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胡锦涛总书记情系老区(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亮[1](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董聪慧[2](2020)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站在全人类命运的高度,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作为最高奋斗目标,“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将人民思想贯穿到马克思主义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及其人民观诞生于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历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初步探索和苏维埃社会主义的深入实践,辗转传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化。人民观,即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在新时代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科学阐述,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全人类利益的思考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具体结合和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起步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初期,深化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升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民利益的保障和维护。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集中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和时代变迁。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和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指引社会前进的直接证明。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中,毛泽东无疑是思想先驱,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创造性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观。毛泽东人民观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立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代主题,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根本奋斗目标。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总基调,经过了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三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形成了以邓小平人民观、江泽民人民观和胡锦涛人民观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观体系。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观立足以民为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奋斗目标。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历史抉择中,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念应用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三个有利于”人民观;江泽民将人民利益思想纳入改革开放具体过程中,形成了江泽民“三个代表”人民观;胡锦涛将对个人权益的尊重和满足落实到改革开放深入发展阶段,形成了胡锦涛“以人为本”人民观。习近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的光辉起点上,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进程向前推进,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观。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予以拓展和深化,注重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获得和满足,以实现人民幸福为根本遵循,践行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人民观包含民为邦本的主体观,精准扶贫的民生观,知民情、解民意的爱民观等丰富的内容,将马克思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目标纳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人民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崭新成果,进一步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的自由和解放”的奋斗理想在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了现实,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人民思想予以拓展和深化,准确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确立了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立足人民现实保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实现人民幸福美好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根本。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百年实践成果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思想引领,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更得益于人民力量的强大和人民精神的伟大。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各时期的理论成果,为社会主义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是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人民继续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向着“强起来”的目标不断迈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充分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是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而伟大的历史选择。
陈瑞[3](2019)在《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作为党的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昭示了党对人民群众的根本看法。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形成的主要理论来源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列宁的公仆思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观。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观,指出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坚持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工作方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观点。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继续发展,形成了以人民为主体的人民观。以人民为主体的人民观明确了我们党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树立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群众利益无小事。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着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告诫全党同志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目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的境界情怀。总的来看,党的人民观在历史变迁中一脉相承,既有优秀传统的继承,也有新的时代因素的充实。具体来说,其历史变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不断丰富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不断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深化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
梁英[4](2014)在《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广西五县农村的调查》文中提出中共十八大报告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来统领党的建设发展全局,掀起了党建科学化的研究热潮。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是党建科学化的重要领域,是党建科学化理论体系在农村的具体体现。但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作心得与经验总结层面,缺乏对农村基层党建规律的总结和历史脉落的梳理,也缺乏规范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新时期,农村人口流动加剧,农民职业分化加快,农民观念中的经济价值日益凸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将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推进党建科学化进程,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这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文章由绪论和正文六章构成。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着重阐述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并对论文的研究现状、核心概念、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等给予适当的说明。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是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理论基础,它强调科学理论是其行动指南;民主集中制是组织制度;密切联系群众是根基;基层党组织既是有组织的战斗部队同时也是先进的部队。这些思想对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二章,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程及其经验。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始建立,并在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上进行了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整党整风运动,建立健全了组织体系,加强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重新调整设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为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宝贵经验。第三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体系。构建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价主体是农村党员、农民群众、上级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评价遵循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评价标准是“四个有利于”,即:是否改善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是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评价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普遍性评价与特殊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第四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生动实践。以广西四个典型案例为考察对象,即:平乐县委“两地双管”的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机制、临桂新区激发基层党组织发展动力的“活力工程”、富川县委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事联解工作法”和凭祥市委基层党建新模式“党旗耀边关,创新赢发展”。通过阐述四个案例的背景、实施内容和过程,分析特色、价值和意义,为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实践经验。第五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广西五县710名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问卷调查,真实反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较低;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有效举措;对控制办公经费和惩治贪污腐败的力度还不够。另外,调查还从个体、家庭、地区层面探索影响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因素。第六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路径选择。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最根本的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为保障,以科学的方法去推进,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文章运用文献分析、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升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马克思主义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的相关文本,为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关照。对广西五县农村的710名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把握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对广西农村的四个典型案例开展个案研究,以便总结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实践经验,形成规律性认识。
白琳[5](2013)在《胡锦涛以人为本思想及其话语特征的文献解读》文中提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当代富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思想,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政治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利益观",尊重人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价值观,并贯穿于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中。以人为本思想的话语特征集中体现为中国气派、平民风格和人文关怀。
廖良初[6](2012)在《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的立论基础、实践前提和现实要求》文中研究说明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学习他的立场观点方法。而立场问题是根本问题、原则问题。马克思主义立场观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的立论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的实践前提;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的现实要求。
肖刚[7](2012)在《胡锦涛的群众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关系到共产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长达90年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正是因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四个“大兴”的要求,首要的就是“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胡锦涛的群众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的本质,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风范,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典范。本文以胡锦涛群众观为题,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论述了胡锦涛群众观产生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来源。其次,对胡锦涛群众观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概括。最后,就胡锦涛群众观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全文约4万字,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难点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群众”、“群众观”、“胡锦涛群众观”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概括和界定。第三部分主要是对胡锦涛群众观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来源进行了阐述。从理论来源看,胡锦涛群众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群众观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袖的群众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实践来源上看,胡锦涛群众观源于对共产党长期革命、执政胜利经验的总结,源于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地区政权更替演变的警钟和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诸多矛盾的启示。这些因素构成了胡锦涛群众观的理论和实践来源。第四部分主要是对胡锦涛群众观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概括。胡锦涛群众观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他的重要讲话、论着以及党的重要文献之中。经过梳理概括,我从五个方面来详细阐述胡锦涛群众观的内容。第五部分主要是对胡锦涛群众观的当代价值进行思考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在其群众观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胜利。因此,本章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胡锦涛群众观当代价值的重要意义。
谢璐妍[8](2011)在《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二五”时期社会转型,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条件。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完善和升华,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系统地研究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对我们党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理论和现实的双重角度,立足“十二五”时期的现实,展开对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具体地说,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当今世界的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新特点,论述了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背景,从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依据;其次,系统地说明了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创立过程和构成,其中包括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形成和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界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实践支撑;再次,阐述了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时代性、科学性、创新性、继承发展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以及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原则;接着论述了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最后,对落实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其中包括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落实“十二五”规划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落实提升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力,落实学习型政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以期对我国“十二五”社会转型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指导意义。
张刚[9](2010)在《胡锦涛群众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深刻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自身建设和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形成了“重民、为民、利民”的崭新群众观,抽象出了以“三大意识”为思想基础、以“三为民”为核心内容的胡锦涛群众观的主要内容。本文充分论述了胡锦涛群众观形成的理论渊源及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群众观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充分论述了胡锦涛群众观思想中的新思想、新认识和群众方法的创新;后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理论宝库,成为共产党人实现价值目标和执政理念的精神武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起点和归宿。“三为民”思想构筑起了胡锦涛群众观的合法执政、伦理情感和价值追求三大基本内核;展开分析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健全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为践行“三为民”思想,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指出在“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下,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端正对人民的根本态度,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树立“亲民”“利为民所谋”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新时期践行胡锦涛群众观的时代选择。
王建柱[10](2010)在《心系百姓 问计于民》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无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还是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饱含深情地吟诵"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无论是走到普通群众
二、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胡锦涛总书记情系老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胡锦涛总书记情系老区(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问题意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梳理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现实表现 |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实践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四、人民观及相关概念的发展变迁 |
(一)人民与群众的概念关联 |
(二)人民群众的历史演变 |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化 |
注释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源起 |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立 |
(一)从现实社会角度对人民观进行初步探索 |
(二)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人民观进行深入探索 |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形成 |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核心思想 |
(一)维护基本人权 |
(二)人民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解放 |
(三)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实践影响 |
(一)争取全人类解放的伟大情怀 |
(二)对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的重视 |
(三)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关注 |
四、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传承发展 |
(一)通过民族自决保障人民权利 |
(二)通过土地革命维护人民权益 |
(三)坚持人民民主的基本保障 |
注释 |
第三章 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化 |
一、毛泽东人民观的创立 |
(一)毛泽东人民观产生的社会条件 |
(二)毛泽东人民观产生的阶级条件 |
(三)毛泽东人民观产生的主体条件 |
二、毛泽东人民观的核心思想 |
(一)在革命形势下深化对人民的认知 |
(二)以人民为主体的武装斗争 |
(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力量的体现形式 |
三、毛泽东人民观的实践影响 |
(一)人民有了更强大的依靠力量 |
(二)人民内部矛盾的认识和处理 |
(三)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民主的实现方式 |
(四)人民当家作主及各种权利纳入宪法保障 |
注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化 |
一、新时期人民观的创立 |
(一)新时期人民观的起点 |
(二)新时期人民观的发展历程 |
(三)新时期人民观的时代进步性 |
二、新时期人民观的主要内容 |
(一)邓小平人民富裕观 |
(二)江泽民人民利益观 |
(三)胡锦涛人民本位观 |
三、新时期人民观的实践影响 |
(一)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打牢发展根基 |
(二)为实现人民全面小康开拓发展路径 |
(三)为实现人民民主奠定政治保障 |
注释 |
第五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化 |
一、习近平人民观的创立 |
(一)习近平人民观的时代需求 |
(二)习近平人民观的思想来源 |
(三)习近平人民观的实践探索 |
二、习近平人民观的核心思想 |
(一)一切为了人民的人民核心观 |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人民主体思想 |
(三)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党民关系 |
(四)以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追求的“中国梦”愿景 |
三、习近平人民观的实践影响 |
(一)引领人民坚定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
(二)带领人民创造更多彩的现实世界 |
(三)率领人民铸就更显赫的时代辉煌 |
(四)统领人民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形象 |
注释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时代意蕴 |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征程 |
(一)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观指导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观引领中国人民实现“富起来” |
(三)习近平人民观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实现“强起来” |
(四)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百年奋斗目标 |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是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 |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 |
(二)始终秉承人民至上原则 |
(三)始终尊重人民的道路选择 |
(四)始终为了人民的复兴梦想 |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是科学实践指南 |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 |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创新尝试 |
2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2.2 列宁的公仆思想 |
2.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3 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理论奠基 |
3.1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
3.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3.3 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
3.4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
4 以人民为主体: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时代发展 |
4.1 在改革开放中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4.2 树立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 |
4.3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4.4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4.5 群众利益无小事 |
4.6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5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新飞跃 |
5.1 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 |
5.2 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
5.3 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目的 |
5.4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的境界情怀 |
6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历史演进的主要特征 |
6.1 不断丰富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 |
6.2 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6.3 不断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6.4 不断深化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广西五县农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述评 |
(二)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研究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科学、科学化与党的建设科学化 |
(二)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内涵 |
(三) 农村基层范围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 |
(三)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理论基础 |
一、科学理论是基层党组织的行动指南 |
(一) 科学理论是成就无产阶级事业的精神之源 |
(二) 用科学理论引领基层党组织发展 |
(三) 注重科学理论在基层的宣传和教育 |
二、党的基层组织是有组织的战斗部队 |
(一) 基层党组织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 |
(二) 基层党组织是集中统一、纪律严明的整体 |
(三)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
三、民主集中制是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制度 |
(一) 民主集中制的提出 |
(二) 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
(三)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
四、党的基层组织是先进的部队 |
(一) 阶级基础的先进性 |
(二) 指导思想的先进性 |
(三) 纲领目标的先进性 |
五、密切联系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根基 |
(一) 密切联系群众是基层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
(二) 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三) 反对官僚主义 |
六、马克思主义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 |
(三)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 |
(四) 要始终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 |
第2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程及其经验 |
一、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立 |
(二) 积极发展农民党员,不断壮大农村党组织 |
(三) 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 |
(四) 加强支部建设,把农村党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
(五) 开展清党整党活动,纯洁农村基层党组织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党整风运动 |
(二)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 |
(三)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 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 |
(二) 高度重视思想建设 |
(三) 围绕“五个好”目标推进组织建设 |
(四) 以改善党群关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 |
(一) 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 |
(二) 坚持把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与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
(三)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四)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前进的不竭动力 |
第3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体系 |
一、构建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
(一) 是积极应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变化的现实要求 |
(二) 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研究的内容 |
(三) 有助于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
(四) 有助于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
二、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主体 |
(一) 农村党员 |
(二)农民群众 |
(三) 上级党组织 |
(四) 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 |
三、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原则 |
(一) 整体性原则 |
(二) 动态性原则 |
(三) 差异性原则 |
(四) 实效性原则 |
四、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标准 |
(一) 是否有利于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
(二) 是否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建设 |
(三) 是否有利于党在农村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
(四) 是否有利于提升农民群众对党的认同 |
五、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方式 |
(一)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
(二)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
(三) 普遍性评价与特殊性评价相结合 |
第4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生动实践 |
一、个案研究的资料收集 |
二、“两地双管”:平乐县委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机制 |
(一) 实施背景 |
(二) 实施内容与过程 |
(三) 特色与价值 |
三、“活力工程”:临桂新区激发基层党组织发展动力的新举措 |
(一) 实施背景 |
(二) 实施内容与过程 |
(三) 特色与价值 |
四、“民事联解工作法”:富川县基层党组织工作新方法 |
(一) 实施背景 |
(二) 实施内容与过程 |
(三) 特色与价值 |
五、“党旗耀边关,创新赢发展”:凭祥市基层党建新模式 |
(一) 实施背景 |
(二) 实施内容与过程 |
(三) 特色与价值 |
第5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与资料收集 |
(一) 调查设计与变量描述 |
(二) 资料收集 |
二、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 |
(一) 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较低 |
(二)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有效举措 |
(三) 农民党员干部作风良好 |
(四) 对控制办公经费和惩治贪污腐败的力度不够 |
(五) 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完善 |
(六) 基层党建科学化总体水平良好但思想建设偏弱 |
三、影响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因素 |
(一) 文化、职业、政治面貌影响党员思想政治水平 |
(二) 个体特征、家庭条件、地区差异影响党组织建设 |
(三) 个体特征、家庭条件、地区差异影响党员干部作风 |
(四) 个体特征、家庭条件、地区差异影响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 |
(五) 文化、政治面貌影响党组织制度建设水平 |
四、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启示 |
(一) 政治面貌全方位地影响到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评价 |
(二) 职业转化而非地域流动影响着对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评价 |
(三) 文化水平低不利于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
(四) 家庭条件不同对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评价具有方向性差异 |
第6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路径选择 |
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
(一) 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必要性 |
(二) 用科学理论指导农村基层党建的具体路径 |
二、以科学制度保障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
(一) 充分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
(二) 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的深刻反思 |
(三) 积极推进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
三、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
(一) 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
(二)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推动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
(三) 善于运用系统论的方法 |
四、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
(一)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 |
(二) 加强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
(三) 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 |
(四) 整合城乡党建资源 |
(五) 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5)胡锦涛以人为本思想及其话语特征的文献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人为本的政治观:“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 |
二、以人为本的利益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尊重人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
四、话语特点:中国气派、平民风格、人文关怀 |
(6)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的立论基础、实践前提和现实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的立论基础 |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的实践前提 |
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现实要求 |
1. 权为民所用。 |
2. 情为民所系。 |
3. 利为民所谋。 |
(7)胡锦涛的群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群众 |
(二) 群众观 |
(三) 胡锦涛群众观 |
二、胡锦涛群众观的理论和实践来源 |
(一) 胡锦涛群众观的理论来源 |
(二) 胡锦涛群众观的实践来源 |
三、胡锦涛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
(一)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二)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三) 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
(四) 群众利益无小事 |
(五)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
四、胡锦涛群众观的当代价值 |
(一) 胡锦涛群众观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理论 |
(二) 胡锦涛群众观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理论基石 |
(三) 胡锦涛群众观密切了执政党与群众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8)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背景和依据 |
2.1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背景 |
2.1.1 当今世界的新变化是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2.1.2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特点是和谐社会思想形成的时代要求 |
2.2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依据 |
2.2.1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依据 |
2.2.2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现实依据 |
2.2.3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依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 |
3.1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创立过程 |
3.1.1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 |
3.1.2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3.2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构成 |
3.2.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界定 |
3.2.2 "三个最"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实践支撑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特征与原则 |
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
4.1.1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时代性 |
4.1.2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科学性 |
4.1.3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创新性 |
4.1.4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继承发展性 |
4.1.5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开放性 |
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
4.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的原则 |
4.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
4.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4.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原则 |
4.2.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注重社会公平的原则 |
4.2.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原则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
5.1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意义 |
5.1.1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5.1.2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5.1.3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全方位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
5.2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当代价值 |
5.2.1 有利于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
5.2.2 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
5.2.3 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
5.2.4 有利于解决改革发展中的新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
5.2.5 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落实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对策 |
6.1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 |
6.1.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6.1.2 科学发展观的中心旨要是以人为本 |
6.1.3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
6.1.4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 |
6.1.5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规律 |
6.1.6 "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
6.2 落实以人为本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
6.2.1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理论提升 |
6.2.2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十二五"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 |
6.3 落实提升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力 |
6.3.1 发展软实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
6.3.2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 |
6.3.3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导向 |
6.4 落实学习型政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 |
6.4.1 建设学习型政党以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性 |
6.4.2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保证 |
6.4.3 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以激发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 |
6.4.4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胡锦涛群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学者对群众观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学者对胡锦涛群众观的研究状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胡锦涛群众观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现实基础 |
2.1 马克思群众观的产生及基本内涵 |
2.1.1 马克思群众观的产生 |
2.1.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内涵 |
2.2 胡锦涛群众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1 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
2.2.2 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
2.3 胡锦涛群众观形成的现实要求 |
2.3.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 |
2.3.2 党自身建设和执政为民的客观要求 |
2.3.3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要求 |
第3章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 |
3.1 胡锦涛群众观的内容体现 |
3.1.1 科学发展观中的群众观思想 |
3.1.2 胡锦涛的“三为民”的群众观 |
3.1.3 胡锦涛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中的群众观思想 |
3.1.4 胡锦涛的和谐社会理论中的群众观思想 |
3.2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 |
3.2.1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 |
3.2.2 胡锦涛对党的三代领导人群众观的继承 |
3.3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 |
3.3.1 胡锦涛群众观点中的新思想 |
3.3.2 胡锦涛群众路线的新认识 |
3.3.3 胡锦涛群众方法的创新 |
第4章 胡锦涛群众观的现实意义及实践途径 |
4.1 胡锦涛群众观的现实意义 |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宝库 |
4.1.2 实现党价值目标与执政理念 |
4.1.3 构建和谐社会的起点和归宿 |
4.2 胡锦涛群众观的实践途径 |
4.2.1 正确理解和把握胡锦涛群众观的内涵和实质 |
4.2.2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好广大人民的利益 |
4.2.3 实践胡锦涛群众观的路径选择 |
第5章 结论 |
5.1 当前我国群众观在现实工作中地位分析 |
5.2 胡锦涛群众观的理论探讨 |
5.3 实践胡锦涛群众观的路径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10)心系百姓 问计于民(论文提纲范文)
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 |
越是经济困难时候, 越要关注群众生活 |
“细节”之处彰显亲民爱民的博大情怀 |
科学发展, 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是目的 |
四、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胡锦涛总书记情系老区(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2]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研究[D]. 董聪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3]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历史考察[D]. 陈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4]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广西五县农村的调查[D]. 梁英.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5]胡锦涛以人为本思想及其话语特征的文献解读[J]. 白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 [6]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的立论基础、实践前提和现实要求[J]. 廖良初. 云梦学刊, 2012(06)
- [7]胡锦涛的群众观研究[D]. 肖刚.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7)
- [8]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 谢璐妍.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9]胡锦涛群众观研究[D]. 张刚. 东北大学, 2010(03)
- [10]心系百姓 问计于民[J]. 王建柱. 先锋队, 2010(01)
标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胡锦涛论文; 胡锦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