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调节蛋白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意义

血栓调节蛋白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意义

一、血栓调节蛋白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陈雅铃[1](2021)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同时期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价值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不同时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其对于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程差异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5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于3组研究对象体内出凝血指标与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早期组和晚期组各项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晚期组各项标志物水平均高于早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早期组与晚期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1);早期组与晚期组各项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凝血分子标志物不受凝血因子变化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有利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的监测。

李明明,韩庆伟,魏源[2](2021)在《血浆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浆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上疑似DIC患者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DSS)作为诊断金标准分为DIC组41例和非DIC组51例,并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当日采用高敏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2α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lasminolytic inhibitor complex,PIC)、D二聚体(D-D)水平,绘制ROC曲线评估对DIC的诊断效能。结果:DIC组TM 20.56±4.85 TU/mL、TAT 31.58±5.62 ng/mL、PIC 3.28±1.02μg/mL、D-D 21.05±4.87 mg/L;非DIC组TM 15.10±3.72 TU/mL、TAT 15.97±3.35 ng/mL、PIC 1.70±0.45μg/mL、D-D 7.82±2.18 mg/L;对照组TM 8.46±1.85 TU/mL、TAT 0.89±0.24 ng/mL、PIC 0.50±0.17μg/mL、D-D 0.34±0.11 mg/L。三组间TM、TAT、PIC、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TM、TAT、PIC、D-D高于非DIC组和对照组,非DIC组TM、TAT、PIC、D-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D-D、TM、TAT、PIC诊断DI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6,灵敏度92.68%,特异度86.27%,约登指数0.79,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凝血标志物TAT、TM和纤溶标志物D-D、PIC联合检测可显着提高诊断效能,可作为DIC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白秦[3](2021)在《METTL3在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止凝血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血管受损出血后,机体立即启动凝血系统,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级联反应产生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使血液从流动状态变为凝胶状态,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整个过程需要凝血、抗凝以及纤溶系统共同参与。生理情况下,机体的这三大系统包含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受多种凝血因子、凝血相关蛋白调控保持动态平衡[1]。凝血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紊乱都可能导致异常的出血或血栓性疾病,如20%-50%的脓毒症病人有明显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2]。此外,严重创伤[3]、肝功能障碍[4]、恶性血液病[5]等都伴有一定程度的凝血异常。因此研究凝血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无疑将有助于为许多伴有凝血障碍疾病的防治提供新靶点。血管内皮细胞覆盖在所有血管的表面,为循环血液、间质的细胞和非细胞成分提供了重要的屏障,起着调节组织灌注,供氧和运输营养物质,控制血压的作用。此外,内皮细胞作为连接凝血、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的桥梁,在止凝血的促凝、抗凝及纤溶过程中也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1]。机体血管受损,内皮细胞通过高表达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和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分别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和活化血小板而发挥促凝作用[6];内皮细胞也分泌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蛋白C受体等参与抗凝过程;此外,内皮细胞也通过表达组织型或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u-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参与调控血栓的溶解[7,8]。既往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参与止凝血平衡受转录和转录后机制如转录因子、micro RNA等调控[9,10]。近年来mRNA转录后修饰被报道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mRNA最普遍的转录后修饰,m6A修饰由甲基转移酶复合体催化形成,其中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hyltransferase-like 3,METTL3)是复合体的核心亚基[11]。研究表明,METTL3在胚胎造血内皮细胞中影响内皮细胞的生成[12]。在肝细胞癌和前列腺癌中,METTL3影响凝血通路[13]。既然METTL3在内皮细胞中高度富集,而内皮又是凝血调控的主要参与者,那么METTL3是否参与调控内皮细胞止凝血过程,值得进一步研究。为探究METTL3在内皮细胞参与的止凝血中的作用,我们首先构建METTL3基因沉默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模型,利用转录组测序探究METTL3是否调控内皮细胞介导的止凝血过程。研究发现METTL3与止凝血密切相关,METTL3促进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关键分子PAI-1的表达,功能实验进一步证明METTL3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接着通过构建基因沉默、过表达和回补的HUVEC细胞模型对METTL3调控PAI-1的分子机制进行探究。最后采用脓毒症小鼠模型在体内初探了METTL3对PAI-1的调控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METTL3上调血管内皮细胞PAI-1的表达抑制纤维蛋白溶解1.METTL3参与调控内皮细胞介导的止凝血过程首先利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感染HUVEC,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证实了METTL3基因沉默的细胞模型构建成功。随后抽提METTL3基因沉默的HUVEC细胞RNA,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沉默METTL3后,诸多生物学过程如止凝血和细胞迁移等受到显着影响。METTL3在细胞迁移中的作用研究见附录,本研究着重探讨METTL3在内皮细胞介导的止凝血平衡中的作用。进一步差异基因热图分析发现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关键分子PAI-1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2.METTL3上调PAI-1的表达为了对生物信息学的结果进一步进行验证,我们采用qPCR和WB在沉默METTL3的HUVEC中检测PAI-1的表达水平,发现PAI-1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01)。随后我们构建METTL3基因过表达和回补的HUVEC细胞模型,采用qPCR和WB检测PAI-1的表达,发现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01)。以上结果表明METTL3促进PAI-1的表达。3.METTL3抑制纤维蛋白溶解PAI-1是纤维蛋白溶解重要的调控因子,为了明确METTL3在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我们采用纤维蛋白溶解实验分别在METTL3沉默、METTL3过表达、METTL3回补HUVEC细胞观察纤维蛋白溶解情况,结果发现纤维蛋白溶解在METTL3沉默的细胞中加快,在METTL3过表达的细胞中显着减慢,而在回补METTL3后纤维蛋白溶解速度得到加快,表明METTL3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二:METTL3促进PAI-1表达依赖于m6A-JUN-YTHDF1通路1.JUN mRNA富含m6A修饰位点为了探索METTL3调控PAI-1的分子机制,首先将HUVEC中被m6A修饰的mRNA先进行m6A富集,后进行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测序(RNA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RIP-seq)。结果发现PAI-1的mRNA无明显甲基化修饰,而转录因子JUN mRNA上高甲基化修饰。2.METTL3通过介导JUN mRNA的m6A修饰促进其翻译为了验证METTL3甲基化修饰JUN mRNA,我们在沉默METTL3的细胞中采用RIP-qPCR检测JUN mRNA上的m6A修饰水平,结果发现JUN的m6A修饰水平显着降低(P<0.05),提示METTL3甲基化修饰JUN。为了进一步探索METTL3甲基化修饰JUN mRNA后对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我们在沉默或过表达METTL3的HUVEC中采用qPCR和WB检测JUN的mRNA或蛋白表达,结果发现沉默或过表达METTL3对JUN 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影响,却分别显着下调和上调了JUN的蛋白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表明METTL3介导JUN甲基化修饰影响JUN翻译。3.JUN蛋白促进PAI-1基因转录为了探索JUN能否调控PAI-1的转录,首先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检测JUN与PAI-1启动子区的结合情况,结果发现JUN可结合到PAI-1启动子区。接着我们在沉默或过表达JUN、METTL3沉默后过表达JUN的HUVEC中采用qPCR和WB检测PAI-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纤维蛋白溶解实验。结果发现在JUN沉默或过表达的细胞中PAI-1的表达分别显着下调(P<0.001)和上调(P<0.01);过表达JUN能在METTL3沉默的细胞中补救PAI-1的低表达(P<0.001);纤维蛋白溶解速度在JUN沉默后减慢,在JUN过表达后显着加快,过表达JUN能在沉默METTL3的细胞中补救纤维蛋白溶解受损的表型。以上结果表明JUN促进PAI-1转录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METTL3促进PAI-1的表达依赖于JUN。4.JUN介导的PAI-1表达上调依赖识别蛋白YTHDF1被m6A修饰后的mRNA由不同的m6A识别蛋白识别从而调控mRNA的表达。结合前述METTL3促进JUN翻译的结果,因此我们构建促进翻译的m6A修饰识别蛋白YTHDF1沉默的HUVEC细胞模型,采用WB检测JUN/PAI-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JU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下调(P<0.05)。表明JUN mRNA的m6A修饰是由YTHDF1所识别的,JUN促进PAI-1的表达依赖于YTHDF1。三:METTL3/m6A/JUN/PAI-1通路与调控脓毒症纤维蛋白沉积的关联性1.脓毒症小鼠血管纤维蛋白沉积为了研究METTL3在体内对PAI-1表达的调控作用,我们通过6mg/kg LPS腹腔给药处理C57/BL6小鼠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4h后取肺、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分别检测其中纤维蛋白沉积和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发现脓毒症小鼠肝、肺组织有明显的纤维蛋白沉积和血栓形成。2.脓毒症小鼠血管纤维蛋白沉积呈现METTL3/m6A/JUN/PAI-1通路高表达我们收集脓毒症小鼠及对照组的腹腔静脉和胸主动脉,采用m6A甲基化测定试剂盒检测m6A修饰水平,采用qPCR和WB法检测METTL3/JUN/PAI-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小鼠血管中m6A修饰水平显着升高(P<0.05),METTL3/JUN/PAI-1的表达水平均显着上调(P<0.01)。主要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METTL3参与调控内皮细胞介导的止凝血功能,通过上调PAI-1的表达抑制纤维蛋白溶解。(2)机制方面,METTL3通过m6A-JUN-YTHDF1通路促进PAI-1的表达。(3)METTL3/m6A/JUN/PAI-1与脓毒症小鼠纤维蛋白沉积及微血栓形成相关,但仍需进一步实验证实。本研究揭示了METTL3调控纤维蛋白溶解的机制,为m6A修饰参与调控止凝血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止凝血障碍临床防治提供了可能的新靶点。

牛小芸,谢喜秀[4](2021)在《血栓调节蛋白在疾病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是一种单链的跨膜糖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中,也可以在造血祖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表达。血栓调节蛋白主要由5个结构域组成:发挥抗炎作用的N-端凝集素样结构域、发挥凝血和纤溶作用的6个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富含丝氨酸苏氨酸的区域、跨膜结构域和胞质结构域。血栓调节蛋白可与凝血酶结合激活蛋白C,从而发挥抗炎和抗凝血作用,血栓调节蛋白与凝血酶形成的复合物,也可激活纤溶抑制物从而起到抗纤溶的作用。研究发现,血栓调节蛋白可通过抑制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或激活蛋白C和纤溶抑制物等3个方面,阻止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血栓调节蛋白可阻断凝血酶介导的PAR-1的激活、抑制内皮细胞自噬和凋亡,进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血栓调节蛋白凝集素样结构域还能与凝血酶结合抑制其活性,进而抑制血栓形成、肺纤维化及炎症反应。不仅如此,在糖尿病肾病、子痫前期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栓调节蛋白均与其发病机制相关。目前,血栓调节蛋白在临床上仅用于治疗败血症和血管内弥散性凝血。血栓调节蛋白在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及治疗潜力值得进一步的探究。

程振兴[5](2020)在《循环组蛋白与急重症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指机体受到休克、创伤、感染、烧伤等严重打击后,短时间内同时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不能维持自身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依受损器官数量差异,MODS患者病死率维持在30%-100%之间。MODS的特征是多个脏器同时、而非依次发生功能障碍,MODS的介质至今仍未明确。凝血激活、微循环衰竭、缺氧以及细菌毒素都被认为是MODS的潜在介质,但其真正作用尚未得以充分证明。正常情况下,位于细胞核内的组蛋白(histones)是DNA包装、基因调控过程所必需的结构性蛋白质;在多种原因导致的细胞损伤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分解后将组蛋白释放到细胞外形成胞外组蛋白(extracellular histones)。若机体在短时间内发生广泛性组织损伤或细胞死亡,随即产生的大量胞外组蛋白进入血液循环即为循环组蛋白(circulating histones)。目的:胞外组蛋白会损伤单器官。本研究将阐述循环组蛋白是否以第二次打击的方式介导创伤、急性胰腺炎、脓毒症等原发性急重症时MODS的发生与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对急重症模型小鼠的高浓度循环组蛋白的来源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总体来说,我们主要通过将临床研究、体外实验以及建立创伤、急性胰腺炎和脓毒症等急重症动物模型相结合的方式阐明循环组蛋白在临床常见急重症时MODS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体内、外实验对脓毒症模型小鼠高水平循环组蛋白的来源进行初步探讨。1.循环组蛋白在急重症患者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最终纳入的420名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急重症患者入院时血浆组蛋白状况并通过一定方法换算出各自相应的血浆组蛋白浓度;检测纳入病人的肝、肾功能、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氧合指数等多脏器功能指标,及时采集病人入院时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入院后48h-72h的MODS发生情况以及住院后28天内的病死情况等临床数据,统计分析循环组蛋白浓度与急重症患者上述各项临床数据之间的关系。另外采集10名健康献血者的血液以分离血浆或血清用于相关的体外实验。2.胞外组蛋白对多种器官来源细胞的毒性作用首先,分别使用添加不同剂量小牛胸腺组蛋白后的健康人血清、含不同浓度组蛋白的急重症患者血清处理人源性内皮细胞系EA.hy926,选择抗组蛋白单链抗体(anti-histone 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ahsc Fv)、非抗凝肝素(non-anticoagulant heparin,Heparin)作为胞外组蛋白拮抗剂;然后,使用含高浓度循环组蛋白的急重症患者血清处理以下不同器官来源细胞以进一步观察循环组蛋白对组织细胞的非特异性毒性作用:小鼠心肌细胞(HL-1)、原代人肺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HSAEp C)、人永生化肝细胞(THLE-3)及原代人肾皮质上皮细胞(HRCE)。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处理后各种细胞的PI阳性率(细胞死亡率),以判断胞外组蛋白的细胞毒性作用。3.循环组蛋白在急重症模型小鼠MO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选择野生型C57BL/6j以建立各类急重症的小鼠模型。采用重物自由落体撞击并控制撞击次数法建立轻、中、重三种不同损伤程度的小鼠肢体闭合性创伤模型;通过腹腔注射4次、12次雨蛙素以及胆总管逆行注射胆酸盐法(taurocholate,TCL)诱导轻、中、重三种不同胰腺损伤程度的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选择在结扎75%长度的盲肠后制造两个或四个肠内容物溢出穿刺孔的方式建立小鼠次重度、重度盲肠结扎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模型;以静脉注射ahsc Fv或肌肉注射Heparin干预以上各模型小鼠,评价抗组蛋白治疗能否减轻这些小鼠的多脏器功能损伤。以WB法检测急重症模型小鼠的血浆组蛋白浓度,通过检测血浆ALT、BUN、cTnT来反映各模型小鼠肝、肾功能及心肌损伤情况,通过显微镜下肺组织(H&E染色)损伤评分法评估各模型小鼠肺损伤情况;经H&E染色、抗激活型Caspase-3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模型小鼠心、肝、肺、肾、肠、胸腺、脾脏等多脏器组织病理学特点;统计分析上述急重症模型小鼠循环组蛋白水平与多器官损伤之间的相关性,评价抗组蛋白治疗对重度CLP模型小鼠建模后72h生存率的影响。4.急重症模型小鼠的循环组蛋白来源的初步探讨为判断胸腺、脾脏对小鼠脓毒症时循环组蛋白来源的贡献,除常规使用WT C57BL/6j小鼠建模外,我们还要用到WT BALB/c小鼠及缺乏胸腺的BALB/c nude小鼠,同时需在以上小鼠完成脾脏切除术后再进行诱发脓毒症的相应处理。由于在脾脏切除术后继续对实验小鼠进行CLP操作会造成额外的损伤,进而可能影响脓毒症的自然发病过程;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依然在细菌性脓毒症的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定量细菌腹腔注射法建立小动物脓毒症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明显且稳定的特点,我们故在此通过腹腔注射大肠杆菌K-12的方式对脾脏切除后的C57BL/6j小鼠诱发脓毒症。由于缺乏胸腺的BALB/c nude小鼠自身具有免疫缺陷性,这些小鼠的经细菌性腹膜炎(CLP术或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导致脓毒症的病程可能不利于揭示循环组蛋白水平的变化特点,在此情况下使用造模成分明确且效果可靠、即腹腔注射LPS成为诱导BALB/c nude小鼠发生脓毒症的首选替代方法。将凋亡标记蛋白Annexin-V与荧光素m-Cherry联合形成Annexin-V/m-Cherry耦合物,因此在近红外激发光下m-Cherry的荧光强度标志着凋亡信号的强弱。通过近红外成像技术比较脓毒症模型小鼠在静脉注射m-Cherry/Annexin-V后多脏器的荧光强度;腹腔注射大肠杆菌K-12后的C57BL/6j小鼠在不同时间点接受皮下注射泛Caspases抑制剂Z-VAD-FMK;向健康的C57BL/6j小鼠尾静脉注射小牛胸腺组蛋白以探讨高浓度的循环组蛋白是否会引起脾细胞发生过度凋亡;经H&E染色、抗激活型Caspase-3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种方式处理后小鼠的多脏器组织病理学特点;比较野生型BALB/c、BALB/c nude及脾脏切除后的BALB/c nude小鼠在接受腹腔注射LPS后40h左右的生存率。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细胞坏死而并非细胞凋亡过程能够释放组蛋白到细胞外。糖皮质激素不仅是引发淋巴细胞凋亡的典型信号,也是临床通过诱发凋亡治疗骨髓瘤、白血病等恶性血液肿瘤的常用化疗药物。为明确细胞在发生凋亡过程中是否会直接释放组蛋白到细胞外,我们在体外实验中先采用水溶性糖皮质激素处理人B淋巴细胞系Daudi细胞、人T淋巴细胞系Jurkat细胞,然后经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WB法检测并比较细胞培养上清中组蛋白H3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1.循环组蛋白在急重症患者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总体看来,所有纳入ICU的急重症病人入院时循环组蛋白浓度[24.7(8.0,46.7)μg/ml]明显高于健康献血者[1.3(0,2.1)μg/ml]。按病因对纳入病人分类后可见,重度创伤、重症胰腺炎、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循环组蛋白水平较其他病种患者的显着升高,但这三种疾病患者之间循环组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表明,纳入病人入院时循环组蛋白水平与肝功能[ALT(rs=0.545;P<0.0001)]、肾功能[BUN(rs=0.496;P<0.0001)]、呼吸功能[Pa O2/Fi O2(rs=-0.360;P=0.015)]损伤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c Tn T(rs=0.607;P<0.01]升高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入院伴发MODS或住院28天内死亡病人的入院时循环组蛋白浓度明显偏高{[30.1(7.3,63.2)μg/ml vs.10.8(4.3,30.1)μg/ml;P<0.0001]、[32.7(14.4,66.9)μg/ml vs.20.1(6.7,40.5)μg/ml;P<0.0001]}。另外,纳入病人入院时循环组蛋白浓度不仅能预测入院后48h-72h之间MODS发生情况,还有助于推断病人住院后28天病死率。2.胞外组蛋白对多种器官来源细胞的毒性作用健康人血清在加入外源性组蛋白后会对人内皮细胞系EA.Hy926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毒性作用,当用组蛋白浓度≥30ug/ml的病人血清处理EA.hy926细胞后,其存活率也显着降低;与此相反,用胞外组蛋白拮抗剂ahsc Fv或Heparin处理均可显着降低胞外组蛋白对EA.Hy926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用含50μg/ml小牛胸腺组蛋白的健康人血清或组蛋白含量也超过50μg/ml的急重症病人血清处理不同器官来源的细胞(小鼠心肌细胞、人肝细胞、人肾皮质上皮细胞和人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后,这些细胞的存活率均明显下降。3.循环组蛋白在急重症模型小鼠MO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循环组蛋白的浓度—时间曲线表明,中度创伤、次重度CLP及TCL胰腺炎模型小鼠的循环组蛋白浓度峰值时间分别为建模后8h、16h、16h;各类疾病模型小鼠在各达峰时间的循环组蛋白浓度随病情加重而升高。经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各类疾病模型小鼠的循环组蛋白浓度与受损的肝功能(ALT)、肾功能(BUN)及升高的肌钙蛋白I(cTnT)、肺组织损伤评分得分(lung injury score,LIS)均呈正相关;ahsc Fv、Heparin抗组蛋白治疗能显着改善重度创伤、重度CLP及TCL胰腺炎模型小鼠的ALT、BUN、cTnT、LIS等受损脏器功能指标;其中,无论在建模前还是建模后开始抗组蛋白治疗,重度CLP模型小鼠的72h存活率均得以显着改善。多脏器组织切片抗激活型Caspase-3免疫组化检测发现,重度创伤、重度CLP及TCL胰腺炎模型小鼠的胸腺与脾脏存在细胞过度凋亡现象。4.急重症模型小鼠的循环组蛋白来源的初步探讨经腹腔注射适量大肠杆菌K-12能成功诱导野生型C57BL/6j小鼠发生脓毒症,同时细菌注射后10h循环组蛋白浓度达到较高水平(322.8±100.6μg/ml),此后其值持续升高,峰值时间约在注射细菌后16h左右(478.2±166.4μg/ml),且在24h仍处于高水平(424.8±154.1μg/ml)。多脏器近红外成像结果表明,从腹腔注射细菌后4h开始,C57BL/6j小鼠胸腺与脾脏的凋亡信号已明显升高,其中胸腺的凋亡信号一直持续升高到注射细菌后24h,脾脏凋亡信号高峰时间是细菌注射后8h;脏器组织切片H&E染色与抗激活型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后24h左右C57BL/6j小鼠的胸腺与脾脏淋巴细胞数大幅减少,两者均存在大面积细胞凋亡现象,而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均未见明显的实质细胞凋亡;统计学分析发现,脓毒症模型小鼠的脾脏凋亡细胞数目与循环组蛋白浓度升高呈正相关(r=0.78;P<0.001)。将一定剂量的小牛胸腺组蛋白经尾静脉注射到C57BL/6j小鼠体内,循环组蛋白升高水平与小鼠发生严重脓毒症时相似,但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并未显示脾脏淋巴细胞凋亡增加,据此推断模型小鼠脾脏与胸腺细胞凋亡是循环组蛋白的来源,而不是循环组蛋白作用结果。皮下注射泛Caspases抑制剂Z-VAD-FMK能阻断细胞凋亡,循环组蛋白浓度也相应降低,提示细胞凋亡促进了循环组蛋白浓度的升高。我们还发现,脾脏切除后的C57BL/6j小鼠再经腹腔注射大肠杆菌K-12诱发脓毒症时,其循环组蛋白水平较未切除脾脏组显着降低(137.4.57±31.2μg/ml vs.53.8±21.8μg/ml;P<0.001);与WT BALB/c nude小鼠比较(84.57±13.51μg/ml),胸腺缺失(BALB/c nude小鼠)(33.49±7.59μg/ml)或胸腺缺失联合脾脏切除(BALB/c nude小鼠+脾脏切除术)(13.47±3.27μg/ml)能有效降低经腹腔注射LPS诱发脓毒症时的循环组蛋白水平并显着改善建模后实验小鼠的40h存活率。体外培养的Daudi细胞(B淋巴细胞系)、Jurkat细胞(T淋巴细胞系)均随氢化可的松剂量依赖的、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Annexin V+),蛋白质免疫印迹法也证实未经糖皮质激素处理的淋巴细胞上清未见明显的组蛋白H3条带,而糖皮质激素处理的两种淋巴细胞上清液存在氢化可的松剂量依赖的、浓度高低不等的组蛋白H3。结论:1.重度创伤、重症胰腺炎及脓毒症等急重症患者入院时的高水平循环组蛋白与MODS进展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2.添加外源性组蛋白后的健康人血清或含高水平循环组蛋白的急重症患者血清均对多器官来源的细胞产生由组蛋白介导的、非细胞特异性的毒性作用;抗组蛋白处理能有效抑制这种细胞毒性效应。3.在实验小鼠发生重度创伤、TCL胰腺炎(重症胰腺炎)、重度CLP(重度脓毒症)等多种原发性急重症后,循环组蛋白通过直接作用、以第二次打击的方式同时损伤多个脏器从而参与介导了MODS的发生与发展;抗组蛋白治疗有效改善以上急重症模型小鼠的MODS,显着提高重度脓毒症模型小鼠的存活率。4.胸腺与脾脏是脓毒症模型小鼠高水平循环组蛋白的重要来源,具体机制主要涉及脓毒症时胸腺与脾脏细胞的过度凋亡。

赵红利[6](2020)在《TNF-α等相关因子与PRRSV感染猪肺脏微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一直严重的影响着猪养殖场的经济和猪养殖业的发展。PRRS较难防控,于是人们将抗病育种研究作为防控的关键手段。早在20世纪50年代,研究者经过数多代的选择性育种,培育出抗猪丹毒品种猪。目前,华中农业大学刘榜教授通过以通城猪为母本,大白猪为父本培育出新品种即鄂通两头乌猪,不仅具有肉质好、口感好的优点而且也同时保存通城猪抗PRRSV的特点。有关PRRSV的研究热度一直不断,但大多是关于PRRSV引起机体炎症的致病机制和品种差异的研究,PRRSV导致组织微血栓形成的原因,却少有研究。本研究以鄂通两头乌猪为研究对象,运用组织病理学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PRRSV感染鄂通两头乌猪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特征,并围绕病理变化的特点,运用免疫组化、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PRRSV、TNF-α、eNOS和组织因子(TF)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从而阐述鄂通两头乌猪感染PRRSV的病变特征及发病机制,不仅为PRRSV抗病育种积累病理学研究资料而且也丰富PRRSV的致病机制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PRRSV感染鄂通两头乌猪的临床症状和肺组织大体病理变化观察鄂通两头乌猪感染三天后持续出现高烧症状,体温>40℃,精神状态萎靡,食欲明显减退,喜卧,反应迟钝,呼吸困难。感染六天后部分猪出现皮肤发绀及神经症状,表现为抽搐,肌肉震颤,后肢轻微瘫痪。正常对照组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维持正常体温38.5~39.5℃。剖检后观察感染猪肺脏,发现因严重的淤血,肺脏呈暗红色;肺尖叶、心叶、隔叶后缘质地变实,颜色暗红,重量增加;部分感染猪肺脏出现水肿,体积增大,被膜紧张而有光泽,严重水肿猪在肺背缘出现明显的肋骨压痕;大多数感染猪肺脏出现不同程度的间质增宽。正常对照组猪肺脏未见异常。研究结果表明,PRRSV对肺脏造成严重的损害,降低肺脏的呼吸功能,使感染猪因呼吸困难导致身体末梢供氧不足。2 PRRSV感染鄂通两头乌猪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感染猪肺泡间隔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宽;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官腔内聚集大量红细胞;部分气管和支气管腔内含有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少数感染猪的肺泡腔内充满渗出液并混有少量巨噬细胞;肺泡腔内有大量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部分支气管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围绕;肺泡壁有大量微血栓;少数感染猪肺泡壁塌陷;肺泡腔内有大量的坏死细胞。研究结果表明PRRSV导致感染猪出现不同程度的间质性肺炎,并且此次研究发现肺泡壁毛细血管有不同程度的微血栓形成,表明PRRSV能够对血管造成损伤,形成微血栓。3 PRRSV感染鄂通两头乌猪肺组织微血栓病变与病毒、死亡率的关系通过对46头感染猪进行肺组织微血栓病理变化观察,根据微血栓病变评分标准进行评分,22头感染猪为轻度微血栓,14头感染猪为中度微血栓,10头感染猪为重度微血栓。通过将微血栓病变程度与死亡率进行分析,发现重度微血栓组死亡率高于轻度和中度微血栓组,表明肺组织大量微血栓形成可能是导致PRRS高死亡率的原因之一。4 PRRSV、TNF-α、eNOS和TF在感染鄂通两头乌猪肺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免疫组化技术实验结果发现,正常肺组织不表达PRRSV,感染猪肺组织PRRSV主要分布于肺泡巨噬细胞、少量淋巴细胞。随后我们分析肺组织轻度、中度和重度微血栓PRRSV的表达,发现轻度微血栓组、中度微血栓组和重度微血栓组呈阶梯式增长,重度微血栓组PRRSV的表达显着高于轻度和中度微血栓组。研究结果表明PRRSV参与微血栓形成的过程,增加感染猪死亡率。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NF-α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和分布,发现正常肺组织出现极少量的TNF-α特异性阳性反应产物。与正常对照猪相比,感染猪肺组织TNF-α抗原阳信信号染色及数量增多。TNF-α抗原阳信信号主要分布于肺泡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通过分析肺组织轻度、中度和重度微血栓TNF-α的表达,发现随着TNF-α表达的升高,微血栓病变严重程度逐渐加重,重度微血栓组TNF-α的表达显着高于轻度微血栓组和中度微血栓组。研究结果表明,感染猪肺组织通过上调TNF-α表达,参与微血栓形成过程并对微血栓形成有促进作用。本研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NOS 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和分布规律,发现eNOS主要分布于肺泡Ⅱ型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与正常肺组织相比,感染组阳性信号染色及数量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感染猪通过下调肺组织eNOS的表达,参与感染猪肺组织微血栓的形成。T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F主要分布于肺泡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血浆,呈棕黄色。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阳性信号染色及数量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结果分析发现,轻度微血栓组、中度微血栓组和重度微血栓组呈梯度上升趋势。研究结果表明,TF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改变血液状态,参与微血栓形成的过程。以上结果表明,PRRSV感染鄂通两头乌猪肺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除此之外,肺脏的毛细血管出现大量微血栓。PRRSV、TNF-α、eNOS和TF的表达与肺脏微血栓病变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肺脏微血栓形成增加了PRRSV感染猪死亡率。

罗丽丽[7](2020)在《血小板内皮粘附分子在脓毒症DIC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血浆s PECAM-1水平与脓毒症DIC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究血浆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粘附分子(s PECAM-1)水平与脓毒症DIC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从武汉协和医院DIC病例库中随机挑选10名健康志愿者和69例疑诊为脓毒症DIC的患者,从DIC血浆样本库中随机挑选对应的一份血浆并记录患者相应信息。参照中国DIC诊断积分系统≥7分则诊断为DIC。根据SOFA评分≥2判断患者合并器官功能衰竭。将合并器官功能衰竭以及28天内死亡作为主要预后不良的指标。用ELISA的方法检测s PECAM-1的浓度。结果:健康对照组和疑诊脓毒症DIC组的性别及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在69例疑诊DIC的脓毒症患者中,其中24例确诊为DIC,23例合并有器官功能衰竭,16例患者在28天内死亡。脓毒症DIC组血浆s PECAM-1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脓毒症未合并DIC组(p<0.05)。在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s PECAM-1水平显着高于生存组(p<0.05);器官功能衰竭组s PECAM-1显着高于未发生器官功能衰竭组(p<0.05)。在24例DIC患者中,死亡14例,死亡组s PECAM-1水平显着高于生存组(p<0.05)。s PECAM-1与DIC积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01,呈中等相关性(p<0.05)。血浆s PECAM-1预测脓毒症DIC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95%置信区间0.7030.926,p<0.05),当截断值为16.69ng/m L时,特异性高达94.5%,敏感性为62.5%。结论:血浆s PECAM-1与脓毒症DIC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对脓毒症DIC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第二部分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并鉴定PECAM-1基因敲除小鼠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C57BL/6小鼠PECAM-1基因并予以验证。方法:根据PECAM-1基因组和蛋白保守区结构,寻找3号外显子序列中的原间隔序列临近基序(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PAM),其紧邻的上游20nt作为CRISPR/Cas9的靶序列,根据靶序列设计相应成对的sg RNA。利用sp Cas9/g RNA靶点效率检测试剂盒,选取酶切靶点DNA活性最高的g RNA靶点转录成RNA,与sp Cas91.1蛋白一起注射到小鼠受精卵内。小鼠出生后,利用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基因型,切胶回收后送基因测序。利用肝脏组织免疫组化以及脾脏组织蛋白印迹验证PECAM-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未刺激状态下,观察比较野生型和基因敲除小鼠的行为,比较两者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在PECAM-1基因的3号外显子中根据PAM序列设计了4个CRISPR/Cas9靶序列。sp Cas9/g RNA靶点效率检测表明g2(TCATGGGAGGTGATGAATGGG)的切割活性最高,接近90%左右。8只F0代小鼠中,其中一只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226个碱基,PECAM-1发生移码突变。在后续繁殖过程中,杂合子与杂合子、杂合子与纯合子、纯合子与纯合子之间均可正常繁殖。肝脏免疫组化和脾脏蛋白印迹结果均显示基因敲除小鼠无PECAM-1的表达。生理条件下,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在行为上无明显差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等指标也无明显异。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敲除C57BL/6小鼠PECAM-1基因,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得到了验证,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探究PECAM-1在脓毒症DIC中的作用目的:探究PECAM-1在脓毒症DIC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在性别及体重匹配的PECAM-1基因敲除(knockout,KO)和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中,利用单次大剂量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型号O111:B4,50 mg/kg)或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模拟脓毒症DIC。通过全身放疗后回输骨髓单个核细胞构建嵌合体,根据供受体差异分为四组:供受体均为WT小鼠(WT-WT)、供体为WT小鼠而受体为KO小鼠(WT-KO)、供体为KO小鼠而受体为WT小鼠(KO-WT)以及供受体均为KO小鼠(KO-KO)。移植8周后通过流式检测表达PECAM-1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鉴定表型。在造模后不同时间节点检测DIC相关指标以及肝肾功能,记录生存曲线。通过ELISA检测血浆中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 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浓度。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肝脏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表达以及肝肾肺组织纤维蛋白的沉积。结果:未刺激时,WT和KO小鼠DIC相关指标无显着差异。造模后,与WT小鼠相比,KO小鼠血小板数量及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的下降更显着(p<0.05),KO小鼠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s TM、TAT及PAI-1升高的程度更明显(p<0.05),KO小鼠肝脏TF的表达更丰富;KO小鼠肝肾肺组织中纤维蛋白沉积更多;KO小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更显着(p<0.05)。在LPS或者CLP诱导的脓毒症DIC中,KO小鼠的死亡率显着高于WT小鼠,TF抑制剂PCI-27483可以有效降低KO小鼠的死亡率(p<0.05)。WT-WT、WT-KO、KO-WT及KO-KO小鼠表达PECAM-1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96%、76%、24%和0%。LPS刺激6h后,四种小鼠血小板下降趋势、肝肾肺组织中纤维蛋白的沉积范围以及血浆s TM、TAT和PAI-1的升高趋势均为KO-KO>KO-WT及WT-KO>WT-WT(p<0.05)。结论:PECAM-1可抑制小鼠脓毒症DIC的发生并改善预后。内皮细胞来源的PECAM-1和造血来源的PECAM-1在脓毒症DIC中起程度相似的抑制作用。第四部分探究PECAM-1抑制脓毒症DIC的机制目的:探究PECAM-1抑制脓毒症DIC的机制。方法:利用单次大剂量腹腔注射LPS模拟脓毒症DIC,造模后不同时间节点收集血样及组织样本。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肺间质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通过流式CBA检测炎症因子IL-6、TNF-a、MCP-1及IL-10的水平,ELISA测量IL-1β水平。通过流式检测腹腔中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s)的比例。通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培养骨髓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s,BMMs)。给予PMs及BMMs不同的刺激条件(空白对照、Lipo3000、LPS预刺激后分别给予LPS、Lipo3000转染的LPS),然后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释放比和IL-1β水平,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利用流式检测PMs焦亡比例(晚凋群)。通过伊文思蓝实验评估血管屏障功能。结果:LPS刺激8h后,与WT小鼠相比,KO小鼠肺间质内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程度更大。DIC造模后,KO小鼠血浆中促炎因子IL-6、TNF-a及MCP-1升高水平较WT小鼠更显着(p<0.05),而抗炎因子IL-10在WT小鼠中升高更明显(p<0.05),提示KO小鼠循环中促炎/抗炎因子平衡破坏更严重。小鼠腹腔内以M1型巨噬细胞为主。未刺激时,WT及KO小鼠M1和M2型巨噬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LPS刺激8h后,KO小鼠腹腔内M1巨噬细胞比例高于WT小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转染的WT型PMs及BMMs相比,LPS转染的KO型PMs及BMMs释放的LDH比例和IL-1β水平更高,经历焦亡的细胞比例也更多(p<0.05)。LPS刺激后,KO小鼠血浆中IL-1β的水平显着高于WT小鼠(p<0.05)。伊文思蓝渗透性实验发现,LPS刺激后,KO小鼠心肝肾肺组织中伊文思蓝的沉积显着多于WT小鼠(p<0.05)。结论:PECAM-1通过抗炎作用抑制脓毒症DIC,至少有两个机制,抑制巨噬细胞的焦亡和修复血管屏障。

井峰[8](2020)在《血凝四项在不同程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不同病程时期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凝血酶时间(TT)等指标的检测,探讨DIC发病程度与血凝四项水平的关系,评估血凝四项应用于DIC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存在已知DIC相关的基础疾病患者,根据前期诊断将其分为高凝组、低凝组以及纤溶组,每组各30例;另随机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凝四项水平,并分析血凝四项与DIC病程发展的相关性。结果高凝组、低溶组及纤溶组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溶组与纤溶组的TT长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凝组与对照组的TT、FI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溶组的APTT长于高凝组,FIB含量低于高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溶组的PT、APTT、TT均长于高凝组,FIB含量低于高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溶组的PT、APTT、TT均长于低溶组,FIB含量低于低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PT、APTT与DIC病程发展成正相关(r=0.81、0.77,P<0.05);FIB与DIC病程发展成负相关(r=-0.72,P<0.05);TT与DIC病程发展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凝四项指标在DIC不同病程时期的差异显着,各指标早期检测分析有助于早期DIC的临床诊断及对DIC病程发展时期的预测。

蒋冬雪[9](2020)在《出凝血分子标志物TAT、PIC、TM、t-PAIC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文中指出目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在许多潜在疾病基础上诱发的以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预后差,死亡率高,早期干预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而目前尚无早期诊断DIC的金标准,传统的凝血指标测定对早期诊断DIC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通过测定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dulin,TM)、纤溶酶-抗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α2-plamininhibitor-plasmin complex,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复合物(Tissue plaminogen antivator inhibitor complex,t-PAIC)在有出血倾向或血栓患者中的水平,探讨四种分子标志物联合应用在DIC中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旨在对DIC的早期治疗及改善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9年3月233例有出血倾向或血栓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2017年版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DSS),分为显性DIC组(29人)、前DIC组(25人)和非DIC组(179人),采用酶促化学发光检测实验室指标,包括TAT、TM、PIC、t-PAIC,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用于分析这些标记物的血浆水平与DIC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各实验室指标的的ROC曲线,计算AUC值及cut off值,以最大灵敏度及特异度之和,计算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各实验室指标联合应用所得到的ROC曲线。比较各组间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探讨四种分子标志物及其联合应用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各组间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各实验指标水平在不同组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显性DIC组中TAT[28.4(14.7-62.6)ng/Ml]、TM[17.8(12.1-69.1)TU/Ml)、PIC[3.980(1.207-9.525)ug/Ml]水平较非DIC中TAT、TM、PIC水平显着性升高(P<0.05)。在前DIC组中TAT[40.8(25.5-93.9)ng/Ml]、TM[21.4(10.7-28.7)TU/Ml)、PIC[6.136(3.187-9.278)ug/Ml]、t PAIC[18.6(17.1-28.4)ng/Ml]水平较非DIC中TAT、TM、PIC、t PAIC水平均显着性升高(P<0.05)TAT、TM、PIC、t-PAIC水平显着高于非DIC患者;ROC曲线显示,TAT、TM、PIC及t-PAI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37、0.666、0.789、0.636,四种分子标志物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887,联合PT、APTT、D-D可达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933。结论TAT、PIC、t PAIC和TM对不同潜在疾病所致的DIC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根据CDSS积分的DIC评分系统绘制的ROC曲线结果,证明了四种实验室指标在结合常用的出凝血指标及临床表现能协助早期诊断DIC。单一实验室指标对DIC诊断价值有限,但TAT、TM、PIC及t-PAIC四种分子标志物联合可提高DIC早期诊断率,为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最佳时机。

沙宗美[10](2020)在《D-二聚体和肿瘤标记物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癌症中导致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南美洲,东欧和东亚发病率很高。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肺癌。胃癌早期的诊断率仅仅只有20%,大多数诊断即为晚期,5年生存率小于50%。早期胃癌患者症状并不典型,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随着病情不断进展,可出现严重贫血、消瘦、疼痛等症状。直接浸润、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及血行转移是胃癌转移的主要途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诊治,便可转移到其他器官组织,对预后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尽早诊断、及时治疗胃癌,至关重要。对涉及胃癌进展的生物标志物的探索可以促进其早期诊断,并改善其预后。本文将凝血5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soluble Fragment,CYFRA21-1)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进行联合检测,探讨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A组)126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40例,年龄36-78岁,Ⅰ期16例,Ⅱ期18例,Ⅲ期55例,Ⅳ37例。良性胃病组(B组)124例,男70例,女54例,年龄22-86岁,其中慢性胃炎48例,胃溃疡23例,胃息肉37例,胃间质瘤16例,无恶性病史。健康体检组(C组)134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51例,年龄21-83岁。纳入标准:A、B两组患者(1)均经胃镜和CT等检查及病理学确诊;(2)检测前未行血液置换者;(3)检测前均无合并血栓性疾病者;(4)无合并恶性疾病者。排除标准:三组受试者(1)合并其他器官部位肿瘤者;(2)合并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者;(3)妊娠或晡乳期女性患者。收集三组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自动凝固分析仪、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分析仪分别对所有患者凝血五项与肿瘤标志物AFP、CEA、CA72-4、CA199、CYFRA21-1以及NSE进行联合检测,确定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胃癌组中D-D及CEA、CA724、CYFRA21-1水平与胃良性病变组和健康体检组相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胃癌患者的血清D-D、CEA、CA72-4、CYFRA21-1水平均显着低于Ⅲ、Ⅳ期胃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肿瘤分期的延长,胃癌患者血清中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D-D+CEA+CA724+CYFRA21-1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准确性最高。结论:凝血五项中D-二聚体与肿瘤标记物CEA、CA72-4、CYFRA21-1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胃癌的早期检出率,进而提升确诊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血栓调节蛋白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栓调节蛋白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同时期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观测指标与方法
        1.3.1 血样采集处理:
        1.3.2 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比较
    2.2 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2)血浆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三组TM、TAT、PIC、D-D水平比较
    2.2 TM、TAT、PIC、D-D指标对DIC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3)METTL3在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止凝血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METTL3 上调血管内皮细胞PAI-1 的表达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METTL3促进PAI-1表达依赖于m~6A-JUN-YTHDF1通路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METTL3/m~6A/JUN/PAI-1通路与脓毒症纤维蛋白沉积的关联性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在凝血稳态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METTL3通过调控LYN-m~6A-IGF2BP2通路促进内皮细胞迁移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血栓调节蛋白在疾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2 血栓调节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2. 1 TM蛋白结构
    2. 2 TM蛋白功能
3 血栓调节蛋白与疾病
    3. 1 TM与癌症
    3. 2 TM与动脉粥样硬化
    3. 3 TM与肺纤维化
    3. 4 TM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 5 TM与血栓形成
    3. 6 TM与糖尿病肾病
    3. 7 TM与子痫
    3. 8 TM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4 问题与展望

(5)循环组蛋白与急重症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循环组蛋白在急重症患者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胞外组蛋白对多种器官来源细胞的毒性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循环组蛋白在急重症模型小鼠MO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急重症模型小鼠的循环组蛋白来源的初步探讨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全文讨论
    全文结论
    本研究创新之处(详见学术成果之已发表论着2)
文献综述 细菌 DNA、免疫细胞死亡与脓毒症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6)TNF-α等相关因子与PRRSV感染猪肺脏微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1 文献综述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简介
        1.1.2 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特征
        1.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造成的危害
        1.1.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致病机制
        1.1.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
    1.2 机体各组织血栓形成的研究现状
        1.2.1 疾病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1.2.2 血栓形成机制
        1.2.3 炎症与血栓形成
        1.2.4 血栓形成的相关因子
    1.3 目的与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动物材料
        2.1.2 毒株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1.5 主要缓冲液及其相关溶液的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动物感染实验
        2.2.2 临床症状观察及动物样品采集
        2.2.3 石蜡切片制作及HE染色
        2.2.4 改良MSB染色法
        2.2.5 透射电镜制片
        2.2.6 肺组织微血栓病变程度分级
        2.2.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8 eNOS、TNF-α在猪肺组织内mRNA的表达
        2.2.9 TNF-α、eNOS在猪肺组织内蛋白水平的表达
    2.3 数据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PRRSV感染猪临床症状和肺脏大体病理变化
    3.2 PRRSV感染猪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3.3 PRRSV感染猪的肺组织超微病理学变化
    3.4 PRRSV感染猪肺组织微血栓病变等级评分
    3.5 PRRSV、TNF-α、eNOS和 TF在感染猪肺组织中的分布
        3.5.1 PRRSV在感染猪肺组织中的分布
        3.5.2 TNF-α在感染猪肺组织中的分布
        3.5.3 eNOS在感染猪肺组织中的分布
        3.5.4 TF在感染猪肺组织中的分布
    3.6 PRRSV、TNF-α、eNOS和 TF在感染猪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析
    3.7 TNF-α、eNOS m RNA在肺组织内不同等级微血栓病变的表达分析
    3.8 TNF-α、eNOS蛋白在肺组织内不同等级微血栓病变的表达分析
4 讨论
    4.1 PRRSV感染猪的肺组织病理变化
        4.1.1 PRRSV感染猪的临床症状
        4.1.2 PRRSV感染猪肺组织的大体病理变化和组织病理学变化
    4.2 PRRSV感染猪肺组织微血栓病变与病毒、死亡率的关系
    4.3 PRRSV、TNF-α、eNOS和 TF在感染猪肺组织中的分布和阳性率分析
    4.4 TNF-α、eNOS m RNA和蛋白在肺组织内不同等级微血栓病变的表达分析.
    4.5 PRRSV、TNF-α、eNOS和 TF的表达与微血栓组织病变的关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血小板内皮粘附分子在脓毒症DIC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血浆sPECAM-1 水平与脓毒症DIC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0 引言
    2.0 材料
    3.0 实验方法
    4.0 结果
    5.0 结论
第二部分 用CRISPR/Cas9 技术建立并鉴定PECAM-1 基因敲除小鼠
    1.0 引言
    2.0 材料
    3.0 实验方法
    4.0 结果
    5.0 结论
第三部分 探究PECAM-1 在脓毒症DIC中的作用
    1.0 引言
    2.0 材料
    3.0 实验方法
    4.0 结果
    5.0 结论
第四部分 探究PECAM-1 抑制脓毒症DIC的机制
    1.0 引言
    2.0 所用材料
    3.0 实验方法
    4.0 结果
    5.0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脓毒症DIC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脓毒症DIC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脓毒症DIC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基金课题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血凝四项在不同程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四组血凝四项指标的比较
    2.2 血凝四项与DIC病程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9)出凝血分子标志物TAT、PIC、TM、t-PAIC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D-二聚体和肿瘤标记物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癌症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四、血栓调节蛋白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同时期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价值分析[J]. 陈雅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29)
  • [2]血浆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价值[J]. 李明明,韩庆伟,魏源. 交通医学, 2021(04)
  • [3]METTL3在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止凝血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白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2)
  • [4]血栓调节蛋白在疾病中的作用[J]. 牛小芸,谢喜秀.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1(08)
  • [5]循环组蛋白与急重症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D]. 程振兴. 东南大学, 2020
  • [6]TNF-α等相关因子与PRRSV感染猪肺脏微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D]. 赵红利.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血小板内皮粘附分子在脓毒症DIC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罗丽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8]血凝四项在不同程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对比研究[J]. 井峰. 中国当代医药, 2020(08)
  • [9]出凝血分子标志物TAT、PIC、TM、t-PAIC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D]. 蒋冬雪.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10]D-二聚体和肿瘤标记物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D]. 沙宗美.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血栓调节蛋白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