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苯酚和苯甲酸的 QSBR 研究

取代苯酚和苯甲酸的 QSBR 研究

一、QSBR study of substituted phenols and benzoic acids(论文文献综述)

范雁,杨淼,薛松[1](2021)在《基于光谱法-图像灰度法高通量筛选高效固定CO2的苯甲酸脱羧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苯甲酸脱羧酶能够催化羧化反应固定CO2,为了获得高效的苯甲酸脱羧酶,需要利用高通量分子克隆与突变体筛选系统对产生的大量突变体进行筛选,因此建立、开发高效的筛选评价方法对于获得高羧化效率的突变体至关重要。方法:利用2,3-二羟基苯甲酸脱羧酶催化邻苯二酚固定CO2的反应体系,建立了光谱法-图像灰度法高通量筛选和评价固定CO2的苯甲酸脱羧酶突变体。利用分光光度法在308 nm快速定量羧化产物2,3-二羟基苯甲酸。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校正,确定了分光光度法估算的2,3-二羟基苯甲酸浓度与HPLC方法测定的准确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利用HPLC-分光光度法的相关性可以获得实际样品中准确的2,3-二羟基苯甲酸浓度。利用Image J软件获得蛋白质标准品和突变体的灰度均值,根据灰度法定量蛋白质标准品的标准曲线计算突变体的蛋白质表达量。利用单位酶量催化邻苯二酚获得2,3-二羟基苯甲酸的浓度比较突变体的催化活性。结果:纯酶和粗酶体系下HPLC法测定的2,3-二羟基苯甲酸浓度与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吸光度值的关系分别为C1=0.500A1-0.010(R2=0.996)和C2=1.458A2+0.431 9 (R2=0.991)。从13个突变体中获得了两个正向突变体,羧化活性分别是WT的3.5倍和1.7倍。结论:基于光谱法-图像灰度法可以实现高通量筛选固定CO2的苯甲酸脱羧酶,该方法可用于具有相似功能的苯甲酸脱羧酶对其他取代基的酚类和水杨酸类似物的底物选择性筛选。

张均,汤木娥,周易,石雪林,吕晓书,龚海峰,熊昆,张贤明,蒋光明[2](2022)在《钯基催化剂电催化氢解处理氯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氯代有机物(COPs)是一类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和中间体,但其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积性、致癌性及遗传毒性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开发消除COPs毒性的新型技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电催化氢解技术(ECH)因具有高反应活性、结构简单、二次污染风险小等优势而备受青睐.本文系统综述了钯(Pd)基催化剂上的ECH反应机制,探究强还原性氢自由基(H*)的定量分析方法,揭示脱氯反应与析氢副反应间的竞争关系.通过分析H*产量、污染物脱附、电场等因素对脱氯速率的影响规律,建立晶面与效能间构效关系,识别不同反应条件下制约ECH速率的因素.聚焦阴极催化活性低、易受脱氯产物毒化的关键问题,通过暴露Pd活性中心位点、强化水裂解、调控电子效应和配体效应及几何效应等策略增强催化剂产H*量和抗毒化性能.开展ECH脱氯反应路径识别、脱氯性能影响因素探讨以及生物安全性评价,并基于当前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ECH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设计和发展实用型环境催化新技术和新型催化材料指明方向.

朱周静,仝红娟,张彦民,刘斌[3](2021)在《5-取代-2-羟甲基苯酚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2-羟基-4-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丙酮叉保护、NBS溴代制得中间体7-(溴甲基)-2,2-二甲基-4H-苯并[d][1,3]二氧六环-4-酮(4),再分别与两种杂环仲胺发生N-烷基化反应制得化合物5a、5b,最后经过四氢铝锂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1a、1b,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进行确证。此外,采用MTT法测试了1a、1b对HepG2、HeLa、MCF-7、A5494四种肿瘤细胞以及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UCEC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1a、1b对HeLa细胞展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8.4和10.6μmol/L,而对正常的HUCEC细胞没有抑制活性。这些结果有望为进一步开发具有抗肿瘤活性的2-羟甲基苯酚衍生物提供参考。

白娅[4](2021)在《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文中指出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常见的化学结构,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以及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例如,芳基膦化物可以作为多种蛋白激酶及受体的抑制剂或激动剂用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治疗;内酰胺衍生物存在于多种天然产物中,可以作为高血压、炎症、贫血等多种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芳基卤化物的磷酸化是合成芳基膦化物的常用方法之一,传统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如需要使用钯催化剂,反应条件剧烈,反应时间长,官能团兼容性差等;酰亚胺的选择性还原是合成内酰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传统方法依赖于氢化物试剂、金属还原剂或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存在过度还原,选择性差,底物适用范围小,需要加压氢气氛围等缺点。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合成化学家致力于寻求实现这两类反应的新方法。电化学合成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有机合成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无需使用氧化还原试剂;反应条件温和;通过调节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可实现反应选择性的控制;同一电解装置可用于不同类型的反应,有利于实现级联反应;可克服传统合成方法中存在的某些难以解决的困难。随着电化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新技术例如手性电极、氧化还原介质、“阳离子池”等应用到电化学合成中,极大地提高了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和应用范围。此外,电化学反应仪器也由早期的大体积复杂装置到小型家用电池,再到可以实现标准化模块化合成的反应装置(例如Electra Syn 2.0),提高了电化学合成的可操作性,为合成化学家提供了新的选择。本论文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概述了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药物背景及现有合成方法、有机电化学合成的特点及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了电化学介导的镍催化实现芳基卤化物与膦亲核试剂发生交叉偶联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芳基膦化物的合成;第三章介绍了电化学条件下对环状酰亚胺进行选择性还原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芳基卤化物与膦亲核试剂的交叉偶联是合成芳基膦化物的一种常用方法,我们在第二章中探索了电化学在这类反应中的应用。首先,进行了条件筛选,我们以对溴三氟甲苯与亚磷酸二乙酯为模板底物,通过改变投料量、体系浓度、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及电极,得到最佳条件:N2保护下,使用便宜且无毒的碳电极,仅需在10 m A的小电流下室温电解3小时,即以90%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2-3a。接下来,进行了底物范围考察,将亚磷酸二乙酯作为膦试剂,考察了溴苯苯环上的各种官能团对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种取代基包括烷氧基(OMe),烷基(Me和CF3),卤素(Cl),氰基(CN),羰基(COMe)和酯基(CO2Et)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此外,稠合双环、稠合三环芳香族底物及芳杂环均可以以中等至较高收率得到目标产物。进一步底物范围考察表明:该体系可以用于活性较低的对氯三氟甲苯并以42%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且亚磷酸二异丙酯、苯基膦酸乙酯及二苯基氧膦均可以作为膦亲核试剂。随后,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将模板底物放大至1 mmol反应并以74%的产率得到了目标产物2-3a。利用这种新开发的电化学方法,我们合成了19个芳基膦化物,产率介于34%到94%之间。最后,为了研究反应机理,我们将模板底物置于加入TEMPO后的最佳条件下反应,没有监测到产物生成,推测该反应可能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且通过阳极和阴极协同进行,致使可以在非隔膜的电解池装置中产生具有不同氧化态的活性镍化合物,促进产物的生成。选择性还原酰亚胺是合成内酰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我们在第三章中探索了电化学合成在这类反应中的应用。首先,进行了条件筛选,我们将N-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模板底物,通过对胺、电解质、溶剂、反应电流及时间的筛选,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以二异丙胺为碱,乙醇为反应溶剂,20 m A恒流电解2小时以94%的产率得到羟基内酰胺产物3-2a,25 m A恒流电解3小时以86%的产率得到内酰胺产物3-3a。接下来,我们对底物范围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N-芳基和N-脂肪基取代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均可以被成功还原,表明该体系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此外,烯丙基、炔丙基、环氧乙基、酯基及羰基等基团取代时均可以得到目标产物,表明该体系对敏感官能团的耐受性。随后,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在最佳条件下对沙利度胺进行了还原并得到了相应的羟基内酰胺产物3-2w,但无法得到进一步还原的内酰胺产物3-3w;值得注意的是,将模板底物扩大至6 mmol规模,通过在20 m A恒流下反应24小时或者在30 m A恒流下反应30小时,我们可以分别以87%和82%的产率得到3-2a及3-3a,实现了目标产物的克级合成。利用这种新开发的电化学还原方法,我们合成了23个羟基内酰胺衍生物及21个内酰胺衍生物,产率介于18%到95%之间。最后,为了研究反应机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比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及2,2,6,6-四甲基哌啶的反应结果,发现利用能够产生α-氨基烷基自由基的胺类化合物对于促进所需的还原反应至关重要;最佳反应体系中加入TEMPO后没有监测到目标产物且用高分辨质谱检测到了TEMPO捕获自由基的分子,我们推测该反应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氘代乙醇及氘代二异丙胺的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所需的质子来源于乙醇及二异丙胺,且两者在反应过程存在一个快速质子交换过程。综上,通过总结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药物应用背景及两者已有的合成方法,鉴于其在药物小分子与天然产物中的重要性及现有合成方法的不足,同时考虑到电化学合成的优势,我们开发了这两类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方法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预测。本文介绍的两种合成方法不需要添加氧化还原试剂,采用简易的非隔膜电池,便宜且无毒的碳电极,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普适,底物适用范围广,且生成的副产物少,实现了电化学条件下芳基卤化物与膦试剂的交叉偶联及酰亚胺的选择性还原,为C-P键的构建及C-O键的断裂提供了新方法,在药物合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李洋,高阳,张宁,吴水平[5](2021)在《典型酚类化合物水相光氧化产物光谱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质燃烧可直接排放棕色碳类物质(BrC),也可通过排放的亲水性酚类化合物的水相光解生成BrC,但初始浓度对光氧化产物光谱特征的影响研究较少。该研究选择3,5-二羟基苯甲酸、4-甲基邻苯二酚、2-甲氧基苯酚和2,6-二甲氧基苯酚进行水相溶液直接光照模拟,考察不同分子结构和不同初始浓度(0.1、0.5、1和5 mmol/L)对光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 W高压汞灯光源照射下,溶液颜色都表现为从无色变为浅黄色,紫外-可见吸收随波长单调递减,显示有BrC的生成;0.1 mmol/L低浓度溶液出现了先变黄加深后变浅的光漂白现象,而其他高浓度溶液在365 nm处的吸光度呈逐渐增加趋势;光解速率呈现3,5-二羟基苯甲酸大于4-甲基邻苯二酚,以及2-甲氧基苯酚大于2,6-二甲氧基苯酚的差异,表明酚类化合物结构对光解过程有重要影响。结合三维荧光中心红移分析,推测酚类化合物的直接光解过程为有机自由基反应驱动的低聚过程。

徐鹏[6](2016)在《煤气废水杂环与多环芳烃化合物生物降解及抑制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农业及医疗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杂环与多环芳烃类污染物进入环境,严重危害人类和环境生态健康,同时该类污染物在废水生物处理工艺中较低的去除效果造成废水生物处理工艺效能受到限制。该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及控制成为环境污染控制工作的研究焦点。全面考察研究杂环与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能及其对其它物质降解性能的影响及简单基质共代谢对其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其结果不仅可指导工程实践以提高对该类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效能,而且对预测同类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风险评估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采用BOD5/CODcr比值法、CO2生成量法和脱氢酶法全面评价煤气废水中吡啶、喹啉、联苯和萘四种杂环与多环芳烃的可生物降解性。浓度大于100 mg/L时,吡啶、喹啉、联苯和萘的B/C值均小于0.3,评价结果为难生物降解;吡啶的生物降解性指数IB值为124.8,属可降解有机物,喹啉、联苯、萘的IB值分别为54.2、77.8和96.7,属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于80 mg/L时,四种化合物对脱氢酶活性影响均为高度抑制。以底物驯化污泥为接种微生物,考察了吡啶、喹啉、联苯和萘在不同降解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及动力学。单基质降解时,四种化合物在好氧、缺氧及厌氧条件下分别符合零级、零级和一级降解动力学;好氧降解速率常数与底物浓度关系符合Edward动力学方程,吡啶、喹啉、联苯和萘最大好氧降解速率常数kmax分别为0.614 mg/(L·h)、1.058 mg/(L·h)、0.908 mg/(L·h)和1.302 mg/(L·h);缺氧降解速率常数与底物浓度关系符合Andrews动力学方程,最大缺氧降解速率常数kmax分别为8.103 mg/(L·h)、8.926 mg/(L·h)、4.927 mg/(L·h)和6.898 mg/(L·h);厌氧降解速率常数与底物浓度关系符合Aiba动力学方程,最大厌氧降解速率常数kmax分别为1.103 1/h、0.9338 1/h、2.311 1/h和4.977 1/h。杂环与多环芳烃对其它底物的降解产生了抑制作用,造成其生物降解性能下降。在好氧降解条件下,吡啶和喹啉对其它物质的降解为高度抑制,联苯为中度抑制,萘为轻度抑制。缺氧条件下,同类型化合物间互为中度抑制,如吡啶与喹啉、联苯与萘;不同类型化合物间互为轻度抑制,如吡啶与联苯、喹啉与萘。厌氧降解时,同类化合物间厌氧生物降解影响互为轻度抑制;不同类化合物之间则互为中度抑制。考察了苯酚和葡萄糖共代谢作用下杂环与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性能。葡萄糖共基质时,吡啶、喹啉、联苯和萘的最大好氧降解率分别为55.8%、56.7%、55.5%和60.7%;最大缺氧降解率分别为83.0%、89.8%、72.7%和74.7%;最大厌氧降解率分别为87.7%、85.5%、89.0%和96.1%。苯酚与葡萄糖均可以作为四种化合物缺氧降解时的共代谢底物,且苯酚共代谢时底物最大缺氧降解率大于葡萄糖共基质时的底物最大缺氧降解率。A1/A2/O工艺处理煤气废水的效果更好,处理出水中CODcr、BOD5、TOC、总酚及氨氮的浓度均低于A/O工艺处理出水浓度;适当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杂环与多环芳烃的去除;浓度200 mg/L的葡萄糖使吡啶类、喹啉类、联苯类和萘类的去除率分别由64.2%、58.1%、61.7%和67.4%增加至68.3%、63.2%、65.3%和72.4%;三级共代谢能提高A1/A2/O工艺对废水中杂环与多环芳烃的去除能力;分段进水运行时A1/A2/O工艺最适宜的厌氧段:缺氧段进水流量比为2:1,此时A1/A2/O工艺对吡啶类、喹啉类、联苯类和萘类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8.3%、64.5%、64.4%和73.3%。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杂环与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性的结构参数,并建立生物降解性能与结构参数间的QSBR模型。好氧生物降解性能主要取决于EHOMO、1X和LogKow;缺氧生物降解性能主要取决于ELUMO、Vm和1X;厌氧生物降解性能主要取决于EE、Vm和LogKow。本研究的试验结果对深入认识吡啶、喹啉、联苯和萘等杂环与多环芳烃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及对其它物质降解的抑制性规律和共代谢作用对该类污染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结果对指导优化生物工艺提高对实际废水中杂环与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去除效能及预测同类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滞留和转化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邓秀琼[7](2011)在《焦化废水氮杂环化合物降解功能菌的分离、降解特性与代谢途径研究》文中提出氮杂环化合物是焦化废水有机污染物质的主要组分,占总有机组分的20-30%,含量超过200 mg/L。多数氮杂环化合物气味恶臭且毒性大,不仅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还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在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单元中,氮杂环化合物的降解率达90%以上,说明在焦化废水长时间驯化与高浓度复杂污染物的压力下,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很可能通过环境的选择和诱导出特异的功能降解特性。广谱高效菌源的获得与研究是生物强化方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从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功能特异的高效降解菌的可行性,为提高生物强化处理含氮杂环化合物废水的效率,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目的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吡啶与喹啉作为氮杂环化合物的模型污染物,采用驯化富集的方法,从韶钢焦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好氧活性污泥中获得了以吡啶为唯一碳、氮和能源生长的优势降解菌,考察了该菌在不同营养条件下降解吡啶的特性,该菌利用吡啶的生长动力学特征,降解吡啶与喹啉的代谢途径以及氮杂环化合物结构与生物降解活性的相关关系。主要结果有:(1)吡啶优势降解菌DN-06被鉴定为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是新发现的吡啶降解菌。DN-06的最佳生长环境是pH = 7-8,温度30-35℃和摇床转速为150-170 r/min。在最佳生长条件下,不同金属离子、氮源物质、碳源物质对吡啶降解的影响各异。(I)Fe3+、Mn2+和Zn2+能促进吡啶的降解;Mo(VI)与Cu2+抑制DN-06菌对吡啶的降解,且Cu2+的抑制作用显着。(II)添加尿素(< 36 mg/L)与NH4Cl(< 200 mg/L)并不影响菌体生长与降解吡啶的速率;NaNO2对DN-06降解吡啶有明显抑制作用;当NaNO3浓度为0-30 mg/L时,其对吡啶的生物降解无影响,当NaNO3浓度为50-80 mg/L时,则对吡啶的生物降解起到抑制作用。(III)低浓度葡萄糖对吡啶的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在不同混合物(苯酚+吡啶,吡啶+喹啉)降解试验中,DN-06能同时降解两种基质,且共基质间存在拮抗作用,吡啶受苯酚与喹啉的影响大于吡啶对苯酚与喹啉的影响。(2) DN-06利用吡啶的生长动力学符合抑制动力学方程。在最佳降解条件下,DN-06利用504300 mg/L吡啶生长,DN-06菌的适应期随着吡啶浓度的增高而延长,DN-06的比生长速率(μ)表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通过抑制动力学方程(Haldane、Yano、Webb和Aiba方程)以及Monod方程对各个初始浓度S0及对应比生长速率(μ)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是Haldane与Yano方程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能与实测数据很好的吻合,表明高浓度的吡啶对微生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Haldane方程的动力学参数为μmax= 0.161 h- 1,KS = 142.6 mg /L,Ki= 4234.5 mg /L。较大的μmax和KS值表明菌株DN-06对吡啶具有快速降解以及能耐受高浓度吡啶的抑制作用的能力。(3) DN-06以独特的双代谢途径来降解吡啶,对喹啉的降解则通过8-羟基香豆素途径来实现。联合使用多种手段,包括紫外光谱扫描、HPLC与GC/MS检测中间产物以及相关酶活性分析,研究了DN-06降解吡啶与喹啉的代谢途径。检测结果表明:DN-06降解吡啶的途径是直接还原开环,具有在N-C2处与C2-C3处打开吡啶环的两个开环途径;DN-06降解喹啉则是通过8-羟基香豆素途径来实现:喹啉2(1H)-喹喏酮8-羟基香豆素2,3-二羟基苯丙酸。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DN-06是新报道的降解吡啶与喹啉的降解菌,所提出的代谢途径为吡啶与喹啉的微生物降解的补充。(4)样品中同时测定喹啉与2-羟基喹啉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基于等吸收点以及考虑胞外聚合物(EPS)的光谱干扰,建立三波长(289、326和380 nm)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样品中喹啉与2-羟基喹啉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步骤简单、快速处理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喹啉生物过程中底物与主要中间产物的分析,为监控喹啉生物降解过程提供一个快速而有效的表征手段。(5)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其生物降解活性具有相关性。通过实验获得焦化废水活性污泥对7种吡啶与喹啉类化合物的平均降解速率并以此表征生物降解活性,运用Gaussian软件在B3LYP/6-311+G(d)理论水平下进行量子化学计算,手动分子拓扑学连接性指数的计算,获得建模参数,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能稳定预测NHCs(吡啶及喹啉类物质)在水体生物降解活性的模型。模型变量重要性分析表明最高占有轨道能量和分子前线轨道能量差(ELUMO–EHOMO)、最负氢原子电荷(QH–)以及三价连接指数(4XVP)对吡啶与喹啉类物质的生物降解速率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以上结果说明DN-06是特异的功能降解菌,活性污泥在焦化废水长期、高污染物压力条件下可诱导出功能特异的降解菌,焦化废水活性污泥可作为强化功能降解菌的主要来源。

冯长君[8](2010)在《取代芳烃生物降解性的新型连接性指数模型》文中指出为了研究60种取代芳烃生物降解最大去除率(QTOD)的定量构效关系,利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50种有机污染物(训练集)QTOD与新型分子连接性指数(mGtv)的五元QSBR(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模型,其传统判定系数(R2)、逐一剔除法(LOO)的交互验证系数(Q2)分别为0.841和0.792.据此模型可知取代芳烃生物降解控制步骤为酶催化反应,其中包含"诱导契合机理".利用反向传播(BP)算法获得了一个QSBR模型,其R2和估计标准误差分别为0.993和2.151,表明QTOD与这5个结构参数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

冯长君,堵锡华,沐来龙[9](2009)在《用新型连接性指数与神经网络预测取代苯酚和取代苯甲酸生物降解性》文中认为基于Kier和Hall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及邻接矩阵,定义新型分子连接性指数mKvt,并计算了30种取代苯酚和取代苯甲酸的分子连接性指数。经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了25种有机污染物生化需氧量(BOD)与2Kpv、5Kpv的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QSBR)模型,该模型判定系数R2、逐一剔除法(LOO)的交互验证系数Q2及Kubinyi函数(FIT)分别为0.818、0.776和3.410,该模型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及良好预测能力。据此模型可知,影响有机污染物BOD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电子效应以及分子的柔韧性、折叠程度等空间因素。将这2个结构参数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层结点,采用2∶5∶1的网络结构,利用BP算法获得了一个令人满意的QSBR模型,其R2和标准偏差s分别为0.967和3.688,表明BOD与2Kpv、5Kvp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由此可见,新建的连接性指数对有机物生化需氧量的表征是合理有效的,可望在物质构效关系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

冯长君,杨伟华,沐来龙,杨春峰[10](2009)在《预测取代芳烃生物降解性的电性拓扑态模型》文中提出应用电性拓扑态指数(Ek)模拟分析了影响42种取代芳烃在活性污泥中的生化需氧量(BOD),建构了一个8变量的QSBR模型,其可决系数(R2)为0.531,估算标准误差为10.777,具有良好的稳健性与预测能力.

二、QSBR study of substituted phenols and benzoic acid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QSBR study of substituted phenols and benzoic acids(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光谱法-图像灰度法高通量筛选高效固定CO2的苯甲酸脱羧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1.1.2 培养基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由2,3-DHBD_Ao催化邻苯二酚生成2,3-DHBA的羧化反应及样品的制备
        1.3.2 分光光度法确定2,3-DHBA和邻苯二酚的最大吸收波长差异
        1.3.3 基于分光光度法绘制2,3-DHBA标准曲线
        1.3.4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2,3-DHBA的浓度范围
        1.3.5 HPLC法测定羧化反应产物2,3-DHBA的浓度
        1.3.6 2,3-DHBD_Ao突变体的高通量筛选
        1.3.7 基于图像灰度值计算突变体酶的蛋白质表达量
        1.3.8 突变体的酶活计算
        1.3.9 分光光度法对酚类底物和水杨酸类似物全波长扫描
2 结果与讨论
    2.1 底物邻苯二酚和产物2,3-DHBA最大吸收波长的差异分析
    2.2 分光光度法测定羧化反应后混合物中2,3-DHBA的浓度
    2.3 分光光度法与HPLC法测定2,3-DHBA浓度的相关性
    2.4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2,3-DHBD_Ao突变体的高通量筛选
3 结论

(2)钯基催化剂电催化氢解处理氯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催化氢解脱氯反应基本原理
2 电催化氢化脱氯决速步骤识别
    2.1 原子氢产量
    2.2 产物脱附
    2.3 电场影响
    2.4 晶面调控
3 电催化氢化脱氯反应效能调控
    3.1 增产H*自由基
        3.1.1 增加Pd活性中心位点
        3.1.2 强化水裂解
    3.2 增强催化剂抗毒化性能
        3.2.1 电子效应
        3.2.2 配体效应和几何效应
4 脱氯反应路径识别及脱氯性能影响因素探讨
    4.1 脱氯反应路径识别
    4.2 ECH脱氯性能影响因素探讨
        4.2.1 溶液p H的影响
        4.2.2 电流密度的影响
        4.2.3 阴极电位的影响
        4.2.4 水体中阴离子的影响
    4.3 生物安全性评价
5 结论与展望

(3)5-取代-2-羟甲基苯酚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合成方法
        1.2.1 2,2,7-三甲基-4H-苯并[d][1,3]二氧六环-4-酮(3)的合成
        1.2.2 7-(溴甲基)-2,2-二甲基-4H-苯并[d][1,3]二氧六环-4-酮(4)的合成
        1.2.3 化合物5的合成
        1.2.4 化合物1的合成
    1.3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N-烷基化反应(化合物5的合成)
        2.1.1 物料比对化合物5a收率的影响
        2.1.2 碳酸钾用量对化合物5a收率的影响
        2.1.3 反应温度对化合物5a收率的影响
    2.2 还原反应的优化
        2.2.1 LiAlH4用量对1a收率的影响
        2.2.2 反应时间对1a收率的影响
    2.3 体外抗肿瘤活性
3 结论

(4)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芳基膦化物研究现状
        1.1.1 芳基膦化物及其药物背景
        1.1.2 芳基膦化物的合成现状
    1.2 内酰胺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1.2.1 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药物背景
        1.2.2 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现状
    1.3 电化学合成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1.3.1 电化学合成的特点
        1.3.2 电化学合成的研究现状
    1.4 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的目标及意义
第2章 电化学介导镍催化合成芳基膦化物
    2.1 课题设计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条件优化
        2.2.2 底物拓展
        2.2.3 应用研究
        2.2.4 机理研究
    2.3 小结
    2.4 实验部分
        2.4.1 实验用试剂与仪器
        2.4.2 实验步骤与谱图数据
第3章 电化学介导合成内酰胺衍生物
    3.1 课题设计
    3.2 原料合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条件优化
        3.3.2 底物拓展
        3.3.3 应用研究
        3.3.4 机理研究
    3.4 小结
    3.5 实验部分
        3.5.1 实验用试剂及仪器
        3.5.2 实验步骤与表征数据
结论与展望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I 全文图示总结
    附录 II 产物核磁谱图
    附录 III 新化合物一览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典型酚类化合物水相光氧化产物光谱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储备液配置
        1.2.2 光化学反应
        1.2.3 紫外可见以及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酚类化合物的UV-Vis光谱
    2.2 光氧化产物的吸光特征
    2.3 荧光光谱特征
3 结论

(6)煤气废水杂环与多环芳烃化合物生物降解及抑制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1.2 杂环与多环芳烃化合物
        1.2.1 杂环化合物及其危害
        1.2.2 多环芳烃化合物及其危害
        1.2.3 煤气废水及其杂环与多环芳烃化合物
    1.3 生物工艺对废水中杂环与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
    1.4 杂环与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1.4.1 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能评价方法
        1.4.2 杂环与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性能研究概况
    1.5 微生物共代谢作用
        1.5.1 共代谢影响因素
        1.5.2 芳香族化合物共代谢研究概况
    1.6 QSBR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6.1 QSBR理论基础
        1.6.2 QSBR研究方法
        1.6.3 芳香族化合物QSBR研究概况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药剂及接种污泥
        2.1.1 试验药剂
        2.1.2 接种污泥及驯化方法
    2.2 主要试验内容
        2.2.1 吸附蒸发性能试验
        2.2.2 缺氧降解COD/NO_3~--N优选试验
        2.2.3 单基质生物降解试验
        2.2.4 双基质抑制性能试验
        2.2.5 共代谢降解试验
        2.2.6 可生物降解性评价试验
        2.2.7 生物工艺处理煤气废水杂环与多环芳烃效能试验
    2.3 项目分析方法
        2.3.1 杂环与多环芳烃化合物测定方法
        2.3.2 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
        2.3.3 硝酸盐氮测定方法
        2.3.4 有机物组成分析
        2.3.5 其它项目测定方法
    2.4 主要仪器设备
第3章 杂环与多环芳烃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杂环与多环芳烃化合物可生物降解性评价
        3.2.1 B/C比值法评价杂环与多环芳烃可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3.2.2 CO_2生成量法评价杂环与多环芳烃可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3.2.3 脱氢酶活性法评价杂环与多环芳烃可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3.3 杂环与多环芳烃好氧生物降解性能
        3.3.1 吸附蒸发作用对杂环与多环芳烃去除效果的影响
        3.3.2 不同初始浓度时好氧降解过程及动力学分析
        3.3.3 好氧降解速率常数与Edward方程
        3.3.4 杂环与多环芳烃好氧生物降解性能与分子理化性质
    3.4 杂环与多环芳烃反硝化缺氧降解性能
        3.4.1 有机物理论COD当量
        3.4.2 COD/NO_3~--N对杂环与多环芳烃缺氧降解率的影响
        3.4.3 杂环与多环芳烃反硝化缺氧降解性能研究
        3.4.4 缺氧降解速率常数与Andrews方程
        3.4.5 杂环与多环芳烃反硝化缺氧降解性能对比
    3.5 杂环与多环芳烃厌氧生物降解性能
        3.5.1 杂环与多环芳烃厌氧降解过程及动力学分析
        3.5.2 厌氧降解速率常数与底物浓度动力学分析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杂环与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抑制性及共代谢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杂环与多环芳烃对其它底物生物降解的抑制性研究
        4.2.1 杂环与多环芳烃双基质好氧生物降解性能
        4.2.2 杂环与多环芳烃双基质反硝化缺氧降解性能
        4.2.3 杂环与多环芳烃双基质厌氧降解性能
    4.3 杂环与多环芳烃对其它底物降解的抑制性规律
    4.4 共代谢作用对杂环与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
        4.4.1 苯酚共代谢对降解率的影响
        4.4.2 葡萄糖共代谢对降解率的影响
        4.4.3 不同共代谢基质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生物工艺处理煤气废水杂环与多环芳烃效能研究
    5.1 引言
    5.2 A/O工艺与A_1/A_2/O工艺处理煤气废水效能分析
    5.3 杂环与多环芳烃在A_1/A_2/O工艺中去除特性分析
        5.3.1 延长HRT对杂环与多环芳烃去除效果的影响
        5.3.2 杂环与多环芳烃污染物在A_1/A_2/O工艺各段中的降解情况
    5.4 优化A_1/A_2/O工艺处理煤气废水杂环与多环芳烃效能研究
        5.4.1 葡萄糖共代谢强化生物工艺去除废水中的杂环与多环芳烃
        5.4.2 多级共代谢对A_1/A_2/O工艺去除废水中杂环与多环芳烃的影响
        5.4.3 分段进水对A_1/A_2/O工艺去除废水中杂环与多环芳烃的影响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生物降解性能与物质结构参数QSBR模型研究
    6.1 引言
    6.2 QSBR结构参数
    6.3 QSBR模型建立
        6.3.1 结构参数及计算方法
        6.3.2 QSBR模型建立
        6.3.3 QSBR模型分析
    6.4 以BOD_5为指标建立杂环与多环芳烃化合物的QSBR模型
        6.4.1 生物降解数据BOD_5来源及参数计算
        6.4.2 因子分析
        6.4.3 QSBR模型建立
    6.5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焦化废水氮杂环化合物降解功能菌的分离、降解特性与代谢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氮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质
    1.2 几种典型氮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质比较
        1.2.1 吡咯
        1.2.2 吡啶
        1.2.3 喹啉
    1.3 氮杂环化合物的污染状况与危害
    1.4 氮杂环化合物的生物降解
        1.4.1 吡啶的生物降解及途径
        1.4.2 喹啉生物降解与途径
        1.4.3 吡啶与喹啉生物降解的动力学及影响因素
    1.5 杂环化合物的构效关系(QSBR)研究
    1.6 存在问题
    1.7 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7.1 课题的目标和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氮杂环化合物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2.3 菌种鉴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吡啶降解菌的筛选分离与鉴定
        2.3.2 喹啉降解菌的筛选分离与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因素对DN-06 降解吡啶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2.3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3.3.2 DN-06 降解特性的环境影响因素
        3.3.3 营养因素对DN-06 降解吡啶的影响
        3.3.4 吡啶初始浓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基质下DN-06 对吡啶的降解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分析方法
        4.2.4 动力学模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吡啶生长动力学
        4.3.2 双基质动力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N-06 降解吡啶与喹啉的代谢途径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方法
        5.2.3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DN-06 降解吡啶的代谢途径
        5.3.2 DN-06 降解喹啉的代谢途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喹啉生物降解过程中喹啉和2-羟基喹啉含量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
        6.2.2 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喹啉与2-羟基喹啉的光谱特征
        6.3.2 培养液中的光谱干扰
        6.3.3 紫外三波长方法同时测定喹啉与2-羟基喹啉
        6.3.4 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性
        6.3.5 紫外三波长方法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氮杂环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与化学结构相关性研究(QSBR)初探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材料
        7.2.2 方法
        7.2.3 建模参数的计算与选取
        7.2.4 建模方法与模型评价
    7.3 结果与讨论
        7.3.1 生物降解活性
        7.3.2 模型中的各种物质的参数值
        7.3.3 变量筛选与模型建立
        7.3.4 模型中变量与生物降解活性之间关系的探讨
        7.3.5 模型与文献报道结果比较
    7.4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之处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8)取代芳烃生物降解性的新型连接性指数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连接性指数与统计研究方法
    1.1 新型连接性指数的建立
    1.2 QTOD数据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3 QTOD的神经网络分析
2 有机污染物QTOD的多元回归模型
    2.1 有机污染物的QTOD与mGv t的相关性
    2.2 与Kier和Hall分子连接性指数的比较
    2.3 五元数学模型分析
3 有机污染物QTOD的神经网络模型

四、QSBR study of substituted phenols and benzoic acids(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光谱法-图像灰度法高通量筛选高效固定CO2的苯甲酸脱羧酶[J]. 范雁,杨淼,薛松.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1(11)
  • [2]钯基催化剂电催化氢解处理氯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J]. 张均,汤木娥,周易,石雪林,吕晓书,龚海峰,熊昆,张贤明,蒋光明. 环境科学研究, 2022
  • [3]5-取代-2-羟甲基苯酚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 朱周静,仝红娟,张彦民,刘斌. 化学通报, 2021(09)
  • [4]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D]. 白娅. 吉林大学, 2021(01)
  • [5]典型酚类化合物水相光氧化产物光谱特征分析[J]. 李洋,高阳,张宁,吴水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1(06)
  • [6]煤气废水杂环与多环芳烃化合物生物降解及抑制性研究[D]. 徐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7]焦化废水氮杂环化合物降解功能菌的分离、降解特性与代谢途径研究[D]. 邓秀琼.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8]取代芳烃生物降解性的新型连接性指数模型[J]. 冯长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9]用新型连接性指数与神经网络预测取代苯酚和取代苯甲酸生物降解性[J]. 冯长君,堵锡华,沐来龙.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10]预测取代芳烃生物降解性的电性拓扑态模型[J]. 冯长君,杨伟华,沐来龙,杨春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01)

标签:;  ;  ;  

取代苯酚和苯甲酸的 QSBR 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