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播造林对宁夏灵武市沙区植被恢复中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雷[1](2021)在《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乌素沙地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并且沙漠化等生态灾害频发。为了防治沙漠化,人工植被建植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和措施被广泛应用于该地区。毛乌素沙地经过40多年的治理,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柳、杨柴和柠条等人工灌木林,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风蚀破口”进行了不同补植模式的应用实践。然而,什么样的恢复措施、什么样的补植模式才是好的生态恢复,仍然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人工建植的沙柳和杨柴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从林龄和微地形方面,分析了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群落变化特征和演替方向,构建了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并对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风蚀破口”的不同补植模式进行了评价,最终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本研究在丰富基于统计学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研究的同时,旨在为指导我国沙区植被恢复和退化恢复植被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制定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种群均在退化,其重要值也下降到造林34年和38年的0.8475和0.4994,群落向着油蒿群落正向演替,但是杨柴的演替速度更快些;群落演替后期草本层均出现了多年生禾草,群落趋于稳定。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群落特征指标值增加,但飞播杨柴的提升速度较沙柳造林慢。微地形研究表明,杨柴个体大小随着坡位的下降呈明显的减小趋势;杨柴种群活力丘间低地最高,迎风坡次之,背风坡最差;演替进程上背风坡更快;此外,从立地条件来看,丘间低地的地上生物量、全氮和土壤含水量较高,迎风坡坡中的地上生物量和速效钾较高,背风坡坡上风蚀最大。(2)以生物多样性、固碳调节、土壤肥力调节、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等5个生态系统服务类别为准则层,构建了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防风固沙权重最大,为0.42,生物多样性次之,为0.25,再次是涵养水源,为0.17。(3)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分析显示,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增益显着;生物多样性和固碳调节在造林初期增益最快,且沙柳林增速快于杨柴林;土壤肥力调节在造林中段增益最为明显;涵养水源在沙柳林造林初期没有减损,而在杨柴林略有减损;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在造林初期防风固沙功能增效显着,并分别在造林23年和14年后能提供稳固的防风固沙功能。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各阶段可分为4类生态系统服务簇:(1)植被提供服务匮乏型;(2)水土保持保护型;(3)植物土壤保育型;(4)多功能型。微地形方面,坡中相比坡上,固碳调节、土壤肥力调节处于增益状态;坡下相比坡中,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处于增益状态;丘间低地相比坡下,全部处于明显的增益状态。此外,丘间低地相比迎风坡和背风坡均呈明显的增益状态;背风坡相比迎风坡,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增益,其它减损。(4)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评价分值增高,且分别在造林8年和30年后与油蒿群落的得分相近。微地形结果表明,丘间低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得分最高,其次为坡中,坡上和坡下略低,且迎风坡优于背风坡。对“风蚀破口”不同补植模式的评价结果表明,沙柳沙障的固碳能力、土壤肥力调节和防风固沙等效益恢复的最好,紫穗槐生物多样性恢复最好,樟子松人工林均最差;得分上,紫穗槐仅略低于沙柳沙障,可以继续推广,而相对于樟子松,乡土的沙柳更值得推广,该地区也更适合灌木林的营建。(5)裸沙地土壤肥力调节与涵养水源为协同关系,土壤肥力调节在权衡中相对其它服务收益是以损耗生物多样性为前提的。油蒿群落固碳调节与土壤肥力调节、涵养水源三者之间存在协同关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在权衡中已达到相对饱和,均不再收益。随着林龄的增加,沙柳人工灌木林土壤肥力调节和涵养水源一直为协同关系,但仍以权衡为主,固碳调节在权衡中均不收益,生物多样性在权衡时收益开始增多并出现协同关系。随着林龄的增加,杨柴灌木林协同关系略有增加,但仍以权衡为主,规律基本一致,就是防风固沙均不收益,涵养水源均相对收益,只是权衡程度在降低,竞争在减小。微地形方面,协同关系的数量坡下>坡中>坡上和丘间低地,但防风固沙均不收益。不同坡向权衡和协同关系类似,只是背风坡权衡程度更高,竞争更激烈。此外,沙柳人工灌木林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调节各自评估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杨柴人工灌木林所有多样性指数与单位面积生物量、土壤有机质、速效P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而所有的指标与风蚀桩高度变化均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杨柴人工灌木林相比沙柳人工灌木林可以更快的演替到油蒿群落,但是飞播杨柴提升群落生态效益的速度较沙柳造林慢。沙柳和杨柴造林初期以生物多样性、固碳调节和防风固沙增益为主,但是并没有过多的消耗土壤含水量,中期以土壤肥力调节为主,且沙柳和杨柴分别在造林23年和14年以后可提供稳固的防风固沙功能。此外,微地形对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优化抚育时应根据功能需要分部位经营。整体上,人工促进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是成功的,但是在今后选择物种时应更多的考虑乡土灌木树种。
呼东方[2](2020)在《毛乌素嬗迭之路》文中研究表明摆在人类面前有诸多个难题,土地沙漠化治理便是其一。中国沙漠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过去二十年,《新西部》不止一次关注沙漠治理,从最早的牛玉琴治沙事迹,到《民勤:拒绝第二个罗布泊》等深度调查,再到对《王文彪:绿色财富创造者》等治沙成功典范的宣扬,一步步见证了西部人民在沙漠生态治理过程中所迈出地坚实的步伐。如今,毛乌素沙漠治理成效再次举世瞩目。经过七十年的人工干预和治理,中国人在毛
温静[3](2019)在《宁夏北部几种灌木、半灌木群落特征及种群格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灌木、半灌木作为干旱区植被的主要成分之一,在维护荒漠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依托《中国荒漠主要植物群落调查》项目,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低空航拍,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点格局分析法,对宁夏地区几种灌木、半灌木群落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旨在制定荒漠植物群落数字分布图,提供基础性数据服务,为我国荒漠区植物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调查区植物种共77种,隶属18科51属。其中蕨类植物为1科1属1种,占总种数的1.30%;裸子植物1科1属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30%;被子植物16科49属75种,占总种数的97.40%。区系组成相对简单,多为抗旱或抗盐类植物,如油蒿、小果白刺、珍珠猪毛菜等。(2)油蒿-乌柳群落灌木种总盖度和总密度值均为最大,该群落生境是固定沙地,为油蒿、乌柳等沙生植被创造了适合其生存的环境。小果白刺群落灌木种总盖度和总密度值均为最小,说明该群落灌木种生物量最少。(3)在9个样地中,油蒿种群分布了 7个样地,分布在调查群落的占比为77.77%,且重要值居于前两位,说明宁夏荒漠地区广泛分布油蒿种群,证明了油蒿是我国半干旱沙区特有的优良固沙半灌木。(4)各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均普遍偏低。珍珠猪毛菜-红砂群落除优势度其他多样性指数均为最高,说明该群落较为稳定。普遍油蒿群落优势度高,优势种在群落中的作用突出,说明群落结构不稳定,种类组成较为简单。各群落相似性系数在(0.032-0.429)之间,群落间相似性水平低。(5)调查区种群主要以聚集型分布为主,偶尔在小尺度范围呈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且大部分油蒿种群均服从聚集型分布,揭示了宁夏荒漠区环境资源匮乏,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以其母株为扩散中心。(6)油蒿与小果白刺种群在大尺度范围内,二者为正相关,协调共存。白沙蒿与油蒿种群、油蒿与乌柳种群及珍珠猪毛菜与红砂种群在尺度大尺度范围内,二者均呈负相关,说明二者为争夺环境资源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在油蒿人工群落中,与其最优配置物种为小果白刺。
赵佳训[4](2018)在《灵武白芨滩沙漠公园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下,西部干旱沙漠地区的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沙漠旅游逐渐成为当地旅游开发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沙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的开发必须谨慎论证合理规划,辅以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和生态建设规划,同时体现其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建立沙漠公园是开展沙漠旅游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目前国内在沙漠公园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相对不足。本文以灵武白芨滩沙漠公园为研究对象,取得以下结果:(1)对白芨滩沙漠公园生态环境、景观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自然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沙漠景观类文章的研究,用借鉴优秀实例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探讨了生态保护型沙漠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2)通过对白芨滩沙漠公园的景观资源进行调查、分类统计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将白芨滩沙漠公园的景观资源划分为8个主类,17个亚类。景观资源价值的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白芨滩沙漠公园景观资源类型较为丰富,自然景观良好,科研价值突出,生态价值与开发潜力较高,满足沙漠公园建设的资源条件要求。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量化评价方法,构建了由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旅游条件三个层次之下13个评价因子组成的白芨滩沙漠公园景观资源定量评价模型,通过准则层和因子层的权重分析,确定了白芨滩公园以沙漠景观、沙生植被、湖泊湿地景观为其最重要的景观特色,作为白芨滩公园规划中重点保留和保护的景观类型;对白芨滩沙漠公园的景观资源定量评价得分为79.542分,属四级景观资源,达到优良级景观资源等级。(3)论文通过对沙漠公园规划理论的分析,从沙漠公园的功能、规划原则、功能布局规划、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植被配置规划等方面,总结了沙漠公园规划的方法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对白芨滩沙漠公园进行了规划,将白芨滩沙漠公园分为七大功能区,即综合服务接待区、林果观光采摘区、沙漠湿地保育区、科普宣教区、沙漠探险拓展营区、沙漠风情区、生态保育区。对不同功能分区环境容量、项目设置、植物景观、保护工程、服务设施等专项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划。规划指导思想强调充分挖掘灵武当地历史文化、民俗特色和沙漠旅游资源,塑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并集生态保护、文化体验、观光娱乐、科普教育、附属生产于一体的沙漠公园。本规划中的白芨滩沙漠公园不仅可为周边地区居民提供旅游服务,同时也是展现灵武地域特色的城市风景线,在地域空间上,白芨滩沙漠公园与水洞沟旅游区、灵武高庙、明代红山堡等旅游区形成资源互补,能够共同推动灵武市旅游的发展。沙漠公园的开发必须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增强沙漠生态的多样性,杜绝把沙漠旅游开展成破坏之旅,防止沙漠生态系统退化。本规划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治沙理论为支撑,顺应沙漠旅游大众化需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谢树春,朱建军,赵玲,李陇堂[5](2016)在《宁夏南部退耕坡地与宜林荒山植被恢复方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土石山区退耕坡地、宜林荒山为试验区,以植被恢复效果为依据,研究了几种技术措施在宁夏南部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证明,与任垦任牧相比,自然封禁或人工造林3年后,植物种类分别增加13个、4.75个,增加百分比达到76%126.8%;植被盖度增加49.8%14.9%;基质(下垫面)有机质、全量养分、速效养分、020cm土层粉粒百分比分别较对照提高8.2g/kg、0.79g/kg、5.8mg/kg、6.54%;减流56.9%91.5%,减沙61.3%94.7%;自然封禁区草被盖度、高度、单位面积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分别增加14.9%、16.5%、38.1%、38.3%;人工造林区辽东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年平均增长量分别为88.3%、87.9%、89%。可见,自然封禁和人工造林都是宁南植被恢复的好方法,两种措施相对比,人工造林区>自然封禁区,退耕坡地>宜林荒山地;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尽量多采用人工造林方法,并尽可能选用辽东栎作为乔层树种。
王黎黎[6](2016)在《盐池县封育条件下草地生态环境演变态势及草场管理》文中研究指明禁牧封育是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之一,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通过退耕还林和禁牧封育,有效的遏制了草原退化沙化,为各种牧草的生长提供了生境及休养生息的条件,促使草原植被较快恢复,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本文结合国家荒漠化定位监测项目,以全国荒漠化定位监测站、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质荒漠化强烈发展地区之一宁夏盐池县为例,从生态学和利用的角度,通过地面样地调查与宏观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封育措施下植物群落的演替态势、土壤质地的变化特征以及草地的健康状况,试图找到沙化草地植被的最佳恢复方式,探讨草场的生态管理模式,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生产间的冲突问题,为沙化草地植被恢复及草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阶段性成果如下:(1)研究区内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多年生草本占大多数,灌木、半灌木最少。从科属组成来看,豆科植物和菊科植物占主要地位,其次为禾本科、藜科。运用TWINSPAN等级分类将研究区在4级水平上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2)对宁夏盐池县自然地带沙地植被演替的研究表明,一般正向演替序列为:一年生草本短命先锋植物→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半灌木、灌木。退耕还林地、天然草地和翻耕区正处于以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为主要优势种的正向演替阶段;新封育区和半封育区正处于以半灌木、灌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要优势种的正向演替阶段;而老封育区呈现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的逆向演替趋势。在植物群落的正向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趋于均匀化。(3)对带状翻耕区内植被恢复状况研究表明,翻耕能够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群落均匀度,但这种作用并不显着,在植被盖度和生物量方面,翻耕区的数值波动很大,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群落稳定性较差,翻耕区内土壤含水量较低,养分含量很少。所以,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带状翻耕对于盐池草场来说,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恢复方式。(4)研究区土壤贫瘠,土壤养分状况非常差,土壤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很低。放牧等干扰主要影响了土壤表层的理化性质。不同深度土层土壤含水量都是半封育区最高。干扰梯度的不同对速效养分的影响规律比较明显,基本上是干扰越大养分含量越低。(5)选取多种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因子对盐池县的草地进行健康等级划分,优等草地占全部草地面积的0.39%,中等占60.18%,劣等占39.43%。单位优等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286.98元/hm2·a,中等草地为3627.41元/hm2·a,劣等草地为2179.32元/hm2·a。2014年盐池县草地生态系统的总服务价值为1375.79×106元。(6)封育措施对植被恢复的作用效果明显。它能够保护植被免受人畜干扰,为植被提供良好的休养生息的条件,提高群落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从而促进群落恢复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从盐池县植被覆盖图中也可以看出,2002年采取全县禁牧措施后,2003、2004年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但长时间的完全封育并不利于植被的恢复。随着封育时间的延长,封育区内地表生物结皮形成并逐渐增厚,不仅与植物争水争肥,还直接影响了水分的入渗,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完全封育的最佳年限为8年左右。考虑到盐池县的生态脆弱性,建议对草地进行分级管理。劣等草地继续实行退耕还林以及禁牧封育等植被恢复措施,对中等草地和优等草地实行季节性放牧或轮牧等方式利用,经济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妥协点为地上生物量的35%。(7)在禁牧政策下,抑制偷牧现象最好的办法是加大监管力度与惩罚强度的同时,提高牧民的长期禁牧收益,当禁牧后的收益等于偷牧的短期收益时,即使政府不监管牧民也不会偷牧。建议采用轮牧、季节性放牧政策与禁牧补贴政策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牧民在禁牧政策下的收益。
赖宗锐[7](2015)在《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动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地下有机碳动态的不确定性阻碍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理解。植物细根(直径<2mm)动态在生态系统地下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节着陆地生态系统营养和水分的潜在吸收和循环,并控制着从植物到土壤的主要碳流通,对其研究在理解地球化学生物循环方面有重要意义。我国西北地区,在沙地和退化草场上营造灌木林是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然而对于其地下碳动态的研究非常薄弱,作为植物根系统最活跃的细根部分,在土壤有机碳积累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以四种典型沙生灌木(沙柳(Salix psammophila)、沙蒿(Artemisia ordosica)、杨柴(Hedysarum mongolicum)和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林)和退化草场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内生长芯法、微根管法、根袋法和土壤芯法,分别对四种灌木细根生物量、生产量、周转、分解和土壤有机碳储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退化草场营造柠条林,增加了林草复合系统地下竞争强度,从而降低了草本植物细根生产力,但并没有改变其细根的水分吸收策略;柠条和草本植物细根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草本植物细根更多集中于土壤表层,而柠条更多分布在深层。沙地营造沙柳、沙蒿和杨柴灌木林后,沙柳比沙蒿和杨柴具有更多的细根和更高的细根生产力。三种灌木表现出不同的细根分布特征和适应机制,沙柳发达的细根充分占据了土壤空间,沙蒿细根分布特征与草本植物相似,但有一定量的细根向深层土壤空间延伸,杨柴细根则尽量避开干旱的表层土壤,占据深层土壤。(2)与柠条和杨柴相比,沙柳和沙蒿具有较低的平均寿命和更高的周转率。沙柳和沙蒿通过不断更新细根适应沙区土壤季节性干旱,而杨柴和柠条通过减少细根周转速率,从而降低周转投入成本。(3)在2a的分解期内,沙柳、沙蒿、杨柴和柠条四种灌木细根经历了非常缓慢、快速和缓慢三个不同的分解阶段。柠条和沙蒿碳分解速率和释放率都明显高于沙柳和杨柴。四种灌木细根分解与土壤含水量和底物含碳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受土壤温度的影响并不显着。(4)柠条林地有机碳储量(0-80 cm)比对照退化草场明显要少,退化草场稳定的重组有机碳组分显着高于柠条林地,而其不稳定的轻组有机碳组分则轻微低于柠条林地。退化草场土壤(0-80 cm)含有更多的草本植物细根,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对照裸沙地比较,沙柳、沙蒿和杨柴林地都显着增加了沙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沙蒿林地增加最多,且其增加的有机碳中,以稳定的重组有机碳为主,杨柴林地次之,沙柳林地最少。(5)四种灌木林地和退化草场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机制存在显着差异,但其细根动态(包括生物量、生产力、周转和分解)并不能完全解释其差异。基于有机碳的积累,沙蒿是更合适的沙地植被建设灌木种,退化草场应慎重引进灌木树种。本文全面研究和评估了毛乌素沙地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的细根特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其细根水分吸收策略和对干旱的适应机制,并初步探讨了四种灌木林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机制差异,深入分析了灌木细根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评价沙生灌木的生态效应提供参考,也可为沙地生态建设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然而,沙地灌木细根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机制等问题,依然需要深入研究。
周立军[8](2012)在《宁夏沙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近1/3。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虽然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净减少,但局部地区仍有扩展,沙区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1984年钱学森先生提出了“沙产业”的概念,沙产业概念的提出是将沙漠作为一种资源,重新审视,对于推动人们从沙漠中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研读了国内外有关沙产业发展的大量资料,对国外沙产业发展典型国家近年来沙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沙产业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综合理论发展和国内外沙产业实际发展状况,对沙产业理论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沙产业是在沙漠和戈壁等“不毛之地”,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植物资源、光热能资源、风能资源以及文化旅游等资源,获得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复合型新兴产业。基于这样的认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同类型地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全面剖析了宁夏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结合宁夏沙区自然环境特点和发展需求,将宁夏的沙产业按照不同生态类型,划分为毛乌素沙地治理区、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治理区、引黄灌区腹部沙地治理区和中部干旱带沙化土地治理区4个区域,阐述了各个区域沙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实行分类发展。并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治理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为例,尝试建立宁夏沙产业发展的模式与对策,提出了“科学开发、高端制胜、融合发展、科技引领、龙头带动、品牌推进”的发展策略,为宁夏沙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也为地方政府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具体措施。
朴起亨[9](2010)在《几种不同材料机械沙障防风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机械沙障是降低近地表土壤风蚀的重要措施,其主要通过改变下垫面的性质,增加地表粗糙度来实现降低风速、减弱风蚀,进而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然而,以往的实验主要以风洞模拟为主,野外实验结果稀少。本研究选取毛乌素沙地南缘作为样地,通过大量野外实验,观测不同沙障措施(麦草、芦苇杆、聚酯纤维沙袋、塑料网)下近地表风速变化规律和土壤的蚀积特征,探讨沙障措施对土壤风蚀影响的机理,找出各项沙障技术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期能为制定防治土壤风蚀的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结论如下:(1)对于塑料网沙障,本试验选取了规格为1m×1m、2m×2m、3m×3m及4m×4m,高度分别为20cm、30cm、40cm和50cm,孔隙度为20%、30%、50%及70%的64种组合方式。经过对比分析得出:沙障规格为1m×1m,高度为50cm,孔隙度为20%时,塑料网沙障在四种材料中防风固沙效果最佳。在同一高度条件下,所有规格沙障当沙障高度为40cm时,防风固沙效果和高度为50cm时的相差很小,而且当沙障孔隙度为30%时,防风固沙效果和孔隙度为20%时的相差不大。综合考虑沙障的设置成本等因素,沙障在相同的条件下,选择高40cm,孔隙度为30%较为适宜。(2)沙袋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1m×1m、1.5m×1.5m、2m×2m、3m×3m及4m×4m等5种规格当中,1m×1m规格的防风固沙效果最佳。不足之处为该材料跟其他材料沙障相对比较,防风固沙效果最差。这是由于沙袋沙障的高度固定为10cm,相对较低,从野外试验结果来看,增大粗糙度的效果不明显。从野外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当野外平均风速达到8m/s以上时,沙袋方格内部的沙粒大部分被吹出,使得沙障内部的风蚀程度大于裸地,沙袋沙障的设置反而加强了沙障内部的风蚀。同时,从野外观察发现,在铺设沙袋沙障后,迎风面的沙袋的底部首先遭到大风的‘掏蚀’,之后沙袋自然下塌,从而使得该沙障达不到理想的防风固沙的作用。沙袋沙障的优势是能就地取材,以沙治沙,布设办法简易,费时短,效率高,成本低廉,在一定面积里需要的材料量比其他材料少。不足之处为生产费用和运送费比其它材料贵。(3)对1m×1m、1.1m×1.1m、1.2m×1.2m、1.4m×1.4m、1.5m×1.5m、1.6m×1.6m、1.8m×1.8m及2m×2m 8种规格麦草沙障防风固沙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为:随着麦草沙障规格的增大,相对风速逐渐降低,防风固沙效果降低。麦草沙障的地面粗糙度分析结果显示,1m×1m规格麦草沙障的地面粗糙度最大,2m×2m规格的最小。随着麦草沙障规格增大,地面粗糙度逐渐降低。在麦草沙障内部的蚀积量观测结果显示,1m×1m到1.4m×1.4m的麦草沙障与其他规格的沙障相比,稳定区范围较大,侵蚀区的范围较小。试验的8种规格当中,1m×1m麦草沙障蚀积量最小。麦草沙障的成本在这四种材料当中最低。(4)对规格为1m×1m、2m×2m及4m×4m的芦苇杆沙障防风固沙效果分析结果为:1m×lm和2m×2m芦苇杆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差别不大。4m×4m芦苇杆沙障的平均粗糙度最小,防风固沙效果最差。防沙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m×1m和4m×4m芦苇杆沙障在第一个方格中粒径为0.25mm以上的输沙量比旷野的输沙量多。从粗糙度分析,1m×1m和2m×2m规格芦苇杆沙障的平均粗糙度为0.1009m和0.0925m,差别不大。从防风固沙效果、输沙率和粗糙度综合分析表明,1m×1m沙障效果最好。而2m×2m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输沙率和粗糙度则与1m×1m沙障的差别不大。芦苇杆沙障的成本仅次于麦草沙障。(5)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与高度和孔隙度均有密切关系。在以往布设格状沙障时,通常只考虑材料和沙障规格,而忽视了孔隙度的重要性。因此,今后实施固沙措施时,除了材料本身以外,沙障孔隙度也是一个关键指标。在沙区布设沙障,不仅要考虑防风固沙效果,还要尽量控制沙障成本,只有综合考虑生态和经济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治沙问题。
杨越[10](2010)在《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宁夏盐池县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北方农牧交错区。近年来大范围的植被恢复对于遏制土地退化、改善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作用。植被恢复的过程对盐池县景观动态与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探讨其变化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采用遥感影像与地面调查相结合,运用现代“3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原理,从宏观尺度对盐池县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景观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恢复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土壤学、水文学等相关理论,以退化生态系统区域尺度植被种类、群落结构、土壤质量、水分水文效应、风蚀防治效应等为切入点,系统研究盐池县不同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并建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植被恢复过程进行生态效应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地利用/覆被发生较大变化。从1999~2009年以来不同时段中,农地一直呈现递减趋势,由占全县面积的21.78%减小到18.49%,减少22180.19 hm2;林地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从占全县面积的9.79%增加到13.08%,增加22179.6 hm2,其增长的来源均主要为草地,其次为农地;居民及建设用地从占全县面积的1.28%增加到4.20%,增加19708.12 hm2;未利用地在1999年以后开始大幅度减少,主要为流动沙地的减少,其减少的部分主要转化为林地和草地。(2)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中景观动态产生变化。类型水平上,不同时期土地利用Ⅰ级分类的平均斑块面积(MPS)排序是草地>农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居民建设用地,土地利用Ⅱ级分类中高盖度草地与低盖度草地的MPS随时段的变化幅度较大,其他类型的变化不明显;斑块面积变异系数(PSCV)变化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离散程度逐渐减小;各类型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LPI)明显高出其它类型,体现草地的基质作用;有林地的LPI在不断升高,而旱地和疏林地的LPI却在降低,表明生态建设取得良好成果。景观水平上,盐池县1999~2003年景观的破碎度加大,景观异质性增加,2003~2009年的景观破碎度降低,景观异质性减弱;最大斑块指数(LPI)和变异系数(PSCV)均呈较小幅度波动;不同时期景观的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I)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AWMPFD)的差异性较小,说明斑块形状的规则性及斑块边缘复杂程度变化较小。景观多样性(SHDI)、均匀度(SHEI)呈现细微波动,但整体平稳增长,表明近10年景观面积在不同类型之间的分配相对均匀,景观的异质性增加。聚集度(CONTAG)逐年下降和散布与并列指数(IJI)逐年上升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景观中各种类型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出现均衡化。(3)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显着。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数量逐渐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提高,群落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也都比农地有所提高,群落生态效应明显。植物根系的穿插作用使土壤物理性质得以改善,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入渗性能增强;土壤颗粒组成也发生一定的改变,土壤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逐渐增加,土壤的抗蚀性逐渐增强。不同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养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及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明显。不同植被类型根系分布深度及密度的差异使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不同,因此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植被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削弱了雨滴对土壤的溅蚀,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截留作用表现各异。枯落物层是拦截降水的重要环节,研究中所选立地类型以灌木草本为主,枯落物层容水量相对较小。植被恢复对风速和下垫面性质产生一定影响,风蚀防治作用明显。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物种群落特征,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水分、水文等生态因子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不同生态因子间的相关程度不同。(4)盐池县不同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指数均处在(0.4-0.6)之间,评价等级为中级。不同立地类型的生态效应指数(EEI)的大小排序为:天然草地>退耕还林地>人工封育草地>撂荒地>固定沙地>农地。植被恢复过程在群落效应、土壤物理效应、土壤化学效应、水文水分效应以及风蚀防治效应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盐池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土地荒漠化的逆转。因此,结合盐池县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等方面条件,因地制宜的推进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是盐池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飞播造林对宁夏灵武市沙区植被恢复中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播造林对宁夏灵武市沙区植被恢复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生态恢复概述 |
1.2.1.1 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及内涵 |
1.2.1.2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2.1.3 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概述 |
1.2.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
1.2.2.2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
1.2.3.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概述 |
1.2.3.2 权衡与协同的类型 |
1.2.3.3 权衡与协同的研究方法 |
1.2.4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实践与恢复成效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质地貌特征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植被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生态系统服务类别的选择 |
2.2.3 测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1 遥感数据处理 |
2.3.2 基本数据计算公式 |
2.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4 数据标准化处理 |
2.3.5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的计算 |
2.3.6 综合评价 |
2.3.7 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量化方法 |
2.3.8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
3.1 沙柳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
3.1.1 沙柳灌木林的分布特征 |
3.1.2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 |
3.1.2.1 沙柳的生长特征 |
3.1.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
3.1.2.3 地上生物量特征 |
3.1.2.4 土壤理化性质 |
3.1.2.5 风蚀桩高度变化 |
3.1.2.6 物种重要值 |
3.2 飞播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
3.2.1 杨柴灌木林的分布特征 |
3.2.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 |
3.2.2.1 杨柴的生长特征 |
3.2.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
3.2.2.3 地上生物量特征 |
3.2.2.4 土壤理化性质 |
3.2.2.5 风蚀桩高度变化 |
3.2.2.6 物种重要值 |
3.3 微地形对飞播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的影响 |
3.3.1 微地形对杨柴生长特征的影响 |
3.3.2 微地形对群落特征的影响 |
3.3.3 微地形对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
4.1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分析 |
4.2.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 |
4.2.1.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损益分析 |
4.2.1.2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簇类型及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
4.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 |
4.2.2.1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损益分析 |
4.2.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簇类型及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
4.2.3 微地形对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的影响 |
4.2.3.1 不同坡位、坡向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值 |
4.2.3.2 生态系统服务随坡位下降的变化特征 |
4.2.3.3 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坡向的损益分析 |
4.3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 |
4.3.1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评价 |
4.3.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评价 |
4.3.3 飞播杨柴14 年后不同坡位、坡向评价 |
4.3.4 “风蚀破口”中的不同补植模式评价 |
4.3.4.1 不同补植模式下各指标实测值对比 |
4.3.4.2 不同补植模式恢复成效评价结果 |
第五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及其相互关系 |
5.1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
5.1.1 裸沙地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2 油蒿群落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3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4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5 微地形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
5.1.5.1 坡位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
5.1.5.2 坡向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
5.2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
5.2.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
5.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
第六章 讨论 |
6.1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的演替方向 |
6.2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随林龄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 |
6.3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随林龄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6.4 毛乌素沙地微地形对植被发育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6.5 人工促进沙地植被恢复的必要性和物种选择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论文选题来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与科研工作 |
(2)毛乌素嬗迭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治沙从这里开始 |
奇迹背后的艰辛与坚守 |
新生代的治理模式 |
生态与高质量发展协调共进 |
(3)宁夏北部几种灌木、半灌木群落特征及种群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灌木的特征研究进展 |
1.3.2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研究进展 |
1.3.3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4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
1.3.5 点格局研究进展 |
1.3.6 种间关系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与植被 |
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1.1 群落种类组成 |
3.1.2 群落类型的确定 |
3.1.3 群落物种多样性 |
3.1.4 群落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 |
3.1.5 共优种间关联性 |
3.2 研究方法 |
3.2.1 调查点布设与野外调查 |
3.2.2 群落类型的确定方法 |
3.2.3 物种多样性分析方法 |
3.2.4 群落相似性分析方法 |
3.2.5 种群点格局分析方法 |
3.2.6 种间关联性分析方法 |
3.3 技术路线图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群落种类组成 |
4.2 群落类型的确定 |
4.2.1 灌木种盖度及密度分析 |
4.2.2 灌木种重要值 |
4.2.3 灌木群落类型 |
4.3 群落物种多样性 |
4.4 群落相似性 |
4.5 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5.1 油蒿和乌柳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5.2 油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5.3 油蒿和小果白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5.4 白油蒿和油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5.5 小果白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5.6 珍珠猪毛菜和红砂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6 共优种种间关联性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灵武白芨滩沙漠公园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沙漠旅游研究现状 |
1.3 国内沙漠旅游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沙漠 |
2.1.2 沙漠公园 |
2.1.3 土地沙漠化 |
2.1.4 沙漠生态系统 |
2.1.5 沙漠旅游 |
2.2 沙漠景观营造理论研究 |
2.2.1 恢复生态学 |
2.2.2 景观生态学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沙漠景观资源评价研究 |
3 沙漠公园规划研究 |
3.1 沙漠公园建设的必要性 |
3.2 沙漠公园规划目标 |
3.3 沙漠公园的功能 |
3.4 沙漠公园的规划原则 |
3.5 沙漠公园的布局规划 |
3.6 沙漠公园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
3.7 沙漠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4 白芨滩沙漠公园概况 |
4.1 公园自然概况 |
4.1.1 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4.1.2 地形地貌 |
4.1.3 气候 |
4.1.4 水文 |
4.1.5 土壤 |
4.1.6 动植物资源 |
4.2 社会经济概况 |
4.3 交通概况 |
4.4 土地权属及利用概况 |
5 白芨滩沙漠公园景观资源评价 |
5.1 景观资源的调查与分类 |
5.1.1 景观资源的调查 |
5.1.2 景观资源的分类 |
5.2 景观资源的评价 |
5.2.1 定性评价 |
5.2.2 定量评价 |
6 白芨滩沙漠公园规划 |
6.1 总体布局 |
6.1.1 主题定位 |
6.1.2 功能分区 |
6.1.3 游览路线组织 |
6.2 环境容量估算及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
6.2.1 环境容量估算 |
6.2.2 客源市场分析 |
6.3 种植规划 |
6.3.1 综合服务区种植规划 |
6.3.2 林果观光采摘区种植规划 |
6.3.3 沙漠湿地保育区种植规划 |
6.3.4 科普宣教区种植规划 |
6.3.5 沙漠风情区种植规划 |
6.3.6 沙漠探险拓展营区种植规划 |
6.3.7 生态保育区种植规划 |
6.4 保护规划 |
6.4.1 沙漠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
6.4.2 水资源保护规划 |
6.4.3 野生动植物及其繁衍地或栖息地保护规划 |
6.5 服务设施规划 |
6.5.1 游客服务中心 |
6.5.2 餐饮设施 |
6.5.3 娱乐设施 |
6.5.4 购物设施 |
6.6 基础工程实施规划 |
6.6.1 道路交通规划 |
6.6.2 局域网建设 |
6.6.3 供电设施 |
6.6.4 给排水工程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景观资源单体调查表 |
附录B 白芨滩沙漠公园景观资源定量评价专家问卷调查表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5)宁夏南部退耕坡地与宜林荒山植被恢复方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1. 1 试验区概况 |
1. 2 试验区的确定 |
1. 3 试验区的布设 |
1. 4 试验观测项目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 1 各植被恢复区植物种数和盖度的变化 |
2. 2 各植被恢复区基质( 下垫面) 理化指标的变化 |
2. 3 各植被恢复区蓄水保土效益变化 |
2. 4 各植被恢复区植物生长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6)盐池县封育条件下草地生态环境演变态势及草场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草地及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 |
1.3 草地退化现状 |
1.4 沙化草地研究进展 |
1.4.1 环境因素对草地沙化的影响 |
1.4.2 放牧对草地沙化的影响 |
1.4.3 沙化草地植被恢复 |
1.5 围栏封育及其对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作用 |
1.5.1 围栏封育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
1.5.2 围栏封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6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 |
1.6.1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1.6.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方法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 |
2.1.3 土壤 |
2.1.4 植被 |
2.1.5 土地资源结构 |
2.1.6 水资源 |
2.2 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
2.2.1 人口及社会经济状况 |
2.2.2 土地利用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基础资料收集 |
3.3 外业调查 |
3.3.1 固定样地的布设 |
3.3.2 野外植被调查 |
3.3.3 土壤调查 |
3.4 数据分析处理 |
3.4.1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
3.4.2 重要值的计算 |
3.4.3 生态位测度 |
3.4.4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3.4.5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
3.4.6 稳定性测定方法 |
3.4.7 群落相似性计算 |
3.5 技术路线 |
4 封育措施下草地植物群落演变态势 |
4.1 物种组成 |
4.1.1 植物群落的科属组成 |
4.1.2 植物群落生活型组成 |
4.1.3 植物的饲用价值 |
4.2 植物群落分类 |
4.3 植被数量特征分析 |
4.4 草地植物群落种群生态位变化 |
4.4.1 生态位宽度变化 |
4.4.2 生态位重叠度变化 |
4.5 主要种群空间分布 |
4.6 群落相似性 |
4.7 草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分析 |
4.8 草地群落稳定性研究 |
4.9 讨论 |
4.9.1 降水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9.2 群落数量特征与生物多样性 |
4.9.3 群落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 |
4.10 小结 |
5 封育措施下土壤性状研究 |
5.1 土壤物理性质 |
5.1.1 土壤容重 |
5.1.2 土壤含水量 |
5.2 土壤养分含量 |
5.2.1 土壤氮素含量 |
5.2.2 土壤磷素含量 |
5.2.3 土壤钾素含量 |
5.2.4 土壤有机质含量 |
5.3 表层土壤结皮对植被的影响 |
5.4 土壤环境因子与植物群落的关系 |
5.4.1 土壤环境因子的选择 |
5.4.2 植被与土壤环境因子DCCA排序 |
5.5 讨论与小结 |
6 封育措施对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
6.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6.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6.2.1 基况C的选取 |
6.2.2 活力指数V的选取 |
6.2.3 组织力指数O的选取 |
6.2.4 恢复力指数R的选取 |
6.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4 权重的计算 |
6.4.1 层次分析法 |
6.4.2 熵值法 |
6.4.3 综合权重法 |
6.5 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得分计算 |
6.6 讨论与小结 |
7 盐池县草场植被动态变化与管理 |
7.1 近十几年盐池县植被覆盖度变化 |
7.1.1 样地植被盖度的确定 |
7.1.2 植被覆盖度的反演 |
7.1.3 盐池县植被覆盖度分析 |
7.2 盐池县草地等级划分 |
7.2.1 草地范围确定 |
7.2.2 草地等级划分 |
7.3 盐池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7.3.1 生态服务价值 |
7.3.2 经济生产价值 |
7.3.3 不同等级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7.4 生态保护与经济生产间的权衡 |
7.4.1 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关系 |
7.4.2 不同利用率下草地的服务价值 |
7.4.3 草场区别管理模式 |
7.5 讨论 |
7.5.1 植被恢复的影响因素 |
7.5.2 关于禁牧政策政府与牧民间的博弈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动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细根定义 |
1.2.2 细根动态研究方法 |
1.2.3 细根分布 |
1.2.4 细根生产和周转 |
1.2.5 细根分解 |
1.2.6 细根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与地貌 |
2.3 气候、土壤和水文 |
2.4 植被状况与建设 |
2.5 样地选择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细根生物量和生产量的测量方法 |
3.3.2 细根周转观测方法 |
3.3.3 细根分解测量方法 |
3.3.4 有机碳测量方法 |
4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分布及生产特征 |
4.1 柠条和草本植物复合系统和退化草场细根分布与生产 |
4.1.1 柠条林地土壤含水量季节变化 |
4.1.2 柠条和草本植物细根垂直分布 |
4.1.3 柠条和草本植物细根生产 |
4.2 三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分布与生产 |
4.2.1 三种沙生灌木细根现存生物量和生产量的垂直分布 |
4.2.2 三种沙生灌木细根根长、吸收面积和比根长 |
4.3 讨论 |
4.3.1 柠条林草复合系统地下竞争 |
4.3.2 三种典型沙生灌木地下适应机制 |
4.4 小结 |
5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周转特征 |
5.1 微根管表面的细根参数特征 |
5.2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寿命 |
5.3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生长动态 |
5.4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死亡与周转 |
5.5 讨论 |
5.5.1 微根管法与土壤芯法和内生长芯法的比较 |
5.5.2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寿命及其影响因子 |
5.5.3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季节生长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
5.5.4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周转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
5.6 小结 |
6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分解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
6.1. 降雨、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变化 |
6.2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质量分解和碳释放 |
6.3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分解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关系 |
6.4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N释放和C/N变化 |
6.5 讨论 |
6.5.1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分解特征 |
6.5.2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分解模型 |
6.5.3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分解速率的影响因子 |
6.6 小结 |
7 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动态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7.1 柠条林地总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 |
7.2 三种沙生灌木林地总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储量 |
7.3 讨论 |
7.3.1 退化草场造林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
7.3.2 退化草场造林后细根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
7.3.3 营造三种沙生灌木林对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影响 |
7.3.4 三种沙生灌木细根对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影响 |
7.4 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宁夏沙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概况 |
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三章 宁夏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宁夏沙区基本概况 |
3.1.1 自然条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基本概况 |
3.2 宁夏发展沙产业的优势 |
3.2.1 人文优势 |
3.2.2 基础条件优势 |
3.2.3 自然资源优势 |
3.3 产业优势 |
3.3.1 种植业 |
3.3.2 新能源产业 |
3.3.3 沙漠旅游业 |
3.4 宁夏沙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1 自然条件严酷 |
3.4.2 气温升高 |
3.4.3 水资源严重匮乏 |
3.4.4 干旱频发 |
3.4.5 无霜期延长 |
3.4.6 防沙治沙及沙产业发展投入不足 |
3.4.7 防沙治沙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矛盾 |
3.4.8 对治沙大户和农民合作组织的扶植政策缺失 |
第四章 宁夏沙产业发展构想 |
4.1 加快宁夏沙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4.1.1 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
4.1.2 构筑祖国西部生态屏障的战略选择 |
4.1.3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
4.1.4 改善区域发展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举措 |
4.2 基本原则 |
4.3 区域布局构想 |
4.3.1 毛乌素沙地治理区 |
4.3.2 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区 |
4.3.3 灌区腹部沙地区 |
4.3.4 中部干旱带沙化区 |
4.4 宁夏发展沙产业的有益探索—以灌区腹部沙地区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为例 |
4.4.1 发展现状 |
4.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3 发展方向及措施 |
4.4.4 葡萄产业与旅游资源 |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几种不同材料机械沙障防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荒漠化成因与现状 |
1.2.2 防沙治沙历程 |
1.2.3 沙障研究现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特征 |
2.3 气候特征 |
2.3.1 研究区基本气候 |
2.3.2 研究区风沙活动条件分析 |
2.4 水文特征 |
2.5 土壤类型 |
2.6 植被类型 |
2.7 社会经济概况 |
2.8 研究区荒漠化治理现状 |
3 研究方法 |
3.1. 塑料网沙障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试验布设 |
3.2 沙袋沙障 |
3.2.1 试验设计 |
3.2.2 试验布设 |
3.3 麦草沙障 |
3.3.1 试验设计 |
3.3.2 试验布设 |
3.4 芦苇杆沙障 |
3.4.1 试验设计 |
3.4.2 试验布设 |
3.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5.1 研究内容 |
3.5.2 研究方法 |
3.6 技术路线 |
4 塑料网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
4.3 防风固沙效益分析 |
4.3.1 不同规格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 |
4.3.2 不同规格沙障的输沙率变化 |
4.3.3 不同规格沙障内地表蚀积变化 |
4.3.4 不同规格沙障的粗糙度变化 |
4.4 塑料网沙障综合效益分析 |
4.4.1 相同高度不同规格及孔隙度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分析 |
4.4.2 相同规格不同孔隙度极高度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分析 |
4.4.3 相同孔隙度不同高度及规格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分析 |
4.4.4 不同规格沙障的相对风速及地面粗糙度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5 芦苇杆、沙袋和麦草沙障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
5.1 芦苇杆沙障防风固沙效果 |
5.1.1 不同规格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 |
5.1.2 不同规格沙障的输沙率变化 |
5.1.3 不同规格的沙障内地表蚀积变化 |
5.1.4 不同规格对地表粗糙度变化 |
5.1.5 沙障内部蚀积状况分析 |
5.2 沙袋沙障防风固沙效果 |
5.2.1 不同规格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 |
5.2.2 不同规格对地表粗糙度变化 |
5.2.3 沙障沙障蚀积状况分析 |
5.3 麦草沙障防风固沙效果 |
5.3.1 不同规格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 |
5.3.2 不同规格沙障对地表粗糙度变化 |
5.3.3 沙障内部蚀积状况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6 不同材料的沙障成本对比分析 |
6.1 沙障材料成本分析 |
6.2 沙障材料施工成本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2.1 植被恢复的概念及研究概况 |
1.2.2 植被恢复的理论基础 |
1.2.3 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
1.2.4 植被恢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国内外沙漠(沙地)植被恢复研究概况 |
1.4 植被恢复模式及生态功能研究 |
1.5 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
1.5.1 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定义 |
1.5.2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
1.5.3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
1.5.4 景观动态研究 |
1.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
1.6.1 LUCC信息数据的获取 |
1.6.2 LUCC过程及驱动机制 |
1.6.3 LUCC模型研究 |
1.7 盐池县荒漠化与植被恢复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水文地质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人口与经济状况 |
2.2.2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
2.3 盐池县生态建设及植被恢复模式 |
2.3.1 盐池县生态建设概况 |
2.3.2 盐池县植被建设模式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 |
3.1.2 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 |
3.1.3 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评价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3.4 拟解决关键问题 |
4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景观动态研究 |
4.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
4.1.1 遥感影像资料 |
4.1.2 影像预处理 |
4.1.3 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与合成 |
4.1.4 遥感影像裁剪 |
4.2 基于NDVI的植被覆盖度估算 |
4.2.1 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 |
4.2.2 植被覆盖等级划分 |
4.3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4.3.1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体系的建立 |
4.3.2 解译标志的确定 |
4.3.3 遥感图像分类 |
4.3.4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精度评估 |
4.4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
4.5 盐池县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
4.5.1 景观特征指数的选取 |
4.5.2 景观结构单元特征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
4.5.3 景观异质性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
4.5.4 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动态特征 |
4.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
4.6.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 |
4.6.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因素 |
4.6.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文因素 |
4.7 小结 |
5 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研究 |
5.1 野外调查及试验设计 |
5.1.1 标准地设置 |
5.1.2 植被调查、试验及数据处理 |
5.1.3 土壤调查、试验及数据处理 |
5.1.4 风蚀防治效应测定 |
5.2 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群落特征 |
5.2.1 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
5.2.2 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
5.3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特征 |
5.3.1 土壤物理性质 |
5.3.2 土壤化学性质 |
5.4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
5.5 植被恢复过程中水文效应 |
5.5.1 植被冠层的截留量 |
5.5.2 枯落物层的容水量 |
5.6 植被恢复过程中风蚀防治效应 |
5.6.1 不同植被恢复过程地表粗糙度 |
5.7 植被恢复过程中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
5.7.1 群落多样性相关分析 |
5.7.2 土壤物理性质相关分析 |
5.7.3 土壤化学性质相关分析 |
5.7.4 土壤水分及水文效应因子相关分析 |
5.7.5 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物理性质之间相关性分析 |
5.7.6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相关分析 |
5.7.7 植被覆盖度与风蚀防治效应因子之间相关分析 |
5.8 小结 |
6 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 |
6.1 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和方法 |
6.1.1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 |
6.1.2 生态效应评价方法 |
6.2 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 |
6.2.1 单因素评价模型 |
6.2.2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
6.2.3 生态效应评价结果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问题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飞播造林对宁夏灵武市沙区植被恢复中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D]. 张雷. 内蒙古大学, 2021
- [2]毛乌素嬗迭之路[J]. 呼东方. 新西部, 2020(16)
- [3]宁夏北部几种灌木、半灌木群落特征及种群格局研究[D]. 温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4]灵武白芨滩沙漠公园规划研究[D]. 赵佳训.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3)
- [5]宁夏南部退耕坡地与宜林荒山植被恢复方式对比研究[J]. 谢树春,朱建军,赵玲,李陇堂.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4)
- [6]盐池县封育条件下草地生态环境演变态势及草场管理[D]. 王黎黎.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7]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动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 赖宗锐.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8]宁夏沙产业发展研究[D]. 周立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7)
- [9]几种不同材料机械沙障防风效应研究[D]. 朴起亨.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10]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D]. 杨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