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北京环境质量大变

5年后,北京环境质量大变

一、5年后北京环境质量大变样(论文文献综述)

程赛[1](2021)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的调查与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社会发展换新颜,在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我国社会人口结构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地发生了转变,在本世纪20年代初,我国已悄然迈入深度老龄化发展阶段。老年人口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作为发展中国家,老龄化问题将对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发起冲击。在陆续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健康中国2030》中提出,社会各界要重视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呼吁老年人参与健身活动,加快基础健身设施的完善。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有大量的老年人居于农村,相比城市地区而言,农村地区老年人健身活动的社会关注度不高。同时,老年人自身的健身活动参与意识又较差。在此背景下,我们以农村改革开放发源地的小岗村的老年人健身活动为调查研究对象,以区域性个案研究的方式探析在改革开放后伴随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发展状况。首先对小岗村村民健身活动的发展进行简析;其次对小岗村老年人进行人口学及社会学特征分析、健身活动现状分析;而后分析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发展变化及不同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中现有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老年人健身活动行为态度趋于积极主动,动机加强目的明确。(2)村委及政府对政策文件的解读与执行,推动了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发展。(3)老年人思维观念有所转变,但依然难以契合小岗村新时代的发展方向。(4)小岗村村落事物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5)老年人健身活动参与受限,器械场地指导问题依存。(6)老年人健身活动行为单一,传统落后思想犹在。(7)村委老年工作角色缺失、问题解决缺乏针对性。(8)项目落实慢,工程建设队运用疏忽。作为农村改革开放的第一村,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发展不相协调。建议:(1)继续深化加强老年人健身活动认知,趋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2)以村落经济发展为中心着眼整体协调发展。(3)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以内部消化解决人才紧缺问题。(4)加快落实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有限资源。(5)加强引导、创新发展,提高老年人健身兴趣,积极应对老龄化。(6)村委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发挥好标兵作用。(7)政府部门要简化审批流程,重视所用工程队信誉

吴文静[2](2020)在《基于生态足迹的河北省水资源与城镇化脱钩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阶段,其产生的负外部效应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同时,水资源作为城市发展中的基础型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对城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河北省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存在水资源供需失衡、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生态足迹研究对于衡量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评价水生态足迹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二者的脱钩关系及驱动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河北省水资源概况与城镇化发展现状,同时总结梳理了水资源管理及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其次,通过生态足迹模型,从水生态足迹、水资源承载力、水生态赤字及水资源负载能力等方面对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研究分析;同时通过综合发展指数模型,从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四个方面综合评价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最后,利用Tapio模型,分别从水生态总足迹的综合视角和不同用水账户的单一视角分析河北省城镇化与水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并通过LMDI因素分解探究城镇化对水生态足迹脱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河北省2000-2017年水生态总足迹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农业用水与污水生态足迹占比最大。水资源长期处于生态赤字阶段,继续开发前景不乐观,总体处于不可持续状态。(2)河北省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对整体城镇化水平影响较大的是经济城镇化与社会城镇化。(3)河北省水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的脱钩状态呈弱脱钩与强脱钩交替的稳定态势。其中,城镇化对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污水生态足迹的脱钩状态不断优化。(4)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效应、结构效应和人口效应对水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的脱钩状态起阻碍作用,而技术效应是促进水资源与城镇化脱钩的主要驱动因素。基于研究,从转变粗放式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加大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力度两个方面,提出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建立节水型城乡体系、控制用水总量、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及水污染治理等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河北省水资源与城镇化脱钩状态。

褚思源[3](2020)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研究(2012年-201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近年来,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对于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引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热切关注。党的十八大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内蒙古日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党报,贯彻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2012年至2019年《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得出《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主要是生态环境治理成就为主题,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使其出现在头版的数量越来越多,以正面调性为主要报道基调。紧跟国家政策,注重时效性,围绕绿色发展角度,以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议题为主,地区针对性强等特点。《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立场鲜明,形式多样,其报道内容、版面安排以及合理的舆论引导,均展示了《内蒙古日报》作为党报,对于环境报道的重视。同时也存在深度报道缺乏、第三方失语,缺乏反馈互动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平衡话语权,做好深度报道延伸,强化记者问题意识等建议,希望能对《内蒙古日报》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张瑜[4](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研究指明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张英[5](2020)在《联用地下水年龄和稳定同位素解析硝酸盐污染源的演变》文中指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是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了实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有效防控,需要准确识别其污染来源与变化趋势。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高开采强度含水层硝酸盐的来源尤为复杂多变,是地下水硝酸盐源解析中的难点。本研究选取滹沱河冲洪积扇为典型区,综合利用地下水定年、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和多元统计方法,揭示强烈开采含水层中硝酸盐的污染源变化规律,识别出城镇化背景下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主控闪素,建立了典型冲洪积扇含水层硝酸盐污染源演化的概念模式,为实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有效防控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取得主要结论:(1)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NO3-含量时空分布差异显着:时间上,高含量硝酸盐(>15mg/L,以N计)由零星点状分布(1991年)逐步扩展至面状分布(2014年),且在垂向上由50米以浅延伸至60-120m;空间上,高含量硝酸盐主要分布于城镇区、滹沱河河道带两侧及南部栾城污灌区。(2)联用3H-3He法和3H测年时间序列法计算研究区地下水年龄,建立了浅层地下水年龄结构。根据地下水年龄和采样时间,构建了地下水硝酸盐输入的时间序列。(3)利用氮氧同位素和地下水年龄,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层面解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硝酸盐的来源及其变化。农田清灌区地下水硝酸盐来源由粪肥为主(51.2%)转变为粪肥和化肥的混合(化肥33.9%、粪肥32.7%)。农田污灌区地下水硝酸盐来源由工业污水为主转变为生.活污水为主。居民区地下水硝酸盐主要来源于污水和粪便(58.1%-64.7%),并未随补给时间发生明显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区则由化肥和粪便的混合转变为污水和粪便。(4)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硝酸盐随补给时间的演变过程,并识别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主控机制。地下水硝酸盐随补给时间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农田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主要受控于农业发展过程中化肥和粪便氮的输入;城市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主要受快速城镇化、工业发展及地下水过量开采的影响。(5)在地下水硝酸盐来源变化和主控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将污染源的演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农业初级发展阶段、大规模农业发展阶段和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地下水年龄的硝酸盐污染分类、分区防控对策。

杨化冰[6](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李玲[7](2019)在《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脱贫任务进入攻坚期以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于2013年调研考察时将中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扶贫策略更深一步推向“精准扶贫”方向,在大体上解决中国贫困问题后,“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一个人也不能少”开始靶向治疗,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扶贫策略的深化,也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脱贫攻坚期。围绕“精准扶贫”这一时代主题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完善,并得以丰富。与此同时,影视界也纷纷介入其中,创作了一系列影视作品,精准扶贫题材影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类型化创作。本文以精准扶贫题材影视作品的主流意识形态表达为主要研究视点,通过探讨“精准扶贫”理论的推进与完善对影视创作具有的影响,以及影视作品对该理论的传播作用,提出我国社会想要将精准扶贫政策全面落地,必须重视和解决“精神脱贫”问题,而影视作品所具有的观赏性可以很自然的将国家政策理论元素融入其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人民实现“精神脱贫”,进而有助于推进国家层面的“精准扶贫”的实施。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中国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以所开展的扶贫工作为历史背景,围绕中国影视在各阶段背景下对中国农村和农民形象以及当时的中国人民的展现,梳理了“扶贫”到“精准扶贫”政策变化中的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第二章将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进行具体分类,分别从电视剧、电影、微电影和纪录片四个方面,寻找该题材各类型影片的特点。第三章着重分析了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的主流意识形态表达。重点探讨了中国精准扶贫叙事下的影视题材选取,以及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的人物形象设置情况。第四章通过分析“精准扶贫”题材影视作品所存在的创作环境“规训”,表达流于“媚俗”,市场接受度低等问题,对新时代背景下的“精准扶贫”题材影视发展中应承载政策的同时进行艺术化的创作,宣传政策的同时顾及市场的接受度,并构建精准扶贫题材影视发展中的“米姆”群设想。

喻兰兰[8](2019)在《曲艺类非遗传承人的培养研究 ——以江西代表性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承载者与传递者,培养传承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关键,也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核心问题。目前,学界对传承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传承人的认定、口述史、保护方法等层面,而对传承人培养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曲艺作为非遗中的一大类别,较之其他艺术门类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从非遗保护层面研究曲艺传承人的培养问题稍显不足。曲艺传承人培养是曲艺传承的核心,虽其受到关注,但现实问题依然严峻。因此,曲艺传承人的培养研究迫切成为当下曲艺保护传承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非遗保护研究视角出发,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考察法对曲艺传承人培养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突破了以往曲艺学本体研究视角,将曲艺人才培养问题置于非遗保护语境中,结合非遗整体性保护原则,探讨适合当代曲艺传承人培养的办法和机制。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廓清非遗传承、曲艺、曲艺传承人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为论题奠定基础。其次,以江西省曲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论述曲艺传承人培养的不同方式及其特点,阐释曲艺传承人培养的内涵,包括传承人的艺德和技能方面。然后,论述影响传承人培养的主观与客观因素,从曲艺传承人、曲艺行业、社会时代等多方面探讨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针对目前曲艺传承人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曲艺传承人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受到曲艺行业内部和社会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传承人的培养具有复杂性,需要采用整体性思路研究,政府、曲艺协会、艺术团体等作为曲艺保护的主体部门需要各方集思广益,与传承人相互合作,采取内外联动方式多渠道、多举措培养。积极完善传承人的经济保障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建立传承人精神奖励机制,努力搭建培养传承人的学习交流平台、专业+业余曲艺人才的双重培养平台,以及曲艺传承人实践演出平台,逐步建构完善的曲艺学科体系,推动曲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长效联动培养,引入曲艺传统师带徒与现代双向培养方式,大力培育年轻的曲艺观众,提高传承人综合素质,深入基层生活,创作曲艺精品,为传承人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曲艺市场环境。

王敬东[9](2019)在《孔院芬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在这里拥抱世界世界在这里读懂中国——题记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和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铿锵步履,标志着"软实力"的孔子学院已成为全球熠熠生辉的中国名片。截至2017年底,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已分别在146个国家和地区建有525所和1113个,学员总数高达210多万人。在短短的

戚立[10](2018)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巨型结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建筑学领域先锋理论的一个分支。同时,它也是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晚期前卫运动的一个分支——巨型结构运动的产物。巨型结构理论能够被概述为:建筑呈现出尺度可延伸、巨型化、结构框架分级化等特征,并且不同层级的结构,其使用寿命各不相同。首先,笔者试图在现阶段国内外既已成型的研究基础上,以建筑史的视角入手,追溯巨型结构的源起。随后,笔者将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通过考察巨型结构理论在不同阶段所应对的主要议题,以此来审视巨型结构理论的发生、发展和湮没。同时,在巨型结构并不算长的历史传统中,如果以既有的巨型结构概念和标准去审视运动开始之前的一些现代建筑案例,则可以建立起这些案例与巨型结构之间的发展关系。但是,与其说这种努力能为巨型结构锁定其萌生的根源,不如更确切地说是发现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成熟、以及巨型结构运动启动的历史信号。相对于现代主义早期的那些案例而言,自19世纪以来的那些由钢铁和玻璃构筑的博览建筑,以及距今更为久远的中世纪的桥梁、乃至北美原住民的居住文明遗址,它们更适合被视作为巨型结构的起源。通过扩大历史考察的视野范围,笔者尝试为巨型结构寻找出一条可能的萌发和逐渐成型的线索,并以此来论证巨型结构之于现代建筑的意义与内在关联。此外,笔者在英国留学期间,选取了当地的三个在巨型结构运动中为数不多得以建成、并且被保存至今的建筑实例,以案例分析作为具体的方法对其进行考察。此外,笔者力图摆脱在一个相对狭义的语境中对具体案例是不是巨型结构进行对号入座式的身份判断行为的限制,转而将注意力聚焦于历史沿革及与设计相关的议题。通过梳理巨型结构运动及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三座建筑在当下所处的截然不同的状况,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在当代建筑学和城市化进程语境中去审视其意义,在当代的社会文本背景下完成对巨型结构认知的更新。作为处在现代主义晚期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个引人瞩目的过渡性插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巨型结构理论在建筑史学和理论的研究中则被牢牢地贴上了“激进”、“荒谬”的标签,但其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下城市化进程的启发,在后来的时间里逐渐得到人们的认知。本文总结了巨型结构理论的概念、归纳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类型、考察了巨型结构理论的先例和源起、还原了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另外,本文通过剖析三个典型的巨型结构建成案例的成败,挖掘其具有借鉴价值的品质,试图在现代主义历史语境中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初衷,呈现巨型结构在当代城市语境下对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意义。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笔者提出了―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作为对现有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类型体系的修正,并基于当代视角对巨型结构的概念进行了更新;2,笔者归纳出了一条关于自古代至现代主义时期以来巨型结构的先例和形成的脉络,为现阶段国内在―起源‖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空白提供了一份研究样本;3,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扩大考察范围,笔者首次较完整地完成了中文语境中关于整个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的梳理。4,笔者通过考察和解析巨型结构的三个现存案例,完成了当代语境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更新。

二、5年后北京环境质量大变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年后北京环境质量大变样(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状况
        1.4.3 老年人参与健身活动的社会价值
        1.4.4 老年人健身活动的身心价值
        1.4.5 现如今健身活动所面临的问题相关综述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2.3.2 问卷调查法
        2.3.3 实地考察法
        2.3.4 访谈法
        2.3.5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小岗村基本情况
        3.1.1 小岗村的巨变
        3.1.2 小岗村村民健身活动发展变化
    3.2 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现状分析
        3.2.1 小岗村老年人基本情况
        3.2.2 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认知
        3.2.3 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需求
        3.2.4 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态度
        3.2.5 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行为
        3.2.6 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消费
        3.2.7 政府与村委的关注度
    3.3 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1 认知、需求与行为变化的理论分析
        3.3.2 新时期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发展变化
        3.3.3 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积极影响因素分析
        3.3.4 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消极影响因素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2)基于生态足迹的河北省水资源与城镇化脱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与城镇化关系研究现状
        1.2.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城镇化
        2.1.2 生态足迹
        2.1.3 脱钩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3 河北省水资源与城镇化发展现状
    3.1 河北省水资源现状
        3.1.1 水资源基本概况
        3.1.2 水资源管理政策现状
    3.2 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3.2.1 城镇化发展状况
        3.2.2 城镇化发展政策现状
4 河北省水生态足迹与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4.1 模型与方法
        4.1.1 水生态足迹模型
        4.1.2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
        4.1.3 生态盈亏模型
        4.1.4 水资源负载指数
        4.1.5 综合发展指数模型
        4.1.6 模型参数设定
        4.1.7 数据来源
    4.2 水生态足迹评价
        4.2.1 水生态足迹动态特征分析
        4.2.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分析
    4.3 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4.3.1 整体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分析
        4.3.2 不同类型城镇化水平具体分析
5 水生态足迹与城镇化脱钩效应研究
    5.1 模型与方法
        5.1.1 Tapio脱钩模型
        5.1.2 LMDI因素分解法
    5.2 水生态足迹与城镇化脱钩评价
        5.2.1 综合视角下水生态足迹与城镇化脱钩分析
        5.2.2 单一视角下水生态足迹与城镇化脱钩分析
    5.3 水生态足迹与城镇化脱钩影响因素研究
        5.3.1 技术效应分析
        5.3.2 经济效应分析
        5.3.3 结构效应分析
        5.3.4 人口效应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转变粗放式城镇化发展模式
        6.2.2 加大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力度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绿色发展理念下《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研究(2012年-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环境报道定义以及影响研究
        2.国内环境报道相关业务研究
        3.《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研究回顾
        4.绿色发展理念概念界定
    (三)理论依据
    (四)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2.研究方法
    (五)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选择依据
        2.时间选择
        3.研究样本选择
        4.类目制定
一、《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整体情况分析
    (一)《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数量分析
    (二)《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内容分析
        1.报道版面分析
        2.报道体裁分析
        3.报道主题分析
        4.报道来源分析
        5.报道基调分析
    (三)报道形式分析
    (四)报道文本分析
        1.标题建构
        2.图片呈现
二、《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的特点分析
    (一)对生态环境报道的重视程度高
    (二)紧跟国家政策,注重宣传时效性
    (三)报道主题围绕绿色发展理念
    (四)以本地区为主,针对性较强
三、《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框架分析
    (一)事实框架:事实为基础呈现事件原貌
    (二)成就主导型框架:展现生态建设成果
    (三)责任框架:报道凸显责任关系
    (四)绿色发展框架:从浅绿走向深绿
四、《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消息源不平衡,第三方失语
    (二)负面报道较少,监督功能弱化
    (三)缺少深度报道,并且深度报道文本形式单一
    (四)缺乏反馈信息渠道,与读者互动不够
五、《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的改进建议
    (一)倾听多种声音,平衡话语权
    (二)增强可读性
    (三)加强深度报道,做好延伸阅读
    (四)强化记者环境问题意识
    (五)增加互动,与读者线上线下沟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一)学生时代
        (二)军旅生涯
        (三)成为“反革命”
        (四)接受改造
        (五)成为“群众”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二)改造生活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一)求学
        (二)工作
        (三)管制
        (四)改造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一)大队书记
        (二)大队长
        (三)其他干部
    三.小队干部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一)党课制度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三)作风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一.制造模范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二.解读模范
        (一)模范贴近生活
        (二)模范无处不在
        (三)模范的奖励
    三.典型模范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四.事件中的模范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三)效果和经验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一)新的要求
        (二)新的举措
        (三)新的变化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一)人数统计
        (二)组织、干部结构
        (三)年龄分析
        (四)基本情况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一)军事训练制度
        (二)宣传、学习制度
        (三)武器管理制度
        (四)评优制度
        (五)问题及对策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改造种子山
        (二)抗旱蓄水
        (三)抗洪抢险
        (四)科学种田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联用地下水年龄和稳定同位素解析硝酸盐污染源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交通与位置
    2.2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
    2.3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4 研究区污染源分布概况
第3章 样品采集与数据获取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测试
    3.3 数据来源
第4章 土地利用与地下水开发利用
    4.1 土地利用
    4.2 地下水开发利用
    4.3 小结
第5章 地下水硝酸盐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5.1 典型区地下水硝酸盐的变化特征
    5.2 典型剖面地下水硝酸盐的变化特征
    5.3 地下水硝酸盐的时空变化特征
    5.4 影响地下水硝酸盐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地下水年龄与硝酸盐输入时间序列
    6.1 地下水年龄测定
    6.2 地下水年龄分布特征
    6.3 硝酸盐输入时间序列构建
    6.4 小结
第7章 地下水硝酸盐来源及其变化解析
    7.1 同位素源解析方法原理
    7.2 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地下水硝酸盐源及其变化解析
    7.3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贡献率解析
    7.4 小结
第8章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演变机制与污染防控对策
    8.1 地下水硝酸盐输入的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
    8.2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源演化的概念模式
    8.3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防控对策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第三节 中间商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附录三 :茶亭
    附录四 :民间传说

(7)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论文创新与价值
第一章 中国扶贫题材影视的历史回溯
    第一节 1949-1978:多重形式的影视创作
        一、多重形式的生产自救
        二、创作环境的开放
    第二节 1979-1983:个体户形象的银屏塑造
        一、个体户的出现
        二、创作环境的自由
    第三节 1984-2012:经济建设主旋律的影视生产
        一、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二、创作环境的多元化
    第四节 2013-至今:精准扶贫题材影视的流行
        一、精准扶贫的提出与发展
        二、精准扶贫题材影视的流行
第二章 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的类型
        一、中国精准扶贫题材电视剧
        二、中国精准扶贫题材电影
        三、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微电影
        四、中国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
    第二节 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的特点
        一、中国精准扶贫题材电视剧的特点
        二、中国精准扶贫题材电影的特点
        三、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微电影的特点
        四、中国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特点
第三章 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的主流意识形态表达
    第一节 中国精准扶贫叙事下的影视题材选取
        一、发展生产脱贫题材
        二、异地搬迁脱贫题材
        三、教育扶贫题材
        四、生态保护扶贫题材
        五、社会保障兜底题材
    第二节 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的人物形象设置
        一、百姓身边的村干部
        二、当代大学生的农村情
        三、乡村“懒汉”的觉醒
        四、进城务工者的回乡潮
第四章 新时代视域下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第一节 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存在的问题
        一、创作环境“规训”
        二、表达流于“媚俗”
        三、市场接受度较低
    第二节 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的发展策略
        一、承载政策的同时进行艺术化的创作
        二、宣传政策的同时顾及市场的接受度
        三、精准扶贫题材影视发展中的“米姆”群建立
        四、精准扶贫题材影视创作环境的生态文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作品篇目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曲艺类非遗传承人的培养研究 ——以江西代表性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传承及曲艺传承人释义
    第一节 非遗传承的内涵
        一、“传承”的基本含义
        二、何谓非遗活态传承
    第二节 曲艺及其传承人的内涵
        一、曲艺概念释义
        二、曲艺的文化内涵
        三、何谓曲艺传承人
第二章 曲艺传承人培养的方式和内容
    第一节 曲艺传承人培养的方式
        一、师带徒培养方式
        二、学校培养方式
        三、文艺院团与文化馆、传承人联合培养方式
        四、文化馆培训班培养方式
        五、传承基地培养方式
    第二节 曲艺传承人培养的内容
        一、艺德培养
        二、表演技能培养
第三章 曲艺传承人培养的现状
    第一节 曲艺传承人培养的成效
        一、曲艺传承人文化自信的提高
        二、传承队伍壮大、年轻人增多
        三、传习培养的阵地从有到兴、从流动到固定
    第二节 曲艺传承人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传承人的现实瓶颈问题
        (一)传承人培养的周期长、成效慢
        (二)缺乏系统的曲艺教学理论
        (三)“造血”功能弱、资金保障不足
        (四)缺乏专业院团依托、职业化程度低
        二、曲艺演出市场的问题
        (一)曲艺演出空间的压缩
        (二)存在迎合市场忽视曲艺本真的演出现象
        三、政策条件问题
        (一)曲艺学科教育缺乏机制保障
        (二)政府扶持力度难以均衡
        四、社会认同问题
        (一)社会认知评价的变化
        (二)地区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第四章 曲艺传承人培养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采取多措并举方式培养曲艺传承人
        一、完善曲艺传承人保护机制
        二、多方合力搭建曲艺传承人培养平台
    第二节 建立适应新时代曲艺传承人培养的教育体系
        一、构建完善的曲艺学科体系
        二、推进曲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长效联动培养
        三、引入曲艺传统师带徒与现代教育双向培养方式
    第三节 培育良性循环的曲艺市场
        一、保持曲艺本真与市场追求的平衡
        二、大力培育高层次、年轻化的曲艺观众
        三、提升素质,培养综合性人才
        四、深入基层,创作曲艺精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田野考察工作
附录2 相关表格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源起
        0.1.1 历史语境
        0.1.2 "巨大性"与"巨型形式"
        0.1.3 当代城市的建筑集群现象
        0.1.4 当代学术研究焦点
    0.2 研究定位
        0.2.1 研究内容
        0.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3 研究方法和工具
        0.2.4 研究面临的难点
    0.3 研究现状综述
        0.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0.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不只是大:巨型结构的认知
    1.1 巨型结构的概念
        1.1.1 什么不是巨型结构
        1.1.2 什么是巨型结构
        1.1.3 有关巨型结构字面意义及其中文翻译的刍议
    1.2 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四个类型
        1.2.1 基础设施的巨型结构
        1.2.2 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
        1.2.3 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
        1.2.4 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
    1.3 小结
第二章 历史的递进:巨型结构的源起
    2.1 古代聚落与设施
        2.1.1 古代聚落及其延伸性
        2.1.2 古代案例的基础设施特征
    2.2 自启蒙运动以来城市与建筑的变化
        2.2.1 城市建筑的创新与被赋予的社会使命
        2.2.2 城市改造的精密性与整体基础设施化的构想
    2.3 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2.3.1 铁和预应力技术的介入
        2.3.2 尺度的进一步解放:模数化的钢铁建造技术
    2.4 新的建筑类型与现代意义的城市改造
        2.4.1 巴黎的拱廊街、百货商场与现代性
        2.4.2 城市的新秩序:基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公共交通网络
        2.4.3 城市设施终端的聚合
        2.4.4 交通运输需求造成的城市压力
    2.5 大都市的新精神之声与乡愁的背离
        2.5.1 乌托邦的憧憬和质疑
        2.5.2 未来主义的呐喊
        2.5.3 现代主义的突围
    2.6 小结
第三章 从困境中的爆发到轰鸣中的戛然而止:巨型结构运动的进程
    3.1 现代建筑的活跃:巨型结构运动的序曲
        3.1.1 从勒-迪克的穹顶到多米诺体系:支撑与填充
        3.1.2 现代城市实验性方案的启发
        3.1.3 现代意义的巨型结构雏形
        3.1.4 基于人际关联的建筑和城市空间组织方式
    3.2 基于传承的反叛:巨型结构运动的启动
        3.2.1 个体、群体和整体:一种建筑观念的演变
        3.2.2 功能集合与机动性议题的探索
        3.2.3 巨型结构理论实践的里程碑
        3.2.4 新粗野主义的修正
        3.2.5 巨型结构运动初期对交通议题的思考
    3.3 动态视角下的现代主义传承:十次小组及其理论
        3.3.1 十次小组的成立与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解散
        3.3.2 十次小组对巨型结构运动的意义
    3.4 批判性的拯救:从建筑电讯派的成立看巨型结构运动的推进
        3.4.1 建筑电讯派团体概况与时代背景
        3.4.2 建筑电讯派在巨型结构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3.4.3 运动初期立场表达与交流平台的搭建
    3.5 民族内核与外来观念的融合:新陈代谢派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
        3.5.1 巨型结构运动在日本发生的历史背景
        3.5.2 新陈代谢派及新陈代谢小组的成立
        3.5.3 战后日本进步建筑师对日本传统的寻觅和思考
        3.5.4 新陈代谢派在巨型结构运动初期的活动
    3.6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的活动与议题
        3.6.1 基于消耗和消费的建筑观
        3.6.2 基于灵活性与机动性议题的研究
        3.6.3 城市及建筑的结构层级与生命周期理论的受阻
        3.6.4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对游戏性和日常性的关注
        3.6.5 概念与技术层面并进的巨型结构理论发展
        3.6.6 "城市-领域"视角下的巨型结构运动
        3.6.7 作为通用术语的"Megastructure"的诞生
    3.7 昙花一现:巨型结构运动短暂的高潮与落幕
        3.7.1 插件城市演进小史
        3.7.2 乌托邦的赋能与退场:巨型结构运动的衰落
        3.7.3 巨型结构运动晚期的激进学术活动
        3.7.4 巨型结构基础设施化议题下的城市与建筑
        3.7.5 巨型结构运动最后的机遇与妥协
        3.7.6 一种文明及其承受的不满: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落幕
    3.8 小结
第四章 现代建筑的失物招领:巨型结构现存个案解析
    4.1 坎伯诺尔德新城规划及城镇中心
        4.1.1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的规划背景
        4.1.2 两极化的社会评价
        4.1.3 解决问题或成为问题:交通的悖论
        4.1.4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带来的经验与意义
    4.2 公园山社区
        4.2.1 公园山社区及其建设背景的概述
        4.2.2 社会住房设计、法规及政府行为等历史条件
        4.2.3 公园山社区的建设历程
        4.2.4 街道生活的立体再现:"空中街巷"的实践
        4.2.5 公园山的衰落与对它的反思
    4.3 巴比肯社区
        4.3.1 巴比肯社区的社会背景和热身运动:金巷社区与政策法规的调整
        4.3.2 伦敦郡议会与伦敦市法团博弈下的"整体性"思考
        4.3.3 密度、文脉和品质:重新定位的巴比肯重建
        4.3.4 多元化的职能整合:巴比肯社区方案的更迭
        4.3.5 1959年版巴比肯社区方案及项目的落成
        4.3.6 文化的渗透:巴比肯艺术中心
        4.3.7 基于实用主义的技术表现力
    4.4 基于案例分析的巨型结构理论认知更新
        4.4.1 工艺方法与差异性关联的建立
        4.4.2 审慎的职业克制与自我批判
        4.4.3 基于复杂性的神秘和趣味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结论
        5.1.1 巨型结构的总体定位
        5.1.2 还原历史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批判性评价
        5.1.3 巨型结构的祛魅与去污名化
    5.2 当代城市语境下巨型结构理论的启示
        5.2.1 精确系统与适应性
        5.2.2 多元价值与技术的整合
        5.2.3 对外部介入因素的利用与警惕
    5.3 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总结、学术增长点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5.3.1 对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的总结
        5.3.2 对本文学术增长点的预期
        5.3.3 对本文后续研究的展望
附录A:参考文献
附录B:图片来源
附录C:笔者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四、5年后北京环境质量大变样(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老年人健身活动的调查与研究[D]. 程赛.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2]基于生态足迹的河北省水资源与城镇化脱钩研究[D]. 吴文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5)
  • [3]绿色发展理念下《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研究(2012年-2019年)[D]. 褚思源.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5]联用地下水年龄和稳定同位素解析硝酸盐污染源的演变[D]. 张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6]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7]中国精准扶贫题材影视研究[D]. 李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曲艺类非遗传承人的培养研究 ——以江西代表性项目为例[D]. 喻兰兰.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9]孔院芬芳[J]. 王敬东. 时代文学, 2019(01)
  • [10]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D]. 戚立. 东南大学, 2018(03)

标签:;  ;  ;  

5年后,北京环境质量大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