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衄病人的健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曾敏霞[1](2014)在《老年鼻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文中指出通过对老年鼻出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悲观、失望、消极、忧虑的情绪和心理,给予病人以鼓励,使其树立信心,配合具体的治疗工作,以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沙塔娜提·穆罕默德[2](2014)在《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用药规律方剂计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归纳张锡纯、唐容川、恽铁樵、陆渊雷、冉雪峰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特点;2)寻找中西医汇通学派与与非汇通派主要医家临证用药习惯的异同;3)明晰中西医汇通学派与非汇通派主要医家临证用药习惯的传承与变迁。方法:1)运用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甄选;2)设立研究组(中西医汇通学派组)与对照组(清代早期医家、近代京城四大名医、当代名医、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确定各组医家及相应医案资料,并对各医家医案疾病构成比做卡方检验,具有可比性。3)根据处方选择标准抽取18位入选医家的18本医籍临证处方3991首,其中有剂量者3056首。分别进行方剂计量学指标的标识、数据资料的标准化、并进行方剂用药范围、剂量配伍及用药味数13项计量指标系统分析;4)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结合方差分析、相关、聚类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中西医汇通五家临证处方用药基本情况;讨论中西医汇通与非中西医汇通主要医家临证处方用药习惯异同;以15医家的方剂计量学指标为基本统计单元,分别寻找中西医汇通五家与不同朝代医家学术源流与临证用药的亲疏关系。结果:1)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特点:中西医汇通五家研究含剂量处方1081首,合计药物种类为384种,药物类次为0.355.①临证处方前20位药物是炙甘草、当归、白芍、生地黄、茯苓、黄芩等。涉及方剂包括四物汤、四君子汤、白虎汤、四逆汤、二陈汤、升阳汤、理中丸等。唐容川与陆渊雷、后世刘渡舟相关性最强,恽铁樵与冉雪峰、何任相关,张锡纯与各医家相关系数均不高,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中西医汇通五家临证处方君药排序前10位的药物是生地黄、柴胡、当归、生石膏、山药等。张锡纯与孔伯华相关性最强,与其他各医家多呈负相关;唐容川与方和谦相关性最强;恽铁樵与方和谦相关性最强;陆渊雷与刘渡舟相关性最强。冉雪峰与祝谌予强相关,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③中西医汇通五家临证处方常用配伍频次均值排序前20位是:当归配白芍、当归配生地、白术配茯苓、生地配白芍、黄连配黄芩、白芍配白术等。唐容川与陆渊雷、任继学相关性最强。冉雪峰与何任相关,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④中西医汇通学派五位主要医家中四性频次均值排序前三位分别是寒、温、平。温热药频次均值为2.991,寒凉药均值为4.225,平性药均值为1.428.寒温比1.545>1,用药偏重寒凉。冉雪峰寒温比最高(2.085)。中西医汇通五家五味频次均值排序前四位的依次是甘、苦、辛、酸味。中西医汇通五家归经频次均值排序前四位为:脾、肺、胃、肝。唐容川心肾经第一。恽铁樵肝、小肠等六经最高。陆渊雷脾胃肺经第一,冉雪峰大肠经居首。中西医汇通五家特殊归经指标频次均值排序依次为脾胃肝肾经。肝肾比为1.606>1。脾胃比值为1.185>1,肝肾与脾胃比值为0.739<1。陆渊雷脾胃比值、恽铁樵肝肾比值居高。⑤中西医汇通五家总功效频次均值排序前五位的是清热,补气、化痰、解表、补血。祛邪六法功效频次前三位是清热(1.758)、祛湿(0.847)、化痰(0.825),张锡纯补气,唐容川补血、解表,恽铁樵化痰,冉雪峰清热各居首位。汇通医家补益/祛邪比值小于1(0.478);补益/非补益比值(0.349<1),补气阳/补阴血(1.539>1),张锡纯补气阳/补阴血及补气/补血比值居第一,唐容川补血频次最高,补气/补阳比值(22.22)居首位,陆渊雷补血/补阴比值(2.983>1)第一。唐容川补阳/补阴比值最低(0.139),冉雪峰补阴药第一,补气阳/补阴血比值(0.515<1)最低。⑥中西医汇通五医家用药种类为384种,用药味数均值比较方差分析有统计学差异。中西医汇通五家方剂用药味数四项指标均值小于其他对比医家。其中张锡纯在汇通五家中均值最小,标准差3.142值偏大,用药精专,味数偏小,变化略大。5项剂量指标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别。张锡纯五项指标居第一位,用药精当。中西医汇通五医家配伍指标均值均低于其他对比医家,方内药量相对变异及最大变异较小,药量相对均衡。冉雪峰三指标名列前茅。⑦对包括汇通医家在内的15医家特色用药生石膏等11味药做7项计量比较.汇通五医家在最大用量值、单方药量均值、相对药量标准差和极变异系数四指标高于其他对比医家,其中张锡纯运用生石膏、山药、山茱萸、代赭石尤为突显,各指标居高。后世祝谌予,孔伯华有相似之处。陆渊雷在运用黄芪、当归、白术、茯苓、半夏方面各指标第一,后世孔伯华、萧龙友、任继学极变异系数及突出指数偏高,用药大胆变化大。冉雪峰在运用白芍、生地的各指标居首,后世施今墨、何任、任继学在极变异系数指标居高,与冉氏相似,灵活多变。临证运用白术、茯苓、半夏、代赭石均值,后世医家高于中西医汇通五医家,尤以汪逢春、刘渡舟、祝谌予、任继学为着,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汇通学派与非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异同。①中西医汇通学派医家与当代名医的药物共同使用率最高(0.609),与近代京城四大名医最低(0.580)。中西医汇通医家、当代名医、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总功效频次均值排序第一位与第三位的是清热,化痰。其中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清热频次最高(2.636),功效第二位汇通医家与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以补气为主。祛邪六法比较五组医家补益/祛邪比值均小于1,以祛邪为要。汇通医家祛邪六法前三位的是清热、祛湿、化痰,与近代京城四大名医组及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组排序一致,在五组医家中清热、祛湿、化痰、活血均以近代北京名医为最。五组医家补益与非补益比值小于1,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与汇通医家、当代名医补气频次较高,尤以当代中西医中西医结合为着。五组医家补阴与补血频次接近,汇通派医家补气阳/补阴血比值(1.308)为五组之首。②五组医家用药四性均值排序以温、平、寒为前列,五组医家寒凉/温热药比值大于1,尤以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为最(2.063)。中西医汇通医家五味排序为甘辛苦,为各家之首,五组医家均以辛甘为第一。③中西医汇通医家归经排序与近代京城四大名医组前三位相同,均是肺(4.281,7.106)、胃(3.611,6.422)肝(3.559,6.103),但各均值京医组皆大于汇通组。五组医家肝肾/脾胃比值均小于1,肝/肾比值均大于1,脾/胃经比值除外近代京城四大名医外(0.940),均大于1,汇通医家肝肾/脾胃比在各组医家中值最小(0.739),肝肾比(1.606)。④中西医汇通医家方剂用药味数均值(9.05)小于其他五组医家,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汇通医家方剂最小用药味数均值在五组中最小,方剂最大用药味数、用药味数均数皆偏小,与清代早期医家有相似之处,但清代早期医家各项指标居五组之末次.剂量5项绝对指标汇通医家最大药量均值居五家之首(29.312).3项配伍指标在标准变异系数比较中,中西医汇通医家标准变异系数均值较高,用药剂量变化大。在突出指数指标中,近代北京名医均值偏大,汇通医家居中。特色药物石膏等8味最小用量值以中西医汇通医家均值最小。最大用量值以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偏高。生地、白术、茯苓等药指标则以汇通学派及当代名医指标较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与非汇通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亲疏关系:①汇通医家与其他医家在四性、五味、特定性味、归经、特定归经、总功效、祛邪六法、用药味数显示较强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方剂计量指标平均相关系数R值除高频配伍0.391、高频20药0.352、高频君药0.254较低,相关性不强外,其他方面强相关。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特色用药11位的计量指标与对比医家均有相关性关系,其中代赭石(0.963)山药(0.962),黄芪(0.899),白芍(0.884),生石膏(0.842)相关性递减,差异较大。②中西医汇通医家与清代早期医家在四性、寒温指标及归经等7方面聚类;与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在高频20药、君药、总功效、山药等8方面聚类;与当代中医在高频20药、肝肾脾胃经、总功效、祛邪六法、药味、山茱萸、半夏等10方面聚类;与近代京城四大名医在高频配伍、生石膏、山茱萸、白术、生地、半夏等9方面聚类。结论:1.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间临证处方用药既有共性,又显个性:中西医汇通五家临证处方用药共有规律为:寒温皆用,偏重寒凉;补泻并施,气血两清,清利芳化并用;重补后天脾胃,兼滋先天精血,补气重于补阳,滋阴补血各有偏颇。剂量、配伍、用药味数不尽相同,各有所长,特色鲜明。张锡纯临证用药多寒凉,多甘辛、甘酸。重补肺脾之气,重肺胃之润降,尤善滋补胃阴,喜用酸润,柔畅肝木。药少灵动,量大力专。唐容川临证用药偏寒凉,气血两入,血分多用。喜用甘苦辛酸,尤善苦味,泻心降胃止血。重补脾肺,清补兼施,水气火血并调,组方均衡适中,稳重求变。恽铁樵临证用药寒温适中,多用苦辛,补泻兼施,先后天并补,精血同调,重补肝血。组方精专灵巧,变化自如。陆渊雷临证用药偏寒凉,辛开苦降,甘淡渗利皆喜运用;攻补兼施,气血并补,补气重于阳,补血重于阴,药味适中,药量均衡。冉雪峰临证用药尤重寒凉,酸咸多用,攻邪力度最大,气血双调,多通道祛邪,药味精当,繁简多变。2.中西医汇通五家与非汇通各组医家临证用药规律同中有异,各有千秋。清代早期医家与汇通医家比较而言临证用药多用寒凉辛甘,偏重脾肺胃肝四经调理,喜用生熟地、归芍参术气血双补,苦杏仁、厚朴润肺降气,石斛、麦冬滋养胃阴,总以甘辛温润为主,兼顾苦寒燥湿。临证善功邪,化痰清热利湿兼顾,用药简约恒定。近代京城四大名医与汇通医主张中西结合,皆以辛甘为重,寒温并举重寒凉,攻补兼施,以攻为主,清热化痰多用,善用生石膏、知母清热生津,肺胃肝同调。近京名医则苦甘辛淡,升降补利并用,祛邪尤重,热湿痰并除,气阴血并补。善用参类气阴双补,地归芍柔肝养血。健脾重术芪。养胃重竹茹,芦根等,药多繁杂不失灵动。当代名医与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用药共性:主张中西结合,皆以辛甘为重,寒温并举重寒凉,攻补兼施偏攻邪,清热化痰多用,肺脾胃肝同调。当代名医则中医为用,西医为体,苦甘辛咸,祛邪尤重,扶正祛邪,热湿表并除,气血为重,兼顾滋阴,善用用芪参术归,何首乌气血双补,地芍滋补阴血,沙参、麦冬石斛滋阴养胃,鸡血藤,穿山龙及虫类药通络潜阳,药味适中,变化自如。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与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用药共性寒温并用偏寒凉,当代中西医更为显着,喜用生地、赤白芍等气血两清;皆以辛甘为重,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尤显,临证酸甘、甘淡皆为诸家之冠,补益兼顾;攻补兼施,攻邪为要,以祝氏清热为先;临证尤重补降肺气,先后天同调,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更重肝血调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西医汇通医家药味小而精专,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量大味多杂,灵活多变。3.中西医汇通五家与非汇通医家临证遣药组方思维模式传承及影响,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用药性味方面与清代早期医家最为相近。在高频用药、君药选用方面与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最接近,与祝谌予、方和谦最相关。在高频配伍及特色用药方面与近代京城四大名医最相近,尤其与孔伯华,施今墨最为相关。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用药既继承了“内经”“伤寒”“温病”之说,又独具特色,中西医汇通医家皆主张“以中为本,以西为用”。张陆氏尤推崇西法断病,中药治疗。恽、唐、冉等医家则更倾向于运用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知识解释中医有关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生理病理,启发后人,功不可灭。
刘岩[3](2014)在《舒尿通煎剂防治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实验》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我国肛肠病的治疗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很多复杂的肛肠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并发症以术后尿潴留最为常见,其中尤以混合痔、高位肛瘘、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发生率最高。本研究选取最易发生术后尿潴留的病人观察舒尿通煎剂防治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在更多病种及更多的医疗机构进行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把病人先分层再按完全随机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30例,辅助治疗组29例,哈乐口服治疗组29例,为保证实验的均衡性,所有入组的同一病种病人均采用相近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观察组:术前夜及术后2小时,顿服我院中药局煎制的250毫升舒尿通煎剂。辅助治疗组:包括心理安慰鼓励排尿、恢复平素排尿体位等。哈乐口服治疗组术前夜及术后2小时,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顿服。术后能自主排尿的病人均记录首次排尿时间;术后6小时内能自主排尿者应用膀胱扫描仪测定残余尿,术后4小时未排尿者应用膀胱扫描仪监测膀胱容量;术后第2日未发生尿潴留的病人排尿2小时后尿动力仪测定自由尿流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卡,观察对比病人术后4小时和6小时的疼痛评分。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同时结合2003年Breebaart的文献拟定临床疗效标准。依据疗效判定标准,所有判定为“无效”者均视为尿潴留。尿潴留的病人予以留置导尿3天,观察组尿潴留病人连续3天每晚口服舒尿通煎剂250毫升,哈乐组尿潴留病人连续3天每晚睡前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辅助治疗组尿潴留病人仅予以留置导尿3天。3天后拔导尿管观察排尿情况再次依据疗效判定标准,符合“无效”标准者视为再次尿潴留。结果:3组病人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166,P=0.047),其中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辅助治疗组和哈乐口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1.91,P=0.045;u=2.15,P=0.03),而辅助治疗组和哈乐口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09,P=0.835);3组病人术后第2日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92,P=0.031),其中观察组尿流率高于辅助治疗组和哈乐口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304,P=0.021;u=2.429,P=0.015),而辅助治疗组和哈乐口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75,P=0.94);3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044,P=0.03),其中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辅助治疗组和哈乐口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446,P=0.014;u=2.128,P=0.033),而辅助治疗组和哈乐口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351,P=0.725);3组病人术后4、6小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VAS评分低于辅助治疗组和哈乐口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8.1,P=0.000;q=8.45,P=0.000),而辅助治疗组和哈乐口服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36,P=0.796);观察组与哈乐口服组尿潴留的病人导尿管拔出成功率高于辅助治疗组。结论:舒尿通煎剂可改善病人术后排尿情况,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应用舒尿通煎剂可明显改善病人术后疼痛症状;舒尿通煎剂可以提高术后尿潴留病人拔出导尿管的成功率。舒尿通煎剂具有散瘀、通经、止痛、利尿之功效,对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助于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黄后华(Wong Hau Wa)[4](2014)在《针刺加火针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变应性鼻炎是人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出现的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变态反应,是机体对外界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表现为以鼻粘膜的病变为主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属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为主症,其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目前尚无特效药根治,但中医药防治变应性鼻炎的研究,尤其是针刺加上火针治疗已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显示了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优势。本文通过针刺加上火针治疗的文献研究,系统回顾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变态性鼻炎的认识及研究概况,同时通过临床研究实践对照性观察中西药不同治疗方法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理,并为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120名门诊的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随机分为A普通针刺组、B麻黄素滴鼻剂组、C普通针刺组+火针组、D组火针组。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评分,以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并于治疗的第30天、60天随访临床疗效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症状及体征积分、血清总IgE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过2周治疗后,除了A普通针刺组,其余三组症状、体征积分都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并且组间有差异,以B麻黄素滴鼻剂组症状、体征改善最明显;治疗4疗程后除了四组症状、体征积分都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并且组间有差异,以C针刺+火针组效果最好。其中C针刺+火针组对喷嚏、流涕、鼻堵症状改善明显,D火针组对鼻痒症状改善明显。提示针灸疗法,特别是火针配合针刺在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体征积分优于麻黄素滴鼻,虽然普通针刺组起效稍慢,但是4疗程后也能达到比麻黄素滴鼻更好的效果。治疗4疗程后除了B麻黄素滴鼻剂组,其余三组血清总IgE水平都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并且组间有差异,以C针刺+火针组体征改善最明显。提示麻黄素滴鼻虽然缓解症状迅速,但只是在于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从而缓解症状,对免疫系统无干预性。治疗4周后根据症状、体征积分综合评估,四组临床疗效依次是80.00%、76.67%、93.33%、86.67%(P<0.05),提示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都令人满意,其中C针刺+火针组最佳。治疗30天后评估发现,四组临床疗效依次是73.33%、60.00%、93.33%、86.67%(P<0.05);治疗60天随访评估,四组临床疗效依次是73.33%、23.33%、93.33%、86.67%(P<0.05)。分析数据发现,C针刺+火针组和D火针组的临床疗效在随访过程中无变化,提示这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稳定;A普通针刺组在治疗后30天时的临床疗效下降至73.33%,但往后一直维持,提示普通针刺随不如火针组、火针+针刺组巩固,但仍有一个满意的疗效。B麻黄素滴鼻剂组在治疗后30天时的临床疗效下降至60%,60天后下降至23.33%,提示麻黄素滴鼻远期疗效差,只能暂时解决局部症状体征。结论:1.麻黄素滴鼻能快速缓解患者症状,但是远期疗效不佳,而且不能抑制血清IgE水平。2.针灸疗法可明显降低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抑制血清总IgE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调理免疫系统机能,其中以火针+针刺组效果最佳,而且远期疗效稳定。
付全娟[5](2014)在《石榴花的主要次生代谢物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榴花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保健及药用价值,近年来石榴花资源开发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建立了石榴花主要次生代谢物的超声波萃取工艺;比较分析了石榴不同部位的主要次生代谢物和生物活性;研究了石榴活性物质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对某些活性成分的影响;分离得到了某些石榴花类黄酮未知成分的化学成分;并分析了石榴花香气物质的主要成分。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采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探索了不同提取方法及乙醇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超声功率四个因素对类黄酮化合物提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类黄酮化合物最佳的提取工艺。在料液比为1:60(g/mL)的条件下,超声波法提取石榴花中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0%,超声波功率80W,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50min,最优条件下的类黄酮含量为58.32mg/g DW。(2)石榴花中的齐墩果酸(OA)和熊果酸(UA)在各部位的含量差异较大,二种成分在花中的含量最高,其次是叶片,果皮中含量最低。各部位均具有开发价值,其中石榴花可作为提取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原料。从石榴花中超声提取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最佳提取条件如下:150W超声波功率,50min提取时间,90%(v/v)乙醇作为提取溶剂,40℃萃取温度和20:1(mL/g)的溶剂:材料的比例。扫描电镜显示,超声改变了植物材料的表面结构使其更容易破坏植物细胞壁,从而植物材料内的组分更有可能转移到溶剂中。超声提取时间的长短没有显着影响到抗氧化能力的大小。因此与常规浸泡提取方法相比较,超声波辅助提取不需高温、时间短、效率高,便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研究了24个品种石榴花的花青苷、多酚、类黄酮和2种萜类物质的品种差异,同时对品种间的抗氧化活性做了比较,发现品种差异较大,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结果显示,总酚(61.62-133.84mg/g DW),类黄酮(14.77-54.561mg/g DW),单体的花青素色素(0.42-7.05mg/g DW),三萜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在石榴品种中差异较大。石榴花含有丰富的齐墩果酸(1.00-3.37mg/g DW)和熊果酸(1.92-13.181mg/g DW)。石榴的花、叶、果皮都可以作为制取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植物材料,尤其石榴花部分。石榴花中的齐墩果酸、熊果酸、类黄酮和多酚类物质随时间先上升后下降,因此六月的石榴花可以作为这四种物质的天然来源。在生物活性方面,以在枣庄地区栽培的淮北石榴品种抗氧化能力普遍比其他地方的品种强。所以,抗氧化能力的差别主要是由于品种原因造成的。这些研究提供了开发和利用石榴花资源的基础。(4)石榴花中酚酸物质的HPLC分析得出:石榴花中的鞣花酸含量较高,而5月左右采摘的石榴花具有最高的鞣花酸含量,大马牙、大红袍和岗榴的石榴花均可作为提取鞣花酸的天然资源材料或是作为生药的资源;石榴花中11种酚酸的含量差异较大。根据所需酚酸种类的不同,可以针对性的选取相关品种进行选育栽培,已达到石榴花资源的最佳利用。(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分离和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其类黄酮的种类和成分,为石榴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反相HPLC和凝胶柱层析技术首次从石榴花中得到了类黄酮粗品成分,通过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手段对其结构作了初步的鉴定分析。(6)对大青皮甜石榴花香气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石榴花中共检测出40种香气成分,主要包括各种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烷类及萜烯类等物质,为石榴花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郝璐[6](2014)在《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我国社会对健康管理的迫切需求出发,探索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提出大型综合性医院建立健康服务运营机构作为核心,向上由大型综合性医院提供医疗资源支撑,向下调动社会资源分工合作,一体化共同完成健康管理服务,以此作为健康管理的主要模式,从而实现健康服务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健康咨询、就诊预约等健康服务,创新健康管理服务新途径。参照健康管理服务业务内容和国家现有相关标准,构建健康管理服务数据内容和范围,为健康管理提供信息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探索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以大型综合性医院强大的专家力量、先进医学设备、完善医学资源为支撑,通过贯通医院内外部的、全程、连续、便捷、可及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明确了体系内健康服务内容,界定了体系内健康机构在健康管理中的角色与职责,梳理了健康服务流程和各角色间的关联关系。2.实现大型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参考国家健康档案信息标准和相关数据集标准,构建了跨越物理环境、实现技术、存储方式、通信方式的健康管理服务数据内容与范围,为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信息基础。3.设计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应用。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实现移动终端APP、微信平台,健康信息采集、健康咨询、健康教育;以及健康管理机构对服务对象健康信息分析、风险评估、健康指导,定期随诊;实现了客户端信息与健康服务机构信息的交互、共享和共用。4.健康管理数据及研究结果样例分析。对279名肥胖对象建立数据库,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健康监测、分析、评估、预警,并通过微信平台将个体化指导建议和健康行为干预发送至个人。通过信息平台做健康干预前后减重情况统计分析显示,移动互联式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和信息服务对肥胖对象健康管理是可行、有效的,且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管理模式创新。探索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改变传统的健康服务孤岛,只有大型综合性医院作为引擎、健康服务运营机构作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大型综合性医院技术、专家和医疗保健一体化的资源优势,调动体系内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确保健康管理的完整性和延续性。2.服务模式创新。探索利用微信平台与APP应用两个途径,实现了以健康咨询、就诊预约、互动等方面的移动互联服务,实现个性化健康指导,具有时代特征和创新性。3.应用模式创新。参照健康管理服务业务内容和国家现有相关标准,构建健康管理服务数据内容和范围,为健康管理提供信息基础。
钟景琦[7](2014)在《桃核承气汤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疗效观察及B7-H3免疫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整理传统中医及现代中医文献对“精浊”的认识及内涵,探讨Ⅲ型前列腺炎的中医理论依据;通过桃核承气汤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免疫因子的变化,探讨桃核承气汤的免疫治疗作用及机理;通过自身免疫性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治疗观察,探讨共刺激分子B7-H3与Ⅲ型前列腺炎之间的免疫相关性。方法:1、理论研究:采用历代文献梳理的方法,从中医角度探讨Ⅲ型前列腺炎诊断及治疗的理论依据。2、临床研究:将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分为桃核承气汤组、塞来昔布组、桃核承气汤加塞来昔布组,用药4周,观察临床疗效、CPSI评分变化,ELISA法检测前列腺液中B7-H3、IFN-γ、IL-10及COX-2的变化。3、实验研究:建立自身免疫性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桃核承气汤组、塞来昔布组、桃核承气汤加塞来昔布组,用药4周,通过RT-PCR检测前列腺匀浆中B7-H3的cDNA表达,ELISA法检测前列腺匀浆中B7-H3的浓度水平及病理切片观察。结果:1、从中医角度,用“湿热”和“瘀阻”来概括Ⅲ型前列腺炎的病理机制,湿热下注合并气滞血瘀是最常见的复合证型。2、临床研究:桃核承气汤组、塞来昔布组与联合用药组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三组患者的CPSI评分记录,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无论是总评分,还是各分项的评分,各组都可以看到明显的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桃核承气汤组、塞来昔布组、桃核承气汤联合塞来昔布组,前列腺液中B7-H3的表达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并且治疗后的桃核承气汤联合塞来昔布组与塞来昔布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患各组的B7-H3值低于正常人群的表达水平(28.39±12.32ng/ml)。但在桃核承气汤组和塞来昔布组、桃核承气汤组和桃核承气汤联合塞来昔布组比较无统计学的差异。IFN-γ、IL-10及COX-2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B7-H3表达成负相关。3、实验研究:模型对照组大鼠前列腺病理切片示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腺体与导管部分。各治疗组的切片示有部分恢复,桃核承气汤加塞来昔布组恢复最好。前列腺组织中的B7-H3浓度以正常组最高,桃核承气汤加塞来昔布组次之,模型组最低。RT-PCR示治疗后B7-H3cDNA表达在桃核承气汤组、桃核承气汤加塞来昔布组升高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塞来昔布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领会“湿热”和“瘀阻”是Ⅲ型前列腺炎的病理特点,对辩证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有重要作用。2、桃核承气汤可有效改善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3、桃核承气汤可通过免疫调节机制达到治疗目的,塞来昔布对Ⅲ型前列腺炎的免疫治疗作用不如桃核承气汤。4、B7-H3在Ⅲ型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中呈负性调节活化T细胞的作用。
吴宏赟[8](2014)在《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思虑过度状态患者脑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索静息状态下思虑过度状态患者脑功能情况,初步揭示思虑过度状态与脑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阐释思虑过度状态脑区功能网络异常的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0月-1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及博士研究生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思虑过度状态者为思虑过度组,2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年龄、性别配对,两组受试者均接受血氧水平依赖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两种方法,比较分析两组在静息状态下局部和整体脑功能活动情况,并将局部一致性改变的脑区与思虑过度状态评定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作相关性研究。从20例思虑过度状态受试者中选择10例,间隔2天进行第二次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类内相关系数(ICC)从局部Brodmann脑区(BA)和整体全脑两个层次衡量重测信度,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可靠性提供客观证据。结果:1.在静息状态下,思虑过度患者较健康受试者左侧小脑局部一致性下降,左侧颞叶内侧、右侧胼胝体下回、左侧下后扣带回、右侧额上回局部一致性升高(alphasim校正,rmm=5,P<0.05)。左侧下扣带回局部一致性值与思虑过度状态评定量表总分和因子1(心理行为改变)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各感兴趣区与全脑功能连接情况为思虑过度组左侧小脑与右侧海马旁回功能连接增强,与左侧顶下小叶功能连接减弱(P<0.01);右侧胼胝体下回与左侧额中回功能连接增强(P<0.01);左侧下后扣带回与右侧梭状回、右侧舌回、左侧舌回、右侧小脑山顶、左侧枕中回、右侧楔叶、左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增强(P<0.01)。两组左侧颞叶内侧和右侧额上回与全脑功能连接比较无差异。两组各感兴趣区间功能连接强度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但思虑过度组左侧小脑与左侧颞叶内侧、左侧小脑与右侧胼胝体下回、左侧颞叶内侧与右侧额上回功能连接为负相关,而健康对照组相应功能连接为正相关。3. BA7、BA10、BA28、BA30、BA34、BA35、BA36、BA47脑区ICC为负值,组内变异过大;BA11、BA17、BA32、BA43、BA46、BA48脑区ICC小于0.2,其中BA32和BA48的ICC小于0.1,可以认为前后两次扫描没有相关性;BA1、BA4、BA5、BA6、BA20、BA23、BA25、BA26、BA27、BA29、BA37、BA40、BA41、BA44的ICC在0.2到0.4之间,重测信度差;BA18、BA19、BA38、BA39、BA40的ICC在0.4到0.6之间,重测信度较好;BA2、BA3、BA8、BA9、BA21、BA22、BA24、BA45的ICC在0.6到0.8之间,重测信度好;上述所有BA脑区总分的ICC为0.921,重测信度非常好。计算全脑整体ICC为0.746,重测信度好。结论:1.思虑过度患者静息状态下存在局部脑功能异常,这些脑区主要与情绪、认知和胃肠道功能有关,说明思虑过度患者除心理情绪及胃肠道功能紊乱外,可能还有潜在认知功能损害。2.思虑过度患者脑功能异常首先表现为局部脑功能异常,随着病情加重,功能连接损害逐渐显现,同时可能伴有认知功能损害。3.思虑过度状态脑功能异常与小脑以及边缘系统多个脑区间神经网络局部及功能连接异常有关。4.通过衡量重测信度,显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能真实反映受试者脑功能情况。说明本研究首次扫描数据分析结果具备很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张旻昱[9](2014)在《凉血散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血热证疗效观察及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凉血散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阴虚血热证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CD4+CD25+调节性T (Treg)细胞及相关因子的影响;同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该方对于ITP的作用机制。方法:①临床研究:将60例ITP阴虚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分别予凉血散血方,强的松治疗3个月,对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中医各症状积分、西医临床疗效、外周血小板数、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进行比较。②实验研究: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凉血散血方高、中、低剂量组,用腹腔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法复制ITP模型,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法、RT-PCR法及western-blotting法测定Foxp3mRNA及Foxp3蛋白表达并进行比较。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外周血CD40L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①临床研究:凉血散血方可提高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对中医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1)。在提升血小板数量方面,凉血散血方组与强的松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②实验研究:Foxp3主要表达在细胞核上,模型组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水平,Foxp3mRNA及Foxp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CD40L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水平升高(P<0.01和P<0.05);各药物组Foxp3mRNA及Foxp3蛋白表达均升高,CD40L水平降低(P<0.01和P<0.05);凉血散血方高剂量组与强的松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凉血散血方能有效提升ITP阴虚血热证患者血小板数量和改善出血症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增加FOXP3表达,加强CD4+CD25+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发挥对ITP的治疗作用。②凉血散血方可能通过下调CD40L的过度表达,加强Foxp3表达,增加CD4’CD25+细胞表达,增强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使外周血小板破坏减少。
周海燕[10](2014)在《基于fMRI技术研究“面口合谷收”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响应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针灸理论为指导,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技术,以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电针合谷、外关、后溪,电针合谷配太冲、外关配太冲、后溪配太冲对正常人脑面口部相关脑区功能的影响,并从脑功能连接网络响应角度探索合谷及其配穴与面口部特异性联系的神经信息机制,进一步丰富经脉体表与体表之间特异性联系以及穴位上下配伍的科学内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1.基于fMRI技术研究合谷与面口部的特异性联系:将32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合谷组(A组)、后溪组(B组)、外关组(C组),以银针分别针刺左侧穴位并连接穴位电刺激仪(疏密波,2/100HZ,0.2-0.8mA),受试者在针刺前、针刺中、取针后分别接受fMRI扫描,比较分析A组针刺前、中、后不同阶段对面口部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影响变化,比较分析针刺A组与B、C组在针刺中、取针后对面口部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不同影响。2.基于fMRI技术研究合谷配穴与面口部的特异性联系:将3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合谷配太冲组(D组)、后溪配太冲组(E组)、外关配太冲组(F组),以银针分别针刺左侧穴位并连接穴位电刺激仪(疏密波,2/100HZ,0.2-0.8mA),受试者在针刺前、针刺中、取针后分别接受fMRI扫描,比较分析D组针刺前、中、后对面口部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影响变化,比较分析D组与E、F组针刺中、取针后对面口部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不同影响。采用DPARSFA2.4和REST1.8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统计分析。预处理包括时间层校正、头动校正、空间标准化和平滑处理。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法,提取静息态感觉运动等23个功能连接网络,选择感觉运动网络(对应面口运动区)和默认网络作为感兴趣区功能网络并做功能连接分析。同组自身前后对照选用配对T检验,组间对照选用双样本T检验。结果:1.合谷单穴与面口部联系的分析结果:(1)合谷自身前后功能连接对照结果:针刺中比针刺前,右侧面口区和默认网络后部功能连接降低(p<0.05, 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默认网络前部功能连接增高(p<0.0001, un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且面口区、默认网络前部取针后与针刺时无显着性差异,默认网络后部取针后功能连接更低(p<0.0001,un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此外针刺时比针刺前,左丘脑等脑区功能连接增高(p<0.05, 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尾状核等脑区功能连接降低(p<0.0001,un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取针后,内侧和旁扣带回等脑区功能连接增高(p<0.0000001, un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2)合谷与后溪功能连接比较结果:针刺时,右侧面口区功能连接降低,但取针后左侧面口区功能连接上升;针刺时右侧感觉运动区功能连接增高。此外,针刺时梭状回等脑区功能连接增高,双视觉区、小脑等脑区功能连接降低;取针后,左脑岛等脑区功能连接增高。以上比较结果均为(p<0.05, 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3)合谷与外关功能连接比较结果:针刺时,右侧感觉运动区功能连接增高(p<0.05, 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取针后双侧运动区功能连接增高(p<0.05,uncorrected, cluster size>40)。此外,针刺时小脑等脑区功能连接降低(p<0.05,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取针后,左尾状核、右顶下小叶等脑区功能连接降低(p<0.05, 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右顶叶等脑区功能连接增高(p<0.05,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2.合谷配穴与面口部联系的分析结果:(1)合谷配太冲自身前后功能连接对照结果:针刺时比针刺前,双侧面口区功能连接降低(p<0.05, uncorrected, cluster size>20);取针后面口区功能连接升高(p<0.05, uncorrected, cluster size>20)。此外,针刺时比针刺前,右侧额中回等脑区功能连接降低(p<0.05, 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右侧岛叶、左侧丘脑、伏隔核等脑区功能连接升高(p<0.05, uncorrected, cluster size>20);取针后,右额中回功能连接升高(p<0.05, 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左丘脑功能连接降低(p<0.05, uncorrected, cluster size>20)(2)合谷配太冲与后溪配太冲功能连接比较结果:针刺时,默认网络前部功能连接降低(p<0.05, uncorrected, cluster size>40),而默认网络后部功能连接升高(p<0.05, uncorrected, cluster size>40);取针后,默认网络前部功能连接更降低(p<0.05, uncorrected, cluster size>40)。此外,针刺时,右侧额上回功能连接降低(p<0.05, 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取针后,双侧尾状核头/壳核负向功能连接降低(p<0.05, 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3)合谷配太冲与外关配太冲功能连接比较结果:针刺时,右侧面口区功能连接降低(p<0.05, 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右运动区功能连接升高(p<0.05,uncorrected, cluster size>40);取针后,右侧面口区和默认网络前部内侧前额叶皮层功能连接降低(p<0.05, corrected, cluster size>228),右运动区功能连接更升局(p<0.05, uncorrected, cluster size>20)。此外,针刺时,右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和右侧颞顶联合区的负向功能连接降低(p<0.05, uncorrected, cluster size>40)双侧脑岛/壳核等脑区动能连接升高(p<0.05, uncorrected, cluster size>40)。结论:1.在健康人群中,针刺左侧合谷时主要引起大脑右侧面口区功能连接下降,且取针后仍下降,提示针刺合谷对面口区功能具有显着影响,且存在持续效应。2.在健康人群中,针刺合谷与其他穴比较,针刺时引起大脑右侧面口区功能连接下降更显着,提示合谷与面口部具有特异性联系,引起该特异性联系在针刺时最为明显。3.在健康人群中,合谷配太冲针刺时与针刺前相比在面口区功能降低,但取针后回升,提示合谷与太冲配穴和合谷单穴对面口区功能影响基本一致,配穴具有协同效应,但针刺的后效应可能主要因合谷而体现。合谷配太冲比其他配穴针刺时和取针后均引起面口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变化更为显着,提示合谷配太冲与面口部存在特异性联系。以上均为“面口合谷收”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4.针刺合谷配太冲能比其他配穴或合谷单穴引起更多脑区功能连接变化,提示临床运用合谷配太冲可以特异性治疗面口部疾病,同时可以治疗其他病证,为临床“四关穴”的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科学实验依据。
二、鼻衄病人的健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衄病人的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2)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用药规律方剂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汇通学派与非汇通学派各时代背景与疾病谱对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与抽样选择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用药特征方剂计量学描述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与抽样选择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中西医汇通学派及非汇通医家临证用药亲疏关系方剂计量学分析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与抽样选择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汇通医家学术思想及临证用药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3)舒尿通煎剂防治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国外文献研究 |
1.尿潴留的文献研究 |
2.术后尿潴留的文献研究 |
3.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文献研究 |
二、祖国医学及国内文献研究 |
1.癃闭的源流、病因病机及治疗 |
2.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3.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中医药预防进展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针刺加火针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
1.1 变应性鼻炎在古代医籍中的病名源流 |
1.2 古代中医对变应性鼻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古代医家治则归纳 |
1.4 变应性鼻炎中医证候及中医体质研究现状 |
1.5 中医内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现代研究现状 |
1.6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概况 |
1.7 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现代研究现状 |
2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
2.1 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
2.2 变应性鼻炎发病机理研究概况 |
2.3 变应性鼻炎的分型及诊断 |
2.4 变应性鼻炎治疗概况 |
2.5 预防措施及日常护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判定 |
2.4 观察内容 |
2.5 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
2.6 依从性评价 |
2.7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均衡性比较 |
3.2 治疗结果 |
4 讨论 |
4.1 变应性鼻炎西医发病机理及治疗机制讨论 |
4.2 变应性鼻炎中医发病机理讨论 |
4.3 组方依据 |
4.4 疗效分析及机理探讨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石榴花的主要次生代谢物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的次生代谢物 |
1.2 石榴花次生代谢物质研究进展 |
1.2.1 化学微量元素 |
1.2.2 活性物质成分 |
1.2.3 多酚类物质 |
1.2.3.1 石榴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
1.2.3.2 酚类物质的测定方法 |
1.2.3.3 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1.2.4 类黄酮物质 |
1.2.4.1 石榴类黄酮物质研究进展 |
1.2.4.2 石榴类黄酮的提取及检测方法 |
1.2.5 萜类和其他物质 |
1.3 生物活性研究 |
1.3.1 抗氧化作用 |
1.3.2 抗糖尿病作用 |
1.3.3 对循环系统作用 |
1.3.4 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
1.3.5 止血抗炎作用 |
1.4 立题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材料处理 |
2.2 试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的处理 |
2.3.1.1 热回流提取 |
2.3.1.2 浸泡提取和搅拌提取 |
2.3.1.3 超声提取 |
2.3.2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HPLC分析 |
2.3.2.1 标准品溶液配制 |
2.3.2.2 样品溶液制备 |
2.3.2.3 色谱条件 |
2.3.3 鞣花酸的含量分析 |
2.3.3.1 鞣花酸标准品溶液配制 |
2.3.3.2 鞣花酸样品溶液制备 |
2.3.3.3 色谱条件 |
2.3.4 酚酸的HPLC分析 |
2.3.4.1 标准品溶液配制 |
2.3.4.2 样品溶液制备 |
2.3.4.3 色谱条件 |
2.3.5 多酚的提取方法 |
2.3.6 总酚含量测定 |
2.3.6.1 Folin-Ciocalteu试剂的制备 |
2.3.6.2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
2.3.6.3 样品的测定 |
2.3.7 类黄酮的含量测定 |
2.3.7.1 芦丁标准曲线的制作 |
2.3.7.2 样品的测定 |
2.3.8 花青苷含量测定 |
2.3.9 多糖含量的测定 |
2.3.9.1 葡萄糖标准溶液配制 |
2.3.9.2 多糖测定的标准曲线 |
2.3.9.3 多糖提取率计算 |
2.3.10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3.10.1 DPPH·清除效果的测定 |
2.3.10.2 ABTS·~+清除效果的测定 |
2.3.10.3 Trolox标准曲线的制作 |
2.3.11 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 |
2.3.12 类黄酮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
2.3.12.1 类黄酮粗品的制备 |
2.3.12.2 液相色谱(HPLC)分析 |
2.3.12.3 凝胶柱层析分离 |
2.3.12.4 红外光谱分析 |
2.3.12.5 电喷雾离子源质谱分析(ESI-MS) |
2.3.12.6 核磁共振(NMR)波谱分析 |
2.3.13 石榴花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石榴花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和纯化工艺 |
3.1.1 超声波辅助提取石榴花中类黄酮的工艺研究 |
3.1.1.1 不同提取方法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
3.1.1.2 不同料液比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
3.1.1.3 溶剂比率对提取的影响 |
3.1.1.4 超声功率对提取的影响 |
3.1.1.5 超声时间对提取的影响 |
3.1.1.6 超声处理温度对提取的影响 |
3.1.1.7 正交试验 |
3.1.2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在石榴的不同器官中含量的差别 |
3.1.3 石榴花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优化提取工艺 |
3.1.3.1 不同溶剂对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萃取率的影响 |
3.1.3.2 乙醇浓度对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提取率的影响 |
3.1.3.3 超声波功率对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提取率的影响 |
3.1.3.4 提取时间对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提取率的影响 |
3.1.3.5 提取温度对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提取率的影响 |
3.1.3.6 溶剂:材料比对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提取率的影响 |
3.1.3.7 上述优化条件下的再现性 |
3.1.3.8 超声提取石榴花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提取率与其他传统提取方法的比较 |
3.1.3.9 传统的提取和超声提取后的结构变化 |
3.1.3.10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
3.2 石榴花不同品种和不同时期主要次生代谢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差异 |
3.2.1 植物次生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在24个品种石榴花中的差异 |
3.2.1.1 24个品种石榴花中主要次生成分的含量 |
3.2.1.2 24个品种石榴花中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
3.2.2 石榴花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主要次生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差异 |
3.2.2.1 石榴花中不同部位多酚、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
3.2.2.2 石榴花不同时期主要次生成分的差异 |
3.2.2.3 石榴花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生物活性的差异 |
3.3 石榴花中酚酸类物质的HPLC分析 |
3.3.1 石榴花中鞣花酸物质的HPLC分析 |
3.3.1.1 石榴花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时间鞣花酸含量测定 |
3.3.1.2 不同品种的石榴花的鞣花酸含量测定 |
3.3.2 不同品种石榴花中12种酚酸的HPLC分析 |
3.4 石榴花中类黄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3.4.1 石榴花中提取的类黄酮物质的HPLC分析 |
3.4.2 类黄酮物质的分离鉴定 |
3.4.2.1 类黄酮物质的HPLC-MS分析 |
3.4.2.2 类黄酮物质的核磁共振NMR分析 |
3.5 石榴花中香气成分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健康管理理论与服务模式研究 |
一、 健康管理现状与社会需求 |
二、 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研究 |
(一) 国内外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 |
(二) 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面临问题和机遇 |
(三) 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健康管理定位研究 |
(四) 健康管理服务提供者分析 |
(五) 探索建立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健康服务模式 |
(六) 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健康服务运营机构机制 |
(七) 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和步骤 |
第二部分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务研究 |
一、 健康管理基本数据集标准化研究 |
二、 移动互联技术用于健康服务的研究 |
(一) 移动终端 APP 的应用 |
(二) 微信 |
第三部分 健康管理信息服务模式实证研究 |
一、 基于移动终端 APP 的健康管理服务研究 |
(一) 需求设计 |
(二) 健康管理 APP 设计结果 |
二、 基于微信的健康管理服务研究 |
(一) 需求服务 |
(二) 微信公众平台健康管理设计结果 |
三、 健康管理数据及研究结果样例 |
第四部分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 总结 |
二、 创新点 |
三、 建议 |
四、 研究不足 |
五、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汇对照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桃核承气汤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疗效观察及B7-H3免疫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医理论研究基础 |
1 古代医家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1.1 秦汉时代 |
1.2 隋唐时代 |
1.3 宋元时代 |
1.4 明清时代 |
2 现代医家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3 论治原则 |
3.1 清热利湿原则 |
3.2 活血化瘀原则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 |
技术路线图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西医诊断标准 |
2.1 临床症状 |
2.2 体格检查 |
2.3 实验室检查 |
3 西医纳入标准 |
4 中医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剔除标准 |
7 给药方法 |
8 观察指标 |
8.1 NIH-CPSI 评分 |
8.2 EPS 常规 |
8.3 B7-H3、IFN-γ、IL-10、COX-2 的浓度水平测定 |
8.4 安全性评价 |
9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三组治疗前后之间 CPSI 评分的比较 |
3 各组血清 B7-H3 的测定结果 |
4 CPSI 评分与 B7-H3 的相关性 |
5 各组治疗前、后各组前列腺液中的 B7-H3、 IFN-Γ、IL-10、COX-2 的表达 |
6 B7-H3 与 IFN-Γ、IL-10、COX-2 各因子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7 治疗前后 EPS 常规的比较 |
8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对Ⅲ型前列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对Ⅲ型前列腺炎治疗的认识 |
2.1 经方治疗 |
2.2 自拟方治疗 |
2.3 中药外治 |
3 桃核承气汤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应用理论 |
4 西医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措施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技术路线 |
材料和方法 |
1 试验动物 |
2 主要仪器 |
3 试验药品及试剂 |
4 实验方法 |
4.1 动物分组 |
4.2 造模方法 |
4.3 给药 |
4.4 样本取材 |
5 检测 |
5.1 大体形态学观察 |
5.2 光镜观察 |
5.3 ELISA 法检测前列腺组织匀浆 B7-H3 浓度的表达,根据 ELISA 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 |
5.4 实时荧光 PCR |
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造模结果 |
3 各组实验大鼠前列腺大体形态学观察 |
4 各组实验大鼠脾脏、前列腺、体重比例 |
5 B7-H3 在前列腺组织匀浆中的表达 |
6 PCR 电泳检测 RNA 电泳结果 |
7 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 B7-H3 CDNA 的相对表达 |
8 前列腺组织光镜观察 |
讨论 |
1 造模方法的选择 |
1.1 大鼠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 |
1.2 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小鼠模型 |
1.3 雌激素加去势诱导前列腺炎大鼠模型 |
1.4 尿逆流所致慢性前列腺炎模型 |
1.5 角叉菜胶诱导前列腺炎 |
1.6 消痔灵诱导前列腺炎 |
2 B7-H3 在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
3 桃核承气汤的免疫研究 |
4 光镜检查结果比较 |
5 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1 |
参考文献 |
综述2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详细摘要 |
(8)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思虑过度状态患者脑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及中文对照 |
引言 |
研究基础 |
一、 思虑过度状态研究现状 |
(一) 思虑过度状态的提出 |
(二) 思虑过度状态特色诊查手段 |
二、 功能磁共振与认知神经科学 |
(一) 功能磁共振生理学基础 |
(二) BOLD 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
(三)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
(四) 认知神经科学脑机制学说 |
第一部分 思虑过度状态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分析 |
一、 研究方法 |
(一) 病例选择 |
(二) 受试者来源 |
(三) 预实验 |
(四) RS-fMRI 扫描及数据处理方法 |
(五) 观察项目 |
(六) 统计方法 |
(七) 受试者权益保护 |
(八) 质量控制与保证 |
二、 研究结果 |
(一) 一般资料 |
(二) 思虑过度状态评定量表得分 |
(三) 思虑过度组和健康对照组 ReHo 图像 |
(四) 思虑过度组和健康对照组 ReHo 差异脑区 |
(五) 差异脑区 ReHo 值与思虑过度状态评定量表得分相关性 |
三、 讨论 |
(一) ReHo 分析应用 |
(二) 样本量与人口学特征 |
(三) 结果分析 |
第二部分 思虑过度状态患者差异脑区功能连接研究 |
一、 研究方法 |
(一) 实验数据 |
(二) 统计分析 |
二、 研究结果 |
(一) 种子点与全脑功能连接比较 |
(二) 种子点间功能连接比较 |
三、 讨论 |
(一) 功能连接的分类 |
(二) 结果分析 |
(三) 脑区与思虑过度状态临床表现 |
第三部分 思虑过度状态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重测信度研究 |
一、 研究方法 |
(一) 病例来源 |
(二) 扫描方法 |
(三) RS-fMRI 数据处理 |
(四) 统计分析 |
二、 研究结果 |
(一) 受试者重测前后 ReHo 图像 |
(二) 受试者重测前后 ReHo 差异图像 |
(三) 基于各 BA 脑区 mask 的平均 ReHo 值 ICC |
(四) 基于全脑 mask 的平均 ReHo 值 ICC |
三、 讨论 |
(一) 重测信度 |
(二) 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科研课题 |
详细摘要 |
(9)凉血散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血热证疗效观察及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临床部分 |
第一 凉血散血方治疗ITP的疗效观察 |
1 研究方案 |
1.1 诊断标准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1.3 病例排除标准 |
1.4 病例剔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病例脱落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与分组 |
2.3 药物 |
2.4 治疗原则 |
2.5 用药方法 |
2.6 疗程 |
3 观测指标 |
3.1 安全性观察指标 |
3.2 疗效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4.1 西医疗效判定标准 |
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分析 |
6 结果 |
6.1 LSD组与强的松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6.2 LSD组与强的松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6.3 LSD组与强的松组西医临床疗效比较 |
6.4 LSD组与强的松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 |
6.5 LSD组与强的松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
第二 凉血散血方对ITP患者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的影响 |
1 研究对象 |
2 临床用药 |
3 观测指标 |
4 研究方法 |
4.1 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
4.2 仪器与试剂 |
4.3 样本制备 |
4.4 流式细胞分析 |
5 统计学处理 |
6 结果 |
6.1 LSD组与强的松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比较 |
6.2 治疗前后CD4~+CD25~+Treg细胞、FOXP3表达及其与外周血小板计数间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 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制备 |
1 动物 |
2 试剂 |
3 主要溶液配制 |
4 仪器 |
5 方法 |
第二 凉血散血方对ITP模型大鼠体征、血小板及骨髓象的影响 |
1 动物与材料 |
1.1 动物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主要溶液配制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的复制 |
2.2 分组和给药 |
2.3 观察大鼠体征改变 |
2.4 取材 |
2.5 血小板检测 |
2.6 大鼠股骨骨髓象观察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体征改变 |
3.2 各组大鼠血小板计数 |
3.3 大鼠股骨骨髓象变化 |
第三 凉血散血方对ITP模型大鼠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的影响 |
1 动物与材料 |
1.1 动物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主要溶液配制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2.2 分组和给药 |
2.3 取材 |
2.4 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 |
2.5 免疫组化法检测ITP模型大鼠脾脏Foxp3蛋白表达 |
2.6 RT-PCR法检测ITP模型大鼠脾脏Foxp3mRNA表达 |
2.7 Western-blot法检测ITP模型大鼠脾脏Foxp3蛋白表达 |
2.8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凉血散血方对流式检测的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的影响 |
3.2 凉血散血方对免疫组化法检测的Foxp3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凉血散血方对RT-PCR法检测的Foxp3mRNA表达的影响 |
3.4 凉血散血方对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的Foxp3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四 凉血散血方对ITP模型大鼠外周血CD40L表达的影响 |
1 动物与材料 |
1.1 动物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主要溶液配制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2.2 分组和给药 |
2.3 取材 |
2.4 ELISA法检测ITP模型大鼠外周血CD40L表达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凉血散血方对ELISA法检测的CD40L表达的影响 |
3.2 各组ITP大鼠CD40L、Foxp3表达及其与外周血小板计数间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一 临床研究讨论 |
1 中医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 |
1.1 古代医家的认识 |
1.2 现代医家的认识 |
2 中、西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现状 |
2.1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现状 |
2.2 现代医学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现状 |
3 凉血散血方组方依据及方解 |
3.1 凉血散血方单味药选用依据 |
3.2 凉血散血方义分析 |
4 凉血散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
4.1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4.2 西医临床疗效评价 |
4.3 不良反应的比较 |
5 凉血散血方对ITP患者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的影响 |
5.1 CD4~+CD25~+Treg细胞与ITP发病 |
5.2 FOXP3因子与ITP发病 |
6 小结 |
第二实验研究讨论 |
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
1.1 ITP发病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
1.2 ITP发病与固有免疫应答 |
2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作用机制的进展 |
2.1 减少抗血小板抗体的产生 |
2.2 减少巨噬细胞吞噬血小板作用 |
2.3 促进巨核细胞成熟 |
2.4 调节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
3 凉血散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作用机制 |
3.1 凉血散血方对ITP模型大鼠体征、血小板及骨髓象的影响 |
3.2 凉血散血方对ITP模型大鼠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的影响 |
3.3 凉血散血方对ITP模型大鼠外周血CD40L表达的影响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B 临床观察表 |
附录C 流式分析图片 |
附录D 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图片 |
附录E 免疫组化图片 |
附录F RT-PCR分析图片 |
附录G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10)基于fMRI技术研究“面口合谷收”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响应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部分:研究方案和分析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对象 |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2.3 剔除与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研究设备与试验材料 |
3.3 样本量 |
3.4 研究方案 |
3.4.1 分组 |
3.4.2 选穴 |
3.4.3 腧穴定位与操作标准 |
3.5 fMRI扫描 |
3.5.1 扫描准备工作 |
3.5.2 扫描方法 |
3.6 扫描流程 |
3.7 一般项目观察指标 |
3.8 数据处理 |
3.8.1 数据预处理 |
3.8.2 被试信息筛选 |
3.8.3 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 |
3.9 数据统计分析 |
3.10 感兴趣区功能网络的确定 |
4. ROI分析 |
5. 一般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分析 |
第二部分:合谷与面口部特异性联系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响应机制研究 |
实验一:合谷针刺前、中、后与面口部的特异性联系的比较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结果 |
2.1 faceMOT功能连接结果 |
2.2 aDMN功能连接结果 |
2.3 pDMN功能连接结果 |
实验二:合谷与其他单穴针刺中、后与面口部的特异性联系的比较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结果 |
2.1 faceMOT功能连接结果 |
2.2 aDMN功能连接结果 |
2.3 pDMN功能连接结果 |
第三部分:合谷配穴与面口部特异性联系的脑功能连接网络机制研究 |
实验一:合谷配太冲针刺前、中、后与面口部的特异性联系的比较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结果 |
2.1 faceMOT功能连接结果 |
2.2 aDMN功能连接结果 |
2.3 pDMN功能连接结果 |
实验二:合谷配太冲与其他单穴配太冲针刺中、后与面口部的特异性联系的比较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结果 |
2.1 faceMOT功能连接结果 |
2.2 aDMN功能连接结果 |
2.3 pDMN功能连接结果 |
讨论 |
1. 经穴特异性和循经取穴研究是针灸研究的重要内容 |
2. 经脉体表与体表上下之间的联系是针灸临床循经远距离取穴的重要依据 |
3. “面口合谷收”是经脉体表与体表上下之间密切联系的典型代表 |
3.1 “面口合谷收”的中医理论依据 |
3.1.1 合谷穴定位、含义和主治 |
3.1.2 关于“面口合谷收”的记载及其中医理论基础 |
3.2 关于“面口合谷收”的现代研究成果 |
3.2.1 关于“面口合谷收”的神经形态学研究 |
3.2.2 针刺合谷对面口部疼痛和镇痛的研究 |
3.2.3 对合谷穴区和面口部联系的皮温和血流灌注研究 |
3.2.4 对合谷与面口部联系的生物电研究 |
3.2.5 针刺合谷的脑成像研究 |
4. fMRI技术是研究针刺作用的中枢响应机制的重要手段 |
4.1 fMRI技术原理和应用优势 |
4.2 fMRI技术给针刺作用的中枢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
5. 方案设计 |
5.1 研究载体与试验流程的确定 |
5.2 单穴与上下配穴的选择 |
5.2.1 单穴的选择 |
5.2.2 上下配穴选择 |
5.3 针刺方案和扫描流程的确定 |
5.4 研究中的质量控制 |
5.4.1 受试者纳入、入组环节的质量控制 |
5.4.2 fMRI扫描中的质量控制 |
5.4.3 数据分析阶段的质量控制 |
5.5 对照方法的选择 |
5.6 影像学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 |
5.6.1 独立成分分析法的选择 |
5.6.2 静息态的选择 |
5.6.3 ROI的选择 |
6. 合谷与面口部特异性联系的中枢响应特征分析 |
6.1 对侧大脑面口区是针刺合谷穴中枢网络功能连接的关键部位 |
6.2 DMN、梭状回等脑区参与了针刺合谷的脑功能网络响应变化 |
6.3 针刺合谷对面口区的功能连接存在针刺后效应 |
7. 合谷配穴与面口部特异性联系的中枢响应特征分析 |
7.1 合谷配穴与单穴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响应不完全一致 |
7.2 合谷配穴的针刺后效应可能因合谷而体现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鼻衄病人的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鼻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J]. 曾敏霞. 内蒙古中医药, 2014(32)
- [2]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用药规律方剂计量学研究[D]. 沙塔娜提·穆罕默德.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4)
- [3]舒尿通煎剂防治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实验[D]. 刘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06)
- [4]针刺加火针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D]. 黄后华(Wong Hau Wa).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2)
- [5]石榴花的主要次生代谢物及生物活性研究[D]. 付全娟.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1)
- [6]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 郝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4(03)
- [7]桃核承气汤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疗效观察及B7-H3免疫机理研究[D]. 钟景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 [8]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思虑过度状态患者脑功能研究[D]. 吴宏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 [9]凉血散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血热证疗效观察及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D]. 张旻昱.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4(01)
- [10]基于fMRI技术研究“面口合谷收”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响应特征[D]. 周海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