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训练对军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仁静[1](2020)在《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我国幅员辽阔,高原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是世界上高原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在高原地区与我国接壤的国家众多,边境地区形式复杂多变。高原是我国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新兵是高原军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身心素质要求更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新兵战斗力的重要保障。高原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给军人带来极大的身心压力,急进高原新兵不仅面临高原环境的习服,还处于对军营环境的持续适应过程中,面临的身心压力更大,需要关注其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适应。既往研究大多仅对高原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性横断面调查研究,动态追踪研究较少;关注常驻高原军人较多,关注急进高原军人少,对急进高原新兵研究更少。因此,本研究以急进高原新兵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间点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追踪调查,分析其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急进高原新兵身心适应、心理健康维护、制定科学有效的教育训练计划提供数据参考。对象和方法整群抽取某部急进高原800新兵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0名新兵作为固定追踪研究对象,分别在新兵入营集训期、急进高原初期、进入高原3个月3个时间点,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神经质量表(Nf)、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等作为测评工具,对急进高原新兵的状态-特质焦虑、抑郁情绪、失眠、高原反应等动态变化规律进行追踪调查研究。同时,采用自编的心理健康需求调查表,调查其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为开展急进高原新兵心理保障服务提供依据。结果1.急进高原新兵急进高原初期状态-特质焦虑及抑郁特点(1)状态焦虑阳性率为30.1%,特质焦虑阳性率为31.4%,抑郁阳性率为19.5%。(2)急进高原新兵SDS得分显着高于平原新兵(P<0.01),SAI、TAI得分显着低于平原新兵(P<0.01)。(3)TAI得分“≤18岁”组显着高于“≥21岁”组(P<0.05),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TAI得分显着高于大专及以上组(P<0.05)。(4)SAI与PTSD、AIS、Nf以及高原反应呈正相关,TAI与PTSD、AIS以及Nf呈正相关,SDS与PTSD、Nf以及高原反应得分呈正相关。2.急进高原新兵状态-特质焦虑、抑郁情绪阶段变化特点(1)焦虑阳性率和STAI得分阶段差异显着(P<0.01),STAI得分呈下降趋势,SDS得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除“20岁”和“≥21岁”SDS得分外,其余各年龄组STAI、SDS得分的阶段变化具有显着差异(P(27)0.05)。除“20岁”和“≥21岁”组TAI得分外,其余各年龄组STAI得分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均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20岁”和“≥21岁”组TAI得分入营集训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但与急进高原初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营集训期,“19岁”、“20岁”组在SAI得分显着低于“≤18岁”组,“19岁”、“20岁”和“≥21岁”组TAI得分显着低于“≤18岁”组。(3)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SAI、TAI得分入营集训期>急进高原初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大专及以上组,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SAI、TAI得分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入营集训期TAI得分显着高于大专及以上组(P<0.05)。SDS得分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4)西部新兵SAI、TAI得分入营集训期>急进高原初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急进高原初期,东部新兵SAI、SDS得分显着高于西部和中部新兵(P<0.05)。(5)双亲组新兵SAI得分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TAI得分在急进高原初期最高,进入高原3个月最低;单亲组新兵SAI、TAI得分在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SDS得分在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无显着差异(P>0.05),但在进入高原3个月得分降低。(6)有留守儿童经历的新兵SAI、TAI、SDS得分在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高原3个月显着下降(P<0.05)。无留守儿童经历的新兵SAI、TAI得分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SDS得分在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无显着差异(P>0.05),进入高原3个月显着下降(P<0.05)。3.急进高原新兵失眠状况的阶段变化特点(1)AIS总分具有显着的阶段变化(P<0.01),急进高原初期最高,进入高原3个月最低。(2)各年龄组AIS总分的阶段变化具有显着差异(P<0.01),急进高原初期最高。(3)“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入营集训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大专及以上”组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入营集训期和进入高原3个月(P<0.05);急进高原初期,“大专及以上”组AIS总分显着高于“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P<0.05)。(4)西部地区新兵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入营集训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东部新兵AIS总分显着高于中部和西部新兵(P<0.05)。(5)不同家庭结构新兵AIS总分在急进高原不同阶段皆具有显着差异(P<0.01),急进高原初期>入营集训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6)无留守儿童经历的新兵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入营集训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有留守儿童经历的新兵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入营集训期和进入高原3个月(P<0.05);无留守儿童经历新兵AIS总分在进入高原3个月显着低于留守儿童新兵(P<0.05)。4.急进高原新兵自杀意念阶段变化特点(1)自杀意念阳性率为1.7%~2.8%,自杀意念阳性率在急进高原各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除乐观因子外,自杀意念各因子得分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望因子、睡眠因子以及SIOSS总分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3)除“21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SIOSS总分阶段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营集训期,“≤18岁”和“19岁”SIOSS总分显着高于“20岁”组(P<0.05)。(4)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SIOSS得分阶段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相同阶段SIOSS得分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不显着(P>0.05)。(5)不同来源地新兵SIOSS得分阶段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西部地区新兵,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均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6)不同家庭结构新兵SIOSS得分在急进高原不同时间皆具有显着差异(P<0.01);双亲组的新兵SIOSS得分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均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1);单亲组的新兵SIOSS得分进入高原3个月下降(P<0.05)。(7)不管童年时期是否有留守经历,新兵SIOSS得分在急进高原不同阶段皆具有显着差异(P<0.01)。(8)“非独生子女”组新兵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SIOSS得分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1),“独生子女”组阶段差异不显着(P>0.05);相同阶段SIOSS得分在子女结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急进高原新兵创伤后应激反应动态变化特点(1)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为1.9%~4.0%,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在急进高原各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TSD得分具有显着的阶段变化(P<0.01),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3)“≤18岁”、“19岁”组PTSD得分的阶段变化呈现显着差异(P<0.05);“≤18岁”PTSD得分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19岁”组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4)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PTSD得分的阶段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5)除中部地区外,新兵PTSD得分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部地区新兵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西部新兵PTSD得分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进入高原3个月最低(P<0.05)。(6)单亲组新兵PTSD得分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进入高原3个月最低(P<0.01)。双亲组的新兵PTSD得分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7)非留守儿童PTSD得分在急进高原不同阶段皆具有显着差异(P<0.01),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8)非独生子女新兵PTSD得分在急进高原不同阶段具有显着差异(P<0.01),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6.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特点急进高原新兵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主要有:自我调节能力差、学习训练压力大、家庭的原因、战友不好相处;最喜欢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主要有:听心理健康讲座、文体活动、心理训练、与心理专业人员进行交流;认为需要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心理学常识、情绪与压力管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调适以及服役期间角色变化的心理调适;最希望开展的心理训练为:认识自我、人际交往、情绪调控、团队协作、角色适应。7.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维护模式通过对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阶段变化特点、影响因素、心理服务需求的分析,结合既往高原军人心理干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了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维护模式,即:以“让新兵尽快适应部队生活和高原环境,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素质”为目标,重点关注“入营集训期、急进高原初期”两个关键阶段,遵循“发展性、教育性和预防性”三个基本原则,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训练、个体心理辅导”四种形式,开展“角色适应、认识自我、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五项内容的心理健康维护。结论1.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明显的阶段差异和人群特点,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以及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来源地条件与高原差异较大、家庭情况不好的新兵,应给予重点关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部队生活和高原环境。2.开展心理健康维护应当充分考虑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阶段变化特点、不同人群间的差异以及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特点。
李卫卿[2](2020)在《空降兵跳伞训练心理障碍干预的研究 ——以K基地新兵跳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军事训练的管理教育中,军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已被纳入《空降兵新兵训练大纲》的必训课目,是部队战斗力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空降兵作为机动作战部队,以伞降方式执行作战任务是其基本的空降方式,跳伞是空降兵部队官兵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但跳伞训练带有较高的危险性,风险高、强度大,官兵在心理上都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或多或少的会表现出心理障碍:如厌倦、恐惧、焦虑等。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跳伞伤的发生率很难控制。本研究以空降兵某基地2019年9月入伍的300名新兵为例,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基础,结合跳伞实践,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构建跳伞训练中心理障碍干预策略的基本框架,探讨心理障碍的现象和发生的原因,分析心理障碍与人格特点的关系,进而对心理障碍的干预提出指导性建议。本研究中主要以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其它量表作为辅助。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和测验法,采集四个时间点(开始训练的第一阶段结束、进行心理干预措施后、第一次跳伞前两天、最一次跳伞后)分别对300名新兵作全面测量,对比观察整体跳伞员的心理状态。研究观察发现:1.首次心理干预的效果明显。在第一阶段训练完后,经过测试表现出心理障碍的新兵有209人,我们通过心理干预训练,在第二次测试中有130人,人数有大幅度的下降,新兵的训练积极性和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我们的干预训练是有效的。2.干预效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在第三次测试中(跳伞前2天)新兵的不良心理反映整体上又有所提升,这说明我们的心理干预措施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有一个保质期,在外界新的应激源或真正“临战”时,个别同志的心理状态就会反弹。这个现象就要求我们的班长骨干及伞训教员掌握这个规律,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到有备无患。3.跳伞员跳伞结束后的心理健康同样要引起重视。虽然测量结果中,新兵的总体心理状态趋势良好,但通过观察,个别新兵的心理状态还不能很好的调整过来,尤其是发生过跳伞特殊情况的跳伞员,需要我们采取多种应对方式,指导他们尽快恢复心理健康。根据观察结果,我们对心理障碍的干预策略提出如下建议:1.政府征兵层面,空降新兵征召时注重心理素质的测试;2.军校教育管理层面,对空降新兵的心理训练策略要体系化、具体化、细化;3.军校教官的层面,要拓展心理学知识,提升心理障碍干预的技能;4.新兵的自我教育层面,要加强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缓解心理障碍;5.基础教育层面,要加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6.官兵人际关系教育层面,要营造平等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友爱的人际氛围”控制不良心理。
宋相瑞,陈艾彬,尹倩兰,李红高,盛春峰,邓光辉[3](2020)在《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战争的惨烈性要求各国必须重视心理素质训练的研究。近年来,外军心理素质训练实证性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减少战场应激和防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同时也在军人家庭心理训练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我军心理素质训练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心理训练科目设置的合理性,心理训练对应对方式、应激水平、心理健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心理素质训练效果的评估工具3个方面。虽然我军在心理素质训练研究方面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探索了适合我军的训练方法,但还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1)我军心理素质训练实战化的研究可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探索科目设置与军事训练贴合性,相融性以主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素质训练中的应用;(2)心理素质训练应该更加重视应激管理能力的训练,但也不可忽视认知、情绪、工作记忆、注意等基础心理能力的训练;(3)对军人配偶及子女心理教育训练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刘玉洁[4](2019)在《军事训练心理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沈怀振[5](2018)在《基于静息态磁共振成像的抑郁症多元模式分析及对军人心理服务应用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人抑郁症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重要心理健康问题。军人抑郁症给部队的运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运行的效率,影响了战斗力的生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成年早期(19-28岁)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目前抑郁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主观性强,误诊率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青年军人抑郁的特点,探索更加客观的甄别抑郁症的方法和手段,对提高青年军人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首先以军校青年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测评技术,探讨青年军人的抑郁特点及相关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依据认知神经心理学原理,以首发未服药青年重性抑郁症为研究对象,以大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为研究载体,以多元模式分析技术(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MVPA)为手段,将大脑功能连接作为分类特征,采用F分值法对特征进行排序并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分类,探索抑郁症区别于正常人的异常连接模式,建立重性抑郁症客观的分类模型。最后进一步对本研究结果在军人心理服务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的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军校学员抑郁总体检出率为25.42%,这表明青年军人的抑郁发生率较高,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2)基于大尺度功能脑网络连接的诊断模型表明,首发未服药青年重性抑郁症区别于正常人的诊断准确率达82.25%(敏感度83.87%,特异度80.64%),这表明大尺度功能连接作为抑郁症分类依据的可靠性。(3)用于区分青年抑郁症与正常人的功能网络连接大多数位于默认网络、情感网络、视觉网络和额顶网络内部或之间,缘上回具有最高的分类权重。这些发现为确定抑郁症潜在的生物学标记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4)最后,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对抑郁症多元模式分析在军人心理选拔、心理治疗、心理训练等心理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出了对策建议的启示。
田建全,王洪芳,胡乃鉴[6](2018)在《SPCS生物反馈训练在军人飞行员心理训练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SPCS生物反馈训练对军人飞行员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放松调节等心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疗养的军人飞行员32例,采用生理相干和自主平衡系统(SPCS)进行生物反馈训练,测试其心率及心率变异性(HRV),比较SPCS生物反馈训练前后心率、HRV指标和心理调节训练分数等指标。结果:与静息状态相比,反馈训练后与自主神经调节反馈状态的平均心率(M-HRT)、LF、LF/HF均显着或非常显着降低(P<0.05,P<0.01),SDNN、PNN50、HF、TP均非常显着升高(P<0.01);自主神经调节反馈状态的M-HRT、LF/HF、LF显着或非常显着低于反馈训练后(P<0.05,P<0.01),SDNN、PNN50、HF、TP非常显着高于反馈训练后(P<0.01)。反馈训练后、自主神经调节反馈状态的协调指数、稳定指数、评价分数均非常显着高于静息状态(P<0.01);自主神经调节反馈状态的协调指数、稳定指数、评价分数均非常显着高于反馈训练后(P<0.01)。结论:SPCS生物反馈训练能够改善军人飞行员自主神经功能活性状况,增强军人飞行员心理稳定性及心理放松能力。
张倩[7](2018)在《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承受力的关系及团体心理训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武警全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于1982年,由内卫、黄金、森林、水电、交通等部队和公安部领导的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组成。武警部队是中国人民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执勤、处突、反恐、防卫作战等重要任务,其职业特点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我国部队的武警官兵一般生活状态较为紧张,还肩负着保护社会安定,处理急、难事件的责任,甚至要随时做好作战的准备。而武警系统一直较封闭,其心理服务工作也较难深入其中。本研究通过对某地区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承受力整体状况的调查,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依据三变量的关系,选取部分武警官兵,设计团体心理训练方案,从提高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入手,以期提高其心理承受力水平。本研究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军人心理承受力量表》对302名武警官兵进行问卷调查,探索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承受力的关系,并依据此关系设计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并检验该方案的即时与追踪效果。研究结果显示:(1)武警官兵的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承受力在人口统计学上差异显着。(2)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承受力呈正相关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承受力呈正相关关系;核心自我评价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的关系。(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其三个维度分别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承受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针对武警官兵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其心理承受力水平有即时和追踪的辅导效用。本研究在探究三者变量的基础上设计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并实施方案,该方案取得较好的效果,并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武警部队心理服务的若干建议。
白国荣[8](2018)在《《军人团体心理训练》英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心理和行为的科学。中国20世纪80年才真正开始展开军事心理学的研究。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军队对其成员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即使在不同的团体中,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有其普遍性。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军人团体心理训练变得尤为重要。军人团体心理训练是一种应用军事心理学基本原理,借助体验式培训作为媒介手段的一种心理行为训练方式,用于提高军人个体和军人群体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综合性团队心理素质的训练方式。“中国知网”数据显示表明,国内各类学术期刊关于该领域的相关英译文本相对较少,其英语翻译研究文献更是凤毛麟角。因此,翻译此文本可以增加与国际间合作,与国际接轨,为更多的国内外军事心理学家、国内外心理学专业的学习者、心理学行业的爱好者提供参考资料。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材料为《军人团体心理训练》,该书主编为中国第三军医大学杨国愉教授。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字数为14000字左右,是以《军人团体心理训练》的第一章、第二章的英译实践为例,依据文本分析理论和文本类型理论,对实例文本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军人团体心理训练的汉英翻译技巧以及此类文本的特点。翻译报告涉及四个部分:翻译项目简介、翻译过程、翻译理论运用与案例分析、翻译实践总结。翻译项目简介写了背景介绍、翻译内容及委托方要求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理论准备、译后事项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翻译理论运用与案例分析部分通过结合文本分析理论和文本类型理论进行实例分析,阐述译中采用的具体翻译技巧,比如增译法、减译法、词类转换、分译法等。最后一部分讲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职业素养、翻译经验以及问题反思,为译者日后的翻译积累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另外,总结心理学领域文本的翻译特点,扩展知识,对信息类文本翻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仰斐,陈玲丽[9](2017)在《军人心理训练的实证研究及其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军人心理训练,作为一种将心理训练与战斗力相结合的新型训练模式,是军人提升心理能力、培育素质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概述军人心理训练的内涵和方法,梳理实证研究的研究现状,为拓展军人心理训练领域研究、深化训练应用实效提出思考。
金紫熙[10](2017)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基层官兵血性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习主席2014年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这一重要指示以来,有关血性的研究与培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然而,我军对血性培育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能够直接指导基层血性培育工作的操作化、系统化方案。本研究将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部队基层实际的血性培育方案。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与研究内容入手,寻找该理论视角对血性培育的指导价值,阐述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我军血性培育的契合点,探析其运用于血性培育的路径选择,为血性培育方案设计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本研究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对基层官兵血性培育现状进行调查,选取东部战区陆军某集团军两个旅的官兵为调查对象,对两个旅的机关干部、基层干部与基层战士分别进行了深入访谈,每次访谈人数6至8人,共访谈对象41名,涵盖师职干部1名,团职2名,营职10名,连职8名,排职5名,战士及士官15名,样本多样性较强,具有代表性。对各批次访谈结果进行类属分析和关联式编码,得出基层官兵血性培育现状的研究结果:我军基层血性培育主要采用军事任务牵引磨砺、思想政治工作、军事文化建设和心理服务四大途径,其中心理服务途径占比最少,亟需补充;四种途径均存在优势与不足,突出表现在军事任务牵引磨砺培育血性效果显着,官兵接受度较高,但普遍反映对于实战环境体验较少;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常规性、多样化特点,但官兵反馈授课教育形式老套,干部素质良莠不齐,培育效果不佳;军事文化建设作用重要,但受社会环境影响,基层团体氛围弱化,血性培育效果有限,心理服务由于人才匮乏,未能开展系统化工作,效果尚难评价;官兵对于血性培育的改进建议重点围绕建立系统的血性培育机制,形成常态化,并通过建立军地合作建立长期的基层官兵心理服务保障机制。从积极心理学理论出发,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针对基层官兵设计了系统化、可操作的血性培育方案。方案中具体阐述了设计的依据与原则、培育的目标群体与实施人员,以及具体培育内容。培育方案按新兵入伍教育训练、日常训练管理与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三个阶段划分,各阶段均从责任意识、报国情怀、战斗意志三个血性维度入手,设计培育活动,并实施阶段性评估以检验培育效果。采用专家评估法对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总体评价良好。
二、心理训练对军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训练对军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既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假设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 |
2.1 研究一急进高原新兵急进高原初期状态-特质焦虑、抑郁的特点 |
2.2 研究二急进高原新兵状态-特质焦虑、抑郁的追踪研究 |
2.3 研究三急进高原新兵睡眠障碍的追踪研究 |
2.4 研究四急进高原新兵自杀意念的追踪研究 |
2.5 研究五急进高原新兵创伤后应激的追踪研究 |
第三章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需求及心理干预模式的探讨 |
3.1 研究六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需求特点分析 |
3.2 研究七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维护模式的探讨 |
第四章 总讨论 |
4.1 急进高原新兵急进高原初期状态-特质焦虑、抑郁特点 |
4.2 急进高原新兵状态-特质焦虑、抑郁特点分析 |
4.3 急进高原新兵失眠障碍动态变化特点分析 |
4.4 急进高原新兵自杀意念特点分析 |
4.5 急进高原新兵创伤后应激障碍特点分析 |
4.6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需求 |
4.7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干预理论模式的建立 |
4.8 本研究的创新性 |
4.9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4.10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调查 |
附录2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需求调查表 |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2)空降兵跳伞训练心理障碍干预的研究 ——以K基地新兵跳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内容 |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1.空降兵 |
2.跳伞训练 |
3.心理障碍 |
4.军事素质 |
5.心理素质 |
6.个性心理特征 |
(二)空降兵跳伞训练心理障碍干预的理论基础 |
1.心理防护理论 |
2.心理干预理论 |
3.心理应激理论 |
三、空降兵跳伞训练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1.基本情况调查表 |
2.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3.辅助量表 |
(三)跳伞训练中新兵常见的心理障碍的表现 |
1.恐高心理 |
2.厌倦心理 |
3.焦虑心理 |
4.怀疑心理 |
5.自卑心理 |
6.过度紧张心理 |
7.余悸心理 |
(四)跳伞训练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
1.高空跳伞环境因素 |
2.长时间跳伞因素 |
3.跳伞环境体验不真实因素 |
4.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因素 |
5.外部环境因素 |
四、心理障碍干预的实施过程 |
(一)计划 |
(二)行动 |
1.入伍评估 |
2.建立心理档案 |
3.对照筛选 |
4.“对症下药”——干预策略的实施 |
(三)观察 |
1.首次心理干预的效果明显 |
2.发生跳伞心理障碍与不同气质特征的关系 |
3.缺乏空中尤其是高空行为体验是导致跳伞过程中心理反应强烈的主要原因 |
4.集体效应在实际跳伞过程中对新兵心理的支持作用巨大 |
(四)反思 |
1.心理干预的效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
2.在某些特殊时期新兵的心理状态无法掌控 |
3.注重培养新兵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 |
五、心理障碍干预策略的优化及管理建议 |
(一)政府征兵层面,空降新兵征召时要注重心理素质的测试 |
(二)军校教育管理层面,对空降新兵的心理训练策略要体系化、具体化、细化 |
1.跳伞地面训练阶段 |
2.跳伞实施阶段 |
3.跳伞结束阶段 |
(三)军校教官的层面,要拓展心理学知识,提升心理障碍干预的技能 |
(四)空降新兵自我教育层面,要加强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缓解心理障碍 |
1.放松入静法 |
2.调整呼吸法 |
3.暗示训练法 |
(五)基础教育层面,要加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
(六)官兵人际关系教育层面,要营造平等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友爱的人际氛围”控制不良心理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常用心理测量量表 |
附录2 :跳伞观测手记 |
致谢 |
(3)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概述 |
1.1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起源 |
1.2 军人心理素质的内涵 |
2 外军心理素质训练的研究进展 |
3 我军心理素质训练研究进展 |
3.1 对心理训练科目的科学化的研究 |
3.2 对心理素质训练效果的实证性研究 |
3.3对训练效果评估工具的研究 |
4 我军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未来的研究方向 |
4.1 对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实战化的研究作为将来研究的重点 |
4.2 心理素质训练应重视应激管理和基础心理能力的训练的研究 |
4.3 对军人配偶及子女心理教育训练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
(5)基于静息态磁共振成像的抑郁症多元模式分析及对军人心理服务应用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 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抑郁症概述 |
1.2.2 磁共振成像技术概述 |
1.2.3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精神疾病脑影像学研究 |
1.2.4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抑郁症脑影像学研究 |
1.2.5 多元模式分析方法概述 |
1.2.6 多元模式分析方法在精神疾病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
1.2.7 多元模式分析方法在抑郁症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
1.3 研究现状总结评述 |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青年军人抑郁检出研究 |
2.1 引言 |
2.2 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评定工具 |
2.2.3 测评方法 |
2.2.4 统计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一般资料分析 |
2.3.2 各量表评分比较 |
2.3.3 回归分析 |
2.4 讨论 |
2.4.1 抑郁检出情况 |
2.4.2 抑郁的相关因素 |
2.4.3 抑郁检出的启示 |
2.4.4 局限与展望 |
2.5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抑郁症多元模式分析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假设 |
3.4 研究方法 |
3.4.1 研究对象 |
3.4.2 研究问卷 |
3.4.3 数据收集 |
3.4.4 数据预处理 |
3.4.5 解剖分割 |
3.4.6 全脑功能连接 |
3.4.7 特征选择 |
3.4.8 SVM分类 |
3.4.9 分类器性能评估 |
3.4.10 置换检验 |
3.5 结果 |
3.5.1 人口统计学资料 |
3.5.2 分类结果 |
3.5.3 一致特征 |
3.5.4 具有高特异度的脑区 |
3.6 讨论 |
3.6.1 重症抑郁症的可靠鉴别 |
3.6.2 改变的静息态功能连接网络 |
3.6.3 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3.7 结论 |
第四章 抑郁症多元模式分析对军人心理服务应用启示 |
4.1 抑郁症多元模式分析对军人心理选拔的启示 |
4.1.1 传统心理选拔方式及不足 |
4.1.2 多元模式分析的应用启示 |
4.2 抑郁症多元模式分析对军人心理治疗的启示 |
4.2.1 传统心理治疗方式及不足 |
4.2.2 多元模式分析的应用启示 |
4.3 抑郁症多元模式分析对军人心理训练中的启示 |
4.3.1 传统心理训练方式及不足 |
4.3.2 多元模式分析的应用启示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1 AAL模板区域全称及其缩写 |
附录2 自编人口统计学信息调查问卷 |
(6)SPCS生物反馈训练在军人飞行员心理训练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仪器 |
1.2.2 SPCS生物反馈训练方法 |
1.2.3 测试过程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SPCS生物反馈训练前后M-HRT和HRV指标比较 |
2.2 SPCS生物反馈训练前后心理调节训练分数比较 |
3 讨论 |
(7)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承受力的关系及团体心理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心理承受力 |
2.1.1 心理承受力的概念 |
2.1.2 心理承受力的模型 |
2.1.3 心理承受力的测量 |
2.1.4 心理承受力的相关研究 |
2.2 核心自我评价 |
2.2.1 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 |
2.2.2 核心自我评价的测量 |
2.2.3 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研究 |
2.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
2.3.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2.3.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2.3.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2.4 团体心理训练 |
2.4.1 军人团体心理训练的概念 |
2.4.2 军人团体心理训练的相关研究 |
2.5 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承受力的关系研究 |
2.5.1 心理承受力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 |
2.5.2 心理承受力与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关系 |
2.5.3 核心自我评价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 |
3.研究内容与设计 |
3.1 问题的提出 |
3.1.1 已有研究的不足 |
3.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3.2 研究假设 |
4.研究一 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承受力现状与关系研究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3 统计方法 |
4.4 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承受力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
4.4.1 共同方法偏差 |
4.4.2 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承受力在不同留守经历上的差异比较 |
4.4.3 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承受力在不同兵源地上的差异比较 |
4.4.4 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级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承受力在不同军龄层次上的差异比较 |
4.4.5 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承受力在不同职级上的差异比较 |
4.4.6 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承受力在不同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比较 |
4.4.7 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承受力在不同婚姻状况上的差异比较 |
4.5 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承受力的相关分析 |
4.6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承受力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4.6.1 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POS)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承受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4.6.2 调节沮丧/痛苦情绪效能感(DES)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承受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4.6.3 调节生气/愤怒情绪效能感(ANG)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承受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4.6.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S)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承受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5.研究二 武警官兵团体心理训练的干预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研究工具 |
5.2.3 实验程序 |
5.3 研究结果 |
5.3.1 团体心理训练干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同质性检验 |
5.3.2 团体心理训练干预实验组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
5.3.3 团体心理训练干预控制组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
5.3.4 团体心理训练干预实验组、控制组后测差异比较 |
5.3.5 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变化趋势比较 |
5.3.6 团体心理训练干预实验组、控制组追踪测量差异比较 |
5.3.7 实验组、控制组的前测、后测、追踪测变化趋势比较 |
6.讨论与分析 |
6.1 武警官兵的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承受力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
6.1.1 武警官兵的心理承受力、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不同留守经历上的差异 |
6.1.2 武警官兵的心理承受力、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兵源地上的差异 |
6.1.3 武警官兵的心理承受力、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军龄层次上的差异 |
6.1.4 武警官兵的心理承受力、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不同职级上的差异 |
6.1.5 武警官兵的心理承受力、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 |
6.1.6 武警官兵的心理承受力、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婚姻状况上的差异 |
6.2 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承受力的关系分析 |
6.2.1 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承受力的关系分析 |
6.2.2 武警官兵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承受力的关系分析 |
6.2.3 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 |
6.2.4 武警官兵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承受力的中介作用分析 |
6.3 团体心理训练对武警官兵的干预效果分析 |
6.3.1 团体心理训练对武警官兵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 |
6.3.2 团体心理训练对武警官兵的心理承受力的干预效果 |
6.3.3 团体心理训练通过提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引发成员提高心理承受力的疗效因子分析 |
6.3.4 对团体心理训练干预的反思 |
7.建议 |
8.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基本信息问卷 |
附录 B核心自我评价问卷 |
附录 C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 |
附录 D军人心理承受力问卷 |
附录 E军人团体训练方案 |
附录 F团体心理训练反馈表 |
致谢 |
(8)《军人团体心理训练》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军人团体心理训练》翻译项目简介 |
2.1 翻译任务的背景介绍 |
2.2 翻译内容及委托方要求 |
2.3 文本选择目的及意义 |
2.3.1 文本选择目的 |
2.3.2 文本选择意义 |
第3章 《军人团体心理训练》翻译过程描述 |
3.1 译前准备 |
3.1.1 平行文本的准备 |
3.1.2 翻译工具的准备 |
3.1.3 翻译理论的准备 |
3.1.4 突发事件的处理 |
3.2 翻译过程设计 |
3.2.1 翻译流程设计 |
3.2.2 翻译进度计划 |
3.3 译后事项 |
3.3.1 译员自我审校 |
3.3.2 专业人士审校 |
3.3.3 导师监督项目进度 |
第4章 《军人团体心理训练》理论运用与案例分析 |
4.1 文本分析法及运用 |
4.1.1 文外因素分析 |
4.1.2 文内因素分析 |
4.2 文本类型理论及运用 |
4.2.1 文本特征分析 |
4.2.2 文本功能分析 |
4.3 词汇的翻译 |
4.3.1 名称的翻译 |
4.3.2 词性转换 |
4.4 句子的翻译 |
4.4.1 减译法运用 |
4.4.2 增译法运用 |
4.4.3 分译法运用 |
4.4.4 顺译法运用 |
4.4.5 巧用被动 |
4.5 语篇的翻译 |
4.5.1 段内衔接 |
4.5.2 段落衔接 |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译者的职业素养 |
5.2 遇到的问题与反思 |
5.3 对今后的启发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军人心理训练的实证研究及其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军人心理训练的基本概述 |
(一) 军人心理训练的概念内涵 |
(二) 军人心理训练的任务 |
(三) 军人心理训练的方法 |
(四) 军人心理训练的效果评估 |
二、我国军人心理训练的实证研究现状 |
(一) 军人心理训练可以影响生理反应 |
(二) 军人心理训练可以缓解心理问题 |
(三) 军人心理训练可以提高心理素质 |
(四) 军人心理训练可以增强技能水平 |
三、提升军人心理训练实效的若干思考 |
(一) 加强理论研究, 构建军事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的理论体系 |
(二) 重视实践应用, 突出院校科研和部队实践的一体化发展 |
(三) 发展人才队伍, 提升全方位专业型军人心理训练人才的能力素养 |
(10)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基层官兵血性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军人血性的概念与结构 |
1.2.2 积极心理学中与血性相关的特质研究 |
1.2.3 外军血性培育研究现状 |
1.2.4 我军血性培育研究现状 |
1.2.5 我军血性培育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框架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血性培育的理论基点 |
2.1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与研究内容 |
2.1.1 积极心理学基本理念 |
2.1.2 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 |
2.2 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基层官兵血性培育的指导价值 |
2.2.1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血性培育的必要性 |
2.2.2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血性培育的可行性 |
2.3 积极心理学理论运用于血性培育的路径选择 |
2.3.1 激发积极情绪提升基层官兵血性 |
2.3.2 培养积极特质提升基层官兵血性 |
2.3.3 建设积极组织系统提升官兵血性 |
第三章 基层官兵血性培育现状的访谈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焦点小组访谈法 |
3.2.2 访谈提纲的确立 |
3.2.3 样本选取 |
3.2.4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基层官兵血性培育途径 |
3.3.2 基层官兵血性培育优势 |
3.3.3 基层官兵血性培育不足 |
3.3.4 基层官兵对血性培育的改进建议 |
3.4 讨论 |
3.4.1 基层官兵血性培育途径讨论 |
3.4.2 基层官兵血性培育优势讨论 |
3.4.3 基层官兵血性培育不足讨论 |
3.4.4 基层官兵对血性培育的改进建议讨论 |
第四章 基层官兵血性培育方案设计 |
4.1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基层官兵血性培育的目标与内容 |
4.2 血性培育方案设计依据与原则 |
4.2.1 血性培育方案设计依据 |
4.2.2 血性培育方案设计原则 |
4.3 血性培育方案目标群体和实施人员 |
4.3.1 血性培育目标群体 |
4.3.2 血性培育实施人员 |
4.4 血性培育方案内容 |
4.4.1 新兵入伍教育训练血性培育方案 |
4.4.2 日常训练管理血性培育方案 |
4.4.3 执行急难险重任务血性培育方案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血性培育现状及改进建议访谈提纲(被试版) |
附录B 血性培育现状及改进建议访谈提纲(主试版) |
附录C 《基层官兵血性培育方案》专家咨询意见表 |
附录D 《基层官兵血性培育方案》专家反馈意见 |
四、心理训练对军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D]. 张仁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2]空降兵跳伞训练心理障碍干预的研究 ——以K基地新兵跳伞为例[D]. 李卫卿.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研究进展[J]. 宋相瑞,陈艾彬,尹倩兰,李红高,盛春峰,邓光辉. 职业与健康, 2020(05)
- [4]军事训练心理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D]. 刘玉洁.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5]基于静息态磁共振成像的抑郁症多元模式分析及对军人心理服务应用启示[D]. 沈怀振.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6]SPCS生物反馈训练在军人飞行员心理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 田建全,王洪芳,胡乃鉴. 人民军医, 2018(10)
- [7]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承受力的关系及团体心理训练研究[D]. 张倩. 河南大学, 2018(01)
- [8]《军人团体心理训练》英译实践报告[D]. 白国荣.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8(03)
- [9]军人心理训练的实证研究及其思考[J]. 仰斐,陈玲丽. 国防科技, 2017(06)
- [10]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基层官兵血性培育研究[D]. 金紫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