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黄酮的新兴提取技术原理、应用及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吴渊[1](2019)在《龙葵果实转录组测序及类黄酮积累相关基因的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龙葵(Solanum nigrum Linn)是一年生茄科(Solanaceae)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全草可入药,在中国可作为一类药用植物而被使用,具有清热解毒和活血消肿的功效,临床上对于水肿、跌打损伤以及慢性气管炎等疾病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龙葵果实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且不同生长阶段的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由于缺乏基因组的信息,龙葵中类黄酮生物合成及积累的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分别选取了龙葵的未成熟果实(青绿色)和成熟果实(紫黑色)为研究对象,对这两种不同生长状态的龙葵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深入分析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本研究为黄酮类化合物在龙葵果实中的积累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提高了我们对龙葵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的认识。同时,高深度的转录组de novo测序产生了大量的生物信息,为龙葵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摘不同生长时期的龙葵果实并从中提取总RNA,利用mRNA具有ploy(A)尾的性质从总RNA中分离并纯化mRNA,随后构建cDNA文库,并采用实验室购置的Illumina Nextseq 5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过滤掉低质量的reads以及接头序列后采用Trinity软件进行组装,通过从头组装共得到了118198条Unigene,其中,N50的长度为1339 bp。然后将得到的序列与公共数据库(Uniprot,Pfam,EGG/NOG,KEGG和GO)进行比对,对龙葵转录组进行注释,其中70116条Unigene(约占59.3%)被注释到至少一个数据库。(2)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使用的阈值为log|FC|>2以及FDR<0.001,经过分析发现共有527条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果实中具有较大的表达差异。与未成熟果实相比,有329条基因在成熟的果实中表达下调,198条基因在成熟果实中表达上调。(3)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分析发现,有8条基因与黄酮类代谢通路直接相关,且大部分在成熟果实中表达上调。最终发现调控类黄酮3’,5’-羟化酶(F3’5’H)、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以及花色素合成酶(ANS)合成的3种基因的差异表达是造成龙葵的不同生长状态果实中黄酮类生物合成差异的主要原因。(4)在本研究中,通过功能注释发现了226条unigene编码ABC转运蛋白的形成,68条unigene编码GST的形成,11条unigene编码H+-ATPase的形成,这些化合物负责黄酮类分子的隔离,并且可以共存于植物细胞中,通过H+-ATPases在胞质溶胶和液泡(或细胞壁)之间建立质子梯度是将一些类黄酮,特别是花青素转运到液泡中的主要驱动力。(5)为了验证转录组测序及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采用qPCR技术对随机选择的5条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的unigene进行表达水平验证。实验发现所有被验证的基因测序分析的结果与qRT-PCR表达模式一致,说明此次转录组学分析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张国昀[2](2019)在《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鉴定及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真核生物基因组极其复杂,不仅能够产生编码能力的m RNA同时还存在大量的非编码RNA,真核生物基因组内大约98%的区域是非编码RNA区域。过去十年时间对于非编码RNA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短的非编码RNA,例如micro RNAs、small interfering RNAs和Piwi-associated RNAs。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一类新型的非编码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被逐渐发现。植物中研究发现lnc RNA能够调控植物的抗病、开花、产量和果实发育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沙棘果实发育成熟过程受到多种调节因子的协同作用,通过对参与沙棘果实成熟发育过程的关键调节基因以及功能元件的进一步研究,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更好的理解沙棘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从而更好的进行沙棘的培育和育种工作。因此,本研究以内蒙古磴口县种植的杂交种‘红棘’沙棘的三个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为试验材料进行全转录组测序,通过建立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出高可信度沙棘长链非编码RNA。对获得的沙棘长链非编码RNA进行了序列特征、染色体分布特征和表达特征分析。进而筛选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差异表达基因以及非编码RNA(mi RNA、lnc RNA和circ RNA),尤其lnc RNA。通过靶基因预测和功能预测进一步发掘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关键lnc RNA。运用原位荧光杂交(FISH)和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等技术,初步验证核心调控lnc RNA在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三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沙棘果实的小RNA测序数据中共鉴定到68条已知的mi RNA和50条新mi RNA。筛选到47条在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i RNA,其中33条mi RNA上调表达,14条mi RNA下调表达。靶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mi RNA参与类黄酮等多种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代谢通路。(2)从沙棘果实全转录组测序数据中共鉴定出8907条可靠的lnc RNA,包括6676条基因间区lnc RNA(linc RNA),1193条内含子区lnc RNA(intronic lnc RNA)和1038条反义lnc RNA(antisense lnc RNA)。利用q RT-PCR对候选lnc 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验证,发现定量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与沙棘的m RNA进行比较发现本研究鉴定得到的沙棘lnc RNA具有转录本长度短、ORF长度短、外显子数少、序列保守性低等特征。(3)从三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沙棘果实中共鉴定出了118条差异表达lnc RNA(DElnc RNA)。对这些DElnc RNA的靶基因预测发现其中84条lnc RNA通过trans方式靶向1061个基因,67条lnc RNA通过cis方式靶向782个基因。靶基因富集分析表明这些DElnc RNA参与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代谢物的合成代谢过程。(4)mi RNA靶基因预测分析发现22条DElnc RNA能作为25个DEmi RNA的靶基因。结合mi RNA-m RNA序列信息及靶向调控关系,其中10条DElnc RNA可能通过内源模拟靶标(e TM)的形式来调控mi RNA生物学功能。以此构建得到以lnc RNA为核心的mi RNA-lnc RNA-m RNA的相互调控网络。(5)通过细胞定位分析和瞬时沉默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检测方法揭示了两条lnc RNA(LNC1/LNC2)以e TM形式通过mi RNA-lnc RNA-m RNA调控网络参与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素的合成过程。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首次全面地揭示了沙棘果实lnc RNA的序列和表达特征,并鉴定出与沙棘果实发育相关的lnc RNA,为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去验证这些lnc RNA在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具体调控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和数据支持。同时促进了转录调控在林木以及果实发育研究中的深入研究及应用。
高乐[3](2019)在《红掌花色变异相关蛋白质组及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为多年生常绿单子叶植物、着名热带花卉,颜色艳丽,花色种类较多。近年来,国内外对红掌花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色素种类与含量、色素合成代谢及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从蛋白质水平上研究红掌花色变异分子机理的报导较少。多年来本实验室创制和保存了多种类型的红掌花色突变体,是研究花色变异机理的理想材料。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离和鉴定了红掌突变体花色变异相关的差异蛋白;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了花色变异相关蛋白编码基因的cDNA序列;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 6种基因在红掌花色突变体中的表达特征,以探讨红掌花色变异的分子机理。主要成果如下:1.以多种类型的花色突变体为供试材料,应用SDS-PAGE(1-DE)技术,对红掌叶片、花序、佛焰苞的1-DE表达谱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不同花色突变体叶片与花序蛋白质的谱带差异不大,但佛焰苞的谱带存在显着差异。切取差异蛋白条带进行质谱分析,在’马都拉’野生型和玫红色突变体差异条带中共检测到21个蛋白,其中9个蛋白在野生型中特异表达,4个蛋白在玫红色突变体中特异表达,其功能涉及代谢调节、细胞骨架形成、抗性、基因调控、运输、信号传导等。在’粉冠军’野生型和白色突变体的4条差异条带中分别检测到138、112、71、431个蛋白,其分子功能主要涉及催化活性和结合活性,鉴定到与类黄酮的合成代谢、抗性、糖代谢、花青素转移等相关蛋白。2.以’特伦萨’野生型、粉色突变体、淡粉色突变体为供试材料,应用TMT/MS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共分离鉴定出1 109个蛋白质,三组材料两两对比分别检测到96、94、96个显着差异蛋白,包括类黄酮代谢相关蛋白、应激相关蛋白、抗性相关蛋白、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等。差异蛋白的分子功能主要涉及催化活性和结合活性,参与细胞过程和代谢过程等生物过程,分布在细胞、细胞器、膜等部位。3.根据差异蛋白质鉴定结果,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以红掌佛焰苞为供试材料,克隆了 4个差异蛋白编码基因的cDNA部分序列,分别命名为AnCAT、AnAPX、AnCCP、AnLAC。克隆的AnCAT编码区部分序列片段为555 bp,编码185个氨基酸残基,基因登陆号为MK574928;克隆的AnAPX编码区部分序列片段为441bp,编码147个氨基酸残基,基因登陆号为MK574930;克隆的AnCCP编码区部分序列片段为714bp,编码238个氨基酸残基,基因登陆号为MK574931;克隆的AnLAC编码区部分序列片段为663bp,编码221个氨基酸残基,基因登陆号为MK574929。经同源性分析发现,克隆获得的差异蛋白编码基因序列较为保守。4.以’特伦萨’野生型、粉色突变体、淡粉色突变体、白色突变体佛焰苞为供试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AnCAT、AnAPX、AnCCP、AnHSP70、AnLAC、AnCHI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佛焰苞颜色变淡,AnCCP、AnLAC、AnCHI表达量呈上升趋势,AnCAT、AnAPX、AnHSP70表达量呈下降趋势,其中AnAPX在白色突变体的佛焰苞中表达量增加,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差异,AnHSP70表达量变化程度较小。
袁鸿飞[4](2017)在《FT-NIR和电子鼻技术对苹果霉心病、水心病的无损检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疑似霉心病、疑似水心病及对应品种的健康苹果为试材,研究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技术(FT-NIR)和电子鼻技术分别结合化学计量学无损检测苹果霉心病、水心病的可行性,为近红外光谱和电子鼻技术更好地应用于采后苹果内部病害的判别分析,合理加工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比较霉心病和水心病分别对果实内部好果肉部分理化品质指标的影响,为消费者购买健康放心的水果提供参考,结果如下:(1)区分苹果霉心病近红外模型的建立。对霉心病苹果和健康苹果的近红外原始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结合Fisher判别函数和MLP神经网络2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苹果霉心病的判别模型,结论是用12000 cm-14000 cm-1波段的前15个主成分分别结合Fisher判别函数和MLP神经网络建模,验证集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72%和87.7%,因此,MLP神经网络模型能更好地鉴别苹果霉心病,说明利用主成分分别结合Fisher判别函数和MLP神经网络鉴别苹果霉心病是可行的,但是鉴别模型的准确率有待提高。(2)区分苹果霉心病电子鼻模型的建立。比较电子鼻分别结合ML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和Fisher判别3种方法对苹果霉心病进行鉴别,综合考虑建模集和验证集的正确判别率得出,MLP神经网络模型对苹果霉心病的鉴别结果最好,建模集和验证集的总体正确判别率为87.9%和86.2%,其中,霉心病苹果的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判别正确率较差,分别为68%和64.7%。因此,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苹果霉心病的鉴别准确率需进一步提高。(3)区分苹果水心病近红外模型的建立。水心病和健康苹果的近红外原始光谱经5种方法预处理后,用全波段光谱提取的主成分结合Fisher判别函数,建立针对苹果霉心病的Fisher判别模型。结论是近红外光谱经多元散射校正、VN、MMN、9点平滑和一阶导数(9点平滑)预处理后,用12000 cm-14000 cm-1波数范围的前20个主成分进行Fisher判别函数建模,对建模集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3.8%、94.3%、92.3%、94.3%和100%,经一阶导数(9点平滑)预处理后所建Fisher判别函数对未知样本的预测准确率为100%;由于经一阶导数(9点平滑)预处理结合主成分所建Fisher判别模型对建模集和验证集的正确判别率均为100%,因此一阶导数(9点平滑)光谱预处理模型优于其它模型,验证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可用于苹果水心病的无损检测。(4)区分苹果水心病的电子鼻模型的建立。比较了电子鼻分别结合Fisher判别、多层感知神经网络、径向基神经网络3种方法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对未知样本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89.7%、89.5%和85.7%。其中,Fisher判别和多层感知神经网络鉴别的效果较好,但差异不显着,验证了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用于苹果水心病的鉴别。(5)健康苹果和霉心病苹果的好果肉部分理化品质指标的差异性研究。随着苹果霉心病的发生,果实内部的好果肉部分的理化品质发生变化,密度和SSC显着减少(P≤0.05),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显着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着,均为0.21%;虽然霉心病苹果的硬度为7.82 N/cm2大于健康苹果硬度7.57 N/cm2,但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说明霉心病病害部位会影响整个果实的理化品质,使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降低,为苹果采后及时鉴别霉心病提供理化品质参考,建议消费者不宜食用病害果的好果肉部分。(6)健康苹果和水心病苹果的好果肉部分理化品质指标的差异性研究。随着水心病病害的发生,苹果内部好果肉的理化品质发生变化,其中,可滴定酸含量显着减少,密度、硬度、SSC和类黄酮含量均显着增大,总酚含量虽然高于健康苹果内部总酚,但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水心病病害部位会影响整个果实的理化品质,但轻微的水心病并不影响果实的食用,反而因为口感好受到人们喜爱,为苹果采后及时鉴别水心病提供理化品质参考。
郝教敏,杨文平,李红玉,杨珍平,段楠楠[5](2017)在《黑麦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及清除亚硝酸盐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黑麦类黄酮物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确定浸提溶剂乙醇体积分数为90%。进一步采用3因素2次正交回归设计,通过SAS软件RSREG过程分析乙醇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粗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3因素对粗类黄酮得率的影响符合Y=B0+∑BjXj+∑BijXiXj+∑BjjX2的3元2次回归模型,其关键参数主效应为乙醇用量(X1)>提取温度(X2)>提取时间(X3);交互效应为X1X3>X1X2>X2X3;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用量71 mL(即料液比1∶14.2 g/mL)、提取温度58℃、提取时间176 min时,类黄酮得率94.23 mg/g。富含类黄酮的抽提物清除亚硝酸盐的效果很显着,清除率可达86.87%。
郝教敏,李云,杨珍平,杨华,朱迎春,孙敏,高志强[6](2015)在《红粒小麦粗类黄酮的水浴醇提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试验以红粒小麦全麦粉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与三元二次正交试验,研究其粗类黄酮的水浴醇提工艺及体外清除DPPH·和·OH的能力。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及浸提时间对粗类黄酮得率的影响均符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模型。确定乙醇体积分数为95%,关键参数料液比(X1)、浸提温度(X2)、浸提时间(X3)对粗类黄酮得率的影响符合三元二次回归模型;主效应:X1>X2>X3;交互效应:X1X3>X1X2>X2X3;最优工艺参数:料液比1:19,66℃浸提107 min,类黄酮得率46.02 mg/g。红粒小麦粗类黄酮对DPPH·的清除率明显大于对·OH的清除率,且随浓度提高,清除率显着提高。研究为红粒小麦深加工提供参考。
郭丽琼,苏霞,蒋国林,吴厚玖,田雪琴[7](2012)在《柑橘类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开发应用前景的天然植物成分,在柑橘属中含量丰富,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保健功能,故在食品行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柑橘类黄酮的种类、分布、生理活性,重点综述了柑橘类黄酮的几种常用提取方法,阐述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冀荣[8](2011)在《棕色棉色素相关基因RNA干扰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RT-白絮(白)、棕絮1号(棕)及棕1-61(深棕)为试验材料,利用化学显色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3种材料不同发育时期纤维色素物质及相对含量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CHS及F3’5’H基因的ihpRNA及amiRNA干扰载体并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棕色棉以进行基因功能验证;以RT-白絮、棕1-61为试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类黄酮合成途径转录因子基因CPC、TT8及TTG1基因在不同纤维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差异,试图从分子水平解释彩色棉纤维品质及色素物质形成的关系。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RT-白絮、棕絮1号及棕1-61不同发育阶段纤维及叶、花、蕾甲醇提取液的NaOH、盐酸-镁粉显色反应和紫外光谱扫描,综合分析以上结果得出结论认为RT-白絮、棕絮1号及棕1-61不同发育阶段未成熟纤维中均含有黄酮醇或二氢黄酮醇,成熟纤维中则不含有;纤维发育各阶段相关色素物质含量比较结果:棕1-61>棕絮1号>RT-白絮,其中+28DPA后白色棉与棕色棉色素相关物质含量基本一致,棕1-61+60DPA棉纤维色素相关物质含量高于棕絮1号及RT-白絮;白色棉各时期色素相关物质含量差异较小,棕色棉各时期色素相关物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在+17DPA达到最大,棕絮1号在+60DPA最低,棕1-61在+28DPA达到最低。2.利用NCBI公布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获得了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及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F3’5’H的mRNA序列全长;利用pHANNIBAL载体及棉花纤维发育特异启动子SCFP,构建了由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及SCFP共同启动的分别靶向CHS及F3’5’H基因的ihpRNA干扰载体,并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进行了遗传转化试验。3.以棉花microRNA序列Ghr-MIR156d作为骨架,利用micrRNA设计平台WMD-3(http://wmd3.weigelworld.org)设计了靶向CHS及F3’5’H基因的amiRNA前体序列,并通过与植物表达载体重组连接,构建了靶向CHS及F3’5’H基因的amiRNA干扰载体,并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进行了遗传转化试验。4.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分析了3个不同看家基因Hitone、Actin及Gbpolyubiquitin在RT-白絮和棕1-61+13、+17、+23、+28DPA纤维样品中的相对表达量的差异,获得了适用于在+13DNA至+18DPA纤维基因表达分析的稳定内参基因Gbpolyubiquitin基因;5.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分析了3个类黄酮合成途径转录因子基因CPC、TT8及TTG1在RT-白絮和棕1-61+13、+17、+23及+28DPA纤维样品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CPC及TTG1基因在白色棉纤维发育各个时期表达量均高于棕色棉,TT8基因在棕色棉纤维发育各个时期表达量均高于白色棉,结合RT-白絮及棕1-61纤维品质特征,得出结论认为:CPC、TT8及TTG1可能形成类似MYB-bHLH-WD40复合体共同调控天然棕色棉纤维发育,CPC及TTG1可能参与棉纤维发育的产量性状形成的调控途径,而TT8可能参与调控棕色棉色素物质合成途径。
张兆斌[9](2011)在《类黄酮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文中指出类黄酮在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提取工艺不断更新,工厂化生产技术不断改进。本文从类黄酮的结构特征、生理功能、作用机理、发挥功能制约因素、提取工艺、应用范围和工业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诸多方面对于类黄酮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为进一步研究类黄酮提供帮助。
黄兴富,赵声定,孙浩岩,王继良,唐艳梅[10](2010)在《荞麦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概述了荞麦中黄酮的化学组成、提取方法、含量测定,并对未来荞麦的研究作了展望。
二、类黄酮的新兴提取技术原理、应用及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类黄酮的新兴提取技术原理、应用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龙葵果实转录组测序及类黄酮积累相关基因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转录组学及其应用 |
1.2.1 转录组学概述 |
1.2.2 RNA-Seq在转录组学上的应用 |
1.2.3 第二代测序技术原理 |
1.2.4 RNA-Seq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
1.3 生物信息学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
1.3.1 生物信息学概述 |
1.3.2 生物学数据库 |
1.3.3 生物信息学的应用 |
1.4 龙葵的研究进展 |
1.4.1 龙葵简介 |
1.4.2 龙葵的相关研究 |
1.4.3 研究价值及前景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主要技术路线 |
第2章 龙葵果实的转录组测序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植物原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龙葵果实的RNA分离与检测 |
2.3.2 cDNA文库的构建与检测 |
2.3.3 Illumina上机测序 |
2.3.4 数据预处理 |
2.3.5 转录组拼接 |
2.3.6 转录组拼接评估 |
2.3.7 基因的表达定量 |
2.3.8 功能注释 |
2.3.9 样品相关性分析 |
2.3.10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龙葵果实转录组测序结果 |
3.1 RNA提取及文库构建 |
3.1.1 RNA质量检测 |
3.1.2 cDNA文库的质量检测 |
3.1.3 转录组测序 |
3.2 龙葵转录组数据分析 |
3.2.0 原始数据检测结果 |
3.2.1 转录组拼接 |
3.2.2 转录组质量评估 |
3.2.3 基因的表达定量 |
3.2.4 功能注释 |
3.2.5 样品相关性分析 |
3.2.6 差异基因的筛选 |
3.2.7 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3.2.8 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类黄酮代谢分析与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
4.1 龙葵果实中的黄酮类代谢 |
4.1.1 黄酮类前体物质的合成 |
4.1.2 龙葵果实中类黄酮代谢通路 |
4.2 参与黄酮类运输的相关基因 |
4.3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
4.3.1 引物的挑选与设计 |
4.3.2 实验方法 |
4.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所完成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KEGG注释信息 |
致谢 |
(2)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鉴定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沙棘果实发育 |
1.1.2 全转录组研究现状 |
1.1.3 lncRNA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miRNA的筛选和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沙棘果实中总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
2.2.2 文库构建及上机测序 |
2.2.3 小RNA测序数据统计及分析 |
2.2.4 miRNA靶基因及功能预测 |
2.2.5 差异表达mi RNA的 q RT-PCR定量验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测序数据质量检测 |
2.3.2 沙棘全基因组小RNA预测和表达分析 |
2.3.3 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miRNA鉴定分析和验证 |
2.3.4 沙棘差异miRNA靶基因预测 |
2.4 讨论 |
2.4.1 沙棘果实miRNA |
2.4.2 沙棘miRNA靶基因预测及其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 |
2.5 小结 |
第三章 沙棘果实lncRNA鉴定与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总RNA的提取、质检及核糖体RNA的去除 |
3.2.2 链特异性测序文库的构建及上机测序 |
3.2.3 全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测序数据概述 |
3.3.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3.3.3 转录本组装 |
3.3.4 蛋白编码基因(mRNA)的鉴定与分析 |
3.3.5 lncRNA筛选鉴定结果 |
3.3.6 沙棘lncRNA特征分析 |
3.3.7 沙棘lncRNA表达分析 |
3.3.8 circ RNA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
3.4 讨论 |
3.4.1 全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价 |
3.4.2 测序获得的高可信度lncRNA |
3.4.3 沙棘果实lncRNA特征 |
3.4.4 沙棘lncRNA在各染色体均匀分布 |
3.4.5 沙棘lncRNA在不同果实发育时期表达特异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沙棘果实差异表达lncRNA筛选及功能预测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沙棘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差异表达lncRNA鉴定 |
4.1.2 差异表达lncRNA的 q RT-PCR验证 |
4.1.3 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及功能预测 |
4.1.4 差异表达mi RNA-m RNA和 mi RNA-lncRNA联合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沙棘果实不同发育阶段lncRNA表达 |
4.2.2 lncRNA表达量的q RT-PCR验证结果 |
4.2.3 lncRNAcis/trans靶基因功能分析 |
4.2.4 差异表达mi RNA-m RNA和 mi RNA-lncRNA联合分析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两条lncRNA(LNC1和LNC2)功能验证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原位荧光杂交(FISH) |
5.2.2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 |
5.2.3 q 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 |
5.2.4 沙棘果实花青素含量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FISH原位荧光杂交结果 |
5.3.2 LNC1和LNC2 目的片段扩增及重组测序载体的酶切鉴定 |
5.3.3 LNC1和LNC2 沉默处理(VIGS)对沙棘果实表型的影响 |
5.3.4 LNC1/LNC2 沉默对沙棘果实花青苷合成的结构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3)红掌花色变异相关蛋白质组及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红掌种质资源与花色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
1.1.1 红掌种质资源概况 |
1.1.2 红掌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1.1.3 红掌花色遗传与育种 |
1.2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2.1 蛋白质组学的概况 |
1.2.2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1.2.3 观赏植物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原理及应用 |
1.3.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 |
1.3.2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定量类型 |
1.3.3 实时荧光定量PCR与蛋白质组学的联合应用 |
第二章 红掌花色变异相关蛋白的SDS-PAGE/MS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花色的对比测定 |
2.1.3 叶片、花序、佛焰苞蛋白质的提取 |
2.1.4 叶片、花序、佛焰苞蛋白质的SDS-PAGE |
2.1.5 蛋白凝胶电泳图像的分析 |
2.1.6 蛋白质差异条带的质谱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红掌佛焰苞花色突变体的表型特征 |
2.2.2 红掌叶片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 |
2.2.3 红掌花序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 |
2.2.4 红掌佛焰苞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 |
2.2.5 '马都拉'玫红色突变体佛焰苞相关蛋白的质谱鉴定与分析 |
2.2.6 '粉冠军'白色突变体佛焰苞相关蛋白的质谱鉴定与分析 |
2.3 讨论 |
2.3.1 红掌花色相关蛋白SDS-PAGE图谱特征 |
2.3.2 '马都拉'花色变异相关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
2.3.3 '粉冠军'花色变异相关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
第三章 红掌佛焰苞花色变异相关蛋白的TMT/MS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蛋白质的制备及TMT标记 |
3.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红掌佛焰苞花色变异相关蛋白质组的分析 |
3.2.2 差异蛋白的筛选 |
3.2.3 差异蛋白GO分析 |
3.2.4 差异蛋白KEGG分析 |
3.3 讨论 |
3.3.1 红掌突变体花色变异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 |
3.3.2 红掌花色突变体类黄酮代谢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 |
3.3.3 红掌花色突变体抗性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 |
3.3.4 红掌花色突变体光能吸收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 |
第四章 红掌花色变异相关蛋白编码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总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4.1.3 引物设计 |
4.1.4 PCR扩增及基因克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红掌佛焰苞总RNA的质量分析 |
4.2.2 红掌佛焰苞CAT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
4.2.3 红掌佛焰苞APX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
4.2.4 红掌佛焰苞CCP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
4.2.5 红掌佛焰苞LAC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红掌花色变异相关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总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5.1.3 引物设计 |
5.1.4 标准品的制备 |
5.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红掌佛焰苞总RNA的质量分析 |
5.2.2 红掌花色相关蛋白编码基因的PCR产物分析 |
5.2.3 RT-PCR体系的构建 |
5.2.4 红掌花色突变体相关差异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分析 |
5.3 讨论 |
5.3.1 红掌花色突变体类黄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 |
5.3.2 红掌花色突变体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存在问题及今后课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Ⅰ 实验步骤及相关试剂 |
附录 Ⅱ'粉冠军'差异条带蛋白质的质谱鉴定结果 |
附录 Ⅲ'特伦萨'突变体佛焰苞显着差异蛋白鉴定结果 |
致谢 |
(4)FT-NIR和电子鼻技术对苹果霉心病、水心病的无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苹果霉心病研究概况 |
1.1.1 症状 |
1.1.2 发病原因 |
1.1.3 防治措施 |
1.1.4 苹果霉心病的无损检测研究 |
1.2 苹果水心病研究概况 |
1.2.1 症状 |
1.2.2 发病原因 |
1.2.3 防治措施 |
1.2.4 苹果水心病的无损检测研究 |
1.3 近红外光谱技术概述 |
1.3.1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 |
1.3.2 化学计量学基础 |
1.4 电子鼻技术的发展概况 |
1.4.1 电子鼻技术的原理 |
1.4.2 化学计量学基础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5.1 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近红外和电子鼻技术对苹果霉心病的无损检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近红外对苹果霉心病的鉴别结果 |
2.2.2 电子鼻对苹果霉心病的鉴别结果 |
2.2.3 霉心病对苹果果实理化品质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近红外和电子鼻技术对苹果水心病的无损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近红外对苹果水心病的鉴别结果 |
3.2.2 电子鼻对苹果水心病的鉴别结果 |
3.2.3 水心病对苹果果实理化品质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黑麦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及清除亚硝酸盐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试验设计 |
1.3.2 工艺流程 |
1.3.3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1.3.4 总酮含量的提取和测定 |
1.3.5 体外亚硝酸盐清除率的测定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试验对黑麦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 |
2.2 正交回归试验对黑麦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 |
2.2.1 主效应分析 |
2.2.2 交互效应分析 |
2.2.3 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及回归模型的验证 |
2.3 黑麦类黄酮体外清除亚硝酸盐的效果分析 |
3 讨论 |
3.1 黑麦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 |
3.2 黑麦类黄酮提取液消除亚硝酸盐的能力 |
4 结论 |
(7)柑橘类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柑橘类黄酮的种类与分布 |
2 柑橘类黄酮的提取方法 |
2.1 醇浸提法 |
2.2 回流热提取法 |
2.3 闪式提取法 |
2.4 酶辅助提取法 |
2.5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2.6 微波辅助萃取法 |
2.7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2.8 高效逆流色谱法 |
2.9 超滤法 |
3 结论 |
(8)棕色棉色素相关基因RNA干扰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植物类黄酮物质及其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1.1.1 植物色素物质及类黄酮类物质分类 |
1.1.2 类黄酮合成途径 |
1.1.3 类黄酮合成途径结构基因及转录因子 |
1.2 天然彩色棉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
1.2.1 天然彩色棉色素物质生化研究 |
1.2.2 天然彩色棉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研究 |
1.2.3 天然彩色棉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
1.3 RNA 干涉的原理及应用 |
1.3.1 RNA 干涉技术的作用机制 |
1.3.1.1 转录水平基因沉默(TGS) |
1.3.1.2 转录后水平基因沉默(PTGS) |
1.3.1.3 翻译水平基因沉默 |
1.3.2 RNA 干涉技术的特点 |
1.3.3 RNA 干涉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现状 |
1.4 Aritificial microRNA 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
1.4.1 AmiRNA 技术的作用机制 |
1.4.2 AmiRNA 技术的特点 |
1.4.3 AmiRNA 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现状 |
1.4.3.1 AmiRNA 技术在模式植物中的应用 |
1.4.3.2 AmiRNA 技术在其他植物中的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棕色棉不同发育时期色素物质分析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试验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棕色棉显色反应 |
2.2.1.1 NaOH 反应 |
2.2.1.2 盐酸-镁粉反应 |
2.2.2 棕色棉纤维色素甲醇提取液光谱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棕色棉纤维色素提取液显色反应分析 |
2.3.2 棕色棉纤维色素甲醇提取液光谱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小结 |
2.4.2 讨论 |
第三章 棕色棉CHS、F3'5'H 基因的克隆及其RNAi 载体构建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菌株、载体及质粒 |
3.1.3 试验主要试剂 |
3.1.4 试验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材料的准备 |
3.2.2 改良CTAB 法提取总 RNA |
3.2.2.1 RNA 提取步骤 |
3.2.2.2 RNA 提取试剂的配制 |
3.2.3 RT-PCR 得到第一链cDNA |
3.2.4 CHS、F3'5'H 基因的克隆 |
3.2.4.1 CHS 基因全长序列的获得 |
3.2.4.2 F3'5'H 的基因全长的获得 |
3.2.4.3 DNA 片段的凝胶回收 |
3.2.4.4 PCR 产物的TA 克隆 |
3.2.4.5 热激法转化大肠杆菌及阳性克隆的筛选 |
3.2.4.6 转化子的筛选及鉴定 |
3.2.4.7 PCR 产物的测序及序列比对 |
3.2.5 CHS、F3'5'H 基因的RNAi 载体构建 |
3.2.5.1 RNA 干扰载体构建流程 |
3.2.5.2 正反义片段的扩增 |
3.2.5.3 正反义片段的凝胶回收 |
3.2.5.4 双酶切体系及方法 |
3.2.5.5 连接反应体系及方法 |
3.2.5.6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 |
3.2.5.7 RNA 干扰载体的验证 |
3.2.6 RNA 干扰质粒的遗传转化 |
3.2.6.1 质粒DNA 的大量提取 |
3.2.6.2 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目的基因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的基因序列的克隆及PCR 检测 |
3.3.2 目的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3.3.3 RNA 干扰载体的验证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小结 |
3.4.2 讨论 |
第四章 棕色棉CHS、F3'5'H 基因的AmiRNA 载体构建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CHS 基因及F3'5'H 基因的AmiRNA 载体的构建 |
4.2.1.1 靶向CHS 及F3'5'H 的AmiRNA 序列的设计 |
4.2.1.2 CHS 及F3'5'H 的AmiRNA DNA 序列合成及亚克隆 |
4.2.1.3 AmiCHS 及AmiF3'5'H 测序质粒的提取 |
4.2.1.4 CHS 及F3'5'H AmiRNA 表达载体的构建 |
4.2.1.5 CHS 及F3'5'H AmiRNA 表达载体的检测 |
4.2.2 CHS 及F3'5'H AmiRNA 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AmiRNACHS 及AmiRNAF3'5'H 二级结构预测 |
4.3.2 CHS 及F3'5'H 的AmiRNA 相应的DNA 序列合成及亚克隆 |
4.3.3 pBI-AmiCHS 及pBI-AmiF3'5'H 载体的结果验证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小结 |
4.4.2 讨论 |
第五章 棕色棉纤维类黄酮合成途径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棉花纤维RNA 提取与检测 |
5.2.2 第一链cDNA 合成 |
5.2.3 基因的选择与引物合成 |
5.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程序 |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数据的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RNA 提取质量检测 |
5.3.2 内参基因的筛选 |
5.3.3 棕色棉类黄酮合成途径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5.4.1 小结 |
5.4.2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类黄酮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类黄酮的化学结构 |
2. 类黄酮的功能 |
2.1 类黄酮的抗氧化和螯合性质 |
2.2 类黄酮脂类抗氧化活性与其结构的关系 |
3. 提取原理 |
4. 提取技术 |
4.1 超临界CO2提取技术 |
4.2 酶工程技术 |
4.3 超滤技术 |
4.4 物理场辅助提取技术 |
4.5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
(10)荞麦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荞麦中主要的黄酮化合物[5-10] |
2 苦荞黄酮的提取 |
2.1 回流法 |
2.2 索式提取法 |
2.3 热水浸提法 |
2.4 碱提酸沉法 |
2.5 超声提取法 |
2.6 微波提取法 |
2.7 超临界流体萃取 |
2.8 酶法提取 |
2.9 新兴辅助提取方法 |
3 荞麦黄酮的含量测定 |
4 荞麦发展的展望 |
四、类黄酮的新兴提取技术原理、应用及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龙葵果实转录组测序及类黄酮积累相关基因的鉴定[D]. 吴渊. 湖南大学, 2019(06)
- [2]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鉴定及功能分析[D]. 张国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3]红掌花色变异相关蛋白质组及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D]. 高乐. 苏州大学, 2019(04)
- [4]FT-NIR和电子鼻技术对苹果霉心病、水心病的无损检测研究[D]. 袁鸿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5]黑麦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及清除亚硝酸盐能力研究[J]. 郝教敏,杨文平,李红玉,杨珍平,段楠楠. 中国食品学报, 2017(01)
- [6]红粒小麦粗类黄酮的水浴醇提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研究[J]. 郝教敏,李云,杨珍平,杨华,朱迎春,孙敏,高志强. 中国粮油学报, 2015(07)
- [7]柑橘类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J]. 郭丽琼,苏霞,蒋国林,吴厚玖,田雪琴. 食品工业科技, 2012(14)
- [8]棕色棉色素相关基因RNA干扰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D]. 冀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9]类黄酮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 张兆斌. 考试周刊, 2011(35)
- [10]荞麦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黄兴富,赵声定,孙浩岩,王继良,唐艳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