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骨折合并胸腹脏器损伤38例急诊护理

盆腔骨折合并胸腹脏器损伤38例急诊护理

一、骨盆骨折并发胸腹部器官损伤38例急救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吴燕[1](2019)在《损伤控制理念在重度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及工地外伤逐年上升,特别是高能量损伤及多发性创伤,如重度骨盆骨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重度骨盆骨折是复杂型的不稳定骨折,由高能量外力损伤所导致的骨盆垂直不稳定或骨盆发生旋转,病死率为10%~26%,合并有大出血者可达50%~60%[2]。重度骨盆骨折易出现创伤性休克伴严重生理功能紊乱,如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及代谢性

冯丽伟[2](2019)在《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影响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研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确定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独立危险因素中各项指标对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的预测价值。2.研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前白蛋白、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探究机械通气患者膈肌能否做为白蛋白与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方法1.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使用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脱机结果分为一次成功脱机组与二次插管组,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血化验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肌力、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拔管前肌酐值、拔管时激素使用情况、咳痰能力、痰液的量、营养状态、BNP值、APACHEⅡ评分、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时间、住ICU的时间,所得数据基本资料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再以二次插管为因变量,将P<0.05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进行分析,探讨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指标的预测价值。2.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准备脱机时行自主呼吸试验(SBT)约1小时,期间为患者行胸部超声检查,测定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当SBT顺利结束时,取血送检血气分析以及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根据患者脱机结果,分为一次成功脱机组和二次插管组,分别记录患者胸部超声测得的膈肌移动度和拔管前的血清白蛋白。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采用K-S检验,分析患者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的正态分布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拔管前白蛋白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采用中介作用方法,根据变量类型,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的作用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白蛋白对脱机结果的作用,膈肌移动度对脱机结果的作用;再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白蛋白和膈肌共同对脱机结果的作用,进一步采用Sobel检验,探究膈肌移动度能否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结果1.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二次插管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一次成功脱机组与二次插管组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PACHEⅡ评分、咳痰能力、痰液的量、营养状态评估、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的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营养状态、APACHEⅡ评分、咳痰能力、机械通气时间、痰液的量、住ICU时间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是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拔管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两组连续变量得出如下结果:拔管前白蛋白预测二次插管的最佳临界值为30.4g/L,敏感度为:65.4%,特异度为:77.8%,曲线下面积(AUC)为:0.731(0.616,0.846),阳性预测值为:86.56%(74.35,94.37),阴性预测值为:50.72%(36.07,65.28)。拔管前血红蛋白预测二次插管的的最佳临界值为111.5g/L,敏感度为:37.3%,特异度为:94.4%,曲线下面积为:0.671(0.550,0.792),阳性预测值为:92.73%(75.88,99.14),阴性预测值为:44.01%(32.56,55.95)。2.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前白蛋白、膈肌移动度和二次插管的相关性分析,膈肌移动度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的分析结果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首先进行K-S检验,结果显示患者的拔管前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结果显示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脱机结果是否进行二次插管为二分类变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拔管前白蛋白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中介作用方法,根据变量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蛋白对膈肌移动度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蛋白对脱机结果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膈肌移动度对脱机结果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而,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共同作用于脱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采用Sobel检验方法,结果显示膈肌移动度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膈肌不能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结论1.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是影响患者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2.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具有相关性,拔管前白蛋白与二次插管具有相关性,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具有相关性。膈肌移动度不能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

徐惠娟[3](2018)在《1例多发骨折伴迟发性脾破裂患者的护理体会》文中提出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凶险,变化迅速,护理人员在接受急救任务后应争分夺秒全力抢救,坚持"早期、快速、足量补充血容量"的原则补液,使有效循环得以维持[1]。骨盆骨折早期采用骨盆兜带实施临时固定,减少骨折处运动、骨盆容量,有利于凝血。迟发性脾破裂系指脾脏损伤后48 h才出现腹腔出血征象的脾破裂[2]。由于早期出血量少且慢,临床症状隐匿,入院查体时阳性体征少,易被忽视。所以对于

韩清范[4](2018)在《微创经骨膜外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对比》文中认为目的骨盆前环骨折多是由于体外高能量冲击所导致,环绕整个骨盆的周围有众多重要的解剖结构,因损伤而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可引起严重程度较大的周围血管、神经及脏器损伤,在骨科创伤疾病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骨盆骨折作为临床骨科常见疾病,其发生率日趋增高,因此对骨盆前环骨折外科手术方式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50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实行分组对照解析,探究改良Stoppa入路与微创经骨膜外钢板内固定术在骨盆前环骨折外科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为骨盆前环骨折的外科治疗寻找更简便易行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创伤外科收治的50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入院后首先精确评估病情,健全临床所需辅助检查,对于危重病人要积极申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认存在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并明确骨折分型,且均无严重合并性损伤。按照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30例,采用微创经骨膜外钢板内固定术,B组患者20例,采用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采集汇总,采用Matta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采用Majeed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最后,通过对以上指标的统计学对比分析判定此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B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9.0±3.2min、127.0±3.4min;A、B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3±0.9d、18.5±0.6d;A、B两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3.2±6.6ml、244.3±9.0ml;以上三个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微创经骨膜外钢板内固定术操作步骤更简单,安全性更高,对患者的损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周期更短且临床疗效肯定,可以作为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朱腾飞[5](2018)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在重度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严重多发伤的致伤原因多为高能量损伤,常伴有严重骨折,对于其治疗方案一直有很多争议,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DCO)理念为目前对此类患者治疗的常用方式,需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在重度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我院及华北理工大学附属骨科医院2014年01月~2016年12月应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进行治疗的27例重度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男18例,女9例,年龄28~60岁,平均(41.57±8.29)岁,ISS评分16~28分,平均(22.56±4.06)分,2007年01月~2009年12月应用早期确定性治疗技术的30例重度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19~55岁,平均(38.33±9.99)岁,ISS评分18~33分,平均(24.85±4.71)分,将两组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分别比较两组的总手术时间、ICU复苏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死亡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运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的患者存活26例,1例因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后死亡。术后并发症4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发生钉道感染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运用早期确定性治疗的患者存活22例,死亡8例,其中2例因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后死亡,3例因失血性休克死亡,3例因发生DIC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发生钉道感染3例,发生伤口感染2例,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例);运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的术中输血量、ICU恢复时间、死亡率等指标与早期确定性治疗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治疗方式的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重度多发伤合并骨折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缩小ICU恢复时间,减少术中输血量。

徐惠娟[6](2018)在《一例多发骨折伴迟发性脾破裂患者的护理体会》文中提出总结分析1例多发性骨折致失血性休克、伴迟发性脾破裂患者的护理经验。其护理要点包括:团队合作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配合;严密心电监护、病情观察;根据疼痛评分和三阶段止痛原则做好患者疼痛的护理;针对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搭配和营养指导;多举措护理防止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该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各项治疗、护理措施满意,顺利出院。

肖瑛,赵资坚[7](2014)在《损伤控制护理在救治重型骨盆骨折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DCO)原则在重型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7例重型骨盆骨折患者按是否遵循DCO的救治原则分为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69)。观察组采用DCO策略,实施挽救生命+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待全身情况好转再行确定性处理的损伤控制性护理,对照组行早期手术治疗,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APTT恢复时间及PT恢复时间的差异性,比较两组患者ARDS、MOF发生率及致残、死亡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APTT恢复时间及PT恢复时间均显着减少(P<0.05),观察组ARDS、MOF发生率及致残、死亡例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DCO原则救治护理重型骨盆骨折患者,能减少严重并发症、降低骨盆骨折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救治护理效果。

娄霞,肖咏梅,李蕾,段妍,林蕴[8](2011)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的护理》文中提出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骨盆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复合伤,此类患者损伤重,病情复杂,诊断与治疗难度较大,大部分需急诊手术治疗,而手术只是患者完全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要保障患者的完全康复,术前、术后的精心、细致、全面的护

梁琳珊,何传清[9](2003)在《骨盆骨折并发胸腹部器官损伤38例急救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邓雪宁[10](2016)在《责任制护理在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骨伤科骨折并发脾破裂的责任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6月收住的46例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的责任制护理临床资料,其中真性脾破裂44例,中央型脾破裂1例,被膜下脾破裂1例。结果:经实施责任制护理,46例患者均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准确诊断及治疗,42例转普外科,及时手术,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中央型脾破裂及被膜下脾破裂各1例)行保守治疗,治愈出院;2例因确诊时间较晚,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应用责任制护理,有利于早期诊断、精心护理、紧急救治,有利于减少漏诊误诊及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二、骨盆骨折并发胸腹部器官损伤38例急救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盆骨折并发胸腹部器官损伤38例急救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损伤控制理念在重度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1.1 DCO的理论来源
    1.2 DCO救治方法
2 DCO护理
    2.1 时间控制
    2.2 本源损伤控制
        2.2.1 心理损害的控制
        2.2.2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控制
        2.2.2. 1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评估
        2.2.2. 2 吸氧控制
        2.2.2. 3 静脉通道控制
        2.2.3 骨盆稳定及出血的控制
        2.2.4 纠正创伤生理紊乱的控制
        2.2.5 并发症损伤的控制
        2.2.5. 1 下肢深静脉血栓
        2.2.5. 2 肺部及泌尿系感染
    2.3医源损伤控制
        2.3.1 体位搬运损伤的控制
        2.3.2 诊疗损伤控制
        2.3.3 肢体功能控制
3 结语

(2)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影响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样本量估计
        1.1.5 伦理原则
        1.1.6 评估工具
        1.1.7 研究方法
        1.1.8 统计学分析
        1.1.9 质量控制
        1.1.10 研究技术路线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1.2.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2.4 预测二次插管的结果
    1.3 讨论
        1.3.1 拔管前白蛋白对二次插管的影响
        1.3.2 拔管前血红蛋白对二次插管的影响
        1.3.3 咳痰能力对二次插管的影响
    1.4 小结
二、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关系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样本量估计
        2.1.5 伦理原则
        2.1.6 研究方法
        2.1.7 统计学分析
        2.1.8 质量控制
        2.1.9 研究技术路线
    2.2 结果
        2.2.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2.2.2 一次成功脱机组与二次插管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
        2.2.3 血清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
        2.2.4 白蛋白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
        2.2.5 膈肌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
    2.3 讨论
        2.3.1 膈肌在呼吸运动中的重要性
        2.3.2 白蛋白、膈肌移动度和脱机的关系
        2.3.3 膈肌作为白蛋白与脱机结果之间的中介作用
    2.4 小结
结论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1例多发骨折伴迟发性脾破裂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护理
    2.1 组织灌注不足的护理
        2.1.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1.2 严格执行交接班:
        2.1.3 持续监护和观察:
    2.2 疼痛的护理
        2.2.1 评估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强度、持续时间、对患者睡眠的影响以及镇痛措施和效果。
        2.2.2 多模式镇痛:
        2.2.3 非药物干预措施:
    2.3 营养失调的护理
    2.4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2.4.1 基础预防:
        2.4.2 物理预防:
        2.4.3 药物预防:
    2.5 呼吸功能训练
3 讨论

(4)微创经骨膜外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2.1 术前处理
        2.2 微创经骨膜外钢板内固定术组
        2.3 改良 Stoppa 入路钢板内固定术组(B 组)
        2.4 评价标准与统计学方法
    3 病例展示
结果
    1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2 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比较
    3 两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讨论
    1 骨盆环的解剖与生物力学研究
    2 骨盆前环骨折治疗方式的比较
    3 骨盆前环骨折手术入路的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在重度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基线资料
        1.1.3 治疗方法
        1.1.4 观察指标
        1.1.5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
        1.2.2 组间基本特征比较
        1.2.3 两组临床治疗指标间的比较
    1.3 讨论
        1.3.1 损伤控制外科(DCS)理念的新进展
        1.3.2 重度多发伤合并骨折的特点
        1.3.3 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在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优势
        1.3.4 损伤控制骨科理念运用中外固定架的使用
        1.3.5 确定性手术时机的选择
        1.3.6 应用DCO的适应条件
    1.4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损伤控制骨理念在严重骨折伴多发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1 研究背景
    2.2 损伤控制骨科的基本内容
        2.2.1 DCO的应用基础
        2.2.2 DCO的适应人群
        2.2.3 DCO在严重骨折中的应用
    2.3 DCO对感染机会的控制
    2.4 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创伤严重度评分(ISS)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一例多发骨折伴迟发性脾破裂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护理要点
    2.1 组织灌注不足的护理
        2.1.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1.2 严格执行交接班
        2.1.3 持续监护和观察
    2.2 疼痛的护理
        2.2.1 评估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强度、持续时间、对患者睡眠的影响以及镇痛措施和效果。
        2.2.2 多模式镇痛
        2.2.3 非药物干预措施
    2.3 营养失调的护理
    2.4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2.4.1 基础预防
        2.4.2 物理预防
        2.4.3 药物预防
    2.5 呼吸功能训练
3 讨论

(7)损伤控制护理在救治重型骨盆骨折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生命支持护理
        1.2.2 复苏护理
        1.2.3 确定性修复重建手术护理
    1.3 监测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护理要点
    2.1 术前护理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2.2 牵引外固定的护理
        2.2.3 心理、疼痛护理
        2.2.4 功能锻炼
3 小 结

(9)骨盆骨折并发胸腹部器官损伤38例急救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2.1 现场急救护理
    2.2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2.3 由于骨盆骨折致伤原因是强大暴力所致, 损伤复杂, 致死原因是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 因此在救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与检查。
    2.4 多发伤的监测护理
    2.5 心理护理
3 体会

(10)责任制护理在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护理方法
        1.2.1制定责任制护理方案
        1.2.2早期病情评估
        1.2.3急救护理
        1.2.4术前护理
        1.2.5骨折护理
        1.2.6心理护理
2结果
3体会

四、骨盆骨折并发胸腹部器官损伤38例急救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损伤控制理念在重度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J]. 吴燕. 护理与康复, 2019(06)
  • [2]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影响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D]. 冯丽伟.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3]1例多发骨折伴迟发性脾破裂患者的护理体会[J]. 徐惠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10)
  • [4]微创经骨膜外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对比[D]. 韩清范. 青岛大学, 2018(12)
  • [5]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在重度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D]. 朱腾飞.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 [6]一例多发骨折伴迟发性脾破裂患者的护理体会[J]. 徐惠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03)
  • [7]损伤控制护理在救治重型骨盆骨折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体会[J]. 肖瑛,赵资坚. 中国现代医生, 2014(22)
  • [8]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的护理[J]. 娄霞,肖咏梅,李蕾,段妍,林蕴. 西南军医, 2011(04)
  • [9]骨盆骨折并发胸腹部器官损伤38例急救护理[J]. 梁琳珊,何传清.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01)
  • [10]责任制护理在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邓雪宁. 西部中医药, 2016(02)

标签:;  ;  ;  ;  ;  

盆腔骨折合并胸腹脏器损伤38例急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