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公共艺术与公共知识分子(论文文献综述)
高瑞鑫[1](2021)在《当代公共艺术介入浙江乡村空间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
李强[2](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梁光焰[3](2021)在《艺术公共性的哈贝马斯陷阱及本土文化资源》文中研究表明哈贝马斯依据西方现代性形成过程中社会阶层对立的历史事实,将公共性定义为批判性,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冲突。以之作为理论资源阐释艺术公共性问题,有违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现实。"现实的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以万物一体的思维方式,将个人、社会和国家看成和谐共生的整体,引导个体走向完善、社会趋向和谐,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体和公共理想,具有文化建构性特质。"建构的公共性"参与到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现代化实践之中,突破了传统贵族独享的狭隘性,发展出人民共享的现代品格,成为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品格。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赵刚[5](2020)在《当代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当代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研究,旨在说明以当代公共艺术介入的方式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延续乡村历史文化,是对我国乡村建设思路的新的探索。我国的乡村建设实践一直处在不断地探索与尝试的过程中,在政治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方式开始走进公众视野,公共艺术以更温和的方式,从精神文化,物质追求等方面介入乡村建设过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艺术介入到乡村建设是乡村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而不仅局限于城市公共空间。文章首先对于选题背景、目的、意义进行阐述,将当代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作为研究重点;接着分别对当代公共艺术概念和乡村建设进行概述,阐明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必要性;然后提出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总结当代公共艺术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要素、介入方法、实施路径;接着依据现有案例的公共性,艺术性,可复制性等因素,挑选出6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当代公共艺术在介入乡村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公共性、艺术性与艺术介入乡村持续性的启示;思考当代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启示与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多案例对比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当代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指出当代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不仅仅在乡村外在环境上起改善作用,同时也成为了乡村文化保护提升与乡村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张宛彤[6](2020)在《“参与”和“乡建” ——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介入乡村的两种模式》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逐渐成为当代艺术领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这一现象可以被定义为艺术家走出美术馆、画廊等传统空间,向外介入到乡村这一特定的社会现场的艺术计划或艺术项目。本文意在通过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将介入模式分为“乡建”和“参与”两种类型,梳理该现象的成因和共性特点,以“许村计划”和“羊蹬艺术合作社”为案例分析两种模式的区别以及它带来的社会价值和局限性。本研究认为,当代艺术介入乡村具有以下价值:促进村民完成自我表达,提高他们的社会能见度;以艺术的方式铸造了一个城乡沟通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对乡村文化空间的保护和改善;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转向提供了实践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该现象在拓展了当代艺术受众和空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艺术审美价值和观念价值。
马天婵[7](2020)在《参与与对抗 ——托马斯·赫希霍恩公共艺术项目的平等诉求》文中研究表明瑞士艺术家托马斯·赫希霍恩(Thomas Hirschhorn),成名于19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赫希霍恩的艺术实践总是将木板、纸板、胶带、锡箔纸、塑料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廉价物品,利用捆包、拟像、蒙太奇和拼贴等方法,在公共空间中搭建庞大的临时装置项目;并邀请不同阶层的公众,包括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下的移民、工人、低收入阶层等被艺术世界和体制无形中排除在外的人群参与介入创作和展览的过程。即便是在美术馆等体制内空间的展览项目,赫希霍恩依然采取这种方法对抗官方展览叙事:破坏并重塑空间,减免门票,打破艺术体制的阶级化。赫希霍恩将承载各种意义的物品以不稳定的方式并置在同一时空,不断繁殖其体积形成多种张力和话语的对抗空间,引导身份各异的参与者在空间中进行交谈、研讨、喝咖啡、集会、表演等行为,以此表达对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消费社会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的抵制和批判。赫希霍恩将公共空间当成战场,在此与充满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帝国主义、战争、全球化、城市化、经济边缘化正面交锋;将公共领域理解为批评、辩论和异议的场所,实现“知识”和话语权的重新生产,创造去阶级化的解放的“共同体”的艺术使命。本文将从赫希霍恩艺术项目的公共性及公众参与入手,结合朗西埃以平等思想为前提的政治美学研究,以感知共同体、可感性经验的重构等美学理论分析赫希霍恩对既有的意识形态、阶级、体制和权力的批判态度,以及其公共性艺术项目所表达的平等的理念和诉求。
陈志奎[8](2020)在《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城市工作组”(UTF)发表的“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黄皮书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掀起了“城市文艺复兴”运动的巨浪,这个运动以文化为主要导向,以城市设计为扫荡工具,在取得巨大成就和声誉的同时,也因城市士绅化、虚假繁荣和逻辑自洽被诟病,同时城市设计的本体理论没有得到突破。中国的“城市化大跃进”带来的“城市病”、“千城一面”、地域文脉破碎、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人文生活品质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已日益凸显。人们对优质的城市人居环境的渴望与当下紧张畸形的都市生态构成矛盾,城市发展经常在追求GDP经济和精神、环境生态文明之间,顾此失彼。随着全球此起彼伏的公共安全危机、气候危机、环境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道危机,以及智能化时代对人类生活的进一步肢解和异化,无论东西世界,都呼吁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和人居文明永续之道。这为推出新的城市设计思维、城市营造方式和城市发展体系奠定了时代正义。本文引介了“软城市”理论,并将“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时代的城市设计范式迭代进行了明细化对位比较;然后从历史逻辑、文化动机、文献谱系、理论支撑、观点主张、价值取向、法理依据、现实基础、实操导则、案例推演和现实观照等几个方面完成了对艺术都市体系的构建,使之具备方法论意义和较强的理论创新性。譬如,从“艺术化”和“艺术性”两方面勾画当代艺术都市的面貌与特质;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文化精英、市民大众“三层制”出发,采用一系列以艺术、设计和文化多样性为核心概念的营造内容,通过在艺术、人和城市之间建立稠密多维的关系网络和丰富随机的触发反应去激发都市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并塑立以市民为主体的空间生产态度。这大大超越了“艺术人口和艺术产业堆砌”的传统艺术城市概念,演变为一场注重真实性和生长性的总体都市革命。基于“软城市”理念的艺术都市体系,拓展了城市设计理论,迎回了城市设计“公平正义”的价值本义,将城市设计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推进为发挥全民主观创造力的全域塑造行动,将城市设计从宏大叙事和物质塑造手段演变到微观精妙和精神体验的范畴,将城市设计从以数字绩效为指引的城市面貌改造工具发展为协调公共利益、公民价值和市民社会的杠杆工具。作为一个具备落地实操价值的都市主义体系,艺术都市可以直接指导和作用于现实中的城市设计实践,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为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中国城市建设规划规避西方模式的缺陷,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了方案智慧。艺术都市将人文精神、闲暇生活和个体解放作为未来城市的增长点,符合时代趋势,同时,艺术都市发起的日常都市革命和个体观照精神,能够对“城市文艺复兴”有益激化,续延“城市文艺复兴”系统的生命力。本文的文献综述方法有所创新,首先用直接文献和思想文献二分法,然后分别延裂出核心文献和次级文献,形成横纵之势和逻辑铺陈,以应对和提炼广博的文献信息。本文以强势的理论代入展开论证,以空间政治经济学、城市社会学、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历史学和艺术学为理论主轴,串联起散落于全文各处的群英思想荟萃,采撷和运用诸家理论概念,形成思想矩阵,强调宏阔视野和跨领域并置耦合研究,追求思辨性和碰撞感,制造了丰富的知识切面和触发可能,塑造出了具备开放性和延展性的知识生产胎体,以期获得学术耐品性和知识长效性,并为平行领域提供学术营养和跨界启发。无论论证过程还是结果,都凝结出了清晰的学术审美和严苛的价值取向,它们零散而又统一,无形却又彰显:差异、多样性、开放性、生长、模糊、边界、遭遇、日常、去中心化、反威权、反叛、精微、多元、可能性、临时性、动态、非物质性、自下而上、多孔、弹性、温暖、放松、分散、感性、并置、偶发、虚空、灰度、剩余、无意识、非常规、自由、个体、无序……
殷子[9](2020)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叶子[10](2020)在《宋庄公共艺术当代性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经济文化繁荣,公共艺术的形式也随之丰富并产生了各种形态。公共艺术是宋庄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庄的当代性公共艺术开辟了一种新的公共艺术观念,具有现实的意义和影响,因此应该去深入审视这种观念,对其艺术风格与精神追求进行探讨。论文将以宋庄公共艺术当代性作为研究的中心课题,分析“当代性”精神内涵,并对中国公共艺术中的部分现象做出批评和反思。文章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分析国内研究现状,介绍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创新点。第二部分:对公共艺术相关的概念、特征、精神和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作梳理分析,揭示公共艺术与公众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介绍宋庄背景,梳理宋庄“画家村”的发展脉络。论述其对国内美术格局及民众文化的影响。对当代性轮廓和精神品格进行深入分析,解答了当代性究竟是什么的疑问。第三部分:对宋庄公共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同时介绍当代艺术,剥离宋庄当代艺术中当代性的精神内核,通过对当代艺术、公共艺术发展脉络的梳理对二者进行对比,对宋庄公共艺术中所蕴含的当代性精神进行展开,介绍宋庄代表性艺术家风格特征与思想观念,分析宋庄公共艺术的转变,探讨公共艺术与宋庄居民的密切关系。第四部分:论证当代性公共艺术的现实积极意义,正确认识宋庄当代性公共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能动关系,探讨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当代性公共艺术的发展前景。图40幅;表0个;参55篇。
二、当代公共艺术与公共知识分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公共艺术与公共知识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城市雕塑 |
1.1.2 上海城市雕塑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
致谢 |
(3)艺术公共性的哈贝马斯陷阱及本土文化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关于艺术公共性内涵的理解 |
二、哈贝马斯公共性理论陷阱 |
三、“现实的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的建构性 |
四、“建构的公共性”及其现代性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5)当代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3 研究现状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0.5 本论题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1章 当代公共艺术与乡村建设概述 |
1.1 当代公共艺术的基本概述 |
1.1.1 公共艺术的历史沿革 |
1.1.2 公共艺术概念解析 |
1.1.3 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1.2 乡村建设概述 |
1.2.1 国外乡村建设概述 |
1.2.2 中国乡村建设概述 |
1.2.3 国家政策——乡村振兴战略 |
第2章 当代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方法与实施路径 |
2.1 当代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要素 |
2.1.1 历史文化要素 |
2.1.2 场所特征要素 |
2.1.3 自然景观要素 |
2.2 当代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方法 |
2.2.1 公共艺术介入村落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公共空间 |
2.2.2 公共艺术介入村落内部公共空间 |
2.2.3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灰空间 |
2.2.4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居住空间 |
2.3 当代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实施路径 |
2.3.1 视觉表达路径 |
2.3.2 氛围营造路径 |
2.3.3 功能性表达路径 |
2.4 当代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作用机制 |
2.4.1 扩大村落开放性 |
2.4.2 修复延续乡村文化习俗 |
2.4.3 引导村民审美 |
2.4.4 带动促进农业生产 |
2.5 当代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冲突 |
2.5.1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主体关系 |
2.5.2 乡村现实与艺术输入 |
第3章 国内现有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案例的调查研究 |
3.1 国内乡村建设概况与案例选取 |
3.2 选取案例概述与分析 |
3.2.1 富阳洞桥文村——“大师造村”模式 |
3.2.2 台南后壁乡土沟村—“自力营造”与“艺术介入”相结合 |
3.2.3 安徽黟县碧山计划——无政府介入的文化区隔 |
3.2.4 黔西南册亨县板万村——文化保护与环境恢复 |
3.2.5 山西和顺许村——艺术乡建模式 |
3.2.6 广东佛山青田——乡建模式的可复制性 |
3.3 案例比较分析与小结 |
3.3.1 发起方式 |
3.3.2 介入方式 |
3.3.3 介入目的 |
第4章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启示与影响 |
4.1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启示 |
4.1.1 地域特性的结合——在地性 |
4.1.2 村民参与和协同设计——公共性 |
4.1.3 乡村文化展现与艺术表达——艺术性 |
4.1.4 乡村文化的产业化输出——持续性 |
4.2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影响 |
4.2.1 回归乡村现状 |
4.2.2 文化引导性与潜移默化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参与”和“乡建” ——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介入乡村的两种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文献综述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艺术介入乡村的中国语境 |
1.城乡壁垒的社会现实 |
(1)对农村发展困境的反思 |
(2)新返乡实验:重塑“地方”的行动 |
2.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转向 |
(1)艺术的项目化、服务化 |
(2)反艺术体制的诉求:回到问题现场 |
二、中国艺术介入乡村项目的两种来源 |
1.“介入”还是“参与”? |
2.艺术“乡建”模式的经验 |
(1)历史经验:民国精英主导的乡村改良运动 |
(2)间接经验: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文艺乡建经验 |
3.边缘群体“参与”当代艺术的经验 |
三、介入性艺术在乡村的基本模式 |
1.作为社会中介的艺术家角色 |
(1)艺术家与村民的关系:合作与冲突 |
(2)艺术家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斡旋与妥协 |
(3)邀请专家与学生:外来者的力量 |
2.“项目”代替“作品”的生效方式:现场性 |
(1)“整体性”的空间营造 |
(2)“档案化”的研究方式 |
四、“乡建”和“参与”模式的比较:以“许村计划”和“羊蹬合作社”为例 |
1.介入的目的不同 |
(1)乡建模式:重构社会文化共同体 |
(2)参与模式:搭建村民的日常风景 |
2.介入的空间不同 |
(1)乡建模式:介入物理空间 |
(2)参与模式:介入日常空间 |
3.参与模式对乡建模式的反思 |
(1)由碧山计划引发的争议和回应 |
(2)反精英主义的艺术参与 |
五、中国艺术介入乡村的价值 |
1.从被表达到表达——农民的角色转变 |
2.艺术介入乡村项目的符号表达价值 |
(1)促进村民对家乡的文化认同 |
(2)实现乡村向城市的价值输出 |
3.艺术对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的带动 |
六.乡村艺术项目的局限与反思 |
1.回归的艺术体制:与现场脱钩 |
(1)“第二现场”观众的尴尬位置 |
(2)媒体环境:符号化的误区 |
2.项目运行的现实阻碍:缺乏政策支持 |
3.介入式艺术社会转向的限度 |
(1)深度和现实性的匮乏 |
(2)对美学和观念价值的牺牲 |
结论 |
附录:表1:中国当代艺术介入乡村实践项目一览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参与与对抗 ——托马斯·赫希霍恩公共艺术项目的平等诉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托马斯·赫希霍恩的创作历程简述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托马斯·赫希霍恩的生平及创作历程 |
一、成为独立艺术家 |
二、赫希霍恩公共艺术项目创作线索梳理 |
第二章 材料、媒介与对抗空间 |
第一节 材料选择的政治性 |
第二节 蒙太奇与三维拼贴 |
第三节 对抗性空间 |
第三章 公共性体现与参与式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公共领域理论与公共艺术 |
第二节 “社区”的公共性体现 |
第三节 参与式艺术特征 |
一、早期无意识参与 |
二、“参与者”的身份转变 |
三、“去精英化”的教学参与模式 |
第四章 公共艺术项目的平等诉求 |
第一节 “在场与生产”和“非特定观众” |
第二节 “无知的艺术家”与“被解放的观众” |
第三节 政治的创作方式 |
一、“感知共同体”与“可感性分配” |
二、“可感性经验的重构”与“岐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鸣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8)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与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主题表述 |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2 创新观点与假设表述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2 “软城市”时代——艺术都市的生长土壤 |
2.1 反思“城市文艺复兴” |
2.1.1 “城市文艺复兴”的界定 |
2.1.2 “城市文艺复兴”中的城市设计 |
2.1.3 “城市文艺复兴”的两极化效应 |
2.2 “软城市”与城市设计范式 |
2.2.1 城市设计的历史逻辑、范式与价值正义 |
2.2.2 “软城市”理念阐释 |
2.2.3 范式转移与“软城市”时代 |
3 尺度解析:艺术都市的特质与面貌刻画 |
3.1 艺术都市的传统与当代 |
3.2 艺术都市的呈现样态与标准 |
3.2.1 艺术化 |
3.2.2 艺术性 |
4 策略建议:艺术都市的培育方式与营造手法 |
4.1 发牌机、PPP模式、CIO角色:关系美学中的政府身份转型 |
4.1.1 机制:“多规合一”与“横向规划” |
4.1.2 保障:“艺术都市”系列政策立法 |
4.1.3 增强专业类服务购买力度和贯彻现代城市运营理念 |
4.1.4 做城市的“信息官”和创建智能城市系统 |
4.1.5 政策倾斜艺术设计人口和促建精尖专业化机构 |
4.1.6 加强教育投入和创造人才凝聚环境 |
4.1.7 信任赋权社会创新团体和鼓励多样化弹性社区文化 |
4.1.8 挖掘地方文脉和延续文化遗产 |
4.1.9 传奇市长:从“城市针灸”看城市设计的本义 |
4.1.10 牵引性事件策划与培育城市高光 |
4.2 新文艺复兴:企业、机构(NGO)与文化精英们的都市狂想 |
4.2.1 共融与泯界:社会创新设计、非典型公共艺术、社区设计与当代艺术的社会学实践 |
4.2.2 改写规则的颠覆性力量:设计极客与创意先锋 |
4.2.3 政治表达与无边界实验:设计与艺术中的激进组合 |
4.2.4 非常规应对:“新丰裕社会”的策略救赎与“当代设计”的双重指向 |
4.2.5 “60%公共艺术计划”与社会合作公共艺术计划 |
4.2.6 切片的故事:城市与建筑合辑系列 |
4.2.7 切片的故事:产业与教育合辑系列 |
4.2.8 切片的故事:危机应对与思想骇客合辑系列 |
4.2.9 切片的故事:艺文生活合辑系列 |
4.3 城市设计的“第三空间”:草根原生力与城市共治 |
4.3.1 温和、无序和“反规划”:日常都市主义的潜力与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 |
4.3.2 松空间、寻猎型空间和剩余空间:都市反叛与战术都市主义 |
4.3.3 锱铢必较与全民运动:可持续都市主义在行动 |
4.3.4 从数字囚徒到数字游民:都市生活中的虚拟社区与光滑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5 理论推演:以“艺术雄安·设计之都-雄安艺术都市行动计划”为例 |
6 后欲望都市:当下中国城市的矛盾发展观与艺术都市体系 |
6.1 中国城市设计范式求变的动因 |
6.2 东方的人居环境科学与城市观 |
6.3 作为体系的艺术都市 |
7 结论 |
7.1 概述论证结果与过程 |
7.2 创新结果与价值贡献 |
7.2.1 创新结果 |
7.2.2 价值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10)宋庄公共艺术当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背景概述 |
2.1 公共艺术概念 |
2.1.1 公共艺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2 公共艺术的界定 |
2.1.3 公共艺术的特征 |
2.1.4 公共艺术的精神 |
2.2 宋庄公共艺术的源起 |
2.2.1 国内外艺术区 |
2.2.2 宋庄艺术区的由来 |
2.2.3 公共艺术是主流价值观的展现 |
2.3 公共艺术的当代性 |
2.3.1 当代性的概念分析 |
2.3.2 公共意识的凝结宣泄 |
2.3.3 互动性的完美结合 |
第3章 当代性在宋庄公共艺术中的体现 |
3.1 宋庄公共艺术当代性形成因素 |
3.1.1 当代艺术 |
3.1.2 当代艺术与公共艺术的碰撞交织 |
3.2 宋庄公共艺术中的当代性表达 |
3.2.1 宋庄公共艺术的分类 |
3.2.2 公共艺术体现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与当代观念 |
3.3 宋庄公共艺术的本土展现 |
3.3.1 宋庄公共艺术在当下的演变 |
3.3.2 宋庄公共艺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
第4章 宋庄公共艺术当代性表达的现实意义 |
4.1 宋庄公共艺术当代性创作的艺术价值 |
4.1.1 宋庄公共艺术当代性创作的直观表达 |
4.1.2 公共艺术当代性对宋庄公共空间的升华 |
4.2 公共艺术当代性对宋庄社会的积极作用 |
4.2.1 公共艺术当代性对宋庄公众的思想引导 |
4.2.2 公共艺术当代性对社会发展积极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当代公共艺术与公共知识分子(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公共艺术介入浙江乡村空间的设计方法研究[D]. 高瑞鑫. 江南大学, 2021
-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3]艺术公共性的哈贝马斯陷阱及本土文化资源[J]. 梁光焰. 公共艺术, 2021(02)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当代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研究[D]. 赵刚.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参与”和“乡建” ——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介入乡村的两种模式[D]. 张宛彤. 天津美术学院, 2020(12)
- [7]参与与对抗 ——托马斯·赫希霍恩公共艺术项目的平等诉求[D]. 马天婵.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8]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D]. 陈志奎.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9]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研究[D]. 殷子.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10]宋庄公共艺术当代性研究[D]. 张叶子.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