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血便为首发症状的十二指肠腺癌误诊1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媛,李芙蓉,弓伊宁,李在玲[1](2020)在《免疫功能正常儿童患巨细胞病毒胃肠炎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旨在分析免疫功能正常儿童巨细胞病毒(CMV)胃肠炎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和治疗,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等4个中文数据库和PubMed等6个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01-01。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文献并提取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30篇病例报告,共计33例患儿,男女比为2∶1,3月龄及以内(25例,75.8%)最多见,83.3%(10/12)的母亲在乳汁或血清中检测到CMV抗体或CMV-DNA阳性。患儿最常见症状是腹泻(29例,87.9%),其他症状可以见到。22例(66.7%)行消化道内镜检查,其中6例(27.3%)内镜下肉眼观察无明显病变。HE染色病理检查和病毒核酸检查阳性率分别为70.0%(21例)和95.3%(20例)。20例(60.1%)进行抗病毒治疗。病程为1周至10个月(平均8.7周),存活率97.0%(32例)。结论免疫正常的儿童CMV胃肠炎好发于3月龄以内婴儿,母乳喂养可能是主要传播途径。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该疾病目前无统一治疗方案。
杨媛艳,肖园,陈晓炎,苏雯,许春娣,张清清[2](2019)在《PIK3CDδ过度活化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观察1例以反复便血起病的PIK3CDδ过度活化综合征(activated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δsyndrome,APDS)患儿的临床及结肠镜表现,并进行基因检测,分析其特征,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分析1例发病时表现为血便的APD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检测、基因检测、结肠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和治疗、随访情况,并在中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探讨。结果:患儿为1岁7个月的女童,以黏液血便起病,6个月间诊断肠道感染4次;实验室检查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IgG 1.16 g/L,IgA 0.11 g/L,IgM2.81 g/L),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提示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CD3+61.30%,CD3+CD4+26.30%,CD3+CD8+33.80%,CD56+CD16+27.80%,CD19+10.40%);电子结肠镜检查见较多颗粒样淋巴滤泡增生(nodular lymphonodular hyperplasia,NLH);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其PIK3CD基因存在c.3061G>A(p.E1021K)点突变。检索相关文献显示,APDS患者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巨细胞病毒和(或)EB病毒感染,淋巴组织增生为主要表现。结论:本例患儿为国内首次发现的以便血为首发症状的APDS。临床对于低龄、反复便血,尤其肠镜下可见NLH者,应注意检查其是否合并免疫指标异常,并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鉴别,而通过相关基因检测可确诊APDS。
顾义海[3](2019)在《儿童消化道出血165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为提高儿童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诊断的165例消化道出血的儿童患者的详细临床病例资料,按患儿年龄阶段分组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前期和学龄期,分析、总结各组儿童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布、临床特点和出院转归。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收集165例患儿,其中男117例(70.90%),男女比例为2.44:1,平均年龄6.09±4.50岁。年龄分期:新生儿期19例(11.52%),婴儿期17例(10.30%),幼儿期18例(10.90%),学龄前期39例(23.64%),学龄期72例(43.64%)。农村患儿114例(69.09%),城镇患儿51例(30.91%),不同年龄组之间患儿居住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化道出血78例(47.27%),下消化道出血62例(37.58%),全消化道出血16例(9.70%),不明部位的消化道出血9例(5.45%),不同年龄组之间患儿消化道出血部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期和婴儿期的下消化道出血较多;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基本持平;学龄期多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2.临床表现呕血72例(43.63%),黑便56例(33.94%),解暗红色血便79例(47.88%),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73例(44.24%),腹胀7例(4.24%),腹痛、腹胀症状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多集中于3岁以上患儿,腹胀在新生儿期较多;贫血表现71例(43.03%),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生,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13例(7.88%),新生儿发生较多;发热33例(20.00%),且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主要集中于婴儿期和幼儿期。3.病因分布165例儿童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依次为:胃十二指肠溃疡(25.45%)、过敏性紫癜(12.73%)、血液系统疾病(12.12%)、梅克尔憩室(10.91%)、胃十二指肠炎(7.88%)和食管静脉曲张(7.88%)。胃十二指肠溃疡、过敏性紫癜主要发生于学龄期儿童(分别占20.00%、12.73%);血液系统疾病在除幼儿期外的各年龄组中所占比例相当(新生儿期3.03%,婴儿期3.03%,学龄前期2.42%,学龄期3.64%);梅克尔憩室发生于婴儿期儿童(3.64%)、幼儿期儿童(2.42%)和学龄期儿童(3.64%);胃十二指肠炎多发生于大龄儿童(学龄期占2.42%,学龄前期占3.64%);食管静脉曲张主要发生于学龄前期儿童(3.03%)和学龄期儿童(4.24%)。4.出院转归165例患儿出院转归为:143例(86.67%)出院病情好转,8例(4.85%)出院病情恶化,13例(7.88%)因治疗无效转院,仅1例死亡,死亡率为0.61%。结论:1.儿童消化道出血男性多于女性,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多见,上消化道出血多于下消化道出血。2.儿童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血液系统疾病、过敏性紫癜和梅克尔憩室。3.在儿童中,发生消化道出血大多转归良好。
侯晓婷[4](2017)在《小肠肿瘤临床特点及气囊辅助小肠镜对小肠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应用回顾性分析,探讨小肠肿瘤(Small bowel tumors,SBTs)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和气囊辅助小肠镜(Balloon-assisted enteroscopy,BAE)在SB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确诊并完成随访的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ISTs)患者,探讨影响其术后无病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1.SBTs临床特点分析收集2008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于我院行BAE检查的9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病理学确诊SBTs 369例,总结确诊的SBT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2.BAE对SBTs诊断价值的研究经BAE检查及病理学确诊SBTs369例。369例SBTs患者中146例同时接受腹部CT检查,67例接受CE检查,比较三种不同检查方法对SBTs的检出率,及BAE和CT、BAE和CE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以评价BAE在SB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3.SISTs术后无病生存率及危险因素分析对BAE检出及病理学确诊的SISTs患者进行随访,共47例完成随访。收集47例SISTs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无病生存率和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4.统计方法采用SPSS Version 21.0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数值变量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分类变量采用率(%)表示,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CE和BAE、CT和BAE对SBTs的检出率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mcnemar检验),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系数表示。sists复发转移的累积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危险因素分析应用log-rank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SBTs临床特点分析952例行BAE检查患者中,经BAE检出和病理学确诊SBTs患者369例。其中男性216例(58.5%),女性153例(41.5%),平均年龄48.6±14.8岁(6-75岁)。临床最常见症状为腹痛64.0%(236/369)和ogib58.5%(216/369)。病理学结果显示,良性SBTs以错构瘤多见,恶性SBTs以腺癌多见。恶性SBTs好发于50岁以后,男性多见,多以腹痛就诊。SBTs好发位置以空肠最多见。2.BAE对SBTs诊断价值的研究BAE对SBTs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CT和CE,BAE、CT和CE三种检查方法对非PJS的SBTs的检出率分别为97.9%、55.3%、65.4%,对PJS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4.3%、87.8%,BAE和CT对SBTs诊断的符合率为69.9%(p<0.001,kappa=0.038),BAE和ce对SBTs诊断的符合率为79.1%,(p<0.001,kappa=0.14)。3.SISTs术后无病生存率及危险因素分析47例SISTs患者完成随访,随访中位时间为33.5(2-102)个月。9例(19.15%)复发,7例(14.90%)死亡,术后复发及死亡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18个月、33.8个月。术后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6.1%、82.4%、73.2%,1、3、5年总生存率为91.0%、85.3%、76.3%。单因素分析筛选出肿瘤破裂、核分裂象、肿瘤部位(p<0.05)为SISTs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结论1.本研究报道的SBT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但无特异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和OGIB,以中年男性多见。通过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熟知其临床特点,合理运用内镜等检查方法,提高对SBTs的警惕性,减少误诊漏诊。2.BAE对SBTs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确诊率,同时可对部分SBTs行镜下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CE对SBTs的阳性检出率亦较高,由于其非侵袭性、操作简便等特点,可作为SBTs的筛查手段,对筛查的可疑SBTs或阴性病变可再行BAE检查以明确诊断。3.肿瘤破裂、肿瘤核分裂象多及空肠部位的SISTs更易复发,预后较差。
马树峰[5](2014)在《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儿急腹症诊疗过程中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儿急腹症的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及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3月份至2013年3月份3年间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手术患儿病例(急性阑尾炎、梅克尔憩室炎、卵巢扭转、急性肠套叠、肠重复畸形、肠旋转不良、腹股沟嵌顿疝及消化道穿孔)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各病种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手术干预时机及方式的选择、腹腔镜手术及传统手术患儿例数,两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预后跟踪随访资料,分别从患儿的腔镜手术适应症、手术操作流程以及腹腔镜手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选取我院收治的1102例急腹症患儿病例,包括急性阑尾炎540例(49.0%),肠套叠250例(22.7%),腹股沟斜疝嵌顿115例(10.4%),卵巢肿瘤(扭转)60例(5.4%),肠旋转不良46例(4.2%),梅克尔憩室37例(3.4%),消化道穿孔32例(2.9%),肠重复畸形22例(2.0%)。各病种LS组及OS组患儿在术中失血、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对比,LS组均低于OS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各P<0.05)。在54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病例中,234例腹腔镜下独立完成手术,6例因坏疽穿孔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300例常规开腹手术;手术时间方面LS组(55.62.13±25.36min)和OS组(65.24±30.15min),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切口感染LS组4例(1.7%),OS组13例(4.3%)。在250例肠套叠患儿病例中,5例腹腔镜下独立完成手术,2例因肠肿瘤引起的继发性肠套叠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1例盲肠重复畸形及1例回盲型肠套叠行中转开腹手术,余241例行常规开腹脱套术;手术时间方面LS组(50.42±7.31min),OS组(90.15±20.29min),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发生切口感染LS组0例,OS组5例(2.1%)。在37例梅克尔憩室患儿病例中,16例腹腔镜下辅助下完成手术,3例因憩室穿孔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手术,余18例行常规开腹手术;LS组中有5例术前疑似诊断的患儿经腹腔镜探查明确诊断并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方面LS组(68.45±28.15min)与OS组(116.27±31.23min),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LS组无切口感染病例发生,OS组1例(5.6%),另OS组有2例术后发生不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22例肠重复畸形患儿病例,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11例,2例因畸形囊肿较大或合并回盲型肠套叠而中转开腹手术,余9例行常规开腹手术;手术时间方面LS组(84.16±15.62min)与OS组(131.66±35.30min),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中均无术后切口感染病例。在46例肠旋转不良的病例中,13例腹腔镜下独立完成手术,2例因术中发现合并环状胰腺或肠扭转严重致操作空间狭小而中转开腹手术,余31例行常规开腹手术;LS组中有4例在术中发现合并其他隐性病变,在手术时间方面LS组(118.46±31.98min),OS组(76.29±25.75min),LS组明显高于OS组(P<0.05)。在60例卵巢扭转患儿病例中,30例患儿行腹腔镜下独立手术,4例因囊肿较大或出血过多而中转开腹手术,余26例行常规开腹手术,LS组中有4例在术中发现合并斜疝一并处理,手术时间方面LS组(80.14±26.13min),OS组(87.6±32.25min),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中均无术后切口感染病例。在115例腹股沟嵌顿疝患儿病例中,9例在腹腔镜下独立完成,1例抓钳辅助下仍复位失败而中转开腹,LS组中有2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斜疝一并处理,OS组有3例术后复发病例及15例术后对侧出现斜疝病例;手术时间方面LS组(40.81±20.43min),OS组(91.52±30.57min),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发生切口感染LS组0例,OS组4例(3.8%)。在32例消化道穿孔病例中,有15例自发性NEC,7例胃壁肌层缺损,2例巨结肠继发NEC,1例肛门闭锁,1例胆总管囊肿,2例肠闭锁(1例乙状结肠闭锁,1例回肠闭锁),2例迟发型肠穿孔(腹股沟斜疝嵌顿疝术后),2例外伤,其中1例在腹腔镜下完成胃壁修补术,术后恢复效果良好,余均行常规开腹手术。结论:1、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的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安全可行,并可在术中进一步明确病因。2、腹腔镜应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卵巢扭转、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急腹症患儿的治疗过程中优势明显,对急性肠套叠、腹股沟斜疝嵌顿急腹症患儿治疗上可选择性应用,在明确消化道穿孔的穿孔部位及切口的选择方面优势明显,对肠旋转不良急腹症患儿的治疗上优势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估。3、腹腔镜在对小儿急腹症的诊疗过程中还可发现一些隐性疾病,并得到有效治疗。
马晶晶,朱宏,徐顺福,施瑞华[6](2013)在《2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依次为腹痛(95.8%)、消化道出血(87.5%)、恶心呕吐(37.5%)和腹泻(8.3%)。14例患者紫癜样皮疹晚于消化道症状1~30 d,平均(13.7±9.8)d出现。24例患者中19例行内镜检查,73.7%(14/19)患者见十二指肠受累,其余依次为胃31.6%(6/19)、回肠31.6%(6/19)、空肠26.3%(5/19)、食管10.5%(2/19)、结直肠10.5%(2/19)。内镜下病变主要表现为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出血点;黏膜下出血及血肿;点片状糜烂;多发形状不规则溃疡,沿皱襞环行分布;结节样改变。内镜活检病理主要表现为: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层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黏膜固有层见红细胞渗出,并可见溃疡形成。仅1例出现毛细血管炎症性改变,血管壁可见灶性坏死。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紫癜样皮疹晚于消化道症状出现较为多见,为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典型的临床特征及内镜表现对早期诊断治疗有一定帮助。
陈晶[7](2012)在《23例原发性肺癌伴消化道转移的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文中认为肺癌是当前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腺癌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目前已是肺癌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病理类型,其恶性程度很高。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脑、肝、肾上腺、骨。原发性肺癌伴消化道转移少见,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绝大多数病例在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或尸检时才被发现,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肺癌通常出现在疾病终末期,临床上罕见。此类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肠穿孔、腹膜炎、肠梗阻、隐匿性慢性出血等。在今后的疾病诊治过程中,如遇到急性消化道症状排除胃肠道本身疾病仍无法确诊时要高度怀疑是否为未经明确诊断的肺癌引起的消化道转移。这种结果通常预示着患者已经进入了疾病终末期,预后差、生存期短。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梁贤文,彭勃[8](2012)在《早期十二指肠癌误诊1例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对早期十二指肠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63岁。入院1个月前出现上腹痛,呈阵发性隐痛,伴反酸、嗳气。明感腹胀,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含胆汁的胃内容物。
刘文平,庄涵虚,赖亚栋,许向农[9](2011)在《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研究(附10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内镜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2009年内镜下诊断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10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平均发病年龄57岁,病程1~21个月;病变部位为肛管直肠首发症状以血便为最常见,病变于十二指肠的主要以腹痛为主,位于食管者以吞咽困难起病。内镜检查见结节样占位,部分表面溃烂,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在距离肛缘<5cm范围内。结论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起病隐匿,易被误诊,早期内镜检查很重要。
申亦宁[10](2010)在《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诊治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外科治疗方式,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十二指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分别通过B超、CT、钡餐、内窥镜、手术探查(冰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6%、12.5%、71.4%、83.3%、100%。结论:十二指肠腺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较高,及早诊断及选择根治性的切除手术有望提高临床疗效。
二、以血便为首发症状的十二指肠腺癌误诊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血便为首发症状的十二指肠腺癌误诊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免疫功能正常儿童患巨细胞病毒胃肠炎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数据提取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临床表现 |
2.3 辅助检查 |
2.4 治疗及预后 |
3 讨论 |
(2)PIK3CDδ过度活化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方法 |
1. 钙卫蛋白检测: |
2. 免疫指标检查: |
3. 电子结肠镜及组织病理检查: |
4. 基因突变分析: |
5. 文献检索和资料分析: |
结果 |
一、临床特征 |
二、基因测序结果 |
三、治疗与随访 |
四、文献复习结果 |
讨论 |
一、本例患者的诊断过程 |
二、APDS患者的临床表现 |
三、发病机制 |
四、治疗 |
(3)儿童消化道出血16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4)小肠肿瘤临床特点及气囊辅助小肠镜对小肠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369例小肠肿瘤临床特点分析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气囊辅助小肠镜对小肠肿瘤诊断价值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原发性小肠间质瘤术后无病生存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气囊辅助内镜在小肠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5)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儿急腹症诊疗过程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材料及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双解缩略词表 |
致谢 |
(6)2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特点 |
2.2 血常规检查结果 |
2.3 影像学检查结果 |
2.4 内镜检查结果 |
2.5 病理检查结果 |
2.6 误诊情况 |
2.7 治疗与转归 |
3讨论 |
(7)23例原发性肺癌伴消化道转移的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典型病例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早期十二指肠癌误诊1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
2 讨 论 |
2.1 误诊分析 |
2.2 误诊预防 |
(10)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诊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以血便为首发症状的十二指肠腺癌误诊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免疫功能正常儿童患巨细胞病毒胃肠炎系统评价[J]. 张丽媛,李芙蓉,弓伊宁,李在玲.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0(04)
- [2]PIK3CDδ过度活化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J]. 杨媛艳,肖园,陈晓炎,苏雯,许春娣,张清清.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03)
- [3]儿童消化道出血165例临床分析[D]. 顾义海. 宁夏医科大学, 2019(08)
- [4]小肠肿瘤临床特点及气囊辅助小肠镜对小肠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D]. 侯晓婷.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1)
- [5]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儿急腹症诊疗过程中应用[D]. 马树峰. 苏州大学, 2014(11)
- [6]2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分析[J]. 马晶晶,朱宏,徐顺福,施瑞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7]23例原发性肺癌伴消化道转移的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D]. 陈晶. 浙江大学, 2012(10)
- [8]早期十二指肠癌误诊1例分析[J]. 梁贤文,彭勃.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01)
- [9]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研究(附10例报告)[J]. 刘文平,庄涵虚,赖亚栋,许向农. 中国内镜杂志, 2011(05)
- [10]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诊治探讨[J]. 申亦宁. 亚太传统医药,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