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浓度慢性铅接触对儿童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万嘉璐[1](2020)在《杭州市铅作业人员血铅水平及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杭州市铅作业人员的血铅水平,探讨铅接触与否以及不同的血铅水平对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特别是接触低浓度铅对健康的影响,以及血铅水平的影响因素,为评估铅作业危害及铅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调取2017年度在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铅作业人员相关资料,资料包含有职业史及相关人口学特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以及血铅检测结果。分别按照铅接触与否、不同的铅接触水平对各体检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利用SPSS 20.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接触组共1157人,血铅中位数为173.20(92.35-246.75)μg/L;对照组共421人,血铅中位数为26.30(15.65-36.55)μg/L,经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接触组血铅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所有1578名工人中,血铅最大值为392.8μg/L,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400μg/L,均属于低浓度铅接触。2、1157名铅作业人员中,血铅处于理想水平的有302人,占26.1%,处于限下高值的有855人,占73.9%。3、就总人群而言,低浓度铅接触会导致血常规WBC、RDW-CV、HCT升高,MCH、MCHC、PLT 下降;肝功能 ALT、GGT 升高,TP、ALB、A/G、TBIL 下降以及血压升高。男工血常规RDW-CV升高,MCH、MCHC、Hb、PLT下降;肝功能ALT、GGT升高,TP、ALB、A/G、TBIL下降以及血压升高。女工血常规HCT升高;肝功能ALT升高,ALB、TBIL下降以及血压升高。以上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且低浓度铅接触对健康影响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WBC 异常(OR=1.839)、HCT 异常(OR=1.348)、TP异常(OR=2.749)、ALB异常(OR=5.386)、血压异常(OR=2.208)有统计学关联。4、就总人群而言,血铅水平升高会使血常规WBC、RBC、MCV、HCT升高,MCHC、PLT下降;肝功能ALT、GGT升高,TP、ALB、TBIL下降;心率加快以及血压升高。男工血常规WBC、RDW-CV升高,MCH、MCHC、Hb、PLT下降;肝功能ALT、GGT升高,TP、ALB、TBIL下降以及血压升高。女工血常规WBC、RBC、HCT升高,PLT下降;肝功能ALT升高,ALB、TBIL下降;心率加快以及血压升高。以上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且铅接触水平对健康影响的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显示:WBC 异常(OR=1.553)、HCT 异常(OR=1.822)、TP异常(OR=5.253)、ALB 异常(OR=2.471)、ALT 异常(OR=1.633)、GGT 异常(OR=1.731)、血压异常(OR=2.019)有统计学关联。5、铅作业人员血铅水平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OR=3.539)、机械加工类(OR=15.496)、传统电源类(OR=241.230)、接铅工龄为5~10年(OR=2.928)、年龄为 30~(OR=2.077)、年龄为 40~(OR=5.412)、年龄为 50~(OR=6.231)与血铅水平有统计学关联。结论:1、本次研究的铅作业人员血铅水平普遍较低,血铅最大值为392.8μg/L,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400μg/L,均属于低浓度铅接触。2、以血铅水平<100μg/L为血铅理想值,铅作业人员的血铅限下高值人数有855人,占 73.9%。3、低浓度铅接触可使血常规、肝功能各项指标和血压值发生不利于健康的显着改变,是导致血常规WBC、HCT,肝功能TP、ALB等相关指标以及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且异常率增大。4、低浓度铅接触水平的不断升高,使血常规、肝功能各项指标,心率和血压值向着不利于健康的方向逐渐发展,是造成血常规WBC、HCT,肝功能TP、ALB、ALT、GGT等相关指标以及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且异常率随之增大。5、男性,企业类型中的机械加工类和传统电源类,接铅工龄中的5~10年,年龄超过30岁均是血铅限下高值的危险因素。
王倩[2](2020)在《蜂胶黄酮对小鼠铅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铅是一种有毒且不可生物降解的重金属元素,因其在不同行业的广泛应用成为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长期与铅的接触会对神经、血液、消化等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严重的疾病。因此,铅中毒的治疗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毒性小的二巯丁二酸(DMSA)和2,3-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治疗重度铅中毒,而对于中、轻度铅中毒则建议采用天然物质进行治疗和预防,因此寻找安全且具有生理功效的天然产物或药物显得尤为重要。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强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等药用功效。蜂胶是一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天然产物,因以黄酮化合物为主要有效成分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蜂胶资源,本文以蜂胶中常见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实验分析筛选抗氧化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以其为代表探究黄酮对铅诱导小鼠肝肾组织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及机制,以及对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此外,选择蜂胶为材料,研究了蜂胶乙醇提取物对铅诱导小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NBO电荷、解离能和概念DFT等方法,探究蜂胶中常见黄酮类化合物对金属离子配位以及自由基清除的能力。结果表明,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分子中邻苯二酚结构的羟基H原子具有多的正电荷分布和较小的解离能值易于被自由基进攻和夺取。同时,三种化合物分子均具有较低的分子轨道能隙而且羟基O原子上分布有较多的负电荷,利于与金属离子(M)发生反应并形成稳定的M-O键。2.采用光谱表征、抗氧化能力测定等方法,研究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抗氧化能力以及与Pb(Ⅱ)的配位作用。结果表明,杨梅素分子的HOMO轨道在整个分子体系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利于与Pb(Ⅱ)之间发生L→M电荷转移,使其UV-Vis光谱显着红移52 nm。根据CDA分析结果可知,杨梅素分子可以向Pb(Ⅱ)的空轨道提供0.549电子,形成稳定的Pb-O键,使其红外光谱在729 cm-1处出现强的ν(Pb-O)。此外,通过FRAP、ABTS和DPPH等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杨梅素具有强的铁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对DPPH的清除能力高达90.11%。总而言之,杨梅素具有强的抗氧化能力和配位能力,可能成为体内除铅的有效成分,为进一步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对铅暴露小鼠的保护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3.通过分析肾脏组织金属离子水平、氧化应激参数、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肾组织病理学以及肾上皮细胞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研究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杨梅素可以有效预防铅暴露肾脏组织铅含量的升高(p<0.05)以及钙铁锌水平的降低;并抑制血清中BUN和CRE含量的升高;同时,有效地降低了MDA含量,并分别提高了SOD活性和GSH含量(p<0.05);此外,杨梅素可通过抑制NF-κB途径介导的炎性反应,显着下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并预防肾小球萎缩,缓解肾小管的肿胀和充血现象。4.通过测定小鼠肝脏组织金属离子、氧化应激参数、炎性细胞因子,并对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肝上皮细胞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研究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杨梅素可以有效地预防铅暴露小鼠肝脏组织铅含量的升高(p<0.05)以及钙铁锌水平的降低。杨梅素不但有效抑制血清中ALT和AST含量的升高(p<0.05),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抑制过量MDA的生成,并提高内源抗氧化物SOD和GSH的水平(p<0.05)。此外,杨梅素可通过抑制NF-κB途径介导的炎性反应,显着下调TNF-α的高表达。小鼠染铅前给予100 mg/kg杨梅素可预防肝索紊乱、肝细胞排列混乱等损伤。5.采用16s rRNA测序法分析小鼠肠内容物的微生物群落,探究杨梅素对铅暴露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铅暴露改变了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而杨梅素能够在属水平上有效地预防Mucispirillum和Candidatus_Arthromitus相对丰度的升高,并增加Adlercreutzia的相对丰度。因此,杨梅素能够有效地调节铅暴露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6.以蜂胶乙醇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利用Y迷宫实验、氧化应激等探究蜂胶乙醇提取物对铅诱导小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同时用HPLC-DAD分析了蜂胶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蜂胶乙醇提取物中含有芦丁、杨梅素、桑色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芹菜素、白杨素和高良姜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在铅暴露条件下,蜂胶乙醇提取物的预防性干预不仅有效降低铅诱导小鼠肝肾脑组织中的铅水平(p<0.05);同时还可以显着保护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抑制铅对中枢神经的影响;并且还可有效地预防肝肾脑组织的氧化损伤(p<0.05)。总之,蜂胶乙醇提取物对铅暴露小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为进一步开发蜂胶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可预防机体铅中毒的天然保健食品或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陶园[3](2020)在《江苏部分铅蓄电池企业女职工生殖健康现况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蓄电池制造业是中国传统产业,也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和新材料制造等许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蓄电池制造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所以社会越来越关注蓄电池企业的发展及其职工的健康防护工作,有关研究报道蓄电池企业的女性职工的职业健康现状显示,相关女性工人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听觉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存在健康损害。铅作业女工可能存在血铅浓度及铅超标、铅中毒等异常情况,其血红蛋白浓度相应下降,出现贫血(轻中度贫血为主),部分女工月经存在异常,表现为经量异常、月经周期异常以及痛经等。听力系统的损害主要体现在高频听力的异常,听阈明显提高,听力减弱。神经系统损伤包括括乏力、紧张焦虑、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失眠等,消化系统症状包括恶心、口中金属味、腹绞痛等。蓄电池企业出现上述健康损害的问题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因:首先,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化学性有害物质和物理性危害因素广泛存在。化学性毒物主要包括铅尘、铅烟、硫酸等,物理性有害因素主要是噪声和辐射。化学性毒物和物理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取决于该厂的生产设施条件和防护设施。部分蓄电池企业的技术设施和总体布局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毒害副产物生产过多、缺少环保设施、工厂分区不明等;部分企业通风除尘设施缺乏或不足,抽风除尘效果不明显,不能充分排出铅、镉等粉尘;工人存在不规范作业的情况,缺乏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意识。企业所提供的个人防护用品(口罩、耳塞等)不符合国家防护用品的质量或使用要求,防护用品的数量不足,更换周期较长。此外,工厂在化学毒物和噪声工作区缺乏警告标志,缺乏防护用品使用提醒标志的现象也存在。部分中小型企业缺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等预防和保护措施。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女性健康,尤其是生殖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本研究即对江苏省内蓄电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有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保护女性生殖健康方面的影响提供依据。目的:调查江苏部分铅蓄电池企业职业危害现状及女性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探讨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为职业人群生殖健康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共564名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编制的《典型行业女职工生殖健康调查问卷》(附件)对江苏部分蓄电池企业女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有害效应一般影响因素,健康危害因素分为急性健康效应和慢性健康效应,急性健康效应包括近期因身体不适休假、近期患生殖感染和月经异常;慢性健康效应包括肿瘤患病情况(甲状腺、子宫肌瘤)、自然妊娠时间、不良妊娠反应和不良妊娠结局。急性效应包含所有研究对象,慢性效应排除在该工厂不足3年人数,慢性效应中如流产等排除因主观原因导致的案例。通过分析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职业性危害效应对健康的影响风险因素。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婚姻居住状况、饮酒、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既往职业史、休息及工作时长、轮班制度、工作体位、搬运重物、职业性噪声、高温、粉尘接触史是女性生殖健康效应的影响因素;统计结果显示,高温是急性健康效应的危害因素,OR=1.78(95%:1.03-3.07),长时间高温作业可增加女工患月经异常、生殖道感染等疾病的风险,平均每周休息2天是急性效应的保护因素,OR=0.52(95%:0.29-0.91),充分休息可以缓解作业环境中不良因素对身体的影响;而噪声是慢性健康效应的危险因素,噪声OR=2.53(95%:1.15-5.58),长期噪声环境可增加患肿瘤、受孕困难、妊娠期不良反应等慢性生殖效应的风险,同时每周休息时长也是慢性健康效应的危险因素,基本不休息的OR=2.50(95%:1.23-5.06),只休息1天OR=2.41(95%:1.32-4.38),每周休息的时间越少,患病的风险越大。研究结论:本研究发现铅蓄电池制造企业与女性生殖健康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噪声、高温、粉尘等职业危害因素,以及轮班休息、不良体位等工效学因素。其可能导致生殖感染、月经异常和不良妊娠结局。铅蓄电池企业女性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工龄不同,岗位不同,女职工发生月经发生异常和不孕的概率不同,此外,蓄电池企业与生殖健康相关的多种因素可能会产生叠加效应,加重了对女工生殖健康的危害。铅蓄电池生产的职业污染是可控制的。今后应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用人单位、劳动者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机构三方都应重视铅蓄电池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尤其应做好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加强相关培训和健康教育,提高女性职工的劳动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保障自身的生殖健康,这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还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民族的未来。
陈林[4](2018)在《职业性铅接触对健康危害的风险评估》文中提出铅及其化合物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并具有多脏器毒性的化学物质。铅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石油和电子等领域,铅酸蓄电池制造是铅的主要消耗领域。铅作业人群由于接触机会多、接触量大、个人卫生习惯差、防护措施不当等原因,更易导致职业健康损伤。铅酸蓄电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铅烟、铅尘、硫酸等,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提出了对重点职业病进行风险评估以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要求。当前我国在职业性铅接触所致健康危害方面的研究多停留在铅危害的调查、诊断、治疗阶段。从风险角度进行的定量评价研究不多,不利于职业铅危害的有效控制和预防。现行《工业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定量风险评估方法是从职业环境监测的角度来进行风险评估,不能准确反映机体对化学物的总接触量和总负荷(内剂量),因而较难准确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生物监测强调评价人体接触化学物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可提供机体实际接触水平(生物暴露水平),控制了较多的不确定因素,用生物接触水平构建危害因素接触与生物学效应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更具优势。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PBPK)是伴随内剂量的概念引入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内剂量属于接触性生物标志物,能准确反映化学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过程,需要用数学模型和计算公式来表达化学物在体内的变化,进而揭示化学物在体内存在的部位、含量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因而被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的健康风险评估中,而我国并未将其纳入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使得有关铅的健康风险评估失去了一个有力参考,铅接触行业人群的健康不能得到全面保障;再者,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众多,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及优缺点。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该行业的较高风险,急需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以江苏省铅酸蓄电池A、B两家企业为研究对象,查阅文献收集铅的毒理学及代谢动力学模型参数,基于质量守恒微分方程构建PBPK模型,采用Excel表的Euler数值法求解方程;将企业B铸板、涂板和磨片三个岗位连续6年的铅烟/尘浓度代入PBPK模型,预测该岗位工人的血铅水平,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模型预测血铅值与这三个岗位各11名有6年铅接触工龄工人实测血铅均值曲线的拟合度,验证PBPK模型预测内剂量的准确性。用经验证的PBPK模型预测某铅酸蓄电池企业A球磨、铸板、涂板、磨片、分刷片和焊接岗位相应职业环境铅接触水平下工人各器官组织的内剂量,由总危害指数评估关键岗位职业健康风险,并用实测血铅异常率检验其评估结果准确性,依据我国职业接触铅及其化合物的生物限值为血铅400μg/L,将血铅≥400μg/L界定为异常,即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选择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法(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ining and Metals,ICMM)、英国健康危害化学物控制要素法(Control of Substances Hazardous to Health Essentials,COSHH Essentials)和综合指数法三种国内外常用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为铅酸蓄电池企业更好的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铅酸蓄电池企业A铸板和焊接岗位铅烟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0.0130.058、0.0410.100mg/m3,磨片和分刷片岗位铅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0.0600.207、0.0550.105mg/m3,以上岗位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超过其职业接触限值;球磨、涂板、和膏与加酸岗位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未超过其职业接触限值。结果提示:企业A铸板和焊接岗位的铅烟浓度、磨片和分刷片岗位的铅尘浓度均超过其职业接触限值,需要针对以上岗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铅烟、铅尘的浓度。2.铅酸蓄电池企业B铸板、涂板和磨片岗位PBPK模型预测血铅值与血铅实测值曲线的拟合度分别为0.928,0.901,0.942,提示该PBPK模型可较为准确的预测作业人员接触铅后各个房室中铅的内剂量。根据风险表征的结果可得,铅酸蓄电池企业A球磨和涂板岗位健康风险总危害指数小于1,在可接受范围内,且与血铅异常率水平一致;铸板、磨片、分刷片和焊接岗位总危害指数大于1,超过可接受范围,与血铅异常率水平一致。结果提示:铸板、磨片、分刷片和焊接岗位存在的风险较大,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相关部门也应加强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3.ICMM法中接触铅烟的铸板和焊接岗位、接触铅尘的磨片和分刷片岗位评估结果均为不可容忍风险,接触铅尘的球磨和涂板岗位评估结果均为可容忍风险,接触硫酸的和膏、加酸岗位评估结果均为潜在风险;COSHH Essentials法中接触铅尘的球磨、涂板、磨片和分刷片岗位、接触铅烟的铸板和焊接岗位风险等级均为3,接触硫酸的和膏和加酸岗位风险等级为2;综合指数法中接触铅烟的铸板和焊接岗位、接触铅尘的磨片和分刷片岗位风险等级为3,评估结果均为中等风险。接触铅尘的球磨和涂板岗位、接触硫酸的和膏和加酸岗位风险等级为2,评估结果均为低风险。PBPK模型评估结果为球磨和涂板岗位健康风险小于1,风险较小,在可接受范围内;铸板、磨片、分刷片和焊接岗位岗位健康风险大于1,风险较大,超出可接受范围。当现场浓度低于1/2限值时,选择综合指数法;当现场浓度在1/2限值限值之间时,ICMM法、COSHH Essentials法、综合指数法均可选择;当现场浓度高于限值时,选择COSHH Essentials法和综合指数法。结果提示:综合指数法应用范围最广,适用于任意职业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浓度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PBPK模型仅适用于接铅岗位任意现场检测浓度下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从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来说,PBPK模型是基于内剂量这一生物监测指标来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综上,铅酸蓄电池企业A接触铅烟的铸板和焊接岗位、接触铅尘的磨片和分刷片岗位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针对铅尘、铅烟浓度超标岗位,应加强机械通风并定期清理和维护通风除尘设施,保证通风除尘效率,通风系统的换气量需足够稀释铅烟、铅尘。PBPK模型可用于铅酸蓄电池企业A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且球磨和涂板岗位的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铸板、磨片、分刷片和焊接岗位存在的职业健康风险较大,超过可接受范围,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相关部门也应加强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四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中综合指数法应用范围最广,适用于任意职业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浓度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PBPK模型评估结果准确性更高,该模型是基于内剂量这一生物监测指标来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较综合指数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陈建龙,李津[5](2018)在《低浓度铅接触对工人外周血象及尿常规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低浓度铅接触对工人外周血象及尿常规的影响。方法以福建省14家企业血铅值低于400μg/L的1 223名铅接触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铅接触程度(血铅)、铅接触工龄、年龄、性别与外周血象及尿常规的关系。结果铅接触工龄长组血红细胞数下降检出率高于工龄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5,P<0.01),100μg/L≤血铅<400μg/L组尿蛋白阳性率高于血铅<100μg/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P<0.01),铅接触工龄长组尿蛋白、尿白细胞阳性率低于铅接触工龄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P<0.01;χ2=5.98,P<0.05)。结论低浓度铅接触时,尿蛋白阳性率随铅接触浓度升高而升高,血红细胞数随铅接触工龄增加而下降;铅接触工龄对尿蛋白及尿白细胞异常未产生不良影响,铅接触对血红蛋白影响不明显。
周倩倩,胡飞飞,夏超一,龚伟,朱宝立,张恒东,杨红[6](2013)在《职业接触铅人群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铅及其化合物因具有熔点低、延展性好、耐腐蚀的理化性质而广泛用于生产蓄电池、电子产品等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长期低剂量接触铅对作业人群的健康危害也引起关注。本文综述了铅对职业人群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生殖内分泌系统、肾脏等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梁婧[7](2012)在《职业性铅接触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铅中毒多以低浓度铅接触导致的亚临床无症状中毒为主,给职业性铅中毒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铅接触的生物标志物的日渐发展对现代职业卫生生物监测、铅损害效应的早期预警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作用。作者就职业性铅接触常用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一归纳。
蒋培荣,杨富杰,杨璐[8](2010)在《铅接触对神经和免疫系统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郑光[9](2010)在《职业铅接触致神经传导速度改变的风险评估》文中认为铅(lead, Pb),是金属元素,是受WHO及美国ATSDR关注的重金属环境污染物,对多种人体器官皆具有毒害作用。职业和环境中的铅,对神经系统、肾脏、血液和生殖系统等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在较低的剂量下,铅能够损伤儿童的认知能力。由于营养、习惯和遗传背景的差异,不同铅作业工人对铅毒性的易感性也不同。了解遗传易感性差异对铅毒性的影响,对于采取更好的措施保护职业铅作业工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职业铅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铅接触人群的外剂量、血铅、尿铅、血清铅对神经传导速度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将基准剂量引入铅接触引起的风险评估。通过研究铅接触对神经传导和血液系统的影响,以及分析ALAD基因及VDR基因的多态性与铅毒性之间的关系,探讨职业铅接触的影响因素。选择某蓄电池厂接触铅作业工人221名(男158人、女63人)为本研究的职业接触对象。选取距离蓄电瓶厂2km,无铅污染且生活习惯、社会经济状况基本相同某厨具厂作为对照工厂,该厂工人91名(男65人、女26人),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分布与接触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和对照组人群特征如:年龄、性别分布和出生日期等从工厂获得。工厂生活条件、社会和经济条件以及人口组成、生活方式等基本相似。接触组铅工龄1个月到15年,平均1.75年。本研究使用便携式神经肌电图测定仪测定工人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下肢腓总神经、腓浅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并测定了人群铅接触生物标记指标(血铅、尿铅和血清铅)与反应铅接触的效应指标、血色素、zpp、尿δ-ALA、尿肌酐,计算了各效应生物标志指标的血铅、尿铅和血清铅的BMDL值,通过对血样的基因分型,获得了ALAD及VDR基因型。该厂监测资料显示:空气中铅尘的平均浓度为0.70 mg/m3(0.07-2.10 mg/m3),是国家卫生标准最高容许浓度(0.1 mg/m3)的7.0倍。通过对铅接触外剂量的测算发现,该蓄电池工厂2005至2007年铅尘浓度波动较大,2005年度车间铅尘监测最高浓度为3.08 mg/m3,2006年度车间监测浓度有所降低,最高浓度为0.75 mg/m3,2007年度车间监测浓度又继续上升,最高浓度为2.04 mg/m3。2005年度至2007年度共监测52个位点,50个位点超标,超标率达96.15%,部分位点浓度是国家容许浓度的60倍。不同车间由于生产工艺流程的不同,各车间的平均铅尘浓度差异较大,所以不同车间的外剂量分布存在显着性差异。作业工人随着接触时间、工龄的延长其接触的外剂量值也会增加。尿铅不随年龄、外剂量而变化。尿铅值和血铅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工龄的延长,男性尿铅值逐渐增多,而女性铅接触者尿铅值不随工龄的延长而变化。年龄、工龄、性别对血铅无影响,外剂量与血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血铅值和血清铅值具有相关关系。通过对铅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内剂量接触指标血清铅优于血铅,血铅优于尿铅指标。本次研究应用BMD软件所计算得到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血铅BMDL值分别为457.6μg/L、333.0μg/L、468.4μg/L,血清铅BMDL值分别为7.87μg/L、5.43μg/L、8.51μg/L。考虑到血铅监测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建议将血铅值作为铅接触工人神经传导损伤的早期筛选指标。研究提示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对血铅和尿铅值的增加变化较为敏感,建议将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值的测定作为铅接触工人神经传导损伤的早期预警标志。通过对铅对血液指标血色素、尿中δ-ALA和ZPP的研究发现:通过计算血色素、尿中δ-ALA和ZPP的血铅、尿铅和血清铅BMDL值,我们发现ZPP的BMDL值要小于血色素和尿中δ-ALA的BMDL值。ZPP是铅接触敏感的效应指标,同时我们发现无论是ZPP还是尿中δ-ALA的血清铅、尿铅和血铅的BMDL值均小于神经传导速度的BMDL值。由此可见,铅对ALAD酶的毒效应最早出现,早与肾脏指标和神经指标。尽管血清铅作用的靶器官为神经和肾脏,但ZPP的血清铅的BMDL值仍然要小于神经系统的BMDL值。这提示我们血清铅和红细胞铅之间可能会存在某种相关关系,血清铅会随着红细胞铅的变化而同步变化。通过对ALAD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发现:ALAD1-2基因和VDR-BsmⅠ基因型个体能够使得铅接触工人体内的血铅浓度增加,同时ALAD1-2和BsmBB型个体铅接触工人的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显着低于ALAD1-1和BsmBb型个体。ALAD1-2和BsmBB型个体血液指标ZPP及尿中δ-ALA指标的升高同样高于ALAD1-1和BsmBb型个体。提示ALAD1-2和BsmBB基因是铅毒性的易感基因。以上结果表明:1、通过对铅接触工人外剂量的测算可以粗略估测工人铅摄入量,由于外剂量不能区分短期高浓度接触和长期低浓度接触之间的差异。所以外剂量指标与内剂量指标如:血铅、尿铅、血浆铅(血清铅)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弱。2血铅、血浆铅(血清铅)、尿铅作为铅接触的主要的接触标记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不高。相关系数最高为血铅和血清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197,表明各接触标记物作用的靶器官不同,评价不同效应指标时,应选择恰当的接触标记物。3血铅浓度达到333.0μg/L时,血清铅浓度达到5.43μg/L,尿铅浓度达到9.19μg/gCr时,即可引起神经传导感觉速度的下降,尺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是较敏感的效应指标。4铅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损害的影响晚于铅对ZPP,和尿中δ-ALA指标的影响。5 ALAD 1-2和BsmBb基因是铅毒性的易感基因,在相同的职业外暴露环境下,ALAD 1-2和BsmBb基因能够增加个体的铅负荷水平,并可能对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系统的毒性产生影响。ALAD 1-2基因型可能增加铅对ALAD酶活性的影响,从而影响卟啉代谢。
陈莉莉,宋辉,潘洁[10](2009)在《我国职业性铅接触对作业女工生殖健康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综合分析职业性铅接触对作业女工生殖功能的影响,取得敏感性生殖效应指标。方法检索和收集1979—2008年国内发表的关于职业性铅接触对作业女工生殖功能影响的文献,经严格的筛选后,应用Rev man软件对入选文献进行一致性检验并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合并,采用Meta分析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作为各项目的总效应指标。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与对照组比较,职业性铅接触与女性月经周期异常(RR=1.78,95%CI:1.512.09)、经量过少(RR=1.46,95%CI:1.201.78)、经前期综合征(RR=1.71,95%CI:1.192.45)、痛经(RR=1.42,95%CI:1.092.23)、妊娠高血压(RR=4.47,95%CI:1.5013.32)、妊娠合并贫血(RR=3.23,95%CI:1.079.78)、早产(RR=3.39,95%CI:2.225.19)、自然流产(RR=3.51,95%CI:2.385.19)、死胎死产(RR=5.25,95%CI:3.388.14)及女工子代低体质量出生(RR=2.80,95%CI:1.196.61)和出生缺陷(RR=4.72,95%CI:3.117.16)的正相关有显着性(P<0.05)。结论职业性铅接触可以引起女工月经周期异常和经量减少,增加痛经和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同时还会影响妊娠及其子代发育,表现为增加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合并贫血、早产、自然流产和死胎死产的发生,并导致其子代出生低体质量和出生缺陷。
二、低浓度慢性铅接触对儿童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浓度慢性铅接触对儿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市铅作业人员血铅水平及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职业史及相关人口学特征调查 |
2.2.2 职业健康体检 |
2.2.3 血铅检测 |
2.3 研究因素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
2.3.1 血铅的职业接触限值与分类 |
2.3.2 一般体格检查 |
2.3.3 神经系统检查 |
2.3.4 血常规检测项目及诊断标准 |
2.3.5 肝功能生化检测项目及诊断标准 |
2.3.6 尿常规检测 |
2.3.7 心电图 |
2.3.8 血压 |
2.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2.4.1 统计描述 |
2.4.2 单因素分析 |
2.4.3 多因素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铅接触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
3.1.1 铅接触与血常规的关系 |
3.1.2 铅接触与肝功能的关系 |
3.1.3 铅接触与尿常规的关系 |
3.1.4 铅接触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3.1.5 铅接触对健康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
3.2 血铅水平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
3.2.1 血铅水平与血常规的关系 |
3.2.2 血铅水平与肝功能的关系 |
3.2.3 血铅水平与尿常规的关系 |
3.2.4 血铅水平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3.2.5 血铅水平对健康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
3.3 铅作业人员血铅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单因素分析 |
3.3.2 血铅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血铅水平 |
4.2 铅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
4.2.1 铅对血常规的影响 |
4.2.2 铅对肝功能的影响 |
4.2.3 铅对尿常规的影响 |
4.2.4 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4.3 铅作业人员血铅水平影响因素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铅的污染现况及其危害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一览表 |
致谢 |
(2)蜂胶黄酮对小鼠铅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铅的来源 |
1.2 铅的吸收及分布 |
1.3 铅的毒性 |
1.3.1 神经系统 |
1.3.2 肾脏组织 |
1.3.3 肝脏组织 |
1.3.4 造血系统 |
1.3.5 肠道微生物系统 |
1.3.6 生殖系统 |
1.3.7 其他组织/系统 |
1.4 铅暴露对机体的毒性机制 |
1.4.1 氧化应激机制 |
1.4.2 炎症机制 |
1.5 铅中毒机体的治疗及研究现状 |
1.6 黄酮类化合物 |
1.6.1 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 |
1.6.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1.7 蜂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 |
1.7.1 蜂胶的来源和组成 |
1.7.2 蜂胶的生物活性 |
1.8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8.1 选题依据 |
1.8.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蜂胶黄酮抗氧化和配位能力的理论研究 |
2.1 实验方法 |
2.1.1 理论背景 |
2.1.2 计算方法 |
2.2 结果 |
2.2.1 蜂胶黄酮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
2.2.2 蜂胶黄酮配位能力的研究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抗氧化能力及其铅配合物光谱特性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对溶液中Pb(Ⅱ)的清除能力 |
3.2.2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及其铅配合物的光谱特性 |
3.2.3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理论分析 |
3.2.4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抗氧化能力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杨梅素对铅暴露小鼠金属离子的影响 |
4.2.2 杨梅素对铅诱导的小鼠肾毒性血清生物标志物的作用 |
4.2.3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中MTs水平的作用 |
4.2.4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中内源抗氧化剂和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 |
4.2.5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中炎症的影响 |
4.2.6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 |
5.2.1 杨梅素对铅暴露小鼠金属离子的影响 |
5.2.2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毒性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
5.2.3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s)水平的作用 |
5.2.4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中内源抗氧化剂和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 |
5.2.5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中炎症的影响 |
5.2.6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杨梅素对铅暴露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 |
6.1 实验方法 |
6.1.1 动物实验设计 |
6.1.2 16s rRNA测序分析 |
6.2 结果 |
6.2.1 OUT分析 |
6.2.2 Alpha多样性分析 |
6.2.3 分类学组成分析 |
6.2.4 Beta多样性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蜂胶乙醇提取物对铅暴露小鼠氧化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
7.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7.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7.1.2 实验方法 |
7.2 结果 |
7.2.1 蜂胶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
7.2.2 小鼠行为学分析 |
7.2.3 小鼠组织脏器系数的分析 |
7.2.4 血液及组织中Pb含量 |
7.2.5 血液及组织中金属离子水平 |
7.2.6 血液及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江苏部分铅蓄电池企业女职工生殖健康现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质量控制 |
结果 |
一、基本情况 |
二、铅蓄电企业女职工生殖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蓄电池行业职业性有害因素暴露与女性生殖健康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4)职业性铅接触对健康危害的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某铅酸蓄电池企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调查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职业性铅接触PBPK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ICMM法、COSHH Essentials法、综合指数法在某铅酸蓄电池企业的应用比较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低浓度铅接触对工人外周血象及尿常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指标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实验室检查结果单因素分析 |
2.1.1 不同铅接触程度比较 |
2.1.2不同铅接触工龄组比较 |
2.1.3 不同年龄组比较 |
2.1.4 不同性别间比较 |
2.2 实验室检查结果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6)职业接触铅人群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铅主要的工业应用 |
2 铅对职业接触人群的健康危害 |
2.1 神经系统 |
2.2 免疫系统 |
2.3 血液和造血系统 |
2.4 生殖内分泌系统 |
2.4.1 男性生殖内分泌系统 |
2.4.2 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 |
2.5 消化系统 |
2.6 肾脏 |
2.7 其他系统和器官 |
(7)职业性铅接触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铅的职业性接触 |
2 铅在人体中的代谢与蓄积 |
3 铅的职业性毒作用 |
4 铅的接触标志物 |
4.1 血铅 |
4.2 尿铅 |
4.3 骨铅 |
4.4 发铅 |
(8)铅接触对神经和免疫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铅接触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1.1 铅对中枢和末梢神经的损害 |
1.2 铅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
1.3 铅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
1.4 铅对视神经的损害 |
2 铅接触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2.1 铅对细胞免疫系统损伤及其影响 |
2.2 铅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
(9)职业铅接触致神经传导速度改变的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职业铅接触剂量的评估 |
第一节 车间空气中铅尘浓度分析 |
第二节 职业铅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和外剂量测定 |
第三节 职业铅作业工人内剂量接触水平的评定 |
第二部分 铅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和神经传导速度损伤研究 |
第三部分 铅作业工人血液系统损伤的研究 |
第四部分 铅作业工人基因多态性与机体铅负荷关系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综述 |
(10)我国职业性铅接触对作业女工生殖健康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资料纳入排除标准 |
1.2.1 入选标准 |
1.2.2 剔除标准 |
1.2.3 纳入文献的筛查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 |
1.3 统计学分析 |
1.4 偏倚检查 |
2 结果 |
2.1 职业性铅接触对女工月经影响的Meta分析 |
2.2 职业性铅接触对女工妊娠过程影响的Meta分析 |
2.3 职业性铅接触对女工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
2.4 职业性铅接触对女工子代影响的Meta分析 |
2.5 偏倚的检查结果 |
3 讨论 |
四、低浓度慢性铅接触对儿童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市铅作业人员血铅水平及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 万嘉璐. 苏州大学, 2020(02)
- [2]蜂胶黄酮对小鼠铅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倩. 西北大学, 2020(01)
- [3]江苏部分铅蓄电池企业女职工生殖健康现况调查研究[D]. 陶园. 东南大学, 2020
- [4]职业性铅接触对健康危害的风险评估[D]. 陈林. 东南大学, 2018(05)
- [5]低浓度铅接触对工人外周血象及尿常规的影响[J]. 陈建龙,李津.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8(02)
- [6]职业接触铅人群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J]. 周倩倩,胡飞飞,夏超一,龚伟,朱宝立,张恒东,杨红.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3(05)
- [7]职业性铅接触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 梁婧. 职业与健康, 2012(23)
- [8]铅接触对神经和免疫系统的影响[J]. 蒋培荣,杨富杰,杨璐. 职业与健康, 2010(16)
- [9]职业铅接触致神经传导速度改变的风险评估[D]. 郑光. 复旦大学, 2010(11)
- [10]我国职业性铅接触对作业女工生殖健康影响的Meta分析[J]. 陈莉莉,宋辉,潘洁. 中国职业医学,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