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钻井泥浆和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稚贝的急性毒性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殷悦[1](2016)在《180#燃料油与三种消油剂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效应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石油进口大国,近年来石油需求量日益上升,因此带动海上石油运输业蓬勃发展,然而船舶泄露和钻井平台爆炸等溢油事故发生频率和规模也呈上升趋势,这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的稳态。为了定量化评估油污染对海洋渔业及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程度,开展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势在必行。本实验研究了 180#燃料油及3种消油剂对发光细菌的单一和复合急性毒性效应,即实验组180#燃料油分散液(WAF);180#燃料油分别与微普消油剂、白灵919消油剂、GM-2型消油剂组成的乳化液(BEWAF、CEWAF1、CEWAF2)以及空白组(B)三种消油剂对照组(DB、DC1、DC2)。对180#燃料油分散液和乳化液还进行了15min内每分钟的发光量测定以及30min、45min、60min时发光量测定,数据整理后绘制每个实验组时间-效应散点图、15min浓度-效应散点图并用Origin 8.0进行非线性拟合最终求出EC50,进而判断各实验组的毒性强弱。用Matlab软件建立浓度-时间-效应三维曲面图并进行模型拟合。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看出,180#燃料油分散液(WAF)和乳化液(BEWAF、CEWAF1、CEWAF2)组中,发光抑制率随着时间变化不明显,浓度较低时发光抑制率基本保持不变。各组随着浓度的升高,8min左右出现抑制率上升趋势,此趋势分别出现在5.578mg/L、5.578 mg/L、2.656 mg/L、1.897 mg/L时,且WAF、BEWAF、CEWAF1、CEWAF2的15min-EC50 分别为 6.513mg/L、4.890 mg/L、3.991 mg/L、2.806 mg/L。这些数据可以说明BEWAF毒性与CEWAF1、CEWAF2相比最小,即三种消油剂的毒性大小为微普消油剂<白灵919消油剂<GM-2型消油剂。而三组消油剂对照组的抑制率与空白组差异很小,但也略显现上述规律,说明消油剂本身毒性很小甚至无毒。浓度-时间-效应曲面图便能直观反映出抑制率与受试液浓度和时间的三维变化关系。同样,毒性效应随着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而随着浓度变化较明显,各实验组均呈现浓度越高抑制率越高的趋势,而随着时间变化幅度较小,8min左右出现小幅上升趋势。应用发光细菌测试对污染物进行毒性分析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发光细菌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低等生物,以其作为生物毒性指标对污染物毒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尤其针对于石油毒性研究应用较少,本实验方法可以为其他石油类产品毒性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价值,开辟了利用发光细菌检测溢油毒性的新方向。研究结果中的数据和拟合模型可作为溢油污染风险评估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
徐勇,朱建新,江涛,刘文文[2](2015)在《消油剂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急性毒性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为研究对象,通过96 h半静水毒性实验,探讨了消油剂、0号柴油分散液(WAF)与0号柴油乳化液(CEWAF)对海湾扇贝24 h、48 h、72 h、96 h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消油剂对海湾扇贝的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95%可信限)分别为1905(1570-2451 mg/L)、1293(1070-1556 mg/L)、1015(721-1348 mg/L)、846 mg/L(660-1020 mg/L);WAF对海湾扇贝的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95%可信限)分别为36.57(29.42-48.96 mg/L)、23.10(21.07-25.39 mg/L)、14.99(13.66-16.41 mg/L)、11.31 mg/L(8.37-14.47 mg/L);CEWAF对海湾扇贝的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95%可信限)分别为12.71(10.78-15.55 mg/L)、8.51(7.99-9.07 mg/L)、6.56(4.46-7.74 mg/L)、5.42 mg/L(4.51-6.29 mg/L)。消油剂、0号柴油分散液、0号柴油乳化液对海湾扇贝96 h安全浓度分别为84.6、1.13、0.54 mg/L。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消油剂、WAF和CEWAF对海湾扇贝的半致死浓度(LC50)均呈逐渐降低之势,半致死浓度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其关系式分别为y=12242x–0.583、y=564.37x–0.848、y=89.987x–0.613。在受试溶液中暴露相同时间,海湾扇贝的半致死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消油剂、WAF和CEWAF,说明CEWAF对海湾扇贝的毒性大于消油剂和WAF,这对于在养殖海区使用消油剂处理溢油事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南建[3](2015)在《南海流花原油和0#柴油对3种水产经济种类的毒性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南海北部近岸逐步形成我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城市群,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近年来石油烃污染已成为南海近岸海域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本研究分别从南海北部石油烃污染时空分布特征与质量评价以及不同石油烃对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凡纳宾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影响等方面研究了南海LH(流花)原油和0#柴油对水产经济生物种类的毒性效应。通过研究比较了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对3种水产经济种类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阈值,研究了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对菲律宾蛤仔富集系数和生物半衰期,分析了不同石油烃胁迫下生物体EROD、AHH和SOD的变化规律以及菲律宾蛤仔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综合上述生态毒性指标较系统分析了石油烃对南海重要增养殖生物的污染特征、毒性效应以及了解其致毒机理,为我国生态渔业保护和环境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1)依托“南海贻贝观察项目”于2006-2014年在南海北部沿岸23个监测点采集牡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总石油烃含量,根据《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标准评价了牡蛎体的总石油烃污染状况。结果为,南海北部海域牡蛎体总石油烃含量范围为0.02-26.50 mg.kg-1,平均值为(8.30±4.66 mg.kg-1)。其中广东沿岸海域牡蛎体总石油烃含量平均值为(8.36±4.81mg.kg-1),广西沿岸海域的为(7.86±4.58mg.kg-1),海南沿岸海域的为(7.36±4.46mg.kg-1)。在南海北部海域,广东沿岸海域牡蛎体总石油烃含量最高,广西次之,海南最低。在各个监测站点中,唐家湾石油烃含量最高为(22.69±19.64 mg.kg-1),其次为碣石湾(16.56±15.32 mg.kg-1),榆林港的石油烃含量最低为(6.00±3.63 mg.kg-1)。根据一类标准,广东海域超出一类标准为20.13%;广西海域污超出一类标准为11.11%,海南海域超出一类标准为8.33%;表明广东海域石油烃污染最大,其次为广西海域,最后为海南海域。各个监测年份中2013年牡蛎体内石油烃含量最高为(10.33±4.76 mg.kg-1),其次为2010年(9.85±6.87 mg.kg-1),含量最低在2012年为(4.92±4.25 mg.kg-1)。根据一类标准,2006-2014年牡蛎体总石油烃污染指数平均值范围为0.330.69,除2006年、2011年和2012年符合海域一类标准外,其余年份均超出一类标准。(2)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半静水法,研究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与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南海LH原油乳化液、0#柴油乳化液和0#柴油分散剂对凡纳滨对虾的96h LC50分别为3.25、3.17和2.40 mg.L-1,其对应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33、0.32和0.24 mg.L-1;南海LH原油乳化液和0#柴油乳化液对菲律宾蛤仔的96h LC50分别为15.93 mg.L-1和8.74 mg.L-1,对应安全阈值分别为1.59和0.87 mg.L-1;0#柴油乳化液对翡翠贻贝的96h LC50为28.90 mg.L-1,安全浓度为2.89mg.L-1。(3)生物积累与释放实验分别设置南海LH原油浓度为0.25、0.5、1 mg/L及0#柴油浓度为0.25、0.5、1 mg/L。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对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均有较强的生物蓄积能力。暴露15d后,肌肉组织内石油烃积累量低于内脏团组织,南海LH原油组和0#柴油组的肌肉组织的最高积累量分别为737.17和1204.24mg/kg,内脏团的对应的最高积累量分别为977.67和3184.38 mg/kg。两种生物富集系数(BCF)随水体中石油浓度的增大而减小,0#柴油组富集系数大于南海LH原油组的。其中0#柴油组的肌肉组织的生物富集系数,按高、中、低浓度组对应为,3404.30、4126.90和5713.00。而内脏团组织的生物富集系数,按高、中、低浓度组对应的为,5575.80、7269.60和9620.40。南海LH原油组的肌肉组织的生物富集系数,按高、中、低浓度组对应为737.20、1344.40和1988.90,而内脏团组织的生物富集系数,按高、中、低浓度组对应的为,977.70、1692.20和2723.70。经过10d净化,0#柴油组负载量最大下降率出现在内脏团的最高浓度组为91%,而南海LH原油负载量最大下降率出现在内脏团的最低浓度组为66.40%。0#柴油组净化率大于南海LH原油的净化率。其中0#柴油组的肌肉净化速率按高、中、低浓度组对应为0.240、0.190、0.180,内脏团的对应为0.240、0.210、0.190。南海LH原油组的肌肉净化速率按高、中、低浓度组对应为0.086、0.090、0.100,内脏团的对应为0.108、0.099、0.110。(4)半静水法慢性毒性实验分别设置南海原油浓度为0.25、0.5、1 mg/L和0#柴油浓度为0.25、0.5、1 mg/L。实验设置25d,积累阶段15d,释放阶段10d。分别于积累阶段第3d、7d、15d和释放阶段2d、4d、7d取样并测定菲律宾蛤仔内脏团EROD、AHH和SOD的活性。结果表明:0#柴油组和南海LH原油对菲律宾蛤仔的EROD、AHH和SOD活性有显着响应(P<0.05)。0#柴油组对菲律宾蛤仔SOD活性都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低浓度(0.25mg/L)胁迫下,SOD活力被诱导,而高浓度(1mg/L)胁迫下,SOD活力被抑制。南海LH原油组,积累第3d,低、中、高浓度组表现出抑制作用,第3d后SOD活力表现出逐渐升高趋势。积累阶段,EROD、AHH活性在0#柴油组和南海LH原油低浓度(0.25mg/L)胁迫下,随着曝露时间延长EROD、AHH活力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中、高浓度(0.25 mg/L、1mg/L)下,EROD、AHH活力呈现下降趋势。释放阶段,菲律宾蛤仔EROD、AHH活性呈现上升的趋势。0#柴油组和南海LH原油对菲律宾蛤仔的EROD、AHH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5)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研究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对菲律宾蛤仔血细胞的DNA损伤。实验设置同酶活性实验,分别于积累阶段第7d、15d和释放阶段1d、4d、7d取样,用彗星实验前期处理,荧光电子显微镜观察并拍照,最后用Comet Assay IV软件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5d积累,0#柴油和南海LH原油浓度组DNA损伤均很明显,0#柴油组对菲律宾蛤仔血细胞DNA损伤比南海LH原油的明显。随着积累时间延长,DNA彗尾长度加长,而净化时间的推移DNA彗尾长度减短。0#柴油和南海LH原油对菲律宾蛤仔血细胞DNA损伤作用存在一定时间-效应关系。综合以上研究,得出2006-2014年南海北部沿岸广东海域和广西海域超出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海南海域符合一类标准。菲律宾蛤仔富集0#柴油能力大于富集南海LH原油能力,而释放0#柴油速率大于南海LH原油释放速率。在南海LH原油和0#柴油胁迫下,菲律宾蛤仔EROD活性与SOD活性、AHH活性呈现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对菲律宾蛤仔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明显。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南海石油污染水平状况以及南海渔业保护与环境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高亚丽,朱睿,吕昕璐,高翔,杨柏林,熊德琪[4](2014)在《生物降解型消油剂处理燃料油对黄海胆(Glyptocidaris crenularis)胚胎发育的影响》文中认为对比研究了120#燃料油在加入消油剂前后对黄海胆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将黄海胆(Glyptocidaris crenularis)胚胎分别暴露于10个不同质量浓度的120#燃料油分散液和经消油剂处理后的乳化液中,对照组为海水空白,单独消油剂海水为内置空白组,暴露30min后,测定随石油烃剂量的变化与暴露时间改变黄海胆胚胎发育及生长速率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试验组中黄海胆胚胎发育时间明显滞后,与暴露浓度呈正相关,且乳化液试验组滞后更为显着。石油烃暴露对黄海胆胚胎的半抑制效应浓度(EC50)随发育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不同发育时期段,乳化液的EC50值均比分散液小。研究结果表明,120#燃料油暴露能影响黄海胆胚胎发育,经生物型消油剂处理后,其毒性增大。
高翔[5](2014)在《消油剂对燃料油的增溶作用及对海水青鳉胚胎发育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海上溢油事故的频发,大量石油烃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这不仅是对能源的浪费,更为严重的是,它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是难以估量的。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120#燃料油分散液(WAF)、化学消油剂增溶的溢油分散液(CE-WAF)、生物消油剂增溶的溢油分散液(BE-WAF)对海洋模式生物海水青鳉鱼胚胎的急性、亚急性毒性效应。通过检测各分散液中石油烃的含量,建立石油烃剂量-效应关系,从而进一步研究石油烃对海水青鳉胚胎的毒理机制,并比较添加溢油分散剂前后以及添加不同溢油分散剂对生物的毒性效应影响。为定量化、准确地评估石油烃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提供可参考的数据,并且可应用于石油烃污染早期预警。首先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120#燃料油各分散液中总石油烃含量。结果发现:在添加溢油分散剂之后,分散液中的总石油烃含量水平较添加之前有明显提高,且各分散液中总石油烃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E-WAF(GM-2)>BE-WAF> CE-WAF(白灵919)>WAF。说明:溢油分散剂的添加能够使石油烃进一步溶解于海水当中,且增溶大小顺序:GM-2>微普>白灵919。其次分别运用气相色谱法(GC-FID)和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120#燃料油各分散液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表明:正构烷烃含量大小顺序为CE-WAF(白灵919)>BE-WAF>CE-WAF(GM-2)>WAF;多环芳烃含量大小顺序为CE-WAF(GM-2)>BE-WAF>CE-WAF(白灵919)>WAF。最后通过观察120#燃料油各分散液对海水青鳉鱼胚胎生长、发育以及形态学上的影响变化,探究各分散液暴露对海水青鳉鱼胚胎毒性作用的大小。结果表明:添加溢油分散剂后,120#燃料油分散液对海水青鳉鱼胚胎的毒性作用进一步提升,其毒性大小顺序为:BE-WAF>CE-WAF(白灵919)>WAF。
高亚丽,吕昕璐,杨柏林,熊德琪,姚念娣[6](2014)在《消油剂处理溢油对海洋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小球藻和发光细菌作为受试生物,定量比较120#燃料油在使用消油剂分散前后对两种受试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消油剂本身对两种受试生物的毒性很小,而120#燃料油分散液和乳化液对小球藻急性毒性的96 h EC50分别为5.066 mg/L和2.626 mg/L,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效应的EC50值分别为2.502 mg/L和2.203 mg/L.120#燃料油乳化液的EC50值比分散液显着减小,说明120#燃料油经消油剂处理后,生物毒性有所增强,且发光细菌对120#燃料油相对于小球藻更为敏感.
姚念娣[7](2012)在《消油剂处理燃料油对两种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海上石油开采、码头作业、船舶运输以及各种突发溢油事故,导致大量的石油污染物进入海洋,严重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开展有关石油烃对海洋生物的毒性研究,可以为石油烃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定量化评估提供数据,对石油污染的治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选取了小球藻和发光细菌作为受试生物研究了120#燃料油分散液和乳化液的毒性效应。本文首先分别研究了120#燃料油与海水的混合比例以及消油剂的投放比例对水溶性油含量的影响,并以此制定了120#燃料油分散液和乳化液的制备方案。通过120#燃料油分散液和乳化液对小球藻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实验成功得到两者对小球藻的抑制率,并绘制影响小球藻生长的曲线。将两者的不同时刻的抑制率分别选用具有最佳效果的Generalized LogitⅡ、Generalized LogitⅠ函数模型进行拟合,从而得到浓度—效应关系。将两者的ECso与时间进行parabola函数(抛物线)拟合,建立时间—效应关系。实验得出结论120#燃料油分散液和乳化液对小球藻的96h ECso分别为5.066mg/l和2.626mg/l以及ECso值均符合随时间延长越来越大的规律。通过120#燃料油分散液和乳化液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并对几种函数的拟合效果做出比较,得出分别选用Generalized LogitⅡ和BoxCoxLogit函数模型具有最佳拟合效果,进而建立浓度-效应关系。求出120#燃料油分散液和乳化液的几个典型抑制效应下的浓度,并计算得出两者对发光细菌的ECso值分别为2.502mg/l和2.203mg/l,证明120#燃料油乳化液毒性大于分散液。通过比较120#燃料油分散液和乳化液对小球藻和发光细菌毒性效应的ECso值可得出结论,发光细菌对120#燃料油分散液和乳化液毒性的指示较小球藻敏感。
王向艺[8](2012)在《原油和消油剂对三种藻的急性毒性效应》文中认为化学消油剂在溢油应急处置中经常用到。然而消油剂的使用不可避免地会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二次污染,因而有必要对原油和消油剂对海洋生物的毒性进行风险评估。而原油和消油剂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是定量化评估溢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渔业损害的基础。因此本文选用7.16溢油事故的委内瑞拉原油及GM-2型消油剂对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Kylin var. tsingtaoensis))、叉鞭金藻(Dicrateria sp.)和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spp.)进行了96h急性毒性试验,希望能够为溢油事故后期的风险评估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料,为有关部门规范消油剂的管理和使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GM-2型消油剂对三种藻的96h半数致死浓度(96h-LCso)的顺序为小球藻(50.1mg/L)>青岛大扁藻(20.0mg/L)>叉鞭金藻(2.1mg/L),消油剂对三种藻的毒性均为高毒性;在设定的浓度组中,原油水溶液(water accommodated fraction,WAF)对三种藻的96h-LC50顺序为小球藻(100.0mg/L)>叉鞭金藻(63.1mg/L)>青岛大扁藻(50.1mg/L);原油的分散液(dispersant water accommodated fraction,dis-WAF)对三种藻的96h-LC50顺序为青岛大扁藻(250.0mg/L)>小球藻(239.1mg/L)>叉鞭金藻(195.8mg/L)。比较三种藻在三种溶液中的96h-LCso大小可知,消油剂对三种藻的毒性最大,其次是WAF,dis-WAF对藻的毒性最大。
张聪,陈聚法,赵俊,马绍赛[9](2011)在《乍得油区环保钻井液的水生生态毒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以国际标准组织(ISO)规定的淡水污染指示生物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和乍得湖区优势种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实验对象,采用96h急性毒性试验,以96h半致死效应浓度(96hLC50)和毒性单位(TUa)为指标,对乍得油区石油勘探开发所用钻井液进行水生环境生态毒性评价及分级。实验结果表明,1号钻井液样品对斑马鱼和泥鳅基本无毒害作用,2号钻井液对斑马鱼和泥鳅均具有低水平毒性效应。2号钻井液对斑马鱼和泥鳅的96hLC50分别为42362mg/L、50861mg/L,TUa分别为2.36、1.97。对比发现,由于2号钻井液比1号钻井液多了一种添加剂——低荧光白沥青(JHBA-2),生态毒性即由无毒激变为低毒性,因此该添加剂具有明显的环境生物毒性,可在今后的研究开发中弃用或寻求低毒及无毒替代品。
韩方园,杨开亮,邢小丽,廖德祥,许乐平[10](2010)在《几种溢油分散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溢油分散剂可能带来的潜在二次污染问题,分别研究雕牌洗衣粉、GM—2型、JDF—2型和UNITOR等4种溢油分散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4种溢油分散剂对斑马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8.6 mg/L,11 820 mg/L,50.35 mg/L和2 340 mg/L;4种溢油分散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大小顺序是雕牌洗衣粉>JDF—2型>UNITOR>GM—2型.UNITOR为微毒,GM—2型为无毒,这2种溢油分散剂可被应用于处理船舶溢油事故.
二、钻井泥浆和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稚贝的急性毒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钻井泥浆和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稚贝的急性毒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180#燃料油与三种消油剂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效应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海洋石油污染及溢油分散剂的使用 |
1.1.1 海洋石油污染来源及现状 |
1.1.2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
1.1.3 溢油分散剂的国内外使用情况 |
1.1.4 消油剂的发展及对环境的危害 |
1.2 石油与消油剂对模式生物急性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
1.2.1 石油与消油剂对鱼类急性毒性研究 |
1.2.2 石油与消油剂对底栖生物急性毒性研究 |
1.2.3 石油与消油剂对藻类急性毒性研究 |
1.3 发光细菌特性及应用 |
1.3.1 发光细菌的分类和特性 |
1.3.2 发光细菌的毒性检测机理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油品及消油剂 |
2.1.2 实验海水 |
2.1.3 实验药品 |
2.1.4 实验仪器 |
2.1.5 受试生物 |
2.2 分散液与乳化液的制备 |
2.2.1 180#燃料油分散液制备 |
2.2.2 180#燃料油乳化液制备 |
2.2.3 消油剂对照受试液制备 |
2.3 各受试液石油烃浓度测定 |
2.3.1 绘制受试液的标准曲线 |
2.3.2 样品中石油烃浓度的测定 |
2.4 发光细菌实验 |
2.4.1 发光细菌培养与工作菌液制备 |
2.4.2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4.3 发光细菌毒性测试 |
2.5 数据处理 |
第3章 180#燃料油分散液与乳化液急性毒性实验 |
3.1 180#燃料油分散液(WAF)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实验 |
3.1.1 预实验结果 |
3.1.2 正式实验结果 |
3.1.3 WAF组15min-EC_(50)研究 |
3.2 180#燃料油与微普消油剂(BEWAF)复合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
3.2.1 预实验 |
3.2.2 正式实验 |
3.2.3 BEWAF组15min-EC_(50)研究 |
3.3 180#燃料油与白灵919消油剂(CEWAF1)复合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
3.3.1 预实验结果 |
3.3.2 正式实验结果 |
3.3.3 CEWAF1组15min-EC_(50)的研究 |
3.4 180#燃料油与GM-2型消油剂(CWAF2)复合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
3.4.1 预实验结果 |
3.4.2 正式实验结果 |
3.4.3 CEWAF2 15min-EC_(50)研究 |
3.5 各实验组15min-EC_(50)汇总 |
第4章 180#燃料油分散液和乳化液毒性效应三维拟合研究 |
4.1 180#燃料油分散液(WAF)急性毒性效应三维拟合 |
4.1.1 原始数据三维曲面图 |
4.1.2 拟合模型研究 |
4.2 180#燃料油与微普消油剂(BEWAF)急性毒性效应三维拟合 |
4.2.1 原始数据三维曲面图 |
4.2.2 拟合模型研究 |
4.3 180#燃料油与白灵919消油剂(CEWAF1)急性毒性效应三维拟合 |
4.3.1 原始数据三维曲面图 |
4.3.2 拟合模型研究 |
4.4 180#燃料油与GM-2型消油剂(CEWAF2)急性毒性效应三维拟合 |
4.4.1 原始数据三维曲面图 |
4.4.2 拟合模型图 |
4.5 180#燃料油与三种消油剂急性毒性效应三维拟合模型 |
第5章 180#燃料油分散液和乳化液一小时内毒性研究 |
5.1 180#燃料油分散液(WAF)一小时内毒性效应 |
5.2 180#燃料油与微普消油剂(BEWAF)一小时内毒性效应 |
5.3 180#燃料油与白灵消油剂(CEWAF1)一小时内毒性效应 |
5.4 180#燃料油与GM-2型消油剂(CEWAF2)一小时内毒性效应 |
5.5 180#燃料油分散液和乳化液一小时内EC_(50)的变化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消油剂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急性毒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实验海水 |
1.1.2实验生物 |
1.1.3药剂 |
1.2 方法 |
1.2.1实验试剂的制备 |
1.2.2 0号柴油分散液(WAF)的制备 |
1.2.3 0号柴油乳化液(CEWAF)的制备 |
1.2.4急性毒性实验 |
1.3 数据处理 |
2实验结果 |
2.1 海湾扇贝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 |
2.2 实验试剂对海湾扇贝的半致死浓度(LC50) |
2.3实验试剂对海湾扇贝的安全浓度 |
2.4 半致死浓度与暴露时间相关性 |
3 讨论 |
(3)南海流花原油和0#柴油对3种水产经济种类的毒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海洋石油污染概况 |
1.1.1 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与途径 |
1.1.2 我国海域石油污染趋势 |
1.1.3 海洋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危害 |
1.2 石油烃对海洋生物急性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
1.2.1 石油烃对浮游生物的急性毒性 |
1.2.2 石油烃对鱼虾贝类的急性毒性 |
1.3 石油烃贝类积累和释放的动力学研究 |
1.4 石油烃胁迫下鱼贝体生理代谢酶和抗氧化酶的响应研究 |
1.5 石油烃胁迫下鱼贝体内组织损伤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效应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总体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南海北部沿岸牡蛎体石油烃时空分布与污染状况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1.2 样品处理与分析 |
2.1.3 牡蛎体总石油烃评价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总石油烃检测含量 |
2.2.2 牡蛎体总石油烃的年际变化 |
2.2.3 牡蛎体总石油烃的空间变化 |
2.2.4 牡蛎体总石油烃质量评价 |
2.3 结论 |
第三章 南海 LH 原油和 0~#柴油对3种海水增养殖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生物 |
3.1.2 试验药品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方法 |
3.2 结果 |
3.2.1 曝油生物的行为特点与中毒的表观症状曝油凡纳滨对虾的症状 |
3.2.2 南海 LH 原油和 0~#柴油对受试生物的剂量-效应关系 |
3.2.3 南海LH原油和 0~#柴油对受试生物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阈值 |
3.3.讨论 |
3.3.1 南海LH原油与 0~#柴油对受试生物急性毒性的差异 |
3.3.2 0~#柴油乳化液与分散液对受试生物急性毒性的差异 |
3.3.3 不同受试生物对同种油类耐受性的差异 |
第四章 菲律宾蛤仔对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富集与释放特征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生物 |
4.1.2 试验药品与仪器 |
4.1.3 石油烃的制备和测定 |
4.1.4 生物富集系数 |
4.1.5 富集与释放实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菲律宾蛤仔对南海LH原油和 0~#柴油的富集和释放特征 |
4.2.2 不同贝类对石油烃富集系数和释放速率的比较 |
4.3 结论 |
第五章 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对菲律宾蛤仔酶活性效应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设置 |
5.1.2 组织匀浆制备与酶活力的测定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 |
5.2.1 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对菲律宾蛤仔的AHH、EROD和SOD活性的影响 |
5.2.2 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对菲律宾蛤仔的SOD、AHH和EROD 活力诱导的剂量效应 |
5.2.3 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对菲律宾蛤仔的AHH、EROD和SOD 作用机理 |
5.3 讨论 |
5.3.1 EROD、AHH和SOD作为石油烃污染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探讨 |
5.3.2 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对菲律宾蛤仔致毒机理和的AHH、EROD和SOD相互关系 |
第六章 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对菲律宾蛤仔血细胞 DNA 损伤的彗星实验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生物 |
6.1.2 试验药品与仪器 |
6.1.3 实验方法 |
6.1.4 污染实验设置 |
6.1.5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对菲律宾蛤仔血细胞DNA损伤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 |
6.2.2 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对菲律宾蛤仔血细胞DNA损伤作用的时间-效应关系 |
6.2.3 染毒解除后菲律宾蛤仔血细胞DNA损伤的变化 |
6.3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
7.1.1 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生物降解型消油剂处理燃料油对黄海胆(Glyptocidaris crenularis)胚胎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受试生物 |
1.2 受试液的制备 |
1.2.1 过滤海水 |
1.2.2 试验油品及消油剂 |
1.2.3 120#燃料油分散液制备 |
1.2.4 120#燃料油乳化液制备 |
1.2.5 石油烃质量浓度测定 |
1.3 毒性暴露实验 |
1.3.1配子的收集 |
1.3.2 人工受精 |
1.3.3 毒性暴露 |
1.4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1.4.1 数据统计分析 |
1.4.2 胚胎发育抑制率 (A) 的计算[17] |
1.4.3 半抑制效应浓度 (EC50)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石油烃暴露对胚胎发育时间的影响 |
2.2 石油烃暴露对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 |
2.3 讨 论 |
3 结 论 |
(5)消油剂对燃料油的增溶作用及对海水青鳉胚胎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海上石油污染现状 |
1.1.2 石油在海洋中的迁移转化及风化过程 |
1.1.3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及环境的影响 |
1.2 研究现状 |
1.2.1 石油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 |
1.2.2 海上石油污染的毒理学研究 |
1.2.3 消油剂(溢油分散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 |
1.2.4 消油剂(溢油分散剂)及其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
1.2.5 鱼类胚胎毒理学研究进展 |
1.2.6 环境中石油烃含量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油品 |
2.1.2 实验所选择消油剂 |
2.1.3 受试生物 |
2.1.4 实验海水 |
2.1.5 实验仪器 |
2.1.6 实验药品 |
2.2 120#燃料油各分散液的制备 |
2.3 石油烃(TPH)浓度测定方法 |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样品中石油烃(TPH)的萃取 |
2.3.3 萃取液中石油烃(TPH)吸光度的测定 |
2.3.4 样品中石油烃(TPH)浓度的计算方法 |
2.4 样品中正构烷烃及多环芳烃含量的检测 |
2.4.1 样品预处理 |
2.4.2 气相色谱(GC-FID)检测样品中正构烷烃含量 |
2.4.3 气质联用(GC-MS)检测样品中多环芳烃含量 |
2.5 石油烃对鱼类发育毒性的实验设计 |
2.5.1 石油烃暴露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设计 |
2.5.2 石油烃暴露亚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设计 |
第3章 石油烃浓度测定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各分散液中总石油烃浓度测定结果与分析 |
3.1.1 WAF中总石油烃浓度测定结果 |
3.1.2 CE-WAF(白灵919)中总石油烃浓度测定结果 |
3.1.3 CE-WAF(GM-2)中总石油烃浓度测定结果 |
3.1.4 BE-WAF(微普)中总石油烃浓度测定结果 |
3.1.5 各分散液中总石油烃含量的分析 |
3.2 各分散液中正构烷烃浓度测定结果与分析 |
3.3 各分散液中多环芳烃浓度测定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石油烃暴露毒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石油烃暴露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1 WAF石油烃暴露急性毒性死亡率及96hLC50值 |
4.1.2 CE-WAF(白灵919)石油烃暴露急性毒性死亡率及96hLC50值 |
4.1.3 CE-WAF(GM-2)石油烃暴露急性毒性死亡率及96hLC50值 |
4.1.4 BE-WAF石油烃暴露急性毒性死亡率及96hLC50值 |
4.1.5 石油烃暴露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分析 |
4.2 石油烃暴露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各分散液中亚急性毒性实验暴露浓度的确定 |
4.2.2 WAF石油烃暴露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3 CE-WAF(白灵919)石油烃暴露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4 BE-WAF石油烃暴露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6)消油剂处理溢油对海洋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1. 1受试生物 |
1. 2试验油品的制备 |
1. 2. 1过滤海水 |
1. 2. 2试验油品及消油剂 |
1. 2. 3油分散液 |
1. 2. 4油乳化液 |
1. 3急性毒性试验 |
1. 3. 1 120#燃料油对小球藻的急性毒性实验 |
1. 3. 2 120#燃料油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实验 |
1. 4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1. 4. 1小球藻生长抑制率( P) 的计算 |
1. 4. 2发光细菌相对抑制发光率的计算 |
1. 4. 3半致死效应质量浓度( EC50) 的计算 |
2结果与讨论 |
2. 1 120#燃料油对小球藻的急性毒性分析 |
2. 2 120#燃料油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分析 |
2. 3消油剂致毒机理分析 |
3结论 |
(7)消油剂处理燃料油对两种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海洋石油污染来源 |
1.1.2 海洋石油污染现状 |
1.1.3 海洋石油污染的影响 |
1.1.4 化学消油剂的使用和影响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海洋石油污染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 |
1.2.2 消油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 |
1.2.3 生物毒性研究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油品及消油剂 |
2.1.2 受试生物的选择 |
2.1.3 实验仪器和药品 |
2.2 小球藻试验 |
2.2.1 小球藻的培养 |
2.2.2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3 小球藻急性毒性实验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发光细菌实验 |
2.3.1 发光细菌的培养 |
2.3.2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3.3 发光细菌的毒性实验方法 |
2.3.4 数据处理 |
2.4 毒性效应描述方法 |
2.4.1 浓度-毒性效应描述方法 |
2.4.2 时间-毒性效应描述方法 |
第3章 试验油品的制备 |
3.1 试验油品浓度的测定 |
3.1.1 油品的配制和萃取方法 |
3.1.2 红外测油仪的使用步骤 |
3.2 试验油品中油水比例和消油剂投放比例 |
3.2.1 120#燃料油的油水比例和试验油品含油量的关系 |
3.2.2 120#燃料油和消油剂的比例与试验油品含油量的关系 |
3.3 试验油品制备方案确定 |
第4章 120#燃料油对小球藻的急性毒性研究 |
4.1 120#燃料油分散液对小球藻的毒性实验 |
4.1.1 预实验结果 |
4.1.2 正式毒性实验结果 |
4.1.3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4.2 120#燃料油乳化液对小球藻的毒性实验 |
4.2.1 预实验结果 |
4.2.2 正式毒性试验结果 |
4.2.3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4.3 120#燃料油分散液与乳化液对小球藻的急性毒性分析 |
第5章 120#燃料油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研究 |
5.1 120#燃料油分散液对发光细菌的毒性实验 |
5.1.1 预实验结果 |
5.1.2 正式毒性实验结果 |
5.1.3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5.2 120#燃料油乳化液对发光细菌的毒性实验 |
5.2.1 预实验结果 |
5.2.2 正式毒性实验结果 |
5.2.3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5.3 120#燃料油分散液与乳化液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8)原油和消油剂对三种藻的急性毒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 |
1.1.2 石油在海洋中的迁移转化 |
1.1.3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
1.1.4 消油剂的分类 |
1.1.5 消油剂的发展历史 |
1.1.6 消油剂的作用机理 |
1.1.7 消油剂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
1.1.8 各国对消油剂的使用态度 |
1.2 研究现状 |
1.2.1 原油和消油剂对藻类的毒性研究 |
1.2.2 原油和消油剂对其他海洋生物的毒性研究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藻类 |
2.1.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1.3 实验器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WAF和dis-WAF母液浓度的测定 |
2.2.2 急性毒性试验 |
第3章 消油剂对三种藻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
3.1 消油剂对三种藻的96h急性毒性试验数据 |
3.1.1 消油剂对青岛大扁藻的急性毒性试验数据 |
3.1.2 消油剂对叉鞭金藻的急性毒性试验数据 |
3.1.3 消油剂对小球藻的急性毒性试验数据 |
3.2 结果讨论 |
3.2.1 不同浓度的消油剂水溶液下三种藻的生长曲线 |
3.2.2 结果分析 |
3.3 消油剂对三种藻的96h半数致死浓度(LC_(50)) |
3.3.1 LC_(50)的计算方法 |
3.3.2 结论 |
第4章 WAF对三种藻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
4.1 WAF对三种藻的96h急性毒性实验数据 |
4.1.1 WAF对青岛大扁藻的急性毒性试验数据 |
4.1.2 WAF对叉鞭金藻的急性毒性试验数据 |
4.1.3 WAF对小球藻的急性毒性试验数据 |
4.2 结果讨论 |
4.2.1 不同浓度的WAF下三种藻的生长曲线 |
4.2.2 结果分析 |
4.3 WAF对三种藻的96h半数致死浓度(LC_(50)) |
4.3.1 LC_(50)的计算方法 |
4.3.2 结论 |
第5章 dis-WAF对三种藻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
5.1 dis-WAF对三种藻的96h急性毒性实验数据 |
5.1.1 dis-WAF对青岛大扁藻的急性毒性试验数据 |
5.1.2 dis-WAF对叉鞭金藻的急性毒性试验数据 |
5.1.3 dis-WAF对小球藻的急性毒性试验数据 |
5.2 结果讨论 |
5.2.1 不同浓度的dis-WAF下三种藻的生长曲线 |
5.2.2 结果分析 |
5.3 dis-WAF对三种藻的96h半数致死浓度(LC_(50)) |
5.3.1 LC_(50)的计算方法 |
5.3.2 结论 |
第6章 原油和消油剂对三种藻的急性毒性比较 |
6.1 三种藻的96h急性毒性实验数据 |
6.2 三种藻的96h-LC50对比 |
6.3 结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9)乍得油区环保钻井液的水生生态毒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钻井液成分 |
1.2 受试生物 |
1.3 实验方法 |
1.3.1 实验稀释用水 |
1.3.2 实验贮备液的制备 |
1.3.3 实验溶液的配制 |
1.4 实验步骤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钻井液对斑马鱼的生态毒性 |
2.2 钻井液对泥鳅的生态毒性 |
2.3 钻井液的生态毒性分级 |
3 结果与讨论 |
(10)几种溢油分散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用溢油分散剂 |
1.3 标准稀释水和溢油分散剂分散液的配置 |
1.3.1 标准稀释水的配置 |
1.3.2 溢油分散剂分散液的配置 |
1.4 试验方法及溢油分散剂分散液浓度选择 |
1.4.1 试验方法 |
1.4.2 培养条件 |
1.4.3 浓度选择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中毒症状 |
2.2 死亡概率与浓度对数之间的关系 |
2.3 试验结果 |
2.4 关于溢油分散剂毒性的讨论 |
3 结论 |
四、钻井泥浆和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稚贝的急性毒性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180#燃料油与三种消油剂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效应对比研究[D]. 殷悦.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6)
- [2]消油剂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急性毒性效应[J]. 徐勇,朱建新,江涛,刘文文. 渔业科学进展, 2015(06)
- [3]南海流花原油和0#柴油对3种水产经济种类的毒性效应研究[D]. 黄南建. 上海海洋大学, 2015(02)
- [4]生物降解型消油剂处理燃料油对黄海胆(Glyptocidaris crenularis)胚胎发育的影响[J]. 高亚丽,朱睿,吕昕璐,高翔,杨柏林,熊德琪. 海洋科学进展, 2014(04)
- [5]消油剂对燃料油的增溶作用及对海水青鳉胚胎发育的影响[D]. 高翔. 大连海事大学, 2014(10)
- [6]消油剂处理溢油对海洋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影响[J]. 高亚丽,吕昕璐,杨柏林,熊德琪,姚念娣.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4(01)
- [7]消油剂处理燃料油对两种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影响研究[D]. 姚念娣.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9)
- [8]原油和消油剂对三种藻的急性毒性效应[D]. 王向艺.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9)
- [9]乍得油区环保钻井液的水生生态毒性评价[J]. 张聪,陈聚法,赵俊,马绍赛. 渔业科学进展, 2011(06)
- [10]几种溢油分散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J]. 韩方园,杨开亮,邢小丽,廖德祥,许乐平.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