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二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测量与分析

南京长江二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测量与分析

一、南京长江二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实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先雨[1](2021)在《悬索桥锚碇施工水化效应与温控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悬索桥锚碇作为悬索桥重要的承力结构,是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锚碇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在悬索桥锚碇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水化放热,温度控制不当,很容易引起锚碇混凝土产生裂缝。本文依托重庆油溪长江大桥施工监控工程,以下部结构中的重力式锚碇与隧道锚锚塞体混凝土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工程实践、有限元模拟,研究锚碇在施工阶段的水化效应,探索相关的工程对策,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重力式锚碇与隧道锚锚塞体水化环境的差异性,结合实际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温控措施,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 FEA对油溪长江大桥重力式锚碇与隧道锚锚塞体在施工阶段的温度场进行预测,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重力式锚碇施工周期长,温度场受环境影响较大,气温骤降、寒潮等因素会增加混凝土开裂风险;锚塞体由于围岩和洞内较封闭的环境,施工中不易散热,因此,冷却水管的降温手段在锚塞体温控中十分重要。(2)针对锚碇施工阶段的水化影响因素入模温度、环境温度和分析锚碇分块分层施工法背后的物理学原理,并对混凝土分层厚度、保温材料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各因素对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规律;针对管冷系统常采用经验法设计的现状,分析了冷却水管布置形式、进水温度、水管管径与流速等对冷却水管的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临界雷诺数的管冷系统设计方法。结果表明:控制入模温度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峰值;具有良好保温效果材料的使用和较高的环境温度有利于缩小里表温差;基于临界雷诺数的管冷系统设计方法可为冷却水管设计的提供一种新思路,对提高管冷系统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3)利用锚塞体的围岩的保温性能,提出一种创造负温差条件的锚塞体裂缝控制方法,并通过数值实验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总结了适用于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的温控措施;为克服后浇带中垃圾清理困难且施工不易的问题,鉴于现阶段锚碇主要采用分块分层的施工现状,说明了基于“抗与放”的理论“跳仓法”同样适用于重力式锚碇施工的可行性。

魏桂亮[2](2020)在《跨海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大批跨海大桥正在规划和建设,大体积混凝土在跨海桥梁中应用更加广泛。由于面临海水、海风和高湿度的工作环境,跨海大桥对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和耐久性要求更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218)支持,依托海南万宁港北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矮塔斜拉桥;桥跨径布置为80+138+80=298m)与浙江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南通航孔桥(双塔整幅钢箱梁双索面斜拉桥;桥跨径布置为74+106+390+106+74=750m),对跨海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开展了温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设计了浙江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南通航孔桥与海南万宁港北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并对其进行水化热温度场监测,温控效果良好,未出现温致裂缝。(2)基于实测结果建立仿真模型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在实测结果与仿真分析吻合良好的基础上,对影响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参数如配合比、入模温度、环境条件、冷却方法及极端条件下的养护措施等进行了模拟分析。(3)海工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水化热低、施工性能好及耐久性优等要求,优先采用复掺技术,并适当外掺缓凝剂,以延缓峰温出现的时间,降低峰值温度。现场应结合施工季节,严格控制入模温度。就所分析结果而言,入模温度降低10℃,核心点峰值温度降低8.33℃,内表温差降低4.26℃,有利于控制内表温差。(4)海洋环境面临温度变化剧烈,大风等不利条件,海工大体积混凝土特别要做好防止骤然降温和大风等不利气候条件预案。就分析结果而言,环境温度和环境风速主要影响表面温度。环境温度降低10℃,核心温度不变,表面温度降低9.05℃,内表温差超限。(5)冷却方式对于承台内部降温至关重要。温控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冷却管通水流量与通水温度,当冷却管流量高于一定数值时,冷却效率反而降低;水温变化主要影响降温速率,降温阶段应选择合适的冷却水温,冷却期间应根据测试结果动态调整通水流量与温度。(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应加强养护,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就分析结果而言,土工布与彩条布具有防风保温效果,应在峰值温度到达前进行覆盖保温,若施工期间出现极端低温天气应优先采取棉被或其他保温材料覆盖保温。建议海工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在正常天气情况下控制拆模时间不宜少于7天,大风条件下还应适当延迟。

汤蕙嘉[3](2020)在《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悬索桥凭借其巨大的跨越能力,是跨越江河、峡谷的主要桥型。在地形和施工环境受限的情况下,在800米以上的跨径中,悬索桥通常是最佳的方案。但悬索桥在施工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受力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难题。主要包括主梁吊装过程中的内力和线形控制问题以及锚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水化热和温度应力控制问题。本文围绕这两大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和总结,主要包括:(1)总结归纳了悬索桥的经典计算理论和有限元的分析理论,讨论了施工过程的非线性分析方法。(2)以寸滩长江大桥为依托,研究了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不同主梁吊装方案的特点,为同类型桥梁主梁架设方案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研究了主索鞍顶推方案,确保了大桥在施工过程中主塔的安全;对比了寸滩大桥主梁理论线形与实测线形的偏差,控制结果良好。(3)研究总结了锚锭大体积混凝土的理论分析方法,探索出了以三维精细有限元分析方法仿真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技术路线。(4)以寸滩大桥锚锭为依托,采用Midas/fea对锚锭施工过程进行了全过程水化热和温度应力计算,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普适性强,结果计算可靠。(5)总结形成了一种以BIM技术为依托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控制施工方法,实现了对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的智能控制,确保混凝土温度在理论要求的范围内。

胡文斌[4](2020)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大跨PC波纹钢腹板桥梁0#块温度效应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桥梁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大跨PC波纹钢腹板组合桥梁作为一种新颖的桥梁结构形式,其能够充分利用钢材料的抗剪性能、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性能,并且又具备连续刚构桥梁的优点,这使得其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多的应用。但是,该类桥梁0#块结构尺寸大、空间结构复杂以及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其在浇筑后凝结硬化的过程中极易因为自身的水化反应而产生温度裂缝,进而影响到全桥的安全性、适用性以及耐久性。因此,本文针对干热河谷地带大跨PC波纹钢腹板组合桥梁0#块开展了温度效应以及温度裂缝防治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本论文依托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小江大桥(大跨PC波纹钢腹板连续刚构桥)工程项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桥梁0#块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环境温度和风速的现场实测数据,利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对桥梁0#块浇筑凝结硬化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温度效应分析;分析总结了其中心截面以及横隔板中心截面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各个研究节点的温度时程曲线变化规律、研究截面顶板、腹板以及底板温度应力时程曲线变化规律;并基于分析结果制定了相应的温控指标、温控措施、现场监控方案以及养护防裂措施等。其次,参与了桥梁0#块浇筑前的施工准备工作,并利用温度巡检仪和温度传感器对桥梁0#块整个凝结硬化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控,分析总结了桥梁0#块在实际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和变化规律;监控结果表明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所制定的温控措施取得圆满成功,并验证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基于仿真分析结果以及实测结果,总结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大跨PC波纹钢腹板连续刚构桥0#块整个凝结硬化过程中的温度效应规律,并提出在此类环境下如何防治此类桥梁0#块裂缝的相关对策。综上,本文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大跨PC波纹钢腹板组合桥梁0#块结构开展了温度效应规律及温度裂缝防治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该新颖结构的设计、优化以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马超[5](2020)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正反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作为现代桥梁建设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型式,其开裂问题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指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可对其进行仿真计算,制定各施工阶段的具体温控措施。但是,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有限元分析时,所采用的热学参数主要通过经验公式或试验得到,由于经验公式难免有误差,试验因其花费高、耗时长而较少使用,并且这些参数在施工期受气象条件、时空、荷载、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往往使得所采用的热学参数失真,使得大体积温控计算偏离甚至严重偏离实际情况,进而误导工程技术人员采取不准确的温控措施,导致一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或多或少的裂缝。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温度场有限元正分析—制定温控措施—现场温度监控量测—温度场反分析—温控措施优化调整”这一思路来降低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风险。本文以太洪长江大桥散索鞍支墩承台为工程背景作了相关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根据混凝土性能试验与经验公式,确定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的计算参数;利用MIDAS/FEA建立了温度场正分析模型,得到了各层混凝土的温度场、应力场的分布情况;结构各层温度变化的规律大致相同,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升温迅速且温度峰值较高;里表温差较大且均经历先升后降的过程;降温速率过快,内部降温速率较表面降温速率更快;各特征点的应力曲线均在允许应力曲线的下方,且相差较大距离,即各特征点应力值均小于相应龄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2)利用BP神经网络的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了温度场反分析模型,并利用神经网络工具箱完成了 BP神经网络算法的编程。在确定网络参数样本时,引入均匀设计方法,大大减少了网络学习的样本数量,保证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在其取值范围内做且仅做一次试验,并对网络输入输出样本作了归一化处理,消除了各参数数量级及量纲差异。(3)采用三种广泛接受的性能指标:拟合优度、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量化了 BP神经网络的训练效果,三项性能指标均较为理想,且测试样本集中的预测值与真实值拟合良好,同样验证了 BP神经网络模型对大体积混凝土预测精度高,误差较小,可以用来反演大体积混凝土热学参数。(4)制定了散索鞍支墩承台温度场温控监测方案,利用特征点实测温度反演得到了绝热温升、反应常数、导热系数和表面放热系数四个热学参数值。基于修正模型的温度计算值与温度实测值吻合良好,内部特征点温度峰值最大误差为1.1℃,表面特征点温度峰值最大误差为0.8℃,说明反演结果符合实际施工情况。明确了温控措施的调整方向。(5)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进行反分析时,有效利用正分析结果,同时将正分析与反分析过程分离,大大地减少了反分析时间,提高了反分析效率和准确性。并基于MATLAB软件设计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温度场反分析系统,并成功将BP神经网络算法嵌入到其中,使得反分析过程直观、简洁、可操作性强。

曾旅中[6](2020)在《悬索桥锚碇大体积砼温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锚碇是悬索桥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浇筑体积巨大,在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而且,目前对于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研究相对较少,国内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主要参考和借鉴住建部颁发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由于地域和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其是否适用一些特殊复杂结构的温度控制值得研究。本文以重庆南两高速太洪长江大桥两岸锚碇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与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悬索桥锚碇大体积砼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展开研究,并对比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温控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根据施工方案及现场资料,利用Midas/civil建立了重力式锚碇C40锚体部分的有限元模型,并与现场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分析实测结果发现该工程混凝土浇筑后50h左右达到温度峰值,结构里表温差于混凝土浇筑后60h左右达到峰值。(2)参数分析与现场实测研究结果均表明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间隔期的长短会严重影响温控效果,一方面要避免间隔期太短下层混凝土散热不充分,增大温控难度;另一方面要避免下层表面温度下降的过低,造成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温度梯度过大。(3)研究隧道锚现场实测数据后,发现隧道锚洞内温度随时间变化幅度小于洞外温度,其温度基本在洞外温度10℃附近上下波动;为使模拟分析的结果尽可能的符合实际情况,锚塞体相对封闭环境下的大气环境温度可考虑取0.7~0.9倍外界环境温度,外界温度高时(如午后)建议取0.7,外界温度低时(如午夜)建议取0.9。(4)采用MIDAS/FEA软件建立隧道锚锚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几个主要参数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将隧道锚锚塞体浇筑厚度由4m改为设计方案的2m时,混凝土温度峰值降低1.8℃,应力峰值降低1.06MPa;混凝土表面对流系数每降低10 kJ/(m2·h·℃),温度峰值增加1.0℃,应力峰值降低0.35MPa;锚塞体各层入模温度每升高5℃,温度峰值升高3.0℃,应力峰值上升0.40MPa;相比于普通水泥,采用中、低热水泥的温度峰值分别降低4.6℃、14.9℃,应力峰值降低了 0.40MPa、1.51MPa。

李登武[7](2019)在《山区悬索桥大体积混凝土锚塞体水化热分析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桥梁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很多大跨径悬索桥相继修建。其中悬索桥承台、锚碇或锚塞体等结构由大体积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混凝土在施工浇筑和后期养护过程中水化热产生的温度裂缝问题日益突出。采取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和有效的温度监控措施,来防止有害裂缝的产生,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是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托在建金安金沙江大桥(丽江侧)隧道锚锚塞体工程,对山区悬索桥大体积混凝土锚塞体水化热进行分析和控制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水化热计算相关理论,运用热传导基本方程的有限元解法与冷却水有限元单元法,采用水化热热学参数取值与计算经验估值,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重难点与相应的锚塞体施工工艺流程,对锚塞体在施工浇筑过程中裂缝产生的原因、混凝土施工控制、冷却水管进出水控制、混凝土里表温度控制和养护等技术进行系统研究。(2)针对隧道锚内锚塞体与围岩在水化热作用下的传热影响效果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FEA2017,对锚塞体周边围岩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混凝土在高分层且不通冷却水情况下,水化热温度作用对围岩厚度影响情况,为同类型锚塞体围岩建模厚度取值提供参考。(3)针对环境温度变化对锚塞体混凝土表层温度影响情况,提出利用混凝土与空气接触的热传导理论,推导出气温变化对混凝土表面厚度的影响深度;针对锚室内混凝土保温效果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对流系数进行温度和应力分析,并得出常温浇筑情况下的最佳对流系数取值。(4)针对锚塞体施工过程中高分层分块和混凝土内部冷却水控制问题,选取锚塞体第五、六施工阶段进行分层分块研究;利用锚塞体浇筑层第六施工阶段,讨论冷却水12个分析工况情况,对冷却水参数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得出各工况下的最优解。(5)结合锚塞体浇筑实际工程,系统阐述水化热监控流程,运用有限元软件对锚塞体混凝土施工进行全程水化热温度场的仿真计算,将现场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锚塞体混凝土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总结相关温控成果;对施工中遇寒潮这一不利情况进行反分析,得出相关研究结论,为后期锚塞体施工和山区同类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

秦梦杰[8](2018)在《高原地区高强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原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峡谷多、空气稀薄、日照辐射强。桥梁大体积混凝土通常使用高标号水泥,同时外界环境复杂、水化反应复杂,混凝土内部温度集聚,散热问题与内外温度温差成为设计与施工的难题,急需研究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四川省甘孜地区普巴绒特大桥零号块为背景,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大体积混凝土规范并未对箱梁中高标号混凝土热学性能、降温措施做出具体技术措施,通过现场监测的大量数据对西部四川甘孜地区高强混凝土水化热的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其施工降温措施有待改进。(2)在候湘亚师兄的基础上继续探讨钢筋率对导热系数的显着性影响,并且进行适当的修正导热系数。同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热力学分析,建立零号块实体模型,模拟水化热温各节点的发展历程,结合实测数据对施工阶段温度场进行总结,通过模拟数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间误差产生的原因,发现其问题进行精细化模型修改,最终还是存在部分较小的差异,并验证了有限元仿真分析高原地区箱梁温度场是可行性与准确性。(3)四川甘孜地区属于高原地区,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各个工况的水化热分析,不同配筋率、不同浇筑时间等进行温度场分析,以此解决高原地区温度梯度大的问题,提出一些温控措施。

蔡文俊[9](2018)在《高温季节下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沪通长江大桥28#主墩承台平面面积约4700m2,于炎热夏季浇筑。承台混凝土浇筑总方量约42000m3,其单次浇筑量高达16250m3,需进行温控施工。本文从混凝土原材料降温及保温、混凝土拌合及运输、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角度,全面介绍了该承台以通水冷却为主的温控方案。并基于桥梁工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探讨承台温控数值模拟相关参数的选取,拟定承台温控的主要技术指标。最后利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承台芯部温度、混凝土内外温差和冷却水管进出水温差等指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主要技术指标,即在承台混凝土达到峰值温度前,冷却水流速应≥1.5m/s,达到峰值温度以后,流速降低为1m/s;并且通水时长宜≥7d。(2)在通水冷却的前提下,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温度迅速上升;峰值过后混凝土温度迅速下降;停止通水后,混凝土温度下降速率减小,当降至接近环境温度时,混凝土温度基本保持不变。(3)对比了承台温控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指出二者出现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混凝土入模温度理论值与实测值的不同,说明可用数值模拟指导和配合温控的现场施工,前提是数值模拟所用工况和条件必须与现场严格一致。(4)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表明:承台各层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芯部温度≤65℃,初凝后混凝土内表温差≤20℃,大部分时间冷却水管进出水温差≤10℃,基本满足温控要求。并且截至现场混凝土养护完毕,未在承台表面发现温度裂缝,承台温控施工取得了圆满成功。

魏玉莲[10](2018)在《南京长江四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控裂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由于其体积庞大,大体积混凝土在水泥水化时会形成外低内高的温差,这种温差会使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由此引起混凝土变形不一致,进而产生内部应力约束。因内部中心区域为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放热过程中温度最高点,故其产生的热膨胀也比表面位置的混凝土要大的多,受此影响,混凝土表面受拉而中心受压,随着混凝土的表面拉应力逐步增长直至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出现裂缝。南京四桥锚碇及主塔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其体积庞大,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细度高,水化放热速率快,内部温升高,易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此外混凝土胶材用量高,水胶比小,自收缩和干缩较大,也会加剧收缩开裂的风险。收缩裂缝的产生对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产生显着影响。为了提升工程质量和服役寿命,本文针对南京四桥工程结构特征、环境条件和实际用材等情况系统开展了锚碇及主塔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首先通过胶凝材料水化热试验、绝热温升试验、半绝热温升试验以及足尺模型试验等多种方法对锚碇及主塔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了对比和优选,掌握了影响混凝土水化温升的主要因素,包括:硅酸盐水泥矿物、硅酸盐水泥细度、水泥含量、水灰比、各类掺合料外加剂的影响。分析显示粉煤灰掺入能后移水泥放热峰,磨细矿渣粉的掺入会使胶凝材料的水化历程发生改变,使绝热温升曲线峰值靠后。两者复合掺加后,对水化热的降低效果非常明显,比单掺要好很多。缓凝剂影响胶凝材料水化历程,使其混凝土温峰推迟的同时降低温峰。延迟水化热温峰的效果,却可以增加散热的时间,进而达到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的目的。最终确定:优先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因故无法获得时,对选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要进行水化热测试,选择水化放热较低的水泥。水泥不应该太细,用比表面积控制时,其细度不宜大于350m2/kg。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该掺加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最好是采用复合掺加技术。不建议使用硅灰。使用缓凝型减水剂,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水化放热。严格控制粗骨料的空隙率,减少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使用量,建议其空隙率不大于40%。严格控制水胶比不大于0.50。半绝热温升试验方法用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简单可靠,建议在工程中推广使用。足尺模型试验能够较为准确反映工程中的温度变化历程,重要构件,如索塔高强大体积混凝土应该在施工前进行足尺模型验证试验。其次,通过混凝土干燥收缩应力试验和开裂评价试验研究,提出干燥收缩开裂概率P作为评判补偿收缩混凝土抗裂性的依据,可以简单、直观评价混凝土在不同限制情况下产生收缩裂缝的几率,从而对与混凝土补偿收缩评价有一个较为积极的意义。在此基础之上,分析研究了各组分矿物掺合料和膨胀剂对高流态混凝土干缩和补偿收缩效果的影响,指出高流态混凝土干缩性质主要受矿物掺合料的影响较大。对于掺加粉煤灰和矿粉矿物的混凝土,前者主要改善高流态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质,后者的改善效果则与掺量有关,硅灰对于高流动性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质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然后在原材料优选的基础上,以抗裂性能为核心,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为主要手段,同时兼顾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经济性,采用低水化热的胶凝材料体系,选用优质聚羧酸类缓凝高性能减水剂,选用级配良好、低热膨胀系数、低吸水率的粗集料,使用低流动性混凝土等综合技术手段,优化和确定了锚碇及主塔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最后,借助计算机有限元仿真分析,结合南京长江四桥锚碇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针对锚碇及主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环境条件、结构特征、施工工艺等多种工况的开裂风险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在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参照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技术指南、标准等相关资料,制定了基于耐久性考虑的相关混凝土施工指南,同时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类似工程项目已有的施工经验,明确提出主要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指标。同时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水化反应而导致的温度变化主要受水化热和混凝土浇筑温度等几个方面影响。同时由于原材料的温度受外界大气温度影响较为明显,南京四桥锚碇锚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按照夏季温度不宜高于25℃控制。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裂缝控制方案,采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浇筑温度、合理划分施工层、冷却管散热的综合裂缝控制措施,提出了适合的混凝土入模温度、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案与冷却水的合理流量、拆模时间及工艺等综合施工措施,考虑混凝土的施工时间,提出了保证养生质量的方法。从最终工程实体混凝土工程温度测控结果看,此次采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无线测控方案较好的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准确的对混凝土的实时温度发展进行了监控,同时根据监控结果采取了相应的响应措施,做到温度可控,大大降低了结构开裂风险,成功的保证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在锚碇及主塔成功应用,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收缩开裂难题。针对跨江大桥索塔裂缝控制,在原材料的比选确定基础上,通过采用不同水泥塔柱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试拌,得到各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和物性能、强度及其半绝热温升试验结果,选定满足施工耐久性能、施工性能及强度且混凝土水化热最小、水化放热曲线缓的作为塔柱混凝土的施工用配合比。结合设计资料,对索塔各组成节段进行温控方案验证计算,同时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

二、南京长江二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实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长江二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实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悬索桥锚碇施工水化效应与温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特点
        1.2.1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1.2.2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锚碇水化热研究现状
    1.4 依托工程与研究内容
        1.4.1 工程概况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有限元理论
    2.1 热力学的基本理论
        2.1.1 热传导方程
        2.1.2 温度场类型
        2.1.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2 混凝土的基本物理学性能
        2.2.1 混凝土的热学性能
        2.2.2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2.3 混凝土温度场的有限元法
        2.3.1 变分原理
        2.3.2 不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原理
        2.3.3 含冷却水管的温度场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锚碇温度场数值分析
    3.1 锚碇温控差异性分析
    3.2 锚碇温度场自动监测系统
        3.2.1 传感器与无限采集设备
        3.2.2 温度采集系统
        3.2.3 温度测点布置
    3.3 重力式锚碇有限元分析
        3.3.1 计算参数与其他条件
        3.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3.3.3 计算结果
    3.4 隧道锚锚塞体有限元分析
        3.4.1 计算参数与其他条件
        3.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3.4.3 计算结果
    3.5 重力式锚碇理论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3.5.1 实测数据分析
        3.5.2 对比分析
    3.6 隧道锚锚塞体理论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3.6.1 实测数据分析
        3.6.2 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锚碇水化热影响因素分析
    4.1 锚碇相关温度分析
        4.1.1 入模温度
        4.1.2 环境温度
    4.2 锚碇分块分层分析
        4.2.1 分层分块分析
        4.2.2 分层厚度分析
    4.3 锚碇保温材料分析
    4.4 绝热温升系数分析
    4.5 管冷系统分析
        4.5.1 布置形式
        4.5.2 进水温度
        4.5.3 管径与冷却水流速
        4.5.4 基于临界雷诺数的管冷系统设计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
    5.1 混凝土浇筑前的温控措施
        5.1.1 水泥
        5.1.2 骨料预冷
        5.1.3 冷却水管
        5.1.4 设施受力钢筋
        5.1.5 合理利用“抗与放”
    5.2 混凝土浇筑中的温控措施
    5.3 混凝土浇筑后的温控措施
    5.4 锚塞体创造负温差条件的裂缝控制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2)跨海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内容
第2章 大体积混凝土力学与热学性能
    2.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理论
        2.1.1 热传导方程
        2.1.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2 大体积混凝土的热学性能
        2.2.1 混凝土的热学性能
        2.2.2 混凝土绝热温升
    2.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计算
        2.3.1 混凝土温度场有限元的显式解法
        2.3.2 混凝土温度场有限元的隐式解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跨海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设计与温度场实测
    3.1 舟山港主通道南通航孔桥承台温控系统设计与温度场实测
        3.1.1 工程背景
        3.1.2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设计
        3.1.3 温度场实测结果
        3.1.4 测试结果分析
    3.2 港北大桥承台温控系统设计与温度场实测
        3.2.1 工程背景
        3.2.2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设计
        3.2.3 温度场实测结果
        3.2.4 测试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跨海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仿真分析
    4.1 舟山港主通道南通航孔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仿真分析
        4.1.1 参数选取
        4.1.2 模型的建立
        4.1.3 仿真分析结果
        4.1.4 实测与仿真结果对比
    4.2 港北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仿真分析
        4.2.1 参数选取
        4.2.2 模型的建立
        4.2.3 分析结果
        4.2.4 实测与仿真结果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跨海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影响参数分析
    5.1 概述
    5.2 混凝土配合比
    5.3 入模温度
    5.4 环境温度
    5.5 环境风速
    5.6 冷却管
        5.6.1 无冷却管
        5.6.2 冷却管水流量
        5.6.3 冷却管水温
    5.7 养护方式
    5.8 拆模时间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3)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悬索桥的发展
    1.2 悬索桥施工监控研究现状
        1.2.1 悬索桥主梁架设控制研究现状
        1.2.2 悬索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1.2.3 温度场与温度应力
        1.2.4 大体积混凝施工控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全过程计算方法介绍
    2.1 悬索桥的计算——静力部分
        2.1.1 竖直平面(x-z平面)内荷载作用下悬索桥的静力计算
        2.1.2 水平平面(x-y平面)内荷载作用下悬索桥的静力计算
    2.2 悬索桥有限元分析理论
        2.2.1 索单元的计算原理
        2.2.2 悬索桥平衡状态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2.3 悬索桥施工过程分析方法
        2.3.1 悬索桥加劲梁施工计算理论
        2.3.2 悬索桥加劲梁施工过程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主梁吊装施工监控研究
    3.1 工程概况
        3.1.1 桥塔设计
        3.1.2 加劲梁设计
        3.1.3 有限元计算模型
    3.2 大跨径悬索桥不同主梁架设方案的对比研究
        3.2.1 吊装方案简介
        3.2.2 不同吊装方案对主梁开口间隙的影响
        3.2.3 不同安装方案对塔缆间距变化的影响
        3.2.4 主缆标高控制及其变化规律
    3.3 主索鞍顶推控制
        3.3.1 索鞍预偏的原因
        3.3.2 寸滩长江大桥索鞍顶推方案
    3.4 钢箱梁线形监控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跨径悬索桥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方法研究
    4.1 水化热计算理论
        4.1.1 砼的热传导方程
        4.1.2 温度场的几个基本概念
        4.1.3 初值条件和边界条件
    4.2 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4.2.1 温度场的几个基本求解方法
        4.2.2 瞬态温度场有限元计算原理
    4.3 水化热分析重要参数
        4.3.1 混凝土的热学性能
        4.3.2 混凝土绝热温升
        4.3.3 混凝土表面边界条件近似处理
        4.3.4 外界温度函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跨径悬索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控研究
    5.1 工程概况
    5.2 寸滩长江大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5.2.1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5.2.2 寸滩长江大桥南北锚碇施工方法
        5.2.3 寸滩长江大桥南北锚碇施工技术
    5.3 寸滩长江大桥锚碇水化热模型
        5.3.1 模型建立
        5.3.2 材料特性
        5.3.3 模型展示
    5.4 寸滩长江大桥北锚碇水化热分析
        5.4.1 典型大混凝土块理论与实测对比分析
        5.4.2 典型小混凝土块理论与实测对比分析
        5.4.3 大块混凝土与小块混凝土对比分析
    5.5 基于BIM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温控成套方法
        5.5.1 寸滩长江大桥南北锚碇BIM温控信息平台
        5.5.2 寸滩长江大桥南北锚碇可视化温度控制流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4)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大跨PC波纹钢腹板桥梁0#块温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的基本内容
        1.3.2 本文创新点
    1.4 本文技术路线及文章结构
        1.4.1 技术路线
        1.4.2 文章结构
第二章 混凝土水泥水化热分析的相关计算理论
    2.1 引言
    2.2 热传导相关计算理论
        2.2.1 热传导方程
        2.2.2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2.2.2.1 初始条件
        2.2.2.2 边界条件
    2.3 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绝热温升
        2.3.1 水泥水化热计算
        2.3.2 混凝土绝热温升
    2.4 有限单元法计算温度场
        2.4.1 变分原理
        2.4.1.1 平面二维问题的变分原理
        2.4.1.2 空间三维问题的变分原理
        2.4.2 稳定温度场有限元解法
        2.4.3 不稳定温度场有限元解法
    2.5 有限单元法计算温度应力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跨波纹钢腹板桥梁0#块温度效应仿真分析
    3.1 引言
    3.2 工程背景及研究目的
        3.2.1 小江大桥整体概述
        3.2.2 小江大桥0#块概述
        3.2.3 小江大桥0#块温度效应仿真分析的目的
    3.3 桥梁0#块温度效应仿真分析概述
        3.3.1 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FEA简介
        3.3.2 小江大桥0#块研究断面及节点选取
    3.4 桥梁0#块温度效应分析模型
        3.4.1 定义混凝土材料特性
        3.4.2 桥梁0#块仿真模型
        3.4.3 混凝土材料热学参数选取
        3.4.4 热源函数
        3.4.5 桥梁0#块建模流程
    3.5 桥梁0#块温度效应仿真分析
        3.5.1 桥梁0#块中心截面温度场分析
        3.5.2 桥梁0#块中心截面节点温度时程曲线
        3.5.3 桥梁0#块横隔板中心截面温度场分析
        3.5.4 桥梁0#块横隔板中心截面节点温度时程曲线
        3.5.5 桥梁0#块中心截面节点温度应力时程曲线
        3.5.6 桥梁0#块横隔板中心截面节点温度应力时程曲线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跨波纹钢腹板桥梁0#块温度场现场实测与结果分析
    4.1 引言
    4.2 工程概述
        4.2.1 项目概况
        4.2.2 水文地质资料
        4.2.3 气象资料
        4.2.4 混凝土设计
        4.2.5 桥梁0#块构造概述
        4.2.6 桥梁0#块施工概述
    4.3 桥梁0#块现场温度监控
        4.3.1 桥梁0#块温度监控的目的
        4.3.2 桥梁0#块温控标准及温控措施
        4.3.3 桥梁0#块现场温度监控
        4.3.3.1 监测内容、要求及流程
        4.3.3.2 监测设备
        4.3.3.3 现场温度场测试截面的选择以及测点的布置
    4.4 桥梁0#块现场实测温度场结果分析
        4.4.1 桥梁0#块中心截面温度监控结果分析
        4.4.2 桥梁0#块横隔板中心截面温度监控结果分析
    4.5 桥梁0#块温度场现场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跨波纹钢腹板桥梁0#块裂缝的防治及处理
    5.1 引言
    5.2 桥梁0#块裂缝种类及成因
        5.2.1 桥梁0#块裂缝的种类
        5.2.2 温度裂缝的成因分析
    5.3 规范允许的裂缝宽度
    5.4 桥梁裂缝的验算公式
    5.5 桥梁0#块裂缝的防治
        5.5.1 桥梁0#块构造设计
        5.5.2 桥梁0#块温度控制
        5.5.3 桥梁0#块后期养护
    5.6 桥梁0#块裂缝的处理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正反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大体积混凝土的概述
        1.2.1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1.2.2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
        1.2.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分析
    1.3 大体积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3.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正分析研究现状
        1.3.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反分析研究现状
        1.3.3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现状
        1.3.4 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过程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试验与经验公式的大体积混凝土有限元正分析及温控设计
    2.1 工程背景
    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计算参数的选取
        2.2.1 混凝土配合比
        2.2.2 混凝土力学性能
        2.2.3 水化热函数
        2.2.4 混凝土热学性能
        2.2.5 环境温度
    2.3 有限元正分析模型的建立
        2.3.1 计算模型
        2.3.2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2.4 正分析计算结果与温控设计
        2.4.1 温度场计算结果
        2.4.2 应力场计算结果
        2.4.3 温控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反分析基本原理与BP神经网络
    3.1 反分析基本原理
        3.1.1 反分析概述
        3.1.2 反分析问题求解方法
    3.2 BP神经网络
        3.2.1 BP网络的模型与结构
        3.2.2 经典BP算法
        3.2.3 针对经典BP算法的改进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分析模型的建立与程序实现
    4.1 温度场反分析模型的建立
        4.1.1 温度场反分析模型
        4.1.2 反演参数
        4.1.3 反分析步骤
    4.2 BP神经网络结构的确定
        4.2.1 输入层及输出层神经元数目的确定
        4.2.2 隐含层的确定
    4.3 样本设计及数据归一化处理
        4.3.1 均匀设计方法概述
        4.3.2 基于均匀设计的训练样本生成
        4.3.3 数据归一化处理
    4.4 BP神经网络的算法编程
        4.4.1 MATLAB与神经网络工具箱
        4.4.2 部分代码
        4.4.3 后处理系统
    4.5 网络训练及性能评价指标
        4.5.1 网络训练
        4.5.2 性能评价指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散索鞍支墩承台温度场反分析与温控调整
    5.1 温度场现场监测与方案制定
        5.1.1 监测流程
        5.1.2 监测系统
        5.1.3 温度测点布置
        5.1.4 现场测温注意事项
    5.2 基于实测温度的混凝土热学参数反分析结果
        5.2.1 实测数据收集与整理
        5.2.2 热学参数反分析结果
    5.3 反演结果检验与分析
        5.3.1 温度场计算结果与分析
        5.3.2 应力场计算结果与预测
    5.4 基于预测结果的温控措施调整
        5.4.1 温控措施调整方向
        5.4.2 温控效果验证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附录C (BP神经网络程序代码)

(6)悬索桥锚碇大体积砼温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及温度裂缝的危害
    1.3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研究现状
    1.5 存在的不足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大体积混凝土分析的基本理论
    2.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的基本理论
        2.1.1 混凝土热传导方程
        2.1.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1.3 水化热作用
        2.1.4 混凝土绝热温升
    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场的基本理论
        2.2.1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2.2.2 抗拉强度
        2.2.3 极限拉伸变形
    2.3 大体积混土的计算方法
        2.3.1 不稳定温度场的显式解法
        2.3.2 不稳定温度场的隐式解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力锚锚块大体积混凝土模拟分析
    3.1 工程概况
        3.1.1 太洪长江大桥概况
        3.1.2 重力锚锚块工程概况
    3.2 模拟分析的参数选取
        3.2.1 混凝土配合比
        3.2.2 混凝土热力学性能
        3.2.3 环境温度
        3.2.4 冷却水管的布置
        3.2.5 边界条件
        3.2.6 施工阶段安排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1 Midas/civil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分析的介绍
        3.3.2 C40锚块部分有限元模型
    3.4 模拟结果的分析
        3.4.1 温度场分析结果
        3.4.2 应力场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40锚体部分混凝土温度实测及对比分析
    4.1 测温流程与测点布置
        4.1.1 测温流程
        4.1.2 测点布置
    4.2 温控指标
    4.3 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4.3.1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4.3.2 里表温差
        4.3.3 进出水口水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洪长江大桥隧道锚锚塞体大体积混凝土温控
    5.1 引言
    5.2 隧道锚锚塞体工程概况
    5.3 计算参数确定
        5.3.1 混凝土配合比
        5.3.2 混凝土力学性能
        5.3.3 混凝土热学性能
        5.3.4 冷却水管设计参数与其布置
        5.3.5 边界条件
    5.4 有限元模拟、实测及数据分析
        5.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4.2 各层混凝土实测
        5.4.3 锚塞体温度实测值与计算值对比分析
        5.4.4 洞内外环境温度对比
    5.5 大体积混凝土参数敏感性分析
        5.5.1 分层浇筑厚度
        5.5.2 表面对流系数
        5.5.3 入模温度
        5.5.4 混凝土中水泥种类
        5.5.5 冷却水流速
        5.5.6 冷却水温度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7)山区悬索桥大体积混凝土锚塞体水化热分析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特点
        1.2.1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1.2.2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1.3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锚塞体水化热研究现状
    1.4 工程概况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工程概况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水化热计算理论与有限元分析方法
    2.1 水化热计算理论
        2.1.1 混凝土的热传导方程
        2.1.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2 水化热计算的重要参数
        2.2.1 混凝土热学性能
        2.2.2 混凝土绝热温升
        2.2.3 混凝土抗拉强度
        2.2.4 表面放热系数
    2.3 计算温度场的有限元单元法
        2.3.1 热传导问题的变分原理
        2.3.2 不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原理
        2.3.3 冷却水有限元解法
    2.4 计算温度应力有限元方法
        2.4.1 应力应变增量计算
        2.4.2 有限元应力场计算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锚塞体水化热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3.1 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原因
    3.2 锚塞体浇筑施工控制
        3.2.1 锚塞体入模温度控制
        3.2.2 锚塞体施工过程控制
        3.2.3 水冷管布设及要求
    3.3 锚塞体裂缝控制和养护
        3.3.1 锚塞体混凝土温度控制
        3.3.2 锚塞体抗裂安全系数取值
        3.3.3 锚塞体混凝土养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锚塞体水化热影响因素温控措施研究
    4.1 围岩传热仿真分析
        4.1.1 围岩有限元模型建立
        4.1.2 锚塞体参数取值
        4.1.3 锚塞体水化热对围岩影响分析
    4.2 锚塞体保温厚度分析
        4.2.1 气温变化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影响
        4.2.2 表面保温效果宏观分析
    4.3 锚塞体分层分块研究
        4.3.1 分块分层计算理论
        4.3.2 浇筑厚度对混凝土温度影响
        4.3.3 分层浇筑对混凝土温度影响
    4.4 锚塞体冷却水参数化分析
        4.4.1 水管冷却的计算理论
        4.4.2 水管冷却的参数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安金沙江大桥锚塞体温控与计算分析
    5.1 锚塞体混凝土现场温控监测
        5.1.1 锚塞体监测实施流程
        5.1.2 现场监测仪器设备
        5.1.3 锚塞体监测工作实施
    5.2 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
        5.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5.2.2 锚塞体浇筑整体计算分析
        5.2.3 锚塞体温度场随时间变化规律
    5.3 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5.3.1 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5.3.2 理论实测比较分析
    5.4 寒潮天气对混凝土影响
        5.4.1 锚塞体考虑寒潮的必要性
        5.4.2 寒潮对混凝土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高原地区高强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1.2.1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和特点
        1.2.2 混凝土水化热温控技术
    1.3 国内外水化热温度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控制的研究
        1.3.2 高原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计算原理及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混凝土的基本热学性能
        2.2.1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
        2.2.2 混凝土的导温系数
        2.2.3 混凝土的线热膨胀系数
        2.2.4 混凝土表面对流系数
    2.3 热传导基本原理
        2.3.1 Fourier热传导方程
        2.3.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4 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混凝土温度场的计算原理[4]
        2.4.1 空间问题的变分原理
        2.4.2 不稳定温度场有限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原地区零号块水化热试验及分析
    3.1 引言
    3.2 工程概况
    3.3 零号块测点布置及所用测试仪器
    3.4 零号块水化热温度场实测数据分析
        3.4.1 顶板水化热数据分析
        3.4.2 横隔板内部水化热数据分析
        3.4.3 腹板水化热数据分析
        3.4.4 底板水化热数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筋修正零号块温度效应的有限元分析
    4.1 引言
    4.2 导热系数参数优化
        4.2.1 不同钢筋率对导热系数影响
        4.2.2 不同比表体积对导热系数影响
    4.3 有限元水化热模型的建立
        4.3.1 材料特征值定义
        4.3.2 创建有限元几何模型
        4.3.3 定义边界条件及加载
        4.3.4 网格划分
    4.4 热分析结果
    4.5 模拟结果与实测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不同因素对温度效应的影响及温控措施
    5.1 引言
    5.2 零号块温度场分析
        5.2.1 不同配筋率的计算分析
        5.2.2 不同环境温度的分析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9)高温季节下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目的及主要工作内容
第2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相关理论
    2.1 混凝土热学性能与绝热温升
        2.1.1 混凝土热学性能
        2.1.2 混凝土绝热温升
    2.2 大体积混凝土热传导理论
        2.2.1 混凝土热传导方程
        2.2.2 混凝土温度场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计算方法
        2.3.1 有限单元法中的变分原理
        2.3.2 计算混凝土温度场的有限单元法
    2.4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原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沪通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
    3.1 工程概况
    3.2 承台温控方案设计资料
    3.3 承台温控方案
        3.3.1 承台温控标准制定
        3.3.2 现场施工工艺及措施
        3.3.3 通水冷却温控系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数值模拟研究
    4.1 Midas/civil模拟混凝土温度场简介
    4.2 承台温控数值模拟参数取值
        4.2.1 最大绝热温升
        4.2.2 冷却水管对流换热系数
        4.2.3 边界条件
    4.3 承台温控技术指标拟定
        4.3.1 冷却水流速
        4.3.2 通水时长
        4.3.3 混凝土入模温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承台温控现场监测及模拟结果分析
    5.1 承台温度场现场监测方案
        5.1.1 承台混凝土温度监测
        5.1.2 其他温度监测
        5.1.3 冷却水流速监测
    5.2 承台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3 承台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5.3.1 混凝土温度场监测数据
        5.3.2 冷却水管进出水温差监测数据
    5.4 承台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南京长江四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控裂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2.1 主要原材料
    2.2 主要试验方法
第三章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性能优化
    3.1 混凝土水化温升试验
    3.2 混凝土收缩特性与补偿技术研究
    3.3 锚体C30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4 塔柱C55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锚体C30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与施工技术研究
    4.1 工况概况与控裂重难点分析
    4.2 温控仿真计算及分析
    4.3 温控标准
    4.4 现场温控措施
    4.5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6 温度监测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塔柱C55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与施工技术研究
    5.1 工况概况与控裂重难点分析
    5.2 温控仿真计算及分析
    5.3 温控标准
    5.4 现场温控措施
    5.5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5.6 温度监测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南京长江二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实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悬索桥锚碇施工水化效应与温控措施研究[D]. 陈先雨. 长安大学, 2021
  • [2]跨海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研究[D]. 魏桂亮.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3]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汤蕙嘉.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大跨PC波纹钢腹板桥梁0#块温度效应研究[D]. 胡文斌. 云南大学, 2020(08)
  •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正反分析研究[D]. 马超.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6]悬索桥锚碇大体积砼温控技术研究[D]. 曾旅中.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7]山区悬索桥大体积混凝土锚塞体水化热分析与控制研究[D]. 李登武.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高原地区高强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效应研究[D]. 秦梦杰.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 [9]高温季节下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研究[D]. 蔡文俊.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10]南京长江四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控裂关键技术研究[D]. 魏玉莲. 东南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南京长江二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测量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