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 环保 实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馨,王营[1](2021)在《环境信息公开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基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准自然实验》文中研究说明环境信息公开对推动绿色创新、促进减污降碳,最终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至关重要。本文以提升环境信息透明度为目标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方法分析了高环境风险行业和低环境风险行业在该标准实施前后的绿色创新表现。研究发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后,高环境风险行业的绿色创新积极性显着提高,尤其是国有企业和非专利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分析发现,更严格的环保执法、更有效的公众监督以及更及时的媒体监督能够进一步强化环境信息公开的绿色创新效应,并且显着改善了当地空气质量。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应进一步完善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将更多的环境信息纳入国家监测体系,从而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王树强,范振鹏[2](2021)在《环保收费制度改进对企业绿色创新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环保费改税的准自然实验》文中提出2018年我国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与排污费征收相比,环保税的征收层次及严谨性进一步提升,意味着环保收费制度更加完善。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重度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实验组样本,以轻度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对照组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测量了上述制度改进的绿色创新效果。研究发现:环保收费制度的改进显着促进了企业的绿色创新;长三角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京津冀地区;大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中小企业;国有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非国有企业;制度改进对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促进作用强于绿色发明专利。上述结论为进一步改进环保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沈旻旻[3](2021)在《城乡消费者亲环境行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雷宇辉[4](2021)在《绿色信贷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
张宇舟[5](2021)在《绿色创新、媒体关注与企业财务绩效》文中研究说明
吴静[6](2021)在《买方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环境弊端日益显现,绿色技术创新作为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的途径,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众环保意识逐步提升,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环境信息越发受到重视。同时,随着上下游企业关系日益紧密,企业作为环境管理和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买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存在溢出效应,进而影响上游卖方企业的投资决策。本文基于供应链视角,以信息披露溢出效应为基础,探讨买方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下游买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上游卖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直接效应,梳理了买方环境信息披露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升公众关注进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中介效应,以及企业市场地位对这两种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利用我国2008—2019年沪深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针对买方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途径进行了专门的中介效应检验以及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买方环境信息披露在纵向关系上存在溢出效应,能够对卖方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买方环境信息披露对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显着。第二,融资约束在买方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买方环境信息披露通过信息溢出降低卖方投资者和卖方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传递买方作为利益相关者发挥监督作用的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缓解卖方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第三,公众关注在买方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买方环境信息披露通过声誉溢出提升企业公众关注度,通过外部压力倒逼以及内部创新激励促进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第四,企业市场地位能正向调节融资约束和公众关注在买方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技术创新间的中介作用。当买方环境信息披露溢出后,市场地位越高的企业更容易获取投资者的青睐,公众也会对其有更高的关注和要求,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最后,结合理论分析以及实证检验,提出了政策建议:激励核心企业积极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带动供应链整体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规范环境绩效披露标准体系并加大审核力度,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创新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模式,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
王馨,王营[7](2021)在《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是促进绿色创新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和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双重背景下,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检验了《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前后、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的绿色创新表现,以此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的绿色创新表现更加活跃,但绿色创新质量提升不明显。这得益于绿色信贷政策的代理成本降低作用和投资效率提升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地区环境执法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的作用增强。最后,绿色创新既能够显着提升环境和社会绩效,也能够显着提升财务绩效,但对后者的改善具有迟滞性。如何更好地实现绿色金融与绿色创新的有效结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本文最直接的政策含义。
李世斌[8](2021)在《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长期粗放发展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也开始集中出现,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国将采取更为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日益强化的环境规制约束下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将是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重点任务。而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背景下,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解决现有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必要选择。因此,完善的环境规制体系将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良性互动。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规制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初期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环境规制体系。具体表现为目前我国在环境规制政策的选择上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长期依靠单一的环境规制政策工具,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以及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我国环境规制在实现短期环境治理目标的同时并没有产生足够的技术创新激励。而近年来以信息公开和披露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开始被世界各国广泛引用,在促进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为弥补传统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的技术创新激励不足问题,有必要对我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应进行分析,从而通过完善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双赢目标。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在中国的实践进行考察,分析在技术创新现实基础上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并在理论和实证分析层面验证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综合采用文献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我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现实基础进行分析,探讨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在技术创新激励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其次,分析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机理,并针对城市和企业两个层面的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我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实际影响。最后,针对我国技术创新导向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各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机理上,本文认为以命令控制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环境规制政策工具中仅包含政府和企业两个参与主体,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容易导致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的共谋行为,即使在较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体系下,企业仍然缺乏技术创新激励。而当社会公众以第三方监管主体的形式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中时,能够起到弱化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共谋行为的作用,从而产生源自于企业外部的技术创新激励,而社会公众参与环境行动的基础在于有效的信息供给制度。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进一步通过消费者选择和声誉机制加强了外部约束,推动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能够在缓解环境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对传统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激励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此外,良好的环境信息披露条件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有效识别企业环境风险,从而做出有效的投资决策,缓解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面临的融资约束。第二,在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上,本文利用在2008年开始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构造准自然实验,针对2003-2018年中国2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及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城市环境信息公开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采用平行趋势检验、PSM-DID方法、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其稳健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环境信息公开政策确实显着地提高了城市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同时能够通过提高发明专利和绿色专利比重改善城市技术创新结构;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公众参与的中介作用机制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区位对环境信息公开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影响不大,而重污染城市中该效应的显着程度要低于中轻度以及低污染地区;城市间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间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技术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强后衰退的特征,省界对于环境信息公开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具有较大影响。第三,在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上,本文针对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检验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微观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影响异质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两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具有一定自愿性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要弱于具有一定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在对技术创新结构的影响上,环境信息披露能够促进企业发明专利以及绿色专利占比的提高,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则对实用新型专利占比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不利于企业发明专利占比的提高;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各分位点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为正,同时随着分位点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特征;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会随企业所处区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东部地区环境信息披露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要优于其他地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各区域企业技术创新均不存在显着影响;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会随着企业所处行业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重污染行业中企业技术创新不存在显着影响,对于非重污染行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显着为正,环境信息披露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着,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显着为正;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会随着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中央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显着为正,对于地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并不显着,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于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显着为正,但对于国有企业的影响并不显着;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两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均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通过这一中介机制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两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均能够有效调节传统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对企业产生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了创新:第一,完善了“波特假说”中关于合适的环境规制工具选择的研究框架。本文通过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梳理对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这一新兴理论概念进行系统地阐释,并通过实践分析、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考察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向。第二,丰富了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公众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从调节传统环境规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这为采用多样化的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双赢目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视角。第三,拓展了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和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创新性地利用城市和企业两个层面的样本数据,对城市环境信息公开、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三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际效果进行系统和深入的检验,进一步拓展了“波特假说”在中国的实证经验。
闫妍[9](202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东北农产品包装设计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社会的进步,如今人们不在满足于温饱小康的局面,公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成为现在时学发展的潮流。农产品作为生态绿色的产物,深受消费者喜爱和追捧,同时学表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生活的体现。特色农产品的产量以及高品质都是来源于当地的地域因素,由于当地的地域元素才能造就特色农产品。但是同样因为地域的原因,人们对于农产品的品牌意识较为淡薄,在农产品包装设设中加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较少,导致农产品的销路较为狭窄,无法扩东农产品的销售。所以,本课题立足于在农产品包装设设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对农产品包装设设的发展趋势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中析,从农产品包装设设的结构、材质、色彩、文字中形等方面入手,对艺术设设中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农产品包装体现地域特色,从而达到在农产品包装中体现生态绿色的目的,和增强品牌意识、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目的,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阐述。对于设设者和企业来说,在包装设设上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要坚持从消费者出发,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设原则,从消费者的心理和情感的需求出发,让包装设设变得有温度;第二,要满足市场需求和地域文化特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将农产品包装设设和地域文化元素完美的融合。同时,在市场调研中发现农产品包装存在包装形式与农产品不符、过度包装等问题,明确东东农产品在包装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设设策略,运用专业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东东农产品包装设设研究给予明确的方向,并带来新的思路,才是本文的根本目的。
王兰[10](2021)在《环境规制对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基于政企关系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指出,要将绿色发展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路径,通过培育节能环保技术,开发绿色创新产品,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创新能够有效调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是支撑中国制造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核心技术力量。目前,为激发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活力,改善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形成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制度驱动力,我国已初步建成以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为主,以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为辅的环境规制政策体系。然而,现有研究仅从绿色创新数量角度对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度效能展开评价与讨论,忽视了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创新活动存在专利泡沫、创新假象以及研发粉饰等创新质量不足的客观现实。对绿色创新质量的忽视,不仅会夸大现行环境规制政策的有效性,阻碍制度变革与制度发展,同时也难以从体制机制角度揭示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不足的制度前因。为此,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绿色创新专利数据,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了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影响,考察两类环境规制所传递的“政策激励”与“合规压力”是否成为企业开展策略性绿色创新活动的制度诱因。与此同时,考虑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政企关系的特殊存在,将政企关系引入“环境规制—策略性绿色创新”的研究框架,探究政企关系影响环境规制政策效应的内在逻辑。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策略性绿色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伴随环境规制力度的增强,企业的策略性绿色创新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动规律。这表明在环境规制力度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存在以策略性绿色创新捕获制度合法性的现象,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成为企业开展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制度诱因。其次,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策略性绿色创新存在规制效应,其能够通过经济激励与成本约束的市场手段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压缩企业利用策略性绿色创新获取制度收益的空间。再者,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政策组合能够发挥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协同治理效果,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强制性特征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灵活性特征能够实现有效中和,为规范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提供了有效政策支持。最后,在不同的政策安排中,政企关系对环境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政企关系正向调节了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与策略性绿色创新间的倒U型关系,促使二者间倒U型关系的拐点将向左移动;同时,政企关系也弱化了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的规制效果。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第一,从策略性绿色创新视角,拓展和丰富了环境规制政策有效性的研究,为提升环境规制制度效能,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经验证据。第二,从环境规制视角,识别了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的触发机制与制度诱因,为改善企业绿色创新质量,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第三,通过考察政企关系在不同环境政策中所表现的工具主义逻辑及亲社会动机,揭示了转型经济情境下政企关系的战略价值,丰富和补充了资源依赖理论的相关研究。
二、经济 环保 实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 环保 实用(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信息公开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基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准自然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
(一)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 |
(二)环境信息公开增进企业绿色创新的调节效应分析 |
三、研究设计与统计性分析 |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二)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三)统计性分析 |
四、计量分析与结果讨论 |
(一)基本回归结果 |
(二)稳健性检验 |
(三)异质性分析 |
(四)平行趋势和动态效应检验 |
五、进一步检验:调节机制及环境效应分析 |
(一)调节机制分析 |
(二)环境效应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2)环保收费制度改进对企业绿色创新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环保费改税的准自然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研究假设 |
2 研究设计 |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2.2 变量定义 |
2.3 模型设定 |
2.4 描述性统计 |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1 平行趋势检验 |
3.2 回归结果分析 |
3.3 异质性分析 |
3.4 稳健性检验 |
4 结论与启示 |
(6)买方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环境信息披露相关研究 |
1.2.2 绿色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
1.2.3 买方信息披露溢出效应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内容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买方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1 绿色技术创新概念及特点 |
2.1.2 环境信息披露概念及特点 |
2.1.3 理论基础 |
2.2 买方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 |
2.2.1 传递买方环保需求 |
2.2.2 增强企业创新动力 |
2.3 买方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
2.3.1 融资约束缓解中介效应 |
2.3.2 公众关注提升中介效应 |
2.3.3 市场地位对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 |
3 买方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 |
3.1 数据来源和模型设计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模型设计 |
3.1.3 变量选取 |
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2.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检验 |
3.2.2 基准回归结果 |
3.2.3 基于产权和规模的异质性检验 |
3.3 稳健性检验 |
3.3.1 倾向得分匹配 |
3.3.2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
3.3.3 替换被解释变量指标 |
4 买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检验 |
4.1 模型设计和变量选取 |
4.1.1 中介效应模型设计 |
4.1.2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设计 |
4.1.3 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选取 |
4.2 中介效应检验 |
4.2.1 融资约束缓解的中介效应检验 |
4.2.2 公众关注提升的中介效应检验 |
4.3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4.3.1 市场地位对融资约束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 |
4.3.2 市场地位对公众关注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
(一)绿色信贷与绿色创新 |
(二)《指引》增进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 |
(三)《指引》增进绿色创新的调节机制 |
(四)《指引》增进绿色创新的经济效应 |
三、研究设计与统计性分析 |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二)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三)统计性分析 |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平行趋势假设检验 |
(二)基准回归结果 |
(三)稳健性检验 |
五、《指引》增进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 |
六、《指引》增进绿色创新的调节机制分析 |
(一)环保执法 |
(二)知识产权保护 |
七、进一步讨论:《指引》增进绿色创新的经济效应分析 |
八、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附录 |
(8)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环境规制政策工具选择相关研究 |
1.2.2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行为及绩效影响相关研究 |
1.2.3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
1.2.4 现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环境规制 |
2.1.2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 |
2.1.3 技术创新 |
2.2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与环境规制相关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下环境规制相关理论 |
2.2.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2.3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
2.3.1 技术创新理论 |
2.3.2 波特假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现实基础 |
3.1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现实基础 |
3.1.1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演进历程 |
3.1.2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现状特征 |
3.1.3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3.2 中国技术创新的现实基础 |
3.2.1 中国技术创新政策支持背景 |
3.2.2 中国技术创新现状 |
3.3 中国技术创新现实问题及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可能发挥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 |
4.1.1 基于公众参与的分析 |
4.1.2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 |
4.2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 |
4.2.1 基于对传统环境规制调节作用的分析 |
4.2.2 基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本地效应 |
5.1.1 研究设计与数据介绍 |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3 进一步分析 |
5.2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邻地效应 |
5.2.1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相关性检验 |
5.2.2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 |
5.2.3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模型构建与数据介绍 |
6.1.1 模型构建 |
6.1.2 数据介绍 |
6.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1 基准回归结果 |
6.2.2 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6.2.3 基于技术创新结构的分析 |
6.2.4 分位数回归结果 |
6.2.5 异质性分析 |
6.2.6 中介效应分析 |
6.2.7 调节效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构建完善的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管理体系 |
7.2.2 充分发挥各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 |
7.2.3 发挥公众参与在提高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激励中的作用 |
7.2.4 发挥产业结构调整在提高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激励中的作用 |
7.2.5 发挥市场机制在提高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激励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东北农产品包装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课题创新之处 |
第2章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东北农产品包装设计 |
2.1 相关概念 |
2.1.1 可持续发展理念概述 |
2.1.2 包装设计概述 |
2.2 包装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系 |
2.2.1 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包装设计 |
2.2.2 包装设计带动可持续发展理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农产品包装设计发展趋势 |
3.1 东北农产品包装的发展历程 |
3.1.1 原始包装 |
3.1.2 功能决定形式 |
3.1.3 品牌介入 |
3.2 东北农产品包装现状及存在问题 |
3.2.1 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 |
3.2.2 包装设计较为传统 |
3.2.3 过度包装造成价值失衡 |
3.2.4 包装延续性实用功能被忽略 |
3.2.5 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 |
3.3 可持续理念包装设计对东北农产品的现实方法 |
3.3.1 提高品牌策划及可持续发展意识 |
3.3.2 倡导新型设计理念 |
3.3.3 增强消费者环保意识 |
3.3.4 政府应加强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 |
3.3.5 对东北地域文化特色的推广 |
3.4 东北农产品包装的艺术形式表现 |
3.4.1 东北地域文化元素研究 |
3.4.2 造型结构研究 |
3.4.3 人文特征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探究 |
4.1 东北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关键因素 |
4.1.1 包装品牌意识 |
4.1.2 包装策划定位 |
4.1.3 包装生态意识 |
4.2 东北农产品包装的视觉元素 |
4.2.1 包装的结构方面 |
4.2.2 包装的材料方面 |
4.2.3 包装的色彩方面 |
4.2.4 包装的字体方面 |
4.2.5 包装的图形方面 |
4.3 东北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原则 |
4.3.1 传递生活美学原则 |
4.3.2 追求产品创新原则 |
4.3.3 弘扬地方文化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价值与展望 |
5.1 介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东北农产品设计的价值 |
5.1.1 学术研究价值 |
5.1.2 人文精神体现 |
5.1.3 生态意识增强 |
5.2 东北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的前景展望 |
5.2.1 生态可循环 |
5.2.2 情怀文脉性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环境规制对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基于政企关系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策略性创新 |
2.1.1 策略性创新的概念内涵 |
2.1.2 策略性创新的诱因 |
2.1.3 策略性创新的经济后果 |
2.2 环境规制研究 |
2.2.1 环境规制的概念内涵、特征及其作用机理 |
2.2.2 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 |
2.3 政企关系 |
2.3.1 政企关系相关研究 |
2.3.2 政企关系与环境规制 |
2.3.3 政企关系与企业创新 |
2.4 文献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的触发效应研究 |
3.2 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的规制效应研究 |
3.3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政策组合效应研究 |
3.4 政企关系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测量 |
4.2.1 策略性绿色创新 |
4.2.2 环境规制 |
4.2.3 政企关系 |
4.2.4 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5.2 环境规制与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关系检验 |
5.3 环境规制的政策组合效应及政企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
5.4 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经济 环保 实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信息公开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基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准自然实验[J]. 王馨,王营. 金融研究, 2021(10)
- [2]环保收费制度改进对企业绿色创新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环保费改税的准自然实验[J]. 王树强,范振鹏. 工业技术经济, 2021(08)
- [3]城乡消费者亲环境行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沈旻旻. 江南大学, 2021
- [4]绿色信贷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雷宇辉. 西北大学, 2021
- [5]绿色创新、媒体关注与企业财务绩效[D]. 张宇舟. 西北大学, 2021
- [6]买方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D]. 吴静.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研究[J]. 王馨,王营. 管理世界, 2021(06)
- [8]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李世斌. 吉林大学, 2021(01)
- [9]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东北农产品包装设计应用研究[D]. 闫妍.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10]环境规制对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基于政企关系的调节作用[D]. 王兰.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标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激励模式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