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比容和培养基差异对其沉降率的影响

红细胞比容和培养基差异对其沉降率的影响

一、红细胞的压积及介质差异对其沉降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党建春,郭蕾,赵丽芳,路伟[1](2021)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78例SAP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单一组(给予CVVH治疗)36例和联合组(给予HP联合CVVH治疗)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腹痛、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血液净化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沉降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腹痛消失、腹膜刺激征消失、血液净化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单一组(P<0.01)。治疗后,两组TNF-α、IL-6、CRP、MDA、MPO、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两组SOD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 HP联合CVVH治疗SAP的效果确切,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

林四龙[2](2021)在《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索氨甲环酸(TXA)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及术后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选取80例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安庆市立医院因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需行首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是否接受TXA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术前30分钟及假体安装完毕松开止血带后静脉滴注1g氨甲环酸,术后24小时内每3h给药一次。对照组:同一时间给予静滴生理盐水100ml。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总失血量及输血率;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手术结束即刻、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及术后第3天静脉血中白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两组术后血常规、凝血象等变化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呕吐例数及肌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血红蛋白及术前红细胞压积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对照组总失血量(1067.35±92.73)ml高于观察组(821.03±115.3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9,P<0.05);对照组的输血率(22.5%)明显高于对观察组(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94,P<0.05)。经过单因素ANOVA得出,两组在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二天及术后第三天的IL-6(F1=9.36,F2=11.03,F3=11.07)、血沉(F1=20.94,F2=18.90,F3=22.80)和CRP(F1=14.08,F2=12.10,F3=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结果显示,使用TXA的患者术后血沉(B=0.22,P=0.04)、IL-6(B=0.14,P=0.03)、CRP(B=0.03,P=0.01)的最大变化量较对照组小(B>0,P<0.10),且术后第三天对应指标值也更低(B>0,P<0.10)。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凝血功能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行下肢血管彩超都没有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恶心呕吐情况及肌力的恢复都较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首次单侧TKA围手术期,静脉多次注射氨甲环酸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的血液丢失,减少输血几率。2、氨甲环酸的静脉注射可以有效的抑制TKA围手术期的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痛苦。3、氨甲环酸可以明显缓解患者TKA术后疼痛、抑制呕吐及促进肌力恢复,有益于患者术后康复。4、TKA中应用氨甲环酸对患者的凝血指标干扰不大,并不增加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形成的风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赵伟[3](2020)在《红细胞沉降率极端升高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一些病理状态下红细胞沉降速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会出现极端升高的现象(ESR≥100mm/h)。分析ESR极端升高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导致ESR极端升高的因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实验室检查提示ESR≥100mm/h的患者共计429例。收录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第一次ESR≥100mm/h的数值及24小时内的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肝功能(白蛋白、球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肾功能(尿素、肌酐、尿酸)、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CRP)。根据患者临床诊断,分为感染性疾病组、血液系统疾病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组、肾功能衰竭组及其他组。分析ESR极端升高在疾病中的分布,以及ESR极端升高与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42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70±18.70)岁,其中男性患者236人,女性患者193人,ESR值(110.00±22.00mm/h)。与女性的ESR(111.00±36.00mm/h)相比,男性红细胞沉降率值(110.00±18.75mm/h)(P=0.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年组患者的ESR值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的ESR值。2.与ESR极端升高[n(%)]相关的主要诊断是感染性疾病[157(37%)]、血液系统疾病[127(30%)]、自身免疫性疾病[74(17%)]。肺部感染、造血干细胞疾病、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红细胞疾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与ESR极端升高有统计学意义。3.ESR极端升高与RBC、HB、HCT、FIB水平相关,ESR极端升高与RBC、HB、HCT水平呈负相关,与FIB的水平呈正相关;与CRP水平无关。[结论]1.ESR极端升高与性别无关。与青年组相比,中年组和老年组的ESR值较高。2.ESR极端升高相关的主要疾病是肺部感染、造血干细胞疾病、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红细胞疾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3.ESR极端升高与RBC、HB、HCT水平呈负相关,与FIB的水平呈正相关;与CRP水平无关。

张诚[4](2019)在《磨痂术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间生态组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皮肤作为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具有着重要的保护和调节功能,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代谢产物排泄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烧伤作为外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烧伤患者尤其是深度烧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面临诸多复杂情况,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始终是创面愈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处理创面坏死组织,对提高深度烧伤的创面愈合效率,减轻创面瘢痕的形成,改善烧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磨痂或削痂是目前临床深度烧伤患者常用的手术清创方式,但关于两者在临床应用中对比性研究极其有限,广大学者对两种手术方式适用的创伤范围、对创面愈合改善作用及预后影响仍存在较多的争议。另外目前临床上也尚缺乏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行磨痂治疗安全性的综合评价性研究,因此迫切的需要通过合理的临床研究评价二者的应用性,为今后其规范性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伤后体液丢失较多,血液流变学改变较明显,伤后早期行大面积磨痂处理,理论上对患者全身血流状态包括血流动力、血液流变、组织微循环、创面愈合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在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血液流变学、创面局部微循环以及创面愈合等方面的影响时,面积超过30%TBSA的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是比较好的研究对象。但在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局部创面间生态组织影响时,我们的预实验证明患者烧伤面积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由于受临床实验条件限制,我们在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创面间生态组织及创面愈合等指标的影响时,选择面积在10%TBSA~30%TBSA之间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而在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血液流变学、创面局部微循环以及创面愈合等指标的影响时选择30%TBSA~50%TBSA之间的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中我们分别选择不同烧伤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创面分别采用磨痂、削痂、保守换药方法进行治疗,对三种方案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创面间生态组织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创面微循环指标及创面愈合有效性进行探讨,以明确三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深Ⅱ度烧伤时的差异性,为今后临床工作中应用这三种方案治疗深度烧伤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休克期行大面积磨痂处理的合理性提供研究依据。研究目的1.探讨磨痂、削痂或保守治疗方案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间生态组织状态及创面愈合的改善作用;2.明确磨痂、削痂或保守治疗三种方案对于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创面微循环指标变化以及预后的影响;从上述指标初步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行磨痂处理的合理性;3.构建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探讨磨痂术对模型大鼠创面愈合及微循环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一: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符合选择标准的面积在10%TBSA~30%TBSA之间的9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创面分别应用磨痂术、削痂术以及保守换药方法进行处理。2.用休克指数法比较三组患者入院时休克程度;比较三组患者入院时、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时的大腿围度变化情况;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价并记录三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的疼痛评分情况;术后第2天、第5天、第8天和第10天时,分别从三组患者创面邻近非烧伤组织取材,应用组织匀浆细菌定量培养法,检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组织内细菌数量及变化情况;分别从三组患者术后第14天的创面取材,HE染色法观察比较术后第14天时各组创面的组织学特点;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时,分别检测比较三组患者创面渗液中IL-6和IL-8的含量;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平均换药次数、术后第14天时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3.研究对象二:2013年1月~2017年1月间符合选择标准的面积在30%TBSA~50%TBSA之间的58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20例)、C组(18例),三组患者创面分别应用磨痂术、削痂术以及保守换药方法进行处理。4.用休克指数法比较三组患者入院时休克程度;比较三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期间血浆补液量;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时,应用血液流变检测仪测定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浆粘度、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图像仪测定比较三组患者创面微循环的血液灌流值(MPV);5.90只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为假烫伤组,B组为深Ⅱ度烫伤保守治疗组、C组为深Ⅱ度烫伤磨痂治疗组,观察比较各组大鼠创面变化,并于伤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时测量计算比较各组创面愈合率以及脱痂率;应用HE染色法观察比较上述时间点创面的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比较上述时间点各组创面微血管中CD31的表达情况,计算并比较上述时间点各组创面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三组患者入院时休克指数对比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测定三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时大腿围度以评价治疗前后患者创面肿胀程度变化情况,结果表示为:大腿围度变化(△D)=入院时大腿围度-术后大腿围度。对比三组患者大腿围变化测量结果,术后第1天时A组(磨痂组)、B组(削痂组)、C组(保守组)三组患者大腿围变化均值分别为(1.49±0.51)cm、(1.56±0.76)cm和(1.68±0.59)cm,三组患者大腿围变化均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时,磨痂组患者大腿围变化均值为(5.12±1.24)cm,与术后第1天相比,术后第3天磨痂组患者大腿围度明显缩小,提示患者创面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削痂组及保守组大腿围变化均值分别为(3.98± 1.16)cm和(2.68±1.65)cm,与磨痂组相比,削痂组及保守组患者大腿围均值变化幅度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时磨痂组患者大腿围变化均值为(7.89± 1.76)cm,削痂组及保守组患者大腿围变化均值分别为(6.33 ± 1.09)cm和(2.90±0.93)cm。对比三组结果,可见治疗后各组患者创面肿胀情况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轻,磨痂组、削痂组减轻程度明显好于保守组,而磨痂组则明显好于削痂组及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应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价三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时的疼痛指数。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时A、B、C三组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8.87±1.04)、(9.02±0.89)和(8.76±1.01),三组患者间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相比,术后第3天和第5天时三组患者疼痛评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提示治疗后患者创面疼痛程度得到缓解,但三组间的差别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观察术前及术后第14天时三组患者创面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显示,患者术前创面组织结构变化符合深Ⅱ度烧伤创面特征,痂下组织可见充血、水肿,表皮至真皮网状层均有损伤,坏死真皮组织中原胶原纤维结构被破坏,纤维结构肿胀、部分融合,但部分真皮深层组织受伤程度较轻或未被伤及,其深部结构仍较为完整,仍可见有较多的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皮肤附件组织存在,在坏死组织和活性组织之间偶尔可见“白细胞浸润区域”。术后第14天,显微镜下可见磨痂组患者创面部分表皮结构较为完整,复层上皮较厚,有较多的皮肤附件,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削痂组患者组织表皮角化明显,复层上皮较薄,可见少量皮肤附件如毛囊、汗腺、皮脂腺等分布,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数量比磨痂组多;保守组可见表皮结构不完整,表皮角化严重,在患者组织中仅见少量上皮细胞团,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皮肤附件极少,同时组织中分布有大量的炎性细胞。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组织结构,可见磨痂组创面结构最为完整,而保守治疗组创面组织完整性最差,炎性反应情况最严重。4.手术前磨痂组、削痂组及保守治疗组患者创面渗液中IL-6含量分别为(0.13±0.02)pg/ml、(0.15±0.04)pg/ml和(0.15±0.05)pg/ml,术后第3天时,三组患者IL-6水平分别增加至(0.27±0.04)pg/ml、(0.26±0.04)pg/ml和(0.25±0.05)pg/ml,至术后第7天时,可见磨痂及削痂组患者创面渗液IL-6含量明显低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手术前磨痂组、削痂组及保守治疗组患者创面渗液IL-8含量分别为(0.50±0.12)pg/ml、(0.47±0.08)pg/ml和(0.47±0.11)pg/ml,术后第3天时,磨痂组及削痂组患者IL-8水平呈现增加趋势,分别为(0.72±0.16)pg/ml和(0.79±0.20)pg/ml,而保守治疗组患者创面渗液IL-8含量则未发生明显改变,至术后第7天时,磨痂及削痂组患者创面渗液IL-8含量与术后第3天相比较为稳定,且其水平显着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组织匀浆细菌定量培养法检测比较术后创面间生态组织细菌培养情况,结果显示,磨痂组、削痂组及保守组三组患者术后第2天时创面邻近非烧伤组织细菌总量分别为(100.3±5.32)CFU/g、(108.6±4.96)CFU/g、(151.6±8.16)CFU/g;术后第5天时创面邻近非烧伤组织细菌总量分别为(72.9±3.12)CFU/g、(104.9±4.12)CFU/g及(125.8±7.07)CFU/g;术后第8天时创面邻近非烧伤组织细菌总量分别为(46.5±2.42)CFU/g、(64.9±3.03)CFU/g及(76.9±1.58)CFU/g;术后第10天时创面邻近非烧伤组织细菌总量分别为(34.7±1.02)CFU/g、(49.5±1.14)CFU/g、(56.9±0.84)CFU/g,对比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三组患者创面邻近非烧伤组织中细菌总量,可见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各组患者组织中的细菌量呈现为降低趋势,且A组(磨痂组)患者组织细菌量明显低于B组(削痂组)及C组(保守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对比三组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显示,与非手术组相比,经磨痂或削痂处理的患者创面可提前5~9天愈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磨痂组及削痂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可见磨痂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时三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2±12)%、(53±9)%和(42±6)%,对比结果显示磨痂组患者术后第14天时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削痂组及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三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3±3.56)天、(26.5±4.16)天和(32.9±7.91)天,与削痂组相比,磨痂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5~9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平均换药次数,A、B、C三组的平均换药次数分别为(6.12±0.98)次、(11.3±1.34)次和(15.2±2.97)次,可见磨痂组患者的平均换药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研究对象二纳入研究的烧伤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三组患者入院时休克指数对比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磨痂组及削痂组患者平均血浆补液量分别为(2.21±0.57)ml/kg·d和(2.45±0.53)ml/kg·d,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保守治疗组患者的平均血浆补液量为(2.89±0.38)ml/kg·d,与磨痂组患者相比,该组患者平均血浆补液量明显增加。磨痂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削痂组和保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磨痂组、削痂组及保守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分别为(2.57±0.56)mPa·s、(2.48±0.47)mPa·s和(2.64±0.49)mPa·s,与正常人群相比,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浆粘度明显增加,术后第1天时三组患者血浆粘度持续增加,直至术后第3天时三组患者血浆粘度分别为(1.76±0.53)mPa·s、(1.84士0.47)mPa·s和(2.39±0.51)mPa·s,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至术后第7天时与保守治疗组患者相比,磨痂组、削痂组患者血浆粘度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人群相比,三组患者血小板粘附率显着增加,且其水平在术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对比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三组患者血小板粘附率无明显差异;对三组患者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测定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群相比,三组患者手术前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显着增加,而红细胞沉降率则明显降低,术后第1天至第7天可见三组患者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呈现为降低趋势,红细胞沉降率在术后则表现为增加趋势,对比三组测定结果,磨痂组及削痂组患者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还测定了三组患者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显示,术前三组患者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2.03±0.84)g/L、(2.18±0.45)g/L和(2.34±0.79)g/L,与正常人群相比,三组患者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术后第1天时,三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1.89±0.67)g/L、(1.70±0.47)g/L和(1.90±0.79)g/L,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天时三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至术后第3天时可见三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至(3.56±1.21)g/L、(4.06±0.87)g/L和(4.90± 1.16)g/L,至术后第7天时磨痂及削痂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已基本至正常水平,而保守组患者术后第7天时纤维蛋白原量明显高于磨痂及削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治疗前三组患者创面血液灌流值(MPV)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天时三组患者MPV值分别为(1.89±0.23)V、(2.16±0.33)V和(1.79±0.21)V,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MPV值改变不明显,术后第3天时三组患者MPV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磨痂及削痂组,磨痂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削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时三组患者创面MPV值增加至(5.31±0.61)V、(3.82±0.34)V和(2.97±0.31)V,磨痂组MPV值明显高于削痂组和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各组大鼠伤后对声音等刺激反应较为敏感;与适应期相比,伤后前三天大鼠进食饮水有所减少;大便性状未见明显异常;创周皮肤未见明显丘疹、皮疹等过敏现象;各组大鼠伤后体温未出现异常变化,体重未出现明显异常变化。13.假烫伤组处理后背部皮肤无明显变化。伤后第3天,C(烫伤+磨痂)组创面可见散在少许黑点,创面较干燥,无明显渗出,B(烫伤)组可见大部分创面颜色变黑,形成焦痂,部分创面可见有明显渗出物。伤后第7天,C组部分创面形成薄层干痂,创面较前缩小,B组创面焦痂范围,较前略有缩小,创面仍有渗出物。伤后第14天,C组创面明显缩小,干燥,无渗出,B组创面焦痂范围较前略有减少,但仍有大片颜色发黑的坏死组织,周围可见脓性分泌物。14.伤后第3天,烫伤组与磨痂组创面脱痂率无明显差异;伤后第7天、第14天,磨痂组的创面脱痂率明显高于烫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烫伤组创面无明显变化。15.伤后第3天,烫伤组与磨痂组的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后第7天、第14天,磨痂组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烫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烫伤组创面无明显变化。16.假烫伤组处理后未见明显的新生血管形成,伤后第3天,烫伤组创面可见有部分新生微血管形成,但形态不规则,大小不均匀;磨痂组新生微血管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形态较为规则;伤后第7天,磨痂组新生血管数量多,形态分布较均匀,烫伤组可见有数量较多的新生微血管形成,但排列较为混乱;伤后第14天,磨痂组可见大部分新生血管形态完整,排列整齐且分布均匀,表现接近成熟组织,烫伤组新生血管的数量虽然较多,但形态不规则,分布不均匀且管径较大。对比烫伤组及磨痂组创面微血管密度的变化趋势,可见随着时间变化,两组MVD值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伤后第7天、第14天,磨痂组MVD值均明显高于烫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探讨了磨痂、削痂及保守治疗方案在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与削痂手术及保守治疗相比,早期磨痂处理深Ⅱ度烧伤创面可有效地减轻患者创面局部炎症反应,改善创面周围组织水肿程度,减少创面微生物感染,促进上皮化过程。2.深Ⅱ度烧伤进行早期磨痂治疗,具有能最大限度清除坏死组织、对创面损伤小的优点,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3.大面积烧伤患者可见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创面微循环的改变,表现为血浆粘度的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且存在形成血栓的风险性。4.磨痂及削痂手术处理可一定程度改善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效果优于保守治疗方案。5.休克期大面积磨痂及削痂均可改善烧伤患者创面局部微循环障碍,且磨痂处理效果优于削痂处理,这可能与磨痂的机械性摩擦过程有关。研究结果提示休克期行大面积磨痂术具备一定的可行性。6.深Ⅱ度烫伤对大鼠创面微循环状态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可能是导致其创面进行性加深的重要原因;磨痂处理能够促进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微血管生成,改善创面微循环状态,可加快创面愈合,改善创面预后。

张倩[5](2019)在《抗血栓天然活性成分筛选及其药理作用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血栓性疾病是由血栓过度形成导致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引起的相关疾病。血栓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引起的脑血管、心血管及外周性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上升趋势,因此预防血栓形成是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发展方向。天然来源的动植物材料如传统中药、功能性食物等具有显着的抗血栓活性,按其主要作用机制可分为三大类:(1)抑制凝血级联反应以及干扰血栓扩大的抗凝剂;(2)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抑制血栓形成的血小板抑制剂;(3)能直接溶解已形成血栓的溶栓剂。课题组前期对31种活血化瘀中药及14种功能性食物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发现其中部分天然产物对血小板聚集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说明这些天然产物中确实存在活血化瘀的相关活性物质。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建立一系列基于离线液相色谱(LC)监测技术的新型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快速有效地筛选活血化瘀中药(延胡索、川芎、丹参、红花、卷柏)及功能性食物(柑橘属柠檬)中与血栓形成有关的活性成分,并对天然产物及相应活性成分的相关药理作用进行评价。期望筛选出活血化瘀中药和功能性食物中具体的药效物质,在验证其活性的基础上,对活性较好的单体进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此外,建立针对活性中药丹参中极性丹酚酸的快速富集分离方法。系统地为上述药物和食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八个章节:论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血栓形成过程及目前天然产物抗血栓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突出了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在抗血栓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及探索药效机理对于药物筛选与研发的必要性。介绍了LC技术作为一种现代高效分离工具在天然产物研究方面的应用,详细描述了基于离线LC分析的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目前的研究和应用趋势。通过描述该技术的基本思路和进展情况,阐明了本研究选题及研究的目的、技术背景和立论依据。论文第二章采用离线血小板直接亲和萃取结合LC-DAD分析,对延胡索和川芎中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成分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延胡索总生物碱提取物(TAE)中有5个能与血小板结合的化合物包括海罂粟碱、脱氢紫堇碱、四氢小檗碱、四氢黄连碱及紫堇碱。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该5个化合物对凝血酶(TH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85μg/mL),并且其中4个(海罂粟碱、四氢小檗碱、四氢黄连碱和紫堇碱)的抗血小板作用为首次发现。此外,含量测定的结果显示,该5个化合物总含量约占TAE的21%,是延胡索TAE中的主要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而川芎中有5个化合物包括咖啡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Z-藁本内酯能与血小板特异性结合,其中洋川芎内酯A和Z-蒿本内酯能明显抑制THR诱导的洗涤血小板聚集,是强烈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而另外3个成分体外抗聚集活性较弱。结合含量测定和体外活性测试的结果,发现川芎醇提物中含量最高的两个成分表现了最强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尽管由于亲和力-内在活性的限制,血小板萃取结合HPLC分析在筛选天然产物中的特异性活性成分方面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该方法确实能快速地缩小复杂基质中活性化合物范围,为具体成分筛选提供便利。论文第三章采用血小板吸附中空纤维LC-DAD生物指纹图谱方法,对丹红混煎剂中潜在的血小板抑制活性成分进行筛选。通过与空白纤维对比,从丹红混煎液中共找出12个靶向血小板的成分。结合LC-MS/MS分析鉴定了其中9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并通过体外试验证实了其中3个化合物包括苯丙氨酸、丹酚酸A和丹酚酸B,对三种激动剂THR、二磷酸腺苷(ADP)以及U46619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直接抑制作用。通过构效关系理论推测与丹酚酸A和丹酚酸B拥有相似丹参素结构单元的另外2个已筛选出但未获得单体的化合物丹酚酸H/丹酚酸I和丹酚酸L可能也具有血小板抑制活性。吸附性中空纤维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对直接血小板亲和萃取进行了改进,一方面减轻了血小板萃取不断离心分离过程中对血小板造成的损伤,另一方面也缩短了筛选时长。该方法可用于寻找其他活血化瘀药材中的其他活性化合物。论文第四章采用THR亲和超滤萃取结合LC-DAD分析对川芎中潜在的THR抑制活性成分进行筛选。通过比较活性和失活THR的超滤萃取结果,找到川芎醇提物中共8个能与活性THR结合的成分,并鉴定了其中3个成分的化学结构。通过体外活性实验测试证明其中异绿原酸C和洋川芎内酯I具有较好的THR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206.48μM和197.23μM)。进一步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表明,该两个化合物都能与THR具有催化活性位点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结合且有较低的结合能。此外,另有4个与所筛选出的化合物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异绿原酸A和B、洋川芎内酯J和N在与THR的分子对接分析中也显示了与筛选到的活性化合物非常类似的THR结合能量以及结合位点,提示这些化合物可能成为潜在的THR抑制剂。亲和超滤萃取能实现蛋白质靶标和小分子化合物快速分离,通过活性和失活酶的筛选结果比对能增加筛选结果的可靠性,该方法在应用于靶向酶或其他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活性成分筛选上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论文第五章采用基于LC-MS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辅助植物化学分离的方法筛选柠檬提取物中的抗血小板化合物。结果表明柠檬提取物中的7个标志性化合物是柠檬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物质,通过UPLC-IT-TOF-MS技术鉴定了其中5个化合物包括2个香豆素、1个类黄酮、1个三羧酸和1个苯酞类化合物。验证了其中4个化合物即氧化前胡素水合物、柠檬酸、香叶木苷、柠檬内酯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300μM)。此外,基于血小板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推测柠檬内酯可能通过TXA2/TPβ/GPCR(i)/PI3K/Rap-1b途径抑制血小板功能,并且可能对花生四烯酸(AA)转化为血栓素A2(TXA2)的关键环氧化酶(COX-1)有一定抑制作用。本章通过引入化学计量学的多元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方法,对传统的活性指导下的植物化学分离过程进行了极大程度的简化,通过分析较初级分离阶段获得的不同极性流分中的组分,挖掘其中的差异组分和潜在活性物质,大大缩短了植物化学分离的过程,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论文第六章应用谱效关系的理念,对卷柏炒炭前后止血活性转变的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药理实验证明,卷柏炭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止血活性,可以缩短肝素钠病理性出血模型大鼠尾部出血时间(BT)、升高全血粘度(WBV)及血浆粘度(PV)、降低红细胞沉降(ESR)、缩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而卷柏提取物对BT、WBV、PV、ESR和红细胞压积(PCV)都没有显着影响。通过HPLC-DAD和LC-MS分析卷柏和卷柏炭提取物的成分差异,共鉴定出11个炮制前后的差异成分,并对其中两个代表了变化趋势的化合物二氢咖啡酸和穗花杉双黄酮进行抗/促凝活性分析。发现二氢咖啡酸作为炮制后含量明显升高的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止血活性,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缩短凝血时间;而穗花杉双黄酮作为炮制后含量明显降低的化合物,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活血的作用。说明由于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导致卷柏和卷柏炭对凝血系统起到完全相异的作用。这对临床上两种药物用于凝血系统相关疾病提供了一些参考。论文第七章基于葫芦[6]脲(CB[6])促进的叠氮-炔基的环加成反应制备了固定在Fe3O4@SiO2纳米粒子上的氨基封端的超分子CB[6]准轮烷复合物材料,对丹参中的极性丹酚酸类化合物进行了萃取研究。通过考察不同萃取条件下材料的吸附能力,推测材料对丹酚酸可能的阴离子交换、疏水相互作用及氢键作用等吸附机制。同时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对材料的吸附模型进行了研究,说明材料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所采用的材料表现出相当优异的吸附性能,对多个丹酚酸包括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都具有非常快速的吸附速率(10 min以内)以及相当高的吸附量(15-80 mg/g)。同时材料还兼具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较高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在应用于复杂加标丹参样品中的一些极性丹酚酸类化合物的萃取中显示出较高回收率(95.1%-106.5%)。所建立的针对丹参中几个代表性活性丹酚酸的快速高效萃取方法也有助于丹酚酸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应用。论文第八章为总结与展望。本文围绕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研究为核心,以LC技术为基础,通过基于离线LC监测技术的新型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对中药延胡索、川芎、丹参、红花和食物柠檬中的活血成分进行了筛选,同时对中药卷柏炮制前后与血栓形成相关活性转变的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对筛选出的活性成分进行了与血栓形成过程中包括血流变系统、凝血系统、血小板聚集系统相关指标药理活性的评价和验证。采用差异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柠檬中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柠檬内酯进行了抗血小板聚集机制探索。本研究还采用了基于磁性分散固相萃取的方法对丹参中具有潜在抗血栓作用的活性成分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进行了有效的分离萃取。总之本研究以LC为分析手段,结合生物活性测定,着重发展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分析方法,以高灵敏度、准确可靠地分离、筛选和鉴定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为目标,建立了包含血小板直接亲和萃取、超滤筛选、中空纤维固定化、计量学辅助植物化学分离以及谱效分析等筛选方法,为活血化瘀中药和功能性食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分析及药理作用评价、作用机理探索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发展有利于天然产物的质量筛查及物质基础探索,也有利于不断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挖掘更多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同时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分离研究及天然产物和活性成分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李阳[6](2019)在《疮疡病、脉管病与炎症因子、凝血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疮疡病、脉管病与炎症因子、凝血因子的相关性;以期探索其血瘀证侯特征;为中医外科临床治疗拓宽思路。方法:采用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以30名志愿者为对照,观察72例疮疡病人以及48例脉管病病人的炎症因子、凝血因子、血液流变学、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变化,探讨与诸病的相关性,以及血瘀证侯特征。结果:1.疮疡病组比无感染组的血瘀证评分在2分及以上的人数更多,相对更严重,P<0.05。疮疡病感染轻度、中度、重度阶段血瘀证评分在2分及以上的均大于无感染组,在感染不同程度均存在一定的血瘀状态,P<0.05。不同感染程度血瘀表现差异不明显,P>0.05。2.疮疡病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血浆粘度比无感染组升高,P<0.05。疮疡病组的CD3+百分比、CD4+百分比、CD8+百分比、NK+百分比和无感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疮疡病感染中度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可溶性IL-2受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较之无感染组升高,P<0.05;疮疡病感染重度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可溶性IL-2受体、IL-4、IL-6、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粘度较之无感染组升高,P<0.05;感染重度时的CD3+百分比、CD4+细胞低于无感染组,P<0.05。4.感染的加重,疮疡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血浆粘度都随之升高,P<0.05;CD3+百分比下降,P<0.05。5.脉管病组比无感染组的血瘀证评分在2分及以上的人数更多,相对更严重,P<0.05;在脉管病感染轻度、中度、重度阶段血瘀证评分在2分及以上的均大于无感染组,在感染不同阶段均存在血瘀情况,P<0.05;不同感染程度血瘀表现差异不明显,P>0.05。6.脉管病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沉、可溶性IL2受体、IL-6、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浆粘度比无感染组高,P<0.05。7.脉管病中度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沉、可溶性IL2受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较之无感染组升高,P<0.05;脉管病重度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降钙素原、血沉、可溶性IL2受体、IL-6、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INR、D二聚体、血浆粘度较之无感染组升高,P<0.05;脉管病重度组的CD4+百分比,较之无感染组降低,P<0.05。8.随着感染的加重,脉管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可溶性IL2受体、IL-6、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INR、D二聚体、血浆粘度都随之升高,P<0.05;脉管病的CD4+百分比降低,P<0.05。9.外科感染组比无感染组的血瘀证候的评分在2分及以上的人数更多,相对更严重,P<0.05。感染轻度、中度、重度阶段血瘀证候的评分在2分及以上的均大于无感染组;在感染不同阶段均存在一定的血瘀证候,P<0.05。不同感染程度血瘀表现差异不明显,P<0.05。10.外科感染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TNF-α、可溶性IL-2受体、IL-6、IL-8、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血浆粘度均比无感染组升高,P<0.05。外科感染组的CD4+百分比低于无感染组,P<0.05。11.外科感染重度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可溶性IL-2受体、IL-4、IL-6、IL-10大于无感染组,P<0.05;在感染中度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TNF-α、可溶性IL-2受体指标大于无感染组,P<0.05。12.在外科感染感染中度、重度阶段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大于无感染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INR在重度感染时均大于无感染组的指标,P<0.05;感染轻度、中度、重度时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无感染组,P<0.05;在感染轻度、中度、重度时血浆粘度高于无感染组,P<0.05。感染中度、重度时CD4+细胞低于无感染组,P<0.05。13.随着感染的加重,外科感染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可溶性IL-2受体、IL-6、IL-4、IL-10、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INR、D二聚体、血浆粘度都随之升高,P<0.05;CD3+百分比、CD4+百分比下降,P<0.05。14.疮疡病血瘀证候集中在:1.固定性疼痛,或刺痛、绞痛,或疼痛入夜尤甚;2.炎性或非炎性包块、组织增生。15.脉管病血瘀证候集中在:1.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2.局部皮肤青紫或暗黑;3.有静脉曲张或毛细血管异常扩张;4.固定性疼痛,或刺痛、绞痛,或疼痛入夜尤甚。结论:1.疮疡病在感染轻度是血瘀状态不明显,感染中重度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瘀证候,且随着感染的加重,瘀血程度加重;脉管病则是在感染轻度已体现出血瘀证候,且随着感染的加重,瘀血程度加重。2.疮疡病血瘀证候集中在:1.固定性疼痛,或刺痛、绞痛,或疼痛入夜尤甚;2.炎性或非炎性包块、组织增生。三、脉管病血瘀证候集中在:1.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2.局部皮肤青紫或暗黑;3.有静脉曲张或毛细血管异常扩张;4.固定性疼痛,或刺痛、绞痛,或疼痛入夜尤甚。4.在疮疡病、脉管病疾病中,炎症、凝血、血流变等相关指标提示随着感染程度的加剧,机体的高凝、高纤、高粘状态更为明显。

马传钰[7](2019)在《从血液流变学分析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高凝状态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应用血府逐瘀汤进行临床干预,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探讨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高凝状态的影响作用,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府逐瘀汤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拟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颅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所有病例均为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患者,术前均经头颅CT确诊。根据患者钻孔引流术后是否服用血府逐瘀汤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两组病例术前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等级、颅内血肿量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均经两名以上高年资神经外科医师讨论分析符合钻孔引流手术指征。术后对照组给予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开始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以术后第7天、第14天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血肿周围水肿带体积、颅内其他部位新发脑梗塞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术后第14天、第28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日常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作为临床疗效指标,并以服药后患者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及严重不良事件作为安全指标,探究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早期高凝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对比中药治疗组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病例在开始治疗前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等级、颅内出血量的差别,统计学分析显示无显着差异(P.0.05)。(2)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术后第7天、14天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入院时下降,经独立样本t检验得P<0.05,但是服用血府逐瘀汤的治疗组病人各项指标改善更加明显(P<0.05)。患者入院时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数值比术后第1天稍低,但已呈血液高凝状态改变,经分别予以中药汤剂和西医常规治疗后,逐渐趋于正常。(3)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第14天的血肿周围水肿带体积均较治疗前下降,经独立样本t检验得P<0.05,但是治疗组服用血府逐瘀汤后水肿带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4)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其他部位的新发脑梗塞,经独立样本t检验得P>0.05,但是治疗组新发脑梗塞的例数更少,30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新发脑梗塞。(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术后14天和第28天的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经独立样本t检验得P<0.05。两组病例术后14天、28天后的CSS评分有显着差异(P<0.05),且服用血府逐瘀汤组患者的CSS评分更低。(6)两组患者治疗后,术后第14天和28天的日常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经独立样本t检验得P<0.05。两组病例术后第14天、28天后的Barthel指数有显着差异(P<0.05),并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中药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更高。(7)服用中药汤剂的治疗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均有部分病人出现了肝肾功能异常及电解质紊乱的情况,经卡方检验得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再出血、严重脑疝、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运用血府逐瘀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早期高凝状态的患者临床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该方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的血液粘稠度,显着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能促进患者血肿周围水肿吸收,一定程度上降低颅内新发脑梗塞发生率。血府逐瘀汤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脑水肿消退,增加脑组织供血供氧,促进神经元修复,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良好恢复创造条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洪利[8](2019)在《婴幼儿川崎病与其婴儿期喂养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婴幼儿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在其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与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指标、冠状动脉损伤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母乳喂养对婴幼儿KD的重要性,为KD的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首先收集2016年8月至2018年11月就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581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心脏彩超结果)[详见附表1];其次制定婴幼儿喂养情况调查问卷表、并对入选的KD患儿的父母进行电话回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含患儿年龄(月龄)、性别、家庭居住环境、电话回复者和患儿关系、母亲教育水平、患儿胎次、患儿出生体重、患儿婴儿期喂养行为(包括出生后是否母乳喂养、母乳起始与截止时间、何时添加奶粉、何时添加辅食)[详见附表2];根据电话回访婴儿期喂养方式情况进行分组,分为母乳喂养组(226例);混合喂养组(278例);人工喂养组(77例),三组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损伤之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在所调查的581例患儿中,冠状动脉损伤共192例,占总人数的33.05%。其中母乳喂养组冠状动脉损伤67例,构成比为29.65%;混合喂养组冠状动脉损伤85例,构成比为30.58%;人工喂养组冠状动脉损伤40例,构成比为51.95%。母乳喂养组冠状动脉损伤率低于人工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冠状动脉损伤率低于人工喂养组;两两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7:(2)KD患儿母乳喂养组、人工喂养组间在辅食添加时间、实验室检查包括急性期白细胞计数、急性期血红蛋白计数、急性期血沉(IVIG前)、谷丙转氨酶(急性期/亚急性期)均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或P<0.017;(3)581例KD患儿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人工喂养组间在母亲受教育水平、生活水平、出生胎次上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或P<0.017;三组间在一般情况(电话接听者、性别、出生体重)、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天数、颈部淋巴结肿大、口唇改变、手足改变、皮疹、球结膜充血)、实验室检测结果(包括急性期血小板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白蛋白、尿白细胞、尿白蛋白、血清钠离子、血清钾离子、肌酸激酶同工酶)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1.母乳喂养可以减少婴幼儿期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应积极提倡母乳喂养。2.母乳喂养可能会减少婴幼儿期KD患儿贫血发生率。3.母乳喂养可能会减少婴幼儿期KD患儿肝功能损伤发生率。4.母乳喂养可能会减少婴幼儿期KD患儿炎性反应程度。

李玲玲[9](2019)在《从血液流变学及CIMT角度评价参芪复方序贯疗法防止2型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参芪复方序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参芪复方序贯疗法对“虚”“痰”“瘀”三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从而评价参芪复方序贯疗法防止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损伤的作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气阴两虚证(“虚”期)、气阴两虚夹痰证(“痰”期)、气阴两虚夹瘀证(“瘀”期)各44例,每个证型病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对照组,即每个证型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2型糖尿病基础治疗,而治疗组根据“虚”“痰”“瘀”三期证型分别加用参芪复方一、二、三号方汤剂口服,治疗周期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各类血液流变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虚”、“痰”、“瘀”三期治疗组的全血粘度切变率1、全血粘度切变率200、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变形指数在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1);(2)“虚”、“痰”、“瘀”三期治疗组的全血粘度切变率5、红细胞刚性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优势(P<0.05);(3)“虚”、“痰”、“瘀”三期治疗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较优势显着(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加用参芪复方序贯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类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综上,说明参芪复方序贯疗法具有防止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损伤的作用。

吕黎[10](2019)在《124例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小板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评估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甘肃省人民医院诊治明确诊断为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12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的方法对患者感染部位、病原学情况、血小板减少的程度、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与感染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血小板参数间的相关性、出血情况、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疾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4例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感染部位最多的为肺部感染54例(43.55%),细菌感染58例(46.77%),病毒感染18例(14.52%)。血小板I度减少26例,II度减少41例,III度减少44例,IV度减少13例。伴有白细胞增高的有32例(25.81%),伴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的有72例(58.06%),伴有贫血的有49例(39.52%)。血小板计数(PLT)与白细胞计数间有负相关性(R=-0.199,P=0.026),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血红蛋白间均无相关性。血小板计数与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乳酸脱氢酶数值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血小板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数值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R=-0.290,P=0.006);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数值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R=-0.323,P=0.002);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比容(PCT)数值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480,P=0.000);MPV与PDW数值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699,P=0.000)。124例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仅有8例有出血表现,52例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均提示骨髓增生活跃。死亡6例,自动出院1例,余下117例均好转。病毒组、革兰氏阴性菌组、革兰氏阳性菌组较健康对照组PLT减少、MPV、PDW升高、PCT减少,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感染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2.细菌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构成比(46.77%)显着高于病毒感染(14.52%)。3.血小板计数与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乳酸脱氢酶数值间呈负相关性(P<0.05)。4.血小板参数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感染发生时PLT减少,MPV、PDW升高,PCT减少,PLT与MPV、PDW数值间呈负相关,与血小板压积(PCT)数值间呈正相关,MPV与PDW数值间呈正相关(P<0.05)。

二、红细胞的压积及介质差异对其沉降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细胞的压积及介质差异对其沉降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1.3.2 治疗情况:
        1.3.3 炎性因子:
        1.3.4 氧化应激指标:
        1.3.5 血液流变学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治疗情况比较
    2.3 炎性因子比较
    2.4 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2.5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3 讨论

(2)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及抗炎作用的分析
    参考文献

(3)红细胞沉降率极端升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红细胞沉降率临床应用进展分析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磨痂术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间生态组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磨痂术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间生态组织影响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与分组
    2 试剂与材料
    3 处理方法及评价指标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7 图表
第二部分 磨痂术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创面微循环的影响
    1 临床资料与分组
    2 试剂与材料
    3 处理方法及评价指标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7 图表
第三部分 磨痂术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及微循环作用研究
    1 实验动物
    2 试剂与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7 图表
结论
不足与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1
英文文章2

(5)抗血栓天然活性成分筛选及其药理作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血栓性疾病及临床常用治疗药物简介
    1.2 天然产物抗血栓研究进展
        1.2.1 作用于凝血级联反应相关因子
        1.2.2 作用于血小板聚集过程相关因子
        1.2.3 作用于纤溶过程相关因子
    1.3 基于离线液相色谱分析的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
        1.3.1 基于离线LC分离的生物指纹图谱技术
        1.3.2 基于LC-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
        1.3.3 基于谱效学研究
    1.4 本文立论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立论依据
        1.4.3 研究内容
2 血小板萃取筛选中药延胡索和川芎中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动物与药材
        2.2.2 仪器与试剂
        2.2.3 主要溶液配制
        2.2.4 样品制备
        2.2.5 血小板萃取筛选延胡索TAE及川芎EAE中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
        2.2.6 延胡索TAE及川芎EAE的 HPLC分析条件建立
        2.2.7 延胡索TAE及川芎EAE的LC-MS成分鉴定
        2.2.8 延胡索TAE、川芎EAE及其成分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验证
        2.2.9 延胡索TAE及川芎EAE中主要成分HPLC含量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PLC分离延胡索TAE及川芎EAE主要成分
        2.3.2 延胡索TAE及川芎EAE主要组成成分鉴定
        2.3.3 血小板亲和萃取条件优化及结果
        2.3.4 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测试
        2.3.5 延胡索TAE及川芎EAE中相关成分含量测定
    2.4 本章小结
3 血小板填充中空纤维生物指纹图谱用于丹参-红花混煎剂中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筛选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动物与药材
        3.2.2 仪器与试剂
        3.2.3 主要溶液配制
        3.2.4 样品制备
        3.2.5 HPLC-DAD及 LC-MS分析条件建立
        3.2.6 血小板填充中空纤维AHF-BF筛选丹红混煎液中生物活性成分
        3.2.7 丹红混煎液及其活性成分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血小板填充中空纤维的SEM表征
        3.3.2 筛选条件下血小板存活率测定
        3.3.3 血小板填充中空纤维AHF-BF筛选方法的可靠性评价
        3.3.4 丹红混煎液中靶向血小板成分筛选条件优化及结果
        3.3.5 丹红混煎液中靶向血小板成分LC-MS/MS结构鉴定
        3.3.6 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超滤离心结合液质分析筛选川芎醇提物中的凝血酶抑制剂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药材
        4.2.2 仪器与试剂
        4.2.3 主要溶液配制
        4.2.4 川芎醇提物制备
        4.2.5 超滤离心筛选川芎醇提物中的靶向THR成分
        4.2.6 川芎醇提物及阳性阴性药的HPLC-DAD及 LC-ESI-MS分析条件建立
        4.2.7 川芎醇提物及其活性成分体外THR抑制活性评价
        4.2.8 川芎醇提物活性化合物与THR的 In silico分子对接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超滤离心筛选方法的可靠性
        4.3.2 超滤离心筛选川芎提取物中的THR抑制剂条件优化及结果
        4.3.3 液质分析鉴定川芎醇提物中靶向THR成分的结构
        4.3.4 体外THR抑制活性测试
        4.3.5 THR和已鉴定的活性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研究
        4.3.6 THR和相似结构活性化合物的分子对接
    4.4 本章小结
5 LC-MS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辅助植物化学分离表征柠檬中抗血小板活性成分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动物与食物
        5.2.2 仪器与试剂
        5.2.3 主要溶液配制
        5.2.4 样品制备
        5.2.5 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测试
        5.2.6 柠檬提取物LC及 LC-MS分析
        5.2.7 多元统计计量学分析
        5.2.8 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柠檬提取物血小板毒性测试及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初步评价
        5.3.2 活性指导下柠檬LEE分离
        5.3.3 柱色谱流分组成成分及多元统计计量学分析
        5.3.4 标志性成分质谱鉴定
        5.3.5 标志性成分活性分析
        5.3.6 柠檬内酯与血小板结合后对血小板内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卷柏炒炭前后止血活性比较及其活性转变物质基础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动物与药材
        6.2.2 仪器与试剂
        6.2.3 主要溶液配制
        6.2.4 样品制备
        6.2.5 动物体内实验组别设置
        6.2.6 卷柏炒炭前后体内止血活性测试
        6.2.7 卷柏炒炭前后HPLC-DAD及 LC-IT-TOF-MS分析条件建立
        6.2.8 卷柏炒炭前后差异成分止血活性验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卷柏炒炭前后对止血过程相关参数影响测定
        6.3.2 卷柏炒炭前后成分变化分析
        6.3.3 特征性变化成分二氢咖啡酸和穗花杉双黄酮的体外活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7 氨基封端的超分子葫芦[6]脲准轮烷磁性纳米材料用于丹参中丹酚酸萃取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药材
        7.2.2 仪器与试剂
        7.2.3 合成2-叠氮基乙胺
        7.2.4 炔基化Fe_3O_4 纳米颗粒制备
        7.2.5 Fe_3O_4@NH_2(CB[6])NH_2 准轮烷磁性纳米颗粒制备
        7.2.6 磁性固相萃取流程
        7.2.7 样品制备
        7.2.9 HPLC分析
        7.2.10 LC-MS分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合成2-叠氮乙胺
        7.3.2 Fe_3O_4@NH_2(CB[6])NH_2 准轮烷磁性纳米材料表征
        7.3.3 Fe_3O_4@NH_2(CB[6])NH_2 纳米材料萃取条件优化及保留机制研究
        7.3.4 Fe_3O_4@NH_2(CB[6])NH_2 纳米材料吸附性能研究
        7.3.5 比较点击前后材料吸附能力变化
        7.3.6 Fe_3O_4@NH_2(CB[6])NH_2 纳米材料可重复利用和稳定性研究
        7.3.7 Fe_3O_4@NH_2(CB[6])NH_2 纳米材料的萃取性能与其他方法比较分析
        7.3.8 Fe_3O_4@NH_2(CB[6])NH_2 纳米材料应用于丹参提取物中的活性丹酚酸萃取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8.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拟发表文章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目录
    C 论文数据集
致谢

(6)疮疡病、脉管病与炎症因子、凝血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疮疡病、脉管病诊断标准及血瘀证候的诊断标准
        1.2.2 西医感染程度分级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受试者退出标准
    1.7 无感染志愿者的诊断标准
    1.8 样本量计算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信息的采集
    2.2 中医诊断信息的采集
    2.3 西医诊断以及西医感染程度分级的采集
    2.4 血瘀证候的诊断以及程度评分的采集
    2.5 检测指标及方法
3 数据管理以及统计分析
    3.1 研究病历
    3.2 数据记录
    3.3 统计分析
4 疮疡病研究结果
    4.1 入组时基线比较
    4.2 血瘀证候评分的比较
        4.2.1 疮疡病组与无感染组的比较结果
        4.2.2 疮疡病组不同感染程度与无感染组的比较结果
        4.2.3 疮疡病组不同感染程度之间的两两比较结果
    4.3 疮疡病组、无感染组、指标正常值的比较结果
        4.3.1 炎症相关指标
        4.3.2 凝血相关指标
        4.3.3 血流变相关指标
        4.3.4 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
    4.4 疮疡病组不同感染程度与无感染组指标的比较结果
        4.4.1 炎症相关指标
        4.4.2 凝血相关指标
        4.4.3 血流变相关指标
        4.4.4 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
    4.5 疮疡病组不同感染程度之间的两两比较结果
        4.5.1 炎症相关指标
        4.5.2 凝血相关指标
        4.5.3 血流变相关指标
        4.5.4 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
5 脉管病研究结果
    5.1 入组时基线比较
    5.2 血瘀证候评分的比较
        5.2.1 脉管病组与无感染组的比较结果
        5.2.2 脉管病组不同感染程度与无感染组的比较结果
        5.2.3 脉管病组不同感染程度之间的两两比较结果
    5.3 脉管病组、无感染组、指标正常值的比较结果
        5.3.1 炎症相关指标
        5.3.2 凝血相关指标
        5.3.3 血流变相关指标
        5.3.4 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
    5.4 脉管病组不同感染程度与无感染组指标的比较结果
        5.4.1 炎症相关指标
        5.4.2 凝血相关指标
        5.4.3 血流变相关指标
        5.4.4 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
    5.5 脉管病组不同感染程度之间的两两比较结果
        5.5.1 炎症相关指标
        5.5.2 凝血相关指标
        5.5.3 血流变相关指标
        5.5.4 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
6 外科感染疾病的研究结果
    6.1 血瘀证候评分的比较
        6.1.1 外科感染组与无感染组的比较结果
        6.1.2 外科感染组不同感染程度与无感染组的比较结果
        6.1.3 外科感染组不同感染程度之间的两两比较结果
    6.2 外科感染组、无感染组、指标正常值的比对结果
        6.2.1 炎症相关指标
        6.2.2 凝血相关指标
        6.2.3 血流变相关指标
        6.2.4 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
    6.3 外科感染组不同感染程度与无感染组指标的比较结果
        6.3.1 炎症相关指标
        6.3.2 凝血相关指标
        6.3.3 血流变相关指标
        6.3.4 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
    6.4 外科感染组不同感染程度之间的两两比较结果
        6.4.1 炎症相关指标
        6.4.2 凝血相关指标
        6.4.3 血流变相关指标
        6.4.4 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
7 血瘀证候频数分布
8 讨论
    8.1 中医学对疮疡病的认识
        8.1.1 疮疡病的病因病机
        8.1.2 疮疡病与气血运行
        8.1.3 疮疡病的中医治疗
    8.2 中医学对脉管病的认识
        8.2.1 脉管病的病因病机
        8.2.2 脉管病与气血运行
        8.2.3 脉管病的中医治疗
    8.3 西医对外科感染的认识
        8.3.1 外科感染的治疗方法
    8.4 各指标与感染的相关性
        8.4.1 炎症相关指标与感染的相关性
        8.4.2 凝血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感染的相关性
        8.4.3 T淋巴细胞亚群与感染的相关性
    8.5 对于血瘀状态的认识
结论
展望和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下肢丹毒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从血液流变学分析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高凝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关于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高凝状态的研究
        一、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的血液高凝状态与产生机制
        二、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高凝状态的继发病理改变
        三、血液流变学与高血脑出血后早期高凝状态
        四、现代医学对高血压脑出血及早期血液高凝状态的治疗
    第二节 祖国医学关于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血瘀的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机及证候研究
        二、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证候特点与中医治疗
        三、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血瘀证
    第三节 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服用活血化瘀汤剂的安全性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三、病例分组
        四、治疗方案
        五、观察方案
        六、疗效评价
        七、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初步分析
        一、两组一般情况对比分析
        二、两组临床疗效观察量表分析比较
        三、治疗安全性指标
        四、不良事件记录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血液呈高凝状态
        一、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血液呈高凝状态
        二、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主要呈瘀血阻窍证
    第二节 从血液流变学分析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高凝状态的影响
        一、血府逐瘀汤可有效改善HICH术后早期的血液流变学情况
        二、血府逐瘀汤可有效促进HICH术后早期血肿周围水肿的吸收
        三、血府逐瘀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ICH术后早期脑梗塞的发生
        四、血府逐瘀汤改善HICH术后早期高凝状态的机制分析
        五、血府逐瘀汤可促进HICH术后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六、血府逐瘀汤治疗HICH术后早期高凝状态患者的安全性较高
第四章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8)婴幼儿川崎病与其婴儿期喂养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中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9)从血液流变学及CIMT角度评价参芪复方序贯疗法防止2型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及脱落情况
    2 病例选择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样本量估算
        3.2 分组方法
        3.3 治疗方案
    4 观察指标
        4.1 背景资料
        4.2 疗效性指标
        4.2.1 血液流变学指标
        4.2.2 CIMT指标
    5 统计学处理
    6 技术路线
    7 结果
        7.1 一般情况
        7.1.1 性别比较(见表1)
        7.1.2 年龄、病程、BMI比较(见表2)
        7.1.3 治疗前各类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5)
        7.1.4 治疗前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比较(见表6)
        7.2 治疗前后各类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7-13)
        7.2.1 治疗前后全血粘度切变率1 比较(见表7)
        7.2.2 治疗前后全血粘度切变率5 比较(见表8)
        7.2.3 治疗前后全血粘度切变率200 比较(见表9)
        7.2.4 治疗前后血浆粘度比较(见表10)
        7.2.5 治疗前后血沉方程K值比较(见表11)
        7.2.6 治疗前后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见表12)
        7.2.7 治疗前后红细胞刚性指数比较(见表13)
        7.3 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比较(见表14)
    8 小结
        8.1 一般情况
        8.2 血液流变学指标
        8.3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
    9 讨论
        9.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认识
        9.1.1 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现状研究
        9.1.2 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
        9.1.3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9.1.4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预防研究
        9.2 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认识
        9.2.1 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基本认识
        9.2.2 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9.3 糖尿病大血管损伤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研究
        9.3.1 血液流变学指标是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反映指标
        9.3.2 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以加速糖尿病大血管损伤进程
        9.4 糖尿病大血管损伤与CIMT的关系研究
        9.5 观测指标及研究结果分析
        9.5.1 血液流变学指标
        9.5.1.1 宏观流变性指标
        9.5.1.2 微观流变性指标
        9.5.2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指标
        9.6 参芪复方分析
        9.6.1 参芪复方组方分析
        9.6.1.1 君药
        9.6.1.2 臣药
        9.6.1.3 佐药
        9.6.2 参芪复方序贯疗法分析
    10 结论
    11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进展
    1 糖尿病现状
    2 现代医学对血液流变学的认识
        2.1 宏观流变性
        2.1.1 全血粘性
        2.1.2 血浆粘性
        2.2 微观流变性
        2.2.1 红细胞聚集性
        2.2.2 红细胞变形能力
    3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研究现状
        3.1 全血粘度
        3.2 血浆粘度
        3.3 红细胞分布宽度
        3.4 红细胞变形能力
        3.5 红细胞聚集性
    4 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的传统医学研究进展
    5 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 各证型分级量化表
    糖尿病气阴两虚的分级量化表
    糖尿病气阴两虚兼痰浊证的分级量化表
    糖尿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分级量化表
附件二 随机分组表
附件三 临床研究受试者知情书
附件四 临床研究伦理审查批件
附件五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0)124例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病例分组
    2.3 观察指标
    2.4 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回顾性分析结果
    3.2 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红细胞的压积及介质差异对其沉降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党建春,郭蕾,赵丽芳,路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21(12)
  • [2]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探讨[D]. 林四龙.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红细胞沉降率极端升高的临床观察[D]. 赵伟.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4]磨痂术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间生态组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 张诚. 山东大学, 2019(02)
  • [5]抗血栓天然活性成分筛选及其药理作用初步研究[D]. 张倩. 重庆大学, 2019(01)
  • [6]疮疡病、脉管病与炎症因子、凝血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 李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从血液流变学分析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高凝状态的影响[D]. 马传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婴幼儿川崎病与其婴儿期喂养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D]. 王洪利. 苏州大学, 2019(04)
  • [9]从血液流变学及CIMT角度评价参芪复方序贯疗法防止2型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研究[D]. 李玲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10]124例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D]. 吕黎.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红细胞比容和培养基差异对其沉降率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