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高子芹[1](2021)在《清初诗歌黍离主题研究 ——以苏州府为中心》文中认为
亓秀华[2](2021)在《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古诗词教学作为阅读教学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因其篇幅短小,内涵丰富的特点,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正因为古诗词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特殊价值,所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加了古诗词方面的篇目,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语文教师对古诗词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欠缺诗词学习的兴趣和教师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都让古诗词教学陷入了困境,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文本细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但理论与实践的最初结合,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教师方面,大部分语文教师对文本细读理论知识重视不足,细读能力不够,导致缺乏细读诗词的素养。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过度采用搬运式和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朝着功利性的方向发展。学生方面,大多数的学生不仅缺乏诗词学习的兴趣,导致诗词知识积累较少,而且对细读理论也并不理解,缺乏相应的细读方法指导。同时,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较差,无法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感悟升华。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不利于充分发挥文本细读理论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对文本细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一定的策略。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确立明晰的诗词文本细读理论,加强理论学习和更新教学观念;二是师生各自形成卓越的诗词细读能力,提高教师文本细读能力和学生的个性解读能力;三是组织高效的诗词文本细读教学实践,品味诗词语言、品味表达和品味情感。同时,根据以上策略,选取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较有代表性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文本细读分析,并在细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过程。
杨恩慧[3](2021)在《宋词黄昏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昏意象自《诗经》而始,经过了历代文人的歌咏,时至宋代,文人词作中对黄昏意象的使用已足够成熟和完善,且又具备有宋一代的独特性,故而黄昏意象在宋词中的使用情况值得作出研究。本文对于宋词黄昏意象的研究拟分为绪论、正论、余论三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对于目前国内外在意象与黄昏意象、宋词与宋词意象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整理,简要罗列相关的着作和论文作为举证;在分析研究现状的同时,对其中发现的一些不足,也简单提出了可供发掘的新思路。其次将《全宋词》中出现的“黄昏”及相关意象的数据作出统计,并简要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意义。正论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拟分为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意象与黄昏意象,这一章分为意象概说与宋前黄昏意象概说两小节。意象概说部分对意象的源流发展情况做出介绍,宋前黄昏意象概说部分主要是按朝代顺序梳理了黄昏意象在宋以前的起源及发展过程,介绍宋以前各时代对该意象的使用情况。第二章宋词黄昏意象与情感体悟,这一章分为三小节。第一节感官体验:凄凉与温暖;第二节心象感知:伤感与享受;第三节生命体悟:虚无与洒脱。这一章主要论述词人在黄昏时的情绪感受,通过对比的方式,结合对作品、背景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思考词人产生不同情感的深层次原因。第三章黄昏意象与文人悲歌心态,这一章分为三小节。第一节归思难收:离别与盼归;第二节进退俱忧:宦游与隐逸;第三节怀古伤今:抚今与追昔。本章是对上一章内容的延续,针对词人在黄昏时的情感体悟中“怨”的部分进行分析论述。这三种文学主题分别由两种事件所组成,而各组事件看似两两对立,实则情感多变、悲喜共存,从而组成了同一种文学主题。本章以期通过这几类文学主题,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词人情感,探讨词人悲歌心态产生的原因。第四章宋词黄昏意象与其他意象的联用,这一章分为三小节。第一节冷落黄昏庭院;第二节逦迤黄昏钟鼓;第三节潇潇黄昏暮雨。分别选取了庭院、钟鼓、雨三种意象进行论述,主要分析这些意象在与黄昏意象结合时所传递出的独特情感韵味。最后余论部分即对上述部分进行总结,并分析南北宋词人对该意象使用的阶段性差异,同时也寄托了笔者对于黄昏意象研究方面的一点希冀。词人们在千百年前便关注到意象表意的丰富性,他们使种种物象融合自身独特的心理体验,为其增添了丰富的时代和文化内涵。今人对意象的分析虽是学术角度的冷静,却也源于内心对千百年前诗意的动容,从而使意象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雷晶晶[4](2021)在《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抒情文学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经验做出理性安排,并使之转化成为与读者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建构不仅仅是对作者内心活动的传达,同时也是在重组情感经验和构筑审美理想,最终使得在所创造的这个艺术世界中能够直观我们自身。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抒情形式无疑是直抵抒情文学研究本质的命题之一。抒情形式包括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和抒发这种情感的代表样式。词作为中国古典抒情文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美学内涵,承载着作家的审美体验和思想情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尤其是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三百余年的历史,词经历了从发生、发展,到北宋中后期达到高峰,在实践上具备了整个词史上几乎所有的抒情形式,并在理论上成为与诗歌并驾齐驱的重要文体,唐五代北宋文人词确是研究文人词的根基和源头。本论文从抒情视角的变换、抒情内容的革新、抒情时空的创设、悲感成分的增减四个角度,分为四章对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的演进过程作以分析和概括。第一章,分析抒情视角的动态变迁,总结出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变革的三个阶段:局外观色的旁观立场→模拟代言的女性心态→缘己恋情的自我表现。晚唐文人往往是以叙述者的角色出现,以客观之笔法装饰美女,点染丽情。五代时期,词人逐渐转向对抒情主人公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的关注,注意安排词中事件的叙述逻辑和人物的情感流程。时代环境迫使南唐李后主成为词中自我化抒情的第一人,北宋词人接替其继续将词境扩大,词朝着表达文人文化心理的纵深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抒情视角和抒情角色经过了四次演进。第一次是词人以外视角对审美对象进行叙抒;第二次是词人以内视角对自我情怀进行披露;第三次是词人以平行视线,通过同构隐喻,借他人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第四次是词人以外视角进行自我审视,在突围个体的有限性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第二章,观照词体抒情重心的转移,探寻词体在不同时期的抒情内容。“花间”之“情”突出男女情爱,咏唱的是情爱缺失的人生体验;南唐词凸显的是家国之“情”,吟唱的是失国离家之悲;北宋前期词聚焦的是士大夫日常生活之“情”,吟诵的是聊佐清欢的闲笔,是富贵盛明的闲情;北宋后期词陶写的是人之性情,是士大夫的中心遥遥之志,是深刻的人生体悟,是文化滋养与人生境遇交汇所生育出的情志与情趣。抒情内容的迁移总体上昭示着词人主体意识和抒情成分的增强,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在词中心态、趣味和对词体功能认识的变化:当词向着与士大夫紧密相关的人生经验开掘时,词的价值也从“资羽盖之欢”到发抒人生重压,到聊佐清欢、形容盛明,再到陶写性情,最终在实践和理论上完成蜕变,成为与诗歌并驾齐驱的抒情样式。第三章,论述时空创设、组合与抒情方式变革之关系。词人在相对有限的篇幅中,通过对时空的精心结构,既避免了叙抒结构散漫无章之弊,又使得事件发展和情感活动脉络因时空明晰而收条理贯穿、曲尽人心之益,多种时空组合方式,展现了词人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小令往往以单一时空和追叙笔法进行模糊叙抒,由此带来了词体的深幽性。长调相对小令容量有所扩大,对时空的铺叙更为直接、明确,渐次出现了设想未来与时空之延伸、追忆过往与时空之回溯、双向对写与时空之拓展三种时空组合方式,其意味着词人不再遵循物理的逻辑,而是诗性或曰情感的逻辑进行精神的自由创造。在这种自由创造中,个体抒情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两种典型的扩张方式,即历史追忆与羁旅、游仙,其成为词人人生困顿和命运焦虑的异时、异域投映。时空设置作为一种文学手段,强化着抒情的力度和深度,构筑起词体抒情的深幽性、感染力。第四章,论述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情感抒发和抒发这种情感的代表样式的阶段划分,以及贯穿这几个阶段的总体审美倾向。根据不同时期词的吟咏重心,将唐五代北宋文人词自然划分为四个时段,即花间词(836—941)、南唐词(916—978)、北宋前期词(1017—1068)和北宋后期词(1068—1125)。在词的不同发展时期,贯穿始终的是以悲为美的审悲趣尚。其根因于悲感作为节制和调配乐感的角色而出现,悲感一方面使词不至于在制造富贵欢乐的艺术幻觉中流于狂欢;另一方面,悲感作为乐感的调配,丰富了词的内涵层次,增强了词的韵味。审悲意识实际上显示了士大夫对享乐警惕与矛盾的心态。
张琼[5](2021)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是一位经历独特的美学家,从美术和雕塑创作进入美学研究,曾担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并一直身处以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一线。作为一位精通艺术创作和理论实践“通艺而谈美”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着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他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经验的螺旋上升的研究方法,“按照国内当下流行的认知框架,王朝闻的理论着述既有逻辑思辨的理论形态,也有诗性感悟的传统方式。当把这两种话语方式简单地分属西方与中国,并认为两者具有‘异质性’和‘不同通约性’的时候,它们却统一于王朝闻的论着之中”(1)。无论是学术生涯的独特性,还是话语方式的多样性,王朝闻在我国当代美学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深究王朝闻这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尝试,并认真发掘其中可资汲取的那种深层动力,可以发现,在王朝闻几十年的文艺美学思考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那就是民族性的思想是他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更加深层的基础和出发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民族性有着显性外在呈现和隐形内在规定性两种紧密联系的形态,前者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的理论生成机制以及传统的理论话语方式的袭承,后者是王朝闻对中西优秀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纳,并在坚持民族性立场的基础上,以人民性为归旨,以大众性为表征,融合外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性的美学思想。中国学术研究需要“诉诸中国的本土问题,立足自己的学术本位”(2),从而为之创造出“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1)。本项研究尝试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独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点、历时性演进和内部逻辑;同时,从王朝闻提出的美学观点中分析他民族性思想中多样统一的内涵和双重维度的特点,力图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点、线、面立体结构的相互比照中,梳理出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面貌,以期为王朝闻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定位,为中国当代美学主体性建设提供启发与参照。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围绕王朝闻独特的话语方式,异于众家的理论面貌,以及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地位的争议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民族性构成了王朝闻美学理论最重要的底色和中轴线,王朝闻艺术美学的相关研究是其理论显见的前台部分,其民族性的立场则是其理论研究的后台部分(2)。王朝闻美学建构的过程,始终在追寻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找寻和确立“中国经验”的过程。他的中国经验直接造就他的美学理论充满了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发现对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提出研究王朝闻美学的独特性和深层的文化动因,及其表现对于破除我们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探究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提出的根源和语境。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方法,从民族性问题的发生,到反思中国美学民族性问题及其当下研究的本土语境、提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的价值立足点三个层级,依次递进展开探讨。首先,指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的标志,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拥有了现实可辨的特征。其次,论述民族性在美学范畴的反映就是在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上体现出民族特有的认知和认同,更为直观地指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当下的、整体的和稳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民族性。通过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美学本土性重建的重要意义,梳理20世纪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讨论,中国美学的建构历程,提出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供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遵守的规范。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进行了探讨,指出王朝闻为中国当代美学做出了原创性的、民族特色的学术贡献,继承和发扬了中华美学重视精神理想和追求的传统,把中华美学精神蕴含于自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并做独特的呈现,成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创构自觉的民族性思想的学术范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问题。采取学理分析与切入历史实境交叉研究的方式,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内部逻辑、历时性演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归纳和梳理出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4个理论基点,并指出他从时代语境和文艺功能出发,对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进行选择与转化;作为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坚定贯彻者进行了充分吸收与发展;在马克思美学的指导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延衍阐释为“艺术辩证法”;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母体和本根,从当前的文艺美学现实问题和充满民族性的审美实践出发,从“了然于心”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有选择地吸收和过滤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观点,过滤和融通原有理论的内含和外延,丰富起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其次,分析了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指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民性的根基,这种属于底层大众的人民性往往也带有明显的大众性特征。这种民族性或者说人民性也因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基础。此种大众性,实际上又与世界范围内权力主体的民主化趋向合流了。由此,民族性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通过回到王朝闻治学的情境看他交互于时代的具体应对和彼此关系,以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从历时与学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并行中,指出其美学民族性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的“经世致用”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在“经世”目标的导引下,不断寻找“致用”的路径,在艺术与政治的双向互鉴中找到了“喜闻乐见”的支撑,实现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二是发展阶段的“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王朝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到了对“自有我在”的民族性审美敏感的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表达方式中寻找活力源头重新灌注鲜明的主体意识。三是升华阶段的“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王朝闻旗帜鲜明地高扬民族化的大旗,提出了“无古不成今”等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论点和思想。第三章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王朝闻的美学观点中廓清了民族性思想的内涵。指出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里,“共性”与“个性”交错融合的多样与统一,形成了他民族性思想三个逻辑层面的内涵:一是“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内容逻辑层面递进演变的“我之为我”的民族性;二是“明道若昧”的共性、“不似之似”的共通感、“理有恒存”的大众性三者共同作用于实践逻辑的“平衡融洽”民族性;三是通过“隔与不隔”的辩证法,“不罔不怠”的融通化实现目标逻辑层面的“各得其所”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从中国经验出发并贯彻中国式感悟思维的“民族性”,基于创作深刻体验的“实践性”,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性”,以及始终关注创作前沿、与现实同行的“时代性”。第四章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规定性问题的延伸,主要研究探讨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双重维度”的特点。一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地域维度。中国的民族性之中包含地域和族裔的多样性,地方性是民族性产生的摇篮。从王朝闻的理论中,可以发现他试图从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以及城市化对地方性的侵蚀及造成的民族性的危机角度对民族性进行了界定。二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一直都是一对重要关联的范畴。通过归纳王朝闻对于时间维度的留意和敏感,以及提出的时间性与民族性、延异的民族性概念正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他将民族性赋予一种既联系地方,又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其美学民族性思想所具有的宝贵价值。第五章则将目光聚焦于作为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王朝闻具体的理论建构和贡献。首先,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美学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的工作。中国传统美学并非只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方式也能够在延续中实现新生。王朝闻在自己的学术写作中继承了传统美学的话语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理论思想资源在现实的应用中完成了接续与再生。其次,是王朝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对王朝闻所参与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进行的中国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结语部分,首先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相应的深化,也对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种概要性的概括。同时,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并非只是具有一种历史性的价值,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提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大背景下,重新梳理和回顾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十分具有价值的。王朝闻秉持了一种立足于本民族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吸收和融会。在王朝闻这里,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现和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民族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当下,我们需要在文化中重新寻回自身、需要在理论研究中重新寻回自身,而王朝闻的理论书写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范例。
毛雪瑶[6](2020)在《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实现语文学科育人功能,传承中华文化。但目前高中古诗词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学生学习古诗词热情不高,教师教学内容死板等。为走出古诗词教学困境,笔者依据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理论成果,结合窦桂梅老师提出的“主题教学”模式,以此探求出能够改善古诗词教学不足的路径。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主题教学相关理论概述部分,界定了“主题”与“主题教学”的概念和特点,论述了高中语文实施古诗词“主题教学”的必要性,并从最近发展区等教育理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的角度论述了高中古诗词“主题教学”实施的可行性。第三部分是调查分析部分。通过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发现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师教学方法僵硬;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教师教学内容死板,并进一步分析得出了存在不足的原因。第四部分阐述了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实施的策略。一是,主题的开发与生成。笔者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依托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开发、生成古诗词主题。二是,以一篇为导向,多篇组合教学。三是,把握主题意象,对比教学。四是,创建“主题教学”综合性课堂。此外,还提出了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在实施时应遵循的原则:设置教学目标时应注重三维性和整合性;选取教学内容时应注重丰富性和取舍性;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重多样性和针对性;安排教学环节时应注重层次性和流畅性;实施教学评价时应注重动态性和多元性。通过本文,希望能够改善当前教学中的不足,为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孙国良[7](2020)在《“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美术史上仙道题材的人物画研究较多,而对以仙山、仙境、求仙、寻仙、仙话、仙会等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山水画关注较少,研究成果也较为单薄。通过对国内各大博物馆所藏历代山水画作品的梳理,发现以仙山、仙境、求仙、寻仙、仙话、仙会等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山水画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成为美术史上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因此,文章依据此类山水画的母题、题材及主题等的特征,将之命名为“游仙山水画”,并从“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方法与理论”角度对之展开研究。本文依据“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方法与理论”展开研究,主要探讨了游仙山水画概念的内涵;游仙山水画发生的文化根源;历代游仙山水画作品的搜集与整理;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及母题意象;作为游仙山水画主题的游仙思想及其与山水画艺术的关系;游仙山水画主题类型;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的关系;以历代《仙山楼阁图》为例探究游仙山水画主题变迁的路径及原因等方面内容。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试图对历代游仙山水画艺术发生、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与母题、意象、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范畴的相互关系,以此作为反观山水画史发展与演变规律的一种视角。绪论部分从宏观角度讨论了中国美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本文的选题缘起;与本文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创新点与方法及可行性等问题。第一章首先从中国山水画艺术门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游仙题材山水画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将此类题材的山水画命名为“游仙山水画”,对其概念内涵作了基本的规范,并探讨了游仙山水画发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继而对历代传世的游仙山水画作品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并对其发生、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最后,讨论了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图与母题意象。母题构成了游仙山水画作品的基本单位,是作品最小的图像结构。在中国文学艺术中,母题图像并非对客观物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客观与主观交融的结果,因此在中国文化语境里,通常又以“母题意象”来指代作品中的母题图像及其内涵。多个母题意象组成母题意象群,作品的主题便在母题图像的不同组合中而展现出其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从主题学的角度研究游仙山水画艺术,探讨母题、母题意象及其与作品主题的关系是文章重点之一。本节分析了游仙山水画母题图像的构成,探讨了“松”“灵芝”“海”“云”等游仙山水画母题意象的生成过程,并以此为例探讨游仙山水画作品母题图像的特征。通过此章的论述,从而达到对游仙山水画概念的基本内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的目的。第二章对游仙山水画的主题——游仙思想的内涵及对中国山水画家生活模式、思维方式及艺术创造行为的影响;从艺术作品本体的角度分析了游仙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等问题。继而通过对历代游仙山水画作品的整理和归类,将游仙山水画的主题分为对理想世界和心灵家园的期盼、对长生富贵与及时行乐的向往、对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追求等三大类型。并对每一类型作品母题图像特征、母题意象等方面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主题类型游仙山水画发生与演变的脉络。第三章主要针对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艺术风格、意境主题、形式语言等问题展开讨论。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研究方法与理论认为,作品的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也是其重要的研究范围。关于题材,文章从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叙事性、与道教的渊源关系及与隐逸山水画题材的比较等方面展开了探讨。文章认为游仙思想这一主题决定着游仙山水画作品在整体上偏向于浪漫主义风格,但主题的多样性又让具体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丰富性。主题学方法论认为,意境是主题的呈现,而不同意境有不同的意境主题。文章认为游仙山水画可以划分神秘奇幻意境主题、幽深玄远意境主题及无意境主题三大类型,并分析了不同意境主题发生的原因及其特征等问题。从主题学的角度看,游仙山水画的形式语言如笔墨、色彩、空间、构图、图式处理等方面,都和游仙主题密切相关。作品的形式语言往往随着游仙主题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作品游仙主题的表现也受到形式语言的制约,形式语言的更新又成为推动主题变迁的重要因素。第四章则聚焦于典型性个案研究,由点及面,探讨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的原因及其规律。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很多主题和题材被历代画家反复表现,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自唐代开始“仙山楼阁”成为历代山水画家钟情的题材之一,历代都有《仙山楼阁图》存世或为文献资料所记述。因此研究游仙山水画中这一典型样式,以此为视角探讨母题演化与主题的变迁之间的关系,并以之作为审视山水画史发展变迁路径的一个视角,便是文章第四章探讨的主要内容。本章第一节对历代传世的《仙山楼阁图》作品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其发生、发展、兴盛到衰落的基本脉络。接着对《仙山楼阁图》中“仙山”和“楼阁”两大母题图像及其母题意象的生成渊源和内涵展开了分析。继而,从仙山与楼阁两大母题图像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仙山楼阁图》主题发生的过程。再次,对历代《仙山楼阁图》作品中“仙山”和“楼阁”两大母题图像的演化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仙山楼阁图》母题的演化和主题变迁之间的关系。认为母题的演化既是主题发生变迁的结果,又反过来推动着作品主题的变迁,主题与母题这种相互关系构成了山水画史发生与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为建构美术史知识谱系提供了一条不同的思路。
吴妍[8](2019)在《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研究》文中认为黍离主题是南北朝文学创作中的一独特又重要的表现内容,其表现了南北朝文人对社会现实、历史变迁的关注,展现了南北朝文学深沉、悲壮的一面。本文即以南北朝文学中的黍离主题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的基本内涵、文化意蕴及对后世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探讨南北朝文学中的黍离主题,对南朝文学及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心理、文化价值尺度及时代精神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同时又可廓清黍离主题的外延内涵,对黍离主题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黍离主题的界定与溯源。在阐释黍、稷语义,剖析《诗经·黍离》中心思想的基础上,界定黍离主题的内涵,并在与怀古主题、思乡主题的辨析中进一步理解黍离主题。此后,则以时间为序追溯黍离主题的发展脉络。第二章,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的创作背景与作品考述。南北朝时期,寒族逐渐崛起,儒家思想得以重振,加之大规模战乱的爆发,黍离主题得到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考述此时期黍离之作的创作时间及创作背景,勾勒出此时期黍离主题的总体发展状况,其中,侯景之乱爆发后是此时期黍离主题创作的高峰期,沈炯、颜之推、庾信的黍离之作数量多、质量高,代表了此时期黍离文学的最高成就。第三章,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的内涵。亡国之痛、故国之思、身世之悲、易代之哀是黍离主题的四个重要方面,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对故国凋敝的悲恸、民生多艰的哀悯、文化没落的痛惜是此时期亡国之痛的主要表现内容;对故国昔日繁华盛象及往昔世族生活方式的追忆、眷恋与不舍是此时期故国之思的主要表现内容;繁华落尽后的孤独感、政治失意后的失落感以及大节有失后的悔疚感是此时期身世之悲的主要表现内容;对兴亡更替及世事无常的追问、求索与感喟是此时期易代之哀的主要表现内容。这四个方面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南北朝时期黍离主题的发展状况。第四章,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的文化意蕴。黍离主题是中国文化的产物,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意蕴。主要表现为饱浸着忧国忧民之情的忧患意识、沉淀着家国兴亡之思的历史意识以及充溢着凄怨悱恻之美的悲剧意识。同时这三个方面亦是对南北朝时期黍离主题内涵的进一步挖掘,也更为鲜明地展现出了南北朝时期独特的社会文化心理及时代精神风貌。第五章,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的地位与影响。空前强烈的文化意识与愈加浓郁的故国之思丰富了黍离主题的内涵,更成为黍离主题新的生长点,奠定了黍离主题的发展方向。枯树意象与蝉意象是此时期表现黍离主题的重要意象,开拓了黍离主题的表现形式。庾信是此时期表现黍离主题的巨擘,对安史战乱后的杜甫以及明清之际的贰臣文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赵煦燕[9](2019)在《李贺游仙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鬼仙”(1)李贺以其鬼诗闻名于世,相较而言,学界对其仙诗的关注则少于鬼诗。然而李贺的仙诗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其中的游仙诗,不仅是长吉歌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游仙诗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学界对李贺游仙诗的研究涉及主题研究、渊源承袭研究、艺术手法研究,及其与李白的比较研究等方面,然而未对李贺游仙诗进行系统的整理,且对于其中被反复提及的重点篇目,除陈允吉先生对《梦天》一篇专门考述之外,其他代表性篇目如《天上谣》等,尚未得到详尽的专篇研究。因此,本文欲以此着手,对李贺游仙诗进行更为深细的研究,以期弥补相关研究中的欠缺之处。第一章主要包括“游仙诗”的概念梳理和李贺游仙诗概述两部分。首先对“游仙诗”此一概念进行考述,对比古今学者对“游仙诗”概念界定的异同,然后对相关学者已经具体指出的李贺游仙诗篇目进行整理。而后,结合与游仙诗密切相关的两种神仙思想:“乘蹻”“精思”和“仙可学致”在唐代的发展状况,以及唐人笔下“仙”的新变和李贺游仙诗的具体创作,对李贺游仙诗进行篇目统计。第二章以李贺具有代表性的游仙诗篇目为引,探究李贺游仙诗的书写。李贺游仙诗创作存在“代偿”现实、借游仙讽求仙等内在动因,以《天上谣》《瑶华乐》等代表性篇目为引,可对李贺游仙诗的立意及书写展开深入探究。此外,《兰香神女庙》是李贺游仙诗中的重要个案,从创作模式到人物书写都呈现出不同于李贺其他游仙诗的显着特征,本章将其与前两篇同作个案研究,以期对李贺游仙诗进行较为完善的研究分析。第三章探讨李贺游仙诗的地位和价值。本章以郭璞、李白二人为引,通过探究李贺游仙诗对郭璞游仙诗的继承,和李贺游仙诗与李白游仙诗的关系,探讨李贺游仙诗在游仙诗史上的地位,及其在唐代的特殊价值。游仙诗作为长吉歌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李贺对现实世界的代偿,对于李贺而言,其具备鬼诗所不具备的特殊价值。因此,关于李贺游仙诗的研究,对丰富和完善长吉歌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李丽丽[10](2019)在《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与义是两宋之交的一位文人,以诗名显着于世,其诗歌在宋代被称作“陈简斋体”,在宋代文学史中起着前承江西诗派余绪后开南宋爱国主义诗歌先河的重要作用。目前学界对陈与义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艺术风格、价值意义、与江西诗派的关系等方面,对其在历代的接受研究仍有不足。尤其宋代作为陈与义诗歌接受的奠基阶段,学界目前对这一时期的陈诗接受研究还仅停留在揭示其现象,未能做深入具体的剖析,缺乏系统的概括与梳理。鉴于以上不足,本文从陈与义在宋代的接受这一方面切入,运用古代文学传统的文献搜集和西方接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宋代陈与义的接受情况进行细致梳理,以期对这种接受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给予揭示。论文由绪论、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目前学界有关陈与义诗歌接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并指明论文的构想、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宏观角度讨论宋代对陈与义诗歌接受的整体概况,从宋人对陈与义诗歌地位的肯定、对诗歌渊源的体认、对诗歌审美风格的评价和诗歌接受的特点四个方面展开。宋人普遍认可陈与义诗坛的“大家”地位,也能够辨明体制源流,认识到其诗学陶渊明、杜甫、陈师道等人,同时还能够指出其突破前人樊篱而自成一体的诗歌审美风貌。宋代对陈诗的接受呈现出普遍推尊和重视南渡时期诗作的特点,其诗歌在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文人之间广泛流传,在南渡时期的诗歌创作成就较高,奠定了陈与义在南渡诗坛无出其右的地位。第二章主要从微观角度以张嵲、胡穉和刘克庄为例,对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进行专题研究。张嵲主要从诗歌创作思想和诗歌风格两个方面接受陈诗,主要推阐陈与义诗歌中清远平淡的一面;胡穉则主要是考证陈与义的行迹编年和阐释陈诗与杜甫的联系,其发明之义主要在于发陈与义“江西诗派化”的先声;刘克庄则是从“简严”“雄浑”的诗歌风格和学杜成就两个方面评议陈与义诗歌,充分肯定了陈与义在南渡诗坛的领军地位。本章从上述三人不同的诗学观切入,展现在不同诗学思想的观照下对陈与义诗歌接受的不同维度,体现各自接受陈诗的独特性和典范性意义。第三章主要探析宋代对陈与义普遍推尊的原因。通过联系陈与义的经历与相关创作,并进一步结合时代背景与创作环境,主要从诗坛对“新变”的呼唤、江山之变的情感共鸣和陈与义诗歌自身特点对陈与义诗歌的接受三个方面展开,以期能够深入剖析陈与义在宋代被普遍接受的内因与外因。结语部分总结全文。陈与义作为两宋之交的一位杰出诗人,其得江山之助而形成的“新体”诗风对江西诗派具有积极的变革作用。宋人对陈与义诗歌的普遍推尊,为陈与义被方回列入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起到了理论铺垫的作用,也为陈与义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本细读理论及应用价值 |
第一节 文本细读的内涵 |
第二节 文本细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一、有利于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
第二章 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教师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
二、学生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三章 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部编版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确立明晰的诗词文本细读理念 |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对文本细读的认识 |
二、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文本细读意识 |
第二节 师生各自形成卓越的诗词细读能力 |
一、加强教师自身素养,提高教师文本细读的能力 |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个性解读的能力 |
第三节 组织高效的诗词文本细读教学实践 |
一、初读诗词,品味语言 |
二、细读诗词,品味表达 |
三、悟读诗词,品味情感 |
第四章 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部编版初中古诗词教学设计 |
第一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文本细读 |
一、品语言 |
二、析表达 |
三、悟情感 |
第二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设计及评价反思 |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设计 |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评价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学生方面) |
附录二 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教师方面) |
致谢 |
(3)宋词黄昏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一)对意象与黄昏意象的研究 |
(二)对宋词及宋词中意象的研究 |
二、本选题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意义 |
一、意象与黄昏意象 |
(一)意象概说 |
(二)宋前黄昏意象概说 |
二、宋词黄昏意象与不同情感体悟 |
(一)感官体验:凄婉与温馨 |
(二)心象感知:伤感与愉悦 |
(三)生命体悟:虚无与洒脱 |
三、宋词黄昏意象与文人悲歌心态 |
(一)归思难收:离别与盼归 |
(二)进退俱忧:宦游与隐逸 |
(三)怀古伤今:抚今与追昔 |
四、宋词黄昏意象与其他意象联用 |
(一)门掩黄昏庭院 |
(二)逦迤黄昏钟鼓 |
(三)潇潇黄昏暮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看”与“被看”——词的抒情视角之嬗变 |
第一节 叙述者的全知视角——局外观色的旁观立场 |
一、强化视觉的装饰艺术 |
二、心境物化的抒情方式 |
第二节 代言的第一人称抒情——模拟代言的女性心态 |
一、不同代言对象的相似艳情 |
二、超越同质艳情的象喻潜能 |
第三节 作者的第一人称叙抒——缘己恋情的自我表现 |
一、抒情第一人称“我”的出现 |
二、真正作为第一人称的叙抒 |
三、风雅比兴的托寓抒情 |
第二章 “风骚”还是“艳情”——词的抒情内容之迁移 |
第一节 花间词——以双衬单的表情模式 |
一、常见“双”的物态及其功能 |
二、词人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南唐词——政治陈情的两性表达 |
一、两性构象下的政治陈情 |
二、“儿女态”中的家国心绪 |
第三节 聊佐清欢、形容盛明的北宋前期词 |
一、聊作清欢:丽情、闲情与风情 |
二、形容盛明:干谒、酬唱与祝寿 |
第四节 陶写性情、审音定调的北宋后期词 |
一、陶写性情:士心、社稷与悼亡 |
二、审音定调:字法、句法与章法 |
第五节 走向抒情的误区——词丧失感发功能的两种形态 |
一、畸形的艳 |
二、病变的雅 |
第三章 时空与诗性——词的抒情形式之变革 |
第一节 小令的时空设置与诗性思维 |
一、活在过去的词人 |
二、追忆笔法的虚拟叙事 |
第二节 长调的时空安排与词体革新 |
一、设想未来与时空之延伸 |
二、追忆过往与时空之回溯 |
三、双向对写与时空之拓展 |
第三节 个体抒情在时间上的扩张——历史追忆与人生失落 |
第四节 个体抒情在空间上的扩张——羁旅、游仙与命运焦虑 |
第四章 唐五代北宋文人词的发展阶段与吟咏重心 |
第一节 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发展的雅化过程和突出阶段 |
第二节 总体基调:历史—道德二律悖反下词的吟咏重心与悲剧美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探索 |
第一章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民族性问题的发生 |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性 |
二、现代中国的民族性 |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民族性 |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化 |
二、文艺美学的民族性 |
三、中国当代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
第三节 美学民族性问题研究的本土语境 |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性重建 |
二、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 |
第二章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 |
第一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 |
一、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选择与转化 |
二、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延衍与阐释 |
四、中西美学“了然于心”的过滤与融通 |
第二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 |
一、作为民族性基础的人民性 |
二、作为民族性命脉的大众性 |
三、从人民性、大众性到民族性 |
第三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 |
一、萌芽:“经世致用”的新艺术创作论 |
二、发展:“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 |
三、升华:“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 |
第三章 多样统一: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我之为我”的民族性 |
一、“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 |
二、“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 |
三、“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 |
第二节 “平衡融洽”的民族性 |
一、“明道若昧”的共性 |
二、“不似之似”的共通感 |
三、“理有恒存”的大众性 |
第三节 “各得其所”的民族性 |
一、“隔与不隔”的辩证法 |
二、“不罔不怠”的融通化 |
第四章 双重维度: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特点 |
第一节 地域维度: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 |
一、从地方性到民族性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 |
三、城市化与同质化的危机 |
第二节 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易变 |
一、时间性与民族性 |
二、民族化与民族性 |
三、延异的民族性 |
第五章 王朝闻与中国美学的民族性构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
一、断裂之外的延续 |
二、失落民族性的再生 |
三、传统理论话语方式及理论生产机制的继承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进入中国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
结语 王朝闻美学的当代意义:构建美学理论的主体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古诗词的价值 |
(二)当前古诗词教学存在不足 |
二、研究意义 |
(一)有助于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实现育人功能 |
(二)转变教师教学方法 |
(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三、研究现状 |
(一)主题教学研究 |
(二)古诗词教学研究 |
(三)古诗词专题教学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观察法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一、主题概念界定 |
二、主题教学概念与特征 |
(一)主题教学概念界定 |
(二)主题教学的特征 |
三、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必要性 |
(二)可行性 |
第三章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二、调查结果统计 |
(一)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认知情况及学习态度 |
(二)教师教学的情况 |
(三)学生学习的情况 |
(四)学生对于主题教学模式的态度与期望 |
三、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低下 |
(二)教师教学方法僵硬 |
(三)教师教学内容死板 |
(四)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 |
四、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产生的原因 |
(一)过于注重单篇教学 |
(二)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 |
(三)评价机制单一,趋向“考试化” |
(四)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存在不足 |
第四章 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的策略与原则 |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策略 |
(一)主题的开发与生成 |
(二)以一篇为导向,多篇组合教学 |
(三)把握主题意象,对比教学 |
(四)创建古诗词“主题教学”综合性课堂 |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原则 |
(一)设置教学目标时应注重三维性和整合性 |
(二)选取教学内容时应注重丰富性和取舍性 |
(三)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重多样性和针对性 |
(四)安排教学环节时应注重层次性和流畅性 |
(五)实施教学评价时应注重动态性和多元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术论文类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山水画史研究现状 |
二、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动态 |
一、与游仙山水画相关的史料文献综述 |
二、游仙思想与山水画相互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三、相关方法与研究理论综述 |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路线、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一、研究路线及研究方法 |
二、可行性分析 |
第一章 游仙山水画概述 |
第一节 游仙山水画的概念及其发生渊源 |
一、游仙山水画概念的界定 |
二、游仙山水画发生的文化渊源 |
三、从仙山图像到游仙山水画艺术 |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发展几个阶段 |
一、游仙山水画的滥觞 |
二、游仙山水画的兴盛 |
三、游仙山水画的衰落 |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图像与母题意象 |
一、母题意象理论 |
二、游仙山水画母题图像构成 |
三、游仙山水画母题意象的生成 |
第二章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及其类型 |
第一节 游仙思想与山水画 |
一、古人“仙化”的生活观念 |
二、山水画家与游仙思想 |
三、山水画作品中的游仙思想 |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一:对理想世界和心灵家园的期盼 |
一、“仙境”观念的构建 |
二、“世外仙境”的想象 |
三、“人间仙境”的愿景 |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二:对及时行乐与长生不死的向往 |
一、“实用理性”文化传统的影响 |
二、世俗生活及时行乐的放大 |
三、心灵深处长生不死的渴求 |
第四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三:对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
一、隐士与仙人的相通性 |
二、“仙隐合流”文化思潮 |
三、文人游仙观念与游仙山水画 |
第三章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 |
第一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 |
一、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叙事性 |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道教渊源 |
三、山水画中游仙题材与隐逸题材的比较 |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艺术风格 |
一、中国绘画艺术风格与风格分析法 |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艺术风格特征 |
三、游仙主题的多样化与风格的多样性 |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意境 |
一、游仙山水画意境主题的生成 |
二、神秘与奇幻的意境主题 |
三、幽深玄远的意境主题 |
四、无意境主题 |
第四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与形式语言 |
一、游仙山水画主题与“笔墨”和“色彩” |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空间” |
三、游仙山水画主题与“图式” |
第四章 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以历代《仙山楼阁图》为例 |
第一节 历代《仙山楼阁图》作品梳理 |
一、李思训与《仙山楼阁图》样式的开创 |
二、“仙山楼阁”题材山水画艺术的成熟时期 |
三、文人画思潮影响下的《仙山楼阁图》 |
四、“仙山楼阁”题材山水画艺术的鼎盛时期 |
第二节 《仙山楼阁图》的母题图像与母题意象 |
一、山岳崇拜的传统 |
二、仙山观念的生成 |
三、名山神化的过程 |
四、“楼阁”与游仙观念 |
第三节 《仙山楼阁图》主题的生成 |
一、山岳与建筑结合的文化传统 |
二、仙人、仙山与仙境结合的宗教传统 |
三、“仙山”与“楼阁”母题图像的结合与主题的生成 |
第四节 《仙山楼阁图》主题变迁的路径及其原因 |
一、“仙山”母题图像的演化与主题变迁的路径 |
二、“楼阁”母题图像的演化与主题变迁的路径 |
三、《仙山楼阁图》母题演化与主题变迁的原因 |
结语 |
附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主题·母题·意象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 |
第一章 黍离主题之界说与溯源 |
第一节 黍离主题之界说 |
一、黍、稷之语义 |
二、黍离主题之界定 |
三、黍离主题之辨析 |
第二节 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溯源 |
一、先秦文学中的黍离主题 |
二、汉魏文学中的黍离主题 |
三、两晋文学中的黍离主题 |
第二章 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的创作背景及作品考述 |
第一节 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的创作背景 |
一、门阀制度的崩溃与寒族的崛起 |
二、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回归 |
三、大规模战乱的爆发 |
第二节 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的作品考述 |
一、宋至梁侯景之乱前 |
二、梁侯景之乱至陈初 |
三、陈末至隋初 |
第三章 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的内涵 |
第一节 “大夫悯宗周,王子泣殷墟”——亡国之痛 |
一、悲故国之凋敝 |
二、哀生民之多艰 |
三、伤文化之遭厄 |
第二节 “大夫伤鲁道,君子念殷墟”——故国之思 |
一、回望故国昔日繁华盛象 |
二、缅怀往昔世族生活方式 |
第三节 “我何辜于上玄,我何负于邻睦”——身世之悲 |
一、繁华落尽后的孤独心境 |
二、政治失意后的价值失落 |
三、气节有失后的悔恨愧疚 |
第四节 “风云更代序,人事有荣枯”——易代之哀 |
一、盛衰兴亡之思 |
二、世事无常之叹 |
第四章 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的文化意蕴 |
第一节 饱浸着忧国忧民之情的忧患意识 |
一、中国文学的忧患情结 |
二、忧患意识的表现 |
第二节 沉淀着家国兴亡之思的历史意识 |
一、历史意识的表现 |
二、历史意识的成因 |
第三节 充溢着凄怨悱恻之美的悲剧意识 |
一、悲剧意识的表现 |
二、悲剧意识的成因 |
第五章 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的地位与影响 |
第一节 黍离主题内容的丰富 |
一、空前强烈的文化意识 |
二、愈加浓烈的故国之思 |
第二节 黍离主题意象的开拓 |
一、以形喻人之枯树意象 |
二、以声传情之蝉意象 |
第三节 庾信黍离文学的重要影响 |
一、《哀江南赋》:杜甫黍离之诗的创作渊薮 |
二、庾信:清初贰臣文人的精神典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李贺游仙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构想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游仙诗”概念与李贺游仙诗 |
第一节 “游仙诗”概念溯源与辨考 |
一、“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 |
二、《文选》与《广文选》录“游仙诗”为诗歌题材 |
三、“坎壈咏怀”与“列仙之趣” |
四、“游仙诗”思想起源诸说 |
第二节 唐代游仙背景及李贺游仙诗考述 |
一、“游仙技术”与“仙可学致”思想在唐代的发展 |
二、唐代文人对“仙”的新书写 |
三、李贺游仙诗篇目梳理 |
第二章 李贺游仙诗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笔补造化”:李贺游仙诗的代偿意义——以《天上谣》为例 |
一、“浑浑语奇”与“理外之理” |
二、“沧海桑田”与“隐喻”“寄托” |
三、“姑为隐语也”:隐喻手法下的情感主题 |
第二节 “借仙讽仙”:李贺游仙诗的“比兴风雅”——以《瑶华乐》为例 |
一、“宴瑶池之乐也”:“列仙之趣”的表现手法 |
二、“识曲宜听其真也”:讽求仙的精神实质 |
第三节 因“游山”而“游仙”:李贺游仙诗中的特殊创作模式——以《兰香神女庙》为例 |
一、女几山与“兰香神女庙”考述 |
二、“幻想之品,正在无谓”:兰香神女的特殊刻画 |
第三章 李贺游仙诗的地位与价值 |
第一节 继郭璞游仙诗之精神实质 |
一、以游仙诗“坎壈咏怀” |
二、“游仙可变”的创新精神 |
第二节 “李家自古两诗仙”——《梦天》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探微 |
一、“留别东鲁”与“托梦诡世” |
二、云君下降与“遇合仙姝” |
三、“乐府惟李贺最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魏晋至唐代以《游仙诗》为题创作情况参考表 |
附录 B 杨其群《李贺研究论集》中所绘“昌谷图” |
致谢 |
(10)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构想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概述 |
第一节 宋代对陈与义诗歌地位的肯定 |
一、南渡时期“大家数” |
二、肯定陈诗“造次不忘忧爱”的诗史地位 |
第二节 宋代对陈与义诗学渊源的体认 |
一、“上下陶、谢、韦、柳之间” |
二、“诗宗已上少陵坛” |
三、“以后山体用后山” |
第三节 宋代对陈与义诗歌审美风格的阐释 |
一、“平淡有工” |
二、“亦江西诗派而小异” |
第四节 宋代对陈与义诗歌接受的特点 |
一、官方推动兼以文人自发接受 |
二、普遍关注南渡后的诗歌创作 |
第二章 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张嵲对陈与义诗歌的接受 |
一、对“洗尽元和到建安”创作思想的接受 |
二、对“萧散冲淡”创作风格的接受 |
第二节 胡穉对陈与义诗歌的接受 |
一、宋人注宋诗与《增广笺注简斋诗集》 |
二、《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对陈与义诗歌的阐释 |
第三节 刘克庄对陈与义诗歌的接受 |
一、“以简严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的风格评价 |
二、对陈与义学杜成就的评议 |
第三章 宋代对陈与义诗歌普遍推尊的原因 |
第一节 诗坛对“新变”的呼唤 |
一、南渡诗坛的“承继”与“新变” |
二、陈与义对江西诗派“新变”的创作实践 |
第二节 江山之变的情感共鸣 |
第三节 陈与义诗歌特点对其诗歌接受的影响 |
一、诗歌创作取法唐人 |
二、作诗兼具宋诗特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初诗歌黍离主题研究 ——以苏州府为中心[D]. 高子芹. 江南大学, 2021
- [2]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D]. 亓秀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宋词黄昏意象研究[D]. 杨恩慧.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演进研究[D]. 雷晶晶.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D]. 张琼. 西南大学, 2021(01)
- [6]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研究[D]. 毛雪瑶.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D]. 孙国良.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8]南北朝文学黍离主题研究[D]. 吴妍. 江南大学, 2019(12)
- [9]李贺游仙诗研究[D]. 赵煦燕. 河南大学, 2019(01)
- [10]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研究[D]. 李丽丽. 河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