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璇,李春峰,杨洪旺,刘桂艳[1](2021)在《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含量较多、分布较广的一类重要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糖尿病、抗病毒、抗氧化、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通过微生物转化技术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和修饰,为生物活性筛选提供更多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进而为研发出生物活性更强的五环三萜类新药奠定基础。本文对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3种结构类型(齐墩果烷型、乌苏烷型和羽扇豆烷型)中最具代表的5个化合物,即齐墩果酸、甘草酸、甘草次酸、熊果酸和白桦脂酸在近10年微生物转化研究成果上进行综述,为天然产物生物转化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朱丽丽[2](2021)在《白背清风藤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白背清风藤(Sabia discolor Dunn)植物资源丰富,生长能力强,药用价值高,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广西等省份。为了进一步了解白背清风藤的化学成分,更好地发现它的药理活性作用,本实验对它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将白背清风藤(3.8 kg)的干燥茎干粉碎,用乙醇室温渗漉提取,减压回收提取液;把粗提物悬浮于适量的水中,依次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石油醚(3.8 g)和乙酸乙酯部位(30.0 g)。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然后借助现代波谱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利用DPPH法和ABTS法对白背清风藤的萃取部位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试,最后综合这两种方法对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从白背清风藤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并鉴定了其中 15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是20-taraxastene-3α,28-diol(1)、20-hydroxy-lupan-3-one(2)、(20S)-3-oxo-20-hydroxytaraxastane(3)、齐墩果酸(4)、monogynolA(5)、ent-18Hα,3β,20β-ursanediol(6)、蒲公英烷-3β,20β 二醇(7)、juglangenin A(9)、1-oxo-erythrodiol(10)、1-oxo-3,16-oleandiol(11)1β,3β-二羟基齐墩果-12-烯(12)、1α,3β-dihydroxyl-olean-12-en-28-oic acid(1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7)、β-豆甾醇(18)。其中,化合物6和1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5、9、10和12为清风藤属内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3、7、14和16~18为首次从白背清风藤中分离得到。此外,对白背清风藤各萃取部位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对DPPH和ABTS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而乙酸乙酯部位对DPPH自由基消除能力与L-抗坏血酸接近,IC50=1.34 mg/mL。
李青会[3](2021)在《山茱萸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浙江、河南、陕西和安徽等省。山茱萸作为一味传统中药,主治肝肾亏虚所致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崩漏带下、遗精遗尿、体虚大汗等症。山茱萸中含有萜类、鞣质、黄酮、有机酸类等多种有效成分。药理学研究表明,山茱萸果肉具有肝肾保护、保护神经、降血糖、抗氧化以及抗肿瘤活性。山茱萸叶是山茱萸植物的地上部分,目前少有关于山茱萸叶中具体化合物种类及含量的研究报道。本文用90%的乙醇提取的山茱萸叶,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乙酸乙酯部分利用硅胶、Spehadex LH-20、CHP-20P等填料进行柱层析分离,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UV)、核磁共振(13C-NMR、1H-NMR)等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出17个化合物。分别是28-p-Methoxycynnamoyl-lupa-20-en(1),熊果酸(2),Ally 3β-(pent-4-ynoyloxy)olean-12-en-28-oate(3),积雪草酸(4),Mevaloside(5),阿江榄仁酸(6),3β,11α,12,15α,20β-Pentahydroxyurs-12-en-24-al(7),麦珠子酸(8),槲皮素(9),β-胡萝卜苷(10),Soyasaponin VI(11),柚皮素(12),马尾柴酸(13),2,2-Dimethylcyclohexane-1,3-dione(14),正丁基果糖(15),没食子酸(16),马钱苷(17)。利用气质联用色谱仪(GC-MS)分析山茱萸叶9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层,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含量最大的是维生素E(19.39%)。本文建立一种对山茱萸叶中9种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其中的Mevaloside、没食子酸、马钱苷、麦珠子酸含量较高,分别为4.230 mg/g,0.794 mg/g,1.679 mg/g,0.514 mg/g。并且测定了山茱萸各部位中马钱苷含量,果实中含量最高为25.443 mg/g。此外,还对化合物体外进行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马钱苷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和柚皮素具有良好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从而筛选出具有潜在降血糖、改善阿尔茨海默症以及抗氧化美白功效的单体化合物。
刘东方[4](2021)在《甘遂醋制减毒存效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甘遂(Euphorbiakansui T.N.Liouex T.P.Wang)为大戟科(Euphorbia)大戟属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功效为泻水逐饮,消肿散结,被称为“下水之圣药”。但其有毒,对皮肤、粘膜、肠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引起剧烈腹痛、腹泻等毒副反应。中医临床以醋制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甘遂的主要毒性是肠道毒性,可导致肠道炎症及泄泻,醋制后肠道毒性减弱。甘遂主要效应物质为其所含的萜类成分。甘遂醋制后,其萜类成分的组成会发生显着变化。那么,甘遂醋制后肠道毒性下降,其泻水逐饮功效是否发生改变?萜类成分的组成变化是否与醋制“减毒存效”相关?为了进一步探究甘遂醋制“减毒存效”的科学内涵,本论文以癌性腹水小鼠和正常小鼠作为实验模型,在整体动物水平研究甘遂醋制前后毒效变化,进一步采用柱色谱从甘遂中分离得到萜类化合物,进行模拟炮制,探究甘遂萜类成分的转化规律,并以对体外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和巨噬细胞(RAW264.7)的影响评价萜类成分醋制前后毒效差异,研究甘遂醋制“减毒存效”的物质基础。论文主要的工作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甘遂祛腹水药效部位筛选以及醋制前后药效差异研究将甘遂以二氯甲烷和95%乙醇依次提取,获得二氯甲烷提取部位和非二氯甲烷提取部位。采用癌性腹水小鼠模型,以腹水量、粪便含水量、尿量为检测指标,结果表明,甘遂二氯甲烷部位能够增加粪便含水量、降低腹水量、对尿量无明显影响,而非二氯甲烷部位则对小鼠粪便含水量、腹水量、尿量均无明显影响,表明甘遂二氯甲烷部位是其祛腹水药效部位,其祛腹水作用主要与泻下作用相关。甘遂醋制后的二氯甲烷部位亦能发挥泻下和祛腹水的作用,但相较于生品,泻下作用缓和,表明甘遂醋制后缓和泻下作用的同时仍然保留祛腹水作用功效,此结果与临床应用结果一致。2.甘遂醋制前后不同提取部位对癌性腹水小鼠肠道水通道蛋白AQP1和AQP3表达水平的影响前述研究表明甘遂主要通过泻下作用来祛腹水,因肠道AQPs与肠道水液吸收密切相关,故论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四个肠段的水通道蛋白AQP1和AQP3表达水平,考察甘遂对小鼠不同肠段水液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甘遂二氯甲烷部位可显着降低各肠段AQP1和AQP3蛋白表达水平,而非二氯甲烷部位无明显作用,表明甘遂二氯甲烷提取部位是其主要的效应部位。甘遂醋制后的二氯甲烷部位仍可显着降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AQP1和AQP3蛋白表达水平,但对结肠无明显影响。与生品二氯甲烷部位组相比,醋品二氯甲烷部位组回肠和结肠AQP1和AQP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升,这表明甘遂醋制后缓和泻下作用与其对回肠和结肠AQPs表达的调节作用减弱相关。3.甘遂肠道毒性部位筛选以及醋制前后毒性差异研究泻下作用既是甘遂发挥祛腹水作用的主要途径,也是甘遂肠道刺激性毒性反应。文献研究发现,甘遂的泻下作用与炎症相关。故论文以肠道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水平作为毒性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四个不同肠段炎症因子水平,考察甘遂的毒性部位及甘遂醋制前后的毒性变化。结果表明,甘遂二氯甲烷部位能够导致回肠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非二氯甲烷部位无明显影响,表明甘遂二氯甲烷部位是甘遂肠道毒性部位。甘遂醋制后的二氯甲烷部位仍可升高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但与生品二氯甲烷部位相比,醋制后致炎作用显着减弱,表明甘遂醋制可以起到降低毒性的作用。结合上述甘遂醋制前后不同提取部位对癌性腹水小鼠的影响,表明甘遂效应与毒性部位一致均为二氯甲烷部位。4.甘遂二氯甲烷提取部位与非二氯甲烷提取部位成分对比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甘遂二氯甲烷提取部位中成分组成,建立甘遂成分数据库,采用LC-MS/MS法对甘遂二氯甲烷提取部位和非二氯甲烷提取部位的萜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甘遂二氯甲烷提取部位中鉴定出16个萜类化合物,包含9个巨大戟烷型二萜、3个假白榄烷型二萜以及4个三萜。非二氯甲烷部位中仅鉴定出1个巨大戟烷型二萜和1个假白榄烷型二萜,且这两个成分响应值较低。结果表明,甘遂二氯甲烷部位可以富集甘遂中的萜类成分。5.甘遂二氯甲烷提取部位主要成分分离纯化与鉴定甘遂以二氯甲烷冷浸提取后,采用硅胶柱分离,先后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进行初步分离,再经过ODS柱、C18柱进一步地分离纯化,最后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采用过1H-NMR、13C-NMR和质谱鉴定。最后获得12个二萜类成分(5-O-benzoyl-20-deoxyingenol,3-O-benzoyl-20-deoxyingenol,3-O-(2’E,4’Z-Decadienoyl)-20-deoxyingenol,3-O-(2’E,4’E-Decadienoyl)-20-deoxyingenol,5-O-(2’E,4’E-decadienoyl)ingenol,3-O-(2’E,4’Z-decadienoyl)ingenol,3-O-(2’E,4’E-decadienoyl)ingenol,3-O-(2;E,4’Z-decadienoyl)-20-O-acetylingenol,kansuinine B,3-O-(2’E,4’E-decadienoyl)-20-O-acetylingenol,kansuinin A,4-O-acetyl-5-O-benzoyl-3β-hydroxy-20-deoxyingenol)和2个脂肪酸类成分(α-linolenicacid,linoleic acid)。萜类成分中有10种巨大戟烷型二萜和2种假白榄烷型二萜。6.甘遂萜类成分醋制前后结构转化规律及辅料醋中醋酸对成分转化的影响研究为探究萜类成分醋制转化规律及辅料醋中醋酸对成分转化的影响,将分离获得的萜类化合物模拟炮制。方法为:将单体化合物在160℃加水加热或加6%冰醋酸水溶液加热40min。模拟后的样品,采用HPLC和LC-MS/MS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炮制后,大部分萜类成分含量均下降,其中含量最大的两个巨大戟烷型二萜化合物C6和C8的结构发生明显转化。化合物C6(3-O-(2’E,4’Z-decadienoyl)ingenol)可转化为化合物C7(3-O-(2’E,4’E-decadienoyl)ingenol);化合物 C8(3-O-(2’E,4’Z-decadienoyl)-20-O-acetylingenol)可以转化为化合物 C10(3-O-(2’E,4’E-decadienoyl)-20-O-acetylingenol)。分析发现,化合物C6和C8的转化均为化合物C3位不饱和脂肪长链(癸二烯酰基)发生了空间构型的变化,由顺式结构变为结构更稳定的反式结构。为考察辅料醋中醋酸对成分转化的影响,实验比较了加水加热和加6%冰醋酸水溶液加热化合物C6和C8转化率,结果为化合物C6和C8加水加热和加酸水加热均能发生转化,但加酸水加热转化率更明显,表明加热是C6和C8化合物发生转化的主要原因,加酸可以促进这种转化过程。7.甘遂醋制前后化合物C6、C7、C8、C10含量测定收集了 3批次甘遂,按照2020年药典方法进行醋制,采用HPLC测定甘遂醋制前后主要的萜类成分化合物C6、C7、C8、C10含量变化。结果为化合物C6变化率为-4.78%~-19.65%;化合物C7变化率为+9.73%~+11.42%;化合物C8变化率为-6.46%~-24.56%;化合物C10变化率为+5.27%~+19.66%。这与模拟炮制的结果一致。进一步表明甘遂萜类化合物在醋制过程中可发生转化,化合物C6可转化为化合物C7,化合物C8可以转化为化合物C10。在甘遂巨大戟烷型二萜中,化合物C8含量较高,又与甘遂的毒效密切相关,可考虑作为甘遂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指标。8.化合物C6和C7及化合物C8和C10毒效差异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化合物C6、C7、C8、C10对IEC-6细胞水通道蛋白AQP1、AQP3及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化合物醋制转化前后的毒效差异。结果表明,各化合物模拟醋制前后均能够显着降低IEC-6细胞水通道蛋白AQP1和AQP3表达水平,转化前后均无显着性差异。化合物模拟醋制前后均可显着增加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但与未醋制组相比,醋制后致炎作用均显着减弱。此结果与整体动物实验结果一致,进一步表明甘遂萜类成分醋制后结构发生转化是甘遂醋制“减毒存效”的物质基础。总结1.本论文研究表明甘遂二氯甲烷部位是其泻下和祛腹水作用的主要效应部位,醋制后仍具有药效,但与生品相比,泻下作用缓和。甘遂发挥泻下作用与其能够降低肠道水通道蛋白AQP1和AQP3有关。毒性研究表明二氯甲烷部位同时可致回肠和空肠肠道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显着增高,醋制后致炎作用明显减弱。而非二氯甲烷部位无致炎作用。表明了甘遂二氯甲烷部位既是甘遂药效部位,又是甘遂的毒性部位。甘遂醋制能够起到“减毒存效”的作用。2.LC-MS/MS分析发现甘遂二氯甲烷提取部位含有较多萜类成分,而非二氯甲烷部位仅有极少量萜类成分。从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获得了 12个二萜类成分,包括10种巨大戟烷型二萜和2种假白榄烷型二萜。3.将分离得到的萜类成分进行模拟炮制,结果表明大部分萜类成分含量下降,某些成分可发生结构转化,化合物C6(3-O-(2’E,4’Z-decadienoyl)ingenol)可以转化为化合物C7(3-O-(2’E,4’E-decadienoyl)ingenol);化合物 C8(3-O-(2’E,4’Z-decadienoyl)-20-O-acetylingenol)可以转化为化合物 C10(3-O-(2’E,4’E-decadienoyl)-20-O-acetylingenol)。分析发现,化合物C6和C8的转化均为化合物C3位侧链癸二烯酰基发生了空间构型的变化,由顺式变为反式结构。采用HPLC法测量甘遂醋制前后萜类化合物C6、C7、C8、C10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甘遂醋制后化合物C6和C8不同程度的下降,化合物C7和C10含量不同程度的上升,与模拟炮制的结果一致。对转化前后的成分分别采用IEC-6细胞和巨噬细胞评价毒效差异。结果表明,化合物模拟醋制前后均能显着降低IEC-6细胞水通道蛋白AQP1和AQP3的表达水平,且转化前后效应未发生显着性变化。化合物模拟醋制前后也均能够显着增加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但转化后致炎作用均明显减弱。表明甘遂萜类成分在醋制过程中发生结构转化,毒性下降,但药效保留,可能是甘遂醋制“减毒存效”的物质基础。
刘改枝,李金鑫,史礼君,刘萌芽,蔡邦荣[5](2021)在《熊果酸的结构修饰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熊果酸是从药用植物、水果和蔬菜中提取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近年来,熊果酸的药理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熊果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癌、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糖尿病等.熊果酸虽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但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对熊果酸母体骨架进行化学修饰,设计并开发了大量结构新颖、活性强的熊果酸衍生物.对近年来合成的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熊果酸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以熊果酸为先导化合物的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张学瑜[6](2021)在《多脉樫木化学成分及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文中提出多脉樫木(Dysoxylum lukii Merr)属楝科樫木属植物,萜类化合物是多脉樫木中所含的重要化学成分,多脉樫木的茎叶中含有一定抗糖活性的化合物,本文研究了多脉樫木茎叶的化学成分,并进行了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1b)活性筛选。本研究选取药用植物多脉樫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高分辨质谱(HR-ESI-MS)、核磁共振(NMR)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本研究从多脉樫木中分离鉴定了34个化学成分,包含30个三萜类,1个甾体类,1个二萜类,1个脂肪酸类及1个其它类化合物,具体分别为23S-21,23-epoxy-5α-cycloart-24-en-3β-ol(1)、植物醇(trans-phytol)(2)、2,3-seco-2-oxoolean-12-en-3-methylester-30-oic acid(3)、2,3-裂环-齐墩果烷-12-烯-2,3,28-三羧酸-3-甲基酯(2,3-seco-oxoolean-12-ene-2,3,28-trioic acid 3-methyl ester,4)、齐墩果酸(3β-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5)、29-羟基-3,4-裂环-羽扇豆烷-4(23)-烯-29-甲氧基-3-甲基酯(29-hydroxy-3,4-seco-lup-4(23)-ene-29-methoxy group-3-methyl ester,6)、3-oxoolean-12-en-30-oic acid(7)、aphanamgrandin J(8)、3,4-裂环-齐墩果烷-4(23),12-双烯-3-羧酸-29-醛(3,4-seco-olean-4(23),12-diene-3-oic acid-29-aldehyde,9)、2,3-seco-4(23),22(29)-hopene-2-carboxyl-3-aldehyde(10)、methyl manevalate(11)、4,14-dimethyl-cholest-9(11)-en-3-ol(12)、羽扇豆醇(lup-20(29)-en-3β-ol,13)、4-羟基-3,4-裂环-羽扇豆烷-20(29)-烯-30-醛基-3-羧酸(4-hydroxy-3,4-seco-lup-20(29)-ene-30-aldehyde-3 oic acid,14)、2α-formyl-A(1)norlup-20(29)-en-28-oic acid(15)、3,4-seco-lupa-4(23),20(29)-dien-3-ol(16)、oleanolic aldehyde(17)、3,4-seco-lup-4(23)-en-3-al(18)、20-羟基-3,4-裂环-羽扇豆烷-4(23)-烯-3-醛(20-hydroxy-3,4-secolup-4(23)-en-3-aldehyde,19)、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ol acetate,20)、dysoxyhainic acid H(21)、lupa-1,20(29)-dien-28-al(22)、3β,29-d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23)、hydrocarbon(24)、十六烷-3-烯酸(3-hexadecenoic,25)、canaric acid methyl ester(26)、dysoxylukiine C(27)、dysoxyhainic acid G(28)、2,2’-氧代双(1,4-二叔丁苯)[2,2’-oxybis(1,4-di-tert-butylbenzene),29]、模绕酸(morolic acid,30)、3-oxo-olean-12-en-29-oic acid(31)、30-hydroxylup-20(29)-en-3-one(32)、4,20-二羟基-3,4-裂环-羽扇豆烷-3-乙酰基(4,20-dyhydroxy-3,4-seco-lup-3-acetyl,33)、4-羟基-3,4-裂环-20(29)-烯-羽扇豆烷-30-醛-3-甲基酯[4-hydroxy-3,4-seco-20(29)-en-lup-30-aldehyde-3-methoxy ester,34]。以上经鉴定的化学成分有7个新化合物(4、6、9、14、19、33、34),21个属首分(1、2、3、5、7、8、10、11、15、16、17、18、20、22、23、24、25、26、30、31、32)。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本文选取从多脉樫木中分离得到量较多的11个化学成分,通过体外酶试验测定单体化合物对PTP1b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8个化合物表现出酶抑制活性,IC50值范围在0.9637.43μM。构效关系研究显示,羽扇豆烷相比于齐墩果烷型是这类化合物抑制PTP1b活性更为关键的母核结构,母核结构开环,取代基为给电子基团,都会引起抑制活性的降低。最后,本文介绍了楝科樫木属植物已报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樫木属植物丰富的化学成分表明该属植物具备良好的发掘价值。
韩月[7](2021)在《东北4种桦木属植物中几种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及白桦脂醇包埋物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东北地区桦木属植物分布广泛,白桦脂酸、白桦脂醇、羽扇豆醇是桦树皮中含量较高的3种三萜类化合物,药用价值很高。本文对4种桦木属植物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多孔淀粉-白桦脂醇包埋物的制备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白桦、黑桦、枫桦、油桦树皮为原料,应用超声法对其三萜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研宄探讨。其次,以多孔淀粉为材料包埋白桦脂醇,探究其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制备物进行表征。最后,研究多孔淀粉-白桦脂醇包埋物的饱和溶解度和药物体外释放率,改善其水溶性。实验结果如下:以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应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桦木属植物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模型优化得到桦木属植物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白桦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522.45 W、液料比20.31:1(mL/g)、超声温度62.24℃,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92.14%。黑桦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280.83 W、液料比15.90:1(mL/g)、超声时间30.30 min,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90.86%。枫桦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27.97 min、超声功率515.86 W、超声温度60.56℃,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93.00%。油桦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374.94 W、超声时间42.42 min、超声温度62.95℃,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93.89%。利用重结晶法对白桦脂醇进行纯化,最终得到了纯度为96.75%的白桦脂醇。以多孔淀粉为材料包埋白桦脂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制备多孔淀粉-白桦脂醇包埋物的最佳条件:白桦脂醇的质量浓度为6 mg/mL、吸附时间为20 min、白桦脂醇与多孔淀粉的质量比为1:4。在此最佳条件下得到的载药量为14.98%,包封率为34.18%。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量热扫描和热重结果分析等一系列表征对多孔淀粉-白桦脂醇包埋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多孔淀粉成功包埋了白桦脂醇。对白桦脂醇原药和多孔淀粉-白桦脂醇包埋物在不同溶剂中的饱和溶解度和药物体外释放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白桦脂醇原药在去离子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的饱和溶解度分别为20.51 μg/mL、94.09 μg/mL、71.63 μg/mL;多孔淀粉-白桦脂醇包埋物在去离子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的饱和溶解度为25.43 μg/mL、110.62μg/mL、95.26 μg/mL,饱和溶解度显着提高。药物体外累积释放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多孔淀粉-白桦脂醇包埋物比白桦脂醇原药的药物释放效果好,水溶性得到了改善。
臧莉[8](2021)在《大叶冬青叶中27-O-p-(E)-coumaroyl ursolic acid抑制乳腺癌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考察大叶冬青叶中三萜类化合物27-O-p-(E)-coumaroyl ursolic acid(27-CAUA)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干预细胞程序性死亡通路的研究。方法:采用MTT法比较27-CAUA对不同乳腺癌细胞系和正常乳腺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27-CAUA对不同乳腺癌细胞系和正常乳腺细胞的形态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7-CAUA对细胞内蛋白EGFR、Her2、LC3A/B、BRUCE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与定位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7-CAUA对细胞内蛋白Her2及LC3A/B的表达及27-CAUA对乳腺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m RFP-GFP-LC3串联荧光蛋白腺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观察27-CAUA对乳腺癌细胞自噬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1.27-CAUA对MDA-MB-468、MDA-MB-435S及HCC1806细胞生长均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对正常人体乳腺细胞MCF-10A,随剂量增加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2.EGFR蛋白检测结果显示,人乳腺细胞MCF-10A EGFR表达,MAD-MB-468细胞EGFR过表达,MDA-MB-435S细胞EGFR低表达,HCC1806细胞EGFR不表达。3.27-CAUA干预MDA-MB-468细胞和HCC1806细胞中Her2位置迁移,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通路变化。4.27-CAUA可诱导HCC1806细胞BRUCE及LC3A/B表达,经腺病毒转染后的细胞出现明显的自噬体-溶酶体的融合,表明27-CAUA可诱导HCC1806细胞自噬溶酶体形成。27-CAUA不能诱导MDA-MB-468细胞自噬溶酶体的形成。5.27-CAUA可诱导MDA-MB-468细胞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增加。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27-CAUA可诱导MDA-MB-468细胞凋亡,27-CAUA无促进HCC1806细胞凋亡作用。结论:1.大叶冬青叶中三萜类化合物27-CAUA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乳腺癌细胞MDA-MB-468、HCC1806及MDA-MB-435S程序性死亡。2.27-CAUA可促进EGFR过表达乳腺癌细胞Her2的转移,也可促进EGFR不表达乳腺癌细胞Her2的转移,但移动方向受EGFR影响。3.27-CAUA诱导Her2的位移导致不同乳腺癌细胞出现程序性死亡,且导致乳腺癌细胞程序性死亡通路发生变化。
付亚玲[9](2021)在《黑枣三萜酸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黑枣,是一种新型的红枣深加工产品,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由红枣经过一段时间高温熟化形成,其颜色呈黑褐色,质地柔软,口味酸甜。与原红枣相比,其口感、营养价值及功能产生了新变化。三萜酸类是枣果实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疲劳、抗癌和抗炎等功效。目前,国内外对枣中三萜酸类的研究仅限于天然枣果,而对黑枣中三萜酸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尚无报道,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因此,本课题以黑化后的红枣为原料,系统研究了枣中三萜酸的高效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并对纯化物进行成分分析,然后通过化学试剂法和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为模型的细胞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以拓展黑枣中三萜酸在食品、化妆品及相关产品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红枣黑化过程中颜色与三萜酸含量变化规律:研究了0~108 h黑化时间段枣的颜色和三种三萜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0~108 h黑化时间段枣颜色由红变黑,且颜色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黑化前48 h内。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0~108 h黑化时间段得出枣中三萜酸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白桦酯酸由初始的151.61μg/g升高到159.52μg/g,在72 h达到最高值208.74μg/g。齐墩果酸含量由0 h的161.42μg/g增加至108 h的208.84μg/g,含量是红枣的1.3倍。熊果酸从0 h的15.70μg/g增加至108 h的26.35μg/g,其含量大约是红枣的2倍。2、黑枣三萜酸的提取方法及条件优化: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黑枣三萜酸,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黑枣中三萜酸的最优提取工艺为:50%乙醇浓度,料液比1∶23(g/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三萜酸含量为(1.313±0.01)mg/g。3、黑枣中三萜酸类的分离纯化:比较5种大孔树脂(AB-8、D-101、S-8、X-5和HPD-100)对黑枣中三萜酸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最佳树脂,研究上样条件和洗脱条件对纯化效果的影响,并优化其纯化参数。结果得出,D-101型为最佳大孔树脂,其纯化参数为:上样浓度25.5μg/mL,上样量为130 mL,上样流速2.0 mL/min,洗脱剂用量80 mL,洗脱剂浓度95%,洗脱流速1.0 mL/min,在此最佳条件下,黑枣三萜酸的回收率为(78.58±0.67)%,纯化后三萜酸的纯度提高了2.49倍。4、化学试剂法抗氧化特性:以Vc为对照,比较了纯化前后黑枣三萜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黑枣三萜酸粗提物和纯化物对DPPH·的IC50值分别为0.571、0.053 mg/mL,对ABTS+·的IC50值分别为0.186、0.059 mg/mL,·OH的IC50值分别为0.900、0.850 mg/mL;O2-·的IC50值分为0.745与0.594 mg/mL,总还原力则与样品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5、细胞法抗氧化特性:利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模型进行实验,探究纯化后的三萜酸是否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HUVECs细胞损伤。通过MTT实验、细胞形态学观察、DCFH-DA实验、Rh123染色法、Hoechst 33258实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纯化后的三萜酸(PTA)处理后能够保护细胞的形态,增加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内活性氧(ROS),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减少细胞凋亡,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研究黑枣三萜构效关系提供依据,并在功能性食品和制药工业中展示了其作为新型抗氧化剂的潜力。
卞勉励[10](2021)在《新型中药五环三萜金衍生物通过抑制TrxR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肿瘤氧化还原系统的紊乱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着特点,肿瘤细胞在大量增殖的同时伴随着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不断增加。由于ROS浓度较高时,肿瘤细胞产生抗氧化物质的能力增强,以对抗ROS诱导的细胞死亡。研究表明,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xR)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参与多种生物学进程,在多种疾病中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已成为重要的抗肿瘤作用靶点之一。此外,ROS在维持内质网的稳态至关重要,氧化蛋白等不断在内质网折叠的过程中,激发TrxR将电子传递给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通过清除ROS,破坏氧化还原稳态。研究发现,在靶向TrxR的药物设计中,与肿瘤损伤程度及病理进程密切相关的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eulum stress,ERS)的激活,成为TrxR的潜在下游机制。有趣的是,ROS和ERS的共激活是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的重要组成部分。过量ROS和ERS的共存增加了不同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的释放(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包括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在细胞表面的暴露、高迁移率蛋白(HMGB1)从细胞核向细胞外的转运以及大量ATP的释放,这些信号作为ICD过程中肿瘤细胞发挥免疫原性的关键。DAMPs的释放可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提高树突状细胞(DCs)的抗原呈递能力,进而引发一系列T细胞依赖性的免疫反应,即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后破坏其细胞膜,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释放淋巴因子,扩大和增强免疫效应。研究表明,中药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的抗肿瘤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此类化合物在临床疗效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使其仅能屈居辅助性治疗。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金化合物具有明确的TrxR抑制活性,在抗肿瘤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因而本研究将中药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与金进行有效配位,发挥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和金离子的双功能作用,从而达到强效抗肿瘤的目的。考虑到将中药活性成分与金属的作用机理相结合,发挥两者的双功能特性已成为创新药物研发中的焦点,尤其在免疫抗癌药物的设计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要是通过逆转肿瘤免疫逃逸,直接促进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增强抗肿瘤作用。因此,我们创新性的提出:将中药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与金进行有效配位,得到新一类能够通过高效抑制TrxR活性的化合物,其在参与氧化还原调节的过程中,直接导致ROS的大量产生,进一步诱发ERS信号的激活,从而诱导肿瘤细胞ICD效应,达到强效抗肿瘤的目的。本论文首先合成了一系列五环三萜代表性化合物(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桦木酸(Betulinic acid,BA),熊果酸(Ursolic acid,UA))的炔丙基金(Ⅰ)化合物,并筛选其在不同肿瘤细胞中(MCF-7,HT-29,HepG2,A2780)的抗肿瘤活性,选择出优势化合物(OA的炔丙基金化合物OA-Au)进行深入的机制探讨及体内活性评价。结果显示,OA-Au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且与化合物OA相比,显着抑制TrxR酶活性。此外,ROS表达显着升高。电镜结果显示,OA-Au能明显促进内质网管腔的扩张,即内质网发生肿胀,及ERS状态下特征性表达的大量半透明空泡。表明了 OA-Au显着抑制TrxR活性进而促进ROS表达,诱导A2780细胞发生ERS,且达到相较于OA更强效的抗肿瘤活性。接下来,我们使用ROS清除剂NAC及ERS抑制剂Salubrinal进行反向验证。结果表明,ROS清除剂NAC作用下,能够显着抑制ERS标志因子CHOP及Calnexin的表达。同样地,ERS抑制剂Salubrinal也能够明显抵消肿瘤细胞的凋亡水平及TrxR的抑制活性。体内实验结果与体外结果完全一致,发现OA金化合物显着抑制肿瘤生长,且肿瘤模型组的组织中表现出较高的TrxR活性,给药组TrxR活性显着下降。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一致表明,肿瘤组织中ERS及凋亡标志物表达较低,给药后这些因子表达被显着上调。因此,我们推断OA-Au可能通过抑制TrxR活性进一步激活ERS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此外,我们还合成了一系列五环三萜的氮杂环卡宾金(Ⅰ)化合物。同样的方法我们验证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TrxR抑制活性。筛选出优势化合物甘草次酸氮杂环卡宾金(GA-Au)进行接下来的机制研究。由于ROS及ERS的共存是诱导ICD效应的先决条件,我们进一步检测了 ERS相关指标及Ca2+的表达,证实了药物作用下,内质网发生了显着的应激调节。并通过电镜超微观察内质网形态学变化进行验证,结果一致表明GA-Au能够明显激活ERS。此外,我们检测了化合物对肿瘤免疫系统及DAMPs相关信号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GA-Au显着促进钙网蛋白(CRT)在细胞表面暴露;此外,ELISA检测给药后细胞上清中HMGB1表达,发现给药组HMGB1表达显着增加,表明大量HMGB1从细胞核向细胞外转运,同时检测出伴有大量ATP的释放。这些信号作为ICD过程中肿瘤细胞发挥免疫原性的关键,在GA-Au作用下,显着被激活。最后,对免疫呈递机制进行研究,分离并制备C57BL/6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并将其与药物作用后的肿瘤细胞共培养,验证DCs的成熟率,并检测上清中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12的表达。由于B细胞IL-6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刺激体液免疫;TNF-α是一个典型的细胞免疫因子,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标记物;而IL-12可以刺激激活T细胞的增殖和诱导产生细胞杀伤作用的T淋巴细胞和诱导NK细胞的活化。结果表明,化合物能够显着促进DCs成熟,促进相应细胞因子激活及T细胞增殖,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免疫应答能力。这也进一步解释了该化合物强效抗肿瘤作用的机理。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能够确证五环三萜金(Ⅰ)化合物与母体化合物(OA、GA、UA及BA)相比,其抗肿瘤活性显着提高,优势化合物深入的机制研究发现:其通过抑制TrxR表达,促进ROS的大量堆积,并激活ERS相关信号通路,最终诱导肿瘤细胞ICD的发生。本论文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确证了中药五环三萜金(Ⅰ)化合物的抗肿瘤效果并对其深入的机制研究,为寻找合理、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二、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生物转化 |
1.1 齐墩果烷型 |
1.1.1 齐墩果酸 |
1.1.2 甘草酸 |
1.1.3 甘草次酸 |
1.2 乌苏烷型 |
1.3 羽扇豆烷型 |
2 总结及展望 |
(2)白背清风藤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清风藤属的研究进展 |
1.1 清风藤属的植物简介 |
1.1.1 清风藤属植物的资源分布 |
1.1.2 清风藤属植物的生药鉴定 |
1.2 清风藤属的化学成分研究 |
1.2.1 倍半萜类 |
1.2.2 五环三萜类 |
1.2.3 生物碱 |
1.2.4 苯衍生物 |
1.2.5 其他类 |
1.3 清风藤属的药理活性 |
1.3.1 对子宫作用 |
1.3.2 保肝作用 |
1.3.3 抗炎镇痛作用 |
1.3.4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 |
1.3.5 抗流感病毒作用 |
1.3.6 抑制脂肪堆积作用 |
1.3.7 抗氧化作用 |
1.4 清风藤属的提取分离 |
1.4.1 提取工艺 |
1.4.2 柱色谱法 |
1.5 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1.5.4 创新点 |
2 白背清风藤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显色剂 |
2.2 植物材料 |
2.3 白背清风藤的提取与萃取 |
2.4 白背清风藤乙酸乙酯部位的分离纯化 |
2.5 白背清风藤石油醚部位的分离纯化 |
2.6 小结 |
3 白背清风藤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3.1 化合物简述 |
3.2 乙酸乙酯部位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2.1 化合物6 |
3.2.2 化合物11 |
3.3 乙酸乙酯部位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3.1 化合物1 |
3.3.2 化合物2 |
3.3.3 化合物3 |
3.3.4 化合物4 |
3.3.5 化合物5 |
3.3.6 化合物7 |
3.3.7 化合物9 |
3.3.8 化合物10 |
3.3.9 化合物12 |
3.3.10 化合物14 |
3.4 石油醚部位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4.1 化合物16 |
3.4.2 化合物17 |
3.4.3 化合物18 |
3.4.4 化合物5 |
3.5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
3.6 小结 |
4 白背清风藤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DPPH法抗氧化实验 |
4.3 ABTS法抗氧化实验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 |
4.5.1 白背清风藤对DPPH自由基的消除作用 |
4.5.2 白背清风藤对ABTS自由基的消除作用 |
4.6 讨论 |
4.7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化合物相关图谱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山茱萸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植物资源概述 |
1.1.1 山茱萸属植物简介 |
1.1.2 植物生长习性、分布 |
1.1.3 植物形态特征 |
1.1.4 植物图片 |
1.2 山茱萸化学成分的研究 |
1.2.1 挥发性成分 |
1.2.2 五环三萜类及其酯类 |
1.2.3 山茱萸中的环烯醚萜类成分 |
1.2.4 黄酮类化合物 |
1.2.5 有机酸类化合物 |
1.2.6 鞣质类化合物 |
1.2.7 其他类成分 |
1.3 山茱萸属植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1.3.1 降血糖作用 |
1.3.2 抗肿瘤作用 |
1.3.3 神经系统保护作用 |
1.3.4 抗氧化作用 |
1.3.5 肝肾保护作用 |
1.3.6 其他作用 |
1.4 临床配伍应用 |
1.4.1 复方中的应用 |
1.4.2 不同炮制方法的应用 |
1.5 山茱萸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
1.5.1 HPLC分析 |
1.5.2 HPLC-MS鉴别 |
1.5.3 指纹图谱 |
1.5.4 GC-MS分析 |
1.5.5 HPLC-QAMS分析 |
1.5.6 ICP-MS分析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山茱萸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3 山茱萸叶中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
2.3.1 提取方法的选择 |
2.3.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2.3.3 提取过程 |
2.3.4 分离过程 |
2.4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4.1 化合物ZY-1 |
2.4.2 化合物ZY-2 |
2.4.3 化合物ZY-3 |
2.4.4 化合物ZY-4 |
2.4.5 化合物ZY-5 |
2.4.6 化合物ZY-6 |
2.4.7 化合物ZY-7 |
2.4.8 化合物ZY-8 |
2.4.9 化合物ZY-9 |
2.4.10 化合物ZY-10 |
2.4.11 化合物ZY-11 |
2.4.12 化合物ZY-12 |
2.4.13 化合物ZY-13 |
2.4.14 化合物ZY-14 |
2.4.15 化合物ZY-15 |
2.4.16 化合物ZY-16 |
2.4.17 化合物ZY-17 |
2.5 山茱萸叶提取物石油醚层GC-MS分析 |
2.6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山茱萸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分析 |
3.1 定量分析的意义 |
3.2 药品、试剂和仪器 |
3.2.1 药品 |
3.2.2 试剂与仪器 |
3.3 山茱萸叶中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
3.3.1 实验方法 |
3.3.2 标准品溶液制备 |
3.3.3 供试品溶液制备 |
3.3.4 方法学验证 |
3.3.5 含量测定 |
3.3.6 植物不同部位中马钱苷含量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化合物的酶活性抑制实验 |
4.1 实验试剂 |
4.2 实验仪器 |
4.3 酶活性实验 |
4.3.1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实验 |
4.3.2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
4.3.3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
4.4 结果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4)甘遂醋制减毒存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甘遂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1.甘遂的古代运用 |
2.甘遂化学成分研究 |
3.甘遂药效研究 |
4.甘遂毒性研究 |
5.甘遂炮制研究 |
6.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案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假说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甘遂毒效部位筛选及醋制前后毒效差异研究 |
第一节 甘遂祛腹水药效部位筛选及醋制前后药效差异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甘遂醋制前后不同提取部位对癌性腹水小鼠肠道水通道蛋白AQP1和AQP3表达水平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甘遂肠道毒性部位筛选以及醋制前后毒性差异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甘遂二氯甲烷提取部位主要萜类成分分析、分离与鉴定 |
第一节 甘遂二氯甲烷提取部位与非二氯甲烷提取部位萜类成分比较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甘遂二氯甲烷提取部位主要成分分离鉴定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甘遂萜类成分醋制前后结构转化和毒效变化相关性研究 |
第一节 萜类成分醋制前后结构转化规律及辅料醋中醋酸对成分转化的影响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甘遂醋制前后二萜类成分化合物C6、C7、C8、C10含量变化 |
第三节 化合物C6和C7及化合物C8和C10毒效差异研究 |
结语 |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熊果酸的结构修饰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熊果酸的结构修饰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1.1 C-3位或C-28位的结构修饰 |
1.2 C-3位羟基、C-28位羧基同时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 |
1.3 A环及其他位点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 |
2 熊果酸的结构修饰与抗糖尿病和抗心血管疾病活性 |
3 熊果酸的结构修饰与抗炎活性 |
4 熊果酸的结构修饰与预防骨损伤活性 |
5 熊果酸的结构修饰与抗病原微生物活性 |
6 熊果酸的结构修饰与抗神经系统疾病活性 |
7 总结与展望 |
(6)多脉樫木化学成分及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樫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前言 |
2.化学成分 |
3.药理活性 |
4.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多脉樫木化学成分研究 |
1.前言 |
2.结果与讨论 |
3.实验部分 |
4.化合物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多脉樫木部分化学成分的PTP1B活性筛选 |
1.前言 |
2.仪器与材料 |
3.实验方法 |
4.结果与分析 |
5.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东北4种桦木属植物中几种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及白桦脂醇包埋物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桦木属植物概述 |
1.2 三萜类化合物简介 |
1.2.1 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1.2.2 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 |
1.2.3 三萜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
1.3 天然产物的纯化方法 |
1.4 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研究 |
1.4.1 固体分散技术 |
1.4.2 微粉化技术 |
1.4.3 环糊精包合技术 |
1.4.4 合成前体药物 |
1.4.5 脂质体 |
1.5 多孔淀粉载药的研究 |
1.6 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选题背景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4种桦木属植物中三萜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2 液相色谱条件 |
2.2.3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2.4 三萜类化合物提取率的测定 |
2.2.5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
2.2.6 4种桦木属植物三萜类化合物提取单因素实验 |
2.2.7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 |
2.2.8 白桦脂醇的纯化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白桦中三萜类化合物提取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2 黑桦中三萜类化合物提取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3 枫桦中三萜类化合物提取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4 油桦中三萜类化合物提取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5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2.3.6 白桦脂醇纯化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多孔淀粉-白桦脂醇包埋物的制备及其表征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多孔淀粉-白桦脂醇包埋物的制备 |
3.2.2 白桦脂醇检测方法 |
3.2.3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3.2.4 多孔淀粉-白桦脂醇包埋物制备工艺优化 |
3.2.5 理化表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多孔淀粉-白桦脂醇包埋物制备工艺优化结果 |
3.3.2 多孔淀粉-白桦脂醇包埋物的表征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多孔淀粉-白桦脂醇包埋物的饱和溶解度和药物体外释放率测定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制备 |
4.2.2 饱和溶解度的测定 |
4.2.3 药物体外释放率实验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饱和溶解度测定结果 |
4.3.2 药物体外释放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大叶冬青叶中27-O-p-(E)-coumaroyl ursolic acid抑制乳腺癌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流程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2 主要实验设备和仪器 |
3 主要溶液配制 |
4 实验方法 |
4.1 细胞培养 |
4.2 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 |
4.3 显微观察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MDA-MB-468、HCC1806的细胞形态 |
4.4 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蛋白表达 |
4.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蛋白表达 |
4.6 mRFP-GFP-LC3串联荧光蛋白腺病毒感染细胞以验证自噬的发生 |
4.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27-CAUA对多种乳腺癌细胞及正常人体乳腺细胞增殖的影响 |
2 27-CAUA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
3 不同乳腺癌细胞系EGFR的表达 |
3.1 免疫荧光法检测四株细胞EGFR的表达 |
3.2 流式细胞术检测四株细胞EGFR的表达 |
4 27-CAUA对乳腺癌细胞中EGFR的影响 |
4.1 免疫荧光法检测 |
4.2 流式细胞术检测 |
5 27-CAUA对乳腺癌细胞中Her2转移的影响 |
5.1 免疫荧光法检测27-CAUA对乳腺癌细胞中Her2的影响 |
5.2 流式细胞术检测27-CAUA对乳腺癌细胞中Her2的影响 |
5.3 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乳腺癌细胞中Her2的变化 |
6 27-CAUA对乳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 |
6.1 27-CAUA调节自噬抑制剂BRUCE/Apollon对细胞中LC3 的影响 |
6.2 EGFR的表达对自噬过程中LC3的影响 |
6.3 mRFP-GFP-LC3串联荧光蛋白腺病毒标记自噬的发生 |
7 27-CAUA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7.1 流式细胞术检测27-CAUA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7.2 27-CAUA对乳腺癌细胞中Caspase-3的影响 |
讨论 |
1 大叶冬青叶中三萜类化合物27-CAUA对多种乳腺癌细胞及正常乳腺细胞抑制作用研究 |
2 大叶冬青叶中三萜类化合物 27-CAUA 对乳腺癌细胞中 Her2 的影响 |
3 大叶冬青叶中三萜类化合物 27-CAUA 对乳腺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三萜类化合物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黑枣三萜酸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红枣概述 |
1.2 红枣营养保健价值概述 |
1.3 黑枣概述 |
1.4 三萜酸类研究现状 |
1.4.1 三萜酸类化合物简介 |
1.4.2 三萜酸类化合物提取 |
1.4.3 三萜酸类化合物分离纯化 |
1.4.4 三萜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
1.4.5 三萜酸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1.4.6 其他生物活性 |
1.5 研究目的、内容 |
1.5.1 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样品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2 红枣黑化过程颜色及三萜酸含量变化 |
2.2.1 红枣黑化方法 |
2.2.2 红枣黑化过程中颜色变化 |
2.2.3 红枣黑化过程中三萜酸含量变化 |
2.3 黑枣中三萜酸的提取 |
2.3.1 显色法测定条件的优化 |
2.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3 三萜酸提取量计算 |
2.3.4 提取工艺流程 |
2.3.5 单因素实验 |
2.3.6 响应面实验 |
2.4 黑枣三萜酸的分离纯化 |
2.4.1 样品溶液制备 |
2.4.2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
2.4.3 大孔树脂的筛选 |
2.4.4 静态吸附和解吸动力学实验 |
2.4.5 动态吸附和解吸动力学实验 |
2.4.6 三萜酸纯度计算 |
2.5 化学水平抗氧化 |
2.5.1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5.2 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5.3 总还原能力测定 |
2.5.4 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5.5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6 细胞水平抗氧化 |
2.6.1 试剂配制 |
2.6.2 细胞培养及计数 |
2.6.3 PTA/粗提物浓度的选择 |
2.6.4 H_2O_2浓度的选择 |
2.6.5 细胞分组 |
2.6.6 细胞存活率测定 |
2.6.7 细胞形态学观察 |
2.6.8 细胞凋亡检测 |
2.6.9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2.6.10 ROS水平检测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化过程中枣颜色变化 |
3.2 黑化过程中三萜酸含量变化 |
3.2.1 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总三萜含量 |
3.2.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三萜酸含量 |
3.3 黑枣中三萜酸的提取 |
3.3.1 测定条件优化结果 |
3.3.2 标准曲线图 |
3.3.3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4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3.4 黑枣三萜酸的分离纯化 |
3.4.1 各萃取层三萜含量比较 |
3.4.2 大孔树脂的吸附和解吸性能 |
3.4.3 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 |
3.4.4 动态吸附与解吸实验 |
3.4.5 黑枣三萜酸纯度分析 |
3.5 抗氧化实验结果 |
3.5.1 化学水平抗氧化分析 |
3.5.2 细胞水平抗氧化分析 |
4 讨论 |
4.1 黑枣中三萜酸的提取纯化 |
4.2 黑枣三萜酸的抗氧化活性 |
4.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10)新型中药五环三萜金衍生物通过抑制TrxR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肿瘤是困扰当今医学界的重大难题 |
1.2 中药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抗肿瘤中的应用 |
1.3 中药与金属配位在抗肿瘤中的显着优势 |
1.4 本论文的科学假说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五环三萜炔丙基金(Ⅰ)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稳定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五环三萜炔丙基金(Ⅰ)化合物抑制TrxR诱导ROS-ERS激活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五环三萜氮杂环卡宾金(Ⅰ)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稳定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五环三萜氮杂环卡宾金(Ⅰ)化合物激活ROS-ERS诱导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二 综述 |
附录三 本论文涉及的五环三萜炔丙基金及五环三萜氮杂环卡宾金化合物的核磁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J]. 赵子璇,李春峰,杨洪旺,刘桂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1(08)
- [2]白背清风藤的化学成分研究[D]. 朱丽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山茱萸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D]. 李青会. 西北大学, 2021(12)
- [4]甘遂醋制减毒存效机制研究[D]. 刘东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熊果酸的结构修饰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刘改枝,李金鑫,史礼君,刘萌芽,蔡邦荣. 有机化学, 2021(08)
- [6]多脉樫木化学成分及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D]. 张学瑜.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东北4种桦木属植物中几种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及白桦脂醇包埋物的制备[D]. 韩月.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8]大叶冬青叶中27-O-p-(E)-coumaroyl ursolic acid抑制乳腺癌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臧莉. 皖南医学院, 2021
- [9]黑枣三萜酸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付亚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10]新型中药五环三萜金衍生物通过抑制TrxR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 卞勉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