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好粮食收购 确保稳定大局(论文文献综述)
韩杨[1](2022)在《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为立足新发展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从理论逻辑出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要统筹协调好五对逻辑关系,又要从党的宗旨、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目标任务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四个维度来深刻认识。从历史逻辑出发,回顾了建党百年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实践探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从实践逻辑出发,在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短期面临着粮食供需结构分化问题;中长期内部发展面临保产能稳增长的难点压力与粮农和粮食主产区的短板弱项,外部供给则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引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立足新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基于中国的国情、世情、农情、粮情,应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把握好土地的长期稳定性和发展灵活性的平衡,使农业生产关系更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促进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和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共同赋能粮食产能;率先实现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农收入,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优化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布局,共同扛起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加大财政金融支农力度与风险监测,提高粮食产业风险保障水平;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完善粮食流通与储备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粮食更高品质消费需求;提高国际贸易与关键物流通道掌控力,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张务锋[2](2021)在《为粮食安全筑牢协同保障的基石》文中研究表明食为政首,谷为民命;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近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2021)在《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苏政办发[2021]6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四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9月6日江苏省"十四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仓廪实、天下安。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大局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粮食流通涵盖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张婷婷[4](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李雯雯[5](2021)在《坚定信心 鼓足干劲 确保完成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全年任务目标——2021年上半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视频会综述》文中认为7月3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视频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部署,认真落实韩正副总理到国家局调研座谈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总结上半年成效,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更好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高质量发展。
崔宁波,董晋[6](2021)在《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地位、挑战与保障路径》文中研究表明粮食生产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其中主产区作为国内粮食生产的重要主体尤为关键。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体现在其粮食生产的数量、质量、结构、生态安全和风险防控。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调出率,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均做出巨大贡献,而北方主产区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近年来国内粮食生产端出现一些新变化,尤其在生产成本与种粮收益、经营结构与生产规模以及外部环境风险等方面,这些变化直接关系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进而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应继续保护提高主产区政府抓粮生产和农户种粮积极性、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收储制度、高质量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增强粮食生产的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
方进[7](2021)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决好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伟大实践》文中指出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
陈有联[8](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赣南农业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登喜[9](2021)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指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2020年,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喻志军[10](2021)在《我国粮食安全、农民收益与粮食价格政策的关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发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大幅提高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国家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而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直接关系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实际上,无论是粮食安全,还是农民增收都与粮食价格密切相关。本文试从我国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与粮食价格制度的关系着手,在分析粮食价格制度对前两者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完善合理的粮食价格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二、抓好粮食收购 确保稳定大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好粮食收购 确保稳定大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粮食安全极端重要的理论逻辑 |
(一)保障粮食安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直接体现 |
(二)保障粮食安全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要求 |
(三)保障粮食安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
(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农收入增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
三、中国粮食政策的百年回顾与历史性成就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开展土地革命,动员广大农民,为革命战争提供财粮保障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改造农业生产关系,改进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粮食生产发展的基础条件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年):改革农业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转变,并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粮食稳供给、粮农收入稳增长、粮食价格稳运行,以及粮食数量、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的全方位保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
四、新发展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
(一)耕地与水时空分布不均,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强 |
(二)物质投入增产压力大,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高 |
(三)种粮农民收入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
(四)财政支粮力度不足,保险金融作用有待强化 |
(五)粮食流通市场化程度加深,宏观政策调控空间受限 |
(六)粮食品种、数量、质量结构分化,供需关系不适配 |
(七)国际供应不确定性增加,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有难度 |
五、新发展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思路与政策建议 |
(一)牢牢守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底线目标,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
(二)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促进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和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共同赋能粮食产能 |
(三)率先实现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农收入,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
(四)加大财政金融支农力度与风险监测,提高粮食产业风险保障水平 |
(五)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完善粮食流通与储备体系 |
(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粮食更高品质消费需求 |
(七)提高国际贸易与关键物流通道掌控力,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
(2)为粮食安全筑牢协同保障的基石(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统筹协调联动,发挥制度政策综合效应 |
二、提升收储调控能力,保持粮食供需动态平衡 |
三、突出全链贯通强化,夯实保障安全产业基础 |
四、完善粮食仓储物流设施,提高运输保障效能 |
五、抓住关键领域环节,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4)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4.2.2 时变性检验 |
4.3 实证研究 |
4.3.1 TVP-SV-VAR模型 |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
5.1.1 PVAR模型构建 |
5.1.2 变量和数据 |
5.2 实证研究 |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方差分解 |
5.3 区域差异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坚定信心 鼓足干劲 确保完成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全年任务目标——2021年上半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视频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抢抓重大机遇推动改革发展 |
心怀“国之大者”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 |
坚守“三条底线”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
(6)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地位、挑战与保障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的内涵与地位 |
(一)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的内涵 |
(二)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的地位 |
1.主产区粮食总产量。 |
2.主产区四大主粮产量。 |
3.主产区粮食调出率。 |
三、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面临挑战 |
(一)生产成本与种粮收益变化对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 |
1.成本升高和粮价走低的双重挤压造成农户种粮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
2.农业保障农户家庭生计的能力持续弱化导致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 |
3.种植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变化增大了种植业生产的生态效率损失。 |
(二)经营结构与生产规模变化对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 |
1.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非粮化现象。 |
2.粮食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并不一定能促进粮食单位产量提高。 |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生产一定程度带来风险集聚和损失。 |
(三)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风险对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 |
1.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威胁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 |
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 |
四、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保障路径 |
(一)众措并举保护提高主产区政府抓粮生产和农户种粮积极性 |
(二)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收储制度 |
(三)高质量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实现粮食生产现代化 |
(四)增强粮食生产的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减少潜在粮食损失 |
(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决好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伟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伟大成就 |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增长。 |
(二)粮食流通水平实现长足发展。 |
(三)粮食储备实力显着增强。 |
(四)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
二、主要经验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
(二)坚持立足国情,走出 |
(三)坚持深化改革,持续释放保障粮食安全的动力和活力。 |
(四)坚持底线思维和忧患 |
三、工作思考 |
(一)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解 |
(二)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三)加快推动流通现代化,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
(四)健全粮食储备体系, |
(五)依靠法治和改革,提高粮食安全依法治理水平。 |
(9)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 |
二、2035年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
三、2021年重点工作 |
(10)我国粮食安全、农民收益与粮食价格政策的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我国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与粮食价格之间的关系 |
(一)粮食安全问题 |
(二)农民增收问题 |
(三)粮食价格机制 |
我国粮食价格制度对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影响 |
(一)我国粮食价格制度的演进 |
(二)粮食供给状况及存在问题 |
(三)农民增收状况及存在问题 |
完善我国粮食价格制度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对策 |
四、抓好粮食收购 确保稳定大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J]. 韩杨. 改革, 2022(01)
- [2]为粮食安全筑牢协同保障的基石[N]. 张务锋. 经济日报, 2021
- [3]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的通知[J].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7)
- [4]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5]坚定信心 鼓足干劲 确保完成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全年任务目标——2021年上半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视频会综述[J]. 李雯雯. 中国粮食经济, 2021(08)
- [6]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地位、挑战与保障路径[J]. 崔宁波,董晋. 农业经济问题, 2021(07)
- [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决好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伟大实践[J]. 方进. 中国粮食经济, 2021(07)
- [8]改革开放以来赣南农业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D]. 陈有联.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9]政府工作报告[N]. 王登喜. 新乡日报, 2021
- [10]我国粮食安全、农民收益与粮食价格政策的关系分析[J]. 喻志军. 商业经济研究,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