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隧道帷幕注浆堵水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段宇[1](2021)在《某富水断层隧道突涌水预警分析平台及治理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武九高速公路高楼山隧道为研究背景,因隧址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破碎带发育,岩体破碎,地表沟谷纵横,受地表降水及基岩裂隙水补给地下水含量丰富,部分洞段通过富水断层破碎带及断裂带,可能会发生突涌水灾害危险。对富水断层破碎带地层条件下七种影响隧道稳定性及涌水量大小因素分别进行了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对隧道涌水及稳定性敏感性。模拟了排、堵及排堵结合等治理措施对突涌水的治理研究,及提出对应涌水等级下治理措施。通过工程案例及现场调研,构建了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危险性等级评价方法,并将治理措施与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语言实现突涌水预警预报及其治理平台的开发,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FLAC3D有限差分法及流固耦合分析原理,研究了隧道埋深H、地下水高度h、围岩级别S、侧压力系数条件K0、断层宽度w、断层与隧道相对间距d/D、断层与水平面夹角θ等7个因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涌水量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相关敏感性,围岩级别对其稳定性及涌水量影响敏感性最大,埋深最小。(2)基于7种风险因子对隧道稳定性及涌水分析,在富水断层隧道各影响因素组合最危险工况下,通过FLAC3D进行导水洞排水、注浆堵水、排堵结合等治理措施数值试验,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应等级下涌水治理措施。(3)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对高楼山隧道现场调研,确定了影响隧道突涌水的13个风险因子,将上述影响因子依据现场调研及现有文献对相关影响因素划分标准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构建了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隧道内突涌水灾害等级评价方法。(4)将突涌水灾害等级评价方法与不同等级涌水治理措施通过HTML+CSS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了突涌水风险预警风险平台开发,并对武九高速高楼山隧道进行了全线预测及现场预测,对相似工程案例进行了工程类比分析,验证了平台的可靠性较高,对于工程指导具有积极意义。
周永军,王星,巨萌,高鹏飞,张鹏[2](2021)在《隧道涌水治理全断面双浆液帷幕注浆堵水技术》文中提出以建水至元阳高速公路五老峰特长隧道开挖出现高压涌水治理为依托工程,利用止浆墙承压进行全断面双浆液超前帷幕注浆堵水施工技术,解决了隧道高压涌水和地下水过渡流水造成的影响。注浆后从隧道开挖揭示的情况观察,裂隙及空隙填充良好,所有可见裂隙都充满浆液,挤压密实,开挖后的掌子面及四周都比较干燥,达到了堵水的目的,截断了导水裂隙通道,切断补给水源,有效地防止了地下水资源的流水,保护了环境。
徐锋[3](2020)在《富水破碎带隧道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深埋富水隧道掘进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隧道涌水情况,而采用注浆技术是堵水的有效措施之一,其具体参数也因工程地质、水文条件而有所不同。广东省大丰华高速公路鸿图嶂隧道工程在掘进至富水断层破碎带地层时,掌子面附近段落涌水不断,且掌子面处于反坡段,使得隧道内涌水汇聚在掌子面附近,给隧道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基于"以堵为主、排堵结合、限量排放"的防排水理念,根据超前地质预报所探明的掌子面前方的围岩条件、水文情况,合理设计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方案,并成功应用于该隧道施工,使其顺利通过高压富水段。
黄飞飞[4](2020)在《富水破碎岩体隧道注浆设计优化及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隧道修建穿越富水破碎岩体时,围岩自稳性差,水压作用下极易发生工程事故,必须采取必要的注浆措施进行后注浆加固或者超前预加固,以保证隧道开挖及运营期间具备足够的安全性。本文针对富水破碎岩体隧道开挖的注浆设计优化及质量评价问题,基于数值模拟、对比试验(控制变量法)、正交试验方法,提出满足新建京张高铁崇礼段正盘台隧道技术质量指标且具备经济效益的径向注浆、管棚注浆及帷幕注浆设计优化方案。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正盘台隧道各注浆形式的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对注浆设计优化效果进行评价。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正交试验利用设计参数集合的正交性,从试验样本空间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点,对于同样的试验次数,可以考核的优化组合样本数目远超简单对比试验,并且具有更高的置信度。正交试验结果可以确定各参数对注浆质量影响程度的相对次序,可以作为注浆质量影响指标权重向量计算的依据。综合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方差分析、极差检验法分析,得到正盘台隧道径向注浆优化设计参数为:注浆圈厚度为0.35倍的开挖洞径,弹性模量为原岩的5.0倍,粘聚力为原岩的1.7倍,摩擦角为原岩的1.05倍,渗透系数为原岩的1/50倍。(2)正盘台隧道管棚注浆优化设计参数为:管棚厚度0.8m,管棚范围为隧道中心线120°,拱顶设置φ22组合中空注浆锚杆、边墙设置φ22普通砂浆锚杆。(3)正盘台隧道帷幕注浆优化设计参数为:帷幕注浆范围为隧道开挖上台阶轮廓线外4m(仅对隧道开挖上台阶帷幕注浆),拱顶设置系统锚杆并双层布置40根φ108钢管棚。(4)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评价模型,分别对正盘台隧道径向注浆、管棚注浆、帷幕注浆设计参数的优化结果进行质量评价,表明质量优良。
王聪[5](2020)在《富水隧道帷幕注浆安全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富水软岩破碎带隧道开挖极易引起突涌水、掌子面失稳和支护结构外水压力过大等问题,如何在此地质条件下实现快速安全施工引发工程界的持续关注。本文依托京张铁路正盘台隧道实际,基于流固耦合相关理论,运用FLAC3D有限元计算软件,针对火山碎屑岩高压富水地层,探索如何兼顾安全性及经济性的施工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超前注浆形式(范围)适应性研究。建立未注浆开挖、拱墙周边注浆开挖、全周边注浆开挖、半断面帷幕注浆开挖和全断面帷幕注浆开挖共5种工况进行对比,评估了不同注浆工况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全断面帷幕注浆和全周边注浆可较好满足富水隧道不同渗水段的安全需求,正盘台隧道建设建议选用全断面帷幕注浆。(2)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圈参数优化研究。在前章建议选用全断面帷幕注浆形式的基础上,建立正盘台隧道正洞段突涌水典型断面,设置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加固圈不同厚度共5种工况,研究对围岩位移、注浆堵水效果及初支结构孔隙水压力的影响。提出在本依托工程的地质条件下,厚度为5 m是相对经济合理的注浆圈参数取值。(3)带水施工可行性研究。超前帷幕注浆方案虽堵水效果显着,但钻孔、注浆与隧洞开挖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互有干扰。本文分析了富水隧洞在5种不同水位下,围岩(三台阶法开挖)的位移场、应力场及渗流场变化规律,以位移突变作为围岩失稳主要判据。验证在掌子面打设泄水孔提前排水降压,先带水开挖强行通过涌水段、后采用径向注浆止水的施工方案可行性,明确正盘台隧道建设过程中带水作业适宜的水头范围。
邓汉楚[6](2020)在《岩溶地质现场帷幕注浆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地质条件复杂,是岩溶分布最多的国家。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交通、矿山等领域,每年因不同程度、不同诱因的岩溶危害,给矿山挖掘,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威胁。岩溶地质中的地下裂隙、溶洞在人为或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往往不断发育,严重影响当地采矿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形成安全隐患。岩溶裂隙的不断发育,导致岩层间隙扩大,地下水流通道进一步打开,使原来的地下水流入露天采场,除了自身的溶洞外,岩层失去地下水的作用力,地面经常塌陷,局部房屋下沉开裂,农田失水,等地质灾害问题。为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和附近村庄安全,将对某石灰岩矿区露天矿进行帷幕注浆。本课题依托某矿区帷幕注浆工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文研究区为某矿区,属覆盖型岩溶区。矿区北部覆盖层下有石灰岩、构造断层、岩溶等不良地质体。根据某岩溶调查资料,工作区由南北、东北、近东西向次级断裂组成。断层交汇处岩溶集中,基岩面起伏较大,为典型的溶蚀区,岩溶总体发育程度较强。(2)研究区断裂较为复杂,其主要断裂为东北向断裂F1及其派生出的一系列近南北、东北向、近东西向次级断裂组成了一条东北向断裂破碎带。目前,该矿山开采过程中已发现因岩溶导致的突水、突泥现象,开凿的岩壁局部见渗水,渗水量较大,矿坑底部有一定规模的涌水、突水现象,且矿山周边发现大量地面塌陷。(3)降雨过程中,雨水渗入地下,岩溶含水层主要沿岩溶裂隙、溶洞、岩溶溶蚀带等形成的岩溶管道或通道潜流,进一步加大溶洞侵蚀规模,汇总流向矿坑底部,枯水期时,造成大面积坍塌。研究区域处于形成单斜结构的地层中,地层由于受到区域构造影响形成了较多小型褶皱,褶皱构造的中心地带及转折处常见有岩溶发育,在构造应力的影响下,碳酸盐岩发生褶皱、断裂及裂隙,由于该区内雨量充沛,为岩溶发育提供了有利的外界条件。(4)在总结国内外注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注浆机理。由于本工程的性质,本工程要求灌浆凝结时间快,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注浆施工,对高压旋喷法和普通注浆法进行了比较,考虑到实际工程量和造价,最终选用普通注浆法施工。最后,采用注浆的综合检测来判断帷幕注浆的效果,并提出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经验。(5)采用FLAC3D软件对注浆前后岩溶地质的位移场变化、主应力变化及孔隙水压力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前位移场较大,注浆后位移场较小,说明注浆效果十分有效,符合实际施工现状。模拟结果显示,注浆使岩石得到加固和整体抗渗性提升。
王一鸣[7](2020)在《山岭隧道突水模式与注浆堵水限排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随着路网向山区延伸,公路建设不可避免的要穿越各种高山峻岭,山岭隧道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山岭隧道修建过程中往往需要穿越富水地段,地下水的存在不仅影响隧道施工过程安全性,造成突水灾害的发生,而且很容易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富水山岭隧道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春天门富水山岭特长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合春天门隧道富水段现场注浆堵水试验,研究富水山岭隧道突水致灾构造及其突水模式,分析春天门隧道富水段注浆堵水限排对策,进一步研究高压富水山岭隧道安全性控制措施,提出隧道水压力监测预警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总结分析富水山岭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将其归纳为五种类型:断裂作用形成的破碎带、溶蚀作用形成的富水溶腔、侵蚀作用形成的富水裂隙带、褶皱作用形成的富水向斜、地下水连通作用形成的管道及暗河。(2)将富水山岭隧道突水灾变模式归纳总结成三种划分方式:基于隔水岩盘破坏机理的突水模式、基于灾害发生时间的突水模式以及基于灾害发生空间位置的突水模式。(3)对春天门富水段现场注浆堵水试验进行了分析,得出水泥单浆液凝结时间长、凝结后强度低,而试验制备得到的水泥-水玻璃浆液能够有效地克服单浆液的缺点,并应用于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地段径向后注浆施工过程。(4)通过轴对称简化的隧道渗流模型,推导了富水山岭隧道排水量计算公式,得到了注浆圈厚度以及注浆圈渗透系数与隧道排水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曲线。(5)结合春天门富水山岭特长隧道实际工程资料,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软件,对不同衬砌限排方式、不同注浆圈厚度、不同注浆圈渗透系数进行了分析模拟。数值模拟分析得出衬砌背后水压力、隧道排水量与注浆圈厚度、注浆圈渗透系数k1与围岩渗透系数k2比值大小相关,并得到了隧道从开挖到修筑二次衬砌过程的排水量。(6)结合前文研究的致灾构造类型、灾变模式,提出了高压富水山岭隧道水压力监测预警系统,总结了典型致灾构造情况下高压富水隧道突水灾害的针对性控制对策。
刘杨[8](2020)在《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铁路隧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推动了我国交通事业步入发展新阶段,同时对地下空间利用形式和建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连拱隧道是在公路隧道迅速发展中为满足特殊建设需求而提出的一种大跨度隧道结构。该结构线形流畅、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在线路衔接、地形适应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传统分离式或小净距隧道所难以替代的优势。由于其开挖跨度大、左右洞施工相互影响,施工过程中围岩扰动频繁,衬砌荷载转换复杂,变形控制难度较大。厦门第二西通道双连拱隧道双线开挖跨度45.7 m、最浅埋深5.6 m,最大单洞开挖面积257.2 m2,是目前世界上开挖断面最大的双连拱隧道,也是目前国内技术难度最大、极具挑战性的公路隧道建设项目之一。本文依托该工程,综合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等方法,对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超前注浆加固是不良地质条件下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前提,本文研究了复合地层横断面控域全孔一次性注浆加固技术。提出了隧道横断面控域注浆方法和全孔一次性超前注浆工艺;确定了注浆材料与浆液配比,以及注浆加固范围、注浆压力、注浆量与速率、浆液扩散距离、注浆孔布置和止浆墙厚度等注浆参数;采用分析法和钻孔检查法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形成了复合地层横断面控域全孔一次性超前帷幕注浆全套施工工艺。(2)分台阶分部开挖是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核心,本文研究了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分台阶分部非对称开挖方案。结合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分析了“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开挖工序的围岩变形与结构受力,综合考虑围岩稳定性、结构安全性以及工期要求等因素,确定了双连拱隧道“非对称”分部开挖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通过三维数值模拟,从围岩变形与结构受力两方面分析了隧道进出洞施工过程中横通道的稳定性,保证了双连拱隧道进出洞口的结构安全和地表沉降满足变形控制要求。(3)合理的支护参数与支护时机是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关键,本文研究了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初期支护参数和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分析总结了隧道支护结构与围岩相互作用原理及支护结构设计理念;基于数值模拟,根据围岩变形和结构受力情况,优化了双连拱隧道初期支护参数,确定了隧道不同施工阶段围岩应力释放的比例;通过对拱顶下沉监测数据的拟合处理与回归分析,提出了双连拱隧道二衬的合理施作时机。(4)合理的分步控制标准和精细化控制措施是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量化控制的依据和保证,本文制定了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控制标准,提出了主要变形控制措施。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揭示了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变形与横、纵向地表沉降规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地表沉降与关键施工步骤的动态关系;基于变位分配原理,将地层变形总体控制目标分配至隧道各施工阶段,制定了地表沉降分步控制标准,实现了对双连拱隧道施工扰动变形的全过程精细化控制,提出了多步骤、分阶段的围岩变形控制措施。
李彬,罗发胜,肖海苑[9](2020)在《隧道高压涌水超前帷幕注浆施工技术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某隧道穿越F4-5、F2-6宽张断层破碎带,右洞长6 350 m,左洞长6 336 m,超前探孔最大涌水量为1 650 m3/h,静水压力右洞为4. 3 MPa,左洞为4. 8 MPa,围岩为Ⅲ级安山玢岩。为解决隧道施工中遇到的高压涌水问题,施工采用全断面超前帷幕预注浆技术,纵向加固范围为41 m,径向加固范围为轮廓线以外8 m,注浆终压为水压的2~3倍,浆液扩散半径为2 m。通过对注浆材料的灵活运用、注浆顺序的优化等措施,总结并提高了目前帷幕注浆施工工艺和技术,加快了扫孔、注浆的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达到了最佳的注浆效果和工效,确保了该隧道顺利通过高压富水宽张破碎带,供类似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参考。
陈卫忠,袁敬强,黄世武,杨磊[10](2019)在《富水风化花岗岩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富水风化花岗岩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频发、危害严重的难题,以广西均昌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治为例,通过分析隧道历次突水突泥灾害特征,提出富水风化花岗岩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治总体原则,综合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建立了以浆液复合、注浆工艺复合、注浆压力动态调控为核心的动态信息化帷幕注浆技术,并形成了以检查孔观察法、检查孔取芯法、涌水量分析法及检查孔P-Q-t曲线法对帷幕注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成功解决均昌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治技术难题,研究成果对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隧道帷幕注浆堵水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隧道帷幕注浆堵水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某富水断层隧道突涌水预警分析平台及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突涌水灾害源及赋存规律 |
1.2.2 突涌水的致灾机理研究 |
1.2.3 突涌水致灾因素及涌水量划分 |
1.2.4 突涌水危险等级评价及预测分析 |
1.2.5 突涌水的防治措施 |
1.2.6 现有研究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富水断层破碎带对隧道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2.1 概述 |
2.2 断层破碎带影响下突涌水形成机制数值分析方法 |
2.2.1 数值分析方法 |
2.2.2 FLAC~(3D)流固耦合基本理论 |
2.2.3 数值分析方案 |
2.2.4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取值 |
2.2.5 边界条件及假定 |
2.3 隧道埋深H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4 地下水位高度h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5 隧道围岩级别S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6 断层破碎带宽度w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7 断层破碎带与隧道间距d/D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8 断层破碎带与隧道夹角θ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9 侧压力系数K_0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10 富水断层地层不利因素组合工况分析 |
2.11 敏感性分析 |
2.12 小结 |
3 隧道突涌水防治措施研究 |
3.1 概述 |
3.2 断层破碎带影响下隧道突涌水治理措施研究 |
3.2.1 数值分析方案 |
3.2.2 模型建立及参数取值 |
3.2.3 边界条件及假定 |
3.3 导水洞排水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1 导水洞与隧道相对距离L/(D+l)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2 导水洞开挖位置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3 导水洞位置组合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4 导水洞洞径l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5 导水洞开挖步序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6 导水洞排水措施方案结果分析 |
3.4 注浆堵水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4.1 注浆厚度M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4.2 注浆圈相对渗透系数比N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4.3 注浆堵水方案结果分析 |
3.5 导水洞排水与注浆堵水对隧道涌水量及稳定性影响 |
3.5.1 注浆厚度M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5.2 注浆圈相对渗透系数比N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5.3 排堵方案结合结果分析 |
3.6 不同等级涌水治理方案类比分析 |
3.6.1 导水洞排水 |
3.6.2 注浆圈堵水 |
3.6.3 排堵结合 |
3.7 小结 |
4 隧道突涌水风险预警快速评价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
4.1 突涌水风险因素分析 |
4.2 评价方法简介及灾害等级评价方法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
4.2.2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模型和分级标准 |
4.2.3 突涌水指标权重与隶属度确定 |
4.2.4 模糊算子选取及评价 |
4.3 突涌水快速评价系统构建 |
4.3.1 编程语言简介 |
4.3.2 平台设计 |
4.3.3 平台简介 |
4.4 预警平台在武九高速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
4.4.1 工程地质及现场施工 |
4.4.2 隧道全段预测结果 |
4.5 工程类比分析 |
4.5.1 以往隧道工程突涌水情况及治理措施 |
4.5.2 基于本平台隧道突水治理措施对比分析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和主要研究成果 |
(2)隧道涌水治理全断面双浆液帷幕注浆堵水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涌水勘探及分析 |
3 施工方案确定 |
4 施工方法 |
4.1 止浆墙施工 |
4.1.1 引水 |
4.1.2 锚杆造孔、注浆、安装 |
4.1.3 止浆墙基础清理 |
4.1.4 止浆墙钢筋网片、预埋管安装 |
4.1.5 止浆墙模板安装、加固 |
4.1.6 混凝土浇筑、养护 |
4.2 注浆堵水施工 |
4.2.1 作业平台搭设 |
4.2.2 掌子面围岩加固及止浆墙接触固结注浆 |
4.2.3 闭水试验 |
4.2.4 双浆液超前帷幕注浆堵水 |
5 结语 |
(4)富水破碎岩体隧道注浆设计优化及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富水破碎岩体隧道注浆防治案例 |
1.2.2 注浆参数设计优化研究现状 |
1.2.3 注浆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目标 |
2 正盘台隧道工程概况 |
2.1 正盘台隧道工程概况 |
2.1.1 地形地貌条件 |
2.1.2 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 |
2.1.3 工程难点 |
2.1.4 正盘台隧道涌水的成因分析 |
2.2 正盘台隧道现场注浆施工介绍 |
2.2.1 支护-衬砌结构设计方案 |
2.2.2 径向注浆设计方案 |
2.2.3 管棚注浆设计方案 |
2.2.4 帷幕注浆设计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 正盘台隧道径向注浆设计优化及质量评价研究 |
3.1 径向注浆数值模型设计及参数选取 |
3.1.1 径向注浆设计优化数值模型介绍 |
3.1.2 径向注浆设计优化参数、位级选取 |
3.1.3 径向注浆观测点布置 |
3.2 依托对比试验的正盘台隧道径向注浆设计优化方案 |
3.2.1 对比试验介绍 |
3.2.2 正盘台隧道径向注浆设计优化对比试验方案 |
3.2.3 试验过程及数据结果分析 |
3.3 依托正交试验的正盘台隧道径向注浆设计优化方案 |
3.3.1 正交试验介绍 |
3.3.2 正盘台隧道径向注浆设计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3.3.3 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 |
3.3.4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
3.3.5 正交试验结果新复极差检验法(SSR)分析 |
3.3.6 正盘台隧道径向注浆优化方案 |
3.4 确定注浆设计优化方案试验模型 |
3.5 径向注浆质量评价研究 |
3.5.1 正盘台隧道帷幕注浆质量评价因子的选择及量化 |
3.5.2 径向注浆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 |
3.5.3 径向注浆效果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4 正盘台隧道管棚注浆设计优化及质量评价研究 |
4.1 管棚注浆数值模型设计及参数选取 |
4.1.1 管棚注浆设计优化数值模型介绍 |
4.1.2 管棚注浆设计优化参数、位级选取 |
4.1.3 管棚注浆观测点布置 |
4.2 依托正交试验的正盘台隧道管棚注浆优化设计方案 |
4.2.1 正交试验设计 |
4.2.2 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 |
4.2.3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
4.2.4 正交试验结果最小显着性差异法(LSD)分析 |
4.2.5 正盘台隧道管棚注浆优化方案 |
4.3 管棚注浆质量评价研究 |
4.3.1 正盘台隧道管棚注浆质量评价因子的选择及量化 |
4.3.2 管棚注浆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 |
4.3.3 管棚注浆效果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5 正盘台隧道帷幕注浆设计优化及质量评价研究 |
5.1 隧道帷幕注浆数值模型及观察点布置 |
5.1.1 帷幕注浆数值模型介绍 |
5.1.2 帷幕注浆影响因素选取 |
5.1.3 观测点布置 |
5.2 依托正交试验的正盘台隧道帷幕注浆优化设计方案 |
5.2.1 正交试验设计 |
5.2.2 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 |
5.2.3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
5.2.4 正交试验结果极差检验法(SSR)分析 |
5.2.5 正盘台隧道帷幕注浆优化方案 |
5.3 帷幕注浆质量评价研究 |
5.3.1 正盘台隧道帷幕注浆质量评价因子的选择及量化 |
5.3.2 帷幕注浆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 |
5.3.3 帷幕注浆效果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富水隧道帷幕注浆安全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工程地质概况 |
1.2.1 工程概况 |
1.2.2 地质条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隧道与地下工程流固耦合研究 |
1.3.2 突水涌泥灾害及防治措施研究 |
1.3.2.1 突水涌泥灾害研究 |
1.3.2.2 突水涌泥防治措施研究 |
1.3.3 注浆加固堵水研究 |
1.3.3.1 注浆扩散机理与加固理论 |
1.3.3.2 注浆效果数值模拟 |
1.3.3.3 模型试验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合理注浆形式(范围)研究 |
1.4.2 全断面帷幕注浆圈参数优化研究 |
1.4.3 带水施工方案可行性研究 |
第二章 流固耦合理论 |
2.1 概论 |
2.2 流固耦合原理 |
2.2.1 渗流基本方程 |
2.2.2 多孔介质渗流连续方程 |
2.2.3 土体变形固结理论 |
2.3 FLAC3D数值模拟流固耦合理论 |
2.3.1 基本物理量 |
2.3.2 基本方程 |
2.3.3 FLAC3D耦合求解过程 |
第三章 合理超前注浆形式(范围)研究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3.1 隧道位移 |
3.3.2 塑性区 |
3.3.3 孔隙水压力 |
3.3.4 涌水量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圈参数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工况选取及参数设置 |
4.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1 隧道位移 |
4.3.2 塑性区 |
4.3.3 初支孔隙水压力 |
4.3.4 涌水量 |
4.4 小结 |
第五章 带水施工方案可行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工况选取及参数设置 |
5.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1 隧周位移 |
5.3.2 掌子面挤出位移 |
5.3.3 塑性区 |
5.3.4 初支结构内力 |
5.3.5 涌水量 |
5.4 小结 |
第六章 超前帷幕注浆堵水施工技术研究 |
6.1 总体方案设计 |
6.1.1 洞内补充勘察 |
6.1.1.1 地球物理勘探 |
6.1.1.2 探查孔 |
6.1.2 止浆墙 |
6.1.2.1 引流孔布设 |
6.1.2.2 止浆墙结构 |
6.1.3 全断面帷幕注浆孔布置 |
6.1.4 注浆参数 |
6.1.5 注浆材料 |
6.1.6 注浆量 |
6.2 帷幕注浆工艺 |
6.2.1 注浆工艺对比 |
6.2.2 注浆工艺选取 |
6.3 帷幕注浆施工 |
6.3.1 施工步骤 |
6.3.2 注浆结束标准 |
6.3.3 效果检查及评定 |
6.3.3.1 钻孔检查法 |
6.3.3.2 孔内成像法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参研课题 |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岩溶地质现场帷幕注浆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塌陷研究现状 |
1.2.2 帷幕注浆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区地质背景及矿坑充水分析 |
2.1 矿区概况 |
2.1.1 位置和交通 |
2.2 气候条件 |
2.2.1 降雨条件 |
2.2.2 水文条件 |
2.3 地质条件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地质构造 |
2.4 矿区水文地质 |
2.4.1 矿区水文地质调查情况 |
2.4.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4.3 水化学特征 |
2.5 研究区岩溶发育规律 |
2.5.1 可溶岩的分布及组份特征 |
2.5.2 岩溶发育控制因素 |
2.5.3 岩溶发育规律 |
2.6 开采矿坑充水分析 |
2.6.1 矿坑充水因素分析 |
2.6.2 矿床水文地质边界及矿坑充水水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注浆加固理论及技术分析 |
3.1 注浆理论分析 |
3.1.1 渗透注浆理论 |
3.1.2 裂隙岩体注浆理论 |
3.1.3 压密注浆理论 |
3.2 岩溶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
3.3 注浆材料 |
3.4 注浆技术分析 |
3.4.1 高压旋喷注浆法 |
3.4.2 普通注浆法 |
3.5 注浆效果检测方法 |
3.5.1 电阻率法 |
3.5.2 压水试验法 |
3.5.3 钻孔取芯法 |
3.5.4 布置孔位观测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帷幕注浆治理技术的研究 |
4.1 治理目的与原则 |
4.1.1 帷幕截流治理的目的 |
4.1.2 帷幕截流治理的原则 |
4.2 帷幕注浆方案设计 |
4.2.1 注浆孔布置 |
4.2.2 注浆材料 |
4.2.3 幕址选择及帷幕形式 |
4.2.4 注浆基本参数 |
4.2.5 注浆钻孔 |
4.2.6 钻孔冲洗 |
4.2.7 造浆站布置及要求 |
4.3 注浆施工工艺 |
4.3.1 注浆方式 |
4.3.2 注浆段长 |
4.3.3 注浆工艺流程 |
4.3.4 压水试验 |
4.3.5 注浆压力 |
4.3.6 浆液浓度的变换 |
4.3.7 注浆段结束标准 |
4.3.8 注浆结束标准 |
4.3.9 宽大通道的特殊处理 |
4.4 注浆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 |
4.4.1 跑浆、溶洞注浆的处理措施 |
4.4.2 串浆、冒浆、注浆中断的处理措施 |
4.4.3 浆液流失判断及控制 |
4.5 帷幕轴线岩溶发育情况 |
4.6 注浆效果检测与分析 |
4.6.1 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分析 |
4.6.2 钻孔注浆成果分析 |
4.6.3 浆液扩散半径 |
4.6.4 物探资料分析 |
4.7 检查孔检验注浆效果 |
4.7.1 检查孔的布设 |
4.7.2 检查孔施工技术要求 |
4.7.3 检查孔的钻探成果 |
4.7.4 检查孔压水试验结果分析 |
4.7.5 帷幕内外地下水位观测成果的分析 |
4.7.6 结石体强度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值模拟分析 |
5.1 引言 |
5.2 FLAC~(3D)软件简述 |
5.2.1 FLAC~(3D)的求解流程 |
5.2.2 FLAC~(3D)的优点 |
5.3 模型参数与数值模型 |
5.3.1 围岩力学参数的确定 |
5.3.2 计算模型的确定 |
5.3.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5.3.4 计算过程 |
5.4 模型计算结果 |
5.4.1 注浆前后位移场分析 |
5.4.2 注浆前后应力场分析 |
5.4.3 注浆前后孔隙水压力场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山岭隧道突水模式与注浆堵水限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相关专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突水模式研究现状 |
1.2.2 隧道注浆堵水研究现状 |
1.2.3 隧道地下水限排对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依托工程春天门富水山岭特长隧道 |
2.1 工程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技术标准 |
2.1.3 工程特点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气象 |
2.2.5 生态环境条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水山岭隧道突水模式综合研究 |
3.1 富水山岭隧道突水致灾构造及典型案例分析 |
3.1.1 富水山岭隧道突水致灾构造 |
3.1.2 国内外典型富水山岭隧道突水案例分析 |
3.2 富水山岭隧道突水灾变模式 |
3.2.1 基于隔水岩盘破坏机理的突水模式 |
3.2.2 基于灾害发生时间的突水模式 |
3.2.3 基于灾害发生空间位置的突水模式 |
3.2.4 富水山岭隧道突水灾变模式理论分析 |
3.3 断裂作用形成的破碎带突水模式数值模拟分析 |
3.3.1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软件简介 |
3.3.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建立 |
3.3.3 边界条件及计算模型参数 |
3.3.4 孔隙水压力场分析 |
3.3.5 位移场分析 |
3.3.6 渗流速度场及涌水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依托工程富水段注浆堵水限排技术与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
4.1 富水岩溶注浆扩散及加固机理 |
4.1.1 富水岩溶填充介质类别 |
4.1.2 注浆扩散机理 |
4.1.3 注浆加固机理 |
4.2 注浆材料分类及注浆材料的选取 |
4.2.1 注浆材料分类及适用范围 |
4.2.2 春天门隧道富水段注浆材料的选取 |
4.3 春天门隧道富水段现场径向后注浆堵水试验 |
4.3.1 注浆浆液制备 |
4.3.2 径向后注浆堵水试验施工工艺 |
4.3.3 注浆堵水试验成果 |
4.4 春天门隧道富水段注浆堵水限排对策 |
4.4.1 帷幕注浆堵水对策 |
4.4.2 后注浆堵水对策 |
4.4.3 局部断面注浆堵水对策 |
4.4.4 隧道防排水对策 |
4.4.5 春天门隧道富水段限量排放标准 |
4.5 富水山岭隧道排水量理论计算 |
4.5.1 富水山岭隧道排水量理论推导 |
4.5.2 春天门隧道富水段排水量计算 |
4.6 春天门隧道富水段堵水限排数值模拟分析 |
4.6.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6.2 模型参数的选取 |
4.6.3 计算边界及模拟工况 |
4.6.4 隧道修建前后排水量变化分析 |
4.6.5 不同衬砌限排方式影响分析 |
4.6.6 不同注浆圈厚度影响分析 |
4.6.7 不同注浆圈渗透系数影响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压富水山岭隧道监测预警系统及安全性控制对策研究 |
5.1 高压富水山岭隧道突水灾害监测预警方法 |
5.1.1 隧道突水灾害监测对象 |
5.1.2 隧道突水灾害监测方法 |
5.2 高压富水山岭隧道水压力监测预警系统 |
5.2.1 隧道水压力监测预警系统的意义 |
5.2.2 监测预警系统的组成 |
5.2.3 监测仪器的选取及布置 |
5.2.4 监测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
5.3 春天门隧道现场水压力监测数据分析 |
5.4 高压富水山岭隧道安全性控制措施 |
5.4.1 断裂作用形成的破碎带安全性控制措施 |
5.4.2 溶蚀作用形成的富水溶腔安全性控制措施 |
5.4.3 侵蚀作用形成的富水裂隙带安全性控制措施 |
5.4.4 地下水连通作用形成的管道及暗河安全性控制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连拱隧道发展现状 |
1.2.2 注浆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3 双连拱隧道开挖方案研究现状 |
1.2.4 隧道支护体系优化研究现状 |
1.3 工程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合地层横断面控域全孔一次性超前注浆加固技术 |
2.1 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
2.2 注浆方案确定 |
2.3 注浆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
2.4 注浆参数设计 |
2.4.1 注浆范围 |
2.4.2 注浆压力 |
2.4.3 注浆量与注浆速度 |
2.4.4 浆液扩散距离 |
2.4.5 注浆孔布置 |
2.4.6 止浆墙厚度 |
2.5 注浆施工工艺 |
2.6 注浆效果评价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分部开挖方案比选 |
3.1 隧道开挖工序方案比选 |
3.1.1 隧道开挖工序初选方案 |
3.1.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3 模拟结果分析 |
3.2 隧道进出洞稳定性分析 |
3.2.1 “明暗衔接”进洞稳定性分析 |
3.2.2 “暗暗相连”出洞稳定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支护参数与支护时机分析 |
4.1 支护结构作用原理及设计理念 |
4.2 隧道初期支护参数优化 |
4.2.1 初期支护结构优化方案 |
4.2.2 初期支护优化结果分析 |
4.3 隧道二衬施作时机分析 |
4.3.1 合理支护时机的含义 |
4.3.2 支护时机实现方式 |
4.3.3 基于数值模拟的衬砌施作时机分析 |
4.3.4 基于现场监测的二衬施作时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控制标准及措施 |
5.1 双连拱隧道施工三维数值模拟 |
5.1.1 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
5.1.2 双连拱隧道模拟施工方案 |
5.2 双连拱隧道地层变形分析 |
5.2.1 地层变形云图分析 |
5.2.2 地表沉降分析 |
5.3 地层变形比例分配 |
5.3.1 变位分配原理 |
5.3.2 分步控制标准设计 |
5.4 地层变形控制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隧道高压涌水超前帷幕注浆施工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1.1 工程地质 |
1.2 水文地质 |
2 全断面帷幕预注浆方案 |
2.1 注浆设计方案 |
2.2 注浆施工工艺 |
2.2.1 施工准备 |
1)注浆材料备料 |
2)消耗性材料备料 |
3)机械设备保养 |
2.2.2 施工工艺流程 |
2.2.3 注浆材料参数试验及选择 |
1)单液浆+HPC |
2)双液浆 |
2.2.4 突水孔引水 |
2.2.5 止浆墙施工 |
2.2.6 孔口管制作与安装 |
2.2.7 钻孔 |
2.2.8 注浆 |
2.2.9 前进式注浆钻孔分段原则 |
2.2.1 0 注浆结束标准 |
3 高压注浆关键技术 |
3.1 提高浆液填充效果 |
3.2 提高扫孔效率 |
1)优化终孔顺序 |
2)调整钻孔分段长度 |
3)改善钻孔设备配置 |
3.3 注浆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
4 应用效果评价 |
4.1 检查孔 |
4.2 开挖后止水效果 |
5 结论与建议 |
(10)富水风化花岗岩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突水突泥灾害情况 |
3 突水突泥防治技术与效果评价 |
3.1 突水突泥灾害防治总体原则 |
(1)物探先行,钻探验证 |
(2)堵水加固,综合治理 |
(3)分区处治,以稳为主 |
(4)监控量测,动态施工 |
3.2 复合帷幕注浆技术 |
(1)浆液复合 |
(2)注浆工艺复合 |
(3)注浆压力动态调控 |
(4)动态信息化注浆 |
3.3 帷幕注浆效果评价方法 |
4 现场实施应用 |
(1)注浆钻孔高压大流量涌水 |
(2)注浆钻孔塌孔严重 |
5 结论 |
四、隧道帷幕注浆堵水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富水断层隧道突涌水预警分析平台及治理措施[D]. 段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隧道涌水治理全断面双浆液帷幕注浆堵水技术[J]. 周永军,王星,巨萌,高鹏飞,张鹏. 云南水力发电, 2021(04)
- [3]富水破碎带隧道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 徐锋. 现代隧道技术, 2020(S1)
- [4]富水破碎岩体隧道注浆设计优化及质量评价研究[D]. 黄飞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富水隧道帷幕注浆安全施工技术研究[D]. 王聪.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6]岩溶地质现场帷幕注浆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 邓汉楚. 广州大学, 2020(02)
- [7]山岭隧道突水模式与注浆堵水限排对策研究[D]. 王一鸣.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 刘杨. 苏州大学, 2020(02)
- [9]隧道高压涌水超前帷幕注浆施工技术及应用[J]. 李彬,罗发胜,肖海苑. 公路交通技术, 2020(01)
- [10]富水风化花岗岩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治技术[J]. 陈卫忠,袁敬强,黄世武,杨磊. 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