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住综合用地评估的加价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曾源源[1](2020)在《中国城市土地财政依赖的驱动机制及转型研究》文中提出土地财政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过度依赖传统土地财政模式的弊端不断凸显,引发诸如城市低效蔓延、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等社会不良影响,积极探寻土地财政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话题。防范和化解土地财政的潜在风险是探寻健康可持续发展路径应着力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客观地权衡土地财政存在的缺陷及其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影响机制探索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结构优化策略或转型模式是本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遵循特征分析-成因探究-经验学习-转型思考-改革建议的逻辑,集成研究中国现行土地财政模式的发展态势、依赖性的驱动机制和国内外土地财政转型经验,据此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方案。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8-2016年全国土地出让面积和成交总价款均呈“倒U形”发展趋势;总体上,城市土地财政规模和依赖性增大,且二者都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城市规模差异;土地财政依赖存在显着的空间聚集现象,2008、2012、2016年268个地级市的全局莫兰指数分别为0.269***,0.131***和0.210***,高-高土地财政聚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呈―两带‖分布格局(沿海城市带和沿长江城市带)。(2)土地财政依赖性存在显着的溢出效应,相邻城市平均依赖程度每提高1%,本市土地财政依赖就会提高0.236%;其他解释变量也会存在类似的空间溢出。分区域发现,财政压力对中西部有更高的影响力,而房地产市场发育和产业升级等因素对东部的驱动作用更强,另外东部城市还证明人均GDP、人口密度和消费水平等宏观经济环境因子发展到较高水平会对依赖性产生消极影响;分时段研究发现,相对2008-2013年,2013-2016年各项因子的解释力均有所下降,土地财政的效用呈减弱趋势。(3)在我国,中央政府综合运用财政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等长期制度改革,以及房地产宏观调控等短期手段有序进行土地财政转型顶层设计;各地通过严控房地产市场、改变土地出让策略、转向存量土地开发和积极践行公共产品供给的新型投融资模式来优化土地财政结构。从先进转型经验来看,美国转型的关键是通过发展稳定可持续财税来缓解压力;香港建立多目标的土地增值收益捕捉模式,加强对房地产保有、流转和契约修订等方面的管理。(4)土地财政转型的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性和效率性原则、多目标原则和平稳性原则;268个地级市按照转型潜力被分为有条件转型城市、条件不足型城市和转型困难型城市。研究建议有条件转型城市应通过优化政府职能、挖掘城市内部潜力、改革土地出让制度和科学管理加快形成新型可持续土地财政模式,并通过外溢作用带动临近城市转型;转型困难城市应当以激活城市发展动力为主要目标,但需通过结构优化加强土地财政的可延续性;条件不足型城市应以更新城市发展动力为重点,强化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并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降低对卖地财政的需求,创造适合转型的社会经济环境。本研究将我国自身的土地财政转型探索纳入经验学习中,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定量数据滞后的认知局限,在此基础上从利弊权衡的角度提出差异化的改革发展建议,有效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实践参考价值。综合考虑土地使用权到期续约问题、土地出让制度改革等是土地财政转型研究未来深入的方向。
欧阳亦梵[2](2020)在《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续期问题,是事关中国土地产权制度体系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住宅建设用地期间届满后的自动续期问题更是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2007年《物权法》确立了国有土地上住宅和非住宅建设用地续期的“双轨制”。2015年至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已取得重要制度成果,并已经落实到2019年土地管理法修正案中,但当前各界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期间届满续期问题缺乏关注。本项研究拟建构中国特色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续期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并进一步针对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三类建设用地的续期问题展开分类研究。总体来看,目前学界对中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已经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这些研究在视角、方法和分析框架上有较大差异。其中,有不少研究往往脱离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而孤立地探讨续期问题。从域外经验看,土地所有与使用“两权分离”时的续期制度均是嵌入其土地产权制度体系总体中的一个构成部件,中国也不会例外。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构建了一个嵌入中国特色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下,中国公有地权体系与其续期制度之间存在着一个因果反馈关系结构,即:一方面,我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内在规定性对其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发展和形成起着决定、约束和塑造的作用,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是公有地权体系的内在逻辑展开的结果;另一方面,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又必然是对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的表达,公有地权体系的内核也将通过续期制度得到再现和巩固,但续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又势必推动着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创新发展。同时,土地使用权的续期问题并非中国大陆所独有,其他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在土地“两权分离”中使用权续期问题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可资我们借鉴。对于国有土地上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自动续期,由于住宅建设用地具有存续期限长、产权人数量众多、续期规模极大、与公民的居住权密切关联等特殊属性,住宅建设用地到期后的续期问题绝非一个单纯的合同期限延长的法律问题,而是一项涉及公有地权改革、事关政治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制度变革。2007年《物权法》提出的住宅建设用地实行“自动续期”,明确了这一重大改革方向。本研究表明,自动续期的要义是土地使用权人无须申请,无须与原出让人达成合意,也无须交付对价即可自行启动续期程序。而要保障续期自动机制的实现,最终须将其落实到法定续期的轨道上,即使用权期间届满时使用权人可依法自动地完成续期,原出让人得依法予以配合。但是,自动续期程序之启动不以交付对价为要件,这并不意味着使用权人无须承担新期间的土地使用费。针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收费制度,本研究引入特征价格模型,以杭州市住宅二手房市场成交数据为基础,对二手住宅成交价格的各项特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住宅建设用地剩余年限的长短对二手成交房价格具有正向影响,但相比较于交通条件、医疗条件、容积率、装修程度、户型等其他影响因素,剩余年限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这表明住宅二手房市场对住宅建设用地剩余年限问题是有所反应的,购房者对未来住宅建设用地70年产权到期后采取有偿续期是有预期的,但重新缴纳类似于建设用地首次出让时的高昂土地出让金则超出了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基于这样的民意基础,本研究引入有偿续期的年金制度,在法定续期的制度框架下,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新的使用期间内应履行缴纳年金的法定义务。在年金的征缴方式设计上,可通过设置房地产税附加,在未来开征的房地产税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房地产税附加税率,对期间届满续期后的房地产按不同情形依法征缴数额不同的年金。对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续期问题,由于非住宅建设用地所涉及的个人业主相对较少,受众范围相对较窄,同时其土地利用活动具有多样性,且主要以私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营与生产活动,这决定了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后的续期不宜采法定续期的方式,而应选择申请续期制度,为土地使用者提供表达个人续期意志的空间和途径,以满足非住宅建设用地之上差异性土地利用活动的多样化续期需求。不同于住宅建设用地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申请续期本质上是“合意续期”。从法律关系上来说,非住宅建设用地的“合意续期”是在公法规范约束下的意思自治,即土地使用权人与原出让人双方通过达成约定、订立合同的行为来实现新的合同期限的延展。其中,保障土地使用权人相对于原出让方的相对优势地位,公法给予一定的规范,这一制度逻辑体现在续期申请、行政审批、土地出让金缴纳及地上物处理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诸关键环节上。就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而言,续期问题是当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具有地域性、经营性与高风险性的特征,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内部关系上虽然以公法规范为主,但在对外关系上则以遵从私法规范为主,这决定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总体上属于私法领域内对等的私法主体之间的民事行为。基于私法自治的基本理念,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续期应当走“合意续期”的路径。与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相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合意”的程度更高、范围更广,在不涉及公共利益和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公权力可不予以干预。依私法自治原则,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续期的基本制度是:双方已作约定的,即依其约定;未作约定的,须协商一致。在这一续期法律关系中,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发送续期申请,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则有权决定是否同意。至于集体内部对续期同意与否的决策,则应遵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公法规范。纵览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续期,这三类建设用地的续期在“意思自治”尺度上存在分异。本研究发现,在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制度逻辑中,公法规范介入的广度和深度呈递减状态,而私法规范作用的力度则呈递增状态。亦即,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的意思自治的广度与深度依次递增,续期的法定性程度则依次递减,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方案设计要遵从这一基本逻辑。在续期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问题上,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制度呈现出从“保护土地使用者的绝对优势地位”、到“保护土地使用者的相对优势地位”和“保护双方相对平等地位”的分异格局。
吴淑萍[3](2019)在《地方政府城市土地供应量价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方政府是中国城市土地的垄断供给者、城市土地市场的管理者和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其土地供应决策显着影响土地资源配置、土地市场运行和土地政策执行,是关系到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通过探究地方政府土地供应决策背景、影响因素和核心内容,构建理论和实证模型,对地方政府自身、土地市场表现和中央行政干预影响下的地方政府宏观土地供应数量决策和微观土地出让起始价格决策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首先基于土地供应制度和土地市场特征,识别了宏观土地供应数量和微观土地出让起始价格两类核心决策内容,以及地方政府自身、地方土地市场和中央政府三类关键影响因素;进而基于局部均衡和拍卖理论建立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进行宏、微观土地供应决策的理论路径,理论探讨了宏、微观决策的联动关系,以及三类因素对土地供应宏、微观量价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宏、微观数据,针对居住、商业办公、工业三类用地,分别检验了:(1)在地方政府自身效用目标下,地方经济和政府官员特征对地方政府土地供应量价决策的影响;(2)在政府-市场关系下,前期土地市场表现通过地方政府的学习行为对地方政府土地供应量价决策的影响,及其对后续土地市场表现的影响;(3)在中央-地方关系下,中央行政干预对地方政府土地供应量价决策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土地供应决策中的代理问题及其对土地市场成交量价的影响。论文发现:(1)地方政府的土地供应决策是宏、微观两个维度的决策,宏、微观决策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宏观土地供应数量对微观土地出让起始价格存在负向影响。(2)地方政府作为土地垄断供给者,在自身效用目标下,其土地供应量价决策首先受到地方经济和政府官员特征的影响,“以地生租”动机显着影响居住和商办用地供应决策,“晋升激励”动机显着影响居住和工业用地供应决策。(3)地方政府作为土地市场管理者,在动态决策路径下,其土地供应量价决策进一步受到前期土地市场量价表现的影响,并最终影响了土地市场成交量价的周期性波动。(4)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代理人,在代理决策路径下,其土地供应量价决策还受到中央行政干预的影响;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动机不一致、市场不确定以及决策非理性,其决策存在代理问题。最后,论文从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提升地方政府土地供应决策能力、完善城市土地调控工具、改善中央-地方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为从供给端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晫兰[4](2016)在《基于差别化角度的包头市城市基准地价评估》文中指出基准地价是土地资产量化的标尺,不但为土地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土地购买者和使用者提供参考。建立科学的基准地价评估体系,是发展房地产经济、平衡土地市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有力工具。因此,如何完善并发展基准地价评估工作相关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各大城镇基本都具备了更新基准地价的经验,但由于技术的不统一与区域性的差异,使得基准地价评估工作面临许多问题。包头市的基准地价更新速度近年来较为及时,在2007年、2012年、2015年分别进行了三次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包头市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本文研究主要建立在2015年包头市新一轮的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基础之上,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点:(1)本文根据因子作用分衰减与总分频率直方图,确定了包头市高级别地价区与低级别地价区的分界线。将商服用地分值在25分以上(1-5级)设为高级别地价区,25分以下(6-7级)设为低级别地价区;住宅用地分值在34分以上(1-4级)为高级别地价区,34分以下(5-6级)。(2)通过用基准地价修正系数法将假定待估宗地用单一化容积率修正体系与差别化容积率修正体系分别运算,得出的两种楼面价与原样点楼面价相比较,通过对比分析结果得出:商服用地参与计算的210个样点中,与原始样点楼面地价相近的大多为差别化容积率体系修正下的楼面地价,占到样点总数的79.52%。住宅用地参与计算的180个样点中,与原始样点楼面地价相近的大多为差别化容积率体系修正下的楼面地价,占到样点总数的70.56%。计算结果表明差别化的容积率修正体系使得宗地评估结果更为准确,充分验证了差别化容积率修正体系的科学性。通过因素作用分衰减分析确定差别化的开发程度,进而最终确定了包头市差别化地价内涵。(3)完善了楼面价地价体系与楼层修正体系,建立了临街商服用地路线价加价体系,同时通过样点的反推计算,验证了路线价加价体系的合理性。(4)通过用途转换原理,将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以外的其他地类进行了全面的用途修正。通过对样点分类、修正、计算,又结合地级市的相关指标制定了符合包头市实际情况的用途修正系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商、住、工以外的其他地类出让时的地价计算问题,使基准地价更新成果更加便于使用。(5)将新一轮的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应用做了简要介绍,方便了新一轮更新成果的应用。(6)最后,对包头市城市基准地价调控提出对策和优化思路,强调关注地价动态变化趋势,让基准地价更新成果更好地为建立良性循环的土地市场服务。
王希岩[5](2015)在《基于地方公共财政视角的中国不动产税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与机制设计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土地制度与不动产税制度进行优化设计,借鉴了土地制度与不动产税制度的国际经验,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与不动产税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当前现状,从地方公共财政的角度提出我国土地物权制度及房地产税制度的优化方案。为便于房地产税的顺利实施,还给出了设定与房地产税开征激励相容的引导机制的方案建议。历史的纵向分析表明,中国具有对房产和地产分别课税的传统。国别的横向比较表明,房地产税可分为对房产和地产分别课税或对房屋和土地分别课税的个别财产税以及对房屋和土地合并课税的一般财产税两类三种模式。结合历史的纵向分析与国别的横向比较,本文认为我国房地产税应采取对房产和地产分别课税的个别财产税模式,在这样的指导原则下,本文设计出包括房产税、土地使用税、闲置土地税在内的我国房地产税优化方案。作为对房地产税的补充,本文同时探讨了我国资源税的优化。由于不动产税与不动产物权密切相关,在探讨不动产税的同时,本文也对我国不动产物权制度的历史演变以及国际不动产物权制度的借鉴进行了研究。为配合房地产税顺利开征,在明清永佃权、清租界永租权、建国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借鉴波兰和前苏联曾实施过的永久土地使用权,本文提出我国应采取“免费续期,定期登记”的长期土地使用权制度,赋予土地使用者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通过对人口、疆域、经济总量这三项指标的综合排名,本文界定出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印尼这八个“大国”,分析其“大国”财政的特点。就财政体制而言,这几个“大国”的共同特征是均实行财政联邦制,通过征收不动产税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筹集资金。我国唐朝中叶一度出现地方财政现象,但没有形成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反而因藩镇割据导致王朝覆灭。借鉴国际经验,吸取历史教训,本文提出以公共财政约束地方政府,通过开征房地产税引入地方政府与辖区纳税人利益相容的激励机制,让地方纳税人通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加强对于地方政府的监督,让广大人民群众来分解中央政府与日俱增的政治压力。利用双重差分法(DID),本文对沪渝房产税试点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房产税开征对两地房价的影响方向截然相反。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区分了房地产税的消费税成分与资本所得税成分,探讨了房地产税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以及房地产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开征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世界各国开征不动产税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收入以及促进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我国开征房地产税,除了这两项基本功能之外,其实际功能还在于规范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国家治理机制以及消除房地产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内生增长。就路径实现而言,本文设计了与房地产税开征激励相容的引导机制,包括结构性减税、对房地产税纳税人开放户籍、小产权房有条件合法化、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及社会信用体系、推行预算民主等。由于土地批租时间早、产业升级效果佳、外来人口及小产权房占比较高,深圳适宜列为推行房地产税试点的第一批城市。当前我国应从大战略的视角出发,以房地产税改革为突破口,积极试点,稳步推进,在地方政府层面大力推行地方公共财政建设,创造制度红利,凝聚社会共识,建立起一个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并有助于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包括房地产税和资源税在内的不动产税制。
姜慧[6](2014)在《宗地面积、竞争程度及其对土地单价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大。在利益和晋升的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开始探寻增加预算外收入的路径,而我国的土地制度恰好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增加预算外收入的机会,即通过土地财政来弥补经营城市的资金缺口。从杭州市的财政收支情况来看,土地出让金是其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有强烈的动机使土地出让收益最大化。然而地方政府的土地供应总量是有约束条件限制的,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会通过最大化土地出让单价以实现土地收益总额最大化的目标。那么地方政府是否会通过调整出让地块的宗地面积大小来影响市场竞争程度,进而影响最终成交的土地单价,以实现土地出让收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文在借鉴和学习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土地出让的宗地面积影响市场竞争性,进而影响土地成交单价的微观视角,展开相关的理论推演和实证检验。该研究对于解释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于拓展土地价格的微观影响机制研究具有理论意义。鉴于此,本文回顾和梳理了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在理论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成交土地价格的函数模型,采用杭州市2007-2012年出让的住宅用地(包括住宅兼商业用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宗地面积对成交土地单价的影响,并引入中介效应模型,探索性地研究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宗地面积对成交楼面地价有显着的影响,并且该影响是负向的。即住宅用地出让的单宗土地面积越大,成交的楼面地价越低。在中介效应模型中,分别将土地竞买人数量和竞拍轮次两个中介变量代入中介效应方程组中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竞买人数量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显着,并且是不完全中介效应。这个结果表明宗地面积对成交楼面地价的影响只有一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竞买人数量实现的,而竞拍轮次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不显着。因此,本文得出结论,宗地面积通过影响竞买人数量,引起不同的竞争程度,进而影响住宅用地的成交楼面地价。
王成芳[7](2013)在《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但关于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土地利用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国内相关实证研究和量化研究较薄弱。广州近十多年来轨道交通发展迅猛,现已初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通过轨道交通引导城市格局和空间形态转变的指导思想初现端倪,沿线站点地区联合开发方面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具备当前中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下的许多大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建设的典型特征和共性问题。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以广州市现有开通运营的110个地铁站点周边用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基础调研和相关深入研究,从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探索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优化策略,以期为未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周边用地优化调控提供相关建议,也为国内其他大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提供相关实证参考和借鉴。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与交通互动反馈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的相关建设实践或实证研究进行解析,并从理论基础、实践借鉴、研究视角和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构建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研究的框架,此外还结合广州轨道交通发展历程解析城市轨道站区优化的趋势与挑战,为后文实证研究及优化对策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是本论文的研究核心,主要结合广州既有地铁站点周边用地展开实证调研,通过实地踏勘摸查,采集第一手数据,基于城市设计视角解析站点地区空间要素,并基于GIS空间分层的思路构建站区GIS综合数据库;同时,充分利用GIS平台及各种空间统计分析,从不同空间尺度(城市尺度和站点街区尺度)展开多维度实证研究------从社会维度分析站点网络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耦合关系,从经济维度分析站点网络与城市基准地价的关系,从空间维度分析不同类型站点地区用地空间布局和不同时期典型站点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等,针对广州既有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下一步提出用地优化对策提供有力的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的重要延伸与拓展,基于轨道站区具备节点和场所的双重特性,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相关优化对策,建议打造与城市公共中心高度耦合的轨道网络体系,构建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站点分类体系将交通节点和城市节点融为一体,提出以轨道交通站点为触媒通过站区场所营造从多个维度将城市轨道交通站区优化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并结合广州市既有轨道沿线站点土地利用进行反思或提出优化建议。
邹利林[8](2013)在《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1年的51.27%,城市建成区面积由7438.0km2扩张到43603.2km2。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以其相对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明确的行业分工协作、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高效的行政服务能力等吸引周边人口向中心集聚,城市人口超越农村人口由1.72亿增加到6.91亿。人口的大量汇集需要在有限的城市土地空间上解决居住问题,于是住宅用地的价格与分布逐渐成为塑造城市时空格局的重要参量,并在时间维、二维地理空间与地价水平所构成的四维空间中不断演化与重构。城市土地价格是城市土地管理的核心问题,而住宅用地价格又是土地价格中最为敏感、社会反映最强烈的部分。城市住宅用地价格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表现为在时间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依赖性。随着城市功能性扩张和结构性调整的推进,住宅地价的时空关系不断演化,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探索和捕捉这种规律信息及其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我国城市住宅地价时空差异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ESDA和Hedonic模型对武汉市近十年土地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ESDA将重点揭示住宅用地的时空演变规律,而Hedonic模型将识别影响地价的特征因素,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测度。本文在以下5个方面获得一些重要结论:(1)文献综述表明国内外对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较为充分。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机制,并且土地投机是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不可忽视的驱动因素。各国学者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则主要从不同的分类体系展开。文献分析也揭示国内研究在研究方式、研究数据、研究技术手段和研究对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2)从我国政府对住宅土地市场干预的行为特征来看,更符合理性“经济人”的角色定位,政府凭借其在定价中的完全话语权和在配置中的决策导向权,驱动着城市住宅地价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增长和空间分异特征。从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的理论依据来看,其在时间上增长满足供给与需求理论,政府在不同阶段对土地商品属性的认知程度和采取的供地策略的转变是导致住宅地价上涨的内生原因,而制度变迁过程中各级政府行为取向的非均衡和国家宏观经济的强势拉动是推动住宅地价上涨的外生原因;在不同尺度的空间迁移上满足竞价租金理论、亨利·乔治定理和特征价格理论,竞价租金理论能够合理地解释城市住宅地价的区位差异,亨利·乔治定理则对住宅邻里地价具有决定作用,特征价格理论可以将各个地块的地价差异性地表现出来。(3)本文从研究数据的空间关联性以及时间序列的完整性出发,选取2003-2011年武汉市主城区出让的住宅用地和部分商住综合用地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在经过数据的录入、筛选、商住综合用地地价分摊、时间修正、缺值处理、异常点排除等处理后形成308个有效样点。统计分析表明样点总体分布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且比标准正态分布更陡峭,表现为尖峰分布。(4)GIS技术支持下的武汉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①从十地政策演化和市场运行状况来看,武汉市住宅土地市场大致经历了1992-1998年、1999-2005年以及2006-2011年三个阶段。从交易案例的时间特征来看,2003-2008年间处于一个高值波动期,2009-2011年是住宅市场的高速发展时期;从交易案例的区域特征来看,洪山区在2003-2011年间成交的住宅用地数量最多为75宗,青山区最少仅为19宗;从交易案例的环线特征来看,2003-2011年59.09%的交易案例发生在二环线与三环线之间,并且从2008年开始住宅土地出让的重心逐步由二环内开始向三环转移;从交易案例的动态演化特征来看,2003-2011年住宅交易案例与参照点的平均距离由6.04km增加到8.73km,年均向外扩展0.30km;②住宅地价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表明“招拍挂”机制运行以来,总体上武汉市住宅地价呈现出某种空间相关性,而CV值则进一步揭示地价的空间差异由以往的低值集聚逐步向高值集聚转变;局部空间自相关Moran散点图表明武汉市住宅地价的空间关联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强,而LISA集聚图则显示两处住宅“热点”分别分布在汉口旧城组团以及中南组团,两处“冷点”分别在严西湖周围和黄家湖周围;③住宅地价空间自相关的各向异性分析表明,半变异函数在0°、45°、90°和135°四个方向上表现出带状向异性特征,且变程大都在12~15km左右;住宅地价空间自相关的各向同性分析表明,武汉市住宅地价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其空间自相关范围为11.16km,而Co/(Co+C)值的大小表明武汉市住宅地价的空间变异46.2%由随机因素引起,而53.8%由结构性差异所引起;④地价的等值线图显示武汉市住宅地价的总体圈层模式仍然比较明显,而基于特定基点的剖面分析揭示了武汉市住宅地价既有渐变也有突变,但总体还是呈现从中心向边缘逐渐下降趋势。三个时段的住宅地价插值分析揭示住宅的高值区均聚焦于以传统商业中心为半径的一定范围内,表明现代城市的居住行为并未完全脱离对商服业的依赖,而相邻时段的减法运算则指出在2003-2008年期间武汉市住宅地价的空间演变连续性较强,尚未出现跳跃性的演变特征,2009-2011年期间则有多个局部住宅奇异点已经形成。(5)基于Hedonic模型的住宅地价影响因素识别和测度研究表明:①采用规范分析与文献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对影响武汉市住宅地价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识别,在对选取的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后,最终确定以单位地面价作为因变量,并从区位特征、邻里特征、个别特征和其他特征中选取22个自变量进入模型;②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武汉市住宅地价的线性、对数以及半对数三种形式的特征价格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对数形式的模型解释能力最强,其所能解释因变量差异的百分比约为58.9%,线性形式的模型的解释能力最差,其所能解释因变量差异的百分比仅为53.9%,半对数模型居于二者之间,其所能解释因变量差异的百分比为55.5%;③对数模型的显着性分析表明,通过模型10%显着性检验的特征变量有13个,说明这是引起武汉市住宅地价差异的主要原因;从系数的符号来看,除宗地形状的符号与预期不一样以及宗地面积为负以外,其余均与预期保持一致;变量的弹性分析则揭示,交易方式的价格弹性最大为62.580,宗地面积的价格弹性最小为-0.078;变量的影响度分析表明,22个变量对住宅地价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对住宅地价影响程度最大的变量是容积率;④典型特征因素的测度研究表明,武汉市住宅地价的总体上涨趋势较为明显,而且地价对时间的敏感性程度较高;城市中心区位价值的空间分析揭示,城市中心对住宅地价的影响并不具备明显的时间特征,但对住宅地价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效应;轨道交通对住宅地价的空间影响范围在500m左右,并且其运营期间对住宅地价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工程建设期;湖泊公园对住宅地价的影响范围为400m,并且其空间影响效应随着距离的变化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存在一定的梯度差异;容积率对单位地面价的影响要比对楼面地价的影响敏感得多,并且其对地价的影响表现为从中心到外围逐步衰减。国内关于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还比较缺乏,我国城市住宅市场成长于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年代,具有明显的制度痕迹,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改革引导着城市居住空间的阶段性演变。因此,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进而以武汉市中心城区“招拍挂”机制运行以来的住宅用地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该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化和完善学科理论体系和指导今后实证研究,而且将为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房地市场调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黄森林[9](2011)在《城市综合用地地价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相对稀缺性日益增强,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已成为当前土地管理的一大难题。为有效缓解土地供求矛盾,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已摆上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议程。因此,对土地的利用不再是只强调平面的扩张,而是向空间要地,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综合用地正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的提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土地利用类型,它体现了土地用途由平面型向立体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例如街道两侧的用地,底层为商业用途,上面几层为办公或住宅等用途,这样便形成了在同一宗地上出现了不同用途的立体空间组合即综合用地。近年来,综合用地在城镇土地利用中的比例增长迅速,地位也愈显重要,对其价格的评估已成为目前土地评估市场的主旋律。虽然,我国在城镇单一用途的土地估价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各地对其地价的评估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如: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剩余法等,但在城镇综合用地的地价评估方面还没有行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体系与估价方法。因此,对综合用地价格评估方法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首先概括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综合用地估价的研究现状;再对综合用地的概念、类型、特点,综合用地估价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及地价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其后总结回顾了综合用地估价的一般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原理、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综合用地价格评估的一些特殊方法:基准地价分类修正综合法、假设开发修正系数法和灰色预测法。①基准地价分类修正综合法,该方法首先是在每种用途的基准地价基础上,利用基准地价系统修正法来评估出各种用途的单位地价,再根据综合用地的空间利用状况、地价空间分布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确定地价空间的分配率,最后将各种用途的地价加权求和得出综合用地的单位地价和总地价。②假设开发修正系数法是在假设开发法的基础上,运用测算出的空间分配率将分用途测算出的单位地价进行修正,再将修正后的单位地价进行求和,得出综合用地的单位地价和总地价。③灰色预测法是借助灰色系统理论,根据理念市场上的地价指数对待估宗地价格进行预测。最后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模拟实例的测算结果可知:基准地价分类修正综合法测算结果为6537元/平方米、假设开发修正系数法测算结果为6539元/平方米、灰色预测法测算结果为6523元/平方米,三者测算结果非常接近,这充分说明运用基准地价分类修正综合法、假设开发修正系数法和灰色预测法相结合来评估综合用地的宗地地价是可行的、可靠的,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综合用地的地价水平。
陈英,张军,周冬梅,李小英,张仁陟[10](2010)在《立体综合用地宗地价格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研究具有多权属、多用途特性的立体综合用地地价评估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评述法,数学模型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影响立体综合用地价格的影响因素,设计了由综合基准地价、用途、地价空间分配决定的立体综合用地宗地价格评估方法。研究结论:立体综合用地宗地价格评估方法,可用于宗地地价评估,亦可应用于不同用途、不同权属、不同楼层的地价分摊。
二、商住综合用地评估的加价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住综合用地评估的加价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土地财政依赖的驱动机制及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文献回顾 |
2.1.1 土地财政的形成背景 |
2.1.2 土地财政特征研究 |
2.1.3 土地财政的驱动机制研究 |
2.1.4 土地财政引发的社会经济效应 |
2.1.5 土地财政转型研究 |
2.2 海外文献综述 |
2.3 综合评述 |
3 中国土地财政的特征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 研究方法 |
3.2.1 土地财政的测度 |
3.2.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3.3 中国土地财政规模特征 |
3.4 中国土地财政依赖性特征 |
3.4.1 时间变化特征 |
3.4.2 空间分布特征 |
4 土地财政依赖的驱动机制 |
4.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变量选取和理论分析 |
4.3 模型估计结果 |
4.3.1 整体估计 |
4.3.2 分区域的影响机制 |
4.3.3 分时段的影响机制 |
5 土地财政转型的必要性 |
5.1 自身缺陷 |
5.2 社会经济效应 |
5.3 体制改革的新要求 |
6 土地财政转型的国内外经验 |
6.1 土地财政成功转型的先进经验 |
6.1.1 以财产税为主的美国经验 |
6.1.2 建立多目标税收结构的香港经验 |
6.2 资源优化利用下的国内探索总结 |
6.2.1 中央改革 |
6.2.2 地方实践 |
7 土地财政转型模式 |
7.1 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思考 |
7.2 土地财政转型的基本原则 |
7.3 土地财政转型利弊权衡 |
7.3.1 权衡标准 |
7.3.2 划分结果 |
7.4 土地财政转型模式选择 |
7.4.1 有条件转型城市 |
7.4.2 转型困难型城市 |
7.4.3 条件不足型城市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问题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
2.1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的若干问题 |
2.1.1 自动续期的内涵 |
2.1.2 自动续期的期限问题 |
2.1.3 续期次数问题 |
2.1.4 自动续期有偿无偿的争论 |
2.1.5 自动续期的程序 |
2.1.6 自动续期的立法安排 |
2.2 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 |
2.3 地上建筑物续期的法律后果 |
2.4 土地使用权续期的域外研究 |
2.4.1 国内外关于英美法系土地制度相关研究成果 |
2.4.2 国内外关于大陆法系地上权制度相关研究成果 |
2.5 评论与展望 3.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理论逻辑与分析框架 |
3.1 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的续期因果反馈结构 |
3.2 中国特色公有地权体系的理论构造 |
3.2.1 城乡土地所有权二元分立 |
3.2.2 公有土地所有权“公私二重性” |
3.2.3 公有土地所有与使用“两权分离” |
3.2.4 土地使用权“物债二分” |
3.3 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分析框架 |
3.3.1 逻辑起点:土地用益物权和土地债权续期的分野 |
3.3.2 制度内核:土地用益物权续期的有期性与有偿性 |
3.3.3 制度路径:国有与集体土地续期“意思自治”的分异性 |
3.3.4 改革目标:用益物权在地权体系中的轴心地位 |
3.4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一般及类型化 |
3.4.1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一般 |
3.4.2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的类型化 4.土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域外经验 |
4.1 两大法系下土地权利制度的差异 |
4.2 英美法系租赁地产权的续期经验 |
4.2.1 英国租赁地产权 |
4.2.2 我国香港地区土地租业权 |
4.2.3 英美法系租赁地产权的续期经验 |
4.3 大陆法系地上权的续期经验 |
4.3.1 德国地上权 |
4.3.2 日本借地权 |
4.3.3 我国台湾地区地上权 |
4.3.4 大陆法系地上权的续期经验 |
4.4 两大法系土地权利续期的比较与启示 |
4.4.1 续期的法律关系 |
4.4.2 续期机制 |
4.4.3 续期期限 |
4.4.4 续期有偿性 |
4.4.5 地上物处置 5.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制度 |
5.1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
5.1.1 住宅建设用地的特殊性 |
5.1.2 民意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的诉求 |
5.1.3 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的解读与反思 |
5.2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的制度逻辑 |
5.2.1 法定续期权 |
5.2.2 土地出让制度的重大创新 |
5.2.3 续期制度运行成本最小化 |
5.2.4 防止土地占有不公的长期固化 |
5.3 二手房市场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有偿性的预期与响应 |
5.3.1 二手房价格与剩余年限的关系 |
5.3.2 特征价格模型及其理论的适用性 |
5.3.3 基于杭州市二手房数据的实证分析 |
5.4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
5.4.1 自动续期制度的法定续期机制 |
5.4.2 自动续期的法定义务:年金制 |
5.4.3 不予自动续期的情况及纠纷处理机制 6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申请续期制度 |
6.1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
6.1.1 非住宅建设用地的范围界定 |
6.1.2 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特征 |
6.1.3 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的解读与反思 |
6.2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的制度逻辑 |
6.2.1 公私法交融下的合意续期 |
6.2.2 反映非住宅建设用地利用的多样化需求 |
6.2.3 体现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地位的相对优越性 |
6.3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
6.3.1 合意续期的域外范式 |
6.3.2 申请续期程序 |
6.3.3 续期土地出让金 |
6.3.4 地上物的处理 |
6.3.5 区分建筑物所有权人的申请续期 |
6.3.6 续期纠纷的处理机制 7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申请续期制度 |
7.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
7.1.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及其使用权界定 |
7.1.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特质 |
7.1.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实践之验视 |
7.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制度逻辑 |
7.2.1 对等私法主体之间的合意续期 |
7.2.2 保持双方利益的相对平衡 |
7.2.3 私法调整为主、公法调整为辅 |
7.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
7.3.1 发送续期通知 |
7.3.2 续期的集体决议 |
7.3.3 续期价格评估 |
7.3.4 行政审核 |
7.3.5 地上建筑物的处置 |
7.3.6 土地续期中的纠纷 8.研究结论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8.3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
(3)地方政府城市土地供应量价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地方政府土地供应决策研究 |
1.2.2 拍卖理论与地方政府土地供应决策研究 |
1.2.3 代理理论与地方政府土地供应决策研究 |
1.2.4 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地方政府土地供应决策研究 |
1.2.5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地方政府土地供应决策的影响因素和核心内容 |
2.1 地方政府土地供应决策的制度和市场背景 |
2.1.1 土地供应制度演进 |
2.1.2 土地市场变化 |
2.2 地方政府土地供应决策的影响机制 |
2.2.1 地方政府在土地供应中的角色演变 |
2.2.2 地方政府自身的影响 |
2.2.3 地方土地市场的影响 |
2.2.4 中央政府的影响 |
2.3 地方政府土地供应决策的核心内容 |
2.3.1 核心宏观决策:供应数量 |
2.3.2 核心微观决策:出让起始价格 |
2.4 地方政府土地供应决策的研究框架及章节逻辑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方政府土地供应量价决策的理论分析 |
3.1 地方政府土地供应量价决策的建模思路 |
3.1.1 决策过程和决策内容 |
3.1.2 决策结果 |
3.2 地方政府土地供应量价决策的理论模型 |
3.2.1 基准模型 |
3.2.2 拓展模型 |
3.3 地方政府土地供应量价决策的理论路径 |
3.3.1 地方经济和政府官员影响下的地方政府土地供应量价决策 |
3.3.2 市场影响下的地方政府土地供应量价决策 |
3.3.3 中央干预下的地方政府土地供应量价决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方经济和政府官员影响下的地方政府土地供应量价决策 |
4.1 城市土地供应中的地方经济和政府官员特征 |
4.1.1 地方经济特征 |
4.1.2 政府官员特征 |
4.2 地方政府宏观土地供应数量决策 |
4.2.1 理论假设和模型设定 |
4.2.2 数据和描述分析 |
4.2.3 地方经济特征与土地供应数量决策 |
4.2.4 政府官员特征与土地供应数量决策 |
4.3 地方政府微观土地出让起始价格决策 |
4.3.1 理论假设和模型设定 |
4.3.2 数据和描述分析 |
4.3.3 供应数量、地方经济特征与土地出让起始价格决策 |
4.3.4 供应数量、政府官员特征与土地出让起始价格决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市场影响下的地方政府土地供应量价决策 |
5.1 城市土地供应中的政府-市场关系 |
5.2 市场表现与地方政府宏观土地供应数量决策 |
5.2.1 理论假设 |
5.2.2 数据和描述分析 |
5.2.3 前期土地成交数量对当期土地供应数量决策的影响 |
5.2.4 当期土地供应数量决策对土地成交数量的影响 |
5.2.5 当期土地供应数量决策对土地成交数量波动的影响 |
5.2.6 稳健性检验 |
5.3 市场表现与地方政府微观土地出让起始价格决策 |
5.3.1 理论假设 |
5.3.2 数据和描述分析 |
5.3.3 前期土地成交价格对当期土地起始价格决策的影响 |
5.3.4 当期土地起始价格决策对土地成交价格的影响 |
5.3.5 当期土地起始价格决策对土地成交价格波动的影响 |
5.3.6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央干预下的地方政府土地供应量价决策 |
6.1 城市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 |
6.1.1 中央-地方委托代理关系 |
6.1.2 中央-地方委托代理关系演进 |
6.2 中央数量干预与地方政府宏观土地供应数量决策 |
6.2.1 政策背景和理论假设 |
6.2.2 数据和描述分析 |
6.2.3 模型设定 |
6.2.4 数量干预对土地供应数量决策的影响 |
6.2.5 土地供应数量决策对土地成交数量的影响 |
6.2.6 稳健性检验 |
6.3 中央价格干预与地方政府微观土地出让起始价格决策 |
6.3.1 政策背景和理论假设 |
6.3.2 数据和描述分析 |
6.3.3 模型设定 |
6.3.4 价格干预对土地出让起始价格决策的影响 |
6.3.5 土地出让起始价格决策对土地成交价格的影响 |
6.3.6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1.2 政策建议 |
7.2 研究的主要贡献、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
7.2.1 研究的主要贡献 |
7.2.2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理论模型推论证明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差别化角度的包头市城市基准地价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城市基准地价更新基础理论 |
2.1 地租与地价理论 |
2.2 区位理论 |
2.3 土地供给与需求理论 |
3. 基于差别化角度的基准地价评估 |
3.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3.1.1 自然经济概况 |
3.1.2 土地利用现状 |
3.1.3 前期基准地价成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2 差别化地价内涵的确定方法 |
3.2.1 高级别地价区与低级别地价区分界线的确定 |
3.2.2 差别化容积率与单一容积率对比分析 |
3.2.3 差别化开发程度的确定 |
3.2.4 设定城区差别化地价内涵 |
3.3 楼面地价的确定 |
3.3.1 楼面地价的评估思路 |
3.3.2 楼面地价的特点与实用性 |
3.3.3 有效样点的筛选与计算 |
3.3.4 楼面地价的修正 |
3.3.5 楼面地价的确定 |
3.3.6 差别化路线价加价体系的编制 |
4. 差别化角度下楼面基准地价修正体系确定 |
4.1 编制意义、原理及思路 |
4.2 区位因素修正系数的确定 |
4.2.1 基准地价区域修正幅度的确定 |
4.2.2 基准地价区域因素修正系数的确定 |
4.3 个别因素修正系数的确定 |
4.4 包头市城市土地用途分类及修正系数确定 |
4.4.1 包头市土地全用途分类体系构建 |
4.4.2 用途修正系数的确定 |
5 基于差别化角度的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应用 |
5.1 宗地地价的测算 |
5.1.1 商服用地宗地地价测算 |
5.1.2 住宅用地宗地地价测算 |
5.1.3 工业用地宗地地价测算 |
5.1.4 商住混合用地地价测算 |
5.1.5 其他用途基准地价测算 |
5.2 差别化角度的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应用对策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6.2.1 讨论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地方公共财政视角的中国不动产税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第四节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中国不动产税制优化研究综述 |
第二节 财政联邦主义与地方公共财政 |
第三节 产权理论与代理理论 |
第四节 制度变迁与机制设计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不动产物权兴废与税制沿革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田制与赋役制度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租界的永租制与房地产税制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土地私有制与房地产税制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制度与房地产税制 |
第五节 评述与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陆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大陆不动产物权现状 |
第二节 中国大陆不动产税制现状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港澳台地区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
第一节 中国香港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
第二节 中国台湾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
第三节 中国澳门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
第四节 评述与小结 |
第六章 国际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
第一节 土地私有为主的国家不动产物权现状 |
第二节 土地公有为主的国家不动产物权现状 |
第三节 不对保有土地单独课税的国家不动产税制现状 |
第四节 对保有土地单独课税的国家不动产税制现状 |
第五节 评述与小结 |
第七章 不动产税与地方公共财政 |
第一节 制度均衡大国的地方财政特征 |
第二节 中国地方财政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分权体制下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扩张 |
第四节 我国不动产市场中的央地博弈与地方机会主义 |
第五节 以公共财政约束地方政府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不动产税制优化设计 |
第一节 从开征物业税转向开征房地产税 |
第二节 路径依赖下我国不动产税制优化的路线选择 |
第三节 我国土地物权制度与批租制度改革 |
第四节 我国房地产税及资源税税制优化设计 |
第五节 沪渝房产税试点的经济效应 |
第六节 小结 |
第九章 中国不动产税功能定位及引导机制设计 |
第一节 房地产税与房地产市场 |
第二节 房地产税的税负归宿 |
第三节 房地产税与经济内生增长 |
第四节 我国不动产税的功能定位 |
第五节 房地产税开征引导机制设计及政策建议 |
第六节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图:1953年北京市房地产税收款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科研成果 |
(6)宗地面积、竞争程度及其对土地单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基本概念 |
1.2.1 研究目标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土地财政与政府出让行为 |
2.1.1 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目标 |
2.1.2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动机与行为 |
2.2 宗地面积对成交土地价格的影响 |
2.2.1 宗地微观指标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
2.2.2 宗地面积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
2.3 竞争性对土地出让价格的影响 |
3 杭州市土地市场分析 |
3.1 杭州市土地市场特点 |
3.2 杭州市土地市场交易分析 |
3.2.1 土地出让规模 |
3.2.2 土地用途结构 |
3.2.3 土地价格水平 |
4 研究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4.1 数据获取 |
4.2 变量选择与测量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数据描述性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方差分析 |
5 宗地面积对楼面地价的影响 |
5.1 研究假说 |
5.2 模型设定 |
5.3 回归结果讨论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宗地面积对楼面地价的影响机制分析 |
6.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6.1.1 研究假说 |
6.1.2 模型设定 |
6.2 结果讨论与分析 |
6.2.1 竞买人数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
6.2.2 竞拍轮次的中介效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宗地面积对楼面地价的影响 |
7.1.2 宗地面积对楼面地价的影响机制分析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7)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轨道交通 |
1.2.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 |
1.2.3 用地优化的内涵 |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与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研究领域及现状特征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动态 |
2.2.1 轨道公交与城市土地利用互馈关系研究 |
2.2.2 TOD发展溯源及在中国的引介历程 |
2.2.3 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实证量化研究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研究框架的构建 |
3.1 理论基础: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理论理念 |
3.1.1 建筑学科相关领域 |
3.1.2 其他相关学科领域 |
3.1.3 相关理论的启示 |
3.2 实践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相关建设实践启示 |
3.2.1 深入民心的“指状规划”——丹麦哥本哈根 |
3.2.2 高度融合城市公共中心的轨网体系——日本东京 |
3.2.3 有机联系的TOD走廊——美国阿灵顿R-B段 |
3.2.4 凸显城市公共效应的轨道站点——新加坡 |
3.2.5 以步行和轨道站点为核心的空间一体化——中国香港 |
3.2.6 典型城市经验借鉴与启示 |
3.3 研究视角:“两个尺度+三个维度”的实证分析框架 |
3.3.1 轨道站区空间要素解析与梳理 |
3.3.2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解读站区空间要素 |
3.3.3 轨道站区空间要素综合数据库框架 |
3.3.4 基于“两个尺度+三个维度”的实证分析思路 |
3.4 技术支撑:基于GIS平台的轨道站区综合数据库 |
3.4.1 面向城市设计的GIS技术及相关研究 |
3.4.2 主要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4.3 基于“空间分层”思路构建站区GIS综合数据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面临的趋势与挑战 |
4.1 广州轨道交通发展历程与总体特征 |
4.1.1 现状概况与发展历程 |
4.1.2 现状总体特征与国内外典型大城市比较 |
4.2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的宏观背景与需求 |
4.2.1 国内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 |
4.2.2 轨道交通引领广州城市空间格局转变初现端倪 |
4.2.3 广州规划策略对站区用地优化提出刚性需求 |
4.3 综合效益最大化是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的必然趋势 |
4.3.1 促进联合开发提升站区经济效益 |
4.3.2 倡导站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 |
4.3.3 重视轨道站区的社会文化效益 |
4.4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 |
4.4.1 广州轨道交通线路网络体系尚待完善 |
4.4.2 轨道站区用地开发缺乏有效分类指导 |
4.4.3 站区用地开发与城市更新亟待统筹协调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基于城市尺度的广州轨道站区空间特征剖析 |
5.1 社会维度:现状站点网络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耦合分析 |
5.1.1 相关概念厘定及数据来源 |
5.1.2 广州城市公共中心现状概述 |
5.1.3 城市公共中心与现状站点网络的空间叠合分析 |
5.1.4 不同线路站区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叠合分析 |
5.1.5 轨道站区用地公共性分析-----以新旧市级公共中心为例 |
5.1.6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
5.2 经济维度:现状站点网络与基准地价的对应关系解析 |
5.2.1 基准地价定义及数据来源 |
5.2.2 现状站点网络与商业基准地价关系 |
5.2.3 现状站点网络与住宅基准地价关系 |
5.2.4 轨道交通对基准地价的影响分析----以海珠区为例 |
5.2.5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基于街区尺度的广州轨道站区空间特征剖析 |
6.1 空间维度(一):不同类型轨道站区用地空间布局解析 |
6.1.1 不同线路轨道站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解析 |
6.1.2 基于混合度指数的站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 15 个站点为例 |
6.1.3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
6.2 空间维度(二):不同时期典型站区空间发展演变分析 |
6.2.1 长寿路站:轨道站点引导老城“针灸式”更新 |
6.2.2 客村站:轨道站点催化单位社区的逐步瓦解 |
6.2.3 体育西站:受制于产权约束的另类TOD开发 |
6.2.4 典型站区空间发展演变特征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策略思考与建议 |
7.1 宏观层面:打造与公共中心紧密耦合的TOD走廊 |
7.1.1 建构轨道站区与公共中心的耦合评价体系 |
7.1.2 强化轨道交通走廊沿线用地开发控制 |
7.1.3 对广州地铁 4 号线沿线用地的重新审视与优化建议 |
7.2 中观层面: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轨道站点分类 |
7.2.1 对城市轨道站点分类的梳理与思考 |
7.2.2 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站点分类建议 |
7.3 微观层面:以轨道站点为触媒的街区场所营造 |
7.3.1 将“城市触媒”引入站区场所营造 |
7.3.2 运用“城市针灸”激发站区活力 |
7.3.3 构建空间一体化站点街区 |
7.3.4 探索疏密有致的站区空间收放 |
7.3.5 挖掘站点地区文化底蕴和个性 |
7.3.6 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方法的效能 |
7.4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论文主要数据分类及相关来源 |
附录2 基准地价数据库建立步骤 |
附录3 案例站点用地现状及三维GIS模拟 |
附录4 相关设计实践*-----南海新交通 1 号线六站点上盖(周边)建筑概念性方案 |
1 规划背景 |
2 规划重心解读:基于节点与场所特性对站点周边用地优化调控 |
3 与城市公共中心耦合的“金玉文化走廊” |
4 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站区用地布局优化 |
5 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用地空间形态调控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8)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快速推进,住宅用地面积激增 |
1.1.2 住宅用地空间结构不合理,空间分异加剧 |
1.1.3 公共住房调节机制短缺,商品住宅价格增长过快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内容、创新与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1.4.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研究进展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2.2 城市住宅地价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理论分析 |
§3.1 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理论分析框架 |
§3.2 住宅地价的时间增长 |
3.2.1 供给与需求理论 |
3.2.2 转型阶段:供给不足与需求旺盛 |
3.2.3 投机阶段:供给滞后与需求投机 |
3.2.4 调控阶段:供给短缺与需求抑制 |
§3.3 住宅地价的空间差异 |
3.3.1 住宅地价的区位差异 |
3.3.2 住宅地价的邻里差异 |
3.3.3 住宅地价的个别差异 |
§3.4 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的理论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 |
§4.1 研究区概述 |
4.1.1 研究范围 |
4.1.2 数据类型 |
4.1.3 数据确定 |
4.1.4 研究区概述 |
§4.2 研究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4.2.1 初始数据的录入 |
4.2.2 初始数据的筛选 |
4.2.3 商住综合用地的地价分摊 |
4.2.4 研究数据的交易时间修正 |
4.2.5 研究数据的缺值处理 |
4.2.6 研究数据的异常点处理 |
§4.3 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 |
4.3.1 研究数据的总体分布 |
4.3.2 研究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IS支持下住宅地价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
§5.1 住宅用地时空演变总体特征分析 |
5.1.1 武汉市住宅土地市场演变特征 |
5.1.2 武汉市住宅组团的划分 |
5.1.3 武汉市住宅用地时空格局演变 |
§5.2 住宅地价数据结构分析 |
§5.3 住宅地价趋势分析 |
§5.4 住宅地价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1 空间自相关理论分析 |
5.4.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5.4.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结果 |
§5.5 住宅地价空间异质性分析 |
5.5.1 空间变异理论分析 |
5.5.2 半变异函数理论与方法 |
5.5.3 空间变异分析结果 |
§5.6 住宅地价空间插值分析 |
5.6.1 空间插值理论分析 |
5.6.2 空间插值方法 |
5.6.3 空间插值结果比较分析 |
5.6.4 住宅地价时空变异剖面分析 |
5.6.5 住宅地价时空变异差值解译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Hedonic模型的住宅地价影响因素测度研究 |
§6.1 Hedonic模型的理论分析 |
6.1.1 Hedonic模型的发展历程 |
6.1.2 Hedonic模型的理论分析 |
6.1.3 Hedonic模型的设定 |
6.1.4 Hedonic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6.2 住宅地价影响因素的识别与量化 |
6.2.1 区位特征变量 |
6.2.2 邻里特征变量 |
6.2.3 个别特征变量 |
6.2.4 其他特征变量 |
§6.3 住宅地价Hedonic模型的建立 |
6.3.1 Hedonic模型变量的选择 |
6.3.2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6.3.3 三种函数形式Hedonic模型的比较分析 |
6.3.4 Hedonic模型的统计与检验 |
6.3.5 对数模型的结果分析 |
§6.4 住宅地价典型特征因素的测度研究 |
6.4.1 住宅地价的时间特征 |
6.4.2 城市中心区位价值的空间分析 |
6.4.3 轨道交通的时空影响效应 |
6.4.4 湖泊公园的空间影响效应 |
6.4.5 容积率对住宅地价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总结 |
§7.2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平面型商住综合用地地价分摊 |
附件二:立体型商住综合用地地价分摊 |
(9)城市综合用地地价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地价研究对城市综合用地地价评估的借鉴 |
1.4 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综合用地估价概述 |
2.1 综合用地的概念 |
2.2 综合用地的分类 |
2.2.1 不同用途的综合用地 |
2.2.2 不同使用权类型的综合用地 |
2.3 综合用地的特性 |
2.4 综合用地估价的内涵 |
2.5 综合用地估价的基本思路 |
3 综合用地估价的理论基础、原则和影响因素 |
3.1 综合用地估价的理论基础 |
3.1.1 地价立体价值分配理论 |
3.1.2 产权理论 |
3.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3.2 综合用地价格评估的原则 |
3.2.1 替代原则 |
3.2.2 最有效使用原则 |
3.2.3 估价时点原则 |
3.2.4 供需原则 |
3.2.5 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
3.3 综合用地地价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一般因素 |
3.3.2 区域因素 |
3.3.3 个别因素 |
4 综合用地估价方法研究 |
4.1 宗地估价的一般方法 |
4.1.1 市场比较法 |
4.1.2 收益还原法 |
4.1.3 成本逼近法 |
4.1.4 假设开发法 |
4.1.5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
4.1.6 路线价法 |
4.1.7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1.8 神经网络评估法 |
4.2 综合用地估价特殊方法 |
4.2.1 基准地价分类修正综合法 |
4.2.2 假设开发系数修正法 |
4.2.3 灰色预测法 |
5 综合用地估价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2 估价对象描述 |
5.3 地价影响因素分析 |
5.3.1 一般因素分析 |
5.3.2 区域因素分析 |
5.3.3 个别因素分析 |
5.4 估价方法的选择 |
5.5 估价过程 |
5.5.1 地价空间分配率的计算 |
5.5.2 基准地价分类修正综合法的测算过程 |
5.5.3 假设开发修正系数法的测算过程 |
5.5.4 灰色预测法评估地价过程 |
5.6 估价结果的确定及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立体综合用地宗地价格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有评估方法介绍与分析 |
2 影响立体综合用地宗地价格评估的主要因素 |
2.1 基准地价 |
2.2 利用方式 |
2.3 空间分配 |
3 立体综合用地宗地价格的评估方法 |
3.1 确定综合基准地价 |
3.1.1 边际分析法 |
3.1.2 主导用途决定法 |
3.1.3 多用途加权平均法 |
3.2 确定用途调整系数 |
3.3 确定地价空间分配率 |
4 立体综合用地价格评估实证应用 |
4.1 评估宗地描述 |
4.2 综合基准地价计算 |
4.3 用途修正系数确定 |
4.4 楼层地价分配系数计算与可靠性检验 |
4.5 立体综合用地地价测算 |
5 结论 |
四、商住综合用地评估的加价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土地财政依赖的驱动机制及转型研究[D]. 曾源源. 浙江大学, 2020(01)
- [2]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D]. 欧阳亦梵. 浙江大学, 2020(06)
- [3]地方政府城市土地供应量价决策研究[D]. 吴淑萍. 清华大学, 2019(02)
- [4]基于差别化角度的包头市城市基准地价评估[D]. 晫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5]基于地方公共财政视角的中国不动产税制优化研究[D]. 王希岩.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6)
- [6]宗地面积、竞争程度及其对土地单价的影响[D]. 姜慧. 浙江大学, 2014(06)
- [7]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D]. 王成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8]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邹利林.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9]城市综合用地地价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D]. 黄森林. 江西农业大学, 2011(04)
- [10]立体综合用地宗地价格评估方法研究[J]. 陈英,张军,周冬梅,李小英,张仁陟. 中国土地科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