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强度He-Ne激光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付桃芳[1](2017)在《基于蓝斑核μ阿片受体内吞的电针抗癌痛大鼠吗啡耐受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胫骨腔内注射MRMT-1乳腺癌细胞联合腹腔注射吗啡,成功建立骨癌痛-吗啡耐受(bone cancer pain combined with morphine tolerance,BCP-MT)大鼠模型,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机械缩足阈(Paw withdrawal thresholds,PWT)变化,明确大鼠胫骨癌痛和骨癌痛-吗啡耐受出现时间点。观察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痛行为和蓝斑核μ阿片受体(μ opioid receptor,MOR)、Rab5阳性细胞表达及其共表达(MOR内吞)情况的影响,初步探讨电针抗大鼠吗啡耐受的蓝斑核MOR内吞调控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健康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 BCP)组、骨癌痛(BCP)组、骨癌痛-吗啡耐受模型(BCP-MT)组。其中BCP组和BCP-MT组大鼠均于左胫骨髓腔内接种3μl MRMT-1乳腺癌细胞(3×104个)诱发骨癌痛,sham BCP组大鼠仅注入等量无菌PBS液。BCP-MT组于骨癌痛诱发次日起,以10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q12h),连续注射11d。分别于癌细胞接种前(base),接种后第 6d、8d、10d 及第 11d、15d、19d、21d(即吗啡注射第 1d、5d、9d、11d)8个时点检测各组大鼠患侧PWT的变化;于癌细胞接种后第21d,采用X线片拍摄BCP组大鼠胫骨及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胫骨病理变化;第二部分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完全随机分为shamBCP组、BCP组、BCP-MT组、BCP-MT+EA组、BCP-MT+shamEA组。shamBCP组接受假手术处理;BCP组仅接受胫骨癌痛造模;其余三组大鼠均接受胫骨癌痛-吗啡耐受造模。BCP-MT组于骨癌痛成功诱发后(接种后第11d)开始腹腔注射吗啡(q12h),持续注射至结束;BCP-MT+EA组和BCP-MT+sham EA组大鼠于吗啡耐受模型后(接种后第22d)在吗啡注射后0.5h时分别介入电针和假电针(仅给予针刺破皮,不予通电)治疗。电针参数为取双侧"足三里"和"昆仑"穴,疏密波,频率为2/100Hz,强度为0.5-1.5mA(以0.5mA为步进,各刺激1Omin),每次刺激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d。于癌细胞接种前(base),接种后第10d、11d、21d以及接种后第22d、24d、26d、28d(即电针治疗第1d、3d、5d、7d)8个时点检测各组大鼠患侧PWT变化及其电针镇痛效应。采用尼氏染色明确大鼠蓝斑核定位;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蓝斑核MOR、Rab5阳性细胞表达及两者共表达情况。结果第一部分癌细胞接种前,三组大鼠基础PWT无明显差异(P>0.05)。癌细胞接种后第10d起,BCP组大鼠PWT明显低于同期sham BCP组大鼠(P<0.01),一直持续至接种后21d;癌细胞接种后第11d(即吗啡注射第1d),BCP-MT组大鼠PWT均显着高于BCP组(P<0.01);连续多次注射吗啡后,BCP-MT组大鼠PWT呈下降趋势,至接种后第21d(即吗啡注射第11d)时,BCP-MT组大鼠PWT下降至同期BCP组水平(PP>0.05),且显着低于shamBCP组(P<0.01)。X线及HE染色结果显示,BCP组大鼠胫骨的骨皮质不连续,皮下可见肿大阴影;BCP-MT组大鼠胫骨上1/3处均可见癌细胞致肿块,质硬,且胫骨髓腔内布满MRMT-1癌细胞;而sham BCP组大鼠胫骨未见异常变化。第二部分癌细胞接种前和接种后第10d、11d和21d,三组大鼠患侧PW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种后第22-28d(即电针治疗第1-7d),BCP-MT+EA组大鼠患侧PWT显着高于同期BCP-MT组和BCP-MT+sham EA组(P<0.01);以及BCP-MT+EA组大鼠PWT仍高于其吗啡注射第11d的水平(P<0.01)。BCP-MT+shamEA组大鼠PWT与BCP-MT组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均无差异(P>0.05)。BCP组、BCP-MT组、BCP-MT+EA组、BCP-MT+shamEA组蓝斑核MOR、Rab5阳性细胞率及MOR+/Rab5+阳性率均低于sham BCP组(P<0.05或P<0.01);与BCP组比较,BCP-MT组大鼠MOR阳性细胞率无明显下降(P>0.05),Rab5阳性细胞率及MOR+/Rab5+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0.05);BCP-MT+EA组大鼠MOR、Rab5阳性细胞率及MOR+/Rab5+阳性率均显着高于BCP组、BCP-MT组和 BCP-MT+shamEA 组(P<0.01),而 BCP-MT组和 BCP-MT+shamEA 组比较均无差异。结论MRMT-1建立骨癌痛大鼠给予腹腔连续吗啡注射11d可成功诱导癌痛-吗啡耐受模型,抑制蓝斑核MOR内吞可导致吗啡耐受产生;电针治疗可缓解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相关的痛觉过敏,部分翻转吗啡耐受的作用;电针能够提高大鼠蓝斑核MOR、Rab5阳性细胞表达,增加MOR与Rab5共表达,进而促进MOR内吞,可能是电针抗吗啡耐受的关键作用之一。
刘玉祁[2](2012)在《经穴反应/效应特异性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问卷调查和临床试验》文中认为目的:(1)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并为临床试验研究提供基础资料。(2)通过证型分层分析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经穴体表温度和电阻差异,探索经穴反应特异性与证型的相关性。(3)通过证型分层分析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探索经穴效应特异性与证型的相关性。方法:(1)问卷调查来自北京市9所高校的16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于疼痛第1天,发放调查问卷的患者填写部分;记录人员进行辨证,当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值≥40mm时,迅速完成调查问卷的医生填写部分。收集平时情况、痛经情况和证型分布情况数据。(2)探测北京市一所高校的5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经穴温度和电阻。在疼痛第1天,首先对每位患者进行证型评估;然后采用经络穴位动态特性(温度和电阻)体表监测系统(Ⅰ型)探测三阴交穴、悬钟穴和非穴的皮肤温度和电阻,每个探测点分别连续探测温度60min,电阻30min。选用“左右两侧同名探测点皮肤温度差”(简称“温差”)及“左右两侧同名探测点皮肤电阻失衡度”(简称“电阻失衡度”)作为结局指标。(3)电针治疗3个省6所医院的501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中央完全随机方案将患者随机均等分为三阴交组、悬钟组和非穴组。于疼痛第1天治疗前,对每位受试者进行证型评估;当VAS值≥40mm时,由针灸师分别电针三阴交穴、悬钟穴和非穴30min,频率为2/100Hz,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采用0-100mm VAS评价各组电针前、留针5min、留针10min、起针即刻和起针后30min一个小时的疼痛情况。并比较各组反应者比例(电针前后VAS值降低50%及以上患者的比例)。结果:(1)共发放问卷166份,收回163份,回收率为98.19%。163例被调查者中,平时有69.94%较怕冷,57.06%易手脚冰冷;77.30%喜热饮热食;83.44%每周运动少于3次。78.53%、64.42%的患者因吃冰品冷饮或用冷水洗衣服引起或加重腹痛;而66.26%、74.23%因吃热食热饮或热敷腹部缓解腹痛。腹痛时69.33%的患者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变稀软;61.35%、56.44%左侧或右侧尺脉沉。68.10%的患者被诊断为寒湿凝滞证。(2)①共5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完成皮肤温度探测,其中35例患者为单一证型:寒湿凝滞证22例、气滞血瘀证7例、气血虚弱证3例、湿热瘀阻证3例和肝肾亏虚证0例患者,后三个证型数据过少无法分析。寒湿凝滞证、气滞血瘀证患者各探测点温差比较无显着差异(p=0.71;0.85)。②共4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完成皮肤电阻探测,其中32例患者为单一证型:寒湿凝滞证21例、气滞血瘀证6例、气血虚弱证2例、湿热瘀阻证3例和肝肾亏虚证0例患者,后三个证型数据过少无法分析。寒湿凝滞证患者各探测点电阻失衡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03):三阴交穴电阻失衡度显着高于悬钟穴(p=0.002),与非穴相比无显着差异(p=0.08),悬钟穴与非穴电阻失衡度亦无显着差异(p=0.36)。气滞血瘀证患者各探测点电阻失衡度比较无显着差异(p=0.22)。(3)501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中323例患者为单一证型,其中最常见证型是寒湿凝滞证(184例),其次是气滞血瘀证(84例)、气血虚弱证(52例),其余证型(湿热瘀阻证2例和肝肾亏虚证1例)因例数过少无法分析。寒湿凝滞证患者各组间VAS值有显着差异(p=0.003):三阴交组5个时点VAS值的降低程度显着大于悬钟组(p=0.003)和非穴组(p=0.002);悬钟组与非穴组VAS值则未见显着差异(p=0.81)。气滞血瘀证和气血虚弱证患者各组间VAS值未见显着差异(p=0.97;p=0.07)。寒湿凝滞证患者各组反应者比例不完全相同p=0.001):三阴交组反应者比例显着高于悬钟组(p=0.003)及非穴组(p<0.001);而悬钟组与非穴组反应者比例无显着差异(p=0.45)。气滞血瘀证和气血虚弱证患者各组反应者比例未见显着差异(p=0.73;p=0.94)。结论:(1)提示原发性痛经患者中医病因为寒邪,病机以感受寒邪而致寒湿凝滞胞宫为主;寒湿凝滞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2)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三阴交穴温差与非穴和悬钟穴无显着差异;而电阻失衡度显着高于悬钟穴。气滞血瘀证患者三阴交穴温差和电阻失衡度与非穴和悬钟穴均无显着差异。提示经穴电阻反应特异性可能与证型相关;但尚无证据支持经穴温度反应特异性与证型的相关性。(3)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三阴交组腹痛VAS值的降低程度显着大于悬钟组和非穴组,反应者比例亦显着高于悬钟组和非穴组。气滞血瘀证和气血虚弱证患者各组间两项指标亦均未见显着差异。提示经穴效应特异性与证型有一定相关性。
陈静静,杨华元,马忆南,赵宇平[3](2011)在《低强度激光镇痛效应及其机理探讨》文中提出通过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发现低强度激光照射在临床已有广泛应用,其对缓解各种急慢性疼痛均有很好疗效,而激光针灸作为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光生物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针灸相比更具优点,决定了它在医学上的研究与应用更有广阔前景。但激光与机体相互作用类型复杂,能对生物组织发挥多种生物效应,且激光针灸在临床应用虽多,但并不是所有实验都支持其具有镇痛效应。由于阐明激光镇痛机制研究是解决临床争端的关键所在,所以本文就穴位的特殊组织结构以及目前所做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入手,分析低强度激光镇痛的可能机理,为激光针灸的临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期更好服务于临床。
陈书琳[4](2009)在《氦氖激光配合针刺治疗犬胸腰椎间盘突出症瘫痪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40多年前,与犬椎间盘相关的疾病仅占临床病例的0-1%。到1970年之后,该比例有了明显升高达到2.3%,并且在以后的10年间每年都在攀升。先天软骨发育不良品种犬的胸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为75%,平均发病年龄为3-6岁。文献报道,国外以腊肠犬的发病率最高,而国内临床上则以北京犬的发病率最高。犬胸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先天软骨发育不全,造成椎问盘软骨的病变和髓核发育不全而钙化;外力不当作用下,使得纤维环破裂,突出物压迫脊髓神经根,引发背痛、后肢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为小动物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犬胸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可分五级,Ⅰ、Ⅱ级为椎间盘源性背痛和后肢共济失调的运动障碍,Ⅲ-Ⅴ级为较严重的脊髓压迫症状,导致后肢瘫痪,并可能伴有便尿失禁与后肢深度痛觉消失。尤其具有脊髓受压迫严重的神经症状和深度痛觉消失的病例,多数论文支持预后不佳。常规以西医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除去椎间盘突出物,与内科保守对症治疗。外科手术和给予西药激素治疗,在临床症状尚不严重初期能得到缓解;但缺点为外科手术侵入性大、费用昂贵、易并发后遗症和感染;内科西药多有副作用发生,须小心使用。中医中药方面没有足够证据支持中药内科疗法对犬胸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帮助。犬胸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位在脊柱和腰,主要归于督脉的病变和肾虚。督脉和肾关系密切,因为在督脉的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的经脉和经别均通于足太阳膀胱经,而膀胱和肾又互为表里经。病因病机为肝脾肾精血亏虚,和督脉失养有关,加之机体感受风、寒、湿邪或跌仆挫伤,以致脉络闭阻,气血失和,不通则痛。中医针刺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着,常用夹脊穴为主穴,同时调理督脉、膀胱经和肾经,达到通调气血,行气止痛。中医针灸治疗犬胸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针刺对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其作用可达到缓解疼痛、肌肉紧张;活化脊髓受损的神经,降低炎症、水肿的发生;改善血管收缩或扩张,促进组织胺和激肽释放,降低疤痕组织产生。氦氖激光穴位照射督脉穴,正是椎间盘突出的病位,可以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特点为无痛、不具侵入性,犬只接受治疗意愿度大;使用方便、费用低廉,对宠物主人经济效益高。配合针刺疗法能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可以调节周围神经系统,并促进代谢和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神经根水肿,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得以缓解。犬胸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软骨发育不良犬常见疾病,发病率高,病残率也高,严重影响犬的生存质量,并让主人照顾困难。为了探讨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以寻求最经济、最人道的治疗方式。本研究应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配合针刺,治疗犬胸腰椎间盘突出症瘫痪的病例,经过一周两次、至少三周的疗程,研究方法符合标准的胸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犬共57例,分为激光加针刺组(29例)和单纯针刺组(28例)。并对临床症状、X光平片观察、后肢趾深度痛觉、排尿障碍、恢复自力行走能力进行了观察比较与FNS分数评估。激光加针刺组共29例,总有效率为82.76%(24/29例),无效17.24%(5/29例),与单独针刺组28例相较,有效率60.71%(17/28例),无效39.29%(11/28例)。总有效率(FNS评分:站立分数=4,行走分数≧2,后肢分数≧3)激光加针刺组疗效与单独针刺组相比,以卡方分析(p=0.064>0.05)不具有统计意义,提示两组总体疗效没有显着性差异,都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在3+4级轻症时,激光加针刺组有效率为87.5%,与针刺组80.0%相较,两组治疗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672>0.05)。但在瘫痪重症(5级)病例(DPP=0)的激光加针刺组有效率为76.92%,明显高于单独针刺组的有效率25.00%(p=0.032<0.05),提示激光配合针刺治疗犬胸腰椎间盘突出症重症时的疗效较单独针刺好。FNS分数统计结果来看,在第5级激光加针刺组的后期疗效高于单独针刺组(Day14:p=0.003<0.05;Day last:p=0.002<0.05)。以上提示,氦氖激光治疗瘫痪重症时的疗效,在远期效果较好。总体FNS分数统计结果,在Day last激光加针刺组结果高于单独针刺组(p=0.026<0.05),亦提示氦氖激光的效果反映在远期疗效。利用回归分析,结果还发现,排尿障碍、疾病分级和年龄皆为影响有效率的因素(P<0.05)。
李刚,贾方荣,林凌,万里[5](2007)在《不同物理因子对红细胞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提出红细胞承担着对人体全身器官运输氧气和养分的功能,对维持人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物理因子——激光、电场、磁场、电磁场和温度对血液尤其是红细胞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尽管物理因子对红细胞的作用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膜片钳技术已成为现在细胞电生理研究的有力手段,利用其研究物理因子对红细胞的作用与影响,将会为我们揭示更全面、更深入的的机理。
周鹏[6](2007)在《激光穴位照射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单胺类递质和IL-1β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1.观察不同时间激光穴位照射对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睡眠时间的影响。2.观察激光穴位照射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所致失眠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探讨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失眠的机理。3.观察激光穴位照射对失眠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1.采用测定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睡眠时间的方法,观察对照组、激光一组(照射5min)、激光二组(照射10min)大鼠的睡眠时间的变化。2.将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安定组、激光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PCPA建立失眠大鼠模型,氦氖激光照射神门和三阴交穴各10min,用荧光分光光度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下丘脑5-HT、5-HIAA、DA、NE以及IL-1β的变化。3.用Morris水迷宫检测激光穴位照射对失眠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1.激光组与对照组比较,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的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激光二组与激光一组相比,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的睡眠时间(P<0.05)。2.大鼠腹腔注射PCPA后,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消失,激光穴位照射后此周期基本恢复。3.激光组大鼠下丘脑5-HT、5-HIAA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着(P<0.01),与安定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P<0.01);NE、DA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P<0.01),与安定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IL-1β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着(P<0.01),与安定组比较差异非常显着(P<0.01)。4.激光穴位照射后,大鼠的逃逸潜伏期介于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相同时点大鼠记忆能力相对提高并趋向于对照组方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激光穴位照射具有镇静催眠作用。2.激光穴位照射可能是通过升高失眠大鼠下丘脑5-HT、5-HIAA及IL-1β,降低DA、NE来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3.激光穴位照射可以改善失眠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徐爱军[7](2006)在《传统艾灸、电子灸与激光针灸对脑中风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脑中风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现今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灸法治疗脑中风,已有悠久的历史,艾灸作用于人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各个组织的血液供给,灸法治疗脑中风常选择内关、足三里、关元、大椎等穴位。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研制出了电子灸和激光针灸来代替传统艾灸,为了比较三者的作用效果,设计了本课题。本文从艾灸、电子灸和激光针灸作用于脑中风患者的疗效入手,探讨了上述三种方法对脑中风的疗效与对照组的一般药物疗法的疗效之间的差异,并在组间进行了比较。首先研究了脑中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总结其诊疗现状,探讨了康复疗法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艾灸的作用机理及适用范围,灸法的取穴原则及定位方法,以及灸法治疗脑中风的理论依据。其次探讨了红外线的生物效应,激光针灸对人体组织的作用,并分别从热效应、压力效应和电磁效应的角度进行了激光针灸的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红外线电子灸疗仪和激光针灸的产生及其特点、原理,介绍了主要的红外线灸疗仪和激光针灸的类型。最后分别研究了艾灸、电子灸和激光针灸治疗脑中风的疗效并将其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治疗组(艾灸、电子灸和激光针灸)对脑中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间又以激光针灸组疗效最为显着的结论,文章结尾针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探讨了其理论依据。
黄贞[8](2006)在《基于PID控制激光针灸仪的设计与实现研究》文中指出针灸起源于我国,由于它本身潜在的实力:一种整体自然疗法,作用独特,可治疗西洋医学束手无策的许多疾病,易与科学技术结合,操作易行,无副作用等,已成为世界通行的一种医学科学。然而在临床上传统的针灸常会发生如弯针、滞针、折针、晕针、刺伤重要脏器等异常现象;还有如神阙、乳中等穴位根本就不易针刺。而且由于传统针刺是用金属刺具刺入人体穴位而起作用,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血液传染,特别是艾滋病等通过血液传染的疾病则对传统针疗提出了难题。激光针灸以无痛、无感染、无明显禁忌穴、安全、不晕针且剂量可控、操作简便等优点,开始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课题以激光针灸治疗疾病的效果为依据,以传统中医针灸理论为基础开发的性能完善、智能化、便捷式、大众化激光针灸仪。文章首先介绍了激光针灸产生和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及其医学基础,探讨了激光针灸治疗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激光针灸的生物医学效应及临床与实验研究,对激光治疗的安全剂量问题进行研究。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理论,设计激光安全照射控制程序;同时利用数字PID控制算法控制LD驱动,结合光学系统设计,实现了传统中医针刺补泻手法,最终完成软、硬件的设计和实现,工作波形的采集。最后基于最小二乘法进行系统建模并利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得到仿真波形。本仪器实现了现有激光针灸治疗仪所无法实现的传统中医丰富的针刺补泻手法,同时利用了数字PID对输出光功率进行闭环调节,提高了仪器的稳定性,以具有高度集成、超低功耗的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使其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稳定性好、使用灵活、操作方便、安全等特点。其特有的安全照射剂量控制使本仪器能够安全、方便的为大众所用,适宜推广到大众医疗保健。
章萍,海国军,候晓强,李云涛[9](2005)在《低强度激光照射对吸毒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治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晓媛[10](2004)在《基于单片机平台的激光针灸仪器设计与灸法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针灸治疗仪器的研究和发展已逐步走上了现代科技发展与结合的道路,尤其在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微电子和激光等多种技术开发的性能完善且功能强大的智能化仪器,是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和实践与现代仪器科学技术的重要结合。本文研究的激光针灸仪器基于单片机平台并与半导体激光器技术相结合,它具有传统针灸许多无法比拟的优点,而且成本低,使用灵活,操作方便,克服了现有的一些仪器体积和重量大的缺点,也弥补了连续性直接照射或通过简单电子电路控制输出简单规律的光刺激信号存在容易被人体适应的不足,同时,对灸疗补泻手法的实现是对中医针灸疗法在工程上实现的技术创新。 在对激光针灸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介绍之后,本文探讨了激光针灸的生物效应,针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几种光疗仪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动态、深层刺激理论基础上,采用混沌方法对灸疗信号进行占空比调节,实现了传统灸法包括补泻手法,最终完成软、硬件部分的设计和实现。概括起来讲,首先是对几种典型的红外医疗仪和可见光治疗仪进行工作光谱的测试及机理研究,应用三套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而测试光谱波段不同的高灵敏度光栅光谱仪完成光谱测试。在半导体激光器散热装置的特别制作及工作驱动电路的设计基础上,完成半导体激光器发光功率的测试,然后引入混沌数学模型方法来产生确定性的类随机信号,在 MSP430 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应用单片机 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并在线调试,实现传统灸法的动态刺激效果,采用混沌序列占空比信号消除人体适应性,调整和控制输出占空比的改变以达到灸疗的补泻手法的实现,最后对不同控制占空比情况下激光器输出的平均功率进行测试,完成工作波形的采集。
二、低强度He-Ne激光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强度He-Ne激光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蓝斑核μ阿片受体内吞的电针抗癌痛大鼠吗啡耐受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名词对照 |
前言 |
第一部分 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吗啡耐受时间点探索实验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 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主要实验试剂 |
3. 主要实验设备 |
4. 主要试剂配制 |
(二) 实验方法 |
1. 实验分组 |
2. 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模型 |
3. 指标检测 |
4. 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一) MRMT-1乳腺癌细胞形态 |
(二) 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机械缩足阈(PWT)变化 |
(三) 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胫骨形态及组织学改变 |
第二部分 电针翻转癌痛大鼠吗啡耐受及其对蓝斑核内MOR内吞作用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 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主要实验试剂 |
3. 主要实验设备 |
4. 主要试剂配制 |
(二) 实验方法 |
1. 实验分组 |
2. 骨癌痛-吗啡耐受模型建立 |
3. 治疗处理 |
4. 指标检测 |
5. 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一) 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
(二) 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蓝斑核MOR阳性表达的影响 |
(三) 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蓝斑核Rab5阳性表达的影响 |
(四) 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蓝斑核MOR内吞率的影响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传统医学对吗啡耐受的病因病机认识 |
(二) 癌痛-吗啡耐受研究价值 |
1. 癌痛-吗啡耐受临床研究 |
2. 癌痛-吗啡耐受模型建立 |
(三) 中枢μ阿片受体与吗啡耐受相关性 |
1. 蓝斑核与吗啡耐受 |
2. 中枢μ阿片受体在吗啡耐受中的作用 |
3. Rab5参与MOR内吞 |
(四) 电针对吗啡耐受及MOR内吞的影响 |
1. 针刺选穴的依据 |
2. 电针参数的选择 |
3. 电针对吗啡耐受的作用 |
4. MOR内吞参与电针缓解吗啡耐受 |
四、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附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2)经穴反应/效应特异性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问卷调查和临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2006年以来国内外经穴特异性试验/实验研究 |
摘要 |
前言 |
1 研究内容 |
2 讨论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近五年临床疗效与证型相关性试验研究 |
摘要 |
前言 |
1 研究内容 |
2 讨论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
摘要 |
前言 |
1 经穴具有反应和效应特异性 |
2 证型是疾病本质的概括 |
3 经穴反应/效应特异性与证型相关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调查和临床试验研究 |
(一) 基于调查的原发性痛经患者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
摘要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 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经穴温度电阻观测试验的证型分层分析 |
摘要 |
前言 |
Ⅰ 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经穴温度观测试验的证型分层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Ⅱ 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经穴电阻观测试验的证型分层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三) 对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试验的证型分层分析 |
摘要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3)低强度激光镇痛效应及其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低强度激光的生物效应 |
2 低强度激光镇痛的机理 |
2.1 穴位与激光镇痛 |
2.2 动物实验与激光镇痛 |
3 激光镇痛的临床应用 |
4 讨论与展望 |
(4)氦氖激光配合针刺治疗犬胸腰椎间盘突出症瘫痪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Abbreviations)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犬胸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发病原因 |
3 临床症状 |
4 诊断方法 |
5 治疗方法的进展与预后因子 |
6 小结 |
综述二 氦氖激光的特性与治疗作用 |
1 前言 |
2 氦氖激光概述 |
3 氦氖激光的作用机理 |
4 氦氖激光针灸的特点 |
5 氦氖激光的特性 |
6 氦氖激光的治疗作用 |
7 小结 |
第二部份 小动物(犬)临床研究 氦氖激光配合针刺治疗犬胸腰椎间盘突出症瘫痪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结果 |
5 小结 |
6 讨论 |
第三部份 结语 |
1 结论 |
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 |
(5)不同物理因子对红细胞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激光对红细胞的作用 |
1.1 弱激光血疗 |
1.2 弱激光的血液流变学研究现状 |
1.3 弱激光对红细胞作用产生荧光的研究 |
1.4 小剂量激光对于肿瘤的治疗作用 |
2 电场、磁场以及电磁场对红细胞的作用 |
2.1 电磁场对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2.2 静电场对红细胞的作用 |
2.3 磁场对红细胞作用的研究 |
3 温度对红细胞作用的研究 |
4 膜片钳技术以及以及其在红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
(6)激光穴位照射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单胺类递质和IL-1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1 失眠症的定义及诊断 |
2 失眠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
3 失眠症的危害及治疗 |
4 激光针灸的概念 |
5 激光针灸的作用机理研究 |
6 激光治疗失眠症的研究 |
7 单胺类神经递质与睡眠 |
8 IL-1与睡眠 |
实验研究 |
1 激光穴位照射对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
2 激光穴位照射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 |
3 激光穴位照射对失眠大鼠下丘脑细胞因子IL-1β含量的影响 |
4 激光穴位照射对失眠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讨论 |
1 动物失眠模型的选择 |
2 治疗穴位的选择 |
3 下丘脑的选择 |
4 激光穴位照射参数的选择 |
5 激光照射作用于穴位的机制探讨 |
6 激光穴位照射对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
7 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大鼠失眠的机制探讨 |
7.1 激光穴位照射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 |
7.2 激光穴位照射对失眠大鼠下丘脑IL-1β的调节 |
8 激光穴位照射对失眠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
英文缩略词表 |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7)传统艾灸、电子灸与激光针灸对脑中风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脑中风的概述 |
1.3 脑中风康复疗法的研究进展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脑中风研究 |
2.1 脑中风的定义及现状 |
2.2 脑中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
2.3 脑中风的临床症状 |
2.4 脑中风的诊断要点 |
2.5 脑中风的治疗 |
2.6 缺血性中风 |
2.7 出血性中风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针灸疗法研究 |
3.1 针灸疗法的起源 |
3.2 针灸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3.3 现代针灸医学的复兴与普及 |
3.4 灸法的作用及适应范围 |
3.5 艾灸养生祛病的机理 |
3.6 艾灸疗法的分类 |
3.7 近年来灸疗新法 |
3.8 灸疗取穴的选用原则 |
3.9 灸法补泻与循经感传 |
3.10 动态、深层刺激理论 |
3.11 艾灸疗法注意事项 |
3.12 穴位定位方法 |
3.13 灸疗仪 |
3.14 激光针灸的产生和发展 |
3.1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外线电子灸疗仪 |
4.1 红外线的生物效应 |
4.2 红外线灸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激光针灸 |
5.1 激光医学的发展简史 |
5.2 激光的特性 |
5.3 弱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 |
5.4 激光针灸的生物医学效应研究 |
5.5 激光针灸治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艾灸、电子灸和激光针灸对脑中风的疗效比较 |
6.1 灸对心血管功能的调整作用 |
6.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6.3 检验指标及方法 |
6.4 结果及分析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PID控制激光针灸仪的设计与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激光针灸概述 |
1.1.1 激光针灸的发展简史 |
1.1.2 激光针灸的特点 |
1.2 激光针灸治疗仪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激光针灸治疗仪的分类 |
1.2.2 激光针灸治疗仪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激光针灸的医学基础 |
2.1 激光医学基础 |
2.1.1 激光主要参数 |
2.1.2 激光的特性 |
2.2 经络与腧穴理论 |
2.2.1 经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
2.2.2 腧穴理论 |
2.3 激光针灸的作用机理 |
2.3.1 激光针灸的五种生物效应 |
2.3.2 激光针灸的光子辐射效应 |
2.3.3 激光针灸作用机理假说 |
2.3.4 激光针灸对穴位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针灸疗法研究 |
3.1 激光针灸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
3.1.1 激光针灸的实验研究 |
3.1.2 激光针灸的临床研究 |
3.2 激光针灸治疗疾病的安全剂量研究 |
3.2.1 人体皮肤的结构和光学性质 |
3.2.2 皮肤随激光照射其温度的变化 |
3.2.3 激光照射时皮肤温升的理论计算 |
3.3 传统中医针刺疗法研究 |
3.3.1 针灸取穴的选用原则 |
3.3.2 针灸补泻 |
3.4 激光针灸针法实现研究 |
3.4.1 提插补泻手法的实现研究 |
3.4.2 捻转补泻手法的实现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PID 控制激光针灸治疗仪的设计 |
4.1 激光针灸治疗仪的功能和总体结构 |
4.1.1 半导体激光针灸治疗仪的功能 |
4.1.2 半导体激光针灸治疗仪的总体结构 |
4.2 激光针灸治疗仪的硬件设计 |
4.2.1 激光驱动电路及其保护电路、保护装置 |
4.2.2 光功率采样电路的设计 |
4.2.3 捻转补泻手法实现电路的设计 |
4.2.4 MSP430 单片机 |
4.3 激光针灸治疗仪的软件设计 |
4.3.1 数字PID 控制理论原理 |
4.3.2 软件数字滤波的实现 |
4.3.3 程序流程 |
4.4 波形采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PID 控制激光针刺补泻手法的Simulink 仿真实验 |
5.1 系统建模 |
5.1.1 最小二乘法系统建模方法 |
5.1.2 系统建模 |
5.2 控制系统仿真 |
5.2.1 仿真程序 |
5.2.2 仿真波形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单片机平台的激光针灸仪器设计与灸法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激光针灸的产生和发展 |
1.1.1 针灸概述 |
1.1.2 激光针灸的产生 |
1.1.3 激光针灸的发展 |
1.2 激光针灸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激光针灸仪器的分类 |
1.2.2 激光针灸仪器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激光针灸的生物医学效应研究 |
2.1 激光针灸的生物效应概述 |
2.2 人体皮肤的结构和光学性质 |
2.2.1 皮肤对激光束的反射 |
2.2.2 皮肤对激光束的透射 |
2.2.3 皮肤对激光能量的吸收 |
2.2.4 反射、透射和吸收的关系 |
2.3 激光针灸的热效应 |
2.4 激光针灸的压力效应 |
2.4.1 激光的生物压力效应 |
2.4.2 基于压力效应的激光针灸作用机理分析 |
2.5 激光针灸的电磁效应及其作用机理 |
2.6 激光的生化作用 |
2.6.1 光化作用过程 |
2.6.2 光化作用规律 |
2.7 激光对生物体的刺激作用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光疗仪器光谱测试的红外激光研究 |
3.1 光栅光谱仪系统 |
3.2 对几种光疗仪器的工作光谱测试和对比研究 |
3.2.1 红外治疗仪器的光谱测试研究 |
3.2.2 可见光(红光)治疗仪的光谱测试研究 |
3.3 红外线的生物效应 |
3.3.1 红外线基础 |
3.3.2 红外线的生物效应 |
3.3.3 红外激光引起的化学反应 |
3.4 光源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外激光针灸的疗法研究 |
4.1 经络与腧穴理论 |
4.1.1 经络学说 |
4.1.2 腧穴概论 |
4.1.3 经络的循经感传 |
4.2 激光针灸的经络和穴位理论 |
4.2.1 激光作用于穴位的机理 |
4.2.2 激光针灸对经络的调节 |
4.3 传统中医灸疗研究 |
4.3.1 灸法分类及灸疗新法 |
4.3.2 灸疗取穴的选用原则 |
4.3.3 灸法补泻与循经感传 |
4.4 动态、深层刺激理论 |
4.4.1 针灸刺激信号的基本特征及规律 |
4.4.2 动态、深层刺激理论 |
4.5 混沌方法研究 |
4.5.1 混沌学基础 |
4.5.2 混沌的定性特征 |
4.5.3 通向混沌的道路 |
4.6 混沌数学模型用于传统灸法的实现 |
4.6.1 一维非线性映象 |
4.6.2 分岔与混沌 |
4.6.3 灸法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单片机的激光针灸仪器设计与灸法实现研究 |
5.1 硬件设计 |
5.1.1 半导体红外激光器及驱动电路设计 |
5.1.2 MSP430单片机 |
5.1.3 系统硬件原理图 |
5.2 软件实现 |
5.2.1 程序流程 |
5.2.2 波形采集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低强度He-Ne激光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蓝斑核μ阿片受体内吞的电针抗癌痛大鼠吗啡耐受的机制研究[D]. 付桃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7)
- [2]经穴反应/效应特异性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问卷调查和临床试验[D]. 刘玉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1)
- [3]低强度激光镇痛效应及其机理探讨[J]. 陈静静,杨华元,马忆南,赵宇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10)
- [4]氦氖激光配合针刺治疗犬胸腰椎间盘突出症瘫痪的临床研究[D]. 陈书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5]不同物理因子对红细胞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刚,贾方荣,林凌,万里.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7(03)
- [6]激光穴位照射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单胺类递质和IL-1β的影响[D]. 周鹏. 暨南大学, 2007(01)
- [7]传统艾灸、电子灸与激光针灸对脑中风疗效的对比研究[D]. 徐爱军. 燕山大学, 2006(02)
- [8]基于PID控制激光针灸仪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 黄贞. 燕山大学, 2006(02)
- [9]低强度激光照射对吸毒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治疗研究[J]. 章萍,海国军,候晓强,李云涛. 激光杂志, 2005(06)
- [10]基于单片机平台的激光针灸仪器设计与灸法实现研究[D]. 张晓媛. 燕山大学, 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