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苏州市中考优秀作文点评(论文文献综述)
祝荣泉[1](2021)在《2020年苏州市中考作文述评》文中研究指明真题回放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但是,正当其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存在。直到某个时候,回望过去,一些细节才会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起来……请以"那些灿烂的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王云平[2](2021)在《职业素养下的中职旅游专业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以苏州市S中专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朱颖[3](2021)在《基于组块教学法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盛露露[4](2020)在《李重华诗论在高中古诗阅读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的使命,也承载着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名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任。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构成要素“音”“象”“意”,一直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阅读鉴赏能力,充分发挥古诗的价值,也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研究者孜孜不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可以说,任何教学实践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所以想从古典诗歌理论中探寻前人如何学诗。李重华是清代诗坛才华横溢的诗人及诗论家,与很多诗学大家结交,如赵执信、沈德潜等,清代很多诗论家也很推崇李重华的诗学,对其诗学评价很高。李重华诗歌理论主要集中在《贞一斋诗说》,包括“论诗答问”及“诗谈杂录”,在论诗答问三则中,一共用了1894个字,用问答的方式阐述了主要的诗学思想,提出诗有三要“发窍于音”、“徵色于象”和“运神于意”的观点,也提出了诗有五长等观点;在诗谈杂录部分,是一百条诗学评论,评骘涵盖的内容很广。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说明了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对李重华生平、诗学理论及诗歌创作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梳理与分析,并论述了该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阐述李重华生平及诗学理论,并分析其内涵。第三部分集中讨论当前高中古诗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探讨理论运用的可行性,试图论述李重华诗学与古诗教学的关系。第五部分主要阐明将李重华诗学思想、观点运用到古诗教学中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第六部分介绍在李重华诗学思想宗旨的启发下,提炼归纳出古诗阅读教学五步法。本论文着重探讨在李重华诗学思想宗旨下,对高中古诗阅读教学的启发,并尝试着在此基础上提出古诗阅读教学五步法。李重华的诗论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他的观点对于古诗研究以及古诗阅读教学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所以本着守正出新、古为今用的原则,本文集中研究李重华诗学理论在高中古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以现代化技术为载体,开辟一条新径,借古人之言学古诗,将它引入当前的语文古诗教学中来,同时,对李重华诗歌理论与诗歌教学实践作进一步的研究。
金欣怡[5](2020)在《初中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发展应具备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信息意识、问题解决等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其它文体相比,说明文的文体特性决定了学生学习说明文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内容信息,还能培养准确、敏锐的观察能力,有效搜集、筛选、分析、处理信息的信息能力,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的语言能力,求实创新、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和品格。2017年,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发行使用,其“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更是引发了教师对如何上好“教读课”以衔接自读课文和课外阅读的思考。然而,综观当前语文教学,说明文“教读课”的教学设计仍存在较大问题。本研究试图借助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初中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设计的现状,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四个层面探索出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使教师的说明文教学真正落实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论文第一章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对说明文“教读课”的相关要求加以解读,并从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说明文单元编排分析、说明文“教读课”篇目分析和编者意图三个方面展开教材对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要求的分析,以期为教学设计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第二章基于对教师有关初中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设计情况的访谈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将现状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并对统计结果加以分析。论文第三章根据现状调查中教师说明文“教读课”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说明文“教读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目标上,本部分以说明文“教读课”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为基础,参考PISA测试对学生阅读素养的要求,通过对具体教学目标的分析,谈说明文“教读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在教学内容上,本部分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角度探讨说明文“教读课”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求,并结合具体的课例研究说明文“教读课”的可教内容。论文第四章主要研究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上,本章笔者借鉴语文学者和专家们的多种教学过程设计模式,重点结合课标和教材对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关键点、说明文的特点和“教读课”的课型要求、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心理等方面,提出较为高效、清晰、合理的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过程的流程,并以《中国石拱桥》为例加以具体分析说明;在教学方法上,本章对说明文“教读课”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求进行阐释,再结合具体文本举例说明比较教学法、思维导图法、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典型的说明文“教读课”教学方法。
陈奕甫[6](2020)在《“共生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生写作教学由黄厚江于2010年提出,是基于自己的“本色语文”教学主张,立足自己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形成的系统化作文教学体系。2011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这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在课程改革新的背景下,如何让共生写作教学更好的应用于作文教学实践?结合初中作文教学对共生写作教学进行应用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结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6单元写作内容,在实验班进行共生写作教学实验,控制班仍采用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实验后,实验班与控制班对比平均值为1.978,对比标准误差平均值为0.404,显着性差异检验T=4.897,显着性双尾值P=0.000(P<0.05),实验后水平差异显着。证明共生写作教学对学生作文成绩有积极影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共生写作教学的确能够在写作兴趣和教学有效性两个方面对学生的作文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共生写作教学强调用写作教写作,在写作中教写作,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写作训练《尝试创作小诗》为例,介绍共生写作教学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研究设计与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树立生态教育理念是取得写作教学效果的前提,作文教学要提供好写作物理共生情境、写作心理共生情境、写作课堂共生情境和写作反思共生情境。
金丽莎[7](2020)在《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1970年,英国着名心理学者东尼·博赞提出了一种思维整理工具——思维导图,并在《思维导图》中将其界定为:通过图表体现发散性思维。实质上,思维导图即对发散性思维进行重复与模仿,并对大脑本能予以放大,促使大脑更为强大。直至当前,思维导图于国内已具备20余年发展史,较多学术界人士均对其作出了研究。并且,知名学者刘濯源还对“学科思维导图”这一概念提出之后,把其应用在学科教学。此次研究涉及的思维导图囊括上述两大概念。本文首先对本研究的背景及目的、研究内容的有关说明;对国内外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前人的研究成果来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创新点和研究难点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国内目前将思维导图系统应用到初中政治课中还较少,存在较大的应用空间,探讨思维导图应用用到初中政治课中的有效性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其次对思维导图的涵义、制作的常用方法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应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重难点、帮助记忆、增强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率及效果。之后通过教学活动研究了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具体应用。通过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的组织形式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具体应用发现了思维导图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特点,思维导图能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三观,可以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加以引导,培育良好发展的公民。同时,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也对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进行了有效体现,教材内容更为符合实际生活,且在强化学生知识技能期间并重三观培养。之后概述了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就思维导图而言,其与素质教育要求相符,可有效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部分问题,把其应用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不管是对学生或教师而言,均具备显着优势。就学生而言,其与初中生心理特征相契合,能对学生记忆、个性化学习能力等加以提升,增强其道德法治意识;就教师而言,可为教师备课授课、强化业务素养予以帮助,从而改善教学效果与质量。最后对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不足及完善对策进行了探讨,帮助教师和学生能更好的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和学习,增强其效益。
刘奕[8](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祝荣泉[9](2020)在《2019年苏州市中考作文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题回放古今、春夏、朝夕间……太阳无时不有;山巅、海边、家院里……太阳无处不在;青春的心灵看太阳,看到光明、温暖,看到亮丽、生机,看到奉献看到爱……请以"我在看太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王玲[10](2020)在《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之间改变或不改变的途径,其核心关注点主要在于家庭所处的阶层位置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的存续。为此,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解释框架倾向于在“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单向度的推演。其研究逻辑大致可以概括为“阶层地位→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学业成就”的关系链条,而一旦这一链条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阶层地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学校环境”这两个环节)被打破,将会制约文化资本的教育分层效应。研究发现,在对“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发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资本是通过两条中介路径(认知性的能力与非认知性的惯习)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一解释模式的背后其实是由一种稳态的社会结构做支撑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以来的教育模式是动态的。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中国人的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我们看到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等一直处于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单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一个考察范围,我们便可以发现,中国高考方式改革所带来的相应制度不停地随之改变已成为常态。所以,要想研究动态中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首先还是要对日常现实中关于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关系问题的经验事实,包括国家政策、相关文件、典型案例进行关注、梳理和深度剖析。当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社会分层、家庭背景等因素依然非常重要,但此时其重要必须以改变中的其他因素为前提。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自传统到现代社会以来,在通过教育选拔人才上的大一统模式。虽然作为这一模式本身,也是可以稳定的,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推进,必然导致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不断调整,而牵动了学校的相应配合和调整,但已处于市场化中的各个学校也会有自己的社会运营考量,以致于最终带动了备考的学生及家庭的教育策略上的调整。为此,我在研究框架中提出一个“政策—学校—家庭”的三边联动理论假设,以考察在此联动框架中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升学效果。若以这一理论假设为起点,本文倾向认为,中国教育获得的过程,不仅仅取决于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还与国家教育制度的规定、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学校的应对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认识又必须建立于中国的历史演变、国家特征、文化传统与考试所形成的特点之上。只有从此视角出发,才可能比较真实地揭示出中国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的基本方式。通过对三边联动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教育政策将设计与制定出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人才选拔制度;(2)处于具体执行机构的各个层级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国家政策指令下又需要在社会上赢得优质学校的声誉;(3)学生个人与家长应变则是一切以升学为主旨的调整,并由此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再回到政府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教育理念做出新的制度安排。而这样的循环关系一方面表现出国家与社会都希望寻求一种接近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社会、市场尤其是家庭及其备考学生又会以博弈的方法寻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认为:(1)政府的地区调控能力会降低文化资本在中国各地区原本可能发挥的作用;(2)应试教育会再一次降低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的优势,包括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不一定比普通中小城市在学习上更占优势。更有甚者,文化资本拥有量雄厚的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尚需要主管部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进入优质大学的名额;(3)中国家长和学生几乎都明白的道理是,任由教育理念而调整的和学校规定的政策来实现个人的教育提升是不现实的,这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地方,因为在此三边关系中,学校教育、学校老师指令和学校布置作业始终是解决升学的法宝,但面对联动中的政府要求,其学校及家庭的做法也就是寻求到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对照这一框架而言,家庭文化资本的解释力度只限于在一个确定的区域或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比如同一所城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内部,而在以国家和省地市的比较中,这一解释框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中所发生的不平等与各种乱象,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中因教育政策的改变与学校、家庭应对的博弈中产生的。其结构上的掣肘远比家庭与学校两者间复杂得多,但其宏观调控能力却不靠社会自身的调节,而在国家的决策之中。
二、2001年苏州市中考优秀作文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苏州市中考优秀作文点评(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苏州市中考作文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真题回放 |
命题透视 |
迷津指点 |
佳作赏析 |
综合点评 |
综合点评 |
综合点评 |
名师下水文 |
新题练笔 |
(4)李重华诗论在高中古诗阅读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李重华及其诗论观点 |
(一)李重华及其《贞一斋诗说》 |
1.李重华生平概况 |
2.《贞一斋诗说》 |
(二)李重华诗论观点 |
1.诗歌“三要”说 |
2.诗歌“五长”说 |
3.李重华“诗教”论 |
(三)李重华论诗及创作实践中体现的诗学理论 |
二、当前高中古诗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高中古诗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二)当前高中古诗阅读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
1.学生对古诗缺乏兴趣 |
2.功利主义下的教与学 |
3.古诗教学方法欠佳 |
4.教师教学知识体系不完善 |
三、李重华诗论引入高中古诗阅读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一)高中古诗选编情况及特点 |
1.高中语文教材古诗选编情况统计表 |
2.高中语文教材古诗选编的特点 |
(二)新课标与高考要求 |
1.新课标对古诗教学的要求 |
2.高考大纲对古诗的要求 |
(三)李重华诗学思想契合古诗的特点 |
1.古诗具有音乐性 |
2.古诗能准确传达画面和意境 |
四、李重华诗论对高中古诗阅读教学的启示 |
(一)高中古诗教学应有侧重点 |
1.学习诗歌的“音”是第一步 |
2.深入分析“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内容 |
(二)将理论运用于高中古诗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
1.以“吟”为出发点 |
2.帮助学生树立诗有“五长”的意识 |
3.重视古诗的“诗教”作用 |
4.增加教师自身文学素养 |
五、基于李重华诗论的高中古诗阅读教学“五步法” |
(一)识音与吟诵 |
(二)观象 |
(三)辨章法 |
(四)品意 |
(五)仿写 |
六、李重华诗论指导下的高中古诗阅读教学设计——以《登高》为例 |
(一)杜甫论 |
(二)《登高》教材分析 |
(三)《登高》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初中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语文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分析 |
第一节 语文课标对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设计的要求 |
一、课程基本理念 |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 |
三、实施建议 |
第二节 初中统编教材说明文“教读课”分析 |
一、说明文单元编排分析 |
二、说明文“教读课”篇目分析 |
三、说明文“教读课”编者意图分析 |
第二章 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设计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对象和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第二节 说明文“教读课”教学目标及内容设计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教学目标及内容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学生内容学习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过程及方法设计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教学过程及方法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学生学习过程体验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说明文“教读课”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 |
第一节 说明文“教读课”教学目标设计 |
一、说明文“教读课”教学目标确定的要求 |
二、说明文“教读课”教学目标的确定 |
第二节 说明文“教读课”教学内容设计 |
一、说明文“教读课”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 |
二、说明文“教读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
第四章 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
第一节 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过程设计 |
一、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过程设计的要求 |
二、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
第二节 说明文“教读课”教学方法设计 |
一、说明文“教读课”教学方法选取的要求 |
二、说明文教读课文教学方法的选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初中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设计调查问卷 |
附录 2 初中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设计访谈问题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共生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的理由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
(一)研究文献数量统计概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现状简评 |
(五)研究趋势 |
三、研究内容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共生写作教学的基本内涵和实施要求 |
一、共生写作教学的提出 |
(一)共生写作教学的诞生 |
(二)共生写作教学的形成 |
二、共生写作教学的基本内容 |
(一)共生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
(二)共生写作教学的基本主张 |
(三)共生写作教学的特点 |
三、共生写作教学的实施要求 |
(一)选好共生点 |
(二)激活共生现场 |
(三)促进共生过程 |
第二章 初中语文共生写作教学应用过程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和要解决的问题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
(四)研究变量 |
(五)研究方法(主要实验法)和研究工具 |
(六)研究内容 |
二、初中语文共生写作教学的实验过程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目标 |
(三)学情分析 |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
(五)教学方法设计 |
(六)实施过程 |
(七)教学评价 |
第三章 初中语文共生写作教学应用效果分析 |
一、成绩分析 |
(一)实验后测结果 |
(二)实验结论 |
二、对学生的调查比较分析 |
(一)实验前后学生学习写作兴趣变化的对比分析 |
(二)实验前后写作教学有效性对比分析 |
三、对教师的调查分析 |
(一)作文教学缺乏理论基础 |
(二)对共生写作教学缺乏了解 |
(三)课堂教学方法呆板 |
第四章 初中语文共生写作教学反思与改进策略 |
一、对共生写作教学应用效果的讨论 |
(一)共生写作教学对学生写作产生积极影响 |
(二)共生写作教学提升写作教学有效性 |
(三)运用共生写作教学应思考的关键点 |
二、运用共生写作教学的反思 |
(一)建立初中语文作文“生态共生”教学体系 |
(二)初中语文作文“生态共生”教学体系的构成 |
(三)“生态共生”写作教学体系的特点 |
三、“生态共生”写作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 |
(一)树立生态教育理念 |
(二)建立生态课堂环境 |
(三)提供写作共生四大情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学生卷) |
(7)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论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和研究难点、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思维导图基本问题概述 |
一、思维导图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二、思维导图制作的常用方法 |
(一)手绘法 |
(二)机绘法 |
三、思维导图的应用优势 |
(一)思维导图的适用范围广 |
(二)直观形象将学习过程思维具体化 |
(三)促进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益提高 |
第二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环节 |
一、新授课的应用 |
(一)课前准备 |
(二)课堂讨论 |
(三)课后拓展 |
二、复习课的应用 |
(一)通过概念式思维导图对学生复习加以引导 |
(二)基于主题式思维导图对学生复习加以引导 |
三、习题课的应用 |
第三章 思维导图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用中的主要作用 |
一、思维导图的应用对教师的作用 |
(一)有利于教师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
(二)教学中能更好的结合教学内容 |
(三)板书内容更加系统化和完整化 |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对学生的作用 |
(一)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 |
(二)能让学生发散思维,增强记忆力 |
(三)能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能力 |
(四)能增强学生的结构思考力 |
第四章 思维导图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
一、直观形象展现思维过程,动态灵活再现知识生成 |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科学性、有效性 |
(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
(三)提高教学效果 |
(四)发散学生思维 |
二、全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图文并茂激发学习兴趣 |
(一)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二)拓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和知识范围 |
(三)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
(四)促进了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和吸收 |
(五)比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三、用途广泛贯穿学习过程,潜移默化提升学习效率 |
(一)思维导图能更好的结合教学内容 |
(二)思维导图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
四、小组合作增强师生互动,形式多样促进个性成长 |
(一)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
(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和整体性发展 |
第五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用中的不足 |
一、教师认识思维导图的作用有待强化 |
二、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内容有待深入 |
三、师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有待提高 |
四、师生应用思维导图的次数有待增加 |
第六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用的完善 |
一、丰富教师精神世界,转变固有观念 |
二、针对不同课型,建立思维导图融入模式 |
三、更新办学理念,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
四、利用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作铺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9)2019年苏州市中考作文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真题回放 |
创作大本营 |
题理透视室 |
创意工作坊 |
1.我将无我是真我。 |
2.阅尽人间无数书。 |
3.物色尽而情有余。 |
佳作大观园 |
A文: |
我在紫禁城看太阳 |
综合点评 |
B文: |
我在西湖看太阳 |
综合点评 |
C文: |
我在四光年外看太阳 |
综合点评 |
名师下水文 |
我在唐诗里看太阳 |
新题练笔 |
(10)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理论定位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理论定位:三边联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以政策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高考的形成 |
第二节 统考、扩招和自主招生 |
第三节 地区间的平衡 |
第四章 以学校应变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重点学校制度 |
第二节 就近入学制度 |
第三节 学校考核、排名与生源 |
第四节 民办学校与补习学校 |
第五章 以学生备考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夹缝中求生存的考生及家长 |
第二节 “高考工厂”:以毛坦厂中学为例 |
第三节 “追梦工厂”:以衡水中学为例 |
第六章 三边联动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理念与现实 |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解释限度 |
第三节 “寒门贵子”的教育过程与阶层塑造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2001年苏州市中考优秀作文点评(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苏州市中考作文述评[J]. 祝荣泉. 初中生世界, 2021(Z6)
- [2]职业素养下的中职旅游专业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以苏州市S中专旅游管理专业为例[D]. 王云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组块教学法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D]. 朱颖.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4]李重华诗论在高中古诗阅读教学的应用研究[D]. 盛露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5]初中说明文“教读课”教学设计研究[D]. 金欣怡.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6]“共生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研究[D]. 陈奕甫. 江苏大学, 2020(05)
- [7]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金丽莎. 西南大学, 2020(01)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9]2019年苏州市中考作文述评[J]. 祝荣泉. 初中生世界, 2020(11)
- [10]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D]. 王玲. 南京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