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叶松KP浆碱抽提段强化漂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付希尧[1](2013)在《半纤维素对蔗渣浆ECF漂白工艺及AOX生成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论文以未漂硫酸盐法蔗渣浆为原料,研究了半纤维素对蔗渣浆ECF漂白工艺及AOX生成的影响。首先探讨了木聚糖酶预处理蔗渣浆的最佳条件。然后通过对不同聚戊糖含量的蔗渣浆的DoEpD1三段漂白工艺的优化,研究了聚戊糖含量对于蔗渣浆的DoEpD1漂白工艺以及AOX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木聚糖酶预处理后的蔗渣浆中聚戊糖含量、白度、卡伯值以及粘度的分析,得到该木聚糖酶预处理蔗渣浆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2.5IU/g,pH7.5,90min,55℃,浆浓6%。木聚糖酶预处理后的蔗渣浆聚戊糖含量最多降低37.4%。2、木聚糖酶预处理后的蔗渣浆最佳DoEpD1漂白工艺条件为:浆浓10%,C1O2总用量(有效氯)1.6%;D0:C1O2用量(有效氯)1.3%,60℃,60min Ep:NaOH用量2.0%,H2O2用量0.8%,65℃,90min;D1:C102用量(有效氯)0.3%,70℃,75min。与未处理蔗渣浆相比,酶预处理后的蔗渣浆聚戊糖含量减少37.4%,达到相同白度的前提下,C1O2有效氯总用量可以降低20%。3、通过对不同聚戊糖含量蔗渣浆的DoEpD1漂后废水中AOX产生量与C102用量的关系分析,得出随着以聚戊糖为代表的半纤维素含量和C102用量提高,漂后废水中AOX产生量上升。与未处理蔗渣浆相比,酶预处理后的蔗渣浆聚戊糖含量减少37.4%,在相同的用氯量的前提下,其漂白废水中所生成的AOX总量比未处理蔗渣浆可以减少29.6%。4、应用纤维质量分析仪、X-衍射、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木聚糖酶预处理蔗渣进行机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纤维质量分析仪测定分析得出,木聚糖酶预处理蔗渣浆可以增加其浆料长纤维比例,同时使其纤维平均宽度比率有所下降,导致纤维的长宽比增加,同时细小纤维的含量减少,有助于提高纸张的物理强度。(2)X-衍射结果表明经过木聚糖预处理蔗渣浆的结晶度有微小提高,说明木聚糖酶对纤维素降解很少。(3)通过木聚糖预处理蔗渣浆废液的紫外光谱说明,木聚糖酶预处理可以降解蔗渣浆中部分木聚糖,破坏木素一半纤维素复合体结构,同时使得部分木素溶出。(4)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说明,经过木聚糖酶预处理后,蔗渣浆的半纤维素有一定的降解,同时木素含量有所降低,溶出一些小分子木素。(5)在扫描电镜观察下,蔗渣浆在经过木聚糖酶预处理后,纤维表面变得粗糙,纤维表面还出现较多的孔洞。并且随着木聚糖酶预处理浓度的增加,出现损伤和裂缝的概率越大。
崔红艳,刘玉[2](2011)在《麦草浆生物漂白改性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际上对微生物分解木聚糖系统的研究日益关注,尤其是在纸浆漂白方面的应用。本文大体分析了目前纸浆漂白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生物漂白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漂白工艺被提出。介绍了生物漂白的定义及目的;列举了目前用于纸浆漂白的微生物和酶;对纸浆生物漂白机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另外介绍了木素生物降解的酶学机制,简述了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作为木素降解酶用于纸浆漂白的作用机理;最后总结了生物漂白的发展过程及存在问题。
王军辉,马常耕,张守攻,孙晓梅,武绍亮,胡惠仁[3](2008)在《华北落叶松生物制浆造纸性能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深入了解华北落叶松的纸浆物理性能,以华北落叶松为原料,对其生物浆的制浆和造纸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芦苇生物浆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落叶松生物浆的纤维长度和粗度较大;落叶松生物浆很容易打浆,可明显降低打浆能耗;落叶松生物浆具有较高的物理强度,适合生产瓦楞纸、纸板和一般文化用纸,但落叶松生物浆较难漂白。
王军辉,张守攻,石淑兰,胡惠仁,张宋智,马建伟,张建华[4](2007)在《日本落叶松硫酸盐浆漂白特性》文中指出为了解日本落叶松的纸浆物理性能,以日本落叶松KP浆为原料,对纸浆的漂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CEH三段漂白中,最佳有效氯质量分数为8%,NaOH质量分数为2.5%,漂白纸浆白度可达到71%(ISO);在CDEHD漂白中,最佳有效氯质量分数为9%,EH段合理NaOH质量分数为2%,纸浆白度能够达到81%(ISO);在D/CE1D1E2D2和DE1D1E2D2漂白中,当总有效氯质量分数为7.9%时,两种漂白流程都能将纸浆漂到82%(ISO)的高白度。采用过氧化氢加强氧漂再加两段过氧化氢漂白的漂白流程(即OPQP1P2)可以将白度为27.3%(ISO)的纸浆漂到76.6%(ISO)。
王军辉,张守攻,石淑兰,胡惠仁,张宋智[5](2006)在《日本落叶松AS-AQ浆和KP浆的漂白特性比较》文中指出为深入了解日本落叶松的纸浆物理性能,该文以日本落叶松ASAQ浆为原料,对纸浆的漂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KP浆的漂白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CEH三段漂白中,最佳有效氯用量为8%,NaOH用量为2.5%,漂白纸浆的白度可达到73%(ISO).在CDEHD漂白中,最佳有效氯用量为9%,EH段NaOH的合理用量为2%,纸浆白度能够达到79%(ISO).在DCE1D1E2D2和DE1D1E2D2漂白中,当总有效氯用量为7.9%时,两种漂白流程都能将纸浆漂到83%(ISO)的高白度.采用过氧化氢加强氧漂再加两段过氧化氢漂白的漂白流程(即OPQP1P2)可以将白度为27%(ISO)的纸浆漂到76%(ISO).无论是漂白浆还是未漂浆,ASAQ浆的聚合度都在KP浆之上.
王军辉,张守攻,石淑兰,胡惠仁,张宋智[6](2005)在《日本落叶松纸浆物理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日本落叶松不同树龄纸浆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KP浆和AS AQ浆的未漂浆和漂白浆的强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树龄对日本落叶松KP浆和AS AQ浆的物理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日本落叶松KP未漂浆的物理性能接近针叶木硫酸盐未漂浆国家标准B等,漂白浆的强度达到了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的国家标准A等。日本落叶松AS AQ浆(包括未漂浆和漂白浆)的物理性能达到了亚硫酸盐针叶木浆的国家标准A等;浆的抗张指数、裂断长、耐折度和耐破指数都要好于KP浆,但是在撕裂指数上KP浆要优于AS AQ浆。
张宋智,王军辉,张守攻,石淑兰,胡惠仁[7](2005)在《日本落叶松AS-AQ法制浆特性》文中提出以日本落叶松为原料,分别研究了用碱量、亚硫化度、AQ用量、保温时间、最高蒸煮温度对AS-AQ法制浆的影响,并对不同树龄之间的制浆差别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AS-AQ法最佳蒸煮工艺参数为:用碱量32% (以NaOH计)、亚硫化度0. 7、最高温度175℃,保温时间6h,AQ用量0. 15%,液比1∶4。在此条件下蒸煮可制得日本落叶松AS-AQ浆的卡伯值35左右,粗浆得率保持在47%以上。随着树龄的增大,日本落叶松的AS-AQ法制浆性能下降,而废液中的残余亚钠含量增加,蒸煮难度增加。树龄较小的12年生日本落叶松纸浆的物理性能要好于其他2个树龄的, 12年生的抗张指数、耐折度和伸长率都大于其他2个树龄的纸浆,而撕裂指数低于15年生树龄的纸浆。
王军辉,张守攻,石淑兰,胡惠仁,张宋智[8](2004)在《日本落叶松纸浆材造纸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该文以日本落叶松为原料 ,分别研究了用碱量、硫化度、保温时间对硫酸盐法制浆的影响 ,并对不同树龄、不同部位和不同单株之间的制浆差别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 ,最佳蒸煮工艺条件为 :用碱量 2 1%、硫化度 2 5 %、最高温度 170℃、保温时间 2 5h ;随着树龄的增大 ,日本落叶松的蒸煮难度增加 ;在树干的顶部、干部和基部中 ,干部原料较易蒸煮 ;不同单株间的制浆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别 ,但影响不大 ;树龄较小的 12年生日本落叶松纸浆的物理性能要好于 15年生和 2 3年生的 ;原浆的卡伯值高对保持日本落叶松KP浆的抗张强度和裂断长有利 ,而对耐折度和撕裂指数不利 .
谢新良[9](2004)在《日本落叶松制浆造纸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自19世纪末引入我国以来一直倍受林业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如今其生长迅速、适应范围广、病虫害少、可无性繁殖和造林成活率高等特点已被广泛认识。经过近40年的遗传改良研究,日本落叶松已成为长江流域亚高山地区及北方地区造林的重要树种,同时又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在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日本落叶松的造林面积已达20多万公顷。引种到我国南方及西南亚高山地区也表现出了迅速发展的势头。目前我国落叶松每年的造林面积达3万公顷以上。 本论文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落叶松良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技术”的资助下,全面研究了日本落叶松的原料特性和制浆造纸性能,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了日本落叶松的化学组成和纤维特性,对不同树龄(12、15和23年生)、同一棵树的不同部位的化学组成、糖类组成和纤维形态等的差异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的化学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树龄的增大,总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降低;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和1%NaOH抽出物的含量增加;灰分含量逐渐降低;聚糖组成中葡萄糖和木糖含量降低,半乳糖含量增加;纤维素结晶度指数有所减小。从化学组成与纤维特性分析来看,12年生和15年生日本落叶松较20年以上树龄的日本落叶松对制浆造纸更为有利。与本土落叶松相比,日本落叶松的水抽出物与1%NaOH抽出物含量较低,聚糖中葡萄糖含量较多和半乳糖含量较少,从化学组成来说,日本落叶松是一种优于本土落叶松的造纸原料。 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研究了日本落叶松的制浆特性,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两种制浆方法:KP法和AS-AQ法。通过日本落叶松硫酸盐法蒸煮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确定最佳KP法蒸煮工艺条件为:用碱量21%(以Na2O计)、硫化度25%、保温时间2.5h,最高温度170℃,液比1:4。在此优化条件下蒸煮可制得日本落叶松KP浆的卡伯值在23左右,粗浆得率在42~44之间。在相同的KP法制浆条件下,日本落叶松干部原料的制浆性能优于顶部和基部,所制得的纸浆的卡伯值较小,纸浆得率较高;日本落叶松单株之间的硫酸盐法制浆性能存在较小的差异。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AS-AQ法的蒸煮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确定最佳AS-AQ法蒸煮工艺条件为:用碱量32%(以NaOH计),亚硫化度0.7,保温时间6h,最高温度175℃,AQ用量0.15%,液比1:4。在此条件下蒸煮可制得日本落叶松AS-AQ浆的卡伯值在35左右,粗浆得率保持在47%以上。 随着树龄的增大,日本落叶松的KP法和AS-AQ法的蒸煮性能都呈现下降天津科技大学悼士学位诊文一一—-—趋势,蒸煮耗药量也随之增加。树龄较小的12年生日本落叶松的制浆性能优于树龄较大的日本落叶松,23年生日本落叶松的制浆性能比较差。 本论文的第三部分对日本落叶松纸浆的漂白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日本落叶松KP浆和AS一AQ浆为原料,进行了含氯漂白、ECF和TCF多种漂序的漂白研究。 在常规CEH三段漂白中,KP浆漂白的最佳有效氯用量为8%,Na0H用量为2.5%,漂白纸浆的白度可达到71%150;在此条件下可以将AS一AQ浆漂到73%150以上。在COEHD漂白中,KP浆漂白的最佳有效氯为9%,蛛段Na0H的合理用量为2%,纸浆白度能够达到81%150;在此条件下AS--AQ浆的白度达到了79%150。在D/CEIDtEZDZ和DE,DIEZDZ漂白中,当总有效氯用量为7.9%时,两种漂白流程都能将KP浆漂到82%150的高白度,将AS一AQ浆漂到83%工S0以上。 氧漂时,KP浆的最佳NaOH用量为2.5%,过氧化氢加强的氧漂效果更好,可将KP浆漂到50%工50;单段过氧化氢漂白的最佳HZOZ用量为1 .5%;环保型鳌合剂NAIDS的用量以0.4%为宜。采用过氧化氢加强氧漂再加两段过氧化氢漂白的漂白流程(即你QP,PZ),可以将KP浆和AS一AQ浆漂到76%150。 日本落叶松AS一AQ浆的聚合度,无论是漂白浆还是未漂浆,都在KP浆之上。 日本落叶松纸浆物理性能的研究是本论文的第四部分。KP未漂浆的物理性能接近国家B等针叶木硫酸盐未漂浆标准,漂白浆的强度达到了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的国家A等标准;AS一AQ浆(包括未漂浆和漂白浆)的物理性能(除白度外)达到了亚硫酸盐针叶木浆的国家A等标准。通过日本落叶松KP浆和AS一AQ浆物理强度的比较发现,无论是未漂浆还是漂白浆,AS一AQ浆的抗张指数、裂断长、耐折度和耐破指数都要好于KP浆,但是在撕裂指数上KP浆要优于AS一AQ浆。 综上所述,日本落叶松是一种明显优于本土落叶松的造纸原料,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应用前景非常乐观。
曹云峰,杨益琴,张晓丽,李忠正[10](2000)在《落叶松KP浆碱抽提段强化漂白研究》文中认为重点研究了落叶松KP浆CEH三段漂白碱抽提段用H2O2强化的工艺,并对添加螯合剂EDTA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二、落叶松KP浆碱抽提段强化漂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落叶松KP浆碱抽提段强化漂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半纤维素对蔗渣浆ECF漂白工艺及AOX生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造纸工业的原材料 |
1.1.2 蔗渣原料制浆造纸的优势和潜力 |
1.1.3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所面临的环保压力 |
1.1.4 非木材原料的半纤维素 |
1.1.5 非木材原料的木聚糖酶预处理对纸浆漂白的影响 |
1.2 低污染漂白技术的发展 |
1.2.1 传统含氯漂白工艺及改进 |
1.2.2 二氧化氯漂白的发展现状 |
1.2.3 蔗渣浆ECF漂白技术的研究 |
1.3 国内外关于AOX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木聚糖酶预处理蔗渣桨工艺条件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木聚糖酶活性的测定 |
2.1.4 木聚糖酶预处理蔗渣浆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酶用量对木聚糖酶处理效果的影响 |
2.2.2 pH值对木聚糖酶处理效果的影响 |
2.2.3 时间对木聚糖酶处理效果的影响 |
2.2.4 温度对木聚糖酶处理效果的影响 |
2.2.5 浆浓对木聚糖酶处理效果的影响 |
2.2.6 不同聚戊糖含量的蔗渣浆的制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戊糖含量不同的蔗渣浆ECF漂白工艺的优化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漂后浆料性能检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ClO_2总用量对预处理后蔗渣浆D_0EpD_1漂白结果的影响 |
3.2.2 Ep段NaOH用量对预处理后蔗渣浆D_0EpD_1漂白结果的影响 |
3.2.3 Ep段H_2O_2用量对预处理后蔗渣浆D_0EpD_1漂白结果的影响 |
3.2.4 反应温度对预处理后蔗渣浆D_0EpD_1漂白结果的影响 |
3.2.4.1 D_0段温度对预处理后蔗渣浆D_0EpD_1漂白结果的影响 |
3.2.4.2 Ep段温度对预处理后蔗渣浆D_0EpD_1漂白结果的影响 |
3.2.4.3 D_1段温度对预处理后蔗渣浆D_0EpD_1漂白结果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纤维素含量对蔗渣浆ECF漂白AOX生成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聚戊糖含量和ClO_2用量下蔗渣浆D_0段废水中AOX情况 |
4.2.2 不同聚戊糖含量和ClO_2用量下蔗渣浆Ep段废水中AOX情况 |
4.2.3 不同聚戊糖含量和ClO_2用量下蔗渣浆D_1段废水中AOX情况 |
4.2.4 不同聚戊糖含量和ClO_2用量下蔗渣浆废水中AOX总量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蔗渣浆木聚糖酶预处理的机理研究 |
5.1 原料准备 |
5.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纤维质量参数的测定 |
5.3.2 结晶度的测定 |
5.3.3 红外光谱分析 |
5.3.4 紫外光谱分析 |
5.3.5 扫描电镜观察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木聚糖酶预处理前后蔗渣浆纤维分析 |
5.4.2 木聚糖酶预处理前后蔗渣浆的结晶度分析 |
5.4.3 不同浓度的木聚糖酶预处理后酶解液的紫外分析 |
5.4.4 木聚糖酶预处理前后蔗渣浆的红外分析 |
5.4.5 扫描电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麦草浆生物漂白改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纸浆生物漂白技术介绍 |
2 用于纸浆漂白的微生物和酶 |
2.1 用于纸浆漂白的微生物有:真菌、放线菌和细菌 |
2.2 用于纸浆漂白的酶主要有两类:半纤维素酶 (Hemicellulase) 和木素降解酶 (Ligninase) |
3 纸浆生物漂白机理 |
4 木素生物降解的酶学机制 |
5 生物漂白的发展过程及存在问题 |
(3)华北落叶松生物制浆造纸性能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设备 |
1.3 药品 |
1.4 方法 |
(1) 对1#、2#和3#生物浆进行筛浆, 筛板缝隙为0.35 mm。 |
(2) 对2# (筛后) 和3#生物浆进行筛浆, 缝隙为0.2 mm。 |
(3) 对落叶松漂白生物浆2#-1和2#-2进行PFI磨打浆和分散, 并抄制成手抄纸页。 |
1.5 测定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落叶松生物浆的纤维形态分析 |
2.2 落叶松生物浆的漂白性能 |
2.3 落叶松生物浆的打浆和物理性能 |
3 结论与讨论 |
(4)日本落叶松硫酸盐浆漂白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原料及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CEH和CDEHD漂白 |
1.2.2 D/CE1D1E2D2和DE1D1E2D2漂白 |
1.2.3 全无氯漂OPQP1P2 |
(1) 氧漂 (O段) : |
(2) 螯合预处理 (Q段) : |
(3) 过氧化氢漂白 (P段) : |
1.3 测定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常规CEH漂白 |
2.2 CDEHD漂白 |
2.3 D/CE1D1E2D2和DE1D1E2D2漂白 |
2.4 TCF漂序OpQP1P2漂白 |
3 结 论 |
(6)日本落叶松纸浆物理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原材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抄片 |
1.4 物理性能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本落叶松KP浆的物理性能 |
2.1.1 树龄对日本落叶松KP浆物理性能的影响 |
2.1.2 漂白对日本落叶松KP浆物理性能的影响 |
2.2 日本落叶松AS-AQ浆的物理性能 |
2.2.1 树龄对日本落叶松AS-AQ浆物理性能的影响 |
2.2.2 漂白对日本落叶松AS-AQ浆物理性能的影响 |
2.3 日本落叶松KP浆和AS-AQ浆强度的比较 |
3 结 论 |
(7)日本落叶松AS-AQ法制浆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原料来源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化学药品与溶液 |
1.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1.4.1 碱性亚硫酸盐法蒸煮 |
1.4.2 蒸煮残余亚硫酸钠的测定 |
1.4.3 纸浆硬度测定 |
1.4.4 抄片和物理性能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本落叶松AS-AQ法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
2.1.1 用碱量的影响 |
2.1.2 亚硫化度的影响 |
2.1.3 AQ用量的影响 |
2.1.4 保温时间的影响 |
2.1.5 最高蒸煮温度的影响 |
2.2 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AS-AQ法制浆特性的比较 |
2.3 日本落叶松纸浆强度的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9)日本落叶松制浆造纸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2 日本落叶松的品种优选与种植 |
3 日本落叶松的化学组成与纤维形态 |
4 落叶松及日本落叶松的制浆造纸应用研究 |
5 本论文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日本落叶松化学组成和纤维特性的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日本落叶松化学组成的研究 |
3.2 日本落叶松糖类组成的研究 |
3.3 日本落叶松纤维形态的研究 |
3.4 日本落叶松纤维素结晶度的研究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落叶松制浆特性的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日本落叶松KP法制浆特性的研究 |
3.1.1 日本落叶松硫酸盐法制浆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
3.1.2 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KP法制浆特性的比较 |
3.1.3 日本落叶松不同部位KP法制浆特性的研究 |
3.1.4 日本落叶松单株之间KP法制浆特性的差异 |
3.2 日本落叶松AS-AQ法制浆特性的研究 |
3.2.1 日本落叶松AS-AQ法制浆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
3.2.2 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AS-AQ制浆特性的比较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落叶松纸浆漂白特性的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日本落叶松硫酸盐浆漂白特性的研究 |
3.1.1 常规CEH漂白的研究 |
3.1.2 C_DE_HD漂白的研究 |
3.1.3 D/CE_1D_1E_2D_2和DE_1D_1E_2D_2漂白的研究 |
3.1.4 日本落叶松KP浆氧漂的研究 |
3.1.5 日本落叶松KP浆后续H_2O_2漂白的研究 |
3.2 日本落叶松AS-AQ浆漂白特性的研究 |
3.2.1 常规CEH漂白的研究 |
3.2.2 C_DE_HD漂白的研究 |
3.2.3 D/CE_1D_1E_2D_2和DE_1D_1E_2D_2漂白的研究 |
3.2.4 TCF漂序O_pQP_1P_2漂白的研究 |
3.3 日本落叶松纸浆聚合度的研究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落叶松纸浆物理性能的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日本落叶松KP物理性能的研究 |
3.2 日本落叶松AS-AQ浆物理性能的研究 |
3.3 日本落叶松KP浆和AS-AQ浆物理强度的比较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3 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落叶松KP浆碱抽提段强化漂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半纤维素对蔗渣浆ECF漂白工艺及AOX生成的影响[D]. 付希尧. 广西大学, 2013(03)
- [2]麦草浆生物漂白改性技术[J]. 崔红艳,刘玉. 天津造纸, 2011(03)
- [3]华北落叶松生物制浆造纸性能的初步研究[J]. 王军辉,马常耕,张守攻,孙晓梅,武绍亮,胡惠仁.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5)
- [4]日本落叶松硫酸盐浆漂白特性[J]. 王军辉,张守攻,石淑兰,胡惠仁,张宋智,马建伟,张建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 [5]日本落叶松AS-AQ浆和KP浆的漂白特性比较[J]. 王军辉,张守攻,石淑兰,胡惠仁,张宋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01)
- [6]日本落叶松纸浆物理性能的研究[J]. 王军辉,张守攻,石淑兰,胡惠仁,张宋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 [7]日本落叶松AS-AQ法制浆特性[J]. 张宋智,王军辉,张守攻,石淑兰,胡惠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02)
- [8]日本落叶松纸浆材造纸性能的研究[J]. 王军辉,张守攻,石淑兰,胡惠仁,张宋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05)
- [9]日本落叶松制浆造纸特性的研究[D]. 谢新良. 天津科技大学, 2004(04)
- [10]落叶松KP浆碱抽提段强化漂白研究[J]. 曹云峰,杨益琴,张晓丽,李忠正. 林产工业,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