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氧中性水中钨酸盐对碳钢的缓蚀机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川,宋星,王超群,赵海峰,陶畅[1](2021)在《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缓蚀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能够防止金属腐蚀,同时保持金属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不变,且使用方便,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传统金属缓蚀剂的生物降解性差,有毒性,且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基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的理念,传统金属缓蚀剂的使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对生态环境无毒害作用,可分为无机缓蚀剂和有机缓蚀剂。对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现状及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和展望。(图0表0参考文献40)
王赟[2](2021)在《油田特殊工况因素对CO2腐蚀及缓蚀剂有效性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能源需求和技术的发展,海上油气开采比重逐年增加。海底管道的输送介质为油、气、水多相介质,流动形态复杂,腐蚀问题日益突出。尽管国内外对碳钢的CO2-H2S腐蚀问题已有大量相关研究,但多相流条件下的腐蚀机制及特殊工况下缓蚀剂有效性等问题仍缺乏系统的理论认识和足够的数据支撑。本文重点围绕海上油气田开发中的特殊工况,针对其对钢铁管材腐蚀电化学行为、微观腐蚀机制及缓蚀剂作用机理的影响,利用高温高压腐蚀模拟实验、腐蚀电化学测试、腐蚀产物膜表征、量子化学计算、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开展了油田特殊工况条件下钢的腐蚀规律及缓蚀剂作用机制的研究。针对海上高含CO2气田开发中面临的超临界CO2工况,明确了不同H2S分压对Q125SS和S13Cr腐蚀行为及腐蚀产物膜形成的影响机制。腐蚀产物膜层中主要成分为Fe1-xS(磁黄铁矿型硫铁化合物),FeCO3以及Cr(OH)3/Cr2O3,膜层结构组成的改变影响了腐蚀电化学过程和离子扩散阻力,诱发局部区域电位升高,与基体构成微观电偶电池,促进局部腐蚀发展。针对海底管道油水两相混输的层流工况,利用腐蚀模拟实验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多尺度计算考察有机分子在油/水界面聚集行为,从微观层次分析了缓蚀剂十七烯基羟乙基咪唑啉季铵盐(OED)和月桂酰两性基二乙酸二钠(LAD)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行为,揭示了油水两相界面处腐蚀过程中的缓蚀剂作用机制。针对更为复杂的含固相的多相流海底管道腐蚀工况,明确了缓蚀剂分子在FeC03和CaCO3垢表面的吸附会导致其效率降低,揭示了砂垢固相颗粒沉积对缓蚀剂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在研究LAD作用机理的同时,明确了阻垢剂HPAA对LAD缓蚀效果的增强效应。当体系中同时加入LAD和HPAA分子,阻垢剂分子阻碍了 CaCO3晶粒的形核和进一步长大,对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起到了较好的协同作用。建立了模拟海底管道清管作业对腐蚀影响的实验装置,获得了清管工艺对管壁腐蚀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复杂多相流工况下缓蚀剂作用效果的实验室评价方法。通过模拟现场清管及缓蚀剂批处理工艺的腐蚀实验表明,清管后进行批处理预膜,有利于缓蚀剂分子吸附成膜,对腐蚀有明显抑制效果。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新型绿色有机缓蚀剂β-HA,对钢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缓蚀效率达94.1%。缓蚀剂分子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线,整个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和缓蚀剂分子重排两个阶段。基于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缓蚀剂β-HA在Fe(110)表面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且β-HA的Fe-O键长度小于MHB和PE。由于MHB和PE都是环境友好型化学品,这一结果有望使该类缓蚀剂在海洋开发中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张圣超[3](2020)在《碳钢用气相防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腐蚀给国民经济和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金属材料的防腐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气相缓蚀是一种现代绝佳的防腐手段,可以有效地延缓金属的锈蚀速率,气相缓蚀离子易于挥发到达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钝化膜,具有极佳的防锈效果。然而现有的气相缓蚀剂挥发性大,挥发出的气体气味大、有毒性,且缓蚀效率基本低于90%,缓蚀效率有待提高。针对上述实际问题,为了制备一种高效、持久的绿色环保型气相缓蚀薄膜,本文以无毒或低毒的钨酸钠(ST)、柠檬酸钠(SC)、已二胺四叉甲基膦酸(HDTMP)和硫酸锌(ZS)为基础材料,以应用广泛的Q235钢为金属基体,通过四元复配制备一种防腐性和应用性良好的四元气相缓蚀剂配方,然后通过涂覆的方式,制备出了气相防锈膜,防锈效果高于部分市售的防锈产品。电化学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当ST、SC、HTDMP和Z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4、32、0.3和2g/L时,由于各单组分气相缓蚀剂之间的协同作用,2#四元气相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最佳,阻抗谱半径大,极化电阻(Rp)数值也相对较大,缓蚀率为98.9%;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四元气相缓蚀剂的缓蚀率呈缓慢下降趋势,阻抗谱半径变小,RP数值也在变小,但缓蚀率仍高于96.4%;当腐蚀介质PH在3~11之间变化时,缓蚀剂的缓蚀率均高于90%,与在碱性环境下相比,在酸性环境下的缓蚀效果更好,阻抗谱半径更大。用筛选的2#四元气相缓蚀剂制备了气相防锈薄膜和防锈纸,通过对Q235钢、45#钢进行湿热实验和暴晒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其防锈能力均高于部分市售气相防锈产品。用拉曼光谱、扫描电镜与EDS能谱对Q235钢、45#钢表面的腐蚀产物、缓蚀剂离子与金属表面生成的络合物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了该防锈材料的防锈机理。为研究新型绿色环保的气相防锈材料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刘亮[4](2019)在《循环冷却水中ClO2与有机膦药剂的杀菌缓蚀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循环冷却水水质会影响工业设备的稳定及安全运行,是工业尤为关注的问题。而杀菌剂和缓蚀阻垢剂的投加通常是循环冷却水处理的首选的应对之策。本论文以黑龙江省某煤化工企业的的循环冷却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生产性试验对比评价非氧化型杀菌剂-优氯净和氧化型杀菌剂-ClO2的杀菌效果,通过静态实验研究ClO2对典型细菌的杀菌效果及其对金属的腐蚀特性;并在杀菌剂ClO2存在下,研究有机膦药剂的缓蚀阻垢及综合性能,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出一种缓蚀性能良好的配伍药剂;同时采用量化计算手段阐明ClO2对碳钢的腐蚀机理,以及复合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机理,以期为有机膦缓蚀剂的应用提供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采用ClO2对异养菌和硫化菌的杀菌效果进行静态实验,对比评价优氯净与ClO2杀菌剂在现场的杀菌效果,并考察ClO2对不同材质金属的腐蚀效果。结果表明ClO2对两种细菌均具有明显的杀菌效果,当ClO2投加量为0.6 mg/L,p H为7.0,温度为20.0℃,反应15 min后,ClO2对两种细菌的灭菌率均能达到90%以上。ClO2投加浓度、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都会促使ClO2杀菌效果的提升。生产性试验表明,相比优氯净及1227缓蚀阻垢剂的投加,ClO2的存在能够显着使循环冷却水中的细菌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17中的标准,且对生物黏泥也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通过不同氯系杀菌液(ClO2、液氯及其混合液)对不同材质金属的腐蚀性能研究,发现ClO2的存在均会对金属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其中对碳钢的腐蚀现象最为严重,均不达标,平均腐蚀速率为0.144 mm/a。当ClO2的浓度为10.0 mg/L,温度为(40.0±1.0)℃,旋转时间为720 h,p H值为8.0时,碳钢、铝、铜和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5966mm/a、0.0610 mm/a、0.0166 mm/a和0.0048 mm/a。此外,通过液氯、ClO2及其混合液的腐蚀研究,相比之下,ClO2在某种程度上对碳钢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相比ClO2对碳钢的腐蚀,HCl O更容易与铁原子发生反应,即液氯更容易对碳钢造成腐蚀。此外,Fe2+还可以向ClO2提供电子,生成Fe3+,进而形成氢氧化铁沉淀,覆盖在碳钢表面,阻止了碳钢的腐蚀,而表现出缓蚀的特性。在投加ClO2杀菌剂条件下,研究PBTCA、HEDP和ATMP三种有机膦药剂对碳钢的缓蚀阻垢性能和综合性能。当ClO2投加浓度为7.0 mg/L,温度为(40.0±1.0)℃,p H为9.0,旋转反应时间为72 h时,三种有机膦药剂平均缓蚀率可达到80%以上。采用响应面法将ClO2、有机膦缓蚀剂和无机缓蚀剂进行配伍,优选出一种缓蚀效率较高的配伍药剂,即PBTCA与HEDP投加浓度比例1.45(8.88 mg/L:6.12 mg/L),Zn2+浓度2.86 mg/L,ClO2浓度6.76 mg/L,p H值为7.43,温度为(40.0±1.0)℃,旋转反应时间为72 h。在最佳配伍方案下的缓蚀率实验值为98.82%,腐蚀速率为0.0089 mm/a,预测值为98.16%,腐蚀速率为0.0138 mm/a。同时发现Zn2+浓度变化对循环水中缓蚀剂缓蚀效果具有指示作用,当Zn2+浓度突然升高时,指示缓蚀剂缓蚀性能下降,需要继续投加缓蚀剂。最后,采用量化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与扫描电镜分析手段相结合,深入解析有机膦复合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机理。根据吸附理论,有机膦缓蚀剂与金属表面遵循Langmuir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三种有机膦缓蚀剂分子均是竖向分布在金属表面。三种有机膦缓蚀剂分子(PBTCA、HEDP和ATMP)与Fe(0 0 1)表面相互作用的吸附能分别为305.64 k J/mol、131.29 k J/mol和101.45 k J/mol。根据DFT理论,三种有机膦缓蚀剂作为电子缓冲体,由PBTCA中富含正电荷的磷原子接受铁原子提供的电子,由缓蚀剂分子中富含负电荷的氧原子和氮原子向水中的锌离子和二价铁离子提供电子,在循环水中形成双层络合层附着于铁表面,阻止了碳钢的腐蚀。由于循环水通常温度较高,导致有机膦缓蚀剂具有一定分解特性,从而在药剂作用一段时间后,使得与其络合的Zn2+游离出来,造成Zn2+浓度突变,进而导致复合药剂缓蚀性能下降,指示我们需向水中补充缓蚀剂,以保证一定的缓蚀效率。
张亚[5](2019)在《洗煤系统钢结构复配缓蚀剂防腐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洗煤系统作为相对封闭的循环系统,主要工序存在于煤、水、气三相介质中,且洗煤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45#碳钢为洗煤钢结构常用材料,在此系统中极易发生腐蚀。缓蚀剂被认为是解决封闭的水循环系统钢结构腐蚀问题最简单高效的防腐蚀手段。本文通过对酸性、中性、碱性洗煤系统循环水成分进行模拟,选择针对各系统环境腐蚀因素的缓蚀剂体系,通过复配的方法作用于钢结构以缓解金属腐蚀;应用电化学测试对复配缓蚀剂进行正交实验及单因素测试,筛选最佳配比、讨论各因素的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失重法进行验证;进而探究pH及温度对碳钢的腐蚀行为及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影响;应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属表面腐蚀状态;通过X射线衍射法探究各腐蚀环境下45#碳钢的腐蚀产物;对腐蚀数据及表面覆盖度利用等温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复配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得到以下结论:(1)对酸性洗煤系统循环水成分进行模拟,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失重法对复配缓蚀剂配比进行探究,得到最佳配比为:钨酸钠70mg/L,硫酸锌100mg/L,硫脲140mg/L,聚天冬氨酸200mg/L,多聚磷酸钠120mg/L。该配比下得到电化学缓蚀率为97.11%,失重缓蚀率为98.52%,在获得最佳缓蚀率的同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到金属的腐蚀得到了最佳的抑制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仪检测到45#钢材在模拟酸性洗煤水中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O(OH)、Fe3O4以及少量CaSO4(H2O)2。随溶液pH值减小,碳钢加速腐蚀,缓蚀率有所降低。随溶液温度增加,碳钢腐蚀加速,温度对腐蚀反应阴极影响较大,缓蚀率逐渐减小。复配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行为是自发有效进行的,为偏化学吸附的混合吸附。(2)对中性洗煤系统循环水成分进行模拟,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失重法对复配缓蚀剂配比进行探究,得到最佳配比为:钨酸钠40mg/L,葡萄糖酸钙140mg/L,硫酸锌120mg/L,苯并三氮唑40mg/L,聚天冬氨酸100mg/L。该配比下得到电化学缓蚀率为96.12%、失重缓蚀率为92.37%,在获得最佳缓蚀率的同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到金属的腐蚀得到了最佳的抑制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仪检测到45#碳钢在模拟中性洗煤水溶液中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O(OH)、Fe3O4以及少量MgFe2O4、FeCr2O4。随溶液温度增加,碳钢腐蚀加速,缓蚀率逐渐减小。复配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行为是自发有效进行的,为既包含物理吸附,又包含化学吸附的混合吸附。(3)对碱性洗煤系统循环水成分进行模拟,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失重法对复配缓蚀剂配比进行探究,得到最佳配比为:钨酸钠60mg/L,葡萄糖酸钙120mg/L,硼砂100mg/L,多聚磷酸钠100mg/L,硅酸钠80mg/L。将五元缓蚀剂按照此配比进行复配,得到电化学缓蚀率为95.90%,失重缓蚀率为96.57%,在获得最佳缓蚀率的同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到金属的腐蚀得到了最佳的抑制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仪检测到45#钢材在模拟碱性洗煤水中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O(OH)、Fe3O4以及少量CaSO4(H2O)2。随溶液pH值增加,碳钢的腐蚀得到了缓解,在添加复配缓蚀剂的条件下,缓蚀效果随pH值的增加有所减小,且极化曲线阳极有明显的钝化现象。随溶液温度增加,碳钢腐蚀加速,缓蚀率逐渐减小。复配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行为是自发有效进行的,且为偏物理吸附的混合吸附。
胡帅[6](2019)在《沉淀膜型缓蚀剂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原位观察技术、电化学测试技术、表面分析技术等,在沉淀膜型缓蚀剂的背景下,研究了金属的局部腐蚀、电偶腐蚀、缓蚀剂的复配以及沉淀膜的离子选择性。1.研究了碳钢在含Ce3+溶液中的局部腐蚀行为与机理,以及Ce3+与其他类型的沉淀膜型缓蚀剂之间的复配效应,结果表明:(I)在NaCl溶液加入Ce3+会导致碳钢的腐蚀电位大幅度上升,表面生成的沉淀膜相对于缺陷处有较正的电位,因此被膜覆盖的地方相当于是阴极,缺陷处相当于是阳极,在电偶电流的驱动下,阳极加速溶解形成点蚀;(II)Ce3+与Zn2+复配后,腐蚀电位大幅度下降,被膜覆盖的地方的电位比缺陷处低,因此,缺陷处作为阴极,在阴极电流的作用下迅速生成沉淀进行修补,抑制了点蚀的发生,并使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金属表面生成了一层极薄且不可见的沉淀膜,该膜被认为是由于极少量的Zn2+掺杂在铈的氧化物中,改变了膜的形态并且极大地增强了膜的腐蚀防护能力;(III)Ce3+与Ni2+复配后,腐蚀电位进一步上升,腐蚀电流密度下降,但是金属表面点蚀情况加剧。金属表面覆盖着厚实的沉淀膜,该膜主要是由镍和铈的氧化物构成;(IV)Ce3+与SiO32-或水杨酸根离子复配后,腐蚀电流密度明显下降,均匀腐蚀与局部腐蚀都受到了强烈的抑制。在含Ce3+与SiO32-的溶液中,金属表面光亮且没有明显的腐蚀痕迹,膜的主要成分包含铈的氧化物以及硅酸铁沉淀或硅酸胶体;在含Ce3+与水杨酸钠的溶液中金属表面覆盖着厚实的沉淀膜,主要由铈的氧化物和水杨酸钠与铁的络合物构成。2.通过MATLAB软件计算与实验,分别从理论与实际上研究了二元缓蚀剂中Zn2+与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复配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I)当溶液中的Zn/P摩尔比为1:1时,复合物的缓蚀效果最好,此时,Zn2+与HEDP之间任意组份过量都会导致缓蚀效率下降;(II)在HEDP-Zn(II)的协同作用中,HEDP在阳极区与铁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络合物抑制腐蚀的阳极过程,Zn2+在阴极区生成Zn(OH)2沉淀抑制阴极过程。3.研究了ZnSO4和月桂酰肌氨酸钠(SLS)抑制碳钢–不锈钢电偶腐蚀的机理,结果表明:(I)ZnSO4主要使电偶对中的不锈钢的开路电位下降,SLS主要使碳钢的开路电位大幅度上升,两者都减小了电偶对之间的电势差,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电偶腐蚀;(II)电偶电流密度的大小受到电偶之间电位差的影响。电位差越大,驱动力越强,电偶腐蚀越严重;(III)SLS主要在碳钢表面通过吸附和螯合作用成膜,电偶之间的电位差增大会对碳钢表面膜的防护能力造成负面影响;ZnSO4主要在不锈钢表面生成沉淀膜,电位差越大,越有利于阴极表面成膜。4.通过恒电流极化在碳钢表面构造了一层具有阴离子选择性的Al(OH)3和Zn(OH)2混合物沉淀膜,分别浸泡在Ca(NO3)2和Na2SO4溶液中增强膜的阴离子选择性和阳离子选择性。研究了沉淀膜的离子选择性分别在含Cu2+和Cl-的溶液中对碳钢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该沉淀膜在Ca(NO3)2溶液溶液中浸泡后阴离子选择性增强,而在Na2SO4溶液中浸泡后,沉淀膜虽然没有转化成为阳离子选择性,但是阴离子选择性减弱;(II)当膜具有更强的阴离子选择性时,Cu2+更难穿透沉淀膜。当膜具有相对更强的阳离子选择性时,Cl-更难穿透沉淀膜。
王雅婵[7](2019)在《离子液体对炼油厂典型用钢的腐蚀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离子液体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但离子液体具有腐蚀性,而且不同条件下的离子液体的腐蚀规律有待进一步探究。因此,针对炼油厂典型钢材,采用不同配比的离子液体作为腐蚀介质,研究原料配比、温度以及含水量对不同钢材的腐蚀作用,并初步探究缓蚀方法,筛选出高效的缓蚀剂来抑制腐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采用失重试验以及极化曲线研究了 HCl/CuCl添加量对五种钢材(316不锈钢、304不锈钢、0Cr13、Q235以及20#)的腐蚀行为影响,发现HCl对于五种钢材的腐蚀均起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在n(HCl):n(N-丁基咪唑)=1.1时腐蚀速率均为最大,并且HCl对于304不锈钢和Q235钢的影响大于其余三种钢;CuCl对于五种钢材的腐蚀均起到促进作用;最终确定腐蚀介质配比为n(HCl):n(N-丁基咪唑)=1.1,n(CuCl):n(N-丁基咪唑)=1.2。通过对五种钢材在离子液体中腐蚀性能的研究后,选择304不锈钢及Q235两种典型钢材,利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含水量对于两种钢材在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离子液体中阴阳离子活性增强,304不锈钢及Q235钢在离子液体中的腐蚀速率逐渐增大;304不锈钢在离子液体中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含水量从0%增至20%时,腐蚀速率由1.7794 mm/a增至2.7237mm/a,当含水量增加到40%时,腐蚀速率降低为2.5100mm/a;Q235钢在不同含水量离子液体中的腐蚀规律与304不锈钢相反,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腐蚀速率先减小后增大,在含水量为20%时,腐蚀速率最小;此外,筛选出钨酸钠缓蚀剂对于304不锈钢在含水量20%的离子液体(65℃)的腐蚀体系中的缓蚀效果最好,并且随着缓蚀剂添加量的增加,缓蚀效率逐渐提高,当投入量为180 mg/L时,缓蚀效率达到92.95%,是一种以阴极抑制为主的混合型抑制缓蚀剂;硼酸钠缓蚀剂对于Q235钢在65℃、含水量40%的离子液体的腐蚀体系中的缓蚀效果最好,当投入量为120 mg/L时,缓蚀效率达到 90.67%。通过SEM、EDS以及XRD对腐蚀产物形貌、成分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304不锈钢在65℃离子液体中的腐蚀产物为堆砌杂乱的不规则块状和长条状的Cu0.81Ni0.19与Fe808(OH)8Cl1.35,使得腐蚀介质易于从空隙穿过腐蚀产物膜,造成腐蚀速率增大;Q235钢在65℃离子液体中腐蚀产物为Cu,主要为两种形态,一种是球形的腐蚀产物,另一种类似花苞状的腐蚀产物为球形腐蚀产物继续长大破裂后形成的;304不锈钢在含水量20%的离子液体中的腐蚀产物膜厚度不均,腐蚀介质可由薄的地方穿过腐蚀产物膜使得腐蚀变得更加容易,腐蚀速率增大,腐蚀产物主要为FeN0.0939,Q235钢在含水量20%离子液体腐蚀后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N0.076。
阚伟海[8](2015)在《软化水供热管网防腐蚀方案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集中供热得到迅速发展,供热管网的覆盖面积变得越来越大。为防止供热系统结垢,补充水采用经过离子交换处理后的软化水,但软化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高,另外供热系统的温度比较高,使得腐蚀变得越来越严重。供热管网腐蚀后不仅影响供热效果,而且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但是目前我国尚没有大型软化水集中供热管网保护的成熟技术,因此研究针对软化水供热管网的有效保护措施以及合适的缓蚀剂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本论文研究了软化水作为补充水的供热管网管道内腐蚀的原因,根据供热管网腐蚀的影响因素以及软化水水质特性,采用失重法研究了调节pH值、添加除氧剂和缓蚀剂等方法对碳钢腐蚀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复配出一种钼酸铵、异抗坏血酸钠(NaErA)、磷酸三钠、葡萄糖酸钠和硫酸锌为配方的复合缓蚀剂,研究了复合缓蚀剂浓度、pH值、温度和流速对复合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化学方法——动电位极化曲线和激光共聚焦扫描对缓蚀剂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对比防腐效果,结合标准要求及经济成本情况,确定防腐方案。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供热管网腐蚀主要影响因素为溶解氧和pH值,腐蚀类型为氧去极化腐蚀;(2)采用旋转挂片法研究了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调节pH值对碳钢腐蚀率的影响,将调节pH值为11时,腐蚀率分别为0.0751mm/a和0.0143mm/a。除氧剂亚硫酸钠、乙醛肟和NaErA中,亚硫酸钠除氧效果最好,但在静态挂片试验中,NaErA对碳钢的缓蚀效果最好。采用旋转挂片法研究了钼酸铵、NaErA、磷酸三钠和葡萄糖酸钠四种单体缓蚀剂缓蚀性能,缓蚀效果最好的为磷酸三钠。复合缓蚀剂的最优配比:5mg/L钼酸铵+100mg/L NaErA+60mg/L磷酸三钠+80mg/L葡萄糖酸+2mg/L锌离子,此条件下碳钢的腐蚀率为0.0108mm/a,缓蚀率为92.07%。复合缓蚀剂是一种阳极氧化膜型缓蚀剂,随其投加量、软化水pH值的增大,缓蚀效果在提高;随着温度、流速的增大,缓蚀效果在下降。(3)当供热系统采用碳钢为材料,补充水为软化水且水流速度较低时,可以考虑采用调节pH值和添加缓蚀剂或者两者结合使用,在非采暖季节要满水保养。
钱备[9](2014)在《钢结构浪溅区腐蚀防护技术及缓蚀剂在干湿交替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浪花飞溅区是海洋环境中腐蚀最严重的区带。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PTC)已经被证明为一种长期有效的钢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防护技术。矿脂防蚀膏是PTC技术的核心内容,它的性能决定了PTC技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对矿脂防蚀膏的配方进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山东省地方标准《矿脂防蚀膏》中规定的耐温流动性和锥入度检测方法,结合中性盐雾和电化学交流阻抗实验,通过选用不同种类的基础油,添加降凝剂和硬脂酸钙等功能组分,对矿脂防蚀膏的基础配方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硬脂酸钙含量为3%时,以T13号石蜡油为基础油配制的矿脂防蚀膏的各项性能良好。干湿交替是导致钢结构在浪花飞溅区腐蚀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矿脂防蚀膏中含有的缓蚀剂成分可以从腐蚀电化学的角度对碳钢进行保护,研究缓蚀剂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碳钢的缓蚀作用有助于人们理解PTC技术的内在保护机理,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研究缓蚀剂的新方法。本文选取单宁酸和聚天冬氨酸作为缓蚀剂,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它们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碳钢的缓蚀作用;采用表面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腐蚀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单宁酸可以有效抑制碳钢在干湿交替环境下的腐蚀;单宁酸浓度为1g/L时,缓蚀效率可达86%;单宁酸与FeOOH的优先反应抑制了锈层的腐蚀加速作用。含有聚天冬氨酸的复配缓蚀剂对碳钢在干湿交替环境下的缓蚀效果更好;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为92.6%;经过8次干湿交替后,碳钢表面的腐蚀程度明显减弱。作为对聚天冬氨酸研究的拓展,考察了它在酸洗缓蚀剂领域中的应用。本文利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扫描电镜和光电子能谱等技术,研究了聚天冬氨酸与碘化钾(KI)复配后对碳钢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与KI复配使用,缓蚀效率达到95%以上;缓蚀效率提高是由于I-的阴离子效应加强了聚天冬氨酸在金属表面的吸附。
李杰兰[10](2013)在《溴冷机中碳钢的新型缓蚀剂及缓蚀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LiBr溶液对金属材质的腐蚀严重限制溴冷机的发展,所以开发新型的高温高浓度LiBr溶液中的缓蚀剂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意义。钼酸赫缓蚀剂在55%LiBr溶液中溶解度低,缓蚀效果不够理想。研究发现有机膦酸化合物A和B对55%LiBr溶液中的Na2MoO4有增溶作用。本文将A和B分别与Na2MoO4及Na2WO4复配,制备出复合缓蚀剂。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技术、表面分析技术和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考察了复合缓蚀剂对55%LiBr溶液中碳钢的缓蚀性能及机理。添加A-Mo和B-Mo缓蚀剂的55%LiBr溶液中碳钢表面形成保护性能良好的出Fe3O4、MoO2和MoO3组成的钝化膜,240℃时,碳钢的腐蚀速率分别为43.2pm.a和44.1μm·a-1。A-Mo和B-Mo可改善碳钢的电化学性能,使碳钢进入稳定的钝化状态。碳钢表面的钝化膜呈n-型半导体特征,添加缓蚀剂后钝化膜内ND减小Efb负移,空间电荷层厚度L增大,碳钢耐蚀性得到提高。160-240℃条件下,55%LiBr溶液中E-A-Mo和E-B-Mo缓蚀剂添加900mg.L-I以上可对碳钢可产生良好的缓蚀效果。添加E-A-Mo缓蚀剂时,碳钢腐蚀反应表观活化能增大,提高了腐蚀反应能垒,腐蚀反应难以进行。但E-A-Mo和E-B-Mo缓蚀剂的使用成本较高。在上述基础上,研制出A-Mo-W和B-Mo-W复合缓蚀剂。55%LiBr溶液中,A-Mo-W和B-Mo-W复合缓蚀剂通过协同效应使碳钢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颗粒状膜层,主要由Fe3O4、MoO3、MoO2和Na2WO4构成。240℃时,碳钢的腐蚀速率分别为22.1μm·a-1和25.7μm·a-1。碳钢腐蚀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8.35kJ·mol-1和26.77kJ·mol-1.两种复合缓蚀剂缓蚀效率分别为98.8%和94.4%,缓蚀性能优于市场化的Na2Mo04缓蚀剂,为三效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缓蚀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发现,A分子通过带负电荷的N1-026(间距0.3405nm)和N1-027(间距0.3412nm)、B分子通过021-022(间距0.3386nm)与Na2MoO4生长面两个近邻Na。(间距0.3427nm)发生静电吸附,抑制Na2MoO4生长析出,实现增溶作用。A和B分子通过HOMO和LUMO轨道与Fe形成o-n配键,在碳钢表面形成吸附膜,从而具有缓蚀作用。A分子缓蚀效果优于B。
二、除氧中性水中钨酸盐对碳钢的缓蚀机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除氧中性水中钨酸盐对碳钢的缓蚀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传统的金属缓蚀剂 |
1.1 铬酸盐型缓蚀剂 |
1.2 锌盐型缓蚀剂 |
1.3 磷型缓蚀剂 |
1.4 有机胺型缓蚀剂 |
2 环境友好型缓蚀剂 |
2.1 无机环境友好型缓蚀剂 |
2.1.1 钼酸盐型缓蚀剂 |
2.1.2 硅酸盐型缓蚀剂 |
2.1.3 钨酸盐型缓蚀剂 |
2.2 有机环境友好型缓蚀剂 |
2.2.1 葡萄糖酸盐型缓蚀剂 |
2.2.2 酒石酸盐型缓蚀剂 |
2.2.3 氨基酸型缓蚀剂 |
2.2.4 植物型缓蚀剂 |
3 结束语 |
(2)油田特殊工况因素对CO2腐蚀及缓蚀剂有效性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海洋油气生产腐蚀环境 |
2.1.1 油气田井下腐蚀环境 |
2.1.2 油气井增产酸化环境 |
2.1.3 海底管道内腐蚀环境 |
2.2 海上油气田腐蚀类型 |
2.2.1 CO_2腐蚀 |
2.2.2 超临界CO_2腐蚀 |
2.2.3 H_2S腐蚀 |
2.2.4 垢下腐蚀 |
2.3 油气生产输送工况对腐蚀的影响 |
2.3.1 温度的影响 |
2.3.2 CO_2分压的影响 |
2.3.3 H_2S分压的影响 |
2.3.4 原油的影响 |
2.3.5 溶液pH值的影响 |
2.4 海底管道腐蚀控制方法 |
2.4.1 缓蚀剂 |
2.4.2 清管 |
2.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3 海上高含CO_2气田超临界工况下井下管材腐蚀机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1 材料和溶液 |
3.2.2 高温高压腐蚀模拟与腐蚀失重测量 |
3.2.3 腐蚀形貌及产物膜表征 |
3.2.4 聚焦离子束(FIB) |
3.3 超临界CO_2-H_2S-H_2O工况下125SS钢的腐蚀行为 |
3.3.1 Q125SS钢的腐蚀速率及腐蚀形态 |
3.3.2 125SS钢表面腐蚀产物膜表征 |
3.4 超临界CO_2-H_2S-H_2O工况下S13Cr不锈钢的腐蚀行为 |
3.4.1 S13Cr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及腐蚀形态 |
3.4.2 S13Cr不锈钢表面腐蚀产物表征 |
3.5 超临界CO_2-H_2S-H_2O工况下低合金钢及不锈钢腐蚀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4 油水两相层流工况对海底管道内腐蚀和缓蚀剂效果的影响机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溶液 |
4.2.3 实验方法 |
4.3 油水两相层流介质中油/水界面处碳钢腐蚀行为 |
4.4 油水两相层流介质中缓蚀剂的分配 |
4.4.1 缓蚀剂OED和LAD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行为 |
4.4.2 不同因素对OED和LAD在油水两相分配性的影响 |
4.4.3 油水两相介质中碳钢在水相的腐蚀及缓蚀剂作用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固相沉积工况对海底管道内腐蚀及缓蚀剂效果影响机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砂沉积对碳钢腐蚀及缓蚀剂有效性影响 |
5.3.1 砂沉积工况X65钢腐蚀失重及表面形貌 |
5.3.2 砂沉积工况X65钢电化学腐蚀行为及缓蚀剂作用效果 |
5.3.3 缓蚀剂在砂粒表面吸附性研究 |
5.4 垢沉积对碳钢腐蚀及缓蚀剂性能的影响 |
5.4.1 CaCO_3沉积工况X65钢腐蚀失重及表面形貌 |
5.4.2 CaCO_3沉积工况X65钢腐蚀电化学行为 |
5.4.3 缓蚀剂在CaCO_3和FeCO_3表面的吸附 |
5.4.4 阻垢剂HPAA对LAD缓蚀性能的影响 |
5.5 清管-缓蚀剂批处理对管线腐蚀行为的影响 |
5.5.1 清管+缓蚀剂批处理工艺对腐蚀失重的影响研究 |
5.5.2 清管+缓蚀剂批处理工艺对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酸化工况下碳钢腐蚀行为及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溶液 |
6.2.2 β-HA制备 |
6.2.3 腐蚀电化学测试 |
6.2.4 腐蚀模拟与腐蚀失重测量 |
6.2.5 量子化学计算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6.3 缓蚀剂β-HA的结构表征 |
6.4 缓蚀剂β-HA对酸化介质中碳钢腐蚀的影响 |
6.4.1 缓蚀剂β-HA在碳钢表面的缓蚀行为 |
6.4.2 缓蚀剂β-HA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 |
6.5 缓蚀剂β-HA在碳钢表面的作用机制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8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碳钢用气相防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碳钢的大气腐蚀 |
1.1.1 大气腐蚀的作用机理 |
1.1.2 碳钢的大气腐蚀作用机理 |
1.1.3 影响碳钢大气腐蚀的主要因素 |
1.2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现状 |
1.2.2 气相缓蚀剂的发展趋势 |
1.3 气相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1.3.1 气相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
1.3.2 影响气相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因素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2 实验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主要的药品及化学试剂 |
2.4 实验仪器 |
2.5 实验测试方法 |
2.5.1 气相快速甄别实验 |
2.5.2 空间挥发减量实验 |
2.5.3 液相浸泡实验 |
2.5.4 电化学实验 |
2.5.5 湿热实验 |
2.5.6 暴晒实验 |
2.5.7 交流阻抗测试 |
2.5.8 金属表面分析 |
3 碳钢用气相缓蚀剂的制备与缓蚀效果测试 |
3.1 气相缓蚀剂的气相甄别实验结果 |
3.2 气相缓蚀剂的空间挥发减量实验结果 |
3.3 气相缓蚀剂的液相浸泡实验结果 |
3.4 气相缓蚀剂的电化学试验 |
3.4.1 单组分气相缓蚀剂的缓蚀性 |
3.4.2 二元气相缓蚀剂的缓蚀性 |
3.4.3 三元气相缓蚀剂的缓蚀性 |
3.4.4 四元气相缓蚀剂的缓蚀性 |
3.4.5 四元气相缓蚀剂的交流阻抗测试 |
3.5 四元气相缓蚀剂的缓蚀效果验证试验 |
3.5.1 温度对四元气相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 |
3.5.2 不同温度下交流阻抗测试结果 |
3.5.3 PH值对四元气相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 |
3.5.4 不同PH下交流阻抗测试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碳钢用气相防锈薄膜的制备与缓蚀效果测试 |
4.1 气相防锈材料的制备 |
4.1.1 气相防锈膜的制备 |
4.1.2 气相防锈纸的制备 |
4.2 湿热试验测试结果 |
4.2.1 Q235钢的湿热试验测试结果 |
4.2.2 45#钢的湿热试验测试结果 |
4.3 暴晒试验测试结果 |
4.3.1 Q235钢的暴晒试验测试结果 |
4.3.2 45#钢的暴晒试验测试结果 |
4.4 拉曼光谱测试结果 |
4.5 扫描电镜与EDS能谱测试结果 |
4.6 气相防锈材料的防锈机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4)循环冷却水中ClO2与有机膦药剂的杀菌缓蚀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杀菌剂研究现状 |
1.3 缓蚀阻垢剂研究现状 |
1.3.1 缓蚀剂研究现状 |
1.3.2 阻垢剂研究现状 |
1.4 复合缓蚀阻垢剂在循环冷却水中的应用 |
1.5 缓蚀阻垢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1.5.1 吸附理论在缓蚀阻垢剂研究中的应用 |
1.5.2 量子化学在缓蚀阻垢剂研究中的应用 |
1.5.3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缓蚀阻垢剂研究中的应用 |
1.6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7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仪器和药剂 |
2.2 二氧化氯的制备 |
2.2.1 高纯二氧化氯的制备 |
2.2.2 生产性二氧化氯的制备 |
2.3 试验分析测定方法 |
2.3.1 常规项目分析测定方法 |
2.3.2 异养菌和硫化菌的检测方法 |
2.3.3 杀菌率的计算 |
2.3.4 金属腐蚀速率的测定 |
2.3.5 有机膦药剂缓蚀性能测定方法和缓蚀率 |
2.3.6 有机膦药剂阻膦酸垢性能测定方法和阻膦酸垢率 |
2.3.7 有机膦药剂阻碳酸垢性能测定方法和阻碳酸垢率 |
2.3.8 有机膦药剂的热稳定性能分析方法 |
2.3.9 有机膦药剂稳锌性能分析方法 |
2.4 水质的判定依据及实验用水 |
2.4.1 水质的判定依据 |
2.4.2 循环水水质分析 |
2.4.3 实验用水的配制 |
2.5 腐蚀试片的表征 |
2.6 响应面优化与缓蚀率预测 |
2.6.1 响应面实验优化设计 |
2.6.2 模型验证实验 |
2.6.3 变异系数权重法 |
2.7 理论研究方法 |
2.7.1 吸附等温模型 |
2.7.2 量子化学计算 |
2.7.3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3章 ClO_2在循环水中杀菌效果及腐蚀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优氯净杀菌效果分析 |
3.3 ClO_2对异养菌和硫化菌的静态杀菌实验 |
3.3.1 ClO_2投加浓度对杀菌率的影响 |
3.3.2 pH对ClO_2杀菌率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对ClO_2杀菌率的影响 |
3.3.4 反应时间对ClO_2杀菌率的影响 |
3.4 ClO_2杀菌效果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
3.4.1 ClO_2杀菌剂的现场投加方式 |
3.4.2 ClO_2对异养菌的杀菌效果研究 |
3.4.3 ClO_2的投加对循环水水质的影响 |
3.4.4 ClO_2对硫化菌的杀菌效果 |
3.5 ClO_2对不同金属材质的腐蚀性研究 |
3.5.1 ClO_2对不同金属的腐蚀性探究 |
3.5.2 ClO_2对碳钢腐蚀性探究 |
3.5.3 不同形态氯对金属的腐蚀性能研究 |
3.6 ClO_2对碳钢的腐蚀机理分析 |
3.6.1 ClO_2 对碳钢腐蚀试片的SEM分析 |
3.6.2 ClO_2对碳钢的腐蚀机理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ClO_2/有机膦药剂缓蚀阻垢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有机膦药剂缓蚀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4.2.1 缓蚀剂投加浓度对碳钢缓蚀效果的影响 |
4.2.2 ClO_2浓度对碳钢缓蚀效果的影响 |
4.2.3 钙离子浓度对碳钢缓蚀效果的影响 |
4.2.4 pH值对碳钢缓蚀效果的影响 |
4.3 有机膦药剂阻垢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4.3.1 有机膦药剂投加浓度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
4.3.2 钙离子浓度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
4.3.3 pH值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
4.4 有机膦药剂的综合性能研究 |
4.4.1 有机膦药剂的热稳定性能 |
4.4.2 有机膦药剂的稳锌性能 |
4.4.3 有机膦药剂的耐ClO_2氧化性能 |
4.4.4 Fe~(3+)和Al~(3+)对有机膦药剂阻垢效果的影响 |
4.5 ZnSO_4/Na_2WO_4 的缓蚀性能试验 |
4.5.1 缓蚀剂投加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4.5.2 二氧化氯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4.5.3 钙离子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4.5.4 pH值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4.6 ClO_2和有机膦药剂的配伍与缓蚀率的预测 |
4.6.1 Box-Behnken实验设计与结果 |
4.6.2 响应面配伍结果分析 |
4.6.3 模型的验证预测 |
4.6.4 锌离子的指示作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ClO_2/有机膦/ZnSO_4 复合药剂的缓蚀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腐蚀试片表征及吸附等温模型的建立 |
5.2.1 腐蚀试片的表征 |
5.2.2 吸附等温模型的建立 |
5.3 有机膦缓蚀剂在Fe表面吸附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5.4 有机膦缓蚀剂与铁之间电子转移机制的密度泛函研究 |
5.4.1 有机膦缓蚀剂分子的电荷分布特征 |
5.4.2 有机膦缓蚀剂分子的结构特征分析 |
5.4.3 有机膦缓蚀剂量子化学指标与缓蚀机理研究 |
5.5 ClO_2/有机膦/ZnSO_4 配伍药剂对铁的缓蚀机制研究 |
5.5.1 有机膦缓蚀剂与Zn~(2+)之间的电子转移分析 |
5.5.2 ClO_2/有机膦/ZnSO_4 配伍药剂与铁之间的电子转移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洗煤系统钢结构复配缓蚀剂防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酸性洗煤环境中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2 复配缓蚀剂最佳配方的筛选 |
2.3 复配缓蚀剂条件下金属腐蚀状态金相显微镜分析 |
2.4 腐蚀产物分析 |
2.5 溶液pH值对碳钢的腐蚀行为及对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影响 |
2.6 溶液温度对碳钢的腐蚀行为及对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影响 |
2.7 吸附等温线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中性洗煤环境中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2 复配缓蚀剂最佳配方的筛选 |
3.3 复配缓蚀剂条件下金属腐蚀状态金相显微镜分析 |
3.4 腐蚀产物分析 |
3.5 溶液温度对碳钢的腐蚀行为及对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影响 |
3.6 吸附等温线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碱性洗煤环境中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2 复配缓蚀剂最佳配方的筛选 |
4.3 复配缓蚀剂条件下金属腐蚀状态金相显微镜分析 |
4.4 腐蚀产物分析 |
4.5 溶液pH值对碳钢的腐蚀行为及对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影响 |
4.6 溶液温度对碳钢的腐蚀行为及对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影响 |
4.7 吸附等温线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沉淀膜型缓蚀剂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缓蚀剂的分类 |
1.3 沉淀膜型缓蚀剂的应用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6 参考文献 |
2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3 表面分析方法 |
2.4 参考文献 |
3 沉淀膜型缓蚀剂诱发碳钢局部腐蚀的行为以及复配研究 |
3.1 前言 |
3.2实验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4 沉淀膜型缓蚀剂抑制电偶腐蚀的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5 沉淀膜的离子选择性对耐蚀性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 |
5.3 实验结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6 总结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7)离子液体对炼油厂典型用钢的腐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离子液体腐蚀性研究现状 |
1.2.2 离子液体在炼油厂中的应用及腐蚀状况 |
1.2.3 缓蚀剂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设备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离子液体的合成 |
2.2.2 红外光谱分析 |
2.2.3 全浸失重实验 |
2.2.4 缓蚀效率评价方法 |
2.2.5 电化学测试 |
2.2.6 扫描电镜分析 |
2.2.7 能谱(EDS)分析 |
2.2.8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章 不同合成原料配比对离子液体腐蚀性的影响 |
3.1 概述 |
3.2 离子液体的表征 |
3.2.1 前驱体[Bim]Cl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2 离子液体[Bim]Cl/CuCl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3 HCl添加量对[Bim]Cl/CuCl腐蚀性的影响 |
3.4 CuCl添加量对[Bim]Cl/CuCl腐蚀性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304不锈钢与Q235在离子液体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
4.1 概述 |
4.2 温度和含水量对304不锈钢在离子液体中的腐蚀行为影响研究 |
4.2.1 温度对304不锈钢在离子液体中的腐蚀行为的影响 |
4.2.2 含水量对304不锈钢在离子液体的腐蚀性影响 |
4.3 温度和含水量对Q235钢在离子液体中的腐蚀行为影响研究 |
4.3.1 温度对Q235钢在离子液体中的腐蚀性影响 |
4.3.2 含水量对Q235钢在离子液体中的腐蚀性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用于离子液体的缓蚀剂研究 |
5.1 概述 |
5.2 缓蚀剂的筛选 |
5.2.1 失重法测试 |
5.2.2 电化学阻抗测试 |
5.2.3 极化曲线测试 |
5.3 缓蚀剂添加量对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 |
5.3.1 失重法测试 |
5.3.2 电化学阻抗测试 |
5.3.3 极化曲线测试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软化水供热管网防腐蚀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集中供热系统概述 |
1.2 供热管网腐蚀概述 |
1.2.1 腐蚀的概念 |
1.2.2 供热管网腐蚀机理 |
1.3 供热管网腐蚀的影响因素及防腐措施 |
1.3.1 供热管网腐蚀的影响因素 |
1.3.2 供热管网防腐措施 |
1.3.3 调整循环水的 pH 值 |
1.3.4 除氧剂概述 |
1.3.5 缓蚀剂概述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药品 |
2.2 试验用水 |
2.3 试验仪器 |
2.4 试验方法 |
2.4.1 缓蚀性能的测定方法 |
2.4.2 pH 值对碳钢腐蚀率的影响试验 |
2.4.3 除氧剂对碳钢腐蚀率的影响试验 |
2.4.4 缓蚀剂对碳钢腐蚀率的影响试验 |
2.4.5 缓蚀机理的测定 |
3 试验药剂的筛选及复配 |
3.1 pH 值对碳钢腐蚀率的影响 |
3.2 除氧剂对碳钢腐蚀率的影响 |
3.2.1 除氧剂除氧率试验 |
3.2.2 原水条件下除氧剂对碳钢腐蚀率的影响试验 |
3.2.3 除氧后调节 pH 值对碳钢腐蚀率影响的试验 |
3.3 缓蚀剂对碳钢腐蚀率的影响 |
3.4 复合缓蚀剂的复配 |
3.5 本章小结 |
4 复合缓蚀剂缓蚀性能的研究 |
4.1 缓蚀剂浓度对复合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试验 |
4.2 pH 值对复合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试验 |
4.3 温度对复合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试验 |
4.4 流速对复合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复合缓蚀剂缓蚀机理的研究及防腐方案的选择 |
5.1 缓蚀机理的研究 |
5.1.1 动电位极化曲线 |
5.1.2 碳钢腐蚀形貌分析 |
5.1.3 复合缓蚀剂缓蚀机理的分析 |
5.2 防腐蚀方案的选择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除氧剂主要分类及特点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钢结构浪溅区腐蚀防护技术及缓蚀剂在干湿交替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海洋腐蚀环境因素 |
1.3 浪花飞溅区腐蚀行为特征及防护方法 |
1.3.1 浪花飞溅区腐蚀行为特征 |
1.3.2 干湿交替的影响 |
1.3.3 钢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防护方法 |
1.3.4 矿脂防蚀膏 |
1.4 缓蚀剂 |
1.4.1 海水缓蚀剂 |
1.4.2 单宁酸在缓蚀剂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1.4.3 聚天冬氨酸在缓蚀剂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矿脂防蚀膏的优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对矿脂防蚀膏基础配方的研究 |
2.3.2 基础油对矿脂防蚀膏的影响 |
2.3.3 降凝剂和硬脂酸盐对矿脂防蚀膏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宁酸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 Q235 碳钢的缓蚀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介质 |
3.2.2 干湿交替实验 |
3.2.3 失重实验 |
3.2.4 电化学测试 |
3.2.5 腐蚀产物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失重实验 |
3.3.2 电化学测试 |
3.3.3 表面及腐蚀产物分析 |
3.3.4 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天冬氨酸及其复配缓蚀剂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 Q235 碳钢的缓蚀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介质 |
4.2.2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与表征 |
4.2.3 干湿交替实验 |
4.2.4 电化学测试 |
4.2.5 腐蚀产物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电化学测试 |
4.3.2 表面及腐蚀产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天冬氨酸在酸洗缓蚀剂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样的处理方法 |
5.2.2 测试溶液 |
5.2.3 失重实验 |
5.2.4 电化学测试 |
5.2.5 表面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失重试验 |
5.3.2 PASP 的缓蚀作用 |
5.3.3 PASP 与 KI 的协同作用 |
5.3.4 缓蚀剂作用的持久性研究 |
5.3.5 温度变化对缓蚀剂防腐性能的影响 |
5.3.6 零电荷电势 |
5.3.7 SEM 分析 |
5.3.8 XPS 分析 |
5.3.9 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10)溴冷机中碳钢的新型缓蚀剂及缓蚀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 |
1.2.1 吸收式制冷技术 |
1.2.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溴化锂的腐蚀与防护 |
1.4 钼酸盐和钨酸盐缓蚀剂 |
1.4.1 钼酸盐缓蚀剂 |
1.4.2 钨酸盐缓蚀剂 |
1.5 有机膦酸和有机磷酸盐缓蚀剂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55%LiBr溶液中A-Mo和B-Mo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
2.1 实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1.2 增溶物质筛选 |
2.1.3 缓蚀剂配制 |
2.1.4 失重实验 |
2.1.5 电化学实验 |
2.1.6 表面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增溶物质筛选 |
2.2.2 A-Mo缓蚀剂对55%LiBr+0.07 mol·L~(-1)LiOH溶液中碳钢的缓蚀行为 |
2.2.3 B-Mo缓蚀剂对55%LiBr+0.07 mol·L~(-1)LiOH溶液中碳钢的缓蚀行为 |
2.2.4 A-Mo和B-Mo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E-A-Mo和E-B-Mo缓蚀剂对55%LiBr溶液中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E-A-Mo缓蚀剂对55%LiBr+0.07 mol·L~(-1)LiOH溶液中碳钢的缓蚀行为 |
3.2.2 E-B-Mo缓蚀剂对55%LiBr+0.07 mol?L~(-1)LiOH溶液中碳钢的缓蚀性能 |
3.3 缓蚀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A-Mo-W和B-Mo-W复合缓蚀剂对55%LiBr溶液中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A-Mo-W复合缓蚀剂对55%LiBr+0.07 mol?L~(-1)LiOH溶液中碳钢的缓蚀性能 |
4.2.2 B-Mo-W复合缓蚀剂对55%LiBr+0.07 mol?L~(-1)LiOH溶液中碳钢的缓蚀性能 |
4.3 缓蚀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机膦酸化合物A和B对55%LiBr溶液中Na_2MoO_4增溶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
5.1 计算方法的选用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有机膦酸化合物A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 |
5.2.2 有机膦酸化合物B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 |
5.2.3 有机膦酸化合物A和B缓蚀性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除氧中性水中钨酸盐对碳钢的缓蚀机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现状及展望[J]. 王川,宋星,王超群,赵海峰,陶畅. 合成润滑材料, 2021(04)
- [2]油田特殊工况因素对CO2腐蚀及缓蚀剂有效性的影响机制[D]. 王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碳钢用气相防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圣超.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循环冷却水中ClO2与有机膦药剂的杀菌缓蚀作用机制研究[D]. 刘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洗煤系统钢结构复配缓蚀剂防腐性能研究[D]. 张亚.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6]沉淀膜型缓蚀剂的机理研究[D]. 胡帅.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离子液体对炼油厂典型用钢的腐蚀性研究[D]. 王雅婵.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8]软化水供热管网防腐蚀方案的研究[D]. 阚伟海.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5(08)
- [9]钢结构浪溅区腐蚀防护技术及缓蚀剂在干湿交替下的研究[D]. 钱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4(10)
- [10]溴冷机中碳钢的新型缓蚀剂及缓蚀机理研究[D]. 李杰兰.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6)