究思路、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结构
        1.4.3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内发展公共交通的对策研究
        2.1.1 对我国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问题的早期警示
        2.1.2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对策研究
    2.2 国外发展公共交通的举措
        2.2.1 交通需求管理
        2.2.2 公共交通导向的发展
    2.3 城市道路交通有关的理论问题研究
        2.3.1 城市道路交通外部性问题研究
        2.3.2 城市交通的产权问题研究
3 城市空间生产与空间权利
    3.1 城市空间生产理论
        3.1.1 城市空间是社会生产的产物
        3.1.2 城市的空间冲突
    3.2 空间体现权力关系
        3.2.1 建筑空间结构体现权力
        3.2.2 全景敞视建筑具有使权力自动发挥作用的机制
        3.2.3 福柯的权力与科斯的权利概念
    3.3 科斯关于空间权利的观点
        3.3.1 科斯的产权概念
        3.3.2 科斯关于空间权利安排的观点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空间资源与城市空间权利
    4.1 城市空间资源
        4.1.1 区位资源
        4.1.2 城市空间资源的概念
        4.1.3 城市空间资源的动态属性
        4.1.4 城市空间资源间的相互作用
        4.1.5 城市交通资源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2 城市空间权利
        4.2.1 空间权
        4.2.2 城市规划界定城市空间权利
    4.3 本章小结
5 公共交通的城市空间权利
    5.1 交通便利性权利
        5.1.1 决定交通便利性的主要因素
        5.1.2 交通便利性的相互性
    5.2 空间便利性权利
        5.2.1 空间便利性的决定因素
        5.2.2 实现轨道交通空间便利性的高强度开发法则
        5.2.3 小汽车空间便利性的低密度开发法则
    5.3 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权利配置
        5.3.1 城市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才能实现空间权利的合理配置
        5.3.2 城市空间资源的持续开发
    5.4 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城市规划
        5.4.1 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
        5.4.2 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
    5.5 交通便利性与空间便利性的权利配置决定出行结构
        5.5.1 一个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5.5.2 出行费用变化对出行结构的影响
        5.5.3 交通便利性权利与空间便利性权利对出行结构的影响
    5.6 北京与东京交通出行结构的比较分析
        5.6.1 北京与东京大都市区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5.6.2 基于交通与空间便利性权利配置的解释
    5.7 本章小结
6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典型案例
    6.1 日本的站城一体化开发
        6.1.1 阪急电铁的早期站城一体化开发
        6.1.2 东急电铁的站城一体化开发
        6.1.3 站城一体化开发的新阶段
    6.2 库里蒂巴公交引导城市空间发展
        6.2.1 库里蒂巴规划思想的转变
        6.2.2 三重道路系统为骨干的一体化公交网络
        6.2.3 公交出行的空间便利性权利配置
    6.3 首尔的公交改革
        6.3.1 首尔公交改革的背景
        6.3.2 首尔的路中央公交专用道改革
        6.3.3 首尔交通需求管理与城市规划调整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大坪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老城区
        2.1.2 商业网点
        2.1.3 商业网点空间分布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城市商业空间研究
        2.2.2 城市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2.2.3 城市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2.2.4 文献述评
    2.3 本章小结
3 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过程及形成机理研究
    3.1 基础理论
        3.1.1 中心地理论
        3.1.2 竞租理论
        3.1.3 商圈理论
    3.2 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过程
        3.2.1 “分散”变化阶段
        3.2.2 “集聚”变化阶段
        3.2.3 “扩散”变化阶段
        3.2.4 变化过程汇总
    3.3 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的形成机理研究
        3.3.1 影响因素遴选
        3.3.2 基础动力因素
        3.3.3 非基础动力因素
        3.3.4 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的形成机理
    3.4 不同变化阶段下影响因素的差异
    3.5 本章小结
4 大坪片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分析
    4.1 大坪片区概况及范围界定
        4.1.1 大坪片区概况
        4.1.2 研究范围界定
    4.2 商业网点空间数据来源及处理
    4.3 大坪片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定量分析
        4.3.1 数量变化
        4.3.2 业态结构变化
        4.3.3 空间分布特征变化
        4.3.4 变化分析汇总
    4.4 本章小结
5 大坪片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空间模型基础理论
        5.1.1 空间效应
        5.1.2 空间权重
        5.1.3 空间相关性
    5.2 空间计量模型
        5.2.1 普通最小二乘法模型
        5.2.2 空间滞后模型
        5.2.3 空间误差模型
    5.3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5.4 数据检验与模型选择
    5.5 结果与讨论
        5.5.1 模型拟合对比
        5.5.2 整体及各业态模型结果解释
        5.5.3 讨论
    5.6 政策建议
        5.6.1 政策建议的整体框架构建
        5.6.2 合理规划、监督管理老城区商业空间
        5.6.3 遵循市场规律,科学制定投资策略
        5.6.4 注重商业空间与老城区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
        6.1.2 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中国高铁发展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高铁发展—中国交通基础设施重大改善
        (一)高铁发展概况
        (二)中国城市高铁网络结构形态
        (三)小结
        二、房地产发展—中国经济热点和民生产业发展
        (一)房地产发展概况
        (二)房地产发展的区域差异显现
        (三)小结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评述
        一、高铁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
        二、高铁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研究
        三、高铁对城市的影响研究
        四、高铁对房地产的影响研究
        (一)国外轨道交通联结对房地产业的影响研究
        (二)国内轨道交通联结对房地产业的影响研究
        五、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意义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定性与定量研究法
        (三)GIS空间分析法
        五、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与需进一步提升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需进一步提升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梳理
    第一节 概念定义
        一、空间效应
        二、距离衰减法则的运用
        三、市场潜力
    第二节 相关经济理论
        一、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产业集聚理论
        (二)运输费用对产业、城市空间布局影响
        (三)交通发展对城市形态、产业空间格局影响
        二、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核心-边缘理论
        (二)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核心-边缘空间格局影响
        三、房地产经济三部门理论
        四、理论梳理的评述
第三章 高铁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影响机理
    第一节 理论假设
    第二节 运输基础设施对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模型分析
    第三节 高铁发展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高铁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影响的观测与现实特征
    第一节 高铁开通前后全国省域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特征
        一、高铁开通前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空间分布特征
        (一)高铁开通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空间分布特征
        (二)高铁开通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空间分布特征
        (三)高铁开通前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变化特征
        二、高铁开通前后房地产从业人数空间分布特征
        (一)高铁开通前房地产从业人数空间分布特征
        (二)高铁开通后房地产从业人数空间分布特征
        (三)高铁开通前后房地产从业人数变化特征
    第二节 高铁开通前后站点地级市房地产指标的变动特征
    第三节 高铁影响下站点城市交通网络结构及房地产业的空间格局变化
        一、站点城市高铁交通网络结构的测算
        二、中国高铁城市房地产从业人员区位熵指数的测算
    第四节 高铁城市节点强度的实证研究
    第五节 高铁城市市场潜力的实证研究
    第六节 高铁城市人口规模、制造业规模与房地产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五章 中国高铁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的面板模型研究
    第一节 模型假设
    第二节 基本面板回归模型设计
    第三节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第四节 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分析
        一、模型的内生性检验
        二、模型的估计
        三、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铁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
    第一节 高铁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的理论梳理
    第二节 Moran’s I指标测算
    第三节 房地产投资集聚机制的空间权重矩阵建立
    第四节 高铁影响下的房地产投资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
        一、模型假设
        二、模型构建和实证结果分析
        (一)SARAR空间经济计量模型
        (二)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
        (三)空间杜宾模型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讨论
    第三节 政策启示
    第四节 研究展望
        一、进一步划分城市等级进行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研究
        二、按照地理位置及城市群研究高铁站点开通地级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效应
        三、进一步收集数据以拓宽高铁的研究视角
        四、研究了解高铁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的同时,分析并降低高铁负外部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截至2017年 210 个高铁站点开通城市名单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论文成果
    专着成果
    课题成果

(5)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基础设施
        二、交通基础设施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
    第二节 地租理论
        一、古典地租理论
        二、新古典地租理论
        三、马克思地租理论
        四、现代西方地租理论
    第三节 空间结构理论
        一、区位理论
        二、二元空间结构理论
        三、空间分异结构理论
        四、空间发展结构理论
    第四节 集聚、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第二章 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动影响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的根源剖析
        一、通过土地租金变化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
        二、通过城市工资收入变化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
        三、通过分工、专业化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
        四、通过房地产价格变化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
    第二节 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路径
        一、路径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
        二、路径二:房地产开发投资区际间区位结构
        三、路径三:房地产开发投资城市内部不同区域区位结构
    第三节 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作用效应
        一、房地产供给有效性变动效应
        二、房地产需求理性程度变动效应
        三、房地产价值变动效应
第三章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发展演化及空间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演化
        一、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二、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交通运输能力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差异
        一、中国各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二、中国各省的客运需求
        三、中国各省的货运需求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发展演化及主要问题
        一、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发展演化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房地产市场区域配置不均衡出现的现实问题
    第四节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空间统计分析
        一、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特征的一般描述
        二、交通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非常规集聚测度
第四章 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变动影响
    第一节 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数据及模型设定
        二、panel-var模型估计及分析
        三、实证结论
    第二节 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的时间效应检验
        一、变量、数据及实证模型建立
        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VEC)估计及分析
        三、实证结论
第五章 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区际间区位结构变动的影响
    第一节 房地产开发投资区际间区位结构的现实特征
        一、基于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指标分析房地产开发投资区际间区位结构
        二、基于经济指标分析房地产开发投资区际间区位结构
    第二节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的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取、数据描述及模型建立
        二、估计结果及分析
        三、实证结论
    第三节 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溢出效应
        一、变量选取、数据处理及说明
        二、模型设定
        三、估计结果及分析
        四、实证结论
第六章 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城市内部区位结构变动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第一节 武汉市轨道交通六号线项目概况
    第二节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一、变量选取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
        三、模型设定
    第三节 估计结果及分析
        一、距地铁站点不同距离范围及影响程度
        二、分市场及影响程度
        三、实证结论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6)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文献评价
    三、论文框架
        (一) 基本思路
        (二) 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
        二、城市规模等级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房地产市场供求理论
        二、城市化理论
        三、城市规模决定与分布理论
        四、经济区位理论
第二章 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演变及特征
    第一节 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及演变的基本情况
        一、重要时点上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空间分布
        二、不同周期上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基于MORAN指数的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度量
        一、全局Moran's Ⅰ指数检验方法
        二、局部Moran's Ⅰ指数检验方法
        三、度量结果及解读
    第三节 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特征
        一、沿着经济热点带状分布的特征
        二、从东往西阶梯式分布的特征
        三、典型区域聚集式分布的特征
第三章 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存在的供需错配问题
        一、不同区域间的房地产供需空间错配问题
        二、不同物业类型间的供需空间错配问题
        三、不同城市规模等级上的供需空间错配问题
        四、房地产存量和流量配置上的供需空间错配问题
    第二节 导致房地产供需空间错配的原因分析
        一、基于房地产供给视角的原因分析
        二、基于房地产需求视角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问题带来的影响
        一、给政府层面带来的影响
        二、给企业层面带来的影响
        三、给居民层面带来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演变机理
    第一节 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人口城市化水平
        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三、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四、城市空间扩张水平
        五、城市产业发展水平
        六、城市房地产价格水平
    第二节 驱动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演变的机理
        一、房地产业整体发展诉求驱动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化
        二、城市规模等级变化驱动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化
        三、城市增量规划带来的虹吸效应驱动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化
        四、大城市空间外溢驱动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化
        五、不同规模等级城市调控政策差异驱动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化
第五章 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变量选取及数据描述
        一、变量选取
        二、数据描述
    第二节 模型构建及数据检验
        一、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二、面板数据检验
    第三节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一、模型估计
        二、估计结果分析
第六章 中国城市规模等级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的划分及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
        一、新标准下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状况
        二、不同省份城市规模等级变化情况
        三、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在全国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第二节 城市规模等级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路径
        一、城市规模等级变化带来房地产供需在城市空间上的变化
        二、房地产供需空间变化引发投资量在城市空间上的变化
    第三节 城市规模等级变化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关系
        一、基于聚类分析的城市规模等级划分
        二、研究假设、样本选取及模型构建
        三、模型估计及结果解读
第七章 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优化的理念与基本思路
    第一节 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优化的重要意义
        一、空间分布优化是区域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需要
        二、空间分布优化是构建房地产长效发展机制的需要
        三、空间分布优化是房地产调控“因城施策”的需要
    第二节 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优化的理念
        一、空间分布优化要规避投资在城市空间层面的“均等化”
        二、空间分布优化必须与城市综合承载力相协调
        三、空间分布优化要与城市规模等级相协调
        四、空间分布优化要与房地产“供给侧改革”相结合
        五、空间分布优化要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第三节 基于多维视角下的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优化思路
        一、基于中央政府顶层设计视角的优化思路
        二、基于城市协调发展视角的优化思路
        三、基于市场主体行为规范视角的优化思路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未来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城市绿色住宅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关键概念
        1.2.3 研究范围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实证数据说明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1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收益
        2.1.2 绿色建筑交易中的溢价实现
        2.1.3 绿色建筑发展的驱动因素
        2.1.4 绿色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
        2.1.5 绿色建筑市场的信息问题与助推机制
        2.1.6 文献综述小结与绿色住宅特殊性
    2.2 绿色住宅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理论分析
        2.2.1 绿色住宅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
        2.2.2 绿色住宅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的理论模型
        2.2.3 关键影响因素与实证问题提炼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住宅溢价及市场参与者的经济可行性
    3.1 中国绿色住宅的发展现状
    3.2 绿色住宅溢价的研究方案
        3.2.1 样本选择与可比项目组构造
        3.2.2 数据搜集
    3.3 绿色住宅溢价的实证分析
        3.3.1 绿色住宅溢价的基础模型测算
        3.3.2 绿色住宅溢价的稳健性检验
    3.4 住宅市场“绿色”信号有效性对比
    3.5 企业开发绿色住宅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3.6 居民购买绿色住宅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住宅供给的影响因素与规律
    4.1 中国绿色住宅发展的地区差异
    4.2 绿色住宅供给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案
        4.2.1 推广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
        4.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搜集
        4.2.3 实证模型选择与估计方法
    4.3 绿色住宅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绿色住宅从无到有的影响因素分析
        4.3.2 绿色住宅从少到多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对绿色住宅需求的助推作用
    5.1 对住宅运行现状进行对比反馈的效应
        5.1.1 调研设计与数据采集
        5.1.2 已有绿色住宅的运行现状
        5.1.3 居民对绿色住宅支付意愿的差异性
        5.1.4 已有绿色住宅运行信息对居民支付意愿的影响
    5.2 对绿色住宅效益进行宣传教育的效应
        5.2.1 调研设计与数据采集
        5.2.2 绿色住宅各类效益信息对居民支付意愿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主要学术贡献
    6.4 研究局限性和后续研究计划
        6.4.1 研究的局限性
        6.4.2 后续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绿色建筑溢价荟萃分析的数据与相关检验
附录 B 绿色住宅运行现状及影响的调研问卷
附录 C 联合选择实验问卷示例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我国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商品住宅价格的区域差异性研究现状
        1.2.2 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2.3 商品住宅价格空间效应的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2.5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商品住宅价格相关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2.1 基本概念
        2.1.1 商品住宅
        2.1.2 商品住宅价格
        2.1.3 空间相关性
    2.2 商品住宅价格分析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劳动价值理论
        2.2.2 供求理论
        2.2.3 区位理论
        2.2.4 小结
    2.3 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析方法
        2.3.1 商品住宅价格空间自相关分析
        2.3.2 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空间回归分析方法
        2.3.3 地理加权回归(GWR)分析方法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1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3.1.1 样本城市选择
        3.1.2 研究的变量描述
        3.1.3 数据来源
    3.2 我国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3.2.1 我国不同区域商品住宅价格变化规律
        3.2.2 我国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情况
    3.3 我国商品住宅价格空间相关性分析
        3.3.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
        3.3.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3.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空间效应的我国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变量的确定及数据来源
        4.1.1 研究变量的选择与描述
        4.1.2 数据来源
        4.1.3 研究数据的缺值处理
    4.2 我国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空间回归估计
        4.2.1 我国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空间回归模型构建
        4.2.2 我国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空间回归模型的检验与选择
        4.2.3 我国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分析
        4.2.4 小结
    4.3 我国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4.3.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权函数的选择与带宽的确定
        4.3.2 我国商品住宅价格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检验
        4.3.3 我国商品住宅价格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
        4.3.4 我国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分析
        4.3.5 小结
    4.4 政策建议
        4.4.1 继续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促进商品住宅市场的健康发展
        4.4.2 打造多元化的住房体系,充分满足各类人群的住房需求
        4.4.3 充分考虑空间效应的影响,统筹管控邻近城市的商品住宅市场
        4.4.4 回归商品住宅的居住功能,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住宅消费观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各因素回归系数表

(9)制度视角:转型期成都市五类居住用地及其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科学问题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科学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制度变迁与居住变迁
    1.2.2 居住用地及其分类
    1.2.3 单位制度与单位住区
    1.2.4 市场化居住用地
    1.2.5 居住变迁与弱势群体的居住区位变化
    1.2.6 相关机制的研究
    1.2.7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案例地选择与数据来源 第二章 基于制度变迁的中国城市居住用地理论模式建构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2.1.2 新马克思思主义城市理论
    2.1.3 博弈论
    2.1.4 行为主义
    2.1.5 城市空间理论
2.2 基于制度设计的五类居住用地、空间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2.3 五类住房用地增长的供给差异
    2.3.1 单位房居住用地
    2.3.2 商品房用地
    2.3.3 拆迁安置及保障房用地
    2.3.4 自建房居住用地
2.4 五类居住用地的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格局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都市居住用地总体格局及其变迁
3.1 分类及其依据:制度视角
3.2 总体格局
3.3 变迁过程
    3.3.1 居住用地的来源与变迁
    3.3.2 居住用地的扩张方向
    3.3.3 居住用地变迁的重心曲线和方向
3.4 市场化水平及其空间分异
    3.4.1 土地市场
    3.4.2 政府主导的非市场类型
    3.4.3 有限市场化类型
    3.4.4 完全市场化类型
    3.4.5 居住用地市场化类型的测度
3.5 变迁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市单位房的空间模式
4.1 空间格局
4.2 演化过程
4.3 典型案例:政府机关大院变迁
    4.3.1 现状分析
    4.3.2 建设时序及变迁过程
    4.3.3 居住主体的杂化现象
4.4 遗存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都市商品房的空间模式
5.1 空间格局
5.2 演化过程
5.3 基于价格的商品房空间分异模式
5.4 扩张机制
    5.4.1 制度驱动
    5.4.2 市场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拆迁安置房、保障房的空间模式
6.1 空间分布及区位特征
6.2 阶层特征
6.3 驱动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成都市自建房的空间分布
7.1 房屋性质
7.2 空间分布
7.3 建设时序及未来趋势
7.4 消失机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尝试创新点
8.3 主要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附件 1.成都市居住区调查内容及记录要求
附件 2.成都居住区补充调查问卷
附件 3.成都居住区深度访谈设计

(10)台湾房地产投资决策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流程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探讨
    2.1 土地开发实务作业
    2.2 房地产定义与特性
    2.3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2.4 投资房地产之优缺点
    2.5 区位理论
    2.6 房地产投资相关研究
    2.7 小结
第三章 台湾房地产分析
    3.1 台湾房地产市场景气循环与结构变迁
    3.2 台湾房地产价格变动与总体经济的关系
    3.3 陆资对台湾房地产投资之分析
    3.4 房地产价格泡沫化的隐忧
    3.5 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观念架构
    4.2 立意抽样
    4.3 研究对象
    4.4 德菲法与模糊德菲法
    4.5 网络分析法
    4.6 小结
第五章 房地产投资方案评价研究
    5.1 房地产投资方案评价指标的筛选
    5.2 研究信、效度
    5.3 房地产投资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4 专家问卷分析
    5.5 投资方案区位评估验证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贡献
    6.3 管理意涵
    6.4 研究限制
    6.5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第一波问卷(模糊德菲法)
附录B: 第二波问卷(网络分析法)
附录C: 谢华忠访谈内容
附录D: 曾荣源访谈内容
附录E: 蔡庆重访谈内容
附录F: 在学期间期刊发表论文或是期刊

四、上海房地产开发的区位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 王志刚. 吉林大学, 2019(02)
  • [2]基于城市空间权利的我国大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研究[D]. 赵云毅.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6)
  • [3]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大坪片区为例[D]. 曹琪铭. 重庆大学, 2019(01)
  • [4]中国高铁发展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的影响研究[D]. 游悠洋.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5]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动的影响研究[D]. 李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6]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研究[D]. 张立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7]中国城市绿色住宅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 张莉. 清华大学, 2018(04)
  • [8]我国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吴亚娟. 重庆大学, 2018(04)
  • [9]制度视角:转型期成都市五类居住用地及其空间模式研究[D]. 张德利. 兰州大学, 2017(12)
  • [10]台湾房地产投资决策之评价研究[D]. 杨智勇.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上海房地产开发选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