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市话计费功能,提高市话计费准确率——市话计量计费系统改造的构想与实现

完善市话计费功能,提高市话计费准确率——市话计量计费系统改造的构想与实现

一、完善市话计费功能,提高市话计费准确率——重建市话表式计费系统的构想及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于峰[1](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认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苗蕴慧[2](2013)在《有限理性的电信套餐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与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一轮电信(Telecom)改革与重组的完成,中国的通信电信市场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全业务运营商共同竞争的新格局。电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迫使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模式正在逐渐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如何有效地分析和预测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对于电信运营商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电信运营商推出了很多电信产品。在众多的电信产品中,手机移动电信套餐是最重要的一种产品形式。不同消费者对电信业务的需求不一样,消费能力也不同,于是三大电信运营商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移动套餐。对电信套餐消费者选择行为的深入了解,对于电信运营商实现套餐最优定价、有目标的推介套餐、最大程度的获取消费者价值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或者说信息的不对称使得电信消费者在选择套餐时不能做出完全理性的判断。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前景理论及其推广参考依赖模型改进了传统的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和预测有限理性的电信消费者个体选择套餐的行为。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前景理论及相关基础理论和电信行业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地综述。首先对前景理论及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概述,包括有限理性、前景理论及其参考依赖模型等,并对这些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分别从理论研究现状和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研究的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对电信行业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电信行业的发展历程、电信套餐的相关知识及电信消费者的行为研究现状等内容,为以后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背景材料。(2)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了电信套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在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电信套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和影响消费者选择电信套餐的因素。设计了针对大学生群体套餐选择情况进行的调查问卷,并通过纸质和网络调查方式获得了大量数据,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实际的数据来源,最后基于问卷对电信套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进行了定量分析。(3)有限理性的电信套餐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基于前景理论研究了有限理性的电信套餐消费者选择行为,并与基于期望效用理论的完全理性消费者的选择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前景理论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实证研究得到的结果一致。同时,由于参考点设定是前景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又提出了基于期望消费最小的参考点设定方法,并基于新的参考点分析了电信套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结果同样验证了电信消费者在选择套餐时的有限理性的合理性。(4)基于改进前后的多项logit模型预测电信套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在概述离散选择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的多项logit模型预测了消费者的套餐选择行为。针对传统多项logit模型不能预测有限理性消费者的选择行为的缺陷,基于参考依赖模型改进了多项logit模型,建立了有限理性的电信套餐消费者选择行为的预测方法。将利用改进前后的多项logit模型对多个运营商的实际消费数据进行预测,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后模型的有效性,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5)基于改进前后的嵌套logit模型预测电信套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由于多项logit模型存在缺陷,最明显的就是“不相关选项间的独立性”(Independence from Irrelevant Alternatives, ⅡA)的特性,此特性隐含引入新的套餐会对其他套餐产生相同的影响,极可能导致预测结果的不准确。而嵌套logit模型能够避免在多项logit模型中存在的ⅡA缺陷,于是利用嵌套logit模型对消费者的套餐选择行为进行预测。针对传统的嵌套logit模型同样不能预测有限理性消费者选择行为的缺陷,基于参考依赖模型对嵌套logit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有限理性电信套餐消费者选择行为的预测方法。将利用改进前后的嵌套logit模型对多个不同运营商的消费者实际消费数据进行预测,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后模型的有效性,并得到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耿岩[3](2008)在《计费系统迎来全业务挑战》文中指出随着电信重组方案的出台,国内电信业务市场形成了3家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局面。面对更加复杂的全业务运营模式,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将面临机遇与挑战,作为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计费系统的反应速度、灵活程度、支撑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营商前端业务模式的多样性和客户体验的满意程度。

龙艳[4](2008)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客户离网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数据挖掘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它是利用已知的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找出潜在的业务规则。在国外很多的行业已经具有成功的应用。例如,电信行业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欺诈分析,客户流失分析,客户消费模式分析,市场推广分析等。在国内随着对数据挖掘技术的重视,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广,其中对电信行业的客户流失分析就是一大热点。客户流失分析是通过对以往流失客户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可能离网用户的特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客户流失的发生。本课题的目的就是研究数据挖掘的实现技术,将此技术运用到防止电信行业的客户流失中。本文以某省电信数据为对象,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遵循数据挖掘标准流程CRISP DM,从商业理解、数据理解、数据准备、建立模型、模型评估和结果部署等6个阶段,详细介绍了电信运营商的客户离网预测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方法。本论文案例研究部分主要采用决策树算法。通过建立客户流失预测模型,及时对即将流失的客户做重点分析和客户挽留关怀,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客户的离网率。本研究对电信公司客户流失研究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孙殿超[5](2008)在《PSTN向NGN网络演进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PSTN网络演进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不断提升的业务需求和网络融合的大趋势。而NGN网络智能化是目前通信业界最关注和探讨的热点话题,各个重大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和ITU、EITF等机构都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网络演进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这个过程是新技术得到运用的过程,而新技术的采用又是根据业务需求、网络成本、服务提升以及管理和维护等多种因素而确定。因而,如何才能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运用于网络改造,制定出策略性的方案,是电信网络研究者和运营商最为关心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工作:1.从PSTN向NGN网络演进的内外驱动因素出发,对NGN网络涉及的关键协议进行了分析。2.站在运营商角度,对整个网络的设备投资的过渡和保护、管理带来的变化和人员的技术储备进行了探讨,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3.结合NGN的体系框架和演进需求,对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软交换核心产品进行了面向应用的分析。4.提出“统一规划未来NGN目标网络,依托现有PSTN网络逐步演进”的构想,为天津网通的PSTN/NGN网络制定演进规划。从实践角度出发,本文在深入分析在软交换原理和设备测试及商用平台的基础上,对天津网通的NGN网络发展作了研究分析、规划,然后结合天津本地网的要求,对软交换在网络中各级的应用给出了理论分析,针对天津网通当地网络现状和客户制定了明确的建设策略:新建NGN汇接局,实现网络智能化改造,同时实现独立汇接层面的NGN化;以软交换汇接局为核心,分流部分长途业务。结合己进行的NGN长途DC1骨干网建设形成省内、省际两级软交换结构。以软交换汇接局为核心,引入软交换接入方式(AG/IAD/SIP终端),向端局应用层面扩展,并最终将PSTN用户向NGN网络迁移,向固定移动融合的网络演进。此外,对网络演进过程中发现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希望通过这些讨论研究,能够对各个固网运营商的网络演进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案参考。最后,结合最新的技术研究情况,给出了NGN发展的展望。

段效愚[6](2007)在《提高山西网通网络运行维护管理效率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转型大潮已经席卷整个电信行业,转变发展思路,打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作为与网络转型密切相关,同时对运营商营销、业务、客服提供支撑的网络运行维护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网络运行维护效率是这一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电信业转型以及国内电信市场环境下,网络运行维护部门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从组织结构、支撑系统建设、质量管理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电信运营企业的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实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学习借鉴国内外电信运营企业在运维管理上的先进经验和管理理念;分析了山西网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自身网络和业务发展情况、客户满意度,以及在运维组织结构、支撑系统、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山西网通提高网络运行维护效率的对策措施:省级集中的运维组织结构调整措施;先制定规划标准,再逐步整合开发的支撑系统管理措施;以运维“零缺陷”为目标,制定和固化质量管理标准为主要任务的质量管理措施。论文关键词为网络运行维护、组织结构、质量管理、支撑系统,采用图18幅,表6个,参考文献53篇。

张润宏[7](2007)在《宁夏电信CRM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客户关系管理是当前受到世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它对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满意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成为新一代企业经营标志的时代,CRM系统的实施是必然的趋势。宁夏电信有限公司经过长年经营与积累,已具备客户总容量大、商业和企业客户占主导地位的客户优势;具备能够提供全面电信服务的业务优势;具备遍及全区的业务和营销网络的网络优势,但是在现有客户关系管理范畴方面却存在许多问题。各个已经建成的应用系统之间缺乏统一和协调;数据交换和共享困难,不能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难以满足企业的经营需求;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造成大量呆坏账;数据隐私问题严重,导致客户满意度的下降。不仅如此,宁夏电信有限公司还面临着来自其他电信运营商的强力挑战。因此,为适应电信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提高宁夏电信有限公司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前端营销部门对新业务的支撑能力和反应速度,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宁夏电信有限公司需要全面实施CRM系统建设。本文重点对客户关系管理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宁夏电信有限公司CRM系统应用需求的分析,即在对其公司内部业务支撑系统、信用管理、数据建设及数据隐私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套符合宁夏电信有限公司现状的CRM系统,其中主要包括客户信息管理、经营信息管理、营销信息管理、服务信息管理和销售信息管理五大功能模块;并且,通过对国际电信运营商通常采用的组织结构类型及宁夏电信有限公司当前组织结构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宁夏电信有限公司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所需要采取的组织结构的变革方案;以所设计CRM系统中客户信用度分析模块为重点,对电信业的客户信用现状进行分析,设计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宁夏电信有限公司的客户信用度算法模型,并用实际数据验证其可行性;针对数据建设问题提出通过数据集中、构建统一视图以及消除信息孤岛三种方法进行客户信息整合的方案;最后从政策、技术及管理方面提出可行的数据隐私问题的解决方案。

高覃[8](2007)在《商业智能在预防电信恶意欠费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业智能系统涉及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展现等相关技术,涵盖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等学科领域。本文作者通过对国内外电信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商业智能系统应用情况的研究,运用商业智能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对四川电信的业务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针对其存在的欠费情况严重以及欠费追缴难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KPI体系的电信恶意欠费分析方法。克服了以往建模过程中,由业务人员提供分析恶意欠费的关键属性,建模人员根据这些属性作为建模的输入变量构建模型而造成的模型缺乏客观性的缺陷。首先按照恶意欠费主题分析所需要的信息:包括客户的静态信息(姓名、在网时长、付费方式等)和客户的动态信息(通话行为、交欠费行为等)建立主题分析的数据仓库,在此基础上,运用OLAP分析得到与恶意欠费主题建模相关的关键属性,然后运用马尔可夫毯贝叶斯网络分类器的方法建立恶意欠费BI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可以预测将来用户恶意欠费的概率;从而在事前采取必要的防范手段。通过测试,模型取得了较好的分辨率。随着各行各业竞争的不断加大,商业智能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张南北[9](2006)在《电信计费检测技术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信用户数量持续上升,电信网络日趋复杂,电信技术不断发展,电信服务层出不穷,电信服务质量成为广大用户关注的焦点。电信服务质量其中很重要的指标是计费系统的准确率。所以对电信计费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论文针对传统信令检测仪表内嵌检测软件不具有开放接口的情况,创新地提出开放式计费检测系统的概念和实现方法。所研究的开放式计费检测系统已经运用到实际电信网的计费检测工作中,实现了计费检测过程的半自动化,并以检测结论为依据实现了对电信网计费数据的修改。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部分的工作: 1.通过对交换机和计费系统话单产生及处理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计费检测对象应包括两大系统——交换设备和计费账务系统。 2.对固定网计费检测方法端到端检测和七号信令检测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提出在进行计费检测时应采用七号信令检测方法。 3.设计了开放式计费检测系统,检测系统由检测平台和检测程序两大部分组成,其开放式特点体现在检测平台可以支持不同的信令仪表和检测程序,检测程序开放且可根据不同业务进行修改。 4.在话单匹配、时长检测、费用检测、检测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等重点检测环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检测结论指导交换设备和计费账务系统做出相应的数据修改,达到了预计的效果。

陈利华[10](2006)在《电信计费联机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信业务不断的更新和增长,电信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电信运营商均对计费帐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需求。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驱使下,各运营商对于电信经营方式的转变更加加快了对计费系统改造的步伐。包括固话、移动和数据在内的运营商在计费系统上都提出综合实时性要求,要求作到实时监控、实时支付、实时业务等。在这样一个综合实时性的计费系统中,有一个子系统相当重要,那就是联机采集系统。 联机采集系统不仅解决的是实时或准实时计费的问题,而且还承担了预先处理各种需要进行计费的原始话单或其它数据文件的工作。它能够将各种不同的数据通过集中处理成统一的标准格式,从而简化了计费系统的处理过程。在计费系统和交换机之间起到了接口的作用。它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计费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对于电信计费联机采集系统的综合设计,主要涉及有网络管理技术、基于多种协议如:FTAM,CMIS,FTP,MTP,AMATPS等的数据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通信、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涵盖面广,结构复杂。本文所论述的电信计费联机采集系统主要是基于笔者所参与的广西实时计费系统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研究。 本文通过介绍了电信计费联机采集系统的主要几个组成模块:数据采集、数据分发、综合监控、计费结算接口,展现了一个高性能的计费联机采集系统,即一种基于分布对象环境的、开放的、面向电信计费帐务应用领域的平台,具有全面的综合能力、实时特性、质量控制和无限扩展能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最后提出了电信计费联机采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展望,介绍了建立融合3G计费的联机采集系统的功能和构成。

二、完善市话计费功能,提高市话计费准确率——重建市话表式计费系统的构想及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完善市话计费功能,提高市话计费准确率——重建市话表式计费系统的构想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由来
    0.2 学界研究现状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0.4.1 拟实现的目标
        0.4.2 方法与路径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1.1.1 租界的形成
        1.1.2 租界的扩张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1.2.1 英美公共租界
        1.2.2 法租界
    小结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2.1.1 阶段性特征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2.2.1 租界早期报道
        2.2.2 电报工程师
        2.2.3 三次电话试验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2.3.1 单线简式磁石
        2.3.2 单线复式磁石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小结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3.1.1 汉口路14号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3.1.3 多局制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3.2.1 自动电话概况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3.2.3 按次计费
        3.2.4 升级五位号码
    3.3 安森报告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3.3.2 十字路口
        3.3.3 出售华洋公司
    小结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4.1.1 贝恩与I.T.T.
        4.1.2 海外对决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4.2.1 旋转制
        4.2.2 改造工程
        4.2.3 一市两制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4.3.2 寓管理于会计
        4.3.3 全球一体化
    小结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5.1.1 电报管理模式
        5.1.2 工部局的抉择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5.3.1 行业规范
        5.3.2 调整收费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5.4.1 迟到的改革
        5.4.2 贝恩的警告
        5.4.3 海外的博弈
        5.4.4 最后的较量
    小结
第6章 结语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致谢

(2)有限理性的电信套餐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背景及研究工作的意义
        1.1.1 问题的背景
        1.1.2 研究工作的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1.4 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有限理性与完全理性概述
        2.1.1 完全理性相关概述
        2.1.2 有限理性概述
    2.2 前景理论的基础理论概述
        2.2.1 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理论
        2.2.2 前景理论概述
        2.2.3 累积前景理论概述
    2.3 参考依赖模型概述
    2.4 相关研究现状
        2.4.1 有限理性的理论研究现状
        2.4.2 前景理论的理论研究现状
        2.4.3 前景理论的应用研究现状
        2.4.4 参考依赖模型的应用研究现状
    2.5 电信行业的研究现状
        2.5.1 中国电信行业发展历程
        2.5.2 电信套餐概述
        2.5.3 电信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现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信消费者选择套餐的行为特征分析
    3.1 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
        3.1.1 消费者行为相关含义
        3.1.2 消费者行为模式
        3.1.3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假设
        3.1.4 消费者行为理论及研究方法演进
    3.2 影响电信消费者选择套餐的因素分析
        3.2.1 主观因素
        3.2.2 客观因素
        3.2.3 随机因素
    3.3 电信消费者选择套餐的实证研究
        3.3.1 调查方法与数据获取
        3.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3.3.3 大学生消费者套餐选择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3.4 大学生消费者选择套餐的行为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限理性的电信套餐消费者选择行为
    4.1 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分析电信套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4.1.1 期望效用理论概述
        4.1.2 基于期望效用理论评价套餐
        4.1.3 算例
    4.2 基于前景理论分析电信套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4.2.1 基于前景理论的消费者选择套餐行为的分析框架
        4.2.2 基于前景理论评价套餐
        4.2.3 算例及比较分析
    4.3 基于新的参考点设定方法分析电信套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4.3.1 基于期望消费最小的参考点设定方法
        4.3.2 基于期望消费最小的参考点分析电信套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4.3.3 算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改进前后的多项LOGIT模型预测电信套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5.1 离散选择模型概述
        5.1.1 离散选择模型的基本概念与假设
        5.1.2 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基础——随机效用最大化
        5.1.3 离散选择模型的应用研究现状
    5.2 基于多项logit模型预测消费者的套餐选择行为
        5.2.1 多项logit模型概述
        5.2.2 电信消费者选择套餐的多项logit预测模型的建立
        5.2.3 实证分析
    5.3 基于参考依赖改进多项logit模型预测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5.3.1 基于参考依赖改进的多项logit模型的建立
        5.3.2 算例设计
        5.3.3 改进前多项logit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的比较
        5.3.4 基于参考依赖改进的多项logit模型预测结果比较
        5.3.5 算例比较小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改进前后的嵌套LOGIT模型预测电信套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6.1 嵌套logit模型概述
        6.1.1 IIA特性
        6.1.2 GEV模型概述
        6.1.3 嵌套logit模型概述
    6.2 完全理性电信消费者选择套餐的嵌套logit预测模型
        6.2.1 效用分析
        6.2.2 消费者选择套餐行为的嵌套logit预测模型
    6.3 嵌套logit模型预测完全理性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实证分析
        6.3.1 实证描述
        6.3.2 参数估计
        6.3.3 基于Stata软件进行的嵌套logit回归
        6.3.4 模型检验
    6.4 基于参考依赖改进嵌套logit模型预测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6.4.1 基于参考依赖改进的嵌套logit模型的建立
        6.4.2 算例及比较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总结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客户离网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学术意义
    1.2 数据挖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2章 数据挖掘相关知识
    2.1 数据挖掘概述
    2.2 数据挖掘过程
第3章 数据挖掘常用技术
    3.1 人工神经网络
    3.2 决策树
    3.3 遗传算法
    3.4 规则推导
第4章 数据挖掘未来研究方向及热点
    4.1 数据挖掘未来研究方向
    4.2 数据挖掘热点
第5章 案例分析─数据挖掘在XX电信客户离网中的应用研究
    5.1 研究原则
    5.2 业务理解
    5.3 建模思路和过程分析
    5.4 建模过程
    5.5 模型预测结果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C

(5)PSTN向NGN网络演进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PSTN网络演进的驱动力
    1.2 软交换网络发展现状
        1.2.1 协议发展现状
        1.2.2 软交换产品发展现状
        1.2.3 国内软交换网络发展现状
    1.3 论文进行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软交换网络体系
    2.1 软交换技术的特点
    2.2 软交换核心网元介绍
        2.2.1 软交换 A5020 MGC
        2.2.2 中继网关A7510 TG
        2.2.3 信令网关
        2.2.4 接入网关LGW
        2.2.5 媒体资源服务器MS和网管CMC 1300
        2.2.6 IAD设备
    2.3 软交换核心协议
        2.3.1 MGCP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2.3.2 H.323协议
        2.3.3 SIP会话起始协议
        2.3.4 SIGTRAN协议
        2.3.5 媒体传输协议RTP/RTCP
第三章 从PSTN到NGN网络演进机制研究
    3.1 网络智能化的组网结构
    3.2 软交换业务与现网业务的关系
    3.3 PSTN网络演进过程中引入NGN设备的分析
        3.3.1 长途层面的引入
        3.3.2 汇接层面的引入
        3.3.3 端局层面的引入
        3.3.4 信令网层面的引入
    3.4 网间互通的考虑
第四章 天津网通NGN组网方案的实践
    4.1 天津网通本地网络现状
        4.1.1 天津网通PSTN网络现状(交换/信令/智能网/PHS)
        4.1.2 IP承载网现状
    4.2 从PSTN网络到NGN网络组网方案
        4.2.1 建设需求
        4.2.2 建网方案
        4.2.3 网元规划方案
        4.2.4 用户数据存放
        4.2.5 网元话务信令的组织
        4.2.6 EABS计费系统
        4.2.7 业务支撑体系
    4.3 IP承载网规划设计
    4.4 安全分析
        4.4.1 业务安全
        4.4.2 网络安全
        4.4.3 设备的安全
    4.5 双归属方案
    4.6 NGN承载网QoS
    4.7 软交换网络的改造的步骤的探讨
第五章 PSTN网络向NGN网络演进对运营商的影响
    5.1 对现有设备投资的保护
        5.1.1 固网资源的投资
        5.1.2 阿尔卡特交换产品的演进方案
    5.2 软交换技术给运营商维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5.3 运营商网络维护的转型和技术储备
    5.4 设备维护管理建议
        5.4.1 维护分工和界面划分
        5.4.2 维护工作的岗位类别
        5.4.3 周期维护作业计划
        5.4.4 网络安全体系和管理制度
        5.4.5 系统维护分权分域管理制度
        5.4.6 故障处理制度和流程
        5.4.7 运维部门和厂家的合作
第六章 本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小结
    6.2 对基于IMS的下一代网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提高山西网通网络运行维护管理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的清单
表的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1.4 当前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创新点
2 电信网络运行维护相关理论综述
    2.1 电信网络运行维护理论
    2.2 组织结构理论
    2.3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理论
        2.3.1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定义
        2.3.2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理论的演进
        2.3.3 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NGOSS)
    2.4 电信质量管理理论
        2.4.1 电信质量的定义
        2.4.2 电信质量管理
3 国内外电信运营企业网络运行维护现状分析
    3.1 国外电信运营企业网络运行维护现状分析
        3.1.1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运行维护管理情况
        3.1.2 英国电信公司的运维管理情况
        3.1.3 国外运行维护管理现状总结
    3.2 国内电信运营企业网络运行维护现状分析
        3.2.1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运维管理现状分析
        3.2.2 中国电信的运行维护现状
        3.2.3 国内运营商与国外运营商在运维方面的主要差距
4 山西网通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现状分析
    4.1 内外部环境分析
        4.1.1 市场及竞争环境
        4.1.2 维护人员组成情况
        4.1.3 网络与技术业务的发展
        4.1.4 客户满意度调查
        4.1.5 服务质量分析
        4.1.6 维护外包业务发展现状
    4.2 山西网通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现状
        4.2.1 山西网通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4.2.2 运维支撑系统分析
        4.2.3 运维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5 山西网通提高运行维护管理效率的对策措施
    5.1 运维组织结构改革
        5.1.1 组织结构相关因素的选择
        5.1.2 山西网通运维组织结构改革模式
        5.1.3 组织结构模式的分析评价
        5.1.4 组织结构改革的难点和解决办法
        5.1.5 运维外包的措施
    5.2 运维支撑系统的改进措施
    5.3 运维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
6 结论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宁夏电信CRM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
    1.4 本文结构
第二章 CRM相关概念与认识
    2.1 CRM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
        2.1.1 CRM的定义与内涵
        2.1.2 客户满意度
        2.1.3 客户忠诚度
    2.2 CRM系统
        2.2.1 CRM系统的含义
        2.2.2 CRM系统的类型
        2.2.3 CRM系统的作用
    2.3 客户信用
        2.3.1 客户信用的基本概念
        2.3.2 客户信用的评估方法
第三章 宁夏电信CRM现状与需求分析
    3.1 宁夏电信有限公司简介
        3.1.1 宁夏电信有限公司的发展概况
        3.1.2 宁夏电信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
    3.2 宁夏电信CRM现状分析
        3.2.1 实施CRM的要求与关键问题
        3.2.2 实施CRM的过程
    3.3 宁夏电信实施CRM中存在的问题
        3.3.1 各系统功能分散且系统之间缺乏协作
        3.3.2 缺乏有效的客户信用评价
        3.3.3 客户信息分散且共享困难
        3.3.4 数据隐私问题严重
    3.4 宁夏电信CRM系统的需求分析
        3.4.1 系统信息需求分析
        3.4.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第四章 宁夏电信CRM系统的设计
    4.1 CRM系统的目标
    4.2 CRM系统的总体结构
    4.3 CRM系统的业务模型
        4.3.1 业务流程
        4.3.2 总体业务模型
        4.3.3 功能信息流模型
    4.4 CRM系统的功能
        4.4.1 客户信息管理
        4.4.2 经营信息管理
        4.4.3 服务信息管理
        4.4.4 营销信息管理
        4.4.5 销售信息管理
第五章 宁夏电信CRM系统中的若干方法与技术
    5.1 客户信用度的评价与控制管理
        5.1.1 客户信用度的计算方法
        5.1.2 客户信用度的评价方法
        5.1.3 客户信用的控制管理
    5.2 客户信息整合技术
        5.2.1 数据集中
        5.2.2 建立统一的客户视图
        5.2.3 破除信息孤岛
    5.3 建立双赢的数据隐私对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研究的局限
    6.3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商业智能在预防电信恶意欠费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工作
    1.4. 本文组织安排
第二章 商业智能概述
    2.1. 商业智能的概念及构成
        2.1.1. 商业智能的概念
        2.1.2. 商业智能的构成
        2.1.3. 商业智能的生命周期
    2.2. 商业智能的主要支撑技术
        2.2.1 数据仓库
        2.2.1.1 数据仓库的功能和特征
        2.2.1.2 数据仓库的数据组织
        2.2.2 联机分析处理(OLAP)
        2.2.2.1 OLAP的数据基础
        2.2.2.2 OLAP的基本分析动作
        2.2.2.3 OLAP的展现方式
        2.2.3 数据挖掘(Data Mining)
        2.2.3.1 数据挖掘过程
        2.2.3.2 数据挖掘功能
        2.2.3.3 数据挖掘技术
    2.3 贝叶斯分类技术
        2.3.1. 贝叶斯定理
        2.3.2 贝叶斯分类
        2.3.2.1 概述
        2.3.2.2 朴素贝叶斯分类
        2.3.2.3 贝叶斯信念网络
    2.4 小结
第三章 电信恶意欠费主题模型建立
    3.1 商业理解
        3.1.1 商业背景
        3.1.2 话费欺诈的含义
    3.2 恶意欠费KPI体系
    3.3 参考属性的确定方法
    3.4 事件因子的提取方法
    3.5 恶意欠费概率计算方法
        3.5.1 贝叶斯概率依赖关系图的标定方法
        3.5.2 贝叶斯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3.6 小结
第四章 电信恶意欠费主题仓库模型设计
    4.1 数据来源
        4.1.1 四川电信BSS业务支撑系统简介
        4.1.2 源数据说明
    4.2 概念模型设计
    4.3 逻辑模型设计
    4.4 物理模型设计
    4.5 ETL接口设计
    4.6 小结
第五章 电信恶意欠费BI模型的实现及评估
    5.1 背景
    5.2 OLAP分析
    5.3 训练数据准备
    5.4 贝叶斯条件概率训练工具
    5.5 贝叶斯条件概率训练方法
    5.6 模型评估
    5.7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进一步工作
    6.1 论文总结
    6.2 进一步的工作
    6.3 项目中的几点体会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电信计费检测技术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计费检测提出的背景
    1.2 研究计费检测技术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计费政策及计费检测的具体内容
    2.1 计费政策
        2.1.1 主要定价方式
        2.1.2 我国的计费政策
    2.2 各国对计费准确的要求
        2.2.1 英国对电信计费准确的要求
        2.2.2 美国对电信计费准确的要求
        2.2.3 澳大利亚对电信计费准确的要求
        2.2.4 我国对电信计费准确的要求
    2.3 影响计费准确性的环节
    2.4 导致计费不准确的因素
    2.5 计费检测项目
    2.6 小结
第三章 计费检测方法和相关技术
    3.1 电信计费检测方法比较
        3.1.1 端到端检测方法
        3.1.2 七号信令检测方法
    3.2 计费检测技术的发展
        3.2.1 大话务量拨测技术
        3.2.2 七号信令监测技术
        3.2.3 新一代计费检测技术
    3.3 数据库技术
        3.3.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3.3.2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3.3.3 结构化查询语言
    3.4 小结
第四章 计费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
    4.1 计费检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4.2 检测平台的设计
        4.2.1 检测平台与数据库的开放式互连
        4.2.2 检测平台对检测程序中指令的处理
    4.3 检测程序的设计
        4.3.1 检测程序的顶层设计
        4.3.2 检测程序的第二层设计
        4.3.3 检测程序的第三层设计
    4.4 小结
第五章 计费检测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
    5.1 电信计费检测仪
    5.2 计费检测系统
    5.3 检测
        5.3.1 检测向导
        5.3.2 数据采集
        5.3.3 话单比对
    5.4 检测结论
    5.5 检测情况汇总
    5.6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结论
        6.1.1 论文完成的工作
        6.1.2 论文新见解
    6.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

(10)电信计费联机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目的和意义
    1.2 电信计费系统发展史
    1.3 电信联机采集系统与计费系统的关系
    1.4 电信联机采集系统的独立性
    1.5 电信联机采集系统的设计要求和相关知识
    1.6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电信计费联机采集系统的基本构成
    2.1 系统设计理念
    2.2 联机计费采集系统网络结构
    2.3 联机计费采集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第三章 数据采集设计
    3.1 数据采集构造
    3.2 联机采集协议
    3.3 联机采集原理
        3.3.1 S1240采集原理
        3.3.2 EWSD采集原理
        3.3.3 F150采集原理
        3.3.4 CC08采集原理
    3.4 联机采集方式
        3.4.1 联机集中采集
        3.4.2 联机分散采集
第四章 数据分发设计
    4.1 数据分发构成
    4.2 数据分发来源
        4.2.1 X2T网络原理
        4.2.2 分发链路网络结构
    4.3 数据格式化与分发日志
        4.3.1 标准格式化转换
    4.4 分发目的与分发计划
    4.5 分发链路补充定义
第五章 综合监控设计
    5.1 监控功能模块
    5.2 监控总体设计
        5.2.1 系统设计架构
        5.2.2 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
        5.2.2.1 UDP协议应用
        5.2.2.2 FTP协议应用
        5.2.3 服务器SNMP应用
        5.2.3.1 在监控端使用SNMP来控制程序执行
    5.3 采集监控
    5.4 分发监控
第六章 计费结算接口设计
    6.1 计费结算接口管理模块
    6.2 接口说明
        6.2.1 与计费系统接口文件命名规则
    6.3 接口表方案
    6.4 交换机文件内容的规范化
    6.5 补充说明
第七章 联机采集系统总结与展望
    7.1 联机采集系统总结
    7.2 联机采集系统展望
        7.2.1 3G计费新特性分析
        7.2.2 联采系统在3G计费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7.2.2 3G联采系统架构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完善市话计费功能,提高市话计费准确率——重建市话表式计费系统的构想及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有限理性的电信套餐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与预测研究[D]. 苗蕴慧. 东北大学, 2013(03)
  • [3]计费系统迎来全业务挑战[J]. 耿岩. 通信世界, 2008(30)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客户离网模型研究[D]. 龙艳. 贵州大学, 2008(02)
  • [5]PSTN向NGN网络演进的研究与实践[D]. 孙殿超. 复旦大学, 2008(04)
  • [6]提高山西网通网络运行维护管理效率的研究[D]. 段效愚.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5)
  • [7]宁夏电信CRM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D]. 张润宏. 东北大学, 2007(03)
  • [8]商业智能在预防电信恶意欠费中的应用[D]. 高覃.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3)
  • [9]电信计费检测技术研究与实践[D]. 张南北. 合肥工业大学, 2006(09)
  • [10]电信计费联机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D]. 陈利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完善市话计费功能,提高市话计费准确率——市话计量计费系统改造的构想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