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B6在远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关业欢[1](2020)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的设计及应用》文中提出随着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电路的持续创新和进步,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在制造业、农业以及国防科技等领域的应用中越来越普遍,几乎所有的远程监测应用都使用了WSN,这些应用通过传感器从现场感知信息并将其以无线方式传输到计算机层面。但传感器节点体积小,自带的电源容量受限,所以怎样降低节点在感知信息和转发信息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以延长网络寿命是WSN的重点问题。本文从高效利用网络节点能量的角度出发,分析现有分簇路由协议的特点,针对节点均匀分布和节点非均匀分布两种状态下的相关路由协议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并将设计的节点非均匀分布状态下的WSN路由协议应用于校园防火监测系统。节点均匀分布下的WSN路由协议设计(RPUDN):在节点分布均匀的网络中,可简化分簇过程,快速成簇,减小控制开销。协议将节点覆盖的区域划分为多个等距环,以能耗最小化来计算离汇聚节点最近一环的最优簇首数,再以各环节点的能耗相等算出其余环的最优簇首数,进而得出每环平均每个簇的节点数,节点以计数的方式完成分簇阶段,然后在簇内选出一个优质的节点负责簇首工作,最后利用改进的引力搜索算法建立多跳路由的目标函数,外环的数据沿最优路径向内环转发,直到目的节点。MATLAB仿真实验证明:RPUDN协议可以有效减小节点的能量耗费,大大延长网络寿命。节点非均匀分布下的WSN路由协议设计(RPNDN):在节点分布不均匀的网络中,如果节点仅依据接收信号强弱申请加入最近的簇首,则密集区域的簇首能耗要比稀薄区域的大,造成节点能耗不均衡。协议以节点剩余能量、节点密集度和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距离为影响参数选出最优簇首;分簇阶段参考静电场库仑力的作用模型,普通节点申请加入虚拟力大的簇首;最后,簇间多跳路由综合考虑簇首能量和距离两个因素,并根据剩余能量随网络运行的变化自适应确定权重,建立通信代价函数寻找数据转发路径。MATLAB仿真实验证明:RPNDN协议可以有效平衡节点负载,提高网络的性能。最后,将本课题设计的节点非均匀分布下的WSN路由协议应用于校园防火监测系统并对其性能测试,在有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安装温度传感器,传感器根据收到的指令进行感知温度信息,当监测温度超过设定限值时,启动报警系统,向管理员发送紧急信息。测试结果表明通过系统收集的数据与实际数据误差小,传输数据的能耗和丢包率低。
葛星[2](2020)在《液压支架群与煤层协同虚拟仿真运行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等概念的提出与深入推进,煤矿开采也开始朝着智能化和无人化方向发展。液压支架作为煤矿开采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对工作面煤层支护姿态的合理性、对刮板输送机推移的准确性及综合控制的协调性直接决定了煤矿开采的智能化水平。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综采工作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工作环境,若液压支架无法对变化的煤层工作面进行及时有效的支护,将会对煤矿安全生产及井下工作人员造成严重后果。当前的对液压支架运动仿真的研究都是针对于单台液压支架,且仿真过程中脱离了液压支架的工作环境,没有考虑实际生产过程中煤层环境对液压支架运动的影响;目前对液压支架群组协同运行的研究重点也大多是针对液压支架群组动作控制,很少有人对液压支架的支护特性进行研究。本文对液压支架群与煤层协同虚拟仿真运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利用虚拟现实软件Unity 3D实现液压支架群基于煤层的运动仿真。本文首先研究了液压支架与煤层的耦合运行的关键技术,包括虚拟物理引擎的应用、液压支架模型的导入、煤层环境曲面的生成;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针对煤层环境的单台液压支架支护姿态自适应调整的方法;然后研究了液压支架群组基于煤层环境的协同控制方法;最后搭建液压支架与煤层协同运行姿态监测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虚拟环境下液压支架模型与煤层环境模型耦合运行方法。该方法借助虚拟物理引擎的性质,在虚拟环境基于煤层环境信息直接生成煤层曲面模型,通过对液压支架模型和煤层曲面模型添加相应的物理组件使其具有和现实生产过程中相同的物理特性,实现了液压支架基于煤层环境的运动仿真。(2)建立了液压支架模型的D-H坐标系,通过对基于顶梁信息的液压支架模型逆运动学的分析,实现了对各连杆机构转动角度和立柱伸长量的求解,为液压支架实现主动支护提供了运动学的分析。(3)提出了一种基于煤层环境的液压支架支护姿态自适应调整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虚拟顶梁模型,借助虚拟顶梁对煤层顶板曲面支护信息的传递,液压支架模型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支护姿态调整,实现对不同煤层环境的主动支护。本文设计了液压支架支护姿态调整实验,验证了虚拟环境中液压支架支护姿态的可靠性。本方法为井下液压支架对煤层环境的及时有效支护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4)对液压支架群组的协同运行的姿态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虚拟空间中通过控制每台液压支架的移架量实现了液压支架群组间的直线度控制;通过分析液压支架群组间的异常姿态,对液压支架群组之间进行实时的碰撞监测,基于该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具有异常姿态的液压支架,保证了液压支架群组的正常运行。
王宁[3](2020)在《基于改进自适应滤波算法及远程监测的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在远程实时监测方面,实现设备自动化管理不仅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降低投资和维护成本。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远程数据传输过程中,对信号的处理被要求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作为信号处理领域重要的技术—自适应滤波在对信号噪声消除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本文围绕以上方面并结合对室内温湿度监测的现实需求,建立了室内温湿度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实现对室内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和调节。本文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首先,本文分析了远程实时监测的组成原理,阐述了系统在设计中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系统的整体设计架构。并对系统中所使用的4G无线模块进行了特点描述和功能分析。(2)在硬件设计方面,简单介绍ARM微处理器的概念及其特点,综合考虑系统对微处理器性能的要求,选定型号STM32F107VCT6作为主控芯片。采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作为系统数据采集模块,并利用SIM7100C无线模块进行温湿度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之后对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其中包括继电器、LCD液晶显示、USB转串口、JTAG等电路,最后对系统总线进行了设计。(3)在系统软件设计方面,搭建系统开发所需环境,引入嵌入式μC/OS-III实时操作系统完成设计和STM32平台下移植,对温湿度采集设备DHT11进行驱动开发,完成SIM7100C无线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等程序设计,此外基于VB6.0对人机交互进行设计,完成温湿度数据实时显示和相关操作。(4)对基本LMS自适应滤波算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建立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融合LMS的算法(PSO-BP-LMS)模型,进行了MATLAB仿真实验,并将改进后的PSO-BP-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在系统中进行数据信号处理应用。经过设计与测试,本文系统可以实现对室内温湿度的采集和无线数据收发传输,改进自适应滤波算法在系统中也可以得到较好的应用。研究中系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当温湿度数据指标不在指定范围内时,可以启用相关设备进行调节,操作简单便捷,易于实现,具有广泛地应用前景。
刘忠超[4](2019)在《奶牛发情体征及行为智能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已经成为我国奶业生产的主体。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推进,对奶牛的养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依靠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奶牛养殖的科学管理水平。在奶牛养殖中,奶牛发情的及时准确鉴定可以使奶牛适时受孕,提高奶牛的受孕率,缩短产犊间隔,提升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传统奶牛发情检测主要依靠人工观察,费时费力,检出效率低,基于计步器的监测手段单一、准确率较低、奶牛的隐性发情难以监测、传统的机器视觉方法对奶牛发情识别的鲁棒性和适应性较差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提高奶牛发情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目标,对基于物联网和云端的奶牛发情体征监测、奶牛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及电阻值的无线远程监测、复杂环境下奶牛视频图像的增强,以及基于机器视觉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针对单一计步器监测奶牛发情存在移动性和实时性较差、准确率低及漏检、错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端的奶牛发情体征监测方案。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和三轴加速度计采集奶牛体温和运动量,通过ZigBee网络、RS485总线和Modbus通信协议实现了奶牛发情体征的无线远距离传输,并开发了奶牛发情体征上位机实时监测系统,完成了奶牛体温和运动量的实时监测、存储和历史数据查询。基于HTTP协议实现了奶牛发情体征数据到云服务器平台的上传,设计了云服务器平台和微信公共平台的通信,实现了手机微信客户端对奶牛发情体征的实时远程监测。测试结果表明,体征采集终端温度测量误差在±0.2℃以内,ZigBee网络在奶牛养殖场100m范围内数据丢包率低于2.33%,上位机监控端到云端以及移动平台端数据传输稳定,无丢包现象发生。(2)针对单一运动量预测奶牛发情检出率低,提出了融合体温和活动量的奶牛发情预测模型。通过对奶牛体温和活动量发情体征参数的采集,分析了奶牛发情期和间情期的典型体征特征,提出了以情期显着窗口内的3个时间片单元运动量和体温作为发情判断的特征向量,建立了奶牛发情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奶牛发情预测模型对测试样本检测的准确率为89.47%,误判率为3.70%,能以较高的准确率检测出奶牛的发情。(3)针对活动量和非接触式视频分析方法难以实现奶牛隐性发情监测的问题,根据奶牛发情时阴道粘液生理特征的变化,提出基于奶牛阴道粘液电阻变化的奶牛发情监测方案。创新性设计了由黄铜电阻探头、8爪防滑装置构成的奶牛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实现了奶牛阴道电阻值的准确采集。开发了阴道电阻值ZigBee网络传输系统及上位机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奶牛阴道电阻的精确采集和远程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植入式电阻传感器节点可以±2%精度测定1Ω1kΩ范围的电阻,24h内电阻值最大波动为2Ω,而奶牛发情期与间情期阴道电阻变化在100Ω以上,传感器测量精度较高;在7.4V/6500mAh锂电池能量供应下可连续工作38d,在450m2奶牛养殖区内,ZigBee网络数据发送成功率在98.5%以上,能够精确、实时监测奶牛阴道电阻值的变化,可实现奶牛发情的及时鉴定。(4)针对基于视频分析的奶牛发情监测由于天气及光线等原因引起奶牛视频图像降质、导致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域分解的复杂环境下奶牛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双域滤波图像去噪,对输入图像进行低频图像和高频图像分解;其次,根据贝叶斯估计得到不同高频图像的小波阈值,利用改进的Garrote阈值函数进行小波去噪,并结合伽马变换对去噪的高频图像进行矫正,实现对高频图像的滤波和对比度调整;随后,通过暗通道先验算法对低频图像进行去雾,并结合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对去雾后整体偏暗的低频图像图像进行增强,进一步提高对比度和整体亮度;最后,将处理后的高频和低频图像进行重构,得到最终增强图像。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对复杂环境下奶牛图像有效去噪、增强整体和细节信息、改善图像视觉效果等,为基于机器视觉的奶牛发情行为自动识别提供良好的供试样本,从而实现奶牛发情的24h无接触实时监测。(5)针对现有奶牛发情人工检测费时费力、计步器接触式检测会使奶牛产生应激行为等问题,根据奶牛发情的外部爬跨行为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方法,构建了32×32-20c-2s-50c-2s-200c-2的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奶牛发情行为识别准确率为98.25%,漏检率为5.80%,误识别率为1.75%,平均单帧图像识别时间为0.257s,可实现奶牛爬跨发情行为的无接触、实时、高精度识别。
黄秀超[5](2019)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配电线路是高压输电网和电力用户之间的桥梁,起着分配电能和短距离输送电能的作用。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很可能会引起安全问题,甚至会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所以对配电线路的在线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配电线路在线监测和巡检主要采用人工巡线和无人机巡线相结合的方式,该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会存在监测盲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首先,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监测系统的功能和设计要求,并有针对性的对目前几种常见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比较,确定系统通信方式的选择,并完成了系统的整体设计。硬件设计中以物联网技术、ZigBee技术和GPRS通信等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根据在线监测系统功能需要,通过分析对比选取合适的硬件模块或芯片对终端节点、路由器节点和协调器节点进行设计,同时根据它们的功能和能耗的不同,对供电方式进行选择,并设计了供电电源模块。软件设计中根据系统功能需要,在IAR Embedded Workbench开发环境中,利用Z-Stack-CC2530-2.3.0-1.4.0协议栈,完成对系统中终端节点、路由器节点和协调器节点以及传感器组的软件设计,同时利用USR-GM3-V1.1.3.61完成对GPRS通信模块USR-GM3的指令设置和网络配置,以及利用VB6.0完成系统登录界面和监测界面的软件设计。然后,最后对不同数据采集周期的终端节点进行能耗估算,结合不同数据采集周期和不同光照地区终端节点需要自给供电天数对联合供电系统的蓄电池容量进行估算。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系统进行验证。测试表明:系统供电电源稳定性高,电压偏差小,杆塔倾斜角采集误差小于1°,湿度监测误差小于1.5%rh,温度监测误差小于0.5℃,光照强度误差小于2lx,符合《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等企业标准以及在线监测的实际要求。
丁江江[6](2019)在《基于物联网的矿井提升设备工况监测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矿井提升设备作为煤矿井上、井下的主要“运输纽带”,不仅承担着运输人员的任务,还是运输物料、小型设备的主要工具。作为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机械设备,对其开展远程工况监测系统的研究颇具现实意义。通过对提升设备关键部位的工况监测,可以全面了解其运行状况,当出现偏离正常运行的异常数据时及时作出调整和维修,不仅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还能延长设备的工作寿命。针对普遍存在的矿井提升设备工况监测系统搭建成本高、布线复杂及传输欠稳定等问题,综合多领域专业知识进行了基于ZigBee和GPRS结合的全无线方式的远程工况监测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的矿井提升设备工况监测系统整体架构。分析了系统的设计目标和预期实现的系统功能,依据物联网架构和涉及到的相关关键技术建立了工况监测系统的整体架构,再分别对应物联网架构的每个层次进行具体的功能设计。(2)在感知层搭建了基于ZigBee及传感器技术的无线形式的工况数据采集系统,作为后续工作的数据来源。ZigBee模块连接各类传感器安装于待测部位作为终端节点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标准的ZigBee传输协议,将数据以简单星形网络拓扑的形式传输到连接于工控机的ZigBee协调器节点。基于VB开发的数据接收软件对数据接收并利用组态王进行组态显示,还可实现运行异常报警、数据库存储等功能。(3)在网络层综合考虑各种通信技术优势,通过GPRS模块实现监测数据的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筛选存入现场服务器数据库中有效的工况数据,利用串口传输给GPRS模块,再经由GPRS网络将按照特定格式打包的数据传输到远程数据中心。(4)在应用层对各项工况数据图形化显示和数据库高效存储。数据中心各软件同样基于VB语言开发,主要负责对远程发送过来的数据实时接收、清晰化显示,实现了提升现设备运行状况的远程实时监测。并且利用数据库对工况数据进行分类存储,作为设备故障时辅助诊断的数据依据。另外数据中心还有远程配置模块参数、自动重启、掉线重连等丰富的功能。(5)针对提升设备制动系统的工况监测进行了试验。通过搭建模拟试验平台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并且测试监测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本课题将为全无线形式的提升设备工况监测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具有应用价值。
杨颂[7](2019)在《高盐废水MVR蒸发零排放智能监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节能、环保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两大基础,外排废水回用和“零排放”势在必行。蒸发结晶是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的常用工艺,而MVR节能蒸发技术是工艺实现的关键技术。本文重点研究了高盐废水MVR蒸发零排放系统的自动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主要探讨内容如下:第一,分析了MVR蒸发零排放系统在功能上的需求,对监控系统进行了总体规划。系统以“PLC+触摸屏”构建现场控制器,利用PC和工控组态软件形成上位机,构建了经典的上位机和下位机结构。PLC借助多点接口协议(MPI)和RS-485物理层,与触摸屏及上位PC通信连接。上位PC从PLC获取实时流程参数,还可根据需要设置PLC中的系统控制参数,实现双向数据通信,达到监督控制(SCC)的目的。上位PC还可构建SQL Server实时数据库,以服务器/客户端(C/S)模式,在远程客户机上访问上位PC中的数据,掌握现场系统实时运行状态,实现远程监控功能。第二,总结了MVR蒸发零排放系统主要工艺参数计算方法,并对案例系统进行了选型设计。分析了系统监控参数及控制要求,并对主要运行设备和监控元件进行了选型设计。第三,利用工业组态环境完成了监控系统软件开发,包括基于MCGS通用版的上位机软件和基于MCGS嵌入版的触摸屏软件。完成了系统界面配置、数据库配置、硬件配置以及策略编程,构建了具有实时曲线、历史曲线、历史数据提取、网络通信等功能的实时流程界面。重点研究了本套系统的通信传输,基于MPI与PLC通信,双向传输数据。第四,对监控系统进行了远程监控功能扩展。分析了目前远程监控实现的几种模式,探讨了MCGS环境下主机集中模式、C/S模式和B/S模式的网络功能实现。以常用的C/S模式为例,开发了MVR远程监控原型系统,在上位机扩展构建了SQL Server实时数据库,基于VB6.0开发了客户端程序,在远程客户机实现了对上位机数据库系统的远程数据访问和诊断监控。
姚新和[8](2019)在《基于STM32的水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水产养殖基地水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水产养殖水质成为当前重点研究问题。传统水质监控系统采用有线传输方式传输水质相关数据信息,虽然可以准确传输数据信息,但是监测范围较小,并且水上布线也是一个难题,容易遭受生物啃食损坏,无法长时间在水中作业。为此,国内外研究学者利用无线传输技术设计了无线传输功能模块,解决了布线问题,为了便于用户查看水产养殖基地水质情况,设计了双向通信功能,由现场采集终端分别向用户手机和监控中心服务器发送水质信息,增加了现场终端设备任务量,降低了数据实时性。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选取STM32F103ZET6微处理作为核心控制器,设计了一套水质监控系统。首先,采用水质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STM32开发工具、太阳能供电技术,设计了水质监控系统总体方案,并提出了水质监控方案。其次,选取STM32作为核心控制器,MSP430作为传感器驱动处理器,设计了水质监控系统信息采集终端方案,利用水温传感器、PH值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采集水温度数据、PH值、溶解氧数据,通过GPRS模块实现数据传输,依据监控中心操控命令,控制增氧机工作状态。再次,选取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作为远程监测终端服务器开发环境,利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数据库存储数据信息,通过ADO技术建立数据库与系统数据访问连接,设计远程监控终端方案,通过GSM模块,采用AT指令实现服务器与用户手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最后,以水质监测精度、供电模块、历史数据存储与查询功能为例,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水质监控系统温度、PH值、溶氧量监测数据精度满足水质现场终端监测要求,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监测精度依次为98.3%、98.7%、97.6%以上。系统供电模块支持阴雨天供电,并且阴雨天连续作业达到了7天,满足系统供电需求。另外,本文设计的水质监控系统无线传输模块通信质量稳定可靠,支持历史数据查询,可以按照日期搜索历史数据。
丁江江,李娟莉,王学文[9](2019)在《基于ZigBee和GPRS融合的矿井提升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现有的矿井提升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布线复杂及传输状态欠稳定等问题,设计了基于ZigBee和GPRS相结合的全无线方式提升设备运行数据远程监测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框架及功能设计,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及节点功能设计,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软件设计。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矿井提升设备的运行信息并高效存储,方便后期故障诊断时调用。该系统总体结构易搭建、可扩展性强、实用性好,填补了两种技术融合的监测系统在提升设备状态监测应用的空白。
陈思[10](2016)在《联合收割机远程视频监视及故障监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由于联合收割机机器本身的结构复杂性与工作环境的恶劣性,在机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多种故障,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故障则会影响作业效率,也会增加维修成本,甚至会带来安全隐患;每次发生故障都等待维修人员到现场检修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有必要研制出给收割机作业人员提供快速诊断信息及维修方法的远程故障监测系统。远程视频监视技术目前已被应用在众多领域,如何将远程视频监视技术作为故障监测系统的辅助应用在联合收割机上,从而提高解决故障的效率,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研究联合收割机远程视频监视及故障监测系统,选取联合收割机的前进速度、割台搅龙转速和脱粒滚筒转速参数作为监测对象,选取割台、脱粒滚筒和驾驶室作为视频监视对象辅助故障监测。系统分为三个部分:机载端、传输网络和远程监视端。机载端完成参数和视频信号的采集处理及远程发送,分为参数信号采集处理模块、视频信号采集模块、视频压缩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和本地显示模块,以嵌入式ARM处理器S3C2440为主控制器对机载端进行电路设计,以Linux操作系统作为机载端的软件开发环境。以WCDMA网络作为无线传输网络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远程监视端包括服务器和监视屏幕,设计了信息的接收和视频播放功能的软件,建立了故障征兆数据库和故障查询数据库,实现快速查找故障解决方案等功能,方案编号可由远程监视中心及时反馈给机载端为现场工作人员排除故障提供帮助。通过对视频监视装置的装机空载测试和整个系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机载端和远程监视端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图像,故障发生时,故障数据库和远程视频能帮助快速判断故障并找到故障解决方案,并能在远程监视中心将故障解决方案编号反馈给机载端,现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方案编号查询工作手册获得故障解决办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二、VB6在远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B6在远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路由协议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路由协议概述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 |
2.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2.1.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 |
2.1.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指标 |
2.1.6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
2.1.7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
2.2.1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 |
2.2.2 典型平面路由协议分析 |
2.2.3 典型分簇路由协议分析 |
2.2.4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性能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点均匀分布状态下的WSN路由协议设计 |
3.1 相关研究 |
3.2 相关假设与能耗模型 |
3.2.1 相关假设 |
3.2.2 能耗模型 |
3.3 RPUDN协议描述 |
3.3.1 各环的簇内节点数 |
3.3.2 构造簇的过程 |
3.3.3 基于动态引力搜索算法的簇间路由 |
3.3.4 多轮分簇机制 |
3.4 实验仿真结果分析 |
3.4.1 仿真参数设置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节点非均匀分布状态下的WSN路由协议设计 |
4.1 相关研究 |
4.2 能耗均衡问题 |
4.3 网络相关假设和模型 |
4.3.1 网络模型假设 |
4.3.2 无线通信能耗模型 |
4.4 RPNDN协议描述 |
4.4.1 簇首选举 |
4.4.2 节点入簇 |
4.4.3 簇间路由 |
4.5 实验仿真结果分析 |
4.5.1 仿真参数设置 |
4.5.2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RPNDN协议的校园防火监测系统 |
5.1 WSN在校园防火中的应用需求及目标 |
5.1.1 校园防火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 |
5.1.2 校园防火监测系统目标 |
5.2 校园防火监测系统架构 |
5.3 校园防火监测系统硬件构成 |
5.3.1 温度传感器模块 |
5.3.2 协调器节点 |
5.3.3 上位机 |
5.4 校园防火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5.4.1 传感器末端节点软件设计 |
5.4.2 路由节点软件设计 |
5.4.3 协调器节点软件设计 |
5.4.4 上位机监控模块 |
5.5 校园防火监测系统性能测试分析 |
5.5.1 监控管理中心测试 |
5.5.2 采集误差测试 |
5.5.3 数据丢包率测试 |
5.5.4 能耗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液压支架群与煤层协同虚拟仿真运行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引言 |
1.3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虚拟现实在煤矿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2 虚拟现实技术在液压支架运动仿真方面的研究现状 |
1.4.3 虚拟现实技术在液压支架状态监测方面的研究现状 |
1.4.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液压支架群与煤层协同虚拟仿真运行总体框架 |
2.1 引言 |
2.2 总体框架设计 |
2.3 Unity3D物理引擎概述 |
2.4 液压支架虚拟模型的建立 |
2.4.1 液压支架概述 |
2.4.2 液压支架虚拟模型的导入与修补 |
2.4.3 液压支架模型父子关系建立 |
2.5 虚拟煤层模型的建立 |
2.5.1 煤层曲面概述 |
2.5.2 煤层曲面的生成 |
2.5.3 煤层曲面的数据驱动 |
2.6 液压支架模型与煤层曲面模型的耦合运行方法 |
2.7 液压支架群与煤层虚拟仿真运行系统 |
2.7.1 液压支架自适应支护系统 |
2.7.2 液压支架群协同运行姿态控制系统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压支架支护位姿运动学模型构建 |
3.1 引言 |
3.2 液压支架运动学模型研究 |
3.3 液压支架的支护位姿的运动学分析 |
3.3.1 D-H建模方法 |
3.3.2 液压支架D-H坐标系的建立 |
3.3.3 底座—后连杆—掩护梁 |
3.3.4 顶梁—立柱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机液压支架支护姿态自适应调整关键技术 |
4.1 引言 |
4.2 液压支架姿态自适应调整的难点 |
4.3 液压支架姿态自适应调整方法 |
4.3.1 虚拟顶梁的建立 |
4.3.2 虚拟顶梁数据的传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压支架群组协同运行姿态控制关键技术 |
5.1 引言 |
5.2 液压支架群协同控制原理 |
5.3 液压支架群直线度控制 |
5.4 液压支架群姿态控制 |
5.4.1 液压支架群异常姿态分析 |
5.4.2 液压支架群姿态监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液压支架群与煤层协同运行系统建立与实验 |
6.1 引言 |
6.2 液压支架物理姿态监测实验 |
6.2.1 液压支架物理姿态监测实验平台 |
6.2.2 虚拟环境中液压支架推进姿态监测平台 |
6.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3 液压支架支护姿态监测实验 |
6.3.1 液压支架支护姿态监测实验平台 |
6.3.2 虚拟环境中液压支架支护姿态监测平台 |
6.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4 液压支架群组姿态监测虚拟仿真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主要结论 |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改进自适应滤波算法及远程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2 系统总体方案 |
2.1 远程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2.2 系统整体设计 |
2.3 系统设计原则 |
2.4 4G无线模块的使用及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主控微处理器 |
3.1.1 ARM微处理器简介 |
3.1.2 微处理器选型—STM32F107VCT6 |
3.2 温湿度检测模块 |
3.2.1 DHT11温湿度传感器 |
3.2.2 DHT11传感器电路及通信流程 |
3.3 无线通信模块的选型及电路设计 |
3.3.1 4G无线模块-SIM7100C |
3.3.2 模块电路设计 |
3.4 继电器模块 |
3.5 LCD液晶显示设计 |
3.6 USB转串口电路设计 |
3.7 报警模块电路设计 |
3.8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3.9 SPI总线 |
3.10 PCB主控板设计 |
3.11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开发环境及搭建 |
4.1.1 STM32开发方式的选择 |
4.1.2 基于Keil u Vision5 的开发环境搭建 |
4.2 嵌入式μCOS-III实时操作系统 |
4.2.1 μCOS-III介绍及特点 |
4.2.2 μCOS-III的文件结构 |
4.2.3 μCOS-III的移植 |
4.3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4 DHT11温湿度数据采集设计 |
4.4.1 数据采集 |
4.4.2 驱动程序设计 |
4.5 USB转串口驱动安装 |
4.6 SIM7100C4G无线模块软件设计 |
4.6.1 SIM7100C模块初始化 |
4.6.2 SIM7100C通信协议 |
4.6.3 AT指令及相关函数 |
4.7 液晶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5 改进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
5.1 自适应滤波器及原理 |
5.1.1 自适应滤波器简介 |
5.1.2 自适应滤波器原理 |
5.2 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
5.3 PSO-BP-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
5.3.1 PSO-BP |
5.3.2 PSO-BP-LMS |
5.4 改进算法的MATLAB仿真实验 |
5.5 ISP烧写算法程序 |
5.6 本章小结 |
6 上位机设计与系统测试 |
6.1 VB6.0开发环境 |
6.2 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 |
6.3 上位机界面设计 |
6.4 系统测试 |
6.4.1 SIM7100C4G无线模块收发测试 |
6.4.2 上位机显示测试 |
6.4.3 液晶显示模块测试 |
6.4.4 误差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PCB电路板设计 |
附录2 LMS算法原理及推导过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奶牛发情体征及行为智能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奶牛发情体征 |
1.2.2 奶牛发情监测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物联网和云端的奶牛发情体征监测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奶牛体征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2.2.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2.2.2 体征监测系统结构与功能 |
2.3 奶牛体征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2.3.1 发情体征采集节点硬件设计 |
2.3.2 ZigBee无线模块 |
2.3.3 体温采集模块 |
2.3.4 运动量采集模块 |
2.3.5 采集节点电源模块 |
2.3.6 发情体征接收终端设计 |
2.3.7 STM32 控制器 |
2.3.8 RS485 现场总线 |
2.4 系统软件设计 |
2.4.1 下位机体征采集软件设计 |
2.4.2 上位机发情体征监测软件设计 |
2.4.3 微信开放平台设计 |
2.5 系统测试与奶牛发情预测 |
2.5.1 温度测量准确性试验 |
2.5.2 网络丢包率测试 |
2.5.3 远程上位机和移动平台测试 |
2.5.4 手机微信客户端测试 |
2.5.5 融合体温和运动量的奶牛发情预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奶牛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与无线监测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奶牛阴道电阻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3.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3 奶牛阴道电阻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3.1 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设计 |
3.3.2 终端节点设计 |
3.3.3 无线传输网络设计 |
3.3.4 终端节点和协调器封装实现 |
3.3.5 终端节点奶牛尾部固定及应激分析 |
3.4 系统软件设计 |
3.4.1 系统工作流程 |
3.4.2 上位机监测软件设计 |
3.4.3 发情预警系统设计 |
3.5 试验与结果分析 |
3.5.1 电阻测量准确性试验 |
3.5.2 电阻测量稳定性试验 |
3.5.3 系统可靠性试验 |
3.5.4 终端节点能量可用性试验 |
3.5.5 奶牛阴道电阻监测奶牛发情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双域分解的复杂环境下奶牛监测图像增强算法 |
4.1 引言 |
4.2 图像增强概述 |
4.3 奶牛视频图像采集 |
4.3.1 奶牛养殖场摄像机布局 |
4.3.2 网络摄像机选取 |
4.3.3 奶牛监测视频采集 |
4.3.4 自然环境下奶牛监测视频图像分析 |
4.4 双域分解的图像增强算法 |
4.4.1 双域滤波模型 |
4.4.2 高频图像降噪与增强模型 |
4.4.3 低频图像去雾与增强模型 |
4.4.4 本文算法实现过程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1 试验测试平台及参数选取 |
4.5.2 试验数据分类 |
4.5.3 主客观评价与分析 |
4.5.4 综合测试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研究 |
5.1 引言 |
5.2 供试数据 |
5.2.1 视频样本获取 |
5.2.2 视频处理系统设计 |
5.2.3 样本数据集构建 |
5.3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5.3.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
5.3.2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
5.3.3 卷积神经网络优点 |
5.4 奶牛发情识别CNN模型构建 |
5.5 奶牛发情行为识别结果及分析 |
5.5.1 试验测试平台 |
5.5.2 网络模型试验设计 |
5.5.3 特征图分析 |
5.5.4 识别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6种算法图像增强效果对比图 |
附录B 图像增强客观质量性能评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功能及设计要求 |
2.1.1 在线监测系统功能 |
2.1.2 在线监测系统设计要求 |
2.2 通信方式的比较 |
2.3 系统的总体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监测系统的硬件组成 |
3.2 硬件模块的选型 |
3.2.1 ZigBee射频芯片CC2530 |
3.2.2 倾角传感器MPU6050 |
3.2.3 温湿度传感器DHT11 |
3.2.4 光照强度传感器GY-30 |
3.2.5 稳压器AMS1117-3.3 |
3.2.6 GPRS通信模块USR-GM3 |
3.3 终端节点的硬件设计 |
3.4 协调器节点的硬件设计 |
3.5 电源模块设计 |
3.5.1 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协同供电模块 |
3.5.2 直接变压供电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编程语言及软件开发介绍 |
4.1.1 IAR Embedded Workbench |
4.1.2 Z-Stack协议栈 |
4.2 ZigBee网络组建与入网 |
4.3 协调器节点的软件设计 |
4.3.1 ZigBee协调器节点软件设计 |
4.3.2 USR-GM3 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4.4 路由器节点的软件设计 |
4.5 终端节点的软件设计 |
4.5.1 终端节点主程序设计 |
4.5.2 倾角传感器MPU6050 软件设计 |
4.5.3 温湿度传感器DHT11 软件设计 |
4.5.4 光照强度传感器GY-30 软件设计 |
4.6 系统界面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能耗估算与性能测试 |
5.1 终端节点能耗估算 |
5.2 蓄电池容量估算 |
5.3 实验平台的搭建 |
5.4 通信节点的组网 |
5.5 系统供电性能测试 |
5.5.1 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联合供电模块 |
5.5.2 直接变压供电模块 |
5.6 系统监测数据测试 |
5.6.1 倾斜角测试 |
5.6.2 湿度测试 |
5.6.3 温度测试 |
5.6.4 光照强度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物联网的矿井提升设备工况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矿井提升设备工况监测技术 |
1.3.2 基于物联网的工况监测技术 |
1.3.3 物联网技术在矿井提升设备工况监测中的应用 |
1.3.4 研究现状小结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文章组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文章组织结构 |
1.5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物联网的矿井提升设备工况监测系统体系结构 |
2.1 引言 |
2.2 矿井提升设备故障及监测内容分析 |
2.2.1 矿井提升设备主要结构 |
2.2.2 矿井提升设备工作原理及故障分类 |
2.2.3 矿井提升设备故障监测内容分析 |
2.3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
2.3.1 感知层—全面感知 |
2.3.2 网络层—可靠传输 |
2.3.3 应用层—智能处理 |
2.4 基于物联网的矿井提升设备工况监测系统体系结构 |
2.5 小结 |
第三章 监测系统关键技术及相关硬件选型 |
3.1 引言 |
3.2 监测系统中涉及到的物联网关键技术 |
3.2.1 传感器技术 |
3.2.2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
3.2.3 数据处理技术 |
3.3 监测系统硬件组成及硬件选择与配置 |
3.3.1 监测系统硬件组成 |
3.3.2 传感器选择 |
3.3.3 ZigBee模块的选型及配置 |
3.3.4 GPRS模块的选型与SIM卡的选择及配置 |
3.4 小结 |
第四章 监测系统的设计及部分功能的实现 |
4.1 引言 |
4.2 系统的设计目标及总体架构设计 |
4.2.1 系统设计目标 |
4.2.2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4.3 系统监测内容及功能设计 |
4.3.1 系统总体架构功能设计 |
4.3.2 功能模块化设计 |
4.4 现场的监测平台及采集端软件设计 |
4.4.1 现场数据采集端软件设计 |
4.4.2 现场基于组态王的监测平台设计 |
4.4.3 现场数据库的设计 |
4.5 数据筛选及发送软件设计 |
4.5.1 软件功能设计 |
4.5.2 软件设计思想和流程 |
4.5.3 数据筛选及GPRS模块数据发送软件 |
4.6 远程数据中心软件设计 |
4.6.1 远程数据中心的功能设计 |
4.6.2 软件设计思想和流程 |
4.6.3 数据中心基础平台设计 |
4.6.4 数据接收端软件设计 |
4.7 数据中心数据库的开发 |
4.7.1 远端SQL数据库的搭建 |
4.7.2 数据保存及更新 |
4.8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物联网的矿井提升设备远程监测系统试验 |
5.1 引言 |
5.2 试验目的 |
5.3 试验方案设计 |
5.3.1 试验方案设计 |
5.3.2 试验内容 |
5.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监测系统应用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主要结论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高盐废水MVR蒸发零排放智能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盐废水蒸发工艺 |
1.2.2 MVR蒸发技术 |
1.2.3 机械设备智能监控技术 |
1.2.4 远程监控技术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MVR蒸发零排放系统工艺 |
2.2 监控系统功能设计 |
2.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2 监控系统总体功能 |
2.3 监控系统总体方案 |
2.3.1 系统体系结构 |
2.3.2 系统控制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艺计算与设备选型 |
3.1 主要技术参数 |
3.1.1 传热量 |
3.1.2 有效温差 |
3.1.3 传热面积 |
3.1.4 泵的选型计算 |
3.2 主要设备选型 |
3.3 检测与控制器件选型 |
3.3.1 检测与控制器件需求分析 |
3.3.2 主要检测与控制器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监控系统软件开发 |
4.1 MCGS软件系统简介 |
4.1.1 MCGS主要的特性和功能 |
4.1.2 MCGS的构成及其功能 |
4.2 上位机系统组态开发 |
4.2.1 界面组态 |
4.2.2 数据库组态 |
4.2.3 策略组态 |
4.2.4 设备组态 |
4.3 触摸屏系统组态开发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VR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
5.1 远程监控实现模式 |
5.2 MCGS的网络功能实现 |
5.2.1 主机集中模式 |
5.2.2 C/S远程监控模式 |
5.2.3 B/S远程监控模式 |
5.3 MVR远程监控原型系统开发 |
5.3.1 服务器端开发 |
5.3.2 客户端开发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STM32的水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案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设计要求 |
2.2 系统结构与原理 |
2.3 水质监控方案 |
2.4 相关技术概述 |
2.4.1 水质传感器技术 |
2.4.2 无线传输技术 |
2.4.3 STM32 开发工具 |
2.4.4 太阳能供电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TM32 的水质监控系统信息采集终端设计 |
3.1 信息采集终端硬件设计 |
3.1.1 传感器的选取 |
3.1.2 主要硬件的选取 |
3.1.3 微处理器外围电路设计 |
3.2 信息采集终端软件设计 |
3.2.1 设计原则 |
3.2.2 信息采集终端软件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远程监控终端设计与功能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4.3 系统功能实现 |
4.3.1 用户管理功能实现 |
4.3.2 远程操控功能实现 |
4.3.3 数据操控功能实现 |
4.3.4 服务器与用户手机通信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水质监测精度测试 |
5.2 系统供电测试 |
5.3 GPRS DTU无线传输模块测试 |
5.4 历史数据存储与查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基于ZigBee和GPRS融合的矿井提升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矿井提升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框架及功能设计 |
2.1 系统整体框架 |
2.2 系统功能设计 |
3 矿井提升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硬件及节点功能设计 |
3.1 现场传感网络节点设计 |
3.2 GPRS网络透传节点设计 |
4 矿井提升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 |
4.2 现场数据监测和数据提取 |
4.3 GPRS无线传输部分 |
4.4 数据接收、处理部分 |
5 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
6 结语 |
(10)联合收割机远程视频监视及故障监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视频监测与故障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视频监视与故障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及预期效果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预期效果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2.1.1 收割机作业流程 |
2.1.2 系统监测与诊断对象的选择依据 |
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及方案选择 |
2.2.1 远程传输网络的选择 |
2.2.2 视频监视的模块方案设计 |
2.2.3 远程监视端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载端的设计 |
3.1 ARM处理器相关电路设计 |
3.1.1 ARM处理器介绍 |
3.1.2 ARM处理器的核心电路设计 |
3.2 工作部件参数采集处理模块的设计 |
3.3 DSP模块设计与实现 |
3.3.1 视频压缩硬件结构设计 |
3.3.2 视频压缩算法及软件工作流程 |
3.4 无线网络传输模块设计 |
3.5 机载端数据的RTP发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远程监视端的设计 |
4.1 服务器介绍及信令交互的实现 |
4.2 远程监视端接收数据流的实现 |
4.3 视频解码播放的实现 |
4.4 联合收割机故障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4.1 故障查询系统开发工具介绍 |
4.4.2 故障数据库开发流程 |
4.4.3 割台和脱粒滚筒的常见故障 |
4.4.4 故障数据库E-R图分析及数据表的设计 |
4.4.5 故障查询界面设计 |
4.4.6 故障查询系统的代码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远程视频监视及故障监测系统的调试与试验 |
5.1 视频监视装置的装机调试 |
5.2 田间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 |
四、VB6在远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的设计及应用[D]. 关业欢.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2]液压支架群与煤层协同虚拟仿真运行关键技术研究[D]. 葛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3]基于改进自适应滤波算法及远程监测的研究[D]. 王宁.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奶牛发情体征及行为智能检测技术研究[D]. 刘忠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 黄秀超. 湖北民族大学, 2019(08)
- [6]基于物联网的矿井提升设备工况监测系统研究[D]. 丁江江.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8)
- [7]高盐废水MVR蒸发零排放智能监控技术研究[D]. 杨颂.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8]基于STM32的水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姚新和.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ZigBee和GPRS融合的矿井提升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设计[J]. 丁江江,李娟莉,王学文. 中国煤炭, 2019(02)
- [10]联合收割机远程视频监视及故障监测系统的研究[D]. 陈思. 江苏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