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黄航[1](2021)在《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有效对策分析》文中认为研究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目的在于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文章基于文献资料法,对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展开分析,得出相应结果,发现部分高校出现一些缺陷与不足,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制度落实程度参差不齐、存在违规操作等。因此,新时期高校需要采取多种宣传教育手段,综合提高全员思想认识,也需要落实责任制,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监督排查机制,还需要保持长期、持续的资源投入。
徐浩倬[2](2021)在《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风险及防控措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变动,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校园防火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形势非常严峻。高校一方面需要关注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落实,另一方面需要意识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抓住这一工作的重点以及核心。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系数相对偏高,高校需要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加强对各类风险的有效控制和预防。本文着眼于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者的现实条件,分析具体的问题,以风险意识的提升、消防安全管理团队的构建以及各项责任的有效落实为依据,积极改善目前的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全面促进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保障不同的防护措施都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及优势,真正实现高校的稳定建设及发展,为学生及教师的教育学习和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贡献和环境。
吴卫[3](2020)在《大型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型公立医院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型公立医院医疗业务范围广泛,日常人流量、门诊量巨大,对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提升医院后勤管理绩效,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找出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解决相应问题。本文从医院后勤管理、后勤管理绩效评价、ANP评价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得出了通过ANP模型建立大型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绩效评价具有创新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大型公立医院和医院后勤管理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论文研究的内涵和外延。其次,在以人为本、系统性、可操作性、代表性、动态性等五大原则的指导下,以文献调研加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的大型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选取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计算得出了各个层次指标的具体权重,选取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的评价模型,对大型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绩效评价等级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本文选取CY医院为例,对其后勤管理绩效水平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医院后勤管理水平为“良好”的结论;针对CY医院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医院后勤管理组织文化建设、加强医院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推动医院后勤管理经济效益核算、推动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全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体系等五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大型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水平提升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会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继续展开更深入地研究,为推动大型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水平的提高而努力。
王生辉[4](2020)在《新时代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涉及诸多方面,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必将是高校安全工作中的重点。本文着重强调高校各级领导消防安全责任,强化高校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指出新时代高校内消防工作管理的重点。高校责任部门应主动发挥积极作用,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实消防安全管理队伍,校内消防职能部门加强对学校二级部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监督,夯实高校的二级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努力提高高校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文楠[5](2020)在《中学安全教育的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光山县D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前途,因此,教育和保护好下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学校教育尤其是学生安全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将来是否成为人才,理想抱负能否实现的问题。现在正值人口高峰期,各地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增多,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学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学生中相继出现了不少因为思想、心理、行为上的偏差而引发的伤亡事故,暴露出了当前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具有普遍性的安全隐患。一个个触目惊心、血泪交织的悲剧不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心有余悸,也更对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因此学校安全工作越来越被重视起来,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保障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课题。本研究以河南省光山县D中学为个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光山县D中学安全教育的现状,发现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师生安全教育意识薄弱、安全教育内容陈旧、安全教育等同于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实施形式化、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和评价不科学、安全教育主体之间缺少合作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可供参考的改进建议。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第一章,主要说明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文章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也是本研究的重点,主要从师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教育的内容、安全教育的途径、师资队伍、学校安全教育投入等方面分析了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文章的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四章,针对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的教育理论提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一是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大安全教育经费投入,三是健全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四是加强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
郭璠[6](2020)在《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消防韧性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校校园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校园火灾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安全问题之一。火灾作为最常见的校园灾害,对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有严重的威胁。“韧性”(resilience)的理念近年来逐渐引入防灾领域,对区域的防灾韧性评价可以相对全面地反映防灾能力,但针对火灾的韧性研究比较少。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是该校规模最大的新建校区,日常使用人数多,存在一定的火灾风险,对其进行消防韧性研究可以为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建议。在研究内容方面首先对课题的相关情况进行概述,分析国内外韧性理念与消防安全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对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校区主要建筑的消防现状,校区开放空间、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情况,以及校区消防安全管理情况、使用者现状,总结消防工作的优势与不足。之后根据韧性体系的相关研究确定鲁棒性、冗余度、迅捷性和适应性4个评价准则,结合传统消防的各项要求构建指标体系;选择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价方法,构建高校校园消防韧性评价体系。应用层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北辰校区校内消防重点建筑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各指标的权重排序分析高校校园消防韧性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为高校消防提供日常工作思路与重点工作内容;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从各准则角度为北辰校区提出具体优化措施,提供适合北辰校区当前发展情况的消防韧性提升建议。在理论研究方面根据韧性理念的要求与传统火灾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构建高校校园消防韧性评价体系,在传统消防研究的基础上以全局性的多元化的视角,对灾前、灾时、灾后全过程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思路;在具体的应用方面以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为例,分析校园当前建筑空间和管理层面的消防韧性,提出优化策略与发展方向,为校园消防工作补充新要求、提供新思路。
卢军[7](2020)在《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天平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保障师生群体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保障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提高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就必须针对当前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此,本文以天平学院为例,从高校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了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探究了提高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策略,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李佳慧[8](2019)在《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全文化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高校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为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形成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导向、育人、创新和保护的功能,对培养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高校改革和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迫切要求。本文从安全文化建设的历史出发,回顾总结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历程,分析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安全建设理论为指导,提出了“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规范、风气和实力”的建设目标,人本性、系统性、全员性、可行性、方向性的建设原则,以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为建设内容,通过“理论、法律、制度”分层推动、“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推动、“学生、朋辈、教师”共同推动、“部处、院系、班级”整体推动的建设路径,运用组织层级网格法、内容系统建构法、集中教育常态法、线上线下互补法、定量考核评价法的建设方法,构建了“目标、原则、内容、路径、方法”五位一体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效实施科学的评价,这是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种创新尝试,为创造平安有序的校园环境,促进高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可操作路径。
徐瑞楠[9](2019)在《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BIM理念与BIM技术在我国各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与普及,对BIM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逐渐开始向建筑后期的运维管理领域延伸。在建筑设施运维管理阶段应用BIM技术,有助于提高建筑信息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效率。而我国当前对BIM技术应用于建筑设施后期的运维阶段的管理与应用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如何将BIM技术深度融合至运维管理的流程中去尚需要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当前,教育信息化2.0理念正逐渐遍布全国,校园基础设施的高效运维管理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尚有诸多不足。学校没有一个统一的运维管理理念和思路来指导学校的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工作。因此,如何应用BIM理念高效的对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进行收集、整合、管理和应用,已经成为了BIM在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查法和调查研究法收集和整理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主要因素,并通过Delphi法将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诸多主要影响因素收敛为关键因素,并利用这些关键因素构建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层次体系框架。整合该框架下的所有关键因素,以层次分析法为工具,为框架中的各关键因素赋权。同时,利用排序法来确定出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的组合权重排序。最后,通过引入A中学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实际案例,结合筛选出的最具代表性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几个关键因素,通过识别A中学在这些关键因素所对应的运维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利用BIM理念的优势和特点,探索出解决这些运维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并提出了基于BIM理念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改进与完善的措施与建议。从实践角度解决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实际问题,体现BIM理念的价值。
冉景太[10](2019)在《基于DEMATEL-ANP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安全文化作为社会安全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社会安全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承会产生深远影响。研究高校安全文化的内涵及构成,透析高校安全文化的功能,制定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建设对策,已成为新时期平安高校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实地调研和对现有文献资料、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校安全文化的相关理论,构建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并优化了评价指标,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确定了定量测量的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高校安全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从文化和安全两个维度切入,运用信息沉淀法,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安全文化定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围绕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结构层次、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及其在事故控制系统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了安全文化的相关内容,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哲学理论研究了高校安全文化的理论基础。2.高校校园第三类危险源辨识。研究了危险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分析了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机理模型,并对高校校园进行了第三类危险源辨识。在此基础上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工效学和人机工程学三个角度研究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形成机理,从心理、生理、环境、组织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探析了其文化根源。3.指标体系构建。在分析高校安全文化内涵、特点的基础上,根据SMART原则,以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时间和环境两个视角,构建了高校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的评价体系概念模型,通过指标筛选和优化,建立起了一个以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为4个一级指标,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文明氛围等为29个二级指标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检验了体系的结构效度,对指标进行了分析界定。4.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从建模角度深入分析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指标体系的特性,选择DEMATEL-ANP法作为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评价方法,并从DEMATEL标度、ANP网络结构图构建、ANP判断矩阵建立、综合评价方法4个方面优化改进了DEMATEL和ANP的结合方法,构建了基于DEMATEL-ANP-FCE法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模型,运用矩阵和图论工具分析指标间的逻辑关系。5.指标分级标准和定量测量方法研究。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及实地调研法对指标进行分级,对各个分级档次的内容所反映的趋向程度提出了具体的标准,明确了各个档次与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每个档次用一个线性尺度表示。根据高校人员组成结构特点,确定了高校安全文化定量测量的主要方法、测量工具以及样本计算方法,最后以指标分级标准为基础设计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定量测量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和结构效度检验。6.实证研究。运用设计的测量量表定量测量云南某高校安全文化,并用DEMATEL-ANP-FCE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针对性的提出建设该校安全文化的具体措施。本研究在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理论基础、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及方法、指标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安全文化定量测量方法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为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高校安全管理的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浅谈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有效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
1.1 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 |
1.2 实现了较为全面的设施配置 |
1.3 拥有了较为专业的管理队伍 |
2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 |
2.1 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偏低 |
2.2 制度落实程度参差不齐 |
2.3 违规操作情况时有发生 |
3 高校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
3.1 保障人员、财产安全 |
3.2 营造安全可靠教育环境 |
4 高校优化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方向 |
4.1 理论联系实践 |
4.2 全员化 |
5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优化的有效对策 |
5.1 多种宣传教育手段综合应用提高全员思想认识 |
5.2 落实责任制,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监督排查机制 |
5.3 保持合理、适度、长期、持续的资源投入 |
6 结语 |
(2)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风险及防控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风险 |
二、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
(一)专业人才较为匮乏 |
(二)工作压力较重 |
三、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风险及防控措施分析 |
(一)精心培育专业消防安全人才 |
(二)有效应对消防安全管理压力 |
(三)培养师生风险防范意识 |
四、结语 |
(3)大型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大型公立医院的概念和特点 |
2.1.1 大型公立医院的概念 |
2.1.2 大型公立医院的特点 |
2.2 医院后勤管理绩效评价概述 |
2.2.1 医院后勤管理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
2.2.2 绩效评价的概念 |
2.2.3 医院后勤管理绩效评价的概念 |
2.3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概述 |
2.3.1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概念 |
2.3.2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主要步骤 |
2.3.3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层次分析法(AHP)比较 |
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大型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3.1.1 以人为本原则 |
3.1.2 系统性原则 |
3.1.3 可操作性原则 |
3.1.4 代表性原则 |
3.1.5 动态性原则 |
3.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3.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3.1 评价指标确定 |
3.3.2 评价指标内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ANP适用性分析 |
4.2 ANP网络模型构建 |
4.3 确定指标权重 |
4.3.1 判断矩阵 |
4.3.2 超矩阵与极限矩阵 |
4.3.3 指标权重结果及分析 |
4.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CY医院后勤管理概况 |
5.2 CY医院后勤管理绩效评价 |
5.2.1 CY医院后期管理绩效结果分析 |
5.2.2 CY公立医院后勤管理问题分析 |
5.3 提升医院后勤管理绩效的对策建议 |
5.3.1 强化医院后勤管理组织文化建设 |
5.3.2 加强医院后勤人力资源管理 |
5.3.3 推动医院后勤管理经济效益核算 |
5.3.4 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
5.3.5 健全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体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新时代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火灾特点 |
1.高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容易导致人员伤亡。 |
2.高校火灾诱因多。 |
3.建筑体量大,扑救存在困难。 |
4.高校火灾影响大,舆论关注度高。 |
二、高校火灾的原因 |
三、目前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现状 |
1.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
2.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 |
3.消防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消防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
4.消防安全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低。 |
5.消防法律意识不强,存在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 |
四、高校加强消防工作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
1.全面加强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和问责制度。 |
2.增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
3.加大消防安全管理经费投入,推进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
4.提高消防安全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 |
5.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规。 |
五、结束语 |
(5)中学安全教育的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光山县D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学校安全工作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
二、教育部及相关部委多次发布规范性文件强调学生安全 |
三、学生安全事故频发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
四、基于个人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安全 |
二、安全教育 |
三、中学安全教育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生命教育理论 |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三、三级犯罪预防理论 |
第五节 学校安全教育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外有关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研究 |
二、国内有关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研究 |
第二章 光山县D中学安全教育调查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研究设计 |
一、调研学校的选取 |
二、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三节 有关河南省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研究 |
一、河南省中小学安全教育情况 |
二、信阳市中小学安全教育情况 |
三、光山县D中学安全教育现状 |
第三章 光山县D中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光山县D中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安全教育意识 |
二、安全教育内容 |
三、安全教育实施途径 |
四、安全教育实施的效果和评价体系 |
第二节 光山县D中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师生安全教育意识薄弱,安全教育兴趣与参与度不高 |
二、安全教育内容陈旧,没有实质性内容 |
三、学校对安全教育认知不足,把安全教育等同于安全管理 |
四、安全教育实施过于形式化,不能引起学生重视 |
五、安全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 |
六、安全教育主体之间缺少合作 |
第三节 光山县D中学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
二、学校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 |
三、安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四、学校安全教育制度不健全 |
第四章 加强D中学安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
一、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二、加大安全教育经费投入 |
三、健全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
四、加强教育主体间的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消防韧性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范围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4 研究主要内容 |
1.2 相关概念 |
1.2.1 韧性理念相关的概念 |
1.2.2 火灾风险相关的概念 |
1.2.3 评价体系相关的概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韧性理念的相关研究 |
1.3.2 火灾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校园消防现状调研 |
2.1 北辰校区校园评价及周边环境概况 |
2.1.1 北辰校区校园概况 |
2.1.2 北辰校区周边环境概况 |
2.2 北辰校区校园消防空间层面现状调研 |
2.2.1 校园建筑消防现状调研 |
2.2.2 校园开放空间现状调研 |
2.2.3 校园交通现状调研 |
2.2.4 基础设施与消防设施现状调研 |
2.3 北辰校区校园消防非空间层面现状调研 |
2.3.1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
2.3.2 使用者相关情况 |
2.4 调研结论 |
第三章 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消防韧性评价 |
3.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
3.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1.2 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过程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2.2 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
3.2.3 评价指标的内容 |
3.3 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
3.3.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3.3.2 构造判断矩阵 |
3.3.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3.3.4 层次总排序 |
3.3.5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
3.4 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消防韧性模糊综合评价 |
3.4.1 建立模糊集合 |
3.4.2 单因素评价 |
3.4.3 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消防韧性优化策略 |
4.1 消防韧性优化思路与重点 |
4.1.1 消防韧性优化的影响机理 |
4.1.2 消防韧性的优化思路 |
4.1.3 消防韧性主控要素识别 |
4.2 鲁棒性提升措施 |
4.2.1 提高消防设施鲁棒性 |
4.2.2 提高应急疏散空间鲁棒性 |
4.2.3 提高建筑防火性能鲁棒性 |
4.3 冗余度提升措施 |
4.3.1 提高消防应急保障设施冗余度 |
4.3.2 提高消防应急救援设施冗余度 |
4.4 迅捷性提升措施 |
4.4.1 提高应急疏散效率 |
4.4.2 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
4.5 适应性提升措施 |
4.5.1 提高消防智能化程度 |
4.5.2 提高消防管理适应性 |
4.5.3 提高校内人员的适应能力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高校消防韧性评价专家调研问卷 |
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消防韧性等级评价问卷 |
附录B |
专家1问卷结果的判断矩阵 |
专家1层次单排序计算结果 |
附录C 消防韧性等级评价情况统计 |
致谢 |
(7)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天平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二、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二)消防安全管理注重形式、轻视效果。 |
(三)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
三、提高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策略 |
(一)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二)在多元化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基础上提高其有效性。 |
(三)加强对学生消防安全教育。 |
(8)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高校安全文化的概述 |
2.1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 |
2.1.1 高校安全文化的定义 |
2.1.2 高校安全文化的构成 |
2.1.3 高校安全文化的特征 |
2.1.4 高校安全文化的功能 |
2.2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历程 |
2.2.1 安全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 |
2.2.2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
2.2.3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
2.3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2.3.1 人本安全原理 |
2.3.2 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 |
2.3.3 系统论 |
2.3.4 球体斜坡力学原理 |
2.3.5 文化力场原理 |
第三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
3.1 安全理念文化建设方面 |
3.1.1 领导体制逐步健全,责任落实有待加强 |
3.1.2 工作理念逐步形成,安全承诺有待深化 |
3.1.3 愿景目标逐步确立,工作方略有待细化 |
3.1.4 安全知识逐步普及,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
3.2 安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
3.2.1 学习制度坚持不懈,隐患治理有待抓实 |
3.2.2 食宿管理逐步规范,实验安全隐患最忧 |
3.2.3 应急预案渐趋完善,考核评估还需加强 |
3.3 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 |
3.3.1 校内教育成效显着,家校互动有待强化 |
3.3.2 技能培训有序开展,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
3.3.3 心理教育有声有色,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3.3.4 遵纪守法成为共识,可防案件仍然高发 |
3.4 安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
3.4.1 硬件设施得到改善,运行管理还需加强 |
3.4.2 信息技术得到应用,系统集成亟待加强 |
第四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构建 |
4.1 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 |
4.1.1 安全成为习惯 |
4.1.2 安全成为规范 |
4.1.3 安全成为风气 |
4.1.4 安全成为实力 |
4.2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 |
4.2.1 人本性的原则 |
4.2.2 系统性的原则 |
4.2.3 全员性的原则 |
4.2.4 可行性的原则 |
4.2.5 方向性的原则 |
4.3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
4.3.1 安全理念文化体系 |
4.3.2 安全制度文化体系 |
4.3.3 安全行为文化体系 |
4.3.4 安全物质文化体系 |
4.4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路径 |
4.4.1 “理论、法律、制度”分层推动 |
4.4.2 “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推动 |
4.4.3 “学生、朋辈、教师”共同推动 |
4.4.4 “部(处)、院(部)、班级”整体推动 |
4.5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 |
4.5.1 组织层级网格法 |
4.5.2 内容系统构建法 |
4.5.3 集中教育常态法 |
4.5.4 线上线下互补法 |
4.5.5 定量考核评价法 |
第五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 |
5.1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的基本概念 |
5.1.1 评价的定义 |
5.1.2 评价的目的 |
5.1.3 评价的主体 |
5.1.4 评价的客体 |
5.1.5 评价的类型 |
5.1.6 评价的标准 |
5.1.7 评价的内容 |
5.2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5.2.2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
5.2.3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检验 |
5.2.4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量化与融合 |
5.3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构造判断矩阵 |
5.3.2 层次单排序的特征根法 |
5.3.3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5.4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5.4.1 三级指标模糊综合判断 |
5.4.2 二级指标模糊综合判断 |
5.4.3 一级指标模糊综合判断 |
5.4.4 模糊评判结果处理 |
5.5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的实施 |
5.5.1 建立评估组织 |
5.5.2 制定评估方案 |
5.5.3 实施现场评估 |
5.5.4 完成评估报告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个别访谈题统计结果(教职工卷) |
附录2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学生卷) |
附录3 安全理念文化建设检查表 |
附录4 安全制度文化建设检查表 |
附录5 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检查表 |
附录6 安全物质文化建设检查表 |
附录7 安全特色文化建设检查表 |
附录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BIM的运维管理理念 |
2.1 BIM技术分析 |
2.1.1 BIM技术的理念 |
2.1.2 BIM技术的特征 |
2.1.3 BIM技术的应用现状 |
2.2 运维管理分析 |
2.2.1 运维管理的概念 |
2.2.2 运维管理的范畴 |
2.2.3 运维管理的现状 |
2.3 BIM技术与运维管理的结合 |
2.3.1 BIM应用于运维管理的价值 |
2.3.2 BIM应用于运维管理的挑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关键因素挖掘 |
3.1 校园基础设施运维重点研究 |
3.1.1 校园基础设施的范围界定 |
3.1.2 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的现状 |
3.1.3 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的重点 |
3.2 识别主要因素的原则与方法 |
3.2.1 识别主要因素的基本原则 |
3.2.2 识别主要因素的方法 |
3.3 识别主要因素 |
3.3.1 主要因素的初步识别 |
3.3.2 校园运维部门需求因素 |
3.3.3 确定主要因素 |
3.4 挖掘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 |
3.4.1 关键因素的挖掘方法 |
3.4.2 关键因素的反馈与修正 |
3.4.3 关键因素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关键因素权重研究 |
4.1 研究关键因素权重的必要性 |
4.2 确定关键因素权重的方法选择 |
4.2.1 主要权重确定方法汇总 |
4.2.2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
4.3 AHP法确定关键因素权重的应用 |
4.3.1 本研究用AHP法确定权重需明确的问题 |
4.3.2 获取关键因素权重计算数据 |
4.4 关键因素权重的计算与分析 |
4.4.1 关键因素权重的计算 |
4.4.2 构建关键因素权重框架体系 |
4.4.3 关键因素权重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关键因素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方法研究 |
5.1 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方法研究探析 |
5.1.1 研究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方法的必要性 |
5.1.2 A中学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概况 |
5.2 教学空间规划管理运维方法研究 |
5.2.1 A中学教学空间规划管理问题识别 |
5.2.2 A中学教学空间规划管理方法研究 |
5.3 视频安防系统运维方法研究 |
5.3.1 A中学视频安防系统管理问题识别 |
5.3.2 A中学视频安防系统管理方法研究 |
5.4 办公空间规划管理运维方法研究 |
5.4.1 A中学办公空间规划管理问题识别 |
5.4.2 A中学办公空间规划管理方法研究 |
5.5 消防安全管理运维方法研究 |
5.5.1 A中学消防安全管理问题识别 |
5.5.2 A中学消防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
5.6 教室设备维护管理运维方法研究 |
5.6.1 A中学教室设备维护管理问题识别 |
5.6.2 A中学教室设备维护管理方法研究 |
5.7 生活空间规划管理运维方法研究 |
5.7.1 A中学生活空间规划管理问题识别 |
5.7.2 A中学生活空间规划管理方法研究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权重打分调查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DEMATEL-ANP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文化定义研究现状 |
1.2.2 安全文化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安全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研究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文化与安全 |
2.1.1 文化的定义和功能 |
2.1.2 文化的结构层次 |
2.1.3 安全的定义 |
2.2 安全文化 |
2.2.1 古代民俗安全文化趣事 |
2.2.2 安全文化的定义 |
2.2.3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
2.2.4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 |
2.2.5 安全文化在事故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
2.3 高校安全文化 |
2.3.1 高校安全文化的内涵 |
2.3.2 高校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 |
2.3.3 高校安全文化的功能 |
2.4 高校安全文化的心理学基础 |
2.5 高校安全文化的哲学理论基础 |
2.5.1 认识论和方法论 |
2.5.2 系统论 |
2.5.3 “以人为本”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的哲学解读 |
2.6 从哲学角度探析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2.6.1 唯物论奠定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哲学基础 |
2.6.2 辩证法论证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哲学关系 |
2.7 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理论 |
2.7.1 危险源基本概念及分类 |
2.7.2 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机理 |
2.7.3 高校校园第三类危险源辨识 |
2.8 人的不安全行为 |
2.8.1 人的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 |
2.8.2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2.8.3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文化根源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
3.1 构建依据 |
3.1.1 构建的准则 |
3.1.2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 |
3.2 构建流程 |
3.3 指标选取视角分析 |
3.3.1 评价主体 |
3.3.2 指标选取的宏、微观两个层面 |
3.3.3 指标选取的时间视角 |
3.3.4 指标选取的空间环境视角 |
3.4 指标体系概念模型构建 |
3.5 一级指标的选取 |
3.6 二级指标的选取 |
3.6.1 安全文化因子提取 |
3.6.2 安全文化因子初步合并 |
3.6.3 安全文化因子归类 |
3.6.4 二级指标的初步确定 |
3.7 指标优化 |
3.7.1 德尔菲法介绍 |
3.7.2 第一轮专家调查与结果分析 |
3.7.3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与分析 |
3.8 与国家示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标体系标准的比较 |
3.9 指标的分析界定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 DEMATEL法的原理与流程 |
4.2.1 DEMATEL原理 |
4.2.2 DEMATEL实施步骤 |
4.3 ANP的原理与流程 |
4.3.1 ANP原理 |
4.3.2 ANP实施步骤 |
4.4 改进的DEMATEL-ANP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4.1 DEMATEL标度的改进 |
4.4.2 ANP网络结构图构建改进 |
4.4.3 ANP判断矩阵建立改进 |
4.4.4 综合评价法的改进 |
4.4.5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5 综合评价模型计算 |
4.5.1 基于DEMATEL法准则影响程度的计算 |
4.5.2 基于ANP指标权重的计算 |
4.6 模型结果分析 |
4.6.1 因果图 |
4.6.2 指标ANP权重排序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安全文化指标分级标准及定量测量研究 |
5.1 指标分级标准 |
5.2 定量测量的方法 |
5.3 定量测量量表设计 |
5.3.1 量表设计原则 |
5.3.2 量表内容 |
5.3.3 量表信度、效度检验 |
5.4 定量测量工具 |
5.5 调查方法选择 |
5.6 样本容量确定方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应用 |
6.1 测量高校的基本情况 |
6.2 定量测量 |
6.2.1 样本容量的确定 |
6.2.2 样本特征统计分析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综合评价 |
6.4 结果分析 |
6.5 提升对策 |
6.5.1 安全检查常态化,安全评估制度化 |
6.5.2 牢固树立“安全工作第一位”的管理理念 |
6.5.3 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参与度 |
6.5.4 健全制度体系,做到“制度健全,落实到位” |
6.5.5 确保安全管理投入,保证设施安全和环境和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四、浅谈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有效对策分析[J]. 黄航. 今日消防, 2021(08)
- [2]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风险及防控措施分析[J]. 徐浩倬. 冶金管理, 2021(15)
- [3]大型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 吴卫.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 王生辉.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14)
- [5]中学安全教育的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光山县D中学为例[D]. 文楠.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消防韧性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郭璠.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7]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天平学院为例[J]. 卢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6)
- [8]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与评价研究[D]. 李佳慧.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9]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研究[D]. 徐瑞楠. 天津大学, 2019(01)
- [10]基于DEMATEL-ANP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 冉景太.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